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清末的时候他的后代如何?还是王爷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1收藏

爱新觉罗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清末的时候他的后代如何?还是王爷吗?,第1张

清朝与明朝在皇室血亲中封爵方式不一样,清朝吸取了明朝“亲王处处有、郡王满天下”,倾举国之力难养宗室的前车之鉴,采用了降等承袭。

降等承袭

根据清朝的祖制,所有的爵位都采用降等承袭的制度。如第一代为亲王,那么第二代继承爵位的时候,就是郡王,且每一代只有一个人继承,一直降到入八分镇国公之后,才能世袭罔替。但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世袭罔替,也就是俗称的”铁帽子王“。

何为”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顾名思义,就是永远的王爷,继承的时候不会降等级。大家都知道,王爷都是三妻四妾,不可能只有一个儿子,但铁帽子王只有一个名额,一旦有人继承了这个铁帽子,那其他兄弟必须去参加考试,根据考试成绩来封爵位,当然这个考试不会太简单,毕竟清廷设计这个规定的目的就是减少开支。

流水的王爷,铁打的帽子

雍正对胤祥这个亲兄弟那是真好,不仅封为他铁帽子王,他死后还将其“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胤祥的爵位由第七子弘晓继承,同时第一子弘昌、第三子弘暾、第六子弘昑都封为贝勒、第四子弘晈为郡王。

也就是说,怡亲王这个铁帽子只有一顶,被后代弘晓戴走了,其他后代虽然也被雍正封了爵位,最高的也就是弘晈郡王,但没有世袭,所以后代中除了弘晓以外,其他的都不是王爷了。

铁帽子王其实并不等同于永远的王,铁的只是帽子,并非帽子下面的人。同时戴了这顶铁帽子的,也并不意味着有了免死金牌,可以胡做非为,铁帽子王是一个高待遇但还必须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不然帽子保留,戴帽子的人得换一个。弘晓继承了胤祥的怡亲王铁帽子后,其后代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道光五年(1825年),胤祥后代载垣承袭怡亲王爵位,但咸丰十一年(1861年),由于参与"祺祥政变”被赐死,怡亲王的爵位也被暂停。但爵位毕竟是雍正亲封的,慈禧也不能说取消就取消,于是同治三年,又恢复了怡亲王爵位,但这一次继承爵位的却不是弘晓一支,而是胤祥第四子宁良郡王弘皎的后代。

所以晚清时,怡亲王爵位又变成了弘皎一支,这可真谓铁打的帽子,流水的王爷。

最后一代怡亲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西逃,当洋人讨论追究责任时,怡亲王溥静成了“替罪羊”,被夺去了爵位。

光绪二十七年,怡亲王爵位由溥耀之子毓麟承袭,这也就是大清最后一代怡亲王,当时的毓麟还是幼童,所以正式册封是在宣统元年。

清帝逊位以后,怡亲王府的俸禄也就断了供,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毓麟一家就靠府里的积存度日,也吃穿无忧,生活水平也在普通百姓之上。

到了日伪时期,毓麟即没有去投靠溥仪,也不为日伪政府做事,靠着典当家中祖传度日,1948年病故,当时年仅48岁。

问题一:清朝王爷儿子的儿子,和儿子的女儿叫什么 格格

1、满语,“**”之义。清代皇族女儿的称呼。《清会典宗人府》:“格格之等五,不入五等曰宗女。”《清稗类钞称谓皇室皇族之女称谓》:“亲王之女称郡主,郡王及贝子、贝勒、辅国公之女称县主。然除公主外,虽有郡主、县主资格,如未奉有正式封号者,皆统称格格。大抵称格格者,以次女以下之处子为多。若其长女,未得正式之封号者亦罕。”

阿哥:对皇子的称呼。如果有几个皇子,就在“阿哥”之前加“大”、“二”、“三”等。

固伦公主:满语中“固伦”是国的意思。固伦(公主)用以称呼皇帝女儿。

和硕公主:满语中“和硕”是一方的意思。和硕公主称呼妃嫔生的女儿和皇后抚养的宗女。

晚清满族贵妇与外国驻华使节夫人的合影县主:对郡王女儿的称呼。

一、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

三、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

四、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县君”;

五、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汉名“乡君”;

