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与梁姓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1收藏

李姓与梁姓,第1张

李姓起源

一、来源有六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4、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的代有李左车,其后以李命姓。

5、为北魏代北复姓所改。北魏时有代北复姓叱李氏、高护氏,随孝文帝入中原后,改为单姓李氏。见《魏书官氏书》、《通志氏族略》。

6、少数民族中本有的姓氏。延边朝鲜族常见姓氏有李姓。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赵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梁姓的老祖宗是黄帝族

在炎黄子孙的姓氏当中,梁姓的人数不算少,人才也辈出,在新加

坡就有两个注册的梁姓宗亲团体:南洋梁氏公会与星洲梁氏总会。南洋

梁氏公会的会员以福建人占多数,星洲梁氏总会则以广东人居多。

其实,不论是福建人、广东人、海南人或任何籍贯的梁氏族人,他

们几乎都是都是伯益的后人,他们的始祖是叔鱼公。如果再追溯上去,

梁姓的老祖宗是黄帝族的“赢”姓,这个姓氏已经有将近5000年的历史。

黄帝的后裔颛顼帝,别号高阳氏,他继承叔叔少皋族的金天氏而得

天下。他的后人伯益擅长畜牧狩猎,后来帮助禹治水有功,舜帝封他为

侯爵,他在“赢”这个地方居住,所以赐封“赢”姓。

大约在公元前820年周宣王的时候,伯益的后人秦仲大夫征讨西戍有

功,周平王即位(公元前770年)时,赐秦仲的第二儿子康(名庆)为忠

孝伯爵的官衔,封地在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南部),他就在梁山建

立了“梁国”。

到了春秋战国,梁国被秦国所灭,梁国国君的后代,沿用原来的国

名“梁”作为为姓氏,所以,康就成了“梁”姓的始祖。梁氏族人称他

为“叔鱼公”。

不过,梁姓还有另一个来源,春秋时代的晋国有个地方叫“解梁城”

(今山西临猗西南)。晋惠公用5个城贿赂秦国,解梁城就是其中之一。

解梁城被秦国并吞后,解梁城居民的后人就以“梁”为姓。

此外,也有一些少数民族融合到梁姓来的,那是在公元前400多年,

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当中,有个叫“拔列兰”三个字为姓氏的民族,这

个民族到了北魏时,就改为单姓“梁”。

尽管梁氏有3个来源,但是,新加坡的南洋梁氏公会与星洲梁氏总

会都以叔鱼公为始祖。换言之,大多数的梁氏族人都是伯益的后人。

在南洋梁氏公会的大礼堂悬挂着文靖公的肖像,这位文靖公是宋朝

时代的丞相梁克家,他是福建晋江人。梁克家生于宋靖康二年(公元

1127年),从小就聪明过人,他中了状元,拜右丞相,他关心民生,甚

受人民尊敬,后来出任左丞相,晋封郑国公。梁克家在淳熙十四年(公

元1187年)去世,享寿61岁。由于他德高望重,是梁氏族人的杰出人物,

因此,福建梁氏族人尊敬他为先祖。

自叔鱼公以后,梁氏族人人才辈出,如女中豪杰的梁红玉,在历史

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当宋代江山危在旦夕时,她协助夫婿韩世忠奋

勇作战,在黄天荡一役中,她亲自上阵击鼓助战,激励将士的士气,击

退金兵。韩世忠在楚州创立军府时,她亲自织帘为屋,鼓舞士气。直到

今天,梁红玉击鼓退金兵这段历史仍然是各地方戏曲剧种的题材。

近代维新运动领袖之一的梁启超(1873—1929)是梁氏族人的杰出

人物之一。他是广东新会人,12岁就考中秀才,17岁考中举人。后来和

他的老师康有为一起,提倡变法维新,光绪廿一年(公元1885年)赴北

京参加会试,和康有为一同发动“公车上书”,1300多个赴京考试的读

书人签名要求朝廷改革政治,励精图治,由积弱走向富强。

1898年梁启超与康有为等协助光绪皇帝发动“戊戌政变”,这场

“百日维新”被慈禧太后镇压下来,他逃亡日本。梁启超在学术方面也

很有成就,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也曾担任北京图书馆馆长,他的著作

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一门俊杰,他的长子梁思成(1901—1972)是中国杰出的建

