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市广饶县高姓是怎样来的?有族谱记录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3收藏

山东东营市广饶县高姓是怎样来的?有族谱记录吗?,第1张

一出自姜姓,炎帝后裔,得姓始祖为高一。

高姓是齐太公姜子牙的后裔,姜氏原是炎帝的后裔,那么高姓则是炎帝的后裔,高姓的血缘初祖是炎帝。

《古今姓氏书辩证》、《通志·氏族略》都讲到:“高氏出自姜姓”。炎帝是上古时期姜姓的部落首领,所以炎帝神农氏是高姓的血缘初祖。

前面已提到,相传炎帝和黄帝为同胞兄弟。因炎帝生长于姜水(渭水支流,今陕西岐山东)流域,故以姜为姓。后来,炎帝和黄帝又有了利害冲突,前后经过3次激烈的大战,炎帝又为黄帝所败。此后,炎帝部落进一步与黄帝部落合并在一起,并与部分九黎族结合成一体,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下来,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

传说炎帝是古代最早发明农业的人,因而被称为神农氏。相传当时人口多而禽兽少,衣食不足,炎帝就用木料砍削、揉制成耜、耒等工具,教人们开垦土地,播种五谷。他的儿子拄,还教人们种植蔬菜。传说他正在思索如何教人们播种五谷时,天空中纷纷下落许多谷种。他把这些谷种收集起来,播种在开垦过的土地上,以后就有了供人们食用的五谷。还有更神奇美丽的传说,说那时有一只遍身通红的丹雀,嘴里衔了一株九穗的禾苗飞过天空,穗上的谷粒掉在地上,炎帝便把它们拾起来种在田间,以后就长成了又高又大的嘉谷。这种嘉谷,人吃了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可以长生不死。

除此之外,炎帝还和人类的疾病作斗争。传说他曾经用一种叫作“赭鞭”的神鞭,来鞭打各种各样的药草。这些药草经赭鞭一打,它们有毒无毒、或寒或热,其性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炎帝就根据这些药草的不同禀性,给人们治病。还传说,炎帝为了进一步验证药性,还亲自遍尝百草,曾在一天之内中毒70次,由此鉴别出不少有毒的药草。最后尝到一种有剧毒的断肠草,终因肠子断烂,为人民牺牲了生命。到现在,人们一见那攀缘在墙垣或篱笆边上开小黄花的藤状植物,都有了警戒,知道它的毒性猛烈,因为它曾害死过炎帝神农。据说在山西太原神釜冈,还保存着神农尝药的鼎。又说在成阳山里,还可以找到神农鞭药的场所,那山又叫神农原,或叫药草山。

炎帝看见人民衣食虽然丰足了,生活上却还有些不方便,于是又叫人民成立市场,把彼此需要的东西在市场上互相交换。那时没有钟表,也没有别的记录时间的方法,凭什么来定交换的时间呢人们不能丢弃了工作整天在市场上老等呀!于是炎帝又教他们以太阳升起的高度为标准,太阳当顶时就进行交易,过了这段时间就散市,大家使用起来感觉着又准确、又方便,人人都很喜欢。

传至西周时,姜子牙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时人称齐太公。

齐太公是炎帝的后裔,所以称炎帝为高姓的血缘初祖。齐太公,本为姜姓,字子牙,俗称姜子牙。他的祖先因协助大禹治理水土有功,在虞舜和夏禹时,被封在吕(今河南南阳西),其后人即以吕为姓。齐太公,名尚,后人又称为吕尚。据史书记载:齐太公的家族到夏商时已开始衰落,他就生活在贫困之中。他虽然极有才学,时常想把他的本领施展出来,可是他的大半生几乎都是在默默无闻,贫困而颠沛中度过了。他曾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屠过牛,又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开过饭铺。当他的精力已经明显衰退的时候,他才不得不到渭水来,在水边盖上一间茅屋,以钓鱼为生,糊口度日。可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有这么一个隐隐的希望:有一天会遇见明君,使他满腹的经纶抱负,能够最后得到施展。可是一年一年过去了,他的须发终于由斑白而全白,石头上他投竿抛饵、两膝跪踞的地方已经有了深深的凹下去的两道印痕,而希望之中的明君脚音还是渺茫。最后他连这一点仅存的希望也打算抛去,准备做一个他并不甘心做的(氵因)波钓徒,隐遁终身。却不料就在这心如死灰的当儿,他看见一个黑而长的王者打扮的人向他身边走来,一幕戏剧性的会见开始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以他政治家的慧眼卓识,很快就认识到此人就是他要寻访的那位大贤。周文王说:“我的先祖曾说‘将来有圣人来周,周就会兴旺起来。’你就是我太公所说的圣人吧!”从此,人们即称吕尚为“太公望。”周文王西伯请齐太公上车,一同回国都,并任命他为太师(掌管军队的武官)。

此后,齐太公辅佐西伯收揽人才,整顿内政,扩充军备,南征北讨,为奠定伐商的基础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周文王西伯自从得到齐太公姜子牙后,把附近的几个小国都吞灭了,都城从岐下(今陕西省岐山县以北)迁到丰(今陕西省户县以东),一步一步逼向商朝的都城朝歌。西伯死后,他又协助武王灭商,冲锋陷阵,建立了赫赫的功勋。所以武王大封诸侯时,封他于齐,都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齐太公就成了周朝时诸侯国——齐国的开国君主。

姜太公对周武王开国有功,在周武王大分封时被封于齐地,建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北),在泰山和渤海之间的薄姑氏故地建立齐国。辖境在今山东省东部和北部地区,包括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及胶东半岛地区。从姜太公的8世孙(亻奚)(即高(亻奚))受姓高开始,高姓在齐国中就有了重要的政治地位,高氏和国氏、弦氏、晏氏4家是齐国中最大的奴隶主贵族。所以,古代时高姓在今山东临淄一带拥有相当大的势力。

太公望到齐后,修明政治,尊重当地百姓的风俗习惯,精简繁琐的礼节,并利用处于海滨占有捕鱼和制盐的优势,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使国家迅速繁荣富强起来,附近的居民纷纷迁来定居。后来,他还获得了征伐天下诸侯的权力,凡违抗周王室、不尽忠职守、或有过失者,他可以出兵代表周天子予以惩处,他因此灭掉了东方小国,使齐国成为辅佐周王室控制渤海沿岸和莱夷地区的主要力量。

传至六世孙文公吕赤,有子授封于高邑(今河南禹县),称公子高。周代齐国地位最为崇高的上卿便是国、高二公,他们的任命由周天子直接授予,公子高的孙子(亻奚)在齐国为上卿时,同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是好朋友。后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亻奚)联合管仲等大臣一起平定内乱,洙杀公孙无知,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因(亻奚)的功劳,便赐他以王父字为氏,称高(亻奚),其后遂以高为氏,是为山东高氏。

高(亻奚)字敬仲,他是齐国的正卿,在齐国有很高的地位。当时他和齐襄公之子公子小白的关系很好,在齐襄公被杀后,高(亻奚)氏密诏在莒(今山东莒县)的小白回国即位,立其为君,即齐桓公。此后他与管仲等一起治理国政,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他因对国家有功,齐桓公封他世代为上卿。从高始,高姓在齐国中拥有较重要的地位达200多年。

高侯生一子名庄子虎,庄子虎生顷子,顷子生宣,宣生一子名固。高固(前582年)时高氏在齐国的政治地位又显赫起来。高固在齐惠公、齐顷公时为齐国的上卿。他曾在齐国与晋国的战争中为齐国立过功。史载顷公十年(前589年)鞍之战前,他只身进入敌营,向晋军扔石头,并抓住一个晋兵,然后坐上敌人的战车,把桑树根子系在敌人的车上,以示与其它敌车不同。回到齐营后,巡行演说:“要勇气的人可以来买我剩下的勇气。”大大鼓舞了齐军斗志。

