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族中的“五服”指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农村家族中的“五服”指什么?,第1张

大家好!我是一株吊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在我们这儿的农村,有“亲不过五服,出了五服就不亲”的说法。这点,从操办婚丧嫁娶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来。一个是办丧事,五服以内的人是不需要通知的,都是主动在当天就上门帮忙操办。如果丧家大操大办,五服以外的人,其实也就是老少爷们了,都是在出殡那天来吊唁一下,我们这叫烧纸,吃顿饭就回去了;第二个是娶媳妇嫁闺女。娶媳妇的人家,会在头一天给五服以内的人家贴喜对子、给已经出嫁的侄女辈、姑姑、姨等撒喜帖。五服以外的人家则不贴喜对子、撒喜帖。贴了喜对子的人家,无论男女(有个奇怪的风俗,就是如果五服以内的人家男人死了,女人家是不许到娶媳妇人家去的。这个风俗不在今天讨论的范围之内,以后有机会再谈)都会提前一天去帮忙,吃个歪桌,也就是便摊,相对于办正事当天的喜桌简单一些。然后第二天一早再来帮助办事。没给贴喜对子的人家,就按老少爷们对待,办事当天来上个账吃上一顿;嫁闺女又略有不同,不贴喜对子,但一般会提前一个月或半个月通知。第三个是就是办其他喜事,如上梁、满月酒、孩子当兵、剃满发等喜事,不撒喜帖、不贴喜对子,都是口头通知,可以来也可以不来。

那,说到现在,啥叫五服呢?我们这的算法是这样的。就是从自己的祖父的父亲开始算起,我们叫老太爷。到自己是第四辈,自己的孩子是第五辈。孩子的孩子是第六辈,就出了五服了。所以,我们这五服,是按照辈来算的,从老太爷开始算起,一直到第五辈,就是五服。有人说,五服是古礼,是什么五种服装之类的。我觉得吧,我们这的算法还是比较科学、简便的,说出来大家一听就能懂。

谢谢大家!

在农村我们往往能听到“五服”的说法,比如说某人是出五服的亲戚。那么“五服”到底指什么呢?

其实“五服”是一个非常古老、非常传统的说法,至少已经流行了两、三千年了。只是城市 社会 更加现代化,远房亲戚们较少走动,所以很少会出现这种说法。而农村还是传统 社会 ,很多同姓同族住在一起,所以还会使用“五服”的说法。

五服的本意是五种丧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中国的丧服全用麻布制成,所以有“披麻戴孝”的说法,而麻布的粗细、生熟以及缝制方法的不同,把丧服分为了五种,代表着不同的亲戚关系。下面居士我一一为你解说:

斩衰:衰读作cuī,意思是粗麻布制成的丧服。斩衰是最粗糙的丧服,也是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做,布料断处外露不缉边。所以这种丧服叫做“斩衰”,意思是用刀斩断麻布制成的丧服,表示自己因为过分悲痛,无心追求丧服的整齐与舒适。古代,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承重孙(长房长孙)为祖父,妻妾为夫,以及明、清事情,子及未嫁女为母,承重孙为祖母,儿媳妇为婆婆,均服斩衰。

齐衰:齐读作zī。齐衰也是用粗生麻布制成,但是布料断边缝缉整齐,故而得名。齐衰没有斩衰那么重,所以服丧者可以稍微注意一下丧服的整齐。在清代,夫为妻,男子为庶母、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及在室姊妹,已嫁女为父母,孙男女为祖父母,重孙男女为曾祖父母,玄孙男女为高祖父母,均服齐衰,只是服丧的时间长短有所差别。

大功是次于齐衰的丧服,用粗熟麻布制成,比齐衰的粗生麻布更为舒适。这象征着服丧者没有那么悲痛,所以可以注意一下丧服的舒适度了。在清代,为堂兄弟、未嫁堂姊妹、已嫁姑及姊妹,以及已嫁女为伯叔父、兄弟,服大功。

小功次于大功,是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清代,为伯叔祖父母、常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及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再从兄弟、未嫁再从姊妹,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小功。

缌麻是最轻的丧服,缌指的就是细麻布,所以这也是最为舒适的丧服。清代,男子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服缌麻。

