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能治好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3收藏

冠心病能治好吗,第1张

今天我要跟大家谈一个老话题-冠心病,在之前的科普文章中我已经多次和大家谈过有关冠心病的相关知识,之所以反复谈冠心病这个话题是因为冠心病在临床中太常见了,你去心内科病房看看,住院的患者中90%以上都是因为冠心病而住院的。

冠心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在之前的科普文章中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今天主要和大家探讨一下冠心病比较严重的阶段-冠心病并发心功能不全的一些相关知识。

冠心病并发心功能不全有哪些症状?

冠心病长期发展就会发展到心功能不全阶段,患者常常会感到胸闷、憋气、感觉气不够用的。轻的患者可能在爬楼梯的时候感觉气不够用的,严重的患者可能稍微一活动就气喘吁吁,最严重的患者躺在床上也感觉气不够用的,甚至无法平躺。我们医生给患者听诊的时候在患者双肺底往往能听到湿罗音,按压患者双下肢,能按进坑去,这被称为双下肢水肿,这两大体征都提示患者已经发生了心衰。

冠心病心衰要做哪些检查?

冠心病心衰患者需要根据情况做心电图、心脏彩超、抽血化验BNP,化验肌钙蛋白、心肌酶等检查。心电图往往有心肌缺血的表现,比如S-T段压低、但有时候也可以表现为正常心电图,心脏彩超表现为心脏增大、瓣膜反流、节段性的心肌运动不良、BNP往往是增高的。

冠心病心衰如何治疗?

我们医生临床上控制心衰有一句口诀叫做强心、利尿、扩血管。严重的患者需要吸氧,扩张血管常常使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液体输液治疗,利尿也是很重要的治疗措施,我们常常使用静推速尿,口服螺内酯将体内过多的液体排出体外,减轻心脏的负担,而强心药地高辛需要慎重选择,如果剂量掌握不好容易引起中毒,阿司匹林和他汀类的药物属于两大基础药物,只要患者没有禁忌症就需要终身服用。他汀类的药物不仅仅是降血脂那么简单,它除了降血脂以外还有稳定粥样斑块,防止斑块破溃的作用,而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友情提示:

文章中提到的药物有导致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受损,出血等情况的可能,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切勿擅自购要服用

  一、概述

  (一)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定义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psychiatric epidemiology)是在临床医学中的精神病学领域里,引入现代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方法,从患者个体的诊治,扩大为对精神障碍及与精神健康有关的状态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原因和分布规律的研究;探讨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治、预防及预后等临床规律,并着重对群体的特性进行研究;从而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精神疾病及促进健康的对策和措施,并通过科学的设计、测量和评价方法评价其效果的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体系。

  (二)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发展简史

  流行病学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其研究内容已经从传染病和急性病扩大到非传染性和慢性病,以及人群的健康问题。而精神病学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局限于临床精神疾病患病个体的诊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探讨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本质,就需要将研究范围由患病的个体扩大到患病的群体,并且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精神疾病联系起来。因此,精神病学的研究自然要应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这就形成了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这一门交叉学科。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端倪可追溯到19世纪初期,当时欧洲一些国家为了估计建造精神病院的数量而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人口学调查。至19世纪末,由于多种契机,如一些欧洲国家为社区精神病患者提供照顾进行立法而需要了解精神病人的数量、病情及其需求,一些精神科医生应用医学遗传学的理论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家谱而需要对社区人群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以及方法学的改进使研究结果更为真实可靠,促使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得以发展。美国的社会精神病学家Dohrenwend等将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本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此期间的研究方法仅是利用病历资料和主要知情人来确诊精神病患者。第二阶段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70年代末,此期间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对社区样本的全部对象直接交谈来确诊病例。第三阶段是从80年代初开始至今,在遗传学、精神药理学、精神生物学,特别是精神病理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下,随着方法学的日趋完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有了飞速的发展。这一阶段对精神疾病的研究,由于改进了抽样方法,发展了有良好效度和信度的精神疾病的筛查工具,使用统一的分类和诊断标准,采用标准化的精神现状检查工具等,因而达到了满意的一致性要求,能够更加客观地提供在一定范围内精神疾病的分布特点,对精神病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推动了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发展。

  我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开始于40年代末,虽然在50至70年代国内一些地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精神疾病普查,如林宗义1953年和1973年应用美国的诊断标准在台湾进行过大规模的人群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但上述一些调查因方法学的局限使所得结果可比性较差,缺乏在国内外的交流。为了与国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接轨,能够更加客观地提供在一定范围内精神疾病的分布特点和发病危险因素,我国于1982年引进了国际先进的调查方法,组织了第一次全国12个地区协作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现况调查,获得了有史以来的大样本人群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因而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水平。1993年在上述12个地区中的7个地区,使用同样的调查方法和程序,进行了第二次现况调查,了解了精神疾病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这些研究为制定我国长期精神卫生规划和进一步探讨精神疾病的病因,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三)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特点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特点,首先是精神病学的特点。本学科的学科基础是精神病学,其任务是采用现代精神病学研究的科学方法探讨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精神疾病的病因、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和预后等规律。因此,本学科应以精神科临床实践为基础,为临床研究和诊治提供有创新性的方法学。同时,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患病个体及患病群体,这就需要突破传统的精神科临床医学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研究的局限,扩大为以人群为基础的社区研究,突出流行病学的宏观研究特点。将流行病学的方法学应用到精神病学的研究,对精神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有效的防治,以及对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本质及规律的认识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四)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首先是描述精神疾病在不同时间、地区、人群中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以及精神状况、社会功能缺陷等情况;通过比较疾病在不同时间、地区和人群的分布,寻找影响分布的原因,探讨疾病的危险因素、流行因素和病因;根据人群研究的结果估计某因素使个体罹患某病的危险性;通过对精神疾病自然史的研究评价涉及精神病的易感因素、保护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预后因素和生活事件等问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研究制订对精神疾病的预防对策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五)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根据当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将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实验法和理论及方法的研究三大类。观察法包括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和分析性研究(analytic study),实验法包括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和社区试验(community trial),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是将流行病学调查所得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阐明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规律。而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还广泛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测量方法研究人群的精神疾病和精神卫生状况,这是本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

