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东林书院的是几个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1收藏

创办东林书院的是几个人,第1张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东林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解放东路867号,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1956年10月由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

东林书院

无锡官员李夔陪同著名学者杨时到无锡南门保安寺游览。杨时见这里临伯渎港,前临清流,周围古木森天与郁郁葱葱的庐山东林寺颇为相似,是一个研究和传授学问的理想场所,便有意长期在此讲学。李夔知道杨时的意思后,全力赞同,于是定此学社为“东林”,前后长达18年之久(1111年-1129年)。杨时去世后,杨时的学生在无锡县城的东林书院所在地为他建了一祠堂——道南祠,取杨时学成南归时老师程颐对他说过一句赞美的话:“吾道南矣!”。后来书院因年久失修而荒废。杨时离开后,东林书院逐渐荒废。

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有僧人秋潭在原址上建东林庵,学舍被辟为东林庵。百年后的明代,无锡人邵宝(1460—1527,号“二泉先生”)因幼年时曾在此读书,出仕后曾力图在原址修复东林书院,但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仍为学舍。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更是家喻户晓,曾激励过多少知识分子,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促进极大。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2002年全面修复,有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道南祠等建筑。

李焘(1115年-1184年),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xùn)岩。眉州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南宋官员、著名历史学家、目录学家、诗人,唐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之后。

绍兴八年(1138年),李焘登进士第,授成都府华阳县主簿,未就任,于丹棱龙鹄山读书。至绍兴十二年(1142年)秋,李焘始赴任。其后历官州县及朝廷史职,宋孝宗朝仕至同修国史。李焘以名节、学术著称,长于吏治,关心民瘼,但终未获大用。淳熙十一年(1184年),以敷文阁学士致仕,不久后逝世,年七十,追赠光禄大夫,赐谥“文简”。累赠太师、温国公。

李焘博览典籍,著述颇多。著有《巽岩文集》、《四朝通史》、《春秋学》等五十多种,大多失佚。今存《续资治通鉴长编》五百二十卷、《六朝制敌得失通鉴博议》十卷、《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十卷,清代皆编入《四库全书》。原有诗文集五十卷,今已佚,《两宋名贤小集》、《全宋诗》等录有其诗。