所以,五服指的是五种丧服,又可以引申为这五种丧服所对应的亲戚关系。如果出了五服,那么亲戚关系就非常微乎其微了,也不需要为对方服丧了。隋代李密《陈情表》中有“外物期功强近之亲”一句,其中“期”指服丧一年,而“功”指的就是大功小功。李密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已经没有五服之内的亲戚了。

对于农村人所说的五服这个问题,身为农村人,从小就常听人说什么出五服不出五服之类的问题,还有就是在农村讲究年轻人不出五服不能结婚之类的话题,这些都只是听说而已,根本不懂的什么是五服。也从未问起过父母。

后来,生活中的事情经历的多了,自然也就明白了什么叫五服,五服也就是指直系亲属的五代人,比如说,曾祖父 太祖父 祖父 父亲 本人,这五代排列就不出五服,如果排到你的儿子这一辈,你的儿子辈与曾祖父这一辈就是已经出五服了。那么,在农村出五服与不出五服有什么区别的?主要区别就在办红白事上的区别,一般来说,出了五服的在办红白事方面就不以一家自己人对待了,即办红事一般不参与,办白事参与但不带孝。

很多农村生活过的人,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某某家和某某家还在五服以内呢,是不能结婚的这样的话。

久了我们就习以为常,但很多人又弄不明白这个“五服”指的到底是什么。还有就是只有农村人这样说吗?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看电视时,会看到皇帝一怒之下要诛人九族, 这里的这个九族,其实就是五服之内的亲人关系。

那么这是怎么来的呢?又如何区分呢?咱们在下面一一说明。

五服之内关系分别是: 老老爷、老爷、爷爷、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这样九代人之内称五服,我们可以看出来,一旦被诛九族,这将会是多大的一个杀伤面。因为这里的每个人,都是可以向外扩张出不少人的。

五服还对丧葬制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又可以说,丧葬制度催生了五服这个概念。

为什么这样说呢?古代人认为,出了九代,也就是五服,就不能算是直系亲属了,属于同宗族,有人去世时,五服之内的人披麻戴孝,五服外的人就不需要。

儿披麻戴孝又不是一样的,从颜色和样式上区分五服之中的第几代。

孝服在古代分别有: 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当看到谁传什么样孝服时,也就知道这人属于去世人第几代了。所以,五种孝服,是谓“五服”。

现在农村人还在用这样的方法区分,只不过已经没有古代那么清晰和明朗,现在多用有限的样式和不同颜色的孝帽来区分。

那么,五服只对丧葬吗?对婚姻有没有约束力呢?这就是第二河问题。

五服对婚嫁有着严厉的约束力。

古代婚嫁制度,五服之内是不许结婚的,近亲不让结婚从古代就开始施行,但古代人所谓的近亲是只追溯到五服之内的,也就是九代之内。出了这九代,那就是属于本来和同宗族,就没有那么严苛了。

那有人会说了,这不是扯淡吗?古代那些皇帝不是想娶谁就娶谁吗?何时见过他们受约束?

其实,这是对五服的一个误解,我们从上面就可以看出来,古代人说五服,说的都是男性直系亲属,这也是从母系氏族 社会 转向父系氏族 社会 后的一个重要体现点。

古代说五服,说九族,是只说男性这方面的,对于女性这里没约束。当然了,女性这边其实也有,叫外九族,可多半是没人认的。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电视或者 历史 里说谁谁娶了表妹啥的,那我们就能明白,其实这不在五服的约束力内。

当然了,古代或者近代也有娶堂妹的,这个现象不多,却是真的也有。这个只能说万事无绝对。但娶了堂妹堂姐的,多半要被人耻笑。可是,既然敢娶,也就没人敢耻笑或者根本不怕别人耻笑,这个不在这里展开说了。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常用 “五服” 来表示亲戚关系的远近,还有一词就是 “九族”。 那么你知道 五服九族 是什么意思吗?

