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避讳?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1收藏

古代文化避讳?,第1张

所谓“避讳”,指的是古人在言谈和书写时要避免君父尊亲的名字,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避讳起源于周朝,秦汉以后,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避讳制度日趋完备。

一、避讳的种类:中国古代避讳主要有三种:“国讳”、“家讳”和“圣讳”三种。

“国讳”主要是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有的朝代延伸至避讳皇帝的姓、字、生肖以及陵名等等。封建帝王出于加强封建统治的需要,要求其统治下的臣民都必须遵守“国讳”,一旦犯讳,就是“大逆不道”,将受到严厉处罚。如,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的“恒”,春秋时的田恒被改为田常,北岳恒山被改为“常山”,当然后又改了回来;为避讳汉景帝刘启的“启”,古都启封改为“开封”,倒是沿用至今。因为唐太宗叫李世民,观世音菩萨也被迫改名为“观音菩萨”。

“家讳”指避讳父祖之名,仅限于亲属内部,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精神。诗鬼李贺的父亲名晋肃,因为避讳“晋”,李贺终身没有参加科举进士考试,虽少年英发,才华横溢,却终不得志,郁郁寡欢,27岁就英年早逝。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成了千古名句,后来有人将其作为对联,来征集求对下联,直到北宋才被大文学家石延年对出了下联:月如无恨月长圆。当然,这是后话。

李贺死后,韩愈很是惋惜,义愤之中写下了《讳辩》一文。文中说,因父亲名为“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士科考,如果父亲名为“人肃”,难道儿子终身不能为人?

因“家讳”也闹出了许多笑话。宋时有个大臣名“良臣”,其子在读《孟子》中的“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时,改作“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

“圣讳”多数情况下指避孔子的名讳“丘”。如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 。因在清雍正年间,不少"丘姓"者因避讳孔子之名,改成了现在常见的"邱姓",故丘逢甲宗族姓"丘"或"邱"者皆有。丘逢甲先生后来主修家谱,又改“邱”为“丘”。

另外,还存在一种“宪讳”,是古代官场下级官员为了巴结讨好上司,主动避长官的名讳。如:五代时期的著名宰相冯道,字可道,被称为“十朝元老”,据考证实际为十三朝元老。他的门客在给他讲《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时,只能读作“不敢讲可不敢讲,非常不敢讲”。

二、避讳的方法。对于封建社会避讳,往往有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应付:

“改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改用音近或义同的字来代替。如苏轼的祖父名序,苏轼将序改作“叙”。唐祖讳虎,故凡称“虎”的地方均改作“武”或“猛兽”。还如前所述的“恒”改“常”,“启”改“开”。

“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口”,或作“某”,或直书“讳”,如唐人撰《隋书》时,因避太宗李世民讳,而改“王世充”为“王 充”。

“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不写,如将孔子的名讳“丘”缺笔作“ 斤 ”。此外,还一种在口语中避正呼的避讳法。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如讳字属入声,则在口语中不可出现此音,而其他三声仍可照念,但有时也会出现因避一字而四声皆讳的情况。

避讳作为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之一,目的为了强化国人尊祖敬宗的意识,但是在具体过程中,造成许多麻烦和文化史集的混乱。后来的皇室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起名时故意用一些生僻字,以减少平时老百姓交流过程中的麻烦。

所谓“避讳”,指的是古人在言谈和书写时要避免君父尊亲的名字,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避讳起源于周朝,秦汉以后,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避讳制度日趋完备。

一、避讳的种类:中国古代避讳主要有三种:“国讳”、“家讳”和“圣讳”三种。

“国讳”主要是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有的朝代延伸至避讳皇帝的姓、字、生肖以及陵名等等。封建帝王出于加强封建统治的需要,要求其统治下的臣民都必须遵守“国讳”,一旦犯讳,就是“大逆不道”,将受到严厉处罚。如,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的“恒”,春秋时的田恒被改为田常,北岳恒山被改为“常山”,当然后又改了回来;为避讳汉景帝刘启的“启”,古都启封改为“开封”,倒是沿用至今。因为唐太宗叫李世民,观世音菩萨也被迫改名为“观音菩萨”。

“家讳”指避讳父祖之名,仅限于亲属内部,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精神。诗鬼李贺的父亲名晋肃,因为避讳“晋”,李贺终身没有参加科举进士考试,虽少年英发,才华横溢,却终不得志,郁郁寡欢,27岁就英年早逝。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成了千古名句,后来有人将其作为对联,来征集求对下联,直到北宋才被大文学家石延年对出了下联:月如无恨月长圆。当然,这是后话。

李贺死后,韩愈很是惋惜,义愤之中写下了《讳辩》一文。文中说,因父亲名为“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士科考,如果父亲名为“人肃”,难道儿子终身不能为人?

因“家讳”也闹出了许多笑话。宋时有个大臣名“良臣”,其子在读《孟子》中的“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时,改作“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

“圣讳”多数情况下指避孔子的名讳“丘”。如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 。因在清雍正年间,不少"丘姓"者因避讳孔子之名,改成了现在常见的"邱姓",故丘逢甲宗族姓"丘"或"邱"者皆有。丘逢甲先生后来主修家谱,又改“邱”为“丘”。

另外,还存在一种“宪讳”,是古代官场下级官员为了巴结讨好上司,主动避长官的名讳。如:五代时期的著名宰相冯道,字可道,被称为“十朝元老”,据考证实际为十三朝元老。他的门客在给他讲《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时,只能读作“不敢讲可不敢讲,非常不敢讲”。

二、避讳的方法。对于封建社会避讳,往往有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应付:

“改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改用音近或义同的字来代替。如苏轼的祖父名序,苏轼将序改作“叙”。唐祖讳虎,故凡称“虎”的地方均改作“武”或“猛兽”。还如前所述的“恒”改“常”,“启”改“开”。

“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口”,或作“某”,或直书“讳”,如唐人撰《隋书》时,因避太宗李世民讳,而改“王世充”为“王 充”。

“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不写,如将孔子的名讳“丘”缺笔作“ 斤 ”。此外,还一种在口语中避正呼的避讳法。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如讳字属入声,则在口语中不可出现此音,而其他三声仍可照念,但有时也会出现因避一字而四声皆讳的情况。

避讳作为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之一,目的为了强化国人尊祖敬宗的意识,但是在具体过程中,造成许多麻烦和文化史集的混乱。后来的皇室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起名时故意用一些生僻字,以减少平时老百姓交流过程中的麻烦。

分类: 社会民生

解析:

一、石姓源流

1、起源

石姓有多个源头。最早的一支出自姬姓,是卫康叔的后代,即康叔六世孙靖伯的孙子石碏。

石碏,叫公孙碏。字石,人们称他为石碏。他是卫国十一世君庄公的大夫,为人耿直,体恤百姓疾苦,深受国人崇敬。卫庄公有一个爱妾生了个儿子州吁,生性暴戾,善于谈兵深受庄公喜爱,任其所为。石碏对此十分不满,就诤言谏庄公说:“臣闻爱子,教以义方,弗纳于邪。夫宠过必骄,骄必生乱,降而不憾,憾而能畛者少矣!”并以“六逆”、“六顺”陈之。所谓六逆,即卑贱的妨害高贵的,年幼的欺凌年长的,疏远的离间亲近的,新人离间故人,权势小的超越权势大的,*邪破坏道义。“六顺”,即国君行事合乎道义,臣子奉命执行,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哥哥友爱,弟弟恭敬。(《左传隐公三年》)。但庄公一点也听不进去,却给卫国留下祸根。

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的关系甚密。二人时常并肩出猎,骚扰百姓。石碏鞭责教训,锁进空房,不许出入。石厚越墙逃出,住进州吁府中,一饭必同竞不回家。

庄公去世后,其长子完继立,即卫桓公。石碏见他生性懦弱无为,便告老辞官,不参加朝政。此时,州吁更加横行霸道。公元前719年,州吁听计石厚,借桓公赴周吊贺之机,在朝歌西门外设饯弑杀桓公,而自立为卫君。

州吁为胁制国人,立威邻国,在石厚的怂恿下,大力搜刮民脂民膏,征青壮年入伍,去攻打郑国,只胜一阵,便高唱凯歌,班师回国。结果是劳民伤财,百姓怨声载道,到处传唱这样的歌谣:“一雄毙,一雄兴,歌舞变刀兵,何时见太平”。

州吁因弑兄而立,又穷兵黩武,所以卫国朝野都不拥戴他,十分担忧,便命石厚去向父亲石碏请教定君位之策。石碏看到好端端的国家被糟蹋的不象样子,十分气愤,早想除掉祸贼,重整社稷。于是就将计就计,让石厚和州吁去陈国请求陈桓公,让他引荐去觐见周天子,君位便可稳固。他们听了石碏的话十分高兴,备了玉帛礼物赴陈国去了。

孰不知他们二人正上了石碏的圈套。石碏早已割破手指写下 送到陈国,请求陈国协助卫国除掉二逆。陈国大夫子针与石碏是多年故交,接到石碏的书信,奏报陈桓公。州吁石厚到陈之后,遂将二人拘留,卫国使臣右宰把州吁诛于濮。众臣认为,石厚是石碏的亲骨肉,又是从犯,要求从轻发落。石蜡大怒道:“我那不孝儿子助纣为虐,坏事做尽,你们要求从轻发落,难道要我徇私情而不顾大义吗?我如何向朝歌父老交代!”于是他派家宰獳羊肩到陈国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

石碏为国为民,不徇私情,大义灭亲,千古流传美名,左丘明在《左传》中赞叹曰:“石碏纯臣也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这就是“大义灭亲”的由来。

石碏后人以石碏的字为氏,遂为石氏。

卫国自公元前1042年康叔在朝歌建国,到公元前200年君角在野王(今沁阳)败国,历三十世四十三位国君,计842年,其间四次迁都。公元前1042年--前659年都朝歌383年;公元前659年--前657年都漕邑(今滑县东)2年;公元前657年--前629年都楚丘28年;公元前629年--前239年都帝丘390年;公元前239年--前200年都野王39年。在卫懿公之前,卫国一直以朝歌为都城,石碏大义灭亲发生在公元前715年的朝歌大地上,因此,朝歌应是石姓的发祥地。

关于卫国石姓的渊源,在诸多典籍中皆有记载。汉代王符《潜夫论·志氏姓》云:“卫之公族,石氏、世叔氏、孙氏、宁氏皆卫姬姓也。”唐代林宝《元和姓纂》“石”姓载:“卫大夫石碏之后。”石碏及其子石厚见于《左传·隐公三年、四年》。晋人杜预《春秋释例·世族谱》解释说:“石碏,靖伯孙”。宋代郑樵《通志·以字为氏》亦云:“石氏,姬姓,靖伯之孙石碏,有大功于卫,世为卫大夫。”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说得更清楚:“石,出自卫大夫石碏,其先以王父字为氏。”这些古代姓氏书籍的说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卫国石氏为卫康叔(姬姓)之后,出自卫大夫石碏。

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八个儿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周武王姬发克商后,封其于康(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史称康叔封。周公旦平定武庚叛乱后,把商原来统治的部分地区及殷民七族又分封给他,在 公元前1042年在黄河和淇水之间的商朝故都朝歌(今淇县)建立卫国,他便是卫国开国之君。

卫国位于河南北部,还拥有河北南端和山东西部部分地区。卫康叔赴任之时,遵循周公旦的《康诰》、《酒诰》和《梓材》的淳淳告诫,以文王“明德慎罚”的政策治理国家,释放奴隶,分给耕地,鼓励开辟私田,畜牧、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改变同姓通婚,取消了活人殉葬等恶习。卫国出现了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的大好局面。成为西周最大的候邑之国。成王举拔康叔为周之司冠,并赐给宝贵的祭器,以彰其德。同时也深得卫人敬仰,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707年),邑人在县城阁南街创建康叔祠,春秋祭祀。

康叔生子康伯,康叔死后,继位,成为卫国第二代国君;康伯生子考伯,嗣继康伯之位,为第三代国君;考伯生子嗣伯,继考伯之位,为第四代国君;嗣伯生子疌伯,继嗣伯之位,为第五代国君,疌伯生子靖伯。

靖伯是康叔的六世孙,其父疌伯死后,继位成为卫国六代国君。靖伯有孙名碏。据胡尧《中国姓氏寻根》一书记载,石碏字石,又称石碏,为卫上卿。据周的宗法制度,诸侯国国君儿子称公子,孙子称公孙。公孙的子孙离其嫡长大宗之血缘已略疏远,而可以其祖父(王父)的字为氏,而另外繁衍出一支宗族的支脉。这样,石碏的孙子石骀仲便以他的字“石”为氏,卫国石氏就如此从姬姓中分离出来。

淇县石氏是地道的石碏后裔,现分居淇县城乡十多个村落之中,虽没有正式家乘记载,辈辈传流都是淇县的老户,其先人是石碏。生齿比较集中的有朝歌镇付庄村、阁南村;高村镇泥河村、思德村;北阳镇卧羊湾村、武庄村;桥盟乡的古烟村、新庄等。

除出自卫国姬姓外,郑国、晋国的姬姓也产生了两支石姓 郑国公孙段,字子石,其后裔就以他的字为氏,是为石氏;晋国杨食我,字伯石,又称杨石,其后裔以其字为氏,亦为石氏。宋国的子姓也出了一支石姓,宋国(子姓)公子段,字子石,他的后代也都以石为氏。

