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薛氏族谱调查简报
《中华薛氏通谱》编委会(筹)2017年7月7-10
2017年7月7日至10日,在参加山西薛氏联谊会与深圳薛氏宗亲会在太原的交流会后,薛宗汉、薛重生与山西薛氏联谊会秘书长薛秀斌全程陪同进行了吕梁市薛氏族谱调查,并认真研讨了吕梁薛氏迁徙历史与河东薛氏族系对接梳理问题。
本次调查得到吕梁市薛氏家谱文化研究会会长、副会长及秘书长薛玉龙、薛铭得(明德)、薛汉光、薛长生等研究会领导的大力协助和密贴配合,也得到专程自柳林赶来送交家谱的五位薛氏宗亲的支持,大家都热情地参加了吕梁薛氏文化大讨论。吕梁市领导及有关朋友也大力支持了调查工作并提供了热情的帮助。谨此表示真诚的谢意。
本次共收集吕梁薛氏族谱27份,查阅并收集了《汾州府志》、《永宁州志》,涉及到汾阳县、孝义县、平遥县、介休县、石楼县、临县、永宁州(石洲)、宁乡县等涉及明清薛氏进士、举人及其相关史料,取得了较丰富的宝贵资料,为《中华薛氏通谱山西卷》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史料。
吕梁薛氏通谱调查简报:
1. 吕梁薛氏家族基本信息
吕梁市明清时期隶属于汾州府,明初河东薛氏移民吕梁的缘由尚不清楚,但是依据现在吕梁地区薛氏人口已达十万之众的数量分析,明初薛氏移民支系具有多源性和多时段性,且不排除吕梁自明朝之前就有河东薛氏或非河东支系薛氏落籍此地。从所收集的近三十部家族资料所记述的族系原居住地多为河东及陕西,但多数家谱对原支系先祖及居住地村庄皆无准确记载。现吕梁薛氏居住地非常广泛,明初迁徙此地后,有经历了多次的频繁迁徙,寻找更好的土地资源和家族发展空间。因此,吕梁薛氏的分布甚为广泛,仅在临县一域就有薛氏家族居住的249个村庄,其中,百人以上的75个村庄,百人以下的174个村庄。
二 明清两朝汾州府薛氏概况
据《汾州府志》、《永宁州志》及吕梁薛氏族谱资料,明清时期,吕梁薛氏人才辈出,薛氏人才以进士举人身份从吕梁山地走向九州各府各县仕宦做官,以清廉为民之志造福一方,入乡贤名宦者多人。据《山西通志》与地方志所列薛氏科举人物,现将名录列述于下,主要是希望吕梁宗亲进行修改并提供族谱信息,可以在文档基础上直接进行修改完善,在返回给薛重生即可,谢谢!
汾州府薛氏进士举人仕宦名录
(初稿存在一定的内容和文字错误,请修正)
1)薛琮,石州入,教授;
2)薛禄,临县人,安俯同知;
3)薛箴,石楼人,监特士;
4)薛清,石楼人,知州;
5)薛东海,石州人,滑县县丞;
6)薛呜凤,介休入;
7)薛瑾光,?人,?;
8)薛谦,宁乡县人,鳯翔府官;
9)薛炳,?人,武贤乡岁;
10)薛俊,?人,天顺朝贡生,知县;
11)薛捧章,?人,知县;
12)薛傅;?人,县府主簿;
13)薛良德,?人,嘉靖中贡生,州图;
14)薛固龄,?人,镂源上盐;
15)薛寅白,?人,礼绅;
16)薛尚义,?人,州府教授;
17)薛忠,?人,长垣县承;
18)薛凤翱,?人,威县训导;
19)薛善,?人,经历;
20)薛荒,?人,经历
21)薛维屏,?人,?任职;
22)薛锺秀,州任之贤;
23)薛登五,介休县人;
24)薛昌图,海州人;
25)薛维,?人,州判;
26)薛国昌,汾阳人;
27)薛启情,永州人,武举;
28)薛有焕,?人,乡贤;
29)薛琮,石州人,授授;
30)薛箴,石楼入,国子监博士;
31)薛清,石州入,高邮知州
32)薛鸣凤介休人
33)薛钟陇,汾阳人
34)薛谦,汾州人,正统中贡生,推官;
35)薛炳,?人,京东知事;
36)薛俊,临县人,知县
37)薛泰,临县人,县丞;
38)薛仪,?人,临淮主簿
39)薛良,汾州人,嘉靖中贡生,教谕
40)薛固龄;?人,婺源主簿
41)薛鸣凤,介休人,四年乙卯举人;
42)薛钟,汾阳人,任职?
