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王胡宗南66岁病逝,临终前说了8个字,袒露内心的无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4收藏

西北王胡宗南66岁病逝,临终前说了8个字,袒露内心的无奈,第1张

他是国军将领中“最好命”的,被誉为“天子门生第一人”,创下了黄埔军校的五个第一,分别是第一个兵团总指挥、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第一个跨入将军行列,也是唯一一个在离开大陆以前获得第三颗将星的人。他就是名副其实的西北王——胡宗南。

胡宗南小时候家庭很穷,学习很刻苦,中学毕业之后,为了生活,就在当地谋取了一个老师的工作,虽然工作轻松,但这份工作并不是他想要的,于是在竞选学校校长失败后,1924年他辞去了职务。当时中国正逢国难,好男儿当有报国之志,胡宗南也不例外。1924年,胡宗南遇到一个机会,于浙江湖州地区参加了别动队,然后和王亚樵结拜为兄弟。但是好景不长别动队解散了,昔日的兄弟们各奔前程,胡宗南则在好友的经济支持下选择报考黄埔军校。

离开军校的胡宗南,仕途虽然很顺,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抗日战争期间,和小鬼子打仗几乎占不到便宜,倒是在1942年屯兵西北,侵犯我党陕甘宁边区时获封西北王的称号。解放战争时期胡宗南的战功也是很平常,不尽如人意,但他还是受到蒋介石的器重。不过此人志大才疏,不懂战略,对蒋盲目服从、不辨善恶。

败退台湾之后,由于在大陆的作战失利,胡宗南受到了 内一致批评,甚至有人把蒋介石失去大陆的罪责都推脱到了胡宗南身上,他本应受到军事惩罚,后来在蒋介石的庇佑之下,全身而退,但也没有什么权利了,可以说赋闲在家。

1962年2月6日,胡宗南病情恶化。14日凌晨,他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终年67岁。临终前,他无奈地说”我不该来到这里的“。仅仅8个字,却透露出了胡宗南晚年的落魄与无奈。

原标题:胡宗南与戴笠的关系有多铁?戴笠与胡宗南的关系非同一般。

早年的戴笠在杭州流浪,此时就结识了胡宗南,据说胡宗南对他有不少接济,两人结为好友。分别时戴笠还赠诗与胡宗南:“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

后来在黄埔军校,他们又在孙文主义学会中有了共事的经历。

黄埔军校毕业后,胡宗南在刘峙部任团长时,戴笠任中尉副官,跟随胡左右,胡宗南独具慧眼,认为他机警灵活,有“异才”,乃推荐给蒋介石。

戴笠由此四方笼络,展露头角,逐渐被蒋介石所赏识。后青云直上,负责主持国民 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戴笠对胡宗南的推荐感激涕零,凡力之所及,在各方面替胡宗南帮忙。

提起军统和戴笠,无不谈虎色变,即使是中央嫡系、黄埔同学,亦要讨好戴笠,不然戴笠向蒋介石来个“小报告”就吃不消。唯独对胡宗南,自戴笠以下,所有军统分子都尊称为“胡先生”,一如胡宗南的部下,到处为胡宗南宣扬吹嘘,替胡宗南造成有利声势。戴笠在蒋介石面前对胡宗南也是隐恶扬善,说尽好话,使胡宗南的地位更巩固,而戴笠自身亦愈得蒋的信赖。

后来他们在抗日与 作战中也曾有过许多合作经历,互相帮助,胡宗南为戴笠搜集情报提供帮助,曾为戴笠提供过许多物质资助,戴笠对其十分感激。戴笠对有关胡宗南的情报一概亲自过问,隐恶扬善,二人在蒋介石面前互为对方捧场。戴胡之间保持了几十年的友谊和合作历史。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胡宗南力促戴笠前往西安保驾 ,让戴笠立下功劳。戴笠说:“双十二事变,我敢于飞入虎穴,下定决心,关键在于宗南的来电。”

