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学期语文书习作6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3收藏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书习作6,第1张

1、赵旭:

(1812-1866),字石知,号晓峰,清朝贵州桐梓县人。幼年丧父,青年时代随其叔至山东腾县祖父官署居住。先后游学吴楚,阅历学识极富。回桐梓后,曾九次乡试不第。长期居家课读,与"西南世儒"郑珍、莫友芝情谊深厚。曾任桐梓、荔波教谕。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任荔波县教谕时,以实绩加翰林院孔目衔兼署都匀府教授。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农民起义军攻破荔波县城,旭受重伤后投江死。赵旭博学多才,关心桑梓的文化事业,曾采访桐梓掌故,编成《桐鉴》6卷、《被桐鉴》1卷、又编成《桐梓耆旧诗抄》1卷、《桐梓艺文志》4卷、《文学尔雅注》1卷、《琴鹤堂先泽拾遗》1卷、《蜀碧补遗》6卷。赵旭一生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创作。著有《播川诗抄》8卷,选诗500余首。又有《播川全集》50集。一生坎坷,长期居住在农村,对贫苦农民的生活较了解。他写的诗,多反映贫苦老百姓的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大胆揭露清军的腐败的社会的黑暗。语言朴质无华,通畅明快,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2、汪承潮:

字小瀛,号祖龙坑外人,贵州贵阳人。画家。工山水人物,能写真。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曾为麟庆《鸿雪因缘图记》绘黔中名胜。

3、王立中:

清朝贵州平越(今福泉县)人。清朝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进士,入翰林院。

4、 安淦辛:

清朝贵州水西人。奢香后裔。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他禀请为奢香立碑于墓前,又修奢香祠于墓侧,立"奢香夫人故里"石柱标志于路旁。

5、陈钰:

(1814-1869),字二如,号一指山人,清朝贵州贵阳人。贵州籍指画名家自幼不喜科举,醉心水墨绘画,未到中年画名即已遍黔中,因用心过度,40度后双目失明,经数年治疗,重见光明。擅长指画,画人物、山水、花鸟、尤以人物最精。书画造诣甚高,可惜局于黔疆,无缘与海内外名家交游,难显其名声。陈钰的人物画,到民国年间仍有为其族人保存者。计有《一指山人行乐图》、《十八罗汉册》等。贵州省博物馆收藏有其画数种,有《钟馗破扇图轴》、《墨笔山水花卉散页》(十页)等。

6、何德胜:

(1814-1867),字安国,本姓刘,呼为刘二、何二,清朝贵州黄平木老坪人。农民起义军黄号军首领。生性倔强,好打抱不平,对清政府滥征捐税,强行"折征"的政策极为不满。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在瓮安天文组织起义,用黄布扎头,史称黄号军。建立有上大坪、轿顶山等根据地。九年(公元1859年)十月攻入开州,十年(公元1830年)四月拟攻贵阳,已进占乌当,击毙守备戴雨先,因提督田兴增援,遂退至开州、平越、贵定等地与官军进行争夺战。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相继击毙后补道赵国澍、守备袁学先、千总孙德胜、副将何显士、知府戴鹿芝、知县白婪蟾,游击商肇淮、郭开贵等文武官员,攻占修文,与另一农民起义军潘名杰联合拟再次攻贵阳,已进兵至小关、茶店等地。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又攻破长顺、长寨、定番、其势力达到安顺、安平,击毙守备王三锡、游击田庆宜、黄德正、都司李洪林、唐万全、千总苏一相等。同治四至六年(公元1865-1867年),又破清镇县,入息峰,击毙副将叶有贵、倪朝荣等。征战黔境十三年,纵横数百里,队伍发展到十余万人,使清政府为之震慑,视为"腹心之患"。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十月,病逝于轿顶山军中,其起义队伍由其妻领导继续坚持斗争。由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失败,清朝廷调集大军前来镇压,黄号起义军最后失败。

7、舒光富:

