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族谱和现在的族谱,有什么区别?
族谱,又称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族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族谱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
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在中国,家谱有约3000年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海外华人热心回国寻根问祖,造福乡梓,他们寻根问祖最信得过的就是查阅家谱。对于因各种原因迁居他乡的普通人,家谱就是他们与祖籍、族人沟通的桥梁,是他们思乡念祖的精神象征。因此,家谱不但是家族历史的记录,也是天涯游子落叶归根的精神寄托和寻根依据。
查阅中国历史,但凡国势强盛、社会安定的朝代,从皇家贵族到普通平民,均以修撰家谱或族谱为一件大事。现今国运昌盛,经济迅猛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正是修撰家谱的恰当时机。
但是,如今,一本本家谱已成陈迹,流入废品收购站、古玩店,或被图书馆收藏,很难再与家族的后人重逢。现在还讲究这些的人不多了,于是起名字不按字辈,各地亲戚回乡过年,叔叔侄子相互分不清,长幼全都乱了套。
魏晋到隋唐大书法家及作品: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品有:《兰亭集序》、《快雪时晴帖》、《寒切帖》等。
唐代欧阳询,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唐代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创“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颜真卿传世作品以碑刻最多,楷书有《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
唐代柳公权。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一说184~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369年中只有一段大一统(西晋)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这个时期从220年曹丕称帝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统一中国,共369年。可分为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与东吴并立)、西晋时期、东晋时期、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另外位于中国南部,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南京)的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在从前魏至隋的三百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为隋朝(581—618年)和唐朝(618—907年)两个朝代的合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是经历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两个漫长时期后的两个大一统皇朝。在民族思想上比较开放。两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科技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隋唐两朝君主在治国政策上较为开明,也影响了周边诸国向中国朝贡、学习。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在二百八十多年的战乱之后重新统一了中国。隋末大乱严重分裂,经过九年的统一战争唐朝建立。所以史学家常把“隋唐”并称。在这三百多年间中国的封建社会得到很大的发展。
隋朝鼎盛时期北至东北辽宁一带,西至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东临东海,南至越南北部一带。唐朝鼎盛时期北至贝加尔湖以北和外兴安岭,西至中亚的咸海,东至库页岛,南至越南北部。
看到“赤髯碧眼”的瞬间我就想起了苏轼的《书韩干二马》
“赤髯碧眼老鲜卑,回策如萦独善骑。赭白紫骝俱绝世,马中岳湛有妍姿。”
所以你的祖先很有可能是“鲜卑族”人。
