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荣氏家族谱的信息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2收藏

谁能给我荣氏家族谱的信息,第1张

一、姓氏源流

荣(Róng)姓源出有三:

1、据《姓氏考略》和《吕氏春秋》载,远古黄帝时代,有个音乐家叫荣援,受黄帝命,与伶伦共铸造了12个铜钟,以和五音。荣援就是荣姓的始祖。此支荣姓的望族出于上谷。古代时的上谷,指的是今天的河北省的中部及西部等地方,《姓氏考略》上记载“荣氏望出上谷”。因此,上谷正是荣氏的发源之地。

2、以食邑地名为氏。据唐代的《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上古(距今大约3000多年之时)周成王有个卿士受封于荣邑(在今河南省巩县一带),称为荣伯,他的子孙便以邑为姓,相传姓荣。周代大夫荣夷公,其先人食邑于荣,以荣为氏,望族出于乐安。又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这一支荣氏出自周成王的卿士荣伯,最初聚居于乐安一带,古代的乐安郡就在现在的山东境内,后来逐步繁衍迁徙到全国各地。

3、出自清朝满洲旗人的改姓。清兵入关后,有满洲旗人改姓为荣,使荣氏的家族阵容更加庞大。在改姓为荣的满洲人中,最为有名的是光绪年间慈禧太后的宠臣荣禄。还有诗人荣涟、书画家荣林等。

得姓始祖:荣援(荣将)。荣姓的始祖,乃是黄帝座前的大臣荣将,或称为荣授,因此荣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至少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根据《姓氏考略》上说,在《吕氏春秋》有记载,据说荣授曾经奉黄帝之命,与伶伦共铸十二钟,以和五音,是中华民族音乐的始祖,也是荣后人尊为荣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荣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荣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1%,尤以吉林省多此姓,约占全国荣姓人口的33%。(余略)

三、历史名人

荣氏的杰出子弟在历史上不断涌现。隋朝时,河北无终(今蓟县)有荣建绪、荣毗兄弟;金朝时有棣州人荣楫;明朝时琼州有荣王、荣王兄弟。清朝有绪年间慈禧太后的宠臣荣禄。还有诗人荣涟、书画家荣林。近代有荣宝岩、荣元恺、荣瑞馨荣月泉……等。

荣广:字王孙,汉代鲁国人。从瑕丘江公受《谷梁春秋》及《诗》,尽能传其所学。

荣毗:字子谌,北平无终人也。父权,魏兵部尚书。毗少刚鲠有局量,涉猎群言,仕周,释褐汉王记室,转内史下士。开皇中,累迁殿内监。时以华阴多盗贼,妙选长吏,杨素荐毗为华州长史,世号为能。素之田宅,多在华阴,左右放纵,毗以法绳之,无所宽贷。毗因朝集,素谓之曰:“素之举卿,适以自罚也?”毗答曰:“奉法一心者,但恐累公所举。”素笑曰:“前言戏耳。卿之奉法,素之望也。”时晋王在扬州,每令人密觇京师消息,遣张衡于路次往往置马坊,以畜牧为辞,实给私人也。州县莫敢违,毗独遏绝其事。上闻而嘉之,赉绢百匹,转蒲州司马。

荣瑄:明朝琼州人。荣琇之弟,早孤,与兄荣琇事母以孝闻。

荣禄:清末大臣。字仲华(1836-1903),号略园。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辛酉政变前后为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所赏识。官至总管内务府大臣。1874年,同治帝死,荣禄参与确定载继承帝位,为慈禧太后所倚重。1879年,因忤慈禧太后,又被劾纳贿,降二级,去职10余年。1891年底,起任西安将军。1894年,允准入京拜贺慈禧太后60寿辰,适逢中日战事紧急,留京再授步军统领,会办军务。战后,授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督练北洋新建陆军。1898年6月,百日维新期间,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为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得力人物。旋即内调中枢,授军机大臣,晋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节制北洋海陆各军,统近畿武卫五军。策划立端王载漪子溥为大阿哥(皇储),谋废黜光绪帝。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主张保护各国驻京使馆,镇压义和团。1902年1月,随慈禧太后返京后,转文华殿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1903年病死。谥“文忠”。编有《武毅公事略》,著有《荣文忠公集》、《荣禄存札》。

荣庆:清末大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字华卿(1859-1917),号实夫。生于四川。历任侍读学士,山东学政,擢刑部、礼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清崇实录馆总裁等职。著作有《师友渊源录》、《茜园同人集》、《荣庆日记》等传世。

荣启期:春秋时期的学者。孔子游泰山,见启期鹿裘带索,鼓琴而歌,便上前问他:“为何而乐?”,他回答说:“我乐最多。天生万物,人为贵,我得为人,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我得为男,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我行年九十矣,三乐也。贫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终,居常以待终,何不乐也!孔子听后表示佩服。

