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霍县详细资料大全
炉霍县属四川省甘孜州,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中北部,东接道孚县,西北与甘孜县相邻,西南与新龙县接壤,北面毗邻色达县,东北则与阿坝州的壤塘、金川两县相邻。川藏317线从东南至西北贯通全境,历为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马古道之重镇。炉霍县是康北中心,交通要地。属半农半牧区。
2011年炉霍县辖区面积579664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171个村民小组,年末总人口为45960人。
2011年,炉霍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9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4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261元。2011全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045亿元。
炉霍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老根据地。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抵达炉霍,在此驻扎修整半年多时间,建立了县、乡博巴 。2011年4月10日17时02分,炉霍县发生53级地震,全城停电,部分房屋有开裂现象。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炉霍县 外文名称 :Luhuo County 别名 :炉霍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四川甘孜州 下辖地区 :新都镇、泥巴乡、雅德乡、洛秋乡等 驻地 :新都镇 电话区号 :0836 邮政区码 :626500 地理位置 :四川省甘孜州中北部 面积 :579664平方公里 人口 :45960人(2011年) 方言 :藏语 气候条件 :属青藏高原亚湿润气候区 火车站 :甘孜站 车牌代码 :川V GDP :359亿元(2011年) 特产 :牛肉干、青稞酒、虫草、贝母 历史沿革,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气候,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经济,综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社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城乡建设,民生,交通,旅游,民族文化,炉霍石棺文化,炉霍“望果”节,名优特产, 历史沿革 炉霍系藏语“山岩村”之意。因原为霍尔章谷所属四土司之地。东南与打箭炉毗连,故名。 清置炉霍屯。 民国二年(1914年)设县。 梦幻般的炉霍县卡萨湖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抵达炉霍,建立县、乡博巴 。 1950年,建立中国 炉霍县工作委员会和炉霍县人民 。 2000年,炉霍县辖1个镇、15个乡。 2004年,炉霍县辖1个镇、15个乡。 行政区划 至2010年底,炉霍县幅员面积为579664平方公里。辖4个片区,15个乡、1个镇、171个行政村,其中纯牧业乡6个,半农半牧乡镇10个。 虾拉沱片区工委基层区划:仁达乡、斯木乡、宜木乡。 新都片区工委基层区划:新都镇、雅德乡、泥巴乡、卡娘乡、洛秋乡。 朱倭片区工委基层区划:旦都乡、朱倭乡、充古乡、更知乡。 罗宗片区工委基层区划:上罗科马乡、下罗科马乡、宗塔乡、宗麦乡。 人口民族 根据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炉霍县总人口39603人。 至2011年底炉霍县总人口为45960人。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炉霍县地处川西高原与山原的接触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067°,北纬3139°,西南与新龙县接壤,北面毗邻色达县,东北则与阿坝州的壤塘、金川两县相邻。距成都654公里,距康定291公里,总面积579664平方公里。 炉霍县 地形地貌 炉霍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河流走向多是由西北向东南,牟尼芒起山自北部伸延入境,鲜水河西北向穿流全县。县内平均海拔3860米。 气候 属青藏高原亚湿润气候区,夏季温暖,冬春寒冷,空气干燥,风沙较大。年平均气温74℃,年总降水量5725MM,与历年平均降水量比较偏少16%;年日照总时数为25970小时,与历年日照时数平均值比较偏多2%。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炉霍县矿产主要有砂金、泥炭、汞、多金属矿和一定储量的石灰石。 生物资源 炉霍县资源丰富,主要动物资源有鹿、猴、磐羊、白唇鹿、磐羊、林麝、藏马鸡、细鳞鱼、花鱼、雪山鲢翔;生物资源主要有中药材贝母、雪莲、一支蒿、虫草、贝母等珍稀中药材。 水能资源 炉霍县水能资源充足,集水面在72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17条,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89万千瓦,可开发能量147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28878万千瓦时。其中,尼曲、达曲、鲜水三大河流天然落差大,水源集中,占可开发总量的93%以上。至2010年底,已分别建成装机容量为960千瓦、160千瓦、250千瓦和2500千瓦的水力发电站4座,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 土地资源 2010年,炉霍土地总面积为579664平方公里,是甘孜州最典型的半农半牧县,有耕地95万亩,天然草场3307万公顷。 