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帅书杰,帅氏有家谱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4收藏

我是帅书杰,帅氏有家谱吗?,第1张

  帅姓源流纯正,起源主要有一:

  出自师姓,为春秋时师昺之后,为避晋景帝司马师的名讳而改姓帅。“帅”跟“师”字仅有一划之别,如果用以代表中国人的姓氏,虽然读音完全不同,但从历史文献上追源溯流,两姓却完全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因为帅氏正是师氏分支出来的。根据《广韵》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记载,原来出自古代掌乐之官,因为古代掌乐之官曰师,故以官为氏而姓了师氏,传到春秋时代,有一位师昺在晋国担任尚书的官职,为了要避晋景公的名讳,就将自己的姓改少一横,变成了帅氏,开创了另一个姓氏家族。

  始祖:师昺。

  宗族字派

  字辈:

  重庆某支帅氏字辈:应钦秉源年,正永洪大泽,世代朝先志,文华光尚国。

  湖北天门帅氏字辈:言举信洋,国家大振,永世刻昌

  湖北宜昌帅氏字辈:总振维荣芳,开先启秀良,文章昭祖德。

  湖北云梦帅氏字辈:元亨利贞,永世家声。

  湖南醴陵帅氏字辈:家保万年常有道,修其学业展新龙。

  江西奉新锁石帅氏字辈:大道能经国,康祺再起歌。

  帅 宝,北宋臣。字仲珍。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成淳中,授盐官丞,以清廉著称。擢昌化令,劝农课士,听讼咸得其情,卒于官。

  帅 我 (1648-1725),清学者。字备皆,号简斋,江西奉新人。弱冠淹通群籍,工书画,尤明医理。康熙五十年举人,官内阁中书。擅诗文,循循江西旧法。著有《墨澜亭集》,不分卷,凡文一百四十篇。另有《简斋诗文稿》。

  帅使念,北魏石匠。著名的拓跋鲜卑先祖旧墟石室“仙洞北魏石刻祝文”的刻工。

  帅仍祖,清文学家。字宗道,号介亭山人,江西奉新人。帅我长子。康熙间诸生。幼聪慧,十岁能诗,以才华自负。又精岐黄术。性孤介,艰于一第,乃弃举业,键户读书。工诗文,著有《嗜退山房诗稿》二卷、《文稿》三卷。

  帅念祖,清画家。字宗德,号兰皋,江西奉新人,帅我子。雍正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礼科给事中,陕西布政使。以事谪戍军台,没于塞外。工指画花卉,兼写山水。尤以时文鸣一时,务以幽渺之思,摆脱陈因。亦工诗,清刻不俗,与从子家相时有大小帅之称。著有《树人堂诗》七卷。

  帅家相,清诗人。字伯子,号卓山,江西奉新人。乾隆二年进士,历官江西浔州知府。工诗,善学少陵,气格沉雄,有幽燕气,与从父念祖时有大小帅之目。曾燠尝选其诗与陈允衡、王猷定、曾畹、蒋士铨、汪轫、杨垕、何在田诗合刻,名《国朝江右八家诗选》。著有《三十六乘书楼诗集》十六卷。

  帅承瀛 (1766-1840),清臣。字士登,号仙舟。湖北黄梅人。十七岁中乡试。嘉庆元年(1796)进士。任编修。历迁吏、礼、工等部侍郎。典试于广东、江南。督学于广西、山东。道光元年(1821年),授浙江巡抚,奏请盐政改归巡抚兼理,停加课银五十万两;年减商捐、外款银二十万两。杭、嘉、湖三郡发生水灾,他截漕粮赈济;并免除米税,以招远处商贾。曾捐资八万,浚修西湖,修筑海盐石塘。浙人在西子湖边建“帅公祠”,以示纪念。

  帅承瀚,清臣。湖北黄梅人。帅承瀛之弟。嘉庆十年(1805)进士。官翰林院检讨至副都御史。颇有声誉于时。

  帅方蔚 (1790-1872),清学者。字叔起,又字子文,号石村,南昌奉新(今属江西)人。少聪明好学,道光六年(1826),举进士第三人,授编修。八年,出任山东乡试副主考。历任湖广道、云南道、京畿道监察御史等。后因病辞官回家。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兴起,帅方蔚在乡中办团练,操练乡勇,帮助官兵镇压起义军,咸丰皇帝恩赏加道员官衔。在乡期间,注重讲授经学,有“真经师”之称。曾主白鹿书院、经训书院。同治九年(1870),江西巡抚刘坤一聘请他到省城主修《江西通志》,并主修《奉新县志》。同治十一(1872),方志完成,旋病卒。帅方蔚以人品正直著称,广见博识,著述甚丰。文有新意,诗有特色。所撰述文章体裁十分广泛,主要有《咫闻轩诗稿》、《咫闻轩随笔》、《紫雯轩馆课》、《帅太守稿》、《词垣日记》、《左海交游录》等,均收入《帅氏清芬集》。

  其他帅姓名人有宋官吏帅范;清文学家帅光祖,诗人帅翰阶等。近当代帅姓名人有政治家帅孟奇,解放军将领帅荣,国民党将领帅化民,地质学家帅开业、帅德福,医学家帅焘、帅兰英,经济学家帅勇,政治学家帅文洁,翻译家帅德全、帅松生,编辑家帅应煕、帅雪嶕,书法家帅立志,画家帅础坚、帅立德、帅立功、帅松林、帅民风,台湾**制片人帅岳峰等。

  孟庙,又称亚圣庙,为历代祭祀孟子的场所。孟子庙奉祀,始于宋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初建于邹城东北,距城13公里的四基山西南麓,孟轲陵墓之前。据孟林享殿内现存宋景佑五年《新建孟子庙记》碑文记载:此庙为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所创建。后因距城较远,瞻仰祭祀等诸多不便,又别建孟庙于邹城东郊,此为邹城有庙之始。此庙之具体位置、规模和建庙的确切年代,今已不能详考。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复建孟庙于现址。现在之孟庙亦非宋宣和建庙之旧观,历经金、元、明、清数十次重修和扩建,才具有现在的规模。

  现今之孟庙,坐落在邹城城区南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东倚文贤岗,西濒京沪铁路,北枕因利渠,南临邹济公路,县城市区环拱于北,凫峄诸山雄峙于南,俨如画屏。庙内古木森蔚,碑碣林立,庙之周围绕以红色垣墙。孟庙之面积,据元代元贞年重修孟庙碑记载:基地为194亩。1964年,邹县文物保管所曾进行一次面积实测:南北,由孟庙北墙至庙前河滨,全长为4585米,垣墙之内为3175米。东西,由西庙墙至东庙墙外柏树处,为95米,垣墙之内为85米。总面积为653亩。

  孟庙建筑

  孟庙是一处长方形,五进院落的古代建筑群,以方体建筑亚圣殿为中心,南北为一条中轴线,左右作对称式配列,有些地方又因地制宜地进行了适当安置。逐院前进,错落有致,起伏参差,院院不同、各具格局,充分体现了古建筑的特点。

  庙之正南门为“棂星门”。“棂星”即指天上的天镇星,天子祭天必先祭棂星,孟庙第一道门以“棂星”命名,含有尊圣如天之意。“棂星门”高大威严,封建时代除农历二、八月祭祀孟子大典之日,或帝王钦差前来拜谒孟庙之时,才开此门,平时闭门不启。现为进入孟庙的正门。门内东西各建一座斗拱承托的木坊,左为“继往圣”、右为“开来学”,以表彰孟轲对儒学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功绩。上述三座木架结构的门坊为清康熙年间重修孟庙时所建。

  进“棂星门”即为孟庙的第一进院落,北墙正中可见“亚圣坊”,此为第二道门坊。这座门坊为四柱三门,柱八棱,顶端装饰古瓶、朵云,类似华表。坊额正中刻楷书“亚圣庙”三字;东侧门楣坊心线刻云龙;两侧坊心线刻长有双翼展翅飞翔于流云之中的翼龙。石坊东侧竖有万历九年所立《邹国亚圣公庙》碑一幢。由此可知,这座门坊原为明代的孟庙大门,其建坊年代,当在立碑之前。穿过亚圣庙石坊,便进入了孟庙的第二进院落。院内古木苍苍、翳天蔽日,这些松桧大都800余年,虽历经沧桑,依旧枝干挺拔。古人对孟庙的树木多有赞颂,如“满林松柏带苍烟”、“云烟松柏不胜情”等诗句,读来生动传神,确是描出了孟庙林木的特点。更有大书法家董其昌,专题孟庙古桧:“爱此孟祠树,森然见典型。沃根洙水润,含气峄山灵。阅世磨秦籀,参天接鲁青。方知樗散寿,只入列仙经。”沿着古桧柏下的一条砖铺甬道北行,即到“仪门”。这是一座歇山式斗拱承托三启门洞的高大门楼。门额悬一竖匾,上书“泰山气象”四字,故又称“泰山气象”门。