基本介绍 本名 :李焘 别称 :李文简 字号 :字仁甫,一字子真

号巽岩 所处时代 :南宋 民族族群 :宋人(汉族) 出生地 :眉州丹棱 出生时间 :1115年 去世时间 :1184年 主要作品 :《续资治通鉴长编》《六朝制敌得失通鉴博议》《巽岩文集》等 主要成就 :编修《续资治通鉴长编》;长于吏治,关心民瘼 官职 :敷文阁学士 爵位 :丹棱县开国伯→温国公(追封) 追赠 :少师→太师 諡号 :文简 人物简介,主要成就,个人著作,人物评价,逸闻趣事,亲属成员,家世,妻子,子女,史料记载,后世遗迹,墓葬,书屋, 人物简介 李焘为唐宗室曹王之后,生于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年甫冠,愤金仇未报,著反正议十四篇。 绍兴八年(1138年),李焘登进士第,调华阳县主簿。再调雅州推官。 乾道八年(1172年),出知泸州。当时王氏(王安石)学盛行,唯独李焘博极古籍,慨然以史自任。于有宋一代的典故,尤其悉力研究,他仿照司马光《资治通鉴》,撰成《续资治通鉴长编》。累官礼部侍郎,进敷文阁学士、提举佑神观兼侍讲、同修国史。李焘举荐尤袤、刘清之等十人堪任史官。 淳熙十一年(1184年)春,李焘上章告老,宋孝宗优诏不许,还多次询问他的病情。给事中宇文价传达了孝宗的旨意,李焘说:“臣子留恋朝廷,不是又老又病,怎忍心请求告老还乡。”于是又向宇文价询问时事,勉励他尽忠尽职。李焘又听说四川乞求减少酒课税额,还亲自写札子勉促孝宗实行。 同年,孝宗准其以敷文阁学士致仕。不久后,李焘逝世,享年七十岁,追赠光禄大夫,赐谥“文简”。临终前遗言:“臣年七十,死不为夭,所恨报国缺然。”累赠太师、温国公。 主要成就 李焘一生著述弘富,《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他的代表作。这部著作的正式写作时间,应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李焘时年四十岁。他在知成都府双流县任上,于公务之外,“日翻史册,汇次国朝事实。谓司马光修史,先为《百官公卿表》十五卷,后颇散佚。乃遍求正史、实录,傍采家集、野史,增广门类,起建隆,迄靖康,合新旧官制,成一百四十二卷。其重编者仅七之一,《长编》之书盖始于此”。实际上这部著作纂修时间,应该更早一些。淳熙九年(1182年),他说为修此书,“网罗收拾垂四十年”。以此上推,当在李焘读书龙鹤山以后不久。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李焘自隆兴元年(1163年)至淳熙四年(1177年)先后四次上进此书。隆兴元年(1163年),李焘在知荣州任上,进太祖朝部分。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迄开宝九年(976年),计十七年,为书十七卷。当时李焘四十九岁。乾道四年(1168年)又进上已修成的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五朝,共一百零八卷,写成一百七十五册和《目录》册。由《进〈续资治通鉴长编〉表》可知此书在编纂方法上是仿司马光《资治通鉴》体例。此年,李焘五十四岁。 淳熙元年(1174),李焘六十岁,他又进神宗朝《长编》,自治平四年(1067年)至元符三年(1100年),计四百一十七卷。 淳熙三年(1176年)宪宗擢李焘为秘书监,权同修国史,兼权实录院同修撰。朝廷意在专付李焘以史事。 淳熙四年(1177年),徽宗、钦宗二朝《长编》编成,孝宗称赞他“无愧司马光”。北宋“一祖八宗”至此完篇。但李焘仍在不断地修订重编。完成修订工作一说是在淳熙七年(1180年),一说是在淳熙十年(1183年),《文献通考·经籍考》认为是在淳熙九年(1182年)。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认为这样一部卷帙浩大的著作,根据孝宗的要求,进行增损的内容达四千四百余条,绝不是一、二年所能完成的,应该是开始修订为淳熙七年(1180年),淳熙九年(1182年)“重别写进”,完成在淳熙十年(1183年)。重编的《长编》为九百八十卷,记北宋一百六十八年史事,另有《修换事目》十卷,《举要》六十八卷,《总目》五卷。总计一千零六十三卷。凡实录、国史、会要、野史、家乘、墓志铭、行状等有关资料,无不广收博采。其中分注考异,详引他书,保存了大量史料。 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的最初动机,是要整理北宋九朝史事。他说:“臣尽力史学,于本朝故事尤切欣慕。每恨士大夫各信所传,不考诸《实录》、正史,纷错难信。如建隆、开宝之禅授,涪陵、岐、魏之迁殁,景德、庆历之盟誓,曩霄、谅祚之叛服,嘉祐之立子,治平之复辟,熙宁之更新,元祐之图旧,此最大事,家自为说,臣辄发愤讨论,使众说咸会于一。”可见李焘修史,最初兴趣在文献的网罗整理及考订。 《续资治通鉴长编》选材上是“宁失于繁,无失于略”。编纂过程也是按长编法进行,先以年月为丛目,丛目既成,乃修长编。李焘对史料进行考订,也是遵司马光的考异法,所以时人评说李氏之书是“仿司马氏《通鉴》,踵为之”(李心传语)。“大略皆温公旧规”(陈振孙语)。 李焘从形式上继承了司马光史学,但与司马光作史旨趣略有差异,司马光是“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戒者,为编年一书”。李焘说他写《续资治通鉴长编》是“统会众说,掊击伪辨,使奸欺讹讪不能乘隙乱真,祖宗之丰功盛德益以昭明”(《进续资治通鉴长编表》)。