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赶尸和苗人下蛊,现实中土司制度下的湘西民俗到底有啥?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4收藏

湘西赶尸和苗人下蛊,现实中土司制度下的湘西民俗到底有啥?,第1张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霜繁。”;“ 石回环踏不穷,连柯接叶掩苍空。行人身在碧波底,只少游鱼拨尾红。”诗人用寥寥数笔就将我们带进了一个水波荡漾,山明水秀意境之中。它是屈原创作《离骚》的圣殿,是沈从文魂牵梦萦的故乡。沱江在它的背上流淌,凤凰古城穿过四百的历史尘雾直到今天也依旧鲜活。

延续八百多年的湘西土司制度

湘西的土司制度是我国封建王朝为了统治“夷狄”,通过分封可世袭的地方首领官职,来防止“夷狄内侵”的一种政治制度,是一种少数民族的产物。

朝廷分封彭氏为首领,当地人尊称为土司。土司在当地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换句俗语来说就是土皇帝。土司制度始于五代终于清朝,在我国存在近八百年,统治了我国西南近两百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其王朝疆域之辽阔,古城之繁华无不令人折服,清朝贡生彭施铎在《竹枝词》中惊叹到:“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1 走过湘西土司制度的“一生”

在元代之前,中国并未确立土司制度,但早在隋唐时期,中原朝廷就设立羁縻州郡,以羁縻政策来管制南方蛮夷,《新唐书卷四十三》“树其酋长,使自镇抚,以达其以夷治夷”。后由元朝的土官制度发展演变,再经过明清的完善,才一步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土司制度。

土司王彭士愁是湘西土司制度的缔造者。唐朝末年,群雄割据,彭士愁与楚王马希范争霸,溪州之战金鼓连天,战旗猎猎。土司王骁勇善战,威名远扬。

尽管彭士愁在溪州之役中失利,被迫与南楚签订盟约,但因他威望颇高,楚王无法,不但不能杀之而后快,反而要授予他溪州刺史一职。这就相当于朝廷变相的承认了溪州这个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自治政权,因此也造就了土司制度的进一步确立。

土司王彭士愁和楚王签订盟约

唐宋时期土司依附于中原朝廷,听从封建王朝的调遣。朝廷甚至准许一些土司收制一定数量的土军,土军依附于土司,并被纳入国家军队系统,中央政府对其进行管理,必要时受朝廷调遣外出征讨。所谓“无事则荷末而耕,有事则修矛以战,军无远戍之劳,官无养兵之费”。因此土军在历史上是朝廷抵抗外敌的一大助力。

明朝的土司制度沿袭元朝之制度,凡是结族归附之人,皆授官并加以重用。明代时期,土司与朝廷的关系甚为密切,土司制度也更为完备。

明朝后期至清朝初期,土司势力渐强,对政府的威胁与日俱增,若置之不理恐会有分裂的风险。土司的管辖区内的内部矛盾也接连不断,当地发生多次暴乱。土司作为地方的权利中心,极尽享乐主义,土司生活奢侈糜烂,统治手段凶残暴虐,使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甚至达到了“取其牛马,夺其子女,生性”的程度。

清政府为削弱土司制度的封建割据势力,于是推出了“改土归流”的政策,政府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废除土司制度,设立流官治理改革。最后,清廷大军压境,土司制度就此瓦解。

2 南方蛮夷的绵绵仇怨

旧时南方蛮夷地区有“打冤家”的恶习,这是少数民族内部结症之所在,两家之间会因丝栗之嫌隙大打出手,打死打伤已是习以为常。被杀之家举族为仇,你来我往至死方休。有仇未报者,则植树标识,父父子子,世世代代历久不忘,报仇后乃伐树削迹。古语有言:“ 苗家仇,九世休”,可见其恨之绵长,其怨之深远。

虽说南方蛮夷有械斗之习,但其目的并非是将对方置于死地,而是通过这种暴力的方式调整其社会关系,维持资源和利益之间的相对稳定。朝廷正是抓住了蛮夷社会的这种症结,对土司提供保护,并以此作为交换让土司对朝廷奔走效力。这为朝廷提供了一个牵制与干涉南方蛮夷社会的契机,而南方蛮夷社会中,因为争夺资源和家族矛盾引发的战争也因中原朝廷的干涉和调节而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在土司统治期间,土家族人与外界交流频繁,这促进了少数民族之间语言、文化、民俗传统上的互通和融合,从而形成了独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湘西土司文化。

古老且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湘西的民俗文化是湘西少数民族世代生活实践的传承,是独具特色的文化明珠。湘西约有四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范围最广的当属土家族和苗族,因此,提到湘西的民俗文化主要指的便是土家族和苗族。

1民族的语言

土家族的语言分为毕基语和孟兹语,土家语言没有文字,只靠口耳相传。现存使用土家话的人极少,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许多的民族语言都逐渐消失了。

