苌姓 苌氏家谱 苌姓起源 苌姓名人 苌姓的来源 苌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1收藏

苌姓 苌氏家谱 苌姓起源 苌姓名人 苌姓的来源 苌姓简介,第1张

一、姓氏源流

苌(Cháng 苌)姓源出有二:

1、出自周代周敬王时大夫苌弘之后,以祖名为氏。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周敬王时有大夫名苌弘,他为周敬王的复国竭忠尽智,孔子曾向他问乐。苌弘的后人,以祖名苌为姓,称为苌氏。

2、出自蜀地夷侯有苌氏。据汉《繁长张禅等题名碑》刻有:“夷侯苌竟舒”,确证苌氏为西

蜀民族的大姓之一。

二、迁徙分布

(缺)苌姓望居魏郡(汉高帝初置。相当于今河北省魏县,河南省浚县,山东省冠县之间的地区)。

三、历史名人

苌 弘:字苌弘(?-公元前492年),孔子师。东周蜀人(出生于今四川省资中县西北边境与资阳市相邻一带),周代著名学者、政治家。少时喜欢读书,通晓天文、历数,精于音律、乐理。今资中县发轮乡龙水村有“苌弘祠”、“苌弘读书台”遗址。据《史记·封禅书》:“苌弘以方事周灵王”。《天官书》言天数者称“周室史佚、苌弘”,至周景王时仍任大夫,常应对星象吉凶征兆之事。周敬王即位(公元前519年),参谋迁都辅佐兴邦有功,升任内史大夫,执掌朝政,周敬王二十四至二十五年间(公元前496-公元前495年)孔丘曾访苌弘,请教和探讨音乐与天文知识。二十八年(公元前492年),赵简子派晋大夫叔向施反间计,周敬王信谗杀苌弘(见《左传》衷公三年),世传蜀人藏其血,三年后化为碧玉(见《望庄子·外物篇》、《升庵外集》)。“有祠在青泥坊,数里之仙,土色尚青。”(见《图经》)《资中县志》有传。

苌 凤:唐代制笔艺人,文学家很喜欢他制的笔。罗隐精通书法,有一次他对制笔的工匠苌凤说:“毛笔,是文章的本钱,今天我帮你卖个好价钱。”就送给苌凤一百幅雁头笺纸,结果士大夫们一个接一个上门问价格,也有的用彩罗大组(用彩色丝织成的宽带子)去换他的笔。苌凤一次就获得千金。罗隐的名气之大,亦由此可见。

苌乃周:清代汜水县苌家村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武术家,苌家拳的创始人。汜水县的苌家村的黄河南岸,与陈家沟相距不远。现在陈家沟还流传着苌乃周学艺陈继夏的故事。 陈继夏为陈氏十二世,乾隆末年人。陈继夏农闲时不是练拳,就是绘画,他不仅画艺高超,还精太极拳,据说关帝庙的壁画都出自陈继夏之手。有一天,陈继夏正在村西的古圣寺画像,这时有人轻轻走到他背后,用双手按住他的两肩。陈继夏正聚精会神地画画,没顾得上回头看一看,就条件反射般地一抖,那人不由得双脚离地,在空中翻了个跟头。他惊叫一声,心想非得摔伤不可。没想到那人落地时非常稳,他不由得暗自称奇。这个人就是苌乃周。苌乃周少年时学习少林拳,力大无比,只可惜不会用巧劲,于是他就想到陈家沟请教,学习太极拳之妙。陈继夏无意中使出的功夫,让他大开眼界,敬佩不已。后来,陈继夏和苌乃周结合为知交,陈继夏教苌乃周太极拳苌乃周则将自己创编的子午鸳鸯钺套路传给了陈继夏。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魏 郡:汉代置郡,治邺(今河北省临漳西南),辖境跨今冀、鲁、豫三省之界。北周末迁安阳(今河南省)。隋为相州魏郡。至唐,为相州邺郡(此邺即安阳,非北周末年以前之邺),而魏郡之名,则移给魏州。

2、堂号(缺)

============================================================

苌姓宗祠通用对联

〖苌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黄金易笔;

碧血埋冤。

——佚名撰苌姓过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制笔艺人苌凤,文学家罗隐很喜欢他制的笔,赠给他百幅雁头笺。士大夫们听说后,怀揣着金子去问价,也有的用彩罗大组(用彩色丝织成的带子)去换他的笔。下联典指东周景王、敬王时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苌弘,又称苌叔。刘文公与晋国的范氏世代为婚姻,在晋国卿大夫的内讧中,苌弘帮助范氏,晋卿赵鞅为此事来周声讨,苌弘被周人杀死。神话传说中他的血三年化为碧玉(见《庄子·外物》)。后来,人们常用“碧血”称为正义而流的血。

============================================================

附录:苌姓典故、趣事

〖苌弘化碧〗

苌弘(公元前?-公元前492年)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又称苌叔。刘氏与晋范氏世为婚姻,在晋卿内讧中帮助范氏,晋卿赵鞅为此来声讨,苌弘被周人杀死。神话传说其血三年化为碧玉。《汉书·艺文志》“兵阴阳家”有《苌弘》15篇,今佚。《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成玄英疏:“苌弘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椟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吕氏春秋》、《左传》、《国语》、《搜神记》、《拾遗记》等均载其事迹。说法不一,大同小异。

东周周景王时,苌弘任上大夫。景王死后,王族内乱,苌弘和卿士刘文公联手,借晋国帮助平乱,辅立王子即位,史称周敬王。苌弘忠心耿耿,尽心竭力,又有修齐治平之雄才大略,深得周敬王的信任。君臣同心戮力,想复兴周朝,但是,他们这样做,引起诸侯国中一些政客的嫉恨,卫国大夫彪说:“周王朝自从幽王昏乱以来,至今已历十四世了。苌弘还想复辟,一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不久,晋国的范氏、中行氏、智氏、赵氏、魏氏、韩氏六卿内讧混战,范氏和中行氏被其他四氏剿灭。范氏原为晋国执政正卿,又和周王室的卿士刘文公有姻亲关系。因此,在晋国内乱时,周王室明显地站在范氏和中行氏一边。赵、智、魏、韩四氏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后,接着又追究周王室中支持范氏和中行氏的人。他们知道刘文公根基深、地位高,无法扳倒,便指名道姓要周敬王惩治苌弘,而周敬王认为苌弘是辅立自己的功臣,一向忠心不二,不肯惩处他。