高固生一子,名厚。高厚为齐景公时大臣。他曾担任过太子光(齐庄公)的老师。在齐灵公改立牙为太子后,高厚又受灵公之托,辅佐太子牙。但此时高厚已身不由己地卷入了齐国上层集团的斗争。在他任太子傅之职时,曾和国氏一道将崔杼驱逐到卫国,不

久,崔杼趁灵公病危时,迎立太子光即位,为报私人恩怨,崔杼派人杀了高厚。

高厚之子高丽,在齐国没什么政绩。高丽生一子高止。高止,字子容,为春秋时齐国大夫。曾与各国大夫一同为杞文公营建新都。但因他喜欢生事,又居功自傲,独断专权,齐景公四年(前544年)被宗室大臣公孙虿、公孙灶放逐到北燕。高止之子高竖,占据他的封地卢(今山东长清西南)发生兵变,后在齐军围攻下被迫将封地卢交还公室,逃亡晋国。至此,高固这一支系在齐国失去了政治优势。

在高固的后代失宠的同时,高(亻奚)的另一支系则接着又在齐国兴旺发达起来。在高止被放逐到燕国,高竖又据卢邑反叛之时,齐人以高偃的先祖贤良,立高偃为高氏继承人,此后,高偃的后代在齐国拥有上卿的地位。高偃之子高张(即高昭子)是齐景公时的大臣。他多次奉命出使他国,曾与各国诸侯共修成周王城。后与国夏一起率师伐鲁。齐景公病重时,命他和国惠子立荼为太子。景公死后,他们立荼为齐国国君,即晏孺子(前490——前489年在位)。第二年,田乞与诸大夫起兵攻人王宫,高昭子为了救护国君,而被田乞杀害。高昭成为“姜齐”国一名忠臣。

高昭之子高无邳(一作高无丕),亦为齐国大夫,他于齐荀公元年(前485年)与国书一共讨伐鲁国。当鲁国会同吴国一同进攻齐国时,高无邳率领军队与吴国军队在艾陵(今莱芜东)展开大战,结果,齐军被打败。前472年又率师抵御晋军的入侵。在齐国末年,他为保卫姜齐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高无邳在高氏于齐国失宠之后,就逃奔到北燕(在今河北省大兴县东南)。

当时齐国新旧贵族的斗争很激烈,主要是在田氏、栾氏、高氏、鲍氏、崔氏、庆氏等十几个大宗族中展开的。原来,齐国的政局为旧贵族栾氏(即逃难到齐国的晋国栾氏的后裔)、高氏霸占。春秋中期,田氏势力逐渐强大,他们采取在向贫苦民众发贷时,用大斗借出、小斗收入的办法,很得民众拥护。田桓子就利用栾氏、高氏的弱点,联合鲍氏,于公元前 532年打败他们,从此这两个宗族就一蹶不振了。40年后,田桓子之子田乞,于公元前490年,又联合一些小的贵族再次进攻高氏,把公室和高氏、国氏的联军打败,杀了大批贵族,国夏逃亡到莒,高张、弦施、晏圉逃亡到鲁。高氏势力再次遭到沉重打击。到公元前386年,田和正式立为齐侯,并改元,自此,由姜姓所建立的齐国为田氏取而代之,故称为“田齐”。“田齐”建立后,高氏在齐国的政治地位已基本丧失。

高(亻奚)的后裔有一部分走出齐地,迁居到了其它地方。高无邳迁居到北燕国(在今河北省大兴县东南);高(亻奚)十世孙高量,为宋国的司城(六卿之一,执国政,掌治城廓)后来就徙居到楚国(今湖北江陵县西北);高量的十世孙高洪,东汉时,为渤海太守,于是就定居在渤海蓓县(今河北景县)。高洪的家族为当时的望族,子孙传衍甚多。于是高氏便以渤海为郡望。

齐国高氏的先祖高克、高渠弥在高(亻奚)受姓高之前,已在郑国当官,所以《古今姓氏辩证书》卷11上说:“齐之高氏其先已仕郑。”

高克是郑国大夫,但他不太受郑人欢迎。史书记载,闵公二年,郑人让高克率军屯兵于河上,过了很久一段时间还不下诏让他撤回,最后高克师溃而归。高克气愤之下投奔了陈国。

与高克相比,高渠弥则在郑国受到郑庄公的爱戴,他还积极参与了郑国皇室内部的斗争。高渠弥当时是郑国执掌军政大权的大臣,曾为郑庄公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前707年(郑庄公三十七年),周桓王以郑庄公不去朝见周王为由,亲自率领周王室军队及蔡、卫、陈虢四国的军队攻伐郑国,高渠弥率领中路军迎战于(纟需)葛(今河南长葛东北)大败周王军队。

后来当郑庄公的太子忽继位为郑昭公后,形势已对高渠弥不利了。因为在忽当太子时,其父郑庄公想立高渠弥为卿,可是忽厌恶高渠弥,劝庄公不要任用高渠弥。庄公不听,最后还是用高为卿。所以郑昭公忽继位后,高渠弥一直战战兢兢,担心昭公杀掉自己,这种担心一直持续了一年多。最后,高渠弥决定先发制人,公元前695年,高渠弥便趁与昭公一起出外打猎的机会,在野外将昭公射杀。

高渠弥射杀昭公后,将郑昭公的第三子子璺立为郑国国君,高渠弥仍为朝中重臣。他陪同子璺去参加齐襄公主持举行的首止(卫地,今河南睢县东)诸侯会盟,在盟会上子璺为不拜谢齐襄公,齐襄公大怒,在盟会时暗中布置下伏兵,将子璺杀死。高渠弥从首止逃回郑国,与大夫祭足相谋,把当时正在陈国的子婴迎回,继立为郑国国君。子婴在位期间,高渠弥仍掌握朝中大权。在子婴被杀,郑文公继位之后,高渠弥在郑国的政治生涯结束。

高克、高渠弥的后裔情况,文献没有记载。

二以王父字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也为高氏,也为山东高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10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

三、以邑为氏

周初的分封建国,是与“宗法制”紧密相联的,宗法制度则是由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组织演变而来,它对于我国古代姓氏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宗族关系分为“大宗”与“小宗”,周天子自称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为天下之大宗,相对而言,各诸侯国皆为小宗;诸侯对于天子是小宗而在其国内又成为大宗,把采邑分封给同姓的卿大夫。采邑也叫做采地、食邑,是把包括依附于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的田邑,供给卿大夫世袭食禄。所以许多采邑的地名,往往带有“邑” 旁。如:

随着一层一层分封,各阶层(王、公、伯、侯、卿大夫)子孙代代相继承,同姓所出的支系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于是“胙土命氏”逐渐遍及天下。不仅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的国名成了国君后裔的“氏”,而且崔、曲、丙(邴)、邵、后、高(高阝)、莫、(莫阝)……的邑名也成了这些邑主后裔的“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以邑为氏”者共161个。

四、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赐姓。

少数民族姓氏改人高姓。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这一时期,鲜卑族的是娄(楼)氏改姓高氏。据《魏书》所载,鲜卑族中有楼氏改高氏者,另有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是为河北高氏。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

北齐重臣高隆之,本姓徐氏,他的父亲被姑婿高氏收养,因从其姓,叫高干,是北魏时的白水郡守。高隆之也从跟随其父姓改姓高。他在北齐时为朝中重要大臣。在他因故被杀死后,北齐皇帝高殷下令由他的兄子高子远承袭了阳夏王的爵位,高子远的后代就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族。另外,唐朝宦官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本姓冯,后被高延福收养,所以改高氏。