少数民族中出自河南的石姓较早的是由鲜卑族乌石兰氏所改石姓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往洛阳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其中有一项就是改鲜卑姓为汉姓,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鲜卑姓乌石兰氏改为石姓。鲜卑族改姓后皆以洛阳为家,所以洛阳是石姓在河南的又一个重要起源地。这件事在别的书中也有记载,姚薇元的《北朝胡姓考》中提到韩愈曾为唐代一个名叫石洪的人作墓志,墓志中说:君讳洪,字睿川。他的先人姓乌石兰,九代祖是石猛,跟随拓拔氏进入中原,住在河南,于是将姓中的“乌”与“兰”去掉,改为单姓石。《新唐书》中石洪传也记载他的祖先姓乌石兰,后来改为单姓石。

, 另一支出自河南的石姓是宋朝时赐一部分定居中国的犹太人石姓 犹太人从唐朝开始经海路、陆路来中国经商,陆路经波斯、印度沿丝绸之路一直进入中原,海路从浙江、福建逐步进入内地,其人数越来越多,到宋朝时达到顶峰,并向宋王朝进贡,在他们有一次向宋廷进贡西洋布之后,宋朝皇帝说:“归我华夏,遵守祖风,遗留汴梁。”于是,大批犹太人留在了中国,尤其留在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市)的犹太人最多。犹太人留在中国后,渐渐地不再仅仅从事商业活动,开始参加军队、担任官职、行医,漫漫渗入中华民族生活的各个角落,与中华民族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他们的姓都由皇帝所赐,在众多的赐姓中,就有石姓。明弘治二年(1498)河南犹太人的碑记中记载宋朝时的犹太人共有17个姓,其中有石姓。清朝初年统计开封犹太人有7大姓,其中也有石姓。这一支石姓的起源地应是河南的开封。

除源自河南的石姓外,其他一些地域的少数民族中也出现了许多支石姓 唐朝时,石国人来到中国居住,以石为姓。据《新唐书》记载,隋唐时,在现在的中亚阿姆、锡尔河流域有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九个政权,九国自康以下的八国都是康姓的支庶,康开始时居住在祁连山北的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境内),因此九国均以昭武为氏,史称昭武九姓。石国也叫柘支、柘折、赭时,在今独联体乌滋别克斯坦的塔仕干一带,都城在柘折城。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5),昭武九姓自愿归附唐朝,石国中的一些人就以石为姓,石姓家族又增添了一支新的成员,他们归附唐帝国以后,将西域的歌舞也带了进来,对唐朝的歌舞起了很大影响,这从乐工中有许多西域少数民族艺术家就可以看出,在当时著名的西域少数民族艺术家有一个叫石宝山的,就是石国人进入大唐境内后的石国后裔。据《苗族简史》说,湘西苗族有五大姓,其中就有石姓,石姓是苗姓汉化后的姓,来源于原居住地嵩山地区的大石(室)、小石(室)两座山;关于彝族中石姓的来源,有一些学者进行了考证。他们认为,“罗”在彝语中的意思是石,彝族人名中有“罗”的现象在彝族现实生活中还很多,有些地方直接将“罗”译成汉语的“石”,如云南玉溪专区峨山县美觉乡咱黑拉村彝族共92户,444人,分石、普、方三姓,其中,以石姓人户最多;羯族的石姓,羯族人原来没有姓,如石勒的祖父叫耶奕于,父亲叫乞翼加,据《晋书》记载,是一个名叫汲桑的人命他以石为姓,以勒为名。对此蒲立本先生曾经指出,“羯”字在古汉语中的发音近似[Kiat],在匈奴语中,Kiat的意思正是“石”,因此石勒的石姓极有可能由此而来; 石姓, 中的石姓人较早见于史书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的官员石处温。据说河北泊镇的 石姓是元朝丞相脱脱的后代;女真族的石姓,女真族中有一个姓叫石盏,后来译为汉姓时就取复姓中的石字作汉姓,元代的剧作家石君宝的姓就是由此而来;满族的石姓,有一支由瓜尔佳氏一支改姓而来。明朝时瓜尔佳氏的布哈被明朝 任命为建州左卫指挥,他的儿子和孙子阿尔松阿和石翰相继继任建州左卫指挥,石翰后来与人结仇,弃官迁居广宁,因为名字中有“石”字,就改姓为“石”。满族的“石穆鲁氏”、“石尔佳氏”、“候勒氏”、“扎贺塔氏”、“扎库塔氏”、“石佳氏”改为石姓;台湾原住民中的石姓,邵人是台湾原住民中的一个族群,主要的大姓有七个,其中有石姓,为族中领袖阶层,其来源难考。

此外,历史上有人将自己的姓改为石姓,如娄姓改为石姓。《北齐书》中记载北齐的一位贤明的皇后——神武明皇后娄氏于太宁二年(562)春天忽然发现自己的衣服飘了起来,娄皇后(当时已经是太后了)很惊奇,就去问巫婆,并听从了巫婆的建议,将自己的姓改为石姓。冉姓改为石姓。据史料记载冉闵是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县西北)人,原为后赵太祖石虎的养孙,改姓石。晋武帝永和五年(349),废石遵,立石鉴,第二年废杀石鉴,自立为帝,又改姓冉。张姓改为石姓。据《后赵录》记载,曾有一个张姓人改名叫石会。

2、播迁

北方石姓是先在河南境内传播开来的,之后播迁于北方各地。自石碏大义灭亲得姓之后,他的家族世代在卫国作高官,卫国后来由于战乱等各种原因先后几次迁都,石姓人随着卫国都城的迁移而播迁。起初建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后来又迁往楚丘(今河南滑县),之后又迁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野王(今河南沁阳)。随着卫国都城的不断变迁,石姓也不断传播开来。到西汉时,西北地区已有了许多石姓人,西汉的万石君石奋,本来家在河南温县,后来跟随刘邦到了西汉首都长安,石奋一家在西汉时有多人居高官之位,家族声势显赫。此外,《姓氏考略》中称石氏“望出武威、渤海”,“望”指郡望,郡望是世居某郡而为当地所仰望的意思,由此可知石姓家族在武威郡与渤海郡是一个显赫家族。武威郡于西汉元授二年(前121)设置,治所也就是现在所称的首府在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县),隋朝开皇三年(583)废弃,大业三年(607)重新设置武威郡,唐朝武德初年改为凉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武威郡,乾元元年(758)仍改为凉州。渤海郡也是汉代设置的,地域约包括今河北省河间县以东至沧县,北至安次县,南至山东无棣县以内的地方,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县境内)。唐朝人林宝在《元和姓纂》中记载,石氏的郡望有渤海、平原(今属山东)、上党、河南(河南洛阳)四处。可见,石姓在唐朝时就已经是一个大姓了,而且分布地区很广。根据《台湾通志·人民志·氏族篇》记载,唐朝初年,有石姓族人从河南固始跟随陈政、陈元光父子进入福建开辟漳州,到五代的时候已发展成为闽南望族。根据石氏族谱载,后唐天成四年(929),石琚从安徽寿县迁徙到福建同安,他的后裔不仅散处福建各地,其中一部分人迁入广东。

