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宗人府”是干什么的?为何妃子们闻之色变,宁死不去呢?
首先明确一点,清朝的“宗人府”跟皇帝的妃嫔没有任何关系。“宗人府”管不到妃嫔,妃嫔也不够格让宗人府管。所以什么妃子们听到宗人府就闻之色变,宁死不去,完全就是子虚乌有之事。
清朝“宗人府”就是专门用来管理皇族的机构,也就是“觉罗”和“宗室”。其中“宗室”就是我们熟知的“黄带子”,清朝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的儿子们所生的子嗣皆为“宗室”。“觉罗”就是我们熟知的“红带子”,清朝塔克世的五个兄弟,他们的子孙皆为“觉罗”。
当时,身为皇族,他们的事情自然是不能给底下的臣子处理的,这样实在是有失体统,而且也有失威信。所以就这样“宗人府”这个替皇帝管理皇族的机构就应运而生了。
清时,宗人府的主要职责有以下几点:
一、“掌皇族属籍”。也就是负责管理皇族族谱,当时上至皇帝,下至旗人,只要是觉罗或宗室一脉的,都能在宗人府所管理的族谱中找到相应的信息,如生父是谁,生母是谁,爵位是什么、生卒时间、子嗣姓名等等。
二、“编撰玉牒”。“玉牒”就是皇族族谱,当时清朝每十年就会编修皇族族谱,而宗人府就负责此事,它需负责将在这十年内的皇族每个人的事情都简洁的记录下来,包括子女嫡庶、生卒、婚嫁,官爵、名谥等。
三、“覈承袭次序”。清时,在爵位的继承上,清朝采取的是“爵位降袭”制,就是如果不是皇帝亲下允其“世袭罔替”的爵位,每次继承都要降一级,即本是亲王,但轮到他儿子继承时,就降为郡王,以此类推,直到降至辅国将军,就无需再降。
而清时,随着清朝皇室人口的越来越多,爵位也随之越来越多,显然这等承袭次序也就越来越复杂,所以此时的宗人府就负责帮助皇帝理清这等继承爵位的次序,来方便皇帝的封爵或降爵。
四、“秩俸等差,及养给优恤诸事”。宗人府首等大事就是负责皇族俸禄的发放,及其他皇帝恩赏、朝廷在节庆日所赏的物品的发放。同时负责对落魄皇族的抚恤一事。
五、“申教诫,议赏罚”。当时皇族犯事,如果没有皇帝特别下令,刑部、都察院等司法机构是没有资格处置的,只有宗人府才有权处置,而即使皇帝下令,也必须由宗人府派人加入,才可对皇族行判决之事。
同时即使皇族被判刑,刑部也无权关押他。宗人府有单独关押皇族的地方,名曰“空房”。此外,宗人府还会负责记录该名皇族所犯的罪行,及如何惩罚。
当然有罚就有赏,而在当时如果皇帝没有亲自决定对那些用功的皇族如何赏的,那么就由宗人府自行决定该如何奖赏,是该升爵,还是该加俸禄,之后上报给皇帝,由皇帝决定是否如此。当然,对于奖赏一事,宗人府也会记录在案。
六、向皇帝陈述宗室的请求。清时,不是所有的皇族都有权利直接面见皇帝的,只有少数的皇族也见京面圣的权力。那么如果皇族有什么意见,亦或者什么要求要向皇帝陈述的,那就需要通过宗人府了。
那时,一般的皇族要先向宗人府提出想要询问皇帝的问题,然后由宗人府向皇帝转述,之后宗人府再将皇帝的意见转达给那位皇族。当然,宗人府也并不是什么要求都会转述给皇帝,如果没有建设性的,或者不是很重要的,他不会转达的。
以上就是宗人府大概的职责。简而易概的说宗人府就是替皇族负责的机构,皇族一生的生老病死,宗人府都要管,无论是皇族犯错,还是皇族受封,也无论是俸禄的发放,还是爵位的升降,都需经过宗人府,总得说就是只要是皇族的事情,宗人府都有权插一脚。
如今爱新觉罗氏大致有30—40万人!!!!!!!!!!!!!!!!
