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是伏羲,伏羲是名字还是姓?另一说伏羲为风氏,其妹女娲名为风里希。
传说:少昊即金天氏风挚。少昊,己姓,一说嬴姓,名挚,号金天氏,又号青阳氏,又称“朱帝”、“白帝”、“西皇”、“穷桑氏”、“空桑氏”,在位84年,寿百岁崩,其后代郯子国尊为高祖(《春秋》),后人尊为祖先神帝。伏羲女娲政权的七任帝。他的祖辈是五任帝太昊,父辈是帝太昊的次子该,也就是史书上说的金天氏。他的母亲是女娲氏族的首领,称作皇娥。
少昊,也作“少皞”、“少皓”、“少颢”,是大华夏显宗康皇帝,又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氏、云阳氏,或称朱宣,姓己(一说姓嬴),名玄嚣,为黄帝[1]长子,生于穷桑(今山东省曲阜北),建都于山东省曲阜市。因为他能继承太昊伏羲氏的德行,故称少昊或小昊。他曾以鸟作官名,并设有管理手工业和农业的官,主要活动于山东西南部一带(一说雷泽地区,今菏泽一带),擅于治水与农耕。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
《山海经·大荒南经》写道:“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 晋人郭璞在为《山海经》“甘渊”作注时说:“水积则成渊也。”珂案:大荒南经云:“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原作日浴,据宋本改)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经文“东南海之外”,北堂书抄卷一四九引无南字,无南字是也。大荒南经此节疑亦本当在此经“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之下,乃简策错乱,误脱于彼也。此经甘渊实当即大荒南经羲和浴日之甘渊,其地乃汤谷扶桑也。海外东经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即此,亦即少昊鸟国建都之地。尸子(孙星衍辑本)卷上云:“少昊金天氏邑於穷桑,日五色,互照穷桑。”谓此也。则所谓甘渊、汤谷(扶桑)、穷桑,盖一地也。
吴玉丽教授在《从古文字看先民的美意识与图腾崇拜》一文中又说:“百鸟之王少昊,名鸷,是一只鸷鸟,更是鸟崇拜最典型的氏族部落,在其氏族部落内,各氏族全以鸟为名,《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的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谣者也。”自称为少昊后代的郯子把上述传说归化为历史,固然不足为信,但作为反映少昊之国丰富多彩的鸟图腾崇拜,则是确信无疑的。而且,根据考古发现并证实,鸤鸠为布谷,爽鸠为鹰,鹘鸠为鸟、枭、雕。当时,以鸷鸟为图腾的少昊之国,征服并包容了分别以凤鸟、玄鸟;伯赵鸟、青鸟、丹鸟及五鸠、五雉、九扈等鸟类为图腾的大小部落(氏族),并给各部落(氏族)首领按其势力和特氏分别授予不同权限和职能的官衔,共同管理天下政事”。
少昊在位期间,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设工正、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以发展生产。同时还“正度量”,即订立度量标准,并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发明乐器,创作乐曲,以鸟命官(其实是用不同的鸟作各少昊部落的图腾),少昊的图腾可能是燕子(嬴)。同时,还与炎黄集团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关系,比如他收留、养育了黄帝的孙子颛顼接任自己东夷部族联盟首领的职务。《春秋命历序》说少昊传8世,500年,《易纬稽览图》说是400年,后期青阳氏强力四征,重兵苦之,遗之美女。青阳之君悦之,营域不治,大臣争权,远近不相听,国分为八(《逸周书·史记解》)。周朝时熊盈诸族、徐、群舒、赵、秦贵族多是其后代。
黄帝时的少昊名清,一说是黄帝儿子玄嚣青阳氏,《史记》说玄嚣不在帝位。
太昊亦作太皞、太皓,风姓,居于陈,相传是古代华夏族的首领。他曾以龙为图腾,并用作官名。春秋时期济水流域的任、宿等国,都是他的后代。一说他为五帝之一。有说太昊即为伏羲氏。有学者认为这当是误把太昊当作了其所在的伏羲氏族部落的先祖伏羲。
伏羲,又称宓羲、庖牺、包牺、牺皇、皇羲、太昊等,《史记》中称伏牺,传说中的中国古代君主。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与女娲同被尊为人类始祖,中国神话中与女娲一样,龙身人首、蛇身人首。
伏羲,神农与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氏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传正月十六为伏羲氏生日,我国甘肃天水市(伏羲故里)有伏羲文化节。
伏羲,又称太昊。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徙治陈仓,定都于陈宛丘(今河南淮阳)。相传伏羲教民结网,渔猎畜牧,制造八卦等,亦传说伏羲创文字、古琴。
传说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做八卦。八卦衍生《易经》,开华夏文明。近代之灵签或掷杯,实是《易经》之简化版。因其制造八卦,人奉之为神,尊其为八卦祖师。
另有一说,伏羲即盘古。学者以文字学的角度考证盘古,“盘”字古义为开端,“古”即葫芦,寓意生命繁衍。黄帝部落兴起,炎帝、蚩尤等部落的一部分从黄河流域迁徙到南方以后,其先祖伏羲在传说中演变为盘古,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当中,演变出“盘古开天”的传说。
伏羲(xī)又作宓羲、庖牺(亦称庖牺氏)、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包犠,史记中称伏牺。伏羲聪慧过人,相传其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其实伏羲并非人首蛇身,而是真正的道家的创始人,人首蛇身即是“道”字的原型,用其表示道,如右图。又相传他是古代华夏部落的杰出首领。伏羲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此外,他还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罟,用于捕鱼打猎。关于太昊伏羲氏的记载在古籍中常见,但又说法不一。
据部分古籍记载,伏羲出生于成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记载:“故渎东经成纪县,故帝太皞庖牺所生之处也。”司马贞:“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