  越过“仪门”便是孟庙的第三进院落。院内东西各建一门,是平常出入孟庙的通道。东西门原名为“钟灵门”、“毓秀门”,清乾隆四年重修孟庙时改称为“知言门”、“养气门”。取义于孟子“*辞知其蔽……”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两门的南侧分别建有“祭器库”和“省牲所”。据天启三年《重修孟夫子庙》碑记载:“天启三年二月建祭器库、省牲房各三楹。”这两处建筑是专为存放祭器和祭品的地方。院北三门并列:中为“承圣门”;东为“启贤门”;西为“致敬门”。孟庙由此分为东西中三路。承圣门前有一座高大的碑亭,重檐斗拱,琉璃碧瓦,贴金彩绘,富丽堂皇。亭内放置清代康熙《御制孟子庙碑》一幢,故名:康熙御笔亭。碑额浮雕泰山祥云、二龙戏珠,雕刻技艺精湛,形象逼真。碑座为一巨大怪兽,狮头、龟背、鹰爪、蛇尾。这是孟庙中现存最大一块石碑。碑文字体工整秀丽,为康熙二十六年四月,清圣祖玄烨御笔亲书。碑亭东侧竖有《孟母断机处》、《子思作中庸处》、《孟母三迁祠》和乾隆皇帝的《述圣子思子赞》及《述圣子思石刻像》等石碑数幢。

  进入“承圣门”便是孟庙的第四院落,也是孟庙的中心院落。院内建有“乾隆御碑亭”,亭内竖有清乾隆皇帝手书《亚圣孟子赞碑》。院内有水井一眼,据井旁石碑记载,“清乾隆十一年庙前演戏,忽日中声震如雷,闻者环顾失色,见阶前陷有甓甃圆痕,熟视乃井也”,故名天震井。今井边石栏为清道光十一年所建。清代诗人葛临绪曾有《题天震井》诗一首:“古井澜翻近庙堂,天惊石破水泉香,汲来修绠原无底,洙泗渊源一脉长。”这井就在“亚圣殿”前。

  亚圣殿为孟庙的主体建筑,殿高17米,进深2048米,横宽277米。大殿始建于宋宣和三年,据殿内碑文记载为徐韨、朱缶所创建,历经金、元、明、清,中间多有维修。清康熙七年鲁南地区发生大地震,原殿倒塌,因此,现存大殿系清康熙十一年所建。现在的亚圣殿为一座金碧辉煌、雕梁画栋、重檐飞翘、歇山转角的宫殿式建筑。殿的四周列擎檐的巨型石柱,都饰以浅浮雕,门侧四柱正南面刻翼龙在云中翱翔,栩栩如生,别处罕见。其余各面刻宝相牡丹或西番莲花纹,世型石柱为明代维修孟庙时所制。梁坊藻井是用金箔贴制的云龙图案。大殿正面重檐之间高悬一匾,上书“亚圣殿”楷书贴金大字。正中门额上挂“道阐尼山”横匾一块。殿内承以八根巨型朱漆木柱,迎门正面两柱挂以一副巨型抱柱对联,“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切同禹颜”。对联和门匾都是清代乾隆手书。殿内正中雕龙贴金的神龛内供奉着衮冕九旒九章的孟子塑像,东侧神龛雍正皇帝手书“守先待后”的金匾一块。这座大殿除了用于纪念孟子之外,还是一处建筑、雕刻、铸造、绘画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与曲阜孔庙的“大成殿”遥相辉映。

  亚圣殿前的东西两庑,原是供奉孟子的弟子和历代研究儒家孟子学派有贡献的学者的场所。亚圣殿后院里,建有五楹歇山式孟庙“寝殿”。始建于元代元贞元年,原名为“邹国公祠堂”,是供奉孟子父母的殿堂。明弘治十年增修孟庙时改为寝殿,成为祭祀甾子夫人田氏的专祠。殿前露台和甬道之上的三棵古桧树,为北宋宣和年间所植,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现依然青翠蓊郁。

  孟庙东路,步入启贤门,甬道两侧碑碣林立,是孟庙各类石碑集中存放的地方,俗称“孟庙碑林”。甬道尽头即是启圣殿,五楹,单檐歇山式,殿内神龛中供奉着孟子父孟孙激的塑像。因为孟子的父亲在元代延佑三年尊为邾国公,故此殿原名为“邾国公殿”,后改为启圣殿。其后为“孟母殿”,殿内无塑像,正中神龛内安放木主牌位。其上楷书“邹国端范宣献夫人之位”。东壁神龛内供有孟子石刻像一尊,据《三迁志》记载:此像为宋景佑年间孔道辅修孟母墓时掘得,定名为“孟子石刻像”。

  穿越致敬门即进入孟庙西路。正北有一门名为“斋戒门”,门内是一座雅静秀丽的小庭院。院内外四周墙壁上镶嵌着50多块碑刻,多为历代名人文士前来孟庙晋谒游览后的诗词题咏。斋戒门内东西侧一雌一雄的两株古老巨大的银杏树参天而立,绿荫蔽满整个庭院。一株古老的紫藤萝旋转曲折地缠绕树干,一直伸展到树顶,是孟庙奇景之一。此院即为“致严堂”院。建堂三楹。是孟轲嫡系后裔祭祖之前沐浴、更衣之所。原名“斋宿所”。

  致严堂后面的“祧主祠”是孟氏的家庙。祠庙三楹,建于清道光十年,祠内存放孟氏大宗户五代以上至二世祖的木制神主牌。祧主祠后,还有一处小院,院内建有砖台,台上置石雕池一件。祭祀时在池内焚烧写于帛上的祭文,因而称为“焚帛池”。

  孟庙不仅以古老的建筑称著于世,而且还保存着秦、汉、晋、唐、宋、金、元、明各代碑刻270余块。虽历经千年,仍大多完好,为历代文人学者所重视。这些碑刻书体精美,楷、草、隶、篆各体具备。其中西汉天凤三年《莱子候刻石》、东汉《石墙村刻石》、西晋永康二年《刘宝墓志铭》、元代仿刻秦李斯小篆《峄山刻石》等,都是世所罕见的珍品。此外,庙内还存放着100多块汉墓画像石、汉代石人、石兽和元代的盘龙浮雕石柱等,这些文物给人们美的享受,为古老的孟庙增添了光彩。

  孟府位于邹县南关与孟庙毗邻,是孟轲嫡系后裔居住的宅弟。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文宗皇帝封孟轲为“邹国亚圣公”,从此,孟府又被称为亚圣府。孟府的始建年代不详,据孟庙内现存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孟氏宗传祖图碑”记载:“宋仁宗景佑四年,孔道辅守兖州访亚圣坟于四基山之阳,得其四十五代孙孟宁,因荐于朝授迪功郎,主邹县簿奉祀祖庙,迪功新故宅,坏屋壁,乃得所藏家谱。”说明北宋景佑年间就已修建了孟府,但故宅所在何处,却未曾说明。推测孟府应在宋景和四年(公元1122年),第三次迁建孟庙时同时迁建孟府。

  孟府坐落在孟庙西侧,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26米,东西宽99米,面积约4万平方米。前后共有七进院落,楼、堂、阁、室148间。以主体建筑大堂为界,前为官衙,后为内宅。孟府二门内东侧墙壁间镶嵌着一块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为恳恩照例优免以杜攀扰事》碑。碑文中记述了明皇朝饮赐的庙户、礼生、佃户、洒扫户、差役等,不得滋意攀扰等事。另外,孟府第四层院中“赐书楼”是典型的明代建筑,据此可证实孟府在明代就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了。

  孟府大门,为三楹,门楣正中悬有匾额,上书“亚圣府”三个贴金大字。黑漆大门上绘有约两米高的彩绘门神。门外建有高大的影壁。一对精雕石狮雄居于门的左右。门阶两旁有上马乘车用的方形石台一对。