因此,李焘认为他的书不敢称作《续资治通鉴》,只能称作是《续资治通鉴长编》。但李焘以四十年之精力,撰成近千卷的当代史,为治宋史之要籍。《长编》行文简洁,颇有章法,虽无“史臣曰”之类文字,但叙事中有识断;材料增删,足见其用心。 个人著作 李焘著述颇多,著有《巽岩文集》、《四朝通史》五十卷、《唐宰相谱》一卷、《江左方镇年表》六卷、《晋司马氏本支》、《齐梁本支》、《王谢世表》、《五代三衙将帅年表》各一卷,《春秋学》、《易学》五卷、《春秋学》十卷等五十余种,大多失佚。今存《续资治通鉴长编》五百二十卷、《六朝制敌得失通鉴博议》十卷、《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十卷,清代皆编入《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原书世鲜传本。由于原书卷帙繁博,刻写有困难,流行诸本,也是节录本,详略互异。明代修《永乐大典》曾把《续资治通鉴长编》绝大部分内容收入。清人开四库馆,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该书,厘定为520卷;原书全貌虽未恢复,但主要内容已经收入。中华书局整理点校有《续资治通鉴长编》全书34册(520卷及目录)。 李焘原有诗文集五十卷,今已佚,《两宋名贤小集·李文简诗集》、《全宋诗》等书均收录有其诗。 人物评价 赵昚:①焘爱朕,屡进谠言。( 《宋史》 引)②卿可谓忠爱,顾朕老矣,安得此声。( 《宋史》 引) 张轼:李仁甫如霜松雪柏。无嗜好,无姬侍,不殖产。平生生死文字间。( 《宋史》 引) 叶适:李氏《续通鉴》,《春秋》之后,才有此书。……及公据变复之会,乘岁月之存,断自本朝,凡实录、正史、官文书,无不是正,就一律也;而又家录、野记,旁互参审,毫发不使遁逸,邪正心迹,随卷较然。夫孔子之所以正时日月必取于《春秋》者,近而其书具也,今惟《续通鉴》为然尔。故余谓《春秋》之后,才有此书,信之所聚也。虽然,公终不敢自成书,第使至约出于至详,至简成于至繁,以待后人而已。( 《文献通考》引 ) 马廷鸾:李文定公纂本朝《长编》,自绍兴、隆兴、乾道、淳熙,节次上进,收拾旧事,垂四十年。是《长编》一百六十八年之书,以四十年而成。( 《文献通考》 ) 脱脱:高、孝之世,李焘耻读王氏( 王安石 )书,掇拾礼文残缺之余,粲然有则,《长编》之作,咸称史才,然所掇拾,或出野史,《春秋》传疑传信之法然欤!( 《宋史》 ) 全祖望:先生性刚大,特立独行。早著书,秦桧当路;桧死,始闻于朝。既在从列,每正色以订国论。( 《 宋元学案 》 ) 赵翼:考古之学,至南宋最精博。如郑樵、李焘、王应麟、马贵与( 马端临 )等是也。( 《 廿二史札记 》 ) 纪昀等:焘博极群书,尤究心掌故。……其( 《续资治通鉴长编》 )淹贯详赡,固读史者考证之林也。(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 逸闻趣事 据史载,李焘在蒐集材料时,“作木厨十枚,每厨作抽屉匣二十枚,每屉以甲子志之。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月日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因卷秩庞大,前后分四次上进。 亲属成员 家世 先祖 李明,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四子,封曹王,武则天掌权时被降封零陵郡王,流放至黔州,后被逼迫自杀。唐中宗时追谥为”恭“。 李偲,李明第五子,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后被武氏陷害,流放剑南,遂定居眉州丹棱县。 六世祖 李瑜,官至长江令。 曾祖 李夔。 祖父 李夙,追赠奉直大夫。 父母 父亲:李中,官至朝奉大夫、知仙井监,累赠宣奉大夫。 母亲:史氏,封硕人。 妻子 杨氏,封硕人,赠朝散大夫杨素之孙女,后追封福国夫人。 子女 李焘有七子 : 长子:李谦,早逝。 次子:李垕,官至奉议郎,主管成都府玉局观。 三子:李<无+土>,曾任朝散郎、权发遣忠州。 四子:李塾,曾任承议郎。 五子:李垡,亦早逝。 六子:李壁(一作李璧),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历任参知政事、资政殿学士,卒谥“文懿”。 幼子:李埴,字季允,一作季永,号悦斋,官至资政殿学士、知眉州,卒谥“文肃”。 李焘有六女 : 长女:李均,嫁朝散郎、知果州曹执中(一作同)。 次女:李元,嫁朝奉大夫、知崇庆府师祖庆。 三女:李坛,嫁文林郎、汉州州学教授任阜。 四女:李典,嫁薛纯颖。 五女:李增,嫁承议郎、充云安军使兼知县事张伸(一作坤)。 :李堪,嫁朝散大夫、利州路提点刑狱公事范子庚。 史料记载 《宋史·卷三百八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宋元学案·卷八·涑水学案》 后世遗迹 墓葬 李焘墓位于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杨场镇境内的九龙山丞相湾。据《中国地方志集成·丹棱县志》记载:“宋李文简公焘墓,在县北龙鹄山下。墓前有文库二,翁仲四,文兽八,至今尚存。” 李焘墓 书屋 巽崖书屋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龙鹄山的半山腰,为李焘所创建。清代时更名为“巽崖书院”,为蜀中三大书院之一。今已不存,仅在在龙鹄山半山腰的一块巨大岩石上,还镌刻有“巽崖书屋”四个大字。

