乾隆的生母是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4收藏

乾隆的生母是谁?,第1张

乾隆的母亲是谁?清朝十二个皇帝,就是乾隆的母亲有问题,别人没有,别人的母亲是谁很明确,就是乾隆的母亲发生了疑案,有多少种说法呢?我数了一下主要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是传说了,就是乾隆是浙江海宁陈阁老的儿子,这个传说很早,在清朝中期就有了,这个陈家在清代出过三个宰相,顺治朝出过一个宰相陈之遴,康熙朝出过一个宰相,雍正朝出过一个,说乾隆的父亲,海宁这个陈家,就是陈世倌传说是这样。金庸先生他是浙江海宁人,他写了个小说《书剑恩仇录》,把这个传说故事写到小说里头,加以渲染,所以这个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但是,孟森先生他写了个考据文章,叫《海宁陈家》,他考证乾隆南巡,不是说去看他的生身父母吗?他考证乾隆第一次下江南的时候没有到海宁,第二次下江南的时候也没到海宁,第三次下江南的时候,住在海宁,这个时候陈世倌已经故去了,所以说乾隆下江南为了看他生身父母那肯定是不对了。乾隆下江南到了海宁住在陈家的一个园子里边,这个园子呢过去叫“隅园”,因为在城的一个角落,乾隆住在那个地方之后,改名字了,改叫“安澜园”,因为乾隆到那儿去,主要是为了浙江海塘工程,所以他改名叫“安澜园”,那说明第三、第四次乾隆住在这个地方,是为了浙江海塘工程,不是为了看望他生身的父母。这个传说是越说越玄,说陈家和雍正同年同月同日生了两个孩子,陈家是个男孩子,雍正家是个女孩子,雍正要那个孩子看,看了之后还的时候就调包了,陈家送去的是个胖小子,领回去的时候就是个小丫头,这一调包,女孩子变成男孩子了,那么这个男孩子就是乾隆。这是这个传说,经过考证,这件事情子虚乌有,纯属编造,这是第一个传说。

第二个传说,就是清末有一个人叫王闿运,是著名的学者、作家,影响很大。他在书里边讲了个故事,他说乾隆的母亲娘家是在承德,家里头穷,雇不起仆人,七八岁的时候,跟着家里人到了市面上卖酒,卖浆,卖饭食,开个小饭铺,因为她很热情,经营比较好,所以生意就比较红火,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她就到了北京,正好赶上选秀女,她混到里头就参加选秀女了,结果就被选上了,分到雍正的王府,做了雍正王府的粗使的丫头。恰好雍正病了,病得很厉害,她就日夜伺候,几个月之后雍正就好了,好了之后嘛,就和这个丫头住在一起,后来怀了孕,生了孩子,这个孩子就是乾隆,这是王闿运这个书里讲的故事。别人也接着说,有个人叫张采田,也叫张尔田,他写本书叫《清列朝后妃传稿》,他引了一个人叫英和,英和有本书叫《恩福堂笔记》,进一步的说说这很值得注意,后来清朝的遗老金梁等人写书写文章,就说这个绝对不可能,按照清宫的则例选择秀女是很严格的,不可能承德过来这么一个女孩子混到里头就选了秀女了,所以这个故事学者们认为也是编造的故事,没有这种可能。

我再说一下这个第三种说法,就是冒鹤亭做过热河都统幕僚,他这儿传出一个传说,就是乾隆的母亲是热河行宫的一个宫女,叫李佳氏,台湾有个学者叫庄练,还有一个很著名的人叫高阳,他们都赞同这个说法,并且说考证说,这个李佳氏名字叫李金桂,名字都考证出来了,他们相信这种说法。

第四种说法就是民国年间做过国务总理的熊希龄,他听着老宫役,在宫廷服过役的这么一个人,他听老宫役跟他讲了一个事情,他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胡适,胡适把这个故事又记到书里面,这故事说什么呢?就是说江南有一个人,这家有个女孩子,到了承德,这女孩子名字叫“傻大姐”,后来这个女孩子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乾隆。胡适把它收进了《胡适之日记》里,这样就传开了。

所以乾隆的生母有四种传说,一种是海宁陈家的儿子,一种是热河,就是承德城里面一个女人混到宫里面,混到王府,是承德的一个女孩子混到选秀女到了雍王府生了乾隆。第三个就是说承德一个叫做李佳氏这么一个女孩子生的乾隆,第四个说法,这个女孩是个南方人,不是北方人,到了北方,到了承德,后来生下乾隆,就是关于乾隆生母至少有那么四种传说。现在可以正经地说,这四种传说都是传说,都不是历史真实,有的电视剧、小说把这个事情渲染得很厉害,为了这件事情有一部分满族的同胞很有意见,很不满意,所以这些都是传说,我上面讲这四种都是传说,不是历史。

那你这样一说,乾隆生母就不存在疑案了,但是还有两个问题,我们值得研究,一条是文献记载,一条是档案记载。

我先说这个文献记载,清朝有一个人叫萧奭,他写了一本书叫《永宪录》。萧奭他写《永宪录》的时候,最后的时间是乾隆十七年,就是乾隆初期这个书就写好了。这个书里头说雍正元年有一件事情,他说,“雍正元年册封那拉氏为皇后,又封侧福晋年氏为贵妃,侧福晋李氏为齐妃,侧福晋钱氏为熹妃”。最近有的学者在清宫雍正的档案里查到了一条材料,就是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一条档案,这个档案说,雍正封侧福晋钱氏为熹妃,那雍正档案的这个熹妃和萧奭《永宪录》的那个熹妃应当是一个人。雍正故去之后,乾隆修《雍正实录》,《雍正实录》怎么记载这个事情?说封侧福晋年氏为贵妃,这个没有分歧,封侧福晋李佳氏为齐妃,这个也没有大的分歧,第三个分歧就来了,封侧福晋钮祜鲁氏为熹妃,这个熹妃在萧奭的《永宪录》里面是姓钱,钱氏,在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册封的时候还姓钱,到《雍正实录》里面这个熹妃就不姓钱了,就姓钮祜鲁氏。现在正史的记载,乾隆的母亲钮祜鲁氏不是钱氏。正史这样记载的:原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就是乾隆的母亲是四品典仪官凌柱的女儿,那凌柱姓什么呢?姓钮祜鲁,这里面还是有个疑案的,那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册封的时候,这个时候雍正没有秘密立储,八月份雍正才秘密立储,立乾隆为皇太子,到乾隆修《雍正实录》时候,这时候他已经是皇帝了,那么他母亲姓什么呢?姓钱还是姓钮祜鲁氏?姓钱可能是个汉姓,姓钮祜鲁氏肯定是个满姓。那么这个熹妃就是乾隆的生母,这个熹妃,是姓钱还是姓钮祜鲁氏?这是一个历史的疑案。

这个疑案很重要,大家知道在清末民初有一股反满的风潮,乾隆的母亲是汉族人,还是满族人,在当时来说就变成了一个民族问题,一个政治问题了。很多人可以拿这个事情做文章,所以沸沸扬扬引起各个方面的注意,出现了那么多的传说和野史,今天正史的记载就按照《雍正实录》的记载,乾隆的生母就是四品典仪官凌柱的女儿,姓钮祜鲁氏,这是正史里的记载和萧奭《永宪录》的记载,和雍正元年那条档案的记载,姓氏上有差异,需要研究,这就是乾隆生母的疑案。

参考资料:

阎崇年-<>

读铁改余家谱感言

西南地区铁改余姓是一个大姓,主要分布在川、滇、贵等省的长江中上游地带。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有说自己的老祖宗是成吉思汗,有的出示家谱,有的是老人口传,在集居区甚至于还保持众多的蒙古族习俗。1983年以后有部分家族还恢复了自己的蒙古族别。这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网上发表不少文章。从这些文字看,铁改余是蒙古族,认识是比较一致的,而在成吉思汗后裔这一点上却幸煲椤K撬堤挠嘈帐怯窭锊牢崾蟵燕帖木尔}元叛臣的后裔。这在余氏族人中引起了反感,他们说学者先生歪曲了余氏家史。为此,我查阅了相关资料。余氏家谱目前较多,大多是明清时代的撰写谱或抄录谱。最早一本是明成化年间余子俊撰的《青神余氏家谱》。这是一本余氏始谱,其它余氏家谱几乎都沿用了它,但加上了各自的观点,作了扩写。这些扩写五花八门,是引起混乱的主要原因。要理清世系,确认真实的先祖,关键在于第一本始谱。

余子俊四川青神人,明景泰进士,成化任兵部尚书,明史有烈传,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也长于志谱和诗赋。他的诗词在川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当地民众,至今仍朗朗上口。他和元史撰写人宋濂是同乡(宋居蒲江),深受影响,是余子俊撰写家谱的原动力。从余子俊所写余氏族源一章可以看出,其史实和修辞,用语与宋濂写的成吉思汗传无异。对整过元朝的兴衰、皇室传承、得失评价,与元史相符,乃至年代,最多也只有一、二年的出入。在全谱中没有一个传说,也没有任何神话。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十分严谨的。

如:粤稽我祖,始姓奇渥温。其先尧时人,本胡地蒙古郡人也。与女真国为邻,居北方。其远祖姓奇渥温,名孛端义儿。母曰阿蓝,夜梦见白光自穸而入,化为神,感而生子,名曰孛端义儿。状貌奇异,沉默少言,长为蒙古部长。这段话在元史 太祖篇是这样写的:

浠实(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姓奇渥温氏,蒙古部人。太祖其十世祖孛端义儿,母曰阿兰果火,嫁脱奔咩哩犍,生二子,长曰博寒葛答黑,次曰博合睹撒里直。既而夫亡,阿兰寡居,夜寝帐中,梦白光自天窗中入,化为金色神人,来趋卧榻。阿兰惊觉,遂有娠,产一子,即孛端义儿也。孛端义儿状貌奇异,沉默寡言,家人谓之痴,独阿兰语人曰:“此儿非痴,后世子孙必有大贵者。”阿兰没,诸兄分家赀,不及之。孛端义儿曰:“贫贱富贵,命也,赀财何足道!”独乘青白马,至八里屯阿懒之地居焉。食饮无所得,适有苍鹰搏野兽而食,孛端义儿以缗设机取之,鹰即驯狎,乃臂鹰,猎兔禽以为膳,或阙即继,似有天相之。)

子孙世袭其爵位,至十世,其势越大,孙名铁木真者,有大志,并吞诸部。在宋宁宗开禧元年,称帝于斡难河之源,号大元太祖皇帝(成吉思汗)。与宋争衡,灭国四十,在位二十二年崩。太子立,号为太宗。宽仁恕物,尊贤礼士,以孔子五十世孙孔元擢为衍圣公,世袭官爵,修孔子庙,并赠诸贤位,与宋共灭金人,金地悉为元有。在位十三年崩。太子立,号定宗,在位三年崩。定宗弟立,为宪宗,在位九年崩。其弟忽必烈立,为世祖文武皇帝。忽必烈生于宋宁宗嘉定八年。仁明英睿,志气恢宏,初领各道军侵宋,及端宗年间,遂举兵伐宋,而天下及一统。

世祖知天下军民久困,发粟散财,诏罢各路军匠人役免差,流民兴学,天下喜曰:不意吾君仁德至此,规模远出汉唐之上。寿八十,在位三十五年崩。

皇孙铁木耳立,号成宗,改年曰元贞,曰大德,在位十三年。封其弟铁木见为南平王,食邑湖广麻城。悉遵古制,蠲商旅之税三之一,蠲民田租十之二。近臣奏曰:江南贫者,多佃富人之田,今所蠲者,施其田主,佃民未沾圣恩,宜佃民当输,田主亦如所蠲之数。帝纳其奏,颁召天下,民多感之。在位十三年崩。

传海山,立为武宗,改元至大,诏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赠诸贤位。立常平仓,百姓感恩,在位五年崩。武宗弟立,为仁宗,诏儒臣讲大学演义,封宋诸臣,举孝廉,黜贪污。罢各路工匠人役,远近戴德,寿六十,在位九年崩。太子立,为英宗,改元至治。英宗当仁宗病时汤药亲调,焚香告天,求以身代,及仁宗崩,哀毁过礼,近臣有献七宝带者,帝曰:卿不引进一贤,而引进一带,是以利诱我也。在位三年,为奸臣所弑。位传宪宗长子,名也孙铁木儿,初封晋王,镇北边,因奸臣谋弑英宗,迎立为帝,承祖宗旧业,无年损益,颇称治平,改元者二:曰:泰定,曰:致和。在位五年崩。无子,群臣迎武宗长子嗣位。号明宗,在位八月崩,武宗次子立,为文宗,赋性宽仁,在位五年崩。升遐之日,远近哀慕,位传明宗次子,初封鹿王,及承位,号宁宗,在位二月崩。请旨于后,迎宁宗兄立为顺宗,即位之日,地震山崩,妖昨昼现,天降血雨,百物皆赤。刘福通作乱,陈友谅称帝,徐寿辉、邹普胜俱起兵,以红巾为号,与元为难。攻陷江西、湖广各郡,明太祖于癸卯起兵,与陈友谅战于鄱阳湖,大败之,红巾悉平。戊申,太祖取各州郡,势如破竹。顺帝得报,御清宁殿,集三宫后妃、太子、公主,避兵北行。

以铁木儿右丞相庆童住守燕京,七月二十八日夜帝皆北去。

明兵执元淮王,解赴行营,不屈而死,太祖以宾礼葬之。

燕平,太祖建都南京。

庚戍元年元顺帝崩,在位三十六年,群臣奉梓棺归葬胡地。太祖知顺帝顺天命而去,故谥曰顺帝。封元皇孙买的八剌为崇礼候,元臣被执者,皆宥之。

大元自太祖至顺帝,十三主,一百五十九年。

关于铁改余,《青神谱》是这样记的:祖十人避乱入蜀,至泸州凤锦桥,相议各散,曰:我弟兄此别,存亡未料,可各呤诗一句,以为后日子孙之验。遂撮土为香,对天誓曰:后有子孙,皆我十人遗种,如有知而不认亲者,促寿,后必不倡。遂相泣而别。一往富顺,一往夹江,一往内江,一往叙府,一往泸州,一往青神,一往犍为,一往重庆,一往荣县,一往眉州。其诗长幼为序,诗曰:

我本元朝宰相家,红巾作乱入西涯。

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边插柳桠。

否泰是天皆由命,悲伤思我又思他。

十人失散知何处,如梦云游浪卷沙。

余字更无三两姓,一家化作万千家。

余子俊是庚六公余德成的四代孙,他出生时曾祖健在,对余氏家变并非年远事湮。以一个很有造旨的史学家,他不会去歪曲自己的家史的。何况把一个刚推翻的先朝皇帝作为自己的先祖,作中国人来说那是要避嫌的。他握百万,智勇过人,明皇帝不怕他造反!如果不是历史的真实,他是不会去冒这个险的。而这个真实的历史明皇帝也是认可的。在余子俊死后,明皇赐礼葬,御题对联:青松古柏壮金牛,寒共漫草埋忠魂。按蒙语不花是姓,是公牛之意。这与谱中的不花铁木耳、不花铁木见等皇姓相符。同时还赐有一对石狮子,造成形与明陵相似,至今仍存。

