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找一下那氏的家谱?满族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4收藏

谁能帮我找一下那氏的家谱?满族人,第1张

《那氏族谱》收藏在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那家。那氏即满族叶赫那拉(纳喇)氏。1943年由十一世孙那寿山主持修谱。《族谱》主要内容有:叙言、序言、世系、羊公墓表、那氏老坟茔图、大祭所用之物图、祭祖礼节、孝顺范例。

本书所记那拉氏,即是原来住在叶赫部的纳喇氏。清初始祖奇玛瑚“从龙入关”,隶满洲正蓝旗。奇玛瑚有九子,第九子羊山于康熙中叶(17世纪末)到凤城驻防,与次子那郎阿居住在城西南60里石柱子东沟。羊山长子彦图里在北京任侍卫,后数年其子黑色随叔防御,又南迁60里到蓝旗堡,至今仍居其地。《族谱》中记载满族的姓氏有满人当官后“即随官姓”之说。那拉氏在光绪末年改汉字“那”,并按汉俗按辈命名。

《族谱》根据那寿山、那庆田遗留的笔记草本,记载那氏祭祀中的礼仪。其中对领牲、祭祖、祭梭龙(索罗)杆子、换锁线等做了详尽记载,并绘出了所用物件图示。这对我们了解和比较研究满族各姓氏的风俗差异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族谱》世系中记载始祖九子的居住地,要以了解到叶赫那拉氏奇玛瑚一族的分布情况;同时通过羊山的世系也可以了解该支的人口增长情况。二世羊山1人,三世2人,四世4人、五世8人、六世17人、七世36人、八世66人、九世80人、十世53人、十一世14人。其中十世、十一世中有因年幼尚未成婚者没有编人世系中,所以人数不如前代多。另外本支中有8人任领催以上官。还有一些叶赫族谱,即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至于族谱中所体现的叶赫族人在清代历史上的作用,笔者将另文讨论之。

叶赫那拉氏(Yehenara,又译叶赫纳喇、叶赫纳兰)是满族中的大姓,也是起源较早的姓氏之一。据史料记载,叶赫那拉氏最早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时期的海西女真,其始祖叫星根达尔汉,原姓土默特。

叶赫的地理位置应该在今天的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东南部,是著名民俗风景旅游。叶赫,满语为“河边的太阳”是满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元末明初这里就居信着满族先人的一个部落——叶赫部。又有传说叶赫那拉,源于蒙古的人的扈伦部,后来蒙古人杀了当地的叶赫人,自己建立了一个新的叶赫国,后来当地的蒙古人逐渐融入了女真,成为了叶赫人。

16世纪初,在部落酋长褚格率领下南迁,来到叶赫岸边,以河为名称叶赫部。约1573年,褚孔格的孙子清佳奴、扬吉努征服了周围的小部落,在叶赫两岸的山头上选择险要之地筑起两座城堡。每城有木、土、石三道城墙,还有护城河环绕,内有八角时楼,雄伟壮观,是我国北方少见的古建筑群体。叶赫东城赴保存完整。城内建筑台基,遗迹较多,其中点将台、烽火台尤为明显,叶赫部于1619年初被清朝努尔哈赤所灭。

据史料记载叶赫那拉氏是明末叶赫国主之族,所属十五部。时有叶赫城(梨树县叶赫乡)张城、阿气兰、乌苏、吉当阿、雅哈、黑尔苏、阿敦、喀布齐赉、俄吉岱、扎济里城、彝巴丹(今吉林省伊通河流域)等。其族与爱新觉罗是“欢喜冤家”,既是仇国,又是世代姻亲。因此,名门望族繁多。其后多冠汉字姓那、叶。

清代叶赫氏著名人物有:

太祖孝慈高皇后:太祖孝慈高皇后,纳喇氏,叶赫部长杨吉砮女。太祖初起兵,如叶赫,杨吉砮以后许焉。杨吉砮为明总兵李成梁所杀,子纳林布禄继为贝勒,又为成梁击破。岁戊子秋九月,以后来归,上率诸贝勒、大臣迎之,大宴成礼。是岁,后年十四。岁壬辰冬十月,太宗生。岁癸卯秋,后病作,思见母,上遣使迎焉,纳林布禄不许。九月庚辰,后崩,年二十九。

咸丰孝钦显皇后: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广太道惠徵女。咸丰元年,后被选入宫,号懿贵人。四年,封懿嫔。六年三月庚辰,穆宗生,进懿妃。七年,进懿贵妃。十年,从幸热河。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与孝贞皇后并尊为皇太后。光绪三十四年,甲戌,太后崩,年七十四,葬定陵隆福寺。

光绪孝定景皇后:德宗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都统桂祥女,孝钦显皇后侄女也。光绪十四年十月,孝钦显皇后为德宗聘焉。十五年正月,立为皇后。二十七年,从幸西安。二十八年,还京师。三十四年,宣统皇帝即位。称“兼祧母后”,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隆裕。宣统三年十二月戊午,以太后命逊位。越二年正月甲戌,崩,年四十六。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合葬崇陵。

内大臣、武英殿大学士明珠:明珠,字端范,纳喇氏,满洲正黄旗人,叶赫贝勒金台石孙。父尼雅哈,当太祖灭叶赫,来降,授佐领。明珠自侍卫授銮仪卫治仪正,迁内务府郎中。

都察院承政阿什达尔汉: 阿什达尔汉,纳喇氏,与叶赫贝勒金台石同族,为兄弟,太宗诸舅也。太祖灭叶赫,阿什达尔汉率所属来归,授牛录额真,隶满洲正白旗。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 - 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满洲,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纳兰性德生于天潢贵胄之家,赫赫宰相府,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年少聪颖过人,文武全才。康熙十五年(1676)其二十二岁时中丙辰科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后授三等侍卫,循进一等,武官正三品。

辅政大臣苏克萨哈:苏克萨哈,纳喇氏,满洲正白旗人。苏克萨哈初授牛录额真。崇德六年,苏克萨哈战有功,授牛录章京世职,晋三等甲喇章京。叙功,晋二等精奇尼哈番,擢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为清初四辅政大臣之一。诏晋三等精奇尼哈番,赐祭葬,谥忠勇。

咸丰朝吏部尚书、大学士恩承,尚书、军机大臣那桐:那桐,字琴轩,叶赫那拉氏,内务府满洲镶黄旗人。光绪十一年举人,由户部主事历保四品京堂,授鸿胪寺卿,迁内阁学士。二十六年,兼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晋理籓院侍郎。

道光朝兵部尚书那清安:那清安,字竹汀,叶赫纳喇氏,满洲正白旗人。嘉庆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迁翰林院侍讲。累迁内阁学士。二十四年,授礼部侍郎,历刑部、工部。赠太子太保,谥恭勤。

古琴家叶诗梦:琴人叶鹤伏,潜号诗梦居士,为清叶赫那拉氏瑞麟的第三子,其姑即慈禧太后。初名佛尼音布,字荷汀,又号师孟,鼎革后始易今名。叶氏遗著有《诗梦斋琴谱》、《诗梦斋诗文集》、《诗梦斋日记》、《张船山华新罗诗集联》、《医药杂录》、《印章食谱杂记》等均未刊。

此外还有叶赫部大汗杨吉弩、清佳弩、纳林布禄、金台石,前锋统领、一等男白尔黑图,叶赫西城贝勒、三等男布尔杭俄,固伦额驸、八大臣、都统顾三泰,兵部理事官、一等男鄂莫克图,理藩院理事官图鲁什,副都统艾松古,副都统安达立,兵部理事官和托,内大臣、一等伯冷僧机,都统、议政大臣额赫纳,一等男又一云骑尉路什巴图鲁,二等子喀山,十六大臣、三等子爵奇兰,顺治朝兵部、礼部尚书果斯海,慈禧之父惠征,孝定景皇后之父都统桂祥,尚书、议政大臣哈雅尔图,咸丰同治朝大学士瑞麟。

