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村的神话故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1收藏

李庄村的神话故事,第1张

李庄村原名潘庄,民间俗称潘太师墟、潘埠或潘府。这是怎么回事呢?查阅民国本《大名县志》(含魏县)可知:原来潘庄是潘美故里,因潘美而得名。潘美,即戏剧舞台上所演的那个与杨家不共戴天的白脸奸臣潘仁美。实际上,潘美乃北宋开国元勋、一代名臣良将,历史上其战功和地位比杨业显赫得多,只是后来的文人墨客为了表达对时局的不满,增强戏剧的冲突,置历史史实于不顾,在戏文中把潘美放在了杨业的对立面,极尽歪曲,丑化为能事,使他成为陷害忠臣杨业致死的千夫所指、万代唾骂的奸佞小人。

据《宋史•潘美传》和明黄道周《广名将传•卷十二•潘美》记载:潘美(925——991年),字仲洵,大名南乐(今魏县李庄村)人,北宋开国名将。他出身军校之家,少有大志。后周柴荣任开封府尹时,他在属下作中涓。及柴荣即位为周世宗,他任供奉官。高平之战大捷,他以军功授西上阁门副使,出临陕州军,后改任引进使。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受禅命为帝,史称“宋太祖”。他坦陈内外政事政见,颇受太祖赏识。北宋王朝初建,政局不稳,保义节度使袁彦拥兵自重,阴谋作乱。太祖忧心忡忡,视为心头之患,令他相机图之。他单马前往,先传达圣意,后晓以利害关系,使袁彦心悦诚服,只身随他入朝请罪。太祖大喜,说道:“卿不动刀兵,说服袁彦归顺朝庭,了却我一桩心事,真是大智大勇之人。”周室旧臣李重进叛宋,太祖亲征,命他为行营都临,一战而平,留他为巡检,又升秦州团练使。湘西苗人侵扰内地,他被任命为谭州防御使,剿抚并用,软硬兼使,湖南全境逐安。开宝三年(970年),太祖命他为行营诸军都部署,统兵十万远征南汉。南汉大将李承渥率大军及所驯象兵迎战。宋军见象兵阵势奇强,不战而怵。他临危不乱,为了鼓舞士气,大声喝道:“千军万马尚不足惧,何畏区区象兵。”他传令军士万箭齐发,乘势掩杀,斩首数万人。南汉亡,岭南一带平定,他兼任岭南道转运使。开宝八年(975年),太祖决计征南唐,命他为升州道行营都督,率精兵十万人攻打南唐。宋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抵淮河。时逢初冬水寒,将士裹足不前,临河待舟。他怒形于色,挥刀拍马跳入河中,将士们见状随之泅水渡河。大军直逼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城下,南唐后主李煜计穷无奈,只得率臣僚40余人降宋。太祖崩,其弟赵光义篡位,是为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太宗命他为北路都招讨使,率大军伐北汉,围攻太原。北汉国主刘继元最后见大势已去,出城投降。其大将杨业亦归宋。他升任幽州行府,兼河东三交口都部署,北方边境遂安。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他大败辽兵于代州,封代国公。次年,改任忠武军节度使,封韩国公。雍熙三年(986年),太宗命他为云、应、朔诸州都部署,杨业副之,兵分三路伐辽。潘美因监军王侁 嫉贤妒能,专横用事,指挥失误,致使骁将杨业战死陈家谷,宋军大败而归。他为此削官三级,贬授检校太保。翌年,他复任检校太师,后改任并

州都部署,加同平章事。淳化三年(991年),他在家中病逝,享年67岁,谥号“武惠”,赠中书令;厚葬宋陵,配享太宗庙庭。后来,宋真宗又追封他为“郑王”。 由此可见,潘美并非戏剧小说中描写的那样勾结北辽、陷害忠良,只会弄权作乱,不会打仗的奸贼,而是一位骁勇善战、有胆有识、屡建奇功的军事家,是为大宋江山的巩固和统一大业、防御外入敌侵、立下汗马功劳的著名军事将领。历史学家冯君实先生说得好:“平心而论,潘美一生的战功要比杨业大得多,宋朝庭实际上将他看作大忠臣(冯君实(戏剧人物与历史人物》)。

近年来的地名普查亦证实李庄原为潘太师墟,李庄正是由潘太师墟,潘府或潘埠,潘庄逐步衍化而来。经查,因潘家建府第于旧昌乐城(今魏县边马集,原河南南乐县治)下,故称潘府或潘埠。后来,潘家世代为官,名人辈出,人口繁旺,支系众多,渐成村庄,故改称潘庄。

潘庄是何时,又为何改名李庄呢?这还得从潘李二姓的嬗变说起。再据传世的元末明初《潘氏族谱》考证,潘李两姓的嬗变早在元朝就已出现。元朝是个少数民族执政的王朝,不仅长期废罢科举制度,而且还残酷地实行“四等人制”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素有封建正统思想的汉族儒士出路无门,抱受欺凌,更对外族统治耿耿于怀,愤愤不平。他们企盼有一天能有一个像杨业那样的英雄出现,哪怕战死也不屈服外族。于是,歌颂抗击外族侵略,反对妥协投降的民间评话便应运而生了。元杂剧也就是在这种褒恶扬善,弘扬正义的民俗文化中酝酿活跃起来。这其中,不少内容是歌颂杨家的,而曾经对杨业之死负有一定责任的潘美被越描越渲染越丑,成了妇孺皆知的大奸臣。俗文化强大的变异能力和同化能力使得正史也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加之当时非读书人比例过大,经说书艺人在勾栏瓦 肆 夸大其词地“戏说”、“演义”,社会上渐渐就形成了“杨忠潘奸”的意识。久而久之,世代相衍,这就形成了忠奸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连潘美后裔也疑惑起自己的老祖宗来。人言可畏,有部分潘姓人家于是就改成了李姓。在《潘氏世谱图》中就收入了不少李姓名人的传记,只是把“李”字重新改为“潘”字。后来,明朝洪洞迁民,有李姓人家徙居这里,而潘庄原住民也借此全部改姓“李”。不过,潘氏族人虽改姓“李”,但死后立碑、上家谱其文仍为潘姓。据查,该地出土的李姓祖碑,其文仍为潘姓。故李庄至今仍残存“活着姓李,死了姓潘”的习俗。由于潘姓已改为李姓,潘庄也遂改为李家庄,简称李庄,沿袭至今。

郡望

扶风郡 :汉太初元年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时改右扶风为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省兴平东南)。隋唐扶风郡即岐州。

京兆郡:今陕西省西安。汉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魏改建京尹郡,“尹”为太守。唐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金元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民国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国民党政府成立时废。

临安郡:今属浙江省杭州市。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

西河郡:古代所指不一。春秋卫西境沿黄河,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取秦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汉有西河郡,有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魏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有晋西,治兹氏,即今山西省汾阳。唐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广陵郡:秦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隋改江阳,治今扬州。南唐恢复广陵原名。宋熙宁五年(1072年)并入江都。

