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给我一些顺治皇帝的资料吗?
董鄂妃
身后遭冷遇的董鄂妃
在清初历史上,存在着很多疑案,长期以来不仅是史家研究的热点,也是文学界、艺术界关注、演绎的重要题材,顺治帝是否出家即为其中之一。而在这一问题中,受到顺治帝万般宠爱的董鄂妃自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很多的影视剧和小说中,都讲到顺治皇帝因为董鄂妃病死而心灰意冷,执意出家为僧,给当时的清朝政局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可以说,董鄂妃本无意于政治,但她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她的死却给清初政局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关于她的传说,更使她带上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身世之迷
秦淮名妓董小宛说。《清宫演义》、《清宫十三朝》等小说,均将孝献皇后董鄂妃说成是秦淮名妓董小宛。简要情节是:清军统帅洪承畴本是好色之徒,早闻“秦淮八艳”(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顾眉生、寇白门、陈圆圆)之名,尤慕董小宛。洪在攻占江南时,果然生获董小宛,藏之府中,企图霸占,无奈小宛誓死不从。洪无计可施,最后不得已,于顺治二年(1645)将小宛献入皇宫,遂成为顺治帝宠妃。也有说小宛是豫亲王多铎俘获,送入宫中的。
董小宛,历史上确有其人,名白,字青莲,生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秦淮名妓。崇祯十五年(1642),19岁的董小宛从良,嫁给了比她大14岁的著名的“四公子”(方以智、陈贞慧、侯方域、冒襄)之一的冒襄为妾。二人感情真挚,相敬如宾。战乱中,夫妻二人颠沛流离,相依为命达9年之久。董小宛终因劳瘁过度,于顺治八年(1651)正月初二日病死,时年28岁,葬于如皋昌氏的影梅庵。
为什么将风马牛不相及的董小宛与董鄂妃扯在一起了呢?可能是因为她们俩的姓中都有一个“董”字,二人又都是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一些文人在编写野史时,为了使情节离奇,有吸引力,或出于对清朝皇帝的故意中伤,于是便采用了移花接木之术,将董小宛说成是董鄂妃了。其实,董鄂妃的“董”是满语译音,“董鄂”也有译为“栋鄂”、“东古”、“冬古”、“东果”的。
襄亲王福晋说。现在也有许多著述和影视剧,认为董鄂妃原是襄亲王的福晋,后被顺治帝纳入宫中,成为宠妃。襄亲王,博穆博果尔,清太宗皇太极的十一子,生于崇德六年(1641)十二月二十日申时,其生母是皇太极并建五宫中的麟趾宫贵妃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二年(1655)二月二十一日册封为和硕襄亲王,翌年七月初三日己刻卒,年仅16岁。
顺治帝幼年即位,母亲孝庄文皇后对他管教极严,加之朝廷大权长期由叔叔多尔衮掌管,形成了暴躁、猜忌的性格。孝庄文皇后出于政治顺治皇帝册立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诏书上的考虑,将自己的侄女、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立为皇后。这位小皇后从小娇生惯养,尖酸刻薄,并不能体谅顺治帝的苦衷,常常与顺治帝发生口角,小两口的感情并不和谐。因此,顺治帝觉得事事皆不顺心,内心很是苦闷。清初有命妇轮番入侍后妃的制度,董鄂氏经常到后宫入侍,这便给顺治帝与董鄂氏的相识相恋提供了机会。董鄂氏的美貌和才情深深地吸引了这位多情的少年天子的心,而董鄂氏的丈夫常年出兵打仗,闺中寂寞,也对顺治帝产生了好感。两个情谊相投的人迅速坠入了情网。《汤若望传》中有一段汤若望的回忆:
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掴。这位军人于是乃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贵妃于一千六百六十年产一子,是皇帝要规定他为将来的皇太子的。但是数星期后,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不久亦薨逝。皇帝陡为哀痛孝康章皇后(康熙生母)像所致,竟致寻死觅活,不顾一切。
这位皇子是皇几子,生母是谁?汤若望没有明说。福临共有8个皇子,除玄烨外,在7个皇子中,皇二子福全、皇五子常宁、皇六子奇授、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干等5人皆卒于康熙朝,勿庸考虑。这样只剩下皇长子钮钮和皇四子。钮钮生于顺治八年(1651)十一月初一日,殇于顺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日,只活了89天,生母是庶妃巴氏。此子虽也是早殇,但不是殇于顺治晚年,而且他的生母是庶妃巴氏,未封过贵妃,因此,钮钮和巴氏不可能是汤若望所说的皇子和那位贵妃。现在只剩下皇四子。该子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十月初七日,殇于顺治十五年(1658)正月二十四日,生母是皇贵妃董鄂氏,即后来的孝献皇后。董鄂氏死于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由此看来,汤若望所说的只能是皇四子和皇贵妃董鄂氏。但这里有两个出入,一是皇四子生年是公元1657年,而汤若望所说是1660年;二是皇四子生母是皇贵妃,而不是贵妃。
传说也罢,猜想也好,最后归于一致的认识就是,这位董鄂氏姿容绝代,才华出众,在佳丽三千的后宫中赢得了顺治帝专一的爱情,并至死不渝。那么,这个董鄂氏到底是何许人,她有着怎样的魅力,能赢得顺治帝的倾心相爱?
