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大竹缴械始末_吴佩孚传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2收藏

吴佩孚大竹缴械始末_吴佩孚传简介,第1张

  吴佩孚(1874—1939)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民国初曾有一段时期掌握过中国的命脉。吴佩孚字子玉,山东蓬莱秀才,北洋直系军阀首领,曾任两湖巡阅史,直鲁豫巡阅使,号称“孚威将军”。吴佩孚1920年打败皖系军阀段祺瑞,1922年打败奉系军阀张作霖,从而控制了北京政府,成为北方政治军事中心人物。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吴佩孚兵败,1925年他又东山再起,在武汉成立举国瞩目的十四省讨贼联军,后来被国民革命军打败,从此退出政坛。1939年,吴佩孚因拒绝为日本人服务被谋杀,随后国民政府追授其为陆军一级上将。

1927年7月,刚被国民革命军打败的吴佩孚率残部退到四川奉节县,由川军第20军军长杨森庇护。1928年1月6日,杨森被蒋介石撤职,国民党四川党部策动各界反对吴佩孚,蒋介石也下令通缉吴佩孚。在这种形势下,杨森只得将吴佩孚转送到大竹县,由自己的部下、川军第7师师长范绍增负责吴佩孚的安全。范绍增豪爽大方,让吴佩孚的人马上下都满意。可好景不长,因杨森内部发生火并,范绍增率部去攻打万县,川军第11师师长罗泽洲乘机进占大竹,吴佩孚遂失去了范绍增的保护。

1928年5月初,罗泽洲师21旅旅长熊玉璋率部队占领大竹。熊玉璋率4名弁兵到“芝兰堂”拜见吴佩孚。吴佩孚兵败初到奉节时,熊玉璋曾前来求见,并送给吴一万元大洋作见面礼。被吴的参谋长蒋雁行挡驾,蒋未报告吴佩孚,却代表吴收下了一万元大洋,几句话就把熊打发走了。最后,自己扣下2000元,只交出8000元。吴佩孚知道后非常气愤,指着蒋雁行的鼻子大骂了一顿,当下撤了他的参谋长之职,让他离开奉节返回天津。此次熊玉璋来求见,吴佩孚亲自出客厅迎接。熊快步上前,立正敬礼大声说:“大帅安好!”吴佩孚满面笑容地说:“熊旅长,年轻有为,乃军人之佼佼者!”进入客厅坐下后,熊玉璋说:“这次进驻大竹,完全是为了保护大帅的安全!请大帅放心!”随后熊玉璋还表示:“大帅部队需要的一切,我按范师长在时照样供应!”熊玉璋执礼甚恭,吴佩孚非常满意。

罗泽洲的部队盘踞南充、西充、岳池、广安、邻水、渠县、蓬安、营山,这次又占大竹、垫江、长寿等3县,拥兵自重,一时号称“顺庆王”(编者注:南充古称顺庆)。他聘请四川陆军军官学堂同学邱翥双为师部顾问,帮他出谋划策,整顿队伍。邱翥双从军官学堂毕业后又到北京读过朝阳大学,既能耍笔杆儿又善于谋划,外号“邱师爷”。罗泽洲外号“罗烟灰”,邱也是一个大烟鬼。两人情投意合,每天在渠县司令部内对着烟灯“办公”。

6月4日这天下午,邱翥双在师部办公室过足了烟瘾,对罗泽洲说:“师长,我们四川部队的战斗力之所以不强,主要是枪械太差!”罗泽洲放下烟枪,吐了一口烟说:“我这3000支汉阳枪还是吴大帅开恩,下条子卖给我的咧!要是能再弄点好枪,装备一下部队,你我将来更有发展。眼前,杨森把持夔府、万县,刘湘卡住重庆,就是拿到钱买到枪,也运不进来呀!”邱翥双一下子从床上坐起身来,两眼盯着罗泽洲说:“师长,现在有批不要钱的枪,你敢不敢要?”罗泽洲一听有不要钱的枪,兴奋地折起身来问道:“邱师爷,你的名堂多。枪在哪里?我要!”邱翥双不紧不慢地说:“吴佩孚的枪好不好?他警卫背的是清一色的德国造,手下全是汉阳造不说,还有百克门机枪。这些好武器我们川军哪个有?我们敢不敢缴他的枪?”