爱新觉罗家族的分布
16世纪80年代,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
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灭亡止,后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经历了11代12位皇帝。在这近3个世纪中,后金、清朝的皇帝,拥有众多的后妃,他们的子孙也拥有远超过常人妻室的妃妾,加上中国崇尚多子多孙的古老传统习俗,因而爱新觉罗家族子孙繁衍十分迅速。
有的学者认为,清朝入关前,在第2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到第3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419人;到第4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约有490人;到第5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1000人;到第7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4700人;清朝灭亡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皇族后裔已达2万人。1936出版的《爱新觉罗宗谱》,收集了这个家族几百年来的世袭繁衍材料。自16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裔,仅男性就有近34万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有46万多人,还有觉罗系统的后裔计34万多人,合计有8万多人,而这还仅仅是男性。如按皇子与皇女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爱新觉罗家族在3个多世纪中,宗室的后裔有 8万多人,觉罗的后裔有近6万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计有后裔近14万人。不难看出,这近300年的时间,爱新觉罗家族,是处于一个拥有特权的时期,子孙繁衍的速度是很快的。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近70年间,爱新觉罗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分已成了历史,政府行为的修谱已无可能,纯正的血统已无保障,婚姻状况也日趋复杂,几乎没有任何家谱问世,家族人口的统计已很困难。
不过,一种趋势是很明显的,爱新觉罗氏的人口,仍然还在不断膨胀,血缘关系也由近及远,逐渐形成众多分支。据估计,如今爱新觉罗氏大致有30—40万人。 如~爱新觉罗·紫薇 爱新觉罗 ·州迪和
其实到清朝最后的三代皇帝,由于近亲结婚,几乎是没有子女,有也是早早夭折所以现在估计子孙很少
爱新觉罗,这个姓,后来也有了简化,有的改为"赵",有的为"罗"等等,很多
清皇族后裔在全国分布广泛,其生活状态多种多样,对待“爱新觉罗”姓氏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不愿提皇族身份
62岁的崇文区副区长金毓嶂是醇亲王载沣的长孙。他说 “我们家的人都不姓爱新觉罗,都什么年代了,姓那个有点儿古怪。”
醇亲王载沣的11个孩子中4个是男孩,除末代皇帝
溥仪外,还有溥杰、溥供和溥任。溥仪无后,溥供3岁早夭,溥杰只生有两个女儿,溥任的长子就是金毓嶂。溥任的次子金毓峑在北京某大学任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三子金毓岚是朝阳区和平街第一中学的高级语文教师,还是一位古玩收藏家。