晋国正卿赵鞅便派大夫叔向出使周王室,用阴谋诡计离间周敬王和苌弘的君臣关系。他故意频繁地同苌弘接触,有时密谈到深夜才告辞,试图引起周敬王和刘文公的怀疑。最后,叔向去晋见周敬王时煞有介事地说:“大王,我们晋国已经查明范氏、中行氏之乱与苌弘无关,你不必再查究苌弘了。我也便告辞回国复命去了。”叔向临走时,故作匆忙状,不慎把袖中一封伪造的信件遗落在殿阶上。内侍把信捡起来交给周敬王。周敬王打开一看,竟是苌弘写给叔向的密信。信曰:“请转告晋君,尽速发兵攻打周国,我将迫使敬王废黜刘氏,以作内应”云云,周敬王把信传给刘文公,刘看了大怒,不辨真假,不由分说,立即要周敬王搜捕苌弘,诛灭其九族。周敬王念其辅佐之功,不忍加害,但最终还是把苌弘放逐到千里之外的蛮荒蜀地去。

苌弘有口难辩,悲愤交加,没想到自己对周王室一片忠心,到头来却因一封假信,落得如此悲惨结局。他到蜀地后,郁郁寡欢。不久便剖腹开膛自杀了。苌弘的冤死,引起了当地吏民的怜惜同情,他们把苌弘的血用玉匣子盛起来,埋葬立碑纪念。三年后,掘土迁葬,打开玉匣一看,他的血已化成了晶莹剔透的碧玉。后人遂用“苌弘化碧、血化碧、碧化、碧血、血碧、三年化碧”等形容刚直忠正,为正义事业而蒙冤抱恨;也就是成语“碧血丹心”的由来;亦写青绿的颜色。关汉卿《窦娥冤》:“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辛弃疾《兰陵王》:“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顾况《露青竹杖歌》:“玉润犹沾玉垒雪,碧鲜似染苌弘血。”温庭筠《马嵬诗》:“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成碧草愁。”

