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家谱字辈排列
台湾地区石氏家谱目录2009年09月05日 星期六 20:52书 名(石氏)父亲百年诞辰纪念特刊附家谱
编著者石庆顺等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陈光吉藏1983年铅印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 丹阳花园分陵石氏宗谱
卷(册)数十四卷
其它题名石氏宗谱
编著者(清)石铭章,(清)石等编纂
稽核项2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笃厚堂木活字版印本缩制 ·原分14册
主 题 谱系-中国
收藏者 故宫博物院
书 名金沙鲁庄石氏族谱
卷(册)数六卷
其它题名石氏 族谱
编著者(清)石金川等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清光绪三年(1877)宥密堂木活字版印本缩制 ·原分6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 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家谱
编著者石财贤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财贤藏1972年写本缩制 ·原分3张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家谱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赵振绩藏民国年间影印本缩制 ·原分10页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家谱
编著者石庆旺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庆旺藏民国年间写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家谱
编著者石汉正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汉正藏民国年间影印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世系图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条金藏民国年间写本缩制 ·原分3页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 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五修族谱
编著者不详
版本项抄本、不分卷、线装一册
出版年1929年
收藏者万万斋
书 名石氏源流
卷(册)数 1册
编著者台北石氏宗亲会编
出版者台北石氏宗亲会
出版年不详
分类号78908
收藏者台北市文献会
书 名石氏源流
稽核项16开,62叶
附注项·始祖□石□·始迁祖□奋公
收藏者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书 名石氏宗谱
编著者石日璞,石日祯等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日本国会图书馆藏1919年铅印本缩制 ·原分4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卷(册)数九卷
编著者(清)石宏智,(清)石登元等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东洋文库藏清光绪十七年(1891)刊本缩制 ·原分7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维新藏1981年写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炎智藏民国年间写本缩制 ·原分5页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编著者石换文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条金藏1960年写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条金藏民国年间写本缩制 ·原分11页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编著者廖庆章编
出版地彰化员林镇
出版者刘维荣
出版年1971年
稽核项1册: 图,表格; 27公分
分类号7892
收藏者国家图书馆
书 名石氏族谱
编著者石氏族谱编辑委员会编辑; 廖庆章主编; 廖有信策划
出版地出版地不详
出版者石氏族谱编辑委员会
出版年1971年
稽核项一册: 表,像; 27公分
分类号7892
收藏者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书 名石氏族谱
卷(册)数1册
编著者廖庆章编
出版者刘维荣
出版年1971
分类号78908
收藏者台北市文献会
书 名石氏族谱
编著者不详
稽核项16开,164叶
附注项·始祖□南宫 ·始迁祖□玉全公
收藏者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书 名石氏祠坟考
编著者(清)石阳睢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允忠藏清写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武威石氏宗谱
卷(册)数 三卷首一卷
其它题名 石氏 宗谱
编著者(清)石忠有,石忠烈等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清同治七年(1868)恭俭堂木活字版印本缩制 ·原分4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以上摘自《台湾地区家谱联合目录》)
石氏家谱现身,预兆石姓复兴!
为了一部2700年的家谱(广角)
剑明 成岗
2005年07月25日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最近不少海内外石姓后裔打电话给我,希望通过这本石姓家谱续写他们的家谱。”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江苏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金石家石学鸿先生向笔者介绍说。同时,他展示了一部《武威石氏蚺城宗谱》。这部家谱从石氏始祖春秋时期卫国名臣石碏记起,到光绪年间石学鸿祖辈截止,有2700年历史,比孔子族谱记载年代还要早200多年,在全国十分罕见。这部家谱在海内外石姓族裔中引起极大影响,许多人希望石学鸿能够通过这一本家谱,把石氏子孙的传承迁徙历史弄清楚。
失而复得的石氏宗谱
石学鸿目前保存的家谱是清光绪年间重修的,早年的刻本在唐朝。这部家谱一套4本,编号分别为孝、礼、信、义,详细记载了石家子孙的婚姻、住址等情况,是目前发现的较为完整的一部家族历史。
1937年8月28日,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战时期,日军飞机轰炸南京,石学鸿一家准备逃难,临走之时,石家人顾不得拿走家里的值钱东西,仅仅拿了一些衣服以及这本家谱,可见当时全家对家谱的重视。1947年,当时石学鸿27岁,他祖父召开全体家庭会议,将家谱托付给石学鸿继藏。
解放后,由于历史的原因,石被关进监狱,家谱由其母亲保管,“文革”期间被造反派当“四旧”抄走。不知是造反派途中粗心大意,还是对家谱不屑一顾抑或其他什么原因,这部古董被遗落在马路上,恰巧被一位路过的老翁捡到。这位老翁捧着城砖似的“天书”不知所措,当时有人说是“四旧”,把它烧掉算了。但老翁不忍毁掉,随即小心翼翼地将其上缴到当地街道办事处保存了下来。
这部家谱遗失后,石学鸿魂牵梦萦。其间,他曾多方打听,从街道查询到区、市、省有关部门,均不知去向。不久,他听南京秦淮区史志办的熟人说,家谱可能在李府巷街道办事处。于是,他随即到该处寻觅。办事处吴继珍介绍说,此石氏家谱是“文革”期间一老翁从马路上拾得送来的。我们看了觉得有价值,没有毁弃,便藏于橱顶角落。石学鸿看到劫后余生的家谱,不禁老泪纵横。
2700年的沧桑流徙
翻阅这本已经流传了88代的石氏宗谱,笔者在封图中看到石氏祖先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碏的画像,面部轮廓饱满,形象儒雅。那么石碏到底是何许人也?
