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提高武则天的权力,武则天为何不培养武氏后人为继承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3收藏

李治提高武则天的权力,武则天为何不培养武氏后人为继承人?,第1张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登基时六十二岁,也是中国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之一。她一登上九五至尊就自立为武周皇帝,并改唐朝的国号为周,虽然即位,甚至连唐朝的国号都改了,但武则天却没有像以往的王朝一样,一直延续自己的武氏王朝,而是最后又把江山还给了李唐家族,那她为什么不培养自己武氏后人延续江山呢?其原因主要如下,武则天武氏一族没有什么出色的皇位继承人,她无从培养;狄仁杰出面劝说武则天,向她仔细阐明了立侄和立子的利弊;将江山重新还给李唐后人,在武则天统治的大周来说是人心所向。

武则天所在的武氏一族没有什么出色的皇位继承人,可以说是后继无人

对于武氏一族来说,其虽然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但能单拎出来说的就只有武三思和武承嗣两人,可他们两个在武则天眼中又只是庸碌之辈,一点儿都不值得武则天花心思培养他们。再者,武则天虽然改国号为大周,但江山毕竟是她一手经营的,她自然要选择一个能够担此重担之人。

狄仁杰出面劝说武则天,向她阐明了立侄和子的利弊

武则天登基时已经高达年过花甲,高达六十二岁,这时对于年事已高的她来说册立皇储就成了极为重要和各方关注的事,武则天册立皇储时自己也是举棋不定,因为他既想让自己武氏族人继承江山,又想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可两者又不可能兼顾,所以她艰难抉择。

好在朝廷中还有身为宰相的狄仁杰存在,看到武则天如此为难,他进言道:“姑侄与母子,两者相较关系孰轻孰疏?”狄仁杰这番话意思十分明显,武则天当即会意。加之狄仁杰又仔细向武则天分析了立侄和立子两者之间的利弊,更让其坚定的选择了将大周江山还给李唐后人,这样来说,自然也不需培养武氏后人作为继承人了。

将江山重新还给李唐后人,在武则天统治的大周来说是人心所向

武则天虽然改李唐国号为大周,还大力打压对李唐忠心的朝廷官员,但唐朝毕竟是李氏族人一手建立的,朝廷官员对其也有很深的感情,因此他们纷纷希望其将江山重新还到李唐后人手中。

这点从大周王朝中曾有不少大臣上书劝诫武则天让她立李显为太子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毕竟对于当时的大周王朝来说,李唐虽然被大周取代了,但仍旧是大部分心中认为的正统继承者、传承者,所以她不培养继承人,还位于李氏也是人心所向。

总之,武则天能以一介女流之辈登上皇帝也充分说明了她目光长远,故而在继承的培养和选择方面自然有她独特的看法,当然,她最后选择的还位于李氏族人也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武则天死后武家日子初期还相当好过,依旧掌握大权,不比武则天时期差。一直到唐玄宗李隆基消灭太平公主执掌大权,武家人才基本被消灭殆尽,唐中宗李显执政后,武家的武三思等人依旧掌握大权。相反张柬之为首的五名直接发动政变的大臣,不久后就被贬斥,最终被杀,到李旦当皇帝时,定武三思为反叛,清洗武氏集团。

扩展资料:

武三思(649年—707年8月7日),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武周宰相,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孙,女皇武则天的侄子。

官右卫将军累进至兵部、礼部尚书,并监修国史。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大封武氏宗族为王。武三思为梁王,赐实封一千户。神龙三年(707年),谋废太子李重俊,却在景龙政变时被李重俊所杀,唐中宗李显追赠他为太尉,谥曰宣,唐睿宗李旦废其谥号并开棺戮尸,毁其墓。

--武三思

在我们理解中,加上纵观古代历史,基本上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情况,武则天死后,武氏一族的下场可想而知,但是结果恰恰相反,武则天死后,武氏家族虽然不如以前,但是武氏家族仅被削弱了权力,没有被赶尽杀绝,依旧被厚待。因为即位的李显性格温厚,有些优柔寡断,长期处于武则天的影响之下,加上他与武家有亲缘,并未严加惩处他们。

要说武氏家族,需从武则天这辈说起

武则天呢,有两个异母哥哥,分别叫武元庆和武元爽,待她和她娘都不怎么滴,于是,武则天一当上皇后,就把这俩讨厌的哥哥打发的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

可能打发的地儿真是太远太荒凉了,古代条件又差,武元庆刚到地儿就一命呜呼了。他弟武元爽比他好一点点,真的只是一点点。武元爽到属地后还是活蹦乱跳的,武则天可能看不过眼,于是又给他换了个地儿,接着他也完蛋了。至此,武则天同辈份的亲兄弟全部玩完。

亲兄弟完蛋了,堂兄弟也不能放过!武则天还有俩倒霉堂哥叫武惟良和武怀运,被武则天直接给阴谋掉了。咋回事儿呢当时李治喜欢上了武则天的亲外甥女贺兰氏,武则天很不爽,干脆一石二鸟,在武惟良兄弟送给贺兰氏的食物里下了毒,这下不仅除掉了贺兰氏,碍眼的武惟良兄弟也没了。被当作踏脚石也就算了,武则天还给这兄弟俩改了个姓,叫“蝮”,真是绝了!