1943年戴笠与胡宗南、汤恩伯在洛阳有过一次秘密会面,三人结下了政治联盟,胡宗南为此写过一首《盟誓诗》,发誓要“危舟此时共扶持。”即使是在私生活方面,也不分彼此。胡宗南与家乡的结发妻子分手后长期独居,直到1947年,戴笠把自己的情人、军统女将叶霞翟介绍给他。叶与胡系浙江同乡,曾入军统受训,赴美留学,才貌双全。经戴笠介绍给胡宗南,胡甚觉满意,1947年,二人在西安成婚,胡宗南甚为满意。

戴笠死后,胡宗南深感悲痛,决定与叶正式结婚,作为对戴的纪念。据说1962年胡宗南在台湾死后下葬时还穿着戴笠送给他的已经千疮百孔的毛衣。戴笠说过:琴斋是有恩于我的。戴胡二人在特军两界互为照顾,收到了特殊的效果。

国民党将领中,有相当多名声显赫但又毫无建功的著名将领,胡宗南就是其一。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因为表现优秀,是蒋介石最喜欢也最器重的学生,所以人称 "天子门生第一人" 。

他很早就进入了部队,先后经历了东征、北伐、内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经历的战争大大小小不计其数,解放战争期间是他最辉煌的时期。

受蒋介石要求,胡宗南率部队在1947年占领了延安,对***的指挥体系是一次重击,当时手握重兵几十万,成为第一战区的最高长官,也是少见的二级上将,江湖人称 "西北王"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避战携重兵退居到西北地区保存实力,但解放战争又成为蒋介石的左膀右臂,可惜他志向远大没有才能,根本不懂战略,完全跟着蒋介石的命令行动,也不管正义还是邪恶,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丝毫不重视。在西北地区与彭德怀的较量上相差甚远,直到被我军完全歼灭,最后只能逃到台湾。

时间到了1947年下半年,经受了国民党军队一次次包围与扫荡,我人民解放军逐渐在夹缝中生存并壮大起来,部队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态势,长江以北的局面向我方倾斜。

随着刘邓大军的主力直插大别山和伏牛山,华东野战军攻下济南,不仅歼灭了大量的敌人,还打乱了蒋介石的部署,国民党军队全部转入防御。

胡宗南的西北军也陷入了东西两面作战,遂决定实施机动防御,为了阻止胡宗南的计划,在中央军委的指示下,西北野战军转入外线战略进攻。

即将战争引入到国民党的统治区,在拓展解放区和巩固解放区的过程中,继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也有利于拖住胡宗南集团,避免他向中原或者华北战场增兵,缓解友军的压力。

针对胡宗南集团的军事部署,我方计划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术,用一部分部队攻打宜川,等到敌大军支援,最后将所有敌人包饺子,消灭敌有生力量。

在我军各个部队的相互配合下,宜川战役大获全胜,这标志着西北野战军转入外线作战后第一次取得重大胜利。为了补充西北兵员,逼迫蒋介石命令潼关东部的裴昌会兵团和郑州的第38师调往西安,大大减轻了中原解放军的作战压力。

自从西北野战军开始新式整军后,我军的作战力量有了显著提高,此次战役也是一次大考,显然我们的努力是正确的。

这一仗下来,蒋家王朝受到了震撼,为了安抚军心,蒋介石急忙从南京飞到西安,西安作为战略要地,蒋介石调派了华东和中原部分兵力增援。

使得我军的这次胜利产生了连锁反应,间接促使了洛阳战役的成功,为中原战场创造了有利战机,至此西北战场的形势发生改变。

这场巨大的胜利有很多因素,那首先就是 我军掌握了敌人的军事情报 ,知道了他们在战前的军事部署,这样才能设计陷阱等他们往里钻。

兵书上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在战争中,只有了解自己又熟悉敌人,这样是绝对能获胜的,可只了解自己,不熟悉敌人的情况,那胜败都有可能,可对自己和敌人都不了解,那结果就是惨败了。 宜川战役很明显,我军是知己知彼,胡宗南是既不知己也不知彼。