对于家族中出了两个皇帝,金毓嶂说,这是历史的选择,他的家族对此很不情愿,也很不胜任。“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总是提起皇族身份。”金毓嶂说。
为爱新觉罗姓氏自豪
在身份证上,这位45岁的女画家名叫毓紫薇,爱新觉罗·毓崌是她的正式名字。姓氏的恢复对她的事业有所帮助。“画会好卖一些,”她说,“人家一看,‘爱新觉罗’,就认你的画。”毓紫薇说,自己的画是“有行无市”,大多卖给了朋友。
毓紫薇是崌亲王奕
讠宗的第4代孙女,奕讠宗
是道光五子,即金毓嶂的曾祖父——第一代醇亲王的哥哥。“从心底里,我对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感到自豪,”她说,“因为我们这个家族里出了康熙、乾隆这样的好皇上。”
难以概括的群体
关于“爱新觉罗”的姓氏, 展开全部>
玉牒在古代的时候是相当于皇家宗族族谱的,是一直从唐代开始到清朝,玉蝶里有很详细的皇室宗谱,包括人员,亲系等很多秘密性的东西。
我们也许是不知道隆科多这个人是谁,但肯定是听过这个名字的。隆科多他是清朝的大臣,同时他也是皇后的弟弟,皇后的弟弟都是皇上的舅舅,但是在清朝来说却只有他一个人被皇上称为舅舅。
在雍正继承皇位的时候,隆科多也是给予了不少的帮助呢,他的帮助对于雍正上位可谓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当雍正正式当上皇上的时候,隆科多也是受到了极大的恩惠啊,可隆科多也不是一个安安稳稳的人,总是爱生事,而且为人很高傲,还擅自做一些没有得到雍正许可的事情,不出所料,这也成功地引起了雍正的疑心。
隆科多的个人生活也不是说规规矩矩的,他十分纵容自己最宠爱的小妾,这个行为也是直接致使他的儿女们离他越来越远,也是有很多不满。总想着要报复隆科多,这不在隆科多失去自己的势力之后,隆科多的长子就把他给举报了,这隆科多自己也是倒打一耙。
最后隆科多获罪达四十一条罪行,在他的家里发现他居然私藏玉蝶,这在当时可是大罪啊。所以说隆科多私藏玉蝶,被确认为事实之后,过多的解释都是徒劳。也只是让别人认为他想要伤害其中的人或者要拉拢,隆科多的这一举动实在是引火上身啊。
楼主说的可能是《玉牒》,即皇帝的家谱,清代玉牒的内容很难见到,清朝皇室玉牒重达115公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着2600多册玉牒,详细记录了清朝历代所修的皇族人口及宗法谱系,堪称无价之宝。
现将玉牒的介绍附上。
清 代 玉 牒
皇族的族谱称作玉牒。清代玉牒,即清代皇族的族谱。
中国历代王朝,均修玉牒。可惜清代以前各王朝玉牒,均未流传于世。清代玉牒是唯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清代各类玉牒二千六百余册,辽宁省档案馆也保存大体相同的一份。这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对于清代的典章制度、宫廷历史、皇族户籍,以及人口学,谱牒学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纂修族谱,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修族谱,始终是豪门望族维护其族权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用以正名分、别远近,并作为承袭爵产的依据。而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更将纂修玉牒视为关系王朝政权统治的一件要事。每逢修玉牒之年分,即设立专门机构—— “玉牒馆”,并由皇帝钦派大员充任总裁,专司其事。
清代玉牒的纂修及其规则
