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士
士为知己者死,特别是古代名士,名士不一定都有主他们和食客不一样。
比如一代名士陶渊明: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田园诗人,是我国田园诗的开山鼻祖。
这是由于他对社会、对时空、对人生、对生死的彻悟;由于他的博学强记和丰富的人生实践;特别是由于他出类拔萃的文学天才,用白居易的话说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他的诗写得看似通俗,明白如话,但却表达了很高的情操和很深的哲理。
古代名士还有: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孔丘;他的学生曾子;兵家孙武;
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哲学家子思;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建筑工匠鲁班;围棋名手弈秋;军事家孙膑;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学孟轲;
汉代:医学家淳于意;西汉今文《尚书》的最早传授者伏生;文学家东方朔;经学家匡衡;文学家韦玄成;农学家汜胜之;文学家孔融;经学家郑玄;哲学家仲长统;文学家王粲;文学家刘桢;天文学家刘洪;
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经学家、训诂学家、郑玄孙炎;
晋代:数学家张邱建;文学家羊祜;玄学家王弼;文学家左思;书法家王羲之;
南北朝: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何承天;诗人颜延之;文学家鲍照;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文学家温子升;文学家王籍;思想家、教育家颜之推;名医徐叔向;医学家王叔和;史学有崔鸿;农学家贾思勰;
隋朝:画家展子虔;
唐朝:天文历算学家崔善为;诗人储光羲;文学家段成式;
宋朝:学者胡旦;文学家王禹锡;学者、文学家石介;医学家钱乙;文学家晁补之;医学家成无己;女词人李清照;抗金英雄、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
金代:历算学家张行简;水利家王居卿;围棋名手刘仲甫;古代建桥工程专家王辟之;画家张择端;金石学家赵明诚;画家梁楷;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丘处机;金末史学家孔元措;金代史学家、书法家党怀英;词人、学者周密;
元代:著名诗人和散曲家杜仁杰;史学家、文学家王恽;水利家贾鲁;文字学家杨桓;散曲作家、文学家张养浩;散曲家杨朝英;戏曲作家高文秀;农学家及活版印刷术的改进者王祯;戏曲作家康进之;历史地理学家、文学家于钦;四书五经注释者董养性;
明朝:机械家王诏;民间水利家白英;文学家谢榛;戏曲家李开先;散曲家冯惟敏;著名诗人、文学家李攀龙;抗倭名将、军事家戚继光;书画家邢侗;文学家、诗人于慎行;散曲作家刘效祖;名医毕荩臣;
清朝:文学家、药学家王象晋;戏曲作家、文学家丁耀亢;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薛凤祚;历史学家傅以渐;经济学家张尔岐;诗人宋琬;史学家马马肃;文学家田雯;诗人曹贞吉;史学家张昭潜;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戏曲作家孔尚任;书法、绘画家潘伍云;诗人赵执信;书画篆刻艺术家高凤翰;医学家黄元御;书法家刘墉;地方志学家李文藻;学者孔继汾;学者孔继涵;经学家、训诂学家郝懿行;民间名中医綦沣;著名金石学家、校勘学家和书法家许瀚;文学鉴藏家、古钱币学家李佐贤;金石学家陈介祺;医学家蔡玉珂;教育学家武训;著名金石文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艺术家孙中新;藏书家杨以增;著名学者和古籍编纂家马国瀚;金石学家吴式芬;针灸名医杨作质;兵器制造专家丁守存;名医臧应詹;史学家、书法家吴浔源。
〔姜 尚〕 周代齐国的始祖,军事家、政治家。
姜姓,吕氏,名望。
西周初年辅佐武王灭商有功,俗称“姜太公”。
兵书《六韬》,相传是他的著作。
〔孔 子〕 (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先师”。
〔管 仲〕 (?--前645)名夷吾,名仲,颍上(颍水之滨)人。
春秋初期政治家,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今传《管子》一书,系后人依托之作。
〔孟 子〕 (约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
邹(今山东邹城)人。
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著作有《孟子》。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亚圣”。
〔孙 武〕 字长卿。
齐国人。
春秋末期军事家。
其著作《孙子兵法》,是我国杰出的兵书。
〔诸葛亮〕 (181~234) 字孔明。
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著作有《诸葛亮集》。
〔王羲之〕 (303~361) 字逸少,琅琊临沂人。
东晋大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真迹无存。
〔扁 鹊〕 姓秦,名越人。
齐国渤海卢(今山东长清)人。
战国时医学家。
不叶呀,你也忒赖了点吧!可喜的是我比你更赖!如果你是兴趣爱好我可以帮你,如果你是为完成某任务而找人代劳,我不能助纣为虐呀。
这是对我负责更是对你负责。
这个资料够全的了该帮的我都帮了,分析自己分析,记忆深刻。
张仪 商鞅 韩非 很多,也都很有名,不知道你是什么标准!
战国时期,从王廷到社会底层,到处都可看到“士的身影。
探讨这个阶层的活动,对深入了解战国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与文化,很有裨益
杭州这座城市,水是灵魂。
作为世界上开凿最早的中国大运河,呈南北向贯穿杭州古城,数千年至今,依然静静流淌着。它成就了这座城市的经济,也沉淀了杭州悠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
古往今来,大运河流经杭州古城的各个地方,究竟发生过哪些有意思的事儿,有着什么样的风土人情,在这些年的社会发展中,又能看到怎样的今昔对比?
