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山东省小云南 于氏族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3收藏

寻找山东省小云南 于氏族人,第1张

  山东省小云南

  国内媒体首度公开报道对“小云南”千古之谜的探源,一年前报道原鞍山市铁西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胡忠奎历经20余年研究所得:“小云南位于今云南、贵州一带,即明代的乌撒卫”之说后,由此引发全国诸多读者广泛关注,经一年来归纳整理浮出水面的“小云南”渊源之说已有七种之多。

  “小云南系云贵一带”之说引起国家民政部门关注

  昨日,鞍山市铁西区原史志办主任,67岁的胡忠奎首度出示:他和国内部分史学家及史学爱好者经近一年来调查取证,绘制出的一幅激动人心、波澜壮阔的“小云南”先祖跨越元、明、清三代,由全国各地征讨云贵,军屯驻守,迁移山东,辗转关内的宏大历史画卷。他自言“小云南系云贵一带”之说的众多观点中最为翔实、可靠。

  另据了解,胡忠奎的考证已引起国家民政部门的关注。

  考证悬疑 “小云南”是俚称吗? “云贵说”从何而来?

  胡忠奎研究“小云南”出处始于1985年。他在修订当地地方志过程中,鞍山境内的八家子、陶官、永乐等街道的许多老者,“十有八九”称祖先来自“小云南”,但都说是老辈人世代口传,“小云南”究竟何处均不明悉。这不禁引起胡忠奎的极大兴趣——还在他孩童时期,祖母曾跟他讲过:“你的祖先是打‘小云南’过来的”。

  在一种探索血脉起点及工作责任感的推动下,胡忠奎先后到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图书馆,请教专家并查阅古籍,都没有找到有关“小云南”的资料。他又两下山东蓬莱,但县志办工作人员的答复令人失望:过去和现在,山东省都没有“小云南”这个地名。蓬莱县志办也曾对此做过调查,无果。

  但许多在蓬莱县街头巷尾的老人也都众口一辞地告诉胡忠奎,他们的祖先来自“小云南”。

  1988年8月,胡忠奎再赴山东到烟台市史志办,查阅到了1988年版《蓬莱县志》中记载的珍贵史料:“元末明初,山东为元明争夺要地,明将常遇春血洗山东,山东半岛人口被杀戮殆尽,残存土著极微。明朝建立后,开始向半岛大批移民,当地人口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及永乐二年(1404年)两次由小云南的‘乌撒卫’迁入”。此即推动“云贵说”诞生的首例佐证。

  胡忠奎又查阅《元史地理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东北地方史稿》等资料证实,“乌撒卫”为明代地名,在云南、贵州交界一带,即现在的云南镇雄及贵州威宁县境内。胡忠奎认为,正如东北人对“边外”、“关里”的称谓以及有的地区自称“小上海”、“小深圳”一样,“小云南”是云贵边界一带的俚称。

  求证探源 “千年万里移民路线图”说明了什么?

  “云贵说”随即产生另一个疑团:云南、贵州历史上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地,而自称祖先是“小云南”的东北人却又大都是汉人。胡忠奎昨日出示他和吉林谭雨明、山东张方纲等人共同研究得出的最新史学成果:揭示“小云南”先民,跨越元、明、清三个朝代,由国内各地汇聚云贵,再行迁至山东,最终辗转至东北扎根的“千年万里移民路线图”。

  “路线图”的绘制取材《蓬莱王氏家谱系》、《蓬莱王氏家谱》、《乌撒考》等民间资料、《威宁县志》、《明史》、《清史稿》等官方史料。山东的张老先生等人甚至多次亲赴云贵实地考察。

  A 明朝30万大兵讨元——先民由全国各地至云南

  胡忠奎等人认为,“小云南”先祖缘于全国各地军丁加盟的明朝征元30万大军。据考证,明初中原已经统一,云贵高原仍被元朝占据,不但屡招不降,而且屠杀使者,朱元璋决计讨伐,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初一,命傅友德为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步兵30万讨伐云南,分遣都督胡海统兵3万,趋乌撒,自将大军趋贵州。

  十二月二十三日,傅友德自曲靖直捣乌撒,元军暂时退却。傅友德下令在乌撒筑城,建筑材料和工具刚一备好,元军引兵复至,由此展开一场惨烈的“乌撒之战”。

  历经浴血奋战的傅友德30万大军,进驻云贵高原后在乌撒卫即展开军屯。据吉林谭雨明考证,从洪武十四年入滇,至永乐初年,来自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等地的明军驻守云南长达20余年,第二代也已长成。

  B 明朝战略转移——由云贵迁山东

  乌撒卫建成后不久,“小云南”先祖即根据明朝战略转移源源不断向山东迁移。明代初年,倭寇不断侵扰山东沿海地区,为防倭寇侵袭,明洪武中期先后在山东设置卫所,这些卫所需屯兵把守,明朝即从乌撒卫等地调兵。

  张方纲在“路线图”中仅举乌撒卫调兵至山东鳌山卫一例说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徐辉祖奉命建鳌山卫,率兵调防山东。至此,“小云南”先祖的匆匆步履在山东暂停。他们的再次大规模渡海迁移,还在三百年之后。

  C 清代垦荒——由山东至东北

  清顺治年间,清政府采取多种方式,鼓励汉人到辽东垦荒。此时,在乌撒卫参加过军屯,而后又调防山东各卫所的部分明军后裔,不断随移民潮涌入东北,投旗者为汉军,未投旗者为民籍。

  胡忠奎表示:“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没有忘记祖宗,世代口传,仍称自己来自‘小云南’。因为很少有文字记载,随时间久远,‘小云南’出处就湮灭成了‘千古之谜’”。

  探证分歧 七种渊源说各抒己见

  目前,除“云贵说”外,“小云南”出处另有山东之说,山西北部“云中之南”之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之说,山西运城“小运南”之说,云南省“祥云”之说,安徽“凤阳”之说共七种。东北各地的众多家谱编撰者及史学爱好者积极参与了由报道引发的大讨论,各抒己见。

  综论各方观点,“小云南”所在地可能涉及五省七地。其中,“小云南”在山西的呼声较盛。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40多年时间,山西向外省进行了多次移民,其中包括向山东移民。而“小云南”在山西的观点,主要来源于民国《平县志》记载的“云中、云州之南”之说。

  另有“小云南”在云南祥云之说,也被部分史学家视为权威观点。《徐霞客游记》曾提及“小云南驿”之名,经《中国国家地理》考证,徐霞客笔下的“小云南驿”就是云南省祥云县南18里的云南驿。

  但是,上述多种观点以及胡忠奎所持“云贵说”在向云南和贵州以及各地史志部门求证时,均未得到相应证据支持,或没有移民迁出资料,或当地从未有过“小云南”地名之说……不足而论。小云南的最终“确认”还有待进一步探证。