希望对你有帮助 建文下落 虽然朱棣宣称在宫中找到明惠帝的尸体,并为他举行葬礼,但朱棣对建文未死的传言不敢掉以轻心。溥洽是建文帝主录僧,《明史·姚广孝传》记载“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给事中胡濴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洽坐系十馀年。”直到姚广孝病危时请求朱棣释放溥洽,溥洽才获释。 有野史记载,建文帝离宫后出家为僧,云游四方。有诗云:“阅罢楞言磐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南来嶂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唯有群鸟早晚朝。”传言此诗作者是建文帝,但未证实。 另有一说建文帝逃到东南亚,野史传闻郑和下西洋其中任务之一便是寻找建文帝。 建文帝的结局到底怎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明史第一谜案。因为建文帝在太祖严苛统治之后,力行宽政,所以他的遭遇引起了无数人的同情,他的下落就格外引人好奇,在各种野史、戏剧里可以看到人们无尽的猜测和演绎。下台后的建文帝下落,却又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坛。主要有: 1自 焚说。《太宗实录》中记载,燕王进入金川门后,建文帝也想出来迎接燕王,然而又自叹道:“我何面目相见耶!”,不得已下令焚 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 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 火而 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 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 焦的尸 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 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朱棣不胜悲戚,抚尸痛哭,说他只是前来帮助皇帝学善,你又何必自寻死路呢?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燕王事后,遣官致祭,辍朝三日。《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近人孟森等学者也持建文帝自 焚说。 2出亡说。《太宗实录》的可靠性为人们所质疑,因为朱棣就曾经三次修改《太祖实录》,目的就是要美化自己,为自己夺取皇位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太宗实录》所记的建文帝自 焚事,就有很多人持怀疑的态度。由于永乐朝的政治高压、文网严密,对建文帝出亡之事没有留下记载。天顺、正德朝之后,严峻的政治环境有所好转,关于建文帝出亡说的史料开始多起来。 我们发现,越是早的史料越是含糊,越是晚的史料越是具体。万历二年十月,13岁的神宗曾向张居正问及建文帝下落一事,张居正回答:“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者相传,言建文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后云游四方,人无知者。”可见首辅张居正也倾向于建文帝出亡之说。值得注意的是,民间传闻已经入天子耳中,而且这时谈论建文帝出亡已经不再是禁忌话题。 关于建文帝出亡一事,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的记载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建文帝并未自 焚,而是在大臣的保护下由密道逃出南京。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帝知金川门失守,长吁,东西走,欲自 杀。翰林院编修程济曰:“不如出亡。”少监王钺跪进曰:“昔高帝升遐时,有遗箧(qiè),曰:‘临大难,当发。’ 谨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齐言:“急出之!”俄而舁(yú)一红箧至,四围俱固以铁,二锁亦灌铁。帝见而大恸,急命举火 焚大内,皇后马氏赴火死。程济碎箧,得度牒三张,一名应文,一名应能,一名应贤。袈裟、帽、鞋、剃刀俱备,白金十锭。朱书箧内:“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帝曰:“数也!”程济为帝祝发。吴王教授杨应能愿祝发随亡,监察御史叶希贤毅然曰:“臣名贤,应贤无疑。”亦祝发。各易衣披牒。在殿凡五六十人,痛哭仆地,俱矢随亡,帝曰:“多人不能无生得失,有等任事著名,势必穷诘;有等妻子在任,心必萦系,宜各从便。”御史曾凤韶曰:“愿即以死报陛下!”帝麾诸臣,大恸,引去若干人。九人从帝至鬼门,而一舟舣(yǐ)岸,为神乐观道士王升,见帝,叩头称万岁,曰:“臣固知陛下之来也。畴昔高皇帝见梦,令臣至此耳!”乃乘舟至太平门,升导至观,已薄暮矣。俄而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同至。 这段话的意思用现代白话表达是: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建文帝知金川门失守,燕军破城后,长吁短叹,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乃乘舟至太平门,等到黄昏时才到观里。不久杨应能、叶希贤等13人同至。 上面这段文字的真实性的确让人有所怀疑,可谷应泰偏偏讲得栩栩如生,至此,建文帝似削发为僧,继承了祖业。真是令人真假难辨,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则采信之。建文帝到底是自 焚而死呢,还是由密道逃离南京?史学家对此各持一说,尚无定论。当年清朝编修《明史》之时,明史馆中诸史臣即对此意见不一。撰写《明史·恭闵帝本纪》的徐嘉炎认为建文帝未死于火,而是逊国外逃。而同在明史馆的著名学者朱彝尊则相信《明实录》的记载,认为建文帝已死于火。于是,正如我们所见,《明史·恭闵帝本纪》便有如下的表述:“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看来当时谁也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只好选择这种折中的意见。 现在,随着对建文帝出亡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史料掌握的不断增多,相信建文帝未自 焚而是出亡的人渐多。那么,明成祖朱棣礼葬的是建文帝吗?有人认为当时下葬的并不是建文帝而很可能是马皇后。朱棣在废墟中找到的尸身面目全非,难以分辨真伪。而且,史料没有发现安葬马皇后的记载。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朝中后期竟然没有人知道建文帝葬于何处,可见当时的人也都不认为真的安葬过建文帝,因此不用祭奠扫墓,时间久远就变得无人知晓了。其实,朱棣本人也可能知道礼葬的并不是建文帝本人,但这并不影响举行礼葬仪式,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遮蔽天下人耳目,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坐上皇帝的宝座。 另外的一个疑点就是城破时没有发现建文帝的长子。当时建文帝有两个皇子:长子朱文奎,7岁,次子朱文圭,2岁。朱文圭,史称建庶人,被成祖幽禁在广安宫,直到英宗天顺年间才被放出来,当时已经57岁了。由于一直被关在宫内,出来时连牛马都分辨不清。然而作为建文帝长子的朱文奎却一直下落不明,《明史》中说“燕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既然朱文奎可以逃脱,没有理由相信建文帝不能出亡。而且,所谓的“靖难之役”长达4年,并非朝夕之间,建文帝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朱棣进入南京时,江南、西北、西南、东南等大部分还都不在朱棣的控制之下,建文帝有能力组织有效的反攻。 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 焚身 亡是历史真实,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建文帝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为上策。燕王朱棣也绝不会让建文帝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 那么,既然建文帝有可能逊国出亡,他又去了哪里呢?综合各种资料,有如下几种说法: 21逊国为僧,云游四方正如《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建文帝从南京逃出后,带着杨应能、叶希贤、程济两比丘一道,隐名易服,云游天下。学者根据地方志、遗迹、遗址等资料考证,认为建文帝曾流亡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江浙、广东等地,《明史纪事本末》说他为逃脱追捕,“西游重庆,东到天台,转入祥符,侨居西粤,中间结庵于白龙,题诗于罗永,两入荆楚之乡,三幸史彬之第”。 西南数省,留有很多有关建文帝的遗址和传说。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有建文帝曾在贵州白云山修行时遗留的遗迹:“有巨杉二株,爽立磴(dènɡ)旁,大合三人抱;西一株为火 伤其顶,乃建文君所手植也。再折而西半里,为白云寺,则建文君所开山也;前后架阁两重。有泉一坎,在后阁前槛下,是为‘跪勺泉’。下北通阁下石窍,不盈不涸,取者必伏而勺,故名曰‘跪’,乃神龙所供建文君者。中通龙潭,时有金鲤出没云。由阁西再北上半里,为流米洞。洞悬山顶危崖间,其门南向,深仅丈余,后有石龛,可旁为榻。其右有小穴,为米所从出流以供帝者,而今无矣。左有峡高迸,而上透明窗,中架横板,犹云建文帝所遗者,皆神其迹者所托也。洞前凭临诸峰,翠浪千层,环拥回伏,远近皆出足下。洞左构阁,祀建文帝遗像(阁名‘潜龙胜迹’,像昔在佛阁,今移置此)乃巡方使胡平运所建,前瞰遥山,右翼米洞,而不掩洞门,其后即山之绝顶。” 一些书中还记载有建文帝的诗文,虽然无法判断是否是后人假托,但还是有些符合建文帝身份的。下面这首诗据说是建文帝避难贵州金竺(今贵州广顺)时所作: 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 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 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 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又听说了很多传言,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他就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明史·胡传》载“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指成祖)疑之。(永乐)五年遣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以故在外最久。”即朱棣是让户科都给事中胡濙以颁布御制诸书和访寻张邋遢的名义,遍行郡、乡、邑,搜寻建文帝的下落,前后长达16年之久。这里所说的张邋遢,就是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张三丰。他是个奇人,不修边幅,飘忽不定,据说能一日千里。成祖对胡濙侦缉建文帝的事情非常重视,不允许胡濙为母“丁忧”的请求(官员父母逝世,应守孝三年,称为丁忧)。 《明史》中说:“先未至,传言建文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就是说,朱棣得不到确切消息,故另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 一直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的一个晚上,胡濙匆忙赶回北京,恰巧成祖北征驻军宣府。胡濙赶到宣府时成祖已经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二人一直谈到四更。看来胡濙是打听到了建文的确切消息,似乎事隔多年建文帝已经没有重夺帝位的想法了,成祖朱棣由此放心,不在究问建文帝踪迹。 22漂洋出海,不知所终有传言建文帝泛舟出海,去了南洋,并在某个小岛上过着自食其力的恬然隐居生活。当时中国去往南洋的人很多,据说张士诚失败后,他的一些部下就逃往南洋,拓荒移民。近人有人考证建文帝避难泉州开元寺,并在开元寺扬帆出海,最终隐居印尼苏门答腊岛东海岸,然而没有更多的证据,仅仅是猜测而已。 成祖朱棣担心建文帝纠集当地的中国人,或者是以宗主的身份号召南洋诸国兴兵,因此很不放心,特意派遣郑和数下西洋,一为宣扬国威,一为踪迹建文帝。据《明史》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在郑和的船队里,还有一部分是锦衣卫,专门负责侦缉,至于是否探知建文帝踪迹,就不得而知了。 23北京西山说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和郑晓《吾学篇》中,记载有正统七年,建文帝因年纪已老,就到广西思恩州官府,自称是建文帝。当地官员急忙上报朝廷,将其送至京师。朝廷派老宦官吴亮前去辨认。建文帝一见到他就叫出了他的名字,吴亮否认。建文帝又说当年他进膳时,扔一片鹅肉到地上,吴亮像狗一样趴下去吃掉。吴亮听后伏地大哭,回去后就上吊死了。建文帝被迎入西内,老死于宫中,葬于西山,不封不树。 其实这是谣言,不过还是有一定根据的。《英宗实录》载正统五年(1440年)十一月,有个僧人从云南到广西,自称是建文帝,年90余岁。当地官员将其遣送到京师,大臣们怀疑他是假冒的。经过究问,他承认本名叫杨行祥,河南人,洪武17年为僧,受到别人的蛊惑才假冒建文帝的。于是英宗将其押入大牢,过了4个月就死在狱中了,同谋的12名僧人被发配到辽东守边。 24江苏吴县说 《文汇报》的记者徐作生通过查阅文献和亲自到江苏吴县去考察,发现了建文帝出亡时遗留下的一些遗迹、遗物,并结合文献资料,认为建文帝当年离开紫禁宫后,削发为僧,既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西南、东南周游避难,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于江苏吴县普济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不多久姚广孝归隐禅寺,在姚广孝的监护下,建文帝隐藏于穹窿山皇驾庵,直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病殒于此,终年47岁,葬于庵后山坡上。这也自成一说。 25四川望京寺说 有人则认为建文帝在四川平昌佛罗寺躲藏过,并病逝于此,葬于寺后山坡上。建文帝之所以选择佛罗寺,是喜欢这里偏僻难寻,不容易被发现。因他常常面向京城的方向暗自哭泣,后人就把佛罗寺改称望京寺。 26还有一种说法,据《江油县志》记载: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兵败归隐此山。不详。 27另外,近几年有人自称建文帝后人,献出《让氏家谱》,称建文帝通过地道逃离南京,假扮僧道,云游各地,后隐居于武昌,死后就葬在武昌洪山。当然,这一说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 对建文帝出亡谜案的解释、传说、附会决不是上面列出的几种,有许多凄美的故事在许多书籍、口头上流传开来,而且也必将流传下去。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 焚身亡,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寻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这可能是朱棣的用心之机。 综上,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这是历史事实。但他的真实用心及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和结局到底怎样,谁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至今仍是一个难以解开的历史之谜。各类词书字典,也只好注明;“建文帝不知所终”。

