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祖籍在哪里
金庸祖籍是婺源,链接是上饶晚报的报道:http://papersrxwwcom/srwb/html/2014-06/18/content_1339437htm,全文如下:
名人与上饶
金庸,出生于1924年,原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1948年移居香港。自20世纪50年代起,他以“金庸”为笔名,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并被改编为多部电视剧、**、广播剧热播,社会影响广泛,成为当代华人界最知名武侠小说作家之一。金庸于香港创办《明报》系列报刊,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不过,很多人也许不知道,金庸的祖籍和上饶有着密切的关系——
浙江海宁查氏根在婺源
金庸对婺源故里认同与关注
上世纪90年代,在海外查氏后裔的推动下,浙江海宁查氏有了重修家谱的动议。在整理查阅祖宗纂修的《海宁查氏族谱》时,发现海宁查氏始祖查瑜是从安徽婺源(今属江西)迁来的,便发函与婺源的查氏联系。
海宁查氏的寻根,得到婺源查氏的积极回应。《婺源查氏宗谱》记载:“查姓,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北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3年),查文徵隐居婺源城西查公山,他是婺源查氏一世祖。十八世查瑜于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偕妻儿等翻过村北浙岭,来到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里龙山查家桥,查瑜是海宁查氏一世祖。”由此,婺源查氏与海宁查氏一脉相连。
婺源查氏家族是“文宦世家”。始祖查文徵,字希音,南唐时经科举入仕,为寿州六安令,后任南唐宣歙观察使。963年,50岁的查文徵辞官,自休宁隐居于婺源县城西郊廖坞(后称查公山),在此建房安家,并设立“山房道院”,与县令廖平及社会名流修德讲学,终老于此,死后与夫人赵氏合葬于查公山。其墓地所在史称:“日上千人朝拜(对岸每日均有诸多妇人跪在河滩溪埠浣衣洗菜),夜里万家灯火(众多船只停泊在河湾,通宵亮着灯火)。”
查文徵的儿子查元修,初仕南唐,后归宋,袭父宦荫,授宋太常寺太祝。相传查元修在卜居婺源时梦神人语:“见凤而止,遇凰而住。”宋乾德二年(964年),他来到婺北的浙源凤山双路口,问当地人地名,当村人说:“这里是凤凰山。”查元修一听,这地名,既有凤又有凰,遂由婺源县城西效迁居于凤山铸炉坦(今婺源浙源乡查村,浙源中学址)。查元修的两个儿子查甄、查陶均走上科甲之途。长子查甄为宋大理寺评事,次子查陶官至工部尚书。查甄因无嗣,将休宁文徽公之孙查道的第三个儿子查永之(字允言),承继为嗣,查永之曾任福建尤溪知县。
婺源查氏十七世查瑜,为避兵乱,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翻过浙岭,经率水、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水路,直至槜李(即今日之嘉兴),最后定居于海宁园花里(袁花)龙山东南之古朴桥(后人称查家桥),为海宁查氏始祖,由此展开了海宁查氏家族辉煌的历史长卷。
2005年4月1日,散居在嘉兴、海宁等地的查姓家族代表共21人,乘车来到故里婺源,探访了婺源查氏一世祖查文徵曾经隐居的婺源城西查公山及其墓,拜访了位于浙源凤山村的查氏宗祠。凤山村的查氏宗祠为清康熙三年(1664年)始创,祭祀婺源查氏始祖文徵公,当时题名为“孝义祠”,规模不大。1892年,在查氏后裔查允兹、查仲兹、查启明等提议下扩建了查氏宗祠,于1898年建成,现保存较为完好,已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2006年4月21日《杭州日报》“金庸力荐少女漫画家当韦小宝老婆”的新闻中报道:
“2006年4月,19岁少女漫画家周洁在带着自己参与创作的《天龙八部》漫画书前往香港拜会金庸时,被金庸意外相中,力邀她出演张纪中导演的《鹿鼎记》中韦小宝的老婆。当周洁出现在金庸270度海景的大办公室里时,‘金大侠’眼前一亮,对着周洁问长问短,当得知周洁是江西人时,金庸马上和周洁认起了同乡,‘大家知道我出生在浙江海宁,但没多少人知道我的祖籍是江西婺源。今天也算是透个小秘密。’”
由于种种原因,金庸先生没有亲自到过婺源,但从这些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金庸先生对婺源故里的认同与关注。(吴精通)
金庸:我的祖籍是婺源
金庸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新伟村,那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属于海宁查氏宗族。金庸对海宁查氏宗族的渊源很感兴趣,也在收集查找这方面的资料。
婺源凤山村的查传宦于1994年5月,向在香港的金庸先生寄送了婺源查氏宗谱资料。1995年2月5日,金庸先生在百忙中给查传宦先生回了信,他在信中写道:“根据长辈所言,我家的确于早年自婺源迁至浙江海宁,故我们应是本家。谢谢你向我提供查氏家族资料,望以后多联系。”
2005年2月,浙源凤山村的查治中又给香港的金庸先生寄去婺源查氏家族及婺源县情的资料。2005年8月23日,金庸让秘书李以建给查治中回了信,信中写道:“查良镛先生衷心祝愿婺源繁荣昌盛,凤山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2005年2月,《环球》杂志驻香港记者廖翊在《金庸:知识分子要有入世精神,我一生都在学以致用》访谈中写道:
“府上哪里?”金庸问记者。
“江西吉安。”
“那可是名人荟萃之地啊!文天祥、欧阳修、杨万里、刘辰翁、解缙……江西自古地灵人杰,唐宋八大家,江西占了三席。”金庸如数家珍。
“我和你算得上老乡——我的祖籍是江西婺源,后来才迁到浙江海宁的。”这是记者第一次听说,十分惊讶。
“日本侵华时,我和家人南下逃亡,从金华进入江西上饶、吉安、瑞金、赣州;然后到了广东,虽然当时年纪不大,但战乱中途经江西的经历,记忆犹新。”
金庸说,很想回江西看看。
2005年,应婺源大鄣山卧龙谷景区开发者的邀请,金庸欣然为景区题字,表达了对故里婺源旅游开发的支持。
金庸为婺源大鄣山卧龙谷景区题字
2005年,海宁查氏族人到婺源寻根
在今天的四川汉族地区,如果你去访问一些老人,问他祖籍何在,十有八九会是同样的回答:"我家祖辈是湖广填四川迁进来的。"如再问从何处迁来往往仍是同样的回答:"湖北麻城孝感乡。"如继续问:"你是否知道为什么你们的祖辈会有湖广填四川的行动呢"往往还是同样的回答:"八大王剿四川嘛!"由是可知,大多四川人都认为境内的汉族人的祖辈都不是四川土著,而是从湖广迁入的。而迁入的原因又是因为八大王即明末农民战争时张献忠(张献忠起义不久,即以八大王为称)剿四川。这种说法的影响很广很深。
"湖广填四川"这一历史过程确实是存在过的,这是在元代末年、明代初年、清代初年连续进行的长期的移民运动。民间的有关传说较之历史的真实有明显的扩大与渲染,也有一定的偏差。"张献忠剿四川"这一历史事件也是发生过的,民间的传说较之历史事实有失误,也有一些歪曲。参见袁庭栋:《张献忠论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如果把这些偏差或失误排开,就可见到所谓"湖广填四川"原来是连续进行了多年的人口与文化的大融合,对巴蜀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唐代的巴蜀地区在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居于最前列。到了宋代,其经济文化的发展仍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之中,特别是南宋时期,巴蜀地区的人口占整个南宋的232%,可是其财赋收入却占整个南宋1/3,供应的军粮也占1/3,是南宋坚持抗战的主要经济基地,乃至有"蜀亡则宋亡"之叹。