当高氏建立北齐政权后,高姓就贵为北齐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姓以示恩宠之举。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战有功,被高欢赐爵西华县都乡男,高洋建立北齐政权后,550年(天保元年)赐他姓高。此外,元文遥在北齐时也先后得到高洋、高演皇帝的重用,因迎立高湛皇帝即位有功,566年(天统二年),后主高纬下诏特赐他姓高。他们的后代就以高为姓。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朝鲜半岛封建国家高丽有羽真氏后改高氏的,高句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公元前37年,其部落首领高朱蒙在纥升骨城 (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建立高句丽国。高氏在高句丽国的统治维持了600多年的时间。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427年又从国内城迁到平壤。由于高句丽的国王为高氏,所以在古代高句丽国的存在期间,高氏有着较高的政治地位。其中有一部分高氏迁到了中国内地。如高云,其祖父高和是高句丽之支庶,自云高阳氏之苗裔,所以以高为氏。北周时期,曾被封王为巨野县侯的大将军高琳,其祖先就是高句丽人,五世祖高宗归附北魏,被拜为第一领民酋长。高琳因战功显赫,他的一个儿子被别封为许昌县公。高琳的后代就在山东巨野和河南许昌一带发展起来。唐朝大将高仙芝也是高句丽人,在他父亲舍鸡时在唐朝任军职,他也随父亲到安西,后成为唐朝的著名军事将领。其后代也就定居于北京市密云县一带。

五、有以“高”字开头的复姓,改单姓为高的。

如高东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

山东淄博:溯自元末年屡遭兵荒,徒居流寓留有斌公一人,大明洪武定鼎后勒迁山西民於山东直隶枣强分发高氏兄弟共十八人,惟九公政祖居临淄高家庄,钦公居益都高炳旭,其他十六兄弟未详所居,炳旭庄数代有巨族,故钦公至此斌公为兄高庄还公为弟,以承高氏旧业,俗云山东无二高此其故也。高氏家族在册外迁先祖居住地名录:

三世凤公鸾公居高炳旭。青公云公居新城。鹤公迁居河南罗山县。

凤—五世:存绶迁居长山县雇贤庄。

鸾—四世:彪居高炳旭,麒公迁居临淄,虎公迁居张赵庄,豹居高炳旭,豸(zhi)出嗣居东高庄。

五世:存礼迁居潍县。

六世:晓公居东高庄。

七世:池公出嗣英居东高庄改名震。

八世:瑛(ying)公居店子庄。

十世:玺公居炒米村,挥公居沣水庄,学公居张赵庄。

十一世:大勇居张赵庄,大盛居薄家庄,大惺居下湖田,有锈居杨家上庄。

十二世:异 (yi)居杨家宅(寨),正身居北石桥庄,立桉居石村。

十三世:天才居河庄。十四世:肇(zhao)溵(yin)居殷家庄,肇训居淄川马庄,训城居下湖田,云成居下湖田,子贵迁居沂水松汾镇庄,肇龙居徐州府。

十五世:士杰(jie)居井至。

十六世:全枼(ye)居陕西临潼县,承纶(luen)居武定府,承经居济宁州,蓝田居崔军庄。十七世:文升居陕西三元县。

十八世:连彩(cai)居陕西,上元居关东朝阳县,颂元居平度州。

政祖—政祖居高家庄。

十二世:文成居金岭镇。

十三世:可传居矮槐树庄。

十四世:云楷居小张庄。

吾始祖钦公自直隶枣强迁居至青州城西之高家炳旭支派繁衍子孙昌盛,世皆推为渤海望族。

自十五世后辈字如下:传洪连振国思本持家在惟书可继长广培祥云树保毓(yu)锡同光。

二十二世孙:高川程

黄帝:他居住在姬水流域(约在今陕西北部),以姬为姓。

郭姓是皇帝直系子孙,和周姓、吴姓、武姓等姓主要源姬姓周亶公。

所以武则天、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吴三贵建国时的他们国号都是:“周”。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的国号是“周”,就更不用说了。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吴姓历史上记述的远古初祖,他居住在姬水流域(约在今陕西北部),以姬为姓。相传黄帝娶了四位贤淑的妻子,生了25个儿子,其中得姓者14子,其后分14支部族。黄帝正妻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玄嚣、昌意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吴姓就是从玄嚣这一支传递下来的。玄嚣的孙高辛氏帝喾做了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娶有邰氏之女姜螈为正妻,姜螈是周族的母系祖先。古《诗经》记述了关于姜螈生周族首领弃时的传说。相传姜螈一天出去游玩,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出于好奇,用脚踩了一下,回家后竟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一个男孩,姜螈对此又惊又怕,把这孩子视为怪物丢到荒郊野外。然而更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先后有牛羊来喂养他,樵夫来解救他,大鸟用翅膀温暖他,致使这孩子三弃而不死。姜(女原)认为一定有神灵保佑他,于是就决定抱回去抚养他,并因此为之取名弃。弃小时非常聪明,喜欢模仿大人的样子种植麻、豆之类的庄稼,成年后非常善于农耕之事,他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一块地适合种什么庄稼,因此,附近的老百姓纷纷效仿他,尊他为农师。

弃被后世周部落奉为先祖,世称之为转周弃。周弃大约生活在舜、禹时期,他曾协《助大禹治水,为大禹的农官,故世称后稷。周弃死后,被后世奉为农神后稷。终夏之世周弃子孙世为夏代农官。传至不窋(ku)之时,正值夏代末年,《史记·周本纪》记述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夏代末年政局混乱,周族首领不宙不再做夏农官,他率部族迁徙到了戎、狄等少数民族居住的西北地区。周族生活在戎、狄之间,经常受其骚扰,从不窋到古公(颤-页)父十余代,周部落一直在不断地奔窜、迁徙之中,但他们仍能父子相承,世系保持不乱。公刘时期,周部落为躲避戎、狄的侵扰,又举族迁居到豳地(今陕西彬县一带)。豳地土地肥沃,周人在这里恢复了祖先的农耕传统,农业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周族在首领公刘领导下开始了复兴,《史记·周本纪》描绘了当时周人富足的社会情景:“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归焉。”因公刘在周族发展史上贡献很大,周人作诗《公刘》来歌颂他、纪念他。

公刘下传数代到古公室父时,中原已进入殷商时期,这时周人又受到戎、狄的侵扰,在古公(颤-页)父率领下被迫离开豳地继续迁徙。周人一路南迁,他们爬过梁山,渡过漆水、沮水,到达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一带)。周原可谓周人居住的祖地,这里土地肥沃,适合多种庄稼生长,古公亶父一改周人沾染上的戎狄游牧民族生活习惯,建立城市和村庄,让族众过定居的生活,并在周人氏族制度的基础上设置了官职,建立了近似国家职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周人、周族的称呼就是因为古公宣父及其部落定居周原而来。

古公亶父是周人的一位重要首领,他发扬光大了周人数代奋斗的事业,为周人取代商建立周王国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后世周文王称其为太王,《诗经·宓宫》中有歌颂他的诗句:“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则把其作为一位仁君加以颂扬。在吴姓的一些家谱中,尊古公室父为上古最近先祖。周人自古公室父始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全都非常贤能。其三子季历娶殷商挚仲氏之女太任为妻,太任和文王之妻太姒在我国古代被公认为贤妇人,为周族的兴盛起过重大作用。太任为周族生下昌,昌即是为周灭商打下雄厚基础的周文王。相传太任生昌时曾出现吉祥的征兆,昌自小天资过人、品德高尚,深受祖父的喜爱。古公亶父甚至把振兴周族的理想寄托在孙子昌身上,有时当着众人的面情不自禁地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按照周人的社会传统,古公宣父去世后,应有长子太伯继承王位,如太伯早死,接位者应是仲雍,季历排行第三,不可能有机会继承王位,昌作为季历之子更没有机会继承王位了。

