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家谱?
葛亮家谱
诸葛丰
诸葛丰字少季,诸葛亮远祖。西汉元帝时人,刚直之著称于世。汉元帝升他为司隶校慰。他执法公允,不畏权贵,百姓很尊重他。元帝嘉奖他的节操,授予他符节,加封为光禄大夫,给予很高的荣耀。当诸葛丰在执法中触及元帝的宠臣时,被元帝下令收回符节,降为城门校尉。从诸葛丰开始,历史上的司隶校尉不再掌握符节了。
诸葛丰降为城门校尉后,继续上书检举官员们的不法行为,反被元帝说他诬陷好人,于以治罪。本要服刑,见他年老,故罢官为庶人。后病死。 (班固《汉书诸葛丰传》)
诸葛硅
诸葛硅(?--约187年)字君贡,诸葛亮之父东汉末年任泰山郡丞。共有三个儿子。长子诸葛谨,次子亮和幼子均。另有两女。
章氏
章氏,诸葛亮之母。
诸葛谨
诸葛谨(174-241)字子瑜,诸葛亮胞兄。因避战乱到江东,与鲁萧等共为吴国重要人物。诸葛谨为人雍容大度,直方敢谏,不仅众人敬重他,而且孙权也十分器重他。诸葛谨公而忘私,与诸葛亮阔别多年,在出使蜀国时,兄弟只是商议国事时相会,私下皆不交往。关羽败亡后,诸葛谨任吴国绥南将军兼职南郡太守。
公元241年,诸葛谨病死,时任大将军,左都护等职。他位极人臣,临终留下遗言要求丧事要从省、从俭。 (《三国志诸葛谨传》)
诸葛谨妾(203-253)。诸葛谨传中有:“妻死不改娶,有所爱妾,生子不举”的记载。
诸葛格
诸葛格(203--253年)字元逊,诸葛瑾长于。少年时就以随机应变、善于郑州辩论而出名.年轻时就开始担任官职。
公元234年,诸葛恪自荐为丹阳太守,吴将陆逊死后, 接替荆州要职。孙权死前,升为大将军兼大子太傅,并嘱托辅佐幼子孙亮。
吴、魏交战,诸葛格因屡胜而骄,终导致大败,大失人心,被诬以谋反罪而诛.尸体扔于乱坟冈.孙休即皇帝位后, 才下诏为之昭雪。
诸葛绰
诸葛恪长于,任吴国骑都尉。因参与孙权儿子 :孙霸的阴谋活动,被孙权得知,后交给诸葛恪严加管 诸葛恪用药酒将他毒死。
诸葛竦
诸葛恪次子,任吴国长水校尉。他对父亲刚愎自用的作法,多次劝谏,均被拒绝,常忧心祸至。诸葛恪被诛后,他带着母亲和弟弟外逃时,被吴将追斩于白都。
诸葛建
诸葛建(?-253年)诸葛恪幼子。任吴国步兵校尉。其父被诛后 与母,兄逃亡。兄被杀,诸葛建准备投魏,末达,被吴兵捕杀。
诸葛乔
诸葛乔(204——228年)字伯松,诸葛瑾的次子。他与胞兄诸葛惦在吴国的名声颇大。渚葛亮因婚后无于,诸葛乔就过继给诸葛亮为嗣。到蜀国后,任驸马部尉。
诸葛亮视他如亲生儿子,探恐其成为庸人,管教甚严。 诸葛亮北伐屯驻汉中,特意让诸葛乔同土兵们—起,亲自参 加与督运军粮的艰苦工作。
诸葛攀
诸葛攀,渚葛乔之子.在蜀国宵至行护军朔武将军.诸葛恪在吴国被杀后,其家族也被杀尽。面诸葛亮在蜀已有后代.当诸葛恪昭雪后,诸葛攀得以复还吴国,成为诺葛瑾酌后嗣.