(1814-1855),乳名舒大,民间称他舒裁缝,清朝贵州遵义人。幼读私塾,成年随父业盐商。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二月参加独山杨元保农民起义,拉开了贵州咸丰同治年间农民大起义的序幕。起义失败后回家。是年八月,与桐梓九坝场杨龙喜率千余人起义,攻占桐梓县城,以"除暴安民"为宗旨,建立了以赛波府(九坝场)为中心,包括兴州(桐梓)、新开(仁怀)、遵义城周围的根据地,尊舒光富为江汉皇帝,杨龙喜为都督大元帅,改咸丰四年为江汉元年,开仓赈贫,得到了广大农民拥护,队伍发展很快,壮大到两万多人。后率军南下,攻娄山,战板桥,占仁怀,并准备攻打遵义,并出击黔西、绥阳、正安等。因朝廷派云南总督罗绕典率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官兵围剿。起义军失利,南退归化(紫云)、罗斛(罗甸)、都匀、独山、麻哈(麻江)、平越(福泉)、瓮安、余庆、石阡等地。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4月,杨龙喜举家殉难于石阡的葛彰河边。舒继续率队奔松桃,过思南,回桐梓,后在遵义土窑失败被俘,壮烈就义。此次起义,对川楚震动极大,为贵州各族人民咸同大起义起到了奠基作用。

8、 谌厚光:

清朝贵州织金人,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进士。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任山西大同府知府,勤奋有为,玉河涨水时他组织修堤护城,平市商限息调剂,其盈虚缓急定为每年三限,商民称信。至仕归。

9、胡万育:

字仁山,清朝贵州黎平人。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贡生。遵义黎柏容为开泰校官时,胡万育与之唱和颇多。著有《容膝山房诗集》二卷。

10、何开瀛:

字莱仙,清朝贵州清镇人。书画家。生活于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曾为贡生,善书画,尤精兰竹。

11、赵钟域

字省三,又字友莪,清朝贵州普定人。画家。生活于道光年间(1821-1850年),曾为廪生,善画蛱蝶鱼虫。

12、杨沂秀:

字鲁川,贵州镇远人。为果勇侯杨芳之侄。系清朝道光年间进士,曾任陕西鄂县知县等。其女儿杨林贞工书画。

13、田溥:

字雪樵,清朝贵州绥阳人。画家。清道光(公元1821-1850年)年间贡生,工水墨山水画,师法董、巨。

14、徐樗:

清朝贵州铜仁人。清道光(1821-1850年)中监生。《黔诗纪略后编》录有其诗,并称善画。

15、史荻洲:

字胜书,清朝贵州黔西州(今黔西县)人。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与黔西诗人、书法家张琚结"桐荫诗社"。十五年(公元1835年)中举人。他与清镇诗人戴粟珍同为黔西知州、著名诗人吴嵩梁之学生,二人结下终身情谊,不仅诗赋文章出类拔萃,而且情同手足,二人同赴京城任职,同到吉林大安从政。当地称诗者,赞誉戴、史二人"才名不相上下,交情亦最深"。后来荻洲客死辽宁任上,粟珍安葬荻洲后,每岁必以荻洲名义为荻洲之母致书奉遗金,及至史母仙逝时也不知儿子已死。这种至深至厚的情谊至今传为美谈。史、戴的诗,曾载于都中,后刊于黔。史荻洲著有诗集《秋灯画荻诗抄》。

16、任必达:

字裴然,清朝贵州清平县(今凯里)人。生活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初参幕务,后杜门不出,居家著述。著有《清平县志稿》四卷。又工诗文,书法亦重笔墨外间韵味,远近识者,无不赞赏。

17、杨开秀:

字实田,号云卿,贵州绥阳县人。应乡试久不中,直到五十岁才中举人。一生以教书为业。道光末年到遵义禹门寺设私塾,各乡学生多慕名来读书,寺中房舍全住满。黎庶焘、庶番、兆铨、光普和庶昌等都是他的学生。黎庶昌为文,多得力于杨先生。此时的禹门寺私塾盛况足以与乾隆年间黎安理执教时相辉映。晚年力学古文奇字,撰有《古文异训》,成一家言。惜未完成而逝,终年67岁。

18、郭超凡:

(?-1858),字小袁,贵州清镇人。幼时聪明好学,十七岁时就很有文名,学者徐光文给他起名"超凡"。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中进士。先在贵州兴义府任教授六年,兴修试院,擢拔人才,张之洞皆出其门下。鸦片战争后,于道光廿四年(公元1844年)调广东作官,历任饶平、东莞、香山知县和广州知府。他不畏强暴、不惧洋人,平息地方械斗,擒杀海盗"天公大王",矫正考场弊端,多次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欺凌和攻打,从而使当地的社会秩序得以安定。刘訚誉其为"名儒"、"名将"。只因广东总督叶名琛忌才,被其压抑,不能大展雄才。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5月30日,终因积劳成疾,抑郁早逝。死后,朝廷赠"太仆卿