  二门又称为“礼门”,其建筑形式与大门基本相同,但门洞为三启,正中门楣上书“礼门义路”四字。六扇黑漆大门的正中两扇彩绘着顶盔披甲的执刀武士,两侧的四扇则彩绘着执笏的文官,威严煊赫。二门内为“仪门”,其两边不与垣墙连属,类似遮堂门,全系木结构,仅有圆柱两根,下有石鼓夹抱,上面承托着彩绘大屋顶,前后缀着倒垂的四个木雕花蕾,故又名为“垂花门”。平时此门紧闭不开,每逢孟府喜庆大典、皇帝幸临、定量读圣旨或举行重大祭祀仪式时,鸣礼炮十三响然后开启。这中仪门在封建社会只有列土封侯的邦君才有资格建造,故又称“塞门”。

  穿过仪门,院中有一方形台基,两侧竖着精雕的夔龙石栏,和青砖花墙绕护的丹墀,两株有着数百年寿龄的参天士桧,在台前甬道两侧遮天蔽日。丹墀的东南角设置有“日晷”;西南角设置有“嘉量”,这完全是仿照皇宫的格式。其后便是宽敞的五楹出厦正厅,也是孟府的主体建筑“大堂”。堂前檐下正中悬挂着清雍正皇帝手书,钦赐孟子第六十五代孙孟衍泰“七篇贻矩”堂匾,龙边金字熠熠生辉。门两侧檐下廊柱上悬挂着“继往开来私淑千年承燕翼,居仁由义渊源百代仰先烈。”隶书金字抱柱楹联,孟府大堂是孟子嫡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开读诏旨、接待政府官员、申饰家法族规以及节日、寿辰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大堂正中设有木制暖阁,内设公案。

  大堂前东西厢是管理孟府祀田、庶务、礼生、乐生、司书、执事等办公场所。大堂前左右设鼓乐楼,是奏乐的地方。大堂东侧有一处独立的院落,称“五代祠”,是孟区宗族的家祠。西侧有一曲尺形独特建筑,名为“见山堂”,是当时孟氏后裔接待和宴请宾客的地方。与见山堂相对的月亮门外,竖着一块玲珑的太湖石,其上刻有清代金石学家阮元和书法家孔继涑的手书诗词。

  大堂后便是孟府的内宅,设有内宅门与外界相隔,这是一道禁门,看管十分严格,一般外人不得擅自入内。内宅门的外檐木坊上雕刻着“鲤鱼跳龙门”、“麒麟送子”等图案。门两侧倒悬着雕花垂珠,工艺相当精美。内宅门前为一幽径,左右两侧各有一角门名为“更道”,是当年为内宅巡逻值更的更夫行走的通道。

  内宅的第一进院落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建筑,它是孟子嫡裔第七十四代孙孟繁骥居住的地方。雕梁画栋、彩绘华丽、明三暗五的正厅为“世恩堂”。室内陈列着古玩字画、床榻橱柜等。院东南一株古老高大的荼糜花,每当春夏相交之际,满树洁白,盛开的花朵散发着阵阵清香。院后为赐书楼,是孟氏后裔存放皇帝钦赐墨宝、书籍和家族档案的地方。再后是“延绿楼”等四处四合院,都是孟氏近族的住处。最后是孟府的花园。

  孟府内现在还保存着封建帝王所赐的朝服、龙袍、圣旨、诰封、家族档案、印书木刻和书籍字画等大量珍贵文物,为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孟林是孟子和他后代子孙的墓地,位于邹城东北12公里的四基山西南麓,南面凫峄,北拱岱岳。是一处保存时间长、较为完整的家族墓地。据孟林享殿内现存的宋景佑五年(公元1038年)《新建孟子庙记》碑载:孔子的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知兖州时,访得孟子墓,并在墓旁创立了孟庙(后迁往县城)。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朝廷赐库钱30万,增修墓庙,购置祭田,广植柏桧。元代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山东提刑霍天祥在孟子墓前立碑,题“先师邹国公墓“,此碑现已无存。后又经明、清两代不断增修扩建。据《重纂三迁志·林墓》记载: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山东巡抚移文衍圣公查明,亚圣墓田七顷三十亩四分。林内植有桧、柏、榆、槐、楷、楸、枫、柞、杨等各类树木一万余株,多为宋、金、元、明、清各代所植。孟林享殿大门坐北朝南,经神道、御桥即可达门前。院内现存享殿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面貌,只是左右厢房早年倾圮后末再修建。享殿内现存石碑六幢,其中北宋景佑五年(公元1038年)所竖《新建孟子庙记》碑,碑文为北宋孙复撰写,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是现存有关邹县“三孟”史料中最早的一块碑刻。对研究孟子史迹,有重要参考价值。享殿后是孟子墓,坟茔高大、草丰林茂。墓前有巨碑一幢,上刻“亚圣孟子墓”。

  孟子墓西北约300米处有高大的古冢三座,相传为孟孙、季孙、叔孙之墓。

  孟子的诞辰是四月初二,为纪念孟子的诞辰,每年四月初二至初五在孟林前举行盛大的古会,一年一度,延续至今。

国洋李氏 国洋李氏素归李唐皇室,为大郑孝王亮公后裔,莅闽始祖为亮公七世孙李诲。莅鼎始祖谱牒可查的首推国洋鉴公,白琳德公,凤桐云公,均为杉洋诲公七世孙。三公于宋景德甲辰年(公元1004年)由长溪赤岸移徙而至,迄今有1001年,历43世(鉴公起38世)。家谱记载:莅鼎子孙在宋时颇见仕宦,刑部尚书、州府太守、通判、五品朝奉有之。明朝嘉靖年间族人英勇抗倭,捍卫家园、殊死搏斗,谱写了不畏强暴的正气歌。清康乾以后,族人迎来大力发展好时机。大家安居乐业,尤重举学读书,隆师课业,建书楼、办私熟,让族人明理开智,图强致仕。二百年间约百余人学而有成。考取庠生、监生、贡生者26名,举人2名。为官五、六、七品皆有人在。因兴学成果显著而累获表彰。20世纪30年代,作为中共鼎平县委所在地区域的国洋村,又成为游击队和赤卫队经常活动的基点村,刘英、粟裕、叶飞等率领红军在国洋村活动,开展支红、扩红,村里有十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有3位青年为革命英勇捐躯。村里的古井群、古枫群、古书楼、古祠堂和古墓,成为见证历史的宝贵遗物,目前古祠堂和古墓已经成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考古证据确凿,赢得福鼎市境内李氏同仁的认可,属于最先莅鼎李氏家族。近几年来沙埕支系和点头埕基里支系通过辛苦寻祖,最终归向杉洋李氏,在福鼎市纳入国洋李氏行列。国洋李氏目前有人口2000余人。其名行24世起为:延光文如学克大乃永传昌明奕世启后承先。分别居住在国洋古村、佳洋乡、前岐镇、沙埕镇、点头镇和市区,也有迁居宁德、厦门、福州、江西、浙江、上海、河南、台湾、香港、美国等。副处级以上(含副处级)5人,副科级1人。研究生3名,大学生、大专生50余名,中专生、高中生100余名。

2、章峰李氏 章峰李氏与国洋李氏系出一源,同为杉洋诲公后裔,是诲公11世孙,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莅鼎,一世祖为耀公。肇居地在管洋镇章峰村。元末明初,山贼焚劫杀掠,几临灭族之灾,幸祖妣郑儒人遗腹子篪公继承香火。惟此劫致历史资料荡然无存,初次修谱已是乾隆年间。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族谱委托制谱先生行事,加上地域偏远、交通困难、消息闭塞未能觅得本宗始祖,而误接上杭县火德公门下。后裔贤孙丹生、启斌、永海诸君千辛万苦,终于寻到本宗始祖杉洋诲公,为正本清源立下大功。章峰李氏发展的几百年间曾经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监生、庠生、太学生和贡生。授五、六、七、八品衔皆有人在。其字行为:耀道谔玉正大光明孝得若篪善伯宗如有国廷凤其自开朝中俊启承永缵芳传逸才超嵇阮。已传33世。分别居住在章峰、唐阳、叠石、点头、沙埕、市区、霞浦和宁德、福州、泉州、浙江杭州、泰顺、南京、台湾。目前人口据统计达5000余人,副处级以上4人,正科级7人,副科级15人,研究生2人。大学生80余人。

