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涣之和王羲之是什么关系
王涣之是王羲之的儿子。
王涣之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三个儿子,公元336年出生于琅琊临沂(今属山东),自幼学习书法,善行草书。
353年参加了传誉千古的兰亭聚会,留有兰亭诗一首:去来悠悠子。披褐良足钦。超迹修独往。真契齐古今。晚年过着隐居的生活。
扩展资料:
王羲之的家庭成员:
一、子女
1、长子,王玄之,字伯远,早逝。
2、次子 ,王凝之,字叔平,东晋末年官员、将领、书法家。
3、三子,王涣之,曾参与兰亭集会。
4、四子,王肃之,字幼恭,历任中书郎、骠骑将军咨议。
5、五子 ,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
6、六子 ,王操之,字子重,官至豫章太守。
7、七子,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东晋书法家、诗人、画家。
8、女儿,王孟姜,嫁南阳人刘畅。
二、妻子
郗璿,字子房,郗鉴之女。
——王涣之
——王羲之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山东地区的门阀士族中琅琊(今山东临沂)王氏可以称得上是头号门阀。
王氏家族自东汉青州刺史王仁算起,可以分为两大系:一是王仁孙王祥、王览一系,二是王览的从祖兄王雄一系。
王祥曾担任曹魏太尉,西晋时任太保,他有五个儿子:夏、烈、芬早年死去,王肇为晋始平太守,王馥为晋上洛太守。王览在晋为官至宗正卿,他有六个儿子:王裁在晋为官至抚军长史,王基在晋为官至治书侍御史,王会在晋为官至侍御史,王正在晋为官至尚书郎,王彦在晋为官至中护军,王琛在晋为官至国子祭酒。王览的孙子们南渡后,势力发展很快,迅速成为东晋首姓,其影响极大。
王裁之子王导一支,从东晋开国王导任宰相之位起,其子孙们大多在东晋南朝为官,成为王氏家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王导有六个儿子:长子王悦在东晋为官至中书侍郎,无子。次子王恬在东晋为官至中军将军,其子王混为东晋太常卿。王混有二子:王碬在东晋为官至左户尚书,王诞在东晋为官至吴国内史。王碬有二子:王恢在宋为官至游击将军,王偃在宋为官至左光禄大夫。王偃有四个儿子:其中王藻在宋为官至东阳太守,王懋在宋为官至光禄大夫,王攸在宋为官至太宰中郎。王懋之子王莹在齐为官至中领军。归梁后任尚书令。
王导的第三个儿子王劭在东晋为官至车骑将军,王劭之子王默在东晋为官至左光禄大夫,邵之子王穆在东晋为官至临海太守,邵之子王谧在东晋为官至司徒。王默之子王惠在宋为官至吏部尚书,王穆之子王智在宋为官至晋陵太守,王穆之子僧朗在宋为官至左光禄大夫,王谧之子王球在宋为官至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僧朗之子王或在宋为官至中书监,僧朗之子王楷在宋为官至太中大夫,僧朗之子王粹在宋为官至黄门侍郎。王或之子王绚在宋为官至秘书丞,王或之子王绩在宋为官至黄门郎,归齐后任太常,王彧之子王约在梁为官至左户尚书。王缋之子王隽在齐为官至建安太守,王隽之子王克在梁为官至尚书仆射,归陈后任尚书右仆射。王粹之子王奂在齐为官至尚书左仆射,王粹之子王份在梁为官到左光禄大夫。王奂之子王融在齐为官至太子中庶子,奂之子琛在齐为官至司徒从事中郎,奂之子肃投靠北魏为官至尚书令,奂之子秉投奔北魏为官至幽州刺史。王融之子王诵投奔北魏为官至幽州刺史,融之子王衍投奔北魏为官至太常卿。王琛之子王翊投奔北魏为官至齐州刺史。王肃之子王绍在北魏为官至中书侍郎,王肃之子王理在北魏为官至著作佐郎。王诵之子孝康在北魏为官至尚书郎中,王诵之子隽康在北齐为官至文襄王中外府祭酒。王翊之子王渊在北齐为官至仪同开府记室参军。王份之子王琳在梁为官至司徒左长史,王份之子王铨在梁为官至丹阳尹、卫尉卿,王锡在梁为官至吏部郎中,王佥在梁为官至太子中庶子,王通在梁为官至左光禄大夫,王励在梁为官至中书令,归陈后任司空,王质在梁为官至侍中,归陈后任都官尚书,王固在陈为官至中书令。
王导第四子王洽在东晋为官至中领军。王洽之子王殉在东晋为官至司徒。王殉之子王弘在宋为官至太保,王弘之子王钖在宋为官至太子左卫率。王钖之子僧衍在齐为官至侍中。
王导第五子王协在东晋为官至抚军参军,无子。王导第六子王荟在东晋为官至会稽内史,王荟之子王廞在东晋为官至司徒左长史。王廞之子王华在宋为官至右将军,王华之子定侯在宋为官至左卫将军。
王览的其他几支后裔,也大都在朝为官,也不乏有影响的人物。王览的次子王基有二子:王含在晋为官至光禄勋,王敦在东晋为官至大将军。王含子王瑜在晋为官至散骑常侍,王应在东晋为官至武卫将军。王览第三子王会有二子:王舒在东晋为官至东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王邃在东晋为官至平西将军。王舒之子宴之在东晋为官至护军参军,舒之子王允在东晋为官至卫将军。王览第六子王琛有二子:王棱在东晋为官至豫章太守,王侃在东晋为官至吴国内史。
王览第三子王正一支,其地位与影响也很大,仅次于长子王裁。王正有三子:王旷在东晋为官至淮南太守,王廙在东晋为官至平南将军,王彬在东晋为官至尚书右仆射,这三人分别形成了三个分支。第一支为旷,旷之子羲之在东晋为官至右军将军,羲之子凝之在东晋为官至左将军,肃之在东晋为官至中书郎,徽之在东晋为官至黄门侍郎,操之在东晋为官至秘书监,献之在东晋为官至中书令。徽之子桢之在东晋为官至侍中。献之子靖之在宋为官至司徒左长史,靖之子悦之在宋为官至御史中丞。第二分支为次子王廙,廙之子颐之在东晋为官至东海内史,廙子胡之在东晋为官至丹阳尹,廙子耆之在东晋为官至中书郎,廙子羡之在东晋为官至镇军椽。胡之子茂之在东晋为官至晋陵太守,和之在东晋为官至永嘉太守。茂之子裕之在宋为官至开府仪同三司,裕之子恢之在宋为官至新安太守,瓒之在宋为官至吏部尚书,升之在宋为官至都官尚书。瓒之子秀之在齐为官至吴兴太守,秀之子峻在梁为官至吏部尚书。升之子延之在齐为官至尚书左仆射,延之子纶在齐为官至都官尚书。耆之子随之在东晋为官至上虞令,随之子镇之在宋为官至卫尉,镇之弟弘之在东晋为官至卫军参军。镇之子标之在宋为官至安复令。弘之子罗云在宋为官至平西长史,罗云之子思远在齐为官至侍中。罗云弟昙生在宋为官至吏部尚书,昙生弟普曜在宋为官至秘书监,普曜之子晏在齐为官至骠骑大将军,晏之子德元在齐为官至车骑长史,晏之弟诩在齐为官至少府卿。羡之子伟之在东晋为官至琅邪国郎中令,伟之子韶之在宋为官至祠部尚书,韶之子晔在宋为官至临贺太守。第三分支为彬,彬之子彭之在东晋为官至光禄大夫。彪之子越之在东晋为官至抚军参军,临之在东晋为官至东阳太守。临之子纳之在宋为官至御史中丞,瑰之在宋为官至司空参军。纳之子准之在宋为官至丹阳尹,瑰之子逡之在宋为官至吴令,归齐后任光禄大夫,逡之从弟珪之在齐为官至长水校尉。准之子舆之在宋为官至征虏将军主簿,珪之子颢在齐为官至中军参军。舆之子进之在梁为官至左卫将军,进之子清在梁为官至安南将军,清之子猛在陈为官至镇南大将军,猛之子缮归隋后为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普州刺史。翘之子望之,望之子泰之都没做官,泰之子元弘在宋为官至平固令,元弘之子素也没有做官。
