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14年从哪一年哪一事件开始计算?
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扩展资料:
修改不是对8年抗战的否定,重点强调贯通历史整体。
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8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年抗战则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
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教材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
教育部称,此举动是为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教材修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日前基础教育二司又专门发函对中小学地方教材修订提出了要求。
多位受访学者强调,14年抗战不是对8年抗战的否定。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来说,时间跨度的增加,是对中国人民连续一贯、脉络清晰的抗战历史的一种恢复和升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说,8年到14年不是改变,而是还原历史原貌。1937年作为历史节点的意义,在于全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同样不会被否认。
人民网-抗战十四年,修改有深意
浙江省天台县志愿兵团的抗战义举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当时的国民政府浙江省天台县县长梁济康思想开明、矢志抗日,面对接踵而至的征兵令,他忧心如焚。
1938年夏,梁济康写信向天台民众抗日救国团(简称民救团)求助。民救团是中共天台县委领导下的爱国群众团体,主要成员齐德夫、丁学渊、齐树铬、张子敬、朱崇奎等都是***员,齐德夫与丁学渊先后任中共天台县委书记。接信后,大家一致认为,值此民族危亡之际,应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重,与天台县政府开展合作,为征兵工作出力献策。
民救团派齐德夫、王德恒、丁魁梅、袁竹林等干部到中和乡溪头王村调查研究,与群众一道寻求解决办法,最后议定《溪头王农村互助会公约》,成立了溪头王村互助会。以溪头王村八条公约为基础,综合考虑各保各村的经济差异,天台县政府出台了《天台县优待出征军人家属暂行条例》。
上海失守后,浙江成为抗日前线。1938年5月,天台战时政治工作队(简称政工队)成立。一批***员与民救团成员加入了政工队,中共天台县委书记齐德夫被任命为政工队总干事长,政工队二区队基本上由***员组成。天台县政府在政工队二区队的帮助下,以《天台县优待出征军人家属暂行条例》为基础,将条例修订为《天台县征兵优属单行法》,增加了按乡摊派征集兵员的内容。
1939年夏,定海失守,日寇逐步向沿海各县进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在中共浙江省第一次党代会上号召中共党员与全省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协助政府和军队,加紧动员民众参加军队作战,以武装保卫沿海……必须积极动员群众参加军队”。为了响应浙江省委号召,同年8月上旬,中共天宁中心县委在县城范氏祠堂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县委书记丁学渊提出组建志愿兵营,将同为天台人的壮丁编在一个部队,让他们生活战斗在一起。同时制订了《天台县发动志愿兵入营办法》(初稿),规定了组织机构、征集总人数、入营对象、入营者优待条件以及目的意义、步骤程序、人力抽调等设想。9月4日,在天台县政府大礼堂召开全县各区办事处主任、乡镇长、征兵协会主任会议。梁济康在会上正式提出发动志愿兵入营,依照三三建制,成立天台志愿兵团。