3、埕基里、南广、澳里李氏 埕基里、南广、澳里李氏一世祖百六公、百七公和百八公于宋绍熙2年(公元1191年)徙居福鼎。据家谱所载,先祖可郎公居浙江处州壁芝墩。埕基里一世祖百六公和南广一世祖百七公,携澳里一世祖百八公一同由福州移徙长溪赤岸,后再入迁福鼎。当时百七公先居秦川罗浮岭。后于元至正年间,七世祖齐三公迁居磻溪镇南广村,百六公徙居点头镇陇乾埕基里村,百八公于1272年徙居点头镇陇乾澳里村。三公在谱牒中痕迹为孪生兄弟,属上杭李火德胞弟土德公后裔,即闽越江王李元祥支系。近年通过多方考证,特别是南广李氏代表和澳里李氏代表在国洋村李传快和李声国帮助下,通过亲自到古田杉洋诲公居住地和上杭火德公居住地实地考察以后,统一看法是制谱先生误接祖嗣之举,最终确认自己的祖先是古田杉洋诲公的后裔。从时间生物学考证中,还明确了三公的关系为同宗叔伯弟兄,而不是原先谱牒所载的孪生同胞兄弟。南广字行为:百千万亿兆福齐曾御吉利恺怍个柏均有日故正士廷光大国道学启良家善宗应毓德。南广李氏分别居住在南广村、白琳镇和市区。澳里李氏分别居住澳里村、点头镇、白琳镇、市区和浙江温州,福州等地。目前南广李氏后裔人口1000余人,副科级1人,中专生数人。澳里李氏后裔1100余,正科级2人,副科级2人,大学生12人。

4、管阳大山李氏 谱牒记载:一世祖应机公自宋南渡后随父由浙江处州府缙云迁居长溪赤岸上洋。另有从龙溪迁赤岸和灵溪迁赤岸两说。依据历史迁徙时段分析,宋南渡后属于原来闽地北迁氏族成分见多,而在处州一带活动的李氏家族以诲公兄弟比率居高。且莅鼎可能在元末某个年间。即应机公移徙长溪廿四都,今鼎邑十七都姚洋半岭居焉。传至福荣、福贵公时迁葫芦岭,缘满公徙松树洋,至贞公时乃迁居大山。名行为:运会光明日广思济俊英忠贞贤自孝奕载颂升平。分别居住管阳镇、大山、市区和浙江泰顺和瑞安水头。人口1200余人,科级6人,留学生2人,大学生(含大专生)16人。

5、角头鼻李氏 前岐角头鼻李氏原籍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二都湖头里,太祖为南溪公。二世祖上定公时闽边倭乱民无定居,遂于明季万历(约1623年)年间携三子不惮千里徙居浙江平邑北港,三世祖耀公移居金乡镇。至四世祖维凤公时(约1743年)又迁徙至福建福鼎县前岐镇采澳薛桥头七斗岗村。其后胞弟维信亦迁居角头鼻村。字行:上如耀孟维玉大亦晋孝友忠信克振兴昌。分别居住七斗岗村、角头鼻村、前岐镇、市区和浙江苍南的金乡、灵溪等地。目前大学生(含大专生)10人。虽无仕宦,却克勤克俭,睦邻友邦。

6、排(培)头李氏 原籍安溪长泰里镇抚乡。据谱牒所载:始祖翁公谥德斋妣陈氏,为人谦和,自守乡邦推重,叹老而无嗣难以继承,乃求武荣李氏之儿养为己子。养子朴斋公展孝思以承,养成之禋祀,怀首丘生身之李姓而不从翁之李。天从人愿世代绵延支派番昌,至五世功福公时衍派颇众。七世孙仕享公字旋亮,即我迁培始祖于清康熙戊午年(1678年)由原籍移平邑石头岭,再迁卅六都中峰。及二世祖淑宝公始至培头金山头遂定厥居焉。同时又有七世孙仕享之堂兄弟仕恩及九世孙志星、志高二公先后移徙来本里三斗等地。八世孙朝荣、朝选徙老鸦潭,其裔孙转徙溪底六斗坑,各派皆为功福公之后。值得一提的是朴斋公原姓之李,一世祖李广孙,籍在光州固始,于光启元年(885年)随王审知入闽,定居武荣(即南安市)芙蓉乡(今梅山镇)。虽然居住地在安溪境内,却不属闽越江王李元祥的后裔。有关史料表明泉州府李氏,旧谱记载大多是唐末随王审知入闽的,始祖为李君怀,可是有些李氏族谱早已把先祖追溯到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元祥,和汀州的大唐历代皇帝比,还是差了许多,于是这一带的李氏家族,也纷纷放弃自己世系,合流于李火德。如此一来造成了世系大乱,唐末的李君怀变成了几百年后南宋李火德的十代孙。福鼎市排头李氏的情况大致与之相同,其错误因素复杂,深究意义不大,但可以肯定确为李氏子孙。其字行为:功进大云长光延宾义知新若敏求轶思铭景简靖迪先猷。分别居住在排头、库口、贯岭、市区和浙江苍南等地。目前排头李氏人口2000余人,如同角头鼻李氏一般,虽无仕宦,却克勤克俭,睦邻友邦。

7、贯岭汪洋李氏 谱牒记载:原籍泉州府安溪慎益乡,后迁居莆田。清顺治年间,族叔鹏举公仕浙江处州郡守。莅鼎肇基祖忌公(名号生卒俱失,依其忌辰命名)往叔任所,鹏举叔赠赆仪而归。路温平黄坛口遭遇青潭山寇贼劫掠,仅保全其身,他乡孤客迷途摸索寓平邑五岱山品度日,后娶妣洪氏。洪氏妊娠七月,忌公抱恙易簧,洪氏为存生计而转醮廖子盛公。至怀孕周期生文选公,文选公七岁时子盛公又故。洪氏七年间累遭夫丧。为报廖姓养育之情,文选公兼祧两姓,情尽义终,两造神灵,李廖合祠合谱始于斯矣。分析汪洋李氏家谱,可据先祖仅祖叔鹏举为最,正如谱牒记载:年代久远,谱牒曾未细祥,以闽谱考之,安溪县慎益乡湖头之分派世次未详,讵敢妄引?则以忌公为始祖。但认君达为清溪始祖表明,所属应是固始支系,与排头李氏的关系,有待日后探询。其名行:世德留孝悌法祖上丕前勤俭还谦逊遗箴愿勉旃。目前汪洋李氏人口1300余人。副处级3人,正科级2人,副科级3人,研究生2人。

8、店下官林李氏 店下官林李氏原籍永春县官林。永春县《官林李氏七修族谱》载:李唐后裔江王李元祥封于闽越后,其后裔或居南安(今福建南安),或迁尤溪沙县(今福建省内),至18世有一支派徙于永春县(今福建省内)。而卜居官林乡之时间,由迟至明太祖洪武初年(约1368年),开基祖名祖友。官林乡旧属福建永春县九十都,今名狮峰。世系研究和族人拜访故居李氏同仁,较为肯定的认识属于闽越江王李元祥的后裔。其官林始祖为祖友公派下,十三世奕增公自官林迁徙于福鼎沙埕镇,在鼎邑已衍10世孙。其名行为(11世起至26世):维汝奕曾克缵世德笃学懋修嘉祚永锡。27世至42世续颁名行为:仁亲宝善习礼明诗钦崇儒训介尔纯禧。分别居住在店下、沙埕镇、市区和浙江马站等地。目前人口850人。正科级1人,副科级2人,大学生19人,中专生4人。

9、茗洋李氏 原籍闽南泉州府安溪县湖头里。一世祖文凤公号文贵字瑞闽,曾经移徙南安县二十八都半岭回龙居。生明正德己卯(1519年)年,卒万历己亥(1599年)年。二世祖明义公生于嘉靖庚戌(1550年)年,卒天启庚申(1620年)年。明义公于万历癸卯年(1603年)肇迁福宁州十九都茗洋村,二百余年间流离迁徙不一,迄士弼公卜居茗洋,遂蕃盛焉。茗洋李氏属于闽南的哪一支系,谱牒中未明示,尚待考证。名行为:(一世至十世)文化天观士世元永日锡(十一世起)仪绍孔盛步上大廷丕钦乃祖邦国维荣。分别居住在茗洋村、贯岭镇、市区、福州、宁德和浙江苍南县灵溪镇、桥墩镇、五岱村和平阳县等地。目前人口800余人,副师级2人、正处级2人、副处级3人、副科级3人。研究生1人、大学生20人。