同其他豪门家族一样,王氏家族也是通过与皇家及其他门阀士族的不断联姻,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据记载,自东晋到南朝间,王氏家族曾先后出过8个皇后,她们是:王献之女是东晋安帝皇后,王偃女是宋孝武帝皇后,王僧朗女为宋明帝皇后,王慈女为齐海陵王妃,王俭女为齐和帝皇后,王骞女为梁简文帝皇后,王佥女为梁敬帝皇后,王固女为陈废帝皇后。另外,王氏家族中,尚各朝皇室公主的也有20人以上。王氏家族和陈郡谢氏家族多次联姻,王凝之、王珉、王询曾分别娶谢栾、谢安、谢万兄弟三人之女为妻。王氏家族还与兰陵萧氏、泰山羊氏、高平郗氏、谯国桓氏、陈郡袁氏等建有婚姻关系。
从总的发展状况来看,王氏家族在两晋时期当属鼎盛时期,特别是在东晋时最为突出。当时不仅拥有王导那样的大政治家,而且他的子孙们也多为朝中要员,从而使王氏家族在政治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王氏家族在经济上还通过求田问舍,发展庄园,成为江南侨姓士族中实力最强的大姓之一。在文化上也负有盛名,出现了著名的书法大家王羲之和王献之,他们的书法艺术代表了东晋南朝时期的最高水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
虽然王氏家族在两晋时期是门第显赫的著姓,他们世代为官,但由于当时复杂的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和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使他们也免不了屡遭打击,几经沉浮,甚至沦落衰败。他们有的被起义军杀死,有的因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而死伤。到南朝时期,王氏家族尽管仍然还有做官之人,但其地位和影响力都大不如从前了,尽管王氏家族也曾设法维护门阀制度,但也于事无补,到陈亡时,王氏家族的势力已经明显不如两晋时那样威风了。
到了隋唐时期,王氏家族的势力远比清河崔氏、兰陵萧氏为弱。《隋书》列传中琅琊王氏士族家族成员无一人,而在新、旧《唐书》列传中,琅琊王氏士族家族成员仅有七人,且都是王贤与王导的后代,其中官至宰相的二人,即武后时宰相王琳,肃宗时宰相王玛。其余五人地位都较低。而在新、旧《五代史》中琅琊王氏士族家族竟无一人入传,可见当时其势力已经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据历史考证,兰陵萧氏原籍兰陵郡兰陵县(今山东兰陵),西晋灭亡后,南迁江南,居住在东晋晋陵郡武进县(今江苏常州市)。东晋政权在当地侨置南兰陵郡南兰陵县,以后这一地区便被称为南兰陵,因此萧氏也被称为南兰陵人。
东晋时期,萧氏还是寒门,到了南朝时期逐渐成为豪门,所以说它是后起的新门。刘裕的继母萧氏出自兰陵。自从刘裕执政到刘宋时代,萧氏家族依靠与刘氏的姻亲关系,地位开始上升。但从总的情况来说,在这一时期,萧氏族人多是将军,多因军功显要,才挤入了士族阶层,并不是高门。
刘宋之后,兰陵萧氏连续出了两朝帝王,这才使得萧氏与王、谢、袁等豪族一样成为一等士族。在南朝,出身寒微,却因军功而显达的人有很多,但能列于士族的并不多,至于成为高门、甲族的就更少了,萧氏一族算是唯一的一家。兰陵萧氏南迁后,比较著名的有三支,即萧思话、萧道成、萧衍三支。
萧思话一支:萧思话的祖父萧卓,曾为东晋洮阳令,姑母萧文寿,是刘裕的继母,生长沙景王道怜、临川烈王道规。刘裕称帝后,萧氏为皇太后。萧卓被赠授金紫光禄大夫,封为封阳县侯。萧思话的父亲萧源之继承了萧卓的爵位,被委任为徐、兖二州刺史。萧源之死后,萧思话又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在元嘉年间先后担任过青州刺史、梁南秦二州刺史、雍州刺史、吏部尚书、徐兖二州刺史、中书令、丹阳尹等职。萧思话死后,长子惠开承袭其爵位。特别是惠开时,萧氏又强化了与刘氏宗室的姻亲关系,惠开的妹妹嫁给了桂阳王休范,惠开之女嫁给了孝武帝之子。惠开死后,其子睿承袭爵位,到齐朝建立后,其封爵才被削除。
萧道成一支:萧道成高祖萧整曾担任淮阴令,其曾祖父儒曾任即丘令,其祖父乐子曾任辅国将军。其父萧承之,由于受到萧源之的提携,于宋元嘉中期,跟随萧思话平汉中,被提升为龙骧将军,后被任命为南泰山太守。萧道成在宋文帝时先为偏将,后被雍州刺史萧思话任为太军中兵参军。后来又任建康令,并得到少府萧惠开的赏识。宋明帝时,道成任南兖州刺史,加督五州,逐渐掌握了军权。后来数年间,在经历过齐公、齐王后,取宋自立,建立了齐朝,是为齐高帝。萧道成称帝四年后死去,其子萧赜(武帝)即位,武帝嫡长子长懋早死,武帝舍弃次子竟陵王萧子良不立,而立长懋之子萧昭业为太孙。萧昭业继立后,大权被受诏辅政的萧鸾(道成之侄)把持,萧鸾后来杀死昭业,另立昭业弟昭文;后又迅速杀死昭文自立,是为明帝。明帝在位五年,杀人甚多。齐高帝19子、武帝23子除萧嶷一支有后人外,其余都被杀尽。明帝死后,其子宝卷即位,仍继续滥杀宗室,最终被梁武帝萧衍攻灭。萧嶷是萧道成的次子,宋武帝时担任太尉大司马等职,永明十年(公元492年)病死。世子萧子廉曾任淮陵太守、太子中会人、前将军。子廉之子元琳,梁代齐后任新淦侯。
萧衍一支:萧衍与萧道成同出于萧整,萧整之子萧辖,为萧衍高祖,曾任济阴太守。萧衍曾祖父副子,任州治中从事。祖父道赐,任南台治书侍御史,父顺之,是齐高帝始族弟,深得信用,历任侍中、卫尉、太子詹事、丹阳尹等职。萧衍很有文才,是齐竟陵王子良西邸八友之一,后为官至雍州刺史,掌握着重兵。在齐末混乱中,代齐自立,建立梁朝,是为梁武帝。萧衍在位48年,侯景攻下台城后,老饿病死。侯景立萧衍第三子萧纲为帝(即简文帝),作为傀儡。后又改立萧衍长孙萧欢之子萧栋为帝。不久,侯景又杀死简文帝萧纲以及他的10多个儿子。梁宗室还有许多人也被杀害。侯景之乱被平定后,梁武帝第七子萧绎即皇帝位(即梁元帝),定都江陵,但3年后就被西魏政权攻灭。西魏又扶持昭明太子的第三子萧督为梁帝,历史上称其为后梁。此时曾起兵讨伐侯景的梁将陈霸先、王僧辩则在建康拥立梁元帝之子萧方智为帝(敬帝),不久又被陈霸先废掉,霸先自立,梁朝灭亡。
从当时情况看,萧衍这一族在皇室内部斗争以及侯景之乱中损失较大,但在陈朝建立后,其大部分留在陈朝,仍为甲族,但没有太知名的人士。
到了隋唐时期,萧氏势力仍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其主要是指萧衍这一支势力。此支中在《隋书》与新、旧《唐书》中入传者达到23人之多,其中4人是萧衍兄弟的后代。其余19人全是萧衍的孙子、后梁皇帝萧詧(cha)的后裔。这19人中有9人为宰相。萧詧的后裔在隋唐时期势力之所以发展强盛,是因为萧詧之孙女为隋炀帝皇后,隋灭后梁后,萧詧子孙有很多人在隋朝为官。到了五代时,萧氏家族的势力明显衰落,其家族成员中入《五代史》之传者仅有二人,即萧顷,他在后梁为官至同平章事;萧顷之子萧源,在后唐为官至秘书监。北宋统一后,兰陵萧氏作为一个士族家族,基本上就不复存在了。 琅琊颜氏起源于曹魏时期的颜斐、颜盛,颜斐曾担任过黄门侍郎、京兆太守,颜盛曾任青、徐二州刺史。兄弟二人在曹魏时期从鲁(今山东曲阜)迁到临沂(今山东临沂)。自此以后琅琊颜氏主要指的是颜盛的后代,颜盛生子给事中颜钦,颜钦生汝阴太守颜默,颜默生颜含。西晋灭亡后,颜含随司马睿渡江,颜氏于是成为随晋元帝渡江的百家“中原冠带”之一。