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拒认朱熹为祖的原话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1收藏

朱元璋拒认朱熹为祖的原话,第1张

自古帝王之兴,皆位逼势敌,有以成其私志。汉祖虽微,亦为泗上亭长。岂特有如我太祖不阶尺土者耶?夫起自庶人,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莫不夸张先世,照耀未来,至有妄认其始祖者也。岂特有如我太祖特述其卑微者乎?此可见天生豪杰,上圣之资,不可与常人等也。瑛伏读《御制集》中《皇陵碑》文,未尝不三叹三颂而已。惜世人只知其事,而又未知太祖先已命臣下为文,述亦详矣,仍以未称而自撰。此尤见圣睿之益圣也。

先是,下集庆,句容之族父昆弟四十余人皆来会,或不法,疏外之。闻之稗史曰:上欲祖朱熹,适徽人典史朱某,问之:“熹后乎?”对曰:“否。”因意寝。此盖瞽说。非知太祖者也。

—郎瑛《七修类稿》

明朝有一位学者叫做郎瑛,他写过一本书叫做《七修类稿》。郎瑛在这本书中,对于朱元璋的身世,曾经做过一番评论。他说:“自古帝王之兴,皆位逼势敌,有以成其私志。”什么叫“位逼势敌”呢?就是有相当高的地位,有相当强大的力量,这样才可以和自己的对立面抗衡。任何一位帝王,当他能够抗衡对立面巨大压力的时候,最后才能够实现他的愿望。接着他说:“汉祖虽微,亦为泗上亭长。”什么意思呢?说汉高祖刘邦虽然出身低微,但他至少还是一个泗上亭长,也就是相当于现在我们基层的乡长、镇长这样一个职务,也属于国家干部,哪里有像我们太祖,这样不阶尺土而成就帝业的呢?“岂特有如我太祖不阶尺土者耶?”没有像我明太祖这样连一尺土地也没有的人。

现在的南京在元朝的时候叫集庆。在朱元璋蓄积了一定的军事势力,打下了南京之后,据说有一批在现在的江苏省句容生活的朱氏家族的群众,兄弟们一共四十多人,来到集庆找朱元璋。这些人并不是真心来参加朱元璋起义军的,而是想借助朱元璋的势力来给自己耀武扬威的。这些人触犯了朱元璋的法律,朱元璋就对他们毫不留情,严惩不贷,所以记载上说:“或不法,疏外之。”只要你犯法,不做好事,我朱元璋也不认你这门亲。这一个朱家之族是什么人呢?朱元璋的先世确实在这里生活过,于是有人就附会说这个句容的朱家就是历史上南宋的大学问家朱熹的后代。这个传说的起源是说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想要给自己寻找一个光耀的始祖,史料上原话怎么说的呢?说:“上欲祖朱熹。”意思是朱元璋想要以朱熹为祖先。所以儒臣们就想要把他这一段事情,写在朱元璋的家谱里,给皇上贴点儿金。

那位给皇上写家谱的人,继续问太祖,说:“熹之后乎?”说您是朱熹的后人吗?朱元璋回答说:“否!”不是!斩钉截铁。所以那些妄意推测朱元璋想要找一个辉煌先祖的人,也就泄了气。这些说法,说朱元璋想要把自己的祖先描述得很辉煌,是一种传说,“盖瞽说也!”闭着眼睛瞎说。能够打下江山的明太祖还是非常自信的,“我就是我,我就是从社会最底层无依无靠,凭了自己的努力,凭了时势得到了我现在有的一切。”那些写家谱的人实在是不了解朱元璋的心胸。那么,朱元璋不是贴金者牵强附会出来的名人之后,那他究竟是哪里人呢?

因为朱熹生在宋朝,之后的元朝只存在八十多年便灭亡,明朝朱元璋写家谱时想把朱熹认为祖先,可是两人出生时间太近(100多年)。所以最终作罢。但是朱元璋却把朱熹的学说思想继承下来,加以发扬,并在明朝被认为正统学说。你有兴趣可以看看《明史》上经常用到和提到朱熹的理论。而且《太祖实录》也有这些事情的记载。你可以了解一下。

1 朱熹家训的文章翻译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录自《 朱氏宗普》)

译文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疼爱子女。当儿子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当丈夫所珍贵的是“和”,对妻子和睦。当妻子所珍贵的是“柔”,对丈夫温顺。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视信用。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对有仇隙的人,用讲事实摆道理的办法来解除仇隙。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不论是得意或顺意或困难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动感情。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待人办事没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贤才和嫉视有能力的人。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子孙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怜恤。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难的人。这些都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

2 谁知道< >的译文

朱子家训~朱熹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录自《 朱氏宗普》)