顺治十二年议准,玉牒每十年纂修一次。但实际情况是,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因计算方法不同,将上届纂修之年计算在内,所以每次纂修递减一年,实际只隔九年,乾隆朝才改为不计算上届纂修年分。还有两次例外情况:一是乾隆七年重修后,应十七年再修,但事隔五年,即乾隆十二年又提前重修一次。再一次是清朝被推翻后,溥仪小朝廷于一九二一年最后修了一次玉牒。从顺治十八年初次纂修玉牒开始,有清一代,共修玉牒二十八次。
每次修玉牒,要用红笔在上次玉牒末尾添加上新生者,在修上次玉牒后死亡者,要用墨笔将红名改为黑色,即史书上所言 “存者朱书,殁者墨书。”从现存玉牒内容分析,后期所修玉牒较比前期内容要多些;两次玉牒纂修时间相距愈近,其内容差别就愈小。例如以光绪、宣统年间所修各次玉牒相对照,除每次在末尾增加几个新名和个别红名改黑外,内容基本一致。
玉牒修成后,要举行隆重的恭贮仪式。顺治十三年题准,将玉牒缮写三部,皇史窚、宗人府、礼部各藏一份。乾隆二十五年改为缮写西部,分别存于皇史窚和盛京。送贮之前,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于宗人府搭设彩亭,用黄盖龙旗仪仗,乐部奏乐;玉牒馆总裁率纂修官员,俱穿朝服,恭奉玉牒,行三跪九叩礼,满汉文武官员于午门外跪迎;皇帝阅毕,内监捧出,再由王公于太和门外金水桥跪送,彩亭由东华门出,护送至皇史窚。玉牒送贮盛京,除了送行时仍用隆重礼节外,还要求所经地方,设彩棚奉安;出山海关后,盛京将军派官员率满洲兵丁护送,地方文武官员,俱穿朝服出郭跪迎跪送,至崇政殿陈设后,再送往敬典阁恭贮。
清代玉牒的纂修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尊卑观念,并充分反映了封建的纲常伦理,它表现在皇族命名、排列顺序及编修方法等多方面。
顺治九年规定:宗室觉罗所生子女,由各旗首领、族长亲加查询之后,于每年正月初十日前造册报送宗人府,分别载入宗室黄册和觉罗红册。后因皇族人口剧增,乾隆二十九年又改定:宗室觉罗所生子女,每三月一次,一年共分四次,查明造册报府,再由府详查注册。凡生子不报,以有作无;或本无子嗣,捏名抱养,以无作有,不但本家要被治罪,连负责官员和族长也要承担罪责。
在封建社会,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尊严。在宗室玉牒中,以带系为统;按照辈分为序,每一辈首列皇帝,自近支推及远支。皇帝之名,必须避讳,玉牒中凡出现皇帝名字之处,必用小块黄绫盖住,以表敬重。多数情况只写皇帝年号或庙号,而不直书皇帝名字。
清初满族刚入关时,尚保留其固有淳俗,命名不排字辈。康熙朝开始,排字辈命名,皇子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皇孙第一字皆用“弘”字,第二字皆用“日”旁。以后乾隆又在弘字辈下,亲选“永、绵、奕、载”四字,依次命名。道光又在载字辈分下,亲选“溥、毓、恒、启”四字,咸丰又在启字辈分下,亲选“焘、闿、增、祺”四字。所以,清代从雍正始,其辈分用字顺序为: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但这些字,“只有近支宗室,才能依此命名,其支派稍远者,命名即不得依此行辈。”1 所谓近支远支,是依与皇帝关系之亲疏而定。近支指皇帝的直系本支,当朝皇帝兄弟之子女,即皇侄,也算近支;其余宗室,皆为远支。当然,觉罗更在远支宗室以外,只能算做皇族中的沾亲带故者。嘉庆初年,因绵亿违反近支宗室命名规定,私用“金“字偏旁为长子取名“奕铭”,次子取名“奕镰”,遭嘉庆谴责:“自同疏远,是何居心?伊既以疏远自待,朕亦不以亲侄待伊,亲近差事,不便交伊管领。”除将“奕铭”、“奕镰”分别改名为“奕绘”、“奕演”外,还命绵亿退出乾清门;革去领侍卫内大臣、管围大臣职务,处分可谓相当严厉。为了避免近支宗室自行起名的混乱现象,嘉庆七年又特降谕:“朕之亲兄弟,其子孙俱朕命名。”2 这样,不仅诸皇子,连诸皇侄也都要恭候钦定赐名了。