女娲,凤姓,生于成纪,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拥有人类女性的上半身,和蛇类的下半身。女娲为华夏之初的三皇之一。她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人类为她和其兄伏羲的后代。传说曰“炼石补天,捏土造人,立极造物,别男女,通婚姻,造笙簧”。神话中说伏羲和女娲是兄妹,同时也是夫妻。在中国的图腾上更有女娲和伏羲交合的图像。
另有传说女娲灵魂后来升天,由神兽白螭和腾蛇保护着去了天宫,成为天神。女娲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复姓。中国古代有个著名的部落女首领名字为女娲,是伏羲的妹妹,埋葬在今中原河南省西华县。
女娲神话具有双系性。第一系就是作为创世女神的“女娲”,就是伏羲的妹妹,这个跟“女娲”是词源有关,女娲的娲字,在远古时代本意就是女神的意思。女娲是巫神教的主神。
第二系是古代英灵女娲,需要指出的是,远古时期叫女娲的女人并不是只有一个,只不过有个比较有名。就如后羿,古代也有两个比较有名的,一个是帝尧时代的人,一个是夏朝的其中一代天子。
女娲作为创始神之地位是无须质疑的,因为“娲”字本身就是女神之意。远古时代的人创造了一个象形字来描述他们心目中的主神。意即“女娲”这两个字在远古来说,相当于当代汉字“女神”之意。
女娲作为英灵神的地位也是符合逻辑的。伏羲的妹妹女娲出生的年代对古代来说,是传说时代,既然类似时代的黄帝,炎帝都已被神化了,因此伏羲与女娲被神话也是合理的。
在汉代画像石和帛画的伏羲女娲图中,规和矩画得十分清楚。伏羲执矩,女娲执规,他们是开天辟地的创世纪者。伏羲和女娲的创世纪神话,古书记载的有《易经·系辞下传》、《楚辞·天问》、《列子·黄帝篇》、《独异志》、《淮南子·览冥训》和《风俗通义》等。有的说他们是人类的始祖神,养儿育女,很近似西方亚当和夏娃的传说,而更多的是颂扬他们开辟了天地。伏羲和女娲执矩执规,是在“规天为图,取地为法”,因而天圆地方,一直是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说法。
关于伏羲和女娲传说的记述,在汉文古籍中显得比较凌乱。根据《世本·帝系篇》的记载称:“太昊伏羲氏。”由此可知,华夏先民早就明确认为,伏羲即为太昊伏羲氏。而在汉文古籍中,太昊又被记作大昊、大皞、太皞;伏羲也可记作包羲、庖羲、疱牺、伏牺、宓牺、炮牺和伏戏等。
值得一提的是,伏羲的事迹有许多是和女娲的事迹,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如五代蜀杜光庭,在《录异记》卷八便记载了:“陈州不太昊之墟,东关城内,有伏羲女娲庙。”
伏羲的名号,古籍中有许多写法,除“伏羲”(《庄子·人间世》)之外,还有“伏戏”(《庄子·大宗师》)、“伏牺”(《法言·问题》)、“包牺”(《易·系辞下》)、“宓犠”(《汉书·古今人表》)、“炮牺”(《汉书·律历志下》)“庖牺”(《水经注·渭水》)、“虑羲”(《管子·封禅》)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相对于黄帝等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氏在古代典籍中晚出。战国中期以前的典籍中,《论语》《墨子》《左传》《国语》《孟子》等对伏羲未置一词。既便是记载神话人物、古帝王甚多的《山海经》中,仍未有伏羲一席之地。
《史记》从黄帝记起,不为伏羲作传,所记伏羲有两处,均系引前人所言。《太史公自序》:“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封禅书》中借管仲言:“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虑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云云。”司马迁治史严谨,由于当时对伏羲传说语多谶误,难以辨识,虽不否认,但记之存疑。
东汉班固《汉书》突破《史记》的界限,将上古帝王从黄帝推至伏羲,至此,伏羲开始登上官定正史。《汉书·律历志》引刘歆《世经》言:“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帝为太昊。”(详见下析)《汉书·古今人表》中首叙伏羲,次列炎、黄,以伏羲为历史源头,认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因而他是百王之先,而炎、黄诸帝继伏羲而王。《白虎通义》言:“三皇者何谓也,伏羲、女娲、神农是也。”把伏羲推到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地位。
晋代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是一部专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史书,所叙上起三皇,下迄汉魏。三皇首列伏羲,言伏羲功业:“继天而王”“作八卦”“造书契”“作瑟三十六弦”“制嫁娶之礼”“取牺牲以供庖厨”等。我们注意到,皇甫谧说:“女娲氏……承庖牺制度。……及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浑混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世,皆袭庖牺之号。”他一方面把伏羲当作一个古帝,另一方面将《庄子》中提到的一些名称统统纳入伏羲名下,“皆袭庖牺之号”,其实是把伏羲当成一个时代,这样,伏羲的赫赫功业,就未必是一人所创。
《太一生水》之所谓的“太一”,《老子》之所谓的“道”,《周易》所谓的“太极”,均为宇宙初始时混沌无形的元气。《淮南子·天文》:“宇宙生元气。”《淮南子·诠言》:“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万物,谓之太一。”汉高诱注:“太一,元神总万物者。”这个总万物的“元神”,应该就是伏羲。
考索于文字训诂可知,伏羲即为“元气”,其字本义是“司气”。《说文解字》释“伏”为:“伏,司也,从人从犬。臣铉等曰:司今作伺。”段注:“司者,臣事于外者也。司今之伺字。凡有所司者必专守之,伏伺即服事也,引申之为俯伏。”“羲”,《说文解字》释为:“羲,气也。从兮,义声”。“羲”的义项可从“兮”字求索,《说文解字》释:“兮,语所稽也。从八,象气越亏也。”又释“亏”为:“亏,于也,象气之舒亏,从丂从一。一者其气平之也。”“兮”字的本义是气息缓慢延长、越来越弱(故常作为语气词,用于语末表达语气)。因而“羲”的字义本源就是“气”,“羲”字读音也像吹气之声,所以段玉裁从音训上注“羲”为“谓气之吹嘘也。”至于伏羲又写为“伏戏”、“伏犠”等,皆为“羲”字的演化。
从音训上说,“混沌”与“葫芦”是对音关系,“混沌”犹言“糊涂”,“糊涂”在俗言俚语中转为“葫芦”。《红楼梦》第四回回目《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其意即为“糊涂僧”判断“糊涂案”。而闻一多考论“葫芦”即是“盘古“伏羲”同声之转,故“盘古”又是“伏羲”。这样,“混沌——葫芦——盘古——伏羲”转化演变的路径则十分清楚。
在先秦可靠的典籍中,言太昊则不言伏羲,言伏羲则不言太昊,太昊与伏羲并无任何瓜葛。荀子当生于战国之末,他在《正论篇》中提及“太昊”,在《成相篇》中又言“伏羲”,两名共见一书,自非一人。