除“云贵说”外,“小云南”出处另有山东之说,山西北部“云中之南”之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之说,山西运城“小运南”之说,云南省“祥云”之说,安徽“凤阳”之说,“交趾国(今越南)”之说共八种。各地的众多家谱编撰者及史学爱好者积极参与了由报道引发的大讨论,各抒己见。

综论各方观点,“小云南”所在地可能涉及六省八地。

一、小云南在山东省说

愚公移山之王屋山有源泉,源出为沇,东流为济,汇于黄河入海。济水之南谓济南,沇水之南谓兖州;兖州以南,古代方国甚多……皆处山东南部,不输云南地貌,南来移民誉此地为小云南;受其影响,祖籍山东的移民,亦誉故土为小云南。

还有小云南指今山东省青岛市和即墨市的东部沿海地区的观点。

二、小云南在山西省说

“小云南”在山西的观点,主要来源于民国《平县志》记载的“云中、云州之南”之说。

三、小云南即祥云县说

《徐霞客游记》曾提及“小云南驿”之名,经《中国国家地理》考证,徐霞客笔下的“小云南驿”就是云南省祥云县南18里的云南驿。

祥云县原名云南县,“汉武帝无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彩云现于白崖,遣使迹之至此,及置云南县。”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云南行中书省,“云南”正式作为滇域的名称确定下来。因县名与省同,故云南县也被成为小云南或古云南,以便区分。直至1918年,云南县才改称祥云县。

四、小云南在云贵之说

1988年8月,胡忠奎再赴山东到烟台市史志办,查阅到了1988年版《蓬莱县志》中记载的珍贵史料:“元末明初,山东为元明争夺要地,明将常遇春血洗山东,山东半岛人口被杀戮殆尽,残存土著极微。明朝建立后,开始向半岛大批移民,当地人口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及永乐二年(1404年)两次由小云南的‘乌撒卫’迁入”。此即推动“云贵说”诞生的首例佐证。 胡忠奎又查阅《元史地理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东北地方史稿》等资料证实,“乌撒卫”为明代地名,在云南、贵州交界一带,即现在的云南镇雄及贵州威宁县境内。胡忠奎认为,正如东北人对“边外”、“关里”的称谓,以及有的地区自称“小上海”、“小深圳”一样,“小云南”是云贵边界一带的俚称。

小云南在云贵之说的疑团:

云南、贵州历史上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地,而自称祖先是“小云南”的山东人却又大都是汉人。

胡忠奎出示他和吉林谭雨明、山东张方纲等人共同研究得出的最新史学成果:

揭示“小云南”先民,跨越元、明、清三个朝代,由国内各地汇聚云贵,再行迁至山东,最终辗转至东北扎根的“千年万里移民路线图”。“路线图”的绘制取材《蓬莱王氏家谱系》、《蓬莱王氏家谱》、《乌撒考》等民间资料、《威宁县志》、《明史》、《清史稿》等官方史料。山东的张老先生等人甚至多次亲赴云贵实地考察。

千年万里移民路线图:

1、明朝30万大兵讨元——先民由全国各地至云南:胡忠奎等人认为,“小云南”先祖缘于全国各地军丁加盟的明朝征元三十万大军。

据考证,明初中原已经统一,云贵高原仍被元朝占据,不但屡招不降,而且屠杀使者,朱元璋决计讨伐,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初一,命傅友德为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步兵30万讨伐云南,分遣都督胡海统兵3万,趋乌撒,自将大军趋贵州。十二月二十三日,傅友德自曲靖直捣乌撒,元军暂时退却。傅友德下令在乌撒筑城,建筑材料和工具刚一备好,元军引兵复至,由此展开一场惨烈的“乌撒之战”。历经浴血奋战的傅友德30万大军,进驻云贵高原后在乌撒卫即展开军屯。

据吉林谭雨明考证,从洪武十四年入滇,至永乐初年,来自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等地的明军驻守云南长达20余年,第二代也已长成。

2、明朝战略转移——由云贵迁山东:乌撒卫建成后不久,“小云南”先祖即根据明朝战略转移源源不断向山东迁移。明代初年,倭寇不断侵扰山东沿海地区,为防倭寇侵袭,明洪武中期先后在山东设置卫所,这些卫所需屯兵把守,明朝即从乌撒卫等地调兵。张方纲在“路线图”中仅举乌撒卫调兵至山东鳌山卫一例说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徐辉祖奉命建鳌山卫,率兵调防山东。至此,“小云南”先祖的匆匆步履在山东暂停。他们的再次大规模渡海迁移,还在三百年之后。

3、清代垦荒——由山东至东北:清顺治年间,清政府采取多种方式,鼓励汉人到辽东垦荒。此时,在乌撒卫参加过军屯,而后又调防山东各卫所的部分明军后裔,不断随移民潮涌入东北,投旗者为汉军,未投旗者为民籍。 胡忠奎表示:“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没有忘记祖宗,世代口传,仍称自己来自‘小云南’。因为很少有文字记载,随时间久远,小云南的出处就湮灭成谜。

五、小云南为交趾之说

“交趾”古时泛指五岭以南,从汉代起,越南北部和东部滨海一带也被纳入。越南独立建国后,交趾成为“越南”、“安南”的别称。明初,越南权臣黎季犛夺取了陈氏王朝的江山,应陈朝遗臣请求,明成祖朱棣命将军张铺、沐英统兵讨伐黎季犛。擒获黎季犛后,朱棣下诏,改越南为交趾布政使。此举遭到了越南人的反对。20年后,即宣德二年(1427年),朱棣的长孙、宣宗朱瞻基宣布撤销交趾布政使,承认越南独立。在这风云变幻的20余年间,大批越南人流亡中土。从宣德七年(1432年)一名叫陈复宗的越南籍小吏给朱瞻基的奏折中可知,交趾布政使撤销后,一批越南籍的官员被安置在河南、山东。翻检那些魂系云南老的家谱、族谱,发现他们的世系传承了20—22代,若按一代间距25年计,他们涉足山东的时间与宣家安置越籍官吏的时间大致吻合。

六、小云南为川地之说

根据明初遗留下来的四川西昌地区的墓碑和家谱等史料记载,历史上说的小云南就是今四川西昌地区。明朝初年平定云南和四川西昌地区时,明太祖实行调北征南和调南填北的人口大迁徙政策,派南安侯俞通源把云南和四川西昌当地的部分土著民族强制迁往元末战乱后地旷人稀的山东、辽宁等省居住,其目的是分而治之,防止他们在边疆作乱,这些被调南填北者主要是白族人。也有部分不肯配合明军作战的云南土著汉族被强迁北方,比如洪武二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给傅友德、沐英、俞通源的口传圣旨说:“将云南布政司管下的百姓五万九千有零户、八万六百有零丁,除当马站急递铺口使了的,余外的见一户要一丁,自备枪刀,根大军下营征白夷。若不肯去的,等大军征了白夷回来,着总兵官领军拿了迁了。”黔国公沐英第二次入滇时,携来江南汉族人民二百多万,和俞通源等人在云南设置卫所,屯垦戍边,此称为调北征南。四川西昌地区在唐代以后长期属于云南地方政权统治,明洪武十五年以后才划归四川管辖。洪武二十五年,明太祖命越嶲侯俞通渊帅陕甘和京卫明军并家属进驻西昌地区平叛,修筑城池,屯垦戍边。当时来此的江南和北方汉族军民就称其地为小云南,目的是和大云南也就是云南省相区别。小云南是明朝初期对四川西昌地区的民间称呼,当时这一地区的正式称谓叫做四川行都司辖地,是一个副省级的行政、军事综合管辖区,由于称谓冗长,官书上又往往称作建南,民间俗称小云南。它的管辖范围就是今天大渡河以南,金沙江以北的川南广大地区,明朝在这里设有六个卫和八个独立的守御千户所,后来又把建昌前卫并入建昌卫,称五卫八所。今天云南和四川西昌地区的汉族很大一部分就是这些明初江南和陕甘来的军民后裔。