近支宗室名字在满文的书写上,也要特殊。满文系拼音文字,不像汉文可用同音字区别尊卑,而只能从拼写方式上加以区别。近支宗室人名,满文可以单拼,远支宗室、觉罗直至普通满族人名,满文必须连拼。乾隆二十五年特为此事通谕八旗:“嗣后满洲字名字,俱行连写,如有复行单写者治罪,至宗室等名字,单写者多,然近派宗室名字,尚可单写,远派宗室,亦不可如此单写,此亦是分别尊卑之一道,著通行传谕。”3
还应指出,清统治者为了防止满族汉化,还在满族人命名上作了严格规定。满族人用汉字命名,不准用汉姓,名字只准用二字。乾隆三十二年,乾隆帝接见满保之子满吉善,当即训斥:“满保之子,竟以满为姓,照依汉人起名,是何道理。”并亲将满吉善之名,改为吉善。嘉庆帝有一次发现题本内有满族人名清永泰,和坤保,当即将和坤保之名改为和保,清永泰之名改为永泰。因此,查阅玉牒上人名,汉文名字均为二字。当然,满文名字译成汉字对音,则不受此限制,如明安达礼、托莫尔欢、多伦泰。不过满族人起汉名,只准用二字,而满族人命名又偏爱用“安、泰,福、永、全、保,和、富、贵,崇、厚、裕、禄、常,荣、龄、桂、祥”等表示吉祥之意的汉字,结果造成同名者甚多。康熙三十二年规定:“王以下闲散宗室以上,一有同名者,令卑者、幼者更改。”乾隆也曾感叹“今官员兵丁内与王公大臣同名者甚多,此皆该管大臣平素并不留心,一任属员兵丁等率意命名所致。”为此谕令各部、八旗、内务府查明,宗室觉罗旗员兵丁内,有与王公大臣同名者,俱著更改。尽管如此三令五申,但同名者仍时有所闻。嘉庆十一年,又发现昌吉县知县景安与湖南巡抚景安同名,立即谕令前者按满文语气改名。清末民初,满族语言习俗多已改变,相率改满姓为汉姓,如“瓜尔佳”氏改姓“关”,“富察,氏改姓“富”,“那拉”氏改姓“那”或“纳”,“扎思胡里”氏改姓“扎”。清王朝被推翻后,大部分清皇族也改了姓,一部分改姓“赵”,取百家姓第一姓;一部分改姓“金”,取“爱新觉罗”本义(“爱新”,满语意为“金”);“觉罗”,满语意为“国族”)。
清代玉牒的种类及其特点
从编修方法上看,清代玉牒分为直格玉牒和横格玉牒两大类,直格表示辈分、横格表示支系,记叙方法虽大不相同,但各有所长,互为补充。
直格玉牒每页画十六行竖格,一般一至二格记载一个人名项,反映同一辈宗室觉罗男女的详细情况,原则上每一辈修订一册,但也有几代合订的特厚玉牒。直格玉牒包括有宗室子孙直格玉牒(亦称列祖子孙直格玉牒)、觉罗子孙直格玉牒、宗室女孙直格玉牒(亦称列祖女孙直格玉牒)、觉罗女孙直格玉牒四种,其格式大同小异。前西种记载了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胤字辈)、高宗(弘字辈)、仁宗(永字辈)、宜宗(绵字辈)、文宗(奕字辈)各代皇帝及同辈宗室觉罗子孙情况。穆宗与德宗是同辈人,所以都收在载字辈玉牒中,再加上溥字辈、毓字辈、恒字辈玉牒,共体现十三辈人名。记载内容包括姓名、封爵、授职、生卒年月日时、享年、生母姓氏、妻妾姓氏及岳父姓名职衔等。皇子还记有封谥等情况。而有关皇帝的记载尤为详细,通常要占去二、三页,除上述各项外,还包括被立为皇太子年月、即位年月日,谥号庙号、生母姓氏及其徽号,以及后妃的晋封情况。但是,并非所有后妃都能载入玉牒内皇帝一栏中。道光十七年以前,后妃生有子女,才准载入玉牒;道光十七年改定,皇后无论有无子女,俱著载入玉牒,皇贵妃以下生有子女者载入,无子女者概不载入。这样,既体现尊卑有别,也符合“母以子贵”的传统观念。
男女不同册,宗室觉罗女子,单修宗室女孙直格玉牒和觉罗女孙直格玉牒,其内容记载也比子孙玉牒简略,只包括封号、生卒年月日时、享年、生母姓氏、外祖父姓名职衔、成婚年月及夫婿姓名职衔。女子名字不准书于玉牒。玉牒中只能写某某第几女,以示区别;有封号者可将封号署于下面。
横格玉牒,其形式为每页画有十三行横格,每横格代表一个辈分,辈分最高者写于卷首第一横格,其子孙后裔依辈分递降。内容记载极为简略,只有姓名,职衔,封号。横格玉牒同样也包括宗室和觉罗两种,帝系和星源集庆可算做宗室横格玉牒的附类。