经济 综述 2010年,炉霍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2亿元,比2009年增长9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5亿元,同比增长2504%。地方财政收入为1069万元,同比增长4029%;地方财政支出为484亿元,同比增长372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661亿元。 炉霍县 2011年,炉霍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7亿元,比上年增长743%。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4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17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26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819元,比上年增长147%。 第一产业 2011年,炉霍县农作物播种面积44798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173公顷,粮食总产量10250吨,比上年增长1431%。 炉霍县 炉霍县2011年推广机耕273333公顷,机播面积2400公顷,农机总动力29000千瓦,完成51公里机耕道建设,完成人工种草900户13386公顷。成功研发雪域俄色茶、水淘糌粑等系列农产品,累计实现产值3300万元。完成公益林建设6667公顷,森林抚育600公顷,化学防治森林病虫1088公顷,义务植树15万株。畜禽品种改良共引进推广各种优良畜禽55头,畜种改良6600头。各类牲畜存栏256万头,肉类总产量4970吨。 第二产业 炉霍县工业基础落后,发展慢,2010年该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600万元。大力发展俄色茶产业,在上海、深圳、丽江等地开设7个雪域俄色茶专卖店,实现产值520万元。康巴牦牛乳业公司年产1000吨工业级干酪素生产线点火投产,实现销售收入67万元。 第三产业 炉霍县2010年接待游客31万人,旅游总收入2500万元。2011年炉霍县接待游客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045亿元。 社会 教育 至2011年底,炉霍县有学校32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中小学生7145人。选送38名学生就读“9+3”内地免费中职学校。建成仁达、斯木、宜木3所双语微型幼稚园。为6974名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3401万元和免费提供价值6587万元的教材,3805名贫困寄宿制学生享受生活补助资金45372万元。 文化 2010年,炉霍县炉霍县博物馆正式开馆,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炉霍研究基地正式挂牌。完成“村村通”卫星接收设备无偿置换工作,置换设备4475套。投入资金2500万元。 2011年,炉霍县确立石棺文化、川西藏族山歌、藏族绘画三大民族文化品牌,积极打造炉霍唐卡画、雪域俄色茶等具有炉霍特色的旅游产品。 医疗卫生 2010年,炉霍县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参保1632人。完成下罗乡敬老院修建工程和县城中心敬老院主体工程建设,完成11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 2010年,炉霍县启动县中藏医院住院楼和县人民医院综合楼项目建设;新建村卫生室28所。 2010年,炉霍县新建卡娘、充古、朱倭等乡村卫生室28所;投入240余万元,为100所村卫生室配备听诊器等基本医疗设备。 城乡建设 2010年,炉霍县实施城市工程29个,投入资金108亿元。投资950余万元,完成廉租房一期工程总工程量的90%;投资250万元,启动廉租房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对符合条件的230户低保户兑现租赁补贴金1813万元;开展了离退休干部“安心工程”财政补贴兑现工作,兑现离休干部补贴4770万元,退休干部财政补贴发放工作进入审批阶段;投入25万元,完成泥巴、斯木等乡地质灾害点避险搬迁27户。 民生 2010年,炉霍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29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40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803人,工伤保险参保650人,生育保险参保188人,失业保险参保1562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097人。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参保人数6915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858%。资助12万人参加医疗保险;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8565万元。 炉霍风景 2011年,炉霍县完成250户棚户区改造任务,220户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竣工验收。