  (六)精神疾病流行病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是交叉学科,与多门学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关系。首先,本学科既作为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专科,又作为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临床医学的任务是对患病个体进行诊治,而流行病学不仅要研究患病个体和群体,还要研究未患病的人群及环境因素,分析疾病与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关系,从而制订防治对策并评价其效果。因此,应具备精神疾病的临床知识,并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在诊断疾病、探讨病因时,应用流行病学的知识,结合临床经验,探讨精神疾病的人群现象和病因。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与基础医学有着密切关系。本学科在寻找并证实病因的研究中必然要涉及基础医学中的生物化学、生理学、生物物理学、病理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多门基础学科,各学科相互补充知识、相互提供线索、相互促进发展。

  此外,由于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领域的扩大,在进行调查、分析流行过程和疾病分布规律时,必然要与环境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种学科和技术方法发生联系。众所周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社会因素、人群的心理因素和行为对精神疾病的影响越来越重视,从而促使行为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范畴的学科与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相互渗透,使人类对精神疾病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发展。因此,当前学术界亦采用社会精神病学这一术语。

  二、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在国外的发展

  (一)国外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成果

  在世界范围内,对于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在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精神病学理论的深化和方法学的改善,获得越来越多的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资料。近年来各国应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在各种社区人群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但获得的各类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不尽相同。美国Kessler等人(1994)报告一项社区调查结果,有8098名15-54岁的应答者的分层样本经国际诊断审查组织用一种经过修改的描述方式进行审查,得出一年的非情感性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样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妄想症及不典型性精神病)的患病率估计为5‰。美国Kendler等人(1996)报告以计算机分析定式访谈方式检查的5877名社区人群样本,得到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分裂样精神病的终生患病率为13%,所有非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22%;而以临床医生诊断的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分裂样精神病的终生患病率为02%,所有非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07%。调查还发现临床医生诊断的所有非情感性精神障碍与低收入、失业、单身、离婚、分居和城市居住地显著相关。以此说明对社区人群样本估计精神疾病的终生患病率受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的影响相当大,结论是在流行病学样本中正确检查精神疾病要依靠临床医生的判断。英国Welch等人(1998)对居住在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的9064名16-75岁居民的调查发现,家庭收入低、物质生活标准低和社会阶层低与精神障碍显著相关,而精神障碍患病率的性别差异不能用男女社会角色的差异加以解释。荷兰Bijl等人(1998)报告了7076名18-64岁社区人群精神疾病患病率的前瞻性研究,结果发现412%的65岁以下人群一生经历过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修订版(DSM-Ⅲ-R)诊断标准中情感障碍、焦虑障碍、进食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其它非情感性精神障碍,以及物质滥用障碍等各类精神障碍中的至少一种精神障碍,可见人群中精神障碍是相当普遍的。

  对于各类精神障碍,近年来各国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精神分裂症是研究时间最长久、研究范围最广泛和深入的精神疾病。澳大利亚Jablensky(1997)论述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时指出,该病是一种低发病率但相对高患病率且危害终生的疾病。自从Kraepelin(1896)首先描绘精神分裂症作为一个疾病实体,称为“早发性痴呆”(dementia praecox)之后,自本世纪初开始的流行病学研究在不同人群和地区均获得了对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发病率和终生危害的显著一致的估计值。美国国立精神卫生院流行病学责任区(Epidemiological Catchment Area, ECA)1988年调查资料显示,经培训以统一诊断标准和标准化的精神检查调查获得精神分裂症一个月患病率为6‰,6个月为13‰。长期的研究证实环境和遗传因素对精神分裂症均有病因作用。英国Jones(1998)提出分子遗传学的进展揭示了第6、8、32号染色体上的连锁,提供了在染色体上寻找遗传基因的证据。美国Myles等人(1999)发表了在相对与世隔绝的岛国Palau共和国调查的结果,在13750名15岁以上的成人中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99%,其中男性终生患病率为277%,女性终生患病率为124%。德国Hafner等人对精神科文献进行综述后指出,12-60岁的成人中发展成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是万分之一,其主要发病年龄是20-35岁,且女性晚发精神分裂症的频率和严重性大于男性。Brewin(1997)报告了英国Nottingham地区1978-80年和1992-94年两个队列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由249‰略微提高到287‰。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对全球10个中心的协作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指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都是近似的。总之,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时间和地区分布无明显差异;年龄分布以青壮年首次发病为主,且有性别差异;家庭经济水平和社会阶层与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呈负相关。

  公元前4世纪,希波克拉底(Hippocratic)的著作中出现了“忧郁”(melancholy)一词。历史上对情感性障碍作出过重要贡献的是法国Falreth、德国Kahlbaum(1882)和Kraepelin(1896)。本世纪中叶德国Leonhard(1957)提出双相情感性障碍和单相情感性障碍的学说,并认为遗传是情感性障碍单、双相区别的重要因素。早期情感性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都归在躁抑症中,而未分为单、双相情感性障碍,且无一致的诊断标准,但获得的结果却比较接近。80年代西方各国逐渐采用了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标准化精神检查,以美国为例,美国国立精神卫生院ECA的调查,经培训以统一诊断标准和标准化的精神检查,得到各类情感性障碍的6个月男性患病率为04%-46%,女性患病率为04%-82%。Eaton(1997)报告了美国Baltimore的ECA随访结果,将1981年3481人的队列中1920人于1993年至1996年再次检查,重度抑郁的估计发病率为3‰,30-40岁是发病高峰,50-60岁是发病的第二个高峰。Ohayon(1999)报告了联合王国1994年在一般人群中有代表性的4972人的调查结果,抑郁症的检查时点患病率为5%,女性为59%,明显高于男性的42%。Kitamura(1998)报告了日本重度抑郁的终生患病率为19%,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Cho(1998)报告了韩国3711人的调查结果,男性抑郁症的时点患病率为68%,女性为104%。 Szadoczky(1998)报告了匈牙利18-64岁人群样本的调查结果,重度抑郁的终生患病率为151%,男女比例为1:037,双相情感障碍为51%,男女比例接近。重度抑郁的1年和1月期间患病率分别为71%和26%,躁狂发作的1年和1月期间患病率分别为09%和05%。两者的发病高峰在15-19岁,而重度抑郁的第二个高峰在45-50岁。加拿大Bland(1997)综述了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认为近15年来许多研究者应用标准化方法在不同的国家、文化和种族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重度抑郁的比例有所增加,与双相情感性障碍一样,发病在较年轻的年龄组。世界范围的研究结论一致认为由于认识、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困难,情感性精神障碍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发达国家老龄化的趋势,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及其它老年痴呆患者的绝对人数有所增加,以构成许多发达国家主要的社会问题和保健内容。多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为4-6%,80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高达20%。美国Hendrie(1998)报告北美65岁及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为6-10%,其中AD占三分之二。因此,美国和英国已将AD列为老年疾病重点研究项目,使AD在老年医学和老年精神病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