1948年初,我军设立在西安情报处的1号情报员,收到了上级的紧急命令,要求他尽快找到胡宗南集团的当前军力部署情况,包括胡宗南在整编后所辖的甲乙丙三个师的编制内容,外加刘戡领导的整编第二十九军的编制情况和火力配置等一系列机密材料。

此人是我军安插在胡宗南身边的情报人员,长期以来为西北野战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胡宗南集团的最新军事部署相对来说容易得到,因为在这军队内部不是机密,不需要去特别的地方就能获得。

可甲、乙、丙三个整编师的具体内容就很难了,这是绝密情报,一般只保存在一个地方, 就是西安绥靖公署的参谋处,那是胡宗南的参谋长盛文的办公室。 文件就在他的保险柜里,想要得到一手资料需要经历重重考验,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要是一般的保险柜,无非就是老一套的方法,包括配好钥匙、搞到密码、实在不行就撬开保险柜等等,这些老办法一方面很危险,最重要的是时间来不及了,上级给的时间很少。既然如此,就需要找到特殊的关系, 能接触到参谋长,那可不是一般的人,只有部队高层了。

我们的1号情报员在国胡宗南部队中的身份就是一个负责后勤的少校,属于中下层军官,平日里和参谋长那种级别的官员八竿子打不着,那他怎么能搞到这么机密的情报呢?

此人名叫 蔡茂林 ,1920年2月13日出生在河南省新密市的城关镇,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人进攻中国内地,他的家园受到了波及,很多人流离失所、妻离子散,面对这种局面蔡茂林决定从事抗日救亡工作。

在1938年7月,因为表现积极优秀,通过密县县委的推荐,蔡茂林获得了去陕北公学培训学习的机会,在那里他顺利的加入了中国*** 。1938年底毕业后,自愿返回密县继续进行抗日救亡运动。

经过一年的工作后,蔡茂林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但1939年8月一次活动出现问题,被敌人发现地下党组织的驻地,联络点很快就被人破坏,因此蔡茂林和组织失去联系。

1940年7月,蔡茂林不幸被捕,县政府怀疑他是***人,于是指示军警将他逮捕。在当地的监牢里他经过了多次审讯,遭受了严刑拷打后蔡茂林始终没有暴露身份。

敌人无奈将他押往洛阳的劳动集中营去改造,之后被押送到西安的劳动集中营,在那里他遭受了更为严厉的审讯。

在两年多时间的审讯里,面对无数次的严刑逼供,他始终毫不动摇,一点也没有暴露出党员身份,严格保守党的秘密。

为了解决我方被逮捕的通知,组织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终于在1942年夏,我方的汪维恒,当时是国民党西北军需局的局长,和周坚两位同志,根据上级命令,对那些没有向国民党特务泄露我当秘密的同志展开营救工作。

采用的办法是,让汪维恒曾经的一位学生,联系到西安劳动集中营的经理卢树楠,并且宣称是在劳动营中办理经理人员的训练班,需要招收一些同志为学员,由军需局聘请教员讲课,培训时间有半年多,结业后由西安军需局安排工作。

正是借用了这个办法,蔡茂林才得以顺利进入训练班,多亏当时战事比较紧张,人员奇缺,汪维恒、周坚采用这一办法并没有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怀疑。

在经理人员训练班毕业后,汪维恒和周坚将这些人聚拢到军需局内,又开办了一个军需独立业务研究班,在军需局内部,所以由汪维恒任班主任,由进步民主人士杨杰科做队长,他对***持支持态度,周坚则是政治指导员。

培训时间只有一个月,大家已经明白了,其实这个班就是对这些学员的思想进行打探,看他们是否归顺了蒋介石,还是坚定的跟着我党走。顺利毕业后,每个人按照中尉科员的级别被分配到国民党各部队中工作。

国民党的军需局在甘肃张掖地区新成立了一个办事处,所以蔡茂林被安排到那里,汪维恒的弟弟汪益堃同样也是中共党员,是办事处的处长。蔡茂林受汪益堃的直接领导,这就开始了他的情报工作。