19、 莫庭芝:

(1817-1890),字芷升,别号青田山人,清朝贵州独山县人。"西南世儒"莫友芝之弟。从小受父兄和郑珍之教,擅长诗词古文,以教育文学名世。道光廿九年(公元1849年)拔贡生,次年参加京城应礼部试落第。便绝意仕途,专心研究学问。历任永宁州学正、安顺府学训导、思南府学教授、贵州学古书院山长。一生执教四十年,为贵州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他和黎汝谦还编辑了《黔诗纪略后编》三十三卷,为贵州清代诗歌总集,与莫友芝所辑的《黔诗纪略》有双壁之誉。为后世保存了珍贵的历史文献。他著有《青田山庐诗钞》、《青田山庐词钞》,黎莼斋在日本为他刻印,风致真朴。工小篆及八分书,自得天趣,与同时书画名家孙竹雅、吴茗香相知,故诗词集中题画之作亦不少。

20、柳天成:

(1817-1871),清朝贵州都匀府人。农民起义军领袖。出身贫苦,饱受压迫,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五月在都匀坝固领导苗族起义,进军鸡贾河,建立根据地,众推柳天成为王。柳天成足智多谋,勇敢善战,他领导的义军活动于都匀、独山、荔波、都江、八寨、麻哈、大塘、贵定、平越、瓮安和罗斛等地。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攻战麻哈,击毙提督佟攀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六月,在羊安与贵州提督张文德激战,歼敌近万名,使总兵、副将当场毙命,使张文德负重伤,取得了自张秀眉义军黄飘大捷之后的又一大捷。由于清廷调重兵围攻,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四月,鸡贾河根据地失陷,柳天成退守内外套,不幸被叛徒暗杀身亡,起义失败。

21、周灏:

字子纯,清朝贵州贵阳人。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举人,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进士。以知县分发直隶,先后任沙河、定兴(保定)、正定知县。后因遭弹劾落职讲学,昭雪后复职,署甘肃故城。因罹瘟疫,卒于任所。灏性廉爱民,总督刘长佑疏闻,奉旨于正定建专祠。

22、吴寅邦:

字清臣,清朝贵州永宁州(今关岭县)人。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拔贡。历任安顺、清镇、贞丰书院讲席,参与纂修了《安顺府志》。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秋,曾亲到贵州关岭县境内红岩碑古迹岩下,将红岩碑再拓了一道,分别分送各处,红岩碑的真面目,始比较容易与社会见面,为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古迹红岩碑的研究作过贡献。

23、黄国宾:

号西樵,贵州铜仁人。书画家。道光十二年(公元1837年)拔贡。善书画,喜作米家山水画。

24、付寿彤:

(1818-1887),原名华赓、更昶,字青余,清朝贵州贵筑(今贵阳市)人。道光廿四年(公元1844年)举人,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进士。入翰林院、历任归德、南阳、开封知府、河南汝光道、河南按察使等。工书法。著作有《孝经述》、《古音类表》、《孔庭学裔》、《淡勤室诗》、《湘漓别志》、《十六国年表》、《吴越游记》、《吴越归程记》、《淡语》、《真录篇》、《古文辞》等。善书法,幼年随宦粤中,服膺许郑之学,乡试时为学使何绍基赏识,何书"实事求是"赠之。寿彤书法师何绍基,四体皆工,中年精研晋草运腕这之妙,尤得道州真传。晚年居长沙,该地书家甚多,而傅氏书名特彰,求书者应接不暇。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卒于长沙,与妻刘氏合葬于浏阳南乡渡头市淡庄。

艺术与人生

幼时的我只是一个在海边拍浪逐沙的孩子,大海未曾赋予我文学的天分,缪斯未曾用她的手抚摸过我。长大后,我离开故乡的海。在城里的一家书店里,我第一次接触了那么多的书。有一次,我从琳琅满目的书柜里抽出一本诗集,上面印有泰戈尔的引言:“用你手中的钱币买下一本诗集吧,它会使你的心快活得像一只小鸟,自由地飞翔在无限的空灵之中。”仅仅是看了一眼,我便如获至宝地买下了它。从此泰戈尔领我走向了一个缤纷的世界。我迷上了诗,正如我迷恋那深沉广阔的大海一样。

