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赞人民教师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1收藏

七律.赞人民教师,第1张

文/点点可可

   

      原知清水是黉门,愿把芳华付本真。

      寒暑忙圆桃李梦,晨昏勤应校园音。

      爱心可护凌云志,素养能修正气身。

      华夏文明香火旺,谁言蜡炬已难寻。

      黉门:古代称学校的门,借指学校。

海棠社第533社作业

题材:人民教师(以人为中心,可适当展开。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个人,但必须是人民教师。人民教师是指学校中从事教学、培养学生的专门人员。突出主旋律、正能量。)

体裁:律绝

感谢海棠社的出题老师们!也感谢老师们写了这么多精彩优美的诗,现收藏学习,自我勉励!非常非常感恩!

入门

01

七绝  人民教师

一苑莘莘桃李聚,三山楚楚芷兰浓。

因材施教成林茂,尽瘁园丁俨敬恭。

02

五绝 自题(新韵)

暮送颜回去,朝迎子路来。

未觉深岁月,鬓雪比霜白。

03

七绝·毕业季咏人民教师

只把清霜作早茶,白尘生鬓以为家。

堂前莫道无颜色,占尽人间六月花。

04

七绝老师(新韵)

三尺书台五尺书,传习授业伴攻读。

既期学子学如己,又望前途己不如。

07

师者

当初有怨嗔,一路竟茵茵。

浇灌凭三尺,怡然朵朵春。

08

咏老师

长思孔圣三千客,满坐蒙童诵肄勤。

可叹师心深一丈,希君如我亦如君。

09

七律•咏人民教师

千秋大业育儿孙,时代敬师名至尊。

三尺讲台吟墨粉,六钧教具舞鹏鲲。

今朝竞胜人人识,自古争贤字字魂。

桃李林中高德地,象牙塔下永芳存。

10

七绝•咏教师

不是杏坛飘暖香,年年荫护可堪霜。

会时一吐三春气,总领满园桃李芳。

11

七律,咏师(新韵)

三尺讲台愉此生,一支尘笔两衫青。

家国大计书铺路,学子殊荣道育英。

染鬓晨霜开眼笑,催眉夜月荡胸情。

遥瞻幼树成梁柱,携杖孤心乐老童。

12

七律人民教师(新韵)

一腔贞意培桃李,两袖清风自慎修。

三尺教鞭执掌内,四幅诫语挂墙周。

五音六律悉心诲,七典八经戮力酬。

九转功成情色喜,十年剑利泪泉流。

13

七绝·自知之明

永铭高小失颜时,泣忘为何遭狠批。

师问自知生可有,我回无有陷淤泥。

14

七绝致幼儿园老师(新韵)

我为梁上巢中鸟,饮乳毛黄臭未干。

幸遇先生端画笔,描眉添翅送蓝天。

15

五律教师

春雨鸣花性,园丁护理师。

心中罗锦绣,口内吐柔脂。

红杏呢喃燕,沙洲睍睆诗。

粉尘三寸舌,桃李满天涯

16

七绝--赞好老师(新韵)

高沟小教出先进,拄杖前行为育人。

桃李灼灼彰显品,爱生敬业率同仁。

17

五律·山村女教师|新韵

高山险而阻,有凤落村前。

城里娇柔女,荷塘素雅莲。

十年三尺惯,大笔小云填。

种下几颗树?今当已满天。

18

七律/汶川地震中的特级教师谭千秋

河山垂泪月低头,忘死扶生恸九州。

双臂擎天驱大震,一身俯地护雏鸥。

英雄气概高歌赞,忠孝情怀万古流。

师德无声都是爱,讲台姿势撼千秋。

19

七律·忆班主任赠别(新韵)

少年傲慢弃黉宫,白眼观天四海空。

临去听师言上道,将来要我向中庸。

藏舟那信江湖险,铩羽方知燕雀穷。

桃李无花亦无果,秋来叶落愧春风。

20

五绝  老师

醉花春不是,偏孕桃李风。

千代承夫子,耕心久久功。

21

七律谁言蜡炬已难寻(新韵)