荣成伯:即荣驾鹅,又名栾。春秋鲁国大夫,左传》载:鲁襄工自楚国返,闻季武子袭击卞(鲁庄子食邑),欲不入,荣成伯赋《式微》,襄公乃归。又,季孙氏嫉恨昭公。昭公死,理应葬在鲁群公墓所在地阚(今山省东汶上县西南),季孙欲隔绝昭公墓,不使与先君同。成伯曰:“生不能事,死又离之,以自旌也。纵子忍之,必或耻之。”季孙又欲为恶谥。成伯曰:“生弗能事,死又恶之,以自信也。将焉用之?”季孙乃止。

荣宗敬:又名宗锦,字宗敬(1873-1938),江苏省无锡荣巷人。荣德生之兄,荣毅仁之叔,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早年经营过钱庄业,从1901年起,与荣德生等人先后在无锡、上海、汉口、济南等地创办保兴面粉厂,福兴面粉公司(一、二、三厂),申新纺织厂(一至九厂),被誉为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荣宗敬自上海避居香港,次年2月病逝。

荣德生:又名宗铨(1875-1952),号乐农居士。江苏省无锡荣巷人。荣宗敬之胞弟,荣毅仁之父,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北洋政府时期,历任江苏省议员和北洋政府国会议员;国民政府时期,历任工商部参议,中央银行理事,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和苏南行政公署副主任,是少数几个在1949年中国***取得政权后继续留在大陆的民族资本家。

荣毅仁:字继曾,江苏省无锡人,其父为荣德生,叔为荣宗敬,开创了中国棉纱和面粉的民族工业。历任上海市副市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改革开放后,受邓小平之命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当选为国家副主席。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00年度中国首富。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据《风俗通》记载:周成王卿士荣伯之后,以邑为氏。望出乐安、上谷:

上谷郡:治所在今天的河北省保定、易州一带。

乐安郡:汉千乘郡,南朝宋始置乐安郡,隋置棣州,唐改乐安郡,故址在今山东省惠民县南七十里,下辖广饶、惠民、高青等县。

2、堂号

  梅县林姓渊源与宗族文化述略

  据《林氏世糸总记》和《姓纂》载:“林氏出自子姓,黄帝后裔,历夏、商32代而生比干,为商纣王少师。商纣王是历史上的暴君,平日不理朝政,沉浸于洒色,朝廷中以比干为首的文武大臣为着国家利益,直谏纣王。纣王执迷不误,反而怒杀比干,刳视其心,焚其面。还剖比干次妃胎,正妃陈氏有孕三月恐祸及,为避纣王之难,避居于牧野长林石室中,而生男,取名泉。周武王伐纣得胜后,下旨修建毕干墓,寻访比干后人,拜见其子泉。泉以其居长林石室而生,周武赐泉为林姓,改名为坚。林姓因而得名。封林坚为大夫,食邑博陵。牧野古为冀州之地又称西河。长林现在河南省卫辉市附近,该市建有比干墓。

  林姓始祖比干。二世为林坚,生子林载。三世林载生三子,长子为林磋。四世林磋为冀州牧,官司马大夫,生四子,三子取名林虎。五世林虎,周武王时为大将军。

  比干22世孙林才,周平王时为大将军。

  林放(林氏23世),周景王时是孔子的学生,后仕为大夫,列七十二贤。

  西晋末年(公元317年起)晋愍帝时,林碌(林氏70世)任甫河大守。那时北方的五个少数民族入击中原,历史上称“五胡乱华”,中原汉民为避战乱南迁至江淮地区,有一部分过长江向南迁徙。这次北方汉人的大迁徙。林禄举族护驾愍帝渡江定都建业(今南京)。林禄后任晋安(今福建地)刺史,后病逝官邸,追封为晋安王,葬于九龙岗,两个儿子定居晋安。林禄为林氏入闽始祖,

  林禄的子孙分迁各地。如林茂(林氏79世),西晋陈宣帝大建4年为朝廷丞相,年老辞官后定居福建莆田县北螺村,为福建莆田开居祖;林万春(林氏84世)由莆田移居上杭县林家厢。

  因林氏支系众多,本文所述的是现今居住在梅县和梅江区林氏祖宗的迁徙路线。

  林万春的后裔林岩(林氏87世),官为杭州府御史,定居广东程乡县(今梅县)西角,置许、蓝两姓房屋,田地59亩,粮80余石。林岩生一子林王。林玉生一子居西洋。林岩为唐代林姓入梅县最早的一支。

  林秀峰(林氏111世)原居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元朝至治3年(1323年),31岁的林秀峰到梅县先住在城城廊水南,后避乱迁至五华陈沙甫,娶张义山之女为妻,生三子。秀峰后裔有迁兴宁,梅县东郊、下市、中高峰、梅塘、扶大、畲江等地。

  梅县的林氏多为福建甫田、泉州、晋江迁来。有的是由福建莆田迁拮阳,再由拮阳分迁梅县。

  梅县石扇镇吧庄蔼慈坑林姓是福建甫田分支。明朝初年,该系林姓是由广东拮阳县移居至嘉应州程乡县(梅县)松源葵坑开基,再由松源分迁至石扇镇吧庄蔼慈坑。

  林氏由闽入粤来梅县开居,历唐、宋、元、明、清、民国,人口不断蕃衍。外迁人口不计,现居住梅城及梅县、梅江区的东郊、西郊、城东、城北、程江、扶大、石扇、石坑、大坪、南口、瑶上、城东、径义、畲江、水车、梅南、长沙、西洋、白宫、丙村、松口、松源、隆文、白渡等27个乡镇111个管理区。据1992年统计梅县和梅江区共有林姓21870人,居县区人口排列第12位。

