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史上最大败仗——正说日本战国三方原之战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德川家康史上最大败仗——正说日本战国三方原之战,第1张

要是谈起日本战国时代的野战高手,就非提到两个就算在中国也十分有名的武将——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武田信玄、上杉谦信这对宿敌在争夺川中岛的来回拉锯战中,以永禄四年(1560年)的第四次川中岛最为出名,两人的作战天赋也在此战之后名扬后世。

然而,在众多武将之中,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足以在野战天赋上与武田信玄旗鼓相当的人,此人便是后来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

与后人意*织田信长对战上杉谦信、武田信玄相比,德川家康与武田信玄可是真真切切地在战国时代时期进行过殊死对战。在这一场被后人称为“三方原之战”的战斗中,德川家康大败于武田信玄,甚至被后人编造出在逃离战场时吓得大便失禁的谣言,那么,这场三方原之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德川家康在幼年时曾经被今川家关押在骏府今川馆当人质,直到桶狭间之战后,今川家的家主今川义元战死,德川家康这才从今川家中独立了出来,回到了父祖时期的领地三河国,并编造出了藤原氏“德川”流的出身。

在今川义元死后,继位的今川氏真无法有力地统御今川家,最终引起了今川家的盟友武田信玄的觊觎。武田信玄在日本战国时代算是顶尖级别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其高超的政治调略手段、机动灵活的战术应变、极大的个人魅力,让原本是个穷乡僻壤的甲斐国成为日本东国一霸,一度搅得邻居今川家、上杉家、北条家等大名头昏脑涨。

武田信玄想吞并日渐衰微的今川家,但是又害怕背后会遭到上杉家的攻击,况且原本属于“三国同盟(武田、今川、北条三家的同盟)”之一的北条家也未必会作壁上观。武田信玄绝对不会打无把握之战,为了缓解吞并今川家后可能遭受到的压力,他先是与今川家的死敌织田信长结盟,再秘密拉拢了原是今川家家臣,现在也同样是织田信长盟友的德川家康,与其密定以大井川为界,瓜分今川家的领地。

可是,武田信玄却是个十分自负且不计后果的人,在此次瓜分今川家的战事中,因为今川军十分不给力,导致武田军一不小心打过了大井川,占领了许多本应分给德川家康的领地。

同后世小说家创造出的形象不同,德川家康在历史上是个十分不好惹的角色,他处事果断,敢作敢为,同时又是个胆大心细的家伙。在武田信玄破坏盟约之后,德川家康果断地与今川氏真、北条家、上杉家达成和解,将今川氏真引渡到岳家北条家,与北条、上杉、结成了针对武田信玄的“武田包围网”。

不过,上杉谦信此时专心攻略北陆,北条家倒是想插一手,结果武田信玄竟然来了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与北条家的敌人佐竹、宇都宫等北关东大名结成了同盟,反给北条家组织了个“北条包围网”,搞得北条家东西两线作战,首尾不得兼顾。

不过武田信玄还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眼光毒辣的他看出了武田包围网中真正能够对自己做出威胁,也唯一算得上敌人的人——德川家康。

元龟二年(1571年),北条家唯一一个能与武田信玄对抗的人物,前当主北条氏康逝世,他的继承人北条氏政随即与武田信玄再度缔结了盟约。在此期间,武田信玄一直在为西进作战而准备,甚至积极参加调停织田信长与石山本愿寺的战争。

事后证明,武田信玄放的烟雾弹骗过了所有人。

次年元龟三年,武田信玄与朝仓义景、浅井长政、石山本愿寺等秘密结盟,同时对外放出谣言要攻打上杉谦信,以此为借口召集了军队,似乎是为了配合武田信玄的演出,上杉谦信也做好了应对武田军侵入的准备,命令领内做好防御措施。

没想到,九月二十九日,武田军的先锋山县昌景从甲斐国出阵,其目的地却不是上杉谦信的领地越后国,而是朝着德川家康所在的远江国攻去。历来的通说大多提到武田信玄此次出阵目的在于上洛,然而武田信玄的文书中却从未出现过此次出阵是为了上洛的字眼。况且武田信玄也不是傻子,且不说武田军能否顺利突破德川、织田的领地前往平安京,即便是到了平安京,武田信玄又如何能够立足?