2003。

周庄,是一座江南小镇,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周庄始建于1086年(北宋元祐元年),因邑人周迪功先生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春秋时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名为贞丰里。

周庄位于苏州昆山,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于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周庄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中国水乡文化和吴地方文化的瑰宝。

周庄镇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047平方公里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周庄民居古风犹存,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景点有: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

扩展资料:

主要景点:

1、双桥

因出现于旅美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中而闻名双桥,俗称钥匙桥,1985年,这幅画又经过陈逸飞的加工成为当时联合国首日封的图案,深受集邮爱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睐。

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所以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

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这两座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这座石拱桥叫世德桥,横跨南北市河,长16米、宽3米、跨度5.9米。

这座石梁桥叫永安桥,平架在银子浜口,长13.3米、宽2.4米、跨度3.5米。。双桥中,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入街巷;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

2、沈厅

沈厅位于周庄富安桥东堍南侧的南市街上,坐东朝西,七进五门楼,大小房屋共有一百多间,分布在一百米长的中轴线两旁,占地两千多平方米,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厅原名敬业堂,清末改为松茂堂,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建成。

在周庄的近千户民居建筑中,明清和民国明期的建筑至今仍保存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第和六十多个砖雕门楼,还有一些过街骑楼和水墙门,这在江南水乡是有代表性的。在这些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数沈厅。

3、张厅

张厅是江南民居中比较典型的前厅后堂格局,是周庄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建筑,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张厅占地面积1800多平方米,大小房间60余间,前后分为六进,还有一个私家后花园。

张厅是周庄镇仅存的少量明代建筑之一,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几年来经过有关部门精心维修,恢复了原有的风貌。张厅原名怡顺堂,建于明代,清初转让张姓,改为玉燕堂,俗称张厅。

厅中一副对联尤其引入注目,上联是“轿从门前进”,下联是“船自家中过”。仔细琢磨,对联十分贴切地写出了张厅的建筑特色。

4、迮厅

位于富安桥北侧,为明代崇祯年间吴江望族迮文焕所建,前后共五进,现存第一、四、五进,其馀已毁。

主厅又称大书房,据《迮氏家谱》记载,清光绪年间,祟陆润庠在此受蒙从师,成年后考中状元,遂将当年念书的大厅称之为大书房。

现在大书房已不复存在,只有宽阔宅基上残留的块块方砖和覆盆式青石柱础,不甘心时光的流逝,向游人证明着这里昔日的兴盛。

5、章厅

位于中市街,为章腾龙故居。章腾龙,字觐韩,周庄镇人。年少游学习武。于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效法徐霞客,远游各地,途经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区,经两年多的长途跋涉,抵达桂林,行程一万馀里。

回到周庄后,撰写了《岭南杂记》和《粤游纪程》。晚年,章腾龙采辑故里史实,积十年岁月,于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编纂成《贞丰拟乘》。

五十多年以后,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由周庄人陈勰增辑,刊印问世,成为周庄镇有史以来的第一部镇志。

——周庄镇

来知德

来知德(1525~1604),明代理学家、易学家,著名诗人。字矣鲜,别号瞿塘,明夔州府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区)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屡上公车不第,便“杜门谢客,穷研经史”,隐居求志,著述为乐。其晚年,朝廷特授翰林院待诏,不赴,敕建“聘君仁里”石坊。著有《周易集注》《来瞿唐先生日录》,分别收入《四库全书》和《续修四库全书》。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起,主要精力用于研究《周易》。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完成《易经集注》一书。万历三十年,被特授翰林院侍读。死后建来子嗣,皇帝御赐“崛起真儒”匾额,以褒其贤。后世尊其为“一代大儒”、“崛起真儒”,建来公祠以祀。其学术思想和文学创作,别开生面,卓然成家,《易》学成就更是独树一帜,时称“绝学”,“孔子以来未曾有”,对后世影响至深,研究者遍及海内外。

中文名:来知德

别名:来子,来夫子,来瞿唐先生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明代夔州府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区)

出生日期:1525

逝世日期:1604

职业:理学家、易学家,著名诗人

信仰:儒家

主要成就:皇帝御赐“崛起真儒”

代表作品:《周易集注》,《来瞿唐先生日录》,《易经集注》

性别:男

简介

来知德(1525一1604),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区)人,字矣鲜,号瞿塘。嘉靖三十一年(1551)举于乡,万历三十年(1602)经总督王象乾、巡抚郭子章推荐,特授翰林侍诏,以老疾辞,诏以所授官致仕,有司月给米三石终其身,终年八十岁。

其名、事在《明史》中有记载,是继孔子后,用象数结合义理注释《易经》取得巨大成就的惟独一人,故称夫子。

其著作颇丰,著有《釜山虬溪诗稿》、游记有《华山》、《峨眉》等;理学有《周易集注》、《大学古本章句》等;自省有《谨言功夫条目》等;训诫子孙的有《家训》等,尤以《周易集注》用功尤厚。

来知德与当代著名周易大师觉航居士(罗世发)的先祖交情深厚,据罗氏家谱记载及民间说法佐证,来夫子曾在万县演易台的山中闭关研易数十年,终年极少下山,其生活皆由觉航居士先祖罗朝元供养,二人一起学易研易、相互切磋。

成就

周易集注

来知德,易学著作今存《易经集注》(本名《周易集注》)十六卷。

《易经集注》侧重取《系辞》“错综其数”以论象。自序曰“像者,乃事理之仿佛近似可以想像者也,非真有实理也”,“有象则大小远近精粗、千蹊万径之理咸寓乎其中,方可弥纶天地,无象则所言者,止一理而己,何以弥纶故象犹镜也,有镜则万物毕照。若舍其镜,是无镜而索照矣。不知象,《易》不可注也”,“注既成,乃僭于伏羲、文王圆图之前,新画一图,以见圣人作易之原。又画八卦变六十四卦图,又画八卦所属相错图,又画八卦六爻变自相错图,又画八卦次序自相综图,又画八卦所属自相综图,又画八卦所属自相综文王序卦正综图,又画八卦四正四隅相综文王序卦杂综图。又发明八卦正位及上下经篇义并各字义,又发明六十四卦启蒙,又考定《系辞》上下传,又补定《说卦》传以广八卦之象,又改正集注分卷,又发明孔子十翼。其注先训释象义、字义及错综义,后加一圈方训释本卦本爻真意”。此亦足见其著书之宗旨。

