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夕阳县枣林庄老鸹巷,我是沈氏家族听老辈说我们是从山西省夕阳县老鸹巷搬到安徽淮南的,山西到底有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3收藏

山西省夕阳县枣林庄老鸹巷,我是沈氏家族听老辈说我们是从山西省夕阳县老鸹巷搬到安徽淮南的,山西到底有,第1张

网上的一篇文章 可以一看

“问咱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是流传于山东等地区的一首歌谣。据了解,河南中北部、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中部、南部和皖北、苏北的许多地区的人们都传说他们的祖先是明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徙而来的。

然而,在淮河南岸的安徽寿县、淮南等地老住民们却都认为他们的祖上是明初由山东甚至具体到由山东老鸹巷迁来的。

那么,这些老住民的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老鸹窝迁来,还是从山东老鸹巷迁来的呢!他们又为什么抛亲别友,千里迢迢来到这举目无亲的异土他乡的呢?是我这些年来一直努力寻找的答案。

一、明初移民之原因

蒙古灭金后,圈占广大土地作为牧场,有的竟至千顷以至万余顷;灭宋后,蒙古诸王、后妃、大臣、僧侣都以侵占或赏赐的方式占有大量土地。土地的高度集中,造成了广大农民和中小地主失去土地,或者被迫降为佃户,或者被迫逃亡他乡。元中期以后,政府经常入不敷出,便不断加重赋役。仁宗时,包银总数比元初增加了十倍;一般课税竟增加了五十倍,再加上天灾和瘟疫的袭击,使人民普遍陷于贫困。据统计,1329年,全国当时有户数1340万,人口数不到6000万,饥民、流民竟达843万人。由于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极度激化,各地不断发生武装起义。

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政府调集15万民夫修治黄河。民夫受到元兵的严密监督,又常被修河官吏克扣工、食钱,因此,十分怨恨。白莲教领袖刘福通利用这个时机,预先埋了个独眼石人在工地上,以使一直流传的“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应验,激起了广大农民的反元怒火。五月,刘福通攻占颍州(今阜阳)举事;八月,芝麻李(李二)等夺取徐州,十二月,王权(布王三)等占领邓州(今河南邓县)、南阳;十月,徐寿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揭竿,第二年二月,郭子兴在濠州起义,1353年,张士诚在江苏泰州造反……。

元政府为巩固其统治,调集精锐部队与各路起义军在黄淮大地上展开了殊死相搏。元军凶横酷虐、杀人如麻,多是“拔其地、屠其城”,使河南、河北、鲁西、皖北、苏北的百姓十亡七八。其中,刘福通奉韩林儿为小明王,前后据安丰(今寿县南、安丰塘北)为都约八年,寿县、淮南一带更是元军清剿的重点。

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安丰路所辖8县1州(寿春、安丰、下蔡、霍邱、蒙城、定远、怀远、钟离、濠州)仅有户17992,口97611,地旷远而人至稀。元末,此地又为战场,百姓再遭屠戮。明朝初年曾任河南左布正使的徐贲在《舟行经寿州》一诗中咏到:“问之古寿春,地经百战后,群孽当倡乱,受祸此为首。彼时土产民,十无一二有。田野满蒿莱,无复织田亩。” 《寿县志》载“寿县现有姓氏347,户族始祖多系明代初年徙来,土籍甚少。” 《颍上古今》也说:“元末,红巾军起义于江淮颍水之间,元军部署镇压,铁蹄所至,洗杀一空。民间流传:劫后县西仅有七户营(七户一个村庄);县北仅有七里叶(距谢桥七里);县东仅有藕塘陈姓一人,后蕃衍陈氏一族。”可见经过元末近二十年的战争,淮南地区人口已经减少到了什么程度。

洪武元年(1368年)面对破碎的山河,朱元璋发出了“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的感慨。为了促进生产,增加税收,就必须从人口多的地区向人口少的地区移民。而山西,东有太行山为屏障,在元末战争中竟然躲去了战火的袭扰,自然成为移民的首选之地。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从洪武六年至永乐十五年的近50年里,在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下共移民18次,达十万之多。

二、淮南移民来何处

濠州,元时本为安丰路所辖。因为是朱元璋的家乡,明初升为临濠府,洪武二年定为中都,六年改为中立府,七年更名为凤阳府,分巡凤颍泗道治所,领五州(颍州、亳州、泗州、寿州、宿州)辖十三县(临淮、怀远、定远、灵璧、阜阳、颍上、霍邱、涡阳、太和、蒙城、盱眙、天长、五河),可见现今的寿县、淮南、凤台、长丰、颍上,在明初都属于凤阳府的辖区。

朱元璋确定了移民政策,其家乡凤阳及所属州县自然成为移民的重点区域。据《明太祖实录》等记载,为充实人力,朱元璋于1367年剿除张士诚后,迁苏州富民到濠州;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徙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民无业者四千户屯田临濠,;又移江南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富民14万户于凤阳;洪武九年(1376)十月,徙山西及真定(今河北正定一带)民无产者于凤阳屯田;洪武二十二年(1389)四月,以两浙人多地狭,命令杭州、湖州、温州、台州、苏州、松江等地无地农民迁往淮河以南各地耕种。对于这些屯田的移民,朝廷给以耕牛、种子和路费,并免赋三年。

然而,细心的同志就会发现,以上所引资料中竟然没有从山东移民的记载。淮南地区的移民来至何处呢?

《颍上古今》说:“《民族书 - 各大族概况一览表》调查记载了62姓,其中27姓来自山东,其次是福建、江苏、湖北和皖南徽州,土著者不多。”

据《寿县志 - 姓氏》所举16个大姓家族资料统计,于明初迁徙来的有11姓;这11姓中,从山东迁来的6姓,河南的2姓,徽州、杭州、江西瓦砾坝的各1姓。《颍上古今》与《寿县志》所载中,竟然没有一个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老鸹窝处来的!