在武田信玄写给奥平贞胜的书信中,武田信玄提到了此次出兵的缘由:“五日之内,我军越过天龙川向浜松城(德川家康居城)出阵,以解我三年来的心头之恨……”这三年来的心头之恨,指的自然是三年前德川家康和北条家、上杉家联合搞了武田信玄一波的事。

《三河物语》中,德川家康得知武田信玄出阵后,亲自率领轻骑出阵侦查武田军的动向,却被武田信玄发觉,多亏了本多忠胜在一言坂奋战,以少打多击退武田军,这才救了德川家康一命。武田军随后沿着秋叶街道,朝着浜松城进军,却在浜松城前,当着德川家康的面突然调头西去。

遭到羞辱的德川家康想要出城迎战,却被家臣制止,德川家康愤怒地说到:“要是放任敌军从我面前经过,后人肯定要耻笑我们的。”随后率领着德川军与织田信长派来援军出阵追赶武田信玄。

两军随后在三方原台地遭遇,德川家康率军爬上了山坡之后,才发现武田信玄的军队早已在此地布好了阵型,等候德川军的到来。面对两倍于己,以逸待劳的敌军,德川家康临危不乱,迅速将军队由行军阵型改为作战阵型,应对武田军的进攻。

不得不说,德川家康在三方原布阵时,颇有武田信玄当初在八幡原突然遭遇上杉谦信后迅速改变军队阵型的姿态,这充分说明了德川家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将之材。

武田军随后朝着德川军发起猛攻,先锋由武田军猛将山县昌景担任,但是猛将兄显然有些名过其实,竟然和另一位猛将兄小山田信茂被德川军的大久保忠世、石川数正等队打得几乎崩溃,小山田信茂一度派出使番前往武田军本阵请求武田信玄增援。眼瞅着山县昌景要带崩全场节奏,山县昌景之后的梯队,也就是武田信玄的四子,武田家的继承人武田胜赖立即率军驰援,在骁勇善战的武田胜赖的进攻之下,武田军挽回了开战初期的劣势,逐渐将己方的人数优势扩大为战局优势,将德川军打得大败,本多忠真、夏目吉信等家臣战死,织田援军中的平手泛秀也阵亡在三方原上。

不过,尽管德川军战败,在德川家康的指挥下,德川败军虽然战败却没有溃败,安然返回了浜松城,还在之后的犀牙之战中,采用铁炮趁夜惊吓武田军,吓得许多不明地势的武田军士卒跌落山崖摔死。可以说,德川家康在面对武田信玄的战斗中,临危不乱,一度击败武田军先锋,在战后也没有发生溃败现象,而是全军安然返回了浜松城,并且还有心思与余力出城夜袭武田军,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十分杰出的武将,与传统小说与影视剧中的“缩头乌龟”形象截然相反。

粗暴一点解释,在日本的战国时代前中期,几乎是没有所谓后勤的概念的,直到了后期有了大规模的远征军事行动后,才有后勤军队的雏形。

我们来例举一个在三方原之战时同时代的行军军队编制的构成:行军之时,军队通常分成前备、二之备、三之备、侧备、旗本备与后备等等,根据人数不同有时还有变化。而各个“备”中都有各自运送粮草的军队“荷驮众”,若是遭遇到敌人的时候,前备会立即展开阵型掩护,随后的二之备、三之备、旗本备等开始布阵,与此同时,荷驮众迅速脱离各备,单独成编,通常都布置在大将所在的旗本备之后,而在荷驮众的背后,便是防止后勤部队与大将被偷袭后方的后备。

通常在备之中,以前备为例子,走在军队最前沿的,是探路的被称为“先驱”的步行士兵,在先驱之后,则是举着旗帜的“旗持”,在这之后,则是铁炮队的队长及其手下的铁炮队,紧跟着铁炮队之后的,是弓足轻队,在弓足轻队后跟着的,则是部队的向导、先众部队的队长与使番(类似传令兵),在他们之后,是举着长枪的长柄足轻队与长柄足轻的队长,在这之后才是前备的大将与侍从,以及举着大将马标的士卒。大将之后通常跟着的是骑马武士,最后才是后勤部队荷驮众。

也正因此,部队在临战时由行军阵型转变为作战阵型相当复杂,打仗不是打群架,招呼一声就能抡起砖头上的,而德川家康在突然遭遇早有准备的武田军时,能够迅速布好阵型,并击败武田军前锋,不得不说除了德川家康个人的超强野战指挥能力外,与德川军的善战也是分不开的。在后来的长筱合战中,武田胜赖的以马场信房等武将拖住织田军大队,再以优势的精锐部队迅速击溃德川军再迂回攻击织田军的战法,也因为德川军的武勇而惨遭失败。

