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氏祖先是谁,谁有详细介绍?以及祖籍和发源地??
威海乳山司马庄于氏资料初步整理 司马庄于氏资料整理(gavinlynn整理) 于,是当代中国一个大姓,但是于氏来源却并不像其他大姓那样繁杂。其中于氏主流支系是源于周朝姬姓,始祖为周武王次子邘叔。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当年姜太公辅佐周武王夺得天下,武王大举分封,其第二子被封于邘国(今河南沁阳市北部西万镇邘邰村)称为邘叔。后来邘国灭亡,邘叔的子孙就以国为氏,有的姓了邘;有的则去邑旁姓于,是为河南于氏,史称于姓正宗。另外据《路史》所载,东海(东海郡为于氏之郡望)有于公裔孙,本为汉人,随拓拔珪迁徙至代北(大致相当今山西代县、繁峙、五台、原平一带),便改为鲜卑复姓万忸于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行汉化改革时,又恢复为汉族于氏。由此可知,此支于氏仍然为邘叔之后。于氏第三支便是不同于以上两支,中国古代有淳于氏,历史记载淳于氏原为姜太公之后,为唐朝时期的贵族大姓,后为了避讳唐宪宗李纯名讳而改为于氏,宋代以后部分后人恢复为淳于氏,还有一些则仍然采用于氏。而出自淳于氏得于氏后人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发现多少,所以我个人推测这支于的后人并不多。因此于氏之主流正宗仍应该为姬姓邘叔之后。 两千多年以来,于氏族人多居于北方,尤其是山东、河南、东三省等省份。其中山东乳山司马庄于氏是长久以来于氏家族的一支优秀代表。根据司马庄二十四世于春喜先生提供给乳山信息港的资料:于氏第一代(邘叔)至第十代在河南沁阳,代表人物第九代于劂、第十代于乾、于坤;第十一代至第二十六代也在河南沁阳;公元前249年一支于姓迁至山东郯城,二十六代至三十五代在山东郯城;第三十六代到七十代(于敬祖)在山东省荣城斥山搬到固山;第七十一代(于礼)在洪水澜(七十二代为于坚)搬到大水泊,而后人丁兴旺陆续迁到全国各地。据司马庄《于氏谱族》记载:广公世居文登之赤山,大宋南渡时,金兵乱华,公自赤山迁居宁海州之南乳山乡石山社赫家疃(先后更名为于家庵、司马庄),离城一百四十里,历宋元明清,乾隆元年奉宪裁登州四卫,而以大嵩卫为海阳县,割莱阳之行村林次嵩山三乡宁海之乳山亦柰丐盖,自文登入海阳迄今千余年。 由此推测,山东荣成赤山于氏可能是在东汉甚至更晚的时候从山东临沂郯城迁到赤山的。后来又陆续迁出赤山,到达山东乳山司马庄、文登大水泊、聊城东阿、泰安东平等地。东汉时期有著名的于氏族人于定国,于定国乃东海郡人(东海郡,于氏之郡望。郯城即属于东海郡),所以赤山于氏有可能为于定国后裔。 通常情况下认为司马庄于氏和大水泊于氏的关系更密切一些。但是对于司马庄于氏和大水泊于氏的迁徙顺序至今为止仍有疑问,到底司马庄于氏和大水泊于氏之间是继承关系,还是平行发展的关系,这个问题一直都难以解决。后来,清朝末年,在大水泊曾经出土了一座墓碑,墓碑主人乃是大水泊于始祖于敬祖。于春喜先生提供给乳山信息港的那部分资料就是从那个墓碑上面记载的资料中整理出来的。但是于春喜先生本人对这些资料也是存在疑问的。据他介绍,大水泊于氏第三代于坚的墓应该是在乳山,建国前大水泊还有人到乳山扫墓,并且司马庄人一致认为司马庄于肯定是从赤山直接搬迁过来的,不会是大水泊于的后代。 今年暑假回家之后我曾骑自行车数十里地到司马庄于氏祖居之地——山东省乳山市乳山寨镇司马庄村了解情况(该村现分为南司马庄、北司马庄、东司马庄三个行政村,三个村除了少数高姓等人家之外几乎都姓于;南司马庄为明朝天启年间于氏第十三代孙于象泽、于象渭兄弟所立)。司马庄于氏原有族谱,可惜该谱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值得庆幸的是,司马庄于氏族人保留了部分族谱手抄本。经过打听,我在南司马庄村见到了司马庄于氏第二十五代孙于开国老先生所藏的于氏族谱。从于开国老先生那里了解到,司马庄于氏始祖于广公,金时(此时间为推测的,大约是南宋前期)自荣成赤山迁于现在的司马庄。于广公六世孙于仲保,字元卿,元朝至正二年赐进士第,授兖州路军民总管,诏拜兵部司马督理戍务。