10、武洋李氏 原籍福建福清海口北宅(经考证实际为高山北宅村)。肇基祖桂盛公于前明改玉之会(崇祯年间),为避寇匪锋刃,辞尘嚣而适彼乐土,伯仲偕行于鼎邑沙埕镇,见其关隘险峻土厚水深风俗茂美忘归而卜居焉。历两世转徙流离,三世俊生公昆季等乃迁二都武洋聚族并居。距祖遥远,未与祖家来往,谱志阙如。高曾考妣之名讳遂失其传焉。迁鼎邑十世,虽无仕宦,颇习诗书,正宜造谱牒以书往事诸般来兹。支系谁属尚未明白。在其家谱中见载的《李氏历代世系总考》也仅言及福清北宅始祖为宜隐,且存在误将莅闽诸李氏乱串一通,其中还错把自己归入苗裔之属,若要澄清史实需要时间来佐证。其名行从二十世起列:开鸿彦圣世赓登云振宗继祖长茂永昌。从四十世起:新枝焕发立德为本存仁守信行善承远泽。分别居住在武洋、新路头、照兰、市区、厦门和浙江苍南、平阳、玉环等地。

11、畲族李氏 始祖,原为西突厥沙陀部落首领,名叫朱邪赤心。唐时,因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被唐懿宗封赐为李姓,号李国昌,世袭为晋王。其儿子李克用,孙李存勗五代时逮有后唐王朝,是为庄宗,南唐李升、后主李煜皆其后。南唐王朝覆灭后,其裔孙李保朱举六男,其三子李火德携子,于宋初逃难入闽,居福建上杭县稔田乡官田和丰朗两村,为入闽始祖。其十一世孙李君达,于南宋景定年间(1260年)由稔田迁徙泉州安溪县湖头。元至正13年(1353年)为避倭寇侵扰,其十六世孙李廷玉,自湖头迁徙至福州汤岭,畲族同胞相救,后纳为女婿,妻名蓝色艳。元至正23年(1363年),李廷玉由福州汤岭迁霞邑四都雁落洋,其裔与畲胞雷、蓝、钟结为姻亲,从畲俗、操畲语。明正德八年(1513年),李廷玉六世孙莅鼎始祖万十三朗由雁落洋迁居福鼎白岩村,生儿六人,分礼、乐、射、御、书、数六房。礼房派衍店下巽城樟岚、后壁垄、沿州祠堂基、前岐下坑、安仁管基、三娘坑。乐房派衍桐山深垄、管阳乾头、刘山。射房派衍浙江泰顺玉塔、昌基及霞浦龙门殿等地。御房派衍叠石茭阳、王海、店下鹧鸪岩。数房派衍平阳大麻洋牛角湾、浙江苍南水头状元里、五亩田头、鼎邑佳阳乡的大路、横坑、前岐镇的桥亭乌溪、熊岭岭头。人口1990年统计877户3586人,以10%人口增长率计算,至2005年为3620人。厅级1人,正处级3人,副科级以上11人。

12、管阳长社李氏 据载,长社李氏祖先居住安溪湖头漈内尾园溪仔。莅闽世祖为漳州李氏,先莅漳州后徙安溪湖头。一世祖大选公(生明万历22年,卒清顺治16年)于明万历年间携妣钱氏移徙浙江平阳北纲王湾居焉。第三世时春公迁居鼎邑管阳长社村。谱牒未列字行。分别居住长社、管阳、白琳和市区,目前人口110余人。正科级2人,副科级2人。

13、王西宅李氏 原籍泉州府安溪龙观里湖头大西坑,后徙焦溪,一世祖白须公。至六世祖仁伯公于明万历壬子年(1612年)迁徙浙江平阳四十都竹园居焉。两年后迁廿五都北澳。至其房公于乾隆丙戌年(1612年)迁徙鼎邑二十都,至今239年。虽无仕宦,亦勤俭耕读。字行:白明顺义圣仁福景世其如为成孝第发祖上丕前勤俭还谦逊遗箴愿勉旃。分别居住王西宅、前岐镇和市区。目前人口189人。大学生2人,师范生4人。

14、平阳青街李氏 原籍福建泉州府南安八都吕洋。一世祖稽公于清顺治年间与胞兄当稽、堂弟奉稽三人自闽地迁徙到浙江温州平邑五十一都周澳居住,为肇基始祖。远祖谁属尚未明确。名行(旧)星明荣坦汉应以时言行孚信克昌可知(新)承先启后丕振家声。十一世李月忠、李思忠兄弟于1942年莅鼎。李月忠衍裔儿孙13人,李思忠衍裔8人。分别居住福鼎市、宁德市。副处级1人,副科级1人,博士生1人、大学生2人。

15、秦屿后岐、亭下、寒碧、康湖李氏 原籍漳州,清康熙年间徙居鼎邑秦屿康湖村后岐。一世祖绣公生康熙壬戌年(1682年),迄今300多年传人12代。分别居住在秦屿、市区、福州等地。未取字行。人口 余人。秦屿街尾亭下李氏据说原籍也在漳州,人口300余人。寒碧李氏据说也是原籍漳州迁来,人口86人。其字行皆未取,居住在秦屿、市区和福州。康湖李氏原籍福建兴化,上祖未详。莅鼎开基祖子谟公生康熙壬戌年六月(1682年)卒乾隆壬申年(1752年)。据回忆开基祖李子谟公在康熙年间莅鼎,择居秦屿康湖村。名行:子春有廷志金景慕斯广懋德瑞启隆光尊亲笃敬执礼雅传家孝友亦代克昌。(卅四世起)思惠迪吉远见荣芳慈怀秉性良善为根。分别居住秦屿、白琳、市区和福州。人口100余人。正处级1人、副科级2人,大学生9人,中专生10人。

16、江西南平李氏 莅鼎一世祖容廷公字明远讳家望,生于清乾隆九年,卒于乾隆五十八年。原籍江西南丰县馆前乡,其江西可稽的始祖为承灿公。副处级1人,副科级2人,大学生6人。

17、南镇李氏 原籍在四川金堂。一世祖肇永公于明洪武年间迁徙至福建永春和平里卜居。莅鼎始祖约在清咸丰年间迁徙鼎邑沙埕南镇村。字行:汉子思启仲于世迪可(十三世至二十世再编)。二十一世起为:延功懋德乃佑咸绥孝友传家政诗书毓俊贤。分别居住在沙埕镇、南镇村、市区和宁德市、福州。正处级1人,副科级以上10人,大学生12人、高中生20人。

18、山西阳城李氏 原籍山西阳城县。莅鼎一世祖李世华于1949年随南下服务团到达福鼎,后在福鼎安家落户娶妻生子。衍裔11人。副处级1人、正科级2人。

19、山东寿光、青岛李氏 原籍山东寿光县。莅鼎一世祖李敦于1949年随华东野战军28军南下解放福州,后转为福建公安队驻扎闽侯,后转罗源,1958年莅鼎后迄今47年。衍育儿孙11人。副科级1人,高中生3人。青岛李氏原籍山东青岛,莅鼎开基祖为李锡贵。1949年随解放军28军83师到达福建,1952年调福鼎工作。衍裔4人。正科级1人。

福鼎市李氏在既往的年代曾经为国家赢得风光,为氏族争得荣誉。据新编《福鼎市志》载述:新中国成立以前在福鼎市为国捐躯的1652名烈士当中,就有100名李姓烈士。解放后荣获全国劳模等荣誉称号的有12人,荣获全省荣誉称号的有6人,他们有的是企业精英,有的是技术能手,有的是专家,有的是教授,有的膺选人大代表、有的荣膺政协委员。在不同的领域为国家、为民族做奉献,不断为我李氏宗族获得荣耀,不愧是我们李氏子孙学习的榜样。

甘泉书院碑记

作者:清王廷赞

原文

己卯之春,西师藏事,因得酬夙愿焉。于是,度地于城南门内左偏,当甘泉涌出处架泮桥,填坑洼,筑基址,鸠工庀材,建堂庑五十余楹,具载碑阴。又为置田六十顷有奇,留生息银一千五百两,城内外苇草湖地四百一十余亩,取其租息,为师生膏火费。……己丑春,地方绅士休余振作之意,亦共捐资置市房七十六间,取其租以助膏火,此又人心鼓舞,咸期完美之一机也。……膏火尚未充裕,今又将舍此而去,实有不慊于心者,因述始末,著于石。并细将田房产业及酌定永远规条镌于碑阴,以俟新尹长才加意扩充,渐臻极备。