我第一次发现了诗的魅力正如阳光那样灿烂。诗里走出了乐观豪放的李白、深沉忧郁的杜甫、清丽婉约的李清照……他们用风格不同的笔向我展示了世间的万物。渐渐地我又读懂了汪国真的诚挚、舒婷的细腻、闻一多的深刻;我与雪莱、普希金交朋友,领略了世界诗苑的璀璨。慢慢地,我发觉自己已离不开诗了。诗用它无形的手时时扣动我的心弦,拨出动人的琴声,令我如痴如醉。于是在课堂上,我从老师口里知道了顾城那“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向往;在课外我吟诵着,进入那“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意境。我真的感到自己像泰戈尔所说的那样像一只快活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在无限的空灵之中。

读了许多诗,我不禁怀着一个梦想,用我的诗轻轻扣动文学殿堂的大门。每当别人嬉戏玩耍时我醉心去探究万物的美;当万家灯火熄灭时,我独自一人在灯下构筑诗行,细细的笔尖流出小鸟的歌唱、花朵的绽放、嫩草的生长……用自己的笔谱写心中的歌,与万物同欢乐。每当我把诗稿邮寄之后,等待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尽管大多数石沉大海,但一想起江国真的“失意时,就唱一首歌;烦恼时,就写一首诗。因为生活总是美丽的”这句话时,我的胸就异常地开阔起来。偶尔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了铅印的字,便激动得几夜睡不好觉。尽管无人喝彩,但我感到文学殿堂的大门正徐徐开启,缪斯女神向我微笑,我那稚嫩的诗正圆着我的文学梦。

我醉心于读诗,醉心于写诗。那一行行诗句是一只只飞翔的彩蝶,带我到美丽缤纷的大花园;那一首首诗又像是一只只萤火虫,“发出了微弱的光,但攒起来将是亮丽的光”。

永远与缪斯结缘,我无悔。

艺术与人生

我从不把什么东西珍藏在身边,因为,我总觉得,东西放在身边会遗失的,只有珍藏在心里的,永远都不会忘却……

那是一年暑假,我由于钢琴考级,便只能按捺住考上初中的喜悦,闷在家里练琴。天那样闷热,我嘴里含着冰。发狠地练着。从早晨到中午,再到傍晚,我终于可以甩一下酸疼的膀子,情不自禁地,我走到阳台上……

忽然,我听到一个声音,和着夏日傍晚那特有的微风,忽而朦胧忽而清晰,飘入我的耳朵,拂过我的脸颊,掠过我的刘海儿。树叶沙沙作响,晚霞含蓄柔美。在这一刻,世界变得静得出奇,仿佛只有这声音存在。哦,是笛声,是有人在吹笛子,这笛声婉转悠扬,舒心流畅,只有心静的人才能吹得如此之好。

我陶醉了,沉静了……许久,才从思索与想像中醒来。

后来的几天,我注意到每天傍晚,这笛声都会响起,只是,后来听到的笛声总没有第一次那么好了。每天,只要我一放下琴,笛声便准时地响起,我就跑到阳台上望着楼下的建筑工地仔细地听。我想像着,吹笛子的是个孤独的老人,在诉说着心事;也许是个孩子,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孩子骑在老水牛背上吹笛子的情景……

有一天,当我照例走到阳台上向下看时,我看到一位建筑工人坐在地上,他正吹着笛子。忽然,笛声戛然而止,当它再次响起时,我惊异地发现,他吹的是我弹的曲子!虽然笛声时断时续,但我仍能分辨出来,这是我喜爱的一首曲子。不是亲眼所见,我无论如何不能相信,一个人仅凭耳朵听曲子,就能用手中的笛子原封不动地吹出来,而且吹得如此准确,虽然吹得不太熟练。做到这一切的,还是我往日十分轻视的工人!我感到震惊!

晚上,妈妈竟也谈到了这位工人:“你看看人家,天天在太阳底下盖房子,比你累多了吧?人家晚上雷打不动地吹到你上床,人家活得不是挺轻松嘛!”

我不再叫苦。于是,早晨,梦中的笛声把我惊醒;晚上,窗外的笛声陪我入睡。在我练那首曲子时,笛声总悄然响起,只是,轻轻地,似乎生怕被我听见。终于,他不再害怕。于是琴声和着笛声融会在一起,分外地和谐、优美、宁静,妙不可言。我激动了,泪珠在眼眶里打转,我觉得,我找到了这首曲子的真谛,是这位工人朋友帮我找到的。是的,我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考级时,我的耳边始终萦绕着笛声,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着乐曲,终于,我考上了十级!当我兴奋地冲到阳台上准备鼓起勇气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那位素未谋面的朋友时,我怔住了。几天的激动与紧张使我忘却了眼前拔地而起的大楼。是的,我将永远不能再与那笛声合作!