可是,在巴蜀军民尽最大努力坚持了长期的抗金战争,终于取得了使金兵未能进入四川盆地的巨大胜利之后,又坚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抗蒙战争。这场战争基本上是在盆地内部进行的。蒙古军先后曾三入成都,而蒙古大汗蒙哥也被击伤而死于钓鱼城下。长期的拉锯战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损失。从整个四川地区来看,以至有"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虞集:《史氏程夫人墓志铭》,见《道园学古录》卷二〇)的记载。这些文字难免有某些渲染夸张的成分,但经济极度残破,人口急剧锐减则是无可怀疑的事实。因为在近50年的拉锯战中,除了战火的破坏,还有长期战事带来的农业生产的凋残而严重缺粮,"沃野千里,荡然无民,离居四方,靡有定所,耕畴不辟,堰务不修,秋不得收,春不得种"(见上引吴昌裔疏),这是当时必然存在的现实。此外,宋朝官军中也有不少军队在战乱中趁火打劫,残害百姓,或"剽掠于民财",或"焚毁于仕族",以至"骚动惨于敌祸,……故田里有内敌甚于外敌之谣,此害非一日矣"(吴昌裔:《论救蜀四事疏》)。这些记载都出于当时的蜀人笔下,应当是可信的。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元代巴蜀地区的人口锐减到不足南宋时期的十分之一,具体数字见前《民族与人口》一章。
面对宋元之际巴蜀地区如此严重的残破局面,元代的统治者除了实行屯田用以保证军粮的基本需求之外,没有采取由官方出面组织移民的措施。没有劳动力,生产就不可能恢复。所以,在元代的将近100年间,巴蜀的经济一直未能得到较明显的恢复。根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一书的统计材料,四川行省在元代向中央政府所上交的赋税收入,在全国10个非少数民族省区中居于倒数第三,仅占全国岁入的096%。此外,据《元史·食货志》的资料,四川行省在各省区之中,酒税占倒数第三,醋税占倒数第一,商税占倒数第三。这种情况较之南宋时期占整个南宋王朝岁入大约三分之一的地位,简直是降到不能再降了。
元代末年,红巾军农民大起义的烈火四处燃烧,原来属于徐寿辉部下的明玉珍率军攻入巴蜀,以后在重庆自称陇蜀王,再改元称帝。明玉珍是湖广随州(今湖北随县)人,他的军队也基本上是湖北地区的农民。明玉珍不仅带来十几万军队,也有大量少田缺地的农民随之进入人少地广的巴蜀地区开垦务农。这应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开始。如吴宽在《刘氏族谱序》中所说:"元季大乱,湖湘之人往往相携入蜀"(见《匏翁家藏集》卷四)。明玉珍的"大夏"政权只存在了两世9年,就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统一。明代初年,湖广地区的移民继续大量入川,到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川人口就上升到146万,外地移民,特别是湖广移民占了这一时期所增加人口的主要部分。正如光绪《潼川府志》卷五所载明人王维贤《九贤祠记》所说:"元法,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格者,必尽屠之。蜀人如余玠、杨立诸公坚守不下,故川中受祸独惨。明初,中江县开设,土著人户业七八家,余皆自别省流来者。"这些移民,不久也就成为四川人。
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曾在一篇奏疏中记录了蜀中父老的一段回顾:"查川省孑遗,祖籍多系湖广人氏。访问乡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难,亦必至有土无人,无奈迁外省人民填实地方。"(《明清史料丙编》第十本康熙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户部题本》)所谓"湖广填四川"这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就是这样开始,而在元末明初进入了第一个高潮。
所谓"湖广",包括今湖北与湖南,而湖北的麻城与孝感县籍的又占第一位,估计这一地区是清初大规模移民入川时的重要的中转站(我的祖父对我说过,我家也是从"麻城县孝感乡"迁来的。在蜀中老人口中与民间文学中,几乎都将麻城与孝感二县误为"麻城县孝感乡",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胡昭曦根据部分地方志和家谱中所载的716户人家的有关资料统计,元末以前即已居于蜀中的只有65家,仅占9%。在清代以前迁入的220家中,湖广籍就有171家,占777%。其中湖北麻城又有151家,占湖广籍的883%。在清代以前迁入的移民中,大多是元末明初迁入的,如从现存家谱的资料统计,清以前迁入者共58家,其中在元末明初迁入的有40家,占69%。见胡昭曦:《张献忠屠蜀考辨-兼析湖广填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多年来,我曾注意过明清时期若干知名人士的祖籍,如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明代著名诗人张佳胤,清代著名经学家廖平,自贡盐业界最大的盐业经营者王三畏、李四友,五通桥盐业界最大的盐业经营者吴金三等,他们的先辈都是在元末明初"湖广填四川"过程中举家入蜀的。
元末明初大量移民入蜀,又可以分为四类:
1红巾军农民大起义开始之后,湖北地区若干家资较丰者(包括一些蒙古族)纷纷"避难入蜀"。
2如上所述,明玉珍率领大批湖北军民入蜀。当朱元璋的军队攻占湖北之时与之后,若干原来红巾军旧部或与红巾军有联系的人,为了逃避朱元璋部下的打击,也纷纷逃奔巴蜀境内的明氏"大夏"政权,求得保护。
3朱元璋派汤和率大军由湖北攻入巴蜀,派傅友德由陕西攻入巴蜀,以后驻在四川也就成了巴蜀人。
4明代初年,为了控制巴蜀局势,若干官兵被留居巴蜀。鉴于巴蜀地区人少地多,急待垦殖,所以明中央有意安排邻近巴蜀的湖广移民入蜀,这是整个元末明初"湖广填四川"中的主要部分,所以在现存的很多家谱族谱中,都记载着先世在明初洪武年间是如何"奉旨入蜀"的经历。
以上,就是元末明初"湖广填四川"的大致情况。
由于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由于明代前期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所以经济有一定的恢复,人口也有所增加,然而,明代的巴蜀经济还未完全复苏,又进入了一个比宋元之际时期更长、情况更烈的战乱与残破时期,巴蜀人民遭到了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浩劫。对于这场浩劫的存在,古今均无异词。但这场浩劫的原因,看法却各有不同。
在清代的史书中,多认为这场浩劫是因为"张献忠屠蜀",或者说"八大王剿四川"。
另一种意见认为,张献忠农民军在巴蜀与明军作战,与地主武装作战,以后又与清军作战。几年的拼死战斗中,当然要杀人;为了巩固新建的政权,镇压反抗者,当然也要杀人。但张献忠在巴蜀活动不到四年,在巴蜀地区长达80年的战乱中只占一个很短的时期,对于巴蜀地区人口锐减与生产残破,张献忠农民军不可能是主要原因。今天的史学家大多持这种看法。