华阴郡:古代县名。春秋时为晋国之地,汉代时置华阴县(因在华山之北故名华阴)。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华州置华阴郡,治所在郑县(今陕西省华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华州。故城在陕西省华阴县东南。

正平郡:即今山西省新绛。春秋属晋,战国属魏,汉为临汾县地,北魏置正平郡兼置东雍州。北周武成二年改为绛州。隋开皇三年州治从玉壁迁置今县址,后改称绛郡,附郭正平县。唐代改郡为州。明洪武初处正平县废入绛州。民国初改称新绛县,今因之。

堂号

铜柱堂:汉伏波将军马援征阯,胜利后,在交阯立铜柱表功。到了唐朝,马援的后裔马总做安南都护,在原汉立铜柱的地方又立了两根铜柱,铸上了唐朝的威、德,说明自己是伏波将军的后裔。到了五代时马希范也立了铜柱。

绛纱堂:汉校书郎中马融,才高博洽,为世之通儒。弟子常千余人。他在教室里设绛纱帐,前授生徒,后设女乐。弟子都专心听讲,没有人顾盼女乐。

此外,马姓的主要堂号有:“扶风堂”、“驷德堂”、“回升堂”、“孝后堂”、“睇眩堂”、“唏眩堂”、“宝善堂”、“体仁堂”、“志诚堂”、“聚未堂”、“忠孝堂”、“树德堂”、“裕本堂”、“诚忍堂”、“刻鹄堂”、“善述堂”、“书诚堂”、“敦远堂”、“存德堂”、“文英堂”、“监兹堂”、“公明堂”、“衍庆堂”、“乐真堂”、“敦悦堂”、“静业堂”、“藏拙堂”、“青云堂”、“绛帐堂”、“伏波堂”等。 四言通用联 夫人卖饼,贤后含饴

——上联典出唐初大臣马周,字宾王,茌平人,少年好学,精通《诗经》、《春秋》。下联典出东汉明帝皇后马后,大将马援之女,以贤德闻名后宫,从不因私干涉朝政。

龙虎出谷,鸾凤冲霄

——上联典出唐代郏城人马燧,字洵美,身村魁梧,少年时即有大志“以功济天下”,发奋苦读兵书,沉勇多谋,后屡立战功,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封北平郡王,图形绘于凌烟阁,韩愈为他写碑铭,有句:“北平王像巨谷中的龙虎,变化不可测,真是魁杰啊!”下联典指马周,唐太宗曾亲笔赐书:“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白眉继烈,青海重光

——上联典出三国时蜀国名士马良(187-222),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下联典出东汉槐里侯马腾,字寿成,陇西人。矜救民命,三辅甚安爱之,官终卫尉。青海东与北皆界陇西(属甘肃省)。

白眉继烈,绛帐授徒

——上联同上(上联)。下联典指东汉·马融授徒时,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绛帐设教,铜柱立功

——上联典指东汉·马融。下联典指东汉·马援。

追赠学士,御封真人

——上联典出明代礼部右侍郎马愉,字性和,临朐人。下联典出宋代进士马钰,字宜甫,扶风人。

四家待诏,三代推官

——上联典出南宋画家马远,字遥父,号钦山,河中人。任画院待诏,其画风遒劲严整,设色清润,自成一格。下联典出清代著名学者马潇,字宛斯,邹平人。

铜柱世泽,绛帐家声

——上联典指汉·马援征交趾,立铜柱表功。下联典指东汉·马融设绛帐以授生徒。

云台列像,铜柱标功

——上联典指东汉·马武,佐光武帝中兴,卒后,其图形绘于云台阁。下联典指东汉·马援。 五言通用联 宜城五兄弟,元曲四大家

——上联典出三国时蜀国名士马良。下联典出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其文词豪放有力,颇含讽喻。作戏十六种,现存《汉宫秋》、《岳阳楼》等七种,散,工有《东篱乐府》。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师皇乘龙去,伏波裹尸还

——上联典出黄帝时代著名兽医马师皇,善治马,又喜医龙,据说“乘龙仙去”。他被后世尊为兽医始祖。下联典出东汉名将马援(公元前14-公元49)字文渊,茂陵人。他曾助刘秀攻灭隗器,击破先零羌,为东汉立下大功,建武十七年(41)任伏波将军。年八十年余犹征虞沙场。尝谓宾客曰:“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又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后果卒于军。

金樽宜醉酒,绛帐自生春

——全联典指东汉·马融事。 六言通用联 少女素雄才辩,仙姑雅号清浮

——上联典指东汉马融之女马伦,少年时就有辩才,嫁给同郡袁隗为妻,刚结婚,二人就辩论起来,袁隗不能使她屈服。下联典指宋代扶风人马钰,字元宝,进士及第,后来遇到重阳子王嘉,得道术,与妻子孙氏同时出家修炼。孙氏仙去,人称孙仙姑,号清浮山人。 七言通用联 远浦帆归曲致远,长春留引经季长

——上联嵌入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名字。下联典指东汉经学家马季长,在联尾嵌入季长之名。

骨气乃有老松格,神妙直到秋毫颠

——马曰璐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此联为清代诗人马曰璐(约康熙、乾隆时人)撰书联。马曰璐、字佩兮、江苏省江都人。有《南斋集》。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马寅初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此联为当代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1882-1982)自题联。马寅初,浙江嵊县人。著有《新人口论》等。 七言以上通用联 具王佐才,筑砦钓渭;步隐沦躅,授业著书

——上联典出唐代银青光禄大夫马周。下联典出宋代承事郎马端临。

乌威圣德,万古流芳英烈将;玉面神光,千秋垂泽崇仁军

——此联为清代乌面将军马信庙联。马信,原是郑成功的一位部将,陕西人。到台湾后,进驻彰化县之燕雾上堡(即今陕西村),后不幸阵亡。后人为他立庙祭祀。庙在今台湾漳化县秀水乡陕西村。

设绛帐以授生徒,白眉继烈;铸铜标而载功绩,青海重光

——上联典指马融和马良。下联典指马援和马腾。

铜柱今犹未倒,愿吾宗后裔继承,再镇边疆传祖迹;绛帷长可宏开,喜尔辈生徒环立,重披古典讲儒经。

——马季常撰马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安徽省肥西县程店马氏宗祠联。全联典出马援、马融事迹。以激励后人。