如:《寿县志—姓氏》记载说:

寿县柴氏,于明洪武年间,自山东济宁老鸹巷徙来;

瓦埠徐氏,祖籍山东济宁老鸹巷;

迎河李氏,祖籍山东济宁老鸹巷,明初徙寿县。

寿州孙家,郡号乐安,洪武初徙自山东济宁州老官塘;

尹氏,族居山东济宁州老生塘;

韩姓,祖籍山东省南部,元末时逃难落户于寿州东南乡。

此外,寿县开荒张家、胡家、周姓、陈家、门氏、淮南地区蔡氏、八公山周姓、史院尹家、凤台陆氏、颍上县延陵吴氏等家族都认为自己的祖上从山东、山东老鸹巷迁徙而来。如:

寿县开荒张家认为:本族从山东老鸹巷迁徙到青莲(十字路)张罗城定居,始迁于明朝七世年间。(不知“七世”,是否为明初洪武七年之误。)

淮南《蔡氏宗谱》认为其迁始祖于明代初期由山东老鸹巷调卫来。

上窑鲍家自述其祖上夫妇二人于明初挑着两个放孩子的笆斗,从山东济南老鸹巷迁来。

凤台石家湾与寿县石集石家认为其祖上于山东兖州迁来。

颍上县延陵吴氏认为:自己的始迁祖在明洪武6年或9年从山东老鸹巷调蕃颍州颍上县的。

……

是这些住民的记忆有误吗?是他们把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老鸹窝处移民而来,错记为从山东、山东老鸹巷迁徙而来的吗?如果是一家、几家也再所难免。但是这么多家都记错,决不可能!问题出在何处呢?

三、山东移民之可能

根据许多的史料记载,元末的战火遍及整个太行山以东的河南、河北、山东,山东是战争的重灾区,也是山西移民的重要地区之一。

李存葆在所著《祖槐》中说:我乃山东五莲(县)人氏,……父亲总是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老家就在洪洞县的老槐树下,是洪武年间迁来的。

他说:不论是在宋江的家乡郓城、墨子的故里滕州,还是沂蒙大山皱褶里的小村落、中原腹地里的开封,谈及先祖何处,……大都说他们的先祖也在洪洞。前些年,我浏览过不少鲁北豫东农村的族谱、牒文、墓铭,大都记载其先祖是明初从洪洞老槐树下迁来的。……明初古槐下的移民,曾分布全国十几个省市,冀鲁豫一带半数以上的村庄是明初移民建立的。

山东既然也是山西移民迁徙的主要地区,它还有富余的人口向淮南地区迁移吗!我再次研读了明史专家吴晗所著的《朱元璋传》,希望能从中解决疑问。

据《朱元璋传》所载:1351年,颍州刘福通起义,1355年,迎立韩林儿为皇帝,号小明王,国号宋,建元龙凤;1356年秋,小明王军队分兵北征,东路攻克了山东北部;1357年刘福通分兵三路,其中毛贵一军由山东北上,攻破胶州、莱州、益都、滨州,尽占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直逼大都,受元朝援军的阻击,不得已退回山东,扩大疆土、稳定局面;1359年,山东小明王军内部分裂、毛贵被杀;1361年,元朝大将察罕帖木儿招降了小明王军中将领田丰等人,进围益都,刘福通统兵救援失败,益都陷落,元军平定山东;1367年,朱元璋夺取了除四川、云南以外的南方疆土,命大将徐达率军25万北伐。北伐军先取山东,所到之处,州县纷纷降附,名城如济南、益都等不战而降,有的守军则弃城逃走,前后三个多月,平定山东。

另,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五年徙山东登(登州府,今蓬莱)、莱(莱州府,今掖县)二府贫民5635户就耕于东昌(东昌府,今聊城);洪武二十八年,青(青州府,今益都)、兖(兖州府,今兖州市)、登、莱、济南五府民五丁以上及小民无田可耕者起赴东昌,编籍屯种,凡1051户,4666口,到二十八年十一月,东昌三府屯田迁民共58124户。

再联系李存葆所说,可见,山东受战乱影响、人口流失死亡最重的,是西北的东昌府(今聊城地区),总得来说,西部重、东部轻。有富余人口向外地迁徙的可能。

四、山东移民淮南之追寻

山东有富余人口向外地迁徙。为什么却没有山东向淮南地区移民的记载呢?还有没有其它形式的移民呢!

终于,努力寻找中,在《寿县志 - 姓氏》章节中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志书中写道:“尹氏 时际元末,群雄并起,于宋和靖处士尹焞之七世诸孙中,有兄弟三人:长世元,次世功,幼世位,族居山东济宁州老生塘,集丁壮三千余人,结寨自固,后从明大将徐达定山东、克大都有功,诏进世元为昭勇将军。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擢世元为长淮卫指挥使世袭卫千户,世功为长淮卫千户,世位为卫百户,兄弟三人遂率兵南下,屯田淮上,而安家于寿州南乡青莲寺,为南迁尹氏之祖。”

这段材料,至少反映了一条线索,即:有一支含有山东济宁人的军队到凤阳长淮卫屯田,即军屯!就象今天的新疆建设兵团,我们只能知道它是哪支军队去组成的,不可能知道它是由哪些省市的人去组成的一样。既然如此,当然在反映明初移民进行民屯的史料中找不到山东移民到淮南地区屯田的线索了。

为此,我又查找有关资料来进一步了解这支军队的情况。

1、它本是一支地方武装

由于元朝官府与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导致了农民对官府和地主的仇恨,因此,在元末的战争中,农民对地主毫不宽容,往往逮住就杀,并没收其财产。地主们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财产,组织家人、雇工、同族、同村、邻村、临寨人员,组成“乡兵”,建立堡砦,抵抗农民军的进攻。其将领多为现任或退休的官吏、乡绅、儒生和军人。虽然这些乡兵各自为战,没有统一指挥和全面作战计划,军事力量也有大小强弱的不同,但因为数量多,分布广,作战顽强,就成为了反抗农民军的主要敌人。由于中原地区的战争更加激烈、残酷,地区更广、时间更久,这些乡兵大部分被农民军所消灭,另有一部分中小地主的武装因为势力孤单,兵力不敌,投降了农民军。从史料上分析,朱元璋军队的主力基本上是先后收降的地主武装。尹氏兄弟“集丁壮三千余人,结寨自固”,就是这样一支武装。既为族居,当为大户,既能组织一支三千余人的武装,可知尹氏兄弟至少也是中小地主出生。所集“丁壮三千余人”,这些人应当说基本上是“山东济宁州”的人氏。

2、卫所制与军屯

朱元璋所建立的军队为常备军。常备军在组织上分作卫、所。大体上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卫的长官为指挥使;卫下面分五个千户所,每千户所一千一百二十人,长官是千户;千户所下分十个百户所,每百户所一百一十二人,长官是百户;百户下有总旗二,小旗十,一个总旗领五个小旗,小旗领军士十人。全国共有卫329个,卫所军总数为120万人。