诸葛显,诸葛攀之子。在蜀国亡后,于公元264年迁移到河东定居。
诸葛融
诸葛融(--253年)字叔长.诸葛瑾幼子。瑾死后,承袭父亲的爵位。诸葛融宽待部属.辣受部属爱戴,在吴国官至奋威将军。兄诸葛恪被诛,追兵围城.诸葛融吞金自杀, 他的三个儿子也被杀死。
诸葛亮大姊
诸葛亮大姊,在诸葛亮居住襄阳期间。嫁给中庐县蒯氏 大族的蒯棋为妻。
诸葛亮小姊
诸葛亮小姊,嫁给庞山民为妻(庞山民是沔南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统的堂兄)。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县)人,父母早亡,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叔父病故,与弟诸葛均隐居隆中。诸葛亮博学广记,胸怀大志,结交荆州名士, 被誉为“卧龙”。三国艺苑
公元207午.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了有名的《隆中对》,并出山辅佐刘备。赤壁之战后,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建立蜀国后,诸葛亮为丞相。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多侯,公元225年,亮亲自率军平定南中。以后,给刘禅上《出师表》,多次进行北伐.终因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军中,遗命葬定军山.谥号忠武侯. 诸葛亮善用人,治理蜀国.他重视农业生产,增强国力。他严于法制,长于军.他写下了十余万字的信、教、书、奏. 迫于蜀国军民的呼声,公元263年,刘禅下诏,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
黄氏,诸葛亮之妻,黄承彦的女儿.其貌不杨,黄头发, 黑皮肤.但聪明能干.才华出众.婚后,黄氏成了诸葛亮的贤内助.
诸葛瞻
诸葛瞻(227--263年)字思远,诸葛亮的儿子.十七岁时,被后主刘掸招为驸马.历任骑都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公元261年后,与董殿共同执掌蜀汉军政。公元263年,魏将邓艾入蜀,诸葛瞻率军至涪迎战。邓艾在阵前写信诱他投降,诸葛瞻怒斩来使。在绵竹与魏军决战时,由于寡不敌众,壮烈战死.
(《三国志�6�1诸葛亮传》)
诸葛尚
诸葛尚(247—263年),诸葛瞻之长子。公元263年,与父诸葛瞻同战死于四川绵竹。
(《三国志�6�1诸葛亮传》)
诸葛京三国艺苑 诸葛京字行宗,诸葛瞻的次子。蜀国亡后,迁移到河东。 在晋为官,初为眉县令,后为江州刺史. (《三国志�6�1诸葛亮传》裴松之注)
诸葛质三国艺苑
诸葛质,诸葛瞻之于.蜀亡后,刘禅之子、洮阳王刘恂不愿降魏,派诸葛质为使,与夷帅孟虬通好,刘恂得在南中水昌定居.
(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杂记》)
诸葛怀三国艺苑
诸葛怀,诸葛亮幼子。晋太傅王览建议朝廷,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惟诸葛怀未至。经查访得知,原打算给诸葛怀封爵,他推辞说生活可以自给,无才干补闰,愿终老于家。晋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6�1朝真观记》)
诸葛果三国艺苑
诸葛果,诸葛亮的女儿。成都西南有朝真观,即乘烟观, 古老相传,诸葛果在这里修行和成仙升天,(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朝真观记》)
诸葛均
诸葛均,诸葛亮的弟弟.自幼和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叔父死后,与诸葛亮隐居隆中。公元207年,诸葛亮出山后,诸葛均仍在隆中。后为蜀国长水校尉。
(《三国志�6�1诸葛亮传))
林氏三国艺苑
林氏,诸葛均的妻子、南阳人.林氏是诸葛亮亲自为弟选择的配偶. 三国艺苑
(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6�1诸葛氏谱》)
诸葛玄三国艺苑
诸葛玄(——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豫章太守周术病死后,袁术推荐诸葛玄继任,恰逢汉朝廷振朱皓为豫章太守。诸葛玄只得带着诸葛亮冗弟到荆洲,投靠旧交刘表。不久病死。 三国艺苑