唐朝时,西域石国人归附唐朝,石国人归附后都以石为姓,当时归附唐朝的西域少数民族很多,为安置他们,唐朝在关内道的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西南)、庆州(治今甘肃省庆阳)、银州(治今陕西横山东北)、夏州(治今陕西靖边白城子)境内设置侨州府102个,安置包括昭武九姓(石姓为昭武九姓之一)在内的西域各族。唐开元八年(720)石神奴等率众攻陷六州,第二年被唐军平定,开元十一年(723),唐朝将六州废去,将昭武九姓人迁至河南、江淮一带。开元二十六年(738),唐朝设宥州(治所在今内蒙鄂托克旗南)安置昭武九姓人,贞元二年(786),吐蕃进攻唐朝,唐朝又将昭武九姓人迁往云(今山西省大同)、朔(今山西省朔县)二州,昭武九姓人一直从事农业生产,进入中原后很快融入了唐朝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的石姓也在不断的迁徙中发展壮大起来,宋朝编写的《高僧传》中记载了一个名叫神会的僧人就是石国人的后裔。

宋朝和元朝石姓开始大批南迁,之后在南方各地之间迁徙频繁,据石姓家谱载,浙江分水的石姓始祖名叫石智,从新昌迁居金华。南宋末年,他的后裔为躲避战乱展转迁移至分水二管孙岭下,以后渐渐发展成为浙江大族;江苏如臯石氏的始迁祖叫石柱,字季邦,元朝初年从丹徒迁至如臯;江苏金坛的石姓是北宋文学家石延年的后裔,石延年祖籍幽州(今河北涿县),家在宋城(今河南商丘市),后来又在汴梁(今河南开封)做光禄大理寺丞和太子中允等官,晚年居住在丹阳花园里,他的十四世后裔中有一个叫石斌伍的从花园迁至金坛鲁庄,成为鲁庄石氏始迁祖。江苏无锡的石姓始祖名叫石邦彦,始迁叫祖石琏,明代从江阴迁至无锡井亭,这一支石姓的后裔中有一个叫石源清的在近代到上海开办了源昌机器厂,福源、源昌两帽厂及上海市私立进贤小学校;江苏溧水的石氏始迁祖是石思贤,宋高宗南渡后,为避战乱隐居在建康的丹阳湖,传了四世,石良庆从丹阳湖迁至溧水黄鹤山,又传了八世,石允通徙居奉安乡梅庄里。

石姓进入海南的始祖是石秉贵、石秉选,其原籍在福建莆田县坎头村,宋朝时进入海南,石秉贵落籍在琼山,石秉选入籍文昌。

明朝洪武年间,有个叫石玉全的在福建南靖永丰里开基,他的后裔子孙中有许多去了台湾,之后又远播海外。因明朝开国初期,中原等地因久经战乱,明朝 从山西等地迁移了大量人口来中原垦荒,一大批石姓人因此又进入中原地区。

客家人一般都有宗祠祠堂,客家人的祠堂内有堂联,客家堂联一般直接用黑漆裱刻在祖祠内的红柱上,与其他民族的姓氏堂联相比较,客家堂联有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辞海》对客家的解释是汉族的支系,相传从西晋末年开始,黄河流域的一部分 因为战乱而被迫迁至江南,唐朝末年和南宋末年又有大批人渡过长江南下,在江西、福建以及广东的东部和北部定居,这部分人被称为客家人,以与当地居民相区别,后来逐渐成为这一部分汉族人的专称,客家人长途迁徙,一路上历尽劳苦,来到南方后由于肥沃的土地早已被人耕种,被迫进入荒山野岭寻求生路,南迁的客家人中有不少中原地区的士族,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教深,因此中原文化一直在客家人中流传下来,由于这种割不断的文化联系,客家人祖根意识较强,对故土有强烈的思念,这往往反映在他们的堂联中,也有人因此将他们的堂联称做寻根联,如兴宁石氏“万石流衍”家祠堂联的上联是“肇基河南迁基江南建基闽南扩基岭南年近三千历史”;下联是“始祖厝公远祖奋公中祖扈公近祖崇公威武万石流衍”,从联中不难看出石姓播迁的基本脉络,从河南到江南,再从江南到福建南部,再由福建南部播迁至岭南。

明清以后,大批石姓人迁居海外。到1920年,在美国的许多州已经有石姓人居住,据ancestry网上关于石、师、施和时姓的页面介绍,到1920年美国关于这四姓人的报纸新闻已达23826条。

心民间疾苦外,将大部分精力在了做学问上,他在家乡建了一座凌波阁,阁中藏书达四万余卷。石韫玉博览群书,治学严谨,他的著述贯通古今,他的诗破除唐宋以来门户,自成一家,受到当时人们的称颂。石韫玉的诗文著作有《独学庐诗文集》、《花韵庵诗余》、《读左卮言》和《多识录》等。石韫玉还是一个出色的剧作家,他创作的杂剧集《花间九奏》,包括《伏生授经》、《罗敷采桑》、《桃叶渡江》、《桃源渔夫》、《梅妃作赋》、《乐天开阁》、《贾岛祭诗》、《琴操参禅》和《对山救友》九种单折短剧,也深受当时人的喜爱。道光十八年,石韫玉去世,享年82岁。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 (1831~1863)广西贵县人。早年加入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与洪秀全、冯云山等共同谋划准备起义。1851年金田起义后,石达开被封为左军主将,不久又被封为翼王。在太平军从广西向南京进军的途中,担任开路先锋,一路打了不少仗,屡建战功。1853年春天,太平天国在南京建都,改称天京,石达开留在天京处理军政要务。1854年,太平天国派出的西征军在湖南湘潭被曾国藩组织的湘军打败,西征军节节后撤,不久武汉失守,九江告急。在危机关头,石达开奉命率军驰援湖口,并指挥九江等地守军顽强抗击湘军,设计大败湘军水师,一举扭转不利战局。1856年春,石达开奉命率军回援天京,协同燕王秦日纲等部,攻破清军的江南大营,打破了清军对天京的围困。同年秋天,太平天国爆发内讧,杨秀清逼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北王韦昌辉杀杨秀清,洪秀全又率军民诛杀韦昌辉,太平天国实力受到极大损害,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将石达开诏回天京辅政,但洪秀全经天京之变后,对任何人都起了疑心。1857年夏天,石达开因到受洪秀全的猜疑,一怒之下率领10余万太平军,离开安徽、江西,经浙江、福建,进入湖南,打算在四川立足,但与湘军作战失利,被迫撤入广西。之后,他又重振队伍,在四川南部、贵州北部转战,但屡战受挫。1863夏天,石达开被阻于大渡河畔的安顺场,并遭到清军包围,陷于绝境。石达开希望能以自己的牺牲保全部属,就投入清营,但不久他的部属就在大渡河畔惨遭屠杀,不久,石达开也在成都遇害。