在左丘明著的《左传》中,记者发现了一篇《石碏谏宠州吁》,其中文章大意为石碏向卫庄公提意见,要他“爱子,教之以义方”,然而卫庄公没有接受石碏的劝谏,过分宠爱,终于使儿子州吁走上了邪路,后来引起卫国的内乱。
在宗谱中,石碏后代子孙都有记载。光绪年间重修家谱时,石学鸿尚未出世,家谱上便只有他的祖辈的名字,但他的“学”字辈,却已在家谱中写下,其辈分排行为:“……承家学礼诗,昌隆成大绪……”
据该谱记载,石氏原出甘肃武威,后来其一支迁到蚺城(今江西婺源)。太平天国时期,石碏83代孙石光叙做木材生意来到南京,在中华路一带从事营造业。
海内外石氏后裔的“精神家园”
在得知石氏家谱的下落后,全国先后有几十批石家后代到石学鸿家查看,他们都说,自己从未见过历史如此悠久、保存如此完好的家谱。台湾一个6万多人的石姓家族会成员看到这部家谱惊讶不已,称赞记载2700年的家谱在全国乃至世界也许是独一无二的。
香港著名出版家石景宜先生也是石碏后人,在前往南京看了这本《武威石氏蚺城宗谱》后,大喜过望。他说,这部宗谱把石氏2700年的变迁流徙写得非常翔实,为其他石氏后人续写家谱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表示愿意出一笔数十万元的资金购买。石学鸿没有同意,他自己拿出1万多元钱,印刷了一本《武威石氏蚺城宗谱》摘录本,把宗谱里的主要部分摘录其中,无偿寄送给海内外的部分石氏后裔。
《华东新闻》 (2005年07月25日 第二版)
石氏家谱
石
1115河北泺南石氏家谱二卷
(民国)石景恭纂
民国三十一年(1942)石印本
河北滦南县徐庄乡石庄村
1116山西平定石氏族谱十一卷
(清)石宏智 石登元等编
清光绪十七年(1891)刊本 七册
日本 美国
注:全书分世德谱一卷、分谱六卷、台谱二卷、
宗祠规条一卷、附谱一卷。
1117江苏丹阳花园分毗陵石氏宗谱十四卷
(清)石铭章 石煊等十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笃厚堂木活字本 十四
册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於武进、丹阳等地。
1118江苏金坛金沙鲁庄石氏族谱六卷
(清)石金川等修
清光绪三年(1877)宥密堂木活字本 六册
美国
注:一名《石氏家乘》。
1119江苏江阴石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石介贞纂
清刻本十二册
上海图
1120浙江鄞县鄞塘石氏家乘五卷首一卷
(民国)石士谔 石钟峤等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八册
天一阁
1121浙江绍兴会稽石氏宗谱不分卷
(清)石之贞纂修
清钞本 四册
北图
112z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志十公房赠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念修堂活字本
吉林大学
1123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志十公房谱十二卷
清光绪十年(1884)念修堂活字本十二册
北图
1124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宗谱不分卷
(清)石松茂续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图
注:谱始修於清雍正间。
1125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宗谱不分卷
(清)石玉光 石浙清修纂
清同治十三年(1874)恩亲堂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图
1126浙江诸暨暨阳长澜石氏宗谱四十卷
(民国)石松楼等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峻德堂活字本 四十册
北图
1127浙江新昌南明石氏宗谱十四卷
(清)石铭重修
清乾隆五十年(1785)庐云祠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注:谱内有朱笔注记。
1128浙江新昌南明石氏宗谱二十八卷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存卷3一5,10,21)
Ii29浙江常山武威石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清)刘云修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新昌乡下徐村
1130浙江常山安川石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柴肇晖重修
民国五年(191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芙蓉榔安坑村
1131浙江常山武威石氏宗谱□□卷
浙江常山县宋坂乡彭川洪坂(存卷2、4)
1132山东长清石氏世谱
(清)石廷傅等修
清宣统二年(1910)敦睦堂刻本 六册
科图
1133湖北新洲石氏支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幸福乡石桥村
Ii34湖北大冶武威石氏宗谱三卷首一卷
(清)石忠列等修
清同治七年(1868)恭俭堂文秀堂木活字本
四册
美国
1135湖北沔阳石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石声涛编辑
民国三十六年(1947)石氏谱局木活字本
武汉图(存卷首、卷2)
注:内封题《家乘全书》。
Ii36湖南石氏族谱□□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注:该族散居新化、宁乡等地。
1137湖南湘潭中湘石氏五修族谱二十六卷
(民国)石声灏纂修
民国十七年(1928)孝谨堂刻本 二十六册
广东中山图
注:石训首修於清康熙六年。
1138湖南邵阳石氏六修族谱不分卷
(清)石德松 石德 等编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敦睦堂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1139湖南邵阳石氏五续族谱十卷首三卷末一卷
(清)石霈之修 石铭文纂
民国六年(1917)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1140四川大邑崇庆石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石良玉等纂
民国十七年(1928)钞本 一册
四川图
1141四川泸州石氏族谱不分卷
(清)石美屏纂修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泸州石氏木活字本 二
册
四川图
1142四川兴文石氏宗谱四卷
(民国)石日琳等重修
民国八年(1919)排印本 四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1143石氏宗谱十一卷
(清)石绍南纂修
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
北京大学
1144 续修石氏族谱卷
(清)石维嵘纂修
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 二册
北图
1145 石氏民籍族谱六卷
(清)石崇高修
清咸丰三年(1853)刻本 八册
北图
1146 石氏世谱六卷
(清)石誉生重修
清宣统二年(1910)敦睦堂刻本
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图
1147 石氏家谱
(清)德保等撰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1148 石氏家谱
民国十一年(1922)刊本
浙江云和县文管(存一册)
1149 石氏宗支图
广西邕宁县文
一、反映神话传说的地名