颜含过江前曾是东海王司马越的司马参军,过江后历任东阳太守、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大司农等职。应该说颜氏家族自此时起在士族中开始有了地位。颜含生颜髦,为官至侍中、光禄勋等,髦的弟弟颜谦、颜约同任官至太守。颜髦生颜琳,做官至骑都尉,颜约生颜颐做官至扩军司马。颜琳生颜靖之,做官至宋御史中丞,颜颙生颜延之,为官至宋秘书监、光禄勋。颜靖之生颜腾之,做官至宋巴陵太守,颜延之生颜竣,做官至宋散骑常侍,颜腾之生炳之,炳之生见远,做官至齐御史中丞。见远生颜协,颜协做官为梁湘东王国常侍,又兼记室,颜协生之推、之仪。梁朝末年发生侯景之乱,这场叛乱被平定后,萧绎于江陵称帝(国号仍为梁),以之推为散骑侍郎。当西魏军攻克江陵后,之推投奔北齐,做官至黄门侍郎;后来归入北周担任御史上士,归隋朝后任太子学士。之仪北周时为官至御正中大夫,归入隋朝后任集州刺史。颜之推有三个儿子:思鲁、愍楚、游秦。颜游秦在唐初历任廉州刺史、郓州刺史。颜思鲁有四子:师古、相时、勤礼、育师。颜师古唐初担任过中书侍郎、秘书少监等职;颜相时曾任谏议大夫、礼部侍郎;颜勤礼曾任弘文、集贤学士。颜勤礼生昭甫,昭甫为官至曹王侍读。昭甫生元孙、惟贞。元孙生春卿、杲卿、曜卿。春卿曾任官蜀尉、偃师丞。杲卿任假常山太守、卫尉卿兼御史中丞,安禄山叛乱起,杲卿坚决抗击,结果被安禄山杀害。颜惟贞生真卿,真卿先后担任过侍御史、平原太守,他也坚决抗击安禄山的叛乱,在抗击安禄山失败后,颜真卿西入长安,任御史大夫,后来奉命出使淮西,劝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归顺朝廷未果,结果被李希烈杀死。杲卿生有泉明、季明二子,泉明官至彭州司马,季明被安禄山所杀。颜真卿生有二子。皆为地方官,文宗时颜真卿的曾孙弘式被任命为同州参军。自此以后,颜氏家族再没有显要记载。
总之,自曹魏至唐朝后期的颜氏家族20代中,几乎没有不为官者,所以称颜氏家族是一个士族家族。这个家族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一是家族成员所任官职不是很高。这个家族中除了第五代颜髦在东晋时曾任侍中外,其他各代大多担任县令、郡守、刺史、舍人、学士、博士、少监、给事中等职,最高也不超过常侍、秘书少监、光禄勋、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这说明这个家族是一个地位比较低的士族家族,其权力不如清河崔氏、琅琊王氏、兰陵萧氏的势力强。二是这个家族是经学世家。颜氏家族虽然势力不是很大,但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这就是掌握了较高的封建文化。例如,颜斐因为有才学而被召为太子洗马;颜钦因为精通《韩诗》、《礼》、《尚书》等经典,使许多学者都追随他的学识;颜含因为精通儒学、礼仪笃行,补太子中庶子,迁本州大中正;颜延之因为与以儒学著称的周续之辩难《礼记》出名而受到宋武帝刘裕的赏识,被提拔为国子祭酒、秘书监等职;颜见远因博学有志行,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录事参军;颜之推早传家业,满腹才学经文,曾任国左常侍、中书舍人和黄门侍郎等职;颜之仪因为博涉群书,好为辞赋,进入北周后任麟趾殿学士、太子侍读;颜师古更是一代儒学大师,曾任秘书少监;颜相时、颜勤礼也都是以精通儒学而闻名,并都任弘文、崇贤学士职务;颜真卿少勤学业,既擅长博学,又专于辞章,中进士后又擢制科。三是这个家族还是书法世家。例如,颜协精工篆籀(大篆)、飞白;颜勤礼工于篆籀;颜昭甫工于篆籀、草隶;颜元孙因精通历代书法,而被玄宗召去鉴定家中诸家书迹的真伪。再如颜真卿更是著名的书法大师,他早年曾两次辞官去洛阳跟当时的大书法家张旭学习书法,他不仅继承了张氏书法的长处,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的书法特点,即楷书气势雄浑、形体敦厚;行书圆熟流畅、刚劲有力。他的书法艺术对当时和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专看家世出身,从而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也成为世袭官僚。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发端于东汉时期,确立于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在门阀制度下,家世名望是衡量身份的最高标准。只有那些祖辈有人做过大官,名望很高,而且世代相传都做过大官的人,才能被承认入于士族阶层。士族中间也有等级差别,一般说来,族人能长期保持上品官级的,为最高一层,称为“右姓”、“茂姓”。如,东吴地区的朱、张、顾、陆四族;原在北方,后随晋东渡的王、谢、袁、萧四族;山东的崔、卢、李、郑四族;太原王氏家族;关中的袁、裴、柳、薛、杨、杜六族,都是右姓大族。其他大族虽然也在士流之内,但只能算是下一层了。这些士族特别关心的是,如何永久保持自己优越的门第族望,保持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殊地位。为了保持他们高贵的血统,他们特别讲究门当户对的婚姻,只许在同等士族之间联姻,而绝对不允许与庶族地主联姻通婚。另外,通过编撰“家谱”的办法,把士族的世系源流明确地记载下来,以备查考。士族为了标榜自己的特殊身份,还发展了一整套繁琐的礼仪法规,在平时的生活中,士族一般不与庶族人士来往。门阀士族制度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南北朝以后,这一制度日趋衰落,并最终走向灭亡。 赵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仅次于陇西李氏。赵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是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赵郡(今河北赵县)为郡望的著名士族。赵郡李氏以战国名将李牧为始祖。赵郡郡治在今河北赵县,初后魏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的四弟。李牧是战国时有名的武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郡柏人(今邢台隆尧),为赵郡李氏的始祖。
魏晋南北朝时期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清河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为中原五大高门士族,支派繁多,文化鼎盛,官位显赫。在唐朝有17人出任宰相,是仅次于陇西李氏的大族。到了唐高宗时颁布法令禁止这五姓七家自行婚娶。赵郡李氏东南西三房始祖为晋朝的李楷。
赵郡李氏在南北朝官位显赫,在唐朝被列为七姓十家的禁婚家,有多人出任宰相。 清河崔氏家族并非全部南迁,只是崔业的八世孙崔密一支。崔密有二子:长子崔霸,次子崔琰。这一系大致从崔琰发迹,到北魏初年势力很盛。崔霸一支不太兴旺。崔琰,字季珪,曾任曹魏时尚书、中尉。崔琰有二子:崔谅、崔钦。