诸葛这个姓氏是复姓。
诸葛氏是中国的一个复姓,大部分诸葛姓由葛姓衍化而来。诸葛姓的杰出代表人物有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吴国大将军诸葛瑾等。
溯汉室以来,祀文庙、祀乡贤、祀名宦、祀忠孝义烈,不少传人,自有史书标姓氏;迁浙江而后,历绍兴、历寿昌、历常村、历南塘水阁,于兹启宇,可从谱谍证渊源。
迁徙分布
诸葛氏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十四位门阀,在复姓中排序为第六位。诸葛的起源说法不一。早在商朝,相传伯益的后裔葛伯,被封为诸侯,灭亡后,后世有一支迁居诸城(今山东省诸城),后迁至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
当地已有葛姓,故后来的葛姓取“诸葛”二字为他们的姓氏,意思是来自诸城的葛氏,后来因一代名相“智圣”诸葛亮而出名。据临沂本地的诸葛家谱说,当年诸葛亮的后人诸葛京从江州刺史的任上退休之后回到了山东老家,山东临沂姓诸葛的人士,基本上是他们的后裔。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5
五顷,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他教育子孙要约制酒量,“适体归性”。面对着时尚厚葬之风,诸葛亮力主节葬,在处理先帝丧事时,他规定“百僚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三日使除服。”他临终之时,“遗命葬于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第二,对工作墨子是“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诸葛亮则是“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罚二十以上,皆亲览”,事必躬亲,食少事烦。诸葛亮思想体系中所存在的这些墨家思想,显然是他廉政思想的一大重要来源。
三、诸葛亮廉政思想对后世的深刻影响。陈寿的《三国志》是认识、评价诸葛亮的最基本的资料。陈寿认为诸葛亮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同时也认为诸葛亮是一位军事家,只是将略不及政理。“然亮之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见《三国志》本传)。他的评论得到魏、吴人士和晋人的认同。魏国谋士贾诩说:“诸葛亮善治国。”(《贾诩传》)吴国的大臣张俨说:诸葛亮“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本传注引《默记》),西晋张辅著《名士优劣论》盛赞诸葛亮治国统兵的才干和他为相的功绩,然后说:诸葛亮“殆将与伊、吕争俦,岂徒乐毅为伍哉?”(《全晋文》卷一百五)晋人傅玄也认为:诸葛亮“诚一时之异人也。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积功兴业,事得其机,入无余力,出有余粮。”(《全晋文》卷四十九《傅子》)南朝梁将陆法和在白帝城对人说:“诸葛孔明可谓名将,吾自见之”。(《北齐书》卷三十二)到了唐代,对诸葛亮评价更高。唐太宗李世民曾对大臣房玄龄说:“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贞观政要》第十六)唐代中期宰相裴度曾说:“度尝读旧史,详求往哲,或秉事君之节,无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无治人之术。四者备矣,兼而行之,则蜀丞相诸葛公其人也。”
6
他还说,诸葛亮如“尚父作周,阿衡佐商”,其才“兼齐管、晏,总汉萧、张。”(《唐文粹》卷五十五《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并序》,碑今存,在成都武侯祠内)唐代诗人讴歌诸葛亮形成一个高潮。《全唐诗》书中可见咏及诸葛亮事的诗人50多位,诗歌近100首,其中以孔明为主题的约40首。诗圣杜甫咏孔明的诗最多。他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咏怀古迹五首》)等,已经成为后世评价诸葛亮的名句而广为传颂。宋、明时代,由于理学的兴盛,对诸葛亮多从仁义、礼理的立场,大加推崇。宋代学者苏轼说:“西汉之士,多智谋,薄于名义;东京之士,尚风节,短于权略。兼之者,三国名臣也。而孔明,巍然三代王者之佐,未易以世论。”