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姓的姓氏文化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3收藏

浦姓的姓氏文化,第1张

郡望

京兆郡: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是上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

豫章郡:亦称南昌府、南昌郡。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楚、汉之际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历陵、彭泽、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后期曾改为钟陵县,再后又改为南昌。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清诸朝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其时辖地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

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

豫章堂:以望立堂。

广平堂:三国时期浦仁裕撰有著名的《广平记章》十五卷,族人因以为堂。 江苏无锡前润浦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诵芬录二卷,始修於明弘治年间,(清)浦起龙重辑,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无锡前润浦氏续修宗谱二十卷,首一卷,续诵芬录上下卷,(清)浦崧纂修,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世守堂刻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无锡前润浦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诵芬录五卷,(清)浦廉珠编辑,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义庄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无锡前涧浦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诵芬录二卷,(清)浦起龙等纂修,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无锡市博物馆、南京市图书馆。

江苏吴县浦氏金阊支家谱,(清)浦仁溢、浦仁寿纂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清]浦象贤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无锡市博物馆、南京市图书馆。

苏无锡锡山浦氏续修大统宗谱二十四卷,(清)浦还珠纂,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常熟浦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注:先祖为[宋]浦晋、浦振,始祖为[明]浦应。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无锡市博物馆、南京市图书馆。

云南宣威浦氏族谱上下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2003年续修计算机排印本。现被收藏在云南省宣威市榕城镇普家山村浦氏宗祠。

江苏靖江浦氏宗谱十六卷,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靖江县惠丰乡。

江苏无锡前润浦氏八修本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诵芬录九卷,世系图四卷,(民国)浦大伦辑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追远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山东蓬莱、黑龙江浦氏字辈:“龙廷国大文宝士全甲振培生”。

辽宁鞍山浦氏字辈:“生有可永文玉富贵长春”。 四言通用联

才人望重;御史风高:

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无锡人浦源,字长源,号海生,能诗善画。明初到闽中,与福清人林鸿、闽县人周元、侯官人黄元、长乐人王恭等号称“十才子”。后官晋府引礼舍人。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文登人浦铉,字汝器,明正德年间进士,历官洪洞知县、监察御史。明嘉靖年间官陕西按察使。前后上疏四十余件,都关系到军国大计。后以论救御史杨爵忤旨,系狱杖死,人以为冤。

七言通用联

荣列闽中十才子;誉满建宁一清官:

上联典指明朝诗画家浦源,无锡人。游于闽中,与林鸿辈号为“十才子”。官晋府引礼舍人。下联典指明朝监察御史浦镛,字廷用,上元人。成化间擢建宁知府,以清勤世俭为治,民怀之。

诗学正宗光艺苑;读杜心解耀文坛:

上联典指明朝时期唐府教授浦南金,字伯兼,嘉定人。嘉靖举人。博学好古文辞,由归安教谕擢国子助教。殁无赢资。有《诗学正宗》等。下联典指清朝时期苏州府教授浦起龙,字二田,无锡人。清雍正进士,著有《读杜心解》等。

望出京兆声名著;源自浦邑祖脉长:

全联典指浦氏的郡望和得姓源流。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京兆名宗,贤孙济美;平章佳记,才士交推:

全联典指三国时期曹魏国学者浦仁裕,著有《平章记》十五卷。

千余家,流风尚永,欲求法祖,先在敬宗;六百年,世泽孔长,既拓武功,复昭文德:

云南省宣威市浦氏宗祠对联,宗祠内坐有浦氏二将军:浦文明为明朝武略将军;浦在廷为孙中山授以少将军衔、称商贾将军。

种,浦,洗在姓氏里怎么读?

种chóng

浦pǔ

洗xiǎn(也通用“冼”,比如我国国歌的作曲者冼星海)

“蒲”这个字在姓氏中念什么?