(马氏宗祠楹联参考资料) 陕西神木、秦川、山西罗峪口马氏一支字辈:“茂兆世学子惠明义福照光荣”。

陕西陕南马氏一支字辈:“文成登元良玉启英进昌忠孝全富贵永远正朝堂”。

陕西榆林马氏一支字辈:“金文玉丕振图志川建邦”。

陕西扶风马氏一支字辈:“承斯龙天子单铭德步廷腾世学文正国兴邦永绍汉应汝先君定登云”。

陕西马德昭后裔马氏一支字辈: “乾德秉天勋泽永传”。

陕西榆林马氏一支字辈:有,金,战,登,如,会,凤,鸣,祖,贤,高。

云南华宁回族马氏一支字辈:“文春安甲家有本元国中远正四德维新”。

云南昭通马氏一支字辈:“福寿永远康忠孝传家信诗书衍泽长”。

云南鲁甸回族马氏一支字辈:“贤正义之春荣阳龙明兴(德)毓林广西成刚永长洪真”。

云南马氏一支字辈:“明才贤永关”。

云南马氏一支字辈:“恩清家普昌礼义”。

云南东川马氏一支字辈:国正天兴顺,官清明自安,贤得福利少,子孝父恩宽。资料已毁,口传祖籍,南京应天府高石砍柳树湾。

山东济宁马氏一支字辈:“兴骏瑞照玉”。

山东阳谷马氏一支字辈:“永云月世德文修继志成保守广进化作述维令名光耀功安顺忠孝吉庆祥诗书长久续兴业代相传”。

(部分字辈排行来源于 ) 清流马氏宗祠清流县南山马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宗祠,总面积910平方米,由山门、围墙、大坪、正堂、配厝等部分组成,整体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主体结构所用木料据称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此外,宗祠正堂设神龛,龛内供奉马氏昭穆宗亲神位。正堂两侧的灰壁上,张贴着历代科举考试的捷报,显示着南山马氏敬儒重文的家风。2011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肥东石塘马氏享堂

肥东石塘马氏享堂坐落在肥东县石塘镇马集村的马氏享堂,外观仍十分精美。青砖碧瓦,房顶四角上翘,屋脊上绘有奇珍异兽坐镇。享堂内供奉着马氏始祖马士龙的画像。据马氏后裔马先胜老人介绍,其先祖马士龙曾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后受封为将军。后世子孙香火传递,至清朝乾隆年间,先人怕辈分排序错落,开始建祠堂、续家谱,至今已有24代。安阳马氏庄园

马氏庄园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部20公里的西蒋村,是清代广东巡抚马丕瑶的府第,建于清光绪至民国初期,保存完好,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被学者称为“中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封建官僚府第建筑标本”, “中原第一官宅”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

铎[铎,读音作dù(ㄉㄨˋ),亦可读作duó(ㄉㄨㄛˊ)]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曹国君主曹叔振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曹叔振铎,即姬振铎,为西周时期诸侯国曹国的开国君主,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六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逝世于公元前1053年。

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41年),姬发挥军克商即位,封姬振铎于曹地,他建立了曹国,立都陶丘(今山东定陶马集乡费庄),史称“曹叔振铎”。

曹叔振铎建国后,体察民情,爱护百姓,实行轻徭薄赋,劝百姓削岗平洼建设家园,疏水导流,垦荒种田。他重农桑,又教民众讲礼义,行廉耻,广施周礼。使奢者俭素,劣者善良,俗尚淳朴,男耕女织,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后人称赞“铎教民有法,实开疆之圣也。”

曹叔振铎逝世后,国人怀念不忘,在仿山墓顶上修建庙宇,祈祷保佑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据史料记载:每年农历的3月28日是纪念曹叔振铎的日子。相传,大王爷受民敬仰,感动了东海龙王,于致祭日香火烟雾中布云,在思凡落泪中降雨,以在天之灵,给天下百姓降吉祥。曹叔振铎至伯阳二十五帝死后皆葬于仿山。后世在仿山广植柏树,兴建庙宇,成为今天定陶地区的一大景观。

在曹叔振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铎氏,读音作dù(ㄉㄨˋ),史称铎氏正宗。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军法执铎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西周初期的“执铎令”,就是后来的“司马”,统领五十名兵卒。而指挥诸多司马者,就是大司马,在建制上归由天官府司管辖。

“铎”,就是铜制的大铃铛,有木制铃舌、金制铃舌两种,木制铃舌者称“木铎”,金制铃舌者称“金铎”。

在典籍《玉篇》中解释:“木铎,金铃木舌,所以振文敎。”当木铎摇响时,多用来颁布新政令,用以提请诸臣子们注意:君主有新的施政主张了。“木铎”,成为历朝历代朝堂议事、太学、书院、学校、考场的课铃,后逐渐演化成为国家教育场所的专称。

而金铎,则主要用于军事指挥,在典籍《说文解字》中注释:“铎,大铃也。军法,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两司马执铎。”在典籍《释名》中也注释:“铎,度也。号令之限度也。”在两周军制中,小司马们用“金铎”指挥自己的属下,而大司马则用“金钲”指挥全军,“鼓进金退”中的“金”,就是指金钲,即无舌巨铃,由于太重,后演化改进为大铜锣。

在典籍《周礼·天官·小宰》中记载:“徇以木铎,以宣敎令也。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木铎,木舌也。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

在执铎令、司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铎氏,读音作dù(ㄉㄨˋ)。

第三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周王朝时期舞伎鼓人,属于以官职称号为氏。

鼓人,是两周时期中央王朝与各诸侯国中指挥歌舞的小官吏,归由地官府司管辖。

宫廷中的庆典、祭祀、迎宾、盛宴等的鼓乐演奏,由鼓人统一指挥。在典籍《周礼·地官·鼓人》中记载:“以金铎通鼓。铎,大铃也。振之以通鼓。”

在鼓乐演奏中,鼓人就是用“铎”来进行节奏、仰抑、器序等的指挥,因此又号称“执铎”,如同今日的乐队指挥,不过是用铎而非棒。

在鼓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号为姓氏者,称铎氏,读音作dù(ㄉㄨˋ)。

第四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晋国邑地受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受铎,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西临汾地区,与北狄接壤,因此在晋国初期屡受狄族侵扰。

在史籍《左传·僖公十六年》(周襄王姬郑六年,公元前644年)中记载:“秋,狄侵晋,取狐、厨、受铎、涉汾,及昆都,因晋败也。”其中的“受铎”就是指其城邑。

居受铎之地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受铎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铎氏,读音作duó(ㄉㄨㄛˊ)。

第五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赤狄甲氏属国铎辰,属于以国名为氏。

铎辰,是春秋时期北方赤狄部潞氏建立的一个邦国名,隶属于留吁。

留吁,是春秋时北方部族赤狄部的一各分支,晋朝史学家杜预在史籍《春秋·宣公十六年》中注释:“甲氏、留吁,赤狄别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浊漳水》中也记载:“东迳屯留县城南,故留吁国也,潞氏之属。”

在周定王姬瑜十四年(鲁宣公姬馁十六年,公元前593年),晋国为彻底解决赤狄骚扰问题,晋景公姬孺令上卿士会(亦称随会、随季、范会、范季,逝世后谥号为“武”,又称随武子、范武子等)率强大的晋军集中攻击赤狄甲氏诸邦,一举灭了赤狄甲氏,以及留吁、铎辰等。留吁及其属国铎辰之地皆被并于晋国。

铎辰的原居地在今山西省屯留县南部。被并入晋国后,成为余吾的封邑,也称纯留,国民融入晋国,到战国时期其地改称“屯留”至今。

在铎辰之地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铎辰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铎氏,读音作duó(ㄉㄨㄛˊ)。