神话是原始社会全民口头传承的原始文化结晶。由于人类自身处在幼稚时期,对大自然的种种现象还不能够做出解释,把一些奇异的现象和自然灾害看成是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所支配的结果,先人们用想象和直觉思维来进行解释。神话传说大多反映了古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英雄气魄。古代丰富多彩的神话,是远古历史的回音,它真实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它童年时代的瑰丽的幻想、顽强的抗争以及步履蹒跚的足印。同样,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人人共知的盘古开天辟地、女蜗炼石补天、大禹治水、夸父与日竞走、后奔射日等,都反映了我们的祖先不畏艰险,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虽饱经沧桑,却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因。反映在地理实体上的神话传说给予人们以永恒的记忆,这种地名就叫神化地名,它们启迪人们如何去区分真善美与假丑恶,鼓舞人们扶正祛邪,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后来道教把许多神话加以改造,成为仙话的一部分。仙话一般讲述的是通过修炼或仙人导引,以达到长生不老或羽化成仙的目的,民间传说神仙居住在仙山洞府,但偶尔也下凡为民降妖除害,造福人间,如本区有许多的地名和八仙传说有关。所以许多村名中蕴涵仙化的传说,这些神话和仙化故事成为民间文学的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
甘霖乡有“九女山”和“帽子山”,源自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二郎神要赶尽杀绝天上的十个太阳,最小的太阳被九个**妹救下,九个姑娘却被压在山底,成为“九女山”,二郎神被打落的帽子就成了“帽子山”。“郎公寺”是因一位羽化成仙的郎公得名。“芙蓉山”的神话是说一位神仙婆婆帮助被水妖祸害的村民除掉水妖的故事。“龙湾村”,因龙王惩治一个虐待婆婆的儿媳时将那地方抓出九道湾而得名。“龙沂庄”,原名龙裔庄,又叫龙污庄,是传说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在外纳凉被龙所污,生下一个龙种,就是兰陵广为流传的秃尾巴老李。 “黄谷峪”原来叫“黄姑峪”是纪念玉皇大帝的三女儿的,她下凡替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另外还有许多与神话传说有关的地名。如造律头、沂堂、迷龙汪、神山、运女河、龙泉、龙头汪、冷水沟、石龙山、大冶桥、甘霖、晒钱埠、白泉等。
二、反映移民信息的村名
根据大量村志可以看出,兰陵的移民分为外省地的人移入本地,本地区内的移民两种。远距离的移民主要是指明朝初期的规模空前、计划周密的人口迁移。元末明初,由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区是明朝与元朝决战的主要战场,连年的战乱、自然灾害和元朝统治的残酷,当地人口大量流失,村庄十室九空,土地荒芜。明朝初期,统治者为了发展经济,恢复生产,施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久的移民运动。把山西稠密的人口向上述地区迁移。兰陵境内移民主要是来自山西洪洞县喜鹊窝。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江苏东海县沿海的渔民,他们是由于明朝嘉靖时期因实行“禁海政策”而被迫迁移来的;还有一部分移民是从江南一带迁来的,另外是来自山东西北部的移民。
上述事实可以从村名志里或许多家谱里得到证明,也可以从历史资料中查阅到。下面是部分直接体现移民信息的村名。如万村,据碑文记载“因李姓从山西迁居于此,形容离故乡有万里之遥,故名村万村”。长屯,据《任氏宗谱》记载“任氏始祖……自山西洪洞县喜鹊窝迁居姚村,后复分是支……离长城较近,故名”。薛村,“薛氏始祖由江苏邳县薛圈子迁至此处,名村薛庄”。 车庄,据陈家林前的墓碑记载“由济南府长清县野鹊窝迁居此地……因歹体徒作乱,几个聚落合为一体,名村扯庄”,后演变为今名。永安村,“徐氏始祖由淮南迁居此地,名村徐家村……”,大概厌倦颠沛流离,想永世安居乐业,后改为此名。洪西村,据《张氏家谱》记载,“前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县喜鹊窝移居安庄,后复分是支……”体现移民信息的还有后立庄、新胜村、小刘庄、金屯、幸福岭 、柳峪、梧桐村、庄屯、土头、后墩等30多个村名。
三、反映先民美好愿望和情感的村名
历史上该地区曾经历经战争和动乱,历经无数的天灾人祸,人们祈望和平、安定、幸福、富足的生活,所以人们往往把太平、安宁、福寿、康泰的美好愿望寄托在他们所生活的村落的名字里边,这同人名的取名法有极为相似的一面。村名中常见的体现美好愿望和情感的词语有:旺、太平、富、乐、安、永、贵、和、合、荣、固、发、顺、兴、盛、吉等。如乐意官庄、旺庄、和庄、安平庄、保合庄、安乐庄、长新桥、兴隆庄、拾钱庄、太平庄、贤孝庄大、大兴屯、幸福岭、安庄、兴利村、多福庄(原名躲避庄)十顺官庄(今名司庄)、财源。“桥庄”是因聚落处阳明河两岸,人们盼望在河上架起一座桥,故名村桥庄,先民的美好理想和良好意愿可略见一般。
四、反应新时期政治色彩的村名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运动,由于修建水库的需要,许多的村庄曾进行搬迁和重建,那个时代也正是文化大革命进行地热火朝天的时期,各种运动此起彼伏,人们对伟大领袖顶礼膜拜,如醉如痴。所以,各种建筑物名、人名,甚至村地名都打上鲜明的时代的烙印。新建立的村庄名字的政治色彩尤为鲜明,更有甚者,文革期间还出现大量更换村名或街道名的奇特景象,许多被认为和“四旧”有关的村名或街道名,统统改换成具有“革命”色彩的名字,但文革后绝大多数的村名又恢复原名了。如神佑庄改成向阳庄,聚财庄改成现庄,新村改成前进村,玉皇庙改成永红,圣皇庄改成下湖,遇驾行改成郁家行,“关帝庙”改成“永胜”。至今,在许多当时建立的村庄的名字中还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
如:胜利村、四新、跃进、前进庄、永红新村、向阳新村、幸福岭、新胜村、团结、永红、文革新村、卫东、向曙、红旗新村等。
五、反映人们审美情趣提高的雅化村名
过去许多自然村初建时,由于当时人们的文化水平、审美水平和时代观念等原因,当初的有些村名之内涵往往很“朴素”,有的则显得有点“粗俗”,这也是不足为奇的,“老百姓穷,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难免‘文不雅驯,绪绅先生难言之’。”6随着时代的进步,有的村名也在变得文雅起来。特别是解放后,现代人的文化水平、审美水平大大提高了,在八十年代的地名普查时,又有一批村名被雅化了。
村名雅化一般有二个途径:一是利用谐音法,用相同或相近词语替换原来的用字,村名雅化后,既具有语文上的理据性,又同时兼有高雅或时髦的含义。如: 沙儿峪一沙兰峪逃荒沟一桃花沟 南猪窝一南竹峪 下猪窝一下竹峪 粪墩一顺敦 没娘沟一牧羊沟 血沟一斜沟 倒沟崖一道沟崖 扯庄一车庄 东塌桥—东大桥 烤村-考村 糊焰庄-胡沿庄 大难庄-大南庄 上沿-尚岩 大棺地-大官庄 后溢沟-后沂沟 鸭蛋官庄-英沂官庄 东、西十两-东西石良 过街沟-郭家沟 籆庄-月庄 三河-三合 卸梨村-斜里 搁宝庄-葛宝庄 鹰膀山前-英宝山前 溜马湖-刘湖 鲤鱼口-雷雨口 刘锅-刘家郭 望子石-王子石 沐浴庄-木家庄 大狼-大郎 祖宗庄-祖居庄 谭家梁子-谭良子大冢村-大仲村 大步-大埠 填坑-田家屯 嫌孝庄-贤孝庄。
台湾地区石氏家谱目录2009年09月05日 星期六 20:52书 名(石氏)父亲百年诞辰纪念特刊附家谱
编著者石庆顺等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陈光吉藏1983年铅印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 丹阳花园分陵石氏宗谱
卷(册)数十四卷