我国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 社会 ,以父宗为重,其亲属单位包括自高祖一下的男系后裔及配偶,既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九族或者九辈。

五服在古时候也是用来表述关系远近的,它有两种说法,一是一种行政区划制度,根据距离王者的远近划分不同的区域,从而实行不同的税收制度。以五百里为界由近及远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和荒服。这一说法随着朝代的更替, 社会 制度的变化已经失传了。

另一种说法是一种丧服制度。过去人死了,人是要穿丧服的,那时丧服都是有麻制成的,这也是披麻戴孝一词的来历。丧服分为五级,分别是 斩衰 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不缝边。第二是 齐衰 也是用粗麻布制成,缝边。第三 大功 用粗熟麻布制成。第四 小功 用稍粗的熟麻布制成。第五 缌麻 用较细的熟麻布制成。穿的丧服不一样,穿丧服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表明亲疏关系也不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有些变化,但都没有大的变革,基本上延续下来。我们所说的五服就是由它演化而来的。现在说的五服一般用来表述宗亲的远近,人们常常说我们还没出五服呢,或者说没出五服不能通婚,或者说出了五服了,可以通婚。这五服应该是从当事者含当事者纵向向上向下数,横向左右数,对于当事者来说上下既五服九代。

所谓“五服”主要是针对血缘亲疏而言的,而且特指父系的血缘,与母系无关。这是中国长期父系 社会 导致的必然结局,堂兄弟隔了几代依然也可论堂兄弟,表兄弟隔几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表中表”,就显得非常疏远了。举个例子,自己的孙子和自己叔伯兄弟的孙子仍然会论所谓堂兄弟,这样比中国非常常见。当然,关系也的确并不那么亲密也就是了。但是,自己的孙子和表兄弟(舅父或姨母家儿子)的孙子基本上就很少有人在去论表兄弟了,甚至自己的儿子和表兄弟的儿子都很少再有人去论表兄弟关系,这就是所谓的“表中表”,实际上血缘亲疏却是一样的。

言归正传,什么叫“五服”?以自己为例,广义上讲上推五代、下推五代,相对于自己本身都算“五服”。上推即高祖辈、曾祖辈、祖父辈、父辈、自己,这算“五服”。下推五代是即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这实际上也能算作“五服”。但是,因为儿子、孙子、曾孙、玄孙都是自己的直系后代,人们通常不会这么去论,比如什么未出“五服”的曾孙,基本上很少有这样的说法,曾孙就是曾孙。因此,平时人们常说的“五服”通常是以自己为基准点上推五代。

那么,怎么个论法呢?父亲的其他儿子和自己是亲兄弟;祖父的儿子是自己的大爷、叔叔,他们的儿子和自己是叔伯兄弟(也有称堂兄弟的);曾祖的儿子是自己的伯祖、叔祖,他们的儿子是自己的堂大爷、堂叔,他们的孙子是自己未出“五服”的堂兄弟,高祖的其他儿孙和自己的关系同理,高祖一系的后裔和自己都算在“五服”之内。高祖兄弟的后代以及再往上、高祖父亲、叔伯的后代等等,相对于自己的血缘就相当疏远了,也就是所谓出了“五服”。为什么成为“五服”呢?所谓“服”者,服丧之意,就是“五服”以内的亲属去世,是要服丧的,故而有了“五服”之说。出了“五服”,婚丧嫁娶基本上就很少往来了。

清王朝的所谓宗室、觉罗实际上大致就是按这个来的,以清太宗皇太极为基准,兴祖福满、景祖觉昌安、显祖塔克世、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正好是“五服”,因此,清兴祖福满的直系后裔(即所谓“六祖”,也就是清景祖觉昌安兄弟六人的后代)都是被清王朝认可为皇族的,清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后裔为宗室黄带子、“六祖”的其他后裔为觉罗红带子。福满兄弟的后裔以及更远的亲属已经出了“五服”,虽然也是爱新觉罗家族成员,彼时却没有被清太宗皇太极认可为皇族,原因就是这个所谓的“五服”。因为出了“五服”,血缘已经相当疏远了,清太宗皇太极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也就没有把这些人再当作自家人看了。帝王之家都是如此,普通老百姓家自然就更加疏远了,除了“五服”婚丧嫁娶还有联系的,在日常生活中实际上是比较少见的。当然,以前乡下由于同姓聚居比较普遍,出了“五服”还有来往的也不是不存在,但基本上也就是当邻居、朋友相处了。

在农村常说的“出五服”或者“没出五服”,其实就是家族亲属关系远近的关系!在古代是指五种丧服,后来演变为五辈人。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就是五服。像一些地方说的“五服之内为亲”,意思就是说,血缘关系在五代人之内的都是亲人!超过五代的则是“出五服”了!

