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是什么时候的产物?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2收藏

知青是什么时候的产物?,第1张

知青下乡是1968年12月开始,1978年10月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

进入70年代以后,国家开始允许知识青年以招工、考试、病退、顶职、独生子女、身边无人、工农兵学员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名义逐步返回城市。1978年10月,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并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业问题。

详细介绍:

知青,顾名思义,就是对知识青年的简称。新中国刚刚成立那会儿,有大批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在城市中找不到工作,而知青下乡就是那个时候产生的。知青下乡插队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恢复高考之后才结束。

那些从城市被下放到农村的年轻人有些是自愿的,有些也是被形势所迫。他们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基本上都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文化教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陆陆续续的有城市的年轻人,自发或有组织的到农村去生活。许多知识青年在号召下,自发的去上山下乡,在山上垦荒,在农村地区建立农场。

知青下乡是1956年开始的,时间段为1956年到1978年。从50年代开始,我国就出现了城市中小学毕业的青年学生志愿去山区、农村、边疆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举动。例如,1955年8月9日,北京郊区五名青年杨华、李秉衡、庞淑英、李连成、张生向北京团市委提出要求发起组织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的申请,北京团市委批准了他们的请求,组织了一支60人的垦荒队。

1956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写道:“城市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去参加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在这里,把城市中小学毕业生称为知识青年,把去农村参加农业生产的行为归纳为“下乡上山”。这是第一次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概念,这也成了知青上山下乡开始的标志。

知青下乡历史背景

苏联在1954年大规模垦荒运动中,改变了过去移民开荒的办法,而以城市青年为垦荒主体,两年里一共动员了27万城市青年移民垦荒。此举既解决了粮食短缺,又解决了城市青年就业问题。

而在1955年4月,团中央代表团访苏时了解到到了苏联的城市青年移民垦荒运动,回来后就向党中央汇报了苏联的做法,认为“从城市中动员年轻力壮、有文化的青年去参加垦荒工作是有好处的,也是今后解决城市中不能升学和无职业青年就业问题的一个办法”。这个意见得到毛泽东的首肯。

-知青上山下乡

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是给孩子们的都是甜。——《感动中国》

2016年的《感动中国》,支月英荣获最美乡村教师称号,宜春市奉新县的一张矮小讲台,竟将她留在那里36年之久。一开始步入大山,在破旧、狭小的教室中授课,支月英很不适应。

不过一看到孩子们获得知识、看到未来而熠熠生辉的双眸时,支月英就差不多明了,她会将这份不适应压下去。每天的上课路程都很辛苦,走出大山也需要步行二十几公里,可支月英硬是把这座大山记在了心里,踏熟了这条路。

作为深山中好不容易有的一位老师,支月英工作强度很大,她一个人需要教导几乎全校的学生,还要额外的管理和辅助工人做饭菜,以及课外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36年的工作经历,支月英存款不多,身体却差了不少。

尽管如此,从始至终支月英没有后悔自己留在深山的决定,就连在《感动中国》颁奖的现场,还在牵挂自己的学生,最美乡村教师的称号她当之无愧。

现如今,对社会有贡献、对他人有帮助的人物代表都成为了媒体追逐,观众感动的对象。那些扎根大山,帮助两代人甚至影响更深的乡村教师也是我们钦佩和尊敬的人物。乡村教师这个职业被更多人熟知,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去到大山,关注到大山里的孩子。

但是现代最早接触到乡村教师这个领域且轰动一时的,应该可以追溯到1973年,朱克家的故事里。47年前,他是家喻户晓的知青,如今他的现状如何?

毕业下乡,克服艰苦

朱克家1950年出生在上海,兄弟姐妹多,但是家庭却十分清贫,母亲是纱厂中的女工,父亲是纺织品供应站的业务员,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也只够维持日常所需。朱克家在校成绩优异,18岁中学毕业,顺应政策下乡插队。

因为家里没有背景更没有积蓄,朱克家被分配到了最远的云南勐掌生产队,成为一名下乡知青。虽说朱克家不是富家子弟,可是远离学校、远离城市,第一次来到偏远的乡村,朱克家也是有些不适应的。