明初清初巴蜀地区人口锐减的原因,既有天灾,又有人祸。
先说天灾。在明代最后的70年中,有大旱,有大水,有蝗灾,有瘟疫。如"大旱、蝗,至冬大饥,人相食,草木俱尽,道殣相望"(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七五);川南大水,"民登州堂及高阜者得免,余尽没"(《明史·五行志》)。清初又有大疫,江津地区不少地方"全村皆死"(嘉庆《江津县志》卷五)。这类记载,比比皆是。
所谓人祸,主要的不是指战场上两军的杀伤,而是指在战乱中对平民直接的屠杀和劫掠。早在明万历年间,就有土司杨应龙的叛乱,天启、崇祯年间,又有土司奢崇明的叛乱,当时"围城百日,大肆屠掠,所称沃野,已半没于荒烟茂草中矣"(康熙《成都府志》卷三五)。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李自成、张献忠军曾几度入川,最后张献忠在成都建国,农民军要镇压"乡绅"、"官员"和各种反抗者,明军要镇压各地"喜于从贼者",双方拉锯般作战十几年,也就是十几年的粮荒。张献忠摧毁了明代各级权力机构,但并未能有效地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在张献忠牺牲,农民军退走云贵之后,全省出现了十几年的权力真空,呈现出空前的无序状态,用当时人的记载,是"四方乌合之众云集成都,……互相吞并者指不胜屈。孑遗无几之民复见毙于群氛,田园荒芜,饥馑频仍,父子流离而人相食"(同上)。张献忠部退出的同时,清军又进川来。清军与残余明军和抗清武装的战火尚未完全熄灭,吴三桂叛军又与清军在四川大战,一直到康熙二十年(1680年)以后,巴蜀的战火才基本停熄。
巴蜀地区就是这样地经过了约80年的战乱加天灾,造成了人口的急剧下降,生产的极度荒残。作为历次战火中心的成都平原情况尤为恶劣,原来的繁华城市竟有虎豹栖息,以至清初的四川巡抚不能进驻成都,而驻在川北的保宁(今阆中),顺治十八年才入驻成都。至于有的县城,则到康熙年间才修造县衙。
面对四川人烟如此稀少,经济如此残破的局面,清政府不得不采取了若干相应的措施。一方面,将明代所设州县大量裁撤合并,就以过去最繁荣的成都、重庆两府为例,成都府裁撤了双流、彭县、崇宁、华阳;重庆府裁撤了大足、安居、璧山、铜梁、定远、武隆。这些县,直至康熙末年、雍正初年才陆续恢复。另一方面,就是利用行政手段,尽可能从外省移民入川。
清初的移民入川,规模大,时间长(从顺治末年开始,实际上结束于乾隆中叶,共约100年),官方措施具体。顺治十年,清政府尚未控制全川时,就宣布四川无主荒地听凭垦种,永占为业,免田赋5年,官府还设法支援耕牛种子。本省逃亡在外省,准予回籍。外省移民四川者,准予入籍。以后又以种种措施鼓励地方官招抚流民,州县官凡安插300户者,现任官提升一级,候补官授以实职。在种种措施之下,清初从今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陕西等省招来了大量移民,因为仍是以湖广地区为主,所以一般都称为"湖广填四川",这是继明代初年的移民入川之后,更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为了组织移民入川,顺治和康熙年间两度在湖广和四川地区只设一个总督,时称川湖总督,先驻湖北荆州,后驻四川重庆。
清代初年的"湖广填四川"究竟有多少人移民入川,这个数字很难估计。但从若干材料分析,在清代人口中,移民多于土著是毫无疑问的。如乾隆年间窦启瑛在《四川通志·序》中说:"其民则鲜土著,率多湖广、陕西、江西、广东等处迁居之人,以及四方之商贾,俗尚不同,情性亦异。"当然,各县州的比例不一,成都及川西平原各县又比其他地区为高,最高者可达90%以上。如康熙《成都府志·序》说:成都府;"百十秦、晋、楚、豫中,土著仅一二人焉。"清末人傅崇榘《成都通览·成都之成都人》说:"国初乱平,各省客民相率入川,插站地土,故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也。外省人以湖广占其多数,陕西人次之。"嘉庆年间,六对山人在《锦城竹枝词》中描绘更为形象:"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初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从全省情况估计,外乡移民约占总人口的70%左右。
这样多人从外省进入四川,大量垦殖荒地,促进经济复苏,这是必然的。我们更要看到的是这样多的"士、农、工、贾、技术、胥役之类"(沈荀蔚:《蜀难叙略》)的外地人入蜀,必然将各地的生产技术、各地的先进文化带入四川。例如,在今天四川粮食作物中占很重要地位的红苕(即甘薯),就是那时从福建、广东传入的。嘉庆《资州志》卷八载:"(红苕)瘠土沙土皆可种。先是资民自闽粤来者始嗜之,今则土人多种以备荒。"又如四川的主要经济作物烟叶,也是清初传入的。如川大图书馆藏《重修傅氏宗谱》载:江西瑞金人傅沐荣于雍正时迁入四川金堂,"广种烟草,时蜀中未谙烟法,而满蒙八旗弁兵所必须,故一时傅姓烟草重于锦城"。我们在本书中专门论述过的今天"川味正宗"中最受赞扬的三绝:川菜、川酒、川剧,也都是在清代融合外地传入的多种成分之后发展起来的。
以上,就是巴蜀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大致情况。通过上面的论述,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湖广填四川",是由于四川地区几度人口锐减之后,从明代初年开始的,在清代初年达到高潮的大规模移民入川的一个历史过程。其结果是使四川地区接纳了大量的外地移民,其总数超过了四川本地的土著。大量移民入川既是人口的融合,也是文化的融合。这种融合促进了四川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使得四川地区清代以来经济文化的复苏和发展更加具有兼容并蓄、汇纳百川的显著特点。
战争概述:公元12世纪,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长白山一带的女真人日益强大。公元1115年,在洪雁阿骨打的领导下,女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金国,并对衰落的辽国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公元1120年至1122年,女真用两年时间攻克辽国三都,攻占辽国大部分领土,辽国政权基本崩溃。将领数量:洪雁、古达、宗干、洪雁、奇星数量:政治影响力数量:综合星数量:75战争类型:面对势战中不堪一击的契丹人,女真人毫不客气,乘势追击,一举灭辽。战争深度分析:网上流行一个笑话。一只大象和一只蚂蚁走过一座木桥,它立刻震动了木桥。蚂蚁很得意,对岸上树上的乌鸦说,你看我们兄弟俩多重啊。我们差点撞毁了这座桥。宣二年的北宋还沉浸在蚂蚁的喜悦中,因为与宋帝国对峙了近200年的辽,收了近100年北宋人的保护费,彻底垮了。当宋徽宗高兴时,他实现了他的父亲赵旭死前承诺能够回到燕山山脉。虽然他有不同的姓氏,但他可以被加冕为国王。北宋第一号军事人物宦官童贯,因在廖平立功受封广平郡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位加冕称王的宦官。与蚂蚁和大象的故事相比,童贯封王是一部颇具讽刺意味的黑色幽默。查女真的家谱,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叫素身。到了汉代,中原的人们把这群东北人叫做苦楼。在吴国和十六国时期,他们称它为布吉。当时,卜吉仁已经建立了七个强大的部落,并一度消灭了扶余国。