蒲只有pú一个读音,作姓当然念pú

〈名〉

(1)

(形声。从水丱,浦声。本义:植物名。香蒲)

(2)

同本义 [cattail]

蒲,水草也。可以作席。――《说文》

有蒲与荷。――《诗·陈风·泽陂》

共其苇蒲之事。――《周礼·泽虞》。注:“以为席。”

男执蒲璧。――《周礼·大宗伯》。注:“蒲为席,所以安人。”

(3)

又如:蒲甸儿(亦作“蒲垫”。用蒲草编的坐垫);蒲柳(比喻身微低贱);蒲草毛窝(一种用蒲草编成的深帮圆底鞋子,里面杂有鸡毛、芦花等物);蒲鞭示辱(以薄为鞭,薄罚示耻);蒲帆(用蒲叶编成的船帆)

(4)

菖蒲 [calamus]。如:蒲节(端午节);蒲人(以菖蒲扎成的人像);蒲酒(菖蒲酒);蒲练(用蒲之纤维织成的布);蒲艾(菖蒲与艾草)

(5)

即今人所称“水杨”。也称“蒲杨”、“蒲柳” [big catkin willow]

不流束蒲。――《诗·王风·扬之水》

(6)

又如:蒲柳(植物名,即水杨。质性柔弱且又树叶早落,所以用来比喻衰弱的体质);蒲姿(蒲柳之姿);蒲杨(蒲柳)

(7)

用草盖的圆顶屋 [covering of thatched cottage]。如:蒲屋(茅屋);蒲室(茅屋);蒲庵(草庵)

(8)

樗蒲 [dice]。古代一种游戏,像后代的掷色子。如:蒲戏(樗蒲之戏);蒲弈(樗蒲之戏)

(9)

同今“葡萄” [grape]。如:蒲萄;蒲陶;蒲桃

(10)

古邑名 [Pu prefecture]

(11)

春秋卫地,战国属魏。在今河南省长垣县

(12)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隰县西北

(13)

姓。如:汉有蒲昌、蒲遵

〈动〉

(1)

伏地而行 [crawl]

奉壶饮冰以蒲伏焉。――《左传·昭公十三年》

(2)

又如:蒲伏(匍匐。伏地而行);蒲服(蒲伏,伏地膝行);蒲望(蒲伏)

蒲棒,蒲棒儿

púbàng,púbàngr

[cattail's spike] [口]∶香蒲的花穗,形状像棒子

蒲包

púbāo

[cattail bag] 用香蒲叶编成的装东西的用具

蒲草

púcǎo

[the stem or leaf of cattail] 香蒲的茎叶,可供编织用

蒲墩儿

púdūnr

[cattail mat] 用香蒲叶、麦秸等编成的厚而圆的垫子,农村中用作坐具

蒲服

púfú

[sit on the ground] 以跪姿坐于地上

古代席地而坐,两膝著席,跟跪着差不多,所以《战国策》里说伍子胥“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吕淑湘《语言的演变》

蒲公英

púgōngyīng

[dandelion] 多年生草本植物(Tarax acum mongolicum),全株含白浆,叶丛生,花**,果实褐色,上带白色软毛,可顺风飘散,全草供药用,能清热、解毒

蒲剑

pújiàn

[sword-shaped bag of aromatic herbs hung over doorstep 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指菖蒲叶,形似宝剑而得名

蒲节

pújié

[Dragon Boat Festival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on]端午节,因旧俗端午节在门上挂菖蒲叶而得名

蒲剧

pújù

[Puzhou opera of Shanxi Province] 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山西省南部地区

蒲葵

púkuí

[Chinese fan palm]一种常绿乔木,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叶子可以做扇子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明·魏学

日本姓氏“上浦”怎么读

作为姓氏来说,检索到两种读法,分别是

名字上浦

読みかみうら(KAMIURA),うえうら(UEURA)

貌似前面一种读法使用的更多。

洗在姓氏里怎么读

xǐan冼星海就是这个发音啊。

储做姓时怎么读

百家姓: 芮(ruì) 羿(yì) 储(chǔ) 靳(jìn)

赵(zhào) 钱(qián) 孙(sūn) 李(lǐ)

周(zhōu) 吴(wú) 郑(zhèng) 王(wáng)

冯(féng) 陈(chén) 褚(chǔ) 卫(wèi)

蒋(jiǎng) 沈(shěn) 韩(hán) 杨(yáng)

朱(zhū) 秦(qín) 尤(yóu) 许(xǔ)

何(hé) 吕(lǚ) 施(shī) 张(zhāng)

孔(kǒng) 曹(cáo) 严(yán) 华(huà)

金(jīn) 魏(wèi) 陶(táo) 姜(jiāng)

戚(qī) 谢(xiè) 邹(zōu) 喻(yù)