余子俊陵园有很多石碑,现存的世系碑,从一世到二十一世清楚可考。

皇孙铁木耳立,号成宗,改年曰元贞,曰大德,在位十三年。封其弟铁木见为南平王,食邑湖广麻城。这一段的前部分有元史可考,而后一句“封其弟铁木见为南平王,食邑湖广麻城。”元史中没有查到相关记载。当然史海无边,没有查到不等于就去否定它。

由此看来要把玉里伯牙吾氏强加为铁改余的先祖也是立不住脚的。

  走进古镇,追随着这条弯曲的老街仿佛回到了历史的画卷,顿然有进入另一个天地的感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古镇的优美散文欣赏,欢迎大家参阅。

描写古镇的优美散文欣赏篇一:绽放魅力的古镇

 上里古镇算不上中国最完美的古镇,但她的魅力却总让人探究且陶醉。

 在没了解古镇之前,纯粹是冲着古镇原来是川藏茶马古道、南丝绸之路的驿站。无独与偶,在盛夏的一个晴日,我终于来到了这座千年古镇,展现在我眼前的是车水马龙、人头躜动,云商遍布的繁荣景象。古朴的建筑展现了古代人的智理和聪慧。

 在查阅有关上里古镇的资料后,更深刻的被她的文化内涵所感染。上里古镇位于四川雅安,东接名山、邛崃,西接芦山、雅安,是中国最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上里居于两条小河相交的夹角内,民间为“财源”汇聚的宝地,古镇最初名曰“罗绳”,是取其昔日古道上的驿站关隘之意,是巴蜀平原通往外界的关卡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商人们从四川雅安过上里,经云南的邵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是先人们开辟的一条最早的国际通道。上里早期为民族聚集区,民族中主要以本地土着的巴蜀民族——青衣羌人为主。到了明末清初,古镇的人们安居在这里,人口不断增多,经济日益繁荣,便以居住在此的杨、韩、陈、许、张五大姓氏而更名为“五家口”。

 解放战争时期,1935年红四军长征途径上里,并在此驻扎了半年之久,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殊死搏斗。

 解放后,依据陇西河的流向,上游所在的乡镇划为上里。上里古镇从此定格。

 回望历史,上里留给人类许多浮想,让人感概世故,更多的是对我们祖先的胆略和智慧的折服。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总会让人陷入史海沉钩之中。

 上里古镇更让人敬慕的是她的自然环境和建筑风格。古镇依山旁水,东、北、西三面为丘陵环抱,东、南、西三面分别由河流小溪围绕,最高山黑岩坪海拔1725米,最低处海拔905米,山上林木植被茂密。古有诗云“二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这是古人对上里古镇的总体描绘。

 古镇的建筑格局以明清时代的风格,体现以民居为主的空间特色。所有房屋为木质结构,建筑群体高低错落有致。街道为石板铺设,两边均为商铺,由此可以想像古镇当年的繁荣景象。居民的大院都是以“井”字形天井建筑,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飞阁流丹,镂空细刻,曲尽其妙。

 桥,永远是上里古镇的主旋律。古时的上里因为夹在两条河之间,因此桥是必不可少的“路”。古镇共有10多座石桥,一般以漫水桥为过河通道,可一旦涨大水,河水漫过桥面仍无法通行,于是就有了以“二仙桥”为代表的8座石拱桥,展示了祖先的伟大智慧。

 “二仙桥”位于古镇西约200米处的陇西河,单孔石拱桥,长15m,宽5m,高12m,跨度19m,桥面用石板铺成。史料记载:二仙桥最开始建于清乾隆初,前两次刚建起就被洪水冲毁,于是,在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再次修建。传说这次修建的时候得到高人指点,说是河里居住的龙族肆意游走而造成洪灾,导致桥梁被冲毁,所以在这次修建的时候就在桥身两侧刻上龙头、龙尾,取“镇龙”之意,昭示将龙压于桥墩之下,避免洪水泛滥发生洪灾。相传在桥竣工之日,附近州县名仕前来祝贺,宴毕人们来到桥头准备踩桥定名之时,却有两个乞丐坐在桥头拦住了踩桥人,众人要求乞丐让开,可乞丐就是不让,在推拉中乞丐跌入水中,瞬间水里就显出两个大石包,众人大悟,认定此人并非乞丐,而是两位神仙,于是此桥定名为“二仙桥”。说来神奇,二仙桥第三次建起后历经一个半世纪,再也没有发生洪水毁桥的灾害。

 高桥建于清乾隆14年(公元1749年),桥两端为上里古镇当年的米市,系古镇陈家人为方便卖米而建。高桥为三卷石拱桥,桥下东、西两端各设有人行通道,桥上、桥下都可以通行,于是被称为清代的“立交桥”。

 无论是二仙桥,还是高桥,都是上里古镇先人们智慧的象征。历经千年的石拱桥见证着古镇的繁荣,致使我们闲散在桥面感受这遗留下来的奇观感概万千。凝望着桥与周边的山峦、田野、古建筑群遥相辉映,桥上物影倒影在水中,形成了一幅天然的图画,让你无端地站在无我的高度审视古镇的建筑文化。

 在上里古镇,最令人向往的怕要算是古镇的塔和牌坊了。文峰塔、舍利塔;双节孝牌坊,九世石牌坊;韩家大院和白马泉。让游人永远望物兴叹。这些保存完好的古迹彰显的不仅仅是古镇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是记载古镇上千年的人文和谐的佐证。

 舍利塔是相传隋文帝杨坚为感谢尼姑智仙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诏令全国各座名山修建佛塔,以供奉恩人舍利子的宝塔。

 九世石牌坊记载清朝陈氏家庭九代周居,人口逾千,共聚一堂的历史。被誉为汉族第一大家庭,两次受到朝廷嘉立家谱石坊,以昭示社会和谐。

 建于清道光十九年的双节孝牌坊,记载了清朝上里古镇的韩代家族两位女性忠孝守节的故事:韩氏家族中姑、媳两人,在丈夫战死沙场后,家里的长辈们劝其改嫁,而这姑、媳两位女性始终从善封建社会女性“从一而终”示训,坚守在韩家孝敬长者,抚养后辈直到逝去,于是感动了朝廷,皇上下“圣旨”赐韩家修造“双节孝”石牌坊,牌坊选址于昔日的茶马古道旁,以告诫世人这才是人间楷模。

 双节孝牌坊现今已成了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牌坊结构为四柱三间十二翼出檐多脊。石碑坊上图饰花纹、匾额对联,古朴自然,雕工精细,造型灵巧,栩栩如生。一只只飞禽走兽杨威于石坊之上,一幅幅戏剧场景展现在画壁之间,气势恢宏,堪称建筑精品。

 关于白马泉的传说,凡是到过上里镇观光过此景的人们不能不为此折服。白马泉始建于唐贞观元年,位于龙头山丽的南方丝绸之路的古道旁边,与天台山一脉相连。寺内现存的巨石雕刻的观音、唐代凿挖的古井保存完好,寺内还有明代的钟亭、照壁、雕刻兽。石刻香炉等。该泉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十大恒温间隙泉之一。因起潮落潮都能听到马蹄的声音而得名,宋乾道元年诏封此泉为“渊泽候”。