崔谅曾任晋中书令,谅子崔遇为后赵特进;崔遇之子崔瑜,为黄门郎,崔瑜之子崔逞,曾任前秦齐郡太守、北魏御史中丞等职。崔逞有七子:二子早亡,另外五个儿子中又以崔諲、崔祎、崔颐较为有名。
崔諲在刘宋占据山东时期,曾任青、冀二州刺史。崔祎曾在刘宋为官,北魏占据青、齐后,崔祎之孙相如进入北魏,曾考举冀州秀才。崔颐起初曾任北魏太子洗马,后又升至散骑常侍,再后来又被魏太武帝任命为冀州刺史。
崔钦这一支被称为清河青州房。崔钦之子崔京,崔京之孙崔琼,崔琼之子崔辑。崔琼曾担任慕容垂的车骑属。崔辑时,随慕容氏南迁青州,崔辑曾任刘宋泰山太守。崔辑有二个儿子,长子修之,次子目连,庶子崔道固。崔修之之子元孙曾担任刘宋尚书郎。元孙之子崔亮,少年时丧父,先随母亲房氏投依了叔祖崔道固,北魏平三齐后,又被迁往桑乾。后来得到李冲的赏识,被推荐为中书博士。崔目连之子僧祐,曾担任刘宋辅国将军,后降北魏。他的弟弟僧渊,曾担任北魏南青州刺史。崔道固先在刘宋为官,担任徐、兖二州刺史从事,后又先后担任过冀州刺史、徐州刺史等职。后来降北魏后,担任平齐郡的太守。
天兴二年(公元399年),道武帝拓跋硅杀崔逞,崔逞诸子大多逃亡到南方做官。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太武帝拓跋焘杀崔浩,并尽杀其族人。所以此后所说的清河崔氏,主要是指崔逞南逃诸子后裔与灵茂的后裔,而崔浩的后裔情况后人知道得很少。灵茂后裔从灵茂之子稚宝担任北魏祠部郎中开始,才在北方政权做官。
到了隋唐时期,崔氏的势力继续衰落。特别是在黄巢大起义的打击下,清河崔氏与其他士族的大族势力基本上消亡了。 太原王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世族,起源于山西的太原,从魏晋至唐朝都显赫非常,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列为五姓七族高门。
太原王氏的始祖乃是秦始皇时期的大将王翦。王翦之孙王离后死于巨鹿之战。王离之子王威是日后太原王氏之祖、从晋代绵延至唐代。各朝皇族为了巩固和提高自身地位,曾多次与太原王氏联姻,或下嫁公主,或娶妃立后。
太原王氏的代表人物,有王允,王维和王之涣。 荥阳郑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
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郑国灭亡后以国为氏。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北魏时与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姓。唐朝荥阳郑氏有八位宰相。 范阳卢氏,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范阳郡为郡望的卢姓士族。
范阳卢氏出自姜姓,为齐国后裔,因封地卢邑(今山东省长清县)而受姓卢氏。秦汉时代,卢氏子孙迁居至涿水一带之后,定居涿县。东汉末年,卢植平定了黄巾之乱,卢氏从此起家。南北朝时期,范阳卢氏进一步崛起为一流世族,与与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合称四姓,至唐朝有八人入相,仍是山东郡姓的一流门第,有所谓七姓十家之说。
自东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的范阳卢氏历史名人就多达840多人。一直至唐末黄巢起义后才走到尽头。在此期间南方有两位卢姓历史名人──卢循和六祖惠能,也属范阳卢氏。
恋上武冈Crush on wugang
休闲·品味·分享诗歌· 散文· 随笔 · 杂谈
邵阳第一进士周仪籍考
——兼论桂庄书院(紫阳书院)始末
阿旧 原创
按:周仪作为邵州历史有载的第一个进士,官至谏议大夫,因其早年苦读于扶夷江畔一石洞,生世颇有几分传奇色彩。周仪当年苦读之石室,一般认为在今邵阳县塘渡口书堂山,在清朝时当属武冈州塘田团内,故很多人以为周仪即今邵阳县塘田市镇人,实误。本文将从民间传说、周氏族谱、历史记载和遗迹、人物关系等多个角度,证明邵阳第一进士周仪其籍在今新宁县马头桥镇石洞村。
横空出世的进士周仪和宋三周及其后人周昉
肇庆七星岩石刻
周湛子周钦,(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进士,性刚毅,勇于为义,宣和初,因平武冈峒獠叛,以功擢武功大夫,德州刺史,后死于靖康之难。 紫阳周氏,由周仪起,三代三进士,时称“宋三周”。对于“宋三周”,《同治武冈州志·名臣传》甚至将之与唐之张九龄兄弟和宋之“三苏”相提并论:“殆与张曲江苏眉山颉颃矣。” 后又有周昉,族谱载为周仪第六代孙、周钦之曾孙,字晦叔(又字景玄、仲朗),生卒年不详。道光《宝庆府志·选举表》载其为“上舍第释褐”。宋太学“三舍法”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外舍2000人,内舍300人,上舍100人。“上舍第释褐”,即上舍第出身直接授予官职。上舍第也等同于进士出身。周昉是证明其祖先周仪籍在今新宁县马头桥镇石洞村的关键人物。周仪籍武冈紫阳乡对于周仪确切籍贯,光绪《湖南通志》云其为邵阳人,“周仪,邵阳人,读书于武冈紫阳石室,后徙武冈,以原籍田庐分赡宗族——姓谱”。《宝庆府志》说周仪为“武冈人”,又对旧志说周仪为邵阳人做了解释,“仪以雍熙登第,(武冈)其时尚属邵州,故旧志皆作邵阳,政可两存也”。同治《武冈州志》之《名臣传》只说其“所居有紫阳山,山有石室”,紫阳山在紫阳乡,那么周仪应该就是武冈紫阳乡人。南宋《舆地纪胜》之《荆湖南路·武冈军·人物》有载:“周仪,紫阳人,登雍熙甲科。”《舆地纪胜》成书于南宋中期,和周仪时代较近,可信度高。紫阳,即紫阳乡,周仪为当时的武冈紫阳乡人,应当无误。 宋初武冈县属邵州,崇宁年间升武冈县,置武冈军,和邵州互不隶属。宋初武冈县直辖唯两乡,其西为儒林乡;其东即为紫阳乡,合龙管、龙江、永丰、长溪直至白仓而下,至塘渡口、白羊铺,北至今隆回三阁寺乡,绵延两百多里。今之隆回县三阁司乡,邵阳县之塘渡口、白仓镇、黄亭市镇、蔡桥乡、塘田市镇、金称市镇与新宁县之丰田乡、马头桥镇当时都属于紫阳乡。马头桥镇其时当属紫阳乡长溪里
有关周仪的本地民间流传
新宁县马头桥镇一带至今仍流传着有关周仪的传说。说周仪的先祖在武冈县紫阳乡长溪里三星团(实为山心团)一个叫三峒陇的山村(即今新宁县马头桥镇石洞村)居住,世代耕读为乐,幼时在家勤学苦读,日夜不倦,后又到离祖宅不远的扶夷江畔悬崖旁的一个石洞里潜心苦读,并在洞里遇仙翁点化,由此学业大进,后在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年)考中进士,官至谏议大夫。周仪做官昌言无忌,刚正不阿,生活清廉,又好施舍,退休后在其宅下叠修山心、石洞、马头三座石桥,今马头桥即以其所修之桥命名。
周氏族房谱
周氏族谱诚公坟山
周氏族谱紫阳书院图
据《周氏总族》,隆回县高平周氏始祖为周朝,字祥光,所谓“尚书公”,原住武冈紫阳乡石洞桥。 又查《湖南周氏源流》:“邵阳周氏, 始迁祖诚公,原籍江西泰和圳河江,其子玉喜于唐末卜居武冈紫阳乡州尾头,孙仪公。” 武冈《周氏合修族谱》又云,仪少有异禀,博学力行,自入石孔即“翠岩”,读书其中,与一老翁讲古道今,自后文思大进,登宋梁灏进士。后致仕,回家建石室书院讲学,门徒数百,湖南名士多受其学。周仪生活清廉,又好施舍,并在其宅下叠修山心、石洞、马头三座石桥,今马头桥即以其所修之一桥命名。关于周仪致仕归乡后在其宅下叠修山心、石洞、马头三座石桥的说法亦见于周仪后裔应森公支系房谱。