(《东坡续集·题三国名臣赞》卷十)他又说:汉末“曹操因衰乘危,得逞其奸。孔明耻之,欲信大义于天下。当此时,曹公威震四海,东收许、兖,南收荆、豫。孔明之所恃以胜之者,独以其区区之忠信,有以激天下之心耳。”(《东坡应诏集·诸葛亮论》卷十)著名理学家朱熹说:“论三代而下,以义为之,只有一个诸葛孔明。”另一位著名理学家张木式 说:汉代“相传四百年,而曹氏篡汉。诸葛忠武侯当此时,间关进折,左右昭烈父子立国于蜀,明讨贼之义,不义强弱利害贰其心,盖懔懔乎三代之佐也。„„虽不幸功业未究,中途而殒,然其扶皇极,正人心,挽回先主仁义之风。垂之万世,与日月同其光明,可也。”明代理学家宋濂说:“三代而下,有合于先王之道者,孔明一人。”理学家方孝孺具体分析说:“孔明以布衣至于为相,而人不以为速;以讨贼为已任而任将帅,人不以为自用;兵败而功不成,人不以为无勇;一国之政,赏罚予夺无所贷,人不以为专。„„孔明之为相,欿然虚已以求闻已之过,秦汉以下为相者皆不及,不幸而功不成,天也!安得以成败论孔明哉!”(以上引文均见明·诸葛羲、诸葛倬辑《诸葛孔明全集》卷十八)清初著名学者王夫之认为,诸葛亮是治国治军的奇才,他说,“军
7
不治而唯公(孔明)治之,民不理而唯公理之,政不平而唯公平之,财不足而唯公足之。(《读通鉴论》卷十)这些评价显然大都从诸葛亮的治国治军之才出发,但也包含了后世对他廉政思想的肯定和追慕。
自诸葛亮之后,历史上所有清廉有为的官吏如宋代包拯、明代于谦、海瑞等等,无不以诸葛亮为楷模,事例之多,不胜枚举。仅以有清一代为例,如王熙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祭祀不用三牲,以蔬果代之;汤潜庵为苏州巡抚时,行李萧然,春日采野荠为豆羹,民间称其为豆腐汤;于成龙任两江总督,日啖青菜数把,江南人呼为于青菜,死后堂后仅瓦瓮米数斛,盐豉数盎而已;朱可亭任浙江巡抚,食粝衣粗,夫人亲自下厨做杂务;邵基任江苏巡抚,妻不衣帛,旁无姬侍,客至,鱼菽萧然;米石君崖岸峻绝,一介不取;刘绳庵任工部侍郎,衣履极敝而不改作,王安国累官至吏部尚书,早餐与子只食大饼数枚;刘墉官至相国,而常敝衣恶服,周旋于朝班之中;曾国藩治家力崇节俭,驻师安庆时,夫人欧阳氏亲率媳妇同纺棉纱,夜纺四两棉花方歇;长江水师提督彭玉麟常布衣草履,状如村夫子,惟嗜辣椒及豆腐。山西巡抚阎丹初,夫人纺绩于大堂之后;浙江巡抚卫静澜,亦以节俭著称,衣袍多补缀痕,夫人诞辰,仅购烧饼油条而已;左宗棠青年时即以诸葛孔明自居,以清廉自守。清代虽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世,而见于史册的清官特多,所以能延绵国祚近三百年,也是有其深刻原因的。
四、诸葛亮廉政思想对后裔的影响。诸葛亮的的廉政思想对他的反裔的影响同样也是十分巨大的。在兰溪诸葛村这一诸葛亮后裔最大的聚居地,诸葛亮伟大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品质,尤其是他的《诫子书》,教育和勉励他的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积极向上,自强不息,务农经商者求真务实,步入仕途者清正廉明,显示了诸葛亮廉政思想的巨大力量。明、清两代,诸葛村共出进士5人,举人11人,全村担任过正七品以上的官员有知县13人,京官及州、府、道官员10人。其中在光绪《兰溪县志》
8
上列传的就有16人。如诸葛伯衡,明洪武年间曾任北平染杂造局大使,后任广东参议,是一位,“性清介,持名节”的“清修直谅之士”。诸葛岘,曾任刑科给事中,“不徇私以苟容”,39岁时积劳成疾死于任上,连丧葬之费也全靠同僚资助。诸葛桂,清康熙间职授都司,后“辞富居贫,月支石米”过活。诸葛諟,乾隆间任山西怀仁县知县,在任十余年,兴利除弊以清廉自励。其余如先后任江西新建县、广西桂平知县的诸葛铿,任江西永新、新城等县知县的诸葛槐,无不关心民瘼,勤于职守,公正廉明,诸葛槐甚至在太平军攻城城陷时投井殉职。他们继承先祖遗风,鞠躬尽瘁的事迹记载在《浙江通志》、《金华府志》、《兰溪县志》和《诸葛氏宗谱》等方志、家谱中,赢得了后人的景仰和赞颂。