祖居地新貌

1、淇县

淇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南距郑州120公里,淇河、卫河、沧河环绕淇县的南、北、东三面,西部是太行山,东部是沃野千里的平原。总面积591平方公里,辖四乡三镇,176个行政村,总人口253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39℃,零度以上积温5100℃,全年无霜期209~233天,年日照时数23483小时,平均降水量621毫米。

早在三千年前,朝歌这座古城就矗立在淇河之滨。淇县古称沫邑、又称沫乡,因沫水而名。殷纣时易名朝歌。曾为殷末四代帝都、卫国国都、先后作都城近500年,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现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域。

淇县交通便达,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在县城东西两侧越境南下,即将开挖的南水北调工程垮域北上,西依太行、东临淇水、三山叠翠、两水环绕、气候温润,景色秀丽。古诗赞曰:“东临淇水观鱼跃,西依太行听鹿鸣。”《河南通志》记云:“青岩(今云梦山,古称青岩山)表仙境之胜,浮山夹幽涧之奇”。《诗经·淇澳》中“瞻彼淇澳,绿竹猗猗”就是淇园美景的真实写照。清光绪皇帝曾以淇县碧水青山起兴,撰联赞曰:“淇水烟波半含春色;太行松雪映出青天”。

淇县优越的地理位置,温润幽美的自然环境,引来历代王候竞相争雄,使其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王武丁、武己先后于公元前1250年、1143年迁都于沫;帝乙于公元前1115年定都于沫,其子帝辛(纣王)仍都焉,易名朝歌。周灭商后,西周卫国在这里建都达383年之久。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项羽封司马昂为殷王、都朝歌。春秋时设朝歌邑;战国时属魏。秦代归三川郡。汉置朝歌县;三国魏置朝歌郡、晋改朝歌县,北魏时析置临淇县;随代改置卫县;唐初升卫县为州;唐长安三年又复置临淇县;宋熙宁六年降卫县为镇,并入黎阳(今浚县);元佑年间又复置卫县;元代改为淇州,因淇水而名;明洪武元年又降为淇县,清代、民国因之。新中国建立时仍为县治。1954年9月撤淇县并入汤阴县。1962年8月恢复淇县建制至今。

早在七千多年前新石器早期,淇河儿女就在这里制陶耕耘,繁衍生息。他们春种秋收、夏网冬猎、“采采芣苢”、“砍砍伐檀”,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多姿多彩、独具风韵的淇河文化,铸就了古都朝歌的历史辉煌。

淇县历史悠久,境内文物古迹异常丰富。现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如花窝遗址是我国较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之一,位于淇县城东北15公里的花窝村岗地上;朝歌古城曾发现龙山文化、二里岗文化和殷商文化时期的文物;城西北12公里的太行山中有朝歌寨,纣王殿(村)相传是纣王屯兵之地;纣王墓和妲己墓位于城东75公里的淇河西岸;荆轲行刺秦始皇失败后葬于淇县城南折胫河畔墓冢保存完好;位于淇县城西前嘴村东的前嘴石窟;是东魏作品,现存佛像1030躯,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淇县城西北20公里淇河之畔的青岩石窟,系宋代开凿,现存佛像600余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淇县城西15公里的云梦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军校——战国军庠,纵横家鼻祖鬼谷子创建,先后培养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茅蒙、尉缭、毛遂等名垂青史的纵横家、军事家、外交家和仙道家。现有名胜古迹水帘洞(鬼谷子洞)、洗尘洞(孙膑洞)、庞涓洞、南天门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30余处,使云蒙山成为游览胜地,国家AAAA级风景区;2006年荣获中国最佳旅游景区、河南十佳魅力景区。尤其是云梦高山大草原,更是令人向往。乍一到此,一派大漠风光,骏马秋风,突发异域之感,踯躅徜徉,流连忘返。南天门、八卦城气宇恢弘,引人入胜。千年古刹灵山寺,创建于南朝有梁普通年间,是女娲炼五彩石补天,抟泥造人的圣地。这里有女娲峰、人祖洞,是华夏儿女谒慈母之圣地。卫国古城系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北长3100米,东西宽2100米,的确体现了当时卫国“邦畿千里”的大国风貌。

淇县这块古老的土地,也曾哺育过许多文治武功、名垂青史的仁人志士。被 称为能文能武很有本事的殷辛王,叱咤风云、勇于改革,巩固了中原的统一,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开创中华文人诗先河的箕子,留下了千古绝唱“麦秀歌”;敢于犯颜直谏为国殉难的比干虽死犹生;谦恭自儆,创建华夏第一园的卫武公为后人折服;大义灭亲的石碏,被誉为纯臣;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的诗篇千古传唱,脍炙人口;中华第一古军校的创始人鬼谷子王禅的宏篇巨著,四海流芳;赤胆刺秦王的义士荆轲,其义行令人尊崇;纲领释门四十年的高僧法上,释门东敞,能扇清风。

淇县经济基础较好,产业支撑有力。2003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县之后,2004年又被河南省 确定为扩权县,在税权部分扩大、项目直接申报、用地直接审批、证照直接发放四个方面赋予淇县69项与省辖市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淇县境内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梨、柿子、核桃、花椒等优质农副产品。淇河鲫鱼、缠丝鸭蛋、软核蜜枣历史上曾为皇帝贡品,被誉为淇县“三珍”,冬凌草、四足蛇、双尾蝎等珍稀动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淇县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安阳、濮阳、新乡、焦作、开封、郑州等豫北重要城市的中心。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以及省道大海线、浚南线穿境而过。全县175个行政村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油路(指沥青路面的公路,当地人称油漆道),村村连国道,城乡油路密度名列全省前茅,交通极为便利。改革开放以来,淇县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工业建设如雨后春笋,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农业生产蓬勃发展,通过结构调整,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尤其是畜牧养殖业,已成为支柱产业,连续十多年肉蛋人均占有量名列全省之冠。

为重振朝歌雄风,再铸朝歌辉煌,早日实现和谐的小康社会,淇县人民为实施“经济强县”、“畜牧大县”、“旅游名县”三大发展战略,正扬帆淇河,乘风破浪,宵衣旰食,拼搏不息,创新工作,迎接明天的朝阳。

2、洛阳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亚欧大陆桥东段,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它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至3505'�

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

墓志铭:旧籍常用文体,实用文书,墓碑铭文。后人为故先长辈立碑,通常请人代笔,或述及墓主行迹。但体裁限制,以简说功绩德业为务,最后有凝练赞辞。历代碑铭资料丰富,对宏观研究时代社会生活颇有证据价值。

本铭简洁晓畅,今人阅读理解主要障碍于宋代的职官制度。简说一下:

隋唐创建形成三省六部制度,五代沿袭。但晚唐与五代各朝后期都出现了许多“因事而设、事已则罢”的使职。如盐铁使、度支使,原职事官职权旁落而逐渐阶官化;再后使职差遣更加普遍,最后,三省六部与诸寺监大部分或部分职权被夺,渐成请俸禄、叙资考的参照标准系统。宋前期承后周,职事官系统大部分不再实际运行,三省长官,六部尚书、侍郎、郎官、员外郎等正官不再担任原职官名的相应职务,只作为官员的品阶、俸禄、序迁顺序、荫补、封赠的依据,因此称为“阶官”或“寄禄官”,简称“官”。官员以本阶官出入内外,担任朝中地方各种使职差遣。差遣指所任实际职务,称“职事官”,简称“职”。差遣名称前通常加判、知、权、直、试、管勾、提举,后常缀使、事。差遣本身没有品级,大多有相应的收入待遇。官、职之间比较灵活,官以年资功过迁转,职根据需要、能力、任期调整。官与差遣之外另有“职名”系统,也略称“职”,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诸殿、诸阁的馆阁官职,如大学士、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等,逐渐也成为荣誉名衔,也叫“贴职”,有贴职则升迁、待遇、恩数方面优先。“官”、“职”、“差遣”分离,在官员管理上极为灵活,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今天教育界学术界差不多)。至神宗朝1082年元丰改制后才重建三省六部制度,恢复官、职名实,当然也另有寄禄官体系。元丰改制前主要的机构序列作用如下:

以下十二机构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一、 中书门下:即政事堂,也称“政府”,中央最高权力机构,长官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下设:

制敕院、舍人院、起居院、礼仪院、太常礼院、审刑院、铨曹四选(流内铨、三班院、审官东院、审官西院)、太常寺、太仆寺、太府寺、宗正寺、大理寺、光禄寺、卫尉寺、鸿胪寺、司农寺、国子监、少府监、都水监、将作监、司天监等九寺五监。各院选基本运行,而九寺五监,多挂名或改隶他属。

二、枢密院(枢府):中央最高军政机构,长官为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

院事。下设:承旨司。

三、中书省(挂名):与门下省、尚书省为行政机关,分掌决策、封驳、执行职能。

四、门下省(挂名):三省长官为:尚书、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侍郎

五、尚书省(挂名)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为:尚书、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侍郎、中书舍人、郎中、员外郎

六、三司(计司):几乎实际全面主管中央财税、金融、经济。长官为:使、副使、判官,下辖盐铁司、度支司、户部司。但三司在前期分合不定,元丰改制后废。

七、宣徽院

八、秘书省(贴职):典籍、图书、档案管理。职官:判省事、秘书丞、著作郎、著作佐郎、秘书郎、校书郎等。

九、崇文院(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

十、翰林学士院

十一、御史台与谏院

挂名即以作寄禄官系统。

刑部郎中(从六品):即在刑部挂名而为寄禄官职称,并不实际任刑部职。

郎中:尚书令、仆射、丞,各部侍郎、丞、各部诸司郎中(各司事务)、员外郎

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也称致事、致政、休致、休退等。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朝廷以厚禄赐予退休官员。宋制,文官满七十,武将延十年,可自愿提前。少数元老不受限。备退官员递呈申请表、札,朝廷批准后,领取致仕告、敕。神宗之前,皆解去原职,神宗起,允许带职致仕。致仕后优待:1、真宗起,致仕皆给半俸,部分立功武官全俸。2、致仕时皆升转一官,之后每遇朝廷推恩,还能转官。3、高级官员可荫补一定数目近亲子弟为官;中级官员如荫补子弟,即不能转官,称“守本官致仕”。4、为子弟乞请“恩例”。5、致仕后,为亲属叙封或封赠、回授官爵。若朝廷特命复出任职,则称“落致仕”。

回授:宋转官规定之一。官员磨勘后原应转官,碍于止法,经奏请,准许授予弟侄、子孙,使之出官或转行,为“回授”。官员的服色,允许回授其父。还允许将官阶回授,用以封赠父母。

止法:官吏升转达到最高限制官阶,须待官职资格或军功,方许升转。

公:先公

君讳逵,字仲达,家晋阳。其谱云:隋文中子通之后,唐季避乱家濮阳,

君:以子口吻。全文所有“君”字,俱指代墓主王逵。

讳:名讳,平辈、晚辈、后人不得直称前人之名,称字避讳。

字:平辈相称用字,字与名多相关。如墓主,《尔雅》:“九达谓之逵”,名逵,字仲达。

家:聚族世居。家,近同今人之家族;室或户,近同今人之家。

晋阳:山西县名,今太原附近。

谱:记录世代祭祀、承继关系的宗谱,亦叫族谱、家谱。

隋:581—619,朝代名。

文中子通:王通,580—617,隋儒,字仲淹。门人私谥文中子。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603年见文帝上《太平十二策》,不见用。曾中秀才,任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后弃官归里,著书讲学。弟子千余人,时称“河汾门下”“河汾道统”。著述多种,均佚。仅存宋阮逸注《中说》(《文中子》)10卷。在佛教盛行之际,起而力倡儒学。其学生中薛收、温彦博、杜淹、窦威、贾琼、姚义、杜如晦、陈叔达、房乔、魏徵、李靖、薛方士、裴晞、王珪、叔恬、董常、仇璋、程元备,俱为隋唐之交,一时之选。

后:后裔。

唐季:唐,朝代名。季,末期,伯仲叔季。也可反称季唐。

避乱:季世总是战乱频仍。

濮阳pu2:河南县名

故今为濮阳人。曾祖考温。祖考名犯濮王讳。考翰,赠尚书工部侍郎。

故:因由。

今为濮阳人:户籍、籍贯。

曾祖考、祖考、考:年齿高为老,嫡亲长辈死者为考。

名犯濮王讳:宋严讳,所以名不书。濮王,宋亲王。

赠:死后追封。

工部侍郎(从三品):六部长官尚书,副长官侍郎。

君幼学于母史氏,聪警绝人。及长,学于侍御史高弁。天禧三年及进士第,为广济军司理参军,母丧去。

幼学:童蒙。

母史氏:母亲史氏。

聪警绝人:聪,听觉灵敏;警,心思反应机敏。绝,断、尽,含独特之意。人,其他人,人己、人我相对。

及:达到、到达。

长:青春期。

侍御史:(正七品)监察系统御史台官员,辅助御史中丞处理御史台事物,宋初兼知杂事。

高弁: 字公仪,濮州雷泽人。弱冠,徒步从种放学于终南山,又学古文于柳开,与张景齐名。至道中,以文谒王禹偁,禹偁奇之。举进士,累官侍御史。谏修玉清昭应宫,降知广济军。寻以户部判官试开封府进士,私发糊名,夺二官。稍复知单州、邢州、盐铁判官。河决澶州,请弛堤防,纵水所之,可省民力,且以扼契丹南向。议寝。知陕州,卒。 弁性孝友。所为文章多祖《六经》及《孟子》,喜言仁义。有《帝则》三篇,为世所传。与李迪、贾同、陆参、朱頔、伊淳相友善。石延年、刘潜皆其门人也。