翠岩
因靖康之乱,陈与义“遂避乱襄汉,转湖湘,逾岭峤”,来到武冈紫阳山,有《书堂山石室铭并序》,序文里说到的周公谏议,“嘉祐名臣”当为周湛,因周仪为雍熙二年(985年)乙酉梁灏榜进士,而嘉祐元年为公元1056年,时间相差七十余年,设若周仪30岁中进士,而到嘉祐元年则已过百岁矣,又怎么可能为“嘉祐名臣”?周公谏议,周湛曾官迁“右谏议大夫”,可见在紫阳山石室读书的应是周湛。而周湛在紫阳山石室正是效仿其父周仪在马头桥坪山之翠岩石洞苦读的做法。
周敦颐与马头桥
周氏族谱载周仪致仕归乡后在其宅下叠修山心、石洞、马头三座石桥,这三座桥经过多次整修至今仍在。马头桥在三桥的最下游,族谱说,桥上书有“周氏垂建马头桥”字样,桥头有濂溪先生周敦颐撰写的马头桥记事碑。有人误以为这桥是周敦颐所修建,实误。查同治《武冈州志·艺文志》记载:“马头桥记碑:周濂溪撰在州溪南里,字漫漶莫能辨。”说明周敦颐只是为桥撰记事碑罢了。“溪南里”,下辖“架冲团”、“城头团”、“三心团”(三心团实应为山心团,因境内有山心寺得名,盖同音误传,“三”、“山”本地同音)和“油头团”。而其实,马头桥就在“三心团”内,当然州志说在溪南里也对。“周氏垂建马头桥”里的周氏当指周仪及其宗族后代。
山心、石洞、马头三座石桥
马头桥周氏宗祠大门
马头桥周氏宗祠对联一
马头桥周氏宗祠对联二
周仪致仕后在家乡建立石室书院,即紫阳书院的前身,后被其后周昉改为桂庄书院,桂庄书院遗址在今坪山小学内。
周敦颐一生致力于文教,每为官一地,首推兴教办学。度正《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邵之学在牙城之中,左狱右庾,卑陋弗称。先生始至,伏谒先圣祠下,起而怵然,乃度高明之地,迁于城之东南,逾月而成。”建成后,周敦颐又自撰《邵州新迁学释菜祝文》和《告颜子文》,以昭告先圣先师,“又属荆湖北路转运使孔延之作《邵州迁学记》”。周敦颐在邵州(今邵阳)兴教办学,将州学迁址重修,此亦即朱熹所说的周敦颐“迁尚书虞部员外郎通判永州,权发遣邵州事,新学校以教其人”。“新学校以教其人”,这是周敦颐在邵州的主要功绩。 周仪为雍熙二年(985年)乙酉梁灏榜进士,周敦颐生于1017年,两人年龄差距较大。笔者以为,两人在现实中有过交往的可能性不大。治平四年,即公元1067年,周敦颐来马头桥时,周仪应当已经过世了,不过石室书院还在。周仪和周敦颐同为周姓,又都是湖南人,周敦颐在知永州前的嘉祐六年通判虔州,而周仪子周湛亦曾知虔州,时间当在周敦颐任前,周仪作为前辈乡贤,周敦颐在未到邵州前即当有所耳闻。当周敦颐见到石室书院,见到周仪捐建的马头桥之桥头马头栩栩如生,心中之感慨和对前贤周仪的景仰之情是可以想见的,然后应周仪后人之请为马头桥记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又马头桥镇南50里的新宁县城犁头湾石崖有周敦颐书“万古堤防”四字,有莲潭菴,为纪念周敦颐泛莲于此。清代周诰编有《濂溪志》,中有《周子遗事》,记载:“周子尝过新宁邑,至莲潭,见水深千尺,因镌‘万古堤防’四字于石崖。”又道光《宝庆府志》之“艺文略·金石”:“宋莲潭石刻,今存。在新宁治北夫夷江岸,石壁斗立,相传周子权邵州军时书‘万古堤防’四字镌于上。字画遒劲,水涸时可见。旧志云:末有‘古舂陵周某某题并书’九字,今不能识矣。……其曰莲潭者,亦以周子得名也。”那么,周敦颐到马头桥和到新宁城北犁头湾,当在同一段时间行程前后。周昉与桂庄及桂庄书院同治《武冈州志·文苑》载:“周昉,字晦叔,仪之后也。嘉定间登上舍第,官内史,尝于紫阳先世所居之地为桂庄书院,自称桂庄主人。”这一段记载非常明确,嘉定年间,周昉回祖籍隐居,可知他的先祖周仪就是宋紫阳乡三峒陇人(即今新宁县马头桥镇石洞村)。 《周氏合修族谱》有《昉公传》:“周昉字晦叔,望公之孙,道公之子。公天资不俗,禀性非凡。少时喜读书,好结友。慕朱熹之理学,绍仪公之高风。尝于紫阳先世所居之地,辟室为桂庄书院,自称为桂庄主人。” 同治《武冈州志·疆域志》之“三心团”有:“有白石水,有山心寺社仓,有宋周昉故里,有故桂庄书院,有周昉墓:在燕山菴左,有群玉林、清风峡:上有张声远、史弥宁、张同器、郑域磨崖题刻,俱见金石卷……”
山心寺社仓,在山心寺旁边。社仓,即义仓,清刘大櫆:“建社仓以备荒年,创书院以兴文教。”社仓是民办粮仓的一种,为南宋朱熹首创。 查州志金石卷,有:“桂庄大字(今存)。在州溪南里石洞村山心寺。嘉定七年周昉刻石‘桂庄’二字,行书,大径一尺强,后书‘新除湖南提刑张声远书’、‘嘉定甲戌中秋桂庄主人刻于崖次’二十六字,楷书,凡一行。”
有“史弥宁桂庄石刻”:“史弥宁桂庄石刻(今存)。史弥宁撰,嘉定八年刻石,前书诗二绝,右题‘周晦叔桂庄嘉定乙亥中和节友林居士四明史弥宁清叔父’二十六字,俱行书,凡十四行,字数不齐。” 有“盱江张同器寄题晦叔上舍桂庄石刻,今存。” 有“武冈军判官郑域题桂庄诗刻(今存)。” 有“群玉林”、“清风峡”:“今存。二刻均在山心团。” 湖南提刑张声远除题行书“桂庄”二字外,还留题八景,分别是:诗壑、翼然、清风峡、小蓬莱、群玉林、隐真岩、葛梅洞,“为历来金石家所遗表”。
武冈州志艺文志金石
紫阳书院八景之二
史弥宁题赋桂庄二首为:“结屋山垣得许奇,岩犀环拥读书帷。阿姮定与君家厚,留下西风几万枝。”和“家有留馥紫阳乡,洗石疏泉著桂庄。看到花时秋更好,放开冷袖贮天香。”
史弥宁又有七绝,题为《周晦叔所宅之左,一坡隐然而高,有竹万箇,架小轩于翠雾苍雪间,日弹琴读书其下,轩外鸣泉清驶,若与弦诵之声相答,爱其境胜,为赋一绝》:“竹根碧涧落寒声,竹外双溪抵镜明。满袖天风吟不彻,坡头直有放多清。” 张国器题桂庄诗:“蟾窟移根不记年,英材杰出以储贤,树因地胜常常茂,花到秋来得得传。已把诗书供灌溉,定寻泉石伴丝弦,曾看攀折从君始,尚愿云仍与接联。” 从以上诗歌和题刻可知桂庄秀美奇崛之山水和清幽风景,而桂庄之建制规模,亦可模拟得之。 张声远时为湖南提刑,史弥宁为武冈知军,郑域为武冈军通判,这些人和周昉交游,张声远更是远道而来,题刻吟诗于桂庄,可见周昉身份非同一般。《武冈州志》载周昉“官内史”,宋并无“内史”官职,隋朝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为最高行政部门,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中中书省的长官叫内史令,唐以后改称中书令,相当于宰相。《周氏合修族谱》撰写有《昉公传》,说其曾“官兵部侍郎”。 桂庄书院在桂庄内,因依周仪读书之“翠岩”石洞,故原来又称石洞书院、石室书院(据族谱,周敦颐过马头桥,曾在石洞书院讲学,笔者以为,当时的石洞书院应该规模不大,可能称之为书舍或书堂更贴切些),周昉改为桂庄书院。周氏族谱云,周昉曾“讲学于斯”。族谱又云,“宝庆丙戌,史弥宁来知武冈,重建军学,补修紫阳书院,与昉公来往甚密,为倡研理学,常啸傲于庄,以养性灵,以娱天年。” 族谱载周昉倾心理学,仰慕朱熹,而在史籍中,也有迹可寻。周昉除了和朱熹,还与陈文蔚、魏了翁等大文人也有过来往。陈文蔚生于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卒年不详,进士出身,是朱熹的学生,理学家,终身未出仕,一直从事教育。