第六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晋国大夫铎遏寇,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铎遏寇,真名为姬遏寇,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晋国上大夫、军事统领。

铎遏寇原为晋国公子纠的辇尉,即出行时的车卫统领,出行时常手持一柄大铜铃,因此又称铎遏寇。公子纠(姬周,一称姬纠)深知铎遏寇为人恭敬而信强,执行军律一丝不苟,因此在周简王姬夷十四年(晋悼公元年,公元前572年)即位为晋悼公后,即令其为上军尉,执掌晋国六军中上军将士的训练工作,他的名望与中军尉祁奚并驾齐驱。

铎遏寇的封邑在今山西省的陵川县,其后裔子孙以及族人后以铎遏寇之名号为姓氏,称铎氏,读音作dù(ㄉㄨˋ)。

第七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太傅铎椒,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熊铎椒,字微,是左丘明的四传弟子,为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学者,曾为楚威王熊商幼时的老师。

在楚威王执政时(公元前339~前329年),铎椒出任楚国太傅,为三公之一,权势颇大。他曾为楚威王作传,还著有《抄撮》八卷、《铎氏微》三篇等。在史籍《前汉书·艺文志》中就记载有“铎氏微三篇”。

在铎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铎氏,世代相传至今,读音作dù(ㄉㄨˋ)。

第八个渊源:源于党项族,出自金国时期西夏铎精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铎精族,亦称多京族,为党项民族建立的西夏政权之辖属部落之一,其统领(都管)在南宋宁宗赵扩时期为阿令结,他于南宋嘉定六年(金宣宗完颜·珣贞佑四年,公元1216年)初率部众投降了金国政权,这在三面对敌的金宣宗来说是一件极大的喜事。

在金国后期,金朝廷曾大举赐封归降属蕃各族首领为女真姓氏、汉化姓氏,以笼络民心。到金贞佑四年农历4月,金宣宗赐予归降的阿令结为完颜氏,享受金国王族待遇。

但到了宋理宗赵昀端平元年(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三年,大蒙古国木亦坚汗窝阔台六年,公元1234年),金国就在蒙、宋两军的联手下灭亡了,铎精族部众大部被蒙古军队裹胁至蒙古的北地和林地区,少部则逃迁至南宋王朝控制的江浙地区,其族人以部落名称汉化为姓氏,称铎氏,后基本都融入了汉族,姓氏读音作duó(ㄉㄨㄛˊ)。

第九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清朝初期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爱新觉罗·多铎,公元1614~1649年,是清太祖佟·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生母为清太祖太妃阿巴亥,与阿济格、多尔衮为同母兄弟。

后金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爱新觉罗·多铎受封为和硕额真,十三岁时即封贝勒,统领正白旗,参与礼部和兵部政事。

后金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爱新觉罗·多铎晋封为亲王。后因狂放不羁,风流好色,在后金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因军前私自携带 ,被降为多罗贝勒。

后金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爱新觉罗·多铎参与了著名的“松锦大战”,获大捷,生俘了明军统帅洪承畴,因功晋升为多罗郡王。

清世祖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爱新觉罗·多铎随清军入山海关,在山海关之战中大败李自成的大顺军,入北京,再次晋升为亲王。当年农历10月,爱新觉罗·多铎率清军下河南、入陕西,在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农历1月间攻入潼关、西安;继而在农历2月攻南明,钱谦益举城出降;在农历4月又攻陷了扬州,杀明军统帅史可法,制造了著名的“扬州十日”屠城惨史,接着在农历5月攻陷南京,生俘了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嵩;在农历6月攻占浙江后班师回京,被加封为和硕德豫亲王。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爱新觉罗·多铎以扬威大将军领军征讨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一举克之。后来的清乾隆大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农历7月,爱新觉罗·多铎加封为辅政叔德豫亲王。两年后的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农历3月,爱新觉罗·多铎染天花疾亡,终年三十六岁。

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农历3月,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被削爵,爱新觉罗·多铎以同母之弟跟着倒霉,被追降为郡王。清康熙十年(公元1670年),再次被追谥为豫亲王。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农历1月,乾隆大帝下诏其配享太庙。

爱新觉罗·多铎有八个儿子,其中有爵位者五,即爱新觉罗·多尼、爱新觉罗·董额、爱新觉罗·察尼、爱新觉罗·多尔博、爱新觉罗·费扬古。其中的爱新觉罗·费扬古自三等奉国将军进封辅国公,后来坐事被夺爵。

在爱新觉罗·多铎的后裔子孙中,有在清末民国初期以先祖名字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铎氏,相传至今,读音作duó(ㄉㄨㄛˊ)。

爱新觉罗·多铎的墓地建在今北京市建国门外的大北窑,原名为苗家地。

第十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铎尔衮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铎尔衮氏,亦称多尔衮氏,满语为Dorgun Hala,汉义“獾”,世居索伦、爱湖和屯等地。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铎尔衮氏族人中有冠汉姓为铎氏者,读音作duó(ㄉㄨㄛˊ)。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出自清朝时期达斡尔族,属于以居邑名称汉化为氏。

铎陈城,是达斡尔族以托莫哈拉(陶、乔氏族)的图钦莫昆(陶氏)命名的居住地名。至清朝中叶,为黑龙江女真索伦部的专属地,也是索伦部酋长杜俄臣的世居地。铎陈城在今黑龙江流域俄罗斯境内东库兹涅佐沃一带。

在索伦部达斡尔族人中,有以原居地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铎氏,读音作duó(ㄉㄨㄛˊ)

得姓始祖:曹叔振铎。

黄口村[huangkoucun]辖黄口1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为黄口。

黄口[huangkou]

位于县城南10公里,距所属乡镇驻地西北15公里,村内南北街4条,东西街3条,192户,695人,耕地面积890亩,主产大蒜、棉花、玉米、瓜菜。据《黄氏家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黄姓由-县迁此建村,因该村处于兴隆至马集路口处,故以姓氏取村名为黄口。

该村以黑皮冬瓜种植为特色农业。

黄口村与胡口村、周河口村、大棠树村、魏店村、郝胡同村、席楼村、周黑楼村、寨里集村、二郎庙村、程庄村、前杜庙村、潘阁村、李庄村、张楼村相邻。

2019年12月12日,黄口村被授予2019年度山东省卫生村荣誉称号。

黄口村附近有小张湾遗址、寨里集闫氏家祠、羊山古镇国际军事旅游度假区、金乡金水湖、金济河奎星河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金乡大蒜、王丕芹菜、金乡白梨瓜、鸡黍红花斑山药、胡集白梨瓜等特产。

1安徽省太阜阳市太和县的历史故事

太和,古为豫州之域,春秋时期属宋国,名鹿上,又名邢丘、廪丘,宋国曾与齐国、楚国在此会盟,称为鹿上之盟。

战国时期属魏国,苏秦说魏襄王“南有新郪”,即指太和。后归楚国。

秦统一后,置新阳县,属颍川郡。

汉置细阳、乐昌、新妻宋,并属汝南郡。高祖二年(前205年),益封汝阴侯夏侯婴细阳千户。高后二年(前182年),封赵王张敖子寿为乐昌侯。宣帝地节四年(前66年),封外戚王武为乐昌侯。