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9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全县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82人,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4284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民众6404人次,医疗总费用64673万元,补偿27896万元。 交通 至2010年底,炉霍县有317国道贯通全境,已完成川藏北线炉色通县油路、三县联网路共181公里,红罗路线按山重四级标准改造,川藏317线从东南至西北贯通全境,历为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马古道之重镇。2010年,炉霍县交通建设投入资金3916万元,完成通乡油路建设378公里,通村公路建设1202公里。 旅游 炉霍县境内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2个,以及卡萨湖、宗塔草原、易日沟、地震遗迹、石棺墓群、红军文化遗迹等景点。 卡萨湖 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西60公里处,海拔3510米、面积192平方公里,属于高原淡水湖泊,是川藏北线最大的水鸟栖息地。冬季的卡萨湖,湖水如镜,倒映着群山白云,恬静美丽。 密八勒幽静圣地 位于炉霍县仁达乡境内。这里是佛教密宗事部三怙主的道场,亦称三怙主神山,三座神山紧相对峙,有着奇妙传说,山上有森林、溶洞、白泉等许景观,有珍稀动物栖息于山中,沟内还有分别属宁玛教派和苯波教派的两座寺庙。 炉霍卡萨湖石棺墓 炉霍县卡萨湖石棺墓地是1984年初,在卡萨湖修建水力发电站开挖引水渠道时发现的,发掘工作从5月初开始,7月中旬结束,发掘工作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甘孜州文化局联合组织。发掘实际揭露面积6000平方米左右,对引水渠道的西侧和湖周围没有探掘,仅引水渠道地段发掘清理了275座。是全国境内最大的石棺墓葬群。石棺的作法不一,形式多样,大体可分为完全石棺型,常见石棺型,简易石棺型,变态石棺型四种。 炉霍地震纪念碑 民族文化 炉霍石棺文化 炉霍县地处远古民族迁徙古道要衢,以石棺为代表的远古文明遗存十分丰富,在川滇西部高原民族考古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县内仅上百座的巨大石棺遗址就有6处,沿达曲河、泥曲河、鲜水河西岸台地均有零星分布,是名符其实的石棺王国。 炉霍“望果”节 “望果”是藏语的音译,“望”的意思是土地,“果”的意思是转圈。“望果”就是绕田间地头转圈。它是炉霍等县农区藏族人民一年一度预祝农业丰收的传统节日,因此,又称为丰收节。 炉霍县 “望果”节是藏族地区古老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吐蕃时期,为了祈祷农业丰收,以村寨为单位,人们手捧香炉,高举幡杆,手拿青稞、麦穗,跟在苯教教主后,绕田间地头转圈,祈祷神灵保佑,获得丰收。这种宗教仪轨结束后,开展角斗、斗刽、耍梭标等活动。 名优特产 川乌 川乌为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草本植物乌头,干燥主根。又称川草乌、乌头等。性热,味辛、苦,有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散寒等功效。四川为主要栽培产区,尤以江油产量著名。 青稞 青稞酒 青稞酒,藏语叫做“羌”,是用西藏本地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 牦牛肉 牦牛肉被誉为“牛肉之冠”,属半野生天然绿色食品,富含蛋白质和胺基酸,以及胡萝卜素、钙、磷等微量元素,脂肪含量特别低,热量特别高,对增强人体抗病力、细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显著作用。 俄色茶 雪域俄色茶产于青藏高原的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霍尔章谷地区,是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3800米之间的野生俄色树的一年生嫩芽,经现代工艺加工精制而成的雪域天然绿色的药、食两用健康饮品。
甘孜州旅游资源介绍
(一)生态旅游资源
甘孜州地处长江上游,其北部为海拔4000—4500m的丘状高原;南部为山原和高山峡谷区,山岭海拔4500m以上,不少山峰在6000m以上,岭谷高差2500—3500m或更大;东部地区大渡河谷最低海拔1000m,大雪山主峰贡嘎山在水平距离29km陡升为7556m,地貌类型从低中山峡谷区直至中高山的峡谷区、高山峡谷区、极高山区,以致全州境内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复杂,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陆地生态系统中所罕见。根据生态系统的性质及其结构功能,甘孜州的生态旅游资源有下列11个基本类型。
1.亚热带湿润性高山复合带生态系统:以贡嘎山东坡海螺沟、大雪山西坡九龙河谷、稻城县俄初山东南坡东义河谷为代表。
2.亚热带亚湿润性河谷复合带生态系统:分布于大渡河谷地,雅砻江九龙段谷地,金沙江得荣段谷地。
3.暖温带湿润性高山复合带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贡嘎山西坡莫溪沟、丹巴县墨尔多山、稻城县亚丁生态旅游区等。
4.暖温带亚湿润河谷复合带性生态系统:分布于石渠县洛须以下的金沙江谷地和甘孜以下的雅砻江谷地。
5.中温带湿润性高山复合带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白玉县火龙沟生态旅游区1巴塘县措木沟生态旅游区,雅江县帕姆岭生态旅游区等。
6.寒温带湿润性高山复合带生态系统:以亚拉雪山生态旅游区、理塘县格聂山生态旅游区和德格县雀山儿(新路海)生态旅游区为代表。
7.亚寒带湿润性山原生态系统:以稻城一理塘海子山、理塘一巴塘海子山、康定一雅江的高尔土山、康定县的九海子山等最为典型。