不知在哪一天的哪个角落,我又听见了笛声。我总觉得这笛声好耳熟,原来,那笛声,那段记忆已被我永远珍藏在我心底!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仍在吹笛子?你知道吗?一位远方的姑娘多么希望和你合奏一曲——《思乡曲》。

非是追寻艺术了。

艺术,即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一直是我所向往,它那独特的魅力,美好的韵味以及激烈的竞争性,深深地

吸引着我。

自古以来,它一直是人们所喜爱。它包含有音乐、舞蹈、雕塑、文学、曲艺、戏

剧、**等。

我爱艺术,我要追寻艺术。

追寻艺术,追寻音乐,尤其是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作的曲,旋律优美,又富有神秘

感。我经常在写作文前听音乐,便立刻会来灵感。无聊时,听听音乐,便能再次开心

起来。心情烦躁时,只要一听音乐,无论当前有多生气,多烦躁,都会变得舒畅起来

……音乐独特的魅力即是如此,它能给我带来灵感,带来快乐,带来舒畅……

追寻艺术,追寻舞蹈。我自小喜爱舞蹈,对舞蹈有着很大的兴趣。上小学后,我

加入了舞蹈班,对舞蹈更为喜爱了。跳起天鹅舞,舞步柔和,动作优美,那独有的线

条美和姿态美,给人以十分美好的韵味。

追寻艺术,追寻美术。美,即是好;好的艺术就是美术。美术包括漫画、素描、

写生、油画和速写等。我非常擅长素描,那是因为我学过,知道素描的基本功、诀窍

和画法。但我却不是最喜欢素描;我最喜欢的,是漫画。很多人都知道,漫画是简单

而夸大事物特征的绘画。含有讽刺与幽默性。但不巧,我喜欢的,也不是这种漫画。

也许你会问,漫画不就是这样的吗?如果你不喜欢这样的漫画,那你喜欢的,又是什

么漫画呢?我的回答是:我喜欢的漫画,是日本的传统漫画。虽然它也有具有讽刺性

和幽默性,但它漫画家的画功占着它吸引人程度的很大的比例。就比如说现正畅销的

《哆啦A梦》吧!画家藤子·不二雄以他独特的画功,塑造出人人见人爱的机器猫哆啦

A梦,大大提高了该漫画的畅销量。此漫画非彼漫画,现在你应该知道了吧!我们几个

好朋友都非常喜欢漫画;我们经常把自己画好了的作品,作个比较。做得比较好的,

她会再接再厉;做得不是很好的,她也会加倍努力,争取超过这次比赛的佼佼者。因

此,由于我们的竞争,令我们对美术,对漫画的追求更加执着,更加坚定。

我爱追寻艺术,来源于艺术的魅力,艺术的韵味以及竞争性

参观唐祥元根雕艺术收藏展谢桥中心小学 四(4) 吴颖恬 今天,妈妈带着我去了常熟博物馆,让我领略到了艺术的魅力。

一进博物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卧在大门口的两只大狮子。一只张开了血盆大口,凶神恶煞似的;另一只则温柔可亲,笑眯眯的,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们径直来到展厅,看见了许许多多的根艺品。这些根艺品都是唐祥元伯伯收集的。展厅门口的“海底世界”赫然跳入我的眼帘,它可是用产于武公山的木榴雕刻而成的。千变万化的海底世界令人心旷人怡,那万紫千红的珊瑚和那神情悠闲的金昌鱼动静相宜,丰富的海底世界,在艺术家的精心耕耘下沥沥展现在我的面前。

在“海底世界”左侧,一位悠闲垂钓的老者把我的视线吸引了过去,不用说他就是《封神榜》里的那位足智多谋的姜太公了!他正悠闲地坐在河边垂钓。看着他那坦然自如的神情,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句话“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展出最多的根雕品要数套椅了,下面我就说说“香樟木套椅系列”吧!这组套椅系列是由产于九万大山的一级黄香樟木雕刻而成,是根艺组件的一个整体,融观赏和使用价值于一体。我情不自禁地坐上了沙发,感觉好像是被拥进了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觉得心旷人怡。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茶几的两端。茶几的一端铺有一张大荷叶,坐着两个穿着肚兜笑容可掬的胖娃娃,一个娃娃两手捧着莲蓬,另一个娃娃右手扶着扛在肩上的大莲蓬,左手却牵拉着一串铜钱。茶几的另一端活跃着一条正在滔滔海浪里跳跃的大鲤鱼。

唐伯伯收藏的根艺作品还有许多,有“万花聚瘿”、“冰峰”、“海浪”、“牡丹仙子”等。每一件都令我赞布绝口。

从博物馆出来,我暗暗为自己感到庆幸,唐祥元伯伯的根雕艺术收藏展为我提供了一次接触艺术,亲近艺术的机会!