香消玉陨,多情天子空遗恨
福临的百般劝慰和关爱并没有减轻董鄂妃因失去爱子所产生的精神痛苦,本来就十分孱弱多病的身体,又雪上加霜。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名妃、绝代佳人董鄂妃玉殒香消,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年仅22岁。据福临说,董鄂氏死时“言动不乱,端坐呼佛号,嘘气而死。崩后数日,颜貌安整,俨如平时”。
爱子爱妃的接连死去,使福临的精神几乎崩溃。他万念俱灰,看破红尘,弃江山社稷如敝履,执意要出家为僧,并让和尚溪森为他剃了发。后来由于溪森的师父玉林琇以要烧死溪森为要挟,才逼得福临打消了出家的念头。
福临悲恸欲绝,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 董鄂氏死后第三天,即八月二十一日,福临谕礼部:“皇贵妃董鄂氏于八月十九日薨逝,奉圣母皇太后谕旨:‘皇贵妃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闱式化。倏尔薨逝,予心深为痛悼,宜追封为皇后,以示褒崇。’朕仰承慈谕,特用追封,加之谥号,谥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其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具奏。”
在礼臣们拟议谥号时,“先拟四字,不允。至六字、八字、十字而止,犹以无‘天’‘圣’二字为歉”。福临为什么以无“天”“圣”二字为歉呢?因为清代谥法,皇后谥号的最后四字为“×天×圣”,“天”代表先帝,“圣”代表嗣帝,表示该皇后与先帝和嗣帝的关系。如孝庄文皇后在太宗时“赞助内政,既越有年”,以后又辅佐顺、康二帝。所以她的谥号最后四字为“翊天启圣”。而董鄂氏谥号的最后四字为“温惠端敬”四字,明显比有“天”“圣”二字的皇后低了一等,所以福临感到内疚。
顺治帝命令上至亲王,下至四品官,公主、命妇齐集哭临,不哀者议处,幸亏皇太后“力解乃已”。
顺治欲将太监、宫女30名悉行赐死,“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者”,后被劝阻。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二十七日,董鄂妃的梓宫从皇宫奉移到景山观德殿暂安,抬梓宫的都是满洲八旗二、三品大臣。这在有清一代,不仅皇贵妃丧事中绝无仅有,就是皇帝、皇后丧事中也未见过。
董鄂氏的梓宫移到景山以后,福临为她举办了大规模的水陆道场,有108名僧人诵经。整天铙钹喧天,烧纸施食,香烟燎绕,纸灰飞扬,经声不断。在“三七”日(第二十一天),将董鄂妃的尸体连同梓宫一同火化,由溪森秉炬举火。火化后,将骨灰装入“宝宫”(骨灰罐)。
清制:平时皇帝批奏章用朱笔,遇有国丧改用蓝笔,过27天后,再用朱笔。而董鄂妃之丧,福临用蓝笔批奏章,从八月到十二月,竟长达4个月之久。
此情可待成追忆
宠冠后宫的红颜知己魂归西天,给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痴情天子福临留下了无穷的哀恋和回忆。为了彰显董鄂氏的贤德、美言、嘉行,福临命大学士金之俊撰写董鄂氏传,又令内阁学士胡兆龙、王熙编写董鄂氏语录。福临亲自动笔,饱含深情地撰写了《孝献皇后行状》,以大顺治追悼董鄂妃的《御制哀册》、《御制行状》
量的具体实例,展现了董鄂氏的美言、嘉行、贤德,洋洋达四千言,内容十分丰富。
孝敬母后。“事皇太后,奉养甚至。伺颜色如子女;左右趋走,无异女侍”。“自非后(《行状》中的后即董鄂氏)在侧,不乐也”。“凡出入,必偕”。
关爱夫君。“其事朕如父”,“晨夕兴居,视饮食服御,曲体罔不悉”。“朕每省封事,抵夜分,后未尝不侍侧”。她婉言善劝福临要勤于政务,爱惜臣民,对刑狱尤要慎重。
友爱后妃。“事今后亦如母”,闻听福临欲废今后,则“长跪顿首固请”,说:“陛下若废皇后,妾必不敢生。”今后患重病时,“后则五昼夜目不交睫,且时为诵书史,或长谭以解之”。永寿宫妃有疾,“后亦躬视扶持,三昼夜忘寝兴”。悼妃薨时,后哭之曰:“韶年入宫,胡不于上久效力,遂遽夭丧耶?”“其御诸嫱嫔,宽仁下逮,曾乏纤芥忌嫉意。善则奏称之,有过隐之不以闻。宫闱眷属,大小无异视,长者媪呼之,少者姊视之,不以非礼加人,亦不稍有谇诟。故凡见者,蔑不欢悦,蔼然相亲”。
抑待家人。顺治十四年(1657)九月初四日,鄂硕病故,谥刚毅。福临安慰董鄂妃,董鄂妃擦着眼泪说:“妾岂敢过悲,厪陛下忧?所以痛者,悼答鞠育恩耳。今既亡,妾衷愈安。何者?妾父情性夙愚,不达大道,有女获侍至尊,荣宠已极,恐自谓复何惧,所行或不韪,每用忧念。今幸以时终,荷陛下恩,恤礼至备,妾复何恸哉?”因遂辍哀。
董鄂氏的兄长死了,因为当时董鄂氏正有病,福临没有把这一消息告诉她。董鄂氏对福临说:“妾兄其死矣。曩月必再遣妾嫂来问,今久不至,可知也。”福临不忍将实情相告,还安慰她。董鄂妃说:“妾兄心矜傲,在外所行,多不以理,恃妾母家,恣要胁,容有之。审尔,讵止辱妾名,恐举国谓陛下以一微贱女,致不肖者肆行罔忌。故夙夜忧惧,寝食未敢宁。今幸无他故,殁足矣,妾安用悲为?”