五、廉洁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诸葛亮的廉政思想及其实践,丰富和充实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廉洁文化。廉洁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洁文化的发展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是否包含廉洁文化衡量一种文化是否先进的重要指标。文化是一种软环境。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廉洁,以廉洁的尺度来评判社会,是廉洁文化最为根本的特征。廉洁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价值尺度。一个社会的廉洁氛围浓厚不浓厚,是衡量这个社会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指标;一种文化是否先进,应看这种文化是否包含廉洁文化。缺乏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不够深入的文化是不完善的,排斥廉洁精神文化更是腐朽落后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廉洁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廉洁文化以鲜明的态度批判腐朽文化。廉洁文化是腐朽文化的对立面和批判者。腐败现象之所以滋生蔓延,一个重要原因是腐败行为背后有腐朽文化作支撑,腐朽没落的官本位意识、贪图享乐的思想观念、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等还有一定的市场。而廉洁文化以鲜明的态度批判腐朽文化根基上摧毁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在全社会形成以廉洁为荣的浓厚氛围,给腐败
9
行为造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的压力,从而可以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达到干部廉洁、政治清明的目的。积极吸收和借鉴诸葛亮廉洁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的廉洁文化,坚持古为今用,对于建立健全廉洁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以制度和规范作保障,特别是建立起与廉洁文化相适应的社会政治规范和规范,显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使廉洁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文化自觉,让廉洁文化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
诸葛亮病逝,长子诸葛瞻带着长孙诸葛尚死在绵竹。那么诸葛亮的祖先是谁,后人又是谁呢?
长辈
祖先:诸葛丰
父亲:诸葛玄
母亲:张
来自父亲:诸葛玄
兄弟姐妹们
哥哥:诸葛瑾
兄弟:蜀汉官员诸葛均,长水校尉。
大姐:大姐嫁给了襄阳名门快棋,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善民。
宗族:诸葛丹,后诸葛丰。
夫人
黄的名字是、黄寿和。
儿童
我哥哥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乔后来成了诸葛亮的养子。
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
清代史学家张书记载了诸葛亮的三子诸葛怀、诸葛瞻的三子诸葛智、诸葛亮的女儿诸葛。然而,历史学家张认为这些数字是虚构的,并不存在。
孙
诸葛翘之子诸葛蟠。因为诸葛恪被杀,没有继承人,他回到了诸葛瑾。
诸葛瞻的长子诸葛尚。
诸葛瞻的次子诸葛敬。
诸葛亮后代三代人的去向,没有记载。1992年在浙江兰溪诸葛村发现《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根据这一记载,诸葛亮的后代自宋代以来一直生活在浙江建德、兰溪一带。诸葛亮的后代主要分布在建德、兰溪、龙游三市周边50公里范围内的11个乡镇,共有诸葛亮后裔8000多人,多为诸葛亮第49、50代孙。官网诸葛后裔2500人,购物兔,是诸葛后裔最集中的地方。诸葛镇保有诸葛大公殿和丞相祠堂,建于明代。大公堂的宝库里有《高隆诸葛氏族宗谱》的藏品。这个族谱已经修改了15次,第一次是南宋初年,最后一次是1947年。当时的国民党元老陈为这份家谱的最后修订写了序。
诸葛亮的家谱?
本文2023-10-03 11:23:5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64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