古公亶父生病了,太伯和仲雍借口外出为父亲采药,离开了周原。史书记述,兄弟俩从陕西岐山一带出发,来到荆蛮吴越地区(今天的江浙一带),吴越地区居住着原始落后的少数民族,他们和中原风俗迥异。兄弟俩入乡随俗,纹身断发,在周人看来这哥俩已成为蛮人、残人,再无资格继承王位。

太伯、仲雍奔吴后,季历得以顺利继位,后传位给文王昌。周文王昌不负祖父古公亶父的厚望,为灭商振兴周族苦心经营,他生前虽未能灭商,但三分天下,周据其二。其子武王发继位后,向商王朝大举进攻,四年后,一举灭商,建立起周王朝,最终完成了复兴周族的大任。周初,太伯、仲雍受到周王朝表彰,其后裔受封于吴,建立起强大的吴国,后世吴姓子孙则多把太伯、仲雍尊为得姓始祖。

按照古史的记述,太伯、仲雍所到达的荆蛮地区,就是今天的江苏南部太湖流域的无锡、苏州一带。太伯、仲雍一支就是古书记载的痰阳诸姬 (古代居住在汉水北岸的周人的分支)的一支,他们与楚国为邻,楚国是为五帝之一的颛糠帝后裔所建。楚国强大起来以后,汉阳诸姬受到来自楚人的威胁,被迫迁徙,其中太伯、仲雍一支,东迁到江苏吴地,征服了当地土著居民,建立了吴国。《史记·吴太伯世家》说:“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二,吴,在蛮夷。”武王克商后,分封太伯、仲雍后裔,其中的一支又分封到太伯、仲雍始迁之地虞,即山西虞地,另一支留封于当时尚未开发的东南之地吴。不管后世对其迁徙过程有多少种解释,但姬姓周人太伯、仲雍一支最后到达了江苏古吴地是没有争议的。

太伯建吴

太伯、仲雍到达江苏吴地后,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受到当地土著吴人的普遍欢迎,他们纷纷前去投奔。太伯、仲雍兄弟周围很快聚集了一千多家吴地百姓。他们被太伯、仲雍兄弟的高风亮节、仁义之德所感化,自愿拥立太伯为君长,因太伯所居处属吴地,故太伯在这里建立的姬姓国家称“句吴”(句为发声词头,无实际意义),简称吴。

太伯建吴之时,已到了殷商末年,中原诸侯混战不已。太伯恐怕战乱涉及吴地,影响吴地人民的生活,就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梅里营造了一座城市,相传此城的内城周长三百步,外城周长达三百余里,人们在里面像生活在世外桃源里一样,耕作种庄稼,自给自足,生生息息,不受外界干扰。太伯无子,他去世后,仲雍继立为吴君,他把哥哥太伯葬在无锡梅里,后人在其坟墓附近修建至德庙来纪念这位让贤的吴姓先人。

江苏省苏州、无锡一带有关太伯遗迹很多,至今无锡市东的鸿山(又名梅里山)仍存有太伯墓,是江苏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之一,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周围常年绿草如茵,墓碑呈正方形,刻有“泰伯墓”三个古朴典雅的篆书大字。

相传太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痛欲绝。太伯入葬那一天,吴人纷纷前去送行,因太伯生前喜欢种麻,人们就各采一束麻子在腰间,以表达对太伯的怀念和哀悼之情。此后这一风俗在民间流传了数千年,一直到今天,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仍为中华民族某些地区的丧葬礼俗。

太伯没有子孙,后世吴姓人称其为开氏始祖,称其弟仲雍为吴姓传代血缘始祖。仲雍接任吴国国君后,继续开拓哥哥所奠定的基业,在吴姓发展史上,仲雍其地位仅次于太伯,可谓至德第二人。仲雍去世后,吴人把其葬在吴国虞山。仲雍墓在今天江苏省常熟市西北虞山山腰间, 仲雍墓门在山麓下,面临北门大街,门前牌坊是清乾隆年间所建,上书“敕建先贤仲雍墓门”,进墓门,沿山坡往上先走数十步,可见有第二道牌坊,正面刻有江南督学使曹秀先题写的“南国恭友”四字。墓穴前立有第三道牌坊,正面有“先贤虞仲墓”五字横额,两侧石柱上刻有一幅对联:“一时逊国难为第,千载名山还属虞。”墓上立有四块墓碑,正中一块为清康熙年间所立,石碑保存完整,上刻有明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飞的题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仲雍至今仍为常熟一带人民所景仰,仲雍葬地虞山已成为海内外吴姓子孙寻根问祖之地。

仲雍下传四代至周章,周章在姬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周人的后裔,故名为周章。周章继位做吴君时,武王已灭商,建立了周王朝。周初实行分封制,封周王亲族、灭商功臣、历代先圣后裔到各地做诸侯。周王朝寻找太伯、仲雍后裔封诸侯,因周章已做吴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为句吴国君,周章之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陆县境内),列为诸侯,建立了虞国,其后人以虞为姓。仲因此称为虞仲,如其先祖仲雍同号。

吴、虞兄弟之国,历经整个西周,传国十余代,一直到东周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大变革,周天子丧失了号令天下诸侯的权威,人们不再遵从传统礼法,各诸侯为扩张自己的地盘掀起了兼并战争,可谓礼崩乐败,天下大乱。虞国当时是一个小国,版图面积不过今天的山西平陆一县,它北邻强大的晋国。晋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它和吴、虞、虢同属姬姓封国,起初不过是方圆百里的小国,但经过晋国君主数代经营,版图日益扩大,到春秋初期已成为诸侯强国。春秋时期的晋 国国君晋献公是个野心勃勃的君主,他一心想扩大晋国国土,称霸诸侯。

虞国和虢国 (在今河南省陕县)位于晋国南方,控制着晋国南下中原称霸的通道,因此成为晋国首先兼并的对象。虢国和晋国之间隔着虞国,为避免虞、虢两国联合抗晋,晋国采取了各个击破的策略,先灭虢然后再破虞。公元前658年春天,晋国大臣荀息和晋献公密谋,设计了一个“假虞伐虢”的阴谋。晋臣荀息出使虞国,以晋国出产的名马、垂棘出产的玉璧向虞公行贿,请求虞国借道给晋讨伐虢国,虞公果然上当,不仅答应借道给晋国,而且还答应出兵助晋攻虢。宫之奇是虞国著名的贤臣,深为晋国所忌讳,史书记载:“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他听说此事后,急忙面见虞公,力陈借道于晋讨伐虢国对虞国的种种不利后果,但是虞公听不进去。此前,虞国边城墩邑曾遭西邻冀国侵犯,晋国看到事态的发展对自己不利,就出兵讨伐冀国,解除了虞国的危机。在虞公看来,这次晋国讨伐虢国,虞国理应助晋伐虢。晋臣荀息终于说服了虞公,晋虞联军进攻虢国,虽未灭虢,但极大削弱了虢国的力量。三年后,晋国看到灭掉虞、虢两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又重施故伎,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大臣宫之奇听到后惊恐万分,他断定这次晋国借道伐虢,回师途中必定灭虞,急谏虞公,力阻借道于晋。

虞公不听劝谏,同意借道给晋。宫之奇无可奈何,他预知虞国行将灭之,就率族人离开了虞国,临行前叹息着说:“虞国恐怕连腊月祭祖的日子也等不到了。”三个月后,晋军灭虢,回师途中又灭掉了虞国。自周章之弟仲封虞,虞国共历 12君。虞国灭亡后,后裔为纪念故国以虞为姓,虞姓一直延续至今,这是姬吴的早期分支,与吴同属太伯、仲雍之后。