  梅县林氏迁居国外人的众多,人口数难于统计。迁居国外华侨始于何时无可查考。有据可查的是清朝乾隆年间(约1750年前后),石扇镇吧庄蔼慈坑有一部分人迁台湾。

  祟拜祖宗寻根问祖

  祭祖祠、祖墓是纪念祖宗,激励后人的传统的宗族文化活动。而今梅州各地林氏都建有祠堂,规模有大有小,有总祠有分祠。

  祭祖祠、祖墓是林氏传统的宗族活动之一,世代相传沿袭至今。梅州老一辈的林氏人家都知道自已的祖宗是从福建迁来,祖屋的堂号,历代祖墓在何处,上代的得过什么功名、官职等。如《比干墓的传说》、《林家诗》、《天上圣母“妈祖”》等故事传说。

  旧时林县林姓人家有很多人信奉“圣母神”,经常到“圣母庙”(妈祖庙)去膜拜圣母娘(即林默娘)。

  旧时梅州有祭祖祠(年三十日)、祭家墓(农历八月)的习俗。

  祭祖祠的时间是农历12月年30日(年三十日)上午,规模不一,有单家独户举行,有整屋整族合祭。祭品以“三牲”为主,有钱人家则全猪全羊。

  祭祖墓时,全族或整屋的男女老幼力求参加,人多能显示此系宗族人丁兴旺。祭祖那天上午,男人擎着彩旗敲锣打鼓,女人挑着祭品,抬着全猪全羊,列队而行,浩浩荡荡前往祖墓所在地。祭祖墓时,由族中长老在祖墓前念祭文,子孙们列队站在墓前聆听,祭文内容是讲述先祖的创业精神和丰功伟绩,本族人的迁徙历史。

  1979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海内外交往频繁,特别是长期居住在异地他乡的梅州林氏裔孙乡梓情浓勃发,返乡观光探亲、寻根问祖、借此联络亲情乡谊。很多侨居在异国它乡的梅州林氏后裔,他们不远万里回到祖居地瞻仰祭拜祖墓、祖祠,抒发思乡之情。

  近年来,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海外林氏家族和其他客家乡亲一样,总是不忘祖宗的发脉之地,这些致富了的林氏后裔们慷慨解囊,修建祠堂,建学校,捐资公益事业,办实业。回报父老乡亲,回报林氏的祖宗赤足走过的山山水水。

  石扇吧庄林姓迁居台湾己有250多年,上世纪80年代祖国改革开放后,两岸交往频繁,激发了海外林氏宗亲的桑样情怀,他们回大陆寻根问祖,回祖居地瞻仰祖墓、祖祠。他们不忘祖宗发脉之地,慷慨解囊,修祖屋、祖墓,捐资家乡公益事业。

  旅居印尼的林清荣、林荣章先生,香港的林国英先生、林凌运女士,台湾的林飞虎、林和平等人。他们事业有成,为家乡的公益事业捐钱、捐物。

  林飞虎先生的出生在城北桃源村(桃畲村),早年毕业于中央警官学校,曾服务于政界,1945年到台湾,现是新竹市长青会会长,著名书法家,作品多次获奖,出有个人画册、自传。他热爱家乡,他多次组团回祖国观光访问,为海峡两岸的两岸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可喜成绩。他为梅州、台湾的文化团体牵针引线,促成了“1992年梅州城区海峡两岸书画联展”和“1994年梅州城区书画艺术在台湾的联展”活动,1997年广东汉剧团到台湾访问演出,2000年他率领台湾新竹客家业余三脚采茶剧团梅州市、蕉岭、大埔、五华的等地访问演出。他还出资在梅州市办了一间中专学校。他先后被台湾政府授“模范父亲”“文化先锋”等荣誉奖证、奖章。

  2004年农历十月初三,在海内外林氏乡亲的倡议下“蔼慈坑林氏宗亲会” 召集在梅州城区和附近村庄宗亲开会,筹备祭祖活动 ,中午设席60台宴请参会人员。

  宗族活动目的是:加深宗亲情谊,宣传宗族文化;启发族人要承先启后,继承先祖的创业精神;团结友爱,同心同德共建家园。

  林氏宗族文化

  《林家诗》

  宋朝仁宗皇帝御书林氏族谱“忠孝”,并为族谱题诗称《林家诗》。旧时异地林氏祖叔相见均于能背《林家侍》为佐证。古今各地的林氏族谱都有记载。

  宋仁宗御书题诗如下:

  长林派出下邳先,移入闽邦远更绵;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

  故家乔木蟠根大,深谷芝兴奕叶鲜;上下相承同纪载,二千年后万斯年。

  莆郡卿家名望族,三仁而下爵王公;存孤实抗回天义,报国常怀贯月中。

  德润丰姿人有异,光增谱牒世无同;古今纪载难穷尽,一代强如一代隆。

  天上圣母“妈祖”,中国和平女神——林默

  林愿是福建莆田林氏后裔。宋仁宗嘉佑三年他考取明经擢第,官翰林检讨,授国子监祭酒。生二子一女,女取名林默。

  相传公元960年3月22月,林默生于福建甫田县湄洲岛,因满月仍不曾哭闹,故父母给她取名林默。她自幼好学慈善,谙熟天文海情和医学,指引渔民耕海谋生,教导民众水上救助,并施医济世,深得人民尊敬爱戴。会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28岁的林默升天仙逊。海峡两岸人民闻汛遂相邀于她出生地湄州岛建庙纪念,尊称她为“马祖”寓意她比母亲还亲。不久妈祖德名传到朝廷,皇上也为之感动。从宋徽宗宣和5年到清朝道光为止,历代皇帝对马祖褒封,封号由夫人妃,到天妃,天上圣母。于是妈祖贤德之名由海峡两岸传到整个江南,继而传到全世界各地华人居住地区。时至今日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马祖庙、宫4000多座,妈祖信众达2亿多人。仅台湾岛内就有800多座马祖宫庙,1600多万信众。占岛内人口的80%。我国居住在沿海一带的渔民,世代信奉着马祖——海上女神。同时马祖也被外国人友人誉为中国的和平女神。广州市建有雄伟的马祖庙。梅州各地也有圣宫(即马祖庙)。

  随着各地信众不断到湄州马祖庙朝圣活动,相信今后的马祖文化还会更加弘扬光大。

  林氏宗族人才辈出

  旧时梅县的林氏宗族,普遍用“公尝奖”的资金鼓励本族学子读书。各地的林氏宗族把本宗族祖宗留下的公田、公山和其它宗族内的收入作为本宗族的集体资金,这种资金称“公尝”(即本宗族的公用资金,由宗族***管埋),这些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兴办本族的公益事业,一部分用于支持鼓励本族子弟上学。旧时有些学校是本宗族办的,有的地方则把祠堂作学堂,用公尝的钱请私塾教师,支持本宗族的学子完成小学教育。本宗族子弟习成绩名列前矛者,给予奖励,贫穷家庭的学生免费读书,俗称“尝缴上学”。有些地方的林氏公尝可资助本族的学子渎大学。每年学期考试或春节前夕,按学生的学业成绩给予奖励。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有些地方的海外侨胞和己致富的企业家们,都愿为当地学校或本宗族的学子捐赠奖学金、奖教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教学出色者,赞助本宗族作家出书。

  梅州各地的林氏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因而林氏后裔人才辈出,文人多当官的多。下面列举事例。

  林氏来梅后裔中较著名的有:丙村镇田头林奕孟,封武德将军。清乾隆年间,他仿效台湾筑陂的方法,在家乡丙村银场溪筑了36陂,引水灌溉农田。西郊乡林绍龙,清嘉庆七年进士,任云南按察史。南口锦鸡林绍斐(竹君),民国初年任广西都督府参谋长、广西民政长等职。丙村银竹林百举,同盟会员,南社诗人,曾任国史馆编纂。白宫林风眠,著名画家,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南口绵鸡林伦彦,教授,曾任中山大学经济系主任。程江长滩林登云,曾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

  林氏家族根在中原,历经一千多年发脉播衍,在闽粤地区得以发展壮大,而且远播至台湾和东南亚诸国。林氏家族可谓根深叶茂,花繁五洲,成为客家姓氏中的一支辉煌的群族。林氏家族崇文重教,人才辈出,为祖国的繁荣和人类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徐凡

徐凡,著名画家,祖籍江苏南京,现寓居北京。《书画中国》首席艺术家。曾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化部重彩画高级研究生班,擅长中国画工笔、写意、重彩。在研习创新的过程中,站在世界文化的交汇点,熔中西艺术为一炉,吸收了中国原始岩画、汉、魏、隋、唐重彩壁画的艺术之精髓,融入了儒、道、佛三种东方哲学的思想。不断地以不同的形式手法,探索出新的艺术程式,拓宽了艺术的表现领域。立中国画传统为本,承西方现代艺术之理念,自我超越,创新不止。始终走在艺术时代的前列。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著名仕女画家,中国的毕加索。

中文名:徐凡

别名:一乐斋主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苏省南京市

职业:画家

毕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主要成就:多次荣获国内外金、银奖

代表作品:《中国现代百美图》《徐凡画集》<徐凡线描人物作品集》

《书画中国》:艺术总监

法律顾问:马建

美术指导:**爱在身边

经纪人:刘天一

创建者:艺人之家组委会

画家简历

徐凡作品多次赴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香港、韩国等海外展出,并应邀参展北京、上海、广州、昆明、南京等国内的大型艺术博览会和画展,多次荣获国内外金、银奖。艺术传略及作品入编“中国艺术人才数据库”(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北京人美)、《世界美术家传》(香港)、《中国当代美术家名录》(上海人美)、《世界美术集》(香港)、《江苏省中国国画家作品选》(北京人美)等十余种辞典专集。《敦煌神韵》等十幅作品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全集重彩画卷》。