 白马泉终年不枯不竭,泉池内随时都可见串串珍珠般的气泡从池底喷出。因此到了清朝又称“喷珠泉”,至今池边立有清代雅州太守黄云皓题写的“喷珠泉”石碑。

 传说白马泉原来只是一滩水,唐僧西天取经时路过白马泉,唐僧进庙膜拜,白龙马等候于寺外,因口渴饮此泉水,此泉与东海相连,白龙马见到龙王朝拜,于是此泉便朝涨夕落。唐僧一行离开后,当地僧人见状感到很神奇,于是建庙将此泉围住,并改名为“白马泉”,现白马寺的香炉上,以唐僧取经为内容的浮雕保存完好。

 宋乾道元年丁玄(公元1165年),川西南连续三年大旱,附近州县的官民到白马寺求雨,恰巧泉池涨潮,随之风云交加,天降甘露,拯救了一方百姓。于是州县官员上奏朝廷,遂封此泉为“渊泽候”。传说此次白马泉涨潮是观音菩萨正好路过此地,见百姓遭受大旱在此求雨,于是大发慈悲,倾倒净瓶之水降甘露三日,其中一滴水落到了白马泉,致使白马泉涨潮。后人得知是菩萨显圣,为感谢观音菩萨,上里人们集资于唐代永乐年间依托此泉靠山修造了观音殿,并在山岩上雕刻观音像供奉,将此泉更名为“观音泉”以示纪念。至今保存完好的白马寺,是中国佛教中大殿内有泉水的唯一建筑。

 上里古镇的繁荣,从屹立于古镇边缘的水磨昉足以佐证。这座建于明代的水磨昉至今保存完好,它是古镇人民丰衣足食的象征。水磨磨出的不单单是人们的吃食,更像是在打磨岁月,一段记载古镇历史的岁月!

 在上里古镇游玩,你会被当地的民风民俗感染。热情好客的上里人,总是希望为你提供最好的服务。上里的牛肉豆鼓、麻辣豆鼓、五香豆鼓、水晶鱼豆鼓、牛肉酱、野生菌、豆腐乳、上里柴火烤鸭等等本地土特产让你目不暇接,品尝这些吃食会让你感觉到生活的味道和甜蜜。

 各种佛珠,金丝楠木质雕刻的工艺品更是让游客倾情。古镇也是金丝楠木产区。在一份资料上我了解到:金丝楠即楠木中有金丝,其木千年不腐,光下金光灿灿。自秦朝开始为皇家御用木材,号称“国木”,金丝楠木质湿润,冬不凉、夏不热,有“软木之王”的称号。长期佩戴金丝楠饰物有舒筋活络、静心养神之功效,长居楠香之屋,可以延年益寿。

 无怪乎上里古镇几千年屹立于南丝绸之路的主要干道永不枯竭,上里古镇注定就是一个关隘,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近代的解放战争时期红军长征,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汇合在此驻扎屯军,从而壮大了红军的力量,赢得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上里古镇功不可没。

 改革开放以后,上里古镇以崭新的姿态汲纳中外游客,古镇的旅游资源得以开发,但古镇的原迹原味依然保持良好,因为这是上里先人们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正是这份古朴才让上里古镇更具魅力,带给游客更多的思考和愉悦;正是这份古朴,才致使上里古镇犹如一朵奇葩,在世人的欣赏中绽放……

描写古镇的优美散文欣赏篇二:古镇情怀记多少

 自从十几年前去过了苏州,游过了园林,徜徉过山塘,集会于神仙街,就深深的迷恋了江南古镇,恋小桥流水,恋老树昏鸦,恋那种亦古亦今的迷失。

 于是,几乎走遍了江南的古镇街间。从招嫁楼,到七宝,到南翔,到泗泾,到枫泾,金泽、练塘,朱家角,到千灯,锦溪,同里,周庄,西塘,乌镇,惠山。穿行于这些大致相似又各有情致的古镇,常常忘记今夕何夕,久了,总觉得多了几分复杂的情绪。

 古镇,是可以让人忘记时间的。流走的是岁月,留下的是历史。岁月的脚步轻轻,历史的印迹重重。

 喜欢古镇,是为了体味那种不同时空的物貌人情,而每每看到古旧的房屋里陈列着冰箱,液晶电视,空调,桌上有电脑,电饭煲等电器设备,窗前摆放着舒蕾,飘柔,门外有电信的宽带箱,就倍感失落,情感上难以接受这种融合。仔细想想,我想体味古镇那种昔日的繁华,所以我喜欢热闹的古镇,人来人往,商业发达,而这些势必融合了现代人的理念,生活方式,繁华中迷失了什么;而那些安静的古镇,或依然有人生活着,或已经人去楼空,物是人非,却也让我于安静中有了丝丝的落寞。我不是文人或艺术家,安静给不了我灵感。于是,我觉得自己是在叶公好龙。

 记得在惠山古镇,深宅大院,岁月沧桑,唯有墙上的字牌注解,让游客了解,仅是如是说,独坐在静谧的大院中,倚栏,仰视高檐残塬,心静如水,倏忽间依稀看到有古时装扮的人从昏暗的深堂里踱出,近了、近了,仿佛要握手、却似灵魂被惊醒、似南柯一梦,后背有凉意,头顶却是暖暖的阳光,其实,谁都回不去谁的世界!现在,不敢独自走进旧时的院落,不敢触碰那墙,那门,不敢踏上咯吱咯吱的木梯,只为不想惊扰这些古老的岁月的魂。彼时的古镇彼时的情怀,已是流年似水,今时的古镇今时的人们,也只是活在自己的故事中,古,是一种美好的奢侈的愿望!

 国庆长假,女儿说,她想要去看看古镇,因为她也喜欢那种旧宅子的感觉。我挺感动,说明女儿长大了,可以看懂江南,或者想要看懂江南。于我而言,江南不是简单的一水一桥,一石一瓦,江南是一碗粥,融进了浓浓的千古文人情怀的粥,粥里有甜美,更多的是沉淀!带着女儿,走过布满青苔的石板桥,穿过幽深斑驳的长廊,走进旧宅深院,透过天井望向那片天,用心体味那种“旧时王谢堂前燕”的浮华,留在心底的,或许有很多细腻的,无以言表的情愫。

 不过,真的很美!

 于是,总是情难自禁,在阴雨霏霏时,在春暖花开时,一定要去古镇走一走,静静的,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只是要从青石板的路上踏过,从斑驳青苔的拱桥上走过,在扶风垂柳边驻足,在古稀老者的目光中微笑。

 情怀,就这样,一次次的,沉淀!长亭外,古道边!

