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姓历史人物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1收藏

斯姓历史人物,第1张

谁知道斯姓族谱和斯姓历史名人,谢了,答对给分,急

并不是很清楚 只知道斯伟 我姓斯 但是因为可能是以前斯姓的儿女也各奔东西了吧 所以我从小生在上海 不住在斯宅 关於历史自然也是没有老人告诉我这些

啊对啦对啦 前段时间我爸妈出去玩 然后正好找到了斯家宅 是这么一回事 我现在是初一 然后我爸那一辈是华字辈 我这一辈应该是ting字辈 但是是哪个ting我不知道 然后斯家宅那里迁移过了 我爸妈找到的是迁移后的 那里有祖坟还有祠堂 很大 然后在浙江(我记得貌似是的)也有斯姓的 那里是千柱屋 据斯家宅的人说 千柱屋那里是祖上某一代有几个儿子 其中有一个去了千柱屋那里 然后做了大生意 于是千柱屋那里就很大

谁知道斯姓族谱和斯姓历史名人,谢了,答对给分,急!!!-百

并不是很清楚 只知道斯伟 我姓斯 但是因为可能是以前斯姓的儿女也各奔东西了吧 所以我从小生在上海 不住在斯宅 关於历史自然也是没有老人告诉我这些啊对啦对啦 前段时间我爸妈出去玩 然后正好找到了斯家宅 是这么一回事 我现在是初一 然后我爸那一辈是华字辈 我这一辈应该是ting字辈 但是是哪个ting我不知道 然后斯家宅那里迁移过了 我爸妈找到的是迁移后的 那里有祖坟还有祠堂 很大 然后在浙江(我记得貌似是的)也有斯姓的 那里是千柱屋 据斯家宅的人说 千柱屋那里是祖上某一代有几个儿子 其中有一个去了千柱屋那里 然后做了大生意 于是千柱屋那里就很大。

世界著名人物名字总汇历史人物

(一)古 代 贞德 但丁 居鲁士 冈比西 托勒密 阿育王 柏拉图 拉齐斯 萨拉丁 帖木儿 克洛维 哥白尼 布鲁诺 伽里略 哥伦布 奥列格 达·芬奇 汉穆拉比 释迦牟尼 列奥尼达 伯利克里 希罗多德 苏格拉底 修昔底德 查士丁尼 孝德天皇 阿维森纳 马丁·路德 塞万提斯 莎士比亚 伊凡四世 马可·波罗 大流士一世 亚里斯多德 阿倍仲麻吕 马基雅弗利 伊本·拔图塔 图特摩斯三世 君士坦丁大帝 伊丽莎白女王 托马斯·闵采尔 弗朗西斯·培根 托马斯·阿奎那 尼布甲尼撒二世 (二)近 代 卢梭 欧文 基佐 林肯 盖得 牛顿 瓦特 洪堡 歌德 雨果 伏尔泰 华盛顿 杰斐逊 巴贝夫 圣西门 傅立叶 黑格尔 魏特林 马克思 恩格斯 梅特涅 梯也尔 马志尼 加富尔 俾斯麦 尔 倍倍尔 赫尔岑 片山潜 克莱武 蒲鲁东 巴枯宁 魏德迈 考茨基 蔡特金 米勒兰 罗得斯 蒂拉克 达尔文 摩尔根 诺贝尔 爱迪生 贝多芬 裴多菲 克伦威尔 孟德斯鸠 彼得大帝 拉吉舍夫 富兰克林 玻利瓦尔 马尔萨斯 费尔巴哈 卡芬雅克 亚当·斯密 道格拉斯 维多利亚 加里波第 西乡隆盛 路易·勃朗 伊藤博文 幸德秋水 章西女王 伯恩施坦 马尔托夫 威廉二世 鲁登道夫 马克·吐温 罗伯斯庇尔 普列汉诺夫 大卫·李嘉图 路易·波拿巴 罗蒙诺索夫 列夫·托尔斯泰 拿破仑·波拿巴 杜桑·卢维杜尔 ·阿里 叶卡特琳娜二世 车尔尼雪夫斯基 威廉·李卜克内西 (三)现 代 列宁 铁托 甘地 真纳 昂山 胡佛 斯大林 布哈林 基洛夫 卢森堡 台尔曼 艾伯特 胡志明 葛兰西 凯末尔 尼赫鲁 桑地诺 张伯伦 丘吉尔 达拉第 戴高乐 希特勒 戈培尔 吉斯林 佛朗哥 托洛茨基 加米涅夫 卡德纳斯 贝拉·库恩 劳合·乔治 克里孟梭 墨索里尼 东条英机 近卫文麿 爱因斯坦 居里夫妇 冯·诺伊曼 季诺维也夫 季米特洛夫 板垣征四郎 斯维尔德洛夫 伍德罗·威尔逊 卡尔·李卜克内西 富兰克林·罗斯福。

