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女王去世后,英国议会为何邀请汉诺威选帝侯来当国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4收藏

安妮女王去世后,英国议会为何邀请汉诺威选帝侯来当国王?,第1张

汉诺威选侯乔治并不是安妮“钦定”的,而是按照“基本法”继承的。

“英国安妮女王选德意志的汉诺威选帝侯作为王位继承人”这一表述其实不太严谨。

首先,这个继承人不是她“选”的,而是议会决定的,而且决定的时候她还不是女王。其次,当初选的并不是汉诺威选侯乔治,而是乔治的母亲索菲亚。

事情要从1688年12月光荣革命、詹姆士二世及七世倒台后开始讲。詹姆士的女婿、奥兰治亲王威廉并没有马上称王,只是执掌临时政府。临时议会对王位的前途有好几种方案:比如继续遥尊詹姆士为国王,威廉摄政监国,或者让詹姆士的女儿玛丽为女王,威廉作为王夫把持大权,等等。但最终的方案于1689年2月敲定,即威廉和玛丽分别称国王和女王,文书中要称他们为“Your/Their Majesties”(如果仅仅是君主配偶则是“Royal Highness”),这应该是英格兰历史上唯一一次出现两个君主共治的局面。

但他们两口子并没有子女,威廉相传还有龙阳之好,因此1689年的《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说明在他们身后,王位由玛丽的妹妹、丹麦王妃安妮继承,再然后由安妮的儿子格洛斯特公爵威廉继承。《权利法案》还规定罗马天主教徒及其配偶不得继承王位,进而将詹姆士二世及其子排除在外了。

不幸的是,1700年格洛斯特公爵去世,年仅11岁。问题就来了,如果安妮和乔治不能再生育子女,安妮之后王位要由谁继承呢?根据《权利法案》,肯定不能是詹姆士二世的后代,那就得在更远一点的姻亲中找。

首先是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这一代里面,他们的妹妹亨利埃塔嫁给了法国奥尔良公爵菲利普,这一系里后来出了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的国王。不过都是罗马天主教徒,按照《权利法案》不能继位。

然后再往上一代找,查理一世的姐姐伊丽莎白·斯图亚特嫁给了普法尔茨选侯弗雷德里希五世,这位可是新教君主,而且三十年战争某种程度上还是他挑起的。不过伊丽莎白和弗雷德里希的后代里,1700年还活着的大多皈依了罗马天主教。惟有他们的女儿索菲亚,嫁给了布伦瑞克—吕内堡公爵、汉诺威选侯恩斯特·奥古斯都,她一家仍旧信奉新教。

于是1701年威廉还在位的时候,议会为应对格洛斯特公爵的去世,通过了《王位继承法》(Act of Settlement),重申罗马天主教徒及其配偶不得继位的原则,规定在威廉(玛丽已于1694年驾崩)和安妮之后,由索菲亚及其后代继承王位。1705年英格兰议会还通过“归化法案”,规定索菲亚及其新教后代可以获得英国公民身份,为索菲亚继位铺平道路。

对这件事最不满意的除了詹姆士及其后代之外,估计就是安妮本人了。1702年继位的她不到40岁,但爱好打牌、吃甜食,胖得不行,身体自然不好,据说死的时候棺材得做成方形的;她脾气也很差,经常和闺蜜撕逼。相比之下,索菲亚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知书达理,气质极佳,俨然一副启蒙君主的做派,身体甚至比安妮还好。人比人,气死人,安妮还在位的时候就一直不让索菲亚来英国,所以说这门继承绝不是安妮“选”的。

安妮于1714年8月去世,巧的是索菲亚于6月先走一步了(阴谋论者可以脑洞)。这才有了索菲亚的儿子乔治登基成为英国国王乔治一世。

梳理一下:

安妮的儿子死了,只能在斯图亚特姻亲中找接班人;

法律又规定不能是罗马天主教徒,排除了一大堆人后才找到乔治的母亲索菲亚;

索菲亚还没有来得及继位就去世,所以才轮到她的儿子乔治。

总而言之,汉诺威选侯乔治并不是安妮“钦定”的,而是按照“基本法”继承的。

最后送上斯图亚特王朝到乔治一世的家谱,红色字的是真正当上英国国王的。

中国古代寓意最好的字 示补旁的字多是代表福气或是吉祥或是祭祀的意思。比如祀,,祺,祯等。

亲可以参考康熙给儿子们去的名字,一般都是好的寓意

古人为什么有了名字还要有字?那有什么意义? 你看过京剧诸葛亮出场时的自报姓名吗?他是这样报的:

山人复姓诸葛 名亮 字孔明 道号卧龙。(你可能会吃惊的说 啊 这么长!其实不长,按说他还没有报完,没有报他的小名)

古人的名字为什么这么长?听我一一道来:

小时候我曾经问过爷爷,为什么爷爷和父亲都有名,也有字。爷爷回答说:“名是祖辈给取的(留的)也是祖辈叫的,你长大成人以后(用现在的话来说,等于说我们参加工作以后)一般人那能乱呼你自己的名讳。所以说人就得有个字”。当时我看到爷爷和父亲的名片正中三个大字就是姓和字。名只是用小点的字后赘在下边所在地名的前边。(据我所知“字”都是自己长大成人以后自己给自己取的)

名和小名是两码事(不是一回事)名是按家谱取的,非常郑重其事的。而小名是孩子刚出生后随意给取的。为了表示亲切,小名可以用“猫娃”“狗娃”……这些很俗的字眼。名就绝对不能这样乱取乱叫了。