董鄂氏担心父兄依仗自己的地位作出什么有违法纪之事。现在父亲、兄长没闯下什么大乱子就“以时终”了,还蒙受皇家的大恩,这是父兄的造化,自己从此也就安心了,所以也不必过于伤心。
谦恭节俭。“后天性慈惠,凡朕所赐赉,必推施群下,无所惜;封皇贵妃有年,乃绝无储蓄。后性至节俭,衣饰绝去华采,即簪珥之属不用金玉,惟以骨角者充饰”。“初,后于朕偶有未称旨者,朕或加谯让,始犹申己意以明无过;及读史至周姜后脱簪待罪事,翻然悔曰:‘古贤后身本无愆,尚待罪若彼。我往曾申辩,殊违恪顺之道。’嗣即有宜辩者,但引咎自责而已”。
《行状》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董鄂妃的爱和敬。而且用事实说话,虽然不能完全排除溢美之嫌,但基本上还是属实的。这样一个懂道理、识大体,处处为爱人着想的贤妃死了,顺治帝怎能不悲痛。
后人论及董鄂妃时,多强调她倾国倾城之貌。从《行状》看来,顺治帝更看重的是她善良、高洁的品行。皇家后宫美女如云,而性情相投、知情识趣的知己则可遇不可求。顺治帝与董鄂妃幸运地遇到了对方,然而天妒红颜,董鄂妃青春妙龄不幸逝去,徒留多情的顺治帝苦苦追忆,不胜唏嘘。
董鄂妃个人小档案
姓氏:董鄂氏 出生:崇德四年(1639)
属相:兔 父亲:鄂硕
丈夫:顺治帝福临 子女:1子
入宫:顺治十三年(1656)八月,18岁
封贤妃:顺治十三年(1656)八月二十五日(诏封)
封皇贵妃:顺治十三年(1656)十二月
追封皇后: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二十九日(诏封)二十一日
最痛心:爱子夭亡 最得意:被夫君视为知己
卒年: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 享年:22岁
入葬:康熙二年(1663)六月六日 陵寝:孝陵
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孟氏族谱
民间有孔、孟、颜、曾4姓一个通天谱的说法。所谓“通天谱”,就是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家谱。在中国的宗谱文化中,一般都是一姓一谱,孔、孟、颜、曾这4姓为什么会是一个通天谱呢?
孔、孟、曾、颜4姓的祖先可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颜回及曾参,他们4人分别被历代推崇为尊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为儒家学说的4大圣贤。这4姓的家谱,一般由皇帝同时赐予,所以,排的字辈是完全一样的
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后世一律都要按照字辈取名,否则不准入家谱。字辈的字先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钦定10字,以后崇祯皇帝又钦定10个字,清朝乾隆皇帝又钦定10个字,民国时期,76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续定20个字,报经北洋政府批准,由北洋政府下令各省县将这50个字布告周知。即:(从56代至105代的字辈)
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朝宪庆繁祥
令德维纯佑 钦绍念显阳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孟氏家谱))在濮阳县鲁河乡前南孟村也有一定的研究。该村孟姓人士比较集中,人口2000余人,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在清末民初期间有一座规模比较大的孟子庙宇,门口有一石碑“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随着战乱及年久失修在解放后破四旧时彻底毁坏。但目前仍留有清朝咸丰元年府衙赠 “功齐大禹” 木制牌匾一块,令世人敬仰,据说就连侵华日军从此路过还下马参拜。
该村主要是研究本地祖先是从那一支迁来,上上支的发展状况如何,分几脉,流向等情况,从哪一年、哪一代从何处经及番周折迁来此地,又从本地迁向何方,哪一支都发展怎样以及孟氏祖先的家族文化等等,在当地颇受影响。很多地方孟氏后裔或家谱不详尽的便经常前去该村寻根找源。每年的四月初二是孟子生日,山东、河南两省附近各县市孟氏后裔前去该村祭奠祖先,交流文化,场面宏大、颇为壮观。在这一天,当地政府也做东来招待四面八方来的宾客,同时也为发展当地的经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名),庙号"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年号"天命",全称"承天广运 神功圣德 肇纪立极 仁孝睿武 端毅钦安 弘文定业 高皇帝"。
第二个皇帝皇太极(名),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年号先"天聪"后"崇德",全称"应天兴国 弘德彰武 宽温仁圣 睿孝敬敏 昭定隆道 显功 文皇帝"。
第三个皇帝顺治(年号,以下同),名"福临",庙号"世祖",谥号"章皇帝",全称"体天隆运 定统建极 英睿钦文 显武大德 弘功至仁 纯孝 章皇帝"。