《寿县志 – 驻军》章说: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朱元璋据江淮称吴王,置安丰卫,军驻寿州。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改为寿州卫,卫署设在州城西。寿州卫置指挥16员,经历1员,镇抚1员。卫辖5所,置千户31员,百户58员,军士约五六千人。卫军平时驻防、屯田、运漕,战时应诏出征。

可能会有人提出,“长淮卫”不在寿州。是的,长淮卫本属凤阳,今为蚌埠市的一个镇。朱元璋拟定都凤阳,将长淮定为中都八卫之一,取其名为长淮卫,与当时的天津卫、威海卫统称全国三大卫。然而,“尹氏兄弟三人率兵南下,屯田淮上,而安家于寿州南乡青莲寺,为南迁尹氏之祖。” 尹氏兄弟为什么不安家于长淮卫或凤阳,而安家于寿州?为什么没听说凤阳以及长淮卫一带有多少迁徙于山东老鸹巷的人呢!我以为这支部队应当又调卫到了寿州。不然,又怎么来解释呢!淮南《蔡氏宗谱》不也认为其迁始祖于明代初期由山东老鸹巷调卫来吗 颍上县延陵吴氏不也认为自己的始迁祖在明洪武6年或9年从山东老鸹巷调蕃颍上县的吗

《寿县志 – 建置》章说:洪武二年,寿州为州治,领寿春、安丰、下蔡、霍邱、蒙城五县。洪武四年,省寿春、安丰、下蔡三县合并为寿州,领霍邱、蒙城二县。

这时寿州的属地范围包括今寿县、淮南、凤台,长丰的一部分与利辛的南部一带。寿州卫所辖五个千户所也应分布在寿州与霍邱、蒙城。尹氏兄弟当年率领的这支由山东济宁人组成的军队(应集中在一个千户所)当驻扎在今寿县境内,可能经历十几年的战争,济宁人氏所剩无多,如千把、几百人。

史料说,明初,明政府为开垦荒地,增加生产,充裕军食,节省运输费用,减轻财政负担,在各地卫所屯田,使官兵携带家属耕种,称为屯户。以每名军士受田50亩为一份,官给耕牛家具,开头几年免纳租税,到成为熟地后,每亩收税一斗。其田属于公产,准许世代传业,但不得私自买卖。规定边地守军,十分之三守城,七分屯种;内地十分之二守城,八分屯种,全国共有军屯田893000多顷(每顷100亩),相当于全国垦田总数的十分之一。

按明朝制度,军人都是世袭的。为了保障固定员额,军人必须娶妻,世代继承下去。每个军户的正丁在固定的卫所充当额军,正丁因老病死亡等原因减员,要由该军户的次丁、余丁依次递补。若本户绝嗣,要由同族人递补。

依此来说,如果一个军户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人(如长子)接替,其余两个儿子如无特殊原因,便落籍当地为民。如果长子再有三个儿子,一人接替,其余两个如无特殊原因也会落籍为民……

此后,明朝的军屯制度虽遭破坏,仍延续到明朝灭亡,直至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撤寿州各卫所,以其田归并于寿州,由州署征收田赋,军屯才转为民屯,这时候已经距明初三百年了,距今六百多年了,按一百年四代人计算,三百年十二代人,六百多年,也二十五代人以上了。

五、老鸹巷的甄别

关于老鸹巷在何处,诸位已在上面看出了,在山东、在山东济宁。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国历1328年9月18日~1398年)

[编辑本段]太祖简介

明太祖朱元璋,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汉族,民族英雄。原名朱重八(朱八八),后取名朱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少时穷苦,一度入皇觉寺当和尚。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8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在位期间,为了缓和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矛盾,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与此相适应,在法律思想上鉴于元末法纪纵弛导致的各种弊端,认为“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

姓名 朱元璋

庙号 明太祖

谥号 开天行道肇纪立极

大圣至神仁文义武

俊德成功高皇帝

陵墓 孝陵

政权 明朝

在世 1328年—1398年

在位 1368年—1398年

年号 洪武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继汉高祖刘邦以来第二位平民出身并且革命成功的君主。

在位期间廷杖大臣、废相、设锦衣卫、大杀功臣(也包含惩治贪赃枉法的元勋)等诸多辣腕功过难断,也立下了明朝君王极权及高压统治的典型。朱元璋一生高潮迭起,民间传说甚多,为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也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

朱生于元朝天顺帝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未时,排行第四。父亲朱五四(后改为世珍),母亲陈氏。祖居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元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今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朱元璋原名重八,后改为兴宗。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后改名为德裕,最后再改名为元璋,字国瑞。

朱元璋幼时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朱元璋的父、母、兄先后去世,不得已而入皇觉寺当行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元璋只得离乡为游方僧。

朱元璋传奇,奇在哪里?奇在一个社会最底层的,赤贫的人,无依无靠,受压迫受剥削最狠的这样一个草根人,走上了权力的高峰。朱元璋奇就奇在这样一个没有受过很多的教育,在实践中磨炼出来的一个人,他开创了一个延续277年的大明王朝,这个朝代影响中国600多年,一直影响到现在。

朱元璋是哪里人?有首歌唱得好。“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朱皇帝这人不怎么样,朱皇帝一出来,凤阳也不行了,十年倒有九年荒呀。看来,这个人不怎么样,把家乡都搞得贫穷了。这个是怎么回事,我一会儿再解释,现在先不说了。我们先说,这里头有一句话,叫“自从出了朱皇帝”,什么意思?说朱元璋是出身在凤阳,凤阳人。他是不是凤阳人呢?现在也有人说不是。按照我们手头的材料,朱元璋的祖籍是金陵之句容。所以,按照朱元璋的祖籍,应该跟我们泰州人是同乡,大同乡。离我们不远,金陵句容,南京地区的人。他的家庭是做什么的?他的家庭是淘金户。大家知道,采金,一种是在金矿里采,一种是在沙里淘金。朱元璋就是淘金户。沙里淘金很艰苦。为什么有淘金户呢?中国古代元朝,包括明朝,户口是分种类的。现在我们户口有两种:一种是城镇居民,一种是农村居民。可是明朝,户口分得很多,有明户,有军户,有匠户,有医户,有淘金户等。淘金户世袭相传不能改变。你的父亲户口上写的是淘金户,儿子也要是淘金户。淘金户要给政府承担相应的赋税。什么赋税?淘金的赋税。你既然淘金,你所淘得的金子,就要向政府缴纳。至于你是否淘到了金子是不管的。你淘金户必须缴上规定的金子。哪里有这么多金子啊?这个人无论逃亡到什么地方,只要他的户口不改变,他就逃不脱政策的赋税。朱元璋他们一家从金陵句容逃到江苏的盱眙,是我们的北边,离我们也不远。从盱眙又逃到了濠州,濠州是哪里呢?是安徽的。濠州钟离的东乡,钟离的东乡就是现在安徽凤阳。朱元璋自己在回忆录写道:皇考五十,居钟离之东乡,而朕生焉。这话什么意思?说我的父亲五十岁那年,在濠州钟离东乡生下了我。现在也有人说,这不确切。特别是盱眙的朋友,说,我们看到历史上记载,朱元璋就是生在盱眙的。说盱眙的二娘庙是朱元璋出生的地方,还有朱元璋玩耍的地方。这种材料记载在盱眙的县志当中。可是,这种材料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在清朝以后,或者是在明朝的晚期,清朝的初年才产生这种说法。在明朝初年,包括朱元璋自己本人所写的回忆材料都说,自己出生在濠州之钟离东乡,也就是说他是凤阳人。