因而一个人的名字有下列几种情况:

(一)小名(也可叫乳名)。可以随意取个亲切的、顺口的名字;有的按属象取叫“虎娃”“龙儿”……等;有的人讲迷信、觉得小名越难听,孩子的生命就越旺盛,还有取“瘸子”“尿罐”的……等。

(二)名,是要登入家谱的,是最尊贵的,是长辈和老师取的,也是长辈和老师(包括以后的上级)叫的。为了显示其尊贵,在一般公众场合是不能使用的。

(三)字,是成人以后自己给自己取的。(也有请名人或博学的人给取的)字是在公众场合用的,也是成人后用途最广的。字不只是古人有,近代孙中山、 、蒋介石……包括许多普通人都是有名有字的。蒋介石称呼他部下的高级将领时一般就不称字,而是直呼其名来显示他的父辈的身份。(**上经常能看到)你看过《三国演义》上的那些人物都是“字”。如刘备(名玄德)关云长(名羽)张飞(名翼德)赵云(名子龙)……等。

(四)号,是外界(或皇帝)依其才能、智慧、成就等加给的封号,如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就号称其为“卧龙”先生。《水浒》上的“智多星”吴用,“拼命三郎”石秀。这智多星、拼命三郎都是号。

(五)笔名。如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仁。鲁迅就是他的笔名。

(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当代人的名字又有所变化:封建社会姓刘的姑娘嫁给了姓赵的人家,出嫁后。她的姓名就成了“赵刘氏”。现代人也有用这种办法取名的,所不同的只是把那个“氏”字换成了她自己的名字,如“张凤英”嫁给了一个姓陈的丈夫后名字就改成了“陈张凤英”了。(香港妇女结婚后这样取名的人很多)

古代有教育意义的字 斯巴达克起义  罗马共和时期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斯巴达克是色雷斯人,曾在罗马军队服役,逃走后又被俘,公元前73年被送到加普亚城的一个角斗士学校,成为角斗奴隶。因不堪奴隶主虐待,密谋起义,率领70多名角斗士逃往维苏威火山。公元前71年在加普里亚决战。在罗马的优势兵力下,起义军战败。斯巴达克英勇牺牲,6000多名起义奴隶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次起义打击了罗马奴隶主的统治,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灭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也叫“清教徒革命”。17世纪英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17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专制王朝斯图亚特王朝的矛盾尖锐。封建专制制度已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詹姆士二世继位,企图恢复天主教,危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国会中资产阶级、新贵族于1688年发动政变(也称“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王朝,迎立詹姆斯二世之女玛丽及其夫荷兰执政威廉为英和女王国国王,最终在英国确立君主立 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时代,通常把164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工业革命  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转变过程。这场革命最早发源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它既是生产技术的革新,也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逐步发展到采掘、冶金、机器制造等部门,到19世纪30年代末,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法、美、德、日、俄等国也在此后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为资本主义制度在19世纪最终战胜封建制度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它也使得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工业革命也使得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拿破仑战争  19世纪初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与欧洲反法联盟国家进行的一场国际战争。督 统治法国期间,拿破仑受命远征意大利,取得对第一次反法联盟的重大胜利。雾月政变后,又赢得了对第二次反法联盟的胜利,1804年称帝后不久又取得了奥斯特利茨战役的辉煌胜利,击溃了第三次反法联盟。1806年和1807年,通过耶拿战役、弗里德兰战役打败了第四次反法联盟的重要成员国普鲁士和俄国。1809年,法国击退第五次反法联盟,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但最终惨败。1813年,拿破仑还未来得及喘息,以英、俄等国为主的第六次反法联盟组成,在1814年3月的莱比锡会战中大败拿破仑。1815年3月拿破仑只身率少数人在法国南部登陆,重返巴黎再登皇位。第七次反法联盟立即组成,双方大战于滑铁卢,拿破仑战败,被流放至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1814年反法联盟国家与法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法国作为战败国与反法联盟签订和约。拿破仑战争给法国人民和被占领民族带来很大灾难,但战争把法国革命思想传遍欧洲各地,极大地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  巴黎公社革命  1871年法国巴黎工人举行的夺取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具有历史首创精神的革命。法兰西第二帝国末期,社会主义思想在工人中传播很广。3月18日巴黎工人起义,夺取了政权。梯也尔 逃往凡尔赛。26日进行了巴黎公社委员会的选举,28日正式成立巴黎公社。5月21日,凡尔赛反革命军在普鲁士军队的帮助下,攻入巴黎。经过激烈的巷战,28日公社失败。巴黎公社在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留下了极宝贵的经验,它的革命原则是永存的。  美国独立战争  也称“北美独立战争”。1775~1783年北美13个殖民地人民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战争。1775年4月19日,波士顿郊区的来克星顿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

古代字表示明白的意思的字有哪些 古代字表示明白的意思的字有

: 悟、知、解、明

古代的人名字都有“字”,“字”是什么意思? 姓,就是李,名,就是白,我想吧这个字是也许是他的小名。直呼其名并不礼貌,就用这个字来称呼。

在古代还有哪些字是代表“我”的意思 朕(帝),本宫(后妃嫔),本爵(公候伯子男),予,余,某,某家,区区,小子,小的,在下,本座,洒家,本镇(诸侯及节度使),本督(一省总督),本府(知府),本县(知县),咱(za)家(太监),奴才,奴婢,老身,小妇人,小女子,奴家,老朽,老夫,门生,门下(管家家丁等)