下面就结合农村的一些实际情况简单聊一下,以供参考:

一、什么是五服?

一般常说的出没出服,就是指五服!最早出现在儒家典籍《仪礼》丧服篇中商周时期根据血缘关系所制定的五等丧服制度,由重至轻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故称“五服”,一般越亲,则服重!具体表现为:

1、斩衰:

为最重的一等丧服,一般服丧三年(实为25个月)

因以最粗的生麻布制成,衣袖口处不缝边,简陋粗恶,犹如刀割斧斩,而丧服上衣为“衰”,因此,被称为“斩衰”。

适宜人群:臣为均,子为父,未嫁女或回归宗族的已嫁女为父,妻为夫,承重孙为祖父等。

2、齐衰:

与斩衰服饰材料相同,衣缘袖口也缝边,但稍显齐整,所以被称为“齐衰”。

但会根据服丧期时间和用杖与否分成四类:

齐衰三年:需用杖,并服丧三年。一般适用于父亲已离世后,子女为离世母亲。

齐衰杖期:需用杖,并服丧一年。一般适用于父亲在世,子女为离世母亲,或者是丈夫为妻子。

齐衰不杖期:不用杖,但服丧一年。一般适用于为祖父母、兄弟姐妹,已嫁女为父母等。

齐衰三月:不用杖,但服丧三月。一般适用于为曾祖父母、高祖父母。

3、大功:

也称为“大红”。一般用粗熟麻布制成,服丧大概九个月,不用杖。

适宜人群:堂兄弟、未嫁堂姐妹、已嫁姑或姐妹、已嫁女为伯叔父、兄弟等。

4、小功:

也称为“小红”,一般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丧五个月,不用杖。

适宜人群:祖父的兄弟及其妻、父亲的堂兄弟及其妻、父亲的堂兄弟之子、已嫁堂姐妹、外祖父母等。

5、缌麻:

为最轻的丧服,以最细的熟麻布制成,服丧三个月。

适宜人群:本宗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等,外姓的外甥、外孙、女婿、舅父、姨兄弟、表兄弟、岳父母等。

另外,在五服之外,古代还有一种更轻的丧服叫作“袒免”。意思是:袒,即袒露左肩;免,即不戴冠。

例如新朋好友去奔丧,也要披麻的。

二、农村常说的“五服”,实为九族!

对于在农村常说的“五服”,其实是指九族,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而对于这九族之外的家族成员,就是“出五服”的人了!也就关系越远了!

像这种五服说法,应该是农村最普遍的吧!

三、农村往往是小圈子家族 社会 !会以“五服”关系分成若干家族!

要知道,一般在村里你会发现,大多只有一两个姓氏而已!像我们村里,姓氏主要有两个,但大多农户家不是姓王就是姓张!其实对于一个姓氏的农户来说,就是一个家族衍生而来的!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也会不断衍生新的后代!渐渐的就会发现,虽然同属于一个姓氏,但往往有婚丧嫁娶之事时,并不是所有同姓的农户家都会参与,而是只是家族关系较近的一些农户才参与。一般这时候就会常常听老人说,这家怎么没来呢?!原来是已经出五服了!

因此,在村里即便是同姓,也会被分成若干个家族!一般有婚丧嫁娶之事,也大多参与者为家族成员为主,而其他家族成员为辅!