罗泽洲一听缴吴佩孚的枪,面有难色,迟疑道:“缴他的枪行吗?”邱翥双说:“怎么不行?现在大竹是你的防区,范绍增保不了吴佩孚的驾了。这是个极好的机会,你可不能连送到嘴边的肉都不敢吃。退一万步说,就是你今天不缴他的枪,四川其他部队也要缴他的枪,就看哪个先下手啰。”罗泽洲一听动了心,又迟疑地说:“这出师无名……”邱翥双急了,指着罗泽洲说:“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现在蒋介石正在通缉他,你是国民革命军的师长,奉蒋总司令的命令,请吴大帅交出武器。一句话就把枪械缴到手了,何乐而不为呢?”

罗泽洲听了心服口服,一拳头砸到床上说:“邱师爷,就照你说的办,快给熊玉璋下命令!”邱翥双下床穿起拖鞋,走过去接通了熊玉璋的电话。邱翥双向他下达了缴吴佩孚枪械的命令,熊玉璋听后吓了一跳,连忙叫苦说:“邱师爷,这个事不好办啊!”邱翥双紧逼一句说:“这是师长的命令,我现在就在师长办公室打电话,师长就在旁边,要不要师长亲自再给你说一遍!”罗泽洲一向骄横霸道,部下都很怕他。熊玉璋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更怕他三分,连忙改口说:“邱顾问下的命令是一样的,我执行就是啰。只是……只是你看我该怎么下手呢?”邱翥双喊着熊玉璋的外号说:“熊歪嘴,这个好办,你先下令一个团占据大竹四门高处,然后你带一个团包围‘芝兰堂’,你向吴佩孚传达蒋总司令叫他解除武装的命令,你说你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熊玉璋说:“是、是、是!我照命令执行!”

熊玉璋放下电话,下令集合队伍,抢先占领四城门,亲自带一个团包围“芝兰堂”,先缴了吴佩孚门卫的械,然后带一连人端枪进入吴佩孚客厅。熊玉璋先向吴佩孚敬了个礼,说:“报告大帅,罗师长奉蒋总司令的命令,请大帅把卫队全部解除武装!”

吴佩孚一听火冒三丈,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说:“什么话,要我缴枪,我吴某转战沙场几十年,从未缴过枪,办不到!”吴佩孚的幕僚陈廷杰、刘泗英、张方严等一听熊玉璋是来缴枪的,大出意外,走过来说:“熊旅长,大帅有恩于四川军人,对大帅不能不义啊!”

吴佩孚提高嗓门吼道:“罗泽洲有今天,包括你熊玉璋能当旅长,不是靠我吴某扶持的吗?你们师的3000条汉阳枪从何而来?今天,你小小一个旅长,竟敢带人来缴本大帅的枪,简直是笑话!”熊玉璋赔着笑脸说:“大帅息怒,我熊玉璋怎敢缴大帅的枪呢?是蒋委员长要缴大帅的枪,我是军人,奉罗师长的命令来请大帅自动解除卫队的武装!”

吴佩孚勃然大怒,站起来拍着桌子,咆哮道:“我不缴枪,我不受威逼。想不到我吴某今天虎落平阳被犬欺!”刘泗英、陈廷杰上前劝慰:“大帅息怒!大帅息怒!”

