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东宫门牌楼为何被称为“涵虚?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2收藏

颐和园东宫门牌楼为何被称为“涵虚?,第1张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修建清漪园时,在大宫门(今称东宫门)外,修建了一座四柱三间三楼木质牌楼。牌楼东西两侧各嵌有一块匾额,东侧为“罨秀”,西侧为“涵虚”。这座牌楼被视为颐和园的第一道景观,从乾隆年间的《万寿庆典图》上可领略清漪园时期大宫门牌楼的旧貌。

光绪十二年(1886年),醇亲王奕秉承慈禧太后的懿旨,挪用海军经费开始修复清漪园。复建工程大约进行了九年,直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才初步完工,并将清漪园改称为颐和园。同时将大宫门改称东宫门,而该门外的牌楼历经130余年风雨侵蚀,已很破旧。于是,这座牌楼被整体拆掉,向东移至距东宫门200米左右的位置重建。

新建的东宫门牌楼由原来的四柱三间三楼变为了四柱三间七楼,仍东西向坐落,前后檐有龙凤透雕花板,两面彩绘有金龙176条、凤36只,顶部变成了高低错落的七条脊,彰显出皇家牌楼的富丽堂皇和高大气派。但匾额上的字前后调换了位置,东侧改为“涵虚”,西侧改为“罨秀”。

有研究者分析,这是慈禧太后为了突出新建颐和园和被焚清漪园的不同,也包含有风水轮流转的一种企盼。

国旗我们知道,作为一种代表着国家的标志性旗帜,一个象征,国旗所包含的寓意是非常厚重的,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而很多人可能也会有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古人们是不是也有国旗呢?当时不同的朝代不断更迭,而每一次出现大一统的王朝的时候,会不会也有一个象征着自己国家的国旗出现?国旗究竟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有人说明清时期都有自己的国旗,这是真的吗?那明清时期的国旗究竟是长什么样的,是怎么诞生的,又是代表着什么意思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最早的国旗是什么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主权意识不断增强后必然的产物,最初的国旗产生于近代欧洲。中世纪的欧洲各国统治阶层将纹章作为家族的象征,后来纹章的缎带颜色与徽章图案就发展成为国旗。

世界上最古老的国旗系丹麦国旗,被称为丹麦人的力量。旗地为红色,旗面上有白色十字形图案,稍偏左侧。

丹麦国旗又称为丹尼布洛(丹麦语:Dannebrog),意思为丹麦人的旗或红色的旗。相传在一次战争中,上天施给丹军一面有白色十字的红旗,使其从困境中转败为胜。此后,白色十字的红旗就成为丹麦王国的国旗。国旗的十字图案,以表示冰岛历史上与丹麦的特殊关系。

据丹麦史诗记载,公元1219年丹麦国王瓦尔德玛·维克托里斯(也称胜利王)率军对爱沙尼亚异教徒征战。6月15日隆达尼斯战斗中,丹军陷入困境。突然,一面带有白色十字的红旗从天而降,并伴随着一个响亮的声音:抓住这面旗帜就是胜利!在这面旗帜的鼓舞下,丹军奋勇作战,转败为胜。此后白色十字红旗就成为丹麦王国的国旗。至今每年6月15日,丹麦都要庆祝国旗日即瓦尔德玛日。

但是在当时国旗并没有广泛被各国使用,原因在于各国封建王权势力强大,并没有现代国家的主权意识。

2古代有国旗吗

1917年张勋进入北京扶持清朝废帝宣统复辟,导致整个北京大街的景象曾一度恢复到了清朝时的旧模样,其中一样,就是居民们降下代表民国的五色旗,代之以龙旗(因为清朝灭亡好几年了,龙旗不好找,好多人都是临时用纸在布上面糊的),那么,这龙旗是个什么玩意儿?它既然可以用于替代民国国旗,那么它是清朝的国旗吗?书上面没有任何交代。带着这一疑问,笔者后来又查阅了一番资料,这才终于恍然大悟,这面龙旗确实就是清朝的国旗。那么,这面国旗又是个什么来头呢?

我们不妨先说说国旗诞生的历史。国旗在人类历史上其实是一个十分新奇的玩意儿,它并非自古就有,实际上一直到近代才在欧洲出现。据说,世界上第一面国旗是丹麦国旗,据丹麦史诗记载,公元1219年丹麦国王瓦尔德玛·维克托里斯(也称胜利王)率军对爱沙尼亚异教徒征战。6月15日隆达尼斯战斗中,丹军陷入困境。突然,一面带有白色十字的红旗从天而降,并伴随着一个响亮的声音:抓住这面旗帜就是胜利!在这面旗帜的鼓舞下,丹军奋勇作战,转败为胜。此后白色十字红旗就成为丹麦王国的国旗。但是在当时国旗并没有很快被应用开来,原因是当时欧洲各国封建王权势力还很强大,并没有现代民族国家的主权意识。随着欧洲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展开,国家的民族意识和主权意识高涨,大量国旗这才应运而生。然后,随着欧洲殖民者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展开侵略和扩张,国旗的理念也就随之被传播到世界各地,20世纪以来,随着亚非拉国家独立的高潮,大批国旗随着新独立的国家诞生。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包括未被普遍承认地区)的国旗数量已达到199面。