其它题名石氏宗谱
编著者(清)石铭章,(清)石等编纂
稽核项2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笃厚堂木活字版印本缩制 ·原分14册
主 题 谱系-中国
收藏者 故宫博物院
书 名金沙鲁庄石氏族谱
卷(册)数六卷
其它题名石氏 族谱
编著者(清)石金川等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清光绪三年(1877)宥密堂木活字版印本缩制 ·原分6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 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家谱
编著者石财贤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财贤藏1972年写本缩制 ·原分3张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家谱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赵振绩藏民国年间影印本缩制 ·原分10页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家谱
编著者石庆旺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庆旺藏民国年间写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家谱
编著者石汉正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汉正藏民国年间影印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世系图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条金藏民国年间写本缩制 ·原分3页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 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五修族谱
编著者不详
版本项抄本、不分卷、线装一册
出版年1929年
收藏者万万斋
书 名石氏源流
卷(册)数 1册
编著者台北石氏宗亲会编
出版者台北石氏宗亲会
出版年不详
分类号78908
收藏者台北市文献会
书 名石氏源流
稽核项16开,62叶
附注项·始祖□石□·始迁祖□奋公
收藏者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书 名石氏宗谱
编著者石日璞,石日祯等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日本国会图书馆藏1919年铅印本缩制 ·原分4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卷(册)数九卷
编著者(清)石宏智,(清)石登元等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东洋文库藏清光绪十七年(1891)刊本缩制 ·原分7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维新藏1981年写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炎智藏民国年间写本缩制 ·原分5页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编著者石换文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条金藏1960年写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条金藏民国年间写本缩制 ·原分11页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编著者廖庆章编
出版地彰化员林镇
出版者刘维荣
出版年1971年
稽核项1册: 图,表格; 27公分
分类号7892
收藏者国家图书馆
书 名石氏族谱
编著者石氏族谱编辑委员会编辑; 廖庆章主编; 廖有信策划
出版地出版地不详
出版者石氏族谱编辑委员会
出版年1971年
稽核项一册: 表,像; 27公分
分类号7892
收藏者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书 名石氏族谱
卷(册)数1册
编著者廖庆章编
出版者刘维荣
出版年1971
分类号78908
收藏者台北市文献会
书 名石氏族谱
编著者不详
稽核项16开,164叶
附注项·始祖□南宫 ·始迁祖□玉全公
收藏者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书 名石氏祠坟考
编著者(清)石阳睢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允忠藏清写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武威石氏宗谱
卷(册)数 三卷首一卷
其它题名 石氏 宗谱
编著者(清)石忠有,石忠烈等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清同治七年(1868)恭俭堂木活字版印本缩制 ·原分4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以上摘自《台湾地区家谱联合目录》)
石氏家谱现身,预兆石姓复兴!
为了一部2700年的家谱(广角)
剑明 成岗
2005年07月25日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最近不少海内外石姓后裔打电话给我,希望通过这本石姓家谱续写他们的家谱。”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江苏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金石家石学鸿先生向笔者介绍说。同时,他展示了一部《武威石氏蚺城宗谱》。这部家谱从石氏始祖春秋时期卫国名臣石碏记起,到光绪年间石学鸿祖辈截止,有2700年历史,比孔子族谱记载年代还要早200多年,在全国十分罕见。这部家谱在海内外石姓族裔中引起极大影响,许多人希望石学鸿能够通过这一本家谱,把石氏子孙的传承迁徙历史弄清楚。
失而复得的石氏宗谱
石学鸿目前保存的家谱是清光绪年间重修的,早年的刻本在唐朝。这部家谱一套4本,编号分别为孝、礼、信、义,详细记载了石家子孙的婚姻、住址等情况,是目前发现的较为完整的一部家族历史。
1937年8月28日,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战时期,日军飞机轰炸南京,石学鸿一家准备逃难,临走之时,石家人顾不得拿走家里的值钱东西,仅仅拿了一些衣服以及这本家谱,可见当时全家对家谱的重视。1947年,当时石学鸿27岁,他祖父召开全体家庭会议,将家谱托付给石学鸿继藏。
解放后,由于历史的原因,石被关进监狱,家谱由其母亲保管,“文革”期间被造反派当“四旧”抄走。不知是造反派途中粗心大意,还是对家谱不屑一顾抑或其他什么原因,这部古董被遗落在马路上,恰巧被一位路过的老翁捡到。这位老翁捧着城砖似的“天书”不知所措,当时有人说是“四旧”,把它烧掉算了。但老翁不忍毁掉,随即小心翼翼地将其上缴到当地街道办事处保存了下来。
这部家谱遗失后,石学鸿魂牵梦萦。其间,他曾多方打听,从街道查询到区、市、省有关部门,均不知去向。不久,他听南京秦淮区史志办的熟人说,家谱可能在李府巷街道办事处。于是,他随即到该处寻觅。办事处吴继珍介绍说,此石氏家谱是“文革”期间一老翁从马路上拾得送来的。我们看了觉得有价值,没有毁弃,便藏于橱顶角落。石学鸿看到劫后余生的家谱,不禁老泪纵横。
2700年的沧桑流徙
翻阅这本已经流传了88代的石氏宗谱,笔者在封图中看到石氏祖先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碏的画像,面部轮廓饱满,形象儒雅。那么石碏到底是何许人也?