柏(bǎi) 水(shuǐ) 窦(dòu) 章(zhāng)

云(yún) 苏(sū) 潘(pān) 葛(gě)

奚(xī) 范(fàn) 彭(péng) 郎(láng)

鲁(lǔ) 韦(wéi) 昌(chāng) 马(mǎ)

苗(miáo) 凤(fèng) 花(huā) 方(fāng)

俞(yú) 任(rèn) 袁(yuán) 柳(liǔ)

酆(fēng) 鲍(bào) 史(shǐ) 唐(táng)

费(fèi) 廉(lián) 岑(cén) 薛(xuē)

雷(léi) 贺(hè) 倪(ní) 汤(tāng)

滕(téng) 殷(yīn) 罗(luó) 毕(bì)

郝(hǎo) 邬(wū) 安(ān) 常(cháng)

乐(yuè) 于(yú) 时(shí) 傅(fù)

皮(pí) 卞(biàn) 齐(qí) 康(kāng)

伍(wǔ) 余(yú) 元(yuán) 卜(bǔ)

顾(gù) 孟(mèng) 平(píng) 黄(huáng)

和(hé) 穆(mù) 萧(xiāo) 尹(yǐn)

姚(yáo) 邵(shào) 湛(zhàn) 汪(wāng)

祁(qí) 毛(máo) 禹(yǔ) 狄(dí)

米(mǐ) 贝(bèi) 明(míng) 臧(zāng)

计(jì) 伏(fú) 成(chéng) 戴(dài)

谈(tán) 宋(sòng) 茅(máo) 庞(páng)

熊(xióng) 纪(jì) 舒(shū) 屈(qū)

项(xiàng) 祝(zhù) 董(dǒng) 梁(liáng)

杜(dù) 阮(ruǎn) 蓝(lán) 闵(mǐn)

席(xí) 季(jì) 麻(má) 强(qiáng)

贾(jiǎ) 路(lù) 娄(lóu) 危(wēi)

江(jiāng) 童(tóng) 颜(yán) 郭(guō)

梅(méi) 盛(shèng) 林(lín) 刁(diāo)

钟(zhōng) 徐(xú) 邱(qiū) 骆(luò)

高(gāo) 夏(xià) 蔡(cài) 田(tián)

樊(fán) 胡(hú) 凌(líng) 霍(huò)

虞(yú) 万(wàn) 支(zhī) 柯(kē)

昝(zǎn) 管(guǎn) 卢(lú) 莫(mò)

经(jīng) 房(fáng) 裘(qiú) 缪(miào)

干(gān) 解(xiè) 应(yīng) 宗(zōng)

丁(dīng) 宣(xuān) 贲(bēn) 邓(dèng)

郁(yù) 单(shàn) 杭(háng) 洪(hóng)

包(bāo) 诸(zhū) 左(zuǒ) 石(shí)

崔(cuī) 吉(jí) 钮(niǔ) 龚(gōng)

程(chéng) 嵇(jī) 邢(xín

但在姓氏里怎么读

但在姓氏里读 dàn

dictbaidu/swd=%B5%AB&tn=dict

薄在姓氏中念什么呢

薄字作为姓氏时读b绩。

姓氏源流:

据《左传·杜预注》载,春秋时期,宋国有大夫被封于薄城(今河南省商丘北一带),于是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命姓,即薄姓。

迁徙分布:

战国中后期,宋国与卫国俱被灭国,薄氏子孙因避难等原因有一支徙居今江浙间地。

汉、曹魏时期,一支薄氏徙居于今山西北中部一带。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薄氏除繁盛于谯郡与雁门郡外,还播迁到了北方之山东、河北、河南、陕西以及南方之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份。

宋、元时期,薄氏在西北之甘肃、宁夏、内蒙以及南方之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地均有分布。

明朝初期,山西薄氏作为洪洞大槐树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地。明朝中叶以后,薄氏于西南之云南、贵州、广西以及华南之广东等地均有所见。

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渐有山东等地之薄氏伴随闯关东之风潮入迁于东北三省者。清咸丰六年以后,亦有山西北中部之薄氏走西口,迁于今河套地区谋生。

二十世纪中期,跟随 去台湾的薄氏人口,也已在台湾落户成家。

如今,薄氏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等地为多。尽管薄姓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但薄氏人口总数列全国第二百九十位。