第四个皇帝康熙,名"玄烨",庙号"圣祖",谥号"仁皇帝",全称:"合天弘运 文武睿哲 恭俭宽裕 孝敬诚信 功德大成 仁皇帝"。
第五个皇帝雍正,名"胤禛",庙号"世宗",谥号"宪皇帝",全称:"敬天昌运 建中表正 文武英明 宽仁信毅 睿圣大孝 至诚 宪皇帝"。
第六个皇帝乾隆,名"弦歴",庙号"高宗",谥号"纯皇帝",全称:"法天隆运 至诚先觉 体元立极 敷文奋武 钦明孝慈 神圣 纯皇帝"。
第七个皇帝嘉庆,名"永琰",庙号"仁宗",谥号"睿皇帝",全称:"受天兴运 敷化绥猷 崇文经武 孝恭勤俭 端敏英哲 睿皇帝"。
第八个皇帝道光,名"绵寜",庙号"宣宗",谥号"成皇帝",全称:"效天符运 立中体正 至文圣武 智勇仁慈 俭勤孝敏 宽定 成皇帝"。
第九个皇帝咸丰,名"奕詝",庙号"文宗",谥号"显皇帝",全称:"协天翊运 执中垂谟 懋德振武 圣孝渊恭 端仁宽敏 显皇帝"。
第十个皇帝同治,名"载淳",庙号"穆宗",谥号"毅皇帝",全称:"继天开运 受中居正 保大定功 圣智诚孝 信敏恭宽 毅皇帝"。
第十一个皇帝光绪,名"载湉",庙号"德宗",谥号"景皇帝",全称:"同天崇运 大中至正 经文纬武 仁孝睿智 端俭宽勤 景皇帝"。
第十二个皇帝宣统,名"溥仪",也被尊为"清逊帝"或"末皇帝"。2004年,清皇室家族后代已协商为溥仪追加谥号为愍帝,庙号为恭宗
清朝(1644年—1911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满姓爱新觉罗。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立王朝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都城为赫图阿拉(又名兴京、赫图阿喇、黑秃阿喇、黑图阿拉,满语“横岗”之意。在今中国辽宁省新宾县西永陵公社老城)。1636年(明崇祯九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明崇祯帝自杀。清军乘机入关打败农民军,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清代自入关后,共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616年-1626年 (天命)
爱新觉罗皇太极:1627年-1643年(天聪、崇德)
爱新觉罗福临:1644年-1661年( 顺治)
爱新觉罗玄烨:1662年-1722年( 康熙)
爱新觉罗胤禛:1723年-1735年(雍正)
爱新觉罗弘历: 1736年-1795年(乾隆)
爱新觉罗颙琰:1796年-1820年( 嘉庆 )
爱新觉罗旻宁:1821年-1850年(道光)
爱新觉罗奕詝:1851年-1861年(咸丰)
爱新觉罗载淳:1862年-1874年(同治)
爱新觉罗载湉:1875年-1908年(光绪)
爱新觉罗溥仪:1908年-1911年(宣统)
对于那些历代皇帝的后裔,也就是自己能在家族中很厉害,但是作为现在新中国的社会中的一份子,这样的祖先也只是炫耀的资本,其余之外不可能带来什么权利上的资源。而之前有一位老农来拿着自己的图谱让专家鉴定,说自己是“闯王”李自成的后代,可是专家一看族谱,就断言是“同名”而已。
在中国的历史上,称帝的皇帝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足足400多位,能在这2000年的时光中做一次皇帝也是不容易,而祖上要是能有这样一位皇帝出现也是莫大的光荣,要是祖先还是李世民、秦始皇这样的人物,那就更是了不得了。而开国皇帝更是值得尊敬,一般开国皇帝都会被后世冠以高祖、太祖等称号,即便是之后更替了朝代,后一个朝代的君主也会特别敬重前朝开国的皇帝。
这个老翁一上来就说自己是李自成的后代,而专家一下子就否决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看看李自成,在明朝末期,与女真族打的不相上下,打的明朝军队落花流水,这样的人物没有成为皇帝也是比较可惜的,但是人家自封为大顺王朝的开国皇帝,但是这个王朝并没有存在很长的时间就灭亡了。
而这个老人则说,当年被杀死的并不是李自成,而是而是昭侯李延,而真正的李自成早就逃到了乡下叔叔的家里,在那里一直活到了去世,而自己也是现在才拿出了这本族谱。至于谁说的是真的也不好评定,但是专家说的也不一定对。
文史|崇祯帝身后风波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清晨,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寿皇亭旁自缢而死,时年三十三岁。前夜周皇后在坤宁宫悬梁自尽,崇祯挥剑杀死了幼女昭仁公主,长女长平公主右手被斩断昏死过去。袁贵妃自缢的时候绳索断裂,崇祯冲上去补了三剑,所幸未伤及要害。癫狂过后,崇祯恢复了一个父亲的理智,命心腹太监将三位皇子乔装改扮送出宫去。
崇祯恐怕万万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特殊的地位,死后也不得安宁,围绕着谥号、三位皇子的下落,居然引出一场波及全国、旷日持久的政治风波。
谥号之争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上午大顺军进入紫禁城,围绕崇祯帝的下落,城内谣言纷起,直到二十二日,才在煤山发现了崇祯的尸体。生性鲁莽的权将军刘宗敏命人把崇祯夫妇的尸体一起陈放在东华门外,强令京师百姓观看,以正视听。