"四圣"是按世上万物之象来定的八卦,《易经》本以物象出现,来夫子重点研究事物的本质,以象数为宗,强调理、气、象数相统一,专取《系辞》中错综其数以论易象。以象数阐释义理,以义理印证象数,纵横推阐,按图索骥,为学《易》者,洞开了门户;为《易》林找回了孔子《易》原璧,使失去了一千多年的象数,又回到了"四圣"原处,故震惊《易》林,《周易集注》被称为绝学。

“八卦图”

来氏所谓僭于前之图为《梁山来知德圆图》(见下图),谓“此圣人作《易》之原也。理气象数阴阳老少往来进退常变吉凶,皆尚乎其中”、“盖伏羲之图,《易》之对待;文王之图,《易》之流行,德之图,不立文字,以天地间理气象数,不过如此,此则兼对待流行主宰之理而图之也,故图于伏羲、文王之前”。实则此图乃胡一桂《文王十二月卦气图》和韩邦奇“维天之命”、“圣人之心”二图的进一步演化图。与韩邦奇二图比较,只不过是把中间圆圈变小而己。此等无“鱼眼”之图皆来源于十二月卦圆图。所列《伏羲六十四卦圆图》即本朱熹之说将《先天图》内方图“拿出放外”只余圆图者,所列《伏羲八卦方位之图》及《文王八卦方位之图》即是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之图,所列《孔子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图》则是《周易本义》小横图之演变图。所列《来知德八卦变六十四卦图》则是本《京氏易传》八宫世系所出卦变图,而《来知德八卦所属自相错图》又是本《八卦变六十四卦》所得八宫世系之卦,谓之“自然相错”之图,所列《来知德六爻变自相错图》为八纯卦初爻变至上爻变所得卦图,谓“因乾坤相错,故六爻变亦相错”、“因兑艮相错,故六爻变亦相错”、“因离坎相错,故六爻变亦相错”、“因震巽相错,故六爻变亦相错”。所列《来知德八卦次序自相综图》即为取“相综”之义将《周易本义》大横图六十四卦重新组合之图,如上体本乾下体本乾一至坤八之序所得八卦,与下体本乾上体本乾一至坤八之序所得八卦,配为“相综”,“四正之卦”出四图,“四隅之卦”出四图。此图“相综”者五十四对,“相错”者二对(《大过》错《颐》、《中孚》错《小过》。所谓“八卦次序自相综”之图名并不严密)。所列《来知德八卦所属自相综图》则又是八纯卦一个爻变至五个爻变所得五卦配“相综”之图,有所谓“文王序卦杂综”四图。

《来知德八卦四正综四正临尾二卦图》则是以八纯卦十六卦“相综”之图,有所谓“文王序卦杂综”二图。来氏所列诸多“错综”图,实不出孔颐达所说“六十四卦二二相偶,非覆即变。覆者,表里视之遂成两卦,屯蒙、需讼、师比之类是也;变者,反复唯成一卦,则变以对之,乾坤、坎离、大过颐、中孚小过之类是也”(见《周易正义·序卦》)范围。来氏所谓之“综”,即是《屯》与《蒙》类之“覆”,来氏所谓之“错”,即是《乾》与《坤》类之“变以对之”。准此,来氏演变而出《伏羲文王错综图》等诸图。此外,还有《来知德八卦正位图》及其“易学六十四卦启蒙”中准朱熹《易学启蒙》“考变占”篇三十二图演变而来之六十四卦“六爻变”之卦变图。

至清康熙甲寅(1674年)高雪君“重刻瞿唐来夫子易注”时,于来知德诸图之后增“来图补遗”,列《太极图》、《伏羲卦》、《伏羲八卦方位》、《阳直图消息盈虚》、《阴直图消息盈虚》、《天上月轮图》、《文王八卦方位》、《一年气象》、《大混沌》、《天地形象》、《帝王图大混沌》、《历代文章大混沌》、《以周家论小混沌》、《一日混沌》、《历代人才大混沌》、《天下混沌三教》等图。(皆为就十二月卦圆图衍出之图)。曰:“《易注》成梓后,始访得先生日录诸稿中有太极诸图,明白精透,晰理如列眉。不知当日先生自叙中何以不及此今为编入,一以见作者精研之深,一以见述者大成之集。裨益后进,不厌其多。”(见今巴蜀书社一九八八年影印之《易经来注图解》)高雪君所增补诸图,以来知德“注既成,乃僭于伏羲文王圆图之前,新画一图”之说考之,皆似后人据《梁山来知德圆图》衍出之图。以其中之《伏羲卦》图(见下图)即可明了此图原本自十二用卦圆图衍出。

从《梁山来知德圆图》之由来,有人谓似本章潢《图书编》所列之“古太极图”(有“眼”之“黑白鱼”互绕之图)演变而来,其实则不然。章潢所谓之“古太极图”即为赵_谦列于《六书本义》卷首之《天地自然河图》,亦即如高雪君于《易经来注图解》卷末“周易采图”所列《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见下图),将是图中间挖空之后并不得《梁山来知德圆图》(`黑白相绕方向相反)。高雪君所列之图乃本杨甲《伏羲八卦图》演变而来,就其所列《先天画卦图》(见下图)正推之即得《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反推之则得杨甲《伏羲八卦图》。以其所画弧线曲度分毫不差分析之,则高雪君似已明白此图乃本杨甲《伏羲八卦图》推来。否则以赵_嫌所列原图之弧线曲度,绝对不能得到高雪君所列之图形(此图三环半径之间成比例关系)。

来知德自谓“《易》自孔子没,而亡至今日矣”、“四圣之易,不在四圣,而在我矣”、“德因四圣人之《易》千载长夜,乃将纂修性理大全去取于其间,更附以数年所悟之象数,以成明时一代之书”、“一部易经,不在四圣,而在我矣”,可见其自诩亦过高。又其自谓依十二月卦圆图衍得之图为“此则兼对待流行主宰之理而图之也,故图干伏羲、文王之前”,亦是有些不甚自量。