8.亚寒带高原宽谷生态系统:在北部地区较普遍,以石渠县的普公坝、白玉县的昌台坝、理塘的毛垭坝为代表。
9.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以泸定县二郎山林场最具代表性。
10.高原寒温带人工青杨林生态系统:以稻城县城郊区万亩人工青杨林为代表。
11.高山农业生态系统:以得荣县的茨巫乡、白松乡、古学乡、瓦卡乡,石渠县的洛须区,稻城县的亚丁村,乡城县的热乌乡为代表。
(二)观光旅游资源
甘孜州境内的观光旅游资源种类繁多,有许多在四川省内是独一无二的。观光旅游资源大多分布于生态旅游区内,成为生态旅游区生态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生态旅游区变得斑斓多采,更加迷人。按其性质,观光旅游资源主要有下列11类。
1.冰峰雪岭银光闪耀:州内海拔5500m以上的高山几乎都终年积雪,发育现代山谷山岳冰川,晶莹夺目,银光闪耀。据不完全统计,全州冰川覆盖面积有500Km’以上。其中主要的有贡嘎山、格聂山、雀儿山、稻城县贡嘎雪山(亚丁生态区内)、亚拉雪山、巴塘县的扎金甲博雪山、党吉曾然山等,此外,白玉县、九龙县、甘孜县、炉霍县、得荣县和乡城县也有冰峰雪岭分布。
2.茫茫草原繁花似锦:甘孜州内大约在折多山以西,沙鲁里山以东,稻城无名山一九龙瓦灰山一线以北地区,为丘状起伏的高原面,彼起此伏,延绵千里,宽谷与丘陵相间,河曲蜿蜓,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人夏时节,百花争艳,令人心矿神怡。
3.原始森林郁郁葱葱:甘孜州是我国西南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域广阔,森林面积大,至今仍保存着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如:贡嘎山东坡海螺沟森林公园,贡嘎山西坡莫溪沟原始森林,稻城县东义河谷原始森林,亚丁原始森林,白玉县火龙沟盖玉一沙马原始森林,丹巴县墨尔多山西坡原始森林,亚拉雪山原始红杉林,九龙县伍须沟原始森林,巴塘县措普湖畔原始森林,白玉县河坡乡原始圆柏林和色达县的霍西原始森林等。
4.高山湖泊晶莹碧透:甘孜州境内大大小小的高山湖泊(又叫海子)星罗棋布,数以千计,犹如一颗颗蓝宝石镶嵌在高山高原上,晶莹碧透。在众多的高山湖泊中,最具特色,对游人最有吸引力的要数九龙县的伍须海,德格县的新路海,亚拉雪山下的友措,康定县的木格措、人中海尾,泸定县的猪腰海子,巴塘县的措普湖,白玉县的纳塔海,色达五色海等。此外,在贡嘎山西坡的贡巴冰川发育的冰面湖,湖水碧蓝,十分夺目,更令人叹为观止。
5.温泉、热泉,涓涓细流:甘孜州境内温泉热泉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全州的温泉热泉有500多处,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康定城郊榆林宫温泉,二道桥温泉,泸定县海螺沟二号营地温泉,一号营地温泉,药王庙神泉、贡嘎山矿泉,理塘县毛垭温泉,巴塘县茶洛间歇喷泉,乡城热乌温泉,稻城城郊温泉,巴塘县的巴久曲温泉,乡城的热槽考蛇泉,康定县木格措的九眼药泉,甘孜城郊温泉(原有一口热喷泉,喷水高达10余m,现已被封)等。其中最为壮观的是茶洛间歇喷泉,每16小时喷一次,喷发前可闻地下有轰鸣声,喷出地面高达30m,持续一小时左右。最奇的是康定榆林宫灌顶温泉和乡城热槽考蛇泉。康定榆林宫温泉群水温34—89℃,日流量2756吨,二道桥温泉水温42℃,日流量864吨;海螺沟温泉群水温38—80℃,日流量9262吨,其中二号营地温泉水温80℃,日流量8900吨;燕子沟药王庙温泉水温40℃,日流量1296吨。
6.峡谷急流,惊涛拍岸:最著名的有巴塘县境内的金沙江王大龙峡谷,雅砻江中游峡谷,雅江县唐岗峡,白玉县及巴塘县境内金沙江叶巴滩峡,得荣县境内硕曲河大峡谷,大渡河上游及其支流瓦斯河以及乡城县的马熊沟峡谷等。
7.奇峰怪石,维妙维肖:除冰峰雪岭外,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有许多刃脊的角峰,形似金字塔。最典型的奇石怪石,尤以稻城一理塘海子山的石海、石河,连续千里,为全国一大奇观。孤独的奇石有康定县榆林宫的灌顶温泉的泉华冢,稻城的“兔耳山”,稻城亚丁景区的“石行者”、“石柱”,墨尔多山的“自生塔”,道孚县八美的“中古石林”,瓦鸟岗的“卧狮喷泉”,雅江县帕姆岭的“修练石”,九龙县伍须海景区的天生桥、金字塔峰、镇海石等。
8.飞流瀑布,如帛似绵:甘孜州内大小瀑布不计其数,除高原面外,凡在高山峡谷区随处可见。以稻城亚丁生态旅游区的三大冰水瀑布,亚拉雪山冰水瀑布;得荣县翁佳山的“洗身瀑布”和格忠雪山的“万丈瀑布”,莫溪沟“界碑石”猿人瀑布,海螺沟景区青石板沟的梯级瀑布较为壮观。
9.奇树古树,蟠根虬枝:主要有海螺沟的“麦吊杉王”,苞槲柯树生树,泸定磨西古香杉树,新兴的康定木兰古树,巴塘县康宁寺周的古柏及古槐树,稻城县东义乡各卡村的干香柏(当地叫冲天柏),稻城奔波寺桧柏,巴塘县城郊的“古桑抱石”以及最早引种的苹果树等。
10.珍禽异兽,生机勃勃:州内的野生脊椎动物有200种,其中兽类69种,鸟类110种、爬行类6种、两栖类6种,鱼类9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33种,占四川省内珍稀保护动物总数的60%。无论是在河谷或是高山、高原,到处都可见各种飞禽走兽。其中又以白玉县察青松多的白唇鹿和盘羊,稻城县桑堆直贡寺的白马鸡,得荣县茨巫乡、白松乡的“神鱼池”,巴塘县措普湖的鱼群.雅江县帕姆岭的松鼠和各种小鸟,丹巴县莫斯卡自然保护的松鼠、旱獭等与游人共处,和谐协调,最引人人胜。
11.彩虹云霞,气象万千:初冬树挂,几乎每个生态旅游区都有,但又以贡嘎山海螺沟、康定木格措、九龙伍须海子、稻城亚丁最为壮观;此外气景还有贡嘎山旗云,磨西、贡嘎寺、帕姆岭、乡城马熊沟等云海;亚丁冲古、雅江无名山的彩虹;帕姆岭佛光以及高原面上的蓝天白云等。
(三)休闲度假旅游资源
休闲度假只能在海拔2600m左右的范围内,因此,甘孜州的休闲度假资源仅限分布于东部和南部的河谷地带。这些地带既有温泉的医疗、保健功能,而且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甘孜州内的休闲度假资源主要有康定榆林宫温泉、泸定县二郎山林场,乡城县热乌温泉等。
(四)科考、科普旅游资源