43)薛谦,汾州人,正统中贡生;
44)薛炳,宁乡县人,京东知事;
45)薛俊,临县人,知县
46)薛仪,?人,临淮主簿
47)薛良,汾州人,嘉靖中贡生,教谕
48)薛固龄;?人,婺源主簿
49)薛寅,永宁州人,任职?
50)薛尚义,?人,州府教授
51)薛忠,?人,长垣县丞
52)薛春芳,永宁人,承考;
53)薛维屏,?人,平定训导;
54)薛文杰,?人,曲沃训导;
55)薛锺秀,石楼县人,乙卯副榜,州府任职
56)薛登五,介休县人,
57)薛昌龄,?人,明贡监,州目;之列仕籍者
58)薛海,?人,明贡监,州目;
59)薛国昌,汾肠人,明嘉靖丙午武举;
60)薛启后,永宁州人,明嘉靖丙午武举;
61)薛肤,汾阳人,万历癸丑武进士;
(以上汾州-吕梁薛氏人物以明朝人物为主,人名有重列者,可修正)
三 吕梁薛氏族谱
本次及2015年薛军帮助收集的吕梁薛氏族谱累计近三十余部,但几乎都是断代支谱,在研讨会上,认为目前需要结合各种地方志和其他历史资料,尽可能完善吕梁薛氏各地支系的源流梳理工作。会上提出当前三个努力弥补完善的措施:
(1)结合府志、州志、县志史料,以吕梁薛氏科举人物信息为线索,进行各地支系的梳理工作;
(2)结合山西、陕西及相关地区的族谱资料,查找与吕梁薛氏迁徙有关的族谱信息,追踪始迁祖的原居住地和支系归属信息;
(3)对吕梁现有的族谱进行支系梳理,将全地区的各村薛氏支系进行大清理和大归纳,理清吕梁薛氏支系脉络。对现存的三十份族谱进行支系梳理工作量巨大,希望尽快建立吕梁薛氏支系梳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将上述明清薛氏人物纳入到吕梁薛氏通谱之中;
(4)与陕西佳县、吴堡、榆林薛氏建立密切修谱联系,加强信息沟通,协调支系梳理,完善并提高该地区跨省支系梳理和修谱工作。
四 致谢
本次赴吕梁进行《中华薛氏通谱》调研,得到山西薛氏联谊会秘书处和吕梁市薛氏家谱文化研究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特表衷心感谢。《中华薛氏通谱》是全薛族的谱牒文化工程,她关系到中华乃至全球薛姓的每一个族人,让我们团结起来,为薛氏五千年文化而骄傲!为遍布全国及全球的河东薛氏后裔的寻根问祖贡献我们的力量!
《中华薛氏通谱》编委会
薛姓的由来 一、姓氏源流
薛(Xuē)姓源出有三:
1、出自任姓,为黄帝之子禺阳第十二世孙奚仲之后,以国名为氏。相传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分别得十二个姓,其中一支叫禺阳的,被封于任地(约今山东省济宁),得任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通志・氏族略》等所载,黄帝之子禺阳封于任,其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其于薛国(今山东省薛城),后世子孙以国为氏。曾一度迁邳(今山东省微山西北)。奚仲十二世孙仲虺,在商汤时任左相,复居薛。其裔孙成,徙国于挚,更号挚国。商末,周伯季历娶挚国之女太任为妻,生姬昌,即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后,又封成的后裔为薛侯。春秋后期,薛国再次迁到下邳(今江苏省邳县西南)。薛国历夏、商、周三朝,共六十四世,至战国时为齐国所灭,公子登到楚国为官,因以国名为氏。
2、出自妫姓,为虞舜后裔孟尝君(田文)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吴录》所载,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父齐相田婴被齐缗王封于薛(即任姓薛国旧地),田婴死后,田文袭封,仍以薛为食邑。至秦灭六国,失封,子孙分散。西汉初,田文之孙田国、田陵到竹邑(今安徽省宿县北)居住,以封邑命氏,遂为薛氏。
3、出自他姓或他族改姓而来: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的复姓叱干氏改单姓薛。
② 出自周文王的姬姓冯氏之后裔。唐时有薛怀义,本姓冯。
③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辽西有薛姓。
④ 今满、蒙、土家、朝鲜族有此姓。
得姓始祖:奚仲。薛姓出自黄帝的任姓,黄帝共有二十五子,分别得十二个姓,其中有一子名禺阳,因被封在任(今山东济宁市)而得任姓。任姓传到十二世孙奚仲,奚仲在夏禹时任车正,为车的创造者,居住在薛,称为薛侯。其后人祖已的七世孙曰成,举国迁于挚,改号为挚国。商末时,周伯季历娶挚国女大任为妻,生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到武王克商,复封为薛侯。春秋时,齐桓公称霸诸侯,惟有薛侯不从,被黜为伯爵。春秋后期,薛公子登在楚国做官,薛人迁往下邳(今江苏邳州),楚怀王赐沛地为其食邑。薛国历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战国时亡国,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薛姓。