刘歆根据当时人们的古史观念,将古帝的代序从黄帝向上推,认为最古的帝王应是伏羲。同时按照他的五行相生的五德终始理论,帝王应从木德始。于是他从两个方面找到依据,一是《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郯子来朝”,昭子问少皞氏鸟名官,何故?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刘歆据此而推:“言郯子据少昊受黄帝,黄帝受炎帝,炎帝受共工,共工受太昊,故先言黄帝,上及太昊。”以太昊为古帝之首。二是从《易传》中找到依据,《易传》曰:“帝出乎震”,震为东方之卦,五行属木。按五行相生之序,首为木,且太昊为东方之帝,“东方曰夷”,故太昊配木德。又《易·系辞下》有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所以刘歆接着说:“炮牺氏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为帝太昊。”伏羲就是太昊。“稽之于《易》,炮牺、神农、黄帝相继之世可知。”太昊伏羲氏继天而立,神农、黄帝皆继太昊伏羲而立。
伏氏图腾释义
释义伏,“伺人也”。即守候之人。“伏”的甲骨文如一个人屈着身子在等候。金文则在人旁卧着一条狗,更加形象的表达了“伏”的本义。
起源源于风姓,上古太昊伏羲氏的后裔,以先祖名为氏。传说,生活在“华胥之国”的华胥氏,到一个风景特别的雷泽去游玩,偶见巨大的脚印,好奇地踩了一下 伏羲氏简介 ,于是受感而孕,生下一个儿子 伏羲氏简介 ,取名“伏羲”。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开始繁衍人类的任务,就是交给了伏羲女娲两兄妹。人类在遭到洪水后,人烟断绝,仅存他们二人,他们为了延续人类,便结为夫妇。
得姓始祖:伏羲
始 祖 地:河南淮阳
郡望堂号:济南、太原、高阳;藏授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335位/约143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不详
现存家谱:6部
伏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尚义,山东临沂,山东昌乐、东平,辽宁清原,山西太原,陕西韩城、扶风,甘肃天水、永登、徽县,贵州普安,云南河口,湖北黄梅,湖南汨罗,云南陆良县马街镇汤官箐村,河南省民权县伏庄,河北省南宫市凤岗办事处王家屯村,四川通江县至诚一村、四川省仪陇县果山乡高堂河村3组、四川省阆中市思依镇,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坡里村、大湖村,连云港市赣榆县东海县,宿迁市宿城区桃园村,盐城市阜宁县益林镇、淮安市涟水县胡寨村,云南省曲靖、文山等地均有分布。山东临沂兰山区至今仍保留有伏家巷。汉族、僳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西汉有伏胜;南朝梁有伏迁;晋代有伏滔,游击将军;唐代有伏适,医家。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风姓,出自上古 太昊年间 伏羲氏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传说,生活在“华胥之国”的华胥氏,到一个风景特别的雷泽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受感而孕,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伏羲”。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开始繁衍人类的任务,就是交给了伏羲女娲两兄妹。清朝初期学者陆次云在《峒溪纤志》中记载:“苗人腊祭曰报草。祭用巫,设女娲、伏羲位。”现代的人类学者实地考察后,才得到这些苗族的传说。按 苗族的传说,苗族全出于伏羲与女娲,他们本为兄妹,人类在遭到洪水后,人烟断绝,仅存他们二人,他们为了延续人类,便结为夫妇。在伏羲氏的苗裔后代中,有的用先祖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伏氏。伏氏同时也是宓氏,古代“伏”、“宓”两姓通用。
源流二
源于改姓,出自南北朝时期名人 侯植,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南北朝时期有个汉族人名叫侯植,武艺绝伦,跟随北魏孝武帝西迁,甚得宠幸,赐姓为俟伏侯氏,在《北史》中称作“俟伏氏”。后来侯伏氏跟从魏孝文帝大破沙苑,又再次改受赐姓为贺屯氏,因而,侯植的后人形成了侯伏氏和贺屯氏两支。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侯伏氏、贺屯氏这两支族人中大部分改为伏氏,也有部分贺屯氏改为贺姓。
源流三
源于鲜卑族,出自汉朝时期鲜卑拓跋氏族乞伏部,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后北魏王朝又灭了北凉国,并逐吐谷浑部出陇右,散处于河陇地区的乞伏鲜卑均为北魏王朝所统治。乞伏氏、出连氏、叱卢氏等,均成为北魏的“内入诸姓”和“四方诸姓”。此后,随着北魏孝文帝坚决的汉化改革政策的有效实施,不论是在北朝作官为吏的上层,还是一般乞伏氏鲜卑人,都被融入汉族,皆汉化改为汉姓伏氏、或乞氏。
源流四
源于风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伏不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伏不齐,公元前521/502~?年待考,亦称宓不齐,字子贱,春秋晚期的鲁国人。伏不齐是孔子的弟子,为七十二贤者之一,在史籍《史记》中说他小孔子三十岁,但在典籍《孔子家语》中则记作“小四十九岁”。在伏不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在古代,“宓”字和“伏”字通用,因称伏氏、宓氏,后多称伏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西羌族,出自南北朝时期西羌伏侯龙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中国姓氏集》中记载:“后周时有大将军伏侯龙恩。”伏侯龙氏,属于古西羌民族的一支,在鲜卑拓拔部侵占西北地区后,曾长期被拓拔部所控制。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伏侯龙氏亦随之改为汉姓伏氏。北魏孝文帝病逝之后,北魏王朝大乱,许多鲜卑、慕容、氐、羌民族又纷纷改回原姓。
然而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影响深远,很快,北方少数民族以鲜卑、慕容二部为代表,迅速融合于汉族等其他民族,姓氏的汉化仍旧因循下去,伏侯龙氏不但依旧改为汉姓,而且在宋朝以后还分衍有伏氏、龙氏、侯氏三支。
源流六