艺术节华侨城小学 五(4) 黄芷瑶 六月,百花盛开的季节;六月,和风吹佛,阳光灿烂;六月,也是我们的节日;这一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大型的艺术节表演。

随着美妙的乐曲,帏幕徐徐升起,艺术节表演开始了。你看!从舞台的两边,慢慢的走出一对对穿和服的小姑娘,她们的舞姿各显其态,像风中的小花朵,婀娜多姿;当音乐变的高昂激烈时,她们摆动了腰肢,打开了一顶顶的小花伞,像雨中展开的小蘑菇,令人目不暇接。哦!原来她们是一(一)班的小同学表演的节目。真是精彩!这时灯光突然变得昏暗,音乐节奏加快,一束红色的灯光打在台中央,一位穿这草编织的裙子,扎着无数条辫子的少女,随着音乐尽情地手舞足蹈。哦!原来她在跳非洲舞呢!

这次艺术节表演,学校是从各年级,各班的汇演中挑选出来的,很多班都只选上了一个,而我们班很幸运,被选中了两个节目。“萨克斯”合奏与“拉丁舞”。我最喜欢的是我的钢琴独奏,可惜没有被学校选中,尽管进了最大的努力,也只是得了个银牌。自从这两个节目被选上,老师天天陪着我们排练,其中最辛苦的是跳拉丁舞,之前,我们几个人都没学过,只是临时请班上同学来辅导。尽管在练习中有的同学闹情绪,又做了很大的改动,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还是坚持了下来。

接下来我们班的节目要上场了,只见无数个闪光灯在台下一闪一闪,我的心窝里象揣了个兔子一样,“怦怦”直跳,不过,脸上还保持着灿烂的笑容,我对自己说:下面有许多老师和家长在看着我呢,可不能出丑!于是,音乐响起,我努力把裙子摆起来,举手投足都尽量做到尽善尽美,把最美的舞姿留给台下的观众。一阵热烈的掌声结束了我们的表演,我们大方的向观众鞠躬敬礼后走下台,这时突然发现,我的嘴巴笑得竟然麻木了。。。。。。

我非常喜欢这次艺术节,因为她可以给我们每个人机会展现自己最美的风采和个人的才华,同时,也可以从中了解到这么多同学,都有他们的一技之长,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

这次活动,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想明年的艺术节表演中,我们班会有更多更精彩的节目展示给全校师生

一天,喻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郑重地对我们说:“为了回顾历史,不忘国耻,揭露日军的残暴丑行,学校决定举行讲故事比赛。每班派一名代表参加。”选谁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把目光投向班上的“领头雁”,有的跃跃欲试,还有的静静地等待老师的选择。过了片刻,喻老师微笑着说:“这次故事比赛,我想培养新的选手,由肖志刚参加,如何?”我一听吓得目瞪口呆,半天没回过神来,不是白日做梦吧!当我再一次看到喻老师那饱含鼓励和信任的眼神时,才稍稍镇静下来。

我能行吗?我的心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心里一点儿底也没有。这时,妈妈把我叫到办公室,亲切地对我说:“刚刚,做任何事都重在参与。妈妈相信你有能力,有实力,更有上台的魅力!”妈妈的话犹如一针兴奋剂注入我的心田,我默默地点了点头。

妈妈为我搜集故事,喻老师不厌烦地一遍又一遍地指导我朗读。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把故事背得滚瓜烂熟了。

在我的期盼中,展示自我的时候到来了。故事会的序幕徐徐拉开了,雄壮的国歌声奏响了,一位位选手站在台上如泣如诉,悲伤之情荡漾在体艺馆的上空。当看到选手们的出色表现时,我胆怯了。喻老师很快就洞察出我的心思,便把我叫到她的身旁轻轻地抚摩着我的头。顿时,一股暖流涌遍了我的全身。