天禧三年:(1019年)真宗赵恒年号,古一朝多年号,至明始一朝一年号。

及进士第:唐宋科举科目繁多,进士科为其一科。举人皆布衣,殿试合格,按五甲等级,授予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及进士第,即登一等科。

广济军:地方区划,与府、州同级。由军事辖区演化。广济军在今江西武穴。

司理参军:(从九品)各州司理院,任新及第进士或明经为司理参军,专治刑狱。州级长官下机构官职有幕职官(签厅、都厅):判官、推官、掌书记、支使等,属官:曹官(府院、州院):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户参军、司法参军,主兵官,监当官四类。司理参军又称狱官,偏重刑犯审讯、案情核查、监狱管理。

母丧去:丁忧,官员遇父母丧,普通解职守丧三年(25月以上)。去,解职回家丁忧去。

姜遵知永兴军府事,取君主万年簿。万年令免官,君行令事,大去旧弊。

姜遵:(963--1030),字从式,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人。真宗咸平三年(1000)进士,为蓬莱尉。大中祥符中累迁监察御史。仁宗即位,知滑州,充京东路转运使,换京西路。天圣四年(1026),拜右谏议大夫、知永兴军。六年,为枢密副使。七年,迁给事中。八年卒,年六十八。

知永兴军府事:湖南东南部。知事:使职差遣,各级官府首要行政长官。

取君主:纳用王逵主持。实任差遣。取,选取;在吏部选人档案里选取并被批准使用。

万年:县名。在今江西西部。

万年令:(从八品),地方官有寄禄官者为京朝管,由皇帝、中书门下及下设机构考核选用;无为选人,由吏部铨选差注。重要县用京朝管为知县事即知县,小县用选人为县令,更小县甚至不设令,主簿代行。知县、县令为县长官,主持县政务,实际即管理一县行政,有戍军则兼领军务。

主簿:(从九品)县级属官,掌出纳官物、销注簿籍。

免官:出问题被上级主管部门(吏部)罢免。

行令事:暂代执行。县长官有知县(县令)、县丞、主薄、县尉,如人少事简,可阙知县、县令、县丞,但不可阙主薄,而由主薄代行。

大去旧弊:赞词,成绩肯定有,不必很大。逵代令之际为宋初上升期,清廉实干风气尚可。

王文康公代遵,与安抚使王,转运使李紘皆荐君宜令万年,诏特以为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后不得为例。

王文康:曾纂《五代会要》三十卷。景淘年八月癸亥,枢密使王文康公薨。

安抚使:中书门下派出的巡视战乱、灾机地方的官员,相当于高于府州的“路”级官员,为路级军事长官。路级行政为派出机构,各使司管辖地域不尽同,事权亦有重叠,均向中书门下负责。安抚使司又称帅司。

转运使:路地方官员,前期掌财赋,有督查地方官吏;后期兼综边防、治安、钱粮、巡察,为路级主要行政长官。转运使司又称漕司。另有提点刑狱司(宪司、监司)、提举常平司(仓司),与转运使司同为路级民政主管,住地不同,辖区亦不尽同,事务有侧重、有重叠,均有互相监察及监察、举荐州县官员职责。

皆:都。汉字复用偏旁部首点划,字义俱有重复、重叠、共同、同样之意。

荐:推举。

宜:适合;能力具备,超越其他人选。

诏:官府下行文书,五品以上官员使用,由翰林学士院锁院起草,采用四六句文体。

特以为试:例外破格试用。

秘书省校书郎:(从九品)校勘书籍,订正讹误。寄禄官官职级别,以此身份职事差遣地方。从此王逵已由选人升迁为京朝管。

后不得为例:不是改制、变法,所以只是特例。非责难语词。套话。

晏殊为三司使,奏君为三司检法官。李谘代殊,会天圣十年掖庭火,谘任公具材用治宫室,五日而用足。仁宗闻而嘉之,迁秘书省著作佐郎。

晏殊:991—1055,抚州临川人(今江西抚州),字同叔。幼以文名,工词。赐同进士出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三司使、宰相兼枢密使。贬任宋州(河南商丘南)时,兴学校,延用范仲淹教生徒。

三司使:盐铁、户部、度支为三司,长官三司使,掌管统筹国家财政,位亚执政,号计相。

检法官:实职,非寄禄官系列。宋制度法律繁冗,负责向长官检索、提供具体案件适用法条。

奏:向上级书面言事,上书上及中央及皇帝。

李谘:

会:遇到一块。

天圣十年:(1032年)仁宗赵祯年号。

掖庭:宫嫔所居的皇宫中旁舍。掖通腋,两旁。

火:失火。

任:临时使用具体事务工作,非官亦非职事差遣。

具材用治宫室:整备材料修理重建房屋建筑。

用足:所用材料齐备。

仁宗:仁:庙号。(1022—1063任)年号: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祐。

闻而嘉之:知道之后予以表扬嘉奖。

迁:调动。本文为寄禄官升转。

著作佐郎:(从八品)寄禄官官职级别,高于校书郎。

王鬷知益州,取君佥书节度判官厅公事,迁秘书丞,通判益州事,迁太常博士。

王鬷:

益州:四川成都。

佥事、佥书公事:判官,州幕职属官,居幕职诸官之首。京朝管充任称签书节度判官或签书某州判官厅公事,简称签判。协助长官治理郡政,办理司法、户籍版帐、管理属吏等具体事务。佥,通签。

秘书丞(正八品):寄禄官官职级别。

通判:知州,正长官;通判,副长官。

太常博士(从七品):寄禄官官职级别。

新都里胥捕罪人杀之,狱具当死,君求得其情,为奏谳,里胥得不死,蜀人以为德。入为开封府推官,赐绯衣银鱼。府史冯士元家富,善阴谋,广市邸舍女妓,以啗诸贵人,一时多与之亲。

新都

里胥:乡级胥吏。中国自古官、吏分别。官用士人;官主决策、管理、监督,用吏执行具体事务工作。早期吏用役人,服劳役之一类,后因官司事务渐繁且专业,县以上中高级吏改转用招募,吏也形成不同品级、专业、职能。里胥,多为本乡役人。

具狱当死

求得其情:探求获得实际情况。意有冤情。

奏谳

入:京师为中,地方为外,回京师为入。

开封府推官:开封府为四京府之一,地位重要,京府官员高一阶。推官,次于判官的幕职属官,与判官共同协助长官处理州政。

赐绯衣银鱼

府史:府官衙胥吏,较高级有令史、书令史等。府史,具体不详。

冯士元

善阴谋

广市

邸舍女妓

啗:食也,从口,臽声。读与含同。同啖,吃、咬。

诸贵人

一时

与之

会士元有罪系狱,君治之,竟其事,及诸贵人。以其故多得罪去者,或谓君祸始此矣。君笑曰:“吾知去恶人耳。”