来氏所谓“其注先训释象义、字义及错综义”,则有涉于反对卦变说。所述卦变以“卦综”释卦名及《彖》辞凡二十九例。与俞琰《周易集说》比较,除俞氏所释十九例之外,来氏又多出《讼》反《需》、《同人》反《大有》、《大有》反《同入》、《贲》反《噬嗑》、《解》反《蹇》、《益》反《损》、《困》反《井》、《丰》反《旅》、《涣》反《节》、《履》反《小畜》七例。其实来氏之卦变说乃本俞谈而来,只不过以反对卦为“综卦”而已。其后清儒江永将来知德之卦变厘定为二十二卦,删其不易晓处有七。至焦循于《易图略》“论卦变”,则谓“凡传称外内刚柔往来上下,皆指旁通,以为卦变,非也,以为反对,亦非也”、“说《易》者,沾沾于卦变反对者,何也以《象》传有往来上下进退之文也。荀、虞以来,大抵皆据以为说,传文不可强通,故不能画一耳”,把一切以反对之义释《彖》传卦变者都否定了。江永于《河洛精蕴》曰:“屯、蒙倒转似翻车,不止上下,安得谓之综其易卦变为卦综,自是来氏之谬”。来知德自谓“综字之义,即织布帛之综,或上或下,颠之倒之者也”,又谓“综者,高低织综之名”,然织布帛亦止高低,仅有上下之动,来氏以卦综释《彖》辞,却不是上下进退之动,仅是上下卦“翻车”而己,难怪江永要称其谬了。来氏自谓其卦综说为自得,而俞琰义又谓其反对卦变说,是“自秦汉之后唐宋以来,诸儒议论,绝无一语及此”,此皆自诩太甚。其实,以反对卦变说释《彖》辞者,已先见于朱震《汉上易传》。

当时蜀中之人,一般以来知德“圆图”和诸多“错综”图,为出于来氏之发明。究其本,则前人已有类似之图和相关议论。特别是其以“卦综”说释《彖》辞之举,亦不是来氏开其端,来氏只不过以“反对”为“卦综’’而已。此即是说,来氏《周易集注》所论“象数”之精华部分,客观上看大都不是其本人之发明。然而,来知德居于穷乡僻壤阅二十九年方成此书,亦当有其自晤而得之成分。易道广大,可谓“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也正因其易学著作中以象数为本,多衍出易图、多言及卦变,我们方将其书列为易图学要著,从中可见明代中后期易图学的发展和演变情况。

明来知德易学图式。其图白者为阳仪,黑者为阴仪。黑白二路,表阳极生阴,阴极生阳。说明气机生生不息、循环不绝之理。“非中间一圈,乃太极之本体。”中空以圆,用来象征太极,共阴阳渊由自微而显,则显而著,均与自然消息而合。来氏作《美圆歌》:“我有一丸,黑白相合,虽是两分,还是一个。大之莫载,小之莫破。无始无终,无右无左。”其源出于古太极图。清杭辛斋《易楔》:“此本瞿塘氏之图,亦从古太极图研索而出者也。”图中以居中的黑白二条线代表原古太极图中的两点。来氏认为:“此图为圣人作易之原。理气象数,阴阳老少,往来进退,常变吉凶,皆寓于其中”。体现伏羲六十四卦阴阳消长之理,反映伏羲八卦、文王八卦方位,及一年气象、一日气象、天地形象、帝王文章、人材等混沌状态.

明来知德以其太极图解释伏羲八卦方位的图式。其图中空,以圆象征太极,白线居于黑中,黑线居于白中,说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黑中分太阴、少阴,白中分太阳、少阳,说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精义。来氏认为:“伏羲只在一奇一偶上,生出六十四卦,又生出后圣许多爻象。如一阳上加一阳为太阳,阳自然老之象;加一阴为少阴,阴自然少之象;一阴上加一阳为少阳,阳自然少之象;加一阴为太阴,阴自然老之象。太阳上加一阳为乾,加一阴为兑;少阴上加一阳为离,加一阴为震;少阳上加一阳为巽,加一阴为坎;太阴上加一阳为艮,加一阴为坤。皆阴阳自然生八之卦。”(《易经来注图解》)说明伏羲八卦体现太极自然之妙。

来氏图解

明来知德以其太极图解释文王八卦方位的图式。以白路为坎卦,黑路为离卦,说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之理。认为诸儒依据邵雍解释文王八位,通说穿凿,解之反晦。“殊不知文王之卦,孔子已解明矣。‘帝出乎震’一节是也。”“盖文王以伏羲之卦,恐人难晓,难以致用,故就一年春夏秋冬方位、卦所属木火土金水相生之序,一阳复,自复而临,而泰,而大壮,而_,阳以渐而长,至乾为纯阳;黑路,为一阴_,自_而_,而否,而观,而剥,阴以渐而长,至坤为纯阴。说明其太极图完全体现伏羲六十四卦而列之。”(《易经来注图解》)说明文王八卦体现四时、五行之理,而与其太极图合。

明来知德以其太极图解释一年、一日之象的图式。一年气象图将二十四节气配以太极图,说明一年之气象。来氏认为“万古之人事,一年之气象也。春作夏长秋收冬藏,一年不过如此。自盘古至尧舜,风俗人事,以渐而长,盖春作夏长也。自尧舜以后,风俗人事,以渐而消,盖秋收冬藏也。”一日气象图将十二辰配以太极图,说明一日之气象。来氏认为:“万古之始终者,一日之气象也,一日有昼有夜有明有暗,万古天地,即如昼夜。”

来知德太极图从昼夜交替与四季更迭模式,让我们了解了宇宙阴阳消长与阴阳循环的规律。

明来知德以其太极图解释河图的图式。《易经来注图解》认为:“河图虽曰一六在下,二七在上,其实皆阳上而阴下;虽曰三八在左,四九在右,其实皆阴左而阳右;虽曰以五生数统五成数,其实皆生数在内,而成数在外;虽阴阳皆自内达外,其实阳奇一、三、七、九,阴偶二、四、六、八,皆自微而渐盛。不可分裂将其几点置某处。阴阳左右虽旋转而无定在。阴阳合于中心,而上本天地之中气,故不可拘执河图虚中五十无位之说。”河图阴阳数排列符合太极之理。

风范

万历三十(1602)年,朝廷赦封他为"翰林院待诏"(朝廷搞文书工作的官),他已78岁,以父亲来朝足疾,母亲丁氏目病,坚辞其职。嘉靖三十一年(1552),来知德以儒学生员中理经科乡试第五名,按规矩,可由邻里乡人出资建举人牌坊。他却为邻里着想,不图虚名,对御史请辞。御史准辞,即书赠"清节可风",并送给他30两银子作路费,亦被谢绝。

来知德辞职,朝廷御赐其"崛起真儒"、"一代大儒"。在他80岁时,皇帝还命地方官府常过问其生活情况,将其奉为国家级的有名学者,享受朝廷优厚的殊遇。万历三十二(1604)年,来知德终老山林,万历丁未(1607)年,朝廷下旨在今梁平县城西农机二厂处来子墓前大道上,修建一座上刻"聘君仁里"四个钦命大字的石牌坊,以示对来知德的怀念。

历史对来知德评价极高,称其是"始知千载真儒,直接孔氏之绝学,虽朱程复生,亦必屈服"。人们专建"来公祠"以纪念来知德,因战争所毁,数次修建。

年谱

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一岁在梁山

“十月初五日亥时生于(梁山)沙河铺釜山下”。(3)