当代叶赫氏人物简述:

叶嘉莹:叶嘉莹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加拿大藉华人学者,现在是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叶广芩:叶广芩系中国作协会员,陕西作协理事,现任西安市文联副主席、西安市作协副主席、西安市政协委员;被评为西安市优秀女作家,并获陕西省委、省政府“德艺双馨”称号。

叶仰曦:著名画家兼昆曲艺术家。

那英:著名歌手。

那威:中国五子棋之父,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萨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中国傩戏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艺术人类学会理事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家组成员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

吉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

北方民族史,人类学,宗教学,萨满文化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萨满教学术史》(2010年)。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萨满教昏迷术研究》。最终成果《中国北方民族萨满出神现象研究》获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资助出版,于2007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满族史诗〈乌布西奔妈妈〉研究》,主持,最终成果《〈乌布西奔妈妈〉研究》获2009年度大连市学术专著出版资助。

4.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萨满教文化研究》,主持,最终成果《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于200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5.吉林省教育厅课题《萨满教造型艺术的民族学调查与研究》(2004年立项)

6.吉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国外萨满学前沿问题译介》(2006)。最终成果《域外萨满学文集》于2010年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7.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满族家谱选辑》(2005),第一参加者。

8.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科研项目《北方古代民族萨满教史料整理》,主持,待结项。

9.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满族萨满信仰调查与研究》,主持。阶段性研究成果《追寻萨满的足迹——松花江中上游满族萨满文化田野考察札记》于2009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乌布西奔妈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3月

2.《追寻萨满的足迹——花江中上游满族萨满文化田野考察札记》,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3.《中国北方民族萨满出神现象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7月

4.《萨满文化论》(与富育光合著),(台)学生书局,2005年9月

5.《多维学术视野中的萨满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6.《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 “萨满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参考书,入选《中国宗教研究年鉴》“部分宗教学著作”栏目。)

1《萨满文化调查研究丛书》,主编,学苑出版社,2009-2010年

①《金子一样的嘴——满族说部文集》,富育光主编,2009年

②《萨满艺术论》,富育光著,2009年

③《域外萨满学文集》,郭淑云主编,2010年

2.《萨满文化研究》第2辑,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3.《萨满文化研究》第1辑,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4. 《萨满文化解读》,执行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5.《钦定八旗通志》,参与点校,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12月

6.《活着的萨满——中国萨满教》,郭淑云、王宏刚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

7.《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满族卷、鄂伦春族卷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

8. 《宗教大辞典》,编委,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8月9.《旗人生计》,合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

10.《吉林旗务》,合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 1.《颜元对宋明理学的批判及其特点》,《东北师大学报》1987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研究》1988年第4期全文转载)。

2.《从〈大义觉迷录〉看清世宗的民族思想》,《北方民族》1988年第1期。

3.《萨满教浅析》,《协商新报》1990年52、53、54、55期

4.《雍正〈上谕内阁〉及其价值》,《北方民族》1991年第3期

5.《满族古文化遗存探考》,《满族研究》1991年第3期

6.《萨满的社会职能》,《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年第1期

7.《萨满教原始崇拜及其祭礼》(合),(台北)《民俗曲艺》,1991年夏季号8.《萨满教文化与东北史研究》,《东北亚历史与文化》,辽沈书社,1992年版

9.《北方萨满教及其特征》,《宗教》1992年第1期

10.《满族萨满教雪祭探析——兼论原始萨满教的社会功能》,《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11.《萨满教原始气运观探微》(合),《北方民族》1992年第3期

12.《〈满洲祭神祭天典礼〉论析》,《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5期

13.《别具特色的满族服饰》,《吉林日报》1993、10、5五版。

14.Social Function of the Manchu Shaman,Shamans and cultures(edited by Mihaly Hoppal and Keith DHoward),Budapest,1993年