吴国与吴姓

北吴虞国被灭亡了,南方吴国却兴盛起来,成为春秋时期的大国,曾一度称霸中原。自周章接受周天子封号下传到寿梦已历十五代,寿梦做吴君时,历史已进入春秋时期。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国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吴国国力增强,已敢于与中原强国抗衡。寿梦在位期间,中原以楚晋争霸为主,两国之间发生了城濮之战,这次战争,楚国虽然失败,但实力未损,楚庄王时又卷土重来,楚与吴越结盟重新对抗中原大国晋国,此后楚军又北上与晋爆发了(必阝)之战,这是楚晋争霸以来的第二次大战。(必阝)之战楚国战胜了晋国,使楚国的霸业达到了顶峰,陈、蔡、郑、宋以及淮泗流域的其他小国都降服于楚。失败后的晋国时刻寻找机会想战胜楚国,因此,晋楚间小规模的战争接连不断。为调解晋、楚之间的争端,避免各国受到牵连,公元前579年,以宋国大夫华云为主发起了解除楚晋争端的“弭兵之盟”,但不久即告破裂,楚晋两国仍处于明争暗斗之中。后来,楚国国内发生权力之争,楚国大臣申公巫臣因与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子反争夺权利,失利后逃到了楚的敌国晋国。他蓄意报仇,向晋国献计献策削弱楚国。晋国采纳了申公巫臣联络新兴的吴国以牵制强楚的建议,并派申公巫臣代表晋国出使吴国。申公巫臣在吴国教习吴人兵法战阵,训练吴人采用中原兵车作战,怂恿吴国讨伐楚国。吴国一年内数次出兵,在吴楚边境声东击西,楚国疲于奔命,国力减弱,吴国从此开始强大起来。

吴王寿梦生有四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扎。其中季扎精通中原文化,智慧而又仁义,有远祖太伯、仲雍遗风,寿梦想把王位传给他,季扎认为这样做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会引起内乱,坚辞不就。寿梦只好立长子诸樊为太子。寿梦临终时留下遗命,将来一定要传王位给季扎,吴人也要求立季扎为君。季扎为了躲避就君位,离家逃到了荒野之中。诸樊不得已只好做了吴王,并立下规矩,他百年后,君位继承采取兄终弟及制,一定要把君位传给季扎。吴王诸樊一心要传位给弟弟季扎,就不太爱惜自己,打仗时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公元前508年,诸樊亲自率军伐楚,直逼楚国边境城市巢邑(今安徽巢湖市)。楚国巢邑守将牛臣对部下说:“吴王做事勇敢而轻率,如果打开城门,他必定第一个冲入城来,我埋伏在城门,乘机射死他。他一死,楚国边境就安定了。”楚卒按吩咐打开城门,诸樊果然抢先冲入城门,被躲在暗处的牛臣一箭射死。诸樊在位13年,按约定传位于余祭。余祭即位后,封四弟季扎于延陵,故季扎又号延陵季子。余祭在位期间,因季扎通晓周礼,曾代表吴国出使中原诸国。余祭在位4年,死后传位于三弟余昧,余昧在位17年。此时吴国霸业初成。余昧死时,遗命传位季扎,了却了父兄的心愿。吴国百姓也要求季扎继承王位,季扎仍旧谦辞,后见难以推脱,再次出逃。

季扎出走后,吴人立余昧的儿子僚为国君,这引起诸樊之子公子光的不满。公子光认为自己是诸樊之子,叔父季扎推位后,按继承顺序,理应由他继位。于是公子光“阴纳贤士,欲以袭僚”,夺取王位。这时,楚国楚平王听信谗言,诛杀了楚国大将伍奢,伍奢之子伍子胥逃亡到吴国,后来被公子光收留。伍子胥为人勇敢而有谋略,他得知公子光的意图后,就把逃之途中结识的勇士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专诸受到公子光的极高礼遇,他愿意为公子光效命刺杀吴王僚。

公元前515年,吴王僚乘楚平王死去楚国举行国丧之际,派弟弟盖余、烛庸率军伐楚,同时又派季扎出使晋国,观察中原诸国的动向。楚国早已做好准备,派大军截断了吴军的退路。吴军进退两难,吴王僚的两个弟弟盖余、烛庸不能回归吴国,吴王僚坐立不安。公子光见时机成熟,假意宴请僚,让专诸伺机刺杀僚。据《史记》记载,吴王僚为防万一,自王宫至公子光家,沿路设护卫军士,连公子光家堂前、阶上、席旁都有卫兵带刀护卫。公子光推说足疾故意离开现场,而在窟室中布上带刃甲士。专诸把匕首藏在炙鱼腹中,借献鱼之机,得以靠近了吴王僚。专诸突然拔出鱼腹中的匕首,刺死了僚。此匕首就是名传后世的鱼肠剑。混乱中,刺客专诸被吴王僚的卫士砍死,公子光率窟室甲兵杀散僚的卫兵。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为感谢勇士专诸,阖闾封专诸之子为卿,重用伍子胥执掌国政。远在楚国作战的吴王僚的弟弟盖余、烛庸听到公子光弑君自立的消息后,感到大势已去,弃军逃走。后来兄弟俩又投奔了楚国,楚把养邑 (今河南沈丘一带)分封给他们。从此,吴王余昧的后裔就在河南沈丘一带繁衍生息其后代分别以两公子的名字盖余、烛庸为氏,成为姬吴的两大分支。

季扎回国后,不愿看到吴国再闹内乱,就承认了阖闾为君的合法性。《史记》记载季扎说:“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

吴王阖闾即位后,实施富国强兵之术,他立城廓,设军备,实仓廪,治兵府。相传现在的苏州(古称姑苏)就是伍子胥协助阖闾修建的都城,姑苏城仿效中原城廓的建设,又兼及南方水乡的特点,它周长47里,有 8个陆门,8个水门,是一座设计精巧、攻守兼备的都城,它的建成提高了吴国的军事实力。在伍子胥推荐下,著名军事家孙武从齐国投奔吴,把自己著名的13篇兵法进献给阖闾。阖闾为测验孙武兵法,在宫中选了180名美女充当士兵,以两名爱妃做首领,让孙武试演。演习过程中,两位爱妃对孙武排兵布阵视如儿戏,在孙武三令五申下仍嬉笑不止。孙武按照军事法令斩杀了阖闾的这两位爱妃。据史籍记载,阖闾痛失两位爱妃后,食无味,寝不安。然而阖闾看到孙武确有用兵的本领,就没有责怪孙武。他任用伍子胥为谋主,孙武为将军操练军队,为进击强邻楚国做准备。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孙武率兵大举攻楚,在唐、蔡两国军队的引领下,吴军五战五胜,长驱直入楚国都城郢,楚昭王逃跑。伍子胥找不到楚王,就掘开平王之墓,鞭尸三百,报了杀父之仇。楚国忠臣申包胥指责伍子胥鞭打王尸无道之极。伍子胥解释说:“吾日墓途远,故倒行而逆施之。”后来,申包胥不畏路途险远,远奔秦国求救兵。申包胥感怀祖国君民蒙受苦难,在秦宫庭外,痛哭了7天7夜,终于感动了秦王。秦答应发兵救楚。秦楚联军击败了吴军。战乱中,阖闾之弟夫概乘机回国自立为王,阖闾闻讯,立即领兵回国击败了夫概,夫概率残余逃到了楚国,楚昭王封夫概于棠溪(今河南遂平县一带),其后裔以棠溪为氏,这是姬吴的又一分支。