中国自然也不例外。中国国旗的诞生也是在欧洲殖民者入侵的影响下逐渐诞生的。古代中国虽有多种多样的旗帜,但主要用于帝国内部各种仪式,用来标识公侯将相的身份地位以及集团属性等,却一直没有国旗的理念,更谈不上去制定一面国旗作为整个国家的象征。旗帜在中国古代还被广泛应用于战争之中。中国是世界上出现军旗最早的国家之一,原始社会后期起即以旗帜作为聚集族人的标志,进军打仗时打的一种旗,上面画鸟隼图形,有着浓厚的图腾崇拜色彩。古代军旗旗色、旗幅大小、旗杆长短和装饰的不同,表明率兵者的地位,同时反映其文化心理。各朝代的军旗均在旗幅上标有朝代简称的字样。如绣有唐字,便是代表唐朝军队。另外,统帅和将领常在旗幅上绣自己的姓,以与别的军队区别。像关羽之军打关字旗,岳家军打岳字旗。也有以称号为旗的,如闯王李自成的起义军打闯字旗。这一点,我们在观看中国古代历史的电视剧时就不难发现。随着社会发展和指挥军队的需要,旗帜样式不断改进,种类不断增多。明朝军事家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设有主将用的三军司命旗,识别将领身份的认旗等。因为旗帜在军事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作用,旗这个名称更是进一步演化成了一种军事单位的名称。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满清八旗军就是根据旗帜图案而命名的,即画龙和不画龙的黄、红、白、蓝四色共八种旗帜。

3清朝时期的国旗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之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原来奉行闭关自守政策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强的交往日益增多起来。但在刚开始,清朝统治者仍然顽固地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欧洲来的这些国家都是些不足挂齿的蛮夷小国,不需要与他们平等的外交活动,自然也不必和他们一样张挂国旗。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清政府才逐渐认识到制定一面国旗以作为国家象征的重要性。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进一步侵入中国,开始在中国水域部署海军。中外水师如果同处一块水域,免不了生出许多冲突。由于没有统一的官船旗号,大清水师在与西方海军的交涉中吃了许多哑巴亏。1862年,湖北长江水域发生了一起中英水兵斗殴事件,英国人硬说不知道那是中国兵船,拒不负责。恭亲王奕痛定思痛,开始考虑在海军中制定一面统一的旗帜来区分中外船队,于是找两江总督曾国藩商量相关事宜,曾国藩表示赞同。奕提供给曾国藩参考的方案是**龙旗,而曾国藩考虑到**龙旗与八旗中正黄旗的形态接近,为避僭越之嫌,提出将**龙旗削去一角,成为一面形制特异的三角尖旗。1862年(同治元年)10月17日,清廷批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旗帜方案:所有水师船舰均悬挂三角形**龙旗,以龙旗作为中国官船旗号,就这样,龙旗在外交层面上具有了王朝或者说国家的象征意义。

虽然设计龙旗的初衷是用作水师官船的标志,但由于清政府没有其他可以用作国家象征的旗帜,这面龙旗事实上已经被外国人视作大清国国旗。据何如璋1877年《使东述略》记载,大清使团船近内口时,要停下来施炮二十一声,桅杆升日本国旗,日本戍兵也在对面升龙旗,炮如其数,互相为敬。至迟到光绪初年,龙旗的使用范围已经从船上扩大到陆上。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中国展馆北向建木质大牌楼一座,上书大清国三字,两旁有东西辕门,上插黄地青龙旗,与官衙一式,极形严肃。1881年(光绪七年)9月,清政府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回国后,由于三角形的旗与西方各国军舰上的国旗皆不相同,将黄龙旗改为长方型。

由此可见,最早在外事场合使用的龙旗,是一些外国机构或个人自作主张替中国使团设计、制作,并应用于外交仪式上的。龙旗作为涉外事务中的国家象征,大约在同治年间逐渐被中国官员所接受,但在对内明确为一种民族国家的象征,则是更加晚近的观念。1888年,在李鸿章等人主持下,才在《北洋海军章程》中第一次使用国旗这个新概念按西洋各国,有国旗、兵船旗、商船旗之别。李鸿章在同西方列强谈判、签约、通商、互派外交人员等外交活动中,看到西方列国庄严悬挂国旗,而中国却无旗可挂,深感有失天朝威仪,于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场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国的旗帜,请求颁制国旗。慈禧就命李鸿章负责设计图案。经过多方征集筛选,李鸿章上呈了八卦旗、黄龙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种方案,供慈禧太后选定,最后依然决定使用黄龙旗(黄底蓝龙抢赤珠)为大清国国旗,含义是:龙是至尊无上的神圣之物,象征皇帝,按照五行之说,中央属土,土为**,亦为满清之色。1889年3月,两广总督张之洞要求善后局按照新规定绘制国旗:兵船国旗改为长方形,**,中嵌青色飞龙。5月,出使美国大臣张荫桓奏请按《北洋海军章程》,以长方形龙旗为国旗,斜幅龙旗为商旗。是年,新样式的国旗正式启用。这就是中国的第一面国旗。如此算来,从1862年到1889年,中国近代第一面国旗从雏形到定型历时将近三十年。