经过半个月的宣传发动,到9月底,原计划动员入营人数1290人,结果报名人数1714人,出现了徐敬解等138名独子主动请缨、蒋其地等18对兄弟争先服役、已非适龄青年的王绍相与王季友父子同时入营等感人情况。受编制名额限制,军政部第22补训处难以将1714人照单全收,只接收其中1353名体格条件较好的志愿兵。天台县政府高度重视志愿兵的欢送工作,专门成立了天台县各界欢送志愿兵团出征筹备处与天台志愿兵团本部。天台县政府还举行了3000人的提灯大游行与灯会。10月10日下午,在大南门外大操场上隆重举行欢送天台志愿兵团出征大会。大会结束,志愿兵与各界代表在大操场上合影留念。
天台县组建抗日志愿兵团出征,是当时震动浙江、闻名全国的爱国壮举。
据任氏谱牒记载,始迁祖有智公原有兄弟七人,名讳有仁、有义、有礼、有智、有信、有道、有德。惟长兄有仁留居守祖,其余兄弟六人分别迁徒落居直隶、山东一带(据十七世孙延耕说,始迁祖有智公为山西洪洞任氏第四十四世孙)。有智祖于洪武二年(1369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徙至直隶保定府枣强县,又旋徙山东滨邑(今山东滨州市),洪武十三年(1380年)又从滨邑迁至青州府寿光县西北隅立南雷子埠村(今属东营市广饶县)。当时,这里土埠群起,村北有一雷公庙,故立村名为南雷子埠。村南有阳河流水潺潺,村北有淄河蜿蜓曲折。二水丰沛明澈,鱼蟹甚多。东有广阔的清水泊、巨淀湖,芦苇茂密丛生,故祖上家家从事编织苇席之手工业。站在土埠之上,向南远眺,云门山壮丽景色尽收眼底;向北遥望,广袤的原野蔚为大观。我雷子埠实属物华天宝之地、人杰地灵之乡。始迁祖有智,二世祖江,(据说还有二世祖海等,来源同上)三世祖盘、蓝,四世祖光祐、光祜(hu四声)、光先,五世祖钺、金、巩、鈗、镛、九忿、钲、锜、鋐、锖、铣、锋、谨、权、量、审、法、度、官,以上二十六祖百余年在南雷子埠以稼穑为业繁衍生息。
随着人口的增多,族人四处发展。明嘉靖四年(1525年),四世祖光祐、光先后裔在埠阴两侧分别东西立村,东边即现在的东雷子埠村,西边为现在的西雷子埠村。后来,以西雷子埠村为中心建了一座任氏祠堂,供族人奉仰先祖。每逢过年过节,族人轮流祭祀。明隆庆元年(1567年),五世量祖之后高六公相继迁往寿光羊角沟南任家庄子村,其后人相继迁往大家洼村、邵家村、西北河等村,同期,审祖后裔守道公迁岳庄村,后人分居风凰庄子村、斜庙村、高密市等地。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五世金祖之后裔迁淄河以东,因此处老淄河东岸有一过河道口,故村名为东河口村。万历末年(1620年),有任姓从西雷子埠村去河北岸的一片注地垦荒并立村,因当时条件艰苦,住茅草屋子,常年辛勤耕耘,后人故名北辛村。崇祯元年(1628年),五世铳祖之孙程万、凌霄等迁居寿光韩家庄子村。康熙十年(1671年),五世镛祖之后裔从西雷子埠村迁往淄河北岸定居,因西与西刘桥村相望,故名东流桥村。后来又有任姓迁入西河口村。南雷子埠村、西雷子埠村、东雷子埠村、东河口村、北辛村、东流桥村、西河口村合称五雷子埠。与此同时,三世蓝祖之后裔道、度去寿光饮马村、青州阳河村一带立村定居。
早在嘉庆六年(1801年)已查明,今昌色市ト庄镇南任、东任、北任村之任姓皆为我五世官祖之后裔,此次续修宗谱纳入谱系。据乾隆年间考稽,离始祖居住地雷子埠四十华里乐邑官仓后(今乐安街道钟家村、广饶街道十三村)的任姓,均为四世光枯祖之子征、锜、的后裔。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十五世祖绣春命其子象乾查稽老谱按世系修谱,考证了锋祖三兄。十五世贵初祖等在1990年又考稽锋祖四兄销、五兄统入谱。深感遗憾的是,谨、法二祖之后裔下落不详,难以记叙。
我任氏后裔主要分布在广饶、寿光、昌邑、青州境内。平度、昌乐、莱州、博山、莱芜、滨州、高密、东三省等地,也有我任氏后商分散居住。由于人口繁行众多,从五世祖开始分支脉,相继分家自立。其主要居住村落如下:
钺祖一支:主要居住南雷子埠村,部分住西雷子埠村。清康熙年间十二世润祖去南寨落居,清乾隆年间十一世河祖迁居大王孙庄村。
金祖一支:大部分住东河口村,少部分居住西雷子埠村。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七世如陵祖迁居辛罗营(现寿光稻田桂村一带),其后裔克和公于清同治八年入谱;如岐祖(字率西)迁青州刁桥数年,后辗转至广饶南寨村。