双方僵持。熊玉璋在客厅里守着,既不敢动手,也不敢走。一直挨到5日凌晨,熊部士兵在城楼上站立太久,步枪不小心走火,射入了“芝兰堂”,引起大帅府内一片骚乱,人们以为熊玉璋要动武强行缴枪了。

1、窃国大盗袁世凯

袁世凯是北洋军阀的奠基人,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军阀,他是厚黑的典型。戊戌变法中,他假装支持变法,使“戊戌六君子”倒在血泊中,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们打着“实行君主立宪”的旗号,演出一场“逼宫戏”,后又举着赞成共和的幌子,巧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之后,他欺骗孙中山,杀害宋教仁,镇压了二次革命。当上了大总统后,又悍然恢复帝制,当上了中华帝国的皇帝。

2、北洋之虎段祺瑞

段祺瑞这只“北洋之虎”,皖系的巨魁,在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十六年间,他三次出任国务总理,一直处于权利的核心,即使在他下台期间,仍能呼风唤雨,待机而出。他不搞阴谋,不搞谋杀,崇尚简朴,为政清廉。同时,他又镇压人民,反对学生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他制造了,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三一八”大惨案。 

3、贿选总统曹锟

曹锟1985年投奔袁世凯新建陆军,很快成为“三洋三杰”之外的第三号人物。曹锟作为直系重要头目之一,在直、奉、皖三大派系中左右逢源,先是图谋副总统不成,后又拉拢奉系,打败皖系,最终谋取了直系军阀独掌北京政权。上演一“贿选总统”的丑剧。一年后在军阀混战中被囚禁,被迫提出辞呈。后长期寓居1938年天津病逝。

4、胡帅张作霖

张作霖出身绿林,当过胡匪,因而被称为“胡帅”。由一个被清政府招抚的土匪头目,升至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成为“东北王”,他还曾问鼎中原,一度控制北京政府并当上国家元首。“智深须有忍,将勇贵能谋”就是他自己的写照。因而他能统治中国东北达十三年,成为北洋军阀中别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5、秀才军阀吴佩孚

吴佩孚师从名儒,得中秀才,他读了古今中外不少的书,不少的兵法,在军事上,他长于权术,善于临时应变,打败了许多敌人,曾得“长胜将军”的称号。吴佩孚在其戎马生涯中还做了许多的诗词,反映他得意时,失意时,苦闷时的心情。因此他称为秀才军阀是恰当的。 

6、不倒翁阎锡山

西王阎锡山经历清王朝末期,辛亥革命北洋军阀。国民党统治几个历史重大变革时期。不管形势如何变化。他均能用他的权术或投靠袁世凯,或依附段祺瑞,或与中共合作,乃至与日本勾结来保全并扩展自己的地盘和势力,因而他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这在中国近代军阀史上是少的。因此,阎锡山可谓名副其实的“不倒翁”。

7、混世魔王张宗昌

张宗昌无知无识,人称“狗肉将军”,他有三不知:一不知兵有多少,二不知钱有多少,三不知姨太太有多少。他当过土匪,后又在张作霖的卵翼下发迹。竟至拥有兵数十万成为山东的土皇帝。在他督鲁的三年间为恶甚多,人民对他恨之入骨。 

9、山东土皇帝韩复榘

韩复榘由一个普通的士兵被提升为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继张宗昌之后,他曾统治山东达七年之久。他自称“韩青天”,到处断案,却草菅人命,留下不少笑话,抗日战争开始后,他退弃山东,成了蒋介石的替罪羊。

9、小诸葛白崇禧

白崇禧是桂系新军阀中,仅次李宗仁的第二号首脑人物。在众多的军阀中,白崇禧以足智多谋,满腹经纶而闻名,有“小诸葛”之称。他曾为李宗仁长期筹谋划策,为统一广西立下奇功。以后又长期担任国民党军队副总参谋长及国防部长等要职,为蒋介石立下汗马功劳。

10、广东军阀陈炯明

陈炯明1911参加辛亥革命,因他极喜趋新弦奇,在当时的广东社会,就军事上的言行十分引人注意。一度受到孙中山的相信,后随个人权欲极度的滋长,拥兵割据,广州公开设立总统府,背叛了革命,蜕化为反动军阀。