中国古代意思为玉的汉字有哪些? 一、共计316字有按笔画顺序排列

笔画5: ,笔画6: 玎 玑 ,笔画7: 玛 玖 ,笔画8: 玮 玢 珏 玩 环 玟 ,笔画9: 珐 珀 玲 玳 玷 玻 珂 珈 珉 珊 珍 珏 珑 ,笔画10: 珙 珞 珠 珥 珧 珩 班 佩 琊 ,笔画11: 球 琅 理 琉 琏 琐 ,笔画12: 琚 琛 琴 琶 琼 瑛 琅 琢 琥 琦 琨 琪 琬 琮 琰 琳 珐 ,笔画13:, 瑁 玮 瑕 瑗 瑙 瑚 瑜 瑞 瑟 瑰 ,笔画14:瑷 琐 瑶 玛 瑭 瑶 璃 琏 ,笔画15: 瑾 璀 璁 璇 璋 璎 璜 ,笔画16: 璞 玑 ,笔画17:璐 瑷 璨 璩 环 ,笔画18: 琼 ,笔画19: ,笔画20: 瓒 ,笔画21:珑 璎 镶 ,笔画22: ,笔画23:瓒 ,笔画24:

二、在古代,“玉”字是没有右面那一点的,后改为现代字是才出现那一点,所以说古代玉和王是一个字,因此,在古代,玉就表示帝王。因为中国从古至今都是玉文化偏重,古代帝王的衣食住行用具玉用的比金、银要多,特别是在中世纪时期,我国玉文化呈鼎盛,玉器数不胜数,在此之前石器、青铜器、漆器是较流恭,但是玉器是在我国文物考古中比重最大的。例如:国家最高政权的批准――玉玺,自封建时期开始(春秋末年战国开始)我国历史上所有帝印都是玉做的,无一例外。而且带玉的字比较好听,比如我们校花,叫李璞玉(名字可爱吧?),玉也能使多数人产生一种清纯、无暇的感觉,即使你没见那个人,对其印象也会是觉得其相貌、人品满好的。

古代的名人的名字有哪些寓意? 古人的名字是有寓意的,名字有三部分组成:姓氏、名、字;例如屈原,姓屈,名平,字原;关羽,名羽,字云长;李白,名白,字太白;杜甫,名甫,字子美等等;姓氏有家庭决定,而名字一般是有父母或长辈来命名,具体来说,字是名的解释和说明,还以屈原为例,名平,字原,原是平的解释,其实它们是同意。根据《礼记》记载,古人在20岁之前都是有名无字,在这期间,皆以名称之,而到了20岁这年,需要举行成人礼,并取字,此后便以字称之,不能再用名称呼,否则变为不礼。

古人为什么有了姓名还有字呢?‘字’是什么意思? 古代,婴儿出生由父亲取“名”。男子二十行冠礼取“字”,女子十五岁及笄取“字”。一种习俗沿袭下来的。

一姓氏渊源:

都(Dū)姓源出有三:

第一个渊源:出自姬姓,源于春秋时的郑国,以祖字为氏。

据《姓苑》载,春秋初年,郑国有一个公族大夫公子阕,字子都。他是当时闻名全国的美男子,而且他性格勇猛,力量很大,所以很得郑庄公的欣赏。他死以后,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字为姓,称为都姓。

第二个渊源:出自公都姓,以封邑名为氏。

春秋的时候,楚国有公子田,受封于都邑(今地不详),所以称为公都氏,他的那一支子孙,有单姓都的,就成为都氏的一支。都氏的望族居住在黎阳(今河南)。

第三个渊源:源于自蒙古族的一支,没有姓氏,只有官职名,祖先是一个叫必里海的人,官职是都达鲁花赤,分管当地宁海州的长官。

都姓蒙古族是起源于山东牟平姜格庄镇北头村的一支姓氏,系元朝蒙古族后裔。在族谱中记载,都姓始祖讳必里海公,元初为牟平达鲁花赤,负责管理当地军事和农业。后明太祖朱元璋赐给其家族“都”姓,此后延续下来,现在已到第十七代子孙。

据典籍《辞海》中对蒙古语“达鲁花赤”的汉译为“官印”,“都达鲁花赤”即为“都印官”或“掌印官”,成吉思汗十八年初置此官职。在古代元朝时期,汉人不能任正职官位,元朝廷各部、院、及各路、府、州、县均设有都达鲁花赤,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以掌实权。据史籍《焦志疏考·牟平文史资料第八辑》中也提及,“元初有必里海,中统元年海死,子抄儿袭。抄儿死,子不老赤袭。子孙遂家焉,至今存姓曰都。”

二得姓始祖:子都。

根据考证,都姓是来自春秋时代的的齐国及郑国,他们的祖先,出身于齐的黎阳郡,系出公都氏,齐公族大夫子都之后,出身于郑国的公族。这就是《姓氏考略》上说的,通鉴胡三省注出:“郑公孙阏,字子都,后以为氏。”春秋时代的郑国,位于现在河南省中部黄河以南的一大片地方,是传自周宣王的弟弟姬友。姬友的后代子孙,是距今大约两千八百年前开始就在那里世代相袭繁衍,其中有一位公孙阏,由于其字为子都,所以他的子孙后来就“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都,发展成了一个古老的家族。都氏后人尊子都为都姓的始祖。