译文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疼爱子女。当儿子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当丈夫所珍贵的是“和”,对妻子和睦。当妻子所珍贵的是“柔”,对丈夫温顺。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视信用。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对有仇隙的人,用讲事实摆道理的办法来解除仇隙。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不论是得意或顺意或困难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动感情。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待人办事没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贤才和嫉视有能力的人。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子孙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怜恤。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难的人。这些都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

3 关于朱熹家训翻译

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The growing of rice and of grain Think on whenever you dine; Remember how silk is obtained Which keeps you warm and looks fine (2)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In periods of drought Wise birds mend their nest So when the clouds burst They snugly may rest; Never be the fool Who starts to dig a well in the ground When he wants a drink of water And water can't be found (3)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与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Bargain you not with the traveler who vends; Share of your wealth with your neighbors and friends (4)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Don't take into court your family disputes, Unpleasant endings emerge from lawsuits; To port yourself well in society, Restrain loose tongue's impropriety (5)勿恃权势而凌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性。 Use not your bow and arrow To bully orphan and widow Do not dumb animals slaughter at will Your appetite greedy to over fulfill。

4 朱熹《朱子家训》翻译

『原文』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口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 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至于那些对于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论纷乱错杂的,就也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当中取舍。先把其中的一篇自己单独列为一说,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那么那些特别没有明显含义和道理的,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道理就已经自动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处理静止状态观察动态的,像攻击坚硬的木头,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像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这就是看书的方法。

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使桌子干净平稳,把书册整齐地放在桌子上,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仔细从容地看清书上的文字,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必须要读的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就自然而然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5 朱熹 朱子家训 译文

译文:

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至于那些对于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论纷乱错杂的,就也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当中取舍。先把其中的一篇自己单独列为一说,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那么那些特别没有明显含义和道理的,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道理就已经自动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处理静止状态观察动态的,像攻击坚硬的木头,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像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这就是看书的方法。

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使桌子干净平稳,把书册整齐地放在桌子上,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仔细从容地看清书上的文字,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必须要读的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就自然而然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家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巨大,古人对家族关系十分重视。殷商甲骨文中已见家谱刻辞,到了周代形成"同姓不同婚"的原则。当时还出现了专门执掌"奠世系,辨昭穆"即专职研究家谱世系的史官。春秋战国便有《世本》一书流世,汉晋以后,谱系之学更加兴盛。早期只有王公贵族方可有谱,而后修谱之风逐渐走向民间。

由于早期家谱大多没能保存下来,现存家谱大都是明清以来特别是民国时期所修,而所述先祖事迹都远远在明清以前,甚至上溯到受姓前后,其间相距数千年,要做到真实可靠并非易事。因此,过去修谱者在追述祖先源流、先人事迹时,张冠李戴者往往有之,混淆颠倒基本事实、与历史不符合的现象也很常见。究其原因,有些可能与编修的人故意做假有关,有些则是历史的原因使然。如早在唐朝灭亡以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以至宋代时就已很少能见到旧谱,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对于这种旧谱散失的情况,宋代人曾有过很多令人信服的论断,如被誉为新式“苏欧体”家谱奠基人之一的苏洵就曾指出“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君子尤能识其先人,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忘而独存,则由谱之力也。盖自唐衰,谱牒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于是乎由贱而贵者耻言其先,由贫而富者不录其祖,而谱遂大废” 另一位奠基人欧阳修也说“自唐末之乱,世族亡其家谱;今显族名家,多失其世次,谱学由是废绝”,无不指出了当时这种显而易见的事实。同样,在宋代以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民间修谱之风尽管颇为盛行,但情况也相当复杂,其中沿袭者有之,攀附冒认名门者有之,含糊其事、胡编乱造者有之,真假相间,不一而足。明清时还出现了专门替人伪造家谱世系的“谱匠”,利用事先准备、不具姓氏的通用家谱作为“道具”,每当有人延请修谱,填上姓氏即大功告成。这样修出的家谱至今仍有所见,其中大多托始于南宋,有几乎一样的名人序跋、远祖遗像、朱子题辞等,咋一看来天衣无缝,但张王李赵几乎一个面孔,以致许多家谱中都出现了欧阳修、苏轼、朱熹、文天祥、方孝孺等名人的题跋序言,其实都是这些“谱匠”的杰作。对于这种情况,现在许多人由于不了解真相,将其视为祖传之宝;甚至一些报纸也动辄发布消息,说某地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家谱,记载了某姓某族数千年的世系传递,具有无比重要的价值,等等,几乎吹上了天,其实真实性都是要大打折扣的。