阖闾回吴后重整军备,一年后再度伐楚,占领了楚地。公元前504年,吴水军打败楚水军,俘获楚国两位水军将领和七位大夫,随后楚陆军又在繁阳(今河南新蔡县北)失利于吴军。楚元气大伤,国内人心惶惶,楚昭王被迫迁都,吴王阖闾的事业可谓达到了顶峰。

吴国的南方邻国是越国。历史记载,越国乃夏禹之后,是夏后帝少康的庶子南迁建立的国家。越国和吴国一样,统治阶级是中原贵胄之裔,人民大众则为当地土著居民,习惯文身断发。到越王允常时,夏禹之裔已传20余代,吴越曾发生战争。吴响应晋牵制楚,楚则利用越来牵制吴。公元前 537年及公元前518年,越曾两次助楚攻吴,吴越属敌国关系。打击楚国后,吴王阖闾一直伺机攻打越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去,勾践继位。吴国乘越国举行国丧期间出兵伐越,越国勾践率军抵抗,两军战于携李(今浙江绍兴县)。由于吴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越国上下齐心一举打败吴军。战争中吴王阖闾伤了脚趾,吴被迫退兵,途中阖闾的伤趾继发感染,生命危在旦夕。阖闾临终前嘱咐太子夫差:“你不要忘记是勾践杀害了你的父亲!”夫差满含泪水答应说:“一定不忘报父仇!”阖闾死于归国途中。

阖闾死后,夫差即位,是为吴王夫差。他不忘父仇,时刻准备伐越。他让属下立于他经常出入的宫门之处,每当夫差经过,下人就大呼:“夫差,你忘了越国杀死你的父亲吗”夫差就回答:“不敢忘,三年一定报仇。”夫差以此勉励自己,他继续重用伍子胥,又封楚国亡臣伯(喜否)为太宰。经过三年准备,吴王夫差厉兵秣马,准备大举伐越以报父仇。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军相战于夫椒(今太湖椒山),吴军士卒以复仇为动力,个个勇猛善战,一举击败越军,攻入越境。越王勾践只剩下5000甲士,退守会稽(今绍兴市郊一带)。越王为避免亡国,接受了大夫文种的建议,“卑辞厚礼”向吴求和,条件是勾践入吴为吴王臣仆,夫人为奴婢,进献宝器,越可免于亡国。

夫差洋洋自得,准备接受越国的请求。伍子胥劝谏夫差说,吴越同处三江之地,其势不能并存,勾践是位有能力的君主,加上范蠡、文种等良臣的辅弼,如不及时歼灭,其后患定会无穷。正当吴国君臣争议不决之时,越国送上美女、宝物贿赂太宰伯(喜否),请伯(喜否)劝说吴王夫差接受越国纳贡称臣。伯(喜否)本来就妒忌伍子胥,他接受了越王的贿赂后,一再劝说夫差接受越国求和。夫差听信了伯(喜否)的劝说,接见了越国求和的大夫文种,在吴国朝廷,伯(喜否)和越国大夫文种一唱一和,文种委婉地暗示夫差,一旦越国得不到吴王的宽恕,勾践将会杀妻灭子,毁坏宝器,凭借剩下的5000甲兵与吴拼个死活,吴国到头来将一无所获。夫差最终接受了越的和议条件。伍子胥闻讯无可奈何地叹息说:“20年后,吴国就会变成废墟了。”

吴越讲和后,越成为吴的附庸国,勾践夫妇及其大夫范蠡等300余人到吴国为吴王服役。相传,勾践为夫差养马,做了马夫,勾践夫人为吴王打扫宫室,夫妇俩表现出毫无反抗之意。为进一步麻痹、消磨夫差意志,越国又送上美女西施,对越王勾践完全放松了警惕。7年后,夫差准许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不忘国耻,每晚睡在柴草上,并在门边挂一串苦胆,进出之时都要尝一下苦胆,扪心自问:“你忘记战败后的耻辱了吗”他像农夫一样下田耕作,夫人也如农妇般亲自织衣、做饭,生活俭朴。勾践重用文种、范蠡等贤能之士,励精图治,国力逐渐恢复并强大起来。

夫差好大喜功,一心向往中原称霸,他先后讨伐了蔡国、鲁国,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掘成邗沟,以沟通江淮,为北上做准备。公元前485年,他又不自量力,联合一些小国,从海上进攻强大的齐国,结果被齐国打败。公元前484年,夫差再度进军中原讨伐齐国。他联合鲁国在艾陵(山东莱芜县东刁匕)打败齐国,俘虏齐将多人,缴获一批战:利品。夫差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看到数次的征战耗空了吴国国力。越国也;派人来吴朝贺吴伐齐的胜利。此间吴举朝上下皆大欢喜,惟独伍子胥心情沉重,他再次向夫差陈述说:“越是吴的心腹之患,得到齐,只不过得到一片石田,石田是不能种庄稼的。”他断言:“越不为沼,吴其泯矣胥。”此时的夫差根本听不进伍子胥的苦口良言。伍子胥逐渐对夫差失去了信心。

一次乘出使齐国之机,把儿子托咐给了齐国的鲍氏,并改姓王孙氏。吴王夫差对伍子胥没完没了的谏言愈来愈反感,伯(喜否)趁机向夫差讲了伍子胥寄子齐国之事,夫差听后大怒,以私通敌国,怀有二心之罪,赐死伍子胥。伍子胥死前对夫差说:“我死之后,请挖出我的双眼,挂在姑苏城东,总有一天,我会亲眼看到越国大军攻入吴国。”夫差为发泄对伍子胥的仇恨,竟恨及枯骨,令人把位子胥的尸首包在皮革之中,抛入江中,其名曰:“鸱夷浮江。”

公元前482年,吴国大旱,农业欠收。夫差仍决定出师北上与齐晋争霸中原。越国趁吴国国空,倾全力出动精兵分三路攻入吴国。越军攻入吴都姑苏,焚烧了吴国都城,俘获了太子友。夫差闻讯,挥师南归,后来竟向越国求和,越国自度不能一举灭吴,就答应了吴国的求和。此后越国又两次攻入吴国,在越的打击下,吴的军事力量几乎消耗殆尽。公元前473年,越军攻入吴都。夫差率随从逃到姑苏台上,被越军重重包围。夫差派人向勾践请罪,希望像越王勾践当年那样做个附庸国,得以保全吴国社稷,此举遭到越国拒绝。越答应封夫差到甬东(今舟山群岛)做个百夫长,夫差以年老为名表示难以接受,最后被迫自杀。死前,夫差用布把自己的脸蒙住,悔恨地说:“我没有脸面在九泉之下见到子胥啊!”吴国灭亡后,吴国子孙逃往四方,他们感念故国,便以吴为姓。

附:郭姓起源:

相传,早在上古夏后氏部落领袖禹的时代(约公元前21世纪),郭姓就已得姓开基。郭姓人的得姓,有相当古老的渊源。

出自夏代的郭支和郭哀之后

古书记载“禹乘二龙,郭支之御”。“上古有郭侯,夏朝的禹即有驭手郭哀。”郭支与郭哀是中国有史籍记载的最早的郭姓人。因此,我国历史上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东)等地的夏代人郭支与郭哀,都被后人认为是郭姓人的始祖。