在亲属去世时,古人必须穿孝服。但是,孝服是有等级之分的,不同的人必须依照礼制穿不同级别的孝服。

根据亲疏关系,总共有五个等级,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就是所谓的五服。

因此,五服对应的其实是亲疏关系,是古代一个家族的结构。

如果同姓且在五服以内,就属于同一个家族;如果同姓但在五服以外,那么就同属于一个宗族。

民间所谓出“五服”了,意思就是这个人尽管跟你有共同的祖宗,但这已经是五代以前的事情了,你们现在的亲属关系比较疏远。在这种情况下,你是不需要给对方穿孝服的。

下面就是有关五服和亲属关系的图表,可供大家参考:

杜正胜教授的《传统家族试论》指出:

1、古代家庭的成员主要是父-己-子三代,最远推到同祖人口,即“共祖家庭”(Lineal Family)。

2、大功以外至缌麻的共曾高祖之亲属,不共财,要算作家族。

3、五服以外的同姓亲属,彼此共祖,疏远无服,要算作宗族。

就这样,人们被由近及远的亲属关系给组织起来,成为一层裹着一层的同心圆,大家彼此团结,形成了地方 社会 的大宗族。

当然了,现在的农村 社会 结构发生了改变,五服这个概念也越来越不流行了,终究会淡出 历史 的舞台。

随着封建 社会 的瓦解和新中国的成立,越来越多的新思想注入到了我们的文化中,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我们大力发展学习新鲜事物。

然而,在这样的学习中,一些传统的文化也难免流失,众多因素下,一些传统在城乡之间逐渐拉开了差距。

因为一些政策上的自由,农村相较于城市保留下来了一些更多传统的规矩和习俗,婚丧嫁娶,礼仪禁忌,以及家族制度。

那么,农村家族中的“五服”是什么意思呢?

这里的五服可不是五件衣服,五个物件。它指的是一种由血缘关系决定的亲属制度。

五服二字在古语中有多种解释,这里农村流传的五服,是指从古代父系 社会 衍生的家族体系,本指因亲疏远近不同的五种丧服。

所以,简单来说,五服就是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和自身五代。

如果把自己看做起点,那么向上数四代向下数四代,一共九辈人,这上四下四便都是你五服之内的亲人了。

中国人重情义,讲究血缘往来,所以五服之内,谁家有个红白喜事,按理说都是要参加的,如若出了五服,关系就淡了,也就可以不去了。

前面说过,五服,即五种丧服,分别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斩衰最亲,缌麻为五服之内最远。

五服,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丧礼礼治。晚辈为逝去的长辈披麻戴孝以示孝道和哀痛。该项制度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

斩衰:是五种丧服中最重的一种,以粗麻布为材料缝制而成的一种褂子,左右和下边不缝。

斩衰的守孝期为三年,主要是儿子和未出阁的女儿,儿媳,重孙,妻子妾室。

齐衰:用比斩衰稍轻一些的粗麻布制成,衣旁和下边要缝合。

齐衰服丧期为三月到三年不等,主要是子女为继母,丈夫为妻子,孙辈为祖父母等。

大功:大功的材质是粗熟布,粗熟布稍细一些,服丧期为九个月,主要是堂兄弟,未出嫁的堂姊妹之间又或者为叔伯。

小功:为较细的熟麻布制成,重量也更轻。小功的服丧期为五个月,主要是本宗为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等。

缌麻:是五服之中最轻的一个,由细熟麻布制成。服丧期也只有三个月,主要是本宗为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等。

以上五种不同材质的丧服即民间五服一说的由来。

关于五服,有着许多的规矩,其一便是未出五服,不得通婚的说法。

古人有云,“同姓而婚其后不繁”,老祖宗也许早就意识到了遗传科学的重要性,为了避免更多悲剧,定下了五服之内不能通婚的规矩。

当然随着多民族的融合和 社会 的进步,族系家谱也渐渐流失,所以五服之内禁通婚的说法也只在部分农村地区存在。

依照今天我国的法律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也就是并非五服之内完全禁止。

那么,你可能会觉得疑问,古代那些戏曲传说中,表兄妹成婚亲上加亲也案例不是比比皆是吗?