苗语原本没有文字,但在二十世纪初汉族的一些知识分子为了发展苗族教育、翻译圣经、记录民间故事乃创制了方言文字,但由于苗族内部体系复杂,语言差异极大,一时难以统一。

2民族的服饰与饮食

服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的特色和传统,湘西的民族服饰带有民族特有的图案,色彩绚丽,对比强烈。苗族的服饰以红蓝为主调,妇女穿着披肩,腰系彩带,绯红的褶裙下配绣花布鞋,男子头戴绣花平顶帽,身穿带有彩色绣块的长袍。

土家族衣着相对素雅,以红白蓝为主,上窄下宽,色调和谐美观。湘西少数民族崇拜图腾,因此会绣制吉祥图案趋吉避凶。我们甚至可以从衣服的刺绣上了解到少数民族的文化地理与宗教信仰。

湘西少数民族的饮食多是纯天然的食材,其中野生食材较为健康,独具特色,例如蕨菜、竹笋、虫蛹、蚌蛙、野兔等等。苗族和土家族有用腌制和熏制的方法制肉的习惯。湘西少数民族菜系多以酸辣香为主,有“无椒不成菜”之说。湘西有许多名菜:麻辣子鸡、湘西酸鱼、湘西熏肉等。

湘西腊肉

湘西地处亚热带,四处环山,生物资源及其丰富,但是土地多乱石,耕种条件极差,因此只能靠山吃山,烹饪手法和烹饪器皿都极具原始特色。

3依山傍水吊脚楼

吊脚楼是湘西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它既贴合自然又符合民族的审美。实用且美观,从房檐到屋脊无一不体现出少数民族的智慧。房屋的前排悬空,属于典型的干栏式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或放置杂物柴草或圈养家畜。吊脚楼古色古香、依山傍水,已经成为了湘西的一大特色。从高处向下望去,吊脚楼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完美的和自然结合到了一起。

据悉,吊脚楼在中国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湘西多山多水,河谷地势低湿气极重,吊脚楼的设计可以很好的防潮防湿,防止毒蛇和蚊虫。人们会在走廊的栏杆上刻上代表吉祥意义的图案,屋内的装饰也都富有民族特色。

吊脚楼

吊脚楼符合湘西少数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观,吊脚楼内部的房屋分布也充分体现出了长幼有序的伦理观念。

苗族对于图腾的崇拜,这不仅体现在服饰上,同样的,也在建筑中有所表现。因此苗族的吊脚楼内部装饰多与这些民族图腾有关。

土家族有“人有人魂,屋有屋魂,人魂脱体人必遭殃,屋魂不善必遭祸患”的说法,房前屋后,处处皆有神灵。因此土家族吊脚楼的正房中都贡有神位。

4歌曲曲艺与舞蹈

湘西少数民族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湘西州素有“歌海”之称,以歌叙事,以歌言情,苗族谚语云“汉人离不开书,苗人离不开萨”,“萨”在苗语中有“民歌”的意思。因此湘西的少数民族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歌舞曲艺。

土家有哭嫁的习惯,凡苗族女子出嫁要唱《哭嫁歌》,以此来表达对于封建时期包办婚姻的控诉。女子一般要哭唱七天到一个月,直哭到声音嘶哑。除此之外还有土家族打溜、土家族山歌、永顺渔鼓等等,都极具土家特色。

土家族的摆手舞源自一种古老的祭祀仪式,表现风格多变——有粗犷原始的“祭祀舞”,有渔猎生活的“狩猎舞”,还有专供取乐的“宴会舞”等等。

苗族的鼓舞在苗语中“宝龙”,也是源于一种祭祀活动,鼓舞分为花鼓舞、猴儿鼓舞、男女子单人鼓舞等等。苗鼓在苗族更是被看为是民族的圣物。苗族还有许多风格独特的古老舞种,如接龙舞、绍巾舞,现都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湘西的苗歌历史悠久,“五腔十调”,优美动听,苗人将历史、爱情、宗教、生活等统统编入苗歌,传唱至今。

5湘西特有的节日

在中国传统节日的基础上,湘西少数民族也有许多自己所特有的节日。如土家族的“土家年”。土家人会在新年的前一天过年,成为“过赶年”。明朝初期,倭寇侵犯中原,明宪宗派遣湘西土军卫国抗倭,圣旨到的那天正是过年的前一天,因此土家人决定提前一天过年。后来,土家子弟奋勇杀敌,被御赐了“东南第一功”的牌匾,土家人为了纪念这一弟子,于是就有了“土家年”。

土家年

苗族也有苗年,龙船节等节日,场面浩大,热闹非凡。

总结

土司制度在我国延续了近八个世纪,先后经过了五代、宋、元、明、清。在这漫长的岁月之中,传承并繁衍出了自己所特有的民俗传统与文化。从衣食住行到歌舞曲艺,湘西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早已自成体系。

土司制度之在中国之所以成功并长久的存在,是由于政府抓住了南方地区少数民族内部的结症,把握住了支撑南方蛮夷内部平衡的那一杆称,并将土司势力为己所用。尽管明朝后期土司渐渐脱离掌控,但土司势力确实为我国抗击倭寇和其他入侵势力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如今土司制度已经消亡,但是土司制度留存下来的民俗文化却依旧灿烂,它们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血肉,显示出了自己特有的生命活力。

