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族谱顺序如何定的?定的时候有什么道理?
家谱 又称族谱、家乘、宗谱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先秦重要史籍《世本》为我国家谱的开山之作,其内容系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的记录,其作用在于尊世系、辨昭穆、别贵贱等。魏晋时期,门阀势力盛行,家谱成为门阀豪族势力维持其政治经济特权的重要工具。郑樵《通志》卷25:“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因此,谱学大盛。降至明清,私家修谱盛行,成为宗族普遍关注的大事,一般是三四十年即重修一次,往往是一修再修甚至多次重修,依封建统治者的逻辑就是“笃宗族以昭雍睦”、“修族谱以联疏远”。皇家也积极修谱,称为玉碟,由宗人府具体承办。现存家谱主要是宋代以后尤其是清代的私修家谱,其体例主要是融合欧阳修、苏询二体而形成的规范化的谱式,即“首世系,次讳字,次婚姻、次子嗣,凡祖宗之德行,品望、功业、文章悉载于谱。故族递衍而不乱,祖德常佳而不朽。”(《兴化戎氏重修宗谱》序),其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
(1)谱名,有称家谱、家乘、族谱、宗谱、世谱、会谱、统谱、房谱、支谱等的不同;
(2)谱序:包括达官贵人及儒学大师等撰修的序言,用以反映本族的历史、族望、修谱简况及修谱原则等;
(3)谱论,即论述修谱的意义、原则、方法等;
(4)恩荣录,包括皇帝对家族成员中官员及家属的敕书、诰命、赐字、赐匾、赐诗、御谥文、御制碑文及地方官府的增谕文字等;
(5)遗像及像赞,载有祖先及祖中重要人物的遗像,并配诗示赞;
(6)族规家训,包括祖训、家礼、家典、家范、家戒、家规、族规、族约,是约束族人的礼仪规定,它对于族长的特殊地位、族众的行为准则、祭祀的礼仪、族产的管理等都有具体而又细致的规定;
(7)五服图,即明确族众的五服关系;
(8)世系,系家谱内容的主体,族中所有成员依照图表格式,按辈分次序进行排列,借以明确族人的代系及血缘关系等;
(9)谱系本纪,即记载族人的简单情况,如本人名字、父名、排行、字号、生卒年月日、科第、官职、妻室、葬地、子女等;
(10)命名行派,为族人命名需依一定的顺序以区别辈分,如曲阜氏依照“兴额传继广,昭宪庆繁样,会德维垂邮,钦昭念显扬”二十字命名;
(11)官迹,记载族中历代官宦名人事迹,有的还专门收集族中及第人员;
(12)传记;即族中名贤的传记材料,有行状、行实、事状、志略、忠义、孝友、贞节、寿文、贺序、墓志、序文、祭文、年诺等;
(13)先世考,考正本族的历史渊源和迁徒情况,如得姓始末、始祖、世派、迁徒地区等。 (14)名i录,记述与本族或族中成员有关的山水桥梁、亭台楼阁等
(15)祠堂,有记堂图、祀文、捐祠者姓名、祠堂规制、神位世次等;
(16)族产,如祠田、义庄、山林、房屋、田至及租佃文契;
(17)坟墓;即族人的墓地分布;
(18)艺文,收录族人的著述;
(19)领谱字号,记载家谱的编号、印谱总数、分发各房谱数及领取人名。
以民国时的家谱为例,它所构成的体例要素计有三十项:
1.谱名。2.目录 3.谱序
4.凡例5.万年历6.世源
7.世系图 8.派序 9.先祖像及赞
10.恩荣录11.宗戒12.家训
13.家戒14.坟茎15.五服图
16.宗祠17.族产18.耆旧传
19.艺文20.大事记21.历届修谱名目
22.承修名目23.提修名目24.新旧居迁地名
25.门丁数26.领谱字号27.捐输名目
28.杂记29.后记30.宗支世系。
:200711258265496jpg