什么叫运河?《辞海》里的说法:运河就是人工开凿的航道,它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个是人工挖出来的,一个是用来运输的。
按照这个标准,《世界运河名录》里收录的运河就有500余条。
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全长3200多公里,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也是最长的运河。
既然是人工开凿,大运河本身是没有水的。那么,水源从哪里来?我们从南到北来看一看。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钱塘江、西溪、西湖都是供水大户
先来说说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打个比方,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是国土大动脉的南段,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总水管,它的水源来自杭城几大“供水商”。
钱塘江是第一大“供水商”。
1989年,三堡船闸建成,后来又在闸边建设了输水通道,现在,平均每天会引入约150万立方米的钱塘江水进入运河。
610年,隋朝开挖了镇江到杭州的江南运河。后来,在闸口、三廊庙一带设过龙山闸、浙江闸,钱塘江水能通过城中运河进入大运河。到南宋时,为了保护皇城,把龙山闸关掉了,大运河的船就不能通过龙山河进钱塘江了。
运河各个“供水大户”分布图(盛锐制图)
要说资历最老的,是西湖。
杭州最古老的运河是上塘河,是宝贵的世界遗产河道,在杭州境内有28公里。它的前生是秦朝时开挖的“陵水道”,所以俗称“秦河”,南宋《淳佑临安志》称这条河为“大运河”。这是我国古代文献中首次出现“大运河”概念。这条河作为大运河主航道,一直使用到元末张士诚挖通江涨桥至武林头的下塘河,也就是现在的大运河主线,但上塘河一直通航到1993年。上塘河的地势较高,经常缺水,过去靠西湖的水往北引入上塘河,让其顺利通航。
如今的西湖水,除自然水源外,主要靠钱塘江引水,从闸口泵站取水,经处理后从小南湖等6个入水口进入西湖。其中每天有20万立方米左右的量,从少年宫旁边东侧的圣塘闸出水口这里泄出,随后沿着古新河一直走个45公里左右,最后在左侯亭南侧汇入大运河。
西湖引配水工程图(龚子皓制图)
西溪的水系,也是一个“供水大户”。
其实西溪原来是自然水系。古代主要来自天目山,东汉开始修建西险大塘,苕溪的水引向太湖,西溪的自然水源主要靠余杭区西溪源村、云栖、桦树村一带山区的灵项溪供给。流入西溪湿地后,经余杭塘河、西溪河汇入大运河。余杭塘河早期从卖鱼桥一带走的,所以现在经信义坊的就是老河道,大概早在南宋时期就在了。现在余杭塘河的主河道、大运河、西塘河(也叫“小河”)在湖墅北路康家桥东侧水域“聚首”三河汇。
据历史记载,南宋时期,杭州如果发生特大旱灾,就会通过余杭塘河引水到八字桥这一带,用水车运到西湖,再输到内河网络,保障当时的首都城区用水。此外,现在大运河的河道地势是在杭州河道当中是最低的,因此,钱塘江以北杭州水网中,大大小小的河道,也都会向运河涌入水流,形成运河水网。
1878年钱塘县水道图
当然,当代的钱塘江引水工程日益成熟、完善,西湖的水、西溪湿地的水,大部分都是引自钱塘江。西溪湿地现在的主水源是从转塘一带引钱塘江水,沿着长11公里的隧道,在天目山路与留和路的交叉口一带注入西溪湿地为主的城西水网,最后经余杭塘河、西溪河进入大运河,每天的水量是85万立方米左右。
把钱塘江、西湖、西溪等涌入的江水、湖水、溪水加起来,每天大概有约300万立方米的水会进入大运河。
这300万立方米的水进入大运河之后,到了映月桥、德胜坝这里,每天会有30万立方米的水分到上塘河,剩下的就浩浩荡荡一路向北,经余杭流向嘉兴方向,与太湖的水网合并,然后进入黄浦江。发生洪涝灾害时,要通过“南排工程”向钱塘江排水。所以,杭州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重要水源地,真正称得上是大运河的“杭”极,而钱塘江以南又有浙东运河,杭州是名副其实的大运河枢纽城市,大运河是杭州的生发之河与生长脐带。
池塘和水柜装着水
用以运河来“保漕济运”
这些水普通百姓是不能用的
我们重点看看京杭大运河。
它贯通南北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可以说,五大水系河道的水,是大运河航道里最主要的水源。当然,还有天然雨水、沿运河的其他自然河道、湖水、泉水的补给。
不过,整条京杭大运河的各个段,流向各有不同。
像北京一带,从白浮泉开始往南流,到了通州转入天津,一直流到海河。天津以北的运河叫“北运河”,水是向南流的。
那么,整个京杭大运河的最高点,在哪里呢?在山东济宁的南旺。这个地方叫水脊,180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水脊就在南旺这个地方。
南旺分水枢纽在京杭大运河纵剖面中的位置图
南旺这个地方水源哪里来?