是年,张居正生。

嘉靖六年(1527年)丁亥三岁在梁山

是年,张佳胤、王世贞生,祝允明卒。

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四岁在梁山

是年,王守仁卒。

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八岁在梁山

“先生八岁,成诵。”

“先生八岁,知读书。”

嘉靖十二年(1533年)癸巳九岁在梁山“九岁即能为长短句。”

嘉靖十三年(1534年)甲午十岁在梁山

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未十一岁在梁山疾未愈。

是年,申时行生。

嘉靖十五年(1536年)丙申十二岁在梁山疾未愈。

嘉靖十六年(1537年)丁酉十三岁在梁山疾未愈。

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十四岁在梁山疾未愈。“尝梦独立巫峰上,遂别号十二峰道人。”

嘉靖十八年(1539年)己亥十五岁在梁山疾未愈。

是年,徐渭补邑诸生。

嘉靖十九年(1540年)庚子十六岁在梁山“游泮。督学毛批是卷‘心思精透,口声不凡,当不止于科目。’是年疾愈。”

嘉靖二十年(1541年)辛丑十七岁在梁山“初治《诗》。是年,改《礼记》。”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壬寅十八岁在梁山“督学周考居第二。”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十九岁在梁山“赴乡试,有疾未入场,归。十月,冠,娶倪氏。”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二十岁,在梁山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乙巳二十一岁在梁山是年,于慎行生。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二十二岁在梁山“疾,未入场。”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二十三岁在梁山“长子时敏生。”

是年,张居正、杨继盛、王世贞成进士。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戊申二十四岁在梁山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己酉二十五岁在梁山“疾,未入场。”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二十六岁在梁山石礅寺

“督学陈考居第一。陈公曰:‘此段才川中少有,须当读书。’遂客石礅寺读书。”

是年,潘季训成进士。

嘉靖三十年(1551年)辛亥二十七岁在梁山石礅寺“读书石墩寺。”

“先生未第前,少宁居,尝读书石墩寺,每诗酒遨游三峡之间。”(8)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二十八岁在梁山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癸丑二十九岁在梁山、京师“不第”。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甲寅三十岁在梁山虎城寺

“读书虎城寺。”

是年,王德完(希泉)生。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三十一岁在京师“入京会试。”

是年,董其昌生、王维桢卒。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三十二岁在京师,经三峡返梁山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丁巳三十三岁在梁山“家居。”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三十四岁在京师

“戊午,遵父命,往京师。”(13)

“入京师会试。父嘱曰:‘如不第,不必回,可住京师,尔有琴僻、酒僻,戒之。’”

是年,陈继儒生。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三十五岁在京师

“不第。客京师。”

是年,黄辉、叶向高生,杨慎、文徵明卒。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庚申三十六岁在京师“客京师。”

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三十七岁在京师“客京师。”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壬戌三十八岁在京师,旋返梁山“壬戌,先生复梦立巫峰,叹曰:‘巫峰乃川水汇归,峰多秀拔,文章之征,非富贵之征也。’果又不第。”(14)

是年,高攀龙、徐光启生。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癸亥三十九岁在梁山“家居,读书。题《了心歌》。”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四十岁在梁山

“家居。读书。有司催上公车,先生乃书联于堂曰:‘彩服堂前幸喜双亲今八秩,红尘路上不将一日换三公。’”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四十一岁在梁山

“家居。读书三年,乃叹曰:‘此出口入耳,非学也!’置祭田数亩,与族人轮流应祭。长孙许生。”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丙寅四十二岁在梁山“画太极图于室中,味程子终日端坐,李延平澄心默坐。”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四十三岁在梁山

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四十四岁游九江、南京、泰山、北京,还梁山

是年,于慎行成进士。

隆庆三年(1569年)己巳四十五岁在梁山

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四十六岁在梁山“庐墓。

是年,李攀龙卒。

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四十七岁在梁山“庐墓。丁母忧。”

隆庆六年(1572年)壬申四十八岁在梁山“庐墓。”

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四十九岁在梁山

“庐墓。次子时升并所养族子时良俱入学。”

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五十岁在梁山

是年,曹学_生。

万历三年(1575年)乙亥五十一岁在梁山

是年,左光斗生。

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五十二岁在梁山釜山

“居釜山。作《客问》、《釜山稿》。所养族子来_入学。”

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五十三岁在梁山、万县求溪

万历六年(1578年)戊寅五十四岁在万县求溪

万历七年(1579年)己卯五十五岁在万县求溪

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五十六岁在万县求溪

“庚辰岁,余客求溪,注《易》”。

万历九年(1581年)辛巳五十七岁游华山、华阴,返万县求溪

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五十八岁游峨眉山,返万县求溪

是年,张居正卒。

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五十九岁在万县求溪

“客求溪。刺史傅公叙《日录》,谓先生六经、百家书无不读,乐道安贫,抱膝长吟,所著诗中更无一愁字;又谓先生所著内外诸书,读之汗出,直接孔氏绝学,虽朱、程复生,亦必屈服,岂意孔子之学至今日方大明哉!”

是年,叶向高成进士。

万历十二年(1584年)甲申六十岁在梁山釜山,游白帝城

“居釜山。友人张成夫访先生,临别索言,曰:‘为学如烧窑,切不可助长。火候功夫到,烟自生清亮。仲尼到而今,千载道已丧。只因名利关,终日作膨胀。因此自沉溺,堕落深万丈。仰视鲁仲尼,仲尼在天上。不须求花谱,鸳鸯旧花样。只于心上觅,何处是荡荡。’游白帝城,作《重游白帝稿》。长孙许入学,曾孙象观生。”

是年,周顺昌生。

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六十一岁在万县求溪

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六十二岁在万县求溪

是年,王德完、袁宗道成进士。

万历十五年(1587年)丁亥六十三岁在万县求溪

“客求溪。”

“丁亥春,(隆)见山游岱宗,余即欲走吊,以病足不能。除夕前二日,扶筇往之,见余笔迹犹如故也,不觉伤悼。”

是年,徐霞客生,海瑞卒。

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六十四岁在梁山釜山

是年,张佳胤卒。

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六十五岁在梁山釜山

是年,黄辉、董其昌、陶望龄、焦_、高攀龙成进士。

万历十八年(1590年)庚寅六十六岁在万县求溪

是年,王世贞卒。

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六十七岁在万县求溪

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六十八岁在万县求溪

是年,袁宏道成进士。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癸巳六十九岁在梁山釜山家居。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七十岁在梁山釜山家居

是年,作《报郭梦菊》书。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七十一岁在梁山釜山家居

是年,曹学_成进士。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丙申七十二岁在梁山釜山

“家居。伯兄知行卒,公哭之恸。坟墓、衣冠皆公所备。”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七十三岁在梁山釜山家居

八月二十五日,作《六十四卦启蒙说》是年,僧破山海明生。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七十四岁在梁山釜山家居

春三月二日,自序《周易集注》: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己亥七十五岁在梁山釜山家居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七十六岁在梁山釜山家居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七十七岁在梁山釜山家居