原知清水是黉门,愿把青春付本真。

寒暑忙圆桃李梦,晨昏勤应校园音。

爱心可壮凌云志,素养能修正气身。

华夏文明香火旺,谁言蜡炬已难寻。

黉门:古代称学校的门,借指学校。

22

七律房老师赞

默默耕耘六十年,桃夭李艳育英贤。

书山描画聪明路,粉沫飘霜道义肩。

现日拨云先觉悟,除非辨理早窥穿。

红尘万丈清贫渡,愿做幽池一朵莲。

23

七绝·师恩

扶李培桃朝与暮,平添鬓角几春秋。

不曾踏足江山里,却撒繁花遍九州。

24

七绝·人民教师

自古难存隔夜粮,学高身正奏华章。

舆情当下频言丑,戒尺何须问短长。

进阶

登堂

参展

01

七绝,老师

文|海棠小生

青苗勤手苦心栽,桃李江山几世开。

为教人间行正道,不遗余力育英才。

02

七绝丨闻小学老师七十寿诞,寄诗以贺(新韵)

文|春灯公子

积年江海惯风尘,每忆髫龄喻教恩。

愧我无缘亲奉酒,聊裁短韵拜师尊。

七律、题《深山藏古寺》

文/两个黄鹂

梯苔曲径入云松,担水僧人化境峰。

就日有香连暮鼓,近天无地接晨钟。

马良神笔丹青画,巧匠烟霞锦绮缝。

禅意深山藏不住,大师构思见登庸。

《平水韵、二冬》

注释:

(1)梯苔——长满苔藓的登山石径。 [唐]阎伯璵 《函谷关赋》“洞开一轨,壁立千仞,迳荐双合,梯苔孤峻。”

(2)化境——最高境界。多指艺术修养。[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八》“舍筏登岸,禅家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诗禅一致,等无差别。”

(3)暮鼓——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唐]李咸中《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4)马良——《神笔马良》是中国童话故事,由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洪汛涛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

(5)丹青——即朱砂,石青(即蓝铜矿),都是中国古绘画中常用的颜色。

(6)锦绮qǐ——华丽的丝织绸缎。

(7)登庸——选拔任用。《书·尧典》:“帝曰:畴咨若时登庸。”

附《“深山藏古寺”轶事》

宋代的徽宗皇帝赵佶喜爱书画,常出题考画家。有一次考试,主考官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要画好并不容易。画家们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庙,有的把古庙画在丛林深处。庙,有的画得完整,有的只画出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残墙断壁……。主考官一连看了很多幅,都不满意。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时候,有一幅画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再仔细端详了一番,连连点头称赞:“好,好,这才是‘魁选’之作呀!”(魁选,即第一名。)

那幅画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构思巧妙。那位高明的画家,根本就没有画庙,画的是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水倒进桶里。就这么一个挑水的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表现得含蓄深邃极了。和尚挑水,当然是用来烧茶煮饭,洗衣浆衫,这就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庙;和尚年迈,还得自己来挑水,可以想像得出那庙是座破败的古庙了。庙一定是在深山中,画面上看不见,这就把“藏”字表现出来了。这幅画比起那些画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墙垣的,更切合“深山藏古寺”的题意。

那些落选的画家并非画技不好,如果不好,根本就没资格参加应考了,他们落选的原因是因为构思平庸。而那位聪明的画家过人之处未见得是绘画技术,但由于他巧于构思,选择了老和尚挑水的角度,就使画面含蓄,能启发别人的联想。对于作文来说,仔细审题,选择新颖的表现角度,巧妙地构思是十分重要的。

《七律长征》这首诗重点讲了红军长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全诗展现了五幅征难图,分别是翻越五岭图,穿越乌蒙山图,巧渡金沙江图,强渡大渡河图,翻越积雪岷山图。全诗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七律·长征》近现代: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释义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七律·长征》这是一首记叙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震惊全球的历史事件的革命史诗。它不仅以精炼之笔高度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而且用革命的激情艺术地、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轶事

在这首诗的创作、传播、修改、解释、书赠等过程中,留下了一些趣闻、轶事。

1935年9月18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陕甘支队)离开腊子口,向哈达铺前进,途中要翻越终年积雪、绵延30里、有着陡峭山道的岷山。

当日,毛泽东拄着拐杖和大家一起攀登。他鼓励大家说:努力爬,别停下,停下会冻伤的,坚持就是胜利!下午3时,红军胜利登上山顶。毛泽东仰望西天,心潮澎湃。这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雪山。

翻越岷山后的第三天,9月20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率部抵达甘南小镇哈达铺。群众热烈欢迎红军,纷纷把红军拉进家里。

毛泽东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毛泽东连续写下了《七律·长征》《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