明朝时候有一位工部的部长(尚书)叫宋礼,他根据皇帝的命令来解决这个问题。他找到了当地的一个乡土水利专家白英。白英给他出了一个点子,就说南旺这个地方水源不解决,船肯定过不去。
于是,他们选了一个地方——大汶河,做一条坝,这就是戴村坝,现在还在,500米长左右,把大汶河截断,再挖一条河,这条河百把里长,把水引到南旺进运河,70%往北进入北运河流向天津方向,30%往南流,也就是所谓的“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再设一系列闸坝,控制水量。现在当地还有龙王庙等遗址,河道全部都在,可惜的是水没有了。南旺工程是世界上当时最先进的一个引水工程,解决了一个“水脊”问题,就是怎么过这个丘陵。
南旺水源图(来自书籍《汶上南旺》)
南旺以南的,济宁这里的水,又往南流了,从山东流到江苏,到淮安这里,分成两路,一路进入长江,一路通过淮河进入黄海。
黄河和京杭大运河是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影响极为深远的两条河流。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但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黄河的决口和泛滥更是给下游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害,以至于人们“谈**变”。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多千米,自隋炀帝开凿之后,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经济和交通命脉,在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沿岸城镇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南宋初年,黄河夺泗入淮,以河南开封为中心,北至山东聊城,南到江苏淮安的黄运交汇地区,成为明清时期河患最为严重、漕运和河工最为频繁的地区。
黄河严重的水患、繁忙的漕运和频繁的河工使得明清时期黄运地区出现了众多水神,其中就包括名目繁多的“大王”和“将军”。清人周馥所著《河防杂著》“水府诸神礼典记”中列有80多位水神,其中既有黄河河神,也有运河水神。清人朱寿镛《敕封大王将军纪略》记载了与黄河和运河有关的6位大王、64位将军。其中“大王”主要有金龙四大王(名谢绪)、宋大王(明工部尚书宋礼)、白大王(汶上老人白英)、黄大王(河南偃师人黄守才)、朱大王(东河河道总督朱之锡)、栗大王(河道总督栗毓美),“将军”则主要有陈九龙将军、杨四将军、王将军、党将军等。
在众多的水神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黄河河神和漕运保护神金龙四大王。金龙四大王,名谢绪,浙江钱塘县北孝女里(今浙江杭州良渚镇安溪)人,隐居在安溪下溪湾。因其排行第四,就读于金龙山,故称金龙四大王。南宋亡,赴水死。据说明太祖征战于吕梁洪时,谢绪的英灵曾骑白马率潮水助阵,遂被封为水神。他多显灵于漕运和河工危难之时,故不断得到官方加封。景泰七年(1456年),明朝政府采纳左都御史徐有贞的建议,建金龙四大王祠于沙湾。隆庆六年(1572年)六月,派兵部侍郎万恭前往鱼台致祭,正式敕封河神谢绪为“金龙四大王”。天启六年(1626年),册封为“护国济运金龙四大王”。清朝建立后,继承明朝的传统,将官方和民间对金龙四大王的崇祀推至顶峰。从清顺治三年(1646年)开始,清朝历代皇帝不断给金龙四大王敕加封号。至光绪五年(1879年),金龙四大王最后的封号为“显佑通济昭灵效顺广利安民惠孚普运护国孚泽绥疆敷仁保康赞翊宣诚灵感辅化襄猷溥靖德庇锡佑国济金龙四大王”。
“宋大王”指的是明初治理会通河的工部尚书宋礼。宋礼(1361-1422),字大本,河南省洛宁县人,敕封“宁漕公”“显应大王”。宋礼的主要事迹是治理会通河。他采纳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议,建汶上戴村坝,开挖小汶河,引汶水及山泉水济运,建南旺运河分水枢纽等项工程。宋礼治运成功,保证了明代漕运的畅通。正德七年(1512年),宋礼被尊为河神。为纪念宋礼治水有功,百姓在汶上、南旺建祠和庙并塑神像,以供祭祀。万历元年(1573年),被封为“开河元勋太子太保”。宋礼的治运功绩也受到后人的赞颂。清代康熙、乾隆两朝皇帝对宋礼进行追封,对其后代特别抚恤,清朝雍正时,敕封为“宁漕公”,光绪五年(1879年),敕封为“显应宋大王”。
“白大王”指的是明初帮助宋礼治理会通河的汶上老人白英。白英根据会通河的地势水情,提出以汶水作水源,筑堤引水,西注运河地势最高的南旺,然后向南北分流。其中六分北流到临清,接通卫河,中间设水闸十七座;四分南流至济宁,下达淮泗,解决了会通河水源不足的难题。宋礼采纳了他的建议,历时九年完成了开掘汶上南旺分水坝这一水利工程。工程告竣后,白英随宋礼进京复命,因劳累过度,行至德州桑园时不幸去世,时年五十六岁。白英死后,明清历代为他建庙立祠,广颂业绩。明正德七年(1512年),追封其为“功漕神”,建祠于南旺。清雍正、光绪皇帝追封他为“永济神”和“白大王”。
黄大王”,原名黄守才,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出生于河南偃师岳滩镇王庄村,自幼天资聪颖,思维敏捷,后潜心研读历代治水方略,著有《禹贡注疏大中讲义》《治河方略》等书。黄守才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是治水济民。古时,由于伊河、洛河和黄河中下游经常泛滥成灾,这些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通志》《河南府志》《大清会典》《黄运两河纪略》以及洛阳、偃师的地方志均记载了他治水的功绩。人们称赞他“功并神禹”“活河神”。历代清帝都给他追加封号,竟达十二字之多。康熙年间,封其为“灵佑襄济王”,并祀“金龙四大王”。道光十一年(1831年)五月,加封其为“灵佑襄济显惠昭应王”。光绪五年,加封为“灵佑襄济显惠赞顺护国普利昭应孚泽绥靖普华宣仁保民诚感黄大王”。
