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子、孟子三个家族的行辈用字是不是一致的呢?
孔、孟、颜、曾、卜、闵、冉
7姓共用一个“通天家谱”。
封建时期,皇帝赐封字辈到山东曲阜孔府,然后,其他6个姓氏的族长就到曲阜领家谱,所以,7个姓全部是用一个家谱,同字辈分相同。
山东桓台岳、罗、朱、齐、赵、方、王七姓都是岳家人 (2009-09-21 17:35:50)转载▼
标签: 世系 白巾 岳飞家史考 后裔 桓台 杂谈 分类: 关于岳家
岳霖次子岳琛山东桓台县后裔考
山东桓台县岳飞后裔,系岳飞三子岳霖之后,岳飞—霖—琛—宽—速—温—超之—让-瑜-河-选-讲,十二世讲祖为桓台岳姓发派祖。根据桓台县《岳氏世谱》记载,十二世讲、训、诲兄弟三人,原始居河北枣强,明洪武四年(1371年)奉旨迁山东,讲迁桓台,诲转迁博山,训留枣强加会。十二世讲祖迁桓台时,有世系图传世,万历丙申(1596年)大水淹没了桓台城,东北三关房舍无存,世系图遗失,数代之后的子孙,只知道自己是岳飞之后,而不知属于哪一支,前几年续谱,先人们都想寻根问祖,但由于条件限制,未成其事。1999年,博山族人、二十七世岳禄昌,东奔西走,查找祖根,后终于在岳力先生主编的《岳飞家史考》二册72页东明世系中查到训、讲、诲兄弟是岳飞十二世孙,系岳飞三子岳霖之后,岳禄昌拜访了东明县西关村,东明县岳氏祖茔碑文中亦有记载。2000年11月,岳飞思想研究会主要负责人岳力先生为此到淄博进行了考察。
据东明族人讲,讲、诲兄弟是奉旨随同其他移民,坐船沿运河北上至直隶(今河北省)枣强县移民集中点,而分发至桓台、博山的。桓台讲祖,在索镇定鼎后,当时周边地区黑恶势力突起,以“白巾”为号的白巾贼,作乱于桓台、长山、高苑(今高青县)、博兴与临淄等地,他们抢劫掠夺无恶不作,民不聊生,故里众乡皆知桓台岳讲一家,父子八人坚毅刚强,伸张正义,具有先祖遗风,胆略过人,拥其带领乡众,剿战乌河河畔,追杀白巾,灭贼数人,溃败而去,乡里称快。因此,贼心抱恨思毒岳氏,岳讲深为此惧,弥留之时,即命其长子独一本姓,迁居桓台城里,即现在新城北关岳家胡同。以下六子,各迁其妻父家,并随妻姓,其后代起名,也只改其姓,辈份仍按岳氏排辈不变。从此,在桓台出现了众所周知的岳、罗、朱、齐、赵、方、王的七姓一家,此乃桓台“岳七姓”之由来也。
在桓台县索镇乌河两岸,原有一官亩3314亩茔地,其中只有一墓,名曰七姓祖坟,在桓台很有名气,是桓台八景之一。
十二世岳讲迁居桓台,迄今已有630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现已繁衍人口6800余人,分布数省市县,散居70余个村庄,传世快慢距离甚大,慢者二十五世也还有老翁,快者三十四世也见新人。
桓台《岳氏世谱》已续修五次。分别为雍正十二年(1734年),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嘉庆十年(1805年),民国八年(1919年)和1995年。在第四次、第五次续修中,都聘请了名人作序。为了不至于犯讳重名之谬,在嘉庆十年第三次续修时,规定了从二十二世开始,排辈世系按“毓德振宗,端本可大,维道乃兴,念祖先发”十六字辈,民国八年第四次续修时又增加了“儒业传家,英俊华国”八字辈。当前,适逢盛世,在迎接纪念岳飞诞辰900周年之日,终于把飞祖与讲祖这段谱系衔接起来。
岳飞至今,时近900年,其后裔遍布海内外,各地人才辈出,美不胜举。且看桓台后裔,发扬先祖岳飞公“尽忠报国”精神,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卓越的人才英杰,现将他们的名字与业绩载入《岳飞家史考》这部光辉史册。
在军界,二十六世有跟随傅作义南征北战、坚持抗日的高级将领岳锡峰;二十七世有在越南战场上履立战功的27军后勤处处长岳本祯,有渡江南下的干部王本江;二十八世有空军飞行大队长岳可星,有26军军务参谋岳可双(城东),有沈阳军区司令部飞行大队长兼教练岳可信;二十九世有淮海战役中多次立功、第一船上岸的渡江英雄赵大贵,有多次立功晋升为团长的王大峰,有省部级干部、上海农垦局局长罗大明。
在政界的县处级干部有,二十五世岳宗秀;二十六世岳淑德、岳淑祥;二十七世朱、罗本田;二十八世岳可村、岳可云、岳可信;二十九世罗大纯、罗大博、罗大智、赵大明。