200余件作品为中南海、中央文化部、英国格林威治市、中国银行、刘海粟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云南世界园艺博览会、江苏美术馆、南京十竹斋、江苏省国画院等及美国、法国、比利时、加拿大、韩国、台湾、日本、马来西亚、香港、深圳等国内外个人及团体组织或企业收藏或为馈赠礼品。出版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新发展》、《徐凡画集》《徐凡现代仕女画集》《感悟自然—徐凡线描人物作品集》等。

徐凡履历

中国诗书画协会副会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艺术顾问;

台湾南台集团海南南台大唐书画有限公司名誉画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美术创作中心特聘艺术顾问等;

香港《中国书画家》杂志艺委会主任;

中国国画院艺术顾问中国神舟杂志艺术顾问;

中国国学书画院副院长;

徐悲鸿艺术中心理事;

徐悲鸿画院特聘画家

;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

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专家;

中国诗书画协会艺术顾问;

徐悲鸿艺术研究中心理事;

南京海台国际书画院名誉院长;

现为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理事;

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研究会理事;

中国东方文化艺术联谊会学术委员;

江苏省国际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理事;

法国多元文化艺术中心名誉主任;

中国专业人才库国学考评专家委员;

北京《中国收藏》杂志艺术顾问;

《书画中国》首席艺术家艺术总监;

香港《中国书画家》杂志艺委会主任;

名家评论

★勇于创新,西为中用,敢于探索,形式新颖。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

★集中西艺术手法为一体,融传统现代意念为一炉,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坐标。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兼党组书记刘大为

★朦胧的色彩,神秘的意境,折射出中国古老民族艺术精神的回归。

—中国著名画家张仃

★绢本人体画作品是中西人体艺术结合的首创,值到祝贺。

—中国著名工笔家潘洁兹

★站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对中国人物画继承和创新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其作品集传统与现代为一体,

成功地拓宽了自己的表现领域。

—原中国“美术”杂志主编/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叶毓中

★徐凡的艺术之高贵完全在于独创性,忠心的感悟,执著的追求,不倦的探索,创造了新的艺术境界。

—中国美术出版社总社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程大利

★不断地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手法,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拓宽自己艺术的表现领域提示出超凡的才情智慧,受到专家的赞许和世人的瞩目。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主编贾德江

★敢于不断地否定自己,超越传统,超越自己,找到了自己恰当而又独特的绘画语言。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美术评论家范迪安

★既体现中国传统技法的功力,又具有现代观念品味,既符合自己的意志的表达,又不脱离民俗思维的习惯,在统的情调中透出了强烈的现代感。

—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省国画院院长赵绪成

★南京美术界中:艺术上走自己的路,不断大胆开拓和新的探索。新意境、新面貌的作品不断涌现。

—著名画家黄丕模

★徐凡是一位富有个性、富有创意的画家,有着同龄画家难得的活跃的艺术思想,他敢于突破前人的窠臼,努力探索新的作画程式,不断拓宽自己的艺术表现领域。

—香港著名画家刘宇一

★思维开阔,勇于追求,形成了自己的画貌。

—著名美术评论家马鸿增

★立足于民族艺术基础,一手伸向古代传统,另一手伸向西方现代,是位有思想、有追求、有胆识的画家。

—著名美术评论家左庄伟

★徐凡重彩画斑驳、朦胧的意境和古朴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凝聚人们早已生疏的原始动力的回归情结,使人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

—中国美术报原主编朱国才

作品出版

1975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越美心里越亮堂》

1977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长大要当赤脚医生》;1978年再版

1978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击瓯楼》

1978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主席引来幸福水》

1982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胖胖得奖》

1983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独生宝宝乐淘淘》

1984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计划生育光荣》

1984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百年好合和睦美满》;1985年再版

1985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国富民强四化如意》;入选全国美展

1986年江苏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出版《优生优育好娃娃》

1987年《江苏画刊》发表《人体》作品

1989年江苏少儿出版社出版《王羲之》

1990年入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中年国画家作品选》

1990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王冕》《司马光》

1996年《南京美术报》发表徐凡作品专版

1997年《江苏美术报》发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新发展》论文

1997年《江苏美术报》选登”徐凡画展”作品

1998年入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当代速写艺术》

1998年《江苏美术报》发表徐凡作品专刊

1999年《中国美术报》发表徐凡作品专版

2000年《中国美术报》发表特约专稿《我画九歌》

2001年香港美术出版社出版《徐凡作品选》台历

2002年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当代实力派画家徐凡作品》挂历

2002年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徐凡画集》大型画册

2003年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徐凡作品集》台历

2006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徐凡现代仕女》画册

2009年《敦煌神韵》等十幅作品入编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美术全集·现代重彩卷》

2010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名家徐凡画集》

2011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感悟自然-徐凡线描人物作品集》

2011年《山妹子》等十四幅作品入编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为热烈庆贺十届人代会、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隆重召开出版发行的《中国画名家作品集》

2012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清赏》入编《马球图》等十三幅作品

2012年《知音》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名家书画展》

2013年《马球图》等十六幅文图人民时报欧洲专刊

2014年《群芳图》等十八幅文图《神州》杂志

2014年《水乡的人》等八幅文图《中华国粹》

获奖情况

1983年02月《丰收话长》获”南京市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1984年12月《如今咱家乡喜事多》获”南京市建国35周年画展”一等奖