他们尊奚仲为薛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上文已述,薛姓发祥于今山东薛城,后又迁江苏邳州。有资料表明,战国时薛姓已播迁于湖北、湖南、江苏、河南、河北省境内,如薛公子登的曾孙薛倪曾为楚令尹,薛倪之孙薛鉴,为刘邦献策灭黥布,薛鉴五世孙薛广德为汉御史大夫,广德之孙薛愿,因仕宦淮阳太守而落籍当地。薛愿嫡孙薛汉之八世孙薛兰为曹操所杀,其子薛永从刘备入蜀,为蜀郡太守并落籍当地,永之子薛齐在蜀亡后降魏,拜光禄大夫,迁家于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世号“蜀薛”。薛齐为河东郡的开基始祖。薛齐的长房长孙恢号“北祖”,长房次孙雕号“南祖”,长房三孙兴号“西祖”。三国时,吴国竹邑人薛综的三个儿子(莹、孙、兼)皆为太子太傅,谓之吴国三傅,魏国薛夏为天水人,说明已有薛姓徙居今甘肃。晋永嘉之乱,河东人薛推随中原士族南渡,数传至薛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徙居福建晋安,是为入闽薛姓始祖。唐初,河南固始人薛使,随其岳父陈政率军入闽,从此定居漳州,数传至薛一平,为漳浦东山开基祖。北宋初年,歙县薛彦博迁居宜章南关(今湖南宜章县),是为湘、粤薛姓始祖。其六世孙薛前儒在元时移居广东乐昌九峰,是为乐昌九峰薛姓世祖。明初,薛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地。明清两代,薛姓渡海到台湾者,闽籍较众。此后,有的又远播海外。如今,薛姓已广布全国,其分布以江苏、山西、陕西、河北、福建等省为多,这几个地区的薛姓占到全国汉族薛姓人口的百分之>>
薛姓的来历(要有历史根据) [薛氏属地]
河东郡,今山西夏县北。
[薛氏来历]
《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书都记载薛姓源自于任姓。黄帝的小儿子禹阳因受封于任而得任姓。禹阳的十二世孙奚仲在夏禹时曾被封于薛地(今山东滕县南),他的十二世孙仲虺,在商汤时又被封于薛,仲虺的裔孙成,有一女儿名太任,是周文王的生母,周武王灭商后,就把成的后裔封为薛侯,建立薛国。战国时,薛国被齐所灭,薛国公子登出走至楚国为官,并以国为氏,称为薛氏。
[薛氏名望]
薛登的裔孙薛鉴,于汉初时被封为千户侯。唐代著名大将薛仁贵,勇猛异常,战功赫赫,被封于平阳郡公。此外,还有隋朝诗人薛道衡,唐代书画家薛稷、诗人薛涛、文学家薛用弱,北宋书法家薛绍彭、史学家薛居正,南宋文字学家薛尚功,明代学者薛u、散曲家薛沦道,清代医学家薛雪、改良主义代表薛福成等都是历史上的薛姓名人。
薛姓是当今中国第四十八大姓。
薛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八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二。
寻根溯源 薛姓来源有三:1、出自黄帝的任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通志・氏族略》等所载,黄帝之子禺阳封于任,其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其于薛国(今山东薛城),后世子孙以国为氏。2、出自妫姓。据《吴录》所载,战国时孟尝君封于薛,秦灭六国而失其祀,子孙遂为薛姓。3、他姓或他族改姓而来。A、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的复姓叱干氏改单姓薛;B、出自周文王的姬姓冯氏之后裔。唐时有薛怀义,本姓冯;C、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辽西有薛姓;D、今满、蒙、土家、朝鲜族有此姓。
得姓始祖 奚仲。薛姓出自黄帝的任姓,黄帝共有二十五子,分别得十二个姓,其中有一子名禺阳,因被封在任(今山东济宁市)而得任姓。任姓传到十二世孙奚仲,奚仲在夏禹时任车正,为车的创造者,居住在薛,称为薛侯。其后人祖已的七世孙曰成,举国迁于挚,改号为挚国。商末时,周伯季历娶挚国女大任为妻,生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到武王克商,复封为薛侯。春秋时,齐桓公称霸诸侯,惟有薛侯不从,被黜为伯爵。春秋后期,薛公子登在楚国做官,薛人迁往下邳(今江苏邳州),楚怀王赐沛地为其食邑。薛国历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战国时亡国,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薛姓。他们尊奚仲为薛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前文已述,薛姓发祥于今山东薛城,后又迁江苏邳州。有资料表明,战国时薛姓已播迁于湖北、湖南、江苏、河南、河北省境内,如薛公子登的曾孙薛倪曾为楚令尹,薛倪之孙薛鉴,为刘邦献策灭黥布,薛鉴五世孙薛广德为汉御史大夫,广德之孙薛愿,因仕宦淮阳太守而落籍当地。