东汉光武建武十一年(35年),封陈彭子陈遵为细阳侯。建武十七年(41年),以军功封郭亮为新妻侯。章帝建初四年(79年),徒封殷后宋公于新妻。

三国时属魏,废宋公国为宋县,景初二年(238年),隶属谯郡。

晋废细阳。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将宋县改属汝阴郡。宋、齐属西汝阴郡。北魏太和间(477年―499年),废宋县。梁置陈留县。

隋改陈留为颍阳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颍阳,并入汝阴(今阜阳),境内置百尺镇(今原墙)。

宋开宝六年(973年)于汝阴县百尺镇置万寿县,属颍州。宣和元年(1119年),更名泰和县,移县治于沙河北岸(今旧县镇)。绍兴末陷于金。金亡,复归宋。

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泰和入颍州。大德八年(1304年),复置县,改“泰”为“太”,县治迁于今地,属颍州,后属汝宁府。

明属南京凤阳府颍州。

2太和县历史故事

太和,古名鹿上、邢丘、廪丘,阜阳辖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

截至2011年,辖24个镇、7个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822平方公里,耕地172万亩,总人口1712万。

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化模范县、中国著名医药集散中心、中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桔梗生产加工基地。

太和县土地肥沃,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红芋等为主,经济作物以芝麻、油菜、棉花、烟叶、薄荷、中药材等见长,尤其是薄荷,素有“亚洲薄荷在中国,中国薄荷在太和”的美誉

太和,古为豫州之域,春秋时期属宋国,名鹿上,又名邢丘、廪丘,宋国曾与齐国、楚国在此会盟,称为鹿上之盟。

战国时期属魏国,苏秦说魏襄王“南有新郪”,即指太和。后归楚国。

秦统一后,置新阳县,属颍川郡。

汉置细阳、乐昌、新妻宋,并属汝南郡。高祖二年(前205年),益封汝阴侯夏侯婴细阳千户。高后二年(前182年),封赵王张敖子寿为乐昌侯。宣帝地节四年(前66年),封外戚王武为乐昌侯。

东汉光武建武十一年(35年),封陈彭子陈遵为细阳侯。建武十七年(41年),以军功封郭亮为新妻侯。章帝建初四年(79年),徒封殷后宋公于新妻。

三国时属魏,废宋公国为宋县,景初二年(238年),隶属谯郡。

晋废细阳。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将宋县改属汝阴郡。宋、齐属西汝阴郡。北魏太和间(477年―499年),废宋县。梁置陈留县。

隋改陈留为颍阳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颍阳,并入汝阴(今阜阳),境内置百尺镇(今原墙)。

宋开宝六年(973年)于汝阴县百尺镇置万寿县,属颍州。宣和元年(1119年),更名泰和县,移县治于沙河北岸(今旧县镇)。绍兴末陷于金。金亡,复归宋。

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泰和入颍州。大德八年(1304年),复置县,改“泰”为“太”,县治迁于今地,属颍州,后属汝宁府。

明属南京凤阳府颍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属亳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颍州升府,复改属颍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颍州府,直属安徽省。

民国3年,属淮泗道,后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县境北部属鹿毫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1948年全境解放。成立太和县。1949年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59年1月与界首合为首太县。同年4月恢复太和县。

3安徽太和县的介绍

太和概述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面积1822平方公里,人口1627万。

太和历史悠久。属古《禹贡》豫之域。

春秋时为鹿上,战国时为新郪。自秦始为县,其后县治几移,县名几易,先后为新阳、细阳、颖阳、万寿、泰和等。

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治移至今地,改"泰"为"太",取《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之义。这里人杰地灵,贤才辈出,东汉清沼使范滂,声播海内,名列八顾,清乾隆年间白莲教首刘之协,道光年间两广总督徐广缙等人,如群星璀璨,名留青史。

名胜古迹,遍布境内,倪邱孤堆,七处故城遗址,元代建造的文庙建筑群,都记载着太和古老的文明。 "沧桑何处问真情,一日重新订万年"。

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大地上,勤劳、智慧的太和人民正在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凭着对家乡最真挚的感情,在新的世纪里,抒写太和更加绚丽的画卷。 历史沿革 沿 革 太和古为豫州之域。

春秋属宋,为鹿上。宋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39年),宋与齐楚为鹿上之盟。

战国属魏,苏秦说魏襄王“南有新妻”,即指本地。后归楚,楚考烈王十年(公元前753年),由陈迁都巨阳。

秦统一后,置新阳县,属颍川郡。 汉置细阳、乐昌、新妻宋,并属汝南郡。

高祖二年(公元205年),益封汝阴侯夏侯婴细阳千户。高后二年(公元前182年),封赵王张敖子寿为乐昌侯。

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封外戚王武为乐昌侯。东汉光武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封陈彭子陈遵为细阳侯。

建武十七年(41年),以军功封郭亮为新妻侯。章帝建初四年(79年),徒封殷后宋公于新妻。

三国时属魏,废宋公国为宋县,景初二年(238年),隶属谯郡。 晋废细阳。

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将宋县改属汝阴郡。宋、齐属西汝阴郡。

北魏太和间(477~499年),废宋县。梁置陈留县。

隋改陈留为颍阳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颍阳,并入汝阴(今阜阳),境内置百尺镇(今原墙)。

宋开宝六年(973年)于汝阴县百尺镇置万寿县,属颍州。宣和元年(1119年),更各泰和县,移县治于沙河北岸(今旧县镇)。

绍兴末陷于金。金亡,复归宋。

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泰和入颍州。大德八处(1304年),复置县,改“泰”为“太”,县治迁于今地,属颍州,后属汝宁府。

明属凤阳府颍州。 清雍正二年,改属毫州。

十三年,复改属颍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颍州府,属安徽省。

民国3年,属淮泗道,后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64年,解放战争开始,县境北部属鹿毫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

1948年全境解放。成立太和县。

1949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

1959年1月与界首合为首太县。同年4月恢复太和县。

区 划 民国初年实行区保制,全县分区(顺号取积名)、97保。 民国27年(1938年),实行区、乡、保、甲制,全县设3个区。

34乡(镇)。478堡。

民国34年(1945年),调整区划,并34乡(镇)为30乡(镇),计有:细阳镇、赵寺乡、望高乡、关集乡、三塔乡、竹园湖乡、龙李乡、光芦乡、龙台乡、胡集乡、黑虎乡、齐桥乡、大黄乡、高庙乡、旧县乡、陈李乡、砖桥乡、亮集乡、税铺镇、界首镇。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改用区、乡、行政村制,设10区。