“朱大王”指的是清顺治年间的东河河道总督朱之锡。朱之锡(1622-1666年),字孟九,浙江义乌人。清顺治三年(1646年)进士,历任弘文院侍读学士、吏部侍郎。顺治十四年(1657年)以兵部尚书衔出任河道总督。朱之锡治河近十年,驰驱大河上下,不辞劳瘁,筑堤疏渠,积劳成疾,但仍抱病不息,北往临清,南至邳、宿进行视察,以致一病不起,于康熙五年(1666年)病逝。时人评价:“之锡治河十载,绸缪旱溢,则尽瘁昕宵;疏浚堤渠,则驰驱南北。受事之初,河库贮银十余万;频年撙节,现今贮库四十六万有奇。核其官守,可谓公忠。”当时,徐、兖、扬、淮一带群众称颂他的惠政,死后把他视为“河神”。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南巡河工时,追封他为助顺永宁侯,春秋祀祭,民间称之为“朱大王”。
“栗大王”指的是清道光年间河南山东河道总督栗毓美。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又字友梅,号朴园,又号箕山,山西省浑源县人。清嘉庆七年(1802年)以拔贡考授知县,后历任知州、知府、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主持豫鲁两省河务。栗毓美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病逝,任河督虽仅五年,但治绩卓著,他创立的抛砖筑坝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清史稿》评价:“毓美治河,风雨危险必躬亲,河道曲折高下向背,皆所隐度……在任五年,河不为患。殁后吏民思慕,庙祀以为神,数著灵应,加封号,列入祀典。”光绪五年,加封其为“诚孚普济灵惠显佑威显栗大王”。endprint
如果说“大王”基本上是由工部尚书、河道总督等治河理漕名臣和已被渲染得神乎其神的某些天才人物转化而来,那么“将军”们生前则大半是下层官吏、河兵和平民。具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由治河的下层官吏转化而来。这些人生前忠于职守,死后被人们怀念,逐渐赋予其水神功能。《敕封大王将军纪略》中所记的两位“王将军”属于这一类。其中的一位名王仁福:“江苏太湖厅人,监生,以同知分发东河。同治六年署理祥河同知。是年八月,黄河陡涨,工程危险,抢埽落水身故,大溜登时外移。七年伏秋汛,化身登埽,工程平稳,绅民咸钦神异。”另一位名王漠:“字涔皆,浙江归安人。少孤,读书不屑为词章之学,从兄治习河务,尽得要领。嘉庆二十五年投效东河,补祥符南岸主簿。积功累迁祥符县丞、德州州同、中河通判,先后署郑州州判、睢州洲同、睢宁通判,咸尽力修守,民多颂之。道光二十一年夏六月,河决开封下南厅,前任以疏防被谴檄,公调是缺。会河势日追汴城,昼夜守御,卒得无患。秋九月,蒲城相国奉命治河,使掌祥工东坝。凡进占镶埽诸要工皆责成之。于是,陈机宜,除积弊,冒风雪,任劳怨,犯危难者三阅月。次年春正月壬子,金门仅存数丈,克期合龙,掌坝者益并力。甲寅夜半,门占甫下,水势尤烈,公率兵役挑灯登其上,指挥未竟,倏大风暴起,溜急埽蛰,一时并没。事闻,特诏轸恤入祀昭忠祠,予云骑尉世职。厥后河工凡遇险要,往往见双灯前导。幻身御患,灵迹昭著,绅民咸钦。”
第二类是生前有异常表现的人,杨四将军可为典型。《敕封大王将军纪略》中关于这位将军的记载是:“将军,河南温县人……明永乐间,时年十二,邑水暴涨……忽失足落水,父大哭,俄见乘板嬉笑,欲呼之,复入水,伸手作龙蛇状,顺流东下。是夜乡人同梦,言受封为将军。康熙年间敕封为将军。”
第三类将军的形成与治河工程中的人殉大有关系。中国早在奴隶社会就有人殉的陋习,河神祭祀过程中献祭牲畜等物品的习俗也是由来已久。虽然以人祭河始于何时何地现在已无从考究,但是在人们的头脑中确有这种迷信倒是不容抹杀的事实。《敕封大王将军纪略》中所记的党将军就是一例:“将军讳住,河南封邱县人,为河夫。顺治二年,荆隆决口,钦使敦请黄大王求策,王至,令点河夫内有将军,王留之,日是人将为神,命送百金于其家,卷将军入埽中,入水少顷,见一蓝手如箕出水面,官民恐怖,请王视之,叱日封汝将军之职,随班侍直,手即隐。堤工告成。”
由于河患的严重性以及漕运和河工的重要性,至清代,人们对“大王”“将军”的迷信可以说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上到皇帝、治河理漕官员,下至地方官员、普通百姓,无不趋之若鹜,争相崇祀。其形式千种百样,在众多文人笔记小说中有着大量记载。
清人百一居士《壶天录》记载:“物英灵于龙,时而天矫云中,时而盘旋海曲,大小变幻,其用糜穷,因所宜尔。乃有所谓大王将军,皆河工官员,殁以成神,幻化若小龙,长不盈尺,细裁如指,身类蛇而头则方,隐隐露双角。有满身金色者,有具金砂斑者。位尊者王,其身小;位卑者将军,其身略大,名号不一,最著者为金龙四大王……此外又有栗大王、朱大王等号,将军亦甚多。老于河务者能一一辨之。大江以北,素奉金龙四大王。清浦为河工总汇所,大王来者愈伙。有一岁而至十数位者,或当春夏之交,潮汛泛涨,或于漕船北上,河水缩小,大王皆先期而至。其来也,先后次第不相谋;其去也,一朝而空之,漫无形迹。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者欤?大王观剧,当出见时,河宪赴河干,以朱盘引之入,覆以黄纸,舁送大王庙,日使伶人演剧,去而后止。每点一剧,以头点为准。大率琶簧诸曲,昆腔则未有演者。演时昂首观看,盘旋自得,毫无所怖。一日中,颜色不一,名日换袍。其他灵异概难枚指。”