是年,郭子章序刻本《周易集注》问世。万历三十年(1602年)壬寅七十八岁在梁山釜山家居

郭子章、王象乾《荐来知德疏》:

陈列馆

2006年11月10日,来知德陈列馆在重庆市梁平县红旗中学内落成,陈列馆占地100米多平方米,共4间屋子,收藏了来之德的生平简介、主要学术成就和5部著作、13块裱有诗歌、赠言的牌匾。据陈列馆管理人介绍,当初修复陈列馆就花了近20万,里面珍藏的作品更是无价之宝。

来夫子坟

来夫子坟是来知德生前为自己看的一块风水宝地。在梁平。破四旧时,被农民挖掘,挖出来时来夫子的肌肤如真人一般,见风后颜色即变。再次证明来知德确实是易学大师,但不及孔子精深。传秦始皇东游挖孔子的坟,得一碑,上书“某年某月某时,有个自称秦始皇的小子要前来挖我的坟”,秦始皇见之大惊,从此一病不起。孔子教弟子“六艺”,但不传易经,易经只传自己的儿子、孙子。孔子是全世

  那么,既然建文帝有可能逊国出亡,他又去了哪里呢?综合各种资料,有如下几种说法: 逊国为僧,云游四方正如《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建文帝从南京逃出后,带着杨应能、叶希贤、程济两比丘一道,隐名易服,云游天下。学者根据地方志、遗迹、遗址等资料考证,认为建文帝曾流亡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江浙、广东等地,《明史纪事本末》说他为逃脱追捕,"西游重庆,东到天台,转入祥符,侨居西粤,中间结庵于白龙,题诗于罗永,两入荆楚之乡,三幸史彬之第"。 西南数省,留有很多有关建文帝的遗址和传说。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有建文帝曾在贵州白云山修行时遗留的遗迹:"有巨杉二株,爽立磴(dèn溃┡裕大合三人抱;西一株为火伤其顶,乃建文君所手植也。再折而西半里,为白云寺,则建文君所开山也;前后架阁两重。有泉一坎,在后阁前槛下,是为'跪勺泉'。下北通阁下石窍,不盈不涸,取者必伏而勺,故名曰'跪',乃神龙所供建文君者。中通龙潭,时有金鲤出没云。由阁西再北上半里,为流米洞。洞悬山顶危崖间,其门南向,深仅丈余,后有石龛,可旁为榻。其右有 ,为米所从出流以供帝者,而今无矣。左有峡高迸,而上透明窗,中架横板,犹云建文帝所遗者,皆神其迹者所托也。洞前凭临诸峰,翠浪千层,环拥回伏,远近皆出足下。洞左构阁,祀建文帝遗像(阁名'潜龙胜迹',像昔在佛阁,今移置此)乃巡方使 运所建,前瞰遥山,右翼米洞,而不掩洞门,其后即山之绝顶。" 一些书中还记载有建文帝的诗文,虽然无法判断是否是后人假托,但还是有些符合建文帝身份的。下面这首诗据说是建文帝避难贵州金竺(今贵州广顺)时所作: 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 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 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朱棣做了皇帝以后,对于建文帝出亡也是将信将疑,又听说了很多传言,于是派户科给事中胡分巡全国。《明史·胡传》载"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指成祖)疑之。(永乐)五年遣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以故在外最久。"朱棣是让胡以颁布御制诸书和访寻张邋遢的名义探寻建文帝的下落,前后长达16年之久。这里所说的张邋遢,就是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张三丰。他是个奇人,不修边幅,飘忽不定,据说能一日千里。成祖对胡侦缉建文帝的事情非常重视,不允许他为母"丁忧"的请求(官员父母逝世,应守孝三年,称为丁忧)。永乐二十一年,胡匆忙赶回北京,恰巧成祖北征驻军宣府。胡赶到宣府时成祖已经休息,听说胡回来后马上接见,二人一直谈到四更。《明史》中说:"先未至,传言建文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看来胡是打听到了建文的确切消息,似乎事隔多年建文帝已经没有重夺帝位的想法了,成祖朱棣由此放心,不在究问建文帝踪迹。 漂洋出海,不知所终有传言建文帝泛舟出海,去了南洋,并在某个小岛上过着自食其力的恬然隐居生活。当时中国去往南洋的人很多,据说张士诚失败后,他的一些部下就逃往南洋,拓荒移民。近人有人考证建文帝避难泉州开元寺,并在开元寺扬帆出海,最终隐居印尼苏门答腊岛东海岸,然而没有更多的证据,仅仅是猜测而已。 南京鸡鸣寺成祖朱棣担心建文帝纠集当地的中国人,或者是以宗主的身份号召南洋诸国兴兵,因此很不放心,特意派遣郑和数下西洋,一为宣扬国威,一为踪迹建文帝。据《明史》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在郑和的船队里,还有一部分是锦衣卫,专门负责侦缉,至于是否探知建文帝踪迹

就不得而知了。 北京西山说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和郑晓《吾学篇》中,记载有正统七年,建文帝因年纪已老,就到广西思恩州官府,自称是建文帝。当地官员急忙上报朝廷,将其送至京师。朝廷派老宦官吴亮前去辨认。建文帝一见到他就叫出了他的名字,吴亮否认。建文帝又说当年他进膳时,扔一片鹅肉到地上,吴亮像狗一样趴下去吃掉。吴亮听后伏地大哭,回去后就上吊死了。建文帝被迎入西内,老死于宫中,葬于西山,不封不树。 其实这是谣言,不过还是有一定根据的。《英宗实录》载正统五年十一月,有个僧人从云南到广西,自称是建文帝,年九十余。当地官员将其遣送到京师,大臣们怀疑他是假冒的。经过究问,他承认本名叫杨行祥,河南人,洪武十七年为僧,受到别人的蛊惑才假冒建文帝的。于是英宗将其押入大牢,过了4个月就死在狱中了,同谋的12名僧人被发配到辽东守边。 江苏吴县说《文汇报》的记者徐作生亲自到江苏吴县去考察,发现了建文帝出亡时遗留下的一些遗迹、遗物,并结合文献资料,认为建文帝当年藏于吴县普济寺内,不多久姚广孝归隐禅寺,在姚广孝的监护下,建文帝隐藏于穹窿山皇驾庵,直到1423年病殒于此,葬于庵后山坡上。这也自成一说。

四川望京寺说有人则认为建文帝在四川平昌佛罗寺躲藏过,并病逝于此,葬于寺后山坡上。建文帝之所以选择佛罗寺,是喜欢这里偏僻难寻,不容易被发现。因他常常面向京城的方向暗自哭泣,后人就把佛罗寺改称望京寺。 另外,近几年有人自称建文帝后人,献出《让氏家谱》,称建文帝通过地道逃离南京,假扮僧道,云游各地,后隐居于武昌,死后就葬在武昌洪山。当然,这一说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 对建文帝出亡谜案的解释、传说、附会决不是上面列出的几种,有许多凄美的故事在许多书籍、口头上流传开来,而且也必将流传下去。当然,建文帝的结局到底怎样,谁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探秘建文帝