1、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李渊(565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出生于长安,是中国唐朝的开国皇帝。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635年6月25日,李渊驾崩。

李渊死后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2、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明君的典范

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

生于开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于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626年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功大过微,故业不堕”,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3、唐高宗李治:帝王生涯无所作为的懦弱皇帝

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为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4、唐中宗李显:被毒杀的皇帝

唐朝第四位皇帝: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

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韦后毒杀,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

5、唐睿宗李旦:历史上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

唐朝第五位皇帝:唐睿宗(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轮,汉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

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称太上皇,居五年,崩,享年五十五,葬于桥陵。谥号玄真大圣大兴皇帝。

6、一代女皇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秘史(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人,是一位女政治家和诗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7、唐玄宗李隆基:因风流而毁了大唐的开元盛世

唐朝第七位皇帝李隆基简介——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

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8、唐肃宗李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的乱世天子

唐朝第八位皇帝:李亨(711—762),即唐肃宗,唐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子。公元756—761年在位。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次年,玄宗逃往四川,他即位于灵武。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张后等,拥立太子李豫(即唐代宗),他忧惊而死。

9、唐代宗李豫

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李豫(727-779年),汉族,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成王,马嵬之变后,他随肃宗北上,任为“兵马大元帅”,统帅诸将收复两京,公元758年被立为皇太子,763年平定了安史之乱。

779年去世,庙号代宗,谥号睿文孝武皇帝,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三十里的檀山)。

10、唐德宗李适

唐朝第十位皇帝:唐德宗(779年——805年在位)李适(742年-805年)(适发音为Kuò),天宝元年(742)四月十九日生于长安大内宫中。他是肃宗的长孙、代宗的长子,他的整个少年时代,正是大唐帝国昌盛繁华的辉煌岁月。

但好景不长,他14岁那年(天宝十四载,755)的十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长安失守,玄宗出逃四川,从此大唐帝国陷于一场亘古少见的大动乱之中。在大唐帝国的盛衰变迁中,德宗和其他皇室成员一起饱尝了战乱和家国之痛,也亲身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

在位26年,享寿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逝世。

11、唐顺宗李诵简介 被逼退位最快做太上皇的皇帝

唐朝第十一位皇帝:顺宗,名李诵(公元761-806年),唐德宗长子。德宗因他中风而急死,由他继位。在位8月,被宦官逼迫退位后病死,终年46岁,葬于丰陵(陕西省富平县东北33里)。

12、唐宪宗李纯

唐朝第十二位皇帝:李纯(778~820)中国唐代皇帝,即唐宪宗。805~820年在位。唐顺宗长子。初名淳。贞元四年(788)封广陵郡王。二十一年初,立为太子,改名纯。八月即位。宪宗即位以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

享年43岁,在位15年,死后谥号为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13、唐穆宗李恒

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唐穆宗是宪宗第三子,贞元十一年(795)七月六日出生于京师长安大明宫之别殿。最初名李宥,先封为郡王,宪宗元和元年(806)八月,进封遂王。李恒是册封为皇太子以后改的名字,这一点与他的父皇宪宗相同。

14、唐敬宗李湛

唐朝滴十四位皇帝: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穆宗的长子,初封为鄂王,后徒封为景王,先因父亲穆宗健康恶化以太子身份监国,穆宗于公元824年正月病死后,他于同月丙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宝历”。在位2年,为宦官谋杀,终年18岁。葬于庄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30里)。

15、唐文宗李昂

唐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李恒第二子,母贞献皇后萧氏。公元827年―840年在位,执政期间政治黑暗,官员和宦竖争斗不断,是唐朝社会走向没落的转型时期,唐文宗本人也形同傀儡,最后抑郁而死。

16、唐武宗李炎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即李炎。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在位6年,终年33岁。武宗生于元和九年(814)六月十一日,本名李瀍(chán),临死前十几天改名李炎。武宗即位的过程,正是文宗即位的重演。

17、唐宣宗李忱

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汉族(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初名李怡,初封光王。武宗死后,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在位13年。

18、唐懿宗李漼

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懿宗李漼(“漼”,拼音:cuǐ),母元昭皇太后晁氏。始封郓王。在位14年,终年41岁。曾用年号:大中、咸通;死后葬简陵,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

19、唐僖宗李儇

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僖宗李儇(862-888),儇Xuān,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僖宗是懿宗的第五子,本名李俨,生於咸通三年(862)五月八日,888年三月六日死于长安。

20、唐昭宗李晔

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姓李讳杰,即位后改名为敏,然后又改名为晔,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扩展资料:

以年号称呼的唐朝历史事件:

武德之治、贞观之治(贞观盛世)、贞观遗风、永徽之治、龙朔科案、神龙政变、景龙政变、唐隆政变、开元盛世(开元之治)、天宝战争、天宝之乱(安史之乱)

贞元之盟、永贞革新、永贞内禅、元和中兴、长庆会盟、会昌中兴、会昌灭佛(会昌毁佛、会昌法难)、大中之治(大中暂治)、乾宁越州之战等等。

—唐代君主

—唐代年号

白贲 白居易 白敏中 白朴 白行简 班固 班惟志 包何 包恢 包佶 包荣父 包融 包颖 宝月 鲍防 鲍君徽 鲍令晖 鲍溶 鲍照 北朝乐府 毕大节 毕良史 毕耀 伯颜 孛罗御史 不忽木 布燮 蔡孚 蔡京 蔡戡 蔡楠 蔡确 蔡伸 蔡挺 蔡希周 蔡襄 蔡琰 蔡隐丘 蔡邕 蔡幼学 蔡允恭 曹豳 曹操 曹德 曹冠 曹丕 曹松 曹唐 曹希蕴 曹修古 曹雪芹 曹勋 曹彦约 曹邺 曹植 曹著 曹组 岑参 岑文本 岑羲 查德卿 查文徽 柴望 长孙氏 长孙无忌 长孙正隐 长孙佐辅 常达 常衮 常浩 常建 常雅 畅当 晁补之 晁采 晁冲之 晁错 晁端礼 晁公武 车缅 陈黯 陈璧 陈标 陈草庵 陈昌言 陈从古 陈存 陈道复 陈德和 陈德武 陈东 陈东甫 陈端生 陈讽 陈敷 陈瓘 陈沆 陈季卿 陈继儒 陈嘉言 陈京 陈景沂 陈景钟 陈九流 陈居仁 陈康伯 陈克 陈克明 陈亮 陈琳 陈睦 陈楠 陈耆卿 陈去疾 陈人杰 陈润 陈若水 陈三聘 陈上美 陈深 陈师道 陈师穆 陈寿 陈叔达 陈恕可 陈陶 陈通方 陈韡 陈文述 陈希烈 陈偕 陈亚 陈彦博 陈尧佐 陈晔 陈翊 陈与义 陈羽 陈玉兰 陈元初 陈元光 陈允平 陈造 陈慥 陈著 陈翥 陈子昂 陈子厚 陈子良 陈子龙 成彦雄 程长文 程大昌 程垓 程公许 程颢 程准 仇远 储光羲 储嗣宗 储泳 楚儿 褚亮 褚生 褚遂良 褚载 崔安潜 崔备 崔邠 崔澹 崔道融 崔涤 崔峒 崔敦礼 崔敦诗 崔恭 崔瓘 崔国辅 崔颢 崔护 崔绩 崔季卿 崔郊 崔居俭 崔珏 崔立之 崔橹 崔沔 崔日用 崔日知 崔融 崔善为 崔湜 崔枢 崔曙 崔泰之 崔涂 崔信明 崔兴宗 崔玄亮 崔玄童 崔铉 崔涯 崔郾 崔液 崔庸 崔与之 崔元翰 崔元略 崔知贤 崔子向 崔紫云 崔宗之 大食惟寅 戴复古 戴善甫 戴叔伦 戴熙 道恭 邓剡 邓肃 邓学可 邓洵美 邓玉宾 邓玉宾子 狄君厚 狄仁杰 丁黼 丁居晦 丁棱 丁谓 丁仙 丁仙现 丁仙芝 丁泽 东方虬 董德元 董君瑞 董思恭 董嗣杲 董颖 豆卢回 豆卢荣 窦参 窦常 窦巩 窦蒙 窦牟 窦群 窦叔向 窦威 窦希玠 窦庠 独孤及 独孤良弼 独孤良器 独孤实 杜安世 杜常 杜甫 杜羔 杜公瞻 杜光庭 杜兼 杜建徽 杜耒 杜良臣 杜牧 杜秋娘 杜仁杰 杜审言 杜頠 杜荀鹤 杜淹 杜易简 杜奕 杜旟 杜元颖 杜正伦 杜之松 杜遵礼 段成式 段弘古 段克己 段文昌 法常 法宣 法照 法振 樊晃 樊珣 樊阳源 樊宗师 范成大 范传正 范纯仁 范灯 范居中 范康 范晔 范元凯 范仲淹 方苞 方伯成 方干 方回 方孝孺 方岳 房琯 房千里 房融 房孺复 费冠卿 费唐臣 丰干 封敖 封孟绅 封行高 冯道 冯道之 冯涓 冯伉 冯宿 冯小青 冯延巳 冯著 冯子振 符载 符曾 傅玄 富嘉谟 干宝 高安道 高弁 高蟾 高崇文 高得旸 高鼎 高观国 高峤 高瑾 高克礼 高力士 高茂卿 高明 高攀龙 高骈 高启 高球 高绍 高适 高栻 高适 高文秀 高正臣 高铢 高翥 戈牢 葛胜仲 葛鸦儿 耿湋 耿玉真 弓嗣初 公孙龙 宫天挺 龚自珍 古之奇 谷子敬 顾朝阳 顾德润 顾非熊 顾鉴中 顾况 顾敻 顾炎武 顾云 顾在镕 关汉卿 关盼盼 管鉴 贯休 贯云石 广宣 归登 归有光 郭利贞 郭麐 郭熙 郭祥正 郭应祥 郭钰 郭圆 郭郧 郭震 郭正一 郭子仪 郭遵 海印 寒山 韩淲 韩察 韩琮 韩非 韩翃 韩滉 韩思复 韩思彦 韩偓 韩熙载 韩湘 韩休 韩愈 韩元吉 韩昭 韩缜 韩仲宣 汉乐府 何承裕 何景明 何鸾 何频瑜 何逊 何兆 何中 何仲举 何仲宣 和凝 盍西村 盍志学 贺敱 贺朝 贺兰进明 贺遂亮 贺知章 贺铸 黑老五 恒超 洪皓 洪亮吉 洪升 洪王茶 洪咨夔 洪子舆 侯道华 侯方域 侯正卿 侯寘 胡皓 胡令能 胡铨 胡适 胡宿 胡雄 胡用和 胡元范 胡曾 胡证 胡祗遹 胡直钧 护国 扈载 花蕊夫人 怀素 皇甫澈 皇甫冉 皇甫湜 皇甫松 皇甫镛 皇甫曾 黄巢 黄崇嘏 黄帝 黄庚 黄公度 黄公望 黄景仁 黄颇 黄琼 黄裳 黄升 黄石公 黄损 黄滔 黄庭坚 黄孝迈 黄燮清 黄宗羲 黄宗义 黄遵宪 惠洪 慧净 慧偘 嵇康 吉中孚 纪君祥 纪唐夫 纪元皋 家铉翁 贾驰 贾岛 贾固 贾棱 贾弇 贾谊 贾曾 贾至 贾仲明 贾宗 江妃 江洪 江为 江淹 江总 姜白石 姜皎 姜夔 姜尚 姜特立 姜晞 蒋防 蒋涣 蒋捷 蒋冽 蒋挺 蒋维翰 蒋锡震 蒋贻恭 皎然 解缙 金昌绪 金地藏 金厚载 金农 金仁杰 京镗 荆干臣 荆浩 景元启 景云 敬括 瞿佑 阚志学 康进之 康骈 康与之 亢文苑 柯崇 柯丹邱 可朋 可止 孔德绍 孔丘 孔融 孔尚任 孔绍安 孔温业 孔文卿 孔文升 孔稚珪 孔子 寇泚 寇准 寇凖 况周颐 来鹄 来济 兰楚芳 郎士元 郎馀令 老子 乐府 乐府诗集 乐婉 雷公 冷朝阳 