崇祯的尸身以发覆面,一只脚赤足,衣衫零乱,尸臭四溢,状况惨不忍睹。陈列三日后,明朝兵部主事刘养贞将二人葬于昌平银泉山田贵妃的墓中。虽是亡国之君,却少不得有一番盖棺定论,大顺政权在《永昌元年诏书》中评价道“君非甚暗”。四月三十日,大顺军退出,五月初二日,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军占领了无人管理的北京。
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多尔衮深知若想稳定政权必须要安抚人心。从五月初六日开始,命前明在京官员为崇祯哭灵三天,既然设灵祭祀,牌位上就必须要有谥号了。前明左中允李明睿提出以“怀”为崇祯的庙号,以“端”为谥号,合称“怀宗端皇帝”。根据帝王谥法,“怀”表示“执义扬善、慈仁短折”,“端”表示“内外宾服”。但根据惯例,亡国之君绝无庙号,因为国祚断绝,宗庙无存,谁来祭祀多尔衮对这些繁文缛节还不十分了解,于是一干前明故臣在“怀宗端皇帝”灵前真真假假地哭了三天。多年后渐悉中原文化的顺治皇帝恍然大悟,降旨取消崇祯的庙号,并改谥号为“愍”,此后的清代官方出版物上一概以“愍帝”称呼崇祯。
崇祯身亡的消息四月中旬才传到南京,各派势力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改元弘光,即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弘光帝立刻表示不承认“怀宗端皇帝”的称谓,重新定为“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不想立刻遭致文士反对。“思”字是蜀汉后主刘禅死后的谥号,用于殉国的崇祯帝极为不妥,最后定为“毅”,再无争论。
1645年弘光政权瓦解,黄道周、郑芝龙等又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建立了南明的第二个政权隆武王朝,于是再次折腾起崇祯来,改庙号为“威宗”,称之为“威宗烈皇帝”。但隆武政权存在的时间更短,地域更小,只限于东南沿海一带流传。不可思议的是后世那些以“反清复明”为己任的人士,居然为了“毅宗”还是“威宗”争论不休。
作为亡国之君的崇祯获得如此之多的美好字眼,即便如此,明朝的遗老遗少依然不依不饶,曾在崇祯朝出任过大学士的文震孟之子文秉专门撰文指出:“先帝以两宫毕命后始自为计,义也;初拟从权,徐图后举,既慨然知天命之不可争,不难身殉以谢天下,智也;业已身殉尤日不敢终于正寝,礼也;从睿殉难合乎天理大道,仁也。夫当变起萧墙,祸介俄顷,而仁义礼智俱全而无失焉可不谓正乎”谥号应为“烈宗正皇帝”,一时间广为流传,崇祯不再是那个悭吝成性、犹豫不决、视民如草芥的亡国之君了,而是合乎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标准的完人。
同崇祯帝幸存的几个皇子在后来掀起的政治波澜相比,谥号之争显然是小巫见大巫了。
真假太子
崇祯和一后二妃生育了七子六女,到“甲申之变”时尚有三子二女。多尔衮将长平公主送到外祖父周奎家恩养,十六岁的太子朱慈烺、十三岁的三子定王朱慈灿和十二岁的四子永王朱慈焕乔装改扮后被送出宫去。
护送太监将三位皇子献于李自成,李自成很大度地封太子朱慈烺为宋王,朱慈灿和朱慈焕也被封为公爵。从王朝更替的角度看,三位皇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战利品,对安抚民心,招降明朝官员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太子的存在也是一柄双刃剑,大顺政权在北京的一个月中多次发现传单,称“东宫已称帝,灭贼有期”,太子朱慈烺的名号俨然已经成为反对大顺政权的旗帜。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亲率大军征讨吴三桂。在军中除了带着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之外还带上了三位皇子,显然将他们视为要挟吴三桂的人质。大顺军惨败于一片石,吴三桂发出檄文,要求归还太子和二位皇子,却只字不提父亲吴襄。可见当时太子政治价值之大。
四月三十日,大顺政权撤出北京,其后兵败如山倒,在庆都、真定两次大败,元气大伤。民间都认为太子死于乱军之中,弘光政权还正式为三兄弟进行了祭奠,但实际上三兄弟居然分别逃脱出来。太子朱慈烺一路乞讨回到北京,意欲投奔外祖父周奎,不想被拒之门外,旋即被捕获。前朝太子的出现,无疑是个巨大的隐患,无论是谁都可以打出拥戴太子的旗号反抗清朝,而名正言顺的太子必定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多尔衮刚刚颁布优待前明各藩王的诏令,以示“宽仁”,如何自食其言将太子置于死地于是导演了一出认真为伪的闹剧。
十二月初,多尔衮命令周奎带着长平公主和见过太子的大臣来辨认,周奎一口咬定太子是假的。兄妹如何不相识长平公主开始说是真的,被周奎打了几记耳光后便不敢再开口了。太子身边的几个太监都说这个太子是真的,当晚便暴亡,大臣们却异口同声说太子是假冒。甚至连太子的老师内阁大学士谢升也信誓旦旦说太子是假的,朱慈烺对他说:“某年某月某日,先生讲《孟子》时说过某事,现在还记得吗”谢升实在无法回答,只得狼狈不堪地退下。
民间百姓果真以太子的旗号聚众起义。山东东阿地主祁八联合秀才杨凤鸣等人聚集千人起义,一举攻占东阿县城,给清政府发出通牒,要求“还我太子殿下”。尽管此次起义须臾便被镇压,但多尔衮在如此刺激下更加紧张,对凡是坚持太子是真的一律处死,其后“假”太子也被处斩。高压之下,一场认真为伪的风波才算平息。