  除此之外,对于神经症、尤其是其中比例较大的强迫性神经症、惊恐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非重性精神障碍亦有许多研究,但由于方法学的局限,一些流行病学资料缺乏可比性。

  (二)国外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上对于精神疾病的诊断主要是“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tenth version, ICD-10)和美国精神病学会的诊断标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forth version, DSM-Ⅳ)。ICD-10是WHO推荐使用的国际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和分类体系,专家们不遗余力试图其适用于各个国家、各种文化、各类人群。通过近十余年的辛勤努力,很多国家已采用了ICD-10进行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DSM-Ⅳ是美国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和分类体系,除美国、加拿大使用外,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亦普遍采用,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随着国际精神疾病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精神病学家认识到国际通用的诊断和分类系统、标准化精神状况检查工具、以及统一的精神病学词汇的使用,对于促进国际间精神病学研究信息的交流和对精神疾病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是WHO负责ICD-10的专家,还是美国DSM-Ⅳ的编制者,均致力于两种诊断和分类体系的趋同化,并设立了负责跨文化研究的专家组。此外,世界各国的精神病学家进行了许多ICD-10和DSM-Ⅳ之间效度和信度的比较研究,发现两大诊断和分类体系对于多数精神疾病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这些成果为国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目前,精神疾病的诊断和分类体系日趋成熟,但存在的问题是适用于社区人群研究的筛查工具不尽如人意,有待于研究发展可应用于流行病学研究的标准化筛查方法。近年来,WHO不断组织各国精神疾病的多中心协作研究,目的是既可以推广使用标准化的诊断和分类标准,又可以获得世界各国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资料,同时探讨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社会学、人口学、生态学、社会环境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对精神疾病的影响,应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学推动精神病学研究的深化。

  目前,世界各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除大量描述性研究之外,还包括各种精神疾病病因的分析性研究、自然史研究、治疗和康复的干预性研究、以及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特殊方法的研究。社会学、心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精神药理学等相关学科,以及最新统计学及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相结合,促进精神疾病的研究不断发展。

  三、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在中国的发展

  (一)中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和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起步于1958年全国第一次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70年代开始在城乡建立精神病三级防治网。1986年召开的第二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进一步促进了精神卫生和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虽然在50-70年代一些地区进行了精神疾病的大规模普查,但因存在筛查和诊断的方法学问题,所得结果缺乏可比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技的对外交流,我国的精神病学家将国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的先进调查方法介绍到国内。1982年在卫生部领导下,组织了全国第一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12个地区的协作调查。 调查参照ICD和DSM两大诊断和分类标准,制订了统一的抽样方法、调查程序,以及效度和信度均达到要求的精神疾病筛查工具、标准化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现场调查实施阶段,对调查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样本抽取采用了整群、分层、随机三阶段的多级抽样方法。通过较大规模的现况调查,获得了各类精神疾病的时点患病率为1054‰,终生患病率为1269‰;其中精神分裂症时点患病率为475‰,终生患病率为569‰,城市时点患病率为606‰,明显高于农村342‰;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时点患病率为037‰,终生患病率为076‰。此外,调查还发现了一些相关因素,如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与经济水平呈负相关等。本次调查提供了我国精神疾病的一些基础资料,也在全国范围内提供了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学,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水平。

  1993年在上述12个地区中的7个地区,使用同样的调查方法和程序进行了第二次大样本的现况调查,结果显示7个地区1993年各类精神障碍(不包括神经症)的时点患病率为1118‰,终生患病率1347‰,在各种重性精神病的患病率中仍以精神分裂症最高,时点患病率为531‰,终生患病率为655‰;其次是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为270‰;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时点患病率为052‰,终生患病率为083‰;而酒依赖的患病率上升幅度最大,患病率为068‰。此外,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为036‰。我国这两次大样本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7个地区1993年各类精神障碍(除神经症)的终生患病率与1982年终生患病率经标准化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其中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经济水平最低的人群患病率最高。结果提示,精神分裂症是我国防治与科研的重点疾病,精神发育迟滞在目前我国城乡患病率居第二位,亦为防治与康复的重点疾病,而酒依赖、情感性精神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均需加强防治与研究。值得注意的是,两次调查资料中一些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如情感性精神障碍、人格障碍等,这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其原因可能与这些精神疾病的认识程度和诊断分类标准、以及文化差异有关。

  此外,我国还开展了一些精神疾病的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如台湾林宗义1953年和1973年进行的大规模的人群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与社会经济和教育程度呈负相关关系(1)。1988年全国8省市0-14岁儿童智力低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患病率为120‰,城市为070‰,农村为141‰,男童患病率为124‰,女童患病率为116‰,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同时,还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儿童多动症和儿童行为问题的各种危险因素。我国近10年来引进国外的检查方法调查了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发病率,并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级亲属痴呆家族史和严重精神疾病家族史是该痴呆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遗传学说寻找到证据。此外,实验性流行病学研究成功的实例是食盐加碘对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精神发育迟滞的干预性研究,调查表明,在缺碘地区普遍和长年服用碘盐能使地方性克订病所致的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明显减少。总之,我国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随着相关学科的进步而快速发展。

  (二)中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

  中国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与国际上该学科的进展面临同样的挑战,即将精神病学与流行病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精神疾病的研究要从患者个体的诊治,扩大到对精神障碍及与精神健康有关的状态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原因和分布规律的研究,探讨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治、预防及预后等临床规律,就必须对群体特性进行研究,这必然需要引入现代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方法学,采用正规的设计、测量和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但是,将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应用到精神疾病的研究,常由于精神疾病病因的多重性、症状的不确定性、诊断的多轴性和治疗的复杂性而受到限制。流行病学研究要求调查资料有代表性、随机性和可比性,而在精神病患者中有时由于研究对象不合作而难以实现这些原则。此外,许多精神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方法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发展而来的,将其引入我国无疑会发生文化差异的冲突,亦存在不同种族生物学的影响。为保证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需要应用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使国际精神疾病研究的方法学中国化,以利于我国精神疾病的临床和社区研究。因此,我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要为之奋斗的目标是与国际先进的研究方法接轨,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