他有题赠周昉诗《寄题玉山周晦叔家似贤斋》: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农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一日对此君,炯然又眼明。子猷虽借宅,绿阴仍满庭。雅净两龚洁,高寒伯夷清。可近不可狎,劲挺干青冥。世人景先哲,绘画劳丹青。想像不觌面,孔孟何由倾。安知君子交,日日与相迎。手种万苍玉,君家有典刑。清风流至今,修好无渝盟。”表达淡泊名利,鄙薄恶俗,固守高节的情操,与周昉共勉。其时,周昉应在江西玉山一带为官。当时有一个上饶-玉山诗人群体,大多数过着隐居的生活,甘于贫困,又固守高节。周昉在此间自然会受影响,而他本人醉心理学,生性淡泊,族谱传里说他“素性好义”,因而也容易理解他为什么致仕还乡,回“紫阳先世所居之地”,醉心于教育,醉心于山水之间了。 魏了翁,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大学问家,宝庆元年(1225)被贬谪湖南靖州达七年之久,其间有《渠阳集》,中有答周昉的书信《答周晦叔应辰》,应辰应该是周昉按周氏辈分所取的名字。族谱载周昉为周仪孙周钦的曾孙,查周氏应森公世系和辈分“祥、梦、应、康、世”,周昉正是“应”字辈。魏了翁在信里和周昉讨论理学经典:“……《乾》是四德,诸卦大亨而利于正,此非伊川臆说也,《彖辞》固已如此。《左传》以《随》为四德者,盖占筮者释辞类如此,《彖》固云大亨贞云云。先天之卦,《系辞》固有之,《参同》亦有此象。自希夷、康节始尽发其秘,必潜心玩索之久,乃可得之,非信笔脱口数可言也。伊川与濂溪指意元不同,濂溪盖通字对文耳。” 据武冈周氏族谱记载,朱熹曾讲学于桂庄书院,即紫阳书院。朱熹又自称紫阳朱熹,是因为其父朱松祖籍安徽婺源,曾在徽州府紫阳山老子祠读书(徽州也有一座紫阳山),有刻章“紫阳书堂”,朱熹为怀念父亲,亦表思乡之情,故自称为紫阳朱熹。因而,有人又尊称朱熹为紫阳夫子。 后来书院兴起,各地为尊朱熹,取名为紫阳书院的很多。而武冈之紫阳书院,应非纪念朱熹曾到此讲学,而因本乡地名即为“紫阳”,而且武冈紫阳书院之名早在朱熹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在《文脉:千年湖湘书院图记》一书中,记载武冈紫阳书院是在淳熙到绍熙年间创立的。
紫阳书院原为私立,在南宋中期被改为军学,宋转运判官盱江邓均有《重修武冈军学记》:“……又增修武冈邑庠暨紫阳书院,于是士之瞻也,游也,息焉,莫不啧啧曰:‘懿乎此举也,’。” 后史弥宁知武冈军,又重修武冈军学,王之制有《武冈军修学记》,周氏族谱说法与此记文是一致的。 据族谱,桂庄后被周昉改为山心法华寺,简称山心寺,现马头桥镇清时名为“山心团”,即得名于此寺。明成化十九年留有会稽童煊碑记,上载:“……昉公素性好义,将宅院田土山地,一慨施舍,易此庄为山心法华寺,简称山心寺,延僧供佛,与乐予之,桂庄即成古建筑佛地……”山心寺现为坪山小学,其景物大部分已废,石刻尚有“松坡”、“云梯”、“翠石”( 翠岩之误),尚存大水缸一只(原一双),刻有“南宋宝佑戊午年正月廿八日山心寺百兆永远为记”字样。
宋文物紫阳书院水缸
较之祖辈“宋三周”,周昉名气似乎小得多,但他其实应该是紫阳周氏家族里官职最高,对朝廷政局影响也最大的一个人,但也可能是该家族在宋朝最后一位获取朝廷功名的人。据周氏家谱记载,“端平年间(1234年),忽坐诬削籍,累及宗族”,宋邵州最为辉煌兴盛的紫阳周氏一门就此没落,让人嘘唏不已。
从与周昉交往这些人的年龄结构,和其曾祖周钦(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进士,以及他回家乡马头桥三峒陇石洞桥后朋友作诗赋题碑刻显示的年份来看,笔者认为周昉的生卒年可能在公元1170年-1270年之间。
而桂庄书院也因周昉的过世而慢慢没落,不过,到明代时仍有紫阳书院在,但应该是迁移到别处去了。所幸书院去而文气留,马头桥人,紫阳人,武冈人,邵阳人,由此民智初开,民风始变。武冈,原为“黔巫东鄙,蛮獠杂扰”之地。紫阳乡,浙江诸暨有宋《武冈县令杨公墓志》,其中有云,“紫阳乡婆婆鬼啸聚滋炽,既不可以文谕,又不可以武胁”,可见当时紫阳乡民众之愚昧落后。而到南宋末,武冈的风气才开始改变,文天祥说:“虽洞窟林麓,人去其陋,遣子就学。”而石洞书院桂庄书院,可谓居功至伟。之后,马头桥一带尚学之风日盛,无论条件多么艰难,即便举全家甚至全族之力,都要遣子就学,而这也是马头桥一带至今仍人才辈出的最大原因吧。
桂庄书院已杳然远去,“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古武冈紫阳周氏一门,即“宋三周”及其后人周昉等,其影响力之深远,几乎贯穿整个宋朝。其才华和智慧,光耀紫阳,亦光耀武冈,光耀邵州。乡人后世,以其为荣耀,也以其为榜样。昔有匡衡,凿壁偷光,又有车胤、孙康之囊萤映雪,而至北宋,则有邵州紫阳之周仪周湛父子之石洞苦读。期待新宁桂庄书院的文化遗产,及“宋三周”求学苦读的精神,激励后人,也期待新宁力兴文教,振兴书院学校,如张拭所言,以“成就人才,以传道济斯民”。
来源:武冈人网 阿旧
版权原创作者所有 侵权必
一、姓氏源流
奚(Xī)姓源出有二:
1、出自任姓,起源于夏代,是黄帝的后裔奚仲之后,以祖(地)名字为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载:“奚姓出自任姓,夏车正奚仲之后,以王父子字为氏。”奚姓的始祖是禺阳。禺阳为黄帝二十五子之一,受封于任地(今山东省济宁),故为任姓。禺阳裔孙名仲,食采于夏王朝管辖区的奚地(河北省承德一带),史称奚仲,官任夏朝的车正(管理和制作车舆的民)。奚仲原居于薛(今山东省滕县东南),后迁于邳(今山东省微山西北)。奚仲的后代就用“奚”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奚氏。
2、出自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据《路史》载:鲜卑族拓跋氏之后有奚氏。又据《魏书·官氏志》载:“薄奚氏、达奚氏均为改奚氏。”
得姓始祖:奚仲。奚姓起源于夏朝。据《古今姓氏书辩证》指出:“出自任姓,夏四正奚仲之后,以王父字为氏。”黄帝的后代奚仲出任夏朝的车正(掌管车辆的官职),奚仲本身据说也是车辆的发明者,车正这个官职十分重要,古代只有贵族才能够坐车,因此,这个官职,只有王族可以掌握。奚仲因功被封于“奚”,因此,奚仲的子孙后代就以封邑的名中的“奚”为姓,称为奚氏。故奚氏后人奉奚仲为奚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奚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列入前一百大姓。奚姓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姓。早在帝、舜、尧时期皇帝还没有姓,但是大禹治水的时候,有个叫奚仲的人发明了车子,有力地协助了大禹治理水患。故有:“大禹治水,奚仲造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姓氏记载。据《古今姓氏书辩证》指出:“出自任姓,夏四正奚仲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车”,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而我国古代早有载入史册的“奚仲造车”的典故。我国姓奚的人不太多,但一份十分光荣的家世,奚姓的始祖是为人类造福谋利的伟大发明家奚仲。奚仲是4000多年以前夏朝时人,担任“车正”的官,《说文》上说:“车舆之论之总名也,夏后时奚仲所造也。”根据以上的记载,我国奚姓的始祖奚仲,本来是黄帝的任姓后裔,传到夏代的时候,由于奚仲造四对国家有贡献,其子孙就以他的字作为姓氏,而世代沿用下来。奚姓并不都是黄帝后人,在历史上鲜卑族拓跋氏的后代有改姓奚的,在代北地区有少数民族达奚氏、薄奚氏也改姓“奚”,都是随同北魏孝文帝南迁到中原后改汉姓,慢慢融合进中华民族的。奚姓后来在谯国郡发展成望族,世称谯国望。