巩祖一支:主要居西雷子埠村,西河口村有一少部分。可靠记载,十世洙祖,于明天顺末年迁任楼村(今大王镇);新文祖居寿光县彭家道口。
鈗祖一支:其后裔一民祖之后多数住东雷子埠村民祖之子程万、凌霄等于明崇元年迁寿光韩家庄子;十三世天命祖于清乾隆五十九年自韩家庄子迁出,住广饶颜徐店姑母家,清同治八年考证,天命祖更名寿茂,其后裔去央上村居住;十四世岐岩祖、永样祖居寿光市韭巷一带。二民祖之后裔居住西雷子埠,十六世祖登元、登奎二人先去央上村,后居东常徐村;清末十五世祖维勇由西雷子埠村去义和村居住。
镛祖一支:多数居住东流桥村,部分住昌邑城北小任家村。
九忿祖一支:居住南雷子埠村。
钲、锜、鋐三祖各支:主要分布于现广饶县城西关十三村、钟家村。后来又有人自西关十三村迁居广饶封庙村、皮里村,但未能入谱,部分去向不详。
锖祖一支:其后裔昂祖居西河口村,孝孟祖居住北辛村,部分下落不详。
铣祖一支:其后多数居住寿光市马齐村,部分下落不明。
锋祖一支:其后裔三乐祖大部居住南雷子埠村,外出去黄桥者,部分旋即归宗,部分留居;仕宦后裔多数居济阳县五里后等村,部分下落不详
谨祖一支:老谱标注其后人住津邑,十世祖以后无考。
权祖一支:居东雷子埠村。
量祖一支:主要分布于寿光任家庄子村、大家洼村、邵家岭村、西北河村、风凰庄子村等处。
审祖一支:多数居住寿光岳庄村、斜庙村,部分去向不详。
法祖一支:后人去向不详。
度祖一支:其后裔居寿光饮马村,部分居青州阳河村一带。
官祖一支:据考证,自雷子埠迁出后几经银转,最后落居现在的昌邑市ト庄镇南任家村、东任家村、北任家村。官祖之后修祖,嘉庆六年曾前来我雷子埠祭祖。
十九世孙 耀忠道记
广饶雷埠《任氏宗谱》付梓 跨越 90 年再度寻根续谱
2013年4月4日,广饶县稻庄镇西雷埠村聚集了近400位任氏族人、乡邻,不少族人来自寿光、昌邑和寒亭等地,参加雷埠《任氏宗谱》颁发庆典仪式。一位拿到新宗谱的任氏族人非常激动,抚摸着印刷精美、装帧古朴大方的宗谱说:“终于了了多年的心愿了。”
百人呕心沥血两年共续宗谱
2011年春节期间,任氏家族中的年长者提议续修宗谱。春节过后,数位任氏族人开始寻找旧谱资料,逐村走访、发动。2011年5月成立续谱委员会,开始筹备续谱工作。2012年8月,充实调整编委会成员并设立秘书处,开始全面宣传发动、筹集资金、资料搜集、老谱序文言文翻译、文字材料整理撰写等工作。
因为本次续谱时间跨度长,资料缺失多,族人搬迁广,且搜集到可供参考的资料仅有光绪二十年、民国十年续修的宗谱两册。宗谱续修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参与续谱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共有百余人参与到修谱工作中来。任氏族人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寻找宗谱资料,进行翻译工作,对材料进行整理。本次续谱,不仅重新梳理了雷埠任氏各系支的传承关系,续谱还与时俱进,将女性族人实名入谱。重新续订的雷埠《任氏宗谱》,新增族人27500人,涉及昌邑、寿光、寒亭、广饶县(市、区)的37个村庄。新续修的《任氏宗谱》,收录了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历史时期为国捐躯的47名革命烈士的事迹,同时录入了传略人物33名,当代知名人物97名,使谱籍内容更加充实。
今年4月3日,续修的宗谱付梓成书,共5卷30万字,除族人收藏外,存东营市历史博物馆、东营市史志办、广饶县史志办、山西洪洞县史志办各1部,东营市档案馆、广饶县档案馆各3部。
跨越九十年续谱 为了尊祖 寻根
“新谱修成,了却了宗亲族人期盼多年的夙愿。这既是我任氏族人尊宗敬祖的具体体现,更是我族宗脉和谐凝聚的最佳例证。”参与宗谱编撰的任氏族人告诉记者,跨越九十年再续宗谱,就是为了理清宗族承继关系,尊祖 寻根 。
据任氏族人介绍,任姓是黄帝的后代,为天子赐姓。任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中,位列第五十九位,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七。自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雷埠任氏始迁祖有智公迁此定居,至今已有632年之久。世事变迁,往事烟尘,而宗谱则可以见证宗族变迁的历史。