南明弘光元年,北京的太子事件刚刚平息下来,南京又冒出来一个“太子”,事情更加曲折,风波之烈,甚至直接影响了南明政权的存亡。
三月初,前明鸿胪寺少卿高梦圮在从北京南下南京的路上遇到一个少年自称是东宫太子朱慈烺,高梦圮没见过太子的面貌,听此人大谈宫中往事朝廷秘闻,还真是难辨真伪。朱由崧大为吃惊,太子来到南京,自己的皇位如何维持下去刚听到这个消息,朱由崧就对马士英说:“朕将何以自处卿等细细查辨。”潜台词昭然若揭。
马士英协同大学士王铎、蔡亦琛以及皇亲国戚会同九卿科道的官员对少年辨别真伪。南明的大臣中见过太子面容的并不多,只有刘宗政、李景琏两个翰林远远的见过太子,都觉得这个少年比太子朱慈烺要矮一些,哪有年轻人无端变矮的道理朝臣们疑心顿起,问了一些宫中内情,回答也多有谬误,但此少年态度傲慢,凡是朝臣认为谬误之处,都是答以“尔等宵小懂得什么”一时还真是很棘手,被激怒的大学士王铎大声说了一个“假”字然后拂袖而去,马士英立刻推波助澜,诸位大臣一致认同这个南来的“太子”是假冒。
一番审讯,这个少年叫王之明,是万历朝驸马王蕊的侄孙,家住保定府高阳县,听说太子下落不明,突发奇想假冒太子之名希冀富贵,所谓宫中见闻多半是听家里老人和父亲在朝为官时的朋友说的,还有一些就是道听途说。此事在民间搞得沸沸扬扬,弘光帝朱由崧特意把审讯记录刊刻出来颁行天下,以正视听。但民间和各地官员早对朱由崧的横征暴敛极为不满了,各式各样的谣言立刻满天飞,尤其是一些手握重兵早已蜕变成军阀的驻镇大将出于各自的目的,认定朱由崧是故意以真为伪,屈打成招,大逆不道。皇帝遇见兵有理居然也说不清,只得把王之明关在狱中,期望慢慢解释,以安抚各位军队首领。
不料多铎大军攻到了长江北岸,此时驻扎在武昌的大军阀左良玉自称奉了“太子朱慈烺”的密诏,借口救护“太子”,率二十万大军顺长江东下,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要攻入南京诛杀奸贼以清君侧。弘光政权顷刻瓦解,五月初十,朱由崧弃城而逃,南京的一些百姓拥着王之明到南明故宫的武英殿即位登基,希望他能率领南京军民抵挡住清军,这个王之明的确无赖,第一件事居然要选秀女,到五月十五日城破,小冒险家王之明死于清军的刀下。
神秘的朱三太子
“三太子”这个说法本身就很有趣,太子是储君,属于唯一法定继承人,何来序列
民间弄不清皇子的排名,更弄不清皇子的姓名,只知道按照皇家取名字的习惯应该叫朱慈什么的,于是乎便给朱三太子取了很多名字,影响比较大的叫朱慈璊、朱慈英等等,最靠谱的叫朱慈炯,根据明代皇室给子孙起名沿用“金木水火土”五行做偏旁以示朱明王朝执掌乾坤经天纬地的规矩,崇祯的男性子侄辈的名字中必然会有个“火”字做偏旁的字。
顺治八年,一个自称是永王朱慈焕的年轻人被抓获,根据他的口供说是随着大顺的败军流落到荆湘,后来自己流浪到江南,本想找前朝的故宫要些盘缠,没想到这里曾闹过有人假冒朱三太子的骗局,被当作骗子立刻扭送官府。根据陆邱先生所著的《畿言》一书记载,这个年轻人对宫中往事能说得八九不离十,对一些宫殿也很熟悉,对宫中太监、宫女的生活也颇有些了解,很难想象是凭空捏造或是听说的,很可能是真正的永王朱慈焕。他在出宫时已经十二岁,完全可以有深刻的记忆,押送北京之后下落不明。但这只是一家之言,并无旁证。
顺治十二年,有个叫朱周稘的书生自称“朱三太子”,在苏北组织反清活动,事败遇害。顺治十三年在直隶真定有一个破产商人自称“朱三太子”朱慈煷,搞庙会招揽香火钱,香客可以按照未来光复明朝的官职相应的价码来捐献香火钱,一年后原价退回。按现在的说法是典型的招摇撞骗非法集资,结果骗局还没来得及搞大,两个花了几两银子的“未来”的七品“县令”在大街上因为争抢道路大打出手,下场自然是随同朱周稘一起被处死。
引起全国轰动的“朱三太子”案发生在顺治十六年,一伙江湖无赖以朱三太子朱慈英的名义几乎骗遍了大半个中国,这伙骗子分工明确,开口就能让人平步青云做清朝的官,而且大多是盐道、粮道、工部、吏部等肥缺,半年间骗了七万余两银子,朝野轰动。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叛清,落第秀才杨起隆自称“朱三太子”密谋在北京起事,成为仅次于“三藩”首领人物的的特级通缉犯,被称之为“朱三太子案”。
康熙十八年,清朝定远大将军安亲王岳乐在湖南新化抓获一名还俗的僧人,自称崇祯之子定王朱慈灿。当时就连许多明朝遗臣对这个名字都并不熟悉的情况下,一个游方僧从何以得知而此人不仅知道朱慈灿,而且还知道朱慈焕和太子朱慈烺以及夭折的几个皇子的名字和排序。反复强调自己是定王,并非太子,不能僭越太子名号。对于他的皇子身份真伪问题,康熙轻描淡写的“推测”道:“彼时朱慈灿年纪甚小,乱军中必不能逸出,今安得尚存”无疑是否定了。
真正的“朱三太子”
随着清朝统治的和缓,康熙二十五年之后“朱三太子”已经鲜有所闻,崇祯帝幼子永王朱慈焕竟然奇迹般地幸存下来。朱慈焕不仅尚在人世,还繁衍出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康熙四十七年,一场意外使年过古稀的朱慈焕再一次站在风口浪尖上,并随同他的家庭惨遭灭顶之灾。
“甲申之变”后朱慈焕流落到安徽凤阳时偶遇一位姓王的明朝给事中,说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王给事收养了他,为了掩人耳目,按照凤阳王姓的家谱取名王士元,让他随同自己的几个子弟读书。朱慈焕十九岁时王家突遭变故,朱慈焕再度流落江湖,几年后,他娶了胡姓女子为妻,落户浙江余姚,在家开设私塾。