斯姓的起源

根据网同网友提供资料:斯宅,顾名思义,即“斯姓宅第”之谓。

斯宅乡有马、邢、杜、张、陈、金、周、徐、黄、斯、蔡、虞、楼等姓氏,而其中以“斯”为主姓,是当今全国斯姓的最大聚居地。诸暨现有斯姓人口约12000余人,在全市400余个姓氏中,排行第25位。

斯姓发祥地在东阳(巍山斯村),故其郡望亦为东阳郡。据载,斯本作史。

东汉建安末,史伟(196-265)自鲁国滋阳升徙至东阳后侣村。三国赤乌元年(238)三月,见狱中有非罪者,怜而释之。

吴大帝孙权以史伟谳决不平,将行大辟(死刑)。史伟之子史郭、史从泣血陈情,愿捐躯以代。

孙权深感其孝,诏赐“斯”为氏,复史伟原职,历十八载而致仕归,故斯伟(史伟)为斯氏开宗始祖。此后,自三国两晋南北朝而降,至第二十一世斯楚(716--811)者,于唐开元庚辰(740)从后侣村迁居梵德村。

第二十五世斯德遂(864-?),字友迅,从东阳梵德村迁诸暨上林,为上林三斯开宗始祖。三斯即上斯、中斯、下斯。

今仍有中斯畈名,后人作螽斯者,谐“螽斯衍庆”义也。斯氏自唐末至今已60余世,至今当已1110馀年。

毫无疑问,斯氏为诸暨姓氏构成中最早成员之一,可谓源远流长。 (斯康提供)斯氏源何而来,这个问题曾困惑着我。

的确,斯姓太少了,查中国姓氏大全,只有寥寥数字:“古三国东吴有斯敦”,一笔带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找到了家谱,上面记叙了一个让我颇感自豪的故事,才知斯姓为东吴孙权所赐: 斯氏始祖伟公,自幼聪慧勤奋,博览群书。

东汉献帝建安末年(公元219年)由鲁国嵫阳迁居东吴宁后侣村(今浙江东阳县),至三国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参加吴帝孙权招贤之试而名列前茅,被委以“廷尉”之职。伟公为官清正,爱民如子,造福乡里,深得百姓爱戴。

赤乌元年(公元238年)伟公察访狱吏职守,见狱中关押有枉受冤屈之百姓,遂萌恻隐匡谬之心,将狱中无辜悉数释放。不料此举触怒孙权,被治以抗旨犯上之罪,判以极刑。

事发后,其子敦、从,一同面君泣血陈情哀求,愿代父一死。吴帝孙权见状深受感动,脱口赞曰:“斯孝子也。”

遂赦伟公无罪,官复原职,并于赤乌二年九月(公元239年)诏赐伟公以斯姓,斯姓由此诞生。后伟公致仕十八年,无疾而终,享年八十三岁。

斯氏家族自此在东阳繁衍生息。诸暨斯宅则为斯氏第二十五代德遂公一脉所传。

德遂公生于唐咸通年间(公元873年),相传于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公20岁时游学诸暨,一日行至上林乡宋家坞日暮投宿。庄主宋家有女年方20,尚未婚嫁,自幼不语,人皆以为哑。

至德遂公敲门投宿时,突然言道:“门外有客至。”其父甚异,疑女与客有缘,遂将女许配德遂公,招其入赘。

自此斯姓在此生根,而有斯宅。 斯宅地处会稽山脉西麓,与东白湖毗邻,它经历了1100余年的发展进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斯宅现有居民12000余人,绝大部分都姓斯。村舍依山而建,林木葱翠,景色宜人。

沿山一条清流直通浣纱溪,象一条素洁的纱带飘逸在青山之间。这里是西施的故乡,溪水轻吟,山风私语,仿佛讲述着古时西施浣纱的故事;青山绿水仿佛西施永驻的笑颜,引人遐思。