1985年01月获南京市文艺创作表彰大会优秀奖

1986年09月《龙池的传说》获”全国六大古都书画联展”一等奖

1990年02月《王冕》《司马光》获”全国连环画展览”优秀奖

1990年09月中国文化部群众文化工作表彰大会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1997年01月获南京市文联先进个人

1998年10月《马球图》获”江苏省首届美术节”优秀奖

1999年04月《敦煌神韵》获”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赛”国际荣誉金奖

1999年06月国画人物获”迎世博—99昆明艺术博览会精品展”金奖

1999年07月《秋水无声》获”中国神龙杯书画大展”金奖

1999年11月《人物画系列》获”国画家—中国画水墨小品精作”优秀奖

2005年06月《绢本人体系列》获”上海中国艺术品收藏网展览”金奖

2010年05月获”亚太地区艺术家提名展”金奖

2011年05月《抚琴图》荣获庆祝深圳开发区成立周年;

《春天的故事》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金奖

2012年1月《牧归图》获法国世界艺术特别奖

作品入编

·1990年入编《江苏省中年国画家作品选》

·1990年入编《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人才传略》·

1990年入编中国艺术人才数据库

·1990年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

1992年入编《中国民间名人录》

·1995年入编《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1997年出版《徐凡画集》

·1998年入编美国《世界名人录》中国卷

·1998年入编《当代艺术》

·1998年入编《世界美术家传》

·1998年入编《世界美术集》

·1999年入编《江苏省首届美术节作品集》

·1999年入编《南京市文联五十周年美术作品选集》

·2001年入编《南京文艺界名人录》

·2006年出版《徐凡现代仕女》

·2007年入编《中华百家姓氏画鉴》

·2010年入编《当代中国美术全集》

·2011年出版《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徐凡》

·2011年出版《徐凡速写集》

·2011年出版《感悟自然-徐凡线描人物作品集》

·2011年入编《中国画名家作品集》

作品收藏

1986年中央美术学院收藏作品《少女》

1987年南京十竹斋收藏作品《雨花魂》

·1987年江苏美术馆收藏作品《石工》《拜月》

·1989年云南世界园艺博览会收藏作品《人生》

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收藏作品《四条屏》

·1990年中国文化部收藏作品《古道漫漫》

·1990年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收藏作品《搏》

·1994年英国格林尼治市收藏作品《奔马图》

·1997年江苏省美术馆收藏作品《啸月》

·1998年刘海粟美术馆收藏作品《拜月》

·2000年中南海收藏作品《仕女四条屏》

·2002年江苏省国画院收藏作品《人物》

·2005年中国第十届运动会组委会收藏作品《咏梅图》

·2005年中国孔子研究院收藏作品《秋思图》

·2006年江苏南京金鹿装饰安装工程公司收藏作品《仕女图》《征途漫漫》等

·2007年深圳梓盛发实业有限公司收藏作品《中国现代百美图》

·2009年山东万发集团收藏作品《群芳图》《秦淮八艳》

·2010年山东万发集团收藏作品《江南丽人》

2011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收藏作品《江南丽人》

2011年北京台湾会馆收藏作品《知音》《秋韵》

203年中南海收藏《日出东方》敦煌神韵》

作品入选

1978年《心在攻关人》入选”江苏省肖像画展览”

·1978年《归来》入选中国文化部主办的”华东地区观摩展”

·1981年《赶集》入选”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展”

·1981年《丰收话长》《艺苑新秀》入选”江苏省庆祝建党六十周年画展”

·1982年参加在美国圣路易斯主办的”中国南京画展”"艺苑新秀展”

·1983年《春意浓》入选”江苏省年画展览”

·1986年《九歌》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展览

·1986年《雨花魂》参加”江苏省建军六十周年美展”

·1987年《汉画印象》参加”江苏省中年国画家赴京汇报展览”

·1987年《雨花魂》参加”南京十竹斋赴京汇报展”

·1988年《候车》参加在意大利主办的”中国南京美展”

·1989年7幅人体画参加”南京首届人体画展”

·1989年100余幅作品在江苏扬州主办”徐凡画展”

·1989年《牧羊曲》《梦》在上海朵云轩展览

·1990年《水乡情》《抚琴图》参加”南京市人物画展”

·1991年《征途漫漫》参加”南京、南昌、合肥长江中下游书画联展”

·1991年《放鸡图》参加”南京书画院迎春画展”

·1992年《采莲图》参加”南京、重庆书画联展”

·1997年100余幅作品在江苏美术馆举办”徐凡画展”

·1998年《牧羊图》参加在澳大利亚举办的”中国南京国画展”

·1998年参加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98名画家展”

·1998年《九歌》等作品参加在广州举办的”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

·1999年《敦煌神韵》等作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艺术博览会”

·1999年《马球图》等作品参加在南京举办的”江苏首届美术节画展”

·1999年参加在天津举办的”首届《中国画》水墨画小品精作展”