清人薛福成《庸庵笔记》卷四《述异》记载:“鬼神为造化之迹,而迹之最显者莫如水神,黄河工次每至水长之时,大王、将军往往纷集,河工、吏卒、居民皆能识之日某大王、某将军,历历不爽。”同治十二年(1873年),河决贾庄,山东巡抚丁宝桢亲往堵塞。“以是年冬十二月开工,颇见顺手,而大王将军绝不到工。至光绪乙亥二月间,险工叠出……十七日,栗大王至;越日,党将军至;又明日,金龙四大王至……闻河工凡见五毒,皆可谓之大王、将军,如蛇、蝎虎、蟾蜍皆是也。然托于蛇体者为最多,但其首方,其鳞细稍与常鳞不同,位愈尊,灵愈显,则形愈短。金龙四大王长不满尺,降至将军有长三尺余者,又如金龙四大王金色,朱大王朱色,黄大王**,栗大王栗色,皆偶示迹象,以著灵异。”
清末大臣陈夔龙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调任河南巡抚。在其《梦蕉亭杂记》中谈到了他在河南巡抚任上所见诸“大王”的情形:“余于光绪癸卯秋,抵豫抚任。省中有大王庙四,将军庙一,巡抚莅新,例应虔诚入庙行礼。越日,黄大王到。河员迎入殿座,余初次瞻视,法身长寸许,遍体着浅金色,酷嗜听戏,尤爱本地高腔,越三日始去。后巡视南北各要工,金龙四大王、朱大王均到。余回省后,时值乡试届期,入闱监临,夜中不寐,偶思栗大王尚未见过,不识有一面之缘否,讵至诚竟感神,翌日,内帘值役之老兵禀报:栗大王已在闱中第几房之窗下。当即率同提调、监试两道,齐集至公堂,派员入内帘,用彩盘资出,安坐堂上,焚香行礼。并用余所乘大轿全副彩仗,启门舁往大王庙中,供祀如礼。”
黄芝岗先生在其《中国的水神》一书中说:“大王、将军都是蛇,正确一点说,法身都是蛇形。蛇也是像平常的蛇;但蛇身是金色的,蛇头是方形的。这些蛇被堤工和船户们发现了,他们说,这是什么大王,什么将军。官便虔备一只盘子,由庙祝按大王、将军的名号祝这些蛇登盘子了。祝的是黄大王,蛇不登盘,那便是栗大王;祝的是栗大王,蛇不登盘,那便是王将军。”
而黄河一带的民众,如果在河边某个地方遇到了“大王”或是“将军”,必须报告地方长官,地方官员便带着巫师亲自前去迎接。接大王的时候唱着祝辞把蛇先放在一个盘子里,然后再放进轿子里抬入庙中供奉。或者是蛇登盘子后,“它便蟠在盘里,将蛇头从盘心昂起来,官用头顶着盘子,将蛇送到大王庙里,香花供养”。而且每年祭祀河神的时候,都必须演戏酬神,因为大王和将军是喜欢看戏的,“蛇也能点戏的;那便是用一支红纸裹的牙筷,由庙祝从盘里挑起蛇身,供桌上铺一张黄纸写的戏单,庙祝用筷举起蛇来,从左边到右边,蛇便垂头吐舌,在它爱看的戏名下着一点(小口水涎)。这当然靠庙祝的手法;但便算点了戏了。在这些蛇里面,黄大王最爱点戏,因为他最爱听戏”。
由以上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明清文人笔记小说中对“大王”和“将军”的描述普遍带有强烈的迷信和传说色彩。现在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在当时看来却很正常。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当时的官员和民众在面临河患和险阻束手无策、人力难施之际,唯一能做的就是求助于神灵,希望“大王”和“将军”显灵,以求水患平息,运道畅通。当愿望实现后,又把所有的功劳归为神明,敕加封号、颁发匾额、修建庙宇、隆重祭祀、演戏酬神,种种酬神举措不胜枚举。明清时期黄运地区“大王”和“将军”信仰的盛行,无疑是当时水患严重、治河技术落后的重要表现。当然,我们在批判其落后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endprint
1、“白”有纯洁之义,亦象征品德之高洁,白姓族人莫不以此严于律己,以家规家训克己昌明,世代流芳。
2、白姓名人古以有之,文坛多俊秀,“居易倡文合时事,长庆集中载功德”为其写照。
3、白姓虽历经迁徙,但仍为一典型北方姓氏。
4、白姓字行辈份亦文采飞扬,字字珠玑。如白方坚所撰《白氏家谱》中河北沧州白姓一支字行为:“玉寿克显,云亭松平,品宏茂令。” 白起源于 息县白士店 分布:河南、宁夏、甘肃、广西、浙江、安徽、江西、江苏、广东、福建、闽、粤、台湾、新加坡 白姓的来源比较复杂,有许多互无关系的支派。《元命苞》云:“炎帝臣有白阜怪义之子,为神农通水脉,当为白姓之始。”这是白姓的一支。 《新唐书宰相世系》上说:“白氏出自姬姓。周太王五世孙虞仲封于虞(山西平陆东),为晋所灭。虞之公族井伯奚作为晋国伯姬的陪嫁奴隶到了秦国,后来得到秦穆公的赏识,受邑于百里,因号百里奚。奚生视,字孟明,古人皆先字后名,故称孟明视。孟明视有二子:一曰西乞术,二曰白乙丙,其后以为氏。”白乙丙的后代以白为姓,形成了白姓的又一支。因春秋时的秦国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故这支白氏起源于今陕西。 白居易自述白氏先祖世系的《太原白氏家状二道》说:“白氏芈姓,楚公族也。楚熊居太子建奔郑。建之子胜。居于吴楚间,号白公,因氏焉。”此白姓是春秋时楚国公族的后代。 此外,传说古代南方有个白民国,唐代在其地置白州(治所为今广西博白县),当地人以地为氏,也称白氏。此即《姓氏寻源》所云“《逸周书》白民之国,今之白州,或有以地为氏者”。 白氏早期主要分布于秦、楚、魏等地。战国时,秦国有名将白起,(今陕西眉县)人,屡战获胜,公元前278年攻克楚都郢,因功封武安君,后被逼自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因思其功,封其子白仲于太原,子孙世为太原人。 《新唐书》说白起是白乙丙的裔孙,而《太原白氏家状二道》则说白起是白公胜的裔孙。白仲23世孙白邕,任北魏太原太守,邕五世孙白建,北齐五兵尚书,因功赐田韩城。白建曾孙白温,任唐朝检校都官郎中,迁华州下(今陕西渭南东北),第六子白,任巩县令,居郑州,生五子,各以其官散居四方。