宗室男子爵位共分十二级,只授予爱新觉罗的子孙们,分别是 1、和硕亲王(年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以下爵位依次减半)Hoso i Cin Wang 2、多罗郡王Doro i Giyūn Wang 3、多罗贝勒Doro i Beile 4、固山贝子Gūsa i Beise (以上四种为高级爵位,贝子是当朝皇子的最低封爵,但也有例外,有个别皇子只封得镇国将军亲王郡王补服为前后胸加两肩共四团龙贝勒为前后两团正蟒,贝子为两团行蟒) 5、奉恩镇国公Kesi be Tuwakiyara Gurun be Dalire Gung 6、奉恩辅国公Kesi be Tuwakiyara Gurun de Aisilara Gung 7、不入八分镇国公Jakūn Ubu de Dosimbuhakū Gurun be Dalire Gung 8、不入八分辅国公Jakūn Ubu de Dosimbuhakū Gurun de Aisilara Gung (公爵以上为超品,补服均为正蟒方补。所谓“入八分”是八种标帜,表示其显赫的身分。如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其中皮条是指车上有皮鞭可驱散挡路的人,背壶是指车上可带暖壶,护眼指双眼雉翎,不入八分不用在京当差,也不必在京里住) 9、镇国将军(相当于一品武官,补服为麒麟)Gurun be Dalire Janggin 10、辅国将军(相当于二品武官,补服为狮子)Gurun de Aisilara Janggin 11、奉国将军(相当于三品武官,补服为豹子)Gurun be Tuwakiyara Janggin 12、奉恩将军(相当于四品武官,补服为老虎)Kesi be Tuwakiyara Janggin (上面四等爵位每一种又细分为三等,如一等镇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仅俸银和禄米有差别) 宗室封爵一般每传一代就要自动降低一级,如亲王死了,其子降爵位为郡王,其孙降爵位为贝勒等。

问题二:古代清朝王爷的儿子怎么称呼 清朝的

贝勒 皇帝的侄子(王爷的儿子)

贝子 皇帝的外甥 (公主的儿子)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规定,对亲王和郡王各子的封爵都减一级。例如,原来亲王嫡子以外的各子皆可封为郡王,今改为贝勒;郡王的嫡子以外的各子可封为贝勒,今改为贝子。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又规定,应封爵者,在20岁要经过国语(满语)和马、步射的考试,优者可按例封爵;平者,降一级封爵;劣者,降两级。雍正、乾隆年间,又进一步完善了“考封”制度。乾隆年间对考试的等级又进行了更严格的要求。马射、步射和满语三项全优者,方可授予应得之爵位。两优一平者降一级授封。一优两平或两优一劣则降二级授封。三项皆平或一优一平一劣者,则降三级授封。至于一优两劣、两平一劣、一平两劣及三项皆劣者,则停封。令其学习,再行考试。若应封奉恩将军者,无爵可降时,要给以停俸的惩罚。应降一级者停俸两年;应降两级者停俸三年;应降三级者停俸四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清廷进一步规定,凡考试与应封之例不符合者,不仅停封,而且此后永不准再参加考试。

皇族爵位: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揣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唐朝皇帝的兄弟封亲王,亲王的嫡长子封亲王世子,二儿子等其他儿子封郡王,多不世袭,子孙往往要降封

问题三:清朝王爷的女儿叫格格女婿叫什么 额驸

问题四:古代王爷的儿子叫什么 这个要看朝代,比如宋朝的叫郡主清朝叫格格,县主。

另外王爷的儿子也不是都叫世子的。王爷的儿子称王子,有封号的称封号。继承人称世子。

例如:李渊受封唐王后,以长子建成为继承人,建成就称为“唐王世子”。次子世民封秦国公,就称为秦国公。如果继承了爵位,仍然是王,没继承的如果有爵位(靠自己博取的),以爵位称呼,没有爵位的,以官职称呼,没有官职的,就是世子了。