到了唐朝的时候,史书上称他们为漠河,其中苏美漠河和黑水漠河是最强大的部落。公元698年苏漠河建立渤海王国,唐初黑水漠河依附于高句丽。后来高句丽被唐朝灭了,黑水漠河人回到了渤海国。公元926年,渤海国被繁荣的契丹国所灭,黑水漠汗人也归顺契丹人,契丹人给了他们一个新的名字:女真。契丹为了对女真进行分而治之,将居住在松花江以南的女真迁到辽阳以南,拥有辽国户口,所以称之为成年女真,而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和长白山地区,没有在辽国户口登记的女真则称为出生女真。女真出身的**10万人以上的有27部,其中完颜部落实力最强。到了公元11世纪,经过不断的部落战争和磨合,女真形成了几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对于慢慢崛起的女真族,辽国除了镇压不安分的异己之外,还采取了扶持女真族代言人,以女真治女真的策略。完颜部落有幸成为辽人选中的幸运儿。完颜世禄,完颜部落的酋长,被辽人任命为体尹,后来又做了我们的女真官。颜世禄和他的儿子洪雁古武乃利用辽人赋予的权力,将黑龙江下游的所有女真人纳入洪雁部落的统治。等到吴谷乃之子洪雁鹦哥被任命为节度使的时候,女真实际上已经是一个独立的政权,其疆域达到黑龙江北岸,东临日本海,南接鸭绿江和图们江。当然,辽人根本不想失去对女真诞生的控制,于是双方展开了控制与反控制的战争。但此时辽国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让新生的女真人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当完颜阿骨打接过生育女真人的首领的接力棒时,她最终选择了与辽人决裂,相互抗衡。洪雁A古达是洪雁古武奈的孙子,洪雁李逸博的儿子。一骨强壮,擅长射击,弓的幅度可以达到3
我内部当了领导,但是兼职辽人任命的我们时代的职位,很久没有辽人任命了。辽人的官方,洪雁阿古达,没有不想做官久了,于是第二年四月廖的任命书发出时,阿骨打把它扔进了垃圾堆。当年10月,阿骨打率2500兵攻陷宁江州,在滁河店大败辽人,吞并西安、项和宾和辽的铁力部。辽的战斗力弱,让阿骨打更加坚定了与自己分庭抗礼的决心。公元1115年正月初一,阿骨打正式称帝,改名闵,建元,接管全国。国名叫金,定都会宁。没有盛大的庆祝活动,阿古达没有他甚至没有为自己建造一座像样的宫殿。五天后,新皇帝开始了他的旅程,目标直指黄龙府驻辽。黄龙府是辽国六府之一,是辽国的军事重镇。辽朝震惊,辽天佐皇帝耶律先熙率二十万人亲征,定居于大路古城。阿骨打放弃了黄龙之围,直奔大路古城,寻求与辽军主力决战。公元1115年1月29日,辽、金两军相遇,金军与左、右、中军对峙,大败辽军,消灭辽军全部步兵。金军占领了古城大路,并于九月攻占了黄龙府。十二月,廖天佐率领辽亲自10万大军,号称70万。他来找黄,但他没有我无法站稳脚跟。然而,耶律先熙的消息夏侯_的叛乱从后方传来,耶律先熙被迫率军西进。颜阿古达没有师放开战机,引军追击,直到布达岗追上了辽军。辽师大败,尸横数千,抛去物资马匹。叶颜夕只带领几百名护卫逃命。短短一年时间,新建立的金国两次击败辽国,粉碎了辽国的进攻。洪雁阿骨打不仅要反抗辽的统治,而且要一举消灭辽。然而,天佐皇帝的失败两次征辽加速了辽国内部的政治危机,各地叛乱不断。116年正月,辽宁东京爆发渤海人高永昌叛乱,占领辽东五十余郡。一个古达人会静静地坐着看老虎打架。当高永昌和辽军双方都疲惫不堪时,金人出兵,灭了高永昌。高永昌占领的东京和辽东各郡都归徐金国所有,整个辽东半岛都归女真人所有。女真人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去北京,来到卢野阿宝记发家的皇城。面对咄咄逼人的金人,辽人把从辽东逃到关中的饥民组织起来,组建了一支三万人的愤懑军,以郭为主帅,与金人抗衡。公元1117年12月,双方主力在刺蒺藜山再次交战,辽师再次大败。辽甘六国投降金人,去北京也落入金人手中。屡战屡败后,廖无奈之下只好与媾和,希望能像北宋人用金钱换来的和平一样。经过两年多的战斗,完颜阿骨打也需要巩固地盘,安抚百姓,于是同意与辽人和谈。一边媾和,一边寻找政治盟友,期待并酝酿另一场风暴。当辽国陷入金国进攻的风暴中时,住在隔壁的北宋人非常高兴。辽与宋虽然自单源结盟以来基本没有发生大的战争,而且保持了近百年的和平,但也是友好国家。但宋辽之间的和平是以宋人的屈辱和金钱为代价的,几乎每个宋人都忘不了失去的幽云十六州。赵旭之前在宋神宗立下的遗诏
三月,在洪雁阿骨打准备对辽大、三京发动总攻的前一个月,宋金达成协议,共同灭辽:宋金联合出兵灭辽,金军出兵上京、中京,宋军取辽燕京。辽朝灭亡后,燕京一带归宋朝,其余归金朝。如果金朝占领了燕京,他们可以带走人和财产,为宋朝保住地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金人继承了辽人的权利,接受了宋人之前给辽人的50万。在这个协议达成之前,有识之士也提出,此时辽弱金强,宋与辽关系冷淡,加入金无疑是自取灭亡。但此时的求爱,以蔡京、童贯等奸臣为主。在封王异姓的吸引下,蔡、童变成了热情的好战分子,而性急的也站在了好战分子一边,最终达成了宋金联盟。宋金达成协议后,完颜阿骨打结束了与辽人的无聊谈判。公元1120年4月,洪雁阿骨打率领大军,分三路向上京、辽进军。5月,三路大军在青牛川会师,以一昼夜650里的雷霆速度到达上京。留在辽上京的拓跋嘉,没有经过很大抵抗就投降了开城。第二年,辽国又发生了一次大的内乱,辽国的贵族纷纷投奔徐进。阿骨打再攻辽,以弟高为主帅,子为副帅,剑指辽国仲景。正月十三日,金军占领了北京外围的高州、周恩、回纥等地。正月十五,金兵进京,辽军不战而溃,徐进占领北京。金军再接再厉,高延鸿和洪雁韩综率军追击逃往西京的辽天佐皇帝卢野颜夕。金兵的前锋部队快速行进,在白水罗追到辽帝,大败辽帝美国警卫部队的三倍。卢野颜夕逃到大漠夹石。大部分军队直奔西京,而辽西留在苏静,但很快就叛乱了。追击天佐皇帝但被退回的洪雁韩综再次进攻西京,西京重新落入金人手中。至此,辽国的五都、四都已落入金人手中,只剩下宋金盟约规定的被宋人征服的南京幽州。洪雁古达没有不要试图进攻南京幽州,那是在盟约中留给宋军的。他专注于打扫战场,收拾战利品,摆平地面。同时也借此观察宋军的战斗力,事实上宋人并没有加入金人灭辽之战。120年11月,方腊在浙皖两省起事,声势浩大,童贯不得不率领15万大军镇压方腊。后来,当我看到晋人当我看到辽国的胜利时,我又嫉妒了,害怕所有的好东西都被金国的人拿走。公元1122年5月,宋朝派钟士道、辛兴宗攻打辽国。辽军虽然在游牧民族面前不堪一击,瘦瘦的骆驼比马大,但对付毫无战斗力的宋军还是绰绰有余的。种师道和辛兴宗分别在白沟和樊村被辽将军耶律大石和萧干击败。十月,宋廷命令刘彦卿派十万大军出雄州,再次进攻燕京。在白沟,他被廖小甘再来,退兵关不住基地。正在向宋军投降的辽国药师率六千骑趁着燕京空虚进入燕京,在燕京城烧杀抢掠,但是刘彦卿美军还没有到达,就被辽人赶出去了。然而,驻扎在卢沟的刘彦卿被切断了粮食供应,仓惶逃离。宋军两次进攻燕京,都以失败告终。宋军的教练童贯不得不请任堇来
与只知道风流韵事的风流才子宋会赵霁和辽天佐皇帝卢野颜夕相比,洪雁阿古达的身材比较英气。辽朝后的第二年,洪雁阿古达去世,他把南下中原的使命交给了自己的兄弟和子女。战争猜想:宋金海上结盟被历史证明是北宋为自己挖的坟墓,葬送了宋朝半壁江山,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如果宋帝国当初选择了联辽抗金,历史轨迹会改变吗?当女真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并以一种毁灭性的力量吞噬了辽国的时候,我们依稀记得两百年前一样坚韧的契丹人。是什么让这个民族失去了基本的战斗力?只能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种永恒的智慧。