在左丘明著的《左传》中,记者发现了一篇《石碏谏宠州吁》,其中文章大意为石碏向卫庄公提意见,要他“爱子,教之以义方”,然而卫庄公没有接受石碏的劝谏,过分宠爱,终于使儿子州吁走上了邪路,后来引起卫国的内乱。
在宗谱中,石碏后代子孙都有记载。光绪年间重修家谱时,石学鸿尚未出世,家谱上便只有他的祖辈的名字,但他的“学”字辈,却已在家谱中写下,其辈分排行为:“……承家学礼诗,昌隆成大绪……”
据该谱记载,石氏原出甘肃武威,后来其一支迁到蚺城(今江西婺源)。太平天国时期,石碏83代孙石光叙做木材生意来到南京,在中华路一带从事营造业。
海内外石氏后裔的“精神家园”
在得知石氏家谱的下落后,全国先后有几十批石家后代到石学鸿家查看,他们都说,自己从未见过历史如此悠久、保存如此完好的家谱。台湾一个6万多人的石姓家族会成员看到这部家谱惊讶不已,称赞记载2700年的家谱在全国乃至世界也许是独一无二的。
香港著名出版家石景宜先生也是石碏后人,在前往南京看了这本《武威石氏蚺城宗谱》后,大喜过望。他说,这部宗谱把石氏2700年的变迁流徙写得非常翔实,为其他石氏后人续写家谱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表示愿意出一笔数十万元的资金购买。石学鸿没有同意,他自己拿出1万多元钱,印刷了一本《武威石氏蚺城宗谱》摘录本,把宗谱里的主要部分摘录其中,无偿寄送给海内外的部分石氏后裔。
《华东新闻》 (2005年07月25日 第二版)
石氏家谱
石
1115河北泺南石氏家谱二卷
(民国)石景恭纂
民国三十一年(1942)石印本
河北滦南县徐庄乡石庄村
1116山西平定石氏族谱十一卷
(清)石宏智 石登元等编
清光绪十七年(1891)刊本 七册
日本 美国
注:全书分世德谱一卷、分谱六卷、台谱二卷、
宗祠规条一卷、附谱一卷。
1117江苏丹阳花园分毗陵石氏宗谱十四卷
(清)石铭章 石煊等十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笃厚堂木活字本 十四
册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於武进、丹阳等地。
1118江苏金坛金沙鲁庄石氏族谱六卷
(清)石金川等修
清光绪三年(1877)宥密堂木活字本 六册
美国
注:一名《石氏家乘》。
1119江苏江阴石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石介贞纂
清刻本十二册
上海图
1120浙江鄞县鄞塘石氏家乘五卷首一卷
(民国)石士谔 石钟峤等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八册
天一阁
1121浙江绍兴会稽石氏宗谱不分卷
(清)石之贞纂修
清钞本 四册
北图
112z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志十公房赠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念修堂活字本
吉林大学
1123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志十公房谱十二卷
清光绪十年(1884)念修堂活字本十二册
北图
1124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宗谱不分卷
(清)石松茂续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图
注:谱始修於清雍正间。
1125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宗谱不分卷
(清)石玉光 石浙清修纂
清同治十三年(1874)恩亲堂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图
1126浙江诸暨暨阳长澜石氏宗谱四十卷
(民国)石松楼等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峻德堂活字本 四十册
北图
1127浙江新昌南明石氏宗谱十四卷
(清)石铭重修
清乾隆五十年(1785)庐云祠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注:谱内有朱笔注记。
1128浙江新昌南明石氏宗谱二十八卷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存卷3一5,10,21)
Ii29浙江常山武威石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清)刘云修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新昌乡下徐村
1130浙江常山安川石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柴肇晖重修
民国五年(191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芙蓉榔安坑村
1131浙江常山武威石氏宗谱□□卷
浙江常山县宋坂乡彭川洪坂(存卷2、4)
1132山东长清石氏世谱
(清)石廷傅等修
清宣统二年(1910)敦睦堂刻本 六册
科图
1133湖北新洲石氏支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幸福乡石桥村
Ii34湖北大冶武威石氏宗谱三卷首一卷
(清)石忠列等修
清同治七年(1868)恭俭堂文秀堂木活字本
四册
美国
1135湖北沔阳石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石声涛编辑
民国三十六年(1947)石氏谱局木活字本
武汉图(存卷首、卷2)
注:内封题《家乘全书》。
Ii36湖南石氏族谱□□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注:该族散居新化、宁乡等地。
1137湖南湘潭中湘石氏五修族谱二十六卷
(民国)石声灏纂修
民国十七年(1928)孝谨堂刻本 二十六册
广东中山图
注:石训首修於清康熙六年。
1138湖南邵阳石氏六修族谱不分卷
(清)石德松 石德 等编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敦睦堂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1139湖南邵阳石氏五续族谱十卷首三卷末一卷
(清)石霈之修 石铭文纂
民国六年(1917)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1140四川大邑崇庆石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石良玉等纂
民国十七年(1928)钞本 一册
四川图
1141四川泸州石氏族谱不分卷
(清)石美屏纂修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泸州石氏木活字本 二
册
四川图
1142四川兴文石氏宗谱四卷
(民国)石日琳等重修
民国八年(1919)排印本 四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1143石氏宗谱十一卷
(清)石绍南纂修
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
北京大学
1144 续修石氏族谱卷
(清)石维嵘纂修
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 二册
北图
1145 石氏民籍族谱六卷
(清)石崇高修
清咸丰三年(1853)刻本 八册
北图
1146 石氏世谱六卷
(清)石誉生重修
清宣统二年(1910)敦睦堂刻本
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图
1147 石氏家谱
(清)德保等撰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1148 石氏家谱
民国十一年(1922)刊本
浙江云和县文管(存一册)
1149 石氏宗支图
广西邕宁县文
相传远古部落首领少昊有儿子名修,曾在高辛氏帝喾时担任玄冥师,掌管天下水利事宜。他的子孙便以他的名字为姓。历史上形成临川等郡望。
名人有:汉代校尉修炳,晋代典书令修肃等。
据王大良编著的《当代百家姓》一书记载:修姓相传是远古部落首领少昊的后代,直接得姓祖先即少昊的儿子修。史称他在高辛氏帝喾时担任玄冥师,掌管天下水利事宜。后来,其子孙以修为姓氏。
少昊是黄帝和嫘祖所生的儿子,黄帝的继承者,在位84年,建都于山东曲阜。少昊崇尚金色,订立了黄金制度,称为金天氏。
修氏与张姓也有亲缘关系,张姓形成于黄帝的儿子挥。