描写古镇的优美散文欣赏篇三:古镇,故事,故乡

 随着闯门巷的硬化,小镇仅存的石板路也成为历史了。小镇其实也不小,当然是和同级别(乡镇)相比,它在全国还是排得上前三名的,说它大也不大,镇中心也只有五平方公里。但她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成为建制镇今年刚好百年。

 镇政府驻地青树坪,自古为驿站要塞,距县城永丰镇19公里,早在清咸丰年间,这里已商贾云集、商业贸易十分活跃。1912年建镇,历史悠久,后虽几经行政区域和机构变更,但青树坪镇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故有“历史名镇”之称。

 天天相处在一起,很难发觉彼此的变化。就像别人家的小孩,几年不见就发现长高了许多,就惊叹岁月的神奇。故此,长年生活在小镇的人,总是说小镇没有什么变化。而对于一个过客来说,小镇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我出生于小镇,成长于小镇,五十年的时光(除去69—75年下放农村),都是在小镇渡过的。所以说,小镇的变化到底怎样

 小镇最先是一条东西走向、铺满着青石板的街道,弯曲有度,全长约一公里,听老辈讲,青树坪确实是一个小小的坪,因为,是邵阳至湘乡通道,有头脑的商人率先建立驿站,慢慢的增加了各种生意人,尤其是锡福殿的修建,吸引了方圆几十里的香客,人气带来旺气,于是各地的生意人在此安营扎寨了。

 至于街中的石板铺于何时,以无据可查。反正我从小就是在石板中滚爬中长大的。对于幼年的记忆,已经格式化了。唯有“数石板”这点事情,俨然成为档案。“街道的石板到底有多少块”这是一个常议的话题,但到底也没有一个人能说出准确数字。为了探求一个正确的答案,有不少人(当然也包括我)从上街走到下街,一块—块的数,其实没有哪个能坚持数完。想想看,石板有大有小,有宽有窄,中间那些大的还好数,边上那些小的就伤脑筋的事情了。所以,得出结论又各有不同。所以大家只好认同大人们说了那个数字,“一万四千九百九十九块”。那时我们都认为是自己无能。稍大一点后得知,这是计算得来的,为了显现其真实性,故意不为整数。

 那个时候,城乡差别还很大,镇上的青年读完中学,在家等待招工。父母有工作单位的,待业的时间一般很短,而父母没有单位的,或单位差的,待业的时间就长了,甚至一直没进单位。大家管待业这段时间为“数石板”。“数石板”一度成为我们的口头禅。

 古镇的地形也很特殊。320国道和镇南路(原来的潭宝路)在街的两头交叉,成为两个人字口;人字口的中间道路纵横交错,东西走向的有老街和富厚商业步行街,而粮站路、车站路、工农坪(行政路)、牛娅力巷、南门巷、北门巷、闯门巷、甘(棠)花(门)公路贯彻南北。

 如果把320国道和镇南路比作船沿,古镇恰似一艘小船,而被道路分隔的建筑,就是那船上的货物。而那甘花公路就是古镇的翅膀。

 古镇的传说很多,人才也很多,特产也很多,而方言也更具风格。

 古镇的历史名人由他人讴歌。作为草根一族,本篇只讲讲几个小人物。说到小人物,不得不讲配锁大王——哑巴李立仁,剪纸大王——贤拐子金贤良,二胡大师——瞎子陈放生。

 哑巴李立仁,我的堂兄,长我十岁。先天性聋哑,长得五大三粗,读过一年聋哑学校,于是,会写很多字。虽然有些字缺臂短腿,但大家还是认得出来。从我记事始,他就在街上摆了一个配锁摊,兼修雨伞,缝补雨鞋。不靠政府不靠兄弟姐妹,自势其力。由于他技术好,待人好,方圆几十里,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可以肯定,全镇知名度非他莫属。还值得一提的是,下象棋也很有份量,他的摊子边的棋盘每天没有空闲,爱好象棋的老老少少都爱来斗几个回合。街坊四邻都说:“我还真的很佩服。聪明、自强自立、手艺精湛,亲情味挺浓。”

 剪纸大王金贤良呢是我的长辈份了,他的相貌和身材真的不好恭维。武大郎的个子,但还要精瘦,小而灰暗的眼睛,双腿一长一短,所以外号"贤趴子"。自然界必定有它的法则,他虽然其丑无比,偏偏他有一门绝技——剪纸。剪出来的鸡鸭牛羊马,惟妙惟肖。那时候人百年后,总要布置一下孝堂,摆上几个花圈。那个年代没有人做生意,所以,他的剪纸艺术大有用武之地。

 贤趴子读书多少我不得而知,但好像有点文化的样子,是我的图书馆里的常客,他经常给我们这些小孩子讲讲故事,编一些顺口溜。可惜的是他没有哑巴那么得人缘。原因是经常欺负人,尤其是小孩子。他喜欢放屁,常常在放屁前逗弄人,说他的屁股后面有些什么什么,引诱孩子们去看,结果他就放一个响屁。所以,人缘不怎么好。卒于九十年代末期。

 我为什么要说说二胡大师放瞎子呢源于他超人记忆力和精彩的琴技。一条公里长的老街,放瞎子从上街走到下街,从下街走到上街,他都能准确无误地找到他所熟悉的人家。

 他的二胡拉得极好,他会拉很多很多曲子,每天清早就在街头拉着二胡,什么《二泉映月》,《红湖水,浪打浪》,拉得更是行云流水,让我们百听不厌。大凡瞎子会算命,他也不例外,如果你多数几个钱,他就边拉边唱,让你在闲聊中得到享受。

 古镇的特产,有句歌谣这么说:“豆豉辣酱萝卜干,有滋有味又好看。”八十年代前,小镇的居民几乎家家都要晒辣酱煮豆子,一条石板街两旁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瓦罐,或罩蚊帐布,或罩塑料布,五颜六色,从南望到北,宛如一条开满鲜花的林荫道,更有情调的是,妇人们你尝尝我的,我尝尝你的,嘻嘻哈哈综合论坛,就像那蜜蜂围着花藤。可惜的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浪潮,有人偷懒了,有人更勤快了,偷懒的人花钱向勤快的人购买。闲情逸致的人少了,美丽的街景也被市场化了。

 再说说小镇的语言文字,小镇的口音一个字“土”,说话不带一丝儿鼻音,也没有一点卷舌音,全都是腔音。说的话除了本地人能听懂,外地人一听可是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了。比如:恩各—你的。帽治各—不是的。爬锅—菜锅。麻瓜子—青蛙。做马咯—做什么。花公子—虾。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如果想讲讲普通话,也是洋腔八调,有人说“哈哈,这是塑料普通话!”

 古镇百年,翻天覆地。由一条石板街变成三条大街。十来条小街小巷。拥有喜洋洋、福临门、步步高、新一家等十多家大型综合超市。亿客隆、一方、等数十家服装超市,青树五交化、新俊商场等电器商城。尤其是逢五逢十的墟场,吸引了数十公里外的人流,商业活跃,有诗为证:“广招东西南北客,日进上下左右财。”

 夜幕下,月光中,古镇像一艘载满货物的小船,在时代的浪潮中稳步而行。

看过“描写古镇的优美散文欣赏”的人还看了:

1 古镇精美散文欣赏

2 关于古镇的散文

3 关于古镇情怀散文

4 描写古城的优美散文佳作

5 关于描写古城的散文

诸葛瞻(2277—26311),字思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邓艾伐蜀时,他与长子诸葛尚及蜀将张遵、李球、黄崇等人死守绵竹,后在与邓艾军交战时阵亡,绵竹也因此失守。

官职: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武乡侯(世袭) 父亲:诸葛亮 母亲:黄氏(黄月英) 兄弟姐妹:诸葛乔(其亲生父亲为诸葛亮之兄诸葛瑾,过继与诸葛亮为子改名诸葛攀)、诸葛怀、诸葛果 子:诸葛尚、诸葛京、诸葛颢(诸葛攀之子) 曾效力过的势力:蜀汉 仇人:邓艾