值得一提的是,军队的备中通常会出现一个叫“弓铁炮众”的混编军队,这支军队大多以弓箭与铁炮为主,少量长柄足轻为辅,但是并不意味着全军的弓铁炮都聚集在这一支军队之中,其他的前备、后备、侧背等,都会布置铁炮队与弓队。

  德川家康家训(日语原文)

 一、人の一生は、重き荷を负うて远き路を行くが如し。急ぐべからず。

 二、不自由を常と思えば不足なし。

 三、心に望みおこらば困穷したる时を思い出すべし。

 四、堪忍は无事长久の基。

 五、怒りを敌と思え。

 六、胜つことばかり知りて负くるを知らざれば、害その身に至る。

 七、己を责めて、人を责むるな。

 八、及ばざるは过ぎたるに胜れり。

  德川家康家训(中文翻译一)

 一、人之一生,如负重远行,不可急于求成。

 二、以受约束为常事,则不会心生不满。

 三、常思贫困,方无贪欲之念。

 四、忍耐乃长久无事之基石。

 五、愤怒是敌。

 六、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

 七、常思己过,莫论人非。

 八、不及尚能补,过之无以救。

  德川家康家训(中文翻译二)

 1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

 2视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

 3心生欲望时,应回顾贫困之时,

 4心怀宽容,则能无事长久,

 5视怒如敌

 6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

 7责人不如责己,

 8不及胜于过之

 此上八条,是德川家康的家训。毫无疑问,德川家康是公认的日本战国时代将"忍"字诀领悟到最透彻的人。纵观其一生,他忍过了今川义元,忍过了织田信长,也忍过了丰臣秀吉。不可以不说,幼年的人质经历迫使他养成异于常人的坚韧的个性。他曾说过,“如果想要想听到鸟的啼叫声,最好的办法莫若等待它啼”。他是一个很愿意等待的人,是一个摒弃浮躁,沉得住气的人。

 这八句话是德川家康一生经历的写照,是他从一个没有领地的领主到整个日本统治者一生坎坷经历的总结。也是他在夹缝中求生存,最终由弱转强的重要原因。

 《德川家训》 ——血泪与耻辱写就的德川家训

 近似的大文化背景必然孕育近似的文明传承,中国日本便是如此。中国人一般只知道自己有朱子家训和曾国藩家书等。其实在相同文化背景下的日本,也有一部改写了大和民族近代史的家训:德川家康家训。只不过与中国的家训不同的是:这部家训看似文字简单,只有短短的8句话,却是用血泪与耻辱写就的。

 公元1616年,75岁的德川家康走到了他人生的最后时刻,直到这时他才可以真正地松口气了。70年了,德川家康所经历的苦难和屈辱是常人无法想像的,但每一次他都以卓绝的意志咬牙强忍着,等待着他的对手一个个全部倒下。最后他象得利的渔翁那样从容的将整个日本收入自己的囊中,开辟了日本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幕府――德川幕府。70年的风雨让德川家康深知创业的艰难,因此弥留之际他留下8句家训要求后世子孙严格遵守。也正是这8句家训指引着后来的德川将军们统治了日本二百六十年之久,成为了日本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幕府。

 一、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

 德川家康所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日本的战国时期,同时代的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人都是日本历史上公认的英雄,与这些人物相比家康无论是在能力上还是在时运上都有不如,因此等待与忍耐甚至是俯首称臣都是必须要做的。正是经历了这些艰难,他才告诫子孙们:人生的道路是泥泞的,任何的急躁和不冷静都会遭受灭顶之灾。

 二、视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

 公元1547年,只有6岁的德川家康被父亲作为人质交给今川家,谁知半路被织田家劫到了尾张国,此后直到他成年的十多年时间里,家康一直作为人质被软禁着。长期失去自由甚至生命保障的生活让他明白人生来就是不自由的,那些成就大事的人是一定要能够容忍种种约束的。

 三、心生欲望时,应回顾贫困之时。

 在德川家康之前,丰臣秀吉已经完成了统一日本的大业,本来秀吉是完全有可能开辟幕府,建立自己的基业的。可惜膨胀的欲望让他忘乎所以,将魔爪伸向了朝鲜,进而妄想图谋中国。数年的朝鲜战争严重的消耗了日本的国力,也直接造成了丰臣家族的垮台。看在眼里的德川深知欲望是魔鬼,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毁灭人的道理,因此他告诫子孙们应时时小心注意。