此外,一些家谱还有专章记载本宗族曾经发生的大事,如与其他宗族发生的纠纷或械斗;与冒认本族的同姓所打的官司等。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是传家之宝,一般秘不示人,故领谱子孙妥善保存。每次大祭时,全族将所有现存家谱集中到祠堂查验,凡是遭到鼠咬、油渍、虫蛀、受潮霉烂的家谱,藏谱者都要受到声讨和处罚,若卖出即被作为不孝子孙逐出宗族,如《西石城风俗志》记载江南一带的世家大族“谱集,污则罚之。谱未呈验者,亦予罚。”由于家讳甚严,家谱严格遵循隐恶扬善的规定,但家谱仍是人们认识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 “汉书艺文志是秦、汉以前著述的总录,隋书经籍志是隋以前著述的总录。”那么“家谱”一名的取用应在汉至南北朝时期。所以,在《新唐书》中,以“家谱”冠名的才真正开始多起来,如“谢氏家谱”、 “薛氏家谱”、“颜氏家谱”、“李用休家谱”等。说以“家谱”为名始于宋代,是不确切的。作为家谱,本应为一直系之本家谱。但后来,绝大多数是凡同一区域内的同一先祖的各分支后裔的共同谱牒统称为家谱。从历史上谱牒用名看,宗谱、族谱、家谱应是有一定区别的。
大宗小宗 古代宗法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余子为小宗。礼记·大传》:“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这是周代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当时大夫、士阶层家族的始祖,一般是国君的别子,别子无权继承君位,必须分立自立一家,成为某一家支的始族,即“别子为祖”,继承始祖别子的也只能是长子、长孙、长曾孙这一系统,此谓“大宗”。《仪礼·丧服》:“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服族也,”极言大宗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之高:别子的继承人是世代不断的,故称“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别子除有长子,还有其他儿子即庶子,庶子系统属小宗,小宗仅继承其父,故称继祢者为小宗,小宗超过五世,即无丧服规定。随着世代的推移,一个宗族扩展到旁系林立时,仍然可以通过尊奉大宗的方式被约定在血缘集团之内,而不会导致零乱。上述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远近区别嫡庶亲疏的法则叫宗法,在周代极为完善,后世或尊行大宗之法,或恪守小宗之法,都对周代的宗法制度作了变通处理。
简言之,凡同祖之裔为宗,宗人凑聚为族,按古宗法制度所制,大宗和小宗的合称为宗族。
事宗礼 聚族而居是古代中国人常见的居住形式,族人常恪守的事宗礼包括:平居遇事应咨告宗祠,如祭祀、嫁女、聚妻、凶事、生子、易名、出外求学、荣归故里等。如遇族内发生吉凶大事,宗子需率全体成年男性族人赴祠禀告,祭祀先祖。祭毕合族会食。“凡所告事,宗于皆书于宗籍,大宗无后则支子以昭穆之后宗之,则宗道存,而诸义有主也。”(《续通典》卷67)
义田 又称“义庄”,指宗涝用于赈恤族内贫寒人家和奖励贞节义行的田产,始创于北宋范仲淹。范仲淹创设义庄的初始动机是:‘祖宗积德百余年始发于我,今族众皆祖宗子孙,我岂可独享富贵”(《宋人小说类编》卷一)义田大多由宗族显贵捐献而产生的,一般设有专人管理,以防族人侵渔,并且不准典卖,地权比较稳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族人的生活困难。故顾炎武说:设立义庄“夫惟收族之法行,而岁时有合食之思,吉凶有通财之义。”如此“不待王政之施,而矜寡孤独疾者皆有所养矣。”(《皇朝经世文编》卷八)清朝政权考虑到义田的巨大作用,严厉惩罚那些盗卖义田的不孝子孙,以保护宗族公产。
家讳 即家族或家庭之内的忌讳,又称“私讳,”与“国讳”相对。古人视直呼尊长姓名为大不敬,故晚辈在日常言谈和使用文字时,要回避祖、父等长辈的名字,做到“臣不言君名,子不言父名。”家讳现象,周代即以出现,汉晋逐渐盛行,至南北朝进入全盛,后世相沿,但明清时稍松。依家讳要求,外出写家信,信封上忌用父亲名字,而要用本人名字写成“某某某平安家信,”对别人说起自已的父母,亦多用“府君”、“萱堂”、“椿庭”、“家父”、“家母”一类的词代称。在行文时,如遇与长辈相同的字,则以改字、缺笔等方法加以回避,以表尊敬。如苏东坡作序,一律以“叙”代替“序”字,以避父讳“序”;司马迁父名“谈”,故他在《史记》中从未用“谈”字,家讳发展到后世已不限于文字和称呼上,如晋代桓玄父名“温”,其家中讳说“温‘,因来宾要求温酒竞至大哭,