于仲保每次回家探亲之时都会在棘子沟下马步行到村里,然后走的时候又步行至棘子沟才上马,以此来表明自己不忘先祖。后来仲保省亲之事被传为佳话。为了纪念于仲保,于家庵和棘子沟分别更名为司马庄和驾马沟。 司马庄于氏族谱始修于明朝万历十四年。由广公十二世孙于贡甫(字子寿)兄弟主持编修。此后分别于清雍正年间由十六世于淳耀,乾隆年间由十七世于化鹏、于载栋,嘉庆年间由十八世于良嗣、于国玉,道光年间由十九世于钟彦,光绪年间由二十世于景义,民国十年由二十三世于雅亭,民国二十五年由二十一世于魁建进行了重修,这样司马庄于氏族谱共历八修。令人倍感痛心的是历经八修的族谱在文革时期却付之一炬。幸亏于开国老先生的父亲参与了最后一次修谱,他利用父亲所留下的手稿整理出了现在所存的司马庄于氏族谱。但这份族谱从第八世以后基本只有司马庄当地分支的记载。不过现在了解到在其他司马庄于氏后裔分布地保留了部分于氏家谱资料,像前面提到的乳山寨镇管村于春喜先生(年字辈),乳山口镇改造夼村以及辽宁部分宗亲。并且在很多司马庄于氏后人手里还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挂谱,因此如果司马庄于氏要重修族谱的话,在世系资料收集方面应该不难。像很多世家大族一样司马庄于氏亦有字辈传世,明朝万历年间第一次修谱的时候,定下二十字“思尔尚可载,嗣继维崇心。天年开复性,间之一同新。”民国二十五年最后一次修谱又定下二十字:“作述宜长久,斯文善培人。国恩承永世,祖德绍万春。”于氏族人皆依于氏先人所定字辈来取名字。至于现在司马庄于氏族人的辈分分布情况,虽未实地调查过,但是据了解在司马庄当地有于氏二十一世崇字辈,赤家口有二十二世心字辈,诸往镇流水头村有心字辈在世,另外于开国老先生说在司马庄村有于氏二十八世间字辈在,据说在夏村于家庄有六十多岁的二十七世性字辈在,那么于家庄应该有二十九世之字辈。 需要补充一下,网上看到对司马庄于氏字辈有很多误传,有传为“祠际维崇心”有传为“天年开福性”有传为“天年开复幸”又有传为“天世开复行”等等,这些都是错的,我所写的字辈是从司马庄于氏族谱中抄出来的,是绝对正确的。但是对于这些字辈司马庄人已经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了,当年祖上修谱的时候为何选用这几个字可能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另外,已经迁出威海地区的于氏族人,有很多都说自己是出自司马庄或者大水泊,但是许多外地宗亲对司马庄和大水泊属于哪儿,经常有搞错的情况。在这里需要更正一下,司马庄原属于登州府宁海州,原名为赫家疃,因为于仲保官诏兵部司马而更名为司马庄,现在司马庄分为东、南、北三个行政村,后来曾一度归属于烟台海阳县,现在属于威海乳山市乳山寨镇;大水泊原属于登州府文登县,现在仍属于威海文登市大水泊镇。 根据于开国老先生手中的族谱记载于氏后人迁徙分布情况: 兴友公(十一世)长子贡甫公(十二世长支)后裔:北司马庄村、台上村、大管村、西岚村、平岚村、黄埠崖村等。 兴友公次子贡禄公后裔:赤家口村、沙沟子村、楼村、山前村、小管村、水道村、曲化庄、江村、官庄、南耿家、柳家、野子、北司马庄、乳山寨、西周格庄、凤台顶、腾河、崐嵛山、玉皇山后、于家庄、康家、河口、高家屯、胡崙、东耿家、西北岛以及迁外省等。 兴友公三子应祯公后裔:北司马庄、汪水西庄、宋家河、赤家口、丛麻院以及外迁辽东等。 兴友公四子应祥公(生六子:象泽、象洷、象渭、象渚、象澜、象)后裔:南司马庄、滕河、高家兴、于家庄、江村洼、南兴善、七家、台上、北司马庄、平岚、猪栏夼、沙沟、圈港等。 兴友公五子应聘公后裔:院里山后、台上等。 另外第十世才富公后裔迁东司马庄、赤家口、打磨、腾河、横山后、独家、仇家兴、井子、夏楚、石巷南头、徽湛、于家河、小疃、申家等。 十一世伯友公后裔迁杜家、金(石青)岭、小安、桑行埠等。 十一世胜友公后裔迁改造夼、乳山寨、官庄等。 除了十二世以前有迁出司马庄到了牟平和诸往流水头之外,其余的基本上都是十二世以后迁出司马庄的。另有乳山寨村后裔迁往人石村等。于开国老先生介绍司马庄可能有人迁到大水泊,可能是广公六世孙于渊(于广—于全—于三公—于大春—于德仁—于渊),不过即使有这么一支迁到了大水泊,那么从现在的资料来看,在于渊之前大水泊已经有于氏族人了,所以于渊不是最先到大水泊的于氏族人,大水泊家谱记载大水泊第一代为于敬祖,大约为北宋时期的人。在司马庄谱中也有一个于敬祖,但是这个于敬祖是广公的四世孙,应该是元朝末年的人,所以这这个于敬祖与大水泊于敬祖应该是两个不同的人。