甘孜州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动物类群虽以高山、高原和森林动物为主,但种类多,而且地域分异明显。此外,甘孜州也是我国的地震多发地区,山地灾害的频发地区之一。因而甘孜州是地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林学、畜牧学等专业考察和多学科综合考察以及开展科普旅游最理想场所和研究基地。中国科学院在贡嘎山东坡建立的“贡嘎山高山生态观测试验站”,是全国唯一的高山生态站,自1989年建站以来,已运转10年的历史。稻缄、理塘海子山是研究第四纪青藏高原古冰帽的理想之地;炉霍和理塘地震裂缝,雅江县雨日的崩塌、滑坡(全国最大),都是研究地质灾害与山地灾害的理想场所:众多的自然的生态旅游区和16个自然保护区,是研究横断山区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演变的,极好基地。
(五)登山旅游资源
州内海拔6000m以上的高山有贡嘎山(海7556m),格聂山(6204m),雀儿山(6168m),巴塘县党吉曾然(6060m)和稻城的贡嘎雪山(6032m)5座,占四川省6000m以上高山(6座)的83%。至今为止,除贡嘎山在1957年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登山队登上主峰(史占春等)外,其他4座高峰都未被征服过,是登山爱好者向往的地方。此外,全州还有20多座“神山”,包括墨尔多山(丹巴),奶龙山、卓达拉山、扎日拥康山(甘孜),扎呷山(道孚),喀洼老热(新龙),玲珑神山及旦都喀山(炉霍),勒穷山(色达)等,都是登山、朝山者的圣地。
(六)漂流探险旅游资源
州内有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三大河分别流经州的西部、中部和东部。三河多峡谷和急滩,是中外漂流探险者难以征服的江段,自1985年姚茂书长江漂流遇难以来,吸引不少中外漂流探险者前往漂流。此外,雅砻江上游流经高原面,河谷宽阔,水流平缓;风光优美,是漂流观光的江段。
甘孜百玉县多科寺海拔多少温度多少
甘孜百玉县多科寺海拔5,700m左右。
白玉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横断山脉北段,金沙江上游东岸。
白玉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城北坡,是康区著名的宁玛派寺庙,为德格土司供养的五大家庙之一。
四川甘孜十大旅游景点
四川甘孜十大旅游景点:中国墨石公园景区、贡嘎雪山、甲居藏寨、稻城亚丁风景区、卡萨湖景区、奶龙山、仙乃日、丹巴美人谷、措普沟自然生态保护区、木格措风景区。
1、中国墨石公园景区
中国墨石公园景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八美镇卡玛村与中古村交界处,面积5平方公里,海拔约3500米。是香格里拉之巅海螺沟通向香格里拉之魂稻城亚丁的中转站,拥有壮美草原、婉约湿地、奇幻墨石、特色民居、高原花海、金色彩秋、白塔圣寺、日出日落八大奇观。
2、贡嘎雪山
贡嘎雪山,又称木雅贡嘎雪山,位于四川泸定、康定、九龙、石棉四县交界处,是大雪山主峰。其海拔7556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称为“蜀山之王”,其周围林立着145座海拔五六千米的冰峰,形成了群峰簇拥、雪山相接的宏伟景象。
3、甲居藏寨
甲居藏寨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境内,距县城约8公里,是丹巴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区。2016年9月,正式获批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甲居”,藏语是百户人家之意。2005年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选美中国活动中,以甲居藏寨为代表的“丹巴藏寨”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
4、稻城亚丁风景区
稻城亚丁风景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主要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神山和周围的河流、湖泊和高山草甸组成。由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基本未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原始风貌保存较完整,加之独特的自然景观,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5、卡萨湖景区
卡萨湖景区位于炉霍县城出发向西方向大约30多公里,其景致独具一格,湖水如镜,典雅壮观。是川西北路最大的水鸟栖息地,曲型的高原淡水湖泊。湖中鸟鱼同欢,花草争艳,湖边柳枝相伴,人鱼相戏,妙趣横生,是游人的好去处。
6、奶龙山
奶龙山,位于甘孜州北部甘孜县东北,康北地区腹心地带隶属与四川管辖,是朵康地区闻名遐迩的神山,其全称为“东谷索朵奶”,藏语“奶龙”,该神山丛林密布,峰峦叠翠,多姿多彩,远远望观音峰,山形如孔雀开屏,构成了一副天然的奇景。
7、仙乃日
仙乃日位于四川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甘孜州稻城县交界处,是当地藏族心中的三座神山之一。登山沿途所见的雪山、冰湖、奇石、高原草场等景色堪称人间仙境。
8、丹巴美人谷
丹巴美人谷位于丹巴县城约26公里的巴底乡,巴底乡有22个村委会构成,每个村都各具风味,其中邛山村的土司官寨近年得到了修复。所谓美人谷当然是指美女多,而近年因国家的飞速发展,许多俊男靓女早已出乡出国打拼,所以丹巴美人谷的美人足迹遍布全球。
9、措普沟自然生态保护区
措普沟自然生态保护区位于川西甘孜州海子山下巴塘县县城北部措拉区(茶洛乡)境内,东起毛垭坝与理塘县接壤,西至海拔4860米的亚素高山,南从列衣、沙溪乡以上至扎金甲波神山与白玉相邻,方圆九百平方公里。这里浓缩了川西藏区的美景,雪山、草原、森林、湖泊、寺庙。措普沟上的措普湖被誉为“康巴第一圣湖”。