薛愿嫡孙薛汉之八世孙薛兰为曹操所杀,其子薛永从刘备入蜀,为蜀郡太守并落籍当地,永之子薛齐在蜀亡后降魏,拜光禄大夫,迁家于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世号“蜀薛”。薛齐为河东郡的开基始祖。薛齐的长房长孙恢号“北祖”,长房次孙雕号“南祖”,长房三孙兴号“西祖”。三国时,吴国竹邑人薛综的三个儿子(莹、孙、兼)皆为太子太傅,谓之吴国三傅,魏国薛夏为天水人,说明已有薛姓徙居今甘肃。晋永嘉之乱,河东人薛推随中原士族南渡,数传至薛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徙居福建晋安,是为入闽薛姓始祖。唐初,河南固始人薛使,随其岳父陈政率军入闽,从此定居漳州,数传至薛一平,为漳浦东山开基祖。北宋初年,歙县薛彦博迁居宜章南关(今湖南宜章县),是为湘、粤薛姓始祖。其六世孙薛前儒在元时移居广东乐昌九峰,是为乐昌九峰薛姓世祖。明初,薛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地。明清两代,薛姓渡海到台湾者,闽籍较众。此>>
百家姓中薛姓的来历 1、出自任姓, 为黄帝之子禺阳第十二世孙奚仲之后,以国名为氏。相传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分别得十二个姓,其中一支叫禺阳的,被封于任地(约今山东省济宁),得任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通志・氏族略》等所载,黄帝之子禺阳封于任,其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其于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后世子孙以国为氏。曾一度迁邳(今山东省微山西北)。奚仲十二世孙仲虺,在商汤时任左相,复居薛。其裔孙成,徙国于挚,更号挚国。商末,周伯季历娶挚国之女太任为妻,生姬昌,即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后,又封成的后裔为薛侯。春秋后期,薛国再次迁到下邳(今江苏省邳县西南)。薛国历夏、商、周三朝,共六十四世,至战国时为齐国所灭,公子登到楚国为官,因以国名为氏。 2、出自妫姓, 为虞舜后裔孟尝君(田贰)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吴录》所载,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父齐相田婴被齐缗王封于薛(即任姓薛国旧地),田婴死后,田文袭封,仍以薛为食邑。至秦灭六国,失封,子孙分散。西汉初,田文之孙田国、田陵到竹邑(今安徽省宿州市北)居住,以封邑命氏,遂为薛氏。 3、出自他姓或他族改姓而来: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的复姓叱干氏改单姓薛。 ② 出自周文王的姬姓冯氏之后裔。唐时有薛怀义,本姓冯。 ③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辽西有薛姓。 ④ 今满、蒙、土家、朝鲜族有此姓,客家人亦有此姓。
肥东县薛姓来源? 回家看族谱啊
薛姓氏的由来 薛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八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二。
寻根溯源 薛姓来源有三:1、出自黄帝的任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通志・氏族略》等所载,黄帝之子禺阳封于任,其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其于薛国(今山东薛城),后世子孙以国为氏。2、出自妫姓。据《吴录》所载,战国时孟尝君封于薛,秦灭六国而失其祀,子孙遂为薛姓。3、他姓或他族改姓而来。A、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的复姓叱干氏改单姓薛;B、出自周文王的姬姓冯氏之后裔。唐时有薛怀义,本姓冯;C、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辽西有薛姓;D、今满、蒙、土家、朝鲜族有此姓。