——《甘州府志乾隆》卷14,成文出版社,1976。

注释

1、甘泉书院,遗址有三处:(1)南岳衡山甘泉书院(内有《心性图说》碑石);(2)九华山甘泉书院;(3)甘肃甘泉书院。留下碑记的是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的甘泉书院。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甘州知府冯祖悦(清代人。清代《山西省志·人物志(上)》有传志)、张掖知县王廷赞创建于南门内街东,以临甘泉,故名。东西长90余丈,南北阔8丈5尺。建大门,讲堂2间,厢房34间及泮池、木桥等。冯自为记。后又建瓦房1座,牌坊2座;院内左翼建三台阁,右翼为爽心亭,游廊9间;南面振兴仓3间;临池栽杨柳400余株。三十二年(1767)又添建五云楼、灌书园、锄经堂,及穿廊园门。三十五年(1770)再建玩书楼6间以藏书;双苇湖亭5间,厢房5间。知县王廷赞捐银1500两,士绅先后捐银1000两,均发商生息以资膏火。又拨有学田6000亩。另园东及城外官地所栽246株杨柳沙枣亦属书院。有《书院公业考》,详载书院产业收支细目。院长庄学和撰《教孝千字文》作为讲义,以教诸生。

补记:明武宗正德年间,张掖创建甘泉书院,这是见于史籍的张掖最早的书院。自从雍正朝放宽开办书院的政策后,张掖的书院教育逐渐发展起来。清代甘州府城内有南华书院、觻(lù)得(汉代县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市西北)书院和甘泉书院;东乐有仰止书院(天山书院)、金山书院;山丹有仙堤书院;抚彝厅有蓼泉书院;高台有建康书院。其中,甘泉书院规模最大。清乾隆二年(1737),甘州知府冯祖悦重新开办甘泉书院,但当时规模较小。据《张掖甘泉书院碑记》记载,王廷赞任张掖知县时,“有创建之思,旋改署武威,去未果”。此后,王廷赞复莅任于张掖,“因得酬夙愿焉”。于是,“度地于城南门内左偏,当甘泉涌出处架泮桥,填坑洼,筑基址,鸠工庀材,建堂庑五十余楹”。又在甘泉书院内建三台阁、爽心亭及后院亭榭,“皆节次增置者也”。重修后的甘泉书院,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阴森森,书生朗朗。“今春,延太仓王济美为之师,肄业者皆踊跃奋兴,争自濯磨”,从张掖各地来的学生,汇集于此。(参见:http://wwwdoc88com/p-7843319485024html)

2、碑记全称是《张掖甘泉书院碑记》。作者是王廷赞,另有《张掖贡院碑记》。王廷赞(1714-1781),字翼公,号用宾,辽宁葫芦岛人。曾任甘肃布政使。王廷赞的父亲王永禄是读书人,曾任盖平县知县。王廷赞出身吏员,由于他勤谨有才干,受到上司器重,才被引荐为官。在甘肃任职三十多年间,他由微末之员,递升为县、州、道的行政长官,最后终于做到甘肃布政使这样的封疆大吏。由于他出身低微,比较了解下情,所以大部分时间为官谨慎,能循理守法,尽职尽责。在甘肃为官三十多年,在平反冤狱、振兴文教、兴修水制、剿匪安民、集军饷等方面,都留下了政绩,但最后因贪污犯罪而被处死。乾隆十二年(1747),王廷赞被引荐为兰州府经历,这是他官吏生涯的开始。经历是一个职掌出纳、文书的小吏,有时也协助上司审理案件。他奉命处理案件,由于秉公执法,许多冤案都得以平反,当时兰州有“打官司,找王经历决断”的说法。从乾隆十九年(1754)开始,王廷赞先后代理张掖、武威、镇原等县知县。他在代理张掖知县任上,突出的政绩是振兴教育。张掖原来没有贡院,读书人赴试多有不便,他在张掖建立贡院。为了给读书人提供学习场所,他又在废弃书院基础上,重新修建了甘泉书院,后来又逐渐增建三台阁、爽心亭及玩书楼、锄经堂等建筑,使书院规模更加宏伟。同时又多方丰富藏书,聘请名师讲学,一时文教蔚然兴起。陕甘总督黄廷桂,非常赏识王廷赞的才干,王廷赞于是被提升为张掖知县。乾隆二十二年(1757),平定准噶尔之役起,黄廷桂令王廷赞随军协理军需,使他的才干得以进一步施展。这期间,王廷赞母亲病逝的消息传来,他以军国大事为重,没有向上司提出奔丧的请求,忍着哀痛,正常处理公务,直到战事结束,账目清算完毕,才回中后所祭母。乾隆二十八年(1763),王廷赞代理平凉府盐茶厅同知,执掌地方治安。据其墓表载,这期间,他曾率人马,趁夜出击,将百余名为害乡里的盗匪一网打尽。乾隆四十年(1775)至四十二年(1777)。王廷赞先后任宁夏知府、甘凉道及宁夏道道台。黄河冲积成宁夏平原,地形平坦,是主要的农业区,旧有惠农等灌渠,对发展农业生产曾起过很大作用,但由于年久失修,渠道严重淤塞。王廷赞下车伊始,即以发展生产为首务,奏请朝廷,行宫疏浚河渠。他的建议得到采纳,朝廷批准拨发库银,并授命他负责整个工程。王廷赞从授命之日起,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他不辞辛劳,事必躬亲。从水文地质勘测,到排水、清沙、挑淤及运石,处处亲自指点。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河渠工程于乾隆四十二年4月告竣。竣工之日,他的同僚赋诗表示祝贺,一诗中有“三年治水鬓成丝”的句子,可算是他这一时期宦绩的写照。宁夏平原的瘠土碱地,尽变成肥田沃野,这里自有王廷赞倾洒的许多心血。这年的5月,王廷赞因政绩卓著而被提升为甘肃布政使司布政使。到了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初,鉴于王廷赞在甘肃效力多年,应予褒奖,于是乾隆皇帝诰封其曾祖父、祖父及父为通奉大夫,曾祖母、祖母及母为夫人,此时王廷赞已是66岁高龄的老人。由于看到吏治积弊甚重,又苦于在明争暗斗的官场继续奔命,他萌生了功成身退的想法,他奏请辞官回乡,由于皇上“优旨慰留”,他未能如愿。撒拉族世居甘肃、青海,信奉伊斯兰教。甘肃循化厅伊斯兰教徒马明新,创伊斯兰教新教派,与旧教派相仇杀,死百余人。陕甘总督勒尔谨支出旧教派,镇压新教派,将新教派领袖马明新逮捕,关入省城监狱。于是激起新教派强烈不满,爆发了以苏四十三为首的撒拉族伊斯兰教新教派起义。起义震动了清王朝,乾隆帝下令调集大军追剿。自3月中旬至7月上旬,历时3个多月,新教派终于失败。王廷赞由于守兰州城五昼夜有功,受到乾隆皇帝嘉奖,赐一品顶戴,赏戴花翎,例晋其曾祖父、祖父、父为荣禄大夫,曾祖母、祖母、母为一品夫人,真是光宗耀祖,使王氏满门生辉。就在乾隆皇帝派兵镇压苏四十三起义的过程中,一桩震动全国,牵涉甘肃全省二百多名官员的冒赈浮销贪污大案被揭发了,王廷赞成了这一大案的主犯。甘肃一向有捐监旧例。所谓“捐监”,就是商人、平民捐出一定数量的粮食给官府,取得监生的身份,取得应试入官的资格。由于甘肃自然条件较差,常有灾害发生,若捐监者每人上交粮食几十石,全省筹集几百万石粮食,就可在灾年用来救济灾民,省去由中央调拨救济粮的麻烦,于国于民,俱为有利。由于容易出现弊病,此项措施曾一度取消。到乾隆三十九年,陕甘总督勒尔谨请求在甘肃重开捐监,得到皇上的批准。乾隆帝在这道谕旨中指出,鉴于“甘肃通省仓储,一时未能足额”,所以规定一律以粮豆收捐,不得折收银两。同时派“能干”的官员王亶望作甘肃布政使,经理此事。严格要求勒尔谨“实心查办,剔除诸弊”。 乾隆四十二年5月,王亶望擢任浙江巡抚,由年已63岁的宁夏道台王廷赞任甘肃布政使。王亶望在任不到三年,就收到监粮600多万石,约有15万商民纳粮而成为监生。在粮食短缺的甘肃,三年内就有如此多监粮入库,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大事?但乾隆帝万万没想到,王亶望这位“能事之藩司”所收监粮竟全是写在纸上的数字,他禀中颗粒皆无。原来,王亶望并未按皇上的要求收粮食,而是折收了银两,这些银两也未用来购进粮食赈济灾民,而是被各级大小官员用赈济的名义冒销,最后落入私囊。王廷赞任布政使后,不但未革除弊端,而且向每个捐监的人又加收白银五两,最终酿成杀身之祸。苏四十三聚众起义,乾隆帝派和坤、阿桂赴甘督办。4月,和坤上疏奏报军情,说到进入甘肃即遇雨。阿桂上报应战情况,也多次提到因雨太多,以致延滞用兵。乾隆帝回想到过去甘肃连年奏报干旱,大起疑心,下令阿桂和代理陕甘总督的李侍尧仔细查访办理,据实上奏。阿桂很快就查明,监粮未收粮食,而是折收了银两。乾隆帝闻后,一方面谕令闽浙总督陈辉祖查讯王亶望,另一方面命王亶望在甘肃的继任者王延赞呈报监粮私收实情。6月初,王廷赞供称:到任后,原不许折收银两,因无人报捐,只得仍旧如此办理。又恐各州县有短价勒实粮石之事,故定一名捐监者交粮五十五两的数额。甘肃粮价较贱,此数足敷定额。又因捐生多在省城,将此事改归兰州知府办理。由其收捐,仍将收来之银发给各州县购买粮食,补还仓库,按季申报,道府加结于上。王廷赞此供在于表白折收银两原为不得已,此举不但方便了捐监的人,而且手续健全,但乾隆帝一眼就看出此供隐匿了实情。他6月10日下谕驳斥,并下结论道:“明系官折收于前,又复冒销于后,两边俱得便宜,而百姓仍从中受累。此事情弊甚大,不可不彻底清查”。此后乾隆帝又分别于6月12日、17日两度下谕,分析案件性质为贪污案,而且是集团贪污。表示坚决追究,不会因罚不及众、牵连太多而罢休。下令阿桂、李侍尧会同刑部,审讯原陕甘勒尔谨和布政使王廷赞,命他俩据实供吐。他令阿桂专向王廷赞宣谕:其从前“保全省城,功不可没”。若能将历年通同舞弊之情,逐一据实供明,可以加恩宽宥,以其功抵罪。否则,必自取重罪。后来的事实说明,王廷赞未能“据实供明”,因而也未能得到乾隆帝的最大宽宥。由于乾隆帝态度坚决,阿桂和李侍尧自不敢怠慢,于是整个案情便很快查清。这一案件共揭发出侵盗银两1千两以上的甘肃省、府、州、县官员共102人,确实是“全省大小官员无不染指有罪”。此案件不仅牵涉人数多,赃银数量大,而且手段恶劣。贪官们不仅吞没监粮,而且大肆**国库帑银。例如,6百多万台的“监粮”既已折收银两,可他们还借口添设新地,冒领建地费用;“监粮”已化为白银入了私囊,他们还以支付运输费的名目领取帑银,仅王廷赞在任两年便领运输费28690余两。对此案要犯,乾隆帝严惩不贷。7月30日、8月18日他两次下谕,做出对要犯的处理决定。命将王亶望立即正法,领勒尔谨自尽,将王廷赞绞监候。到10月,陆续正法者共56名贪官,免死发遣者46人。乾隆帝在7月30日的谕令中,指出王廷赞的罪责,做出惩处决定。他指出,王廷赞以微末之员擢至藩司,接任之时,对王亶望之违法行为,不据实参奏,且效尤作弊,又始终匿饰案,不吐实情。但念及守城微功,免于立决,加恩改为绞监候,秋后处决。王廷赞原本是个忠于职守、循规蹈矩的官吏,本应洁身自好,但他终未能摆脱封建官场贪鄙之风,因而也未能逃脱法制之网。王廷赞终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9月12日(家谱作11日)午时被处绞刑,终年67岁。