139乡。10区是:城关、茨谷、李兴、税黄、板黄、赵庙、洪山、光武、大新、原墙。

1950年3月增设双浮乡,5月增设关集区,8月31日由阜阳划入宫集区及长春区的赵李、王营、草李、长春4乡。 1952年7月撤税黄区,增设税镇、大黄、长春、三塔、清浅、倪邱、旧县等区,至此全县设19区。

1953年8月,将光武、芦村、大黄、亮集等区、乡划入界首县。 1956年,全县并为9区1镇(城关镇)。

64乡。1957年3月撤区并乡,将全县64乡并为45乡。

1958年元月,被撤区全部恢复。 1958年9月,改全县9区1镇45乡为11个人民公社。

1960年12月增设洪山公社。全县设李兴、原墙、大新、倪邱、双浮、关集、宫集、坟台、赵庙、旧县、城关、洪山12个公社。

1961年8月,缩小农村人民公社规模,将全县12个公社改为12区,成立71个公社。 1969年3月撤区并社,全县成立20个公社。

至此全县设33个公社。计为:关集、城郊、大新、肖口、旧县、双浮、清浅、赵庙、倪邱、洪山、原墙、三塔、宫集、三堂、苗集、阮桥、税镇、李兴、蔡庙、宋集、赵庙、坟台、水上、高庙、许寨、桑营、城关、马集、双庙、郭庙、长春、 、大庙。

1979年8月,撤人民公社恢复区制,全县设13区(镇)。同年12月增设宫集区、蔡庙区。

1983年5月,改人民公社为乡人民 ,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1985年,全县为15区(镇)。

75乡,5个乡级镇。 自然地理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5°25′~115°55′,北纬33°04′~33°35′。

东临涡阳、利辛,南依阜阳,西接界首,北与亳州为邻,西北与河南郸城接壤。东南经凤台、淮南去合肥公里,西北经淮阳、西华去郑州307公里。

东去津浦路之蚌埠209公里,西去平汉路之漯河210公里。县境南北长52公里、东西宽60公里,面积1820平方公里,总人口1563。

4太和属于哪个朝代

太和城遗址位于大理市七里桥乡太和村西的鹤顶峰麓,是一座山坡上的城市。现存苍山顶的金刚城及南、北两道城墙。城墙多依山势用土夯筑而成,残存的北段城墙高出地面约3米,厚约5米。太和城西依苍山,东临洱海为天然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南、北城墙相距约500米。

太和城曾经是古代南诏国的都城,公元739年迁都于此,经过南诏几个朝代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城池,直到779年,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城,太和城才逐渐荒废下来。作为当时南诏国都,它是南诏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太和城内立有著名的《南诏德化碑,碑高302米,宽227米,厚058米,立于大历元年(766)。碑文作者相传是南诏汉族清平官(宰相)郑回,由唐朝流寓在南诏的御书杜光庭书写。此碑两面共刻5000多字,叙述了南诏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对唐友好的愿望。尤其重要的是碑文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云南各族的分布、融合情况。这是研究南诏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此碑与太和城遗址均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安徽太和县的介绍

太和概述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面积1822平方公里,人口1627万。

太和历史悠久。属古《禹贡》豫之域。

春秋时为鹿上,战国时为新郪。自秦始为县,其后县治几移,县名几易,先后为新阳、细阳、颖阳、万寿、泰和等。

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治移至今地,改"泰"为"太",取《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之义。这里人杰地灵,贤才辈出,东汉清沼使范滂,声播海内,名列八顾,清乾隆年间白莲教首刘之协,道光年间两广总督徐广缙等人,如群星璀璨,名留青史。

名胜古迹,遍布境内,倪邱孤堆,七处故城遗址,元代建造的文庙建筑群,都记载着太和古老的文明。 "沧桑何处问真情,一日重新订万年"。

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大地上,勤劳、智慧的太和人民正在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凭着对家乡最真挚的感情,在新的世纪里,抒写太和更加绚丽的画卷。 历史沿革 沿 革 太和古为豫州之域。

春秋属宋,为鹿上。宋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39年),宋与齐楚为鹿上之盟。

战国属魏,苏秦说魏襄王“南有新妻”,即指本地。后归楚,楚考烈王十年(公元前753年),由陈迁都巨阳。

秦统一后,置新阳县,属颍川郡。 汉置细阳、乐昌、新妻宋,并属汝南郡。

高祖二年(公元205年),益封汝阴侯夏侯婴细阳千户。高后二年(公元前182年),封赵王张敖子寿为乐昌侯。

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封外戚王武为乐昌侯。东汉光武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封陈彭子陈遵为细阳侯。

建武十七年(41年),以军功封郭亮为新妻侯。章帝建初四年(79年),徒封殷后宋公于新妻。

三国时属魏,废宋公国为宋县,景初二年(238年),隶属谯郡。 晋废细阳。

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将宋县改属汝阴郡。宋、齐属西汝阴郡。

北魏太和间(477~499年),废宋县。梁置陈留县。

隋改陈留为颍阳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颍阳,并入汝阴(今阜阳),境内置百尺镇(今原墙)。

宋开宝六年(973年)于汝阴县百尺镇置万寿县,属颍州。宣和元年(1119年),更各泰和县,移县治于沙河北岸(今旧县镇)。

绍兴末陷于金。金亡,复归宋。

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泰和入颍州。大德八处(1304年),复置县,改“泰”为“太”,县治迁于今地,属颍州,后属汝宁府。

明属凤阳府颍州。 清雍正二年,改属毫州。

十三年,复改属颍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颍州府,属安徽省。

民国3年,属淮泗道,后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64年,解放战争开始,县境北部属鹿毫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

1948年全境解放。成立太和县。

1949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

1959年1月与界首合为首太县。同年4月恢复太和县。

区 划 民国初年实行区保制,全县分区(顺号取积名)、97保。 民国27年(1938年),实行区、乡、保、甲制,全县设3个区。

34乡(镇)。478堡。

民国34年(1945年),调整区划,并34乡(镇)为30乡(镇),计有:细阳镇、赵寺乡、望高乡、关集乡、三塔乡、竹园湖乡、龙李乡、光芦乡、龙台乡、胡集乡、黑虎乡、齐桥乡、大黄乡、高庙乡、旧县乡、陈李乡、砖桥乡、亮集乡、税铺镇、界首镇。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改用区、乡、行政村制,设10区。

139乡。10区是:城关、茨谷、李兴、税黄、板黄、赵庙、洪山、光武、大新、原墙。

1950年3月增设双浮乡,5月增设关集区,8月31日由阜阳划入宫集区及长春区的赵李、王营、草李、长春4乡。 1952年7月撤税黄区,增设税镇、大黄、长春、三塔、清浅、倪邱、旧县等区,至此全县设19区。