不幸的是1944年夏天,汪益堃在回西安的途中,飞机失事坠地。情报站的领导遇难了,蔡茂林只能另作安排,他迅速前往西安给汪维恒和周坚报告当前情况,并重新确定自己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周坚见到蔡茂林时,出现了新的情况。

洛阳被我军攻陷,原来的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就地解散,为了重新组织第一战区,国民党当局计划在汉中成立新的司令部,陈诚担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而汪维恒成为该部的经理处长。

当时汪维恒正需要一个得力干将与他同行,正赶上蔡茂林来西安,于是任命蔡茂林为被服科科员,跟随其前往汉中任职。

蔡茂林起初不太愿意做被服科科员,因为这个部门接触的人太少,拿不到有价值的清白,汪维恒向他解释,正因为这个部门没有油水可捞,国民党军队没人对你这个岗位感兴趣,所以不会担心被人算计和注意,可以长久干下去,并且能不动声色的做好情报工作。

蔡茂林这才同意,他们都是为了考虑如何做好上级交代的命令。在1945年初,陈诚被任命为国防部长,胡宗南的第八战区也兼并了第一战区,汪维恒深受陈诚的信任,跟着去了重庆。

汪维恒也考虑过是否把蔡茂林也带到重庆,可几经考虑,觉得那边的同志已经足够,西北地区才是最需要他的地方,再者说蔡茂林更熟悉这边的情况,这么长时间也有了很大的人脉资源。因此蔡茂林被安排到国民党西北补给区司令部工作,当然还在被服部。

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考虑,就是西北补给区司令部的工作不仅仅是第一和第八战区,它一共负责七个战区的补给任务,所以涉及的部队数量非常庞大,细心点就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情报,希望蔡茂林一定坚持做下去。

蔡茂林当然知道长官的想法,虽说自己管的东西不是最有价值的,但是最需要的东西,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部队没有被子盖,没有衣服穿。并且掌握着大量新军装,也成为自己打理关系的主要手段。

为了得到敌人军官的信任,他按时把最新的军装送到那些军官手上,即使没有多少钱,但这东西有钱也没地方买,那些需要扩充军队的军官,自然第一个找的就是他。

这一来二去,蔡茂林拉拢到很多的军官和单位负责人,同他们都有不同的联系,逢年过节利用自己的权利给那些掌权者送礼打点关系,还人缘的他受到大家的喜欢。

结交了一帮军官后,平时就厮混在一起,请客吃饭、打麻将等 娱乐 活动应接不暇,蔡茂林玩钱时几乎没有赢过,只要那些人开心,他就想着法的输钱逗开心。主要原因在于国民党军队里面腐败已久,没人会在乎他这么做的动机,毕竟所有人都是这么做的。

很快,蔡茂林在补给区司令部建立了牢固的关系,甚至在西安的绥署和地方部队里,也都有很多"交情"很深的朋友,这使得他的情报工作非常顺利,又不露声色,就算查也注意不到他这里。

因为表现出色,1946年蔡茂林的情报关系被转入到王超北领导的西安情报处,此人是我党久负盛名的地下情报人员,为国家做出来巨大的奉献和牺牲。在他的带领下,蔡茂林取得了一系列价值极大的情报。

其中就有国民党军队在陕西区域的兵站和仓库地点,同时标注重要据点情况;胡宗南对于一战区所辖的豫西伪军的改编计划;还有西北补给区司令部的全部编制信息,同时还有七个战区的敌军序列番号,以及编制人员补给统计和驻地信息,可谓是应有尽有,相当丰富,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潜伏下来的功绩。

针对这些情报,王超北拍板决定要亲自与蔡茂林接头,他以后就是1号情报员了。能和王超北直接对接的情报人员屈指可数,蔡茂林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量做到了。在西安深秋的一天,一个上尉军官在西安城墙上走到北城门楼的某一处城垛处,顺手取出一张报纸坐下看起来。

而王超北化身空军中校,身着军服并戴着墨镜,走到那名上尉跟前时,拿手里的拐杖在地上敲击了三下,接着向对方借火想抽根烟。

王超北吐了一口烟,自然的和对方交谈起来: "贵姓"

"左。您贵姓"对"鄙姓黄。"

"哪个单位的?" 王超北追问

"军官总队。"

对方答, "真巧,我也是军官总队的,咱们一块儿聊聊行不?"