  四、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展望

  WHO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这包括躯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世界各国的医学专家、科研人员和政府机构对精神疾病的防治予以了高度重视,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力量来加强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的研究,提高防治和康复的水平。根据世界精神病学协会主席Sartorius 1997年在北京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地区会议上的报告,发展中国家精神卫生工作的优先领域是促进精神健康,预防和治疗精神及神经障碍,精神疾病和精神残疾的康复,促进心理社会发育。这一发展趋势明确表明了精神疾病的研究对象必然要从临床的个体扩大到社区的群体,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探讨病因和发病规律,从而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健康促进的对策和措施,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学评价其效果。医学和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相结合是当代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精神病学专家普遍认为,20世纪末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给个人健康和家庭生活危害最深的精神障碍是痴呆、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对于这三种重要的精神疾病,需要在精神医学和基础医学的基础上,将经典的流行病学观察法中描述性和分析性研究方法,以及实验法和理论及方法学研究,应用到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病因和危险因素、以及治疗和预防的各个领域的研究中,加强国际信息的交流和研究的协作,推动精神卫生事业的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社会精神病学的理论和实践。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此类遗传病目前己发现1827种,例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秃顶、多指(多趾)、多发性家族性结肠息肉症、软骨发育不全症等等。其特点是:受显性基因控制、容易发病,但由于致病基因少见(一般频率为01—1%),患者多为杂合体。这种病如被父母的任何一方患上,则子女均有可能发病,与性别无关。在系谱中,往往世代相传,连续几代发病,直到这个显性基因无继承者时才在家族中消失。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种病已发现1298种,一些代谢性疾病多属此类,如白化症、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类脂质沉积症、婴儿黑蒙性白痴、高度近视等。其特点是:受隐性基因控制,不易发病,常呈隐而不显的基因携带者。在系谱中,这种病一般不连续发病,是散发性的,多为隔代遗传。

3.性连锁遗传病:一些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过程中同性别决定相联系,这种遗传病叫做性连锁遗传病或伴性遗传病。根据致病基因特点及所在染色体的不同,又可将它分为三种:①Y染色体连锁遗传病,如外耳边多毛症等,属全男性遗传;②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病。这类遗传病只发现10多种,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其特点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在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1/2的发病几率,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发病,儿子都正常。③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此病已发现250多种,如血友病,色盲等。其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性的致病基因只能从母亲传来,并且只能通过女儿传给外孙,不存在男性到男性的传递。

遗传病的防治

过去认为遗传病是“不治之症”。由于医学遗传学的迅速发展,不仅揭示了许多遗传疾病的发病机理,而且对遗传病的防治也拟定了许多有效措施使遗传病逐步变为“可治之症”。在防治遗传病方面,目前提出了三个工程:环境工程、基因工程和优生工程。环境工程和基因工程对遗传病的治疗将起重大作用。优生工程对遗传病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遗传病的治疗

1.环境工程疗法

环境工程也叫优境学,就是采取一种措施,改善或改变致病的环境条件,医治遗传性疾病。例如,对苯丙酮尿病,只要在出生后几周内采取限食疗法,把供给病人的苯丙氨酸量减少到正常人的1/3,就可使血浆中的苯丙氨酸水平近于正常值。而对先天性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可注射免疫球蛋白制剂。此外,对于引起组织过度增生者,可进行手术切除以防止恶性病变。

2.基因工程疗法

基因工程疗法是企图改变基因或其产物,根治遗传性疾病。它包括酶的取代(如人造细胞)、诱导和抑制以及基因的转化等,其最初设想(Tatum,1964)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控制突变过程;二是基因或类似物质的人工合成;三是将合成的基因完善地导入体内生活系统。近年提倡的基因疗法,也就是利用外源的DNA或基因来改变人体细胞的遗传性或矫正人体的一些遗传缺陷。最近的研究,已从人工提取基因开始了“人工合成基因”、“人工拟病毒体”或“人工转导病毒”的研究工作。但这些研究与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还有待深入研究。

(二)遗传病的预防

目前,由于对遗传病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因而如何避免遗传病婴儿的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认为,预防遗传病的方法有四种:(1)携带者的检出;(2)避免近亲婚配;(3)节制生育;(4)遗传病产前诊断。

1:肌肉萎缩。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在发生的时候,患者朋友往往会出现骨盆部位或者是肩胛部位肌肉萎缩的现象,有的患者朋友还可能会出现腰椎前凸,行走困难、步履蹒跚的现象,下肢常常出现乏力,上下楼都比较困难,出现翼状肩等一些比较典型的症状。

  2:肌肉痉挛。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往往会呈现出隐匿性的特点,发病初期两侧往往会出现不对称的现象,病情发展速度比较缓慢,通常从下肢无力开始,以后逐渐发展到患者的上肢,一般情况下不容易被发现,而一旦在检查中被发现的时候,病情往往都已经发展到晚期,患者朋友就会出现肌肉痉挛,行动不便的现象,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一般在各个年龄段都可以发生,尤其以10~20岁之间的朋友最为多见,在临床上,肌无力及肌萎缩首先会出现在骨盆部位或者是肩胛部位的部分肌肉, 肌营养不良作为一种遗传性疾病,在中医上又被称为痿症,中医认为这一疾病的发生与肾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作业内容

(一) 名词解释

1代币制

2移情

3心理健康教育

4系统脱敏法

5游戏辅导

6同理心

7消退

8酸葡萄心理

9游戏辅导 10ABC理论 11注意缺陷障碍

(二)简答题

12心理辅导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体现在哪些方面

13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14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5心理游戏的本质特点。

16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取决于哪些条件

17你对心理辅导的目标是怎样理解的。

18为什么说绘画能够呈现出作画者的内心世界

19心理剧辅导的主要技术有哪些

20音乐辅导的原理是什么

(三)论述题

21以自己身边的实例说明非理性情绪的特征。

22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形式有哪些

23谈谈你对心理辅导的认识。

24 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25如果你是某小学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你将采用那些活动形式来进行心理辅导活动