当时,侦察连从哈达铺的邮局缴获了一批报纸,其中有一份天津出版的《大公报》。毛泽东从《大公报》得知:“全陕北23县几无一县不赤化”,“全陕北赤化人民70万,编为赤卫队者20余万,赤军者2万”。“匪军军长刘志丹辖三师”,“枪有万余”。

这份报纸上还有徐海东与刘志丹两支红军会合的消息。到陕北去!长征以来红军的目标和落脚点这个大问题,经过7次调整变化,现在终于确定了!毛泽东顿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写下上述诗词。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20日至29日之间,为何后来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将此诗写作时间标为1935年10月?这是因为依循惯例,诗词因篇幅短小,写作时间以修改定稿时间为准,小说论文等篇幅长的文章,常在文末标出“一稿”、“二稿”、“修定稿”的字样。

1935年9月29日,毛泽东、彭德怀、林彪率陕甘支队第一纵队于拂晓出发,一举攻占了通渭县城,歼敌300余人。第二、三纵队也离开位于通渭县西南部的榜罗镇,相继会合于此。这时,红军士气高涨,军纪严明,受到沿途群众的热烈欢迎。

亲族家谱族谱的纂修要点有哪些?因为家谱族谱能够证明一个人的身份,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历代都重视家谱族谱的编修。唐代以前,家谱族谱的政治作用比较明显,选官、婚姻、人际交往都离不开它。为了保证家谱族谱的权威性,家谱族谱往往由政府纂修,由政府设置专门的机构「谱局」保存,以备必要时查验。

一、家谱族谱格式

中国家谱族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族谱,大致应有以下各项:

1、谱名。2、谱序 。3、谱例 。4、谱论。5、恩荣录 。6、像赞、遗像 。7、姓氏源流 。8、族规家法 。9、祠堂 。10、五服图 。11、世系 。12、传记 。13、谱系本记 。14、族产 。15、契据文约 。16、坟茔。17、名迹录。18、任宦记。19、年谱。20、艺文 。21、字辈谱 。22、领谱字号 。23、续后篇。24、纂修、捐资人名。

二、家谱族谱的纂修

家谱族谱是一个家族、宗族全面、详细的记录,堪称家族、宗族史或家族、宗族百科全书,同时家谱族谱又起着敦宗睦族、凝聚血亲的功能和作用,那么纂修家谱族谱可说是中国古代家族生省事中的一件大事了。

一部家谱族谱从酝酿重修或续修到新谱修成,中间有许多过程,这里分别叙述如下:

1、家谱族谱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家谱族谱的纂修家谱族谱是家族、宗族的一件大事,根据家谱族谱资料记载,纂修家谱族谱须得家族、宗族大部分成员同意后方可进行。重修、续修家谱族谱的时间古无定制,一般是三十年一修的,也有二十年一修甚至十几年一修的,还有由于兵荒、灾疫、迁徙等原因而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未修的。

综上所述,家谱族谱的纂修是一项庄重、严肃、认真、细致的工作,既要求有全而翔实的资料,又要求有充裕足够的经费,这样才能修出一部比较像样的家谱族谱。亲族家谱希望“把家谱用起来”!增强家族情感,族人互助,家族公益,家族商业资源整合,吸引年轻族人积极关注家族、实现家风家训家族文化传承!“把家谱传起来”,人人相传、代代相传!

念师恩的七律诗如下:

1、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新竹》郑燮

赏析:前两句诗句是回顾,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的意思。新生的竹子能够赶超旧有的竹子,完全是凭仗老竹的催生与滋养。诗人用竹子的意象,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导之恩。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赋予花以人的动作感情。同时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从而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的献身精神。作者将落花拟人化,赋予落花以人之情,比传统的以落花流水表达生死离愁的表现形式更上一层。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就好比是老师对待学生的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也要成就自己的学生,同时也侧面隐喻了学生对老师的感念之情。

3、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白居易

赏析:“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从这两句当中可知诗人与裴度当属知交好友,“吹捧”完“绿野堂”之后马上就实打实地赞美裴令公的学生(桃李)遍布天下,又何必在房前再种植各种花木呢!

诗人运用借代的修辞,以桃李代指学生,这两句诗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房子显眼气派),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同时,也侧面表达了老师学生多的同时学生也会感念着老师,不忘曾经的师恩。

七律.赞人民教师

文/点点可可           原知清水是黉门,愿把芳华付本真。       寒暑忙圆桃李梦,晨昏勤应校园音。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