中国百家姓中浦姓排名第几

浦姓的望族居住在京兆(今天的陕西长安东)。浦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十八位门阀。浦氏起源于山东,得姓始祖为姜尚(姜太公)。根据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自变稿》的记载,浦氏是洪州人,以水为姓。而根据史籍《姓氏族谱笺释》的记载,浦氏采出于浦山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太公之后有浦氏,见芦若虚刻石记。”又按浦氏家谱中《浦氏由来》考中云:“浦氏羽音,望京兆,出周甫侯后。今安甫之先为吕,故穆王命度作刑号,其篇曰吕刑,亦曰甫刑。宣王时诗曰,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甫。又与申为兄弟国。故平王为其舅申侯遣戍而非及于甫。国亡,子孙如水遂为浦氏。”

“却”字在作为姓氏的时候该怎么读?

我把百家姓全部给你找出来了,可是我川发现有“却 ” 这个姓氏啊! 不然 你自己在下面找找看!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zhào)(qián)(sūn)(lǐ)(zhōu)(wú) (zhèng)(wáng)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féng)(chén)(chǔ)(wèi) (jiǎng)(shěn)(hán)(yáng)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zhū)(qín)(yóu)(xǔ)(hé)(lǚ)(shī)(zhāng)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kǒng)(cáo)(yán)(huà)(jīn)(wèi)(táo)(jiāng)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qī)(xiè)(zōu)(yù)(bǎi)(shuǐ)(dòu)(zhāng)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yún)(sū)(pān)(gě)(xī)(fàn)(péng)(láng)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lǔ)(wéi)(chāng)(mǎ)(miáo)(fèng)(huā)(fāng)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yú)(rén)(yuán)(liǔ)(fēng)(bào)(shǐ)(táng)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fèi)(lián)(cén)(xuē)(léi)(hè)(ní)(tāng)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téng)(yīn)(luó)(bì)(hǎo)(wū)(ān)(cháng)

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yuè)(yú)(shí)(fù) (pí)(biàn)(qí)(kāng)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wǔ)(yú)(yuán)(bǔ)(gù)(mèng)(píng)(huáng)

和穆萧尹 姚邵湛汪(hé)(mù)(xiāo)(yǐn)(yáo)(shào)(zhàn)(wāng)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qí)(máo)(yǔ)(dí)(mǐ)(bèi)(míng)(zāng)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jì)(fú)(chéng)(dài)(tán)(sòng)(máo)(páng)

熊纪舒屈 项祝董梁(xióng)(jǐ)(shū)(qū)(xiàng)(zhù)(dǒng)(liáng)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dù)(ruǎn)(lán)(mǐn)(xí)(jì)(má)(qiáng)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jiǎ)(lù)(lóu)(wēi)(jiāng)(tóng)(yán)(guō)

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méi)(shèng)(lín)(diāo)(zhōng)(xú)(qiū)(luò)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gāo)(xià)(cài)(tián)(fán)(hú)(líng)(huò)

虞万支柯 昝管卢莫(yú)(wàn)(zhī)(kē)(zǎn)(guǎn)(lú)(mò)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jīng)(fáng)(qiú)(miào)(gān)(xiè)(yīng)(zōng)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dīng)(xuān)(bēn)(dèng)(yù)(shàn)(háng)(hóng)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bāo)(zhū)(zuǒ)(shí)(cuī)(jí)(niǔ)(gōng)

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chéng)(jī)(xíng)(huá)(péi)(lù)(róng)(wēng)

荀羊于惠 甄曲家封(xún)(yáng)(yū)(huì)(zhēn)(qū)(jiā)(fēng)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ruì)(yì