系狱

治之

竟其事

以其故

去者

或谓

祸始此矣

恶人

出为湖南路转运使,蛮人归附。迁尚书祠部员外郎,坐小法。知虔州、池州、福州、扬州、江南西路转运按察使,迁尚书刑部员外郎,按知洪州卞咸抵其罪,改荆湖北路转运使。

湖南路转运使:荆湖南路

蛮人

归附

尚书祠部员外郎:正七品

坐小法

虔州池州福州扬州

江南西路

转运按察使

尚书刑部员外郎(正七品)

知洪州卞咸

抵其罪

荆湖北路

初,谏官李京尝奏君某事,及是,京以言事斥监鄂州税,闻君至,移病不出。君要谕之曰:“前事君职也,于吾何负哉?”卒与之欢甚。京死,又力赒京家,而奏官其子。

谏官

李京

某事

及是

以言事斥

监鄂州税

移病不出

要谕

前事君职也,于吾何负哉

卒:边缘的最基层人员、组织,引申为末端,意近最后、终于。

欢甚

力赒:以财物救济

奏官其子

改河东转运使,赐紫衣金鱼,坐小法,知光州,逾月迁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徐州。是时山东大饥,君所活数万人,收遗骸为十二冢葬之,亦数万。

光州

逾月

兵部员外郎正七品

徐州

是时

山东

大饥

所活数万

收遗骸为十二冢葬之

是时富丞相弼为京东东路安抚使,自为文祭其冢。

富丞相弼

京东东路安抚使

自为文祭其冢

明年,迁尚书工部郎中、淮南转运使。岁饥,又多所全活。

明年

尚书工部省郎中:从六品

淮南转运使

岁饥

多所全活

就加直昭文馆,知越州浙东兵马钤辖,迁尚书刑部郎中,判刑部,加直龙图阁、知荆南府荆湖北路兵马钤辖,濬渠为水利,又开新河通漕,公私便之。请知兖州,坐法免。

直昭文馆

越州

浙东兵马钤辖

刑部郎中:从六品

判刑部

直龙图阁

荆南府

荆湖北路

濬:疏通;渠,水利

开新河

通漕

公私便之

兖州

免,坐法免

起知金州,提举兖州景灵宫,知莱州,迁尚书兵部郎中,知西京,留司御史台,提举崇福宫,皆不赴,遂乞致仕。

金州(陕西安康)

提举兖州景灵宫

兵部郎中(从六品)

莱州

西京

留司

御史台

崇福宫

不赴

遂乞致仕

居郓州,熙宁五年四月癸亥终于郓州昭庆坊之私第,享年八十有二。有文集五十卷。

郓州

熙宁:神宗(1067—1085在位)第一个年号1068-1077,第二个元丰1078—1085

癸亥

昭庆坊

私第

享年

八十有二

文集、卷

君娶朱氏、贾氏、高氏。高氏封长安县君,其父弁,君所从学者也。皆先卒。

娶朱氏

封长安县君

所从学

皆先卒

有子五人。子骏,卫尉寺丞。子渊,郓州寿张主簿。子建,河南伊阙尉。子皋、子英,未仕也。女七人,适蕲州黄梅令李纲、尚书职方员外郎马渊、中班殿直侍其珪、进士程行、大理寺丞刘士邵、邓州穰县主簿李毅、进士张伉。

卫尉寺丞

郓州寿张主薄

河南尹阙尉

未仕

女七人

蕲州黄梅令

尚书职方

中班殿直侍

进士

大理寺丞

邓州穰县

君为人志意广博,好智谋奇计,欲以功名自显,不肯碌碌。所至威令大行,远近皆震。

为人

志意广博

智谋奇计

欲以功名

自显

不肯碌碌

所至威令大行

远近皆震

然当是时,天下久平,世方谨绳墨,蹈规矩,故其材不得尽见于事,而以其故,亦多龃龉,至老益穷。然君在撼顿颠疐之中,志气弥厉,未尝有忧戚不堪之色,盖人有所不能及者也。君尤笃于好善,一时与之游者,皆当世豪杰、知名之士。若予者,亦君之所厚。故君之葬,其子来属以铭,而予不得辞也。君葬于其卒之岁某月某甲子,而墓在郓州之某乡某原。铭曰:

维特材,志横出。世拘牵,困羁馽。见事为,万之一。形则潜,名不没。

历史来源

「石」源出:

一、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所载,为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之后。又《春秋公子谱》云,其后有石骀仲。

二、据《唐书》所载,为"昭武九姓"之一。当时祁连山北昭武城(在今甘肃省临泽县境内)有康居国,后为匈奴击败,迁至中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成立了康、安、曹、石、米、何、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称为"昭武九姓"。唐高宗永徽年间,九姓先后归附内地。其中有石氏。石国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

三、 南北朝时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载,北魏有代北三字姓乌石兰氏,进入中原后改为单姓石氏。又据《后赵录》载有冉闵改姓石氏为石闵。《北史》载,娄氏有改姓石氏者。

家族名人

石碏

春秋时卫国大夫。其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合谋杀桓公,石碏诱州吁及其子往陈国杀之,迎立公子晋为国君。《春秋》赞美其大义灭亲,称为纯臣。

石介(公元1005-1045年)

字守道,天圣八年进士,官国子监直讲。着文指摘时政,无所忌讳。曾作《庆历圣德诗》。

石延年(公元994-1041年)

字曼卿,北宋宋城人。工诗善画,为文劲健。官至太子中允。身后,好事者传为芙蓉城主。芙蓉城乃神仙居住之所。

石崇(公元249-300年)

字季伦,晋代南皮人,历官散骑常侍、荆州刺史等。劫商致富。于河阳置金谷园,又名梓泽园。奢靡成风。

石富

明代嘉祥人,端谨忠厚。晨行宅后,见青蛇入土中变而为钱,告官搭得钱数百万,官以数万给之,富辞不受,风为世事。

石介

宋代兖州奉苻人。笃学有志向,乐善疾恶,遇事敢为。常以师道自居,学者称徂徕先生。

石奋(公元前?-前124年)

西汉河内郡温县人,雷官至太子太傅,其子建、庆等四人,皆官至二千石,景帝号石奋为"万石君"。其姐善鼓瑟,被高祖召为美人。

石景略

宋代人,官奉议郎,赠特进。其母刘氏封清濂郡太夫人,其妻虞氏封毕原郡夫人。

地望分布

甘肃省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地区

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湾沿岸

古代文化避讳?

所谓“避讳”,指的是古人在言谈和书写时要避免君父尊亲的名字,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避讳起源于周朝,秦汉以后,随着儒学统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