满族除夕、元旦

 受汉族影响,形成为满族的传统节日。古称十二月为“除月”,十二月的最后一天称“除日”,其晚称“除夕”或“除夜”。一月称“元月”或“正月”。元月的第一天称“元旦”、“元日”或“正旦”、“正朝”、“新正”等。除夕为前一年的最后一夜,元旦为新一年的最初一天,送旧迎新,俗称“过年”。“年”是满族人最重视的盛大节日。普天同庆,举家欢乐。

腊八”之后杀,故民谚云:“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

 为祝贺吉祥,年前家家要贴春联、窗花、挂旗和“福”字。春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披组成,字数多少无定,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内容吉祥,多贴在门上。上联居右,下联居左、横披在上。

 为供佛、祭祖,家家在年前要制好糕饵、米儿酒等供品。在腊月三十下午,请下香碟,拈香礼佛、祭祖,元旦清晨再祭。礼佛、祭祖是过年的大事。

 除夕,在礼佛祭祖之后,幼辈要给长辈叩头辞岁,长辈受而不答。受拜之后,要给幼辈“压岁”荷包。平辈辞岁则同叩。之后,接“财神”,大放鞭炮。在院内撒满芝麻秸,人们来回走踩,俗称“踩岁”。取“步步登高”之意。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包饺子时要把一枚铜钱暗放在饺子中,满族认为谁吃到了,就会“终年顺利”。除夕夜,家家院内竖灯笼杆,上扎松枝,高悬红灯,由除夕至初六,夜夜不息。

 元旦之日要起早拜年,叩头、互道吉祥,又称“贺岁”。贺岁最迟不能过午,否则被视为不恭。黑龙江地区的满族在元旦有“添财”之俗:“元旦担水抱柴,扣门户。问之,答曰:‘送财!’(送柴)则人之,而置其水、其柴釜灶中,大喊曰:‘添财!添财!’”满族人民希望通过吉祥的语言和仪式,预祝新的一年中财源滚滚。

满族上元节

 俗称“元宵节”,满族的传统节日。欢庆元宵节要大放彩灯,故俗又称为“灯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节日当天晚上,满族家家户户悬灯,人人以观灯为乐。上元节除了张灯、舞灯、赏灯等主要的活动外,还演出各种民间歌舞、百戏技艺等等,更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满族走百病

 满族的传统节日。正月十六日,满族妇女有“走百病”的习俗。

 《奉天通志·礼俗二》载:“十六日,妇女于日暮结伴至空地,步行一周,或至邻家小坐而回,名曰‘走百病’。”有的地方妇女“走百病”是在冰上打滚,俗称“枯辘冰”。边滚边念诵:“枯辘转辘冰,不腰痛、不腿痛,枯辘枯辘冰,身上轻一轻。”

满族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日”,是满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满族人家有“引龙”之俗。即晨起以灶灰撒院中,左右作大圆圈,复由堂门撒至大门,再延至井边,灰道弯曲如龙,故俗称“引龙”。然后在院子里举行祭祀,以求风调雨顺。二月二所吃的应节食品,饼称“龙鳞饼”,面条称“龙须面”。此日,满族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

满族清明节

 满族受汉族风俗影响,也于清明节上坟祭祖,因此也属于满族的传统节日。不过,祭祀方法与汉族风俗不同。汉族的风俗是焚烧纸钱后在坟顶上压纸,而满族则是“插佛托”。插“佛托”即插柳枝。在满族所信仰的萨满教的传说中,柳是人类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清明节在坟上插柳为祭,表示后人不忘先祖。

满族中元节

 满族的节日,满族以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节日里,白天各寺院要设盂兰会,燃灯念经,并扎糊法穿,临池焚化。晚上点燃河灯,沿河漂荡,寓意为“慈航普渡”。儿童成群结队,各持莲花灯而舞。

满族中秋节

 八月十五日是满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秋月圆满,满族跟汉族一样把月圆当作是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中秋节为“团圆节”。

 满族人家过中秋节,要吃“团圆饭”。晚上在月亮初升之际,还要供月:在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在屏风上挂鸡冠花、毛豆枝、鲜藕之类,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祀时,焚香、叩头。因为月亮属阴,所以拜月由满族妇女先拜,男人后拜。祭祀完毕,将月饼切开每人分吃一块,称之为“团圆饼”。

满族颁金节

 颁金节是满族人的节日,满语即“颁金扎兰”。“颁金”满语意为“诞生”,“扎兰”意为“喜庆之日”。1635年农历十月十三日,后金汗王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旧称,将族名定为满族,并且正式宣布从此,满族人民要为这一天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新疆满族在十月十三日这一天,满族人纷纷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庆祝自己民族的节日,许多满族同胞穿起旗袍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跳起民间传统舞蹈,唱起民间歌曲,开展各种庆祝活动。同时,还准备奶茶、萨琪玛、打糕、金丝糕等民族食品,供大家品尝。许多满族作家、画家、书法家、艺术家等为大家写诗作画,表演精湛的技艺,使庆祝活动十分热烈而有趣。

满族

 世居祖国东北白山黑水广袤地区的满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古老的文明。满族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肃慎。汉、晋时期,中原王朝称肃慎为挹娄。北朝至隋、唐时期,挹娄的后裔称为勿吉、靺鞨。金以后,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女真人(满族前身)逐渐融合于汉族之中。留居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人,经元至明,都归中央政权统辖。15世纪后,女真人不断南迁,又重新崛起。17世纪初,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于公元1616年建立了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公元1636满洲入关,继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统一的、封建的中央政权。直至辛亥革命清帝逊位,立国近三百年。清代满族,与金代、元代、明代的女真族不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女真族为主体,融合部分汉族、蒙古族及其他一些民族的成员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这个新的民族,在同一的地域内,有着共同的经济生活,有着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形成了稳定的民族意识。并以严密的八旗组织,生气勃勃的进取精神,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亚洲东部最大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满族散居全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省的为最多,其他满族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现在的主要满族聚居区已建立帕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满族人口数为10 682 263人。

 因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交往密切,满族人民逐渐习用汉语。现在,只有黑龙江某些边远的满族聚居村屯,还有少数老年人会说满语,其他地方绝大多数满族人民已通用汉语。