科局级干部有:二十六世岳端前、岳端宝、岳端玉、岳端杰、岳锡岭;二十八世岳可功、朱可军、罗可绪、罗可义、罗可让、罗可普、岳可生;二十九世岳大永、罗大义、罗大前;三十世岳维杰、岳维新、罗维贤。
近期还出现了一批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硕士,有识之士,层出无穷,名繁不胜枚举。
1岳飞—2霖—3琛—4宽—5速—6温—7超之—8让-9瑜-10河-11选-12讲丶—13贵德—14吉—15继成—16东山—17良善—18冲儒—19安—20怀印—21景运—22毓琪—23德溥—24振声—25宗沂—26端方—27本泰—28可登—29大德—30维顺—31道岗—32乃福—33兴中
(《岳飞家史考》(第六册)36-39、107—109页)
(文本录入:河南社旗岳宗高)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6
喜欢
阅读(496)┊ 收藏(0) ┊转载(3) ┊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前一篇:岳飞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江氏家谱字辈排列如下:
1 湖南湘乡:太祖、祖、考、伯、叔、仲、季、兄、弟、庶兄、庶弟、堂兄、堂弟、表兄、表弟。
2 江西抚州:太祖、祖、考、伯、叔、仲、季、孟、(五刻十)元、亨、利、贞、用、习、冉、闵、殁、送上、下高、曾、(万春十)祖、考、(二十世)伯、叔、仲、季、(三刻十二)文、武、成、康、昭、穆、(四十四世)伯、叔、(二十三刻)克、能、(二十六世)显、(二十七世)承。
需要注意的是,江氏家谱的字辈排列可能在不同的地区和家族中存在差异,以上仅为一般情况。
喜爱韩国文化的人,一定不会对韩国民众的姓氏感到陌生。韩国常见的姓氏中,如孔、李、闵、金、卢、明……相信这样的姓氏咱们中国人非但不觉陌生,反而还会感觉有一丝熟悉、有几分亲切。
近二三十年来,韩国人来华认祖归宗、祭拜祖先的事情已屡见不鲜,但是不了解具体情况的朋友可能还是会对韩国人的这种举动心存疑惑,甚至倍感奇怪。今天,让我们来共同看看这种社会现象的历史渊源吧。
韩国对祖先的恭敬
认祖归宗、祭拜祖先当然是儒家礼仪之举,众所周知,儒家思想起源于中国,中国人历来崇尚敬奉祖先,而我们的邻国韩国,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也一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韩国民族传统文化习俗中,奉行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的观念,他们重视家族,尊崇传统。
在韩国的影视剧中,你会发现韩国人严格树立长者的威严,对老人和长辈一定要用敬语,和长者谈话时要摘掉墨镜,绝不可以对长者出言顶撞。
韩国女子结婚后,主要任务就是回归家庭,照顾好长辈、爱人和子女,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依然盛行。
除了传统的节日礼制之外,祭祖也是韩国人的一大特色习俗,在韩国的传统信仰里,人死后都是有灵魂的。所以每逢重大的节日之时,韩国人都会早早地预备好丰盛的食物,然后召集家人共同祭拜祖先,祈求得到祖先的庇护。
不少韩国人的祖先是中国人
历史上不同时期,由于战乱、谋生、求学、联姻等各种各样的历史事件和特殊原因,人们离开故土,踏上了异乡之旅,甚至最终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据史料记载,我国元朝末年,有一位叫明玉珍的人曾是川渝地区的农民起义领袖,1362年他在重庆建都称帝,国号为“大夏”,后来大夏国被明成祖朱元璋所灭,明玉珍的后人们被遣送到高丽国安置,历史上的高丽就是现在的朝鲜半岛地区。至此,明氏便成为一宗,在朝鲜半岛地区开枝散叶,繁衍生息。
1992年夏天,一个叫明在律的韩国釜山商人带着自己的家谱赶赴重庆,在翻译的解说下,当地外事部门了解了明在律的来意并顺利地帮他完成了心愿。