"好!"

暗号准确无误,两人这才敢自报家门,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蔡茂林告诉王超北自己的具体工作部门和组织关系后,王超北也说了自己的化名叫"黄润僧",是一家煤炭公司的工程师。

他们定下了以后见面的时间地点,就是每周二和周五的晚上,相聚在蔡茂林家,要是被别人撞见,就谎称王超北是自己当时一战区的老战友了,现在是西安绥署的工作人员。

之后,王超北又安排秦治安和他取得联系,秦作为商人与蔡茂林交换情报,因为蔡茂林工作的特殊性,商人在他家出现实在正常不过。

王超北给蔡茂林下的命令,要求每月都要上交一份胡宗南管辖部队的番号、人数、驻地和指挥官姓名的信息,这些东西必须实时掌握才行,当然除了临时重大的军事任务外,这些情报还另做安排。

部队部署信息可是绝密的信息,蔡茂林的工作根本不可能拿到,可是自己的单位就有管军粮补给的部门,部队的口粮那是确定的,定期补给多少份是有数的,不像他的被服一年就补给两三次。

于是他就有那些军官喝酒吃饭,结交了相当不错的关系。

蔡茂林平时也在这些人跟前诉苦,现在自己的被服报表与他们军粮的人数统计相差太大了,一是部队在他手上的信息还比较旧,另外自己平时花销太多,贪污有点过分,所以担心上级查下来那自己就完了。

但是上级要是对比军粮处的统计,他们照样也有问题,所以问题暴露出来所有人都吃不消,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家把数据做统一,就算上面检查也不会有问题。

最好的办法,就是两人合作,每月编印一份军粮和被服的统计表,就可以应付上面的检查了。那人认为蔡茂林的主意太好了,他平时也没少贪污,所以当场拍板同意。

就这样,蔡茂林每月都能获得部队所有的编制信息,一直到西安解放敌人都不知道这些机密信息从哪里出去的。

蔡茂林先从西安绥靖公署里面找关系,最好是参谋处的关系,这样就方便很多了。一位姓赵的中校参谋就被他注意到,二人早就认识,同在汉中的第一战区司令部工作,后来他调到这里后不被重视,还受到胡宗南手下的排挤,所以很好下手。因为赵参谋喜欢看戏,蔡茂林投其所好,两人成为了戏友,蔡茂林随即邀请其去家里作客,金银财宝没少给他,更重要的是此人掌握着保险柜的钥匙。

想要自由出入参谋处,就必须等到参谋长盛文不在西安的时候,一天上午,蔡茂林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于是赶紧来到了绥靖公署参谋处。很显然是有备而来,他找赵参谋商量,自己需要准备夏季被服,可部队最新数据被他弄丢了,长官还不知道这事,可这种机密信息不能问别人,只能找自己的好兄弟来帮忙。所以要借用这里的最新资料,只要三天,完成后保证原物归还。

赵参谋想了好一会,还是觉得此事事关重大,不能随便让人看到,不然追究下来小命难保。蔡茂林假装生气了: "赵参谋,我以为咱们都是老朋友啦,要不是我实在没办法才不会麻烦你,这事只有你能帮,兄弟再没别的办法了。"

赵参谋看到蔡茂林着急了,赶紧把他拉到没人的地方,最后决定借他用一下,但一定保证不能给外人知道。就这样这份机密情报就转交到王超北手中,机要科的同志连夜抄写,通过电台敌军的具体消息就传到了中央,赶在宜川战役前我军就摸清楚了敌人的消息。