出自商代郭崇之后

据《三一经》记载:商有郭崇。可知商代继夏代之后也有郭姓。因此,商代郭崇,也被认为是郭姓人的另一位始祖。

出自姬姓

周代虢国的子孙后代是当今郭姓最大、最主要的一支,他们以郭为姓,渊源自姬姓,又多半与河南、山西有关。

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封文王姬昌的弟弟虢叔於东虢,东虢地址在今天河南省荥阳市东北。到了西周末年,周王室衰微,申侯勾结犬戎作乱,周幽王被杀於骊山,周王室被迫东迁。当时,郑武公与晋文侯辅佐周平王东迁洛阳,立下汗马功劳,深得平王依重,同时把郑国从陕西迁到河南虢(即东虢)、郐之间。为兴建郑国,郑武公於周平王二年(公元前769年)灭郐国,平王四年(公元前767年)又吞并东虢。从此,郑国日渐强盛,引起各诸侯国的不满。楚国趁机起兵向周平王问罪,率陆浑(地在河南省嵩县东北)之师,逼近洛阳。周平王大惧,於是把虢叔裔孙虢序封於阳曲(地在今山西太原市北),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虢公”又称“郭公”,於是,其后代遂成郭姓。

以封地为姓

史载,郭姓始祖有以封地“虢”为姓的,又因虢、郭同声之转,故虢、郭二姓互通。

以居处命氏

中国古代有些居住在城、郭、园、池的人,分别以“城”、“郭”、“园”、“池”为姓。其中居住在郭(即外城,古代“郭”字的字义为外城)的人,以居住地为姓氏,形成郭姓。

帅氏源流总世系万旾支

西晋(公元265--317年)

1世◆昺公 字光被。晋武帝朝[注:司马炎,公元265—290年]官大司徒、黄门侍郎,右将军、散骑常侍、兵曹尚书等职。

妣 朱氏。诰封夫人。子二:聪、聆。

2世 聪公 字听德。晋惠帝二年[注:司马衷,公元291年]官左中郎。

妣 王氏。

◆聆公 字孔昭。晋怀帝永嘉五年[注:司马炽,公元311年]官邯郸令。

妣 倪氏。子三:延伯、 延龄、延康。

   东晋(公元317--420年)

3世◆延伯 字仲连。晋显宗咸康七年[注:应为成帝司马衍yǎn年号/公元342年]官会稽内史。

妣 黄氏。子三:之文、之邵、 之郇[注:xún 音旬]。

延龄

延康

4世◆之文 字季华。晋烈宗宁康二年[注:应为孝武帝司马曜yào年号公元375年]官渤海太守。

妣 尤氏。子一:孚。

之邵

之郇

5世◆孚 字处道。官太尉。

妣 苏氏。子三:鲂、 鲸、 鲤。

南北朝 南宋(公元420--479年)

6世◆鲂 字孝孙。任陕令。前五代宋文帝元嘉[注:南宋刘义隆年号。公元424—454年] 官侍中。

妣 袁氏。子二:亮、高。

鲸 官车骑都尉。

鲤 官寿春令。

妣 张氏。子二:安生,好生。

7世◆亮 字圣通。宋顺帝[注:南宋刘准年号,477—479年]召为 羽林蓝领、中书舍人。

妣 刘氏。子一:道根。

高 子二:道原、 道化。

安生

好生

8世◆道根 字巨基。官豫州刺史。

妣 徐氏。

复妣 李氏。子一:慈明。

道原 官侍御史。

道化 国子博士。

南北朝 南齐(公元479--502年)

9世◆慈明 字善之。官兵部尚书。

妣 商氏。子一:广。

10世◆广 字志广。官氾水令;以子贵诰封休宁侯。

妣 康氏。子三:万成、万登、 万锺。

唐朝(公元618--907年)五代 后唐(公元907--960年)

11世◆万成 字大五。讨贼有功,拜大司马,累迁池、庐、滁、扬 四州 都军大元帅;封休宁侯,唐封闲国公,谥忠诚。

妣 曹氏。子三:吾、镗、鐄(居濠州)。

万登 官车骑将军。

妣 邵氏。子一:磷。

万锺 官领军都尉。

12世◆吾 字振国。荫执金吾。

    妣 潘氏。子二:柄、机。

镗 荫宣武郎。

妣 项氏。子一:桓。

鐄 荫议郎。

妣 王氏。子二:梓、枢。

磷 中书舍人。

妣 赵氏。子一:樗。

13世 柄 校书郎。

妣 鲍氏。子一:禹谟。

◆ 机

妣 黄氏。子二:皋谟、益谥。

14世禹谟 字克猷。河北黜陟史。

妣 王氏。子一:文林。

皋谟 官谷城。

妣 周氏。子一:茂林。

◆益谟 举进士,官大理寺丞。

妣 邹氏。子一:平林。

15世 文林 字宝书。员外郎。

妣 吕氏。子一:怿。

茂林 举进士,兵部郎中。

妣 徐氏。子二:恺、洵。

◆平林

妣 陈氏。子一:鼎。

16世 怿

妣 曹氏。子一:良器。

洵 登进士,任京兆尹。

妣 汪氏。子一:良玉。

◆鼎 字子建。

妣 魏氏。子一:裕。

17世 良噐

妣 贾氏。子二:翼龙、拱龙。

良玉

妣 胡氏。子二:扳龙、乘龙。

◆裕 字宽夫。昭宗乾宁三年[注:唐代李晔yè年号,公元896年]任祁州刺史。

妣 张氏。子二:遇春、元春。

18世翼龙 官仆射。

妣 汪氏。子一:奉古。

拱龙

妣 史氏。子一:效古。

扳龙 官祭酒。

乘龙

妣 姚氏。子一:贽。

◆遇春 字时济。后唐庄宗朝[注:五代时后唐李存勖xù的朝代,公元923—926年]官拜左拾遗。

妣 吴氏。子一:汉琼

元春 宋州刺史。

妣 郑氏。子二:汉磷。

19世奉古

妣 毛氏。子一:圭。

效古 登进士,官校书郎。

妣 张氏。子一:壁。

贽 字见之。

妣 梅氏。子一:梦畴。

◆汉琼 字德华。后周武功中书令,官拜节度使。

妣 王氏。子二:逢原、理原。

汉磷 举进士,官给事中。

妣 韩氏。子一:本原。

宋朝(公元960--1279年) 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1127—1279年)

20世 圭

妣 杨氏。子一:庚。

壁 官秘书监。

妣 范氏。子一:阳。

梦畴 官密院使。

妣 陈氏。子一:森。

◆逢原 字深义,号大会。官宋朝(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江陵都统制使。原籍浙江婺州

妣 张氏。赠夫人。子三:扬、挺、振 仍居浙江

复妣 叶氏。子二: 正、端 江西有帅氏自此始

逢原公与长子正公居分宁李村。江西始祖逢原葬江西宁州永斜,“仙人晒网”形,号“花坟”。张夫人附左;叶夫人附右。

理原

本原 官宗正司。

妣 抚氏。子一:枕。

21世◆正 字正甫。行大一[注:在大房中排行老大。]生?宋建隆庚申年 [注:北宋太祖赵匡胤yìn年号,即公元960年]官豫章教授。

妣 城东周氏国宝之女。生子五:鉴、敬、能、镶、镃。

[公殁]:大中祥符,庚戌年[注:北宋赵匡恒年号,即1010年],葬李林西墓坪。吊钟形。妣葬:黄沙桥港南蛇形地。(考注:此为总世系中记载最为详明的一代人。其正公尤为详明。

端 字平甫,号大行。官居河北,遂家焉。

扬 字汶激。宋天圣五年[注:北宋赵匡祯年号,即公元1028年]登王克成榜,士,翰林学士。

妣 陶氏。子二:镇、钥(居平原)。

挺 袭江陵都统制使。

妣 石氏。子三:钺、镒、燧。

振 字汝发。景佑元年[注:北宋赵匡祯年号,即公元1034年]登张唐乡磅(榜)进士,任豫州章教授,终南昌令。

妣 宋氏。子一:镐(仍居平原)