诸葛瞻(227—263),诸葛亮之子,三国蜀汉大臣,工书画;诸葛瞻从小聪明颖慧,是一个早熟的人才。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在军旅中写信给他的哥哥诸葛瑾说:“瞻今已8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下引同)表现出对其子成长的期望和担心。他17岁时便娶了蜀国的公主为妻。为此,蜀国授给他以骑都尉的官职。这是一种比将军略低的武官。第二年,他又被升为羽林中郎将,负责护卫皇宫。以后,他又升迁为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当时,由于蜀国人不忘旧德,十分怀念诸葛亮,便也爱惜诸葛瞻的品德情操以及才华,凡是有了成绩,都归功于他,说是他建议倡导的——实际上,他是借了父亲诸葛亮的余荫,只不过是一种美名虚誉而已。 蜀后主景耀四年(261年),诸葛瞻为行都护、卫将军,统帅诸将,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 景耀六年(263年)冬,魏将邓艾自阴平由景谷道(今甘肃文县南)小路入川,诸葛瞻率领诸路军马至涪(今四川绵阳东)停驻,其先头部队被魏军打败,他只好退军驻守绵竹。此时,邓艾又遣使送信给他,劝降说:“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诸葛瞻看了信件以后大怒,斩了邓艾派去的使者,接着,率兵迎战魏军,战败,死于沙场,终年37岁。 诸葛瞻作为诸葛亮之子,自幼受到家教的陶冶,使他品学兼优。他死得十分壮烈,实践了儒家“文死谏,武死战”的格言,成就为一个忠烈人物。 诸葛亮对他的早年教育,如《诫子书》,对他的思想和品德的形成,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而诸葛亮治国督军的才能,自然也影响到他,特别是诸葛亮被政治天才和军事天才所掩盖了的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对他也颇有影响。 诸葛瞻在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上均有一定造诣,是三国时代屈指可数的人才。 诸葛瞻的长子诸葛尚,与诸葛瞻一起战死于沙场;次子诸葛京,于264年迁居河东(今山西夏县西北),后任郿县令、江州刺史等职,在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方面,也有一定成就。

诸葛亮之子,自幼聪敏,诸葛亮死后不久,诸葛瞻之母黄氏也去世,遗教诸葛瞻以“忠孝”二字。 诸葛瞻袭其父诸葛亮武乡侯之爵。景耀四年迁行军护卫将军。当时黄皓用事,故诸葛瞻托病不出,后邓艾奇袭阴平,刘禅采纳郤正建议,连发三诏征诸葛瞻领兵,以诸葛瞻之子诸葛尚为先锋,对抗邓艾。初战胜利,邓艾修书诱降,诸葛瞻怒斩其使。后与邓艾交战失利。遂修书请东吴发兵 救援。然救兵不至,诸葛瞻只好再度出战,被重兵包围,中箭落马,最后自刎殉国。 诸葛瞻之子诸葛尚也战死沙场,邓艾怜其忠,将诸葛瞻父子合葬。

字思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生于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卒于炎兴元年(公元263年)。是蜀国丞相诸葛亮之子。 诸葛亮评价诸葛瞻成熟太早,难成大器。延熙六年,诸葛瞻拜骑都尉,翌年出任羽林中郎将,后来又升迁为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并兼任军师将军。诸葛瞻擅长书法绘画,记忆力强。蜀国人因思念诸葛亮,也偏爱诸葛瞻的才思敏捷。每当朝廷有好的政策和措施公布,即使不是诸葛瞻建议和倡导的,百姓也会相互流传:“是诸葛瞻做的。”所以诸葛瞻的名声流传的很广,但是却名不副实。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出任行都护卫将军,和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一起总领尚书事。景耀六年冬天(公元263年)诸葛瞻与魏将邓艾交战于绵竹,与长子诸葛尚一起阵亡,时年37岁。 诸葛瞻是蜀汉名相诸葛亮之子,少时聪惠可爱,但诸葛亮认为他难成大器。十七岁时娶公主为妻,以后不断升迁,诸葛瞻精通书画,记忆力强,加上蜀汉人士怀念诸葛亮,于是偏爱诸葛瞻,使他的名声有些名过其实,后来诸葛瞻统领朝政,因黄皓专弄大权而无法纠正刘禅失误。邓艾奇袭阴平,诸葛瞻没有及时据守险要,致使邓艾进入平原,后来诸葛瞻拒绝邓艾的招降,在锦竹与邓艾展开激战,兵败战死。但其临难死义的行为,连敌人也表示敬佩。 后来史官常璩向原居蜀汉的长老考证,听说陈寿曾经在诸葛瞻手下任职时受辱,所以诬陷诸葛瞻,把不能阻止黄皓的过失归咎于诸葛瞻身上。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 诸葛亮出兵武功,其间写信给诸葛谨,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诸葛亮病死,诸葛瞻袭爵。 (蜀汉延熙六年)公元243年 诸葛瞻十七岁,娶公主为妻,被授为骑都尉。 (蜀汉延熙七年)公元244年 诸葛瞻仰担任羽林中郎将,先后担任射声校尉、侍中。因为蜀汉人士都怀念诸葛亮,加上诸葛瞻精通书法绘画,记忆力强,所以大家都很喜欢诸葛瞻才思敏捷。每当朝廷颁布一项好的政令,尽管不是诸葛瞻建议倡导。百姓们都会互相转告说:“这是诸葛武乡侯所提倡的”。因而诸葛瞻的美名受到过分渲染,有些名过其实。 (蜀汉延熙十六年、吴建兴二年、魏嘉平五年)公元253年 吴国太傅诸葛恪因为在上一年(吴建兴五年,公元252年)打败魏国军队,于是打算大举用兵,当时诸葛瞻官至侍中。张嶷写信给诸葛瞻,提醒诸葛恪大肆用兵,可能招致恶果。果然,诸葛恪在同年大败而回,被孙峻杀害。 (蜀汉延熙七年—景耀三年)公元244—260年 诸葛瞻累迁至尚书仆射,加官军师将军。 (蜀汉景耀四年)公元261年 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但当时黄皓弄权,朝中大臣都迁就庇护他,没有人出来纠正这一弊端。 廖化约宗预一起拜见诸葛瞻,宗预说:“我们已经年过七十,所得的已经够多,现在是差一死,有什么要相求年轻后辈而是自己劳累呢?”最后宗预没有前往拜见。 (蜀汉景耀五年)公元262年 姜维北伐败回,诸葛瞻与董厥等人认为姜维好战无功,致使国内疲弊,于是上表给刘禅,要求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并削夺他的兵权,这份表据说为蜀汉长老所保存。 (蜀汉景耀六年/炎兴元年)公元263年 冬天,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奇袭阴平,自景谷道攻入,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子)督率军队前往抵抗,到达 涪县后盘桓不前;尚书郎黄崇多次劝他迅速抢占险要地势,不让敌人进入平原,诸葛瞻犹豫不决,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黄崇因为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邓艾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诸葛瞻退守锦竹,邓艾遣使送信诱降诸葛瞻:“你如果愿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为琅邪王。”诸葛瞻大怒,斩杀邓艾使者,率军出战。 战前,诸葛瞻悲痛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于是坚守阵地准备决战。 这时,黄崇也激励将士决一死战,李球临阵授命,于是魏蜀最后一战——锦竹之战爆发!诸葛瞻在锦竹摆好阵势等待邓艾,邓艾派遣其子邓忠从右包抄,又派遣司马师纂从左包抄,结果两人都被诸葛瞻打败退回,报告说:“敌人难以击破!”邓艾大怒说:“生死存亡,在此一举,有什么不可以的!”要将两人斩首,于是两人再次出战,击败蜀军,诸葛瞻、张遵等人战死。诸葛瞻之子诸葛尚听说军败后,叹息说:“我们父子受了国家那么多的恩惠,而没有提早斩除黄皓,以致惨败,还有什么面目活下去呢?!”于是冲入敌阵战死。 (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 原西蜀史官常璩(《华阳国志》的作者)向西蜀长老考证,听说陈寿曾经在诸葛瞻手下任职时受辱,所以诬陷诸葛瞻,把不能阻止黄皓的过失归咎于诸葛瞻身上。

编辑本段诸葛瞻传(《三国志》)