所谓军阀,是指军人以武力为后盾,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但是由中央政府或承认中央政府,以保有并扩张自己的权位,忽视国家的秩序法律。词源出自《旧唐书·郭虔瓘传》有著名的汉末群雄、北洋军阀、直系军阀、皖系军阀等。近代意义上的“军阀”一词,是由梁启超从日本翻译而来的。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历史上把长江吴淞口以北的军阀也称北洋军阀。

一本双枝同茂密  千家万户普芬芳

    “据族谱上记载,寿光郑氏始祖郑澄的祖父郑栲,于明初任河北枣强县令,其后代也就在枣强县落了户,也就是说寿光郑氏的根在河北枣强。”近日,记者来到古城街道垒村,82岁的郑洪三向记者介绍,明正统二年(1437年),寿光郑氏始祖郑澄与夫人携二子一侄,由河北枣强县奉旨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集结派遣,后经千里跋涉迁到寿光。

    郑姓为中文姓氏之一,源出姬姓,始祖是郑国第一代君主郑桓公友。郑国被韩国灭亡后,国人改姓为郑。自三国始设荥阳郡之后,天下郑姓言源流者,皆曰出自荥阳。郑姓人中自古有“天下郑姓出荥阳”或“荥阳郑氏遍天下”的说法,所以,郑姓主要发源于今河南中部一带。

    郑姓大举南迁,始于西普“永嘉之乱”,是“入闽八姓”之一,嗣后不断在此发展,并繁衍播迁于南方广大地区,形成了诸多郡望。郑姓如今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尤其是在南方地区,以福建、浙江两省最多,占到全国郑姓人口的大多数,可以说郑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

    据了解,寿光郑姓始祖郑澄之后迁居寿光至今已574年,现已繁衍子孙24代,人口总计超过万人。当年澄祖与夫人携二子(忠、孝)一侄(建)奉旨前往山东,澄公不堪其苦,途中病逝于金乡县,其夫人与二子与一侄经艰难跋涉,抵达寿光彭家道口暂居。

    澄祖夫人故后,郑忠、郑孝又去金乡迁澄公柩与其母合葬于彭家道口。后三人各自迁往一处,孝迁至台头一带,忠迁居古城垒村,建则移至广饶石村。虽各立门户,但兄弟及后人累世相好,郑氏家祠有联曰“一本双枝同茂密,千家万户普芬芳”。

    寿光郑氏二世祖郑忠从彭家道口迁居垒村,经过500多年繁衍生息,已发展到800多户,人口逾3000人,从垒村迁到寿光各村的也有不少,其中古城街道北孙云子村已过百户、约430人,北马范村有45户、150多人,尚家村约140户、近500人;孙家集街道郑家村110户,550多人;洛城街道于家尧河村35户,150人;上口镇增城村26户,100多人;田柳镇于家庄村60户,200多人;化龙镇信家桥村40户,170多人。另外,从垒村迁往圣城街道、古城街道、田柳镇、侯镇、孙家集街道等处共200多户,人口在1000人以上。

    寿光郑氏二世祖郑孝(忠之弟)的后代,居住相对集中,全都在台头的郑埝、大坨、小坨及附近村庄(注:东营市广饶县大码头镇小码头村、稻庄镇南雷埠村,广饶经济开发区乐安街道东关村等也有分布),至今已繁衍24代,有1000户,4000多人口。

      (本报记者张文志)

    “乡里奇才”郑道行(1612年一1682年),五岁便知读书,通音律,“出口不思,动有奇语”,被乡里称为奇才,十三岁入泮(上学),十六岁补瘭生,两年后年仅十八岁就以山东第四名的成绩考中举人,是寿光郑氏第一位举人,但由于正值明清更替换代时期,他排满抑清情绪严重,朝廷曾多次请他到官府任职,但他屡叫不从,后以明衣冠终老。

    “钦赐举人”郑曰唯(1716年一l804年),郑道行的玄孙,自幼聪明好学,性格慷慨豪爽、恭俭好义,考举子没有成功,便自设义塾,家贫者少收或免收塾费,上课“口陈指画,娓娓不倦”,深受生徒及乡里敬重。乡里联名将其高尚师德情操报于县衙,请求表彰,后朝廷于乾隆六十年钦赐为举人,于嘉庆元年又钦赐为翰林院检讨。