在西安情报处工作期间,中央曾三次来电嘉奖蔡茂林的优异表现,他的事迹也被拍成电视连续剧《特殊使命》,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个无名英雄。

解放后,蔡茂林继续为人民服务,扎根在公安系统中,他无论在什么年代,永远把工作放在生命的首位,1991年7月,鉴于他的卓越贡献,他被公安部授予 "人民警察一级金盾" 的荣誉勋章。1995年2月,蔡茂林因病逝于西安,享年75岁。

自古以来战争都不只是硬实力的正面对抗,决定胜利与否的关键,还在于情报工作,往往一个关键情报对整个战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情报工作永远是军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党我军在情报方面的工作由来已久,我们依据情报利用自己的优势进攻敌人劣势,真是依靠这一点点的胜利才换来了今天的胜利。

在艰苦的革命岁月中,无数地下情报工作者,为了自己的工作不惜隐姓埋名,舍生取义,前赴后继的为了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有些人直到牺牲也没人知道他们的来历,成为了无名英雄。

但还有一部分人禁不住敌人的诱惑,在威逼利诱下很快就叛国叛党,成为反革命集团的帮凶,很多同志就牺牲在了他们的手中。

无论何时,我们也不能忘记,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里,有了***的领导,一群人为了人民能过上安宁祥和的生活,用自己的血肉身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付出了生命。感谢党,感谢先烈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 历史 ,不忘初心!

1937年抗战爆发 胡宗南就是指挥三个军的军团长 杜聿明只是团长 此刻李延年 李玉堂 李仙洲 范汉杰 关麟征 分别都是军长 王耀武也是师长 接着1939年长沙会战爆发前 胡宗南 关麟征 范汉杰已经是集团军的总司令了 李延年也是指挥三个军的军团长 李玉堂 李仙洲还是军长 王耀武也是军长了 杜聿明只是师长 1942年浙赣会战爆发 胡宗南升任战区副司令长官 范汉杰 关麟征依旧集团军总司令 李延年和李仙洲也是集团军的总司令了 李玉堂和王耀武也是集团军的副总司令了 杜聿明只是军长 1944年豫湘桂战役爆发 胡宗南依然是战区副司令长官 范汉杰也升任战区副司令长官 关麟征 李延年 李仙洲依旧是集团军的总司令 李玉堂和王耀武也升任集团军的总司令 杜聿明还是军长 1945年湘西会战胡宗南升任战区司令长官 范汉杰依旧战区副司令长官 关麟征依旧集团军的总司令 李延年也升任战区的副司令长官 王耀武也升任方面军的司令长官 李玉堂依旧集团军的总司令 杜聿明才升任集团军的总司令 抗战八年 杜聿明升官最慢 胡宗南最快 胡宗南坐拥5个集团军20个军 50万大军 范汉杰当集团军总司令坐拥5个军 16个师 16万总兵力 关麟征当集团军总司令也是坐拥5个军 14个师 14万总兵力 王耀武坐拥6个主力王牌军 20个师 20万总兵力 李仙洲当集团军总司令坐拥4个军 12个师 12万总兵力 李延年当集团军总司令也是坐拥4个军 12个师 12万总兵力 但同时还担任了战区前敌总指挥和战役总指挥 指挥了3个集团军 10个军 30个师 30万大军 李玉堂当集团军总司令坐拥3个军 9个师10万总兵力 杜聿明当集团军总司令只有2个军6个师 6万多总兵力 所以不论官职还是统兵数量胡宗南最高最多 王耀武和李延年第二 范汉杰和关麟征第三 李玉堂和李仙洲第四 杜聿明第五最低最多 1945年8月份日本战败投降时候 他们的官职 胡宗南战区司令长官 范汉杰和李延年战区副司令长官 王耀武方面军司令长官 李仙洲 李玉堂 杜聿明 集团军的总司令

西北王胡宗南66岁病逝,临终前说了8个字,袒露内心的无奈

他是国军将领中“最好命”的,被誉为“天子门生第一人”,创下了黄埔军校的五个第一,分别是第一个兵团总指挥、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第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