15.《鲸海文化初探》(合),《中日民俗的异同和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6.《满族鸟崇拜文化探源》,(台北)《满族文化》第20期,1994年17.《鲸海文化特征论考——兼论满族先世与日本的海上往来》(合),《北方民族》1994年第3期

18.《国际萨满教研究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匈牙利召开》,《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3期

19.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chu Shamanic Dance,Shamaniam inPerforminc Art (edited by Tae-gon and Mihaly Hoppal),Budapest,1995

20.《表现诸多原始特征的鄂伦春族萨满教》,《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1期

21.《萨满教文化及其对北方民俗的影响》,《东北文化研究》1996年第1期

22.《鄂伦春族萨满教特点刍议》,《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族研究》1996年4 期转载)。

23.《满族鸟崇拜及其对民俗的影响》,《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族研究》1997年2期转载)。

24.《来自田野山乡的瑰宝——也谈民族文化的挖掘与抢救》,《北方民族》1996年第3期

25.《萨满教的鸟崇拜观念》,(韩国)《艺乡》(光明日报社月刊)1996年第8期

26.《少数民族传统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传统道德建设》,《北方民族》1997年第3期

27.《萨满医药与疗术》,《西北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

28.《萨满教宇宙观探微》,《宗教》1998年3-4期

29.《萨满判神及其特征》,《北方民族》1998年第4期

30.《萨满教宇宙观论析》,(韩国)《韩国古典研究》1998年4期

31.Der Urbegriff Des qiyun im Schamanismus,Studia et Documenta Manchu—Shamanica(edite by Giovanni Stary),Italy,1998

32. The Kyakala in China: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Journal de la Societe Finno-Ougrienne (Journal of the Finno-Ugrian Society), 1999(合)

33、《萨满教灵魂观与北方葬俗》,《满族研究》1999年第1期

34.《满族萨满英雄史诗〈乌布西奔妈妈〉初探》,《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第1期(《2002年中国文艺学年鉴》转载)

35.《萨满跳神治病程式与机理》,《北方民族》2001年第2期

36.《萨满教灵魂观及其哲学思想》,《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37.《2001年国际萨满文化研讨会综述》,《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增刊

38.《萨满面具功能与特征》,《民族研究》2001年第6期。(意大利《中亚杂志》(CentralAsiatic journal 2003(2)全文转载)

39.《萨满教宇宙观及其哲学思想》,《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2期

40.《萨满教星辰崇拜与北方天文学的萌芽》,《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1期。

41.《萨满教造型艺术特征》,《民族艺术》2003年第1期

42.《萨满面具类型刍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43.《宁安满族玛虎仪式与玛虎面具刍议》,《戏曲研究》第62辑,2003年

44.《萨满昏迷术的社会成因》,《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45.《萨满教动植物崇拜与生物认知》,《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6.《萨满教天穹层次构想与吉数崇拜》,《西域研究》2004年第3期

47.《萨满教表意符号形态》,《民族艺术》2004年第3期

48.《论萨满文化价值与抢救的紧迫性》,《长春日报》2004年8月10日

49.《萨满教与氏族地理》,《满族研究》2004年第4期

50.《从北方岩画看萨满教的崇拜观念》,《远东高教专刊》2004年第3期

51.《萨满舞蹈的特征与功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第6期

52.《北方民族丧葬面具与萨满教灵魂观念》,《北方文物》2005年第1期

53.《物候历法与萨满祭祀》,《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1期

54.《宗教信仰及政策与民族关系》,《北方民族》2005年第1期

55.The Medical Skill of shamanistic Therapy of Northern Chinese Minorities,ETHNOTHERAPIES IN THE CYCLE OF LIFE,2005