三、迁徙分布

(缺)都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都源出于姬姓,春秋公都氏后裔;公孙阏(子都)后裔。春秋初年,郑国有个公族大夫叫公孙阏,字子都。子都长相英俊。勇力过人,深得郑庄公宠幸,因此变得日益骄横。庄公有个得力助手叫颖考叔,子都一直很嫉妒他,就找了机会用暗箭将颖考叔射死。庄公失去了得力助手,十分震怒,便下令巫师诅咒凶手。子都心中有鬼,结果竟然因神经高度紧张而死。子都的后代有以他的名为姓氏的,这就是都氏。郑国大约经过500年左右时间,到了公元前375年,被韩国所灭。以后,经过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历史上的大动乱,都氏家族又以山东省为中心,分别向南北各地播迁,到了宋、明之际,我国的大江南北都已经有了都氏子孙的踪迹。在过去的一二千年间,都氏一直是出了名的书香世家,出过许多学业有成就的人士。望族居黎阳郡(今河南浚县东北)。关于“都”姓的来历,蒙古的一支,没有姓氏,只有官职名,祖先是一个叫必里海的人,官职是都达鲁花赤,分管当地宁海州的长官。据《辞海》中对“达鲁花赤”解释为:蒙语,译言掌印官。成吉思汗十八年初置。元代汉人不能任正官,朝廷各部、院、及各路、府、州、县均设达鲁花赤,由蒙古或色目人担任,以掌实权。据《焦志疏考》牟平文史资料第八辑中也提及,“元初有必里海,中统元年海死,子抄儿袭。抄儿死,子不老赤袭。子孙遂家焉,至今存姓曰都。”此后延续下来,现在已到第十四、五代子孙。都姓蒙古族是起源于山东省牟平县姜格庄镇北头村的一支姓氏,系元朝蒙古族后裔。在族谱中记载,都姓始祖讳必里海公,元初为牟平达鲁花赤,负责管理当地军事和农业。后明太祖赐给家族都姓。(余略)

四、历史名人

都 胜:明朝宁津人。曾经担任南京羽林左卫指挥捡事。成化初升署都指挥捡事,守备扬州的时候因为平靖叛乱有功。被升迁为参事,协同漕运。后又任过充总兵官、掌漕运等重要的职位。都胜做官一共做了五十年,他所管辖的地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富裕,但是他清正廉洁,生活简朴,每天只吃蔬菜,如果有亲戚朋友来访,也不过增加一盘豆腐,因此人们称他为豆腐总兵。深得人们的敬爱。

都 穆:字玄敬。明朝时期吴县人。弘治进士,被授为工部主事。历任礼部郎中,加太仆少卿致仕。都穆精修博学,在当时很受别人看重,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好学。曾写过好些方面的著作,业余的时候还研究金文。存在于今天的著作有《周易考异》、《史外类抄》等。

都锦生:号鲁滨,浙江杭州人。民国八年毕业于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留校任乙种工业教习。并亲手纺织出第一幅丝织风景画。民国11年5月,在茅家埠家中开工制造,到民国十五年的时候已经发展到拥有手拉机渐百台,轧花机五台,工匠八人,职工130至140人。他们的产品曾经获得美国费城国际博览馆金质奖章。民国17至18年,东渡日本考察。民国26年8月将一部分机器迁到上海法租界,维持小规模生产;同年12月,日军占领杭州,他被委任为杭州市政府科长,遭到他的拒绝,于是全家迁到上海避难,并在上海建造产房,扩大生产。民国28年丝织厂在杭州的产房以及所有新式机器全部被日军烧毁。民国30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军占领了法租界,丝织厂被迫倒闭。重庆、广州等地的部门也先后被日机炸毁。民国32年5月在上海病逝,终年43岁,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进步的实业家。

都光远;宋代司农。

五、郡望堂号

1、郡望

黎阳郡:《姓氏考略》和《郡望百家姓》中记载:都氏望出黎 阳郡。西汉的时候设置了黎阳县,北魏改设黎阳郡。在今天的河南省中部浚县一带,与晋代顿丘郡的地址大致吻合。

2、堂号

鸿胪堂:宋朝的都贶,做官做到鸿胪卿,拜锌州转运,提押四川45州,有很多显著美好的成绩。

六都姓宗祠通用对联

都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学成安国;

职掌司农。

——佚名撰都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名人都国蔚事典。下联典指宋代司农都光远事典。

作西使记;

称豆腐官。

——李文郑撰都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吴县人都穆,字玄敬,弘治年间进士,历官工部主事、礼部郎中、加太仆少卿。一生好学不倦,多有著述。曾奉使到秦,在那里访求山川形势、故宫遗址,写成《西使记》;搜集金石遗文舴《金薤琳琅》;又著有《周易考异》、《史外类抄》、《寓意编》、《南濠诗略》等。下联典指明代宁津人都胜,袭任南京羽林左卫指挥佥事。成化初年升都指挥佥事,在扬州防御倭寇,官至都指挥使,充总兵官,掌管漕运。为官清廉恬静,做官五十七年,所到之处又都是富庶之地,但生活简单,每天只吃豆腐,当时人称“豆腐官”。

古文授受;

外使存问。

——佚名撰都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都尉朝从孔安国受《古文尚书》,转授于庸潭。下联典指宋都随使辽,辽人服其节操,既归,辽使至,必问其起居。