可是为什么容易把这两个地方混淆,很多人说不清啊?就是因为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把自己出生的地方濠州改了一个名字叫做“凤阳府”。这个凤阳府,不仅包括濠州钟离,而且把盱眙也划进来了。所以,要说明朝朱元璋出生在凤阳,大地方而言,包括钟离、凤阳,后来人搞不清就把朱元璋的父亲居住地当做了朱元璋的出生地。所以朱元璋是什么地方人?安徽凤阳人。在凤阳出生,他的祖上是金陵的句容迁移到盱眙后来迁移到凤阳的。

草野艰辛

朱元璋一家为什么频繁的迁移?为了生存。家里贫穷,没有土地,只能种别人的土地。我们看朱元璋一家从盱眙迁出来以后,迁了很多县,辗转了三四个县,最后才来到了安徽凤阳,差不多是逃亡一样,逃荒一样。为了生活,最后落在凤阳。在朱元璋17岁的时候,这个地方发生了一场灾难,先是旱灾,后是蝗灾,蝗灾以后是瘟疫。很多的人吃不上饭,连树皮草根都吃不上,不少人都死掉了。很多人都,瘟疫流行。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哥哥全在这场瘟疫当中死掉了。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和哥哥死的时候,想要找一块地方安葬,没有地方。所有的土地都是地主的。他找到别人求他们,有一块土地是不是可以埋葬他的父母,结果得到的回答是大声呵斥,“土地不是你的,为什么我要给你土地安葬死人。”这一段情景在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有一篇非常忠实的回忆。

朱元璋做了皇帝了,了不起啊,一国之尊。中国人讲究说家谱,朱元璋的家谱怎么说啊?很多人想啊,朱元璋这样一个皇帝,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光荣的祖先。找到一个历史上姓朱的把他攀上亲戚,说朱元璋祖先不是很好吗。(笑声)于是,有人找了一个人,找到宋朝的大学问家,大官僚朱熹。如果你祖上有这么一个人也是很光荣的。出家谱啊,把他写在家谱上,这是你祖先。朱元璋对此不以为然,跟人家说:“不要”,我朱元璋就是朱元璋。他要求他的那些文人学士,原原本本的把我的家庭历史写下来,不用伪装,要把所有痛苦的经历全写上。可是,这些学士在落笔时不敢写。因为,朱元璋家实在太穷了,太不象样子了,写起来太寒酸了。朱元璋看了这些儒士写的文章,非常不满意。不行,我亲自来写。于是,他就写了一篇文章,叫做什么呢?《御制黄陵碑记》。现在我们在安徽凤阳,朱元璋父母的坟前还可以看到这个大石碑,这个大石碑上面刻的朱元璋亲笔写的《御制黄陵碑记》。《御制黄陵碑记》开始这样写的,他说“予时秉鉴窥形”,我经常拿着镜子看看我的模样。“予时秉鉴窥形,但见苍颜皓首”,就是看见镜子里面面貌苍老,“浩首”头发白了。“忽思往事之艰辛”,忽然想到往年的艰难生活,很痛苦啊。他说:“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以明昌运,世代见之”。往年儒士多粉饰朕,说以前呢,我忘了写有生,写回忆录,他们给我粉饰,给我说好话,这些粉饰之人怎么说不足为子孙后世见。含有虚假的问题,不能够给子孙留下真实的情况,不能够给他们当做借鉴。现在,我要原原本本把我生活的经历写给大家。他就讲到,他怎么样迁徙到濠州钟离之东乡,他怎么样出生,怎么样遇到灾祸,父母,哥哥,死的时候非常悲惨,最后一个好心人,他的田主哥哥施舍了一小块地方,荒地,你去埋葬你的父母吧。他去埋,埋葬什么情况?朱元璋写道:“殡无棺椁,被体恶裳”,说埋葬的时候没有棺材,葬无棺椁;被体恶裳,身上盖了破旧衣服。就这样“浮掩三尺,奠何肴浆”,什么叫“浮掩三尺”?用三尺黄土把父亲掩埋了,没有棺材盖了几件破衣服,拿黄土就埋了。“浮掩三尺,奠何肴浆”,什么叫“奠何肴浆”?现在我们叫祭奠祖先要给他一些吃的东西,喝的东西供奉在墓前,没有,什么东西都没有,就是黄土,把父亲埋了。朱元璋和他的小哥哥(他的大哥死掉了,也在饥荒中死掉了)一起埋了父母以后,没有生活着落,他写道:“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说,我的小哥哥身体很弱没有办法生活,我的嫂子已经带着孩子回到她的娘家。那么,现在怎么过活呢?两个人抱头痛哭,就此分手,天各一方。