排辈 宗族内以宗谱规定辈分用字以公开族人所处的辈分。族人在命名时(尤其是男性),名字中必须含谱定辈分用字,放于名字中间,俗称某字辈,以此作为族人相互关系的标志,防止族内人际关系发生混乱。这种规定自汉代开始,明清时期的大家族颇为盛行.如江西九江吴氏的排辈为:德里伯志盂,时添国道中,之登光宗应,茂学仁宜从。周邦新进化,富寿兆长荣,昭代闻仕启,恒慈建立洪。昌明高尚法,永守善良功,锡庆开先业,修和本大同。江西靖安钟氏的排辈为:子孙永昌,宗先福长,顺龙有庆,发荣万方。可见,排辈用字连接起来反映了强烈的血亲观念、浓厚的尊祖意识以及对于宗族繁荣昌盛的期望。
遵昭穆 是在周代确立嫡长继承制的前提下,为适应宗族组织的存在而出现的一种行辈标志制度,其盛于西周,后世则仅用昭穆表示辈分如父子的关系。其制,在确定宗族庙次和墓次时,始祖居中,父昭子穆,父穆子昭,左昭右穆,依次转换,以使在祭招、丧葬、继承和赐爵等礼仪活动中明确区分行辈,严防宗族内部的辈分发生紊乱。故<礼记·祭统》:“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是故有事于大庙,则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周礼·夏官司马·司土》:“及赐爵,呼昭穆而进之。”周代设专官区分昭穆,如小史、小宗伯等。小史负有辨昭穆的责任,就是指史官应根据系世来确定王族成员的行辈。《周礼·春宫宗伯·小宗伯》特别强调小宗伯的一项职责是:“辨庙祧眨昭穆,”意即在为某位祖先建立宗庙时,朝廷的典礼官便要事先根据死者行辈标志的昭与穆,来确定其宗庙应建在宗庙群中的昭组还是穆组的位置上。这种以昭穆区分行辈的办法比较原始,在汉代被以行辈字标志行辈和方式取代。
九族 是先秦时期概括宗亲关系的一种说法,以西周为最典型,见于《左传”桓公六年》:“亲其九族”。《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百姓。”关于九族所包含的亲属范围,古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其一认为九族全系父系宗亲,即指上至高祖,经曾祖、祖、父、已身、子、孙、曾孙、直至玄孙的九代的合称;其二,认为九族亦包括异姓有服的亲属,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认为几族亦包括并姓百服的亲属,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具体分布为:父族四指五族之内为一族,父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已之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已之女子子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母族三,指母之父姓为一族,母之母姓为一族,母之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妻族二,指妻之父姓为一族,妻之母姓为一族。可见九族是一个较大的亲属团体。后世在概括宗亲关系时基本上不用九族的提法。
六亲 即六代宗亲。古代有宗族亲情到第六代为止的民间成规。<礼记·大传》:“六世亲属竭矣。”《贾谊新书》:“人之戚属,以六为法,人有六亲,六亲始日父,父有二子为昆弟,昆弟又有子,子从父而昆弟,故曰从父兄弟。从父昆弟又有子,子从祖而昆弟,故为从祖昆弟。从祖昆弟又有子,从曾祖而昆弟,故日曾祖昆弟。曾祖昆弟又有子,子为族兄弟,备于六,此之谓六亲。亲之始于一人,世之别离,分为六亲。亲戚非六则失本末之度,是故六为制而止矣,六亲有次不可相谕,相谕则宗族扰乱,不能相亲,是故先王设为昭穆三庙以禁其乱。”依此,到了第六代,即出了五服,已无亲情关系。宋代以后,以族规、义田、家训等为特征的宗族制度开始兴盛,宗族亲情被无限延伸,以激发族人的木本水源之思,但仍然注重六亲之制,只不过与六亲之外的族人可以保持较谈的宗族亲情。