应该是“湖广填四川”。
在今天的四川汉族地区,如果你去访问一些老人,问他祖籍何在,十有八九会是同样的回答:"我家祖辈是湖广填四川迁进来的。"如再问从何处迁来往往仍是同样的回答:"湖北麻城孝感乡。"如继续问:"你是否知道为什么你们的祖辈会有湖广填四川的行动呢"往往还是同样的回答:"八大王剿四川嘛!"由是可知,大多四川人都认为境内的汉族人的祖辈都不是四川土著,而是从湖广迁入的。而迁入的原因又是因为八大王即明末农民战争时张献忠(张献忠起义不久,即以八大王为称)剿四川。这种说法的影响很广很深。
"湖广填四川"这一历史过程确实是存在过的,这是在元代末年、明代初年、清代初年连续进行的长期的移民运动。民间的有关传说较之历史的真实有明显的扩大与渲染,也有一定的偏差。"张献忠剿四川"这一历史事件也是发生过的,民间的传说较之历史事实有失误,也有一些歪曲。参见袁庭栋:《张献忠论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如果把这些偏差或失误排开,就可见到所谓"湖广填四川"原来是连续进行了多年的人口与文化的大融合,对巴蜀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唐代的巴蜀地区在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居于最前列。到了宋代,其经济文化的发展仍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之中,特别是南宋时期,巴蜀地区的人口占整个南宋的232%,可是其财赋收入却占整个南宋1/3,供应的军粮也占1/3,是南宋坚持抗战的主要经济基地,乃至有"蜀亡则宋亡"之叹。
可是,在巴蜀军民尽最大努力坚持了长期的抗金战争,终于取得了使金兵未能进入四川盆地的巨大胜利之后,又坚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抗蒙战争。这场战争基本上是在盆地内部进行的。蒙古军先后曾三入成都,而蒙古大汗蒙哥也被击伤而于钓鱼城下。长期的拉锯战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损失。从整个四川地区来看,以至有"蜀人受祸惨甚,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虞集:《史氏程夫人墓志铭》,见《道园学古录》卷二〇)的记载。这些文字难免有某些渲染夸张的成分,但经济极度残破,人口急剧锐减则是无可怀疑的事实。因为在近50年的拉锯战中,除了战火的破坏,还有长期战事带来的农业生产的凋残而严重缺粮,"沃野千里,荡然无民,离居四方,靡有定所,耕畴不辟,堰务不修,秋不得收,春不得种"(见上引吴昌裔疏),这是当时必然存在的现实。此外,宋朝官军中也有不少军队在战乱中趁火打劫,残害百姓,或"剽掠于民财",或"焚毁于仕族",以至"骚动惨于敌祸,……故田里有内敌甚于外敌之谣,此害非一日矣"(吴昌裔:《论救蜀四事疏》)。这些记载都出于当时的蜀人笔下,应当是可信的。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元代巴蜀地区的人口锐减到不足南宋时期的十分之一,具体数字见前《民族与人口》一章。
面对宋元之际巴蜀地区如此严重的残破局面,元代的统治者除了实行屯田用以保证军粮的基本需求之外,没有采取由官方出面组织移民的措施。没有劳动力,生产就不可能恢复。所以,在元代的将近100年间,巴蜀的经济一直未能得到较明显的恢复。根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一书的统计材料,四川行省在元代向中央政府所上交的赋税收入,在全国10个非少数民族省区中居于倒数第三,仅占全国岁入的096%。此外,据《元史·食货志》的资料,四川行省在各省区之中,酒税占倒数第三,醋税占倒数第一,商税占倒数第三。这种情况较之南宋时期占整个南宋王朝岁入大约三分之一的地位,简直是降到不能再降了。
元代末年,红巾军农民大起义的烈火四处燃烧,原来属于徐寿辉部下的明玉珍率军攻入巴蜀,以后在重庆自称陇蜀王,再改元称帝。明玉珍是湖广随州(今湖北随县)人,他的军队也基本上是湖北地区的农民。明玉珍不仅带来十几万军队,也有大量少田缺地的农民随之进入人少地广的巴蜀地区开垦务农。这应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开始。如吴宽在《刘氏族谱序》中所说:"元季大乱,湖湘之人往往相携入蜀"(见《匏翁家藏集》卷四)。明玉珍的"大夏"政权只存在了两世9年,就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统一。明代初年,湖广地区的移民继续大量入川,到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川人口就上升到146万,外地移民,特别是湖广移民占了这一时期所增加人口的主要部分。正如光绪《潼川府志》卷五所载明人王维贤《九贤祠记》所说:"元法,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格者,必尽屠之。蜀人如余玠、杨立诸公坚守不下,故川中受祸独惨。明初,中江县开设,土著人户业七八家,余皆自别省流来者。"这些移民,不久也就成为四川人。
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曾在一篇奏疏中记录了蜀中父老的一段回顾:"查川省孑遗,祖籍多系湖广人氏。访问乡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难,亦必至有土无人,无奈迁外省人民填实地方。"(《明清史料丙编》第十本康熙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户部题本》)所谓"湖广填四川"这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就是这样开始,而在元末明初进入了第一个高潮。
所谓"湖广",包括今湖北与湖南,而湖北的麻城与孝感县籍的又占第一位,估计这一地区是清初大规模移民入川时的重要的中转站(我的祖父对我说过,我家也是从"麻城县孝感乡"迁来的。在蜀中老人口中与民间文学中,几乎都将麻城与孝感二县误为"麻城县孝感乡",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胡昭曦根据部分地方志和家谱中所载的716户人家的有关资料统计,元末以前即已居于蜀中的只有65家,仅占9%。在清代以前迁入的220家中,湖广籍就有171家,占777%。其中湖北麻城又有151家,占湖广籍的883%。在清代以前迁入的移民中,大多是元末明初迁入的,如从现存家谱的资料统计,清以前迁入者共58家,其中在元末明初迁入的有40家,占69%。见胡昭曦:《张献忠屠蜀考辨-兼析湖广填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多年来,我曾注意过明清时期若干知名人士的祖籍,如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明代著名诗人张佳胤,清代著名经学家廖平,自贡盐业界最大的盐业经营者王三畏、李四友,五通桥盐业界最大的盐业经营者吴金三等,他们的先辈都是在元末明初"湖广填四川"过程中举家入蜀的。
元末明初大量移民入蜀,又可以分为四类:
1红巾军农民大起义开始之后,湖北地区若干家资较丰者(包括一些蒙古族)纷纷"避难入蜀"。
2如上所述,明玉珍率领大批湖北军民入蜀。当朱元璋的军队攻占湖北之时与之后,若干原来红巾军旧部或与红巾军有联系的人,为了逃避朱元璋部下的打击,也纷纷逃奔巴蜀境内的明氏"大夏"政权,求得保护。
3朱元璋派汤和率大军由湖北攻入巴蜀,派傅友德由陕西攻入巴蜀,以后驻在四川也就成了巴蜀人。