武则天这么讨厌娘家,那她当上皇后之后,封给她爹武士矱的爵位周国公怎么办呢武则天只当娘家没人,把她亲姐姐的儿子贺兰敏之过继给了她爹,袭封周国公。贺兰敏之不太会办事儿,后来又惹恼了武则天,于是也完蛋了。

而贺兰敏之的死就是武家的转机。贺兰敏之死了,但亲爹的爵位不能没人继承啊,于是武则天从流放地召回了她二哥武元爽的儿子,武承嗣,袭封周国公。随着武则天一步步的抢班夺权,武氏族人也都走到了高位,而等到武则天真正称帝,这些大大小小的武家人便封了王。

前头说过了武承嗣,是武则天二哥的儿子,他继承了追封给自己亲爹的爵位魏王,这位魏王一心想当皇太子,可是武则天不让,最后甚至抑郁而死。大儿子武延基袭了魏王,找死的惹恼了武则天,于是便“被自杀”了。武则天便令武承嗣的二儿子武延义袭爵。另一子武延秀封淮阳郡王。

大名鼎鼎的武三思,是武则天大哥武元庆的儿子,继承了追封给自己爹的爵位梁王。次子武崇训封高阳郡王。武氏其他人就暂且不说了。

武则天死后,武氏一族的下场怎么样?

等到李显好不容易又做回了皇帝,群臣上奏要求废除武家人的王爵,结果李显对武家还挺有感情的,硬是不让,仅仅降爵了事,王爵降郡王,郡王降国公。

武崇训娶了安乐公主,结果后来安乐公主和武延秀好上了,等到武崇训死了,安乐公主便嫁给了武延秀。大家都知道安乐公主十分之得宠,夫凭妻贵,武延秀跟着安乐,混得也着实滋润。不过,等到安乐她亲妈韦后被杀,这夫妻俩便也走到了尽头。

再说回武三思,这货更了不得了,很得李显的宠信,甚至把帮助李显复位的敬晖等人都给贬斥了,还把从前被敬晖等打压的亲信又重新提拔了起来。可以说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权倾朝野,比武则天在位时也不差什么了。当时的太子是李重俊,跟武三思和安乐公主都不对付,觉得自己地位不稳,便造反了,杀了武三思武崇训及同党十余人,最后不幸兵败而死。

亲儿子死了,李显却为武三思罢朝五日,又给武三思追封了梁王,武崇训追封了鲁王。安乐公主甚至还拿兄长李重俊的头去祭奠武三思和武崇训。终李显一朝,武家人都活得挺滋润。

直到李旦即位,把武三思等人定为谋逆,武家人才倒了霉,被杀的七零八落。但其中又有两人很特殊。

一个是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李旦刚即位没多久他就死了,死的很是时候再加上一个得力的老婆,这家伙还被追封为定王。不过,太平公主一坏事儿,他的坟便也跟着遭殃了。

而另一个人,武攸绪,才是个传奇。他是被武则天坑死的武惟良的儿子,武则天在位时,武攸绪被封为郡王,不过人家很快便弃官归隐嵩山了。等到李显即位,召他为官,结果回来没多久,人又客客气气的辞官归隐了。于是,等到李旦朝武家人动手时,只有他还好好的,甚至李旦还专门下旨表扬了他一番。六十九岁,年终而卒。

结语

虽然武则天对她的政敌手段凌厉,但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确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她把当时的朝政处理的颇为妥当。纵观武则天一生,武则天的功过一言难尽。无论是缜密算计的智慧还是不择手段的残暴,无论是鞠躬尽瘁的统治还是血腥至极的镇压,武则天总是那么令人印象深刻。也许,身后的一块无字碑,便是对她此生最恰当的概括。

古氏族谱 作者:古小彬(古氏专题研究专家 〔摘 要〕族谱与正史、方志一起,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厦的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氏肇姓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世人对古氏族谱的了解并不多。 〔关键词〕氏族谱;古氏;论述 族谱,又称谱牒、家谱、家乘、宗谱、世谱、统宗谱、会通谱等,是一个家族之中的生命史,家族的发源、生息、繁衍、荣衰、升沉、婚姻、文化的全过程,都一笔一划地记录下来。它与正史、方志一起,共同构成唐代以前的族谱,归属官修。族谱官修,还为上层人物“门当户对”联姻方式提供查询服务。特别是在门阀制度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族谱也成了世族间婚姻与仕宦的主事依据,并得以迅速发展。宋代以后,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私家修谱才盛行起来,族谱、家谱亦进入寻常百姓家门。 古氏自古公亶父肇姓以来,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在数千年中,究竟编修过中国次族谱呢?目前无法了解。官修时期的族谱,亦未见流传

李治提高武则天的权力,武则天为何不培养武氏后人为继承人?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登基时六十二岁,也是中国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之一。她一登上九五至尊就自立为武周皇帝,并改唐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