宗谱又称族谱、家谱、家乘,是记载一姓 世系 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记者从东营市史志办了解到,编修家谱、族谱,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它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数典认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且为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等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族谱还被称为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方志、族谱)之一,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参与雷埠《任氏宗谱》编纂工作的执行总编认为,宗谱是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宗谱记载了家族的历史,从宗谱可以看到一个家族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历史足迹,也折射出国家的一段历史。宗谱中著名人物的优秀事迹,会激励后代子孙努力奋发上进,宗谱还是一座连心桥,族人可从中寻找归属感。宗谱编修,可以维系五千年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维系国家和家族血脉的传承延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而雷埠《任氏宗谱》的编修,可以进一步挖掘任氏家族史料,弄清宗族血脉关系,加深对故乡的感情,促进家族和谐。 (记者 孙娟)
《牢记》(沈宁)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dxzm
书名:牢记
作者:沈宁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4-1
页数:256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沈宁,系蒋介石“文胆”陶希圣外孙,“七君子”首领沈钧儒堂侄,著名翻译家沈苏儒之子。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重要日子,他拿起笔,记录下沈氏家族在抗战时期一个又一个令人心跳,令人流泪的抗日故事。
作者简介:
沈宁,家谱名沈詝,浙江嘉兴沈氏言字辈人。美籍华裔,蒋介石“文胆”陶希圣外孙,“七君子”首领沈钧儒堂侄,著名翻译家沈苏儒之子。南京出生,上海长大,北京读书,陕北插队。西北大学中文系一九七七级,毕业任职陕西省电视台电视剧部。一九八三年自费赴美留学,获爱荷华大学硕士,教育学院博士班深造。历任美国学校教师和校长,“美国之音”新闻主播,美国联邦空军军官学院教官,美国科州雷科伍德市文化委员会委员,美国科州法院专职译员,美国传播公司经理等职,业余写作。现任世界华文作协美国科罗拉多州分会会长。
前四届谱序对宗谱要义的论述十分精辟,现代学者认为正史、方志、宗谱三者组成了中国的历史大厦,而数量之多,影响之广首推宗谱,宗谱是中华文化和中国典籍的组成部分,它不但为正史和方志提供可靠资料,还为人口学、遗传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提供丰富的研究素材。