宗室横格玉牒记载了从显祖到文宗各代皇子的后裔情况(文宗以后的几代皇帝均无后嗣)。每一皇子为一支系,显祖、太祖每一皇子支系单修一册,太宗第十至第四子合修一册,第五至第十一子合修一册,世祖以下,便是每代皇帝所有皇子合修一册,但仍按长幼顺序,各成支系,不相混淆。宗室横格玉牒不记载皇帝本人情况,皇帝直系,单独编成帝系玉牒,自肇祖原皇帝起,至当朝皇帝,按照辈分为序,每代皇帝及其皇子为一页。 “星源集庆”实质上也是一种汉文宗室横格玉牒,但只记高宗以后各代皇帝的子女后裔情况,实际上只有四代,所以范围很窄,其装帧为经折式,也与一般玉牒装帧不同。
觉罗横格玉牒则记载了兴祖、景祖各子的后裔情况(不包括兴祖第四子景祖觉昌安和景祖第四子显祖塔克世),也是一子一册,单成支系,其版本格式均与宗室相同,只是封面及包装均为红色。
皇族女子不载入横格玉牒,只能载入按辈分编修的直格玉牒。
清代玉牒具有两大特点,在内容上,有宗室觉罗之分;在文字上,有满汉文之分。
清代皇族,奉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为大宗,称其直系子孙为“宗室”,对其伯叔兄弟的旁支子孙,则称为“觉罗”。换言之,对兴祖、景祖的后代,称为“觉罗”。据玉牒序言内称:“兴祖、太祖、太宗时,未论世代远近。顺治时,以兴祖长子德世库,次子刘阐,三子索长阿、五子包朗阿、六子宝实,景祖长子礼敦巴图鲁、五子塔察篇古等子孙,因其世代相远,出宗室为觉罗。”4可知清代皇族,由顺治年间起,根据与开国皇帝清太祖关系之远近,而分为宗室和觉罗两大支系。宗室腰束金**带为标记,又称黄带子;觉罗腰束红带,又称红带子。而清代玉牒,同样也分为宗室玉牒和觉罗玉牒两大类,前者封面为**,后者封面为红色,以示区别远近。
清王朝本满洲贵族所创建。满族为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统治疆域辽阔。清初局势复杂动荡,统治未稳,清廷对于汉官,不敢轻信,其前期重要文书,俱用满文书写,不准汉官参与。修玉牒也是如此,故顺治、康熙两朝所修玉牒,仅有满文。雍正元年,才批准增设汉主事二人,于进士内遴选,经皇帝引见后,补授职官。以后每年宗室觉罗子女开列送府时,即以满汉两种文字造入册籍。因此,清代玉牒,除少数前期者外,基本上都以满汉两种文字写成,其格式内容完全一致。
在清朝的时候,一般有些背景的家庭,都会有专人修家谱。家谱又称为族谱,或者是宗谱,上面所记载的是本家族的世系繁衍,还有各个时期出现的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家谱不仅有显示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更可作为数典认祖的证明,以及彰显巨姓望族门第的作用。家谱还有敦宗睦族、凝聚血亲的功能,如果出自名门望族,一旦出门在外,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就可以说:“我的十八代祖宗是皇帝!”
这十个字一出口,估计会出现三个效果,一个是让对方彻底震惊,另外一个就是特有面子,最后一个是能够得到同宗族人的照顾。
名门望族的宗谱都有此重要作用,那么清朝皇帝爱新觉罗家族会不会修皇族族谱,皇族族谱的作用又是什么?
爱新觉罗家族,不仅会修皇族族谱,而且修得家谱,比普通人家的家谱要仔细得多,更严格得多。换句话来说,谁要想上皇族的族谱,首先修家谱的人会查你个底掉,只有证明你确实是皇族的人,才可以将你写在族谱之上。
皇族的族谱其实不叫族谱,它有一个非常高大上的名字“玉牒”,因为修玉牒工作太过繁琐,故此,清朝的皇室规定,十年才修一次,清代玉牒以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为大宗,从大宗又分为近支和旁支两系。
近支的玉牒用黄绫子做封面,而旁支的玉牒用红绫做封面,到清朝灭亡的时候,清朝皇族的玉牒,已经整整2600多册,满满地堆了一个大库房。
这些玉牒是严格保密的,就是说,非经皇帝的允许,任何人无权查看这份皇族档案!