谱学 自有文字出现,即有早期的人物记录。由简单的零散的记录发展到连贯系统的世系记载,由分衍世系到综合为后来的整体宗族世系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断充实、完善,从而创造了人记录自己生平世系及血缘关系的专著,这就是谱牒。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以编撰当代姓氏人物世系为题材的籍典,有以人物世系为研究对象而创制的体例和修撰法则,从而研究它的起源、类别、功能、社会作用等,进而“演为专门之学”,这就是谱学。早期的谱学概念,主要着重于谱碟的修编、总汇、法则等方面。晋太元中贾弼撰写的《姓氏簿状》,称其为贾氏谱学,梁王僧孺在贾弼旧本的基础上,充实增补改撰为《十八州谱》,号为王氏谱学。隋唐时的《衣冠谱》、《开元谱》、《元和姓纂》、《永谱》等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唐在全国收集了大量的士族家谱,考其世系,撰编成大型的《氏族志》一百卷、二百九十三姓、计一千六百五十一家,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史料,至今敦煌石室还存有《氏族志》原始写本残页。五代以后,有郑穛的《通志》著录谱序六种,另有《氏族典》、《古今姓氏书辩证》等都是有影响的谱学专著,特别须提及的北宋欧阳修与苏洵在谱学领域所创制的欧苏二体,为谱牒的修撰提供了至今不改的法则。这些古代谱学成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现代谱学,更着重于谱牒所涉及的历史内容而进行的学术研究与探讨,取其有史学价值和人文科学价值的精华部分,并从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地方史等方面解析历史,从而服务于现代社会。
谱法 所谓谱法,是按一定的规则制度、体例进行编撰谱牒的方法。这个方法,其要点就是怎样完整、准确、明了、有序地记载族人世系及其有关事项。从广义上讲,一部完整规范的谱牒,应涵盖该族历史、源流世系、人物、事件、业绩、迁徒、族规等内容。自宋起,编撰谱牒有两法,即欧体和苏体,也称欧式和苏式。
支谱 顾名思义,支是主干之外的分支,意属为同祖之下分衍的众多后裔,而后又各有其世系的支派。所谓支谱,就非常明确了它的谱牒定位,即局限在该祖之下的一个独特分支。形成或成为“支谱”的因素往往也是因分衍、择业、迁徒等原因,游离在原宗地所发展而成的,所以冠以“支谱”,它本身就表明了它属某宗之下的一个分支。支谱仍属于族谱范畴。
家乘 家乘,原意为以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录。罗大经《鹤林玉露》载:“山谷晚年作日录,题曰家乘。”家乘属于家谱的范畴,因此后有少量的家谱也冠用家乘。家乘是从“史乘”袭用而来。虽然冠用家乘的不太多,但对谱碟的称谓单位则多有使用“乘”,是谱牒定量的又一别称。谱中有如:“以上大乘,每乘拾八本。”这里所谓的大乘非指佛教“大乘”之意。乘,本为春秋时晋国的史籍名,以后引申到载史之类的书,可称“史乘”。因此将谱列入史类称乘,大乘即本族总谱和门谱的合称,如“每乘拾八本”,即这部完整的谱碟共十八本/
墓碑碑文的格式及写法是:由时间,正文,落款和字数限定四部分组成。
1、时间。
即建墓时间,写在墓碑右侧,不写在最上面,总是在全碑三分之二的地方开始写,字体应该写得很小。
2、正文。
墓主的名字要写两个人,现代墓碑上排列着夫妇,男性住在右边,女性住在左边,并且位于左右两列的中间,正文主体的字数不能双重,要单数。
3、落款。