说完国旗,接下来说说国歌。国歌与国旗一样,都是欧洲近代的产物。荷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国歌的国家。1569年,荷兰人民为抵抗西班牙统治者的统治与压迫,高唱《威廉·凡·那叟》(奥兰治的威廉)冲向敌人,并战胜了西班牙统治者。荷兰人民对这首代表着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十分地热爱。后来,这首歌曲成了荷兰的国歌。从此以后,许多国家也争相模仿,制定出自己国家的国歌。

与制定国旗的过程类似,清朝国歌的制定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878年(光绪四年),曾纪泽出使英、法,两年后又兼任驻俄公使,谱写了名叫《普天乐》的歌曲,并作为国乐的草案上呈朝廷,但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不过在海外已被当作国歌来演奏。

1896年,清朝政府派遣时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作为外交特使赴西欧和俄罗斯作礼节性访问。欢迎仪式上,主方要演奏中国的国歌,李鸿章顿时傻了眼:从来就不知道国歌为何物。慌乱之下,李鸿章只好临时找了一首适合清政府口味的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古曲,作为国歌临时使用。这个国歌的歌词写得还算大方: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此曲后来改称《李中堂乐》。

1906年,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颂龙旗》:于斯万年,亚东大帝国!山岳纵横独立帜,江河漫延文明波;四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产博。扬我黄龙帝国徽,唱我帝国歌!在需要唱国歌的时候,清朝官员们就用这首军歌来当国歌使用。

1911年10月4日,清政府谕令内阁正式制定国歌:典礼院会同礼部各衙门创作、呈览的国乐。这首国乐名为《巩金瓯》,歌词是这样的: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尽管这首歌的歌词听起来有点晦涩难懂,但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却十分美满,无非是上天保佑我大清延绵万世什么的:承蒙上天庇佑,当保牢疆土。老百姓们都欢欣鼓舞,庆幸生于清平盛世,真是幸福吉祥,心情舒畅。大清帝国有上苍保佑,会像苍天一样不会塌下,像大海一样不会枯干。说来可笑的是,与这首歌所表达的寓意恰恰相反,仅仅6天之后(即10月10日),武昌起义就爆发了,清政府随即土崩瓦解,迅速走向了灭亡。因此,这首国歌并没有传唱开来,很快被人们给遗忘掉。