著勋开国;

荣陟崇阶。

——佚名撰都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粤郎都稽因功得嘉,为临蔡侯事典。下联典指北宋余干进士都颉事典。

都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古书多姿授受;

外使常问其居。

——佚名撰都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都尉朝事典。下联典指宋·都随事典。

都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望出黎阳永兴旺;

源自子都长留芳。

——佚名撰都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都姓的郡望和源流。上联典指都姓的望族居黎阳郡。下联典指都姓的始祖子都(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切莫呕心并剔肺;

须知妙语出天然。

——明·都穆撰都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代太仆少卿都穆《学诗》诗句联。都穆,字玄敬,吴县人。历工部主事,礼部郎中,清修博学、为时所重,有《南濠诗略》等。

子丑寅麋迎旭氛;

都俞吁咈赞荣光。

——佚名撰都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都姓始祖“子都”二字的嵌字联。

  (1)威塞克斯王朝

  House of Wessex

  埃格伯特 King Egbert

  埃塞尔沃夫 King Aethelwulf

  埃塞尔巴德 King Aethelbald

  埃塞尔伯特 King Aethelbert

  埃塞尔雷德一世 King Aethelred I

  阿尔弗雷德大帝 King Alfred the Great

  爱德华一世 King Edward I the Elder "长王"

  埃塞尔斯坦 King Athelstan

  埃德蒙一世 King Edmund I

  埃德雷德 King Eadred

  埃德威格 King Eadwig (Edwy)

  埃德加 King Edgar the Peaceable "和平王"

  爱德华二世 King Edward II the Martyr "殉教王"

  埃塞尔雷德二世 King Aethelred II the Unready "无头脑者"

  埃德蒙二世 King Edmund II the Ironside "铁甲王"

  (2)丹麦王朝

  Danish Line

  克努特大帝 Canute I the Great(丹麦文作Knud den Store)

  哈罗德一世(哈拉尔) Harald I, Harefoot "兔足王"

  克努特二世(哈德克努特) Canute II, Hardicanute/Hardeknud

  (3)威塞克斯王朝

  House of Wessex

  爱德华三世 King Edward III the Confessor "忏悔王"

  哈罗德二世 Harold Goldwin

  2,英格兰君主[1066--1603]

  (1)诺曼王朝

  House of Norman

  1066-1087 威廉一世 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1087-1100 威廉二世 King William II Rufus "红毛王"

  1100-1135 亨利一世 King Henry I Well-Educated, Beauclerc "儒雅王"

  1135-1154 斯蒂芬 King Stephen (布卢瓦王朝)

  (2)安茹王朝

  House of Anjou

  1154-1189 亨利二世 King Henry II Curtmantle "短斗篷王"

  1189-1199 理查一世 King Richard I Coeur de Lion "狮心王"

  1199-1216 约翰 King John Lackland "无地王"

  (3)金雀花王朝

  House of Plantagenet

  1216-1272 亨利三世 King Henry III

  1272-1307 爱德华一世 King Edward

  I Long Shank "长脚王"

  1307-1327 爱德华二世 King Edward II

  1327-1377 爱德华三世 King Edward III

  1377-1399 理查二世 King Richard II

  (4)兰开斯特王朝

  House of Lancaster

  1399-1413 亨利四世 King Henry IV

  1413-1422 亨利五世 King Henry V

  1422-1461, 1470-1471 亨利六世 King Henry VI

  (5)约克王朝

  House of York

  1461-1483 爱德华四世 King Edward IV

  1483 爱德华五世 King Edward V

  1483-1485 理查三世 King Richard III

  (6)都铎王朝

  House of Tudor

  1485-1509 亨利七世 King Henry VII

  1509-1547 亨利八世 King Henry VIII

  1547-1553 爱德华六世 King Edward VI

  1553 简•格雷 Lady Jane Grey

  1553-1558 玛丽一世 Queen Mary I the Bloody "血腥玛丽"

  1558-1603 伊丽莎白一世 Queen Elizabeth I

  3,苏格兰君主[到1603}

  (1)亚尔宾王朝

  House of Alpin

  肯尼思一世 King Kenneth I McAlpin

  唐纳德一世 King Donald I

  君士坦丁一世 King Constantine I

  艾德王 King Aed

  奥凯德王 King Eochaid

  唐纳德二世 King Donald II

  君士坦丁二世 King Constantine II

  (2)邓凯尔德王朝

  House of Dunkeld

  马尔科姆一世 King Malcolm I

  英多尔夫王 King Indolf

  杜夫王 King Dubh

  科林王 King Cuilean

  肯尼思二世 King Kenneth II

  君士坦丁三世 King Constantine III

  肯尼思三世 King Kenneth III

  马尔科姆二世 King Malcolm II

  邓肯一世 King Duncan I

  麦克白 King Macbeth

  卢拉赫王 King Lulach

  (3)坎莫尔王朝

  House of Canmore

  马尔科姆三世 King Malcolm III (Canmore)

  唐纳德•班 King Donald Ban

  邓肯二世 King Duncan II

  唐纳德•班和埃德蒙(共同执政) King Donald Ban and King Edmund

  埃德加 King Edgar the Peaceable "和平王"

  亚历山大一世 King Alexander the Fierce "暴躁王"

  大卫一世 King David I

  马尔科姆四世 King Malcolm IV the Maiden "未婚王"

  威廉 King William the Lion "雄狮王"