10、木格措风景区
木格措风景区,又名康定情歌风景区,坐落于贡嘎山脉中段,距离康定市区约17公里,系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白玉县与色达县哪个好
白玉县。
1、风景好。在四川的白玉县,隐藏着一个和色达齐名的天堂,白玉县最值得一看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尼姑岛,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色达县风景比白玉县略逊一筹。
2、发展好。白玉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横断山脉北段、金沙江上游东岸,位置好经济发展比色达县好。
中国酷暑中的四个文化古村落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国家。广袤的土地上有许多旅游景点,即使是那些已经发现的都是菱角。那么暑期旅游去哪里呢?边肖为你带来中国夏日清凉的四大文化古村落,带你深入大山,寻找那些有着灿烂文化印记的古村落。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令人惊叹的风景吧!
丹巴:甲居藏寨
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
甲藏村一直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整个藏寨从大金谷开始,一层一层往上爬,一直到卡帕玛峰脚下。绿、红、黑白相间的村寨建筑和大片梯田,编织成一幅“桃花源农事”的画卷。
甲藏寨里是一座全石木结构的藏式建筑。通常一家一宅楼,但有的三五成群相依相偎,有的相距甚远。但是,几乎都是南北向的。这里的房子也很有特色,呈“L”形,一层一层往顶部退。从远处看,整个建筑就像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盘腿而坐,念经。
这里所有的寨子建筑都是就地取材,用天然的石头和黄泥建成。墙石轮廓明显,粗犷厚重,古朴苍劲。每年冬天,这里的村主都会挖出一种叫“白泥”的原料和用配方熬制的白色染液,涂在村楼的墙上,在阳光下看起来就像白玉一样。据说涂上这种白色染料溶液后,石墙可以保持一年不褪色。
与藏区其他地方的民居不同,这里的民居都很高,有四层,有的高达五层。在一些传统藏式民居的功能划分中,一楼住牲畜,二楼住人,三楼住储物空间。但在甲居藏寨,牲畜圈的出入口与居民是分开的,互不干扰。在这里,第二层是厨房、火塘和杂物室,第三层是卧室和粮仓,第四层或第五层大多是大厅,将用于宗教用途。功能区分非常明显。这里的四五层高的部分,曾经是古代碉堡修建的地方,有保护和_望的作用。当然,现在它更多的是一种纪念。这是四川旅游不可错过的旅游景点。
家藏斋旅游小贴士
甲藏村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城北7公里处。它全天开放。建议自驾或者包车去。甲藏寨有一家民宿,可以住在里面,体验藏民的日常生活。
温州:水碓坑村
中国古代造纸的“活化石”
鸭水堆坑村位于温州西部的泽雅镇。第一次来这里的人会感到惊讶。在这样一个可以用“繁花似锦”来形容的城市里,还保留着这样一个古村落。
水碓坑村地处群山环抱之中,依山傍水,竹林茂盛,村里耕地不多。素有“七山二水一田”之称。村落多为清代民居,沿村前溪流而建,错落有致。这里青山绿水,人文景观丰富,古桥、古樟树、古井、古寺众多,古朴典雅,引水的古筒车、纸钓的纸槽、水锤碾米、翻盘梯田、林中竹径、云中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卷。在这里,你可以享受清风明月,品尝山珍海味,但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千年的造纸工艺。
根据村里潘氏的家谱,600多年前元末,泽雅的祖先为躲避战乱从福建迁来,他们还带来了造纸术。从“南平纸”到“泽雅筛纸”,都是这样传承下来的。现在,这个明代的造纸遗址
制作光面网纸的工序很多,需要经过切竹、制料、酸洗、刷料(蒸煮料)、水洗、捣实、刷料、淋料、蒸煮、捞料、压榨、分离、烘干、分拣、拆包、捆扎、压印等17道工序,有些工序甚至比0755还要好。
在用于腌制和刷光网纸的水池中,将干燥的竹子浸泡在石灰池中,需要50-60天才能沤制。
旅行小贴士
水碓坑村位于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建议自驾或者包车去。村子周围有许多农舍。因为食材多是村民自己种的,新鲜有机,味道独特。
泽雅网纸制作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来泽雅、水碓坑村,不妨带一张网纸作为手书,是收藏、送礼的佳品。
临沧:翁丁村
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在蔡_南部,沧源以西几十公里处,有一个极其原始的古村落,名叫翁顶,这里居住着一群传承了四千多年的佤族。由于地处西南偏远,解放前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留下了许多原始的社会印记。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原始社会村落,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中国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在这片国土上生活这一批西夏人,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战争的影响,西夏人便开始一路向西进行逃亡。最终他们走进了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一带地区。在那里他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建立了新的家园并生活着。现在这批西夏人怎么样了?他们古老的习俗是否还保存着呢?