书中还称,据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统计,修姓人口数量在全国居第311位,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计,修姓居351位。
目前修姓主要集中地有几个地方:
1、山东
2、福建
3、四川,但从总的来说有几个说法:
(1)、天水一说:应该是4000多年前少昊起有了修姓。
(2)、成都一说:有很多宗亲都有传说山东一脉来自四川成都,根据以上说法作出以下推论:
假设最早的修姓起源于天水(4000年前),那么修姓的祖先很可能是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有个特点就是,不断地迁移,而且多以河流、草原为迁移方向,所以如果是这样,有几个可以迁移的方向:
1、沿渭河迁移,徒经现在的陕西、河南、山东;
2、沿岷江(岷山)进入四川盆地(成都);
3、沿川西高原进入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四川重庆(达洲)一带的修姓也许就是从贵州一支分出的。
以上只是从地理条件和以游牧民族特点推论,但历史上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说受迫害、天灾、做官等等,现在山东的修姓也许有几个可能,一个就是上面说的第一种可能,再就是从其他地方来的,如成都、云南等。另外,还有一种可能的迁移路线,就是沿黄河,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绕行至现在的河南。
▲修姓谱系:
浙江衢州修氏的家谱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
修氏总统世系图琛- 义公-羊公 -恺-惀 -说- 墉-堤- 崧-炳(汉屯骑校尉)-洤-壁-绂(fu)- 昌-升-昆- 鹏(士大夫,居庐陵)- 曾-肃- 涛-泳- 鎏-鋆- 衡- 祥- 棨(qi)- 绩(校尉)-劭-勋-勤- 桢(邑令)- 觐(jin)- 堃- 彬(唐邑令)- 斓-斌- 者羽- 晓-(宋淳化为大夫) 徵- 煦-照- ?(字叙伦,宋南度任福建延平府通判后避乱居于此)-声- 霖-惠- 世勲- 履谦-履吉- 梦周-梦阑- 邦杰(福建汀州长汀县修氏宗谱世系祖)。
这是青岛即墨修氏的谱系:
乙环行元兆 运茂启伦永 元立景世祥 士方可朝宗,其中方字辈为元末明初从延安府迁移到青岛至今的第27代。
各地字辈
修友俊, 山东莱阳市龙旺庄镇“止凤村”和“源水夼”村,有“树”辈,“建”辈 “学”辈,“维”辈。
修文,海阳辛安,:“英明荣显,文采光华,诗书千卷,忠厚传家。此十六字十六世一轮换
修云霞,海阳,有“光”字,“日”辈
修铁钢 盱眙县官滩镇甘泉村 有“文”,“树”“纲”,“士”(有的用“世”)。
修 臣 内蒙古通辽市 始祖是修向仁
修瑞福 海阳县东村 九世是:修文宏 七世:修启坤 第六代繁“林”字
修天宇 来自海阳县 爷爷的爷爷叫修起增,疑为修启增
修思刚 蓬莱的 来自龙口,有克兆本 仁思先世德
修福英 吉林市 自海阳县 四辈为春,玉,万,福
修启春 吉林 有永、成、桂
龙口市石良镇修家村 仁思先世德,善述振宗声
修卫平,广州住 自福建长汀 辈份记得有:在、春、克、章(本人辈份)、仰等
修泽坤 修方明 乙环行元兆 运茂启伦永 元立景世祥 士方可朝宗
修文禄 我祖籍鞍山,家在辽宁辽阳 爷爷修零阁 父亲辈繁沛 修沛军 修沛义 修配杰 我们这辈繁晓
修德 杭州 来自莱州 曾祖父修亚丁,祖父辈有修琪,辈分有家道恒昌
黑龙江省绥滨县修氏家谱
一世 修正财
二世 修成 修青 修仑
三世 修永财 修永兴 修永德
四世 修成 修青连 修明 修令
五世 修万详 修万增 修万令 修万春 修万生 修万海 修万鹏 修万青 修万 修万成
六世 修德 修世顺 修世珍
七世 修仁发
修长柏,出生在内蒙古兴安盟 突泉县,祖父辈从辽宁省丹东市东沟县移民到突泉县,祖父辈为修仕,父辈为修玉,我辈为 修长,下辈为修延(彦)。
修扬标 浙江衢州 讳辈:邦正英贤烈 忠良继起兴 佐时怀利 圣道定常新 仲山发瑞致 积德胜存金
敦宗和孝友 诗礼振家声
行辈:日月恩光照 乾坤万载春 长汀流芳远 清泰永升平 克绍箕(ji)裘业 书田久可耕 忍仁让温恭逊 福禄自然生
修国文,我父辈从辽宁宽甸迁徙到黑龙江泰来县,我父辈是兆字辈,再上是文字辈,他们当时叔伯兄弟有12个,主要分布在辽宁(宽甸、沈阳)、黑龙江泰来、吉林、广西桂林等。
修臣,太爷是修万富(逝世于当地) 爷爷是修儒(73年前搬迁到通辽)他俩都是单传 家谱到我是第12代,祖宗名字都有,是山东修家沟的,请联系,我的手机是13848050437 家谱上第一代祖宗是修向仁
修艳昭,河北衡水,家谱上第一个老祖宗叫修业宽,再往下是修桂林,修丛林
修路,亳州修氏,距离亳州四十华里的三官、油河、古城一带是修姓人集居的地方,有近十多个村庄都是修姓人,以修冠名的村庄有修小庄,修楼,修老家,修板桥,修竹园等,修姓人数约四、五千余众。亳州修姓辈份为:上、可、大、文、星,尊、风、梁、约、功,忠、孝、传、家、宝-----到我这里为忠字辈,
修海辰,河北沧州,老家河北省沧州市沧县薛官屯乡后李宅村,爷爷叫修庆(清)林,父亲叫修德润,我这辈应在俊字上起名,我两个姐姐都叫修俊。老家大概有修姓人家三十户约100多人。
修氏总统世系图
琛-
-义公-羊公
-恺-惀
-说-字弼臣
-墉-堤(不仕)-
-崧-
-炳(汉屯骑校尉)-
-洤-
-壁-
-绂(fu)-
-昌-升-昆(士大夫,居庐陵)-
-鹏-
-曾-
-肃-
-涛-泳-
-鎏-鋆-
-衡-字俟斋
-祥-(齐武帝时为大夫)字云趾
-棨(qi)-
-绩(陈武校尉)-
-劭-勋-勤-
- 桢(字维周唐邑令)
-觐(jin)
-堃-字坤元
-彬(唐邑令)-字郁文,肃宗时为邑令居
- 斓-斌-
- 者羽-字风祥
-晓-(字光峰宋淳化时为大夫)
- 徵-
- 煦-照-
-彛(字叙伦,宋南度任福建延平府通判后避乱居于此)-声(字振伦,仕宋大夫)
-霖-字雨彬,不仕
-惠-字济生
- 世勲-字赞文,驿丞
- 履谦-履吉-
-梦周-梦阑-
邦杰(福建汀州长汀县修氏宗谱世系祖)
▲修姓当代名人:
修德海男,1943年生,山东省人。�现任黑龙江省黑河市财政局会计管理股股长,曾兼任黑河地区会计职称评委,黑河市会计初级职称评委会主任,黑河市会计学会副会长,财政学会、会计学会、珠算协会秘书长,黑河地区会计学会、珠算协会理事等。1987年评为会计师。历任黑河林管局及基层单位会计,黑龙江省财政厅驻爱辉县工交企业、粮食企业驻厂员,黑河市财政局粮食财务股、会计管理股股长等职。发表过《应该重视贯彻〈规则〉出现的问题》、《要摆正厂长与财会人员的关系》等文。
修世平,1930年6月生,山东莱阳人,山东师大图书馆调研员、副研究馆员。主要学术成果:在《文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青海图书馆》等13家刊物发表论文17篇,《信》两篇。《四库全书总目》订误10篇,共订正148则;《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讹例录述》、《四库全书馆正副总裁的人数》、《日下旧闻考的几个问题》、《东坡志林与仇池笔记同异考》、《四库全书答问的几个问题》等。
修世作 男,1938年4月出生,籍贯山东省莱阳市。1962年莱阳农学院农学系本科毕业。现为山东省泰安农业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成员、山东省植物生理学会会员、泰安市蔬菜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农业推广和农业教育工作。主讲过《作物栽培学》、《农业技术推广》等课程。主编《小杂粮栽培技术》、《生态农业的类型和模式》、《山东三辣》等教材和专著。先后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6项和泰安市委、市政府晋升一级工资大奖。还获得泰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泰安市科教兴泰先进工作者、全国中等农业学校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
修泽久,高级工程师。男.1930年10月生,湖南沅陵人。大学。鞍山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1954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机械专业。曾在鞍钢设计公司任职.从事冶金设备设计、试制工作,历任助理工程师、主任工程师等职。参加鞍山、本溪、包头、武汉、太原、唐山、杭州、承德钢铁公司选矿厂、烧结厂、球团厂设备设计与试验;主持年产200万吨球团厂、2X265m’烧结厂工艺设备设计与试制;链南机一回转窑生产铁精矿球团试验及设备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越南洗选厂、烧结厂设备设计、制造,中澳合资信那(CHANNAR)铁矿设计咨询,中国国际工程公司在津巴布韦长胶带(单机15.5公里)运输机和烧结工程设备咨询。研究方向:长距离大功率胶带运输系统;烧结球团设备。