56.《蒙古族萨满过关仪式》,《北方民族》2005年第3期,收入《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之一《原始宗教与萨满教卷》(孟慧英主编),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57.《萨满教成因要素》,《多维学术视野中的萨满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58.《萨满的传承与技艺的传习》,《多维学术视野中的萨满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59.《萨满文化与北方民俗》,《多维学术视野中的萨满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60.《致幻药物与萨满通神体验》,《西域研究》2006年第3期

61.《催眠术与萨满附体状态下的人格变化》,《宗教文化研究》2006年第4期

62.《萨满领神仪式与青春期危机》,《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4期

63.《萨满脱魂的类型》,白庚胜、霍帕尔主编《萨满文化辩证》,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64.《“萨满”词源与词义考析》,《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宗教研究》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

65.《国外萨满生理心理问题研究述评》,《民族研究》2007年4期

66.《汉军旗萨满祭礼》(合),郭淑云主编《萨满文化研究》第1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7.Religious Education in Manchu Shamanism, as Seen from Jiaowuyun,Shamans,2008

68.《萨满出神术相关术语界定》,《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2期

69.《从教乌云看满族萨满教的宗教教育》,《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2期

70.The Inspection and Analysis of Grandfathers the God in The Manchu Shi Clan,Shaman,Spring/Autumn 2009

71.《满族史诗〈乌布西奔妈妈〉的文学解读》(合),《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72.《中国萨满教若干问题研究述评》,《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

73.《中国萨满教80年研究历程》,《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1年2期

74.《中国萨满教研究特点与展望》,《西域研究》2012年2期 1.[美] Michael Harner and Sandra Harner(迈克·哈纳、山德·哈纳)《萨满医疗的核心实践》,《萨满文化解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匈] Mihily Hoppal(米哈伊·霍帕尔)《世纪之交的萨满教研究》,《满语研究》2002年第2期

3.[美] Michael Harner(迈克·哈纳)《意识变异形态与萨满教》,《蒙古学信息》2003年第1期 1.《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第二届学术著作二等奖(2004),

2.《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吉林省政府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

3.《活着的萨满——中国萨满教》,辽宁省优秀图书三等奖(2003)

4.《活着的萨满——中国萨满教》,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3)。

5.《萨满面具的功能与特征》(论文),吉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2004)

6.《满族萨满英雄史诗〈乌布西奔妈妈〉初探》(论文),获吉林省第八届长白山文艺奖作品提名奖(2005)

7.《多维学术视野中的萨满文化》,获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一等奖(2006)

8.《原始活态文化》,获吉林省高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

9.《萨满领神仪式与青春期危机》,获第三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

10.《北方丧葬面具与萨满教灵魂观念》吉林省政府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

  应是当中的一支。

  胡佳氏(Hugiya Hala)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瑚佳,世居吉林乌拉,后改汉字姓胡。著名人物有:宁夏副都统常星阿。蒙古旧巴尔虎亦有此姓,世居乌喇特。

  胡氏(Hu Hala)本汉族(尼堪、抚顺尼堪)姓氏,见于《八旗满洲姓氏通谱》,世居辽阳、三韩,著名人物有:三等男胡涛、御史胡祝。

  胡西哈尔氏(Huhihar Hala)本锡伯姓氏,世居不详,后改汉字姓胡。

  瑚德勒氏(Hudel Hala)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语“船尾”,世居乌拉。后改汉字姓胡。

  瑚尔噶氏(Hurga Hala)本锡伯姓氏,世居不详,后改汉字姓胡、康。

  瑚尔哈喇氏(Hurhanla Hala)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伯都讷,后改汉字姓胡。

  瑚尔佳氏(Hulgiya Hala)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吉林乌拉,后改汉字姓胡。

  瑚尔拉斯氏(Hurlasi Hala)本达斡尔姓氏,世居不详,后改汉字姓胡、康,著名人物有:一等男、太子太保多隆阿。

  瑚噜氏(Huru Hala)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语“阜地、鸟背、龟背”,世居乌拉。后改汉字姓胡、鲁等。

  瑚图氏(Hutu Hala)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语“丑鬼”,世居叶赫。后改汉字姓胡、包。