4明代初年,为了控制巴蜀局势,若干官兵被留居巴蜀。鉴于巴蜀地区人少地多,急待垦殖,所以明中央有意安排邻近巴蜀的湖广移民入蜀,这是整个元末明初"湖广填四川"中的主要部分,所以在现存的很多家谱族谱中,都记载着先世在明初洪武年间是如何"奉旨入蜀"的经历。
以上,就是元末明初"湖广填四川"的大致情况。
由于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由于明代前期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所以经济有一定的恢复,人口也有所增加,然而,明代的巴蜀经济还未完全复苏,又进入了一个比宋元之际时期更长、情况更烈的战乱与残破时期,巴蜀人民遭到了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浩劫。对于这场浩劫的存在,古今均无异词。但这场浩劫的原因,看法却各有不同。
在清代的史书中,多认为这场浩劫是因为"张献忠屠蜀",或者说"八大王剿四川"。
另一种意见认为,张献忠农民军在巴蜀与明军作战,与地主武装作战,以后又与清军作战。几年的拼战斗中,当然要杀人;为了巩固新建的政权,镇压反抗者,当然也要杀人。但张献忠在巴蜀活动不到四年,在巴蜀地区长达80年的战乱中只占一个很短的时期,对于巴蜀地区人口锐减与生产残破,张献忠农民军不可能是主要原因。今天的史学家大多持这种看法。
明初清初巴蜀地区人口锐减的原因,既有天灾,又有人祸。
先说天灾。在明代最后的70年中,有大旱,有大水,有蝗灾,有瘟疫。如"大旱、蝗,至冬大饥,人相食,草木俱尽,道殣相望"(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七五);川南大水,"民登州堂及高阜者得免,余尽没"(《明史·五行志》)。清初又有大疫,江津地区不少地方"全村皆"(嘉庆《江津县志》卷五)。这类记载,比比皆是。
所谓人祸,主要的不是指战场上两军的杀伤,而是指在战乱中对平民直接的屠杀和劫掠。早在明万历年间,就有土司杨应龙的叛乱,天启、崇祯年间,又有土司奢崇明的叛乱,当时"围城百日,大肆屠掠,所称沃野,已半没于荒烟茂草中矣"(康熙《成都府志》卷三五)。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李自成、张献忠军曾几度入川,最后张献忠在成都建国,农民军要镇压"乡绅"、"官员"和各种反抗者,明军要镇压各地"喜于从贼者",双方拉锯般作战十几年,也就是十几年的粮荒。张献忠摧毁了明代各级权力机构,但并未能有效地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在张献忠牺牲,农民军退走云贵之后,全省出现了十几年的权力真空,呈现出空前的无序状态,用当时人的记载,是"四方乌合之众云集成都,……互相吞并者指不胜屈。孑遗无几之民复见毙于群氛,田园荒芜,饥馑频仍,父子流离而人相食"(同上)。张献忠部退出的同时,清军又进川来。清军与残余明军和抗清武装的战火尚未完全熄灭,吴三桂叛军又与清军在四川大战,一直到康熙二十年(1680年)以后,巴蜀的战火才基本停熄。
巴蜀地区就是这样地经过了约80年的战乱加天灾,造成了人口的急剧下降,生产的极度荒残。作为历次战火中心的成都平原情况尤为恶劣,原来的繁华城市竟有虎豹栖息,以至清初的四川巡抚不能进驻成都,而驻在川北的保宁(今阆中),顺治十八年才入驻成都。至于有的县城,则到康熙年间才修造县衙。
面对四川人烟如此稀少,经济如此残破的局面,清政府不得不采取了若干相应的措施。一方面,将明代所设州县大量裁撤合并,就以过去最繁荣的成都、重庆两府为例,成都府裁撤了双流、彭县、崇宁、华阳;重庆府裁撤了大足、安居、璧山、铜梁、定远、武隆。这些县,直至康熙末年、雍正初年才陆续恢复。另一方面,就是利用行政手段,尽可能从外省移民入川。
清初的移民入川,规模大,时间长(从顺治末年开始,实际上结束于乾隆中叶,共约100年),官方措施具体。顺治十年,清政府尚未控制全川时,就宣布四川无主荒地听凭垦种,永占为业,免田赋5年,官府还设法支援耕牛种子。本省逃亡在外省,准予回籍。外省移民四川者,准予入籍。以后又以种种措施鼓励地方官招抚流民,州县官凡安插300户者,现任官提升一级,候补官授以实职。在种种措施之下,清初从今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陕西等省招来了大量移民,因为仍是以湖广地区为主,所以一般都称为"湖广填四川",这是继明代初年的移民入川之后,更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为了组织移民入川,顺治和康熙年间两度在湖广和四川地区只设一个总督,时称川湖总督,先驻湖北荆州,后驻四川重庆。
清代初年的"湖广填四川"究竟有多少人移民入川,这个数字很难估计。但从若干材料分析,在清代人口中,移民多于土著是毫无疑问的。如乾隆年间窦启瑛在《四川通志·序》中说:"其民则鲜土著,率多湖广、陕西、江西、广东等处迁居之人,以及四方之商贾,俗尚不同,情性亦异。"当然,各县州的比例不一,成都及川西平原各县又比其他地区为高,最高者可达90%以上。如康熙《成都府志·序》说:成都府;"百十秦、晋、楚、豫中,土著仅一二人焉。"清末人傅崇榘《成都通览·成都之成都人》说:"国初乱平,各省客民相率入川,插站地土,故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也。外省人以湖广占其多数,陕西人次之。"嘉庆年间,六对山人在《锦城竹枝词》中描绘更为形象:"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初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从全省情况估计,外乡移民约占总人口的70%左右。
这样多人从外省进入四川,大量垦殖荒地,促进经济复苏,这是必然的。我们更要看到的是这样多的"士、农、工、贾、技术、胥役之类"(沈荀蔚:《蜀难叙略》)的外地人入蜀,必然将各地的生产技术、各地的先进文化带入四川。例如,在今天四川粮食作物中占很重要地位的红苕(即甘薯),就是那时从福建、广东传入的。嘉庆《资州志》卷八载:"(红苕)瘠土沙土皆可种。先是资民自闽粤来者始嗜之,今则土人多种以备荒。"又如四川的主要经济作物烟叶,也是清初传入的。如川大图书馆藏《重修傅氏宗谱》载:江西瑞金人傅沐荣于雍正时迁入四川金堂,"广种烟草,时蜀中未谙烟法,而满蒙八旗弁兵所必须,故一时傅姓烟草重于锦城"。我们在本书中专门论述过的今天"川味正宗"中最受赞扬的三绝:川菜、川酒、川剧,也都是在清代融合外地传入的多种成分之后发展起来的。
以上,就是巴蜀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大致情况。通过上面的论述,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湖广填四川",是由于四川地区几度人口锐减之后,从明代初年开始的,在清代初年达到高潮的大规模移民入川的一个历史过程。其结果是使四川地区接纳了大量的外地移民,其总数超过了四川本地的土著。大量移民入川既是人口的融合,也是文化的融合。这种融合促进了四川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使得四川地区清代以来经济文化的复苏和发展更加具有兼容并蓄、汇纳百川的显著特点。
这个 本人找不到 如果你真的想知道最好去政府查一下、、
只 知道、
在今天的四川汉族地区,如果你去访问一些老人,问他祖籍何在,十有八九会是同样的回答:"我家祖辈是湖广填四川迁进来的。"如再问从何处迁来往往仍是同样的回答:"湖北麻城孝感乡。"如继续问:"你是否知道为什么你们的祖辈会有湖广填四川的行动呢"往往还是同样的回答:"八大王剿四川嘛!"由是可知,大多四川人都认为境内的汉族人的祖辈都不是四川土著,而是从湖广迁入的。而迁入的原因又是因为八大王即明末农民战争时张献忠(张献忠起义不久,即以八大王为称)剿四川。这种说法的影响很广很深。
