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在乔致庸的时期到底多有钱?在当时的世界上算得上富豪吗?
乔致庸对乔家财产积累的贡献是巨大的,从他接手乔家到他去世之前,乔家的产业在他手上翻了200倍。乔致庸可以算是半个红顶商人了,朝廷国库没钱了,慈禧都要去找乔致庸借点钱。现在老马老王有钱,但是国家也看不上他们那点啊。而且乔致庸手上可是真金白银,不是数据。
余秋雨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抱愧山西,其中提到他在查阅了很多资料之后,发现从前对“山西穷困”的理解是错误的。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或者可以再往前追溯五百年,山西堪称是中国的金融贸易中心,而我们所看到的所谓的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不过是山西商人小试身手的码头。
乔家到底有多少钱,固定自产千万两白银,流动资金只能大致估算在700-1000万两白银,最后还有不可估价的不动产、票号、门面。当时的美国学者曾经谈及太谷,说这里是中国的华尔街。
乔致庸有这样的家底子,在世界上肯定能称得上富豪了。看看乔家大院,大院一共有313个房间,而且据说乔致庸在修房子的时候,每一块砖下面都要放一枚铜钱的,这样的房子在当时到底值多少钱?当时世界上除了最高统治者和他们手下的高官王亲,有多少商人能造得出这样规模的大宅呢?
慈禧和光绪帝出逃至山西之时,因为手头比较紧,想要和晋商借点钱周转。当时的晋商日子都不好过,乱世之中能自保就不错了,皆是婉言拒绝了。那个时候只有乔家的大德通的经理答应给他们借钱,而且是在没有支会乔致庸的情况下直接给了慈禧三十万两白银,按照购买力来算的话,晚晴的白银一两大约值现在700元左右,乔家出手之大方,真是让人咋舌。而乔致庸借了这么多钱,唯一向慈禧要的回报就是一块匾额“福种琅环”,乔家将它挂在大门之上。
这还不是乔家对清政府的唯一一次捐款,在李鸿章搞洋务运动的时候,曾经因为国库空虚,找乔致庸募捐。乔致庸也是一捐就是十万两。乔致庸的孙女对于乔致庸到底有多少钱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是她清楚记得父亲对她说过,乔致庸曾经给北洋军队捐赠过一艘军舰。
乔家只是晋商之中的翘楚,而整个晋商体系更是庞大到牵一发而动全国,各晋商血肉相连,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乔家的当铺、粮店、商铺和票号遍布全国,多达200多处,但是随着清朝的没落,这个和清朝连根的商业帝国最终还是陨灭在历史之中。
当时,祁县卢纯茶叶市场在陕西规模很大,是茶叶南运的主要中转市场。之后传统茶道将分两路:一路是从西口到新疆塔城、察合台;二是经张家口前往东北。从南方武夷山到蒙古腹地的漫长茶道,关系着无数茶农、船夫、驼队、晋商的生计。朱秀海说,乔家只是一个丝茶产业,直接间接影响着成千上万人的生活。丝绸之路就是把丝绸从湖州运到山西泸州做丝绸。出差的艰辛和危险,开始让乔志勇逐渐意识到机票号码的重要作用。
“那时候,乔家还没涉足银行业。当时平遥已经有了日昌盛的银行号,现在发现的最早证据是1823年日昌盛的支行账户记录,五年一次。然而,人们普遍认为,在日本商业繁荣之前,平遥就有了商号交换。票号作为新兴行业,是平遥人而不是蓟县人创造的。”朱秀海说,当时银行很少,全国只有5家,其中最大的日升昌只有7家分号,由于不跟中小商人打交道,影响力非常有限。一般来说,小商人都要用银子做生意。当乔致庸意识到银行的广阔前景时,他的志向是有一天能与世界沟通。这个想法有多先进,他的理想就有多大!这不就像今天的银联吗?100多年前的晋商,在那个时代也有如此完美的思想和宽广的气魄。不仅如此,乔致庸虽然试图将银行号发展到全国,但并不想垄断银行号业务。他的想法,困难,风险,一目了然。比如要银行汇二十两银子到南方,那还不够当时的路费。想想吧。如果你有新疆的银行号,让你汇一两银子,你一定要办。而且成本和风险都是惊人的!但乔致庸就是这样一个理想主义者。"。