另有王廷赞(1847-1927),字子襄,号若谷,晚年自号排云道人。泗水县城关榆园街人。16岁“立志问学”。同治五年(1866)赴兖州初应府试,同治八年(1869)补为廪生。同治十二年(1873),入选拔贡,并名列榜首。光绪二年(1876)中举人。 以后自1877年入京会试,连续6场都名落孙山,“仍为下第人”,直到46岁时的第7场会试中,才考取进士。入仕后,先后在四川平武、长宁、南郡等县任知县,后升为候补知府,任地方官达15年。光绪三十三年(1907),卸任归里,次年寄寓济宁。王廷赞一生多诗作。曾将绝大部分诗作收入《排云诗草》。后又由门人晚辈进一步收集整理, 集成《排云诗集》,于1937年4月石印出版。书前冠以吴佩孚、梁漱溟等人的题词及其门人后辈所写的序言,共收入诗作1500余首。

附录1:

广西省百色市凌云县《云峰书院碑记》

尝思贤哲挺生,固由天地菁华之萃,人才蔚起,尢赖君师乐育之功,□□□□□□,气习殊尔,必须振兴之有术,唯我杨太公祖讳赞绪,仰体□□圣化,俯恤边儒,本无□之深衷,著作人之雅化,特捐廉俸,创建云峰书院,及乎宋太公祖讳淇源,□□□□公项储给师生膏火,自是而后,继任贤候,荣莅斯土,□□□□□□□,勋等肄业其中,相聚而言曰:云峰书院为鼓舞人文之区。

文昌帝君,实司衡人文之柄,盛德□□宇宙,大业偏洽儒林,吾侪素存景仰之心,□□□□□□□,敬塑帝像,用效趋跄,二月初三恭逢。

帝诞甚喜,献□有日,□忭颂祝无疆,更相联名,聚成胜会,凑得银。□□□□,以供祀祭,□明德昭格降福,孔皆敬业乐群,若启若翼,成人□□□□科甲联元,爰颜会名曰连元会,是为记。

儒学教授:谢琏、李嗣勋、陈仪、梁元珣

绅士:林应用、岑鸿业、曾学高、林连元、岑树淳、李盛枝、朱上瑛、岑鸿爵 岑文济、林应翰、岑廷元、岑鸿章、岑鸿逵、杨延星、罗国佐、岑文渊 李世英、林森华、梁上材、岑文瑛、岑鸿烈、梁成德、刘绍俊、覃超元、李 隆、潘其仁、林森美、李方成、唐世杰、李元章、屈必伸、李登荣 刘廷翰、朱景昭、雷再溥、刘朝俊、吴世绩、黄元都、蒙 全、黄志道。

乾隆三十九年岁次甲午仲春月立

(注:碑记全文如上,原文无标点,□代表看不清的字。在凌云县博物馆门前的碑廊里,遗存有一块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的古石碑,碑高135厘米、宽64厘米、厚10厘米,碑上的部分文字已模糊不清。碑记的内容是: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谢琏、李嗣勋等4位儒学教授,林应用、岑鸿业、曾学高、林连元等40位绅士,在云峰书院里设立“文昌帝君”的塑像,以供祀祭,并组建“连元会”,祈求教育事业越来越兴盛。)

附录2:

衡山甘泉书院内《心性图说》碑石文

性者,天地万物一体者也。浑然宇宙,其气同也。心也者,体天地万物而不遗者也。性也者,心之生理也,心性非二也。譬之谷焉,具生意而未发,未发故浑然而不可见。及其发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萌焉,仁义礼智自此焉始分矣,故谓之四端。端也者,始也,良心发见之始也。是故始之敬者,戒惧慎独以养其中也。中立而和发焉,万事万化自此焉,达而位育不外是矣。故位育非有加也,全而归之者耳。终之敬者,即始之敬而不息焉者也。曰:“何以小圈?”曰“心无所不贯也。”“何以大圈?”曰:“心无所不包也。”包与贯,实非二也。故心也者,包乎天地万物之外,而贯夫天地万物之中者也。中外非二也。天地无内外,心亦无内外,极言之耳矣。故谓内为本心,而外天地万物以为心者,小之为心也甚矣。