对于那些偏远的旁支皇族来说,他们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在玉牒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道理很简单:一旦写上名字,自己一生不仅吃穿不愁,而且前途也有了着落。
我们在搞明白上了玉牒的皇族子弟能干啥之前,首先看看当时的八旗子弟的后代都能干啥。
当时的八旗子弟,被称为铁杆高粱,他们一出生,就有俸禄,长大之后,可以做这样几项薪俸优厚,轻巧不累的好工作:他们可以当兵、当海关关丁、漕运漕丁、盐运盐丁、笔帖式、做官、进军书画戏曲和娱乐界等等。
名字在玉牒的皇族子弟,机会比八旗子弟多得多,档次也高很多,就好像博士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区别,随便举一个例子:。
这些名字在玉牒的皇族子弟,很拉风的一个职业就是当御前侍卫,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全。
因为大内侍卫成天在皇帝面前晃悠,就会跟皇帝混一个脸熟,很多将军,总督等等的封疆大吏,就出自御前侍卫……
到了1921年,溥仪朝廷最后一次,修订了宗室玉牒,堆满了一个仓库的皇室玉牒,已经有了七千多页,十多万人在这个玉牒上面。
我们不能说玉牒上面的人,全都是光吃饭不干活的主,但大清王朝,白养这些闲人,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揭示了大清朝廷,必然灭亡的一个原因!
1、先说一说清朝的玉牒及其分类
清朝玉牒,就是清朝皇室所在的爱新觉罗家族的族谱。
清朝入关前,并没有编撰皇室族谱的制度,也没有编撰过皇室族谱。清朝入关后,于1652年(即顺治九年)沿袭明朝旧制设立宗人府,掌管皇族事务,并开始编修 玉牒也就是清皇室族谱 。
《清玉牒》后世又称《爱新觉罗宗谱》,共分为8册,分别为记载直系皇室族谱的《星源集庆》册,记载宗室族谱的甲册、乙册、丙册、丁册,记载觉罗族谱的戊册、己册、庚册。
2、清朝直系皇室的来龙去脉
记载直系皇室族谱的《星源集庆》最早从嘉庆朝开始修订,刚开始记载的是乾隆帝的儿子及孙辈,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修订《星源集庆》时,记载范围发生了变化,只记嘉庆皇帝诸子也即道光皇帝与他的兄弟们的子孙、女孙。乾隆皇帝后人中除嘉庆皇帝一支之外,其它儿子的后人不再记载。
咸丰皇帝即位后,重修《星源集庆》时,记载范围再次发生变化,只记载道光皇帝本支,也就是咸丰和他的几个兄弟的子孙,嘉庆皇帝其他皇子的子孙作为直系皇室的旁支从《星源集庆》中撤去,不再记载。
后来的同治、光绪、宣统皇帝都没有子嗣,因此在每年重修《星源集庆》时,都是按照咸丰朝编修的规则进行记载,也就是道光皇帝的后人均载入《星源集庆》。
按照《星源集庆》的记载规则,就是只有道光皇帝的后人才算是直系皇室后裔,也就是狭义上的皇族子孙。
道光皇帝共有9个儿子,分别是奕纬、奕纲、奕继、奕詝、奕誴、奕欣、奕譞、奕詥、奕譓。
奕纲、奕继两人尚在襁褓中就早夭,奕纬、奕詥、奕譓均无亲生儿子,但有过继的子嗣。
咸丰皇帝奕詝倒是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是皇后生的,却早夭了,另一个就是慈禧生的载淳,就是后来的同治帝,却也只活了18岁,没有留下子嗣。
奕誴生有8个儿子,其中3个早夭。5个长大成人的儿子中的第五子载津虽然生有3个儿子,却全都早夭了,另4个儿子都有长大成人的子嗣。
恭亲王奕欣有4个儿子,其中第三子、第四子早夭;长子不成器,也在28岁就死了,没留下子嗣,但是过继了一个儿子;次子载滢有4个儿子。
醇亲王奕譞共有7个儿子,其中3个早夭,另外4个儿子中,3个有后代,但是那个最有名的儿子,坐了皇位的载湉(光绪帝)却没有子嗣。
如上所述,清朝直系皇室后裔人口较少。
清朝“宗人府”是干什么的?为何妃子们闻之色变,宁死不去呢?
本文2023-10-02 22:20:3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59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