美丽动人的传说滋润着这里古老的民风和秀丽的山水,日子随着溪水流来又流走,源远流长,无休无止。

请问一下,(斯),姓氏的详细来源

斯姓的发祥地原在东阳,历史上原先是没有“斯”这个姓的,它出自“史”姓。据史料载,东汉建安末年,斯姓先祖史伟从鲁国滋阳调至东阳后侣村做官,见到狱中有许多遭受不白之冤的犯人,非常同情就释放了他们,当时吴大帝孙权大怒,认为史伟不遵守法令,擅自释放罪犯,要宣判史伟死刑。史伟的两个儿子史郭、史从泣血陈情,愿捐躯代父行刑,孙权为他们的孝心深深感动,于是下诏赐他们为“斯”姓,并恢复了史伟原职,因此斯伟(史伟)可以说是斯氏的开宗始祖。此后,斯姓家族在唐朝开元年间又从东阳的后侣村迁居到梵德村,最后在唐僖中和年间迁居到了诸暨上林。因为上林姓斯的人多了,久而久之,上林被人称作“斯姓宅第”,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斯宅。诸暨的斯宅以“斯”为主姓,堪称当今全国斯姓的最大聚居地。诸暨的斯姓从唐朝末年到现在已经经历了60余世,时间跨度长达1110多年,是诸暨姓氏构成中最早的成员之一,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能问具体一点么 什么叫做“其他的”?

斯姓是什么族

斯姓源出有五(徐斯年): 1、根据的是《荀子·解蔽》中的一段文字:“桀蔽于末喜、斯观而不知关龙逢,以恶其心而乱其行。”

有“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研究中心专家”称:夏王桀蔽于斯观,后人即以此地名为氏。 按《荀子·解蔽》[唐]杨倞注云:“末喜桀妃。

斯观未闻。韩侍郎云:'斯'或当为'斟'。

'斟观',夏同姓国,其国君当时为桀佞臣也。”可见,对于“斯观”究竟是地名还是人名? 究竟应作“斯观”还是“斟观”? 古代权威注家早有异说,这条记载也就难以作为斯氏起源的力证了。

2、见于《资治通鋻》胡三省注:蜀之西南夷种,遂以为姓。 手头无《通鉴》可以核对,但可推知胡氏之说本诸《史记·西南夷传》:“自隽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笮都最大。”

[唐]张守节《正义》注云:“'徙'音'斯'。”《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则载:相如略定西夷之后,归附诸君中有“斯榆”。

[唐]司马贞《索隐》注云:“斯,郑氏音曳。张揖云'斯俞,国也'。

案:今斯读如字,《益部耆旧传》谓之'斯臾'。《华阳国志·邛都县》有四部,斯臾一也。”

总之,上述古籍记载了西汉以来西南少数民族的某一个部落(同时也被记载为“国”名或地名),当代学者一般认为属于彝族(也有认为属于氐、羌族的),它在古籍中常被写作“斯”、“徙”或“叟”,这应该是用同音汉字分别记写少数民族语言的同一个音而出现的差异。 也就是说,这个部族在古代汉语著作中既被写作“斯族”,也被写作“徙族”或“叟族”;至于现今斯姓是否由此而来,从“证据链”的完整性考察,似乎是有所欠缺的。

3、见诸1980年版《中国人名大辞典》之附录《姓氏考略》:“斯 蜀之西南夷种,遂以为姓。见《通鋻》胡注。

望出东阳、渤海。”这一说法把第二种说法和《斯氏宗谱》的说法捏合在一起,又为斯氏增加了一个郡望——渤海,但是并未阐明西南夷之斯氏何时、如何迁移至东阳、渤海(经查,以渤海为郡望者有一訾氏而不见斯氏,不知是否因音而误)。

又,该书正文收有斯从、斯敦、斯学三位斯姓人物,斯从即《三国志》所载者(详后);斯敦即《斯氏宗谱》所载者;斯学为明代诗僧,未着籍贯。 按该书体例,同姓名者当汇于一条之下,然而既着斯敦“上书泣血”,以身代父之事,却又未在斯从条下汇着另一斯从,不知缘于疏漏,抑或别有所见。

4、十几年前我在一部笔记里见到的(可惜书名记不起来了,当时也未作摘录),略谓某朝有某 族裔,为避族诛之祸,改以原姓最后一个音si即“斯”为姓,是为斯氏之始。 这条记载中的“避祸改姓”说与《斯氏宗谱》里的“赦罪赐姓”说有相似之处;如果没有记错,所记避祸之地为“扬州”,与“东阳”有一音相同。

此说会不会是《宗谱》所载内容的传讹呢? 应不排除有此可能。 5、见《三国志·吴书·贺全吕周钟离传》: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也。

少为郡吏,守剡长。 县吏斯从轻侠为奸,齐欲治之,主簿谏曰:“从,县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

齐闻大怒,便立斩从。从党遂相纠合,众千余人,举兵攻县。

齐率吏民,开城门突击,大破之,威震山越。 后太末、丰浦民反,转守太末长,诛恶养善,期月尽平。

建安元年,孙策临郡,察齐孝廉。(下略) 按建安元年为西元196年,比《宗谱》所载孙权“赐姓”的赤乌二年(239)要早四十多年,至于贺齐诛斯从的时间,则还要更早一些。