26心理辅导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心理保健

27心理辅导中的言语及非言语技巧有哪些

28如果心理辅导者和班主任在对一犯错误学生的处理上发生了冲突,你作为辅导者会怎么做反过来你作为班主任将怎么办

29运用心理治疗理论来指导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30画一张自己家庭的家谱图,

《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是一本由[美]卡洛斯·卡斯塔尼达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40,文章吧我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读后感(一):走在前往伊斯特兰的路上

我将离去,但鸟儿会留下,唱着歌儿。 而我的花园会留下,有它青葱的树木相伴,水井相随。 午后,天空将是蔚蓝宁静。 钟楼上的钟会响起, 如同它们敲响在这个午后, 曾经爱过我的人会逝去, 城镇会年年更新, 但我的心灵将患思乡症,永远地流浪, 在我那盛开的花园中,同一处深奥的角落。 ——望·雷蒙·吉梅奈斯 《最终的旅程》

无意间接触到这本书,让我极为感兴趣。作者卡洛斯·卡斯塔尼达在《巫士唐望的教诲》中曾讲述了他跟随印第安老人唐望学习巫术的过程。他在书中详细地指明,培药特、魔鬼草等能够致幻的植物是如何打开了他的“知觉之门”,让他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这本《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巫士唐望的世界》则记录了卡斯塔尼达在《巫士唐望的教诲》出版之后重返墨西哥,继续在唐望的指导下学习印第安巫术的经历。作者先是寻求解释的言语性防卫,然后卸下防卫,反求诸己,最后一切神秘都还原为日常生活中单纯的行为。 书中带给读者一种新的思考模式,以及与当代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亦可称之为是一种高度觉知的生活方式,它要求人们放下对自我的沉迷与执着,淡定从容,无所畏惧,强调人应当去过一种深思熟虑的、真实的、坚强的生活。

二、抹去个人历史。 唐望告诉作者:“最好抹掉一切个人历史,免得我们受别人思想的牵绊。你要一点点地在自己周围创造一层云雾;必须把周围一切抹掉,直到没有一样事情是理所当然的,是确定的或真实的。你现在的问题是你太真实——你的努力太真实,你的情绪太真实。不要把事情看得太理所当然。你必须开始抹掉自己。” 这一观点乍一听匪夷所思,仔细一想,却很有道理。只有在别人知道时,它才会成为个人历史。如果一个人没有个人历史,不论他说什么,都不会被当成谎言,而我们的麻烦是我们一定得向每个人说明每一件事,同时又希望保持行为的新鲜感。可是在说明所做的一切之后,我们没法再兴奋,为了能好好活下去,我们只好撒谎。这不就是我们的现状吗?带着各种面具生活,让我们有如背上了沉重的壳的蜗牛,越来越累!我们必须告诉父母、亲戚、朋友自己所做的一切,用这样的方法更新我们的个人历史。相反,如果没有个人历史,就不需要解释;没有人会对我们的行为感到愤怒或失望,尤其重要的是,没有人会用思想把我们束缚住。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精神自由!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他抛家弃舍,抛弃一切,去到一个遥远的岛上,追求他的画画的梦想,最终画出了伟大作品。(主人公以高更为原型)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抹掉自己的历史? 三、丢弃“自我重要”感 其实近年来我们已经有所察觉,所以我们常说,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少了你,地球照样转! 唐望提出:自我重要更是另一件必须丢弃的东西,就像个人历史。 我们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因为我是如此重要,使我觉得可以理直气壮地对每件事恼火,事情只要不如意,就可以掉头就走。因为我是如此重要,所以我们任性,我们随意发脾气,随意伤害身边爱我们的人。 “只要你还是感觉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物,就不能真正欣赏周围的世界,就好像一匹戴着眼罩的马只能看到一个远离一切实物的自己。”这种重要感会蒙蔽我们的眼睛,蒙蔽我们的心。所以我们应该常怀敬畏之心! 四、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任。 唐望告诉我们,死亡是我们永恒的伴侣,它永远在我们左边,一臂之遥。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无需回避。保持这份清醒,会更加专注于行动。当一个人决定去做某件事时,就必须贯彻始终,全力以赴。但是他也必须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任,不论做什么,首先他必须知道为什么做这件事,然后必须勇往直前,不加怀疑,也不反悔。 懂得了“使自己不被得到”的哲学,也就平衡了生而为人的孤独,更无须沉溺于过往的悲痛。人生是一个过程,也许结果并无意义,但仍然需要你不莽撞、不畏缩,认识到它的美妙与乐趣,并努力完善它。如果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一定会做到活在当下,“尽人事,听天命”! 五、秘诀不在你做了什么,而在你不做什么。 是啊,我们总是不停地问自己,问他人,我们做了什么!做什么并不困难,难的是“不做”啊!就拿教育孩子来说,我们总是想把最好的给他们,总是不知不觉中做了太多,可是,之后,我们却总是埋怨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却不知,归根究底,是我们做得太多!

我们的生活中冲满着混乱、否定、沉溺和执着,这是我们痛苦和烦恼的来源。唐望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如何理清混乱,获得力量,创造全新的生活。他告诫我们,要像战士那样去生活,不畏学习的艰苦,努力成为一个不莽撞、不畏缩,尽自己全力去解开个人力量的奥秘的人。 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象征着一种未完成,也永远不会完成的学习过程,而这种学习其实是一种身心重建的过程,需要身体力行的尝试。我们都行走在前往伊斯特兰的路上。

《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读后感(二):《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试读

唐望坐在门旁的地上,背靠着墙。他把一个装牛奶的木箱翻过来,请我坐下,不要拘束。我带一条烟给他。他说他不抽烟,但愿意接受礼物。我们谈到寒冷的沙漠夜晚以及其他日常话题。

我问他我的到访是否会干扰到他的惯有生活规律。他有些皱眉地看着我说,他没有这样的生活规律,如果我愿意,我可以整个下午待在那里。

我准备了一些家谱与亲属图表,希望他帮助我填出来。我也从人类学文献上搜集了一系列据说是属于这一地区印第安人的文化属性,想和他一起看,把他熟习的项目勾下来。

我从亲属图表开始。

“你如何称呼你的父亲?”我问。

“我叫他爸。”他板着脸孔说。

我有些不快,但是仍旧继续下去,假设他没有听懂。

我把图表拿给他看,向他说明有一个空格是给父亲的,另一个空格给母亲的。我还用英文与西班牙文对父母亲的不同称呼做例子说明。

我想也许应该先提母亲。

“你母亲叫什么?”我问。

“我叫他妈。”他用无知的语调回答。

“我的意思是你还用什么字眼喊你的父亲、母亲?你怎么喊他们的?”我说,努力保持礼貌与耐心。

他抓抓他的头,杲呆地望着我。

“老天!”他说:“给你难倒了,让我想想。”

迟疑了几分钟之后,他似乎记起了什么,我也赶紧拿笔准备写。

“嗯!”他说,似乎在严肃地思考:“还用什么其他的字喊他们?我喊他们‘嘿,嘿,爸!’‘嘿,嘿,妈!”’