原来,根据家谱中记载,明在律是明氏祖先明玉珍的第24代孙,此次明在律来中国洽谈生意的同时,也期望能找到先祖明玉珍陵墓的准确信息。此后的每一年的农历二月初六,都会有许多明姓韩国人结伴来中国重庆,拜祭他们逝后安葬于重庆江北地区的祖先——明玉珍。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有一位弟子叫闵子骞,北宋时期,闵子骞的后人闵称道被国君派遣出使高丽,后在朝鲜半岛的黄海道地区定居。闵称道为人品行端正、德行高尚,因为传播儒家思想文化而深受高丽国国民的尊崇,因此,古时候高丽国的闵姓是名门望族,包括德行著名的朝鲜最后一个王后——明成王后在内的七位朝鲜、高丽王后,均为闵姓。如今韩国约40多万的闵氏宗亲,均以他们的祖先是闵称道为荣。
元代以后,大教育家孔子的后代也开始迁徙海外,其中有一部分人就去了朝鲜半岛。据统计,目前韩国的孔子后裔已逾8万人,其中的3万人已被《孔子世家谱》所收录。每年的孔子寿诞,众多韩国的孔子后裔们都会来到山东曲阜孔庙祭拜祖先。
韩国前总统卢泰愚的寻根之旅
要说韩国人来中国寻根祭祖,最有名的当属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了。
卢泰愚,1932年12月4日出生在韩国庆尚北道的一个农民家庭,是韩国的将军及政治家,曾参加过越战,1988年至1993年间任韩国总统,在其任职期间,韩国同中国、前苏联等多个国家友好建交。
1992年,时任韩国总统的卢泰愚到北京进行国事访问,因为行程紧张,未能寻根祭祖,但他表示,自己退休之后的时间会比较充裕,到那时一定会专程来中国寻根祭祖。
2000年,在卸任韩国总统职务7年之后,卢泰愚偕妻儿再次来华,专程到卢氏祖先最初落户之地——山东省长清县卢庄村寻根祭祖。他们来到山东卢庄村,亲自扫了卢穗的墓,并种下了一棵纪念树,随后,又扫了姜子牙的衣冠冢、祭拜了姜太公庙,并在卢国国君墓前合影留念,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
很多人都会产生疑问,卢泰愚姓卢,姜子牙姓姜,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何卢泰愚坚称自己是姜子牙的后代呢?那我们就翻翻历史的长卷,寻找其中的缘由。
姜子牙名尚,道号飞熊,是殷商时期的人,后来由于他助周武王伐纣有功,成为西周武王麾下有名的权臣。封地在齐国,建立都城在营丘,古人惯以地名作为姓氏,故其后代以封地为姓,因此“丘”姓的祖先就是姜子牙,陆续地,还在此地衍生了许多姓氏:齐、卢、高……,但均为姜子牙的后代。
春秋战国时期,姜子牙的第11世孙高傒因为拥立齐桓公有功,分封属地在山东卢邑,由于古人往往以地名为姓氏,因此后代子孙皆以“卢”为姓,在世代沿袭过程中,出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卢氏后代——三国时期的儒学大师卢植,卢植其人能文能武,文能为刘备、公孙瓒之贤师,武能挎刀上马,平定“黄巾起义”。
唐朝末年,时为卢氏族长的卢穗为了躲避战乱,带领族人东渡渤海,漂到朝鲜半岛,并在那里落地生根。千年之后,卢姓后人已遍布韩国大部分地区,卢泰愚就是其中的一位。
可见,浓厚的宗族意识已经伴随着儒家文化的传播而影响了许多与中国相邻的亚洲国家。数千年来,扎根海外的华裔们,心心念念、不忘故乡亲情,以自己的姓氏为傲,以自己的祖籍为荣,让自己的心灵有所归属。除了卢泰愚之外,菲律宾曾经的总统阿基诺夫人、泰国政坛上著名的他信、英拉兄妹,都纷纷以自己是华夏子孙后代的身份而感到自豪,在任时及卸任后也多次来中国寻根祭祖。
水有源、树有根,宗族和血亲的观念,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力量,宗族和血缘让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跨越了时空的距离,紧紧凝聚在一起。我们希望普天下的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何处,都要深深地记得:美丽富强的中国值得你骄傲,千千万万个奋斗着的你也是中国的骄傲,你们的根在中国,祖国母亲欢迎华夏子孙随时回家!
孔子、曾子、孟子三个家族的行辈用字是不是一致的呢?
本文2023-10-02 21:37:5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59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