源于匈奴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阿至罗国国王阿伏至罗,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伏罗氏,全称为阿伏至罗氏,是南北朝时期西域阿至罗国的国姓,出自其缔造者阿伏至罗,汉史简称其为伏罗氏。在史籍《魏书》中记载:“阿至国王姓伏罗。取汉姓伏氏。”阿至罗国,为古突厥语,汉称就是高车国,是南北朝时期匈奴民族西部分支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所创立。
在此次战役之后,不少故高车族人被唐军裹挟而返,留居于中原内地,以先祖之名的谐音汉字为汉姓,称伏氏、罗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发展历史
伏羲、伏不齐(宓不齐、宓子贱)。即太昊,风姓。出身于甘肃省天水市,现天水市有伏羲庙,朝圣的游人极多。他率各部落沿黄河南下到河南淮阳。传说他有圣德,象日月之明,故称太昊。教民结网、打猎、饲养畜禽以充靤厨,故又称包 。他始画八卦,造书契、建都于陈州古称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在位115年。正姓氏,制嫁娶。取各部落的特色:鳄之头,蛇之身,鹰之爪,鱼之鳞,虎之眼,组成新的图腾——龙。自封为龙师,定龙宫,现留龙湖。龙成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簇徽,龙成为华夏民簇新的图腾。华夏子孙称之为——龙的传人由此而来!。淮阳县有保存完好的天下第一陵——伏羲陵。每年二月二至三月三,朝祖祭陵的人络绎不绝,多时达十万多人次。2004年10月17-19,淮阳县举行首届姓氏文化节。
伏胜:伏义之后子孙以为氏,颜氏家训书谥汉世所立单父东,门子义碑云济南伏生即子义之后胜为泰博士治尚书始皇,焚书因壁藏之至汉文帝时年九十馀以二十九篇授太常掌故黾锗,术宠古文尚书序云伏生年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错,是为今文之学史,记汉书儒林有传。是为山东伏氏始祖。
伏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十四位门阀。
据《郡望百姓家》记载:伏氏望出京兆郡。又据《元和姓纂》记载,伏氏望出太原、高阳、平昌。远古时有位伟大的部落首领,叫伏羲,传说八卦就是他所创。还有传说他和女娲繁殖了子孙。伏羲生活的年代,稍晚于炎帝和黄帝。伏姓的始祖,就是伏羲。伏羲又称作宓羲,宓和伏,在上古是同一字,有的古书说伏羲的后代,有姓宓的。先人中最出名的是:〔伏生〕秦朝人,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为了天下人都听他的,不想别的主意,就将读书人活埋了,将书都烧了,就是焚书坑儒的故事。伏生就偷偷将一部上古典藉《尚书》臧在墙壁里。汉朝建立后,又重用知识分子,伏生取出墙内的书,除损坏的部分,还剩二十多篇。那时有学问的人剩下没几个了,汉文帝就赶快派了人来向伏生求学,学习尚书,并传抄这部经典。伏姓迁徙地涉及大江南北的古帝,后裔或支族的分布也是很广泛的,理出个头绪来,无疑是对伏姓子孙寻根有益的。同时,从其后裔的分布状况中,亦可反转过来省视其悠久的传说史,从而进一步佐证伏羲氏是有其人的。此外,从伏姓(宓姓)的形成情况看,故里天水在进入阶级社会后,长期处在戎族居地,经济、文化不如黄河中下游,导致伏姓宗教未在天水地区形成,出现伏姓由东向西播迁的走向。这是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相符合的。
历史名人
伏妃
上古时期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相传为洛水之神。
伏胜
字子贱。汉朝时济南人。生于周郝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卒于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61年),享年99岁。为伏羲的后裔,其近祖由淮阳陈国迁到鲁国(今山东南部的济南)。原来是秦国的博士,世称伏生。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 伏生是时九十余岁,老不能行,文帝便遣太常事史掌故晁错前往求教,得29篇即是今之传世的《尚书》。自己撰有《尚书大传》。成为文学派的开山祖师。后世人极为推崇尊拜——追封为乘氏佰,尊为圣人,进文庙与孔子一起,享受万民祭祀。其后裔,世袭五经博士。韩店苏家村西原有伏生祠,邹平原有伏生书院,曾设伏生乡。伏生墓位于邹平县魏桥镇口子村西南,为汉代墓葬,原有石牌坊大门有“尚书在造”的金子匾额。几经破坏,现墓封土直径45米,残高2米,有“徽君伏生墓”“伏生墓序”石碑两通。历代文人墨客都赋诗称颂,如宋吴澄明张远登清蒲松龄王仕祯等。唐王维画“伏生授经图”现藏日本大阪美术馆。明朝崔子忠画“伏生授经图轴”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伏允
唐朝吐谷浑吕夸子。惰开皇末国乱,国人杀其兄而立之。炀帝即位,令铁勒击破之。允东保西平境而复破之,遁客党项,大业末始复其故地。高祖即位,与之通和。贞观年间拘留唐使为由,诏李靖等往讨破之,其子顺举国降,允遂自尽而死。
伏恭
字叔齐,朗邪东武人(今山东诸城人)东汉明帝宰相。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任剧县令常山太守等职,为官公正廉洁并以施惠政办学校闻名。明帝永平二年(59年)迁任太仆。永平四年拜相,任司空。永平十三年以病辞相。东汉章帝元和元年(84年)卒,终年90岁。 伏无忌博学多识,继承家学,传习儒业。永和元年(公元136年)与仪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年》元嘉年间(公元151-152年)无忌受诏与黄景共撰《汉纪》。此时,无忌利用校书便利,广为收集史料又加以整理删削,编成《伏侯注》一书。
伏湛
字惠公,琅邪东武人(山东诸城)东汉光武帝宰相。建武六年(30年)封不其侯,世袭。济南伏生后代,父为当世名儒,他少传父业教授门生数百人。初仕西汉成帝朝,后仕王莽朝为后队属正。更始刘玄立,任平原太守。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以名儒旧臣被征拜为尚书,典定旧制。时大司徒邓禹西征关中,光武帝以其才任宰相而拜他为司直,行大司徒事,常留镇守,总摄群司。建武三年拜相,任大司徒,封阳都侯。任相秉节持重,颇有风范。建武五年以不能奏大臣过失而被免相。后改封不其侯迁归原籍。建武十三年复被起用,未及就职而病卒。伏湛高祖父年孺,父理字君游。受诗于匡衡,由是齐诗有匡伏之学。伏湛九世祖伏胜,伏湛子伏隆字佰文或佰明,另子伏翕承爵位,伏翕子伏光,伏光子伏晨,伏晨女伏孙为汉顺帝贵人,伏晨子伏无忌,伏无忌子伏质,伏质子伏完,伏完娶汉桓帝女尚阳安长公主为妻,生五子一女。伏完长子伏德,次子伏雅,三女伏寿为汉献帝刘协的皇后,四子伏均,五子伏尊,六子伏郎。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废后伏寿及两个皇子杀伏完伏德等伏氏宗亲100余人。四百多年的名门望族自此凋敝!