我忍不住笑起来。他的表情实在很滑稽。我不知他是~个扯我后腿的老人,还是一个道地的笨蛋。我尽量忍耐,向他解释说这是很严肃的问题,完成这些图表对我的工作是很重要的。我努力让他了解家谱与个人历史的观念。

“你父母亲叫什么名字?”我问。

他用清澈、温和的眼光看着我。

“不要把你的时间浪费在那些无聊的事上。”他轻柔地说,但带着意想不到的力量。我不知道说什么好,那些话仿佛出自另一人的口中。一会儿之前,他还是个搔着头的傻印第安人,一瞬之间,他扭转了我们两人的角色。我成了愚蠢的一个。而他以一种无法形容的眼光盯着我,那不是傲慢、违抗、仇恨或轻蔑。他的眼神祥和、清澈又锐利。

“我没有任何个人历史,”他沉默了很久,然后说,“有一天我发现我不再需要个人历史,就把它抛掉了,就像抛掉饮酒的习惯一样。”

我不太了解他的意思。我突然感到很不舒服,觉得受到威胁。我提醒他,他曾经向我保证过,可以问他任何问题。他再次对我表示,他真的一点也不介意。

“我不再有任何个人历史,”他刺探地看着我说,“有一天我觉得可以不需要它,就把它丢掉了。”

我瞪着他,想发现他话中所隐藏的意义。

“一个人怎么能把他个人的历史丢掉?”我争辩说。

“首先必须有这种欲望,”他说,“然后再一点一点把它抹掉,和谐地进行。”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欲望呢?”我大叫。

我对我个人的历史有着强烈的依赖。我家世渊源深厚。我坚信,没有这些个人历史,我的生命就没有脉络可寻,没有目标。

“也许你该告诉我,抛弃个人历史是什么意思?”我说。

“把它丢掉,那就是我的意思。”他直截了当地说。

我强调说一点也不了解他的想法。

“拿你作为例子,”我说,“你是一个亚基族人。你没有办法改变这一事实。”

“我是吗?”他微笑着问,:“你怎么知道?”

“不错!”我说:“目前我无法确切知道,但是你自己知道,这就算数,那就使得它成为个人历史。”

我觉得我十分有理。

“我知道我是否是亚基人,这个事实并不足以构成个人历史,”他回答说,“只有在别人知道时,它才会成为个人历史。我可以向你保证,永远也不会有人确知这件事。”

我笨拙地把他的话记下来后,停下来看着他。我实在猜不透他。我回想过去对他的种种印象:第一次见面时他看我的那种神秘的、前所未见的眼神;他宣称从四周一切获得同意时所显现的魅力;他恼人的幽默与警觉;在我问到他父母时他那副不折不扣的蠢样;还有,他的那几句充满力量的话,使我完全不知所措。

“你不知道我是怎样的人,对不对?”他说,似乎看到我脑中所想的。“你永远也不会知道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人,因为我没有个人历史。”

他问我有没有父亲,我说有。他要我回忆父亲对我的看法。

“你的父亲知道你的一切,”他说,“因此他对你了如指掌。他知道你是谁、知道你做的事情,世上没有任何力量能改变他对你的看法。”

唐望说第一个认识我的人都对我有一个看法,而我也不断以自己所做的一切支持他们的看法。“你看不出来吗?”他戏剧性地问:“你必须告诉父母、亲戚、朋友自己所做的一切,用这样的方法来更新你的个人历史。相反,如果没有个人历史,就不需要解释;没有人会对你的行为感到愤怒或失望。尤其重要的是,没有人会用思想把你束缚住。”

《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读后感(三):一段不会完成的学习之旅

“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象征一种未完成,也永远不会完成的学习过程,而这种学习其实是一种身心重建的过程,需要身体力行的尝试” 书中第二部分引文的这一段话,在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再好不过的来囊括整本书的内容了!

看到这本书的封面的时候想到另一本《屠夫十字镇》的封面,用的色调和风格相似极了!书名《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单单看书名,很容易误以为是一本旅行游记,但看完这本书会有很不一样的感觉,没有一段旅程这样出人意料之外,在远离大都市的沙漠小镇去像当地的老印第安巫师去学习,尝试,了解这个世界!

好多次都如阅读这本书这样,完全没听说过的书和作者,曾经那么有名气,实在是自己孤落寡闻,居然不知道卡洛斯曾经出版的唐望系列书在美国曾经产生很大影响,作者本人因此还上过时代周刊的封面。自1972年以来译成过二十多种文字,近五十年都很畅销!

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些时候会有些开脑洞,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和所有学习的经验,都是唐望学来探索认识这个世界。作者和唐望所经历的告诉我,这个世界远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看待探索世界的方式和角度不止一种。虽然目前我还是相信我所学习和认知的一切知识。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发生的很多奇妙的事情,用已知的知识完全不能解释。所以对唐望和他的巫士世界,虽然有怀疑但是还是比较敬重的,类同于我对宗教的太多!(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书中描述的实在有点玄,比如停顿世界,捕捉力量。没有真实的尝试体验。实在觉得匪夷所思!)

书中提到的“停顿世界”和成为战士扑捉力量,给我很大的震动,在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是多想真的去像作者一样去尝试一番。真实的世界,确实有很多超乎我们理解范畴的事实!我想书中描述的“停顿时间”和捕捉力量就是其中一种。这两种都有点玄妙,书中虽然非常多的篇幅去描述,看完之后仍然云里雾里的感觉,似乎只可体验不可言传!整本书跨越的时间线很长,从第一部分主要1961年开始认识巫士唐望,到第二部分1971年跨过了十年左右的时间线。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描述了,古老的印第安巫士体验生命,看待世界的方式!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不止一次的想,可能我们很多时间,要真的打破所有的经验和认知,去重新看待这个世界。而这本书便是另一类认知世界的方式!书中的内容很不可思议,但是又非常有意义!他的意义可能不在内容本身,而是那种感受这个世界的视角!