漂泊僧人朱元璋

这个时候朱元璋悲惨的经历和悲惨的处境感动了他一个邻居,叫做汪妈。这个汪母啊,看朱元璋这孩子实在太可怜,怎么办?要帮啊,怎么帮助他,就让自己的儿子带一份礼物到寺庙请求寺庙住持,收留这个孩子,让孩子在寺庙当中讨口饭吃。朱元璋在这种情况下走投无路,进入了寺庙,当了一名小和尚。可是,寺庙并不是久留之地。为什么?社会上都在发生灾祸,到处没有粮食吃,寺庙粮食也困难,所以没有五十天的时间,寺主说,众和尚我也没有办法了,没有粮食供大家吃了,大家各奔前程,自想办法。所以,不到两个月,五十多天的时候,朱元璋被迫离开了寺庙。怎么办?和尚叫做化缘,化缘就是叫化。以和尚僧人的名,叫做游方僧,好听的名字。本质上就是叫化,到处行乞。他走遍了苏北,安徽北边,河南东边这一块。经常是挨冻受饿,有一次几乎死在路上。他写道,早晨起来看到谁家烟囱在着火,冒烟了赶快早起,赶到这一家。去晚了以后没吃的了。到晚上,老远看见有寺庙,赶快走几步跑到这里住宿。没有吃没有住,经常在夜里头,依靠着山壁,听着猴子叫,想着父母,看着月亮,非常凄凉。这样的生活,朱元璋一共经过了四年,四年他走遍了这一片土地,这个四年对朱元璋是一个非常有利的磨炼。朱元璋在这里头认识了人生,认识了社会,他学会了如何在最艰难的条件下保存自己,活下来。他学会了待人接物,同时他也了解了各地的民情,特别是接触到了这些地方秘密流传的白莲教。

乱中投军

四年的游方生活成为朱元璋非常有利的经验,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游方和尚是没有出路的。灾荒过去,他再次回到他原来当和尚的“皇觉寺”。在这个“皇觉寺”里,他开始读书,读经书,读佛经,也读四书五经,开始学文化。朱元璋能做诗,也能作文,这个期间,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础。如果说,没有大的变动,朱元璋很可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和尚,或者是高僧,顶多是住持,了此一生。可是这时候,天下已经发生了变化,什么变化呢?就是元朝的统治已经开始走到了尽头。元朝统治没有法制,贿赂风行,官场贪污腐败,加上灾祸连连,所以各地的百姓通过白莲教,秘密组织反抗元朝的统治。

这时候,他在寺庙里面,平静的生活突然被打破。朱元璋接到一封信,什么信呢?他小时候放牛的伙伴汤和写的一封信。这封信引起了轩然大波,一石激起千层浪,为什么?这时候汤和已经投奔了红巾军,朱元璋拿到这封信,等于是通了反贼。朱元璋怎么办?

朱元璋小时候给人放牛,有很多传说,说他很聪明。他是很多小伙伴当中的领袖,其中就有一个小伙伴汤和。有人传说,他们有一次放牛,饿了没有吃的,突然想到我们每天在骑牛,我们也没吃到肉,是不是我们把小牛杀了吃掉。最后朱元璋说可以,他们就把小牛杀了吃掉。闯了大祸了,田主问他们要牛,怎么办呢?朱元璋就把牛尾留起来,埋在地里,留一个尾巴在外面,他们欺骗田主说,这个小牛钻在地底下不出来,这个田主被他们蒙骗住了。这只是传说,我想这个传说过于神。还说,朱元璋喜欢玩打仗的游戏,他是领袖,朱元璋喜欢自己扮成帝王的模样,偷偷的做了个木板,把这个木板做成朝天冠,自己坐在砍草的筐子上,接受小伙伴的朝拜。就是他从小有组织才能。

这个时候,汤和给他写了一封信,为什么要给他写信?汤和知道朱元璋很聪明,知道朱元璋有组织能力,他投靠了红巾军,希望朱元璋还能够带领他们一起做一番大事,可是朱元璋拿到这封信以后非常恐慌。朱元璋写了一篇文章,叫做《记梦》,就是回忆过去像梦一样的日子。他写到,当时接到信后心惊若狂。为什么?有人已经知道朱元璋接到红巾军的来信就要检举。朱元璋能不能一走了之,离开寺庙投奔红巾军呢?朱元璋没有这个想法,他没有想造反,如果他想造反他在外面游方就不回来了,他想当一名平平常常的和尚。可是如果在这里继续当和尚是不是就能安逸了呢?首先,这封信已经暴露了,你即使不走,将来官府可能也会找你的麻烦,因为你已经通了反贼。再一个,当时的元朝军队和红巾军打仗的时候纪律非常坏。坏到什么程度呢?元朝的军队没有办法和红巾军对抗,经常抓到百姓作为红巾军,怎么做?他们抓到百姓以后,把他们头上蒙上一块红巾,说我抓到一个红巾军,把他杀了去请功。即使留在庙里也不能够得到安身。可是,如果离开庙投奔红巾军,就能够有好日子过吗?朱元璋很矛盾,于是他就来到了寺庙当中,乞求神的帮助。我们现在不相信神。因为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古人迷信神,迷信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借一种心理暗示加强自己的信心,帮助自己判断,并不是真的有神可以帮得了。

朱元璋来到庙里,给自己算命,正面仰的朝上就是阳,背的就是阴。说你如果让我走,你就两个阳背,你让我留下来就是两个阴背。几次投,阴背。朱元璋说,如果你让我自己起事,就说可以有好前途的话,你给我一阴一阳。朱元璋下定决心,抛出去了。朱元璋投奔红巾军,并不是主动所为,是在大环境推动之下,他在自己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也不能够保证自己能够安定,平安过关的情况下,投奔红巾军。所以,他的决定是时势推动的。

朱元璋来到最近的红巾军所在地,濠州。当时,这里是郭子兴的地盘。郭子兴,他利用白莲教——当时的白莲社来团结百姓举起反元旗帜,提出恢复大宋政权的口号。朱元璋来到城下,穿着一身僧服,被把守城门的人扣下,说这个和尚僧不僧,民不民,现在城里城外正在交兵,你跑到这里干什么?一定是奸细。干脆把他抓了杀了。朱元璋说我是投奔红巾军的,但守门人说,你没有什么证据,要杀。正在吵嚷的时候,郭子兴来了,郭子兴一看这个人,相貌不凡啊。郭子兴对他的相貌感到很亲热,应该感到很奇怪。现在我们在南京明孝陵看到朱元璋的相,脸很长,下巴突出,脸上有麻子,很丑。可是,描写在文字上,这是大富大贵的面貌。相貌奇特,而且个子高大。郭子兴一下子就发话说留下,留做亲兵。郭子兴收留他了,朱元璋是穷人出身,聪明会办事,很多事做得不错,逐渐就从一个普通的兵,升任小副队长,管理几个人像班长一样的。郭子兴认为朱元璋是个人才,就把自己的一个养女许配给了朱元璋,这养女姓马,就是传说当中大脚马皇后。这个马皇后,是一个什么人呢?马皇后也是穷苦人出身,她的父亲甚至没有留下姓名,人称马三,因为家里排三,也是一个性情豪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他在元朝末年因为在老家路见不平把人打死了,在家待不住了,带着女儿逃到郭子兴这里,把女儿寄养在这里。这个马三后来就不知下落了。可是,郭子兴却把马三的女儿当亲生闺女一样养,这时候他把她许配给了朱元璋,实际上是加强了他和朱元璋的关系。他要靠关系把他们连接起来,这样,朱元璋当了郭子兴的女婿。