得姓始祖 奚仲。薛姓出自黄帝的任姓,黄帝共有二十五子,分别得十二个姓,其中有一子名禺阳,因被封在任(今山东济宁市)而得任姓。任姓传到十二世孙奚仲,奚仲在夏禹时任车正,为车的创造者,居住在薛,称为薛侯。其后人祖已的七世孙曰成,举国迁于挚,改号为挚国。商末时,周伯季历娶挚国女大任为妻,生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到武王克商,复封为薛侯。春秋时,齐桓公称霸诸侯,惟有薛侯不从,被黜为伯爵。春秋后期,薛公子登在楚国做官,薛人迁往下邳(今江苏邳州),楚怀王赐沛地为其食邑。薛国历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战国时亡国,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薛姓。他们尊奚仲为薛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前文已述,薛姓发祥于今山东薛城,后又迁江苏邳州。有资料表明,战国时薛姓已播迁于湖北、湖南、江苏、河南、河北省境内,如薛公子登的曾孙薛倪曾为楚令尹,薛倪之孙薛鉴,为刘邦献策灭黥布,薛鉴五世孙薛广德为汉御史大夫,广德之孙薛愿,因仕宦淮阳太守而落籍当地。薛愿嫡孙薛汉之八世孙薛兰为曹操所杀,其子薛永从刘备入蜀,为蜀郡太守并落籍当地,永之子薛齐在蜀亡后降魏,拜光禄大夫,迁家于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世号“蜀薛”。薛齐为河东郡的开基始祖。薛齐的长房长孙恢号“北祖”,长房次孙雕号“南祖”,长房三孙兴号“西祖”。三国时,吴国竹邑人薛综的三个儿子(莹、孙、兼)皆为太子太傅,谓之吴国三傅,魏国薛夏为天水人,说明已有薛姓徙居今甘肃。晋永嘉之乱,河东人薛川随中原士族南渡,数传至薛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徙居福建晋安,是为入闽薛姓始祖。唐初,河南固始人薛使,随其岳父陈政率军入闽,从此定居漳州,数传至薛一平,为漳浦东山开基祖。北宋初年,歙县薛彦博迁居宜章南关(今湖南宜章县),是为湘、粤薛姓始祖。其六世孙薛前儒在元时移居广东乐昌九峰,是为乐昌九峰薛姓世祖。明初,薛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地。明清两代,薛姓渡海到台湾者,闽籍较众。此后,有的又远播海外。如今,薛姓已广布全国,其分布以江苏、山西、陕西、河北、福建等省为多,这几个地区的薛姓占到全国汉族薛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
郡望堂号 薛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河东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2、新蔡郡,治所在今河南新蔡;3、沛郡,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北;4、高平郡,晋时治所在昌邑(今山东巨野南),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山东微山县西北),北齐移治任城(今山东济宁市)。
堂号:“忠谏”、“崇礼”、“慎德”、“三凤”、“河东”、“新蔡”、“沛国”、“高平”等。
宗族特征 1、薛姓的故事广为流传,使薛姓在老百姓心中成为一个妇孺皆知的姓氏。诸如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乃至薛家媳妇樊梨花移山倒海的神通等等。2、薛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辽宁锦县薛姓一支字行为:“>>
薛姓的由来 一、姓氏源流
薛(Xuē)姓源出有三:
1、出自任姓,为黄帝之子禺阳第十二世孙奚仲之后,以国名为氏。相传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分别得十二个姓,其中一支叫禺阳的,被封于任地(约今山东省济宁),得任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通志・氏族略》等所载,黄帝之子禺阳封于任,其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其于薛国(今山东省薛城),后世子孙以国为氏。曾一度迁邳(今山东省微山西北)。奚仲十二世孙仲虺,在商汤时任左相,复居薛。其裔孙成,徙国于挚,更号挚国。商末,周伯季历娶挚国之女太任为妻,生姬昌,即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后,又封成的后裔为薛侯。春秋后期,薛国再次迁到下邳(今江苏省邳县西南)。薛国历夏、商、周三朝,共六十四世,至战国时为齐国所灭,公子登到楚国为官,因以国名为氏。
2、出自妫姓,为虞舜后裔孟尝君(田文)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吴录》所载,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父齐相田婴被齐缗王封于薛(即任姓薛国旧地),田婴死后,田文袭封,仍以薛为食邑。至秦灭六国,失封,子孙分散。西汉初,田文之孙田国、田陵到竹邑(今安徽省宿县北)居住,以封邑命氏,遂为薛氏。
3、出自他姓或他族改姓而来: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的复姓叱干氏改单姓薛。
② 出自周文王的姬姓冯氏之后裔。唐时有薛怀义,本姓冯。
③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辽西有薛姓。
④ 今满、蒙、土家、朝鲜族有此姓。