1953年8月,将光武、芦村、大黄、亮集等区、乡划入界首县。 1956年,全县并为9区1镇(城关镇)。

64乡。1957年3月撤区并乡,将全县64乡并为45乡。

1958年元月,被撤区全部恢复。 1958年9月,改全县9区1镇45乡为11个人民公社。

1960年12月增设洪山公社。全县设李兴、原墙、大新、倪邱、双浮、关集、宫集、坟台、赵庙、旧县、城关、洪山12个公社。

1961年8月,缩小农村人民公社规模,将全县12个公社改为12区,成立71个公社。 1969年3月撤区并社,全县成立20个公社。

至此全县设33个公社。计为:关集、城郊、大新、肖口、旧县、双浮、清浅、赵庙、倪邱、洪山、原墙、三塔、宫集、三堂、苗集、阮桥、税镇、李兴、蔡庙、宋集、赵庙、坟台、水上、高庙、许寨、桑营、城关、马集、双庙、郭庙、长春、 、大庙。

1979年8月,撤人民公社恢复区制,全县设13区(镇)。同年12月增设宫集区、蔡庙区。

1983年5月,改人民公社为乡人民 ,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1985年,全县为15区(镇)。

75乡,5个乡级镇。 自然地理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5°25′~115°55′,北纬33°04′~33°35′。

东临涡阳、利辛,南依阜阳,西接界首,北与亳州为邻,西北与河南郸城接壤。东南经凤台、淮南去合肥公里,西北经淮阳、西华去郑州307公里。

东去津浦路之蚌埠209公里,西去平汉路之漯河210公里。县境南北长52公里、东西宽60公里,面积1820平方公里,总。

6安徽太和详细资料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隶属于阜阳市,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面积1822平方公里,人口1627万。

太和历史悠久。属古《禹贡》豫之域。春秋时为鹿上,战国时为新郪。自秦始为县,其后县治几移,县名几易,先后为新阳、细阳、颍阳、万寿、泰和等。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治移至今地,改"泰"为"太",取《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之义。这里人杰地灵,贤才辈出,东汉清沼使范滂,声播海内,名列八顾,清乾隆年间白莲教首刘之协,道光年间两广总督徐广缙等人,如群星璀璨,名留青史。名胜古迹,遍布境内,倪邱孤堆,七处故城遗址,元代建造的文庙建筑群,都记载着太和古老的文明。

7安徽阜阳的历史

阜阳和安徽其它地市一样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地方

阜阳春秋为胡子国,据传胡姓发源于此地双古堆战国为楚国地,太和的巨阳是楚国都城遗址秦置汝阴县,邓杲聚众起义,后为刘邦大汉天下的开国功巨汉属汝南郡三国魏置汝阴郡北魏孝昌四年{528}年置颍州,颍州从此为阜阳之别称南梁以后又叫胡城颍阳清丘等县名唐时复叫汝阴县,后为颍州,其中初唐时也侨置信州,宋政和六年[1116]由于是龙飞之地置顺昌府,其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少胜多的精点战役"顺昌大捷",城东颍坷三角洲北的万人山,传说就是金兵的尸首垒起的阜丘金为颍州至元二年[1336]省汝阴县入颍州,汝阴从此在史书中消失明为江南省颍州洪武六年[1373]毫州隶属颍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为颍州府,始设阜阳县,阜阳之名始于天下1948年曾短暂设置阜城市,1975年于城关及郊区设县级阜阳市1996年撤地设地级阜阳市,辖三区颍州颍泉颍东1997亳州阜阳分治结束了六百多年一家的历史

8太和洪山的历史故事

太和洪山镇祝楼村一带居住着近万祝姓人家,其近世先祖系宋户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祝维岳。

其四个儿子全部为进士出身,第四子祝谘后裔祝玢、祝岳于明洪武三年迁徙太和洪山,至今已有540多年历史。 始迁祖源山东成武1993年太和洪山祝氏与山东成武祝氏联合续修的《祝氏族谱》载:《成武县志》载,宋乡贤祝维岳,显达官户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正一品)。

四个儿子也相继中了进士,长子祝谏,屯田员外郎;次子祝诰,官蔡州县令;三子祝许,知并州军事观察推官;四子祝谘,官太常寺少卿,世称“父子五进士”。此父子事迹成武县西北十五里白店有墓碑可考。

目前在山东省成武县伯乐集镇白店村西黄楼村南现存宋熙宁七年(1074)所立惟岳公墓神道碑一座。碑堂内存有清雍正四年(1726)所立维岳公墓碑一座,另有民国十四年(1925)所立谏公、诰公、许公、谘公墓碑。

维岳公墓神道碑记载:祝维岳,字同甫,成武县伯乐集镇白店村人,宋景德二年中明法科进士,出任陵州司理参军,后任秦州观察推官,大理寺丞知河中府龙门县,为一代名吏。去世后被皇帝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户部尚书。

祝维岳后裔分别居住于山东省成武县、定陶县、曹县、单县、东明县、滕县、鱼台县、微山县,河南省商丘、民权县、兰考县、虞城县、太康县、永城县,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沛县、铜山县、阜宁县,安徽省太和县、界首、宿县、淮北、砀山等地。成武县以祝维岳为始祖,以下祝谏为长门、祝诰为二门、祝许为三门、祝谘为四门。

一、二、三门在本地都有延续,唯四门祝谘之后一直没有联系。一说“祝谘丘由单州城武(今山东成武)徙居滑州韦城(今河南长垣),”一说徙居河南固始等地,一说徙居安徽太和。

这里的祝谘丘就是祝谘。从现有资料看祝谘的后代应在南宋时期以后历代迁徙出去的。

自宋帝十八世徽钦时金人南侵,南北混战,国无宁土,祝氏有随黄帝南迁者,有避兵乱逃亡四方者,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江苏丰沛、河南固始、民权,安徽太和、山东省曹县滕州邑县巨多。祝维岳后裔自山东成武乘马车到颍州太邑北七十里祝老家园,聚族而居。

生五子,分别为金、银、铜、铁、锡。祝金居界首大桥集祝楼,祝铜居洪山祝楼,祝银、祝铁、祝锡居祝瓦房祝老庄。

居住祝楼的祝先森介绍,1992年9月10日山东省成武县族人祝以佛、祝兆森二人来太和县联络祝氏,经查考世别,翻阅清光绪十八年壬辰太和《祝氏族谱·序》(2010年清光绪《祝氏族谱》失窃),方知太和祝氏这一支系实成武近世始祖祝维岳第四子祝谘之后裔。山东成武县东十八里苟村集近世一世始祖祝维岳;二世祖祝谏、祝诰、祝许、祝谘,成武县西北乐村白家店故里,庄西里许先祖坟茔在焉,尚有墓碑可考。

昔经金元之乱,谱毁于兵燹自三世祖以下失传者八世,至元代只有祝彦昭迁居大双固集世系始可纪。十一世祖祝彦昭,敕赠奉直大夫;十二世祖祝守贞,敕赠奉直大夫;十三世祖祝语,明工部都水清吏司,员外郎,诰封奉直大夫,南城兵马指挥司副指挥。