地坛的整体布局坐北朝南,四周是锯齿形的双方形坛墙,分为内坛和外坛。中轴线略向西北倾斜。地坛以方泽坛为中心,周围有内廷、斋宫、神库、神厨、祭祀亭、钟楼。它的面积很小,373公顷,只占天坛的1/8左右。举行仪式的方泽坛平面呈正方形。上层楼高128米,边长205米。下层楼高125米,边长35米。乍一看,它似乎简短而简单。然而,就在这看似虚无的表象下,却蕴藏着象征、对比、透视效果、视错觉、比例夸张、突出光影等一系列建筑艺术手法,以及古代建筑师的巧妙构思。内坛有七组建筑。古人认为皇帝的土地要在简单的环境中祭祀,所以祭坛的建筑很少,造型简单,没有复杂的装饰。方泽坛和黄佐石群的主体建筑布置在中轴线的南面,祭坛在前,神龛在后,是模拟宫殿建筑“前朝后寝”的规定。皇帝的斋宫安排在西北方。方泽坛是举行仪式的祭坛,狭义的地坛指的就是这个祭坛。祭坛周围是一条名为方泽的方形运河。方泽西南侧有个石雕龙头。祭祀时,方泽向龙口深处注水,形成“泽中方山”。古人认为坛“必经霜雨,达天地之气”,所以上面没有盖房子,也没有内部空间。这是祭坛的一般做法。坛面由方形白石铺成,整个坛面由1572块石头铺成。上层中央1/9铺大石头,纵横6块,分成4个角的8个方块,纵横8块。上层有24条路。围绕中心,有8个环,最里面的环是36,每个环增加8,最外面的环是92。下层40路,也是8环,最内环100块,最外环156块。祭坛上放着面包和**釉面砖。每边有八个台阶。下层东西两侧各有四个石座。南有两个雕山图案,北有两个雕水图案。祭祀时,放置五岳五镇、帝陵所在的武陵山、四奴坛祭神。方泽潭周围有两道矮墙,名为“丛”。祭坛也是祭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古代,坛规被称为坛制。方泽坛是一个双方形,**琉璃瓦屋顶。四面正中各有一座白石门,北面三门,东、西、南各一门。在墙之间的东北角有一个灯台。灯杆高10尺7尺5寸,祭祀时用来挂灯笼。御室在中轴线的南端。大殿不大,朝北,宽五间,歇息在山顶,单檐,铺**琉璃瓦。内檐彩画是河西印章最高水平的彩画,均以凤凰为题材,这是一种罕见的做法,是清代的原作。天皇的神龛一般供奉在天皇的房间,祭祀时移至方泽坛。栅栏的大门正对着方泽潭的南凌星门,栅栏上覆盖着**琉璃瓦。斋宫在东,正对中轴线。正殿建在单层平台上,宽七间,单檐歇山顶。前面有一个平台,周围有白石栏杆。北有七殿,南有七殿,单檐悬于山顶。大厅后面有七个警卫室。东面有一座内宫门,四周有高墙。整个建筑的绿色琉璃瓦。在北京的各种祭坛中,只有天坛、地坛和先农坛有斋宫。因为皇帝是皇帝的附庸,斋宫必须建在祭坛下方,朝向和颜色必须低于祭坛的规定。还有四组附属建筑,排列在中轴线的西面:神库和再生亭在方泽潭的西面,钟楼和神马圈在斋宫的北面。钟楼上挂着一口嘉靖年间铸造的铜钟,仪式开始时钟声响起。斋宫是皇帝祭祀土地时停留的地方。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等皇帝曾在此下榻。主体建筑位于西面和斋宫东面,由西、南、北三个大殿组成。它建于1530年,1730年重建。神库建于1530年。这一小群建筑由四个五开间悬山堂和两个井亭组成。正殿名为“神库”,是存放凤阁、龙亭和皇帝迎神用房的地方,用于临时祭祀。东配殿叫“祭祀仓”,是存放祭祀用器具和器皿的储藏室。西配殿被称为“神厨”,是制作祭品和供品的地方。南殿叫“乐器库”,是存放祭祀用乐器和服饰的地方。东西井亭是为了给方泽潭内渠注水,给厨房供水。南馆和梁静馆建于1749年。祭祀亭位于神厨南侧,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它是古代皇家祭祀前宰杀牲畜的地方,又称祭祀亭。亭内有石槽,门两侧有原井亭,供洗祭之用。在古代,人们屠宰祭品也很讲究。祭祀前一天的开始,这里要举行祭祀仪式:屠夫事先在亭壁东面挖一个两尺见方、两尺深的坑,也叫“舒坎”。太常寺官员在亭外设香案,光禄寺大臣着正装。在太常寺两位李赞郎的带领下,他们到香案前部和北部烧香,然后和御史礼部官员一起观看了宰杀。屠户用銮刀砍动物;用器皿取祭物的头发和血,葬在城墙的东边。祭祀仪式结束了。宰亭西侧是井亭。敬亭最大的特点是亭顶开阔,高耸入云。井口冲向天空,表示其中蕴含天地之气。宰亭上方的几根柱子并没有落地,而是全部落在了四根角梁上。祭祀亭的****在清代是没有的。它的柱头是直接连在一起的,没有垫子,它的木质构件特别简单。后来,祭祀亭以其最初的历史面貌面向世人。大殿上铺着青砖,有一个火炉和一个浮动的祭祀池。里面有皇帝的祷文、牌位、祭祀器皿和贡品,是地坛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钟楼建于1530年,是一座双檐方形建筑,有三个断断续续的山形绿色玻璃屋顶,总宽度超过12米。由于年久失修,它于1965年被拆除。2000年,按原样重建。钟高258米,直径156米,重2324公斤。碑文写着“大明嘉靖年、月、日制”。钟声洪亮有力。神马殿建于1530年,建筑为五开间悬山绿琉璃瓦顶。它的整体宽度为1955米,每个房间的宽度相同,深度为75米。外面有一堵墙。1999年进行了顶升大修。牌楼又称牌坊,是地坛西门的第一座建筑。明清皇帝先过牌坊,再进坛门。地坛的牌楼和颐和园东门外的牌楼一样高大雄伟。明代初建时名为“太者街”牌楼,清雍正年间重修时改为“广后街”牌楼。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两座牌楼没有保存下来,后来的牌楼都是按照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风格重建的。新建牌楼高135米,气势雄伟,绿色琉璃瓦面,上漆“龙凤”二字,下绘单凤牡丹图案,正面正中为“地坛”二字,背面核心为“广后街”二字。季芳庙位于外滩西北部,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这是一个封闭的古典园林。园内有厅、廊、亭、攀廊、假山,布局严谨多变。园区内有近900平方米、12米高的温室大棚。除了数百种名花异草,还有假山和小溪。这是一个宁静的仙境,风景秀丽,四季如春。牡丹园是我国面积最大、植物种类最丰富、亭台楼阁、水榭花架等园林小品最精美的园林。在园林中,通过整合的手段,遵循园林布局,护岸采用自然岩石和灌木相结合的形式,造型生动,布局灵活,景观风格与水榭相统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造园师师法自然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圆的概念由来已久。所以地坛建筑作为祭祀大地的场所,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反复使用象征大地的正方形作为几何母题。从地坛平面的形成到墙圈和祭台的建造,一系列大小不一的方块反复出现,与天坛以象征天的圆圈为母题的反复情况形成鲜明对比。这些重复出现的广场不仅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而且在构图上营造出稳定、协调、稳重的建筑形象,非常符合大地的质朴自然。根据古人云天有晴地有阴的说法,方泽坛坛面上的石头都是阴天,也就是偶数:中央有36块大方石,纵横6块;围绕中心点,舞台上有8圈石头,最里面的36个,最外面的92个,每圈增加8个;台上还铺了8圈石头,最里面的200块,最外面的156块,也是每圈增加8块;上层有548块石头,下层有1024块石头。两个平台由八步连接。所有这些都是“本土”理论的象征。方泽覃建筑艺术的另一个突出成就体现在对空间节奏的完美处理上。它的方平面向心重复构图,使中央的方形祭坛显得极为雄伟。这种非凡的气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去除周围建筑所有多余的部分,让它们尽可能以最简单、最精致的形式出现,从而形成高度净化的环境;其次是对空间结构的巧妙处理:两层坛墙刻意营造成不同的高度,外墙在帽下17米,而内墙只有09米,外层比内层高出近一倍;外门高29米,内门高25米。虽然两个平台的高度差不多,但是台阶的高度不一样。上层平台宽32米,下层平台宽38米。这种放大透视、缩小特写的手法,大大增强了透视的深远效果。更重要的是,这种安排也给朝拜者营造了一种特殊的心理节奏。当人们沿着神道走向神坛时,他们走得越远,建筑就越矮,崇拜者本身就越高。当人最终登上神坛时,自然会有一种扫云俯视世界的感觉。除了在视觉上提升人的节奏感,我们还非常重视人的触觉,尤其是脚的感觉。中国建筑历来重视地面的铺砌和路与台阶的距离,目的是营造一种特定的意境或氛围。方泽坛的空间和距离,从第一个门到第二个门,从第二个门到台阶的前面,大约是32级台阶。两层平台8步,上层平台32步左右。这种重复,持续的时间一样长,自然就把脚的触感转化成了心理节奏,一种登顶的舒服感就会油然而生。如果说皇帝拜天是为了表明自己是天子,是受天之命,那么当他们拜地的时候,要强调的是他们统治大地,统治万民的法治。所以天坛的建筑重在天的至高无上,祭天的人被置于从属地位,而地坛的建筑则不然。虽然也要表现大地的平坦和辽阔,但要突出国王作为大地主人的威严,唤起皇帝统治万民的神圣感和自豪感。因此,建造地坛的古代建筑师煞费苦心地做出这样的构思和设计。北京地坛的建筑