浦姓的姓氏名望

浦仁裕:(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国时期魏国学者。著有《平章记》十余卷。浦源:(公元1344~1379年待考),字长源,号海生;江苏无锡人。著名明朝画家。能诗善画,在福建游历,与林鸿辈号为“十才子”。浦源钦慕林鸿声名才学,不远千进城前来拜访,苦无缘由。一日,借收购书籍为由到林鸿处,拿出自己所写的诗给林鸿的弟子周玄、黄玄看,周、黄二位见浦源诗中:“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等句极似林鸿诗。林鸿很高兴,请浦源参加诗社,让出房子缎带浦源泉住,浦源的名声也因此大振。举授晋府引礼舍人。工诗,与福建林鸿为诗友,号十才子。尤善画山水,为倪瓒弟子。据张慧剑先生《明清江苏文人年表》一书,着录无锡浦源事项计有五处:公元1373年任晋王府引礼舍人;公元1375年顷入闽收买书籍,访福建诗人林鸿,加入鸿所结文社;公元1379年出使陕西,道经淮河落水死,终年三十六岁。公元1640年福建徐辑浦源遗集《舍人集》成;公元1693年,无锡张夏以手写明浦源《东海生集》四卷寄与山东王士禛。由公元1379年上推三十六年,浦源生于公元1344年。但据《石鼓文》后劲本浦源亲笔题记,以及安国题识,可证公元1386年浦源尚在世,且任晋府舍人年份要迟十三年,卒年至少也要晚七年以上。晋王即朱(公元1359~1398年),明太祖第三子。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晋王,明洪武十一年就藩太原。清朝沈辰在《书画缘》中记录浦源:“长洲人,至正间仕至大中大夫封京兆郡侯。文章弘博,字画遒劲。”此处的“长洲”地名不确。彭蕴灿在《历代画史汇传》记浦源:“字长源,号海生,无锡人。举授晋府引礼舍人。倪瓒弟子……卒年三十六。”此所记号海生,前夺“东”字,享年数则同上,惜生卒年仍未详。此处存疑待查,谨请识者赐教。浦铉:(公元?~1534年待考),字汝器;山东文登人。著名明朝大臣。明正德年间进士,历官洪洞知县、监察御史,明嘉靖年间官陕西按察使。浦铉为官耿正,前后上疏四十余件,皆关系到军国大计。后在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以奏论欲救御史杨爵,忤旨,被系狱杖死。世人皆以为冤。浦镛:(生卒年待考),字廷用;上元人(今江苏江宁)。著名明朝监察御史。明成化年间擢升建宁知府,以清廉节俭为治,人们很景仰它。浦南金:(生卒年待考),字伯兼;嘉定人(今江苏嘉定)。著名明朝唐府教授。明嘉靖年间举人。他博学多才,喜好古文,擢升国子助教。一生清贫,死后没有留下一点值钱的遗产。著作有《诗学正宗》、《修辞指南》等传世。浦起龙:(公元1679~1762年),字二田,号孩禅,自署东山外史,晚号三山伧父,时称山伧先生;江苏无锡上福乡前涧村人。著名清朝时期官吏。浦起龙幼时好读书。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中秀才。翌年乡试落弟后屡试不中,困顿三十余年,靠在乡坐馆为生。因科场受挫折而潜心研究杜甫诗作。清康熙六十年夏,浦起龙积十多年研究成果开始撰写《读杜心解》,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写成,为杜诗研著中一部创新之作,书中有不少观点被乾隆大帝刊布的《唐宋诗醇》所采用。浦起龙在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中举,次年中进士,三年后授扬州府学教授,因父病故未能赴任。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浦起龙应邀赴云南昆明任五华书院山长(即院长),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回无锡。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浦起龙任苏州府学教授,主 书院,其门下诸生中后来成名的有学者王昶、钱大昕,经史学家王鸣盛。浦起龙一面讲学一面着手校勘《左传》、《国语》、《国策》、《楚词》、《文选》、《文苑英华》等十四种古籍的历代评注,参照不同版本补脱去衍,修正

浦 怎么读 pu

“蒲”这个字在姓氏中念什么? 蒲只有pú一个读音,作姓当然念pú

〈名〉

(1)

(形声。从水,浦声。本义:植物名。香蒲)

(2)

同本义 [cattail]

蒲,水草也。可以作席。《说文》

有蒲与荷。《诗・陈风・泽陂》

共其苇蒲之事。《周礼・泽虞》。注:“以为席。”

男执蒲璧。《周礼・大宗伯》。注:“蒲为席,所以安人。”

(3)

又如:蒲甸儿(亦作“蒲垫”。用蒲草编的坐垫);蒲柳(比喻身微低贱);蒲草毛窝(一种用蒲草编成的深帮圆底鞋子,里面杂有鸡毛、芦花等物);蒲鞭示辱(以薄为鞭,薄罚示耻);蒲帆(用蒲叶编成的船帆)