三、历史名人
奚 仲:夏禹之臣。初黄帝作车,少吴加牛,奚仲加马,乃命奚仲为车正。造不同式样的车,安装不同的标志,以别尊卑等级。
奚 箪:北魏时代郡人,世典马牧,有宠于昭成皇帝。时国有良马曰“騧骝”,一夜忽失,求之不得。后知南部大人刘库仁所盗,养于窟室。奚箪闻而驰往取马,库仁以国甥恃宠,惭而逆击奚箪,奚箪捽其发落,伤其一乳。及符坚使库仁与卫辰分领国部,箪惧,遂奔卫辰。及道武灭卫辰,奚箪晚乃得归,故名位后于旧臣。
奚 斤:北魏时万骑大将军,代人,奚箪之子,机辩有识度。登国初,与长孙肥等俱统禁兵。后以为侍郎,亲近左右。从征慕容宝于参合。皇始初,拜越骑校尉,典宿卫禁旅。车驾还京师,博陵、勃海、章武诸郡群盗并起,斤与略阳公元遵等讨平之。从征,破高车诸部。又破库狄、宥连部,徙其别部诸落于塞南。又进击侯莫陈部,至大峨谷,置戍而还。迁都水使者,出为晋兵将军、幽州刺史,赐爵山阳侯。
奚 鼐:唐朝易水人。著名制墨专家。所制的墨不但黑而发亮,而且还有香味,在墨上印有“奚鼐”或“庚申”二字。他的弟弟、儿子因制墨著名,南唐赐他姓李。他的孙子李庭硅制的墨更好,世称“李庭圭墨”畅销各地。
奚 陟:字殷卿,其先自谯亳西徙,故为京兆人。少笃志,通群书。唐朝代宗大历末,擢进士、文辞清丽科,授弘文馆校书郎。德宗立,谏议大夫崔河图持节使吐蕃,表陟自副,以亲老辞不拜。杨炎辅政,召授左拾遗。居亲丧,毁瘠过礼。朱泚反,走间道及车驾于兴元,拜起居郎、翰林学士,不就职。贼平,改太子司议郎,历金部、吏部员外。会左右丞缺,转左司郎中。
奚 超:徽墨的创始人,徽墨始创于唐末。易水(今河北省易州)奚氏制墨世家之后奚超,因避战乱携全家南逃至歙州,见这里松林茂密、溪水清澈,便定居下来,重操制墨旧业。他造出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南唐时后主李煜得奚氏墨,视为珍宝。遂令其子奚廷珪为“墨务官”,并赐国姓李作为奖赏,奚氏一家从此更姓李。歙州李墨遂名扬天下,世有“黄金易得,李墨难获”之誉,全国制墨中心也南移到歙州。此后,制墨高手纷纷涌现,如耿氏、张遇、潘谷、吴滋、戴彦衡等,徽州墨业进入第一个鼎盛期。
奚荣蒧:姓奚,名荣蒧,字子皙,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的学生之一。《史记正义》谓为卫国人。唐开元封“下邳伯”,宋封“济阳侯”。
此外,还有西汉鲁侯奚涓、成汤侯奚意,宋代奚士逊,明代监农御史奚铭,清代诗画家奚涛、画家奚阙……等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据《姓源》记载:“夏车正奚仲迁于邱,其后遂称奚氏”。望出谯国。
谯 郡:东汉末建安析沛国之一部置郡,治谯县,现今在安徽省亳州市。隋唐为亳州谯郡。
北海郡:汉置北海郡,治营陵(今山东省昌乐东南)。隋唐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治今山东省潍坊等地,汉唐都在北海郡境。
2、堂号
奚姓的主要堂号有:“礼耕堂”等。
============================================================
奚姓宗祠通用对联
〖奚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夏代;
望出谯国。
——佚名撰奚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奚姓的源流和郡望。
夏朝车正;
清代铁生。
——李文郑撰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夏禹时的大臣奚仲,传说黄帝曾造车,少昊为车子配上牛拉,奚仲则为车子配上马,因此被任命为车正。下联典指清代篆刻家、画家奚冈,字纯章,号铁生,别号鹤渚生、蒙泉外史、散木居士、冬花庵主,浙江省钱墉人。性格孤僻耿直,年轻时就以画而出名。乾隆皇帝南巡时,他正在应童子试,杭州知府派人把他抓起来,让他为行宫画壁画,他说:“哪有请作画而被抓来的!头可断,画坚决不作!”抓他的人说:“你不是童生,简直是铁生。”于是便以铁生为号,从此终生不应科举考试。篆刻学丁敬,又有发展,风格清隽,为“西泠八家”之一;擅画山水,也能作花卉竹兰;兼工行书及隶书。著有《冬花庵烬馀稿》。
车正世泽;
弘农家声。
——佚名撰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奚仲,黄帝时任为“车正”,以造车著名。下联典指北魏·奚斤,封弘农王。
古传车正;
各列孔门。
——佚名撰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黄帝时奚仲为车正。下联典指奚蒧,孔子弟子,有文采。
世称忠孝;
邑号廉能。
——佚名撰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魏·奚斤,以忠孝著称于世。下联典指宋·奚祀,佐郡邑,有廉能声。
-----------------------------------------------------------------
〖奚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文房居三宝;
西冷占一家。
——佚名撰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五代时制墨名家奚廷珪,奚鼐孙。他制的墨如玉,文如犀,时称廷珪墨。与“澄心堂纸”、“龙尾砚”并称文房三宝。下联典出清代画家、篆刻家奚冈,字纯章,钱塘人。篆刻风格清隽,为“西泠八家”之一。
七榆屏山樵;
万骑大将军。
——佚名撰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清代诗画家奚疑,字虚白,亦字乐天,归安人,号方平山樵,又号榆楼。其家在郡城之南,临溪有楼,近对岘山,植榆七株,蔽其外,曰榆楼。下联典出后魏万骑大将军奚斤,累从征伐有功。后太武为皇太子,听政,以斤为佐辅,聪辨强识。卒谥昭。
-----------------------------------------------------------------
〖奚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文武兼备惟户部;
诗书俱妙有铁生。