牛栏山元圣宫

牛栏山镇位于顺义城北约20里处,自古为顺义重镇,东临潮白河和风光旖旎的牛栏山。牛栏山镇 历史 悠久,辽时,这里设都统司,明时这里设急递铺,并建有递舍,置马匹,传递公文,军报。牛栏山镇地势险要,为京热要冲,是北京及周边地区通往口外的交通要道。清时康熙皇帝去热河行宫避暑,围场围猎都要经过这里。而潮白河,清时曾设漕河营,用以保护潮白河上的运粮船。志书载:牛栏山有门四,各关户口繁殷,商号兴盛。清时镇上烧锅出产的白酒和顺义西烧锅的白酒,在北京四九城被称为“东路酒”,享有盛誉。

元圣宫在牛栏山镇东门外向北,始建年代,何人所建,因何而建,查阅资料,访问本地上年纪的人,均未见明确记述。有记录的是,此庙曾在明隆庆六年(1572)、万历丙午(1576年)年间重修,可见,元圣宫在明时就已存在。元圣宫原名“真武庙”,前殿供奉有真武大帝的塑像,后殿供奉着玉皇大帝的塑像。真武,又名玄武,传统的四象之一。二十八宿形成后,由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组成龟蛇相缠之象,为北方之神,同青龙、白虎、朱雀合称四方之神。《后汉书·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宋时因避讳,改玄为真,为道教所信奉。因玄武为北方之神,属水,我们判断,才将庙址选在潮白河畔。真武像披发、黑衣,仗剑,踏龟蛇,从者执黑旗。道教祀真武,以龟蛇二将置于其旁。

我国各地,真武庙是最常见的庙观之一,广受香火。玄武也由最初的星神被改造成为动物神,又被改成人格之神。在宋代开始日兴,到了元代,被加封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真武达到鼎盛是在明朝永乐年间。朱棣称帝后,又加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在武当山兴建庞大的道教建筑群。他还宣扬自己是真武化身,据说武当山金殿真武神像,即按朱棣相貌塑成。

康熙五十五年(1716),黄成章任顺义知县。黄成章,字子达,四川绵竹人。在顺义任内,他律己廉洁,礼贤下士,关心人民疾苦。顺义县城西北地势低洼,雨季道路被冲毁,难以通行,他捐俸禄筑堤挡水。并多次亲临乡间,鉴定古迹先贤出处,访乡贤野老,了解民风民俗,修成县志五卷。他在位五年,居官谨慎,才高练达,颇有政声。雍正元年(1723),升通州知州。去之日,人们攀辕阻辙,留恋不舍。黄成章到真武庙游览后,认为庙名不妥。当今天子年号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而真武又名玄武,有不敬之嫌。为避讳康熙的名讳,遂将真武庙改为元圣宫至今。