土家族的介绍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宜恩一带及四川省。人口570.42万(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已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

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

扩展资料

土家族饮食文化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

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

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

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民间常把豆饭、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

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人民网-土家族

地处北纬30度的湖北恩施州,不仅拥有令人震撼的大自然奇观,也有教人赞叹不已的古老文明。

恩施州,全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等29个民族。其中,土家族和土家文化在整个恩施州占有重要地位。

土家族 历史 悠久,是远古巴人的后裔。巴人最早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后楚人强大,巴楚相争,巴人失败。

巴人退居至清江一带,势力达到川东地区,并在春秋时期建立了巴人第一个奴隶制诸侯国巴子国,但很快又被秦国所灭,部分巴人退居至武陵地区,并当地的其他部落融合,形成了土家族。

在 历史 的长河里,不断迁移的巴人形成土家族后,又开启了土司制度、土司文化,并建立了土司城。

在恩施市西北处就有一个仿古土司城,占地215亩,包括有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等建筑, 堪称是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

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想起了宣恩县的墨达楼,规模虽不及其宏大,但造型却十分相似。墨达楼既有土家传统建筑文化因素,又有施南土司 历史 文化印迹。

同样有此文化因素和印迹的还有恩施市的土司城,但其规模、工程、风格等都在全国占最大,且是唯一一座。据当地朋友介绍说,土司城就是仿造唐崖土司城遗址而建。

值得一提的是,唐崖土司城遗址是湖北省第3处世界文化遗产,但却十分低调,很多人都未曾耳闻目睹。

虽说,我本人也未曾亲眼目睹唐崖土司城遗址的宏大规模,但眼前的恩施土司城算是弥补了一点遗憾。

土司城门楼高25米,宽12米,这是一栋纯粹榫卯结构的木楼,可见其之珍贵。不仅展现了土司建筑的文化元素,也渗透了中国古建筑的传统工艺。此般工程,非一日之成。

抬首望去,门楼门窗由200扇门,189块镂空雕花图案组成。其顶端有一只蝙蝠拱托着一枚古钱,寓意为“福在眼前”。蝙蝠同福,这在汉族文化中也十分常见。

走过这道门楼,就进入了土司城,换上土家族服饰,开启了一段时空穿梭之旅。

土司制度是中央封建王朝对地方设立的政权组织制度,土司制度实行归属中央,是权力自治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土司要定期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中央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

这从元代至清朝雍正13年,实行了450多年。随着清“改土归流”的实施,土司制度这才取消。

虽然地方土司要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但除此之外,中央封建王朝一概不管。土司土地不入封建中央王朝版图,人口不入封建中央王朝户籍,生杀在掌、称雄一方,土司王堪称是地方的土皇帝。

土司王每日在土司城处理政务,包括生活起居也在其内,且下设属官衙门、机构、保安队及基层政权。 土司城就犹如皇宫一般,规模宏大,十分壮观,有“湖北小故宫”之美誉。

其中,王府九进堂是整个土司城的核心部分,由333根柱子、333个石柱础、330道门、90余个窗、数千块雕花木窗、上千根檩子、上万根椽木组合而成。

举目望去,层层叠叠,亭台楼角、层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显出雄奇,巍峨和富丽堂皇。九进堂实际上是土司城内最重要的一座土司皇城。

除此之外,还有恩施土司城内这么一座看似不起眼,却十分有地位的建筑不可错过,那就是廪君庙。

廪君庙供奉的是土家族非常崇拜的先祖廪君,廪君后化为白虎,因此白虎也成为土家人崇拜的图腾之一。

廪君庙为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坐西朝东,雄峙山腰,巍峨气势。相传廪君是巴姓人之子,名叫巴务相。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巴务相成为巴人的领导者,带领巴人另创基业。

途径一个叫盐阳的地方时,被当地的一个盐水女神相中,女神爱慕巴务相,希望他能留在盐阳开疆辟地。但巴务相认为盐阳地小,非巴人久居之地,只好辜负女神心意,执意离开。

女神大怒,施法以无数飞虫阻拦巴务相的去路,巴务相痛定思痛,一箭射死了女神。

后来巴务相带领巴人定居在古称夷城的恩施,并建立了巴国,被人尊为廪君,死后化为白虎。从此,廪君成为巴人及巴人后裔土家族世代尊奉的生命之神。

对于传说中那位痴情的盐水女神,有说法她与廪君是一对夫妻。后人为感女神熬盐济世之恩,便也塑女神像陪于廪君之侧,称女神为德济娘娘。

关于他们的故事演绎,在利川市腾龙洞里有一场演出,演员对角色的拿捏,舞台效果对 历史 传说的展现,令人不禁动容。廪君与盐水女神的结局教人“意难平”。

湘西赶尸和苗人下蛊,现实中土司制度下的湘西民俗到底有啥?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霜繁。”;“ 石回环踏不穷,连柯接叶掩苍空。行人身在碧波底,只少游鱼拨尾红。”诗人用寥寥数笔就将我们带进了一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