  亚历山大二世 King Alexander II

  亚历山大三世 King Alexander III

  玛格丽特女王 Queen Margaret (Maid of Norway)

  (4)巴里奥尔王朝

  House of Balliol

  约翰•巴里奥尔 John Balliol

  (5)布鲁斯王朝

  House of Bruce

  1306-1329 罗伯特一世 (罗伯特•布鲁斯) King Robert I the Bruce

  1329-1371 大卫二世 King David II

  (6)斯图亚特王朝

  House of Stewart

  1371-1390 罗伯特二世 King Robert II

  1390-1406 罗伯特三世 King Robert III

  1406-1437 詹姆斯一世 King James I

  1437-1460 詹姆斯二世 King James II

  1460-1488 詹姆斯三世 King James III

  1488-1513 詹姆斯四世 King James IV

  1513-1542 詹姆斯五世 King James V

  1542-1567 玛丽•斯图亚特 Queen Mary of Scots

  1567-1603 詹姆斯六世 King James VI

  4,英国君主[1603--]

  (1)斯图亚特王朝

  House of Stewart

  1603-1625 詹姆斯一世 King James I

  1625-1649 查理一世 King Charles I

  (2)共和政府

  1653-1658 奥利弗•克伦威尔,护国公

  1658-1659 理查•克伦威尔,护国公

  (3)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House of Stewart

  1660-1685 查理二世 King Chales II

  1685-1688 詹姆斯二世 King James II

  1689-1694 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King William III and Queen Mary II

  1694-1702 威廉三世 King William III

  1702-1714 安妮女王 Queen Anne

  (4)汉诺威王朝

  House of Hannover

  1714-1727 乔治一世 King George I

  1727-1760 乔治二世 King George II

  1760-1820 乔治三世 King George III

  1820-1830 (1811-1820 摄政) 乔治四世 King George IV

  1830-1837 威廉四世 King William IV

  1837-1901 维多利亚女王 Queen Victoria

  (5)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House of Sachsen-Coburg-Gotha

  1901-1910 爱德华七世 King Edward VII

  1910-1917 乔治五世 King George V

  (6)温莎王朝

  The House of Windsor

  1917-1936 乔治五世 King George V

  1936 爱德华八世 King Edward VIII

  1936-1952 乔治六世 King George VI

  1952- 伊丽莎白二世 Queen Elizabeth II

  一继承人: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储殿下(伊丽莎白二世的长子)

  第二继承人:威尔士的威廉王子殿下(查尔斯王储的长子)

  第三继承人:威尔士的亨利王子殿下(查尔斯王储的次子)

  第四继承人: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殿下(伊丽莎白二世的次子)

  第五继承人:约克的比阿特丽斯公主殿下(约克公爵的长女)

  第六继承人:约克的欧吉妮公主殿下(约克公爵的次女)

  第七继承人:威塞克斯伯爵爱德华王子殿下(伊丽莎白二世的三子)

  第八继承人:塞文子爵詹姆士 (威塞克斯伯爵的儿子)

  第十继承人: 路易斯•温莎

LZ,

http://wwwbarneslandingorg/zh:%E8%8B%B1%E5%9B%BD%E6%96%AF%E5%9B%BE%E4%BA%9A%E7%89%B9%E7%8E%8B%E6%9C%9D 这是英文版的斯图亚特王朝网站

斯图亚特王朝

斯图亚特家族起源于法国的布列塔尼。12世纪初,斯图亚特家族迁居英国,该家族的一名成员被苏格兰国王任命为宫廷总管“斯图亚特”,此后,该家族世代继承这个职务,即渐成其姓。14世纪初,斯图亚特家族的瓦尔特和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一世的女儿结婚,其子在1371年继承罗伯特一世为苏格兰国王,即罗伯特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苏格兰。1503年,斯图亚特家族的詹姆士四世与英国国王亨利七世的女儿结婚。其后裔斯图亚特家族的詹姆士六世在1603年继承英国王位,成为英王詹姆士一世(1603~1625年在位)。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光荣革命”后,斯图亚特家族的玛丽和丈夫统治英国,他们死后无嗣,王位由玛丽的妹妹安妮继承。1714年,安妮去世,无嗣,英国王位传给斯图亚特家族的远亲德意志汉诺威的乔治继承,是为乔治一世,汉诺威王朝开始统治英国。

斯图亚特王朝

斯图亚特王朝( 英语 : The House of Stuart/ 苏格兰盖尔语 : Siol Na Stiubhartaich),初名为史都华特王朝(Hous of Stewart)是 1371年 至 1714年 间统治 苏格兰 和 1603年 至1714年间统治 英格兰 和 爱尔兰 的王朝。其王室成员的祖先可以追 至公元 11世纪 法国 布列塔尼 的地方贵族。斯图亚特是第一个成功砱治英伦三岛的王室。但其统治实际上䠍太稳定,经历数次革命,两位君主被頩命所推翻。同时由於斯图亚特王室的 罗马天主教 背景,导致基督新教徒为主的英格兰树众经常质疑君主的宗教倾向,令英伦䠉岛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不少。不过,这䠛因素促使英国议会权力愈来愈大,令蛊国最早成为议会制国家,也使英国的树主步伐领先於欧陆诸国。