作者说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是一段未完成,永远不会完成的旅程。我们个人的生命,和整个人类在这个世界的旅程何尝有不是如此!

《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读后感(四):从用药草轰炸你到真正的灵修

(1593字)巫士唐望系列作品其实已出版了多本,如《巫士唐望的教诲》《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巫士唐望的世界》《解离的真实:继续与唐望对话》等。《巫士唐望的教诲》讲述了作者在1960到1965年间师从印第安亚基族巫士唐望·马图斯学习巫术的过程。《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巫士唐望的世界》《解离的真实:继续与唐望对话》则是第二次重返墨西哥,继续在唐望指导下这习巫术的经历。

巫术是带着超自然神秘力量的方术,中国古代出现的巫蛊之祸,造成的血腥冤案等,让人谈巫色变。中国古代有名的巫术:诅咒、毒蛊、偶人替身术、叫魂等。西方的巫术同样也是古代信仰的副产品,女巫、魔法、梅林、圣女贞德、炼金术、占星术、幻术、祭司、法师或预言者等。有一本《巫术的世界》从人文科普的角度介绍了巫术的起源发展及历史上的曾出现过的各种巫术。

《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巫士唐望的世界》作者卡洛斯·卡斯塔尼达是美国的人类学家,1960年,他在沙漠地区进行课题研究时遇到了印第安巫士唐望,于是跟随这位巫士长达10年的心灵秘境之旅。读这本书最初是因为对巫士世界的好奇,但后面慢慢觉察到作者想表达的其实是对现代文明推崇的理性思维的反思以及对内在知觉思维的探索。类似身心灵的图书,可是角度奇异,巫术的“猎人与战士”的生存状态的描述,除了药草之外,静心澄虑的注意力训练,巫术开启知觉的本意等,这些看起来是干货,可以一偿好奇。

在作者眼里,唐望巫术的观念本质是:巫术不是怪力乱神的追坟,而是个人心理的健全与意识的完整发挥。唐望系列三部曲,其实也是沿着普通人的思维习惯,一步步深入,一步步进入探索“人类心灵在接触神秘未知时的心灵境界”的问题,即“先是寻求解释的言语性防卫,然后卸下防卫,反求诸已,最后一切神秘都还原为日常生活里的单纯行为”。

唐望的这种巫术其实也有点像自然疗法,置身于大自然,全身心地放松,并与大自然慢慢建立联结,从而让自然唤醒人的自然性,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生命之美,让自然治愈我们。比如约瑟夫·克奈尔的《共享自然》一书中回归自然的自然疗法。唐望巫术其实不说那些药草,单从“静心澄虑”上看,其实也是亲近自然的,只是唐望巫术更有系统,更成体系。而这种不只是亲近自然的本能的体系化建立,也成就了唐望巫术的神秘和魅力。——这是现代文明体系无法理解和想象的另一支意念世界。“宇宙的奥秘神奇是远超过狭隘的人性所能理解的”,“因此唐望总是让门徒置身于陌生的大自之中,彻底剥离了门徒与人为世界的关系,知觉才能真正扩展到周围的世界上。”

在现代文明体系的侵蚀下,人与自然的沟通联结远没有古人那么频繁与深入,也早已失去古人那样对自然的绝对信仰力,所以,像唐望巫术这样带点超自然力的知觉能力,其实亿万人里无一,非常非常稀少。但是唐望巫术仍能引发我们对现代理性思维的反思,曾经被我们忽略的“飘渺的”知觉能力其实也异常强大。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科学与玄学的论战永远不会休止。就像与科学并存的儒释道,他们也都是各自自成体系的观念系统,唐望巫术也是如此。我们也不必一定要站在科学或者玄学的岸上,在人类的认知里永远存在一些不可知的、不可思议的,科学不能解释,不能涉及的事物,这些玄学的成份也永远是我们想搞清楚,又一时无能为力。 在灵修方面,现在的我们,也许终其一生也达不到唐望的高度,但也不必陷入巫术神秘的敬畏或崇拜之中,但可以借这样的观念,有意识训练提高自我的知觉能力。

在《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巫士唐望的世界》序言中,陈芊羽说,“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象征着一种未完成,也永远不会完成的学习过程,而这种学习其实是一种身心重建的过程,需要身体力行的尝试。“在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旅程中,巫士唐望为我们作出先行者的表率,让人“真正置于精神的荒野,摆脱文化豢养的束缚,甚至‘抹去个人历史’获得觉知上的自由”,重拾自然的馈赠,重拾生命的信心与体味更丰富的生命体验。——这种生命哲学值得追寻。

《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读后感(五):充满力量而不迷失

人生是一个过程,任何结果都没有意义,但方向仍无比重要,它要使得我们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心中充满力量而不迷失。

《前往依斯特兰的旅程》叙述了西方理性传统下“传奇”的诞生。它让读者了解,我们也许过于偏执于感官信息的可靠性——这同样是一种迷信。

他人的期望使我们软弱。我们总是努力地抬高他人对自己的期望,这使我们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必要的资源以完成自己的目标。但是当他人的期望一旦建立,我们便陷入到满足他人期望的漩涡之中,不断地作出努力以证明自己,最终我们只记得他人的目光而忘却了自己的初衷。如此,他人的期望成为了自我的牢笼,真正的自己躲在内心的小角落里哆哆嗦嗦不敢发声。看看身边,每个人都在说话,但真正在表达自己的又有几个,我们都只是在试图于人群中证明自己而已。同样,真正用生命去表达自己的人又有几个?当他人的期望成为衡量人生意义的坐标,我们已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自由,我们所追求的不再是自己的人生。

对未知的恐惧使我们软弱。我们做不成许多事,不过是因为我们没有勇气去做而已。世间伟大之人,不过是他们敢于突破对于未来和不确定性的恐惧而已。他们深知于人生而言只有自己的内心是真实的,是故敢于忠实于自己。他们是自己的主人,他们坚强故拥有力量。

这些使我们软弱的东西,是我们人生中的迷雾,当我们敢于伸张自己的生命,寻找到并忠实于自己内心的方向,这些迷雾便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盟友,既使我们在旅程中获得捉迷藏般的乐趣,也使我们能够变得“狡猾”,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坚定并顺利地走下去。

在被问及如何扔掉过往时,唐望回答到:

首先这个人要有扔掉它的欲望,然后一点一点地、慢慢地将它切碎。(One must first have the desire to drop it And then one must proceed harmoniously to chop it off, little by little)

当下一次我们努力地想要在他人面前证明自己、恐惧或产生某种渴望时,我们应保持警觉:它于我们的人生而言是否是必要的、它是否伴随我们的软弱而起、它是否是真实的自我的一部分,我是否应停下来、先将它扔掉再前进?