元圣宫有三层大殿,前为山门,后依次为仪门、前殿、中殿、后殿,再后曾有塔林,是为安放庙内和尚圆寂后存放骨灰而建。还有钟楼、鼓楼,内置钟鼓。有碑7通。房子共四十多间,元圣宫占地广阔,建筑雄伟壮观,规模宏大,古色古香,至今保存较完好。庙内古柏古槐参天,景色宜人。

据记载:元圣宫山门,原有木质牌楼一座,雕刻精美,斗拱翘檐,十分华丽,后毁于文革。现今的牌楼,单间,有屋顶,绘画,色彩艳丽,门前鼓形石墩一对,顶部有残破。据说,这座牌楼是这里毕业的学生后来集资捐建的。旧时大门外曾有汉白玉雌雄石狮两座,均雕工精细。传二狮原为明某宦官墓前装饰品,权宦失势后,二狮被掩埋。多年后被人挖出,移到元圣宫前。后曾有人觊觎石狮,遂被移置庙内后殿。山门前曾有青石台阶,两侧有垂带,高于地面许多。后因修建公路,地面遂与大门平。

进大门为仪门,三间,均油漆彩画,穿过仪门可通前殿。仪门前两侧各有一棵古槐。古槐年代久远,虬干蟠枝,树皮皲裂,向地面倾斜,两个人都围不过来。两棵树历尽沧桑,树龄都在400岁以上,似两位历尽沧桑的老人,向人们诉说古庙的过往。仪门两侧有通后院甬路,甬路由青黄白色鹅卵石铺成花卉图案,令人赏心悦目。

仪门两侧旧有钟鼓楼。钟鼓楼,寺庙常见的建筑,僧众于早晚撞钟击鼓,用以报时,召集僧众,又称“晨钟暮鼓”,是寺院里早晚课诵和法会的提示。清末民初,元圣宫附近的居民仍可听到悠扬激越的钟鼓声。

过仪门二进为前殿,每进一层殿,地面就升起一二级青石台阶,寓步步升高之意。前殿三间,殿前有月台,青石砌就,五级台阶,殿宇雕梁画栋,挑檐插飞,椽头和飞头均绘有图案。月台上有桧柏两株,当地人称为“龙柏”,树干粗壮笔直,直冲霄汉。据记载:这两棵树的树龄都在450年以上。一棵胸径0、89米,高15米,冠幅近8米。另一棵胸径0、79米,高14米,冠幅也近8米,已被公布为一级保护古树。我们围了一下西侧那棵古柏,两个人将可抱过来。前殿两侧以前均有配殿,现西配殿还在,三间,门前有石阶,也是古色古香。东配殿已消失,代之立有七座石碑。据说,原碑在文革被毁坏,今天的已经过修复。细看,确有裂纹短缺毁损的痕迹。经辨认,其中有两座为乾隆年间立,另有两座为民国时立,碑文记载着此庙重修的时间。有的字迹经岁月销蚀,风雨磨砺,已漫漶难以辨认。殿前两侧各置大水缸一口,上有兽首衔环,称为“吉祥缸”,为防火所用。

三层为中殿,殿前有月台,月台上也有古柏两棵。殿的正脊两侧装有鸱吻,脊上雕有游龙图案,活灵活现,生动传神。鸱吻,古建屋脊上的装饰,“海有鱼,虬尾似鸱,用以喷浪则降雨。”垂脊前端各有5个瑞兽,也称为走兽,蹲兽,它是祥瑞的象征,预示天下太平,人们生活安康。民间称最前端的兽为走投无路,最后的为赶尽杀绝。檐下前后看面砖上各雕有一字,四个字组成“宝帝常青”,中殿两侧也各有东西配殿三间。

最雄伟的是后殿,规格较高,五间,正中三间向内凹进,民间称“退进”,两侧各有三间耳房。殿顶为硬山调大脊黄琉璃绿剪边,和玺彩绘,十分精致。和玺彩绘是古建筑中比较高档的彩画,一般多用“金龙和玺大点金”,特别是在主梁上大都用这种彩画,梁枋上的藻头线条全部沥粉贴金,花纹绚丽。金线一侧衬白粉或加晕,用青、绿、红三种底色衬托金色,图案多以龙纹为主,枋心多是二龙戏珠,藻头上绘制升龙或降龙,比较长大的藻头也绘制升龙和降龙,箍头上绘制坐龙,非常华贵,且明快亮丽、富丽堂皇。

