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家在哪?
白居易,字乐天,出身于仕宦之家,祖籍太原,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邺(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关于白居易名字的来历,东郭寺村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东郭寺村地势低洼,一度积水成患。白居易出生时,男人们都出去排水了,妇女们急得在家里烧香祷告。就在此时,44岁的白季庚老年得子,其18岁的夫人陈氏生下一个男婴,祖父白湟就给孙子起名“居易”,意思是希望孙子能得到一个容易居住的地方。 新郑于是也就成了白居易的故里。
传说白居易幼时身体娇弱,却是个聪明绝顶的神童。长到半岁时,妈妈时常抱他到屏风前,教他念字看画。生下六七个月,小居易就会认“之”、“无”二字了,此事一时传为奇闻。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父亲白季庚及外祖父都是诗人,在这种家庭背景下,白居易读书十分刻苦,后来忆及青少年时代的求学情景,他撰文说:“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成厚茧)。”在良好的教育下,白居易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通音律(音乐),10岁能解读诗书。这些经历,造就了白居易这位杰出的诗人。
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这是连小学生都知道的事,很少有人注意到,白居易还是一位为民称道的好官。
白居易12岁那年,河南一带发生战事,白季庚便送儿子到越中(今江浙一带)避乱。从此,白居易就离开了故乡新郑,开始了四处漂泊的生活。
中原文化是白居易成长为一个伟大诗人的肥沃土壤,虽然只在故乡新郑生活了12年,但白居易对养育他的这片热土十分热爱,故乡的一草一木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新郑县志》记载,离开家乡44年后,从苏州卸任返回洛阳途中,56岁的白居易特地取道新郑,他来到溱洧河边停留了很久很久,面对满天晚霞,无限乡情涌上了诗人的笔端:
落日驻行骑,沉吟怀古情。郑风变已尽,溱洧至今清。不见如云女,但闻芍药名。
童年时代,白居易常常来到新郑溱水河畔游玩。从白居易这首感念童年生活的诗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诗人故乡的溱水河当年河水潺潺,游人如织。燕啁莺啼,蜂飞蝶舞的诗情画意!
诗写成后已近黄昏,白居易策马回到阔别多年的东郭寺,在自家老宅里停了一夜。这天,一夜无眠的诗人将自己一生的经历写在了一块石碑上,表达了他对哺育自己的家乡的一片真情。可惜,这块石碑现在已经丢失了。
诗人还作了《宿荥阳》一诗。史料记载唐时新郑属于荥阳郡管辖,诗中以大代小,“宿荥阳”实指诗人宿新郑。诗云:
生长在荥阳,少小辞乡曲。迢迢四十载,复到荥阳宿。去时十一二,今年五十六。追思儿戏时,宛然犹在目。旧去失处所,故里无宗族。岂惟变市朝,兼亦迁陵谷。独有溱洧水,无情依旧绿。
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对家乡的记忆是“宛然犹在目”,对故园的感情是何等真挚。
白居易在东郭宅度过了童年时代,其祖父白湟作古后葬于新郑辛店镇。新郑白氏约有十万余众,广布于禹州、许昌等14个县市,追根溯源,均系白居易的后裔。无论徙居何处,白氏后裔都认定新郑是他们的发祥地和第一故乡。每年农历7月15日,白氏后裔都返回新郑祭祖,久而久之形成古会,一直沿袭至今。
因为当时白居易是跟随自己的父亲到了衢州做官,而自己的叔伯还在徐州做官,堂兄弟自然也就呆在徐州了,所以,身在江南想给徐州的兄弟写信,只能寄到徐州了。
白居易,唐代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是山西太原的,他的诗作多是现实主义的题材,反应人间的百姓疾苦和人的喜怒哀乐之情。白居易与唐代另一名诗人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是我国伟大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虽然是祖籍山西,但是是在河南出生的,其一生可以说是颠沛流离,早期主要是因为自己的父亲要到全国各地做官,所以要不停更换地方,而这个过程,也让他见识来了更多的人间百态。
白居易一生写了无数首诗作,而流传后世的就有两千多首,著有《白氏长庆集》,里面收录了著名的《长恨歌》、《琵琶行》等佳作。而收录在这本文集里第一首诗叫《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唐德宗贞元二年,当时白居易只有15岁。从这短短的四句诗句可以看出大概的意思。自己每天都在思念故乡望断了远方也看不到故乡,今日恰巧碰到一位老友要去北方,于是便写了一封家书托他带给自己的兄弟。而这里面的“故乡”就是徐州,兄弟就是他的“堂兄弟”。
在此之前,白居易的父亲和其叔伯都是在徐州做官,白居易和叔伯家的堂兄弟关系非常好,后来父亲因为徐州任满便被朝廷调到了江南的衢州,白居易便不得不离开徐州和自己的堂兄弟分别。但是,白居易出生的时代已经是晚唐时期,虽然表面上还是唐朝,但是唐朝已经日渐西下。从内部来看,唐朝各地都发生的反叛,各地大员都划地盘分势力范围,不再听从中央号令,也经常发生战争,老百姓之间的书信往来只能依靠熟人间过路时顺便捎上,可见当时社会是一片混乱。
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龙门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诗作特色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白居易
您好,白居易原籍是河南郑州的,下面分享他的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朝诗人。字乐天,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祖籍太原,曾祖时迁居下圭(今陕西渭南北),人称太原白公。祖父白锽,后曾任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遂移家于新郑,白居易本人就出生于河南新郑。卒后葬于河南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望采纳~
9代皇帝统治:代宗 762年-779年在位;德宗 780年-805年在位;顺宗 805年在位;宪宗 806年-820年在位;穆宗821年-824年;敬宗 824年-826年;文宗 826年-840年;武宗 840年-846年;宣宗 846年4月22日-859年9月10日在位。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
820年冬,转任主客郎中、知制诰。821年,加朝散大夫,始正式著五品绯色朝服,(绯色即朱色,为五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转上柱国,又转中书舍人。
827年,白居易至长安任秘书监,配紫金鱼袋,换穿紫色朝服(三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828年,转任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829年春,因病改授与太子宾客分司,回洛阳履道里。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享年75岁,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葬于洛阳香山。
扩展资料:
白居易(772年-846年)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
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 ,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人物生平: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河南便发生动乱,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
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白锽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建中元年(780年),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
建中三年(782年),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人送往宿州符离安居。建中四年(784年),因中原发生二帝四王之乱,白居易家又逃到越中。贞元二年(786年),白居易在江南得知有进士科,便刻苦读书。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以上内容参考;-白居易
白居易的家在哪?
本文2023-10-02 23:15:2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60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