伏滔
子玄度,东晋官员学者。平昌安丘(现安丘西南)人。少有才学,远近闻名。任参军,封闻嘉县侯,任永世县令。后任参军,并领华容县令,任著作郎,专掌国史,并任本州大王。后迁官游击将军,仍兼著作郎,死于任。
伏恒
南朝齐、梁官僚。子玄耀。平昌安丘人。幼传父业,能言玄理。知名于世。任齐太学士博士,东阳郡丞,卫军记室参军等。任中书侍郎,任永阳内史,新安太守,在郡清廉,恪尽职守,郡民为其立祠歌功。
伏龙
原名维景,改名龙,字云程。江苏埠宁县人。幼年入安徽武备学堂,加入中国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因赞助熊成基举,避疑改名龙,转入第九镇三十三标,充上士。辛亥革命时策谋响应,参加雨花台之役,失败后退镇江,民军攻南京时任营长。旋率军攻克彭城。民国元年(1912年)改隶节九师,驻沛县,任徐西剿匪司令兼统马炮两营。民国2年春,二次革命后,赴南京任第六师师长,失败后退居上海。民国五年袁世凯称帝,奉命图长江,派人至江阴,说服军队独立自任赴通州运动独立,密泄被捕,后就义于通州。时年32岁。民国13年(1924年)孙中山追正其为陆军中将。
伏曼容
南朝宋齐大臣。著名儒仕。字公仪。平昌安丘人。初以讲学为业。任宋官到辅国长史南海(今广州市)太守。仕宋官到武昌太守。中散大夫临海太守等。尤喜《老子》《周易》。撰《丧服仪》《周易集解》《毛诗集解》《丧服集解》《老子义》《庄子义》《论语义》。父伏胤西晋司马都护,宋司空主薄。伏曼容子伏恒。伏恒长子伏挺,次子伏捶。伏挺子伏知命。
伏不齐
春秋时期鲁国单父侯,也称伏子。是孔子的学生 。曾当任过单父宰,当时他鸣琴而不下堂治,但是一样把单父治理得很好。孔子称他为君子,后来被追封为单父侯。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高阳郡:战国时期为高阳邑,东汉桓帝时期(公元147~167年)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一带。晋朝泰始初期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时辖四县,辖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阳、博野、蠡县等地。北魏时期置青州高阳郡,辖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县西北部一带。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
平昌郡:即顿邱郡。据《宋书·州郡志》记载:“顿邱,二汉属东郡,魏属阳平,晋武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分淮阳置顿邱郡,县属焉。”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清丰县。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国(约公元五世纪),将顿邱郡改成徐州平昌郡,治所在顿邱,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地区。
安丘县:汉朝时期置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安丘县西南部。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高阳堂:以望立堂。
平昌堂:以望立堂。
安丘堂:以望立堂。
鸣琴堂:春秋的时候,孔子的弟子伏不齐为单父宰。不齐是一个很仁爱的人,而且他很有才智,他每天只弹琴作乐,看来不象他的同学巫子期治单父表现得勤劳。但是单父仍然被他治理得很好。人们夸奖他是“鸣琴而治”,所以叫作“鸣琴堂”,孔子夸奖他有“王佐之才”。
藏授堂:伏胜,字子贱,春秋时博士,历史上称之为“伏生”。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壁里。到了汉高祖灭了秦朝以后,伏生扒开墙壁,见书发霉损坏了一些,还剩二十一卷。伏生便在齐、鲁一带聚徒讲授。在汉文帝执政时期,他已九十多岁了,汉文帝派太常史掌故错跟伏生学《尚书》,由伏生的女儿口授,错逐一记录下来。就是今文《尚书》。
字辈
山东临沭伏氏字辈:“敬丙再庆祥开广圣传”。
湖北黄梅伏氏字辈:“昌维永正精守堂章”。
伏氏一支字辈:“张都昌腾建光卿云震桓典彪”。
宿迁洋河伏氏字辈:12-41世辈分:锡树法焕培,方知浩运泰。登高思建立,宜从作述来。共创伟大业,千秋广贤才。
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源自风姓;
望出太原。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伏姓的源流和郡望。
太原世泽;
尚书家声。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汉伏胜,故为秦博士,世称伏生。治《尚书》,得二十九篇,即今古文《尚书》。
高风亮节;
阳春白雪。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典出伏姓名门望族居住地“高阳”嵌字联。
书传博士;
系出羲皇。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初济南人伏胜(即伏生),字子,西汉今文《尚书》的最早传授者。曾在秦任博士,汉初在齐、鲁间教授《尚书》。文帝曾派晁错专门向他学《尚书》,西汉的《尚书》学者,都出自他的门下,今本《尚书》二十八篇,就是由他的传授而得以保存的。相传他还作有《尚书大传》。下联典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伏羲氏,相传他教民结网,从事渔错畜牧业。传说八卦也出于他的制作。
羲娥授学;
无忌著书。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伏胜的女儿羲娥,能传家学。伏胜向晁错传授《尚书》时,已九十多岁,多依赖羲娥。下联典指东汉东武人伏无忌,袭侯爵,顺帝时为侍中屯骑校尉,遵诏与议郎黄景共同校订五经及诸子百家。又采集古今,著《伏侯古今注》。
嘉谋习礼;
绩学传书。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伏生。下联典指汉·伏湛从父受《齐诗》,教授数百人。
六言通用联
玄曜五经博士;
安丘二论将军。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梁代经学家伏日恒,字玄曜,仕齐为鄞令,武帝时为五经博士,出为永阳内史。下联典指晋代游击将军伏滔,安丘人。有才学,桓温引为参军,从温伐袁颠倒对寿阳,以淮南屡叛,著论二篇,名曰“正淮”。寿阳平。太元中迁游击将军。
诗得匡衡传授;
姿比颜子聪明。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太傅伏理,从匡衡受济诗学。官至高密王太傅。由是齐诗有匡伏之学。下联典指梁代侍御史伏挺。博学有才思。任昉见之曰:“此子日下无双。”有《迩说》文集等。
七言通用联
口传尚书恩泽厚;
校正汉史名望高。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才女伏女,名羲娥。秦代博士伏胜之女。始皇焚书,伏生将《尚书》藏屋壁中。汉立,伏生得遗书二十九篇,教于齐鲁之间。文帝派晁错从其学。胜时年九十余,老不能行,由伏胜女诵传口授,《今文尚书》得以流传。下联典指后汉史学家伏俨,有《前汉书纠谬》。
八言通用联
一画开天,三才参化;
百王为统,五帝肇基。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伏姓远祖伏羲庙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伏羲氏早
伏羲氏早,伏羲氏属于传说人物,黄帝的传说性也很强。伏羲氏更早应当是原始农耕时期距今约1万年前至6、7千年前,黄帝属于传说时期应当进入文明社会了,属于原始社会晚期,奴隶社会即将到来。距今约5000年前。黄帝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由于正史上有黄帝的专篇,所以黄帝的事迹比伏羲的事迹要清楚明确了许多。公元前2717年,他出生于有熊部落,从小就比较聪明和敏捷,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天生就是一位搞发明创新的料。