至明、清两代,朝廷便有制度,只有皇上的宫室、园林、行宫、陵墓建筑以及奉旨兴建的寺庙才准许使用**琉璃瓦,其它建筑―律不得擅用。而亲王、郡王等贵族的住宅只能用绿色琉璃瓦盖顶。其他的官员、富户、百姓无权使用。否则,便为谕制,是要被治以重罪的。元圣宫正殿大脊用的是黄琉璃瓦,下边绿琉璃瓦剪边,由此可见它的尊贵、地位及身份。不过,当初,是什么人因何动议,因何建元圣宫,又如何操作等具体事务,其间的曲折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大殿东西两侧,原有壁画,后因维修,被灰罩住,但画面仍隐隐可见,经仔细辨认,可以看出壁画为佛教故事,画内天王、罗汉形象孔武有力。大殿前有月台,月台下置白色石狮两座,威武雄壮。据一位久居镇上的老先生讲,元圣宫的几进大殿,殿内的脊檩都是双檩。前后几进大殿,殿顶都装有避雷装置,殿东侧还有一塔形避雷针。可见,文物部门保护较到位。

当地人说,后殿以前供奉的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犹如人间的皇帝,掌三十六天,辖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圣、人间、地府的一切事,权力无边,有穹苍圣主,诸天宗王之称。他妙相庄严,法身无上,统御诸天,统领万圣。是道教的最高信仰 ,道的神化,道的本体。玉皇大帝在中国民间的影响极大,有人说他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化身。

正殿两侧各有耳房三间,民间称“五正三耳”。解放后,政府重视教育,元圣宫曾被辟为学校,西三间原是牛山中学党支部,校长办公室,东三间为其他部门办公。而正殿为饭厅,老师学生就在这里用餐,今被辟为“校史馆”。正殿两侧又有东西配殿,各5间,这样的规格在其它的寺庙较少见。殿宇的檐下绘有彩画,十分精美。彩画的内容有双龙戏珠、山水、花草、林木、人物、渡船、蝙蝠、瑞兽、喜字、万字不到头等。

元圣宫以其建筑宏伟,塑像精美,香火繁盛,声名远播,远近的人们都来焚香膜拜,许愿还愿。清康熙年间,康熙帝第十七子,爱新觉罗·允礼曾来此游历。允礼为人正直,不慕权势,又擅书画丹青。历雍正乾隆二朝,先后掌管理藩院,户部三库,总理事务。赐食亲王双俸,免宴见叩拜。又擅诗书,作品有《春和堂》、《静远斋》、《奉使纪行诗集》。

允礼平时好游历,四川的名山大川都曾留下他的足迹。他闻听牛栏山元圣宫香火旺盛,在他16岁时,来到这里游玩。他见牛山镇山明水秀,民风淳朴,商贾云集,人口殷富。元圣宫殿宇巍峨,香火旺盛,兴致大增。在庙里游览后,赠庙里“金光宝相”匾。并题唐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五言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并题对联“片石孤云窥色相,清石皎月照禅心”,赠给庙内的广和尚,顺义志书有载。允礼亲临元圣宫,给古庙增色不少。

元圣宫是远近闻名的庙宇,一年里法事不断。法事当中,有的是自我忏悔的方式,如忏摩;有的是经大众附议通过者,如布萨;有的是对大众宣说佛法,如升座说法;也有于新春时为国家、檀那祈福祝祷者,乃至到山门迎春等;还有春秋二祭及三皈五戒、八关斋戒等,方便 社会 大众参与修持。法事有:升座说法、护戒诵戒、年庆祈祷、山门迎春、上灯胜会、大座讲经、家庭普照、盂兰盆会、瑜伽焰口、水陆法会等。解放前,元圣宫还有僧众六七十人,又拥有庙北大片土地。远近的善男信女都来此烧香许愿、还愿。附近人家有白事,都来这里报庙,并请这里的和尚去家里做法事。夜晚,和尚还聚在一起,举旗幡,为逝者“跑四方”。

每年正月初八夜,庙里举办“祭星”仪式。民间习俗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称为顺星,也称“祭星”,这天为诸星君聚会之期,又传为“诸星下界”之日,故在这天祭祀星君。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两张摞在一起,夹在神祇夹子上,放在院子正中天地桌正中祭祀。神码前放着黄白二色纸花捻成的灯花,放入108盏灯盏,点燃,供食品及清茶,主要祭祀北斗。

元圣宫也和民间一样祭星,仪式十分隆重,几天前就准备祭星的物品和事宜。是夜,弯月初升,元圣宫里摆香案,上放灯盏,香蜡纸码,诸星像,熟元宵和清茶。待星月出齐,由住持带领众僧行礼焚香祈福,以求来年顺遂,仪式繁缛庄重。祭祀后,待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镇上的头面人物,居民也都来庙里观看祭星,至今,镇上的老人还能讲起当年祭星的盛况。

正月十五元宵节,牛山镇上举办灯会。元圣宫的山门、前后几进大殿、配殿、钟鼓楼、围墙、柏槐树上都挂上红灯笼或其它各种灯,和百姓共庆佳节,镇上的人也到庙里看灯赏灯,看放焰火。七月十五中元节,民间又称这天为“鬼节”,相传七月地狱大门开放,所有的无主孤魂全从阴间出来,到阳间接受人民的供养。