 四、心怀宽容,则能无事长久。

 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与争斗有多少都因偏狭与嫉恨而来,若能心胸开阔,又何会有如此多的杀伐呢

 五、视怒为敌。

 《孙子兵法》云:“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可见恼怒会让人失去理智,进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德川家康之所以能够最终夺得天下,正是因为他处处都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时刻保持头脑冷静,因此才没有在重大问题上犯过原则性的错误。

 六、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

 与跟他并称为日本战国四大名将的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比起来,德川家康非常明白久战必亡的道理,因此他并不迷信武力,而是巧妙的利用各种手段保存和壮大自己的实力,在其它的英雄都拼倒后,他轻而易举的取得了天下。

 七、责人不如责己。

 怨天尤人者终难成大器,在残酷的环境中,你只能依靠自己。这一点在血雨腥风中,摸爬滚打了数十年的德川十分的明白,所以他才会强调主观能动性的重要。

 八、不及胜于过之。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织田信长、丰臣秀吉都是在志得意满之时出现了失误,一个在即将统一日本之时,死于叛乱。一个在已经平定日本之后贸然进军朝鲜,最终失去了一切。看在眼里的德川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因此告诫子孙:缺憾才是一种圆满。

 70多年的隐忍生涯,造就了德川家康坚忍不拔且含而不露的个性,也让他总结出了这8条人生至理,可谓字字珠玑,发人深省,即便到了今天也可以作为个人修养的指导,值得认真的揣摩。

德川家康遗训启示:

第一条:人之一生,如负重远行,不可急于求成。

第二条:以受约束为常事,则不会心生不满。

第三条:常思贫困,方无贪欲之念。

第四条:忍耐乃长久无事之基石。

第五条:愤怒是敌。

第六条: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

第七条:常思己过,莫论人非。

第八条:不及尚能补,过之无以救。

相传在德川家康临终前,为他的后人留下了以“人生,任重道远”为文首的遗训。在此之后,他的政权向后传了14代,而这篇遗训一直都受到后人的顶礼膜拜,影响深远,一直到300年后明治维新时才渐渐为人们所淡忘。

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德川家康的第二十一代子孙历史学家德川义宣却对德川家康的这篇遗训提出质疑。他提出“德川家康遗训均为伪作”的观点,也就是说这篇“遗训”并不是出自德川家康之手。

他认为在德川家康统治的时代盛行“庆长文体”,而这篇“遗训”却显得过于整齐,这很奇怪;而且德川家康风格朴素,而这篇“遗训”华而不实,风格也不一样。尽管德川义宣是德川家族的嫡系后裔,然而他在全面研究自己家族的历史的基础上还是公布了他的观点。

但是别的学者却并不这样认为,因为如果这篇遗训是伪造的,那么这个伪造者又是谁呢?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篇德川家康的“遗训”一直都在“指引”着日本人,也正是这篇“遗训”,才使得德川家康成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日本人心中的神圣。

所以这应该不会是局外人的伪造,否则谁会为一个和自己并无关系的人和家族去做这件事呢?倘若是德川家族内部的人,那么即使这不是德川家康的亲笔,但也可以说是得自于德川家康的整个家族利益思想。所以,这篇遗训还可以说是德川家康的“遗训”。

扩展资料

德川家康(日语:とくがわいえやす,英语:TokugawaIeyasu;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出生于三河国冈崎城(现爱知县冈崎市),日本战国时代三河大名,幼名竹千代。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日本战国三杰(另外两位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一。日本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综合评价

德川家康一生的最大业绩在于他继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后,改组和强化了日本的封建秩序,把日本封建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开创的德川幕府在日本历史上维持了长达260多年的和平统一局面,这给日本封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比庄园制时代略好一点的社会环境。

但是,德川家康所改组和强化的日本封建制度,仍然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严格的身分制度把每个人都死死地固定在一个狭窄的框子里,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他推动海外贸易并非要民间贸易自由发展,走上近代重商主义的道路,而是出于幕府政治和经济的需要,维护封建的政治统治,其范围只限于由极少数幕吏、大名、特权大商人所把持的官方贸易,一旦超出幕府的政治需要,就立即加以取缔或限制。

此外,德川家康晚年推行儒佛合一的思想统治,这种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以后。

成功关键

日本的战国时代,诸侯割据,大名之间争夺政权的斗争十分激烈,实现国家统一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德川家康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必须对统一的大局有清醒的认识,因时、因地制宜,采取灵活的政策和策略。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他是顺应了时势,举措得宜的。