 清代以来的300多年间,满、汉长期杂居共处,关内的满族已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与汉族无差异;居于关外各地的满族人民,只是在满族聚居的地区,仍有一部分满族居民使用满语,保持满族的一些固有习俗。同时,从汉族习俗(包括汉语词汇)中也可找出一些满族习俗的成份。满族是一个既善于学习又善于创造的民族,为发扬祖国文化作出了贡献。

满族服饰

 满族的服饰、发式直接承袭了女真人喜尚皮裘、适于射猎、编发为辫的基本习俗,同时又融会了汉族、蒙古族等服饰的某些形式。其服饰、发式新颖多彩,尤其是袍、褂、鞋、帽、发辫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旗袍:袍是满族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都穿的服装。满语称“衣介”。因为它是满族旗人的常服,所以后世称其为“旗袍”。袍的基本款式是圆口领、窄袖、左枉,衣摆四面开叉,有扣拌、束腰带。男子穿的袍,长至脚面,下摆肥大。袍袖窄、四面开叉,下摆肥大,便于骑射,所以又成为“箭衣”。袍的狭窄袖口上,往往还要加一个半圆形的袖头,盖在手背上。冬天可以御寒保护手背,利于射箭,故称“箭袖”。又以其形似马蹄,因而称为“马蹄袖”。箭袖平时向上翻起,行礼时要放下。清代后期,箭袖失去了它原来的实际作用,只作为满族上层人物“掸袖”行礼而用。

 褂:满族民间服饰,套在袍外的短衣称为“褂”,也叫“外褂”。褂有补褂、常服褂、行褂等几种形式。

 补褂是清朝满族官服褂。衣长过膝,袖长过肘,对襟施扣。常褂是平常所穿的褂子,形制与补褂大体相同,无补子。行褂是外出时穿的褂子。长仅及腰,袖长及肘,袖口平齐宽大。短衣短袖便于骑马,所以又叫“马褂”。

 马甲:是一种无袖短衣,又称“坎肩”。是一种满族便服。

 鹰膀:是乾隆时期满族八旗子弟穿的一种外褂。

 领衣:满族早期的旗袍,都是圆领口无衣领。穿袍时需要另加一硬领,这种硬领称为“领衣”。

 端罩:满洲贵族及皇帝的近臣、侍卫,喜尚穿着一种翻毛在外的皮裘,叫做“端罩”。端罩比袍略短,对襟、圆领口、平袖,形式与满族官员的补服相似。

 套裤:满族人通常穿长裤、宽档、肥脚裤。裤腰高阔,要在档之上抿一个大褶之后系以裤带。裤脚也肥阔,同样也要抿褶扎以腿带。

 此外,还有很多有民族特色的满族服装。如:冠帽、佩挂等。

 满族妇女的服饰,大体上与男子相同。也有官服、便服之分。官服分袍、褂、衬等,一般多是窄而瘦长。

 历史上满族的发式与发饰承袭金代以来女真人之俗。男子半剃半留,编发作辫。即:剃去周围头发,只留颅后发,编成一条大辫子,垂于脑后,以彩丝系结,饰以金银珠玉等。女子发式变化较多。幼年时发式与男孩相同,到成年待嫁时,开始蓄发、缩髻。成年妇女的发式,清代初期最流行的是“两把头”,又称“架子头”、“叉子头”。

满族食俗

 历史上满族的饮食,取其先世女真人的传统习俗与汉族等其他民族的烹饪技术融汇在一起。

 主食:满族以杂粮为主食,常食的谷物有稗、粟、小麦、大麦、林、黍、极、高粱、荞麦等等。

 满族主食特点,喜欢面食、赫食,味尚甜、酸。

 满族菜肴以肉为主,尤其喜食猪肉,这是从其先世肃慎、挹娄就世世代代相沿的习俗。

 此外,羊肉及各种禽兽之肉也都为其喜食。菜肴烹饪方法很多,但平民满族人家主要是煮、炖、熬、烧、烤等等。其菜肴的种类及食用方法,在许多方面都还保留着古老的习俗。

满族建筑

 东北民谚称满族的房舍是“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立在地面上”,极其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满族房屋样式的特点。

 满族每个家庭的居室一般是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三间大多是在最东面一间的南侧开门,五间多是在东起第二间开门,形如口袋,故满族俗称“口袋房”。三间或五间若在居中一间开门,则俗称“对面屋”。开门一间称“外屋”,为厨房;西侧(口袋房)或左、右两侧(对面屋)的房间称“里屋”,为卧室。三间的口袋房,外屋一般是南、北二个锅灶,灶火通里屋炕。里屋南北对面炕,西间靠山墙有一连接南北两炕的窄炕,南、西、北三炕成“仁”形,俗称“万字炕”,满语称“土瓦”。炕一般宽六尺,高一尺五寸,长两丈五、六尺,因是两间房的炕连在一起,故俗称“连二炕”。

 满族居舍的室内陈设,尤具满族本民族特色。

 外屋西侧,南、北两面为锅台,锅台后放餐具。锅台上方的西墙上,供奉灶王爷,配有对联。上联云:“上天言好事”;下联云:“下界保平安”;横披云:“一家之主”。在偏西北的地中间,常安石磨一盘,可随时磨面、碎豆。

 里屋的西墙上,供奉祖宗板子,板上有两个匣子,一个收存家谱,一个收藏祭祖用的帐子。其下的西炕最尊,不准坐人。南炕次尊,为家主所居。炕中放置炕桌一张,左右铺条褥,用以待客。炕的两端箱柜,内装衣物。

满族信仰

 满族及其先世,皆有信奉萨满教的风俗。

 萨满教是一种最古老的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以万物有灵为思想基础,在内容上包括自然祟拜、图腾祟拜和祖先崇拜,并且具有一定的祭仪。“萨满”,原本是通古斯语,其意是激动不安和疯狂舞动的人。因巫师做法时的舞蹈姿态十分奔放,所以称巫师为“萨满”。中国古代北方的许多民族,如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都曾信奉过萨满教,他们既有独自的传承,又有互相间的影响。满族信奉萨满教的风俗,即是因袭于此而又不断发展的。

满族禁忌

 在满族的信仰习俗中,为了避凶,对某些认为有违神灵的话或事禁说禁做,称为禁忌。

 满族喜庆婚嫁禁忌:年、节、喜庆日子,逢人必须说吉利话,俗称“讨吉祥”忌讳说丧气话、倒霉话。

 满族人结婚、生孩子要请“全科人”照料,就是所谓的夫妻双全、子女双全的女人。这样的人被认为命好、福大,也会施泽于新婚夫妇和新生的婴儿。

 满族丧事禁忌:丧事中讳言“死”字。年长的人死去称“老了”,或雅称“仙逝”。死人穿的衣服称“寿衣”。

 满族祭祀禁忌:满洲人家无论贵贱皆于室内供神。凡室南向、北向以西室为正,东向、西向以南室为正。正室正墙供的祖宗板、祖宗匣、香碟等禁忌随意娜动,尤其忌讳他人偷看。正室的西炕为神炕,禁忌坐卧,也禁忌在西炕堆放东西。