乔致庸之所以如此看重银行的未来,自有他的体会。当时商业道路上有土匪和乱军,商人携带大量白银非常危险和不方便。即使银行兑换的纸币被劫匪截获,没有秘密记录也不可能在银行兑换白银。令人惊讶的是,后人证实,在山西银行的整个历史中,从未有过一次有据可查的虚假交易。乔致庸用乔家的资金开了大德通、大德丰两家银行。改编自电视剧《大地通》。大德兴,创建于咸丰年间,起初主要经营茶叶和外汇。后来乔致庸发现票号是个比较新的行业,就改成了交换补茶。”吴典说,“光绪十年,乔致庸改戴德兴为大德通。同年,大德丰银行成立,专营汇兑业务。在乔致庸的管理下,大德堂和大德丰后来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大银行。"吴用这样的数据展示了乔致庸经营银行的发展速度"10年前,光绪年间,大德丰建都时有62万人,几年后变成了122万人。光绪十年前,都城已增至352万”。
其实原因很简单。乔致庸继续将每年利润的一部分作为资本投入,行话叫“双资”。通常晋商在每个会计期间都会进行利润分配,一般是3年、4年、5年。吴典说,乔致庸的分红几乎全部投入资本,他的资本在当时的银行中首屈一指。“当时估计乔家的资本是4500万两银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研究估计乔氏营运资金约800万至1000万,不包括银行号及不动产。”吴也承认,这个数字是大家估计出来的。由于没有明确的记录,主要是根据
吴和朱秀海都认为,乔致庸在经营的时候,除了人才之外,还把儒家的慷慨和善良带入了商业。现在能看到的最确凿的证据就是乔致庸死后竖立的墓志铭。按照吴典的说法,乔致庸的墓还在乔家堡村,墓志铭立在前面,墓志铭埋在里面。至今没有找到乔致庸的墓志铭。墓台上的字是民国文化名人乔致庸的孙子常赞春写的。他描述了乔致庸小时候的家庭情况。当他想通过科举考试时,他被迫接管他的家族企业,并以儒家思想作为他的商业指南。作为一个商人,乔致庸还留着账本《大地星》,《四书五经》,他会站出来为社会赈灾。朱秀海说:“民为贵,君为贱。”乔致庸心中就是这样的民本思想。'
朱秀海认为,这种精神可以延续到乔家祖身上。乔桂发是个草根,30岁还娶不到媳妇。不过他最后还是娶了一个有孩子的寡妇,可以说是深情款款。“你去山西乔家,他们有一家报社的第一代祖上,旁边的泥塑是乞丐筐和狗棍。他们不隐瞒祖先的贫困历史,而是希望家人记住。不仅仅是乔致庸,乔致庸的孙这一代人在春节期间也总是用自己的车拉米粉,给贫困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帮助他们过年。他们有好的导师,别忘了他们的穷背景。乔的家教有多严,可以举个例子。山西很多大户人家都有舞台,乔家没有。他们害怕后代失去精神。乔家还有个规矩,就是用中年妇女代替年轻丫鬟,防止年轻男主看到不体面的东西。"
后人对乔致庸的评价:之所以一介儒生能有如此成就,除天赋,乔致庸在经营时把儒家的宽厚和仁义精神带进商业。现在能看得到的最确凿证据是乔致庸去世后立的墓表。乔致庸的墓还在乔家堡村子里,墓表是立在墓前的,墓志铭是埋在墓里的,乔致庸的墓志铭至今没找到。墓表上的文字是乔致庸的孙女婿、民国时的文化名人常赞春写的。他记述乔致庸幼年的家庭状况,以及他本来想通过科举考试光耀门庭,却被迫接手家业,并以儒学为经商指导大获成功。而作为商人的乔致庸手头仍然常备有四书五经和史记等书籍,对于社会上的灾祸,他都会挺身而出赈灾。“民为贵,君为轻。”乔致庸内心就是这样一个民本主义的思想。 这个精神可以延续到乔家祖上。乔贵发是个草根阶层,30岁都娶不上媳妇。但他最终娶了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可谓情深义重。他们家有个报本堂的第一代先人,那个泥塑旁边是个要饭的篮子和一根打狗棍。他们并不隐瞒自己祖上贫穷的历史,反而要家族记住这些贫困史。不只是乔致庸,包括到乔致庸的孙子乔映霞这一代,每到过年时候,他们都要用车拉着米面,给那些贫穷的家庭资助,帮助渡过年关。他们家有很好的家教,其中就有不要忘记自己贫穷的出身。乔家家教有多严格可以举个例子。山西有很多大家族的宅院都有戏台,但乔家没有,怕的是后人玩物丧志。乔家还有一个规矩,家里不用年轻的丫环而用中年妇女,为的是避免年轻的男主人出现不雅的事情。
乔家在乔致庸的时期到底多有钱?在当时的世界上算得上富豪吗?
本文2023-10-03 16:59:5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66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