瞻字思远。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 诸葛瞻像

[1]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其明年为羽林中郎将,屡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 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景耀四年,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六年冬,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陈死,时年三十七。众皆离散,艾长驱至成都。瞻长子尚,与瞻俱没。 (干宝曰: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华阳国志》曰:尚叹曰:“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乃驰赴魏军而死。) 次子(诸葛)京及(诸葛)攀子(诸葛)颢等,咸熙元年内移河东。

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诸葛亮: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诸葛亮《与诸葛瑾书》) 钟会:巴蜀贤智文武之士多矣。至於足下、诸葛思远,譬诸草木,吾气类也。(陈寿《三国志—蒋斌传》) 干宝: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干宝《晋纪》) 司马炎: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晋泰始起居注载诏》) 山涛:郿令诸葛京,祖父亮,遇汉乱分隔,父子在蜀,虽不达天命,要为尽心所事(山涛《启事》)

编辑本段诸葛瞻父子墓祠

双忠祠

绵竹诸葛瞻父子墓祠(又名诸葛双忠祠),是四川省重要的蜀汉遗迹之一。它与成都武侯祠遥遥相对,都是为了纪念诸葛一门“三世忠贞”而建的。在成都武侯祠大殿内供奉有诸葛亮祖孙三代于一堂的塑像,而绵竹双忠祠原有的塑像也有祖孙三代,前殿祀诸葛瞻父子,启圣殿祀诸葛亮。成都、绵竹两处祠堂展示了诸葛亮祖孙三代忠贞无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高风亮节。 在成都武侯祠大殿内供奉有诸葛亮祖孙三代于一堂的塑像,而绵竹双忠祠原有的塑像也是祖孙三代,前殿祀诸葛瞻父子,启圣殿祀诸葛亮。成都、绵竹两处祠堂展示了诸葛亮祖孙三代忠贞无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后人景仰,多有题咏。在成都武侯祠殿壁嵌有清代安岳令洪成鼎题《乾隆壬辰秋月过绵竹吊诸葛都尉父子双忠祠》诗碑:“国破难将一战收,致使疆场壮千秋,相门父子全忠孝,不愧先贤忠武侯。”绵竹双忠祠的前人题咏诗碑也很多,这此题咏,都将诸葛子孙联系在一起,歌颂他们的“三世忠贞”。 绵竹是诸葛瞻父子斩使拒降,为国捐躯的地方,故绵竹享有“忠臣孝子纲常地”的美称。现存的诸葛双忠祠古建筑尚有启对殿和拜殿,启圣殿建于清朝乾隆三年,拜殿建于道光七年。清代自乾隆以后几乎每隔20多年就要维修、扩建一次,到清末时,双忠祠祠已是殿宇崔伟,题刻琳琅,规模可观了。1985年以来,当地政府对双忠祠进行一次大的修缮,修复了忠孝门,维修了拜殿,整修了墓茔,新建了文物陈列室。并在拜殿内制作了大型彩塑《魂壮绵竹关》。这组雕塑再现了当年诸葛瞻父子死守绵竹关,寸土不让,以死报国的悲壮情景。雕塑用写实的手法,造型生动,神态逼真,观赏这组彩塑仿佛亲临当年的古战场。拜殿前的匾额是张爱萍将军书题的“汉室忠烈”四个大字。塑像上方的横匾则是我国著名戏剧作家曹禺先生亲笔所题“魂壮绵竹关”五个大字。 拜殿后面的诸葛瞻父子墓巍然耸峙,绿树掩映,芳草萋萋,巨型石碑立于墓前,上书:“后汉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诸葛瞻子尚之墓”,墓旁两侧各有一株已愈百年的铁甲古松,鳞甲斑驳,夭矫如龙,叶片似剑,宛如两个披甲执剑的武士护卫着忠魂,游人驻足墓前,无不肃然起敬。

编辑本段史海钩沉:诸葛亮的后代

在今天全国各地的武侯祠中,除了诸葛亮端坐大殿正中以外,在他的两侧,一般都会供奉有他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的塑像。 诸葛亮在隆中时与黄氏结婚,婚后近三十年没有自己的孩子。在此期间,诸葛亮曾经将大哥诸葛瑾的第二个儿子诸葛乔过继为子。诸葛乔在25岁时去世。他的儿子诸葛攀在蜀国担任过翊武将军。后来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一家在东吴遭到满门抄斩,诸葛攀又重新成为诸葛瑾的后人,为之传递香火。大约在诸葛亮46岁的时候,他的亲生儿子诸葛瞻出生。 史书记载,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才八岁。但他从小就聪慧可爱, 绵竹诸葛瞻父子墓祠

擅长书画,记忆力很强。长大后从低级军官做起, 一直升到他父亲曾担任过的军师将军。据说蜀国朝廷里面只要有任何顺应民意的事情,虽然它并不是诸葛瞻所为,但民间都奔走相告,说这是诸葛亮的儿子做的。 后来,诸葛瞻官至卫将军,一度执掌蜀国朝政。魏国大将邓艾讨伐蜀国时,诸葛瞻率领军队前去抵抗,战死在绵竹。当时他的儿子诸葛尚年仅十七岁,同样战死沙场;诸葛瞻殉国之时,他的次子诸葛京还很小,不到参军打仗的年龄,所以幸存了下来。 晋朝统一三国之后,诸葛京被新的朝廷迁居到中原一带,征召为官吏。诸葛京出任过关中地区眉县的县令,并把这里治理得很好。想当年,他的祖父诸葛亮多次想攻打眉县,都未能如愿。没想到历史与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让他从未谋面的孙子成为这里的县令。 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早年投效东吴,深得孙权的器重。后来官至大将军等最高军职。他的长子诸葛恪更是青出于蓝,在吴国权倾朝野,后来死于一场政变,东吴的诸葛家族被满门抄斩。 诸葛亮的堂弟诸葛诞很早就追随曹操,在魏国担任一流高官。后遭司马家族的打击,其家族也被全部杀光。 如此一来,诸葛家族除了在老家山东琅琊一带的族人之外,史书上有记载的幸存者就只剩下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了,诸葛京在担任眉县县令之后,继续升迁,最后官至江州刺史……从此,史书上就不再有诸葛京后人的记载。 那么,诸葛亮是否有直系后代传承至今呢?目前,在山东临沂和浙江兰溪各有一批姓诸葛的人士,他们都有各自的家谱记载着与诸葛亮的渊源关系。在浙江,诸葛后人几乎遍布全省各地。但据说,他们都发源于浙江兰溪市的诸葛村。 从明代起,兰溪一带的诸葛族人主要以经营中医药业为主。据说这是秉承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一祖训。后来,他们在此行业中逐渐发展壮大。清代中后期,诸葛族人把他们的中医药店开到了浙江各地,乃至于全国各大城市,形成“兰溪药帮”这一商业帮派,盛极一时。同时也造就了诸葛村今天众多华丽精巧的民居建筑。民国以后,兰溪的中医药业逐渐衰退。目前,诸葛村基本上以旅游业为主。

上里古镇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具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6处。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