——佚名撰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明代南京户部主事奚世亮,字明仲,黄冈人。嘉靖进士,历延平府同知。时倭寇,亲冒矢石拒之,南城已陷,犹西向迎战,身被数剑死。下联典出清代诗书画家奚冈,号铁生,工诗及书,精篆刻,善山水,以潇洒自得为宗。得南田翁遗意。兰竹亦极超脱。
四璧书声小邹鲁;
一庭秋色古黄虞。
——奚冈撰奚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诗书画家奚冈自题联。
-----------------------------------------------------------------
〖奚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定鼎加封,元功居于七位;
临变不避,忠气塞乎两间。
——佚名撰奚姓宗祠通用联
明代延平府同知奚世亮的事典。下联典出汉代名将奚涓的事典。涓从高祖丐沛,入汉,以将军定诸侯,封鲁侯。
学本孔门,七十子贤人,同传圣道;
功高汉室,亿万年香火,永奠山河。
——佚名撰奚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芜湖县奚村奚氏宗祠联。
附录:奚姓典故、趣事
〖奚陟摆茶会〗
茶道兴起于唐代。与陆羽同时代的太学生封演在他撰写的《封氏闻见记》中说:“因鸿渐之论(即陆羽)《茶经》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最早提到“茶道”一词的记载。按封演的说法,最先总结和阐述“茶道”的是陆羽。
但是,当时“茶道”在生活中是如何具体展现的,却很难找到详尽的文献记载。只有北宋之初宋太宗敕撰的《太平广记》记载的奚陟摆茶会一事,尚可见唐代“茶道”之一二。
奚陟为唐代宗大历末年进士,唐德宗时累进中书舍人,也为陆羽同时代人。《太平广记》所说的奚陟摆茶会一事即发生于陆羽宣扬茶道之时。这则故事说:
奚陟成为吏部侍郎的时候,饮茶已为世人所推崇。奚陟这人本性奢侈,他备置了一整套在当时即使是公卿之家也不见得会有的稀奇而精致的茶具,如风炉、越瓯瓷盏、碗托和角匕等。
有一天天气正热,他邀请了官署里的一批同僚来家中大厅里举办茶会。当时来的客人有二十多人,奚陟坐在东侧首位,奉茶劝进的人却从西侧的客人处开始敬茶。二十多个人喝茶却只有两个茶碗,茶量又很少,客人喝茶时还不时嬉笑、闲谈,所以茶碗的传递越发慢了。
由于天热口渴,奚陟望着迟迟不过来的茶碗,渐渐烦躁起来。正在这时,一位不知趣的下属抱着一大堆帐本和笔砚进来,摆在奚陟前面的案桌上,要他签押。奚陟打量这人,只见他满脸油汗,长得又胖又黑。正处极度焦躁的奚陟厌恶之意油然而生,猛地一把将他推开,怒道:“拿到那边去!”这位不幸的下属冷不防被猛推一把,人与案桌一起翻倒在地,砚墨四溅,他的脸上以及那些帐本都被染得乌黑一片。众人大笑。
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这个茶会非同一般,而是很有些讲究的,比如要有一套很精致的茶具,二十多个人分坐在东西两侧,由专门的奉茶人按一定秩序为客人敬茶,客人只用两只碗悠闲地喝着,而且茶量不多。两只碗喝茶到底是像浓茶那样传递着喝呢?还是用两只碗替换着点一碗,喝一碗呢?这虽然不太清楚,但熟知现代日本茶道的人一定会看出,这茶会的礼仪和日本茶道中的一些“做法”是有相似之处的,如对茶具的重视、主客座位的位置、专门的奉茶人和敬茶的秩序等等。日本茶道从这一记载中似能看出其渊源。
当然,奚陟所摆设的这次茶会,离真正意义上的茶道还相距甚远,仅具茶道之形式,而无茶道之境界,更无茶道之精神,以这场茶会的主人溪陟的最后行为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
〖制墨高手奚廷圭〗
文房四宝中的一宝“墨”,是我国传统书画中的重要用品。它形成了中国文化发展中的独特风格。没有“墨”,书画艺术无从谈起,“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书画的效果。“墨”除了使用的功能外,它的造型汇集了绘画、书法、雕刻和传统工艺的技巧,也是一种特有的工艺品。自古以来也得历代收藏家的珍藏。
墨在我国是何时发明的,尚无定论。《述古书法纂》记载“刑夷始制墨”。相传刑夷是周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2年)时的人,一次在河边洗手,偶拿起一块烧过的木炭,把手弄黑了,他从木炭染黑了手中得到启发,便把木炭碾成细粉末,用稀粥之类粘物调拌晾干,制作了墨块,因此它成为第一块人工墨。在我国见到最早的古墨实物,是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代墓葬中出土的古墨。
自古以来,我国历史都很重视墨的制作,先后涌现出许多制墨名家。奚超、奚廷珪就是我国五代时期南唐的最杰出的制墨高手。
奚超、奚廷珪父子,五代时南唐易水(今属河北省易县)人,是以制墨为业的工匠。当时社会动乱,奚家父子全家移居歙州(今安徽省歙县)继续以制墨为业。他们认真研究了前人的制墨经验,总结了制墨中的实践经验。加上歙州当地有着茂密的松林,是制作墨的极好原料。奚氏父子博采众长,精益求精。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认识到,墨的黑度与制墨用的松烟炭黑的纯度及颗粒大小有极大的关系。墨色黑亮,炭要黑纯,粒子要细,灰分要少,则分散度高。他们一面精选用料,改进配方,一面改革制作工艺过程。经过艰苦的劳动和创造性的生产,精心加工制作,终于制造出了“坚如玉,文如犀”和“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优质佳墨。这种墨相传浸泡在水中三年也不坏,得到了文人墨客们很高的评价,因而,使“廷珪墨”驰名中外。
南唐李煜酷爱佳墨。对于奚超、奚廷珪父子在制墨上做出的杰出贡献非常赏识,封奚超为墨官,全家被赐“国姓”李氏,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是一种极高的荣誉。
因此,“廷珪墨”也被称为李墨,一度名扬天下。“黄金易得,李墨难求”。李墨如此质精名贵,历代帝王、文人等都非常珍惜,均将此墨视为至宝。奚廷圭的弟弟和他的儿子,都继承了制墨的技艺,也都先后成了制墨的名家。奚廷珪制墨的高超技艺得到了后人的高度珍视,使歙州制墨形成独特的传统,世世代代把奚廷珪的制墨技术继承和发展留传下来,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谁告诉你伊姓是少数民族?伊姓是纯正的汉族。!就算是鲜卑人现在也是汉人
伊(Yī)姓源出有3:
1、源于上古。相传,古帝唐尧生于伊祁山,他出生时,寄养于伊侯长孺家,他的后代便以伊为姓,称伊氏。
2、出自伊尹之后,以水名为氏。商朝大臣伊尹,曾居在伊川,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居住水(地)名“伊”为姓。伊尹后来佐商汤灭夏,商初辅佐四代五王,氏上古有名得贤相。历史上的伊川,在今河南省的伊河一带。伊尹之后,有莘氏之女采桑
王涣之和王羲之是什么关系
本文2023-10-03 09:46:5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63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