·1999年《啸月》等作品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世博会国画精品邀请展”

·1999年《汉画印象》参加在南京举办的”中国神龙杯书画大展”

·1999年《敦煌神韵》参加在泰国举办的”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赛”

·1999年《牧羊女》入选”南京市文联五十周年书画摄影展览”

·1999年《岁月》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公仆风采画展”

·2000年在山东曲阜举办”徐凡画展”

·2000年《徽州女人》等作品参加由江苏省美协举办的”走向西部画展”

·2000年《采莲图》等作品参加”当代中国水墨画精品展”

·2001年《青春的韵律》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岩彩画展览”

·2002年《山妹子》参加在南京举办的”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作品展”

·2002年《楚风》参加在日本举办的”中日邦交三十周年书画展”

·2002年参加在南京举办的”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作品展”

·2002年《梨花季节》参加在南京举办的”南京艺术节书画展”

·2002年在南京郑和纪念馆举办”徐凡画展”

·2006年在深圳举办”徐凡画展”

·2007年参加在北京荣宝斋举办的”中国书画名家迎春精品展”

·2009年在韩国举办”徐凡画展”

2010年《马球图》在马来西亚举办的亚太地区艺术提名展;

2011《抚琴图》入选庆祝深圳开发区成立周年;

2011《春天的故事》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

2012《牧归》入选法国世界艺术大展;

2012《春色图》入选中国刘邦文化节,全国著名书画家邀请展

2012著名仕女画家徐凡为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赠送字画奉献爱心

1987年国画作品《知音》捐赠南京慈善总会

2011年国画作品《化女图》捐赠“善行天下—中国书画家救助贫困儿童”慈善拍卖会

2012年向淄博市慈善捐赠书画二幅

2012年“龙舞吉祥中华第一龙”捐赠中国少年文化艺术基金会公益事业

2013年“中华第一龙”捐赠全国第十二届全运会

2013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幸福一家》大型书画公益活动荣获“爱心公益大使”荣誉称号

2013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纪念习仲勋诞辰100周年书画活动》获赠《习氏家谱》

2014年《咏梅》捐赠《孝和天下——当代书画名家救助空巢老人慈善作品展》

2014年巨幅(4米1米)《中华第一龙》捐赠世界青年奥运会《绿色青奥盛典》筹款拍卖

2014年国画《消夏图》捐赠世界青年奥运会《绿色青奥盛典》筹款拍卖

2014年世界青年奥运会《绿色青奥盛典》颁发《邀请函》参加影视歌明星、文体艺术名人,世界五大洲青年环境大使盛装共走世界星光绿毯签名参访仪式

名家点评

我坦言平生最崇拜世界艺术大师马蒂斯、毕加索,曾经在美术界一语惊人,其实我并不是西方现代派的追随者,我认为,马蒂斯、毕加索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们的艺术创作的本身,而更多的是对传统大胆革新和超越的不倦的探索,勇敢的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独立偏见,我行我素,一意孤行的精神。即便这些大师们在生命的晚年时候,仍探索创新不止,作品中不断闪烁着新的艺术亮点,其精神多么难能可贵啊。我也并不迷信名人,当你跪着看“名人”时他当然比你高,你一站起来就会跟他平肩了,艺术没有不可逾越的界线,就需要这种气概去冲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崭新的探索需要敢于超越一切“名人”的勇气。时代需要一批站在“名人”双肩上努力攀登更高峰的勇敢者。在中央美术学院令我感悟最深地是要不断否定自己,超越传统,超越自己,形成这种观念出于理性的思考,一个再“美”再“酷”的东西重复千遍以后就会令人生厌,作为一个艺术家,既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路,也不能重复自己的路,只有不断地否定自己才是攀登艺术高峰的最佳途径。多年来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不断地通过多种不同形式手法,探索新的艺术程式,拓宽了自己艺术的表现领域,超前的意识、多变的手法,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难怪乎吾的好友人民美术出版社主编程大利常为之而感慨。

由此在现代重彩画《九歌》、《马球图》等的创作中,从古今文化的纵向源流和东西方横向的兼容借鉴西方现代观点和非洲黑人品原始艺术,吸收中国原始岩画、汉魏重唐彩壁画的艺术之精髓,融入儒、道、佛三种东方哲学的思想境界,以多种绘画手法,将各种形象的墨线与色彩交融变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奥妙领域,粗犷而不鄙野,浑厚而不凝滞,斑斑驳驳,浑浑沌沌,朦朦胧胧,极具抽象意义的朦胧意境的画面,透出了民族感情和哲理意识的内涵,寓示中国古老民族的一种沉静淡泊而又神秘的精神回归。在艺术家眼里女人体是宇宙大自然的缩影,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通过对千余名模特儿的写生、观摩和研究,女人体是我常表现的艺术题材,有的运用人体变形作为某种精神现象,有的运用现代构成成为具有抽象意义的符号,而近些年运用写实造型手法表,绢本人体画,其崭新的形式、高雅清新的格调,令人愉悦的造型使观者得到了一种美好的享受,深受收藏者的青睐。