特别是出资建造该墓穴的人,即使出资人是墓室的主人,也应写上自己孩子或孙子辈的名字,常见的情况是,孝男、某、孙子、某、敬立”儿子只有女儿时,写“孝女、某、孙、某、敬立、敬立”。
4、字数限定。
《碑文》的总字数包括时间应加倍正文落款,即,16个字、21个字、31个字、36个字、41个字不能增加一个字,不能少一个字,必须用“生老病死”或“金木水土火”各五个字来应对。
墓碑的起源:
汉代时,竖石又具有另外的一种功能,就是用作举行葬礼的葬具,由于当时贵族官僚墓穴很深,棺停运到墓旁边时,往往在墓的四角设碑,于是,便有墓碑的出现。
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注:丰碑,斫大木为之,形如石碑,于停前后四角树之,穿中,于间为鹿卢,下棺以缕绕,天子六缕四碑。
中国的墓碑是起源于古代用作牵引棺椁下葬用的“丰碑”的。它最初是木质,没有文字,从汉代起,人们为缅怀逝者生前的业绩,便利用现成的木碑,在上面书写逝者的生平事迹以及歌功颂德之辞,碑首中间仍凿有圆孔,叫“穿”,这样,墓碑便正式形成了。
1、说明是迁祖坟,应该有原碑文,有家谱,有立碑人的名讳,
2、原碑文没有后几辈名讳,需要添加,
3、主要以立碑人往上往下排列名讳,称谓有统称也有当地的称谓辈分,
应该把现在所有后代按辈分排列,碑文可以用古文,字数简洁明朗,有对长辈的称谓有孝男孝女加称谓。碑文后排列太祖的生平,后辈的丰功业绩顺列,以崇敬缅怀激励后辈的碑文留世。
“孝 女”
楼主,给您一个参考:
另,给楼主一个补充,墓碑碑文有关子孙名称的写法如下:
子孙名称,如果是父辈坟墓,一般包括所有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等,如果是祖辈及以上坟墓,有的还有曾孙、玄孙等,由于人数太多,墓碑位置不够写,写得太小了也看不清楚,因此就需要根据人数的多少来确定具体写的人员范围,一般是从主持立碑的人员辈份写起,最好不超过20个名字,否则就太拥挤。子孙名称用小号字体写在墓碑的左边,具体写法如下:
第一行写一“孝”字,第二行写一“男”字,第三行写儿子所属字辈,第四行写儿子辈名称,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只写名不写姓,如果第四行位置不够的,可继续排第五、第六行。
写完儿子辈名称后再在下一行写孙子辈,先写一“孙”字,再在下一行写孙子的字辈,然后再写名称,仍然是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只写名不写姓。
如果已经有曾孙的,仍然需要写上去。方法是先写“曾孙”字(二字各占一行),再在下一行写曾孙的字辈,然后再在下一行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写曾孙名称,只写名不写姓。
对于女儿和孙女等女性子孙,如果男性子孙人数较多就可以不写,如果需要写的,可以写在右边立碑时间与主体碑文之间的空格处。方法是先写一“孝”字,第二行写一“女”字,第三行写女儿们的名称,仍然是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只写名不写姓。孙女名称写在女儿名称的下一行,先写“孙女”(二字各占一行),然后在女字的下边一行写孙女名称,仍然是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写曾孙名称,只写名不写姓。
子孙名称一般只写同姓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例如媳妇和女婿就不写,外甥虽有血缘关系但已属外姓也不用写,但如果子孙人数较少,名字在5个以下的,由于字数太少不好看,也可以将媳妇、女婿、外甥等写上去。
不论写左边或右边的子孙,写完后都需要在下一行写一“祀”字。写完上述内容后,就分别计算子孙内容的行数,必须“合生老”才行。即要么是6行(最少)或7行,要么是11行或12行,要么是16行或17行(最多),计算后如果行数不够的,就在“祀”字前加字,可加成“跪祀”、“仝祀”、“仝跪祀”等,如果行数还不够,就在主持立碑这一辈的名字下加一“率”字,或加“同率”(二字各占一行)来进行调整。