修宜男 女,1944年3月生,江西临川人。高级教师。中共党员。毕业于江西教育学院。现任江西省抚州地区教研室英语教研员、组长,江西省中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抚州地区中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赣东教育电视台英语教学顾问。主要业绩成就: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抚州市二中、抚州市三中、乐安县第一中学、抚州地区教研室等单位从事中学英语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培养出大批有用人才,曾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教研员、优秀***员。编辑和发表多篇论文,代表作有《初中英语学习指导》、《初中英语教学目标》、《初中英语阅读指导与训练》。并先后在省级刊物《初中生之友》、《教学参考》、《英语辅导》和地级刊物《抚州师专学报》、《抚州教育》等杂志上发表过多篇文章。1999年5月入编《中国专家大辞典》(P1504第7卷)。
修义庭 1933年12月生,福建武平人,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复旦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上海市高校法学基础教学研究协作组组长。1949年10月参加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同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法律系。自1956年以来,在华东政法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复旦大学哲学系、国际政治系、法律学系从事哲学和法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任法理学教研室主任、法理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高校法学教师进修班指导教师。开设哲学、马列主义原著选读、法学基础理论、法学概论、法理学原理、市场法学基础等课程,培养了大批法学人才。出版的主要著作:《法学概论》,主编《法学基础》、《法学导论》、《法理学》等十余部。主要研究法理学,对邓小平法律理论研究较深,发表多篇论文。曾获校先进工作者、科技先进个人称号和教学优秀奖等。法理教研室多次获先进集体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上海市政府津贴。
修海林 男,1952年3月生,上海市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从事音乐学教学、研究工作至今。经长期学术积累,于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教育学领域皆有所建树。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音乐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音乐美学会理事。主要著作有《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获第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古代音乐教育》(获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音乐美学通论》(与罗小平合作)、《中国乐妓史》、《音乐学——中国音乐学术史》等。任《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特邀编纂委员、《中国美学历代文库》乐论部分主编、全国教育科学“九五”重点规划项目成果《学校艺术教育实践研究丛书》主编。
修润波 男,1955年8月生,满族,河北省固安县人,1987年加入中国***。1978年9月毕业于廊坊市财贸学校;1989年至1990年进修大专经济管理专业;1978年10月至1983年在廊坊市供销社办公室工作;1984年至1994年4月在廊坊市政府办公室工作(其中1987年至1988年任办公室经济科副科长,1989年至1994年4月任办公室财贸科科长)。1994年5月起至今在廊坊市对外开放办公室工作,任副主任。
1115河北泺南石氏家谱二卷 (民国)石景恭纂 民国三十一年(1942)石印本 河北滦南县徐庄乡石庄村 1116山西平定石氏族谱十一卷 (清)石宏智 石登元等编 清光绪十七年(1891)刊本 七册 日本 美国 注:全书分世德谱一卷、分谱六卷、台谱二卷、 宗祠规条一卷、附谱一卷。 1117江苏丹阳花园分毗陵石氏宗谱十四卷 (清)石铭章 石煊等十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笃厚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於武进、丹阳等地。 1118江苏金壇金沙鲁庄石氏族谱六卷 (清)石金川等修 清光绪三年(1877)宥密堂木活字本 六册 美国 注:一名《石氏家乘》。 1119江苏江阴石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石介贞纂 清刻本十二册 上海图 1120浙江鄞县鄞塘石氏家乘五卷首一卷 (民国)石士谔 石钟峤等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八册 天一阁 1121浙江绍兴会稽石氏宗谱不分卷 (清)石之贞纂修 清钞本 四册 北图 1122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志十公房赠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念修堂活字本 吉林大学 1123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志十公房谱十二卷 清光绪十年(1884)念修堂活字本十二册 北图 1124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宗谱不分卷 (清)石松茂续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图 注:谱始修於清雍正间。 1125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宗谱不分卷 (清)石玉光 石浙清修纂 清同治十三年(1874)恩亲堂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图 1126浙江诸暨暨阳长澜石氏宗谱四十卷 (民国)石松楼等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峻德堂活字本 四十册 北图 1127浙江新昌南明石氏宗谱十四卷 (清)石铭重修 清乾隆五十年(1785)庐云祠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注:谱内有朱笔注记。 1128浙江新昌南明石氏宗谱二十八卷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存卷3一5,10,21) 1129浙江常山武威石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清)刘云修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新昌乡下徐村 1130浙江常山安川石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柴肇晖重修 民国五年(191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芙蓉榔安坑村 1131浙江常山武威石氏宗谱□□卷 浙江常山县宋坂乡彭川洪坂(存卷2、4) 1132山东长清石氏世谱 (清)石廷傅等修 清宣统二年(1910)敦睦堂刻本 六册 科图 1133湖北新洲石氏支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幸福乡石桥村 1134湖北大冶武威石氏宗谱三卷首一卷 (清)石忠列等修 清同治七年(1868)恭俭堂文秀堂木活字本 四册 美国 1135湖北沔阳石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石声涛编辑 民国三十六年(1947)石氏谱局木活字本 武汉图(存卷首、卷2)注:内封题《家乘全书》。 