22世 镇

鉴 字国光,行小一。徙居本州之武乡排步家焉。

妣 周氏。子三:琢、钰、珍。公妣合葬黄沙港南蛇形。

敬 字行简,号明仲。行小二,生于嘉佑四年[注:北宋仁宗赵匡祯年号,即1010年]游学江东,留就寓试。

妣 周氏。子五:瑛、琮、璇、璋、洵。

公葬西基坪;妣葬村东冲埚。

能 字时性。行小三。官廸功郎。徙居本州仁乡水车家焉。

妣 万氏。子四:良、仙、兴、元。

公妣俱葬龙冈坪。

◆让 字行逊,号兼光。行小四。迁居靖安之桃源。

妣 周氏。子二:珪、璧。公妣俱葬东冲埚燕子抱粱形地。

镃 字乘时。行小五。徙居湖南。

妣 瞿氏。子一:珍。

23世 涿 字君成。行恭十。

妣 徐氏。子四:云、霄、霓、雾。

珏 字君际。行十二。

珍 字君杰。行七五。无传。

瑛 字国宝。行二十一。

妣 良原黄氏。子三:猷、谟、谋。公妣合葬并源。

琮 字君窦。行二十二。

妣 武宁叶氏。子二:安、定。公妣合葬并源。

璇 字君玉。行二十三。

妣 万氏。子三:巽[xùn 音驯]、俊、继。公妣合墓石祖。

璋 字君章。行二十四。

妣 沈氏。 子一:道立。公妣合葬茅田。

珣 字君珍。行二十六。

妣 余氏。尚书之女。子四:四九、用中、五十、骥。

公妣合葬七都沅南台头。

良 字元善。

妣 袁氏。子四:绶、绅、绾、纽。

妣 潘氏。子二:廉、宁。

妣 孙氏。子三:勤、沂、傅。

妣 钱氏。子四:盈、有、益、富。

珪 字君执。行恭九。仍居靖安之桃源。

妣 张氏。子一:世昌。

◆壁 字君完。行恭十二。迁奉新锁石, 奉新有帅氏自此始

妣 余氏。子一:世隆。

24世 云 字济霖。行三十四。

霄 字济滋。行三十六。

霓 字霖溢。行三十九。

雾 字霖润。行四十。

猷 行四十。

漠 行四十一。

谋 行四十二。

安 行三十五。

定 行三十七。无传。

巽 行三十六。

俊 字伯杰。行三十八。任武功大夫,四川兵马都监使。

道立 字务本。行三十一。

妣 吴氏。子一:宾士。

四九

周中 行三十七。宋持恩赠朝散大夫。(注:生活于宋代)

五十

骥 字伯逸。

绶 行十三。

绅 行十四。

绾 行十五。

纽 行十六。

廉 行二十二。

勤 行十七。

沂 行十八。

傅 行十九。

盈 行二十。

有 行二十九。

益 行二十三。

富 行二十五。

世昌 字伯文。行一。徙居安义皎源

◆世隆 字伯盛。行三。

妣 熊氏。子一:韬。仍居靖安桃源

25世 ◆韬 子二:光、辉 。 保义郎。

26世 ◆光 子一:安辅。

27世◆安辅

妣 魏氏。子四:宗海、宗汉、茂荣、茂英

28世◆茂英

妣 徐氏。子三:日宣、日新、日益。

29世◆日益

妣 涂氏。子二:应旂、应明。

30世◆应旂 宋嘉靖年间任江州景濂书院。

应明 徙居抚州临川

31世◆以发

妣 聂氏。子二:谦、复。

32世 ◆谦

妣 聂氏;邬氏。子一:同孙。

妣 新建吴氏;丁氏。子二:隆孙、感孙。

33世 ◆同孙

妣 港口杨氏。子四:宁、应、志、憼。

34世 宁 明永乐十一年授国子监典簿。

◆志

妣 新泽章氏。生子五:恺、悌、恢、愤、悱。

35世 ◆恺

妣 涂氏。子五:珊、莹、珫、珰、碧。

36世 ◆珫

妣 许氏。子二:公顕、公道。

37世◆公道 字秉正。号万春。行景四。生理瑞河口白鹭港招赘黄氏。後迁新建县璜溪垅遂家焉

妣 黄氏。子二:海公、湖公。

38世 海公

妣 邓氏。子三:景明、景珊、景华。

◆湖公 字用行。行圣八。生于明正德乙巳年公元一五四五年四月初七日亥时。殁于明万历己亥年公元一五九九年五月十三日午时。葬围山高堎下坤艮向。

妣 港西丁氏。生于明正德丙寅公元一五六六年十月十一日戌时。殁于明万历乙酉公元一五八五年八月初七日丑时。葬清水墎癸丁向。

复妣 李氏。生于明正德辛未公元一五七一年八月廿五日辰时。殁于明万历辛卯公元一五九一年。葬围山高堎下坤艮向。子五:景荣、景富、景贵、景贤、景魁。

39世◆景富 行福五。葬罗埇垴申寅向。

妣 田坊徐氏。葬店口庙前塘上申寅向。

子二:良才、良达 。

40世◆良达 葬朱林堎庚甲向。

妣 彭氏。葬莲花山癸丁向。

入景珊次子良迪之子世荣为嗣子。

41世◆世荣 字敬吾。行宽二。生于明万历乙酉公元一五八五年六月初八日辰时。殁于康熙戊申公元一六六八年十二月初六日戌时。葬胡周垴坤艮向。

妣 涂氏。生于明万历乙未公元一五九五年十二月初一日辰时。殁于明崇祯辛巳公元一六四一年三月初九日未时。葬缷宝山申寅向。子三:文浩、文洪、文澄。

42世◆文澄 行魁四。生于明崇祯己巳公元一六三九年六月初七戌时。殁于清康熙丙午一六六六年十一月初十日。葬胡周垴坤艮向。

妣 宋氏。生于明崇祯甲戌公元一六三四年九月。

子二:友梧、友梅。

43世◆友梧 行有二。生于清顺治公元一六五八年农历戊戌年九月初十日午时。殁于清康熙公元一七0五年农历乙酉年正月初七日巳时。葬胡周垴坤艮向。

妣 李氏。生于清顺治公元一六六八年农历戊申年四月初二日酉时。殁于清乾隆公元一七三八年农历戊午年二月初六日亥时。葬围山。子一 履瞬。

44世◆履瞬 行欧五。生于清康熙公元一六九一年农历辛未年六月十九日巳时。葬雨祈堎。

妣 刘氏。生于清康熙公元一七0六年农历丙戌年十月初二日寅时。殁于清乾隆公元一七六三年农历癸未年九月初九日酉时。葬围山。子三 启锺、启训、启钦。

45世◆启钦 字金义。行意二。钦赐登仕郎。生于清雍正公元一七三一年农历辛亥年四月廿四日卯时。殁于清嘉庆公元一八一四年农历甲戌年十月廿一日戌时。葬杉山寅申向。

妣 熊氏。生于清乾隆公元一七四五年农历乙丑年十一月廿九日时。殁于清道光公元一八二二年农历壬午年十月十三日亥时。葬杉山寅申向。

子三 佳远、佳廷、佳送。

46世◆佳远 字近和。行征一。生于清乾隆公元一七六九年农历己丑年八月十四日寅时。殁于清道光公元一八二二年农历壬午年十月初十日午时。葬杉山。

妣 李氏。生于清乾隆公元一七八0年农历庚子年九月廿八日寅时。殁于清咸丰公元一八六一年农历辛酉年三月初六日亥

山东东营市广饶县高姓是怎样来的?有族谱记录吗?

一出自姜姓,炎帝后裔,得姓始祖为高一。 高姓是齐太公姜子牙的后裔,姜氏原是炎帝的后裔,那么高姓则是炎帝的后裔,高姓的血缘初祖是炎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