黎逢 李昂 李昂英 李翱 李白 李百药 李昪 李伯鱼 李伯瑜 李伯瞻 李渤 李昌符 李朝威 李忱 李程 李憕 李澄之 李崇嗣 李处全 李从谦 李从善 李存勖 李旦 李德裕 李德载 李东阳 李洞 李端 李方膺 李昉 李逢吉 李甘 李纲 李暠 李格非 李肱 李觏 李观 李冠 李光 李好古 李贺 李亨 李恒 李宏皋 李縠 李祜 李华 李怀远 李回 李吉甫 李季何 李嘉祐 李甲 李兼 李建 李建勋 李绛 李峤 李景 李景伯 李景俭 李景让 李璟 李敬伯 李敬方 李敬玄 李泂 李迥秀 李九龄 李君房 李君何 李俊民 李康成 李伉 李夔 李廓 李谅 李林甫 李陵 李隆基 李茂之 李梦符 李梦阳 李弥逊 李泌 李秘 李密 李明远 李穆 李讷 李频 李朴 李祁 李齐贤 李颀 李潜 李清照 李衢 李群玉 李日华 李如璧 李山甫 李商隐 李涉 李绅 李深 李士元 李世民 李适 李适之 李寿卿 李舜弦 李斯 李唐宾 李文蔚 李渥 李贤 李咸 李咸用 李显 李孝光 李欣 李行甫 李行敏 李行言 李续 李宣古 李宣远 李珣 李沇 李衍 李彦远 李阳冰 李冶 李邺 李晔 李祎 李夷简 李嶷 李乂 李义府 李益 李应 李郢 李邕 李幼卿 李馀 李渔 李虞 李虞仲 李屿 李玉箫 李煜 李豫 李渊 李元纮 李元嘉 李元膺 李远 李愿 李约 李赞华 李曾伯 李昭象 李贞 李真 李拯 李正辞 李正封 李之仪 李直夫 李治 李质 李致远 李贽 李骘 李中 李重元 李子卿 李子中 李宗闵 醴陵士人 厉鹗 厉玄 郦道元 梁鸿 梁启超 梁献 梁寅 梁载言 梁章钜 梁知微 廖刚 廖匡图 廖凝 廖融 廖燕 列御寇 林逋 林杰 林宽 林披 林升 林纾 林嗣环 林嵩 林泳 林藻 林则徐 林滋 灵澈 灵一 令狐楚 令狐德棻 令狐峘 令狐挺 刘邦 刘褒 刘秉中 刘秉忠 刘伯亨 刘采春 刘沧 刘叉 刘长川 刘长卿 刘彻 刘辰翁 刘崇龟 刘崇鲁 刘大櫆 刘得仁 刘蕃 刘方平 刘复 刘过 刘怀一 刘晃 刘基 刘洎 刘济 刘驾 刘兼 刘迥 刘君锡 刘峻 刘轲 刘克庄 刘琨 刘敏中 刘婆惜 刘绮庄 刘三复 刘山甫 刘商 刘昚虚 刘慎虚 刘升 刘时中 刘损 刘太冲 刘太真 刘唐卿 刘庭琦 刘庭信 刘湾 刘希夷 刘细君 刘宪 刘向 刘孝孙 刘孝威 刘熊渠 刘言史 刘弇 刘晏 刘燕歌 刘邺 刘一止 刘祎之 刘乙 刘义庆 刘因 刘幽求 刘友贤 刘禹锡 刘允济 刘赞 刘皂 刘昭禹 刘桢 刘知几 刘著 刘遵古 柳郴 柳道伦 柳公绰 柳公权 柳浑 柳永 柳恽 柳中庸 柳宗元 楼钥 卢炳 卢藏用 卢储 卢从愿 卢鸿一 卢怀慎 卢景亮 卢钧 卢纶 卢梅坡 卢群 卢汝弼 卢士政 卢顺之 卢思道 卢嗣业 卢仝 卢文纪 卢渥 卢象 卢携 卢延让 卢言 卢殷 卢照邻 卢肇 卢贞 卢挚 卢僎 陆翱 陆瀍 陆长源 陆畅 陆登善 陆复礼 陆肱 陆龟蒙 陆机 陆景初 陆敬 陆凯 陆淞 陆希声 陆扆 陆游 陆羽 陆贞洞 陆贽 鹿虔扆 闾丘均 吕本中 吕得胜 吕胜己 吕侍中 吕太一 吕天用 吕渭 吕温 吕岩 吕止庵 律然 罗贯中 罗衮 罗立言 罗虬 罗让 罗绍威 罗泰 罗珦 罗邺 罗隐 罗颖 骆宾王 骆浚 马戴 马逢 马怀素 马谦斋 马湘 马彦良 马异 马植 马致远 马中锡 马周 毛开 毛明素 毛滂 毛文锡 毛熙震 毛泽东 茅坤 梅尧臣 梅曾亮 孟宾于 孟昶 孟迟 孟昉 孟贯 孟汉卿 孟浩然 孟简 孟郊 孟良揆 孟守 孟云卿 孟子 米芾 米友仁 苗发 苗晋卿 缪氏子 莫宣卿 墨者 牟融 穆寂 纳兰性德 南卓 倪瓒 聂胜琼 聂夷中 宁调元 牛凤及 牛峤 牛僧孺 牛希济 欧阳衮 欧阳炯 欧阳澥 欧阳修 欧阳询 欧阳詹 潘存实 潘阆 潘良贵 潘孟阳 潘纬 潘佑 庞蕴 裴澄 裴次元 裴漼 裴迪 裴度 裴光庭 裴皞 裴交泰 裴潾 裴守真 裴淑 裴说 裴思谦 裴松之 裴谈 裴廷裕 裴休 裴谞 裴耀卿 裴夷直 裴贽 彭端淑 彭伉 彭士望 捧剑仆 皮日休 蒲察善长 蒲道源 蒲松龄 栖白 栖蟾 栖一 戚继光 戚逍遥 齐浣 齐己 岐伯 綦毋潜 谦光 钱俶 钱大昕 钱可复 钱霖 钱镠 钱起 钱惟善 钱惟演 钱珝 乾隆 乔备 乔吉 乔侃 乔知之 秦观 秦简夫 秦韬玉 秦系 秦瀛 秦湛 丘迟 丘崈 丘丹 丘逢甲 丘光庭 丘上卿 丘士元 丘为 丘悦 邱为 屈大均 屈原 麹信陵 全祖望 权德舆 权龙褒 任翻 任华 任生 任氏 任希古 任要 任昱 戎昱 阮籍 芮挺章 萨都剌 僧凤 僧皎然 僧志南 沙正卿 商衟 商挺 商鞅 上官仪 上官昭容 尚颜 尚仲贤 邵长蘅 邵楚苌 邵大震 邵亨贞 邵康节 邵瑞彭 邵升 邵偃 邵谒 邵元长 邵真 沈彬 沈传师 沈东美 沈复 沈和 沈括 沈千运 沈全期 沈佺期 沈如筠 沈叔安 沈颂 沈廷瑞 沈禧 沈亚之 沈颜 沈约 沈仲昌 盛小丛 施惠 施肩吾 石君宝 石涛 石孝友 石子章 时彦 拾得 史达祖 史浩 史鉴 史九散人 史俊 史青 舒亶 舒頔 舒元舆 司空曙 司空图 司马承祯 司马光 司马迁 司马穰苴 司马相如 司马逸客 司马扎 宋鼎 宋方壶 宋华 宋璟 宋褧 宋濂 宋荦 宋祁 宋齐丘 宋若华 宋若宪 宋若昭 宋务光 宋玉 宋昱 宋之问 宋子侯 苏东坡 苏瑰 苏涣 苏晋 苏曼殊