回忆几十年的艺术生涯,时刻都伴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关爱。大羽老知我办画展欣然为画册提词,画展开幕时大羽老抱病在儿女搀扶下专程去省美术馆为开幕式剪彩;江苏省美术理论研究会在著名美术评论家马鸿增主持下举办了《徐凡作品研讨会》,大羽老直言对我说“把李小山也叫过来参加会议,看看中国画究竟有没有出路”。亚明老是江苏美术界****,与我的交情已二三十年,从不张扬,在中国还没有用上轿车和摩托车时,亚老常秘而不宣地一人骑着日本人赠送的摩托车到南京北郊六合_我的画堂休息、度假,背着法国造猎枪,满山打野鸡野兔,有时一连数天乐不回城,惹得全城寻找;亚老曾对我说“我把肖平弄到美国去了,下次该让你也出去镀镀金”,虽因公务等条件所限未能成行,也可看出亚老对我们年青一代培养关爱的殷殷真情。书法界的老前辈武中奇对我也一直钟爱有加,在一得阁墨汁还未问世前我们常在一道讨论设计磨墨机,在武老的书法中好多背景衬其它画家的山水花鸟的作品,设计新颖别具一格,获得观众好评,就是出自我的建议;南京友谊商店扛了数刀宣纸,去请武老为南京友谊商店提匾,磨好墨,武老执意为我夫妇先开笔唐诗一首;平时凡是我需要的中堂、对联、条幅都有求必应;一九九七年,举办《徐凡画展》武老不顾刚拔牙的痛苦,夫妇俩专车赴江苏美术馆亲自为之剪彩。

还有,誉为中国第一草圣的林散之,挥毫为我写六尺巨幅书法,肖娴老与我多次合作,我作画肖老落款的作品至今珍藏。我的艺术是属于中国,也属于现代,我愿以前辈们为榜样沿着一条正确的艺术道路拾级而上,永远把绘画当着我人生的一乐。

画家最新动态

★2012年被聘为中国首部大型书画综艺电视节目《书画中国》艺术总监、首席艺术家;

★2012年徐凡画家应邀出席刘邦文化节《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开幕式讲话剪彩;

★2011年12月30日至20日徐凡画家对法、德、奥地利、比利时、梵蒂冈、意大利进行一次艺术殿堂考察城市之旅3日返回北京。

★2011年12月6日至13日法国巴黎罗浮宫现代国际艺术大展徐凡重彩画《牧归》荣获特别奖同时荣聘法国巴黎多元艺术文化中心名誉主任。

★应法国国家美术协会邀请,徐凡画家将于12月6日飞巴黎参加卢浮宫举办的《鲁塞尔艺术展》并对欧洲数国进行为期十五天的艺术考察。

★徐凡画家应国务院邀请,几进中南海接受了为紫光阁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的休息室设计创作4米×15米重彩画一幅,为国务院的中南海小礼堂前厅设计创作7米×2米巨幅国画,现正在筹备之中。

★2011年11月13日国办邀请徐凡画家全家五口人做客中南海,游览紫光阁,并在国家***胡锦涛、温家宝接见外宾的紫光阁的会客厅内留影。晚上中南海设盛宴招待了徐凡画家全家。·中国《书摘》总第229期九月一日出版发行、封面发表了徐凡重彩画作品《啸月》并内页专版介绍画家艺术简介及画家的艺术照。

★2011年9月17日瀚海四季(73期)拍卖会中国书画(二)徐凡《美人图》0287成交额80000元;

★2011年6月徐凡作品《知音》《秋韵图》被北京台湾会馆收藏。

★2011年5月徐凡应聘“庆祝中国***建党90周年诗书画展”组委会艺术顾问。

★2011年4月徐凡签名的《中国当代名家·徐凡画集》由中港澳台画报社社长方德华带回台湾转赠台湾马英九先生。

★2011年春季拍卖会瀚海四季(72期)中国书画(二)徐凡《睡美人》(40cm×44cm)拍号:0842成交额44800元;

★2011年3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为热烈庆贺十届人代会、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隆重召开出版发行《中国画名家作品集》;

★徐凡作品《山妹子》《动荡年华》《植树》《苏州女模特》《寻梦》《梳妆图》《降喜图》《赏荷图》《清风徐来》《海之恋系列之一》《海之恋系列之二》《海之恋系列之四》《海之恋系列之七》《海之恋系列之九》入编该集。

★2011年1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徐凡》

★2011年1月获庆祝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60周年书画展金奖。

★2011年1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感悟自然-徐凡线描人物作品集》。

★2010年秋季拍卖会瀚海四季(70期)拍卖会中国书画(四)徐凡《睡美人》(65cm×65cm)拍号0893成交额89600元;

★2010年6月徐凡重彩画10幅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全集》全国出版发行。★2010年5月获马来西亚”亚太地区艺术家提名展”金奖。★2010年3月徐凡同志被聘为中国美协敦煌创作中心顾问。

★2010年2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徐凡现代仕女》。

谁能给我荣氏家族谱的信息

一、姓氏源流 荣(Róng)姓源出有三: 1、据《姓氏考略》和《吕氏春秋》载,远古黄帝时代,有个音乐家叫荣援,受黄帝命,与伶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