(4)

菖蒲 [calamus]。如:蒲节(端午节);蒲人(以菖蒲扎成的人像);蒲酒(菖蒲酒);蒲练(用蒲之纤维织成的布);蒲艾(菖蒲与艾草)

(5)

即今人所称“水杨”。也称“蒲杨”、“蒲柳” [big catkin willow]

不流束蒲。《诗・王风・扬之水》

(6)

又如:蒲柳(植物名,即水杨。质性柔弱且又树叶早落,所以用来比喻衰弱的体质);蒲姿(蒲柳之姿);蒲杨(蒲柳)

(7)

用草盖的圆顶屋 [covering of thatched cottage]。如:蒲屋(茅屋);蒲室(茅屋);蒲庵(草庵)

(8)

樗蒲 [dice]。古代一种游戏,像后代的掷色子。如:蒲戏(樗蒲之戏);蒲弈(樗蒲之戏)

(9)

同今“葡萄” [grape]。如:蒲萄;蒲陶;蒲桃

(10)

古邑名 [Pu prefecture]

(11)

春秋卫地,战国属魏。在今河南省长垣县

(12)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隰县西北

(13)

姓。如:汉有蒲昌、蒲遵

〈动〉

(1)

伏地而行 [crawl]

奉壶饮冰以蒲伏焉。《左传・昭公十三年》

(2)

又如:蒲伏(匍匐。伏地而行);蒲服(蒲伏,伏地膝行);蒲望(蒲伏)

蒲棒,蒲棒儿

púbàng,púbàngr

[cattail's spike] [口]∶香蒲的花穗,形状像棒子

蒲包

púbāo

[cattail bag] 用香蒲叶编成的装东西的用具

蒲草

púcǎo

[the stem or leaf of cattail] 香蒲的茎叶,可供编织用

蒲墩儿

púdūnr

[cattail mat] 用香蒲叶、麦秸等编成的厚而圆的垫子,农村中用作坐具

蒲服

púfú

[sit on the ground] 以跪姿坐于地上

古代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跟跪着差不多,所以《战国策》里说伍子胥“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吕淑湘《语言的演变》

蒲公英

púgōngyīng

[dandelion] 多年生草本植物(Tarax acum mongolicum),全株含白浆,叶丛生,花**,果实褐色,上带白色软毛,可顺风飘散,全草供药用,能清热、解毒

蒲剑

pújiàn

[sword-shaped bag of aromatic herbs hung over doorstep 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指菖蒲叶,形似宝剑而得名

蒲节

pújié

[Dragon Boat Festival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on]端午节,因旧俗端午节在门上挂菖蒲叶而得名

蒲剧

pújù

[Puzhou opera of Shanxi Province] 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山西省南部地区

蒲葵

púkuí

[Chinese fan palm]一种常绿乔木,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叶子可以做扇子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明・魏学>>

种,浦,洗在姓氏里怎么读? 种chóng

浦pǔ

洗xiǎn(也通用“冼”,比如我国国歌的作曲者冼星海)

洗在姓氏里怎么读 xǐan冼星海就是这个发音啊。

日本姓氏“上浦”怎么读 作为姓氏来说,检索到两种读法,分别是

名字上浦

みかみうら(KAMIURA),うえうら(UEURA)

貌似前面一种读法使用的更多。

中国百家姓中浦姓排名第几 浦姓的望族居住在京兆(今天的陕西长安东)。浦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十八位门阀。浦氏起源于山东,得姓始祖为姜尚(姜太公)。根据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自变稿》的记载,浦氏是洪州人,以水为姓。而根据史籍《姓氏族谱笺释》的记载,浦氏采出于浦山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太公之后有浦氏,见芦若虚刻石记。”又按浦氏家谱中《浦氏由来》考中云:“浦氏羽音,望京兆,出周甫侯后。今安甫之先为吕,故穆王命度作刑号,其篇曰吕刑,亦曰甫刑。宣王时诗曰,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甫。又与申为兄弟国。故平王为其舅申侯遣戍而非及于甫。国亡,子孙如水遂为浦氏。”