宗谱是本着同根相系,长幼有序的原则,祥明记载了本族渊源和祖辈勤劳节俭、艰苦创业的绵长历程,表彰孝敬长上,睦邻和亲,道德高尚的族人和清正廉洁,忠于职守,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优秀宗亲,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激励族人积极向上,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它不同于只记载帝王将相或少数代表人物的历史书籍,也不同于各种人物词典只记载与专业有关的人物简介。马克思主义者和历史学家们都认为劳动人民和普通百姓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都为历史的前进贡献了毕生精力。为他们竖碑立传是理所当然,用文字记录他们平凡的一生正是体现了普通百姓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我国早在周代就设立“小吏”,掌诸侯志乘,是宗谱之始。秦汉时期中央设“宗正”,位列九卿,其职责主要是“掌亲属”,编修和保存帝室及诸侯王族的谱牒。东汉时一些名门望族编修民间家谱,如《杨雄家谱》、《邓氏家谱》和颍川太守卿氏《万家谱》先后问世。东晋贾弼撰《十八州一百十六郡氏簿状》,萧梁王僧儒撰《十八州谱》、《百家姓》、《东南谱集抄》史称贾氏谱学和王氏谱学,成为两个典型的谱学世家。民间修谱从此盛行,家必有谱,官必有籍,婚礼选择都依据谱籍。到了唐代开科取士,门阀观念减弱,谱牒为用也渐次减弱,但一些著名文人和历史学家如刘知等许多人物仍然纷纷参与编撰谱牒和谱学著作。到了宋代欧阳修和苏洵又各创谱式,在理论上更加完善,使民间修谱规范化,形成欧苏两大派,到了明代,欧苏二体逐渐合流,演变成欧苏合体的规范化模式。司马光、郑樵、王安石、文天祥等著名史学家、政治家也都参与谱牒和谱学的编著,明清以来修谱之风更盛,遍及全国。民国时期各族各姓普遍续修一至二次,我崇让堂抗战前夕续修一次,至德堂抗日前后各续修一次,有的姓氏修全国大统谱,1947年吴氏在《大公报》上刊登启事,发起编修吴氏全国大统谱,因战事暂辍。解放初始完成付印。
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少人都潜意识的认为宗谱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为避嫌,多将宗谱当废纸处理掉了,看到宗祠被改作他用或被拆毁,续修宗谱一事更是无人提及,但是也没有在报纸杂志上看到过批判宗谱的文章,也没有听说过政府在大小会上批判过宗谱的事,即使是在那极“左”的年代和政治运动中,人们也只是将宗谱收收藏藏,从没有听说过因宗谱而获罪名的。相反某些人和事在宗谱上得到印证者常常批露于报端,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总理路过家乡时,还按古代谱式亲笔书写了本房亲属的家谱谱稿,北京图书馆清理出2250种宗谱供人阅读,上海图书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派人到全国各地抢救宗谱,广乏收购,收藏了一万二千多种近十万册家谱,包函3328个姓氏,其中吴氏宗谱就收集到436种,前几年还编纂了《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供人们查阅。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人民生活迅速提高,精神振奋,意气风发,面貌为之一新,如我族岳西一支成员,是清嘉庆年间,正极公去世后夫人背着丈夫遗骨,带着四个儿女逃荒到岳西高山垦荒,相传九代已繁衍到110多人,改革开放解决温饱之后,子弟都进了学校,现在涌现出六名在校大学生,一名女研究生。这样的好时代,值得大书特书,如实记载,因此全国各地民间修谱已很普遍,三环出版社出版了《中华姓氏通书》、陈、罗、赵、吴、陆、李、刘、王、黄等姓的通书已在全国各大书店出售,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韦氏通书》《廖氏通书》《覃氏通书》最近也正在编写《吴氏通书》。山西社科院出版了《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华书局编印了《中国宗谱目录》,《光明日报》、《文汇报》不断发表宗谱的有关信息和谱学文章,中央电视台和不少省市电视台,都连续播映了《百家姓》和表扬了“松花江畔修谱人”——尹律山的感人事迹。1994年已故胡耀邦总书记的故乡编印的《胡氏家谱》就得到了胡耀邦之子胡德平的指导和支持,1999年元月上海举行了“全国谱牒开发利用学术讨论会”,1983年台湾举行了“亚洲族谱学术讨论会”,美国每年出版上万种各式家谱。江西、浙江、广西等各个省、市、县的许多姓氏大都续修了宗谱,安徽省各县市也都印刷了几百种家谱,安庆新编的《高氏家谱》、《马氏家谱》、《李氏家谱》、《刘氏家谱》、《戴氏家谱》、《斯氏家谱》等等几十个姓氏的家谱,谱式各异,五彩纷呈,印刷也很精美。今年四月无锡吴氏再次发起编修《中华吴氏大统宗谱》,我崇让堂趁此归宗,将本届宗谱呈送泰伯始祖庙。