该我上台了。我精神抖擞,迈着大步走向主席台。虽然我暗暗为自己鼓劲,可这毕竟是我在新世纪第一次登台,我能不紧张吗?当我打开麦克风的时候,似乎能听到自己怦怦的心跳声,手和腿也不由自主地颤动起来。我努力地适应着,讲着讲着,便把对日本鬼子满腔的恨融入到故事之中。我要控诉他们,我要揭露他们,我为中国人的懦弱而呐喊着,我穿越时空忘情地演讲起来……

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来了……耶!我知道这掌声是属于我的,是属于胜利者的,是属于超越自我者的。

喻老师,请让我在这儿轻轻地说一声——

  寂寞履霜曲伤心范仲淹

  --------------------------------------------------------------------------------

  http://wwwhnbycomcn 河南日报农村版 04 人文地理 2006年11月07日

  秋季多雨的天气让人感到惆怅,都市的喧哗浮躁总叫人有点忧郁。于是想到外走走,去寻觅秋天的滋味。踏青是春天的盛事,踩一路清凉的秋风,轻步乡间田野,虽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想来也是别有意趣。

  洛阳伊川县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城郊白虎山有“二程”(程颢、程颐)墓园,城南平等乡有邵雍邵夫子坟。开五代纷争的朱温、唐代三朝宰相姚崇、北宋诗人贾岛等诸多人物,都选伊川作最后的归宿地。而“北宋第一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文正公范仲淹也葬于此。

  范仲淹墓位于伊川彭婆镇许营村北,距古都洛阳20公里。拜谒范园,正值秋庄稼长得正旺时,连绵的玉米地一望无边。墓园坐北朝南,背靠绵绵万安山,前临潺潺曲河水,松柏密密匝匝,而墓地气聚风藏。当地农人说:“大山勾了头,不出王位就封侯!”此言不虚,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后来果真做了宰相。

  范园占地面积约50亩,园前沟壑蜿蜒山后,门前山坡有主人公的全身像。进山门有坊,石柱刻联为:“嵩小青山高道德,涧缠碧水洁濒蘩。”公元1031年,范仲淹的母亲首葬于此,20年后,范仲淹病故在赴任徐州的路上,其孤护帏帐还洛,其后子孙先后袱葬。墓葬排列顺序多为父后子前孙更前,而范墓则较为独特,仲淹墓排在最前,长子纯佑紧随,次子、孙辈远远在后,母亲居中间,俗称之“扯儿背孙”。

  墓茔不很大,西侧有“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公神道碑铭并序”,碑额“褒贤之碑”为宋仁宗亲篆,碑文由宋代文豪欧阳修撰写,北宋著名书家王洙书丹的石碑字迹凭目力已难以辨认。荒凉的墓园静悄悄的,杂草疯长,听不见鸟鸣,只有秋虫长吟短吁,诉说着逝水年华旧事。

  范家世居苏州吴县,范墓何以选址在此?据《宋名臣言行录》载:“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直到考中进士,范仲淹就任广德郡司理参军,才将母亲接来赡养。两年后,幼年更名为朱说的他回苏州老家,作出“只求复姓,别无他寄”的承诺,才恢复原来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母亲去世时,范仲淹已是“威德著闻”,母亲却因改嫁不能葬于苏州范家祖坟,若将其葬于山东,恢复范姓的他又不能和母亲埋一处。两难之下,受身世近似的唐代名相姚崇启发,才将最后归宿选在伊川的丘陵黄土之上。

  秋日午后的阳光依然灿烂,从松柏缝隙散落下来,我和友人肃立墓前鞠躬。云山苍苍,江水泱泱,难以想像这位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广阔胸襟,也包容着这般沉重的家事忧愁和无奈。“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清明上河图》里汴梁城那为生意忙碌的百姓,用歌谣表达了对诗人政治家的敬仰。仁宗元年,西夏进犯边境,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他练士卒、开营田、筑城修砦,边境又传歌谣:“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心胆寒。”这年范仲俺52岁。仕途艰辛蹉跎让他霜染鬓发,埋藏心底的感慨归思凝聚成为这曲《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但是家在哪里呢?纵然归来还能投奔吗?世事喧哗躁动,人在困惑中会变孤单,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范文正公喜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时人谓之范履霜。”心都是肉长的,全然不顾私情,不屈不挠,难啊。“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范仲淹,却慨然有志天下,热情纵横激荡。