苏轼 苏舜钦 苏颋 苏味道 苏武 苏洵 苏彦文 苏源明 苏辙 睢景臣 睢玄明 隋炀帝 孙膑 孙处玄 孙鲂 孙光宪 孙郃 孙梁 孙棨 孙樵 孙叔顺 孙思邈 孙逖 孙偓 孙武 孙一元 孙元晏 孙仲章 孙周卿 孙洙 孙子 台湾民谣 昙域 谈戭 谭峭 谭用之 谭铢 汤式 汤舜民 汤显祖 汤悦 唐备 唐扶 唐求 唐顺之 唐思言 唐琬 唐玄宗 唐彦谦 唐毅夫 唐寅 唐远悊 陶拱 陶翰 陶弘景 陶岘 陶渊明 陶宗仪 滕白 滕宾 滕迈 滕倪 滕珦 田锡 田艺衡 田游岩 田章 童翰卿 童童学士 万楚 万齐融 万俟咏 汪士慎 汪琬 汪元亨 汪元量 汪藻 汪中 汪洙 汪遵 王爱山 王安国 王安石 王鏊 王褒 王表 王播 王伯成 王勃 王粲 王昌龄 王充 王储 王绰 王德真 王铎 王福娘 王公亮 王毂 王观 王珪 王翰 王和卿 王宏 王绩 王籍 王继鹏 王继勋 王驾 王建 王鉴 王鉴 王玠 王缙 王景 王琚 王举之 王晙 王锴 王揆 王良士 王烈 王泠然 王令 王鲁复 王履贞 王茂时 王冕 王勔 王磐 王溥 王琪 王起 王嫱 王清惠 王丘 王仁裕 王镕 王睿 王绍宗 王诜 王沈 王甚夷 王慎中 王实甫 王士禛 王世贞 王适 王适 王守仁 王损之 王庭筠 王湾 王微 王维 王纬 王无竞 王羲之 王霞卿 王熊 王修甫 王涯 王延彬 王炎 王衍 王彦威 王晔 王沂 王沂孙 王易从 王易简 王諲 王禹 王禹偁 王元鼎 王恽 王韫秀 王贞白 王正己 王之道 王之涣 王质 王智兴 王稚登 王仲诚 王仲舒 王仲文 王仲元 王周 王子一 韦安石 韦表微 韦蟾 韦承庆 韦处厚 韦丹 韦鼎 韦皋 韦瓘 韦济 韦建 韦抗 韦渠牟 韦纾 韦述 韦嗣立 韦迢 韦同则 韦应物 韦元旦 韦元甫 韦执中 韦庄 卫立中 卫象 尉迟汾 尉缭 魏承班 魏初 魏奉古 魏了翁 魏谟 魏朴 魏求己 魏万 魏禧 魏学洢 魏元忠 魏源 魏徵 魏知古 温庭皓 温庭筠 温宪 文嘉 文森 文天祥 文廷式 文秀 文益 文征明 翁承赞 翁宏 翁卷 翁绶 翁洮 无可 无名 无则 无作 吴昌龄 吴承恩 吴澄 吴丹 吴鼎芳 吴兢 吴敬梓 吴均 吴筠 吴淇 吴起 吴潜 吴仁璧 吴融 吴少微 吴惟信 吴伟业 吴文英 吴武陵 吴西逸 吴锡麒 吴镇 伍彬 伍乔 武瓘 武汉臣 武林隐 武平一 武三思 武少仪 武翊黄 武元衡 武则天 舞柘枝女 西鄙人 奚贾 席夔 席豫 席元明 夏方庆 夏侯审 夏侯孜 夏庭芝 夏完淳 先汪 鲜于必仁 鲜于枢 向子湮 向子堙 向子諲 项斯 项羽 萧楚材 萧德祥 萧德言 萧德藻 萧仿 萧妃 萧纲 萧遘 萧汉杰 萧祜 萧华 萧建 萧悫 萧嵩 萧泰来 萧项 萧昕 萧衍 萧翼 萧颖士 萧至忠 萧子显 谢翱 谢勮 谢薖 谢克家 谢良辅 谢灵运 谢懋 谢朓 谢脁 谢眺 谢燮 谢偃 谢逸 谢应芳 谢榛 谢庄 辛常伯 辛弃疾 辛替否 辛延年 邢巨 邢俊臣 幸夤逊 熊皦 熊孺登 修睦 胥偃 徐安贞 徐贲 徐昌图 徐敞 徐放 徐俯 徐干 徐皓 徐珩 徐弘祖 徐玑 徐坚 徐晶 徐君宝妻 徐锴 徐珂 徐陵 徐牧 徐凝 徐商 徐氏 徐淑 徐田臣 徐渭 徐锡麟 徐贤妃 徐铉 徐延寿 徐琰 徐彦伯 徐夤 徐月英 徐再思 徐祯卿 徐仲雅 许彬 许承祖 许鼎 许棐 许浑 许稷 许景先 许敬宗 许康佐 许孟容 许棠 许天正 许宣平 许尧佐 许圉师 薛昂夫 薛宝琴 薛存诚 薛道衡 薛逢 薛福成 薛稷 薛据 薛克构 薛令之 薛能 薛奇童 薛琼 薛戎 薛昚惑 薛涛 薛瑶 薛曜 薛莹 薛元超 薛媛 薛馧 薛昭纬 薛昭蕴 荀况 亚栖 严蕊 严识玄 严维 严武 严休复 严忠济 阎朝隐 阎防 阎济美 阎立本 阎选 颜粲 颜令宾 颜荛 颜仁郁 颜师古 颜萱 颜延之 颜真卿 颜之推 晏几道 晏殊 羊士谔 羊滔 羊昭业 杨贲 杨朝英 杨乘 杨发 杨广 杨果 杨汉公 杨衡 杨厚 杨郇伯 杨徽之 杨景贤 杨敬述 杨敬之 杨炯 杨巨源 杨濬 杨夔 杨莱儿 杨牢 杨立斋 杨廉 杨凌 杨鸾 杨凝 杨凝式 杨凭 杨璞 杨奇鲲 杨容华 杨汝士 杨慎 杨师道 杨思玄 杨嗣复 杨损 杨万里 杨维桢 杨无咎 杨显之 杨续 杨炎 杨於陵 杨虞卿 杨玉环 杨恽 杨昭俭 杨志坚 杨重玄 杨梓 姚崇 姚发 姚鹄 姚合 姚康 姚揆 姚鼐 姚守中 姚述尧 姚燧 姚系 姚向 姚燮 姚岩杰 姚月华 叶法善 叶季良 叶梦得 叶绍翁 叶挺 叶燮 叶颙 叶元良 一分儿 宜芬公主 义净 易重 阴铿 阴行先 殷七七 殷文圭 殷尧藩 殷遥 尹鹗 尹懋 尹廷高 雍陶 雍裕之 油蔚 于敖 于伯渊 于頔 于鹄 于瑰 于季子 于经野 于立 于良史 于濆 于谦 于邵 于逖 于武陵 于邺 于尹躬 于志宁 鱼玄机 鱼又玄 俞国宝 俞简 俞樾 虞姬 虞集 虞世南 宇文鼎 宇文融 庾抱 庾承宣 庾敬休 庾天锡 庾信 喻凫 喻坦之 元淳 元孚 元好问 元淮 元晦 元季川 元结 元万顷 元问好 元希声 元载 元稹 员半千 圆至 袁不约 袁高 袁皓 袁宏道 袁黄 袁晖 袁郊 袁凯 袁朗 袁了凡 袁枚 袁去华 袁恕己 源光裕 源乾曜 苑咸 岳伯川 岳飞 恽格 恽敬 恽寿平 曾觌 曾巩 曾畿 曾敏之 曾瑞 詹琲 詹敦仁 詹时雨 詹玉 湛贲 张贲 张碧 张碧山 张抃 张彪 张槟 张蠙 张灿 张昌宗 张潮 张楚金 张大安 张岱 张道洽 张登 张鼎 张谔 张格 张固 张衮 张国宾 张衡 张弘范 张弘靖 张纮 张祜 张煌言 张汇 张惠言 张籍 张垍 张继 张嘉贞 张贾 张柬之 张建封 张荐 张渐 张藉 张敬忠 张九龄 张均 张可久 张耒 张立 张立本女 张泌 张鸣善 张南史 张臬 张溥 张齐贤 张绮 张乔 张钦敬 张若虚 张绍 张升 张栻 张寿卿 张叔卿 张署 张说 张嗣初 张松龄 张万顷 张维屏 张谓 张文琮 张文恭 张文规 张文姬 张文收 张问陶 张希复 张锡 张熙纯 张先 张萧远 张孝祥 张旭 张巡 张循之 张炎 张俨 张演 张养浩 张窈窕 张祎 张义方 张易之 张瀛 张友正 张又新 张俞 张舆 张雨 张聿 张元干 张昭 张正一 张正元 张志和 张仲方 张仲素 张众甫 张翥 张濯 张鷟 张孜 张子坚 张子容 张子友 张佐 章八元 章炳麟 章碣 章孝标 章玄同 赵秉文 赵长卿 赵鼎 赵冬曦 赵铎 赵蕃 赵嘏 赵光逢 赵光远 赵骅 赵璜 赵惠宗 赵佶 赵令峙 赵令畤 赵孟 赵孟頫 赵明道 赵牧 赵谦光 赵蕤 赵善庆 赵师侠 赵师秀 赵天锡 赵显宏 赵湘 赵延寿 赵岩 赵彦伯 赵彦端 赵彦晖 赵彦昭 赵翼 赵雍 赵友同 赵禹圭 赵徵明 赵中虚 赵宗儒 真可 真氏 郑遨 郑板桥 郑璧 郑常 郑巢 郑成功 郑丹 郑概 郑刚中 郑谷 郑光祖 郑颢 郑洪业 郑还古 郑澣 郑良士 郑露 郑南金 郑綮郑虔 郑善玉 郑审 郑世翼 郑蜀宾 郑思肖 郑遂初 郑损 郑畋 郑惟忠 郑锡 郑獬 郑燮 郑延玉 郑繇 郑义真 郑愔 郑絪 郑俞 郑馀庆 郑嵎 郑愚 郑准 志南 钟辐 钟谟 钟嗣成 钟惺 仲并 仲殊 仲子陵 周邦彦 周墀 周德清 周敦颐 周公旦 周贺 周弘亮 周晋 周匡物 周密 周朴 周起渭 周思钧 周昙 周渭 周文质 周兴嗣 周彦晖 周彦昭 周繇 周镛 周瑀 周元范 周紫芝 朱柏庐 朱褒 朱彬 朱长文 朱存 朱敦儒 朱放 朱服 朱景玄 朱凯 朱芹忠 朱庆余 朱庆馀 朱使欣 朱淑真 朱湾 朱熹 朱彝尊 朱仲晦 朱昼 朱子奢 朱子真 邾仲谊 珠帘秀 诸葛亮 祝钦明 祝元膺 祝允明 庄南杰 子兰 子思 宗臣 宗楚客 邹绍先 邹阳 祖咏 左丘明 左思 左偃