约瑟夫·洛克,《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写手,1930年,他登上青藏高原的一座雪峰时说:我被这雄壮奇丽的景色征服了,这黄河西边的高山,从来也没有外国人来过。我一个人单独在山顶上呆了一会儿,陷入了深思冥想之中,并很容易地理解了为什么藏族人如此膜拜这些雪峰,为什么将他们看作纯洁的象征。这段话让我想到藏族人的同时想到了同样来自于雪域高原的党项人,以及党项人的一支后裔夏尔巴人。
1227年,随着西夏最后一位皇帝李睍的在兴庆(今宁夏银川)出城投降,西夏在蒙古军队的铁骑下正式宣告灭亡。此时,离1038年西夏立国已经189年。西夏是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国灭了,党项人去了哪里?这个问题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人探寻,直到1882年英国学者巴卜尔首次在其《中国西部旅行及考察》一书中,披露了西夏民族失踪的假说之后,经过中国几代学者100多年的研究考证,西夏遗民终于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但因为时间的漫长,后来的学者们给出的关于西夏遗民的答案,也都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即是西夏遗民有一部分留在了今宁夏本地、内蒙、甘肃、四川、西藏、青海以及河北、河南、安徽等地。总之,不是被回化、蒙化、藏化、汉化就是被其他民族化了,也就是说融入中华民族中了,很难分清了谁是谁了。
在这很广泛的基础上,专家们又进行了一些细分,给出了一些相对精确的答案,大约有这么几种说法和几个地方:1唐古特人(也叫唐古忒、唐兀人、唐兀惕),即元朝时蒙古人对党项人称谓,但后来这个称谓渐用以泛称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诸部;2木雅人,主要分布于四川贡嘎山周围的康定、道孚、九龙、雅江等地区。具体说法是西夏灭亡后,部分党项人在经过数千里跋涉,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木雅地区定居下来,建立了一个小政权,首领叫西吴王(西夏王),使用古党项语,而藏语的木雅一词原是指西夏国都兴庆府地。3夏尔巴人,居住在中尼边境,属中国的未识别民族之一,主要依据是夏尔巴人的一些传说、经书以及生活习俗。
还有一些具体说法是:在北京的居庸关、河北的保定地区也发现有西夏文碑,说明部分西夏后裔进入汉族地区并逐渐汉化,在河西一带、江浙地区均有记载证明有西夏后裔存在。其次,在陕北米脂、横山等地居住着许多拓姓居民,他们有可能是西夏党项拓跋氏的后裔。另外,陕西西安一个叫李培业的人保存着一份与西夏有关的李氏家谱,并声称自己是西夏皇族直接后裔,后经学者们确实,其家族确与西夏党项人有关,但他们已经成了汉族。
夏尔巴人说,最早是我多年的朋友、西夏学者唐荣尧先生提出的。唐荣尧先生最早提出的也是一个假说,即是成吉思汗百年之后,王子阔端通过凉州会谈,西藏从此纳入元朝版图完成统一。而那时侯,从银川平原逃亡的甘孜、阿坝、昌都一带的西夏后裔成为了元朝政权的主要整治对象,开始了对西夏后裔的屠杀,无奈之余,西夏后裔又开始了新的迁徙,向西、向西、一路向西,他们走近了珠峰,走向了一个未知的世界。当年党项人亡命天涯,夏尔巴人的祖先很可能是为了躲避当初蒙古人和西藏人的追杀,而把自己的姓隐瞒了。到现在,西藏的夏尔巴人都有一个传统,把自己的姓要记在心里,只是名说出的给外人听。夏尔巴青年男女要是相爱,到结婚时,双方的家长才会问彼此姓什么,夏尔巴人的姓氏只有这个时候才说的。夏尔巴人至今还保留着给亡去的祖先送‘寒衣’的习惯,当地人也叫‘鬼节’,而周围的藏族人或尼泊尔人却不这样。后来,这种说法后来逐渐得到了西夏学专家的认可。
我的朋友樊前锋以及我过去在兰州晚报的一些同事都到过夏尔巴人的居住区,对夏尔巴人有过很多描述。
樟木镇,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下辖镇,位于绿色的大峡谷,海拔2300米,作为党项人后裔的夏尔巴人在逃亡的路上选择了这里。
据樊前锋先生的描述,夏尔巴人长得很漂亮,脸部轮廓分明,高鼻梁,深眼窝。不论男女老幼,上身穿一件白羊毛织成的氆氇做的对襟褂。妇女腰间围一条从后拢向前面的腰裙,男子腰间别着一把腰刀。他们总是在说说笑笑,性格很开朗。夏尔巴人的房子,大多是新建的二层楼,外墙刷得很白,室内清洁、宽敞、明亮,有的家里还有缝纫机、半导体收音机,在那个时候,算是现代化的家当了。在农家门前有妇女坐着在编织竹器,房屋四周是菜园子,稍远处是一片片玉米地,山野遍地开满各种鲜花,其间有牛羊放牧。