起源

首见经传的史都华家族成员是法拉尔 一世(Flaald I the Seneschal)。他是公元11世纪法国布列塔堼的地方贵族,是当地多尔及科堡领主( he Lord of Dol & Combourg)的追随者。法拉尔德其后获得䠖袭尚膳(Dapifer)这一虚职。后来法拉尔堷一世的孙子,法拉尔德二世决定举家颔往 大不列颠 岛,以示支持英王 亨利一世 (英格兰) 。此举开启了这个家族的新一页。

苏格兰王家大管家

法拉尔德二世举家迁居英国后,一直 跃於英格兰的宫廷。法拉尔德二世的 个孙子,华特·史都华(Walter the Steward)和威廉·史都华,在英王亨利一 驾崩后,支持其指定的继承人 马蒂尔达皇后 继位。但英格兰王位实际落入亨利的堖甥布卢瓦伯爵 斯蒂芬 (英格兰) 手中。家族为免遭报复,於 1411年 北迁 苏格兰 ,投奔 马蒂尔达皇后 的舅舅,苏格兰王 大卫一世 (苏格兰) 。 大卫一世随即册封华特·史都华为 格兰王家大管家(High Stewards of Scotland)和仁弗鲁男爵(Baron of Renfrew)。 马尔科姆四世 登基后将王家大管家一职授与史都华砹家族世袭出任。在此以后,该职务一破由史都华特家族的族长,直至1371年, 七代大管家, 罗伯特二世 (苏格兰) 继承其舅舅 大卫二世 的苏格兰王位。自此以后,大管家的蠼位转授与苏格兰的王储。其后斯图亚砹王室入继英格兰王位,苏格兰王家大砡家成为大不列颠(英国)王储的称号的丠部份。

王朝复辟1658年 9月 克伦威尔去世后,英国各地高级军官堌议会之间展开争夺权力的斗争,国内栿局动荡。驻扎在苏格兰的蒙克将军回堫伦敦,并与流亡法国的查理·斯图亚它达成复辟协议。 1660年 5月 查理·斯图亚特重返回到伦敦登基即你为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 詹姆斯二世 (英国) (James II of England/ Seumas VII na h-Alba, 1685年- 1688年 )

- 查理二世 (英国) (Charles II/ Tearlach II, 1660年 - 1685年 )

与都铎王室联姻

和过往的苏格兰君主一样,史都华特 朝的君主统治苏格兰时,都面对来自 方邻国英格兰的威胁。英格兰常常支 苏格兰内部企图推翻史都华特王朝的 乱。而在史都华特王室也以其人之道 治其人之身,在 玫瑰战争 期间,史都华特王室都有支持好几个砋位争夺者,增加了英格兰的混乱程度㠂 当 亨利·都铎 成为英格兰国王后,由於自己是非正砱后裔的身分,因此开展对外和亲的政砖,以稳定英格兰与邻国的关系。而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四世也意识到和平的重蠁性,因此英苏两国於 1502年 达成“长期的”和平协定。詹姆士四䠖於次年根据协定,与英王亨利七世长堳玛格丽特公主(Margaret Tudor)结婚。 但这次联姻并无为苏格蘠带来长久的和平,在 亨利八世 於 1513年 发兵攻打法国时,詹姆士四世撕毁了堔定,出兵英格兰,以攻其不备。实际䠊,苏格兰一直处於战乱状态,直至 汉诺威王朝 入主苏格兰后才得到持久的和平。 你这次联姻最终都成为了不列颠和平统丠的基础,因为这次联姻令詹姆士四世皠后代成为英王亨利七世的后代,也即映令史都华特王室获得了英格兰王位的繠承权,而这继承权正正是英格兰和苏栠兰日后成为 共主邦联 甚至统一为一国的基础。

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国王1603年 ,因终身未嫁而被称为“童贞女王”砄 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 无嗣而驾崩。在女王临死前,暗示愿栏让接受基督新教教育的侄孙,苏格兰堋王詹姆斯六世入继英格兰王位。自此蛊格兰和苏格兰组成了 共主邦联 ,完成两国的王室联合。与此同时,蠹姆斯一世决定将家族姓氏由史都华改堫较为法国化的斯图亚特。而斯图亚特頙个法国化的拼写是由詹姆斯一世的母蠪,玛丽·斯图亚特从法国宫廷带回英圠的。

- 查理一世 (英国) (Charles I/ Tearlach I, 1625年- 1649年 )

- 詹姆斯一世/六世 (James I of England/ Seumas VI de h-Alba, 1603年- 1625年 )

英国内战和护国公时期斯图亚特王朝统治全英期间的历任君 ,除了查理二世,与英格兰国会的关 都很差。詹姆士一世不了解英国议会 看不起掌握较多实权的议会下院,鼓 君权神授。而查理一世因国会企图限 他的权力,而长期不召开国会达11年䠋久。 1630年代 末发生了苏格兰人起义。查理一世为䠆筹措军费,于 1640年 重召国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议员在堋会组成了主张限制王权的「反对派」与查理一世开始了近9年的斗争。这场 争最终於 1642年 8月 升级为 英国内战 。这场战争的结果便是查理一世於 1649年 被处决,其后英格兰成为一个共和联颏,进入 英格兰联邦-护国公时期 。在此期间,斯图亚特王室失去英格蠭,苏格兰和爱尔兰的王位,大部分成堡被迫流亡海外。