他长大后,发现当时的神农氏共主(部落联盟首领)已经衰微了,氏族部落间诸侯们互相攻伐,于是开始带领人民练兵习武,一来可以防止遭受战乱损失,二来可以维护公共秩序,创造和平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更为突出的是他简直就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往往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通过发明创新,就把问题给解决了。炎帝是神农氏中最强大的一支,常常攻伐周边不服管教的部落和诸侯,这些部落和诸侯于是都纷纷倒向了军事强大的轩辕黄帝这一边,使得轩辕黄帝这一方的势力迅速崛起。成为了可以和当时最强大的炎帝和蚩尤两股强大势力相提并论的第三股势力
伏羲的神秘出生
据传伏羲生日为农历三月十八日。中原地区有在农历三月十八日祭祀伏羲的风俗。
相传上古时代,华胥国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有蛇的身体人的脑袋,取名为伏羲。闻一多先生在1942年前后撰写的《伏羲考》中,认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女娲是葫芦化身,其依据是早期史籍称盘古氏为“盘瓠”,即葫芦。除了“瓠”与“葫”同音通用外,按古老传说在远古大洪水时期,伏羲、女娲同乘葫芦躲过洪水灾难,于是葫芦遂成为“盘瓠”族人崇拜对象。
(注:伏羲女娲早出现于先秦文献,华胥氏是后世文献才出现的,因此伏羲女娲是否是华胥氏儿女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一般认为华胥氏儿女的“伏羲女娲”人属性高于神属性,而楚帛书中的伏羲为创世神,是早诞生的生灵,与华胥氏和雷神毫无关系。女娲早记载在先秦的《楚辞》,也和华胥没有关系。)
(1)姓氏
大[大,读音作dā(ㄉㄚ),亦可读古音为dū(ㄉㄨ),但不可读作dà(ㄉㄚ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炎帝后裔,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庭氏的炎帝传政八代,其后裔有迁徙至中国北部地区者,逐渐与当地土著融合,他们取祖先炎帝的称号“大庭”为姓氏,后将复姓“大庭”省文简化为单姓“大”,形成了大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风姓,出自太昊伏羲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太昊伏羲氏之后裔有诸多以大字领头的复姓,如大騩氏、大隗氏、大嵬氏、大庭氏、大野氏、大陆氏、大心氏、大叔氏、大敦氏、大巢氏、大业氏、大戴氏、大连氏、大廉氏、大费氏、大理氏、大效氏、大利稽氏、大戎氏、大季氏、大繇氏、大姬氏、大敖氏、大康氏等,约有二十四个之多,后有人省文简化为单姓“大”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古渤海国粟末靺鞨族大庭氏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号称谓为氏。
在古代渤海国舍利女真语中,“大”就是泉水的意思,读音作dā,在女真语中用来尊称长辈,在后来的满族索伦语中则读为dū音。古渤海国后被契丹族的辽国灭掉,其国王族贵胄以先王姓氏为传。
另外,清朝满洲姓氏中有赫舍里氏,其后人有改汉字单姓为大氏。今山东省寿光县有个村落名大家洼,其中的大氏族人或为炎帝后裔或为满洲族人。少数朝鲜族大姓是以朝语发音注汉字,与我大姓不同。
得姓始祖:炎帝、大祚荣。
二历史名人:
大挞不野:(生卒年待考),女真族,完颜宗干皇妃大氏之父;渤海人(今黑龙江哈尔滨阿什河)。著名金国将领、重臣。
三 皇帝国君
乞乞仲象:(公元?~?年),靺鞨族(女真族);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典国之主,渤海世祖烈王(追封),在位时间从公元?~?年为期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祚荣:(公元?~719年),靺鞨族(女真族),乞乞仲象之子;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开国之主,渤海太祖高王,在位时间从公元699~719年为期二十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武艺:(公元?~737年),靺鞨族(女真族),大祚荣之子;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二代国主,渤海光宗武王,在位时间从公元719~737年为期十八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钦茂:(公元?~794年),靺鞨族(女真族),大武艺之子;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三代国主,渤海世宗文王,在位时间从公元737~794年为期五十七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元义:(公元?~794年),靺鞨族(女真族),大钦茂族弟;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四代国主,渤海废王,在位时间从公元794~794年为期仅数月,终年岁数待考。
大华玙:(公元?~794年),靺鞨族(女真族),大钦茂之孙;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五代国主,渤海仁宗成王,在位时间从公元794~794年为期数月,终年岁数待考。
大嵩璘:(公元?~809年),靺鞨族(女真族),大钦茂之孙;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六代国主,渤海穆宗康王,在位时间从公元794~809年为期十五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元瑜:(公元?~812年),靺鞨族(女真族),大嵩璘之子;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七代国主,渤海毅宗定王,在位时间从公元809~812年为期三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言义:(公元?~819年),靺鞨族(女真族),大嵩璘之子,大元瑜之弟;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八代国主,渤海康宗僖王,在位时间从公元812~818年为期七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明忠:(公元?~819年),靺鞨族(女真族),大嵩璘之子;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九代国主,渤海哲宗简王,在位时间从公元818~818年为期半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仁秀:(公元?~830年),靺鞨族(女真族),大祚荣之弟大野勃之四世孙;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十代国主,渤海圣宗宣王,在位时间从公元818~830年为期十二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彝震:(公元?~857年),靺鞨族(女真族),大仁秀之孙;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十一代国主,渤海庄宗和王,在位时间从公元830~857年为期二十八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玄锡:(公元?~893年),靺鞨族(女真族),大仁秀之孙;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十三代国主,渤海明宗景王,在位时间从公元871~893年为期二十三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玮瑎:(公元?~906年),靺鞨族(女真族);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十四代国主,渤海明宗景王,在位时间从公元893~906年为期十三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諲撰:(生卒年待考),靺鞨族(女真族);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末代国主,渤海哀王,在位时间从公元906~926年为期二十年,终年岁数待考。