朱元璋为什么能成就大事呢?他能够在受到曲折的时候,保持理智,在郭子兴有困难的时候他能够出手。当时孙德崖和郭子兴这两个红巾军的领袖之间闹矛盾,郭子兴受难被关在屋子里有生命危险,朱元璋冲在前面,解救郭子兴。最困难的时候,朱元璋出头了,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朱元璋出手了,因此他在军队当中很有人气。可是,朱元璋看到郭子兴和孙德崖之间矛盾重重,并不是可以长久共事的人,于是,他就将自己得到的军队献给郭子兴,自己回家重新组织一个,形成自己的军队。后来,帮他打天下的人,像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都是他家乡的人。朱元璋的势力渐渐增大,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像一些草头王一样,宣布自己称王,颁布年号。

几个关键的儒者

朱元璋这时候有了一定势力以后,他的理想便有了。如果说开始朱元璋投军就是为了生存,那么后来他有一定势力以后他的心变了,怎么变的?有几个关键人物。一个关键人物就是李善长。李善长是谁?比朱元璋大十五岁,号称李宗之长者。朱元璋见到李善长,李善长对朱元璋说了一番话,他怎么说呢?他说“公濠产也”。说你是濠州这个地方出生的人,这个地方是哪里呢?这个地方离刘邦的老家沛县不远。刘邦是谁呢?刘邦就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也是从最基层,最后白手起家。你这老家与刘邦的老家不远,刘邦所在的沛县,“山川王气,公当受之”。什么意思?说刘邦这个地方地理环境,我们现在用老话说,这个地方风水有王气。我们现在说,人必有环境,你也应该接受,受到他的影响,所以,刘邦可以成功,你也可以成功。但是有一条就是不杀,就是以仁义兴天下,刘邦以不杀得天下,你要学习刘邦以不杀行仁义也可以得天下。

李善长是关键人物,还有关键人物吗?刘基,刘伯温。刘伯温是明朝浙江青田人。和刘伯温一起来到朱元璋的军中的,先后有四个学士,都是元朝末年著名的学问家。刘伯温、宋濓、章溢、叶琛四个学士。这个时候,朱元璋在见到刘伯温的时候也说了一句话,说什么话呢?他说,“我为天下屈四学士。”这话怎么讲?说我为全天下的人委屈你们四位先生,帮我个忙,你们来帮忙委屈你们,你们要付出很多劳动,可是我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为了天下人。朱元璋是一个普通的和尚出生,他是一个穷苦人,他怎么会为天下人?心胸变了。

朱元璋在有了一定势力以后,他提出了北伐中原的口号,反对元朝。这个口号怎么说的呢?“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我们都知道,“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孙中山先生说过的话,孙中山曾经把自己的反满革命,反清革命当成是朱元璋的继承。孙中山也用了这句口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好理解,赶走以蒙古为主的统治,蒙古人压迫汉人,蒙古人第一等,色目人第二等,北方的汉族人第三等,南方的汉族人第四等,现在我们就是南方的汉族,在元朝第四等。如果蒙古人打死了汉人男人和一个长工,就派人送点埋葬费,完了。元朝是一个民族大监狱,朱元璋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实际上,是要恢复汉族人的尊严,我们做人要有人的权利。他提出了“立纪陈纲,救济斯民”,是说整顿元朝的秩序。元朝末年没有法律,没有秩序,贪污横行,官吏腐败,他要立纪陈纲,建立法纪。立纪陈纲,把纲建立起来,干什么?救济斯民,把百姓救起来。所以,他又提出来,“拯救生民于水火,恢复汉官之威仪”。把百姓从水火当中拯救出来,恢复汉人做人的尊严。这样,朱元璋从一个小小的控制一块地盘的领袖,建立了夺取天下的大志。因此,他才对刘基这些人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我为天下人委屈你们帮忙。而刘基这些人像李善长一样告诉朱元璋,你要用仁义行天下,你如果用仁义行天下,你可以得到天下,得到民心。

朱元璋还受到一个人的影响。大家都知道,一个叫做朱升的学士,给朱元璋提出了意见,叫做:“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当朱元璋有一定势力的时候,怎么办?是不是马上要当皇帝,是不是马上要宣布自己当王?朱元璋接受了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加强自己根据地的建设,防备敌人的。广积粮,发展自己所在领域的经济。他设置了营田司,都水营田司,管理水利和田地。自己种粮食自己吃,不扰百姓。他在自己的领土当中建立了盐专卖制度,收取税收供给分配。在自己的领域发行货币,管理经济。这些个儒士包括李善长、包括刘基,还有朱升这些人帮助他出谋划策。他已经被慢慢地纳入一个中国传统帝王这样一个轨道。他按照儒家的学说,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立场。

统兵出战 无往不利

朱元璋还有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像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这些人,朱元璋可以驾驭他们。朱元璋用铁的纪律来治理自己的军队。朱元璋占领庐州以后不久,他的势力还不太大,他军中有一个大将叫胡大海,这个胡大海能征善战,是朱元璋依靠的一个将领。这个时候朱元璋正在和元朝进行紧张的战斗,可就是在这个时候,军队里头缺少粮食,粮饷不够,为了使更多的粮食能够用于士兵作战,朱元璋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人不许拿粮食去酿酒,如果谁酿酒,是触犯军法,一定惩罚。可是,胡大海的儿子就拿粮食去酿酒。这件事朱元璋知道了。怎么办?朱元璋下了命令,凡是酿酒的一律要军法处置,胡大海的儿子酿酒,怎么办?有的大臣说,胡大海现在在前方作战,你不能伤他的心,他的儿子酿酒你得饶他一下,不然的话,胡大海叛变怎么办。朱元璋权衡利弊,左思右想,作出决定:“杀!”把胡大海的儿子坚决处斩!他说了一句话:“宁可让胡大海叛我,不能让我的法令不行。”最后朱元璋不仅整顿了军纪,胡大海也没有叛变他。所以朱元璋能够驾驭这些大臣,能够使用这些文臣,能够使用这些武将为他出力,就在于他执法严明。