得姓始祖:奚仲。薛姓出自黄帝的任姓,黄帝共有二十五子,分别得十二个姓,其中有一子名禺阳,因被封在任(今山东济宁市)而得任姓。任姓传到十二世孙奚仲,奚仲在夏禹时任车正,为车的创造者,居住在薛,称为薛侯。其后人祖已的七世孙曰成,举国迁于挚,改号为挚国。商末时,周伯季历娶挚国女大任为妻,生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到武王克商,复封为薛侯。春秋时,齐桓公称霸诸侯,惟有薛侯不从,被黜为伯爵。春秋后期,薛公子登在楚国做官,薛人迁往下邳(今江苏邳州),楚怀王赐沛地为其食邑。薛国历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战国时亡国,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薛姓。他们尊奚仲为薛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上文已述,薛姓发祥于今山东薛城,后又迁江苏邳州。有资料表明,战国时薛姓已播迁于湖北、湖南、江苏、河南、河北省境内,如薛公子登的曾孙薛倪曾为楚令尹,薛倪之孙薛鉴,为刘邦献策灭黥布,薛鉴五世孙薛广德为汉御史大夫,广德之孙薛愿,因仕宦淮阳太守而落籍当地。薛愿嫡孙薛汉之八世孙薛兰为曹操所杀,其子薛永从刘备入蜀,为蜀郡太守并落籍当地,永之子薛齐在蜀亡后降魏,拜光禄大夫,迁家于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世号“蜀薛”。薛齐为河东郡的开基始祖。薛齐的长房长孙恢号“北祖”,长房次孙雕号“南祖”,长房三孙兴号“西祖”。三国时,吴国竹邑人薛综的三个儿子(莹、孙、兼)皆为太子太傅,谓之吴国三傅,魏国薛夏为天水人,说明已有薛姓徙居今甘肃。晋永嘉之乱,河东人薛推随中原士族南渡,数传至薛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徙居福建晋安,是为入闽薛姓始祖。唐初,河南固始人薛使,随其岳父陈政率军入闽,从此定居漳州,数传至薛一平,为漳浦东山开基祖。北宋初年,歙县薛彦博迁居宜章南关(今湖南宜章县),是为湘、粤薛姓始祖。其六世孙薛前儒在元时移居广东乐昌九峰,是为乐昌九峰薛姓世祖。明初,薛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地。明清两代,薛姓渡海到台湾者,闽籍较众。此后,有的又远播海外。如今,薛姓已广布全国,其分布以江苏、山西、陕西、河北、福建等省为多,这几个地区的薛姓占到全国汉族薛姓人口的百分之>>
薛氏全国百家姓2016人口 人口约六百七十二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42%。
薛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8位。
薛姓发源于今山东济宁、滕州,薛氏以江苏、山西、陕西、河北、福建等省为多,这几个地区的薛氏占到中国汉族薛氏人口的63%。薛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八位的大姓,人口约六百七十二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42%。
据薛氏家谱记载,薛姓发源于今山东济宁、滕州,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8位。薛氏族人已广布中国,主要集中于江苏、陕西、河南三省,其次分布于山西、河北、山东、安徽。其分布以江苏、山西、陕西、河北、福建等省为多,这几个地区的薛氏占到全国汉族薛氏人口的63%。
薛姓有三个来源:①出自任姓,为黄帝之子禺阳第十二世孙奚仲之后,以国名为氏。②出自妫姓,为虞舜后裔孟尝君(田文)之后,以封邑名为氏。③他姓或他族改姓。
薛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其中之一出自黄帝。相传,黄帝有子25人,其中的一子被赐姓任,数传至奚仲,在夏朝初年受封于薛(今山东滕县东南),子孙便在当地生息繁衍。商朝初年,奚仲裔孙仲虺任商汤左相,后被迫封为伯爵。经商至周,前后相传64世,他们一直是薛国的统治者。周朝末年,薛国被楚国灭掉,薛国贵族也从此改姓为薛。薛姓的另外一支与舜帝有关。相传舜帝裔孙陈胡公满在周初被封于陈,数传至陈完时,因国乱而出奔于齐,改姓田氏。陈完的子孙后来在齐国发展为一个强大的势力,并最终夺取吕姓齐国的天下,建田姓齐国。战国时,陈完裔孙田文(即孟尝君)任齐国宰相,因功被封于薛国故地,子孙也在薛国发展繁衍。秦灭六国时,薛国与齐国一样被秦国灭掉,孟尝君的子孙为纪念故国,从此以封国之名“薛”为姓。当今薛姓除上述两大支派外,还有其他一些影响较小的源流。其中的一些人出自历史上的鲜卑拓跋部,是由叱干氏改姓而来的。另一些出自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也冒姓薛。