(2) ∶指世家大族
(3) ∶人多的姓,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4) ∶在某范围内人数最多、势力最大的家族
蓝氏先祖的原籍图腾悠久之历史,早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没有文字也没有姓氏。至伏羲氏文字是万世之祖才有文字。至神农氏初都陈(今词南淮阳 ),又徙鲁(今山东曲阜)传下十一世至帝榆罔迁空桑徒逐鹿生一子昌奇公至黄帝号三王:尭、舜、禹。少昊金天氏是尭,颛顼高杨氏是舜,帝喾高辛氏为禹帝,为夏朝传致履癸杰王无道天下大乱时外夷戎吴强盛屡侵边境,虽遣兵追讨数次不能擒胜。王幕天下有能得戎吴首者赏千金封邑万户,又赐少女于妻。后来盘瓠戌吴之首乃至阙王论视之戎吴之首为之奈何?及盘瓠生相犬面龙身群臣皆曰:盘瓠是畜不可为官,秩不可于妻。他有功无赐也,少女闻之曰:大王以吾许于天下盘瓠取首于妻。为国除害此天命然,岂犹智之理哉?王者重言不因一女子微躯有负明约于天下,国之祸也。王惧于众之,令少女从盘瓠平息外患立下战功娶得三公主为妻,领女上南山草木茂盛无人行迹。止于山谷之中,住石岩为室,劈山垦复,刀耕火种,五谷相耕。其食自足丰衣十八年,产三男一女。盘瓠逝后少女带着三男一女为王祝寿,朝见王帝。王悦曰:朕将盘瓠赐姓于你,长子赐姓盘,次子赐姓蓝,三子赐姓雷,女婿赐姓钟。尔后盘瓠子孙受到王帝赐禄,赐姓,又赐名。山广宅并为“汝南郡"或“汝南堂"为祖堂楹联。
全篇大意:
蓝氏先祖原籍图腾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没有文字也没有姓氏,直到万世之祖伏羲氏时期才有了文字。蓝氏先祖神农氏时期,迁至初都陈(今词南淮阳 ),又徙鲁(今山东曲阜)传下十一世。到帝王榆罔时期,当时居山东曲阜的空桑,因遭蚩尤之乱没有能力抗衡,后迁居河北涿鹿。后生一个儿子昌奇公。到黄帝时期,黄帝册给三个儿子封名号号三王:尭、舜、禹。少昊金天氏为尭,颛顼高杨氏为舜,帝喾高辛氏为禹帝。后传到夏朝,履癸杰王治国无道导致天下大乱,外夷戎吴强盛屡次侵犯边境,虽派遣军队多次讨伐,都缕缕受挫。无奈之下,于是就向全国招募,如果有谁能取得戎吴将军的首级,就赏金一千斤,分封给城邑一万户,还把国王的小女儿赐给他。后来盘瓠衔到一个人头,叼到王宫门外。国王仔细察看,正是戎吴将军的头。国王问各位大臣:“对这件事怎么处理呢?”各位大臣都说:“盘瓠是牲畜,不能给它做官,又不能给它娶妻。它虽然有功劳,也不要对它实施奖赏了。”国王的小女儿听说了这件事,禀告国王说:“大王已经把我许诺给天下了。现在盘瓠叼着首级来了,为国家除去了祸害,这是上天使它获得了这样的成功,难道是狗的智慧和力量吗?称王的人看重诺言,称霸的人讲究信用,您不可以因为我轻微的身躯,而在天下人面前违背了公开的誓约,这是国家的灾祸啊。”国王害怕了,因而听从了她,让小女儿跟从盘瓠。
盘瓠带着国王的女儿登上南山,山上草木茂盛,没有人的行踪。于是国王的女儿就脱去华贵的宫廷服装,梳成了奴仆的发髻;穿上了便于干活的衣服,跟随着盘瓠登高山进深谷,最后在石洞中安居了下来。国王很悲伤,老是想念她,于是就派人前去察看寻觅,但老天总是刮风下雨,山岭震动,云层阴暗,去的人没有一个能到达那里。大概过了三年,国王的女儿便生了三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盘瓠死了以后,盘瓠去逝后国王的女儿带着三男一女为王祝寿,朝见王帝。王帝很高兴说:朕将盘瓠赐姓给你,长子赐姓盘,次子赐姓蓝,三子赐姓雷,女婿赐姓钟。后来,盘瓠子孙受到王帝赐禄,赐姓,又赐名,并修建祖堂并为“汝南郡"或“汝南堂"为祖堂楹联。
首先太昊、伏羲是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伏羲是太昊的先祖。
具体区分如下:
伏羲: 伏羲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据已故考古家王献唐先生考证,他出生在泗水县泉林、华村一带。伏羲聪慧过人,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纪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伏羲是传说中人类文明的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
相传,他的母亲名叫华胥氏,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有一天,她去雷泽郊游,在游玩途中发现了一个大大的脚印。出于好奇,她将自己的脚踏在大脚印上,当下就觉得有种被蛇缠身的感觉,于是就有了身孕。而令人奇怪的是,这一怀孕就怀了十二年。后来就生下了一个人首蛇身的孩子,这就是伏羲。当地的人为了纪念伏羲的诞生,特将地名改为成纪,因为在古代,人们把十二年作为一纪。据史学家考证,古成纪就是今天的天水。《汉书》中说道:“成纪属汉阳郡,汉阳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所以,天水历来被称为“羲皇故里”。
根据传说和史籍记载,作为人类文明始祖,伏羲的主要功绩是:一、教民作网用于渔猎,大大地提高了当时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二、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三、始造书契,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落后形式。四、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五、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六、创制古代历法。
但是,伏羲的最大功绩还是创立八卦。
在天水麦积区(原叫做北道区)渭南乡西部,有一卦台山,相传这里就是伏羲画八卦的地方。传说在伏羲生活的远古年代,人们对于大自然一无所知。当下雨刮风、电闪雷鸣时,人们既害怕又困惑。天生聪慧的伏羲想把这一切都搞清楚,于是他经常站在卦台山上,仰观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周围的地形方位,有时还研究飞禽走兽的脚印和身上的花纹。
有一天,他又来到了卦台山上,正在苦苦的思索他长期以来观察的现象。突然,他听到一声奇怪的吼声,只见卦台山对面的山洞里跃出一匹龙马。说它是龙马,那是因为这个动物长着龙头马身,身上还有非常奇特的花纹。这匹龙马一跃就跃到了卦台山下渭水河中的一块大石上。这块石头形如太极,配合龙马身上的花纹,顿时让伏羲有所了悟,于是他画出了八卦。
后来,那个跃出龙马的山洞被人们称为龙马洞,渭水河中的那块大石就叫做分心石。现在去卦台山,你还能看到这些地方。而且,龙马洞里还有石槽和石床的残迹。
至于八卦的功绩,在于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以它为特征的伏羲文化,到现在仍吸引着国内外无数学者在探索、研究。而且,当代的许多学科也都深受其影响,并从中得到启示。据说,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也是受了八卦的启发。
有这种可能: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都是出自伏羲氏的部落首领,他们处于不同时代,但地位相同,且都可称 “伏羲”(因为都出自伏羲氏的部落)。太昊 在位起讫:公元前7569—前7527年。
生卒年:公元前7593—前7527年。
出生地:泰安(今山东泰安市大汶口)。
立都:汶上(今山东济宁市西北)。
年号:太昊元年(癸丑,前7568)。
亦作太皞,风姓,号伏戏氏。以木德王,是为春皇。一云伏羲氏,一云宓牺氏,一云包羲氏,一云庖牺氏,都陈。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五任帝。在位百十一年,一云百六十四年。