本能寺之变以后,丰臣秀吉捷足先登,抢先控制了局面,使德川家康失去了一次夺取全国政权的机会。当时大局虽然对他很不利,但这时他与丰臣秀吉之间的关系和实力已非昔日的织田信长与他的关系可比。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他采取了有限的行动。

1584年,德川家康应织田信雄之请,与丰臣秀吉战于小牧、长久手,就是出于有限目的的一种有限行为。长久手之战,德川家康打败了丰臣秀吉的一个支队,打死了丰臣秀吉的勇将池田恒兴,迫使丰臣秀吉以相当有利于他的条件讲和,这对全国都很有影响,丰臣秀吉对德川家康不得不另眼相待。

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时,没有把德川家康的部队编入渡海战列。丰臣秀吉出兵朝鲜,使丰臣政权和西南大名损失惨重,而德川家康却在和平建设中积蓄了财力,壮大了力量。这些变化是丰臣氏政权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德川家康后来夺取全国政权的重要转折点。

注意内治是德川家康取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德川家康的内治是和改组与强化封建秩序溶为一体的。在取得全国政权前,每占领一地,总要对新领地的统治加以整顿,而不是一味追求武力扩大版图。

夺取全国政权后,为了巩固政权,除保持丰臣秀吉的政治成果外,又采取了一系列改组和强化封建秩序的措施。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传

德川家康要灭丰臣全族的原因是德川家康觉得彻底消灭其嫡系家族,才算是永绝后患。将被彻底击败的敌人的后代子孙全部杀光算是日本古代的武门规矩,德川家康也是如此。尤其是丰臣家是连德川家康都宣誓效忠的天下之主。不过永绝后患的杀人一般只针对嫡系,很少波及旁支。

德川家康人物概况

德川家康是日本战国时代最著名的三个霸主之一另外两个是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他从年轻时实力薄弱,到最后战胜织田家族和丰臣家族,让日本进入德川幕府时代,立下了汗马功劳。德川家康,出生于封闭落后的三河地区。三岁与生母离别,六岁作为人质流寓他国,辛酸和凄苦的人质生涯,锤炼出他坚毅无比的韧性和机警沉稳的个性。

德川家康吃了鲷鱼天妇罗而食物中毒致死一事人尽皆知。倘若此事为真,代表他于元和二年(一六一六)过世之际已经出现天妇罗。

德川家康死前的确吃了类似鲷鱼天妇罗的食物,根据完成时间早于元禄年间的《元和年录》记载,元和二年一月二十三日时「家康吃下撒了薤白泥的麻油炸鲷鱼,二个时辰(约四小时)后腹痛」。

除此之外,根据木村高敦于宽保元年(一七四一)编纂的德川家康传记《武德编年集成》记载,他于元和二年一月二十一日时吃了「切块的新鲜鲷鱼用柏树油(应为日本榧树油的误植)炸得酥脆再炒过,撒上磨碎的韭菜」,到了傍晚腹痛如绞。

德川幕府官方编纂的《东照宫御时纪附录》完成于天保十四年(一八四三),其中也提到元和二年一月二十一日时,德川家康吃了「日本榧树油炸的鲷鱼,撒上磨碎的韭菜」,当天夜里腹痛。

食用的时间(二十一日和二十三日)、炸鱼用的油(日本榧树油和麻油)、撒在鲷鱼上的配料(薤白和韭菜)虽然不同,然而油炸鲷鱼引发食物中毒症状这一点却完全相同。

根据这些史料可知德川家康吃的炸鲷鱼没有裹面衣,而是直接下锅炸,也不见天妇罗一词。他腹痛之后曾经恢复健康,实际过世是四月十七日,也就是此事发生的三个月之后。死因实在说不上是炸鲷鱼,更别说是天妇罗了。

京都医师奥村久正的著作《料理食道记》(宽文九年,一六六九)首次出现天妇罗一词,「天妇罗四十七 炙烧鸟肉龙虾核桃葛粉勾芡」。

四十七译注:原文为假名标记。

到了元禄时代,出现吃天妇罗的人。尾张藩武士朝日重章在日记《鹦鹉笼中记》中留下「下酒菜天妇罗芝虾豆腐」(元禄六年一月二十九日)、「(下酒菜)鸭肉,魟鱼天妇罗」(元禄九年九月十六日)的纪录。

德川家康史上最大败仗——正说日本战国三方原之战

要是谈起日本战国时代的野战高手,就非提到两个就算在中国也十分有名的武将——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武田信玄、上杉谦信这对宿敌在争夺川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