不过朱克家并没有一直抱怨艰苦的生活,为了能够尽早融入这里,朱克家甚至要求生产队安排他最差的房子,干活也是专拣最累的做,一起下乡插队的朋友都觉得真是个“死心眼”。除此之外,朱克家还自主学习了傣族语,只为了更好和村里的乡亲沟通谈话。

因为朱克家的健谈和乐于助人,在其他知青还没有彻底摸清这里的生活习惯时,朱克家俨然已经成为了“本地人”。他向村庄里的老人请教怎样省力又便捷地干活诀窍,再传授给其他知青,是大家心目中名副其实的领头人。

健谈善言,主动调任

朱克家爱交朋友,在勐掌生产队的隔壁还有一个爱伲族生产队,每天傍晚收工两个队伍遇见,朱克家都热情的打招呼,唠唠日常和工作内容。一来二去,朱克家和爱伲族人的关系也深厚起来。

一次,朱克家照常和爱伲族人一起谈话聊天,在这过程中朱克家听闻爱伲族的寨子中居然有五六十名的儿童没有书可读,一直在家中帮父母做事。一问原因居然是学校中没有老师,前前后后请来好几位教师都因为乡村条件太过恶劣而请辞!

朱克家听闻后很是感叹,作为喜欢学习,但是没有机会的朱克家来说,这种感觉他是深有体会的。回去后没有犹豫和准备,朱克家立马向生产队提出申请,想要转去爱伲族生产队。

爱伲族比起原来的勐掌生产队,其实条件更加艰苦,朱克家调任过去最大的希望是能够帮助那一帮没有老师的孩子。他主动担任了学校中的小学教师,还学习了爱伲族的方言,让孩子们学起知识时更加容易理解。

朱克家为这五六十个孩子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除此之外,朱克家不仅希望爱伲族人民能够保持生活现状,而是让他们想办法改善生活。他心思细腻,关注到了爱伲族人的日常生活,当他看到那里的妇女还在沿用最原始的手工舂米时,他想出利用拖拉机来创造动力的办法,省下很多的力气。

朱克家学以致用,为爱伲族带去电力,带领大家建设水电站,深受当地人的爱戴。朱克家的奉献和帮助爱伲族人记在心中,生产队看在眼里,当年朱克家受到生产队的赏识,推荐他自考大学,但是朱克家考虑到爱伲族需要自己帮助,最后还是没舍得离开。

1973年,朱克家的事迹被媒体报道,一时间朱克家家喻户晓,他的故事、他的善良,人人歌颂,人人学习模仿。

巅峰坠落,现状如何

可是后来红人是非多,朱克家被推至顶峰,又被心怀不轨之人利用和污蔑,最后被蒙上了莫须有的罪名,从前取得的成就和职位都被撤销和消磨了。朱克家一夜爆红,又一夜成为众矢之的,没人敢在这关键时候拉他一把。

1978年朱克家实在无处可去,成为了一名矿工。但还是那句话,朱克家从来不满足现状,他利用空闲时间专研无线技术,获得了矿厂里的认可。1995年起,朱克家被分配的曲靖的宾馆工作,一直到退休也居住在曲靖。

朱克家有时间会回自己的老家上海看望亲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曲靖,这是因为曲靖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土,在曲靖他有很多回忆,有朋友,也有自己专研的事业。

总结

如今,距离朱克家一夜爆红,成为家喻户晓已经过去了47年。我们年年为感动中国的人物而流泪感慨,朱克家却成为了大家记忆中的盲点,除去老一辈人,鲜少再有人回忆他的名字。

但是朱克家在看到乡村教师成为了网络热议,成为了大家的理想职业时,朱克家应该更加幸福,比起当年自己获得荣耀更加幸福。他把自己的青春致力于帮助他人,帮助乡村的人走出知识匮乏的地带。

虽然朱克家自己的生活并不太幸运,可从始至终朱克家没有对这个有时候不算公平的世界失望。他看到的是世界积极的一面,是新鲜的事物,所以无论在哪个环境中,朱克家都能如鱼得水。

可惜,朱克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他的故事开始褪色。但是我们明白,朱克家曾经帮助过的那些人,他们的时代还在延续。

知青是什么时候的产物?

知青下乡是1968年12月开始,1978年10月结束。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