给祖坟立碑碑文怎么写 你好!碑文自古以来,在形式上可以说不拘一格,下面仅就格式相对稳定的几种常用碑文的写作作一简单介绍。
(一)墓碑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功德碑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2正文
3落款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
答题人:心向善美而行从仁义
给祖坟立碑都需要注意什么? 祖坟立碑风水原则
一、立碑方向
立碑要和点穴立向的方位一致,很多朋友都知道阴宅风水的细节,立向有24山向,360分成24份是15度,也就是说15度一个山向,如果立碑的山向和坟地穴位的山向不符合,有可能会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点穴立向是阴宅风水最关键的环节,不能小视。他关系到后人的人气旺衰、健康、事业,对哪门后人更有利的问题,记住东北的艮方位,一般情况下不要立碑,因为传统的艮方为鬼门,在此立碑容易家人不安,阴气很重,闹鬼气怪异之事。
二、立碑时间
给故去亲人立碑,要选在1周年、3周年、5周年时间段,一年里面有清明前后,农历10初1前后,还有年底腊月前后为好,具体的时间要选个良辰吉日,千万不要和已故立碑的人犯冲,防止给亲人带来不利埋下后患。
三、墓碑和墓穴的距离
墓碑和墓穴的距离不能特远,也不能特近,一般是距离穴位的9寸到6尺之间为宜,记住墓碑和墓穴尽量不要零距离接触,特近,容易影响墓穴的风水效果,特远墓碑和穴位不能互相接气。具体远近要根据墓碑和穴位的建造情况来定。
四、墓碑的大小和颜色
墓碑要大小适宜为好,如果墓陵穴位很小而墓碑很大,有头重脚轻之嫌,如果过小则气势不够。墓碑大小主要依据是墓陵和墓碑要协调统一为好,墓碑的颜色要根据靠山的颜色来决定,如果是在西北向东南,因为西北为金,最好是**和白色,如果是坐南向北,墓碑颜色最好选红色和**,以此类推。
五、墓碑的碑文
碑文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抬头: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鬃大人之墓”。
3、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有政绩和功绩的人们还要刻上墓志铭。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很多人为了省事,把生者和死者的名字刻在一起,比如俩夫妻有一个故去,把生者也雕刻在墓碑上,杨老师认为,这个不很恰当,活着的人上墓碑和故去的人相伴总不是一件好事。你可以留下位置,等以后补上,也可以等以后一起立碑也可以。
祖坟立碑风水讲究
1、要根据家主的八字选择吉时,根据阴宅的具体的情况选择吉日,不能和死者或立碑者犯冲和穿。
2、在风水中坟地的一草一木或者一些很细小的东西都关系着吉凶祸福,墓碑相当于阴宅的大门,是吸收外界堂气的咽喉,因此立碑的方向不可随意。
3、碑的高低,碑上的图案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4、碑的材质等要适用于阴宅和风水的方向。
另外立碑的费用只能是子女出,碑立好后,家人要在碑前磕头、烧纸、燃放鞭炮,以表示敬意,然后按照传统的习俗献上花圈,鲜花,供上饭菜、水果等,点上香,送上纸钱,有些地方有自己的习俗,按照当地习俗来就好了。
但是在选择阴宅和立碑等的时候要严格根据风水时的要求一步步的来,因为坟地讲的是龙、穴、砂、水、向,在立向的问题上有“千里江山一向间”的说法,也就是说再好的风水,方向上差一点点,就会给风水造成非常大地破坏,因此必须是专业的、精通的人士才能够解决,千万不要请一知半解的,不懂装懂的人来操作,否则会弄巧成拙,造成家族性的灾难。
祖坟立碑风水注意事项