所谓缓称王,什么意思?你不到这个时候,就不要称王。如果你先称了王,就成为大家的众矢之的,矛头直指。所以很多现代人说,我们不争第一,只争第二。这个第一总有人动心,第二没有人动心,韬晦之略。所以朱元璋在有很大势力的时候,他不马上宣布自己为王。他上面有一个小明王,小明王韩林儿。刘福通把韩林儿奉为大宋皇帝,他们声称日月重开大宋天,希望恢复宋朝政权。他们使用的龙凤年号。所以朱元璋在自己有了很大势力以后,仍然没有抛弃小明王,把小明王摆在前面,他是大宋皇帝,朱元璋是下面这个将领。只是到了公元1364年,朱元璋才开始称吴王,他控制了南京地区,自己宣布称为吴王。但是这时的皇帝,还是让韩林儿做,自己是个吴王。对这一点,刘基曾经批评他,为什么呢?每一到过年的时候,朱元璋就在军中摆上一个小明王的位置,大家都给小明王磕头。为什么朱元璋这样做,给大家看。不到称王的时候,不到做皇帝的时候,不要做皇帝。刘基说,“一个放牛的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朱元璋有他自己的想法。可是到了1367年,朱元璋派人把小明王接到南京去,谁去接的?派廖永忠把小明王接到南京来。不巧走到瓜埠这个渡口的时候,忽然起了大风浪,船翻了。小明王和陪驾的官员全部淹死了。廖永忠去报告朱元璋说,“你看,我们的皇帝我接到半路,不幸船沉了,淹死了。”下面的人说,廖永忠很勇敢,你看他拼命救皇帝,也没有救到,结果还是死了。这还得了,大事啊。朱元璋竟然没有处罚他,为什么?所以很多人认为就是朱元璋授意要他这么做,除掉小明王。朱元璋认为自己羽翼丰满了,可以有条件做皇帝了。如果这个时候,小明王还在上面,那他自己的位置没有办法摆。如果是一个天灾把小明王除掉,对于朱元璋来说,这种巧合太适合了。所以廖永忠护送大宋皇帝,遇到人祸天灾,朱元璋竟然没有处罚他,这是公元1367年。也就是这一年,朱元璋抛开了大宋的年号,龙凤年他不用了,改年号叫吴元年。

第二年,也就是1368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北伐,夺取全国政权。在北伐之前,朱元璋开了一次会,把徐达、常遇春叫到一起。你们看这个仗应该怎么打?徐达说,“现在我们直捣元都,我们已控制了江南的大部分地域,元朝根本不堪一击。”朱元璋说:“不!元朝建都百年,其防必固。百年大都所在,现在的北京,防卫很坚固,我们不能先打。我们先要打山东,控制山东,往西进,控制河南。然后北进,控制陕西、山西,这样元都可不攻自破。”按照朱元璋的部署,徐达打到北京附近,元大都附近的通州的时候,元顺帝带着自己的妃子、皇后、大臣们,开北京的建德门,跑了。所以朱元璋在指挥作战的时候,我们真感到他有一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智慧。他看到了战场的形势,先打谁,后打谁。我们打第一步要达到什么目的,第二步达到什么目的,最终达到什么目的。朱元璋很有谋略。

望采纳!!

移民:与朱元璋有关的八个传说

据史书记载,明朝大移民的首创者和组织者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史称明太祖,国号洪武,民间称洪武皇帝。

洪武皇帝出生元天顺元年(1328年)八月初八清晨,出生地在河南省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县孤庄村,父亲名叫朱五四,母亲为陈氏,祖上均为租种别人土地的佃农,家境贫寒,都不识字,其父以出生日月为由,给洪武皇帝起名朱重八。

洪武皇帝从小给“地主”放牛。十六岁时,凤阳流行瘟疫,其父母兄长不能幸免于难,洪武皇帝成为孤儿。经邻居汪大娘介绍,在皇觉寺出家,当了一个小和尚。1352年,元末农民大起义,洪武皇帝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郭将其名改为朱元璋,字国瑞,并逐渐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成为反抗元朝统治的主要领袖。1368年推翻元朝统治,建都南京,国号明,然后用了几年时间统一全国。

朱元璋登基后,因长期战乱,人口减少,田地荒芜,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他把“修养生息”作为基本政策,制定迁民垦荒方针,在朔州马邑县和洪洞县大槐树下进行十次官方移民,制定移民条律:四口留一、六口留二、八口留三的比例,使北方中原地区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他制定的移民政策,在他儿子(永乐帝)和孙子(建文帝)时期依然执行,这是明朝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朱元璋要从山西移民?

传说朱元璋在起兵前,他曾是个和尚,跟随师傅来山西化缘,看见山西地方富庶,百姓安宁,非常羡慕。于是起兵后,首先想到山西地方好,地势也险要,是个可靠的后方,就派兵来打。当时,这里为元将扩廓帖木耳(外号王保保)的天下,王保保父子人强马壮,兵力雄厚,再加上四周都是崇山峻岭,易守难攻。朱元璋多次发兵进攻,就是攻不下来。于是,他对山西有了成见。当了皇帝也怕山西人不拥护他,产生什么变动。在移民时,把山西人迁移外省,以保他大明江山万年。这个传说,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山西在元末乱世时,因为地理原因,受到的影响比较小,依然比较富庶,人口众多。明朝政府制定移民政策,把山西作为首选地,也在情理中。

在洪洞,至今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明朝皇帝欺骗移民。

人们都知道洪洞有棵大槐树,相传移民都是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官府在那儿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并发给凭照川资。原先那棵大槐树已死,现在人们看到的是它“孙子”:第三代大槐树。明朝皇帝下达迁民命令后,谁也不肯背井离乡外出。这时官府贴出布告:“不愿意迁移者,必须在三日内赶到大槐树下,愿意迁移者,可在家等候。逾期不来者,视为愿意迁移。”布告贴出,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晋北的,晋南的,晋东南的……大槐树下一下涌来十几万人。

突然,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的人。一位官员宣布:大明皇帝命令,凡来大槐树下的人,一律迁走。这道命令把人们惊呆了!人们醒悟过来:咱们被官府骗了。人们哭喊叫骂,都无济于事。官兵强迫人们登记,把人们赶上迁徙之路。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对于明朝移民来说,背井离乡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样的传说,表达了移民对明朝政府的愤恨。吴晗在《朱元璋传》中说:“迁令初颁,民怨即沸,至于率吁众蹙。惧之以戒,胁之以劓刑。”劓刑,就是将鼻子割掉的刑罚。