 院内神杆最为神圣,忌讳摸、动。甚至日照的杆影也不准踏。

 豢养牲畜的满族人家,不得让猪进人祭室院内。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禁忌,不一一列举。

满族节日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穿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儿环,腰间挂手帕。满族入关后,其服装与汉族服装趋于一致,但旗袍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来,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

早先,满族在入关以前和在入关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其住房分为两种:一种叫做“民房”;一种叫做“官房”。民房,是满族中的平民百姓所住。一般来说,平民住两间正房,安置锅灶。屋内颇为讲究,设有三铺炕,西炕最为贵,是给贵客住的,北炕为大,是全家人长辈人住的,南炕为小,是家中小辈人住的。如小辈的姑娘、媳妇们,可住在南 炕上。可见满族人的大小辈是很讲究的。官房,满族的官人多住“官房”。官房也叫“营房”。例如:康熙设置“木兰围场”后,这里设有三品总管一员,笔帖式四员、委署骁骑校十六员、领催十六员,满州八旗兵四百五十人。木兰围场,共划分七十二围按八旗方位,每旗设“营房”一个,共设了八个“营房”。每个营房统管五个五个“卡伦”(满语汉译哨所),共有四十个“卡伦”。满族的官兵们,主要住在营房(即官房)。这种“官房”一般是四间一幢的房子,用大石条垒成高高的台阶。住这种“官房”的人 ,只有居住权,没处理权。满族人住的房子,多开南窗和西窗,这样能冬暖夏凉,生活得舒适些,满族人——尤其是女人,睡觉的姿势十分讲究,大都侧身躺睡,这样显得“体面”,睡觉时,也不能用手托腮而睡,用手托腮而睡是哭相,不吉利,如今,围场县一些年迈的满族人,多讲究睡觉姿式。

满族人的饮食习惯,在过去是很讲究的 。满族人喜欢吃小米,黄米干饭饽饽(即平时人们所说的粘豆包)。。每当忙完老秋的时候,便开始打扫庭院,各家各户备好米酒,淘米作糕(当然,多指生活较富裕的户,穷人做不起)。还要由本姓的“穆昆达”(族中的尊者)主持杀猪办家祭。祭祀祖先,共贺丰收,并祈祷全家安好,人畜兴旺。快到春节的时候,满族各家各户,互相邀请,帮忙包“哎吉格饽”(满族语,汉译饺子),他们帮完西家,忙东家,互相包饺子,表示欢乐和睦,热热闹闹,一直忙到腊月三十,包好饺子吃不完时,就随时冻好,随时储存,放在“哈什里”(满语,汉译仓库)中,以后现吃现煮。当然,蒸好的黄米饽饽也冻上,现吃现热。黄米饽饽,名堂很多,花样很多,有其诗情画意,如苏叶饽、荷叶饽、澄沙饽、蜜果饽等很多种类,有带馅的,也有不带馅的。其形状各异,如金山形、观音形、牡丹形等,还有做成鱼、虫、鸟、兽等各种动物形状的,形象逼真,令人赞叹。过春节时,各家各户多在除夕吃手抓肉,还做有满族独特风味的白煮猪肉,炙猪肉;在糕点中,喜欢做“萨其玛”。在除夕晚上,要进行迎财神活动,从夜间十二点开始,直到王码电脑 。春节这天,到处都是欢乐气氛。在家家户户大门口、庭院的影壁前,早已习惯地堆好了雪台,雪台上摆上亮晶晶、明晃晃的冰制灯笼(即冰灯)。冰灯的样子很奇巧,千姿百态。冰灯象征春回大地,生活充满光明和吉祥。过了春节至正月初五之前,满族姑娘和女婿可以向娘家父母和岳父母进行拜年,互相祝愿更美好的未来。

穿戴

早先,满族人的穿戴,有其自己民族的特点。男女的服饰和姑娘、媳妇的服饰均有不同。一般来说,男人穿长袍,外罩马褂,头戴小帽垫儿,脑后梳一条长辫子。脚穿双脸鞋,鞋面绣云子勾纹。而女人则是自头顶盘髻,佩戴耳环,身穿宽大的直筒旗袍,外罩小坎肩,脚穿木底绣花鞋。在绣花鞋底的中央,镶一块木底儿,形似马蹄,所以也叫“马蹄底”或“龙鱼底”、“四闪底”等。满族女人,在过去自幼不缠足。满族女人的发式,按其年龄和身份是有区别的。少女,多梳“抓揪”。已婚的妇女,头发往上梳,盘在头顶上,用银簪一别,叫做“大公头”。早先的满族青年男女,都爱把一种宝石镶在衣服上、帽子上、马鞍子上、刀柄上、荷包上等,象征着喜庆幸福。而宝贵人多穿麻布衣服。穷苦人则用狍皮、鹿皮为衣。这与长期过着半农半猎的生活方式有关。当满族人由东北入关之后,富人的衣服开始讲究起来,一般多穿绸缎,平民百姓则穿布衣。随着社会的发展,满族服饰和汉族人日趋一致。比如穿旗袍的习惯,已被全国妇女所采用。满族女人不缠足的习惯和优点,也多被其它兄弟民族妇女所采用。现在,在围场县一些偏僻山村的满族妇女——尤其是老年人的服饰,还保持着过去的装束和发式。满族人穿衣服很注意整洁。无论内外衣穿几件,都必须将衣扣扣整齐,很讲究风貌。这一优良传统,一直保存至今。满族的女式旗鞋,称为“寸子鞋”,亦称“马蹄底鞋”。鞋底中间即脚心部位嵌上3寸多厚的木头,用细白布包上,木跟不着地的地方,常用刺绣或穿珠加以装饰,因鞋底平面呈马蹄形,所以得名;还有一种鞋的底面呈花盆形状,称为“花盆底鞋”;老年妇女和劳动妇女所穿旗鞋以平木为底,称为平底绣花鞋,亦称“网云子鞋”。满族的女鞋,表面都有绣花,而袜子多为布质,袜底也纳有花纹。