1、墓碑顶部凹陷或破损者,主子孙有头部伤害或精神异常之人。
2、墓碑高短而横长老,主子孙较劳心劳力,不得清闲。
3、墓碑太过细长(高太长、横细)者,主子孙寿命较不长寿不吉。
4、墓碑下半部暗淡色者,主子孙肾脏易有疾病。上半部明亮,下半部暗淡者,主子孙在祖居发展不利。要外出才有发展机运。
5、墓碑风化剥落而使碑文不清者,主子孙有目疾眼病。若只金箔剥落者无妨。
6、墓碑以花岗石(唐山石)最佳,>>
迁祖坟祖辈名字忘了碑文怎么刻? 不知名字,可以写‘’显考某公之墓‘’。(某,指姓。当然,男女写法不同。)
左下落立碑人的身份姓名、时间。
给祖坟立碑有什么讲究 一、立碑方向
立碑要和点穴立向的方位一致,很多朋友都知道阴宅风水的细节,立向有24山向,360分成24份是15度,也就是说15度一个山向,如果立碑的山向和坟地穴位的山向不符合,有可能会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点穴立向是阴宅风水最关键的环节,不能小视。他关系到后人的人气旺衰、健康、事业,对哪门后人更有利的问题,记住东北的艮方位,一般情况下不要立碑,因为传统的艮方为鬼门,在此立碑容易家人不安,阴气很重,闹鬼气怪异之事。
二、立碑时间
给故去亲人立碑,要选在1周年、3周年、5周年时间段,一年里面有清明前后,农历10初1前后,还有年底腊月前后为好,具体的时间要选个良辰吉日,千万不要和已故立碑的人犯冲,防止给亲人带来不利埋下后患。
三、墓碑和墓穴的距离
墓碑和墓穴的距离不能特远,也不能特近,一般是距离穴位的9寸到6尺之间为宜,记住墓碑和墓穴尽量不要零距离接触,特近,容易影响墓穴的风水效果,特远墓碑和穴位不能互相接气。具体远近要根据墓碑和穴位的建造情况来定。
四、墓碑的大小和颜色
墓碑要大小适宜为好,如果墓陵穴位很小而墓碑很大,有头重脚轻之嫌,如果过小则气势不够。墓碑大小主要依据是墓陵和墓碑要协调统一为好,墓碑的颜色要根据靠山的颜色来决定,如果是在西北向东南,因为西北为金,最好是**和白色,如果是坐南向北,墓碑颜色最好选红色和**,以此类推。
五、墓碑的碑文
碑文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抬头: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鬃大人之墓”。
3、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有政绩和功绩的人们还要刻上墓志铭。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很多人为了省事,把生者和死者的名字刻在一起,比如俩夫妻有一个故去,把生者也雕刻在墓碑上,杨老师认为,这个不很恰当,活着的人上墓碑和故去的人相伴总不是一件好事。你可以留下位置,等以后补上,也可以等以后一起立碑也可以。
祖坟立碑有什么讲究 应该用你爸的称呼:祖考某公讳某某大人之墓。你爷的墓碑:显考某公讳某某大人之墓。反正墓碑主体大字都只能有11个字;再之:如果是你为主立碑,就用你怎称呼上碑文;最后在落款写上你辈名字,什么节日立就可以了;立碑时已过世的人都用方框里面写上名字;。
太祖迁移立碑多靠孙怎样称呼碑文怎么写 1、说明是迁祖坟,应该有原碑文,有家谱,有立碑人的名讳,
2、原碑文没有后几辈名讳,需要添加,
3、主要以立碑人往上往下排列名讳,称谓有统称也有当地的称谓辈分,应该把现在所有后代按辈分排列,碑文可以用古文,字数简洁明朗,有对长辈的称谓有孝男孝女加称谓。碑文后排列太祖的生平,后辈的丰功业绩顺列,以崇敬缅怀激励后辈的碑文留世。
请问有谁知道给祖坟立碑文有什么规定吗?女儿的子女姓名不能上碑文吗? 笫一,找刻碑文的师傅,选碑,把死者儿孙女儿外孙儿媳女婿的书名送交刻碑师傅。女儿女婿的名字当然可以刻上。送交时注明与死者关系,排行第几就行了,刻碑的知道排列,当然你可以选字体。二,碑刻上后找一个殇葬道土选日子和时间还有道士要去做法事。三,还有一些立碑要用的东西要提前准备好。这样应该就可以了。
祖坟换埤后旧碑怎么处理 从传统角度说,应该毁掉旧碑。坟碑对于故人来说相当于门牌,换了新门牌,旧的就作废了!