其实不然,古代的亲上加亲是姨表亲可以成亲,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妹妹,而姑表亲是不可以的,例如贾宝玉和惜春妹妹。

姑表亲也就是五服之内的兄妹关系了,因为古代讲究父系为宗,所以五服之内的父系一脉看作是一家,这样一来成婚也就意味着**,于情于理都有伤风化。

而女子通常在出嫁之后就成了外人,因此,姨表亲虽说是亲,但却是外家亲,可以成亲婚配。

历史 上近亲婚姻有很多,比如王献之一家,贾宝玉和林黛玉,陆游和唐婉。

还有最有名也最让人唏嘘的吕雉,她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竟将自己的外孙女嫁给了自己的儿子刘盈。

饶是刘盈尚存正义,据说未与之圆房,辈分来讲,这可是舅舅娶了外甥女啊。

当然今天的文明 社会 ,一些迷信封建的习俗早就应该摒弃,但习俗背后的伦理传承,我们还是应该去了解一二,毕竟老祖宗的智慧比我们想象中多得多。

很多人觉得五服指的就是五代人,事实是否是这样,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五服”这个耳熟能详的词语。

五服一词最早在《尚书》中出现,此时的“服”指的是地域划分的范围。

古代王国的领土以君主所在的王城为中心,方圆每五百里为一个划分区域,由近及远分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这五个区域,这种区域规划有点儿类似于今天的城市规划中的绕城五环,房价越往里越高。

在封建等级制度中,贵族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个阶级,西周时五服指的是这五个贵族阶级的着装服饰。

古代祭祀,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鼎的数量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高低,五服和鼎一样,代表着贵族的不同地位。

在 历史 的演变过程中,五服的含义逐渐发生变化,开始和血缘关系挂钩,指的是人去世后,亲人服丧时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而身穿的五种不同的丧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做而成,麻布裁断的地方外露不修饰,丧服上衣叫"衰",因为衣着极其朴素简单,没有任何装饰,表示对逝世亲人的哀痛与敬重,这种穿着也被称为“披麻戴孝”。

儿子和没有出嫁的女儿为父母,嫡孙子为爷爷奶奶,妻妾为丈夫服丧三年。子女和妻妾作为一家之主的直系血亲,和男主的血缘关系最亲密,同时宗法制以嫡长子为尊,他们毫无疑问应当披重孝,也就有了后来守孝三年的说法。

齐衰,是仅次于斩衰的丧服,是用粗疏的麻布制成,上衣和裤子分别制作,衣服边缘部分用针线缝合整齐。

服丧时间根据和逝者的亲疏关系而有所差异,男子为庶母、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及在室姊妹,出嫁的女儿为父母,孙子孙女为爷爷奶奶服齐衰一年;重孙男女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五个月;玄孙男女为高祖父母服齐衰三个月。

兄弟姐妹皆为旁系血亲,伯叔父母不比自己父母亲近,祖孙之间又隔两代,所以齐衰没有斩衰沉重。

大功,用粗熟麻布制做。

为堂兄弟、未出嫁堂姊妹、已嫁姑及姊妹,以及出嫁女为伯叔父、兄弟服丧九个月。

一方面兄弟姊妹为同辈,服丧时肯定没有晚辈对长辈的规格高,另一方面,堂兄弟属于旁系血亲,服丧时间理应没有为直系血亲守孝的时间长。

小功,用稍粗熟麻布制成。

为伯叔祖父母、常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及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再从兄弟、未嫁再从姊妹,又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丧五个月。

“从兄弟”是曾祖父相同,祖父不同的同族男子之间的称呼,在血缘关系上比堂兄弟要疏远,所以大功的守孝时间比小功的时间久。

缌麻,用较细熟麻布制成,是五服中最轻的丧服。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服丧三个月。

这里主要指宗族中血缘关系不是很近的族人,值得一提的是,平时所说的守孝都是晚辈对长辈,但是这个地方却提到了长辈为去世晚辈服丧,可见“死者为大”,封建宗法制度也有其合理和人性的一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时至今日,人们已经省去了许多过去葬礼中的繁文缛节和繁琐章程,在服丧期间已经不可能严格地按照古代的《仪礼丧服》来规范穿着,也无法严格遵循古代 社会 的服丧三年等说法。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代价,也是旧传统改进的必经之路,如何做好传统文化和现代 社会 的最佳结合,是新时代人们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