这倒是一条力证——证明在东阳斯氏受姓之前,剡地已经先有斯姓了。 凑巧的是:东阳史伟(或施伟)的长子亦名从,鉴于年代存在差异,只能认为此斯从非彼斯从。

维至先生为斯民小学百年校庆纪念集所撰《得山水之气,走治学研究的道路》一文,即引据上述史料,称“斯姓的祖先是山越人”(按《三国志》原文曰“山越所附”,据此断定斯从即系山越人,我以为从文法上讲是有点问题的)。 有趣的是,他老先生也未提“赐姓”一说,据我猜测,不外出乎两个原因:或则他亦未见过《宗谱》,并且不知赐姓之说;或则他虽见过、知道,但却有意不予引用——历史学家对谱牒所载史实的可信度,往往有所保留。

综上所述,若无其他有力证据,应该可以排除东阳斯氏(亦即斯宅斯氏)与西南少数民族具有血缘联系,因为根据我见到的东阳方面间接资料,史伟原居滋阳(今山东兖州),其父名浩,曾任东汉仆射。 其族原居京兆(亦系郡望),后分派于滋阳。

所以,这个宗族应该是与“西南夷”扯不上关系的。 但是,由《三国志》的上述记载必然导出以下问题:剡之斯从究竟是否山越人? 其族是否业已灭绝? 若未灭绝,现今哪些斯姓族群是其后代? ……由《通鋻》胡注等记载又必然导出以下问题:蜀西南夷之斯氏后裔何在?渤海斯氏之后世又在何地,与上述诸斯之关系如何? ……这可能是斯氏文化研究领域难度最大的一组课题。

还有一个具体问题,很希望掌握斯氏宗谱的先生们,根据《宗谱》写一篇文章,作出阐释:东阳的斯从,好像活了66岁(据斯民小学百年校庆纪念集所收斯施云先生文——他根据的也是《宗谱》)。 《宗谱》若以斯敦为始祖,那么是如何安排他的位置的? 他的后世情况又如何? 。

上官仪是哪位历史人物

上官仪(约608年一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家于江都,是初唐宫廷作家,齐梁余风的代表诗人。

贞观初年(627年),进士及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他经常参加宫中的宴会,还曾经参与《晋书》的编撰工作。

唐太宗每属文,遣仪视稿,私宴未尝不预。 唐高宗即位后,上官仪任秘书少监,进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

上官仪为人刚直肯谏,因建议高宗废武则天,遂遭武氏嫉恨。麟德元年(664年),武后与废太子梁王李忠通谋,上官仪及其子上官庭芝同时被处死,籍没其家,他的孙女上官婉儿后为唐中宗李显妃娱。

唐中宗李显 即位时,才得以平冤,被追赠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以国礼改葬。 肖像被列入凌烟阁,牌号是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兼弘文馆学士、楚国公。

上官仪生长于南方寺院中,因此受南朝文化的熏陶和宫体诗影响,“文并绮艳”。他擅长五言诗,格律工整,内容大多是应制奉命之作,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形式上也追求程式化。

词藻华丽,绮错婉媚。 但因其位 高权重,时人多仿效之,形成流行一时的一种诗体,世称上官体。

他又归纳六朝以后的诗歌对偶方法,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代表了当时宫廷诗人的 倾向,但他对律诗的定型有促进作用。《入朝洛堤步月》是上官仪较好的代表作。

而《八咏应制》则是典型的宫体诗。 《全唐诗》录其诗一卷。

姓雷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雷义:东汉尚书侍郎,与陈重情笃,被誉为交友典范,人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雷焕:晋代天文学家传说武帝时,斗牛(星名)间常有紫气。

雷焕观气,知丰城有宝剑。后果于丰城牢狱地下掘得龙泉、太阿二剑。

雷海青:唐代著名宫廷乐 师,以精通琵琶闻名当时的朝 野。安禄山攻入长安时,雷海青 在其宴会上掷乐器于地且痛哭, 被安禄山肢解示众。

王维有诗咏 其事。雷发达:明末清初建筑工 匠,字明所,江西建昌(今永修) 人。

圆明园和颐和园中大部分建 筑均为雷氏设计,被誉为“样式 雷”。雷锋:湖南长沙简家塘(今属望城)人,1962年8月15 日因公殉职1963年3月5日 题词“向雷 学习” 发表,自此雷锋事迹、精神遍传 海内外。

一、夏禹的后裔。夏禹之后,传到第六个君主,便是少康。少康的儿子,改姓欧阳,是为欧阳姓的一支。

二、春秋时越王勾践的后裔。春秋时,越王勾践的第七代孙无疆,把他的儿子蹄封到乌程欧余山,任欧阳亭侯的职位。后来越国被楚国灭了,蹄的后人,便以官职为姓,姓了欧阳。这一支的后人,有些继续姓欧阳,也有一些改姓欧。