朱慈焕隐约对密友透露出其非同一般的出身,这种爆炸性的消息更大范围流传开来。在浙东有位念一和尚,在康熙四十五年在大岚山起事。凭此传闻号称自己拥戴着崇祯之子,两个从未谋面的人就这么阴差阳错的搅在一起。
康熙四十七年,念一和尚被捕,四月在山东汶上县躲避了两年多的朱慈焕被官府抓住,和念一对质,两人素昧平生如何认得朱慈焕一口否认参与谋反,他对主审的官员说:“吾今年七十五岁,血气已衰,鬓发皆白,乃不作反于三藩叛乱之时,而反于清宁无事之日乎且所谓谋反者,必占据城池,积草屯粮,招买军马,打造军器,吾曾有一此乎”
九月,五位大学士在审讯后结案由张廷玉书上奏称:“王士元自认崇祯第四子,查崇祯第四子已于崇祯十四年身故,又遵旨传唤明代老太监,俱不认识。王士元明系假冒,其父子俱应凌迟处死。”崇祯的第四子根本没有在崇祯十四年死去,这是明末清初各式各样的史籍中有明确记载的,而明朝亡国六十余年,就算有当年的小太监还留在清宫,那最小也要七十多岁,怎能根据童年的模样来辨认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的相貌康熙为了显示他的宽仁,特旨改凌迟处死为斩立决。
至此,崇祯的子孙俱已不在人世,再也不能被人奉为反叛的旗帜了,民间再也没有“朱三太子”统领大军的消息了。可谓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朱元璋留下20字为后世子孙排族谱最终是用了一半,明朝就亡国了。
朱元璋是一个草根皇帝,本来只是一个和尚,但是在元末的环境中因缘巧合参加起义军,并且最后成了起义军的一个领导者,在刘伯温等名将的帮助下成功坐上皇位,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纯草根出身的皇帝,因为在当上皇帝前,朱元璋往前追三辈、五辈也不是什么达官贵人,朱元璋称帝后还留20字为后世子孙排族谱,但是最后只用了一半,明朝就亡国了,究其原因我觉的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不顾朱元璋的嘱托,首当其冲就是朱允炆,违反祖训上台就削藩,想要加强自己的中央集权没错误,但是这太急了,后来就是明成祖朱棣起兵反抗,把朱允炆给打跑了,自己坐上了皇帝的位置,而朱允炆跑去哪儿了,现在还是一个没解决的难题,然后就是明朝很多皇帝都是不理朝政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明朝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天天沉迷于木匠的工作,导致了当时太监干政,虽然后来崇祯帝继位发奋图强,但是还是没法挽救日渐颓废的明朝。
第二个原因就是明朝皇帝寿命很短,更迭快造成明朝根基并不稳,明朝皇帝很多都是二十多岁,三十多岁就去世了,造成明朝改革频繁,社会动荡,就比如前任皇帝的改革还没弄完,新皇帝即位,旧改革直接被取消了,在这种情况下,也是给明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朱元璋虽然留20字来为后世子孙排族谱,但是这些字并没有用完明朝就已经灭亡了,最后只用到了“慈”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给自己儿子用了这个字,排朱元璋留的字里的第十一个,也只能说用了堪堪过半。
孔孟族谱规定了取名用字,用字都是明朝时期开始,由皇帝正式赐予的。孟氏用字,首先从第50代开始,定“德、祖、惟、之、思、克”为字,这是家族自定。后面景泰年间赐了“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崇祯皇帝朱由检赐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到了清朝同治又赐“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孔氏用字,则从五十五代开始,明洪武皇帝赐了“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面的也如孟氏。可见,由皇帝赐行辈用字,孔孟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年代不同。存在“时差”第五十代孟氏,自定了“德”,就与后面自己孟氏和孔氏第七十七代都会有重复。 详细如下:孔子家谱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五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六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明崇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四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衍植)奏准。后续十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到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再添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五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它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 由于孔氏谱系的完善,有时孔姓人也会遇到了一些小小的不便之处。如若按孔氏家规规定,同姓同宗晚辈见到长辈一定要按辈份称呼,往往出现年龄相仿者辈分相差数辈甚至十数辈的情形。另衍圣公府里面不用孔姓为佣人,主要原因就是衍圣公很可能比多数同宗人辈份要低,导致主仆关系和辈分关系发生尴尬。一些孔姓贫穷人家可能会先改名姓再进府为仆。 孟子、曾子、颜子三族亦用孔姓行辈排序,这三家的家谱与孔子家谱合称“通天家谱”,唯开始时期和严格程度各有差异。