问题五:王爷的女儿叫自己父母叫什么 父王,母后啊另外再给你一些一、皇帝:对太后 太妃自称儿皇亦可儿臣

二、皇后以及达到等级的嫔妃对太后自称臣妾儿臣或者儿媳或者名字

三、后妃妃级以下对太后称妾嫔或自身的名字

四、等级过低『八品下』的后妃自称奴婢、妾身、

五、亲王 长公主对太后太妃自称称儿臣

六、亲王对皇帝自称臣臣弟 微臣

七、亲王对后妃自称臣臣弟微臣

八、长公主小于皇上对皇上可自称臣妹亦可称呼臣

九、长公主大于皇上可对皇上自称名字、或是臣

十、长公主对后妃自称臣妹亦可称呼臣或自身名字

十一、皇帝对亲王长公主自称朕、寡人

十二、皇帝对长公主称皇妹皇姐亦可是名字

十三、亲王称长公主皇姐 皇妹、

十四、长公主称亲王为皇兄{王兄}皇弟亦可是名字

十五、亲王和亲王之间兄弟相称

十六、长公主与长公主之间姐妹相称

十七、皇子皇女之间兄妹 姐弟相称

十八、皇子皇子之间兄弟相称

十九、皇女与皇女之间兄妹相称

二十、亲王和皇子皇女之间叔侄伯侄相称

二十一、长公主与皇子皇女姑侄相称

二十二、贝勒与贝勒之间兄弟相称

二十三、贝勒与郡主兄妹、姐弟相称

二十四、皇子 皇女对皇上自称儿臣或者自身的名字

二十五、贝勒郡主对皇上自称臣侄或者自身的名字

二十六、皇子 皇女对太后 太妃自称孙儿臣孙儿或者自身名字

二十七、贝勒郡主对太后自称孙儿臣 孙儿或者自身名字

二十八、娟怡贝子对太后自称自身的名字

二十九、官员对皇上太后太妃后宫嫔妃字称微臣臣

三十、官员对亲王长公主皇子皇女自称微臣下官

三十一、皇上、亲王 长公主称呼太后为皇额娘 母后

三十二、皇上亲王长公主称呼太妃为姨娘母妃

三十三、皇子 皇女称呼太后为皇祖母 皇奶奶

三十四、皇子 皇女称呼太妃为皇阿奶皇姨奶奶

三十五、亲王长公主称呼皇上为皇兄 皇上陛下万岁圣主

三十六、皇子皇女称呼皇上为父皇皇阿玛

三十七、亲王称呼后妃为皇嫂娘娘 封号

三十八、皇子 皇女称呼中宫皇后、两位辅佐皇后为皇额娘

三十九、皇子 皇女称呼四宫皇后为、母妃

四十、皇子皇女称呼其他后宫嫔妃为姨娘

四十一、嫡王妃{王后}称呼皇上太后太妃和亲王一样

嫡福晋称呼 皇上 太后太妃和皇子一样

四十二、侧王妃 侧福晋称呼太后为太后太妃为太妃{若有恩典可以和亲王皇子同叫}

四十三、侍妾称呼太后为太后

四十四、官员 宫娥太监对亲王称呼为王爷 千岁殿下

四十五、官员 宫娥太监对长公主称呼为长公主 千岁殿下

四十六、官员 宫娥太监对皇子 皇女称呼为皇子 格格 公主千岁 殿下

四十七、嫡王妃对亲王自称臣妾 妾身 称呼亲王为 王爷或者爷

四十八、侧王妃对亲王自称奴家 称呼亲王为王爷或者爷

四十九、侍妾对王爷自称婢女 奴婢 称呼亲王为王爷或者爷

五十、嫡福晋对皇子自称臣妾妾身称呼皇子为皇子或者爷

五十一、侧福晋对皇子自称奴家称呼皇子为皇子或者爷

五十二、侍妾对皇子自称奴婢女 奴婢称呼皇子为皇子或者是爷

五十三、贝子 娟仪称呼太后为太祖奶奶 太祖母 老祖宗

五十四、贝勒 郡主称呼太后为皇玛么 皇奶奶

五十五、贝勒 郡主称呼太妃为皇阿奶 皇姨奶

五十六、主的和世子兄妹相称姐弟相称

五十七、主的和世子与皇子 皇女表兄弟 表姐妹 表姐弟相称

五十八、主的和世子称呼亲王为皇舅亲王嫡妻为皇舅妈

五十九、主的和世子称呼亲生父母为额娘 六十、主的和世子称呼亲生父母为阿玛额娘