"湖广填四川"这一历史过程确实是存在过的,这是在元代末年、明代初年、清代初年连续进行的长期的移民运动。民间的有关传说较之历史的真实有明显的扩大与渲染,也有一定的偏差。"张献忠剿四川"这一历史事件也是发生过的,民间的传说较之历史事实有失误,也有一些歪曲。参见袁庭栋:《张献忠论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如果把这些偏差或失误排开,就可见到所谓"湖广填四川"原来是连续进行了多年的人口与文化的大融合,对巴蜀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唐代的巴蜀地区在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居于最前列。到了宋代,其经济文化的发展仍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之中,特别是南宋时期,巴蜀地区的人口占整个南宋的232%,可是其财赋收入却占整个南宋1/3,供应的军粮也占1/3,是南宋坚持抗战的主要经济基地,乃至有"蜀亡则宋亡"之叹。
可是,在巴蜀军民尽最大努力坚持了长期的抗金战争,终于取得了使金兵未能进入四川盆地的巨大胜利之后,又坚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抗蒙战争。这场战争基本上是在盆地内部进行的。蒙古军先后曾三入成都,而蒙古大汗蒙哥也被击伤而死于钓鱼城下。长期的拉锯战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损失。从整个四川地区来看,以至有"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虞集:《史氏程夫人墓志铭》,见《道园学古录》卷二〇)的记载。这些文字难免有某些渲染夸张的成分,但经济极度残破,人口急剧锐减则是无可怀疑的事实。因为在近50年的拉锯战中,除了战火的破坏,还有长期战事带来的农业生产的凋残而严重缺粮,"沃野千里,荡然无民,离居四方,靡有定所,耕畴不辟,堰务不修,秋不得收,春不得种"(见上引吴昌裔疏),这是当时必然存在的现实。此外,宋朝官军中也有不少军队在战乱中趁火打劫,残害百姓,或"剽掠于民财",或"焚毁于仕族",以至"骚动惨于敌祸,……故田里有内敌甚于外敌之谣,此害非一日矣"(吴昌裔:《论救蜀四事疏》)。这些记载都出于当时的蜀人笔下,应当是可信的。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元代巴蜀地区的人口锐减到不足南宋时期的十分之一,具体数字见前《民族与人口》一章。
面对宋元之际巴蜀地区如此严重的残破局面,元代的统治者除了实行屯田用以保证军粮的基本需求之外,没有采取由官方出面组织移民的措施。没有劳动力,生产就不可能恢复。所以,在元代的将近100年间,巴蜀的经济一直未能得到较明显的恢复。根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一书的统计材料,四川行省在元代向中央政府所上交的赋税收入,在全国10个非少数民族省区中居于倒数第三,仅占全国岁入的096%。此外,据《元史·食货志》的资料,四川行省在各省区之中,酒税占倒数第三,醋税占倒数第一,商税占倒数第三。这种情况较之南宋时期占整个南宋王朝岁入大约三分之一的地位,简直是降到不能再降了。
元代末年,红巾军农民大起义的烈火四处燃烧,原来属于徐寿辉部下的明玉珍率军攻入巴蜀,以后在重庆自称陇蜀王,再改元称帝。明玉珍是湖广随州(今湖北随县)人,他的军队也基本上是湖北地区的农民。明玉珍不仅带来十几万军队,也有大量少田缺地的农民随之进入人少地广的巴蜀地区开垦务农。这应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开始。如吴宽在《刘氏族谱序》中所说:"元季大乱,湖湘之人往往相携入蜀"(见《匏翁家藏集》卷四)。明玉珍的"大夏"政权只存在了两世9年,就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统一。明代初年,湖广地区的移民继续大量入川,到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川人口就上升到146万,外地移民,特别是湖广移民占了这一时期所增加人口的主要部分。正如光绪《潼川府志》卷五所载明人王维贤《九贤祠记》所说:"元法,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格者,必尽屠之。蜀人如余玠、杨立诸公坚守不下,故川中受祸独惨。明初,中江县开设,土著人户业七八家,余皆自别省流来者。"这些移民,不久也就成为四川人。
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曾在一篇奏疏中记录了蜀中父老的一段回顾:"查川省孑遗,祖籍多系湖广人氏。访问乡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难,亦必至有土无人,无奈迁外省人民填实地方。"(《明清史料丙编》第十本康熙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户部题本》)所谓"湖广填四川"这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就是这样开始,而在元末明初进入了第一个高潮。
所谓"湖广",包括今湖北与湖南,而湖北的麻城与孝感县籍的又占第一位,估计这一地区是清初大规模移民入川时的重要的中转站(我的祖父对我说过,我家也是从"麻城县孝感乡"迁来的。在蜀中老人口中与民间文学中,几乎都将麻城与孝感二县误为"麻城县孝感乡",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胡昭曦根据部分地方志和家谱中所载的716户人家的有关资料统计,元末以前即已居于蜀中的只有65家,仅占9%。在清代以前迁入的220家中,湖广籍就有171家,占777%。其中湖北麻城又有151家,占湖广籍的883%。在清代以前迁入的移民中,大多是元末明初迁入的,如从现存家谱的资料统计,清以前迁入者共58家,其中在元末明初迁入的有40家,占69%。见胡昭曦:《张献忠屠蜀考辨-兼析湖广填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多年来,我曾注意过明清时期若干知名人士的祖籍,如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明代著名诗人张佳胤,清代著名经学家廖平,自贡盐业界最大的盐业经营者王三畏、李四友,五通桥盐业界最大的盐业经营者吴金三等,他们的先辈都是在元末明初"湖广填四川"过程中举家入蜀的。
元末明初大量移民入蜀,又可以分为四类:
1红巾军农民大起义开始之后,湖北地区若干家资较丰者(包括一些蒙古族)纷纷"避难入蜀"。
2如上所述,明玉珍率领大批湖北军民入蜀。当朱元璋的军队攻占湖北之时与之后,若干原来红巾军旧部或与红巾军有联系的人,为了逃避朱元璋部下的打击,也纷纷逃奔巴蜀境内的明氏"大夏"政权,求得保护。
3朱元璋派汤和率大军由湖北攻入巴蜀,派傅友德由陕西攻入巴蜀,以后驻在四川也就成了巴蜀人。
4明代初年,为了控制巴蜀局势,若干官兵被留居巴蜀。鉴于巴蜀地区人少地多,急待垦殖,所以明中央有意安排邻近巴蜀的湖广移民入蜀,这是整个元末明初"湖广填四川"中的主要部分,所以在现存的很多家谱族谱中,都记载着先世在明初洪武年间是如何"奉旨入蜀"的经历。
以上,就是元末明初"湖广填四川"的大致情况。