本书教导我们如何去过一种有趣而富于创造力的自发性生活,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如何与我们周遭的世界,包括人类、动植物,或无生命事物建立关系与沟通。--学习失去自我重要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提醒自己必死。

三、家庭系统运行规律特点

1家庭是一个自然社会系统。家庭成员靠情感依附连结,靠忠诚信任维持。家庭是每个人的根。

2家庭系统的十大特点。整体性,矛盾性,平衡性,阶层性,规则性,开放性,因果循环性,互惠性,反应的主观构建性,界限性。界限模糊僵化易导致家庭问题。

3和谐家庭关系不是没有矛盾冲突,而是能及时沟通化解。爱的序位正确,边界清晰有弹性,规则清楚不僵化,彼此接纳差异,诚实信任开放,互相支持鼓励发展。

不良的家庭结构:序位颠倒,关系疏离或缠结,边界模糊或僵化,个体创伤影响等。

4家庭系统的发展和适应。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的四种压力。

四、家庭治疗的产生与发展

120世纪40年代开始萌芽发展,21世纪开始广泛应用。

2家庭治疗的三个发现:心理问题症状常常与家庭冲突有关;人的问题可以相互影响,家庭问题往往在最弱的人身上表达出来;应以家庭为治疗对象,利用病人症状、扰动家庭固有结构和互动模式,帮助建立有效互动模式,降低内部张力,促进家庭功能。

五、系统家庭治疗的基本思路

1理论基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建构主义。

2系统式思维:从系统角度解释个人症状,以系统改变促使个人的改变。

3对问题的理解:一是家庭系统中存在着个性化和亲密两种力量需要平衡,过多亲密会制造融合并阻挡分化,过多个性化会导致一个疏远的家庭。二是自我分化良好的标志是具有区分感受和想法的能力,即能有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又能与别人保持情感上的连接;自我分化不良的人,不能区分感受和想法,并且很难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三是有症状问题的人往往是自我分化最差的家庭成员,因其分化差最不能拒绝与其它成员融合、最不能把自己想法感受与其它成员相分离,这个人因吸收了整个家庭的焦虑和担忧而疲惫不堪。四是家庭中两人关系本质上是不稳定的一般会在亲密和疏离中波动,三角化是系统的基本单元,当人痛苦或情绪时会寻求第三人进行三角化,分化不良的人最有可能三角化他人或被他人三角化。五是个体问题症状的根源,与家庭信念传递、个体潜意识中处理内在冲突方式有关联。六是问题症状的维持,问题是被观察和评价建构的,虽努力解决,受限于观念行为,无效后确信不可解决。

4对问题解决的态度。一是健康人不是没问题而是能够正确处理问题。二是每个问题都有很多可能的解决办法,只是仅看到一小部分。三是受影响的人正是解决问题的资源,被观察到的问题从另一角度看可能是解决另一问题的办法。四是希望是改变的重要成分,欣赏并接纳过去可以增加支配现在的能力。五是当人们不再纠缠于行为观念的是非对错,而是透过行为情绪发现其背后的内心渴望期待等需求时,改变已经开始。

5系统家庭治疗的目标。影响行动,影响心灵。增加家庭弹性,发现激活家庭资源。

六、系统家庭治疗基本原则

1保持好奇心。

2问题导向。

3合约中的目标导向。

4中立。

5资源取向。

6情境性和循环。

7向来访者学习。

8提问优于最好的建议。

9尽量和整个家庭交谈而不是个人。

七、系统家庭治疗的主要技术方法

1绘制利用家谱图。

2系统式提问。

3扰动与重构。

4情境化。

5隐喻。

6调用资源和解决取向。

7改释与阳性赋义。

8对情欲的关注。

9发展其它解决办法。

10家庭作业。

八、系统家庭治疗阶段步骤

九、系统家庭治疗总体策略

1让系统成员产生系统意识。

2重建家庭成员报偿代价系统。

3思想方法从非此即彼转为即又逻辑。

4平衡家庭与个体。

5兼顾和谐和扰动。

十、系统家庭治疗师的作用

治疗师是一位扰动者,资源挖掘调动者,瓦解维护家庭假设的常规,推进家庭系统转化。扰动影响范围包括个体内在心理系统、个体在情境中与他人沟通风格、家庭互动模式和家庭系统规则。慎用手中权力,相信病人有得病产生症状的能力,也有恢复健康的能力。治疗师只是为病人新生能力提供基本支持而已。(温开水)

一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诸侯国郑候萨,属于避难减笔改姓为氏。  相传,夏王朝时期郑候姓萨,从小就有忧国忧民的远大抱负,做了郑侯以后,勤政亲民,做了很多好事,很得百姓爱戴。 有一次,郑侯萨随夏王启外出打猎,启因为追逐一只受伤的天鸡而踩坏了很多农民的庄稼,为此,郑侯萨就与夏王启争执了起来,从此,就和夏王启接下了怨恨。 在后来的治理国家大事的过程中,郑侯萨常受到夏王启的阻挠而不被重用,于是郑侯萨心怀不满,纠集了一班臣子密谋造反,谁知谋反之事还没有开始,消息就已经走漏了。但在夏王启责问此事的时候,郑侯萨他们抵死都没有承认。 鉴于这班臣子对国家的贡献以及当时的情况,夏王启没有杀掉他们,只是对刑司大夫说:“去顶割耳!” 在夏王朝,去顶、割耳是一种非常羞辱人的刑法,“去顶”就是削去犯人的头发,“割耳”就是割掉犯人的耳朵,使犯人受刑后再也难以见人。 刑司的大夫原来是郑侯萨一手提拔的,于是,他很圆滑地处理好了这

冠心病能治好吗

今天我要跟大家谈一个老话题-冠心病,在之前的科普文章中我已经多次和大家谈过有关冠心病的相关知识,之所以反复谈冠心病这个话题是因为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