筑学家。他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工作,曾任东北大学、清华大学

建筑系主任、教授,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成员。并参与中国国徽和北

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对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研究工作作出巨大

的贡献。后因反对拆除北京城墙而遭受严厉批判。最近他的儿子梁从戒

当选为中国政协委员,梁从戒是一位研究历史的学者。

梁启超的次子梁思永(1904—1954)是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对中

国考古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新石器时代和商朝的考古有重大的贡献。

曾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著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等。

梁启超的幼子梁思礼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30多年

来,他亲自领导和参加多种导弹、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研制试验。他荣

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此外,西汉今文易学“梁丘学”的开创者梁丘贺,唐代天文仪器制

造家兼画家梁令瓒,唐朝文学家梁肃,南宋画家梁楷、明朝戏曲作家梁

辰鱼,清代书法家梁同书,协助林则徐禁烟的清代文学家梁廷楠等都是

梁氏族人中的佼佼者。

梁家祠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梁家祠位于中国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路梁家祠街34号,为梁氏族人的家祠。

建筑坐北朝南,三间三进,为典型的岭南风格的祠堂建筑。总面宽129米,总进深543米,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硬山顶,尖形人字封火山墙,碌灰筒瓦,青砖石脚。头门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约10米共十一架。前后有木雕封檐板,雕刻有花卉图案,大门前有一对石狮子。中堂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共十一架。花岗石梅花檐柱,木雕梁架保存较好,梁架透雕博古纹饰,装饰简朴。前有天井及两廊,现两廊已拆,与天井连成一片。后堂间隔基本已改变。建筑主体基本保存,但祠内多处有搭建的0。显示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建筑建造的辉煌成就。

其建于清代,1960年代曾作为幼儿园,后期为荔湾区教师进修中心,现为荔湾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及荔枝湾变迁历史展览馆。1992年9月被公布为广州市登记文物保护单位。

姓氏源流

源于嬴姓

源于嬴姓,出自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裔的封地夏阳梁山,属于以国名为氏。

源于姬姓

①出自东周时期周平王之子唐的封地南梁,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周平王的儿子姬唐封于南梁(今甘肃陇西),其后代就以梁为姓。

②出自战国时期魏国文侯少子毕的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③出自周宣王牧正的役人梁鸯,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源于少数民族

①源于回族,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回族梁氏,为宋神宗赵项执政时期的赐姓。北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曾有一名骨伤外科医学者由古波斯(今伊朗)来华,并被朝廷聘为了护驾金疮科御医。宋神宗还特别赐给他汉名为梁柱,于是后人都称他为“梁接骨”。

②源于鲜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史籍《魏书》中说,北魏时的鲜卑人中有一支拔列氏部落,在北魏孝文帝图形推行改汉姓时被称为梁。由此可知,当今梁氏人中还有一些是当年鲜卑族拔列氏的后裔。

③源于匈奴族,出自十六国时期后秦将领梁国儿,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五胡十六国时期,后秦国有一位著名的将领梁国儿,出自匈奴族孤独部,原名待考,史籍称其为“西胡人”。在梁国儿的后裔子孙中,皆以先祖得赐之姓为姓氏,世代称梁氏至今,是为陇西天水梁氏。

④源于羌族,南北朝时期的梁勒,在史籍《北史》上记为“梁懃”。仇池位于甘肃成县西北的洛谷镇,是羌族梁姓的重要居住地。由历史记载可知,他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始于梁勒的孙子梁弥忽,先后保持了九代人。

⑤源于氐族,出自南北朝时期的宕昌羌,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氐族是西夷民族的别种,汉籍中号曰“白马”,三代之际就建立了原始的国家制度。秦、汉以来,白马氐族世代居住在岐陇一带,与汉族梁氏的发源地交融,这些羌族梁氏名人的后裔子孙,大多称梁氏,后逐渐融入汉族。

⑥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⑦源于朝鲜族,属于本土氏族改姓,起源于古耽罗(朝鲜半岛南部海域之济州岛的古称)开国始祖良乙那,后改姓梁;韩国梁氏主要分为南原、济州两派,共十一本贯。

源于职业

梁姓出自两州时期围梁以鱼的渔民,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在古代的近河、湖、泽、湾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中,有许多人皆以“梁”为姓氏,世代称梁氏,其族人数要远远超过嬴姓、姬姓梁氏族人之数倍而无计。

李姓与梁姓

李姓起源 一、来源有六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