太昊,古籍中或记为“太皞”,是上古东夷部族的祖先和首领。东夷是上古在中原可堪与华夏抗衡的部族,它与华夏的交往十分频繁,并创造了灿烂的殷商文化。对此,学界已无疑义。东夷部族世居之地在今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一带。《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陈,太皞之虚也。”陈地在今河南淮阳,淮阳今存太昊墓。周代以后,其后裔属地渐次东移,《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顼,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东夷各支才逐渐被鲁、齐、越等国吞并,融入华夏。《后汉书·东夷列传》:“秦并六国,其淮、泗夷皆散为民户。”也就是说,这时东夷各支已不再以独立的实体存在,成了华夏族的“编户”,与华夏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华、夷的交融和合,东夷的祖先和首领太昊、少昊等也纳入到华夏的古帝序列中。
太昊,又名:大嗥、太嗥(古时大、太,昊、嗥通用);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春秋战国前期的主要文献《左传》P112“大嗥,即太睬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嗥亦作吴”(《十三经论》)。之后战国初期的《山海经》的世系记载,上起太吴,下至商周,包括了上古史大部分帝王和首领:炎帝、黄帝、少吴等;“随着考古学、古文字学和民俗学研究的深入,这些世系将成为信史的组成部分。”(王立:谈《山海经》的人神差异)。而《汉书·律历志》将太吴、少昊列入中国古史最完各的按五德相生顺序编排的帝王系统,为后来的各朝各代封建高层所认可,并遵奉不违。
1太昊——历史上真实人物:东夷先祖
《汉书》“太吴帝宓羲氏,宓者伏”,此后各种典籍、文献中又有:包牺、庖牺、伏戏、宓戏、牺皇、雄皇氏等等同音、同义、近义及通假字。应该说太昊确有其人,先为东夷部落联盟酋长,后与西来东进的伏羲氏东西合璧,融为一体,并称太昊伏羲氏,为华夏文化的共祖。据严文明先生考证:“东夷的祖先有太吴、少昊,而太吴时代应该在大汶口文化晚期”(《东夷文化的探索》);另据何光岳先生考证:“古书中的凤鸟即长尾鸟鸡也即皋鸡,太昊(嗥)以皋鸡为图腾”、“凤之象也,燕颔鸡啄,五色各举,出于东方君子国。”(《淮夷史考》)。
这些文史资料告诉我们:太昊是一个生活在东部沿海或海中岛国以鸟为图腾的部落酋长。据历史学家奕丰实教授考证:“太昊和少吴是传说时期东方夷人的较早阶段,太吴部族最初活动于鲁东和苏北地区”。(《太吴和少昊传说的考古学研究》),出过多部海岱文化论著的奕丰实教授,揭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现象:“皖北豫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遗存最有可能是从苏北地区迁徙而来的。同时,鲁东沂、沭河上游一带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存,其中一部份也有可能来自苏北地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迁徙呢?奕教授推测有两个因素,一是大汶口文化人口增多,势力膨胀而进行的向外扩张(《海岱地区考古研究》)。但也并非完全如此,处于海岱文化南缘、良渚文化北渐的苏北地区,一直存在着两大文化区系的交往与联系(奕丰实《良渚文化的北渐》),最终采用了战争形式,导致两败俱伤。二是水患,低洼的苏北加上黄河改道至淮河下游人海,当时还不可能有大规模人力来治理河道,导致大量人口外徙。由此可知,太吴系部族最初活动于鲁东和苏北地区,后来迫于良渚文化的压力和水患,才举族西迁至皖北、豫东和鲁西南地区。而留居原地的太昊系的其他支系(j{口少吴),尽管也创造了较高的文化,因偏居海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渐被西迁中原的人们所淡忘,或因史书文字的疏记,故较少提及;后世一直尊太昊为东方之帝,是与太吴最初居于东方有关。至于说太吴后裔较少,少吴后裔较多,是因为太吴西迁后与中原乃至豫南、鄂北、直达陕甘,溶人并同化于华夏文化有关。这对偏居海隅的少吴部族得以在东方独立地繁衍,便有了合理的解释。
2.太昊在“东海之外”的活动遗迹与传说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历史简编》中明确指认:“太吴是东夷族的酋长”。而东夷是日、月崇拜、鸟(凤)为图腾的近(座)海部落;最近发掘并列为国家级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藤花落史前内外城墙遗址及文物,展示了一个久已湮灭了的古国——应为少吴之国。经国家众多知名考古学家、史学家论证:为少昊古国初都。从而证明与少吴有传承关连的太吴,毫无疑问是创造藤花落古国文明的先祖。
而连云港及周边地区有关太吴的遗迹和种种传说,多少又反映了这位太古之帝留在这方水土及民间口头文学中的痕迹。
①据专家对属于我市上古文化北缘——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一件简化图像考证分析:上图的圆圈为“日”,中图的横月上弧有多个向上凸起的尖,认定为“火”,下图为五个向上的锐角,是群山的图示。那么这个图形的整个含义为“大地(群山)”上空是“日”与“火”的合字,即“炅”或作“吴”。田昌五先生认为:“是一个氏族部落的标志,有如后来的族徽”。为此奕丰实教授认定:是分居于皖北豫东苏北地区“持有这种族徽的昊族居民,只能属于太吴系部族。”
②编蓑衣、创历法、发明畎田制,以石代木天表柱,乃太吴在古羽山的四项发明。太昊还针对当时古羽山地区多雨、潮湿的天气,发明了用草编织的蓑衣,至今云台山区及周边山民、农民还有编织或穿用蓑衣的习惯;在稻麦即将成熟季节,你在农田可看到身着蓑衣的稻草人,用以驱吓偷吃粮食的鸟类,太昊利用连云港地区多山、多岛、东临大海,地理位置适中的优越条件,指派羲仲在羽(蜗、隅、郁)夷的所在地云台山,建立了测天观海(潮)场所。为其创立八卦历法提供了日出日落、潮汐涨退、气候季节变化等数据。至今太吴指派羲仲观日祭日的遗迹还在。连云港是世界水稻种植的发源地之一,这已被将军崖岩画等史迹与出土文物所证实。这也是太吴部落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太吴利用连云港地处黄、淮下游,水量充沛(河水、雨水),土地肥沃,气候温湿,适宜农、牧、渔、猎的特点,进行了农田改革,放水浇田;其发明的畎田沟洫制,既可灌溉又可排涝;是农业文明的一大发展。太吴还改木制天表柱为石质天表柱,名石晷,至今云台山的东磊还有石晷残迹可寻。
③百鸟栖息繁衍的古羽山,是东夷凤鸟图腾的发源地。太吴的另一个名号叫帝俊,帝俊又称为大吴嗥,其形状为鸟首人身,说明帝俊是鸟绝不会错。古羽山之地的大海和临海沼泽便成为百鸟觅食的天堂、繁衍的王国。鸟自然成为与其共存的人类的食物链之一,久而久之便产生出许多与鸟相关的习俗与文化。如以鸟的不同特性,任命部落里的不同职能官员的名称;以鸟的生活习性,来判断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发生变化;以不同鸟类的栖息地命名有关部落、民居的名称和族徽(图腾)。
④吴佬爷与十花城。传说在市区东部的埒子口外,有一座非常富裕繁华的神国——十花城。哪家、哪人做了坏事,吴佬爷就会降灾于彼;如行善做了好事,昊佬爷也会记着;待有善果了,就带你或全家乘他的芦苇筏到十花城去玩。这城墙、城门都是用芦苇编的,挡风挡雨挡潮水,开城门时昊佬爷也是用芦苇两根,搭成“十”字形,对着门念念有词:“昊佬爷来门开开!吴佬爷来门开开!”如此门就自动打开。城里物产丰富,应有尽有;人人穿金戴银,个个喜笑颜开,可自行取用,不用付钱。一次有一户人家进了十花城起了贪心,大包小包,全家疯拿;临走时,乘昊佬爷瞌睡间,还偷走了芦苇十
太昊是伏羲,伏羲是名字还是姓?另一说伏羲为风氏,其妹女娲名为风里希。
本文2023-10-03 11:35:2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6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