由于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由于明代前期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所以经济有一定的恢复,人口也有所增加,然而,明代的巴蜀经济还未完全复苏,又进入了一个比宋元之际时期更长、情况更烈的战乱与残破时期,巴蜀人民遭到了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浩劫。对于这场浩劫的存在,古今均无异词。但这场浩劫的原因,看法却各有不同。
在清代的史书中,多认为这场浩劫是因为"张献忠屠蜀",或者说"八大王剿四川"。
另一种意见认为,张献忠农民军在巴蜀与明军作战,与地主武装作战,以后又与清军作战。几年的拼死战斗中,当然要杀人;为了巩固新建的政权,镇压反抗者,当然也要杀人。但张献忠在巴蜀活动不到四年,在巴蜀地区长达80年的战乱中只占一个很短的时期,对于巴蜀地区人口锐减与生产残破,张献忠农民军不可能是主要原因。今天的史学家大多持这种看法。
明初清初巴蜀地区人口锐减的原因,既有天灾,又有人祸。
先说天灾。在明代最后的70年中,有大旱,有大水,有蝗灾,有瘟疫。如"大旱、蝗,至冬大饥,人相食,草木俱尽,道殣相望"(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七五);川南大水,"民登州堂及高阜者得免,余尽没"(《明史·五行志》)。清初又有大疫,江津地区不少地方"全村皆死"(嘉庆《江津县志》卷五)。这类记载,比比皆是。
所谓人祸,主要的不是指战场上两军的杀伤,而是指在战乱中对平民直接的屠杀和劫掠。早在明万历年间,就有土司杨应龙的叛乱,天启、崇祯年间,又有土司奢崇明的叛乱,当时"围城百日,大肆屠掠,所称沃野,已半没于荒烟茂草中矣"(康熙《成都府志》卷三五)。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李自成、张献忠军曾几度入川,最后张献忠在成都建国,农民军要镇压"乡绅"、"官员"和各种反抗者,明军要镇压各地"喜于从贼者",双方拉锯般作战十几年,也就是十几年的粮荒。张献忠摧毁了明代各级权力机构,但并未能有效地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在张献忠牺牲,农民军退走云贵之后,全省出现了十几年的权力真空,呈现出空前的无序状态,用当时人的记载,是"四方乌合之众云集成都,……互相吞并者指不胜屈。孑遗无几之民复见毙于群氛,田园荒芜,饥馑频仍,父子流离而人相食"(同上)。张献忠部退出的同时,清军又进川来。清军与残余明军和抗清武装的战火尚未完全熄灭,吴三桂叛军又与清军在四川大战,一直到康熙二十年(1680年)以后,巴蜀的战火才基本停熄。
巴蜀地区就是这样地经过了约80年的战乱加天灾,造成了人口的急剧下降,生产的极度荒残。作为历次战火中心的成都平原情况尤为恶劣,原来的繁华城市竟有虎豹栖息,以至清初的四川巡抚不能进驻成都,而驻在川北的保宁(今阆中),顺治十八年才入驻成都。至于有的县城,则到康熙年间才修造县衙。
面对四川人烟如此稀少,经济如此残破的局面,清政府不得不采取了若干相应的措施。一方面,将明代所设州县大量裁撤合并,就以过去最繁荣的成都、重庆两府为例,成都府裁撤了双流、彭县、崇宁、华阳;重庆府裁撤了大足、安居、璧山、铜梁、定远、武隆。这些县,直至康熙末年、雍正初年才陆续恢复。另一方面,就是利用行政手段,尽可能从外省移民入川。
清初的移民入川,规模大,时间长(从顺治末年开始,实际上结束于乾隆中叶,共约100年),官方措施具体。顺治十年,清政府尚未控制全川时,就宣布四川无主荒地听凭垦种,永占为业,免田赋5年,官府还设法支援耕牛种子。本省逃亡在外省,准予回籍。外省移民四川者,准予入籍。以后又以种种措施鼓励地方官招抚流民,州县官凡安插300户者,现任官提升一级,候补官授以实职。在种种措施之下,清初从今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陕西等省招来了大量移民,因为仍是以湖广地区为主,所以一般都称为"湖广填四川",这是继明代初年的移民入川之后,更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为了组织移民入川,顺治和康熙年间两度在湖广和四川地区只设一个总督,时称川湖总督,先驻湖北荆州,后驻四川重庆。
清代初年的"湖广填四川"究竟有多少人移民入川,这个数字很难估计。但从若干材料分析,在清代人口中,移民多于土著是毫无疑问的。如乾隆年间窦启瑛在《四川通志·序》中说:"其民则鲜土著,率多湖广、陕西、江西、广东等处迁居之人,以及四方之商贾,俗尚不同,情性亦异。"当然,各县州的比例不一,成都及川西平原各县又比其他地区为高,最高者可达90%以上。如康熙《成都府志·序》说:成都府;"百十秦、晋、楚、豫中,土著仅一二人焉。"清末人傅崇榘《成都通览·成都之成都人》说:"国初乱平,各省客民相率入川,插站地土,故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也。外省人以湖广占其多数,陕西人次之。"嘉庆年间,六对山人在《锦城竹枝词》中描绘更为形象:"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初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从全省情况估计,外乡移民约占总人口的70%左右。
这样多人从外省进入四川,大量垦殖荒地,促进经济复苏,这是必然的。我们更要看到的是这样多的"士、农、工、贾、技术、胥役之类"(沈荀蔚:《蜀难叙略》)的外地人入蜀,必然将各地的生产技术、各地的先进文化带入四川。例如,在今天四川粮食作物中占很重要地位的红苕(即甘薯),就是那时从福建、广东传入的。嘉庆《资州志》卷八载:"(红苕)瘠土沙土皆可种。先是资民自闽粤来者始嗜之,今则土人多种以备荒。"又如四川的主要经济作物烟叶,也是清初传入的。如川大图书馆藏《重修傅氏宗谱》载:江西瑞金人傅沐荣于雍正时迁入四川金堂,"广种烟草,时蜀中未谙烟法,而满蒙八旗弁兵所必须,故一时傅姓烟草重于锦城"。我们在本书中专门论述过的今天"川味正宗"中最受赞扬的三绝:川菜、川酒、川剧,也都是在清代融合外地传入的多种成分之后发展起来的。
以上,就是巴蜀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大致情况。通过上面的论述,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湖广填四川",是由于四川地区几度人口锐减之后,从明代初年开始的,在清代初年达到高潮的大规模移民入川的一个历史过程。其结果是使四川地区接纳了大量的外地移民,其总数超过了四川本地的土著。大量移民入川既是人口的融合,也是文化的融合。这种融合促进了四川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使得四川地区清代以来经济文化的复苏和发展更加具有兼容并蓄、汇纳百川的显著特点。
在今天的四川汉族地区,如果你去访问一些老人,问他祖籍何在,十有八九会是同样的回答:"我家祖辈是湖广填四川迁进来的。"如再问从何处迁来往往仍是同样的回答:"湖北麻城孝感乡。"如继续问:"你是否知道为什么你们的祖辈会有湖广填四川的行动呢"往往还是同样的回答:"八大王剿四川嘛!"由是可知,大多四川人都认为境内的汉族人的祖辈都不是四川土著,而是从湖广迁入的。而迁入的原因又是因为八大王即明末农民战争时张献忠(张献忠起义不久,即以八大王为称)剿四川。这种说法的影响很广很深。
"湖广填四川"这一历史过程确实是存在过的,这是在元代末年、明代初年、清代初年连续进行的长期的移民运动。
金庸祖籍在哪里
本文2023-10-02 20:49:2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59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