鲜卑族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为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起源于东胡族,分布在中国北方。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均以山名作为族名,形成乌桓族和鲜卑族,受匈奴奴役。所以鲜卑族的风俗习惯同乌桓、匈奴相似。
公元45年鲜卑跟随匈奴侵扰边境,鲜卑才作为民族实体被中原王朝所知。匈奴分裂后,鲜卑族逐渐摆脱其控制。85年和87年,鲜卑两次攻打匈奴,反抗压迫。91年,受到东汉和南匈奴打击的北匈奴被迫迁往中亚,鲜卑族趁机占据蒙古草原。
二世纪中叶,檀石槐率部统一鲜卑各部,檀石槐死后,鲜卑陷入分裂。三世纪前叶,轲比能重新统一东部和中部鲜卑,但轲比能死后,各部落又开始独立发展。在此期间,鲜卑同中央王朝时和时战。
十六国时期,鲜卑各部落趁中原混乱不堪,建立慕容氏诸燕、西秦、南凉、代国等国家。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并在439年统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汉化。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鲜卑族共建立十个国家。另外在青海、甘肃一带,还有由鲜卑慕容部分化出来的吐谷浑政权,直到663年才被吐蕃吞并。
鲜卑族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
袁绍,代表了门阀士族的利益和希望。
司马懿是司州河内郡温县司马氏,荀彧是颍川荀氏,陈群是颍川陈氏门阀士族的名单中,唯独没有“谯县曹氏”的一席之地。
颍川荀氏是汉晋时期的主要士族之一,主要是一个士大夫官僚世家。荀氏的婚姻之家基本上属于高门大族,且与皇室联姻,绵延两晋,一直与皇室保持亲戚关系。荀氏的婚媾状况有国婚、身份内婚、地域婚,联姻之家不是皇贵,就是当时一流的士族。
汉末魏晋是中国历史上士族门阀制度最为鼎盛的时期。颍川陈氏正是以汉末大名士身份起家成为当时的巨姓望族,世代传袭,名重魏晋。
在现实和理想的碾压下,曹操只能代表寒门。
虽然他的家族也很有钱、很多人做官,但是在袁绍之类的士族看来,曹操不过是暴发户、土包子。
……
门阀士族依靠社交关系兴旺了900年,最终又在时代变迁中,因为社交网络断裂而消散。
表面上看,他们败给了黄巢的屠刀。
中国的儒学的发展,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不了解儒家学说的历史演变,是很难做到客观地评价儒家学说的社会历史意义和展望其未来发展的。国内外儒学界对儒学或者说儒家思想发展历史阶段的划分有不同的学术观点,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根据我个人的研究,最普遍的有四段说、新旧儒学说等等。
如果对儒家学说的内容、形式和社会功能等进行综合的宏观考察,我认为中国儒学有六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当然,如果要细分的话,在这六个发展阶段的每一个阶段中,也还是可以再分出若干个小的发展阶段来的,但这不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下面,我将自己对儒学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心得综述如下:
一、 中国儒学发展第一个阶段 儒学的萌芽阶段,儒家思想的起源于周公时代
周公也,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姓姬名旦。武王代纣后不久过世,传位于周成王,即武王之子;由周公辅助。“儒教”一词最早出现于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意思很清楚,就是说先秦鲁国是儒教盛行的地方,当时的鲁国在文化制度层面实行的是儒教治理国家模式。这与晋国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叹曰"周礼尽在鲁矣!"不谋而合。也清楚说明了“周礼”与“儒教”的紧密关系,也可以说儒教是周礼的社会实践模式,也是其历史意义的治国实践的传承延伸。
鲁国的第一代先王周公旦制作了《周礼》,并因为周公在西周的特殊身份地位,而以《周礼》赋予西周国家的君王的“礼乐征伐”、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和“ 尊尊而亲亲 ”的理念实践治国模式。后来鲁国历代君王不折不扣遵循照搬,所以鲁国比较完好的保持周礼的治国模式。这就是后人称作儒教的治国模式。应该说在当时的鲁国,主流社会对《周礼》儒教是十分笃信的,其文化和制度的影响力在鲁国这片土壤中扎根开花结果,影响了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儒生,包括影响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孔子。于是孔子依据周礼内容创建儒家学说。 所以,说到《周礼》儒教,人们不禁就联想到儒家学说,说到儒家学说,人们不禁联想到《论语》,都有承前启后的渊源关系。有一种说法是,《论语》本来就是孔子在教他的学生研习《周礼》时候的感言集句,在孔子生前并没有成书,是他的学生整理汇编后出书的。所有的集句的中心内容都是与西周《礼制》中心内容没有区别,其思维理念一脉相承,