  如今的专职守墓人范钦忠,是范仲淹第二十八世孙,他健谈、热情,说墓园最大的变化是树少了。范家家谱曾记载,明朝时这里有1000多棵松柏树,到1938年当地政府要收他们税,家族为告状筹集路费,把墓园里的大树全伐了。“结果状没告赢,树却砍完了”,范钦忠说。

  天色向晚,和寂寞的守墓人道别,车行时,秋雨又起,友人轻诵《岳阳楼记》。据说,范仲淹没到过岳阳,《岳阳楼记》属闭门造车,是他被贬后于邓州花洲书院,面对滕子京送的《洞庭秋晚图》,用八百里洞庭湖波澜,衬托自家心情,说忧喜讲进退,以那正直坦荡的人格艺术修养,遂成千古传颂名篇。想必那激情满怀的夜,定是天淡银河垂地,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吧。

我们在怀来县档案馆看到了程氏族谱一卷《河北省怀来县程氏族谱》,北宋理学家“二程”的名字赫然列在谱中。一个叫程宝善的人给家谱作了序。按照他在序言中所说,怀来程氏自认“二程”的祖父为其家族的始祖。虽然在“稽古”一章中说“此系琴泉公(程宝善的哥哥)中举造履历稽来,有旧稿可凭”,但终究没有列出确凿的证据。他自称“七世孙”,应是以从山西太原府太谷县迁到怀来的“魁宰公”为计算世系的原点的。至于“二程”是否真的是怀来程氏的先祖,还有待研究。

家谱序言如下:

沮阳程氏族谱序

谨考程氏讳(王向)字伯温,宋人,二程灏、颐之父也。其先曰乔伯公,为周大司马。封于程,遂以程为姓。曾祖在宋太宗朝以辅翊公显,赐第京师。遂居河南。仁宗朝,录旧臣,后授伯温,知冀州。神宗行新法,独抗议,指其不便当道者,怒,即移,痛致士,事累转大中大夫。其为人也,慈恕而刚断,所得俸钱,分瞻亲戚之贫者。恤孤爱寡,惟恐有伤。初见周茂叔,视其气貌非常,知为道学贤士。因与为友,乃遣二子从游。时二子年方十四五,便脱然愿学圣人。宗周子为师焉。配寿安县侯氏贤而内助,治家有法,伯淳兄弟在襁褓时抱凡饮食衣服不令择美,常曰:幼求称,欲长当何如?及稍长,常使从良师友游,其慈义兼至,如议。大中公年八十五卒,宋元佑追封永年伯。

自明嘉靖时,从祀圣庙,启圣祠,称先儒程氏。由是观之,程氏之始基兆于乔伯公矣。其后,嫡派之滋生蕃衍,布之四方,延之近境,要其初,应无不皆至河南起至家于徽州或家于北直山西支。分派别不可胜举。夫尝曰:水有源,木有本。为人之有祖,亦犹是也。代深年远,虽不究其分支何人、移居何地,然同姓之宗自各有其可知者存。我先祖居地山西太原府太谷县之一贾村,想亦应历有年矣。闻其旧有族谱自国初迁至怀来卫之土木一支,原无次传。二兄琴泉于同治十一年壬申于族中人辈殷勤询访,谨次之。虽族中有读书者,有习武者,有科第成名者,有出仕为宦者及至今有务农者有就商者,有习艺者,本前后人因时因势因人因事而不同,故不能一列拘耶。总之,无论事业之同于不同,俱不可失为端人正士。即为迪前人光,贻后人列,而可告无罪于祖宗矣。故氏之有世次传谱,是亦子孙之责,不可使之汶汶无稽考也。爰因琴泉公叙为世传命善为序。谨赘其程氏之始与兴。兹谱之所由作云。

光绪十四年戊子十月七世孙宝善遵兄琴泉公令谨序

相关链接: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北宋时期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世有“二程”之称。其学说后为大理学家朱熹继承和发展,创立了程朱理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

程颢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著作有《二程集》。北宋时理学兴起,以程颢、程颐为代表的新儒学者面对佛老思想的挑战和儒学式微的局面,以儒家伦理为本位,批判地吸取佛、道精致的思辨哲学,创建理学思想体系。如果以天理论作为体现宋代理学思潮最本质特征的理论的话,那么,从严格意义上讲,程颢、程颐提出天理论思想体系,才意味着宋代理学的创立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书习作6

1、赵旭: (1812-1866),字石知,号晓峰,清朝贵州桐梓县人。幼年丧父,青年时代随其叔至山东腾县祖父官署居住。先后游学吴楚,阅历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