    “吴佩孚之师”郑韦(1856年一1938年),自幼聪慧,但因为家境贫寒,无法入塾就读,先是家父教其识字,后旁听村塾,先生见其才思过人,收为弟子。光绪元年中秀才,光绪八年秋乡试中举人,名列全省第二,时年25岁。后在临朐、广饶、昌乐等地教学,在广饶任教时,所教七名弟子同时登科,一时名声大震。1891年任河南范县教谕,1894年又擢升登州府教授,在任十余载,品端行正,勤勉职守,上下赞誉有加。1906年辞官隐退,坦然无顾,返回家乡。他的学生吴佩孚于民国五年派人带亲笔书信邀请他出山,并许以月薪600元现大洋的优厚待遇,他不为所动,称病卧床,坚辞不就。

      (本报记者张文志整理)

(选自2011年8月13日《寿光日报》A4版)

吴佩孚,字子玉,山东人。直系将领,出身于北洋第三镇,其资历虽不如段祺瑞 冯国璋等人深厚,但相对于张作霖等人也算是北洋嫡系。

其早年曾在开平武备学堂就读,后投奔时任第三镇统制的曹锟并得其重用。

在护国战争爆发后,吴佩孚率北洋三师第六旅先行入川,并大败此前一直势如破竹的蔡锷将军。又于护国军的包围圈中救出了总司令曹锟,得到了曹锟的感恩与重用,这为其后来在北洋军中大展拳脚作了铺垫。

在段祺瑞执政时期的护法战争中,吴佩孚率第三师大败湖北靖国军,连克湖北湖南,军威大振,为其日后掌握整个直军赢得了许多资本。后又发反战通电,得到了一片赞许。

在直皖关系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吴佩孚坚决站在曹锟一边,甚至不惜与段祺瑞对抗。直至1920年,大战爆发,吴佩孚挥师北上,与皖军对阵于直隶,后亲率一支直军突袭边防军司令部打破战场僵局,并大兵压境,亲自指挥直军击溃了两线的皖军,取得了直皖大战的胜利。此次大战胜利,直系接管了皖系的大部地盘,接收了皖军的大量武器装备与军事人才,使直系在当时成为了全国最强大的派系。此时直军的指挥大权集中于吴佩孚之手,他也看出了直奉两系围绕着瓜分战败皖系和对内阁控制方面的突出矛盾,并积极练兵整合军队以待下一次战争的爆发。

终于,1922年,直奉战争爆发,面对奉军的强大攻势,吴佩孚亲任直军总司令排兵布阵,兵分三路迎敌。双方在长辛店等地展开激战,而后吴佩孚亲临前线指挥,命令直军的步兵绕到奉军后背猛攻,加上奉军16师的倒戈,奉军大败,张作霖带残部逃回奉天,直军大胜。

此胜过后,吴佩孚风光无限,不仅大败强敌,且大哥曹锟对他也是十分信任,将几乎所有大权均交于他手,自己在北京争夺总统宝座。此时的吴大帅意气风发不仅手握直系数十万雄兵,虎据洛阳向全国发号施令,而且登上了美国的时代周刊,被称为中国的最强者,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

放眼中国,吴佩孚当得起这个最强者。他不仅战功赫赫,曾经一战安湘 ,再战败皖,三战克鄂,四战克奉,有着常胜将军的美誉,为北洋政府的稳定作出巨大贡献。而且他出身北洋嫡系正统,名望极高,为人正派,不贪污,不纳妾,不入租界,是一位有风骨的军人,更是北洋军阀当之无愧的核心人物。

吴佩孚大竹缴械始末_吴佩孚传简介

  吴佩孚(1874—1939)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民国初曾有一段时期掌握过中国的命脉。吴佩孚字子玉,山东蓬莱秀才,北洋直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