苟村集西里许仍有坟莹墓碑可考。碑文字有:“天顺二年岁次戍寅秋七月,奉旦大夫工部都水清吏司员外郎祝语”。

十四世祖祝执和祝同,祝执也名祝寿,明深州通判。祝同,明进士迁居定陶城东祝楼。

十五世祖祝芹,衢州罕知事;十六世祖祝永孝,庠生入孝子祠;十七世祖祝继先和祝景先,祝继先监生,祝景先儒生诰封中议大夫;十八世祖祝康(官中书舍人)、祝瑞、祝肃;十九世祖祝尚礼、祝尚智(无嗣)、祝尚信。二十世祖祝方明和祝方元。

祝方明生五子,长子祝尔奉,次子祝尔禄,三子祝巽南,四子祝尔公,五子祝尔侯。祝方元六房夫人,大夫人生子祝尔福;二夫人生子三子:祝炽、祝昌、祝寿,三夫人无子嗣(养祝而寿次子祝朋为嗣孙),四夫人生二子:祝尔承,养子祝尔艾(系外甥),五夫人生一子祝尔猷;六夫人生一子祝尔兴。

山东成武县祝氏至二十一世至今,世系派别清晰,不再赘述。太和祝氏宗谱曾于清代修谱,因黄水泛滥,老谱失没,兵荒马乱,祝金、祝银、祝铁、祝锡四门老谱无存,仅有始迁二世祖祝铜一门老谱尚存。

1992年由山东祝氏族人联络聚会,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十余县城的族人汇集成武县,于1992年8月至1993年3月完成《祝氏族谱》十一卷修谱任务。我们由祝氏家谱史料可知,太和始迁祖祝玢、祝岳二兄弟系山东成武县近世一世祖祝维岳第四子祝谘之后裔。

祝谘为近世二世始祖,其后裔祝玢、祝岳因家谱失传八世,如按失传八世辈份推算,则约为近世十世祖,也即太和县洪山镇祝楼祝氏的始迁祖。祝楼始迁祖玢、岳兄弟明洪武三年(1470年),祝玢,祝岳兄弟二人自山东成武迁至颍州太邑(今太和)北七十里。

据祝氏老家谱记载兄弟二人共五子,分别为金、银、铜、铁、锡。后来长子祝金迁界首定居;二子祝银居太和洪山镇油坊庄;三子祝铜居洪山镇祝楼村;四子祝铁,五子祝锡仅知也居洪山镇油坊庄,但老家谱丢失后,后裔世系无法理清。

如今祝玢、祝岳两位始迁祖后人居住分布在太和的祝老庄、祝瓦坊庄、祝油坊、前祝油坊庄、后祝油坊庄、祝坊庄、文铜寺、小祝庄、祝。

9安徽阜阳的历史

阜阳市历史悠久,人文蔚盛。历史上以颍州(今阜阳市区)为中心的南部开发较早。西周以后,在今阜阳境内即建立了妫姓的胡子国,临泉境内的沈子国,颍上境内的慎等。春秋战国时,又出现了太和原墙的原阳,倪邱的新,临泉的寝等县邑。由此地域概念逐渐形成。秦代始置汝阴县,汉属汝南郡。三国魏置阴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32年)置颍州,隋设汝阴郡,唐设颍州,宋设顺昌府,元属汝宁府,明属凤阳府。清为颍州府。清雍正十三年,颍州更名阜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阜阳地区专员公署,下辖八县一个行政办事处。

北部以亳州市为中心的区域,同样经历了氏族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商代为都城,“汤始居亳,从先王居”。春秋置焦邑、秦置谯县、领有今亳州境内的谯、城父,属泗水郡,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三国设谯都,东晋属谯郡,北周始置亳州,隋复置谯郡,唐置谯郡,宋归淮南东路,元置归德府,明降州为县,后复升为州,清属颍州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亳州为阜阳地区下辖一个县,称亳县。一九八六年始改县为市,称亳州市,仍归属阜阳地区。

历史上颍、亳两州南北相望,随着封建政权更迭,而隶属不一,形成了两个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2年),颍、亳二州首次并为统一版图,“省谯县入亳州,寻降亳州的亳县,属颍州”。弘治九年(公元1496)亳县复升为州,与颍州为颍州府,又降亳州为亳县,正式纳入颍州管辖之内,形成了东西四百里,南北七百里的广大地域。不仅包括今阜阳市、亳州市全境,而且含今六安地区霍丘县的大部分地界。

1998年2月,亳州市从阜阳市划出,由省直辖。2000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亳州市、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划归亳州市管辖。目前,阜阳市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颍上、阜南四县及颍州、颍泉、颍东三区。

源于济宁的姓氏(之二)——张姓

2006年12月28日 16:57:15

张姓发源地:山东济宁 河南濮阳 张姓总体概述:

张,百家姓排行第三,约有人口9191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7%。 张姓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大姓氏,人数众多,分布极广。按照姓氏排列,我国张姓人口排在李、王之后居第三位。人口已超过一亿人,约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相当于英、法两国人口的总和。张姓后裔不但遍及全国,而且海外亦为数甚众。张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寻根溯源:

  张姓大致有四个来源。�

  一、黄帝赐姓。张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由中华民族共同祖先,五千多年以前的黄帝直接赐姓。东汉《风俗通》记载:“张、王、李、赵,黄帝赐姓”。张姓的由来,《广韵》上说:“张姓本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元和姓纂》上说:“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可见,张姓的得姓始祖是张挥。但张挥与黄帝的血缘关系有两种说法:一说张挥是黄帝(生于寿丘,今山东济宁曲阜市)的儿子,另一说则认为张挥是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少昊陵在今山东济宁曲阜市)的第五个儿子,即为黄帝的孙子。�

  令张姓人倍感自豪的是他们不仅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而且始祖张挥是弓箭和网罗的发明者。对于靠手持木棒、石块去猎取飞禽走兽的远古先民来说,弓箭和网罗的发明确实是一件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大事,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张挥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发明家。张姓人在介绍自己姓氏时常说:“我姓张,弓长张。”一句话就将张姓的特点概括得简洁、明了。

  二、出自姬姓。另一支张姓是由姬姓而来亦以黄帝为始祖。根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记载:春秋时晋国有人名解张,字张侯,世代为晋国卿士,其后裔以字为氏即为张氏。三家分晋以后,其族人仕韩国为公族大夫,渐成望族。�

  三、改姓。历史上其他姓氏的人因种种原因改姓张,后裔繁衍成为张姓的一部分。如三国时魏国大将张辽原姓聂,改姓张。又如三国时诸葛亮赐南方人酋长龙佑那为张氏。另有韩、姬等姓人士和鲜卑、匈奴、契丹等众多少数民族改姓张姓。�

  四、与道教有关。汉代以后,张姓发展很快,这与当时道教的兴起与流传有关。道教自称源于黄帝,又盛行“黄帝赐姓张氏”之说,因此,道教领袖常用张姓。如张角、张鲁等。

李庄村的神话故事

李庄村原名潘庄,民间俗称潘太师墟、潘埠或潘府。这是怎么回事呢?查阅民国本《大名县志》(含魏县)可知:原来潘庄是潘美故里,因潘美而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