姓「欧阳」的著名人物

书法家欧阳询最初学习王羲之的字,在字体的「险」和笔力的「劲」方面,能够青出於蓝,比王羲之还要好。他的字结构严谨,所以学习书法的人都喜欢学习,其中常为人临摹的便是他的《九成宫醴泉铭》碑刻。

区、欧、欧阳三姓同宗

在华族的千千万万个姓氏当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个祖宗,在漫

长的历史长河里,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

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如区、欧、欧阳都是春秋时代那位“卧薪尝

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人。

在区、欧、欧阳三姓当中,欧氏和欧阳氏是老大,很早就出现这两

个姓氏,区氏是在汉朝才出现的,因此,区氏族人谦称是小区,称“欧”

氏为大欧。

根据《姓氏考略》记载:“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

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

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都是越王无疆的第二房子孙,而越王无疆则

是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如果追溯上去,欧氏和欧阳氏的历史

不只2400多年,还可以追溯到夏朝。越王勾践的祖先出自姬姓,公元前

2079年(距今4072年)即位的夏少康的庶子封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

被楚所灭,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因而姓“欧”

或“欧阳”。

至于“区”姓始于何时,源自哪一位祖先?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

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

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

到了汉朝,欧氏族人欧安是一位富商,他乐善好施,深得人们尊敬,

汉景帝很赏识他的为人。有一天,汉景帝对他说:“卿才德兼备,何欠

之有,应去欠为区。”

在封建时代,皇帝赐姓给臣民或叫臣民改姓,是一种荣誉,表示皇

帝关心他的臣民,只有乖乖接受。这一来,欧安便改姓为“区”,成为

区安。从此,他的子孙便成为“区”氏族人了。《区渭泉祖家谱》提到

区、欧、欧阳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区渭泉祖家谱》又说,他们的始祖竹溪公于宋度宗咸淳年间(公

元1265—1274年)从粤北南雄珠矶巷迁徙到广东新会来。在这之前他们

的祖先居住在福建莆田。其实,不论是区氏、欧氏或欧阳氏,他们的祖

先都是从中原,经过莆田,南下福建、广东各地。

不论在中国或海外华人当中,区、欧、欧阳三姓都是少数族群,相

比之下,这三个姓氏的名人也就不如其它大姓的名人那么众多。不过,

他们的始祖越王勾践在历史上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勾践是春秋末年(公元前497—前465年)越国的国君,他是越王允

常的儿子,曾被吴国战败,勾践向吴王夫差称臣求和,亲自到吴国伺候

夫差,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得到夫差的信任。另一方面,任用范蠡、

文种等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势转弱为强。

与此同时,范蠡派越国美女西施到吴国去,迷惑夫差,使夫差迷恋

女色而对国事松弛下来,吴国由强转弱,最后勾践把吴国灭掉。接着,

他又在徐州(今山东滕县南)大会诸侯,成为霸主。

在中国文学史上,欧阳修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人物,北宋时代的欧阳

修集文学家与史学家于一身,他是宋仁宗天圣年间的进士,曾任枢密副

使,参知政事。早年他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王安石推

行新法时,他曾上疏指陈青苗法的弊害。

欧阳修主张文章必须“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

式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所写

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风与

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他的词婉丽,承袭南唐遗风。

欧阳修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单独撰写《新五代史》,并著有

《欧阳文忠集》。

欧阳予倩(1889—1962)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位著名戏剧家兼演员。

他是湖南浏阳人,1907年在日本参加春柳社。回国后倡导新剧运动,担

任**编导兼演京剧10多年。30年代,他主持广东戏剧研究所,40年代

担任广西艺术馆馆长。1949年后出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并被选为中国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和戏剧运动倡导人之一。

他著有回忆录《自我演剧以来》,论文集《一得馀抄》以及话剧剧本《

运动力》、《桃花扇》、《黑奴恨》等。

《三字经》是从前流行的启蒙课本之一,相传是宋朝区适子的著作,

明清学者陆续补充。与《千字文》相得益彰。

王姓由来和起源如下:

1、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直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2、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荒*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

3、源出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灭商后,虞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

4、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

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遍天下。

——荥阳郑氏研究会会长宋国桢题

郑氏历史起源资料

一、郑姓流源

郑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十三大姓,在台湾是第十二大姓。

郑姓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是黄帝的后裔。在中国的早期历史上,郑姓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五千多年前,轩辕皇帝以姬水为姓,建都有熊,后来春秋时期的郑武公、郑文公也在有熊建立国都。黄帝的第五世孙后稷是郑姓的血缘始祖。黄帝的第19代孙姬昌是商朝的西伯,姬昌的儿子姬发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成为周武王。所以郑氏就是周朝王室的后裔。