纵观我国谱牒,无不反映出各个时代的层面,本届续修家谱,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的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有序的记载我族成员。以期达到敬祖、存史、育人的目的,续修不是单纯的延续补充,是根据时代的要求加以编辑,收入对象是:1937年健在和本年以后出生的男女成员凡自愿入谱者,均详明载入,女儿和儿子一样列为传主,传文栏内记载配偶和有血缘关系的人,女儿可记到第三代,其后代愿随吴姓,则按传主另书传文,以体现真正的男女平等,传文记载生、卒、葬、时间、地点和对社会某一方面作出的贡献。除载明职业外均是务农,生不立传已是约定俗成,为了表彰宗亲对社会做出的突出贡献,鼓励族人求学升造,积极向上,设《鸿爪篇》,将有一定社会地位,学位,和职称的个人简历一一编入,虽不同于老谱模式,意义却十分重大。对于老谱原有内容一般不做更动,依照老谱的凡例给予编印,为便于阅读,将《源流序》译成白话文附后,其他古文字的七篇序言和记加以标点和注释,《书讳书字辨》也加标点印于卷首,老谱的传记也由福歆加以标点和注释。为了便于查阅,不少卷的采编人编制了世系简表,附在每卷之末,一目了然,也是创新。对于十条家训,四种礼说和五篇祭文,已跟不上时代要求,以法治国,无须另立规矩。社会在前进,礼制、祭祀亦有新的风尚,所以将这些内容加以标点编入附录,供后人和学者们以作资料研究,还有三大本公堂契据和法院判词,已无保留意义了。老谱古文的标点注释皆经祚宁先生校勘、补注,照片由祚林拍摄。
认祖归宗,热忱欢迎,怀宁县小市镇,禅师村,兰桥队我吴氏连松公房曾单独修谱,因乱谱失,仅保存先祖牌位,记载了历代先人的名字,其字辈是“神武成周德,诗书发世昌,曹邦传祖志,君伐永贤良,谋事补诹知,斋悦映吾疆。”他们每年清明节祭祀时都在老屋旁向崇让堂原三公房的国祥、国圣、国贤三公之墓祭拜,认定此墓是他们的祖坟,代代相传,从未间断。这次得到崇让堂修谱的消息,即派世烈为代表与谱馆办公室主任福钦联系。要求认祖归宗,理事会一致表示欢迎,七月十四日由邵绿、怀宁、福潭、福钦、祚林五位代表前往兰芝桥会见宗亲,受到世烈、世鼎、世恒、世节、世新、世明、昌质、小平、昌节、小龙、昌龙、昌南、昌飞、昌燕、昌虎等十五宗亲鸣鞭迎接,亲切握手,相互问好,议定连松公后裔108人全部载入崇让堂第五届宗谱,字辈从世字辈改为自字辈,余类推。因祠堂被焚,尚未恢复,连松公等先人牌位置原厅供奉。话别时又鸣鞭远送,依依不舍。
由于我族面广人众,在谱人数巳达五万四千三百八十三人(传主人数二万四千四百四十一人 夫人数一万五千八百八十九人 女儿未列入传主者一万四千零四十一人)其中在世入谱人数一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人(在世传主数一万零五百三十人 在世夫人数五千零二十六人 在世未列入传主女儿数一千九百五十四人)。分散在海内外及各省市,无法联络,遗漏者数千,新谱问世就可以起到宣传作用,望各地族人闻讯后主动与谱馆联系,将自家谱稿寄来,在适当的时候再编一本补遗。
本人才疏学浅,谱成匆匆,漏舛讹,统叙失谋,创新亦或违例有待后贤重纂完善。本届宗谱全赖各位副总编、责任编辑、特约编辑以及征稿采访者的共同努力,他们不但分文不取,不少人还私下贴补邮电、交通费用,难能可贵,两年半的努力终于修成五届宗谱。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十二世孙怀宁敬撰
二000年十月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曾是北洋军阀的***,在辛亥革命,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创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但后来在杨度等立宪人士的鼓惑下复辟称……
李崇 (454~525)
李崇 (公元454年~525年) 字继常,北魏顿丘人。袭爵陈留公。后为北魏高祖、世宗、肃宗三朝元老,历治八州,五拜都督将军,政绩显赫,战功卓著,堪称一代名臣。 李崇多谋才,尤擅军事。高祖初年,齐国犯边,李崇诏为将军、荆州刺史,镇上洛(今陕西洛南县东南)。李崇不主张用兵……