孟氏自孟子到孟宁,四十五代大都单传,从五十代起,孟氏族入开始有意识地在同辈兄弟取名时采用同一个字,来表明代系,也便于识别、记忆。从五十代到五十五代行辈字分别为:德、祖、惟、之、思、克,但要求并不严格,特别是经过元、明易代之乱,族人四散流徙,给子弟取名时不可能循规蹈矩。
孟氏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朱元璋对孔、孟后裔格外优礼。赐给祭田、免除徭役,从明景泰年间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希文被授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算起,孟子后裔开始授世职。当时,立了“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十个子辈;明末,又立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个字辈。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十个字辈。民国初年,又立了“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
这样,从孟轲到孟繁骥共经历了七十四代,到“昌”字辈共105代。
56~65代: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
66~75代: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76~85代: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86~95代: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96~105代: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注:后来,为了避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之讳,改“弘”,为“宏”,
孟氏行辈[1]
为避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祯之讳,改“胤”为“衍”。
崇祯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他登基的时候,大明江山已经摇摇欲坠,看起来随时都可能灭亡,内有李自成等人带兵起义,外有后金政权虎视眈眈。他努力挣扎了很多年,最终还是成了一个亡国之君。李自成带人打进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知道已经无力回天。他跟着太监们离开京城,最后在树上吊死。明朝灭亡之后,清朝取而代之,不过崇祯皇帝的血脉并没有因此断绝。
贵州遵义有一个姓邹的老人,他自称是崇祯皇帝的后裔。家里还藏着一把尚方宝剑,专家鉴定之后发现这是一个明朝的真品,赶紧跟老人说,这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必须赶紧上交给国家。老人听到之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个提议,他斩钉截铁的跟专家说,我是崇祯皇帝的后代,这把尚方宝剑是家里的传家宝,不会考虑上交。
专家看老人态度这么坚决,对他崇祯后人的身份提出了质疑。老人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甚至说出了家里代代相传的祖训。老人的祖先是崇祯皇帝的四皇子,战乱的时候,他在侍卫们的帮助下,逃到了一个小山村。隐姓埋名的生活了下来。为了避免引人注意,四皇子专门改成了邹姓,跟一个侍卫假扮成了父子。四皇子临终之前,为了让后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特别留下了一个祖训,禁止他们跟姓朱的人同婚。除此之外,老人的家里还有一本族谱,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证明他们的真实身份。
专家看到族谱之后,还是不肯相信,声称这些东西后人可以伪造。老人没办法,又拿出了一个印章,交给专家鉴定。专家拿到手之后,仔细的看了看评价说,这确实是一枚明朝皇族的印章,至于是不是崇祯四皇子的东西,还需要拿回去进一步验证。老人再一次拒绝了专家的提议,声称这些东西是用来祭祖的必需品,不会让他们带走。
能给我一些顺治皇帝的资料吗?
本文2023-10-02 15:09:3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57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