东汉末年皇权衰败群雄逐鹿,经过一番厮杀,曹丕逼汉献帝禅让而称帝,后孙权、刘备也纷纷登基,魏蜀吴三国鼎立。刘备传位阿斗刘禅不久,司马氏从人迹罕至的蜀国背后攻蜀破刘,司马炎逼曹魏禅让而称帝,晋。后晋沿江而下破吴,至此天下一统,三国归晋。
可惜好景不长,北方胡人看中原内斗热火朝天也不甘寂寞,或不断骚扰中土或拥兵自立,司马天下十年后因皇子内斗也战端再起,天下大乱。南方延续了宋、齐、梁、陈四个短命王朝,北方胡人有北魏、北齐等小国,五胡乱华。此阶段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没有头绪的过程,天下没有一统,到处都是割据,小皇帝的变幻就像戏台演戏一样频繁。
拓跋是鲜卑族,在中国北部。趁内地大乱的大好时机,不断侵袭内地,抓获不少俘虏。他们通过让俘虏务农逐渐建立了农业帝国,即拓跋魏。
拓跋魏在国家管理上,采用了均田法,规定土地归国家所有,每个15岁以上男子由国家分给40亩田土,妇女减半,去世后收归国家。如某个郡县人口过多土地不够分配,人群则可自行迁徙到土地丰富地区。拓跋魏在文化上弃鲜卑而就汉族,从服饰、语言、生活等逐渐汉化,到拓跋宏时干脆颁布法令取消鲜卑的复姓,而自称“元宏”。后受到鲜卑贵族抵制,最后一位皇帝从洛阳西逃西安投靠部将,反被弑。随后,该魏国分西魏(西安)、东魏(洛阳)。西魏后被宇文家得,杨坚为将。
宇文魏则反拓跋而行,全面恢复鲜卑体制,甚至以复姓作为奖赏给有功人员,不过汉化影响既深已不能回复。后杨坚弑主,灭东魏(北齐),灭南陈,遂统一,即隋朝。结束了中国自东汉末年后三百多年乱象。
隋文帝杨坚在位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他倡导节俭,由他辅政时开始,就提倡生活节俭,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一般士人多用布帛,饰带只用铜铁骨角,不用金玉。经济方面,仿北魏的均田制,实行均田法,定丁男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妇女则分露四十亩。
隋炀帝杨广雄才大略,初期国力仍然兴盛,他扩建洛阳,开凿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前身)、修驰道与筑长城,那个时候他就知道,“要想富先修路、要来钱搞基建”。然而,由于隋炀帝太过急功好利,基建摊子铺得过大,超过国家财政支撑,使得这些泽被后世的作为对社会反而造成破坏,不断激起民变,隋廷在此局势下迅速的土崩瓦解。隋将宇文化及、司马德戡与裴虔通等人发动兵变,弑隋炀帝。后唐国公李渊逼迫隋恭帝禅位,自己称帝,建立唐朝,为唐高祖。
不过特别要指出,隋朝时,隋高祖文皇帝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即科举,自此选官不问门第。
文化上,两汉推崇的带有天人合一色彩的神化的儒教脱去神的外衣而回归儒家学说,道教兴起,佛教开始兴盛。适合石窟开凿的地方都不断动工,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都是那个时候开始兴建。
家谱可以记录家族的正面历史、经验、技术和文化的史实资料,是给后人留下的一部优秀教科书,后人可从中得到经验借鉴、文化传承和思想启迪。
一个家族缺了家谱,就不完整。 通过修家谱,有助于提升家族的凝聚力,维护团结,增进各个家庭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加强沟通,促进家庭间的互帮互助;了解家族的历史和迁徙情况;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间血缘的亲疏远近。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家谱。
扩展资料: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
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在关于中国家谱起源各种观点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是起源于宋代。持这一观点的人之所以会置魏晋隋唐时期大量关于谱牒的记载而不顾,坚持把宋代作为家谱的起源,有他们一定的道理。
其实,现在的家谱确实是与宋代的家谱一脉相承的,而与魏晋隋唐的谱牒没有太多的传承关系。这一点,从现在存世的家谱大都起源于宋的事实可以得到证明。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虽是史类文献,事实上,家谱的要旨和核心就是在于要隐恶扬善,蒙蔽真相。
古代的家谱纂修,出于抬高家族地位和声望起见,在追溯先祖时,必然要上溯到一个名人或皇帝方才罢休。
—家谱
古代的族谱和现在的族谱,有什么区别?
本文2023-10-03 10:57:2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64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