陈亢 (前508~前430)
“南顿侯”陈亢(约公元前508——前430)字“子元”,一字“子禽”,又字“子亢”,春秋时顿子国(今项城市南顿镇)人。他十八岁入孔门,后随孔子到卫国(今河南滑县、濮阳一带),以儒士身份,留在卫国做了官。河南郡志记载,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 (1008年)宋真宗赠封孔子为“玄圣……
应奉
应奉,字世叔,应顺的曾孙,约生活于东汉中期,今南顿上头村人。其祖父应叠,父应郴(顺帝时任武陵郡守)。他从小时候记忆力特强,读书“五行并下”,记事处人,过目不忘。从小到大,凡他经历过的事,都能记忆犹新。据说二十岁的时候,他为“决曹史”抄录全郡四十二县的罪犯名单报送刑部。回郡以后,太……
应顺
应顺,字华仲,今南顿上头村人,约生活于东汉中后期。章帝时,被举荐为孝廉①,出任掌管政务文书的尚书郎,后转为“右丞”。 他廉直诚信,办事公道,朝廷选派他任冀州(今河北柏乡北)刺史(专司监察),很快又迁升为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东)郡守。他为人上不阿下不骄,在其位谋其政,赏罚分……
袁克文 (1889~1931)
袁克文
袁克文(1889-1931),字豹岑,号寒云,河南项城人,昆曲名家,民国四公子之一。素有民国时期“天津青帮帮主”之称,民国总统袁世凯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生于朝鲜汉城,长兄袁克定。号称南有黄金荣、杜月笙,北有津北帮主袁寒云”。熟读四书五经,精通书法绘画,喜好诗词歌赋,还极喜收藏书……
张伯驹 (1898~1982)
张伯驹
张伯驹生于1897年,原名家骐,字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系张锦芳之子,后过继给伯父、民初曾任河南都督的张镇芳。张伯驹天资聪颖,7岁入私塾,9岁能诗文,素有“神童”的美誉。伯驹先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收藏大家,他积极征购古代文物字画,使流落于社会的许多优秀文化遗产得……
张镇芳 (1863~1933)
张镇芳(1863—1933),字馨庵,河南项城阎楼人,乃袁世凯兄嫂之弟。清光绪进士。历任天津道、长芦盐运使、湖南提法使、署理直隶总督等职。民国成立后,任河南都督兼民政长。1914年调回北京。次年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朱启钤等同被列为“七凶”。袁死后参与张勋复辟,任内阁议政大臣、度……
袁保庆 (1825~1873)
袁保庆(1825-1873),字笃臣,号延之。河南项城人。袁树三次子,袁世凯的嗣父。他幼承家教,学业突出,于咸丰八年(1858)中举。后跟随叔父袁甲三在鄂豫皖苏一带,参加对捻军作战,战功卓著,官至江宁盐法道(二品)。同治十二年(1873)6月,袁保庆病故于任所,终年48岁。谥“中……
高梅阁 (1783~1860)
高梅阁(1783—1860年),名芳云,晚年自号“荆布老人”。项城人,清代女诗人。其父高玉麟是贡生,兄颉云是举人,弟崃云是进士。 梅阁自幼好学不倦,与兄弟共砚读书。诸兄弟热衷于功名,她却留心日用伦常之道。二十二岁嫁与监生张东林为妻。张家世代习武不习文,于是她也藏起文墨,做起家务来……
袁保龄 (1841~1889)
袁保龄(1841~1889)字子久,又名陆龛。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县。系咸丰、同治年间钦差大臣漕运总督袁甲三次子,袁世凯的叔父。1862年中举人,曾随其父镇压过捻军。1866年,25岁的袁保龄任清朝廷内阁中书侍读。1877年,袁保龄因编纂《穆宗毅皇帝实录》有功,赏戴花翎,官衔升为四品……
袁迪新 (1921~2016)
袁迪新,出生于1922年,是段祺瑞的三**段式巽的独养女儿。袁迪新(1922-),生在袁世凯的老家——河南彰德的袁府。她的曾祖父袁世辅是袁世凯的弟弟,排行老五,袁世凯是老四。袁家兄弟共六个大概没分家,都焐在那“豪门深深深几许”、不知是七进还是八进的袁家大院里。袁迪新的祖父袁克庄2……