婚嫁

满族人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

满族男女到结婚年龄时,平时较注意打扮。婚前的姑娘喜欢用“吉纳衣尔哈(满语,凤仙花)的液汁儿,调上白矾,染红指甲(说这样可以除瘟祛病,月月吉庆)。这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从中可以说明这个民族是向往吉庆的。男女青年定亲时,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中先提亲。先后提亲必须去三次。每次都托媒人带上一瓶酒。当第三次去时,才能知道女方是否愿意成亲。如果女方把第三次带去的酒留下,就表示女方同意成亲了。如果拒收,表明双方的亲事未成。所以,满族人有句俗语:“成不成,酒三瓶”。成亲后,男方送的彩礼,全部做为姑娘的财产。定婚之后,姑娘在出嫁之前,针线活儿多起来。她要绣枕头,绣烟荷包和钱褡裢一类的东西,作为结婚后使用。而烟荷包则是留给公婆使用的。满族旧时婚娶时,利用花轿(后改花车)。结婚前三天要杀猪,准备待客。在男方迎娶新娘时,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姑娘由家哥哥、姑舅大娘、叔伯大娘、婶子等人送亲。而姑娘的父母、姑姑、舅舅不去送亲。娘家和婆家各同时出发,一送一迎。双方在中途相遇时,要进行“换车”,即新娘由娘家送亲的车上,改坐在婆家迎亲的车上。这时,两家的车在中途辞别,各返回自己的家中。第二种形式,男方花轿(或花车)到女方家的大门前时,女方家把大门关上,怎么办呢?男方就用满族语作种种恳求之词,女方才将门打开,让迎娶的车将新娘接走。男方把新娘娶进门后,先要坐床。当揭开帐子时,参加婚礼的人要合唱满文“喜歌”。喜歌的大意是:

从南方来了一对凤凰,

飞翔着带来了吉祥。

凤凰恩恩爱爱白头到老,

有苦同受有福同享……

但因年久,这支喜歌基本失传,一些满族老人已回忆不全了。

新娘子进婆家的第一天拜过堂后,要在炕上“坐帐”一天,也叫“坐福”。当天晚上,新房里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两个酒壶和两个酒盅儿。新郎和新娘手挽手地围桌绕三圈后,便进行饮酒。炕上点燃一对红蜡烛,通宵不息。外屋有一人或数人唱喜歌,叫作“拉空家”。或也可有人用黑豆往新房里撒,热闹两个小时左右,人们自散去。(但结婚时,也不尽一样,例如北京的旧时满族人结婚时,在婚礼之时,新郎要拈弓搭箭,向未揭“盖头”的新娘虚射三次。这可能是氏族社会抢婚时的遗风)。

结婚后的第二天,新娘子由人领着去拜见邻里街坊的长辈人,行家礼,这叫做“分大小”。结婚三天后,新娘带上新郎回娘家。

满族人的家规很严。儿媳妇对公婆每天要做到“早请安”、“晚问好”。平时,新媳妇想回娘家时,必须先向公婆请假。公婆准许儿媳在娘家住几天,就住几天。新媳妇临走前,要向公婆行叩拜礼。她从娘家按时回来后,新媳妇要先到公婆面前请安、问好,然后才回自己房中。

平日里,如有亲朋邀请公婆前往时,如公婆不能去时,由儿子先问二老:“可否由儿子、儿媳代替去呢?”经二老同意后,方可去亲朋家中。待儿子、儿媳由亲朋家回来后,先向二老“道安”,说道:“偏二老的饭了!”。满族人结婚二年之后,家庭礼节渐少。

信奉萨满教

我国少数民族多有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满族人是信奉萨满教的。

萨满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宗教,没有庙宇和神祠,没有专职的教徒,但有侍候“老佛爷”的人,叫察玛。

察玛有点类似佛教中的和尚和道教中的道士,但又不尽相同。因为察玛纯是兼职义务的娱神者。察玛可以结婚成家,还要参加生产劳动。成人察玛也没有什么特权,不得什么报酬,仅仅是受到族中人的尊敬。察玛有男有女。但姑娘不能当察玛。妇女要当察玛,在婚后可以。当察玛的人,都是自愿的,并由父母许可,出自一种许愿。例如,身体有病,可以许给“老佛爷”当察玛,侍候“老佛爷”,这样可以去病消灾。怎样去当察玛呢?是要经过“老佛爷”的考验的:每年的旧历七月七日这天,想当察玛的人,上山采回一种达子香叶来,晒干后,碾成细面,用箩筛出来。老察玛点燃后,将这种达子香放在想当察玛的人鼻子下,接受达子香烟的熏陶,等“三撇力”达子香燃尽时,如果被考验的人流出鼻涕和眼泪,这就意味着想当察玛者心诚。否则,就是心不诚,不能收当察玛。经过这种考验后,当上察玛的人,要向老察玛学习祭神。

祭神时,察玛进行一番打扮,穿上色彩鲜艳的神衣,腰间系上二十二颗形如锄裤的串铃,手拿抓鼓。抓鼓是用狍皮蒙的扁鼓,用鼓鞭很有节奏地敲打,并在老察玛的教导下,学习“绕炕沿”,走舞步,扭动起腰肢,进进退退地扭起来,用最虔诚的心,来表示对“老佛爷”的尊崇。新察玛最重要的是学习神歌。神歌是用满族语唱的,是用来歌颂先祖功德的,以祈求祖先保佑和降福的。当新察玛在祭神中边唱边舞学成之后,就可以随老察玛一起去祭神了。

当上察玛后,就是“老佛爷”的人了,察玛的父母去世时,察玛可以不在死者身边。据考察,围场早年的满族人,是有察玛祭神活动的。新中国诞生后,这种活动基本上不曾见到了。

嗑哑叭头

满族人的住房内有三铺炕,其中西炕为贵。西炕又叫“佛爷炕”,女人是不能坐的,一般的客人,也不能睡西炕。只有姑老爷才能睡西炕。狗皮帽子、有狗皮鞭梢儿的鞭子,也不能放在西炕上。

西炕为何如此神圣呢?因为在西炕上供奉着“佛爷匣子”。佛爷匣子是极为神圣的,一般人不能看。满族祭祀的神,不是虚构的上帝和佛祖。在佛爷匣子里,珍藏着本族的先祖和本民族功臣的王爷像。里面还有十八位尊神。除此外,还有宗谱。宗谱里记载着这一家族的历史,如这一家族的兴衰变化,祖先的功德和贡献。佛爷匣子里还放有香烛祭品、绫子架、桌帷子。满族人家到了龙虎之年时,要修谱。因为子孙不断增多,所以每隔一定年限,就要修谱一次。修谱,分为族谱和家谱。修谱的方法是:在祭祀时,由穆昆达准备三个册子:一个册子登记已经身故的人;一个册子登记出生的人;一个册了登记族中(或家中)新娶的媳妇之姓氏和旗分。修谱时,要杀猪祭祀,族中人都要到场。修谱完毕,也要珍藏好。满族人在祭祀中,有的人家还供奉“蛮耶”。蛮耶也是一种佛像。有用木制的,也有泥塑的,还有的是铜铸的。但供奉蛮耶的位置不在西炕,而是在连着厨房的“堂房炕”上。在蛮耶的旁边,一年要放两双猪皮靰鞡,意思是供蛮耶巡视和保护旗民时穿用。实际上,蛮耶也被尊为神。但是,满族人的祭祀活动中,尤其是“跳家神”时,耗费很大。有些穷苦满族人无力举办这么大的活动,怎么办呢?那就采取另一种祭祀仪式——嗑哑叭头。由此可见,满族人既不“跳家神”,又不“嗑哑叭头”,在旧时满人中是没有的。总是要采取一种仪式。如果连“嗑哑叭头”都不进行,就是对祖先的不敬。这样,祖先是不会答应的,是要生子孙的气的。