六十一、主的和世子称呼长公主和驸马为皇姨娘 皇姨夫

六十二、主的和世子称呼驸马的兄弟为叔叔 伯父>>

问题六:王爷的妃嫔叫什么?王爷的女儿叫什么? 清朝王爷的妃嫔正妻称为“嫡福晋”后面还有侧福晋,庶福晋,格格。清朝亲王的女儿被封为和硕格格。

统治时期,王爷的正妻称为王妃,一些妾室称为侧妃,或者是夫人,女儿封为郡主。

问题七:古代王爷的儿子叫世子,那女儿叫什么? 这个要看朝代,比如宋朝的叫郡主清朝叫格格,县主。

另外王爷的儿子也不是都叫世子的。王爷的儿子称王子,有封号的称封号。继承人称世子。

例如:李渊受封唐王后,以长子建成为继承人,建成就称为“唐王世子”。次子世民封秦国公,就称为秦国公。如果继承了爵位,仍然是王,没继承的如果有爵位(靠自己博取的),以爵位称呼,没有爵位的,以官职称呼,没有官职的,就是世子了。

问题八:王爷的儿子叫什么,女儿又该叫什么,他们称王妃是什么 1无封号。王爷的儿子叫王子或小王爷。女儿叫**。(皇帝不赐封,不能称郡王或郡主的。更不能称呼公主。)一般无论男女称呼:殿下。

2有封号。称呼封号。比如:男子:郡王、公侯伯子男。女子:郡主、翁主、县主、公主。皇帝的姐妹叫长公主、皇帝的姑姑叫大长公主。

3有官职男子称呼:官职

4他们称呼自己的母亲:娘。一般不称呼:母妃。母亲是王妃不是皇妃。称呼母妃有僭越之嫌。如果皇朝比较开明也有称呼:母妃的。

5皇太子、皇太弟的儿子被册封为皇太孙。或者很有希望封为皇太孙比如皇太子或者皇太弟的嫡长子才能称呼:世子、世孙。如果皇朝比较开明例外。

问题九:清朝皇上的女儿叫什么,皇帝的姐妹叫什么。 皇上的女儿不叫格格,千万不要让电视剧蒙了。如果是妃嫔所生的女儿,则是封为和硕公主。如果是皇后的女儿,则是固伦公主。当然也不排除妃嫔所生的女儿也封为固伦的,但是她抚定很受皇帝的喜爱才能有这样的封号,固伦是比和硕高级的。

皇帝的姐姐就被称呼为大公主吧。

皇上的妃子的姐妹称呼要看情况,如果说是府上或外人称呼吧,那肯定是称呼她们为格格(汉语是**的意思),前提是她们还没有出嫁或被皇帝封号。如果她的姐姐或妹妹是皇上的妃嫔,而且受皇上的宠爱,那么她自身也会有可能受到加封的,例如已婚的话就加封为XX夫人,如果未婚的有可能加封为其他有身份的封号,皇后的姐妹也是如此。

所谓“铁帽子王”特指清王朝十二家世袭罔替的亲王、郡王,分别是礼、郑、睿、豫、肃、庄、怡、恭、醇、庆十家亲王和克勤、顺承两家郡王。所谓“铁帽子”王的爵位本身并没有更高等级之意,亲王依然还是亲王、郡王依然还是郡王。以克勤郡王为例,虽然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但克勤郡王的待遇始终只是郡王待遇,并不高于没有“铁帽子”的亲王!物质待遇方面甚至还要低于普通亲王,只与普通郡王相当,毕竟他只是郡王而已,不是吗?

“铁帽子”贵在何处

要搞清楚“铁帽子”贵在何处,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清王朝的爵位承袭制度。鉴于明王朝后期“亲王处处有、郡王满天下”,竭举国之力无以供养宗室的前车之鉴,清王朝自立国之初便定下了爵位降等承袭的祖制。何谓降等承袭?以明王朝为例,亲王的一个儿子(以嫡长子为主)承袭亲王爵位,其他儿子皆封郡王。清王朝则不同,亲王的一个儿子承袭爵位,但必须降一等、只能承袭郡王爵位。