建文下落  虽然朱棣宣称在宫中找到明惠帝的尸体,并为他举行葬礼,但朱棣对建文未死的传言不敢掉以轻心。溥洽是建文帝主录僧,《明史·姚广孝传》记载“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给事中胡濴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洽坐系十馀年。”直到姚广孝病危时请求朱棣释放溥洽,溥洽才获释。

  有野史记载,建文帝离宫后出家为僧,云游四方。有诗云:“阅罢楞言磐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南来嶂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唯有群鸟早晚朝。”传言此诗作者是建文帝,但未证实。

  另有一说建文帝逃到东南亚,野史传闻郑和下西洋其中任务之一便是寻找建文帝。

  建文帝的结局到底怎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明史第一谜案。因为建文帝在太祖严苛统治之后,力行宽政,所以他的遭遇引起了无数人的同情,他的下落就格外引人好奇,在各种野史、戏剧里可以看到人们无尽的猜测和演绎。下台后的建文帝下落,却又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坛。主要有:

  1自 焚说。《太宗实录》中记载,燕王进入金川门后,建文帝也想出来迎接燕王,然而又自叹道:“我何面目相见耶!”,不得已下令焚 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 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 火而 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 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 焦的尸 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 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朱棣不胜悲戚,抚尸痛哭,说他只是前来帮助皇帝学善,你又何必自寻死路呢?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燕王事后,遣官致祭,辍朝三日。《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近人孟森等学者也持建文帝自 焚说。

  2出亡说。《太宗实录》的可靠性为人们所质疑,因为朱棣就曾经三次修改《太祖实录》,目的就是要美化自己,为自己夺取皇位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太宗实录》所记的建文帝自 焚事,就有很多人持怀疑的态度。由于永乐朝的政治高压、文网严密,对建文帝出亡之事没有留下记载。天顺、正德朝之后,严峻的政治环境有所好转,关于建文帝出亡说的史料开始多起来。

  我们发现,越是早的史料越是含糊,越是晚的史料越是具体。万历二年十月,13岁的神宗曾向张居正问及建文帝下落一事,张居正回答:“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者相传,言建文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后云游四方,人无知者。”可见首辅张居正也倾向于建文帝出亡之说。值得注意的是,民间传闻已经入天子耳中,而且这时谈论建文帝出亡已经不再是禁忌话题。

  关于建文帝出亡一事,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的记载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建文帝并未自 焚,而是在大臣的保护下由密道逃出南京。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帝知金川门失守,长吁,东西走,欲自 杀。翰林院编修程济曰:“不如出亡。”少监王钺跪进曰:“昔高帝升遐时,有遗箧(qiè),曰:‘临大难,当发。’ 谨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齐言:“急出之!”俄而舁(yú)一红箧至,四围俱固以铁,二锁亦灌铁。帝见而大恸,急命举火 焚大内,皇后马氏赴火死。程济碎箧,得度牒三张,一名应文,一名应能,一名应贤。袈裟、帽、鞋、剃刀俱备,白金十锭。朱书箧内:“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帝曰:“数也!”程济为帝祝发。吴王教授杨应能愿祝发随亡,监察御史叶希贤毅然曰:“臣名贤,应贤无疑。”亦祝发。各易衣披牒。在殿凡五六十人,痛哭仆地,俱矢随亡,帝曰:“多人不能无生得失,有等任事著名,势必穷诘;有等妻子在任,心必萦系,宜各从便。”御史曾凤韶曰:“愿即以死报陛下!”帝麾诸臣,大恸,引去若干人。九人从帝至鬼门,而一舟舣(yǐ)岸,为神乐观道士王升,见帝,叩头称万岁,曰:“臣固知陛下之来也。畴昔高皇帝见梦,令臣至此耳!”乃乘舟至太平门,升导至观,已薄暮矣。俄而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同至。

  这段话的意思用现代白话表达是: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建文帝知金川门失守,燕军破城后,长吁短叹,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乃乘舟至太平门,等到黄昏时才到观里。不久杨应能、叶希贤等13人同至。

  上面这段文字的真实性的确让人有所怀疑,可谷应泰偏偏讲得栩栩如生,至此,建文帝似削发为僧,继承了祖业。真是令人真假难辨,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则采信之。建文帝到底是自 焚而死呢,还是由密道逃离南京?史学家对此各持一说,尚无定论。当年清朝编修《明史》之时,明史馆中诸史臣即对此意见不一。撰写《明史·恭闵帝本纪》的徐嘉炎认为建文帝未死于火,而是逊国外逃。而同在明史馆的著名学者朱彝尊则相信《明实录》的记载,认为建文帝已死于火。于是,正如我们所见,《明史·恭闵帝本纪》便有如下的表述:“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看来当时谁也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只好选择这种折中的意见。

  现在,随着对建文帝出亡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史料掌握的不断增多,相信建文帝未自 焚而是出亡的人渐多。那么,明成祖朱棣礼葬的是建文帝吗?有人认为当时下葬的并不是建文帝而很可能是马皇后。朱棣在废墟中找到的尸身面目全非,难以分辨真伪。而且,史料没有发现安葬马皇后的记载。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朝中后期竟然没有人知道建文帝葬于何处,可见当时的人也都不认为真的安葬过建文帝,因此不用祭奠扫墓,时间久远就变得无人知晓了。其实,朱棣本人也可能知道礼葬的并不是建文帝本人,但这并不影响举行礼葬仪式,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遮蔽天下人耳目,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坐上皇帝的宝座。

  另外的一个疑点就是城破时没有发现建文帝的长子。当时建文帝有两个皇子:长子朱文奎,7岁,次子朱文圭,2岁。朱文圭,史称建庶人,被成祖幽禁在广安宫,直到英宗天顺年间才被放出来,当时已经57岁了。由于一直被关在宫内,出来时连牛马都分辨不清。然而作为建文帝长子的朱文奎却一直下落不明,《明史》中说“燕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既然朱文奎可以逃脱,没有理由相信建文帝不能出亡。而且,所谓的“靖难之役”长达4年,并非朝夕之间,建文帝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朱棣进入南京时,江南、西北、西南、东南等大部分还都不在朱棣的控制之下,建文帝有能力组织有效的反攻。

  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 焚 身 亡是历史真实,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建文帝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为上策。燕王朱棣也绝不会让建文帝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

  那么,既然建文帝有可能逊国出亡,他又去了哪里呢?综合各种资料,有如下几种说法:

  21逊国为僧,云游四方正如《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建文帝从南京逃出后,带着杨应能、叶希贤、程济两比丘一道,隐名易服,云游天下。学者根据地方志、遗迹、遗址

寻找山东省小云南 于氏族人

  山东省小云南  国内媒体首度公开报道对“小云南”千古之谜的探源,一年前报道原鞍山市铁西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胡忠奎历经20余年研究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