这一天还有放河灯的活动。所谓河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河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河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食品。元圣宫这天也举办法事,之前,和尚就到镇上商家、富户募钱募物,而后制作河灯、纸船、纸桥,举行祭祀仪式。晚上,到牛山东的潮白河里放河灯,放纸船,僧众念经,还买活鱼在河里放生。镇上还上演《目连救母》的戏出。

民国时,镇上还流传有元圣宫内水井搬家的神奇传说。人们说,元圣宫内原有一口井,和尚们饮用水就用这口井里的水。一天夜里,庙里突然响起一声巨响,庙里的僧众和镇上的居民都在梦中被惊醒,慌乱中发现,庙里的水井不见了。第二天,人们议论纷纷,说是水井夜里飞走了。人们都涌到庙里看稀奇,据说在水井的位置只剩下一个黄土窟窿,水井真的没有了。以后,又有传说这口井飞到了北京城里的某寺院里。有好事的人,还真去那座寺院里看搬家的水井,北京城里也有人坐着车、骑马或是步行来元圣宫看水井的遗迹。

出顺义旧城北门外通往牛栏山的道上,路东曾建有一座龙王庙,由元圣宫出资兴建,为元圣宫下院。玄武为北方之神、水神,龙王应为其所属,由元圣宫建龙王庙似也顺理成章。龙王庙坐北朝南,有正殿,东西禅房,院里柏树蓊郁。殿里正中有龙王塑像,两侧有雷闪电云神的塑像。塑像前有一长香案,每遇水灾,远近的人们都来这里摆上供品,焚香许愿,祈求龙王显灵,控制水患。庙前有一口水井,井旁一棵柳树。奇的是,这口井的水一天三味,早晨铜味,中午铁味,晚上和其它水一个味。有人用竹竿向井里捅,很容易到底,似乎水井并不深,但往里扔块石子,井里就会响起咕嘟咕嘟石子下沉的声音,声音会持续很久,不知井有多深。井旁的柳树上,常年挂一根水绳和一个梆子,为的是远道的人口渴时打水用。

历代以来, 社会 贤达、各界人士对此宫较重视。据记载:隆庆六年,曾对元圣宫进行修葺,礼部主事(正六品)郭惟成作“重修元圣宫记”。文中有这样语句:“顺义治东(北)牛栏山,福地一区,旧创元帝庙有年,风雨颓废,宇敝庑颓,将何以格诚致敬?时有唐县郭仲金授神梦警,随发心捐资,为修补计,鸠工饬材,鼎建辉煌,其殿宇巍峨,廊芜秀丽,然为一方伟望。由是而神之精爽,有所凭依,上而奠图于永固,下而祐黎献以灵长。则兹庙之修,关系岂浅鲜哉。因乐道人善,而为之记。”对真武庙以往及修建后情况做简略记载。万历年间,也曾对殿宇进行修缮。民国时,抗日将领冯玉祥、宋哲元,河北省主席商震三位 社会 名流都曾筹资对元圣宫修葺。

改革开放后,政府对文物的保护也十分重视,1997年,县政府筹资200万元修庙门(仿原照片)、大殿、中殿、东耳房,并开辟“校史馆”“学生图书馆”。2010年,学校出资修西耳房,中殿为落架重建,后殿配殿重新揭瓦整修,今天的元圣宫已以崭新的面貌示人。

顺义地区沃野平畴,物华天宝,灵山秀水,人杰地灵,元圣宫又是一方文脉所在。民国四年,在牛山南门外,建京兆第四中学校,后改河北省立第十九中学,日本侵略后停办。上世纪50年代初,为发展教育,元圣宫辟成学校,名“河北省顺义县初级中学”,当时庙里还有和尚。1956年始办高中,1958年改称为顺义县牛栏山中学。1977年,更名为“牛栏山第一中学”,并于1963年、1978年两次被定为北京市重点中学。1998年更名为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02年被首批评定为北 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牛栏山一中已经发展成为以高中教育为主、国际交流为一体的牛栏山一中教育集团。 拥有教学楼、 科技 楼、实验室、校史馆、图书室、操场、教师学生宿舍,形成较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了教学区、科研区、运动区、生活区、文物保护区的完整布局。每年,牛栏山中学都会走出大批莘莘学子,到各大院校就读。毕业后,在各条战线、不同的岗位,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后为保护文物,学校西移。元圣宫经过多次修葺,整体建筑保存基本完整,庙宇周围,有民族风格古墙,青砖灰瓦垄,墙上有脊,下有瓦当、滴水,古意盎然。元圣宫现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是人们了解明清 历史 、人物、古建筑、 壁画、碑拓、道教文化,古典神话的窗口。平时,常有人慕名前来游览,拍照, 给古庙带来生机。

颐和园东宫门牌楼为何被称为“涵虚?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修建清漪园时,在大宫门(今称东宫门)外,修建了一座四柱三间三楼木质牌楼。牌楼东西两侧各嵌有一块匾额,东侧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