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八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
寻根溯源 于姓起源有四:1、周武王之子封于于阝而起源。据《广韵》所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第二子(有说第三子)于于阝(故城在今河南沁阳西北于阝台镇),称于阝叔,子孙以国为氏,后改于阝为于。②出自古复姓淳于氏。唐宪宗名李纯为避讳,淳于氏改为于姓,宋代时,有恢复本姓的,也有一部沿袭未改。③北魏时的万忸于氏恢复本姓于。据《路史》所载,鲜卑族的万忸于氏原为山东于姓人,后随鲜卑改之,孝文帝汉化改革,又复于姓。④赐姓或少数民族改于姓而来。如明朝时赐元人巴延达哩姓于名忠,清八旗尼玛哈氏改于姓,又有如达斡尔、鄂伦春、土、回、高丽等有改于姓者。
得姓始祖 于叔。为周武王姬发之次子(一说第三子),武王灭商后,大举分封诸侯,他把于阝国分封给于叔,起初于叔为于阝叔,其名得于封地。后来于阝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有的姓了于阝,后来干脆去掉邑旁姓于,称为于姓,史称于姓正宗,是为河南于氏,后世于姓尊于叔为于姓的得姓始祖。繁衍播迁河南沁阳县北部一带,是古于阝国所在地,当然也是于姓的发祥地。在于阝国灭亡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于姓基本上都生活在今河南省境,播迁基本是以河南境内为主,如方城、午汤、许昌、伏牛山等地。秦汉时期,于姓人开始以河南为中心缓慢向周边播迁,北迁山西、河北、东迁安徽、山东,西迁陕西、甘肃,此期于姓主要是以我国北方的中原地区为繁衍播迁的中心,并形成三大郡望,即河南、东海、河内,由此,东迁入山东的于姓也开始兴旺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军阀纷争割据,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于姓人跟随着逃难大军,大举南迁于东南广大地区,五胡乱华,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而战争又使中原地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躲避战乱,处于河南南部的于姓则就近南下湖北,后辗转于四川、湖南。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战乱减少,也由于国人根深蒂固的恋家思想,于姓迁徙有等于无,却繁衍昌盛起来,于姓相继在北方形成了几处大的望族。北宋末年,金兵攻陷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并掳走徽、钦二宗,有于姓人随往黑龙江。南宋后期,于姓开始由浙入闽,由闽入粤。元末农民起义军四起,社会动荡不安,江南人口锐减,由于山西表里山河的特殊优越位置,所受影响不大,朱明王朝建立,迁山西人于人口萧条处,则山西于姓也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其分别迁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等地。此前有河南于姓迁顺天府(今北京市)(据《于氏宗谱》所载)。清代,河南、河北,尤以山东的于姓人为多,闯关东谋生并定居。至此于姓人已遍布天下。�如今,于姓分布以山东省为多,约占全国汉族于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其次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陕西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六省于姓约占全国汉族于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