公元前807年,周宣王姬静封他的异母兄弟姬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为三等诸侯国的国君,国号"郑",郑国诞生。姬友因此被称为郑桓公。到周幽王的时候,郑桓公担任司徒的职务,掌管教化。因为见到周幽王昏庸无道,宠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乱,郑桓公就向太史伯请教自保的办法,太史伯认为洛水以东,黄河以南的地方土地富饶,交通方便。桓公听了太史公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了那里。后来,郑桓公死于“犬戎之乱”,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史称"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了"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功灭虢、郐,建立新的郑国。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他的国人就用国名作为姓氏,子孙播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郑氏。

二、郑姓始祖世系

郑姓始祖世系如下: 黄帝→玄嚣→峤极→高辛→后稷→不窟→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俞→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 父→公季→西伯昌(周文王)→武王发→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共王医扈→懿王燮→夷王燮→厉王胡→共和行政→宣王静→封姬友(郑桓公)于郑。 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灭亡后,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 制(今荥阳西) 祭(今河南郑州东)和陈(今河南淮阳) 宋(今河南商丘)之间,为纪念故国,相继改姓为郑,自此,郑姓诞生。

三、迁徙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的荥阳市后到新郑市。在战国时因为韩国所灭,便散迁到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播迁至海外,始于清朝,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四、郡望堂号

1、堂号

"博经堂":东汉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

"安远堂":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那时外侮屡屡来犯,郑吉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于是皇帝提他当司马。为了西方国境的安全,又派他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2、郡望

荥阳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荥阳。

洛阳:我国古都之一。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18里。

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相当今山东高密一带。

雍州:东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狄道。

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

五、家乘谱牒

江苏:郑氏宗谱一卷、云阳郑氏宗谱二十卷、扶风郑氏宗谱四卷、兰陵郑氏宗谱三十卷、东山郑氏世谱八卷首一卷、萧山郑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镇北龙山郑氏宗谱十四卷首二卷末二卷、慈溪鞍山重视重修宗谱二十四卷、慈溪灌东郑氏宗谱十卷、兰溪郑氏宗谱十九卷

安徽:峰阳郑氏家谱不分卷、祁门奇峰郑氏本宗谱四卷、郑氏宗谱十三卷、桐城郑氏宗谱、桐西郑氏宗谱、礼仪堂郑氏宗谱、郑氏宗谱一卷

福建:南湖郑氏宗谱、石井本郑氏宗族谱、石井本宗族谱、郑氏世代谱、桃源郑氏族谱二卷、桃源郑氏族谱、四城郑氏家谱、荥阳堂郑氏家谱、荥阳郑氏宗谱、岩镇郑氏迁出宗谱一卷、郑氏传家谱、续修白华郑氏宗谱、郑氏族谱、郑氏宗谱不分卷、郑氏宗谱一卷

六、历史名人

郑板桥:清朝书画家,善画兰竹,秀丽苍劲,亦工书法,所创"板桥体"独具风格,号称"三绝",是"扬州八怪"之一。

郑成功:明末名将,唐王赐姓朱名成功,授总统使、诏讨大将军,时人称"国姓爷"。

郑和:明航海家,本姓马,小字三宝,回族。明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起兵,有功,赐姓郑,曾奉命率舰队七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圣地麦加。

郑国:战国时代的水利家,韩国人。出任关中史官,开凿灌溉渠,称为"郑国渠"。

郑光祖:元朝著名剧作家,他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有代表作《倩女幽魂》。

郑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

郑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郑旦即西施,经过训练,送到吴国作内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历史上的郑氏望族

魏 晋 南北朝时期是郑姓历史上的显赫年代。东晋汉学家郑众的玄孙郑泰 郑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郑泰,字公业。郑泰所处的年代正值天下大乱,当时董卓篡权,各地起义军蜂起讨伐董卓。董卓想要出兵镇压,郑泰以"为政在德而不在众"等10条理由劝阻,得到了董卓的信任,被董任命为议郎。后因郑泰反对董卓之事败露,弃官返乡,被袁术封为扬州刺史,去任途中病逝。

郑泰的次子郑袤被曹操选为尚书郎,出任黎阳(今河南浚县)县令。因政绩显着升任济阴(今山东定陶)太守。又被调补为大将军,拜为散骑常侍。后来成为安远侯,食邑千户。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后,郑袤进位密陵侯。郑袤生了6个儿子,长子郑默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后被晋武帝任命为东郡(今河南滑县)太守。