浦姓的姓氏名望 浦仁裕:(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国时期魏国学者。著有《平章记》十余卷。浦源:(公元1344~1379年待考),字长源,号海生;江苏无锡人。著名明朝画家。能诗善画,在福建游历,与林鸿辈号为“十才子”。浦源钦慕林鸿声名才学,不远千进城前来拜访,苦无缘由。一日,借收购书籍为由到林鸿处,拿出自己所写的诗给林鸿的弟子周玄、黄玄看,周、黄二位见浦源诗中:“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等句极似林鸿诗。林鸿很高兴,请浦源参加诗社,让出房子缎带浦源泉住,浦源的名声也因此大振。举授晋府引礼舍人。工诗,与福建林鸿为诗友,号十才子。尤善画山水,为倪瓒弟子。据张慧剑先生《明清江苏文人年表》一书,著录无锡浦源事项计有五处:公元1373年任晋王府引礼舍人;公元1375年顷入闽收买书籍,访福建诗人林鸿,加入鸿所结文社;公元1379年出使陕西,道经淮河落水死,终年三十六岁。公元1640年福建徐辑浦源遗集《舍人集》成;公元1693年,无锡张夏以手写明浦源《东海生集》四卷寄与山东王士。由公元1379年上推三十六年,浦源生于公元1344年。但据《石鼓文》后劲本浦源亲笔题记,以及安国题识,可证公元1386年浦源尚在世,且任晋府舍人年份要迟十三年,卒年至少也要晚七年以上。晋王即朱(公元1359~1398年),明太祖第三子。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晋王,明洪武十一年就藩太原。清朝沈辰在《书画缘》中记录浦源:“长洲人,至正间仕至大中大夫封京兆郡侯。文章弘博,字画遒劲。”此处的“长洲”地名不确。彭蕴灿在《历代画史汇传》记浦源:“字长源,号海生,无锡人。举授晋府引礼舍人。倪瓒弟子……卒年三十六。”此所记号海生,前夺“东”字,享年数则同上,惜生卒年仍未详。此处存疑待查,谨请识者赐教。浦铉:(公元?~1534年待考),字汝器;山东文登人。著名明朝大臣。明正德年间进士,历官洪洞知县、监察御史,明嘉靖年间官陕西按察使。浦铉为官耿正,前后上疏四十余件,皆关系到军国大计。后在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以奏论欲救御史杨爵,忤旨,被系狱杖死。世人皆以为冤。浦镛:(生卒年待考),字廷用;上元人(今江苏江宁)。著名明朝监察御史。明成化年间擢升建宁知府,以清廉节俭为治,人们很景仰它。浦南金:(生卒年待考),字伯兼;嘉定人(今江苏嘉定)。著名明朝唐府教授。明嘉靖年间举人。他博学多才,喜好古文,擢升国子助教。一生清贫,死后没有留下一点值钱的遗产。著作有《诗学正宗》、《修辞指南》等传世。浦起龙:(公元1679~1762年),字二田,号孩禅,自署东山外史,晚号三山伧父,时称山伧先生;江苏无锡上福乡前涧村人。著名清朝时期官吏。浦起龙幼时好读书。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中秀才。翌年乡试落弟后屡试不中,困顿三十余年,靠在乡坐馆为生。因科场受挫折而潜心研究杜甫诗作。清康熙六十年夏,浦起龙积十多年研究成果开始撰写《读杜心解》,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写成,为杜诗研著中一部创新之作,书中有不少观点被乾隆大帝刊布的《唐宋诗醇》所采用。浦起龙在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中举,次年中进士,三年后授扬州府学教授,因父病故未能赴任。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浦起龙应邀赴云南昆明任五华书院山长(即院长),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回无锡。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浦起龙任苏州府学教授,主 书院,其门下诸生中后来成名的有学者王昶、钱大昕,经史学家王鸣盛。浦起龙一面讲学一面着手校勘《左传》、《国语》、《国策》、《楚词》、《文选》、《文苑英华》等十四种古籍的历代评注,参照不同版本补脱去衍,修正>>

有姓浦的吗 浦姓出处姜姓,但有好几种渊源。在古代姓浦的历史名人有明代画家浦源、明代监察御史浦镛、三国时期魏国学者浦仁裕、明代唐府教授浦南金以及演员浦琼英。

但在姓氏里怎么读 但在姓氏里读 dàn

dictbaidu/swd=%B5%AB&tn=dict

浦姓的姓氏文化

郡望京兆郡: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是上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