怎样进行“嗑哑叭头”呢?这种祭祀仪式很像北方汉族的还“愿心猪”。先要杀一口猪,杀猪人不许进屋,多冷的天,也要在院子里。杀完猪,不用热水煺毛,而是找三块大石头,支上架,燃起火来。杀死的猪,就放在火上燎毛。等把毛全燎干净时,便将猪头、猪尾割下来,放在供桌上祭祖。然后再把猪开膛,摘出猪肠子上挂的油,放在锅中,把小米淘好,也放锅中,一齐煮熟。再由长者开始从锅中盛饭吃。全家人由老到小,要这样盛饭吃。吃饭时,一律坐在外边,不许进屋。因为吃饭时间在星光满天的小半夜,所以这种饭叫做“小夜饭”,也叫“达子饭”。

吃罢“小夜饭”把收拾好的猪切成八大块,再合在一起,放在供桌上。这时才算对祖先的祭祀活动正式开始。首先,由穆昆达率领众族人,在供桌前叩头。然后按大小辈数排成长队,走到屋中,站到西炕前,向老佛爷和祖先叩头。尤其在叩头时,谁也不准说话,鸦雀无声。所以叫“嗑哑叭头”。嗑头必须嗑响头,越嗑得响,越表明对老佛爷和祖先的诚心。嗑完哑叭头,再把那头燎净毛、收拾好的猪,放在架于三块石头上的大锅中煮起来。煮熟后,请族中的众人来吃猪肉(也请亲朋好友来吃)。肉要吃尽,连汤也不许剩下。吃净肉、汤后,把那三块架锅石放在干净处,不许弄脏。满族人进行这种祭祀活动,意在敬佛祖,图吉利,向往着更美满幸福的生活。

  满族禁吃狗肉和爱护鸦 : 满族风俗杀狗,禁止吃狗肉,认为乌鸦是神鸟,而且举行祭祀时,要在索拨竿子上放肉食,对它祭祀。外来的客人,不准把狗皮帽子和狗皮鞭稍放在西炕上。传说:“早年努尔哈赤在山海关给总兵李成梁门下当茶童时,被发现脚有七星痦子,正是朝廷要捉拿的“真龙天子”正当李总兵,准备好囚车要捉拿抻送进京时,被李总兵的侍女琼花得知(也有说李的小妾)助努尔哈赤逃走,骑上大青马和二青马由老马倌带路飞逃出城。在途中累死了大青马和老马倌。事情有败露后,李总兵活活打死了琼花。努尔哈赤被追的无处可藏身,只好躲在荒草里忽然飞来许多乌鸦落在身边,连跑带累的努尔哈赤躺下后便晕睡着了,追兵赶到,只见乌鸦围着一具死尸,没找到努尔哈赤,临走时,又放起了一把火把荒草烧着,努尔哈赤醒来一看吓了一跳,定睛一看身边没有火,地上湿润,原来是一只黄狗用尾吧沾水把火都浸灭狗也累死了。这次遇难,是大青马、乌鸦和黄狗救了他的命。后来努尔哈赤当了罕王,为了纪念大青马救主,让所有朝臣都穿马褂,袖口和裤角都带马蹄形。为纪念乌鸦救架,朝臣们帽子上配有红穗子和羽毛。为纪念老马倌,百姓门前都要立拴马桩子。为纪念大黄狗,八旗子弟不许吃狗肉,不许戴狗皮帽子。违者一律杀头。

   影壁和神竿:满庭院迎门有影壁,影壁前立一个神竿高六尺许,顶端是风磨铜顶包以红布,在竿顶约尺许横一短竿,神竿底部放有三块石头石,后背影壁用砖砌成墙头饰雨塔。这种院落装饰的来由,传说:三仙女佛库伦在长白山天花板池吃了灵鸟衔来朱鸟怀孕,所生之子布库里雍顺第十一代孙努尔哈赤,因受后母虐待,逃亡在外,与七星宝地挖“棒锤”(人参)的八个把头一起进山寻人参,努尔哈赤用索拨拉棍拨草,棍子下全是亮红朵子四叶“棒锤”,索拨拉棍到那就有“棒锤”,后来八个把头与努尔哈赤结拜成把兄弟,卖参换钱,招兵买马,几经征战统一建州各式各部成为罕王,努尔哈赤手中用的索拨拉棍成了满族人家门前的索拨竿子。在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中说“努尔哈赤出身建州革新家族,其祖觉昌安,交塔克世被内奸尼堪个兰所杀害,努尔哈赤本人亦曾为建州部守派所不容,流离四方,过着采参与往来马市的穷苦生活。”上山挖人参要用索拨拉棍,同时要在山上“搭轮子”野炊做饭,采到人参要用背夹子背参下山。这壁影是背夹子放大影,神竿是挖人参的索拨拉棍的修饰,神石就是野炊支锅的石头。这三件庭院装饰,是为了纪念努尔哈赤的物品,也是不忘满族祖先在长白山里的三件生产工具。

穆昆达:护围官兵集中居住的地方,族长官名叫穆昆达,其官不是世袭也不是由上边任命,是由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者来担任,有权裁决族中一切重大事务,祭祀礼仪由他领祭,在婚丧嫁娶时,必须征求穆昆达的意见。族中也有各种规章、纪律,如偷盗、私奔、挑拨事非、打架斗殴、不孝父母等劣行,穆昆达按规章可以惩处。  

佛爷匣子:佛爷匣子是极为神圣的,一般人不能动,匣中珍藏着本族祖先和民族功臣贝勒(王爷)像。里边还有十八位尊神,十三位是索里条子,五位是高丽纸。此外,还有宗谱,记载着家族的历史,兴衰变化,祖先功绩等。

根据老一辈讲,本家族祖籍江苏,原姓李。大约20代以前为避免某个重大的家族事件,举族迁徙到湖北武汉境内。在避难过程中改姓闸。目前所知,其中一部分在湖北武汉境内的一个小镇上落户,有多户人家姓闸,已有多代定居于此

这姓都稀少啊 物以稀为贵嘛

苌姓 苌氏家谱 苌姓起源 苌姓名人 苌姓的来源 苌姓简介

一、姓氏源流 苌(Cháng 苌)姓源出有二: 1、出自周代周敬王时大夫苌弘之后,以祖名为氏。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周敬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