白长子白季庚,任襄州别驾,生四子,次子就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白居易晚年居洛阳香山,成为白氏迁洛始祖,其后代分衍今河南为淮阳(古陈州)、偃师、伊州、宜阳、巩义、郑州、新郑、沁阳等地,枝繁叶茂。此外,白氏在秦汉时期有迁至今山东者,如西汉白光为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西南)人;隋唐时期有迁至今宁夏、甘肃、广西者,如唐代白孝德为安西(府治今甘肃临潭县东)人,白耸为马平(今广西柳州)人,这时还有一些其他姓氏的人改姓白;宋、明时期还分布于今浙江、安徽、江西、江苏、广东、福建、河北以及东北、西北的一些地方。自清初开始,闽、粤白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移居新加坡等国者。 白氏在文化方面取得最突出成就的人物是白居易。他是唐代中期诗人,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被称为“诗史 ”。此外,战国时有两个白圭,一为贸易理论家,一为水利专家。隋代有灵武(今属宁夏)人白瑜举,于大业九年(613年)起义,起义军曾发展至数万人。唐代还有文学家白行简(白居易之弟),唐宣宗时宰相白敏中。五代后周有中书令白文珂。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代表作品《墙头马上》,元末有红巾军将领白不信。明代有水利专家白英。清代有书法家白云上、名臣白准泰。近现代有豫西农民武装起义领袖白朗,地理学家白毓昆,国民党桂系首脑白崇禧等。 如今,白姓在中国姓氏中居于第73位,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在回、蒙古等民族中也有较多人口。
孔子像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
墨子,约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dí),鲁人
孙武,字长卿,前544-前470年,汉族[1][2],齐国(今山东省惠民县)人。是兵家流派的代表人物。
山东省历史上名人辈出,不胜枚举。
春秋时期有:齐国大夫晏婴;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孔子;他的学生曾子;兵家孙武;
战国时期有:名医扁鹊;哲学家子思;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建筑工匠鲁班;围棋名手弈秋;军事家孙膑;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学孟子;思想家_梁赤;
汉代有:医学家淳于意,其女儿使废肉刑的缇萦;水利家_宽;西汉今文《尚书》的最早传授者伏生;文学家东方朔;经学家匡衡;文学家韦玄成;农学家汜胜之;文学家孔融;经学家郑玄;哲学家仲长统;文学家王粲;文学家刘桢;天文学家刘洪;;
三国时期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经学家、训诂学家、郑玄孙炎;
晋代有:数学家张邱建;文学家羊祜;玄学家王弼;文学家左思;书法家王羲之;
南北朝有: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何承天;诗人颜延之;文学家鲍照;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文学家温子升;文学家王籍;思想家、教育家颜之推;名医徐叔向;医学家王叔和;史学有崔鸿;农学家贾思勰;
隋朝有:画家展子虔;
唐朝有:天文历算学家崔善为;诗人储光羲;文学家段成式;
宋朝有:学者胡旦;文学家王禹_;学者、文学家石介;医学家钱乙;文学家晁补之;医学家成无己;女词人李清照;抗金英雄、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
金代有:历算学家张行简;水利家王居卿;围棋名手刘仲甫;古代建桥工程专家王辟之;画家张择端;金石学家赵明诚;画家梁楷;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丘处机;金末史学家孔元措;金代史学家、书法家党怀英;词人、学者周密;
元代有:著名诗人和散曲家杜仁杰;史学家、文学家王恽;水利家贾鲁;文字学家杨桓;散曲作家、文学家张养浩;散曲家杨朝英;戏曲作家高文秀;农学家及活版印刷术的改进者王祯;戏曲作家康进之;历史地理学家、文学家于钦;四书五经注释者董养性;
明朝有:机械家王诏;民间水利家白英;文学家谢榛;戏曲家李开先;散曲家冯惟敏;著名诗人、文学家李攀龙;抗倭名将、军事家戚继光;书画家邢侗;学者焦_;文学家、诗人于慎行;散曲作家刘效祖;名医毕荩臣;
清朝有:文学家、药学家王象晋;戏曲作家、文学家丁耀亢;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薛凤祚;历史学家傅以渐;经济学家张尔岐;诗人宋琬;史学家马马肃;文学家田雯;诗人曹贞吉;史学家张昭潜;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戏曲作家孔尚任;书法、绘画家潘伍云;诗人赵执信;书画篆刻艺术家高凤翰;医学家黄元御;书法家刘墉;地方志学家李文藻;学者孔继汾;儒医孔继_;学者孔继涵;经济学家、训诂学家郝懿行;民间名中医綦沣;文字学家王_友;著名金石学家、校勘学家和书法家许瀚;文学鉴藏家、古钱币学家李佐贤;金石学家陈介祺;医学家蔡玉珂;教育学家武训;著名金石文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艺术家孙中新;藏书家杨以增;著名学者和古籍编纂家马国瀚;金石学家吴式芬;针灸名医杨作质;兵器制造专家丁守存;名医臧应詹;史学家、书法家吴浔源。