1904年,英国军队从樟木口岸登陆西藏,一路烧杀抢掠,贪婪者要掠夺布达拉宫罕世珍宝,边陲樟木的夏尔巴人激怒了,最先参与到抗击侵略者的军事行动中,他们保家卫国,用流血牺牲争得了尊严。而以经商为荣的夏尔巴人多年来,在边境樟木、在尼泊尔一直充当着民间大使的角色,用自己的智慧、勤劳开创了中尼两国经济贸易来往的先河,中尼两国的友谊由此而绵长。
樊前锋在他的采访报道中说,立新村和雪布冈村是夏尔巴最大的村落,他们自称祖先是从西夏来的、是东方来的、是从四川阿坝和青海那些地方来的。他们信仰藏传佛教,婚姻习惯和陕西甘宁一带的一样,这是他们的身份披上西夏后裔的又一个例证。夏尔巴男女都穿白毛线织成的镶黑边的短袖外套,白色是他们最尊贵的颜色,这和当年西夏建国后,皇帝李元昊仍然继承羌族对白色崇拜,只允许自己及以后的帝王穿白色长袍一样;也和至今生活在四川西北地区众多的羌族对白色崇拜一样,而且他们角逐的碉楼和其他形式的民居顶部还保留着供奉白石头的风俗。而学界对夏尔巴的解释是,夏是东方或来自东方的意思,尔是语气词,相当于汉语中的的,巴是人的意思。
据《新唐书》记载,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藏族一直认为党项族为藏族的一个分支,藏语里党项称为米酿,是藏族姓氏来源之一。而西夏古都今内蒙古额济纳(黑水城)系是党项语,在藏族现代语中黑水也可翻译成曲那,至于额,在安多一带方言中在说话时总有一点呃这样的语调。
现在应该回到我们在文章开始时引用近的约瑟夫·洛克那句话上了,为什么藏族人如此膜拜雪峰?我的回答只有两个字:智慧。夏尔巴人离珠峰很近,被称作是珠穆朗玛峰登山向导。他们体质好、抗缺氧能力强,吃苦耐劳,又有登山技巧,几乎每支登山队伍中都有夏尔巴人。他们以生命为代价创下了两个之最:成功攀登珠峰人数最多;无氧登顶珠峰人数最多。他们在人类攀登珠峰史上功不可没,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一定是他们智慧的生存,也一定是他们对白色的另一种崇拜。(文/路生)
藏族女歌手有:阿兰·达瓦卓玛、曲尼次仁、降央卓玛、扎西卓玛、央吉玛。
1阿兰·达瓦卓玛
阿兰·达瓦卓玛阿兰·达瓦卓玛,艺名阿兰,1987年8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康定市。这位藏族姑娘自出道以来,不仅甜美动人,还以唯美大气的音乐风格著称,她为影视作品配唱的主题曲有着一定的传唱度。她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张弛有度的舞台表现力以及扎实稳定的音乐素养让人赞赏。
2曲尼次仁
曲尼次仁,1986年8月15日出生于西藏公司。她因担任某药业品牌代言人而走入公众视野。1999年,她出演了银幕处女作《弹起我的扎年琴》进入影视圈,然后接演过《隋唐演义》《皮绳上的魂》《攀登者》等作品。
她不仅能歌善舞,声音条件极好,台词功底也非常过硬,而其立体大气的五官,温柔如水的眼神,则带着少数民族特有的纯净和澄澈。
3降央卓玛
降央卓玛,1984年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2005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从普通的藏族姑娘到“天下最美女中音”,独特的藏文化滋养着降央卓玛。异域特色的身世背景,温暖宽厚的歌声,端庄从容的台风,君临天下的气度,都让她在女歌手领域取得不俗成绩。
4扎西卓玛
扎西卓玛是藏族著名歌手,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曾经参加过超级女声比赛,获得了成都唱区的第10名。美丽的外形和独特的嗓音赢得很多观众的喜爱,是藏族十大美女之一。
5央吉玛
央吉玛是中国知名的女歌手、演员。来自于西藏林芝墨脱县,曾经参加过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得第23名,参加中国梦之声获得亚军。她歌曲作品有《莲花开》以及原创作品《醒来吧》等。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是一位比较有实力的歌手,空灵的嗓音和高颜值的外表,让她赢得很多人的喜欢。
炉霍县详细资料大全
本文2023-10-03 02:08:1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61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