郡望堂号 于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的郡望如下:1、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此支于氏,大概为于姓始祖于阝叔的直系后裔;2、东海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此支于氏,应为春秋战国于泰之后及北魏鲜卑复姓万忸于氏改汉字单姓于氏的后裔;3、河内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此支于氏,亦为于阝叔的直系后裔。
堂号:“东海”、“忠肃”等。
宗族特征 1、姓族人多志士能臣。如写“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以诗言志,诗如其人。2、历史上,于姓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3、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据清光绪二十六年于炳坤修《于氏族谱》,江苏江都于姓一支字行为:“谦恭孝友,仲福正常。”
名人精粹 于公: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南),以善于决狱而成名,他所洗雪的“东海孝妇”一案,更是千古美谈。其子定国、孙永皆封侯。于定国:东海郯县人,汉初丞相,少学法于父,后为狱吏,宣帝时,任廷尉,决疑平法,后为丞相,被封为西平侯。于吉:琅邪(今山东胶南县)人,东汉时方士,为孙策所杀,有《太平清领书》传世。于禁:泰山巨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魏名将,因征战有功,封益寿亭侯,后被水淹七军,为关羽所掳,释放后,羞愧而死。于志宁:京兆高陵(今属陕西)人,贞观中为太子右庶子,高宗时拜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封燕国公,以华州刺史致仕。于休烈:唐代洛阳人,开元初举进士,累官至积贤殿学士。性恭俭仁爱。礼贤下士。于氵贲:唐代晚期诗人,虽不为时人所重,但却具有显著现实主义创作特色,艺术上虽不够锤炼,但质朴无华,明快直切。《全唐诗》收其诗四十五首。于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兵部尚书,土木堡事变,明英宗被俘,也先挟英宗南下,他拥立景帝稳固人心,大败也先,取得北京保卫战大捷。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而复位,于谦被斩,这是历史上的一桩冤案,有《于忠肃集》。于慎行:山东东阿人,明代文学家,曾任礼部尚书,其学有原委,贯穿百家,诗文弘丽,一时推为大手笔,有《读史漫录》、《谷城山馆诗文集》。于成龙:山西永宁(今属交口)人,清代廉吏,其为官清廉,爱民如子,重视教育,兴修学校,康熙赞其“天下廉吏第一”,官至两江总督。于准:清山西永安人,官至江苏巡抚。于敏中:清江苏金坛人,进士及第,后为军机大臣。于右任:陕西三原人,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历任审计院院长、政府委员、监察院院长、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又是著名书法家、诗人,善草书,一九六四年病逝于台湾,有《右任文存》、《右任诗存》行世。于学忠:山东篷莱人,早年为吴佩孚之干将,后离吴投张,转入奉系,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保卫战,是张学良被软禁后奉系的重要将领。
于氏祖先是谁,谁有详细介绍?以及祖籍和发源地??
本文2023-09-22 02:20:4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6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