给父母坟墓立碑需注意哪些风水问题 墓碑和坟墓是亡灵居住之所,和阳宅一样,若破损、淹水、潮湿、凹陷或有外物侵入,亡灵居住必不安,而对阳世子孙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保持墓碑和坟墓之完整清幽,是相当重要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每逢清明节要到祖先坟墓去祭拜和扫墓的原因。清明节扫墓传统,除了展现中国人慎终追远、缅怀祖德外,另一作用,即在保持祖先坟墓不被破坏、践踏或自然损害等。
1墓碑破损或破裂者,上部破损主克应一、四、七房头部伤害;中部破损者,主克应二、五、八房五脏六腑疾病或开刀;下部破损者主克应三,六、九房足部伤害。
2不可以自然石(未经裁整的石块)为墓碑,否则子孙易有断绝香火或残废、重病或成养子之克应所以不吉。
3墓碑之上,青苔丛生或杂草掩盖、葛藤攀生,主子孙久年病之克应。
4墓碑色泽暗淡者,主子孙运程较不顺,且穴内易有水满棺之现象。
5墓碑倒陷、埋于土中者,主子孙家庭不和、杂乱,且易出癫狂(神经分裂症)之人。
6墓碑上有鸟禽在其上或有粪等排泄物者,要马上清理干净,否则子孙会有头痛之克应。
7墓碑全部变为暗黑色者,主子孙运程不顺遂,事业也会遭遇阻碍,劳心劳力。
8墓碑折断成两、三块者,主子孙易有大血光之克应(墓碑上段为头部,中段为胸腹,下段为足部,后面为背部),那部位破裂,后代子孙那部位即会易有灾
9墓碑内部有凹陷、伤痕考,主子孙易有背部病疾或残废之人。
10墓碑上有大斑点或大瑕疵时,主子孙易有长久病,或易受内伤。
11墓碑顶部凹陷或破损者,主子孙有头部伤害或精神异常之人。
12墓碑高短而横长者,主子孙较劳心劳力,不得清闲。
13墓碑太过细长(高太长、横细)者,主子孙寿命较不长寿不吉。
14墓碑下半部暗淡色者,主子孙肾脏易有疾病。上半部明亮,下半部暗淡者,主子孙在祖居发展不利。要外出才有发展机运。
15坟墓凹陷者,主易伤家人。墓碑裂损,主车祸、血光、损财。
16坟墓上面,经常被人践踏成走廊者,主子孙在社会上常被人欺侮、卑视,成就不高。
17坟墓终年不被阳光照到处于阴暗处的,而使墓地太过阴暗者,主子孙生病不断或有长久病人。
18坟墓长年被水浸棺者,主子孙易有风寒、风湿、酸痛、溺水、嗜酒之人。
19坟墓外的树木高大,覆盖整个坟地者,主子孙有久病之人。
20祖先坟墓被盗,而尸骨曝露,被野狗啃噬移位者,主子孙易有血光、凶祸。
21坟墓上有插入XXX(好似一箭穿墓)者,主子孙易有血光、凶祸(插者也会有恶报)。
22坟墓上被砖石、旧棺板或其它废弃物压在其上者,主子孙易有中风或凶祸。坟墓前方、后面、旁边亦不宜堆放水泥、砖石、石材、棺板、废弃物亦同论(但祸较轻)。
23坟墓前方有高大之墓地或建筑物者,主子孙运程不顺或有官讼是非。
24有些人,因为战乱或贫穷,将祖先草草埋葬,无碑无坟者,主子孙漂泊不定、劳苦贫困、运程不顺、事业无成
25坟墓前方凹陷崩落,割脚,使坟墓有受刑或摇摇欲坠之险象者,主子孙有血光、手术,车祸、失足或坠楼之祸。
26切除墓地树木时,若将树龄比丧家还大之树木,从根部切除,主切除者,家人会得急性病不吉(三十年以上树木最凶)。切除枝干细碎则无妨(要慢慢分十几次切除整株树木或不要动此树才吉)。
27坟墓整个用水泥封密(不透土气)者,主父子分居(儿子分居或死亡)。
28坟墓遭受风吹地劫、残缺破陷,又遭蛇鼠穿墓、白蚁啃噬者,主子孙出人不贤、好争好斗,而有仇杀、牢狱之灾。
29坟墓内程之排水口太大着,主不聚财和膀胱之症。排水孔被阻塞者,主耳病、目疾、妇女阴症。
30坟墓旁有大树者,易有树根穿棺缠尸之现象,主子孙易有病痛、官非、不顺之应,当然还要跟据树的品种而定有吉有凶。
31坟墓前堆积砂士、砖块>>
如何保护古老祖坟墓碑及上面的刻字! 外面加个玻璃套厚那种,,不会烂的很安全
古代族谱顺序如何定的?定的时候有什么道理?
本文2023-10-02 19:18:3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58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