“五服”已经完全变成了形容血缘关系远近的词语,五服就是指从自己这一辈开始算起,上下五代人,这些人也是我们来往的主要亲戚,“亲不过五服”,五服之外就意味着关系不是很亲近,想自由恋爱,就可以自由恋爱,没人拦你。

出抚家谱里什近因写一篇地域文化书稿,查阅了《苏氏家谱》,发现了“兼祧”二字,同行之中,不但念了白字,还不懂词语的意思,其实在家谱中,往往会出现出继(或出祀)、承继(或承祀)、兼祧等词,现将其意义与区别简介于下:

出继,又叫出祀、过继;承继,又叫承祀。出继与承继是在同一宗族内部人际之间以契约或口头承诺的形式产生的社会关系。即在同一家族内,或一直系近亲中之男子(多为未成年幼子),以契约文书或口头承诺之方式,接续另一近亲为子。如同一宗族的甲有多子,而乙无子,可由族中长者出面牵线,经双方协商同意,将甲之某子过继给乙为嗣,协议中即书甲之第几子出继乙为子,乙方即书为承继甲之第几子为嗣。承继协议生效后,该子既要承担赡养继父母(乙)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承继其产业。另外,还有一种形式上的承继,即乙无子,亡故后为接续其后代,将甲之某子以乙子的名义记入乙之名下为嗣,无须继承家产(农村中称其为要孩子),这就叫出继和承继。该以契约或口头承诺形式转变生成的社会关系,如符合本族的规则,则应在本族谱牒中显现出来。

在续家谱时,对该类现象应注意的是:一、双方必须是同宗同族方可出继和承继;二、其辈分必须符合双方世序的要求,即不能乱辈分;三、出继方须是次子或三子,因农村习俗中有“长子不出继”之说;四、出继者只能承继一门,而不能承继两门。如甲、乙、丙、丁兄弟四人,甲、乙有子,丙、丁无后,乙之子出继丙,不能再出继丁,这种特殊情况,可由甲之子出继丁;五、出继、承继关系确立后,不能毁约,即“出继不能回继”;六、在续家谱时,在出继者名下注(出续):“子孙不再下续”;而在承继的名下注(承继或承祀):“应将其子孙续在该名下”。

祧,本义指祭远祖的庙,后来指继承上代,即常说的“两门守一子”,该子既要赡养亲生父母,还要赡养名义上的父母。兼祧与承继,其社会行为、基本形式和原则相同,但在实际中又有差异。所谓的兼祧是甲只有一子,而同族近亲的乙无后,为使乙也有后嗣之名分,生前有人赡养,将甲之子协商归为甲、乙双方共有。这样,该子既是甲之子,又是乙之子。在旧社会,甲、乙双方可各为该子娶一房媳妇,甲媳妇生子归甲家,乙媳妇生子归乙家。解放后规定推行一夫一妻制,该子的后裔可分别书在甲父或乙父名下以接续烟火。在通常情况下,兼祧者只在家谱中承认乙同样为父,或在乙亡故后,尽安葬祭扫之责。故兼祧重在名分,其主要作用使某支不至于断续而已

若是喜欢看古装剧,一定会注意到,某位官员若是犯的事大了,极有可能就会“株连九族”,这算是“连坐”的顶格处罚,相当于一个宗族没了。

“九族”不难理解,从高祖开始数,一直到玄孙,一共九代,这是纯指父族的几代人。也有种说法,将母族的几代也包括。不过就中国 历史 上统治的需要,更多的应是倾向于前者,因为始终强调的是“父宗”。

为何要先解释这个概念,因为民间说法中的“五服”,实际上应是这“九族”的概念。在中国某个地区,流行着一个说法,说是若是出了这五服,就算不上是“亲戚”了。

很多人眼中,这五服就等于是“五代”概念。若是这么简单,为何古人不直接用“代”,而非得用“服”?看看老祖宗对这个概念是如何界定的吧。

在古籍中,“五服”用途颇广,其中一个概念,就是以距离的远近划分,分成几个服,这个“服”的意思就是服侍天子。这种以天子为中心,然后向外扩散的统治管理模式,和大家族中,以某个老祖为开始,子孙绵延何其相似。