  瑚锡哈理氏(Huhihari Hala)本赫哲姓氏,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祜什哈礼、瑚克沙哈里,以地为氏,世居瑚锡哈理、依兰费尔塔哈,后改汉字姓华、关、扈。著名人物有:三等男赖达哈、吏部尚书辽丹、兵部尚书喀岱、体仁阁大学士伯麟、三等男“缚龙巴图鲁”赖达哈。锡伯族也有此姓。后改汉字姓胡、扈等。

  瑚锡喀氏(Huhiga Hala)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后改汉字姓胡。

  瑚逊氏(Husun Hala)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五姓庄。后改汉字姓胡。

  瑚雅拉氏(Huyala Hala)又作胡扎拉,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乌拉、沈阳,后改汉字姓胡。

分类: 社会民生

问题描述:

告诉我20个左右!!!!

解析:

姓氏是不同血缘集团相互区别的符号,不同的姓氏表示着不同的家族。满族人的姓氏是其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的反映之一。在满族共同体形成时期,其姓氏是多音节的,用汉字写就是二个或二个以上汉字共同组成。满族入关后,其姓氏逐渐向单音节过渡,即与汉族单字姓氏相同,其姓氏实质上既有原多音节姓氏的内涵,又有与汉族姓氏相同的单音节的表现形式,形成了满汉兼融的姓氏文化特质。

满族的姓氏形成于氏族社会,是表示血缘关系的称谓,称之为“哈拉”。最初一个哈拉就是一个穆昆(家族)。随着人口的繁衍,原来同一哈拉穆昆内就派生多个哈拉。所以,满族逐渐形成众多的哈拉(姓氏)。

满族姓氏在《皇朝通志氏族略》中记载了646姓,又记谱外33姓,加起来有679个姓氏之多。

综观多音节满族姓氏的来源,可分为三大类:

1、以地名为姓。

以所居地名为姓氏如:完颜、瓜而佳、钮钴禄、舒穆禄、宁古塔、乌苏、爱浑、萨哈拉察等等。

2、借用汉族姓氏。

在满族六百余姓氏中,有马佳、佟佳、黄佳、齐佳、董佳、杨佳、鲍佳、方佳、姚佳等等。光看头一个字,其与汉族姓氏多么相似,来源于汉姓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考虑“佳”“家”同音,则变成马家、佟家、黄家、齐家、董家、杨家……,这些满族姓氏借用了汉族姓氏是无疑的了。

3、随意取姓。

形成满族共同体的某些血缘集团取姓氏时,有很大的随意性。例如:

西林(觉罗)——精快之兵

阿哈(觉罗)——奴仆

额尔吉——俘虏

多尔衮——獾子

叶赫——盔顶托子、白麻

图门——万

布希——无毛鹿皮

……

总之,满族的姓氏有着自己的民族特点,后来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改变了原来的多音节姓氏,而冠以汉字姓氏,皆为单音字。

例如著名的满族八大姓: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钮钴禄氏。改成汉字姓为:佟、关、马、索、齐、富、那、郎。

满族多音节姓氏逐渐改为单音节汉字姓氏,一般是根据其多音节中第一音节汉字谐音的形式出现,但也有是取其原多音节姓氏的满文字义为单音节姓氏,如:爱新觉罗——金;图门——万;宁其古——刘(六)等。

后氏族繁衍,分支渐多,或取不同汉姓间或有之。如清末民初,爱新觉罗氏嗣分衍,所取汉姓由少及多,主要有:金、肇、赵、罗、艾、德、洪、依、海等。

满族人的命名,在其入关前,有着强烈的随意性,一切事物都有可能成为人的名字,信手拈来毫不考虑。如:

多铎——胎。努尔哈赤十五子。

阿敏——后鞍桥。舒尔哈齐长子。

费扬古——最小的儿子。

岳托——呆痴。代善长子。

似此等等,在满族人名中俯拾即是。但入关后,满族人取名字渐习汉俗。其取名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辈分规范化。如康熙之子以“允”字始;雍正之子以“弘”字始等。