1136湖南石氏族谱□□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注:该族散居新化、宁乡等地。 1137湖南湘潭中湘石氏五修族谱二十六卷 (民国)石声灏纂修 民国十七年(1928)孝谨堂刻本 二十六册 广东中山图 注:石训首修於清康熙六年。 1138湖南邵阳石氏六修族谱不分卷 (清)石德松 石德 等编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敦睦堂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1139湖南邵阳石氏五续族谱十卷首三卷末一卷 (清)石霈之修 石铭文纂 民国六年(1917)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1140四川大邑崇庆石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石良玉等纂 民国十七年(1928)钞本 一册 四川图 1141四川泸州石氏族谱不分卷 (清)石美屏纂修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泸州石氏木活字本 二册 四川图 1142四川兴文石氏宗谱四卷 (民国)石日琳等重修 民国八年(1919)排印本 四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1143石氏宗谱十一卷 (清)石绍南纂修 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 北京大学 1144 续修石氏族谱卷 (清)石维嵘纂修 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 二册 北图 1145 石氏民籍族谱六卷 (清)石崇高修 清咸丰三年(1853)刻本 八册 北图 1146 石氏世谱六卷 (清)石誉生重修 清宣统二年(1910)敦睦堂刻本 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图 1147 石氏家谱 (清)德保等撰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1148 石氏家谱 民国十一年(1922)刊本 浙江云和县文管(存一册) 1149 石氏宗支图 广西邕宁县文 来源:百家姓祠-洛阳中华姓氏文化园( http://wwwbaijiaxingcicn/ )作者:河洛子原文:石氏家谱文献目录( http://wwwbaijiaxingcicn/xswh/2007/0712/content_1144htm )
希望采纳
石
1115河北泺南石氏家谱二卷
(民国)石景恭纂
民国三十一年(1942)石印本
河北滦南县徐庄乡石庄村
1116山西平定石氏族谱十一卷
(清)石宏智 石登元等编
清光绪十七年(1891)刊本 七册
日本 美国
注:全书分世德谱一卷、分谱六卷、台谱二卷、
宗祠规条一卷、附谱一卷。
1117江苏丹阳花园分毗陵石氏宗谱十四卷
(清)石铭章 石煊等十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笃厚堂木活字本 十四
册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於武进、丹阳等地。
1118江苏金坛金沙鲁庄石氏族谱六卷
(清)石金川等修
清光绪三年(1877)宥密堂木活字本 六册
美国
注:一名《石氏家乘》。
1119江苏江阴石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石介贞纂
清刻本十二册
上海图
1120浙江鄞县鄞塘石氏家乘五卷首一卷
(民国)石士谔 石钟峤等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八册
天一阁
1121浙江绍兴会稽石氏宗谱不分卷
(清)石之贞纂修
清钞本 四册
北图
112z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志十公房赠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念修堂活字本
吉林大学
1123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志十公房谱十二卷
清光绪十年(1884)念修堂活字本十二册
北图
1124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宗谱不分卷
(清)石松茂续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图
注:谱始修於清雍正间。
1125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宗谱不分卷
(清)石玉光 石浙清修纂
清同治十三年(1874)恩亲堂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图
1126浙江诸暨暨阳长澜石氏宗谱四十卷
(民国)石松楼等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峻德堂活字本 四十册
北图
1127浙江新昌南明石氏宗谱十四卷
(清)石铭重修
清乾隆五十年(1785)庐云祠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注:谱内有朱笔注记。
1128浙江新昌南明石氏宗谱二十八卷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存卷3一5,10,21)
Ii29浙江常山武威石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清)刘云修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新昌乡下徐村
1130浙江常山安川石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柴肇晖重修
民国五年(191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芙蓉榔安坑村
1131浙江常山武威石氏宗谱□□卷
浙江常山县宋坂乡彭川洪坂(存卷2、4)
1132山东长清石氏世谱
(清)石廷傅等修
清宣统二年(1910)敦睦堂刻本 六册
科图
1133湖北新洲石氏支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幸福乡石桥村
Ii34湖北大冶武威石氏宗谱三卷首一卷
(清)石忠列等修
清同治七年(1868)恭俭堂文秀堂木活字本
四册
美国
1135湖北沔阳石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石声涛编辑
民国三十六年(1947)石氏谱局木活字本
武汉图(存卷首、卷2)
注:内封题《家乘全书》。
Ii36湖南石氏族谱□□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注:该族散居新化、宁乡等地。
1137湖南湘潭中湘石氏五修族谱二十六卷
(民国)石声灏纂修
民国十七年(1928)孝谨堂刻本 二十六册
广东中山图
注:石训首修於清康熙六年。
1138湖南邵阳石氏六修族谱不分卷
(清)石德松 石德 等编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敦睦堂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1139湖南邵阳石氏五续族谱十卷首三卷末一卷
(清)石霈之修 石铭文纂
民国六年(1917)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1140四川大邑崇庆石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石良玉等纂
民国十七年(1928)钞本 一册
四川图
1141四川泸州石氏族谱不分卷
(清)石美屏纂修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泸州石
石氏家谱字辈排列
本文2023-10-02 15:02:2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57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