《牢记》(沈宁)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XgCBEkhnDO4w9-pkvsexw
密码:ud75书名:牢记
作者:沈宁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4-1
页数:256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沈宁,系蒋介石“文胆”陶希圣外孙,“七君子”首领沈钧儒堂侄,著名翻译家沈苏儒之子。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重要日子,他拿起笔,记录下沈氏家族在抗战时期一个又一个令人心跳,令人流泪的抗日故事。
编辑推荐
在这本回忆录中,作者记述了嘉兴沈氏一族在抗战时期与日寇殊死抗争的历史;深情回忆了祖父陶希圣,堂伯沈钧儒、父亲沈苏儒等人在抗战洪流中无数不为人所知的抗日事迹;忠实还原并再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战中所表现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以此作为对抗战英烈的最崇高的致敬与献礼。
我们世代的生命之所以依然繁茂,我们神州的国土之所以继续存在,我们民族的文化之所以仍旧昌隆,就是因为那些前辈英雄们曾经在抗日战争中牺牲,我们欠着他们成千上万的性命,欠着他们无限的再生恩情。我们时刻不能淡忘,我们必须永远牢记。
作者简介:
沈宁,家谱名沈詝,浙江嘉兴沈氏言字辈人。美籍华裔,蒋介石“文胆”陶希圣外孙,“七君子”首领沈钧儒堂侄,著名翻译家沈苏儒之子。南京出生,上海长大,北京读书,陕北插队。西北大学中文系一九七七级,毕业任职陕西省电视台电视剧部。一九八三年自费赴美留学,获爱荷华大学硕士,教育学院博士班深造。历任美国学校教师和校长,“美国之音”新闻主播,美国联邦空军军官学院教官,美国科州雷科伍德市文化委员会委员,美国科州法院专职译员,美国传播公司经理等职,业余写作。现任世界华文作协美国科罗拉多州分会会长。
大儿子 叶至诚
父亲 叶继邦
他自己 叶绍均
生平简历
1894年,叶圣陶出生于苏州吴县。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任小学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开始文言小说创作。
1915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尚公学校国文教员,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后应聘到吴县角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19年,加入了北京大学的新潮社,开始白话文学的创作。
1921年,与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文学为人生”。
1923年,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
1930年,转入开明书店,主办《中学生》杂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
抗战期间,他前往四川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
1946年,回到上海后,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及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
1949年,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后任全国文联委员。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进中央主席。
抗战14年从哪一年哪一事件开始计算?
本文2023-10-03 01:58:3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61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