薛姓发源于今山东境内,起初是沿黄河向西迁徙,分布在高平、沛国、新蔡、河东等地,后来才走出黄河流域,迁往全国的其他地方。由于早期的活动中心是高平、沛国、新蔡、河东四郡,后来尽管由四郡迁出,但为了纪念当初的居住之地,仍以四郡为郡望。直到今天,薛姓在论及血统所出时,非高平即沛国,或新蔡、河东,无不如此。
1、薛姓起源妫姓,为虞舜后裔孟尝君(田文)之后,以封邑名为氏,得姓始祖为黄帝之子禺阳第十二世孙奚仲,后人有以国名为氏。
2、源于任姓,出自黄帝之幼子禹阳在颛顼帝时的封地任,属于以居邑为氏。相传薛氏先祖最早源自古代任姓部落,是人文始祖黄帝的后裔。
3、据薛氏家谱记载,薛姓发源于今山东济宁、滕州,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8位。薛氏族人已广布中国,主要集中于江苏、陕西、河南三省,其次分布于山西、河北、山东、安徽。其分布以江苏、山西、陕西、河北、福建等省为多,这几个地区的薛氏占到全国汉族薛氏人口的64%。
知名人物薛举: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人,隋大业三年(公元617年)曾与其子仁果举兵,自称西秦霸王,据陇西之地,率众三十万,不久称帝,迁都天水。后其子继位,兵败降唐。
薛稷:蒲州汾阴人,唐朝大臣、书画家。曾官至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善画人物、鸟兽,画鹤尤为生动,时称一绝,他的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唐初四大家。
薛涛:(770-832),字洪度,一作宏度,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唐代女诗人,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父早亡,沦为歌妓。善歌舞、工诗词,曾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明人辑有《薛涛诗》。
薛薛 XUE
一、来源有三 1、出自黄帝的任姓,奚仲之后裔。相传黄帝共有25个儿子,分别得12个姓。其中有一子叫禺阳的,因被封在任(今山东省济宁市),得任姓,传至12世孙奚仲在夏禹时任车正(官名),传为车的创造者,居于薛,称薛候。春秋时,奚仲后人薛公子登在楚国作官,薛人迁往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楚怀王赐以沛地为食邑,其后以原国名"薛"为姓氏,称薛氏。 2、出自虞舜的妫姓,为孟尝君(即田文)之后裔。舜的后人有姓妫的,其后妫完出奔齐国,称陈氏,传至5世孙陈桓子,因食于田,称田和,其子孙便改姓田。其后裔田文被封于薛(今山东滕县),称薛公,号孟尝君。秦灭六国后,其后人于汉初徙竹邑,亦以薛地为氏,称薛氏。 3、由他姓或他族改姓为薛的。一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叱干氏改为单姓薛氏;二是出自周文王的姬姓冯氏之后裔,唐时有薛怀义,本姓冯,后改姓为薛;三是辽西也有薛氏。满族与朝鲜族中也有薛氏。 二、迁徙分布 战国时薛氏已播迁于今三胡北、湖南、江苏、河南、河北省境内。三国时蜀郡太守薛齐降魏,迁家于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世号"蜀薛",薛齐长子薛懿有三子:长子恢,号"北祖";次子雕,号"南祖";三子兴,号"西祖"。另外,三国时已有薛氏徙居今甘肃境内。西晋末年出现永嘉之乱,大批中原士族随晋室南渡,河东人薛推迁至江南,传至薛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徙居福建晋安。唐末,河南薛氏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自南宋开始,福建薛氏又分衍出广东海阳、五华、兴宁、梅州等支派。从清康熙时始,闽、粤薛氏陆续有迁入台湾者,此后,有的又远播海外。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忠谏堂":汉朝时候,沛人薛广德为御史大夫,敢于直谏。元帝要做楼船供自己玩乐,广德脱帽子谏阻,如果元帝不听,他打算光着头向皇帝车轮上碰。结果皇帝采纳了他的谏议。 郡望 河东郡:秦初(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夏县西北)。此之薛氏,其开基始祖为魏时光禄大夫薛齐。 新蔡郡:晋时置郡。治所在今河南新蔡县。 沛 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东汉改为国。 高平郡:因泰始元年(公元205年)改山阳郡置郡,治所在昌邑(今山东巨野南)。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微山县西北),北齐移治任城(今济宁市),隋开皇初废。 