“解手”和“背手”的来历。

明朝政府强迫移民,官兵为防止移民逃跑,就把他们捆绑起来。捆绑两条胳膊叫大绑,捆绑一条胳膊叫小绑。不仅如此,还怕他们带绳逃走,就用绳子把捆绑起来的人连在一起,押解上路。许多人连在一起,要动都动,要停都停,一个人要动,牵连好多人,谁也逃不脱。对官兵来说,自然省事,就是苦了捆绑的移民,最麻烦的是大小便。为表达清楚,话很长,比如一个人要大便,首先报告:报告大人,请让大家停住,把我手解开,我要大便。人数多,解绳次数也多,官兵觉得麻烦,到后来,就剩下几个字:我要解手。听者明白这话意思,直到定居下来,这个说法已成为人们习惯用语,解手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

至于背手,因为移民的双手被捆绑在身后,动弹不得,这种走路的姿势被固定下来,成为人们的个人习惯,至今在移民地域保存着,尤其是上坡时,双手背在身后,反而觉得舒服。这个传说有很大的可信性,移民迁徙是强制的,官兵自然会采取措施,语言中有这样的词汇,正是历史曲折的反映。

小脚趾复形的传说。

洪洞县祭祖园中门有副对联:

举目鹳窝今何在,

坐叙桑梓骈甲情。

这副对联说的是,凡是大槐树迁民后裔,小脚趾都是复形。也就是说:小脚趾分大小两瓣。这里有个传说。明朝移民时,人们留恋故土,不想走,屡屡逃跑。官兵想了个办法,让迁民脱掉鞋袜,在每人小脚趾上砍一刀,一方面是脚受伤,移民要逃也跑不快;另一方面就算逃跑,官兵捉拿时,只要看小脚趾,就知道是不是移民。这个微小的生理特征,联系着移民的血泪历史,竟然遗传下来。如今,你只要是小脚趾复形,人们就说你是移民后裔。刀伤能够遗传,自然不科学,这个故事是大槐树移民,对明朝野蛮移民政策的民间记忆,表明他们不忘故乡、不忘根本的精神。

打锅牛的来历。

传说明初迁民时,一家姓牛,兄弟五人,临别时,兄弟依依不舍,就打破一口铁锅,分为五块,各执一块,作为后代认亲标志,所以称打锅牛。如今,姓牛的人们见面,总要先问一句:打锅不打锅?如果说打锅,毫无疑问就是一家人。还有个打锅牛的传说,姓牛的人家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家穷无力娶亲,只好分家移民,另谋出路。临别时打了一口锅,分为八块,七个儿子一人一块,嫁到张家的女儿也分了一块。牛家老爹说:只要铁锅在,就是一家人。因为这个说法,张氏和牛氏攀亲也认铁锅。打锅牛的传说,是用打破锅片认亲的一个传说,类似的有铁锅申和铜锅申,这个传说,反映了移民的亲情观念。

思乡鸟的传说。

这个传说年代不长,那是1991年的事情。洪洞县委、县政府准备筹办第一届“寻根祭祖”节,3月末的洪洞县,依然是春暖花开、杨柳吐絮一片美景。31日下午,祭祖园工作人员正忙碌第二天的开幕式,临近傍晚时分,祭祖园上空突然飞来数万只灰色小鸟,密密匝匝云集在大槐树周围,站满几百株树枝与树梢。还有民居的房顶上,也落满这种小鸟,啾啾欢叫。人们一下子惊呆了!无论普通百姓,还是学者专家,都不知道这些鸟从何而来,叫什么名字,是什么种类?但人们一致认为:是几百年前移民先祖之魂,化作小鸟回乡探亲。

不管传说真假,反正从那年以后,这种小鸟年年4月初飞来,到10日左右飞走。奇怪的是,有一年不准备举行“寻根祭祖”节,小鸟依然前来,不是飞到祭祖园,而是径直飞向洪洞县委大院,好像示威抗议。还有一年,当地开工修建占地三百亩的祭祖堂,小鸟全部飞到此处,当地人说:“连小鸟儿都来庆贺祭祖堂的开工。”

这个传说有几分神奇色彩,说明移民先祖对故土眷恋之情,几百年割不断,即使在世不能回来,灵魂也要化作小鸟回来探望,反映了山西人故土难离的情结。

四姓同宗的传说。

河南省永城县,崔、谢、张、陈共为一个族谱。传说,明朝移民时,洪洞有家姓崔,有四个儿子,按规定一家兄弟不能迁往同一个村庄。于是,他们把自己的姓改成崔、谢、张、陈四姓,同时安排到一个村庄。这个传说,在清朝光绪年间,还在这个村庄流传,家谱有记载,石碑也这么刻着。按理说,这种同宗不同姓的事情,在许多家谱上都能得到证实。民间谚语也有,比如:

回、翟、常,一个娘。

姚、梁、陈,一家人。

崇、刘、顾,一大户。

这些故事,反映了封建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戒备之心,说明亲情血脉不可能割断。

大槐树荫庇群生的传说。

大槐树祭祖园牌坊上,有四个字:荫庇群生。说起这四个字,也有个传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镇压山西义军,1913年派军阀卢永祥,来山西剿灭革命力量,从太原一路南下,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到赵城(1954年并入洪洞)后,因赵城籍人张煌刺杀山西巡抚陆钟琦,受命报复,在赵城更变本加厉,“城无市,邻无炊烟,鸡犬无声,家家无门户窗,箱笥无遗缕,盘盖无完缶,书籍图画无整幅墙壁倾圮,地深三尺……”(张玑《致普抚张锡銮书》)。大军扑向洪洞,卢永祥公开宣布“半天不点名”,任士兵胡作非为。卢军行至洪洞县大槐树,纷纷驻足不前,面树而拜,叩头不止。因卢军是河南、河北、山东人氏,认为自己回到老家,动了恻隐之心,没有抢劫百姓,反而把抢劫来的东西,献祭于此,铜钱在树上挂了一串又一串,卢永祥也无可奈何。

人们都说,不是大槐树荫庇了群生,是大槐树代表的那种故土,那种亲情,使四面八方的人,只要来到大槐树下,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山西省夕阳县枣林庄老鸹巷,我是沈氏家族听老辈说我们是从山西省夕阳县老鸹巷搬到安徽淮南的,山西到底有

网上的一篇文章 可以一看“问咱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是流传于山东等地区的一首歌谣。据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