无双谱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没有标题

各路番军之中,青山矶一带的蔡州军距离盘龙城最近,不过十余里而已。云东庭最怕此军回援。他与梁柱商议再三,决意派张宗原去青山矶,让他牵制该军。原来蔡州军路统军李夔乃流寇出身,曾劫掠江淮,为祸甚深。后来遇上庐州守将张宗原,两人恶战三月有余,李夔终是不敌,全家都被张宗原所杀,只好孤身逃向北国。梁柱以为两人仇深似海,加上李夔为人勇鸷,卤莽异常,厮杀起来不顾性命,务要成功,遇上张宗原定是有一番大厮杀,旷日持久。

那料张宗原不愧有“开山”之名,只用一个时辰,就将蔡州军五道浮桥全部摧毁。李夔见仇人如此厉害,一时胆怯,虽知南岸尚有数千蔡州军,但也不敢去救,只和张宗原隔河对峙。故他一知兀颜光世告急,立即舍了张宗原,紧急救援。而张宗原多是水军,自然无法追赶。

如今如何是好?蔡州军不下一万五千,它一旦回援,只怕这些南军,会无一幸免了……云东庭猛地摇了摇头,稳定一下心神。

此时此刻,自己也没有多余兵力了。……

阮籍蓬池上,孤韵竹林才。巨源从吏道,正拥使车来。相逢且交臂,相命且衔杯。醉后长歌毕,余声绕吹台。——唐代·李夔《使至汴州喜逢宋之问》 使至汴州喜逢宋之问 阮籍蓬池上,孤韵竹林才。巨源从吏道,正拥使车来。

相逢且交臂,相命且衔杯。醉后长歌毕,余声绕吹台。李夔(1047—1121)c,其先无锡人,唐末避乱迁福建邵武。南宋名臣李纲父。神宗元丰三年(1080)进士,调秀州华亭尉,移松溪尉,池州军事推官。历知钱塘县,鄜延经略安抚司勾当公事,签书平江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大观四年(1110),知邓州,兼京西南路安抚使。改知颍州。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五。事见《龟山集》卷三二《李修撰墓志铭》。

李夔

元精回复,灵贶繁滋。风洒兰路,云摇桂旗。高丘缅邈,凉部逶迟。瞻望靡及,缠绵永思。——唐代·佚名《郊庙歌辞。德明兴圣庙乐章。送神》

郊庙歌辞。德明兴圣庙乐章。送神

元精回复,灵贶繁滋。风洒兰路,云摇桂旗。

高丘缅邈,凉部逶迟。瞻望靡及,缠绵永思。前夕视牲,质明奉俎。沐芳整弁,其仪式序。盛礼毕陈,嘉乐备举。歆我懿德,非馨稷黍。——唐代·佚名《郊庙歌辞。享先农乐章。雍和》

郊庙歌辞。享先农乐章。雍和

前夕视牲,质明奉俎。沐芳整弁,其仪式序。

盛礼毕陈,嘉乐备举。歆我懿德,非馨稷黍。三献具举,九旗将镟。追劳表德,罢享宾天。风引仙管,堂虚画筵。芳馨常在,瞻望悠然。——唐代·崔邠《郊庙歌辞。享文敬太子庙乐章。送神》

郊庙歌辞。享文敬太子庙乐章。送神

三献具举,九旗将镟。追劳表德,罢享宾天。

风引仙管,堂虚画筵。芳馨常在,瞻望悠然。

创办东林书院的是几个人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明朝万历三十二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