四、家乘谱牒 江苏:毗陵薛氏沙雍公支谱四卷、葛坡薛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河东薛氏宗谱前集六卷新集五卷、薛氏前谱案证四卷 浙江:会稽薛氏族谱、松鳞薛氏宗谱十六卷、李村薛氏宗谱三卷、重修宁海市门薛氏大宗谱六卷首一卷 安徽:福星薛氏家谱二卷、薛氏宗谱二卷、 福建:赤石薛氏宗谱一卷 湖南:薛氏创修族谱十一卷首二卷、薛氏家乘五卷首一卷、薛氏 四修族谱 祥符里薛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五牧薛氏宗谱十二卷 五、历史名人 大任:周文王母,有挚国女。 薛仁贵:唐朝名将。农民出身,善骑射。太宗时,应募从军,屡立战功,后又率军大败九姓突厥于天山,军中有"将军三箭定天山"的赞歌。 薛道衡:隋代名臣、著名诗人。其诗词藻华艳,多数边塞诗比较雄壮。《昔昔盐》中的"空梁落燕泥"句,为后人传诵。 薛 稷:唐朝大臣、书法家。善画人物、鸟兽,画鹤尤为生动,时称一绝。他的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并称"唐初四大家"。 薛 涛:唐朝女诗人。因家贫,沦为歌妓,善歌舞,工诗词。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 薛居正:宋代史学家,五代后唐进士。曾监修国史,开宝六年又监修《旧五代史》。 薛 丙:嘉庆时象棋名手,所编著的《心武残编》,是流传较早的一部民间局谱。
薛仁贵-》薛丁山-》薛勇-》薛骄
薛仁贵-》薛丁山-》薛猛-》薛斗
薛仁贵-》薛丁山-》薛猛-》薛云
薛仁贵-》薛丁山-》薛刚-》薛葵-》薛赞
薛仁贵-》薛丁山-》薛强-》薛蝌
薛仁贵-》薛丁山-》薛强-》薛平
薛仁贵-》薛金莲-薛云
出自他姓或他族改姓而来: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的复姓叱干氏改单姓薛。
② 出自周文王的姬姓冯氏之后裔。唐时有薛怀义,本姓冯。
③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辽西有薛姓。
④ 今满、蒙、土家、朝鲜族有此姓,客家人亦有此姓。
得姓始祖
奚仲。薛姓出自黄帝的任姓,黄帝共有二十五子,分别得十二个姓,其中有一子名禺阳,因被封在任(今山东济宁市)而得任姓。任姓传到十二世孙奚仲,奚仲在夏禹时任车正,为车的创造者,居住在薛,称为薛侯。其后人祖已的七世孙曰成,举国迁于挚,改号为挚国。商末时,周伯季历娶挚国女大任为妻,生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到武王克商,复封为薛侯。春秋时,齐桓公称霸诸侯,惟有薛侯不从,被黜为伯爵。春秋后期,薛公子登在楚国做官,薛人迁往下邳(今江苏邳州),楚怀王赐沛地为其食邑。薛国历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战国时亡国,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薛姓。他们尊奚仲为薛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上文已述,薛姓发祥于今山东薛城,后又迁江苏邳州。有资料表明,战国时薛姓已播迁于湖北、湖南、江苏、河南、河北省境内,如薛公子登的曾孙薛倪曾为楚令尹,薛倪之孙薛鉴,为刘邦献策灭黥布,薛鉴五世孙薛广德为汉御史大夫,广德之孙薛愿,因仕宦淮阳太守而落籍当地。薛愿嫡孙薛汉之八世孙薛兰为曹操所杀,其子薛永从刘备入蜀,为蜀郡太守并落籍当地,永之子薛齐在蜀亡后降魏,拜光禄大夫,迁家于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世号“蜀薛”。薛齐为河东郡的开基始祖。薛齐的长房长孙恢号“北祖”,长房次孙雕号“南祖”,长房三孙兴号“西祖”。三国时,吴国竹邑人薛综的三个儿子(莹、孙、兼)皆为太子太傅,谓之吴国三傅,魏国薛夏为天水人,说明已有薛姓徙居今甘肃。晋永嘉之乱,河东人薛推随中原士族南渡,数传至薛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徙居福建晋安,是为入闽薛姓始祖。唐初,河南固始人薛使,随其岳父陈政率军入闽,从此定居漳州,数传至薛一平,为漳浦东山开基祖。北宋初年,歙县薛彦博迁居宜章南关(今湖南宜章县),是为湘、粤薛姓始祖。其六世孙薛前儒在元时移居广东乐昌九峰,是为乐昌九峰薛姓世祖。明初,薛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地。明清两代,薛姓渡海到台湾者,闽籍较众。此后,有的又远播海外。如今,薛姓已广布全国,其分布以江苏、山西、陕西、河北、福建等省为多,这几个地区的薛姓占到全国汉族薛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薛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八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二。
吕梁薛氏族谱调查简报
本文2023-10-02 20:58:5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59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