郑浑,字文公,是郑泰的弟弟,郑浑起先是在曹操手下当官。后来得到曹操的信任,被调到曹操身边当幕僚。曹操的儿子曹丕即位后,拜郑浑为侍御史,加封驸马都尉。郑浑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任职期间,亲自率领百姓开坡修田 植树造林,受到百姓的爱戴并得到皇帝的表彰。他去世后,他的儿子郑崇当了郎中,官致荆州刺史。郑崇的孙子叫郑随,当过扶凤太守。郑随之子叫郑 ,郑 生了六个儿子:郑翳 郑豁 郑渊 郑静 郑悦 郑楚。郑豁之子叫郑温,郑温生了四个儿子:郑涛 郑晔 郑简 郑恬。郑涛随魏武帝到了甘肃,并定居在那里,成为"西祖";郑晔定居在古荥阳(今古荥镇),成为"北祖";当过北魏的建武将军,封南洋公,郑简定居京县(今京襄城),成为"南祖";郑恬定居大索(今荥阳城),成为"中祖"。后来北祖的子孙官位显赫,人丁兴旺。

大唐盛世 到了唐朝,郑姓在中国北方的荥阳已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有多人在朝中官至宰相,家族地位和声望十分显赫。北祖 南祖 中祖3支郑姓发展壮大,特别是郑姓在朝中的强大势力更是其他豪门望族所无法比拟的。郑姓家族出现了22名进士 6名状元 8位驸马 9个宰相。人称"郑半朝"。这一时期郑姓的主要代表是北祖郑晔的四世孙郑幼儒一支。郑幼儒生了两个儿子,长子郑敬道,当过开州(今四川开县)刺史;次子郑敬德,当过青州刺史,封爵阳伯。到了郑幼儒的五世孙郑曾,开始兴盛起来。

郑曾,字景秀,当过右慈州刺史,怀州刺史,加朝散大夫,去世后被赠光禄少卿。长子郑长裕有6个儿子,26个孙子,曾孙以下难计其数。郑长裕的5个世孙中,出了7位宰相,10多位御史 大夫等朝官,10多位刺史 节度史。7位宰相是:郑询瑜 郑余庆 郑覃 郑朗 郑涯 郑从谠 郑延昌。此外,唐朝郑姓还有2位宰相:郑畋 郑綮等。

荥阳郑姓出仕的除了这9位宰相外,还有尚书 侍郎 郎中 常侍 大夫 御史等朝中官员60多人;刺史 节度史 廉访史等地方官员50多人;将军 司马 别驾 府率 参军 长史 县令等其他官员300多人。还有"六状元":郑益 郑全济 郑解 郑言 郑弘业 郑中贻;八驸马:郑敬言 郑孝义 郑万钧 郑潜曜 郑巽 郑沛 郑河 郑颢。

复姓的来历有几种情况:有的由封邑而来。如令狐氏,

《百家姓》中记述为:周朝时有个名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又如段干氏,老子裔孙李宗受封于段干,其后人遂以“段干”为姓;此外,还有梁丘、上官、羊舌、钟离等复姓,都属这种情况。有的因居地而来。如东郭氏,周朝时齐国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国都临淄东郭的,后人遂以“东郭”为姓;又如闾丘氏,齐国有位名婴的大夫居住在闾丘,时称闾丘婴,后人遂以“闾丘”为姓。

还有南门、西门、南宫、濮阳等复姓,也是因居地而得。还有的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来。如司马、司空、司寇、司徒、太史、即墨、亓官、巫马、乐正、左丘等复姓由官名而来;公羊、子阳等复姓由王父之字而来;公孙、仲孙等复姓由爵系而来;叔孙等复姓由族系而来。认真揣摩这些复姓,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比如,司马迁因为“李陵案”而受宫刑,他的2个儿子司马临与司马观怕被株连,就改名换姓,隐居乡里。兄弟俩各取“司马”中的一个字,哥哥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改姓“冯”;弟弟在“司”字左边加一竖,改姓“同”。又如欧阳这个复姓,有的简化为姓欧,有的简化为姓阳。钟离简化为钟,公孙简化为孙,等等,这可能是一种复姓单音化的趋势吧。

我国现存的复姓有81个: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

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

比如 欧阳:

欧阳姓

中国人的姓氏多是单字的,但复姓的也不少,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姓氏,便是一个复姓。

「欧阳」姓的源头

「欧阳」姓的源头有两个:

一、夏禹的后裔。夏禹之后,传到第六个君主,便是少康。少康的儿子,改姓欧阳,是为欧阳姓的一支。

二、春秋时越王勾践的后裔。春秋时,越王勾践的第七代孙无疆,把他的儿子蹄封到乌程欧余山,任欧阳亭侯的职位。后来越国被楚国灭了,蹄的后人,便以官职为姓,姓了欧阳。这一支的后人,有些继续姓欧阳,也有一些改姓欧。

姓「欧阳」的著名人物

书法家欧阳询最初学习王羲之的字,在字体的「险」和笔力的「劲」方面,能够青出於蓝,比王羲之还要好。他的字结构严谨,所以学习书法的人都喜欢学习,其中常为人临摹的便是他的《九成宫醴泉铭》碑刻。

区、欧、欧阳三姓同宗

在华族的千千万万个姓氏当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个祖宗,在漫

长的历史长河里,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

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如区、欧、欧阳都是春秋时代那位“卧薪尝

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人。

在区、欧、欧阳三姓当中,欧氏和欧阳氏是老大,很早就出现这两

个姓氏,区氏是在汉朝才出现的,因此,区氏族人谦称是小区,称“欧”

氏为大欧。

根据《姓氏考略》记载:“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

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

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都是越王无疆的第二房子孙,而越王无疆则

是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如果追溯上去,欧氏和欧阳氏的历史

不只2400多年,还可以追溯到夏朝。越王勾践的祖先出自姬姓,公元前

2079年(距今4072年)即位的夏少康的庶子封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

被楚所灭,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因而姓“欧”

或“欧阳”。

至于“区”姓始于何时,源自哪一位祖先?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

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

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

到了汉朝,欧氏族人欧安是一位富商,他乐善好施,深得人们尊敬,

汉景帝很赏识他的为人。有一天,汉景帝对他说:“卿才德兼备,何欠

之有,应去欠为区。”

在封建时代,皇帝赐姓给臣民或叫臣民改姓,是一种荣誉,表示皇

帝关心他的臣民,只有乖乖接受。这一来,欧安便改姓为“区”,成为

区安。从此,他的子孙便成为“区”氏族人了。《区渭泉祖家谱》提到

区、欧、欧阳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区渭泉祖家谱》又说,他们的始祖竹溪公于宋度宗咸淳年间(公

元1265—1274年)从粤北南雄珠矶巷迁徙到广东新会来。在这之前他们

的祖先居住在福建莆田。其实,不论是区氏、欧氏或欧阳氏,他们的祖

先都是从中原,经过莆田,南下福建、广东各地。

不论在中国或海外华人当中,区、欧、欧阳三姓都是少数族群,相

比之下,这三个姓氏的名人也就不如其它大姓的名人那么众多。不过,

他们的始祖越王勾践在历史上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勾践是春秋末年(公元前497—前465年)越国的国君,他是越王允

常的儿子,曾被吴国战败,勾践向吴王夫差称臣求和,亲自到吴国伺候

夫差,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得到夫差的信任。另一方面,任用范蠡、

文种等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势转弱为强。

与此同时,范蠡派越国美女西施到吴国去,迷惑夫差,使夫差迷恋

女色而对国事松弛下来,吴国由强转弱,最后勾践把吴国灭掉。接着,

他又在徐州(今山东滕县南)大会诸侯,成为霸主。

在中国文学史上,欧阳修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人物,北宋时代的欧阳

修集文学家与史学家于一身,他是宋仁宗天圣年间的进士,曾任枢密副

使,参知政事。早年他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王安石推

行新法时,他曾上疏指陈青苗法的弊害。

欧阳修主张文章必须“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

式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所写

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风与

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他的词婉丽,承袭南唐遗风。

欧阳修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单独撰写《新五代史》,并著有

《欧阳文忠集》。

欧阳予倩(1889—1962)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位著名戏剧家兼演员。

他是湖南浏阳人,1907年在日本参加春柳社。回国后倡导新剧运动,担

任**编导兼演京剧10多年。30年代,他主持广东戏剧研究所,40年代

担任广西艺术馆馆长。1949年后出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并被选为中国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和戏剧运动倡导人之一。

他著有回忆录《自我演剧以来》,论文集《一得馀抄》以及话剧剧本《

运动力》、《桃花扇》、《黑奴恨》等。

《三字经》是从前流行的启蒙课本之一,相传是宋朝区适子的著作,

明清学者陆续补充。与《千字文》相得益彰。

由于区、欧、欧阳三姓的族人较少,只有欧阳族人成立宗亲会馆,

那就是坐落在乞纳街96号的欧阳家族联合会,会员有222人。

斯姓历史人物

谁知道斯姓族谱和斯姓历史名人,谢了,答对给分,急 并不是很清楚 只知道斯伟 我姓斯 但是因为可能是以前斯姓的儿女也各奔东西了吧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