一提到白英的名字,人们马上会联想到“汶上老人白英”和戴村坝、南旺分水的故事。白英对山东境内运河两岸的地形和水情非常熟悉,又热心水利,他成功地解决了运河中段水源不足的问题,为大运河全线的航行畅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纵贯祖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许多闻名世界的规模巨大的工程之一。它北起北京,南达杭州,全长共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流经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
在古代,大运河是全国南北的交通干道。为了维持国家的开支和满足统治者骄奢*逸生活的需要,历代封建统治者每年都要从江南搜括巨额粮米和财物,运到北方,称为漕运。 京杭大运河在山东境内的临清到济宁河段,地处丘陵地带,地势高,水源不足,因此多数河段岸狭水浅,不能通行重载船只。此外,又常受到黄河决口的影响,河床经常淤塞,因而运河航运时断时续。
明初建都南京,南北大运河没有受到重视。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怎样改造大运河,保证漕运畅通,就成为明王朝亟待解决的问题。 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等人奉命征调民夫十六万五千多人,疏通运河,重点放在山东丘陵地带的会通河段(从临清到须城安山)。但是会通河缺乏水源,宋礼等治河官员对提高会通河航运能力这一关键问题毫无解决办法。后来,采纳了汶上县民间水利专家白英的建议,才使会通河得到了充足的水源,大大提高了运河的航运能力。
白英认真总结了会通河水源不足的原因,认为主要是以前选择的分水点不合理。白英经过仔细勘察分析,建议把位于会通河道最高点的南旺镇作为分水点,称为水脊。白英又全面分析了会通河附近的河流、水源分布情况,看到在河的东侧,南旺镇南面有沂水、泗水、洸水,水源比较丰富;南旺镇北面只有大汶河,它分成两个支流,一支向北流经东平县境入海,一支向南流入洸水。为了解决南旺镇北面水源不足问题,白英建议改建元朝的堽城坝,阻止汶水南支流入洸水;同时在东平县的戴村修筑拦水坝(即戴村坝),阻止汶水北支入海,把大汶河的全部水量和它沿线的泉水溪流引到南旺注入会通河。他还建议在南旺修建分水闸门,使六分水向北流到临清,接通卫河、四分水向南流到济宁,会同沂、泗、洸三水入黄河(当时黄河是经徐州再折向东南,到淮阴和淮河汇合入海的)。为了便利航运,白英针对地形高差大、河道坡度陡的特点,建议在南旺南北共建水闸三十八座,通过启闭各闸,节节控制,分段延缓水势,以利船只顺利地越过南旺分水脊,经临清直达京师。 为了保证充足的水源,白英还建议利用天然地形,扩大会通河沿岸的南旺、安山、昭阳、马场等处的几个天然湖泊,修建成水柜,并且设置斗门,以便蓄滞和调节水量。同时,开挖河渠,把附近州县的几百处泉水引入沿河的各水柜。
由宋礼为知己作后盾,作为总工程师的白英,进行了八年的艰苦卓绝的劳动,并完成了伟大的大运河南旺枢纽工程在坎河口修戴村坝,逼汶水南行;开挖八十里长的小汶河,引汶水南到南旺;怕汶水旱时不足,又于运东地区挖掘三百余泉,分成五派水系济运;在南旺汶水入运处筑砌一道三百米长的石护坡,并在迎汶处建了一个鱼嘴形的分水水脊,汶水“三分下江南,七分朝天子(北行)”;沽头至临清间建起三十八座闸坝,调节水量;设立安山、南旺、马踏、昭阳四湖为水柜,涝时蓄洪,旱时济运。
从此,沟通南北的大运河畅行无阻,漕运能力大大提高,每年从东南运粮米几百万石(最高达到五百万石),接济京师。大运河真正成为南北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对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永乐十七年(公元一四一九年),南旺水利枢纽工程告竣之后,工部尚书宋礼带着布衣白英进京复命。走到德州桑园驿,已被八年的过度操劳榨尽心力的白英,竟然呕血而死,遗嘱葬于彩山(汶上县城东北)之阳。至为悲伤的宋礼深知老友的心思,他是死后也要听汶流泉突、看坝安湖宁、迎送运河的帆来帆去啊。悲伤的宋礼谨遵知音的遗愿,返回汶上,将白英葬于彩山之阳,而后回京,将白英的功绩奏明了皇上。这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官,能于乡野间识得英雄,更不仗势贪功为己。白英死后,明清历代为他建庙立祠,广颂业绩明永乐皇帝追封他为“功漕神”,清乾隆皇帝勋封为“永济神”,光绪皇帝勋封为“白大王”。至今山东省汶上县南旺镇仍保存着占地56000多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分水龙王庙。
南旺分水工程具有历史长,效益显著的特点,有关专家认为,该工程堪与都江堰工程相媲美。直至1855年黄河决口北徙、运河停运,才逐步废弃不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罡城坝和戴村坝仍旧维护使用于灌溉、防洪和河道整治等。中国著名民间水利专家白英作出的巨大贡献一直被世人所称赞。
儒家先贤
荣子(前542~前470年) 名旗,字子祺,春秋时期鲁国中都邑(今汶上县)人,生于周景王三年(前542年),卒于周元王六年(前470年),终年73岁,葬于昙山厌次岭(今汶上县白石乡昙山西北麓)。
东汉大臣
衡方(106-168) 字兴祖,东汉平陆(今汶上)人。原系唐尧苗裔,本姓伊。其祖父曾任左冯立羽 职,父曾任庐江太守,兄曾任雁门太守。衡方幼年聪颖好学,通晓诗书,敦厚达礼。成年后,郡州推举为孝廉,官拜郎中。后任丘侯相,胶东令。因他居官清廉,能剿奸扶正,振滞起旧,兴利除弊,故而威名远震。皇上将其功绩录入勋册,给予表彰。后任命为卫尉卿,掌管门卫屯兵,守护皇宫,直至永康末年,仍在桓帝身边任职。于建宁元年二月五日病卒,终年63岁,葬于次丘镇后店村南300米处。