每承袭一代降一等,亲王直至降为入八分镇国公之后才以这个爵位世袭罔替,其他爵位以此类推。那么,“王爷”们的其他儿子呢?只能参加统一考试,称作“考封”!以父亲的爵位和生母的地位为基准确定一个基准爵位,按照考试成绩酌情降级,只有全优才能获得基准爵位,成绩全劣者甚至无爵可授……如此一来,即便是亲王的后代中,能够获得入八分以上爵位者都相当少,相对于明王朝对宗室的养活费用,自然是大大降低了。

所谓“铁帽子”贵就贵在这里,按照清王朝的祖制,其他爵位都必须降等承袭。但是,“铁帽子”亲王、郡王除外!他们每一代至少可以保证有一个儿子可以直接承袭亲王或郡王之位,无须降等。当然,“铁帽子”王的其他儿子并没有什么特殊优待,同样必须参加“考封”。如果考试全都不及格,同样无爵可授!

顺带纠正某些人的一个认识误区,所谓“铁帽子”只是相对爵位本身而言,并不是说爵位的承袭者拥有“免死牌”。如果“铁帽子”亲王、郡王犯事儿,同样是可以被革爵、圈禁、甚至处死的!只不过,爵位本身不除名,再选择小宗旁支承袭便是了。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如“铁帽子”庄亲王(承泽亲王),在庄靖亲王博果铎去世之后,清世宗雍正帝便绕开了承泽裕亲王硕塞系的小宗旁支、通过过继的形式将庄亲王的“铁帽子”送给了自己的十六弟胤禄。当然,理论上胤禄被过继给了庄亲王一脉,铁帽子仍然算是硕塞家的……

怡贤亲王胤祥的后代还是“王爷”吗

前面说过了,清王朝的“铁帽子”也只是保证一支后裔可以承袭“铁帽子”。换言之,胤祥的后代中,除了承袭怡亲王爵位者,其他人已经不能称其为“王爷”了。如胤祥的庶长子弘昌,最高爵位也不过就是个贝勒,而且后来还被革爵了,他的后代自然不是“王爷”!再如胤祥嫡出第四子弘皎,他虽然被四大爷清世宗雍正帝封为了宁郡王,但没有世袭罔替的许可,他的后代必须降等承袭,到奉恩辅国公才世袭罔替,因此他的后代同样不是“王爷”。

但是,承袭怡亲王爵位的弘晓一脉一直都有一位世袭罔替的怡亲王存在,直到同治元年。同治元年,怡亲王载垣因为在“祺祥政变”中政治斗争失败被赐死,怡亲王爵位也被短暂停袭。当然,同时倒台的还有另一位“铁帽子”亲王,那就是郑亲王端华和他的弟弟肃顺,这里就不铺开说了。不过,怡亲王爵位毕竟是清世宗许出去的,慈禧太后也不便直接就将其除名了!于是,同治三年,慈禧太后又恢复了怡亲王爵位的承袭,但这一次弘晓一脉被彻底踢出了局,承袭怡亲王爵位的是胤祥另一个儿子宁良郡王弘皎的后代。换言之,自同治三年起,怡亲王爵位成了弘皎家的了……直到清亡,怡亲王爵位一直都停留在弘皎一脉。所以说,前面提到的弘皎后代中没有“王爷”了,其实并不准确,晚清的怡亲王实际上正是弘皎的后代。

综上所述,用一句话来形容“铁帽子”亲王、郡王,叫“铁打的王爵,流水的王爷”。无论某一任“铁帽子”亲王、郡王是否被革爵、甚至被处死,“铁帽子”亲王、郡王爵位本身是“雷打不动”的,换一下帽子底下的那颗脑袋就是。帽子不能动,但帽子底下的那颗脑袋可以随便砍……

靖王爷是《神医喜来乐》中的人物。

慈禧的八大王爷:

醇亲王奕儇 庆亲王奕劻

恭亲王奕 礼亲王诚厚

郑亲王昭煦 睿亲王魁斌

豫亲王懋林 肃亲王善耆,

里面也许有一个就是所谓靖王爷

爱新觉罗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清末的时候他的后代如何?还是王爷吗?

清朝与明朝在皇室血亲中封爵方式不一样,清朝吸取了明朝“亲王处处有、郡王满天下”,倾举国之力难养宗室的前车之鉴,采用了降等承袭。降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