由上可见,由于早期家谱大多没能保存下来,而人们又有把自己与很早以前的祖先联系在一起的习惯,于是伪造世系、拉名人作祖先等便成为经常使用的办法,从而使家谱所反映的血统次序并非都那么真实可靠。对此,钱大昕也指出家谱“支离附会,纷纭蹭驳,私造官阶,倒置年代”,并无多少事实可信。当然,这种做法如果追根求源,其实由来已久。在古代,几乎所有的开国君主都要伪造自己的世系,把自己的家族与以前的帝王将相联系在一起,一些名人也乐此不疲。如汉高祖刘邦本是山东一布衣,南面登基后因不知先祖所出,便自称是唐尧刘累之后,伪造了商周以来的有关谱系。其后,两汉之际的王莽代汉建新,自称黄帝、田齐之后,也是有意拉名人作祖先。三国时,刘备明明是编席卖履的小贩,却到处夸耀自己是皇族之后,被尊为皇叔,诸葛亮和关、张、赵、马、黄等一批文臣武将,就捧着这块招牌,居然三分天下。而曹操本是由夏侯氏入继曹姓的,但仍自称其先祖出自黄帝,而曹操之子曹植又说其先祖姓姬,是周王室的后裔。后来,曹操的孙子魏明帝说曹姓是虞舜的后代,出自有虞氏。作为一国之君的曹氏,竟然如此三易其祖,说明他们自己实际上已经不知道血统所出了。

这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几乎举不胜举。比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自称是楚太子建之子白公胜之后,认为白公胜在被楚国杀害后,子孙逃亡秦国,世代为将,如白乙丙即是其中一个。白乙丙裔孙白起为秦国立过大功,受封为武安君,白氏从此兴盛。事实上,白居易的这些自述完全是无稽之谈,因为白乙丙生活时代要早白公胜一百多年,不可能是他的后代。因此,后来曾有人针对家谱的这种妄相攀附而对其进行尖锐批评,并说它“出于闾巷,家自为说,事非经典,苟引先贤,妄相假托,无所取信,宁足据乎”。从这种意义上说,上述观点也并非没有道理。

我国古代许多家族拉名人作祖先,并把他们记录在家谱中,其做法实际上是十分不科学的。众所周知,我国姓氏的来源有多种多样的途径,发展过程中又经过离合演化,情况十分复杂。今天使用同一姓氏的人,历史上不一定同宗同姓。尤其是一些大姓,来源更为复杂。如向称“圣人之姓”的孔姓,虽有自孔子以来连绵不断的世系可考,但如果认为天下所有的孔姓人都与孔子有关,或者只有这一单一的血统则不合事实。从有关记载上可以考知,孔子的孔姓出自子姓,是春秋时宋国贵族孔父嘉的后代。而在当时,卫国也有孔姓,源出姞姓;陈国有孔姓,源于妫姓;郑国有孔姓,出自姬姓。上述4支孔姓人后来都有子孙传世,但由于出自子姓的孔姓人因有孔子而地位最高,其余三支为了抬高自己,后来也都自称是孔子的后代,从而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血统。特别是清代时,全国孔姓与颜、曾、孟三姓联合修谱,凡姓孔的人都被认为是孔子的后代,使用共同的字辈作为辈序,使本与孔子无关的其他三支孔姓人的假冒身份得到了正式确认。从此,要想区分哪些人与孔子有关,哪些人与孔子无关,就更加困难了。至于那些人口相对较小的姓氏,也未必都有完全纯正的血统。

在不少民间编修的家谱上,还常常可以看到把自己与人类早期的一些名人联系在一起的内容,确信自己是他的多少代孙,自己的血统100%纯正。其实,这种说法也是难以成立的。在前些年,一位专家曾作过一个推算,说假定一位姓张的男子与一位姓李的女子结婚,生下儿子后,在儿子身上只能有张姓血统的1/2。这位张姓男孩长大后与姓刘的女子结婚,所生的儿子身上只能有张姓血统的1/4。如此代代递降,到数千年后的张姓人身上,所谓的血统也只能是天文数字了。因此,历来在我国流传很广的“万代一系”、“某姓血统”等观念,其实是很难经得起推敲的。

所以说,要想在今天的中华大地上,找出一个千百年来一直是100%纯正血统的姓氏,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同姓一家”、“五百年前是一家”等等,都不过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仅仅具有思想观念上的凝聚力,并不能认为历史上真的如此。

当然,关于血统问题,有时还比较敏感,特别是对一些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如果你对他说他家祖传的家谱是假的,他不是某某名人的后代,不是他的多少代孙,他一定会难以接受,甚至会要跟你拼命。在另外一些人中,有时候尽管自己也感觉到有假,靠不住,但碍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愿意承认。诸如此类的情况即使在港台海外地区也有所见,充分说明了血缘观念在我国民间的根深蒂固。

朱元璋拒认朱熹为祖的原话

自古帝王之兴,皆位逼势敌,有以成其私志。汉祖虽微,亦为泗上亭长。岂特有如我太祖不阶尺土者耶?夫起自庶人,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莫不夸...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