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小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现仍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现在这里还是影视作品的外景地。2013年6月5日挂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9年1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上里镇 外文名称 :shangli town 别名 :上里 行政区类别 :中国西南 所属地区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 下辖地区 :9个村,62个合作社 驻地 :上里镇五家场 电话区号 :0835 邮政区码 :625000 面积 :758平方公里 人口 :10790人(2006年) 方言 :四川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著名景点 :文峰塔、舍利塔、清代立交桥 机场 :成都双流机场 车牌代码 :川T 景点级别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行前必读,景区动态,景区介绍,关键信息,景点美图,地理环境,建筑格局,名称含义,历史沿革,人文历史,概况,近况,建制人口,自然气候,主要景点,文峰塔,舍利塔,清代立交桥,双节孝牌坊,九世石牌坊,红军石刻,韩家大院,二仙桥,“二仙桥”由来,白马泉,经济概况,风土人情,年猪节,年猪饭,旅游指南,旅游季节,线路推荐,古镇住宿,特色美食,旅游景观, 地理环境 上里东接名山、邛崃,西接芦山、雅安,坐落于四县交接之处,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所谓的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已出现。 它以四川为起点,经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 也称“蜀身毒道”,总长200公里,与西北“丝绸之路”一样,”南方丝路”对世界文明也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上里古镇古时为南方丝绸之路。也是临工古道进入的重要驿站。 上里居于两河相交的夹角内,民间传为“财源”汇聚的宝地。古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石板铺街,还有“十八罗汉朝观音”的18座山丘。以“二仙桥”为代表的8座古石桥历史悠久、风格各异。 建筑格局 上里古镇的建筑格局具有以民居为主的空间特色,建筑风格仍以明清时期的为主。古镇的街道主要呈“井”子布局,且都不宽,两边全是老式的铺面。古镇以木结构为主要建筑,寓“井中有水,水火不容”之意,以水制火孽,祈愿小镇平安。 上里镇 名称含义 上里镇古时有5家大姓聚居,俗称“五家口”,即是:韩、杨、陈、张、许五大家族群聚。关于五大家族的传说更是各有千秋:韩家银子(官商钱多)、杨家顶子(官宦世家)、陈家谷子(屯粮大户)、张家棍子(骨科习武)、许家女子(漂亮勤劳),其中的故事耐人寻味。 上里镇 历史沿革 上里镇历史悠久,根据境内尚存的文物记载,古镇初名“罗绳”,是取其昔日古道上的驿站、关隘之意,是巴蜀平原通往外民族地区的关卡之一。到了明末清初,由于古镇人口不断增加,经济日益繁荣,便以五大姓氏更名为“五家口”, 至今仍流传着这五大家庭的各自千秋,即:杨家顶子(官宦仕家)、韩家银子(经商钱多)、陈家谷子(粮田众多)、许家女子(长得标致)、张家碇子(习武卖药)。 解放后,依据陇西河的流向,上游所在的乡划为上里。古镇人口探源,据史书记载,这里汉以前为青衣羌人领地,汉至隋归严道县管辖,隋末唐初曾一度隶属临邛郡,尔后归雅州府。 古时的西蜀称“西南夷”为开发这片宝地从先秦到明清间,曾有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如秦灭赵国后,徒赵国臣来巴蜀,汉代迁楚国臣民来青衣,明末清初又一次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移民。 上里早期为民族聚集区,民族中主要以本地土著的巴蜀民族——青衣羌人为主。由于南方丝绸之路的不断繁华,常有外地民族来此定居,他们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境外文化同当地文化融合成了统一的汉文化,至今给我们留下遍及全镇的文物古迹,使参观者常常陷入史海沉钩之中。

上里镇位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北部,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亦是近代红军长征过境之地。 上里镇 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拥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8处,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革命老区和“四川省十大古镇”。 古有诗云:“二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正是对上里古镇生动形象的总体描绘。二水环绕的古镇内明清建筑错落、古树参天,茶马古道上唐宋文物遗迹众多,近代红军石刻标语随处可见。 让往来游客踏石板道上体味历史的沧桑,漫步于小溪流水边享受怡人的田园风光,站在古老的石桥上领略自然的恩赐,沉醉在白马灵泉边聆听古“罗绳”兴衰的故事…… 人文历史 概况 古镇民居保存得比较完好,多为青瓦民居,街中心有宽展的戏坝子,原有的二重檐歇山顶戏楼,是川中场镇不多见的巧妙设计。现存多座石桥,其中以“二仙桥”为代表。上里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所以经济不发达。但诸多非农业成份的渗入,也使小镇的经济有所发展,在规划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格局。 上里镇 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经上里并驻扎半年之久,在镇内留下的数十幅石刻标语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革命历史文物。 正如《中国古镇游》一书中的记载以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川西北调研组朱晓林博士(上海同济大学)写道,“镇内石板铺街、木屋为舍、建筑群高低错落、古风宛然;大院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飞阁流丹,镂空细刻、曲尽其妙,……均为清代佳作;从现状总体风貌与居住建筑群规模而言,上里镇是保护的相当完整的乡土聚落。” 近况 当今,《聊斋志异》《山那边好地方》《今夜不回家》《被告山杠爷》等一批影视剧将这里作外景地,到这里来的游客逐年增多。与繁华的江南古镇相比,或者与阆中相比,上里多少透出乡间的感觉,也不是那么著名,不象周庄或者阆中那样的游人如织,尽可以在一派川西民居风格的寂静中徜徉,在山水掩映中的田园里出神…… 上里镇 根据境内尚存的文物记载,古镇初名“罗绳”,是巴蜀平原通往关外民族地区的关卡之一,从这里到邛崃至芦山和雅安,各为一日行程。这五大家庭各有千秋,很久以来就流传着“杨家的顶子,韩家的银子,陈家的谷子,许家的女子,张家的锭子”的说法。 所谓顶子,是说杨家诗书传家,世代官宦;银子,是说韩家世代经商,积聚了大量钱财;谷子,是说陈家田产广阔,粮食丰足;女子,是说许家的女儿品貌双全,勤劳善良,持家有方,各户争相聘娶;锭子,国语叫拳头,是说张家有习武传统,个个骁勇善斗。 如此形象生动的说法,勾勒出了古镇的人文轮廓。三个女人一台戏,五大家族更是好戏不断。想当年上里的狭窄的石板街上,官场、情场、商场、农场都成了家族们的竞技场。这里能不发生故事吗? 建制人口 上里镇幅原面积758平方公里,共辖9个村,62个合作社,截止2006年底总户数为3208户,总人口10790人。农业户2982户,农业人口11242人。其中,辖区9个村包括箭杆林村、五家村、治安村、共和村、七家村、六家村、四家村、庙圷村等。 自然气候 上里镇东、北、西三面为丘陵山地,中南部为山丘围合的平坝。城镇边缘东、南、西三面分别由河流小溪围绕,白马泉则处在镇东北的一条沟谷之中。 上里镇 本区最高峰黑岩坪海拔1725米,与天台山相连,河谷平坝为农田,最低处海拔905米,山丘岭上林木植被茂密,生态环境质量较佳,无污染。 本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的气候特征。 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山羊、野兔、野猪、麂子、杜鹃、画眉、老熊、锦鸡等兽类、鸟类和两栖爬行及大量森林昆虫。森林覆盖率近80%。 主要景点 文峰塔 文峰塔又称字型档塔,建于清同治五年。塔下有字纸炉,为上里古代官宦人家和文人燃烧字纸之用。 舍利塔 相传是隋文帝杨坚为感谢尼姑智仙对自己的抚养之恩,诏令全国各座名山修建佛塔供奉智仙的舍利子。 清代立交桥 高桥建于清干十四年。为三卷供桥,桥下东西两端各有一人行道,桥上、桥下东西两端各有一人行道,桥上、桥下皆可通行,又称清代立交桥。 双节孝牌坊 双节孝牌坊建于清道光十九年。清廷为褒

乾隆的生母是谁?

乾隆的母亲是谁?清朝十二个皇帝,就是乾隆的母亲有问题,别人没有,别人的母亲是谁很明确,就是乾隆的母亲发生了疑案,有多少种说法呢?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