西晋名将
马隆,生卒年不详,字孝兴,东平平陆(今汶上)人,西晋名将,兵器革新家。
马隆自幼便智勇兼备,好立名节,魏兖州刺史令狐愚被诛杀,为避免牵连,全州竟无一人敢为其收尸。马隆让武吏装成愚蠢之人,用自己的家财为其殡葬,并服丧三年,种植松柏,期满后才回来,此事在当时传为美谈。后代理武猛从事。著有《风后握奇经》一卷,其述多有发明,并写有阵图于后。
元朝重臣
曹元用(1268~1330) 字子贞,元代中叶汶上人。自幼酷爱读书,入仕后初任镇江路儒学正,成宗末年,任满游学京师,得翰林学士承旨阎复的赏识,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改任御史台掾史。为人精明强干,刚正敏捷,与元明善、张养浩号称三俊。
农民水利专家
白英(1363~1419) 字节之,康驿镇颜珠村人,农民水利专家。晚年被举为一乡之“老人”(即乡官。《明史·食货志》载:须选“年高为众所服者”)。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黄河决口于河南原武,元代开凿的大运河淤塞400余里。几年后,明成祖肇建北京。沟通漕运,遂成当务之急。乾隆皇帝6次南巡,每次都于南旺停舟礼祭,题诗勒石。汶上及鲁西南一带,至今仍广泛流传着“白英治水”、“白英点泉”等动人传说。
孔毓珣 字东美,孔子六十七世孙。其高祖贞宁为守先圣之道始移家汶上,父兴洪,福建按察使。毓珣历守边郡,皆因俗为治,兴利除弊,边民安之。再举卓异。五十五年,迁湖广上荆南道。筑堤捍江,百姓称“孔公堤”。
晚清闽浙总督——刘韵珂
两广总督——张宏建
明朝四尚书——吴岳
明朝四尚书——王杲
明朝四尚书——路迎
宋代散文家——穆修
“三乐”乐者——荣启期 华东著名的抗战诗人——孟繁强
抗日英雄——孟繁荣
抗战文人——陈伯衡
二炮原副司令员——张余亭
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明朝湖州府乌程县人(今属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明朝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世界水利泰斗、德国人恩格斯教授叹服道: “潘氏分清遥堤之用为防溃,而缕堤之用为束水,为治导河流的一种方法,此点非常合理。”高傲的西方人这才开始对中国古代的水利科技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中文名: 潘季驯
外文名: Pan Ji xun
别名: 字时良,号印川
国籍: 中国 明朝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州府乌程县人
出生日期: 大明正德十六年(西元1521年)
逝世日期: 大明万历二十三年(西元1595年)
职业: 水利学家
主要成就: 发明“束水冲沙法”治理黄河
代表作品: 著作有《宸断大工录》《两河管见》《河防一览》《留余堂集》
明代水利专家白英
白英者(1363-1419年),始祖原籍山西洪洞县,明初迁于汶上,居城东北彩山后的白家店村,以耕稼为业,自幼聪明好学,博古通今,精通地理水势。史书上称他“博学有守,不求闻达”。
当时大运河淤塞后,每逢汛期,运河两岸一片汪洋,洪水退后,断壁残墙,田野荒芜,秋风凄凉,哀鸿遍野,民众苦不堪言。白英每念及此,常嗟叹不已,立志要为解决水患而贡献力量。宋礼私访时,白英见其态度虔诚,便根据自己十多年时间观察的汶上、东平、宁阳、兖州、泰安等20多个县州的地形水势,提出:在汶河戴村附近,拦河筑坝抬高丈二尺;再挖输水渠一条将水引到南旺入京杭运河。南旺地形较高成为水脊,可南北分流,形成“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之势,大运河可通矣!宋礼欣然采纳,并邀请白英共建这一工程。当时白英已年逾半百,但精力充沛。他废寝忘食,不辞劳苦,亲自规划指挥工程施工。
他在大汶河上选取了南岸直依松山之麓,北五里与龙山对峙的南城村附近修建戴村坝,遏汶河入海之路,又在坝的上游南岸,开挖了小汶河,南达运河的“水脊”汶上县南旺处。在小汶河与运河交汇处的丁字口,筑砌了一道近300米的石护岸,还在河底部设了一个像鱼脊形状的“石拨”,由“石拨”冲击下来的汶水分流南北。改变石拨的形状、方向和位置即可调整南北分流比例。此举主要意图是使水按需要量南北分流。又南到沽头,北至临清,改建了38座闸坝,利用“分水脊背”的偏差度和石护岸、水闸等工程设施来缓解急流冲击和调控水量,民间所传的“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便是当时分流的比例。后经考证,实际分流比例近于六比四,可见当时分流比例是基本正确的。以后又在南旺南北建了闸,使南北分流更加完善。
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水利专家白英规划建造的戴村坝枢纽工程竣工,随宋礼进京复命,至德州,其劳苦憔瘦之躯,呕血而殁。宋礼送葬于汶上彩山之阳,死后仍能视汶水、听泉涌、看戴坝、望三湖,朝廷封白英为“功漕神”。建祠于彩山村,赐祭田500多亩,子孙守祠奉祀。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工部主事胡缵撰写了《白英老人祠记》,并有联“天下无二老,泉河第一功”。
为纪念“引汶济运”的功臣,明正德年间奏请建宋公祠、白公祠、分水龙王庙于南旺汶运交汇处的运河右岸。清朝皇帝曾六次南巡,都在南旺分水口留下了诗篇,对宋礼、白英治水功绩备加赞赏。(张玉国)
历史上著名的士
本文2023-10-03 07:59:3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63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