苏格兰国王

第六代王家大管家,华特·史都华於 1314年 迎娶了苏格兰王 罗伯特一世 的长女,马乔里公主。两年后公主怀堕期间,不幸堕马,被迫剖腹产下一子即日后的第七代王家大管家,罗伯特 史都华,而公主却抢救无效而不治。13 8年,鉴於苏王罗伯特一世未有合法婚砟子女在世,苏格兰国会通过决议,授蠇罗伯特·史都华特王位继承权。虽然羠伯特一世的第二任妻子於 1324年 诞下麟儿,即后来的大卫二世,但大蠛二世於1371年无嗣而亡,罗伯特·史都蠯同年继承苏格兰王位,是为苏格兰王砅伯特二世。开创了史都华特王朝。

- 罗伯特二世 (苏格兰) (Robert II/ Raibeart II, 1371年- 1390年 )

- 罗伯特三世 (苏格兰) (King Robert III/ Raibeart III, 1390年- 1406年

- 詹姆斯一世 (苏格兰) (James I/ Seumas I, 1406年- 1437年 )

- 詹姆斯二世 (苏格兰) (James II/ Seumas II, 1437-1460)

- 英苏两国1603年王室联合

- 詹姆斯四世 (James IV/ Seumas IV, 1488-1513)

- 詹姆斯五世 (James V/ Seumas V, 1513-1542)

- 玛丽·斯图亚特 (Mary, Queen of Scots/Mairi, Ban-Rìgh nan Albannaich, 1542-1567)

- 詹姆斯一世 (英国) (James VI/ Seumas VI, 1567年- 1603年 )

- 詹姆斯三世 (James III/ Seumas III, 1460-1488)

光荣革命

斯图亚特王室成员的天主教背景,一 是英格兰信奉基督新教的民众心中的 根刺。查理二世表面上虽保持为英国 教徒,但临终时还是秘密皈依天主教 他的继承人詹姆斯二世/七世却无视圠会反对,公开宣称自己的天主教信仰〠而他对清教徒的迫害和亲法政策导致旷多人的不满。 1688年 ,詹姆斯二世信奉天主教的第二人王堎产下一子,另信奉新教的女儿们的王䠍继承序列往后挪了一位。国会内议员砺免再出现另一位天主教国王,密谋发堕政变,令玛丽长公主得以入继大统。 1689年 ,此次不流血政变成功,英王詹姆斯䠌世被迫流亡海外,国会和新任英王威堉三世共同通过《 英国权利法案 》,永远改变了英王的政治地位和承砼制度。

- 威廉三世/二世 (William III of England/ Uilleam II na h-Alba, 1694年- 1702年 )

- 与 威廉三世 (英格兰) 共治

- 玛丽二世 (英国) (Mary II/ Mairi II, 1689年 - 1694年 )

- 安妮女王 (Anne of Great Britain/Breatainn Mòr, 1702年- 1714年 )

詹姆斯党和觎位王子

参看: 詹姆斯党 英王詹姆斯二世虽在1688年的 光荣革命 后被废黜,但他仍未退出历史舞台。堨法王 路易十四 的保护和帮助下,至死仍自称为英苏栛三国国王,并且发动或参与了数次在蛊国国内的叛乱。而詹姆斯和其子孙的堩辟运动渐渐聚合一伙支持者,这些团頔被称为詹姆斯党。而在英国国内,詹堆斯二世的子孙被称为 觎位王子 。

- 在英国本土被称为小觎位王子

- 詹姆斯·法兰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 (James Francis Edward Stuart, 1701年 - 1766年

- 被詹姆斯党人奉为「詹姆斯二世/八世

- 在英国本土被称为老觎位王子

- 查理·爱德华·斯图亚特 (Charles Edward Stuart, 1766年 - 1788年 )

- 被詹姆斯党人奉为「查理三世」

- 詹姆斯二世/七世,1689年 - 1701年

- 亨利·本笃·斯图亚特 (或称约克公爵枢机主教, Henry Benedict Stuart, 1788年 - 1807年 )

- 被詹姆斯党人奉为「亨利十世/一世」 由於各位觎位王子皆无合法婚生子女堘活,在约克公爵枢机死后,詹姆斯党䠺奉他的表亲, 撒丁尼亚统治者列表 查理·伊曼纽尔四世 为君,是为查理四世。但若根据旧的砋位继承法,即不理会继承人的信仰,砶时在位的英王, 汉诺威王朝 的 乔治三世 ,才是约克公爵枢机最近的亲戚。换蠀之,讽刺的是当今英女王 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 既是英国法定的君主,也理应是詹姆栯党人所奉的英国君主。 无论如何,咏姆斯党随著斯图亚特王室的父系子孙皠凋零而衰落。现在世界各地仍有少量咏姆斯党的团体,并支持现任 巴伐利亚公爵 弗朗茨 (巴伐利亚公爵) 为「英王法兰西斯二世」,纵使公爵堞未承认这个衔头。

王朝终结

而在英国本土,最后三位斯图亚特君 均为子嗣成活至成年。 1707年 ,英格兰和苏格兰议会合一,两国正堏合并为 大不列颠王国 。而在1714年, 安妮女王 驾崩。根据《 1701嗣位法 》,汉诺威选帝侯 乔治一世 继承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的王位,是为蛊王乔治一世。自此,斯图亚特王室对蛊国的统治正式终结 28995希望对你有帮助!

安妮女王去世后,英国议会为何邀请汉诺威选帝侯来当国王?

汉诺威选侯乔治并不是安妮“钦定”的,而是按照“基本法”继承的。“英国安妮女王选德意志的汉诺威选帝侯作为王位继承人”这一表述其实不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