2、注重字义。这方面例子极多。

3、以数字为名。如:四十一(多铎六世孙)、六十八(阿拜五世孙)。

4、崇佛取名。如:普照、铁保、观音布等。

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家族的谱书即是一个家族的历史。国史难以巨细无遗,家史则能细致入微,正可国史、地方志的不足。因此,家谱同史、志一样,有一定的“资治、存史、教化”的作用。

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之前,女真人的社会活动基本单位是“穆昆”氏族组织。到了努尔哈赤时,开始逐步以牛录代替“穆昆”,成为社会的基层组织。清八旗制度确定后,原来的哈拉穆昆组织迅速分化,被固山牛录(八旗组织)所代替。因在清朝八旗制度中人丁身份地位、官职的承袭,都需要宗谱作凭证,所以记录家族血缘关系的谱书显得尤为重要。

在清代满族几乎家家修谱,是满族家谱的鼎盛时期。满族修谱曾出现四次 。第一次是在康乾盛世,这正是国家安定、经济腾飞、人民安居乐业的反映。第二次是在嘉庆年间,当国内战乱平静时,人们盼望大清王朝的中兴,因而修家谱又出现 。第三次修谱 出现在清晚期光绪年间,人们的心理与第二次相同。第四次 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鼓吹满蒙自治,建立傀儡政权时期形成的。现在,新修谱书已成风气,许多满族人家用家谱记载家族历史,并用家谱对青少年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一般满族家谱,分为两种。一种为编撰成册的称为谱书。一种为只记宗族中本支世系或本始祖下的几支后裔的名单称谱单及专用于春节期间祭祀的宗谱单。满族谱单,一般是写在高丽纸上的,或是写在白细布上的,还有写在牛皮上的。较多的一种折子式的家谱叫谱折。谱书记载的内容较为丰富,一般有如下内容:1、谱序;2、宗派;3、世系源流;4、家法家规;5、祭祀规则;6、文牍(遗嘱、契约)等;7、人物传;8、大事记;9、图谱;10、谱注等。

谱书中的宗派篇,即行辈排字歌,俗称“范”字,是谱书的主要内容之一,有8字、10字、20字、28字句,成诗体,是同族男性成员取名的依据。爱新觉罗皇室至康熙朝始仿汉族宗谱定拟字辈制度。玄烨共35皇子,前后换过“承”、“保”、“长”。这一现象,反映了满汉两种文化交融时期,人们兼而采之,难做取舍的心态。康熙二十年后,玄烨才按“胤”排辈,为皇子命名。以后分别为: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

图谱和谱注是谱书的主要内容。图谱即世系,亦即世派。用于区别世系,所以只列男性姓名。谱注即世表、年谱,亦以男性为中心。女子入谱不占独立一格,只能在其父母名下书写名字,适于某家。

研究满族家谱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满族家谱是研究满族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它是研究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宗族制度、地方史的珍贵资料。它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这是因为家谱主要记述某一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迁移和婚姻情况,家庭成员在科举、宫封名溢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及家族的管理、教化族众而制定的族规、族法等。因此,家谱是一种能真实反映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的载籍。

满族家谱是从清朝努尔哈赤或皇太极时期开始的。

因为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后,创立了八旗制度,现在的满族人基本上都是当年八旗的后代。之前虽然金朝也是女真人所建,但是金朝灭亡后女真文明中断了。

而皇太极在天聪九年改国号为大清之后,正式把女真改为满族。然后随着战争的推进又有一部分辽东汉人加入八旗,融入满族。

所以,满族家谱是从清朝努尔哈赤或皇太极时期开始的。

谁能帮我找一下那氏的家谱?满族人

《那氏族谱》收藏在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那家。那氏即满族叶赫那拉(纳喇)氏。1943年由十一世孙那寿山主持修谱。《族谱》主要内容有:叙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