莆阳游洋龙溪黄氏族谱序一

吾黄自颛帝曾孙封于黄由黄州江夏郡中徙光州固始晋司马南浮随徙闽候官三山名曰黄巷至唐桂州剌史岸公谢去桂事从南越海道寻徙莆囊山下延寿里居焉亦号黄巷盖不忘其本也公赠开国公谥忠义为黄巷之始祖生闽县令谣谣生五子英盖华革莫华散骑常侍居前黄莫大理评事居后黄华生昌龄昌朝昌龄官大理评事生岣衍尧尧生瑜琰璩琚瑶璞贵显时号一门五学士黄巢灭炬而退昌朝金华令生峰倜峻献峰生确倜生滔峻生碣献生曹自是而分为东黄巩溪前后黄前黄则吏部瑜公校书璞公后黄则校书蟾公又分东黄则御史滔公巩溪则司徙碣公曹公而黄氏之派牒昭然由司徒碣公而后浸浸出仕者多曾大夫父宠公大理评事祖中庸太常寺正卿中奉大夫不肖彻谨述本源详及支派第世次别少长纪迁徙叙其出官生卒年月配葬列其先后诰敕志铭诗文合成斯编为吾谱之光益以知世德绵绵子孙振振云尔旨

宋宣和丙午年九月九日岸十三世孙赐进士第知平江县知县彻谨序

莆阳巩溪雷山黄氏族谱序二

兴化县黄氏源于黄国江夏郡中徙光州旋入闽为元方字彦丰十传为入莆始祖岸公唐末黄巢起兵岸公五传为隐士献公入游洋巩溪又六传为太常寺卿公中庸迁兴化军城旧西门文赋里雷山巷黄宅绵瓜瓞于无穷以其漳郡西林漳溪家谱在焉是以谱存则宗于雷山中庸公修谱之不谬而类于后者彻公君子过而见之求续桂晚生尝闻漳郡西林仲公裔有家谱桂每每为之留心焉偶兹者至西林漳溪谱得楷公撰资观音寺记其间序述巩溪始祖献公兴化军城西雷山巷初祖中庸公先贤有为之吾宗望族也继之子孙当以敦亲为念以族亲为心则斯谱之重修勿缺冀于若而人也因谒席访漳郡西林遂阅诸祖谱而系之言首简谨以为序宋宁宗嘉定乙亥腊月拜谒漳郡西林

中奉大夫太常寺卿中庸公八世孙赐会魁进士翰林编修桂续修

莆阳巩溪雷山黄氏族谱序三

黄之先出于伯益受封于黄以国为姓迁潢川定城西为黄国始祖六十五世老公周朝冀牧迁光州七十一世歇公入楚国为相封春申君致仕后入居江夏郡为江夏始祖祖七十六世霸公西汉迁河南太康宣帝为昭世名相谥定候八十一世黄香迁江夏黄香天下无双东汉贤相其子琼公东汉桓帝忠候相继为相孙琬公复入为贤相江夏安陆声振宇内九十世元方字彦丰官晋安太守由湖北安陆史迁福州黄巷有万巷书楼福州乌石山榴花洞一百零一世岸公唐圣历戊戌以才德兼全科登进士桂州剌史封开国公谥忠义迁莆阳延寿里黄巷一百零五世唐处士黄献迁兴化县广业里巩溪一百一十一世中庸宋郑獬榜进士太常寺卿中奉大夫居兴化军城西雷山巷黄宅分五房长曰偊居雷山巷次曰仲居漳郡城季曰修居何岩里四曰佃居东岩里五曰伸居德仁里其后曰彻曰钟曰丰曰府曰龙曰焘曰勋曰真曰桂登科相继以甲第显名时羡四代联登人文丕振科第蝉联而岿然隆隆家声巩溪流远雷山巍然瓜瓞绵绵擅胜兴化巨乡驰名郡志历六世显于宋尔止子孙世代续之斯谱公介则无憾矣

宋咸淳庚午年腊月望日岸十五世孙赐进士第宋翰林院馆阁校勘安石

谨识

莆阳龙溪黄氏宗谱

一代 岸公唐秘书监冲子字宗极唐圣历戊戌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官桂州剌史自福唐候官三山黄巷迁莆阳延寿裏国欢院黄巷为入莆黄巷始祖配赵氏封开国夫人继邱氏吉国夫人唐高宗上元甲戌年正月初五日生唐肃宗至德丙申年三月廿九日卒朝廷哀之年八十有二封开国公赐金紫光禄大夫諡忠义合葬延福寺后灵源山之原子三谣典乐

二代 谣公岸长子字廷翰唐开元庚申登明经科癸酉年登状元徐徵榜进士授闽县令清慎廉能民称善治唐武则天久视庚子年五月初八日生唐德宗贞元乙丑年九月初七日卒年八十有六配朱氏姜氏封沛国夫人葬延福院西子五英盖华革莫

三代 华公谣季子字萼华行乾三唐永泰乙巳年登状元萧逋榜进士授散骑常侍性端重质实诺不欺淩居官以清慎为著唐玄宗开元庚午年十月初十日生唐德宗贞元庚辰年三月初三日卒七十有一配常氏夫人封金紫光禄大夫葬莆阳上林东黄山子二昌龄昌朝居前黄

四代 昌朝华仲子字文曲行坎四唐贞元戊寅年登状元李随榜进士授浙江金华令唐代宗大历丙午年四月十四日生唐文宗开成庚申年十二月初一日卒年年七十有五配康氏葬九峰山之原子四峰倜峻献

五代 峻公昌朝季子字景崇行艮九唐太和甲寅年历官谏议大夫迁永福埔头为其始祖也配孟氏子一碣

献公昌朝四子字景陟行艮十官散骑常侍华孙闽县令谣曾孙开国公岸玄孙回唐末冠乱自涵头黄巷迁兴化县巩溪为巩溪黄氏始祖唐宪宗元和庚寅年七月初七日生唐僖宗广明庚子年十一月十五日卒年七十有一配赵氏合葬永福梧桐西林教忠寺山南子一曹

六代 碣公峻子字德磊行震廿二献胞侄谏议大夫峻子闽小将官漳州剌史徙婺州剌史迁威胜军节度副使唐光启庚戌年董昌反公以死争之为昌所害子环媳林氏举家同时殉节越州镜湖南事载昌败诏赠大司徒諡忠义配康氏子一环赠承事郎俱殉节崇祀忠义祠立曹仲子珍公为嗣孙禄居永福一都龙屿裕居永福西林锦屏山下龟岭黄宅

曹公隐士献公子字宜官行震廿三配平氏唐文宗开成庚申年二月初十日生唐哀帝天佑丙寅年十二月初十日卒年六十有七合葬巩溪寺北子三俶珍佩

七代俶曹公长子字民玉行毕十四宋奉礼郎配林氏迁居莆阳慈裏大林后分南门合葬白沙子一祜行离九孙二遇通官从事郎配陈氏葬香泉院曾孙长讳闾次讳阙

珍公曹次子官民宝行毕十八唐天复辛酉年录授奉礼郎唐懿宗咸通庚寅年五月廿八日生五代高祖后晋天福癸卯年十一月十二日卒年七十有四配赵氏葬永福西林潼关龟岭考曹公而嗣碣公俱并祀子二佑裕

佩公曹季子字民声行毕廿三配王氏合葬浔洋山东裔居南门子一禄行离十二宋初以忠义子孙辟授国子监学正配林氏葬马洋孙毓敏居永福一都龙屿曾孙适选远科第甚多为大魁之族

八代 佑公珍长子字福顺行离十以忠义子孙荐授四门学正唐未帝贞明乙亥年八月十六日生宋太祖开宝庚午年十月廿五日卒年五十有六配林氏葬马洋子二长讳达次讳逵

裕公珍次子字福富行离十六配林氏居东流后埔子二逞行坤三裕长子宋真宗咸平庚子贡太学辛丑补上舍以子宁贵赠朝议大夫配何氏赠硕人孙二完窨连裕仲子行坤五宋祥符中举乡荐配方氏居永福西林锦屏山龟岭孙一宛

禄公佩子字福贵行离十二宋初以忠义子孙授国子监学正配林氏葬马洋祭坑子二

我是帅书杰,帅氏有家谱吗?

  帅姓源流纯正,起源主要有一:  出自师姓,为春秋时师昺之后,为避晋景帝司马师的名讳而改姓帅。“帅”跟“师”字仅有一划之别,如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