所以,中国 历史 上各代的这种治国方式,其实也是渗透于各家族的管理中。九代以外的后人,从血统上而论,已经和本宗族亲缘关系甚远,所以自然就不能算是“一家人”了。

这就可以解释,为何统治者对一个人恨得不行的时候,直接就是拿掉九族,而不是少些或者更多些。

这“五服”的最先表意,有点类似现在“行政区”的划分,不过是以天子所在地为“中心”,以这中心为圆心,然后半径不等画出很多圆,从里到外,冠以不同的“服”名。这么做的用意,就是便于管理。

因为不同的“服”的区域,有各自不同的“任务”。举一个《尚书·禹贡》说的例子:“甸服”是离统治者最近的一个“服”,是半径为500里的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又细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的大小,是在半径为100里的基础上等加。

这5个区域,由里向外,每年要缴纳的“粮食”如下:带藁秸的谷物、禾穗、去掉藁芒的禾穗、带壳的谷子、无壳的米。

中国的古人是不是特有智慧?那时没有大数据,但是通过区域上的这么划分,可以保证国家的粮仓收入。

目前的史料中,《尚书·禹贡》是最早写到“五服”这个概念,这本书其实和人口管理没啥关联,它是一本区域地理著作。

那为何这“五服”后来是更多和人有了关联?应是没有哪个词,能用两个字,就概括出“亲疏远近”。

这个词用于国家层面,是指和天子的关系从近到远;而到了民间,这个说法就能言简意赅表明,某个后人和某宗是否有亲缘关系。

中国 历史 上,还有一个传统,就是修家谱,就是为了记录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不过如果按照这个出了几服就不算一家人的说法,就算同在一个家谱系上,大家都一个姓,有时和外人没啥区别。

由于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执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所以就有“嫡庶”的区别,对于大家族而言,这后代自然繁多,若是没有一个家谱做下登记,到了某一代,没准就混了。

不过到了现在,执行一夫一妻制度,很多家庭是一个小孩,所以,这个“出五服”的说法,可以说逐渐没了其“生存”的依据。

这种说法,在以前,就是为了避免由于近亲结婚,而导致人口质量问题。中国 历史 上,各朝代对于“婚姻”都有相对的严苛条件,不过到了民间,这些深晦的语言对于没有什么文化的百姓来说,还不如用更加直接的表达,那就成了只要“出五服”,就没啥亲缘关系了。

这其实也是民间对于血缘关系,最质朴的认识。若是按照现在的生物遗传学分析,还真是这个道理。虽然父系的某个染色体一直在,但是每一代的配偶,都会为下一代带来不同的基因,几代下来,各分支间,基因相似的概率很低。

这种民间说法,应是在多年的经验中产生,对于维护一个宗族的发展,可是说是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当然,民间还是有不少“亲上加亲”的事例,这更多是为了家族的财富角度出发。

不过,这种说法的流行,从某个层面还是证实了古人对于婚姻的慎重。至于是“九代”还是“五代”,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应是隔得越远越稳妥。

就是五代人或者五辈人的意思;

如果从自己开始往上算:自己算是一伏,其次是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

如果自己开始往下算:自己算是一伏,其次是儿子、孙子、重孙、玄孙,这样就算是“五伏”之内了;

扩展资料

按照一般人的逻辑,都是从自己算起,往上或者往下五个辈分,也有的地方,会从一个血缘关系最近的共同祖辈开始,往下算五代,五伏之内属于一个老祖宗,而五伏之外的,只能算是同宗同姓,就没有比较亲近的血缘关系了。按照现代的医学常识来看,五伏以内禁止通婚,对于后代子女的健康成长,都是非常科学的,有利于提升生育质量。

五伏在古代,还有另外的一套讲究,今天说的五伏,是伏天的伏,在古代五伏的伏是衣服的,按照古代的丧葬制度,家里有老人去世了,五服之内的人都要穿丧服守孝,这里的“五服”值得就是是古代丧葬制度的五个等级,由近及远分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

按照古代丧葬制度,“五服”有两种算法,从自己开始往上算,自己算是一服,其次是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另外的算法是从自己开始往下算,自己算是一服,其次是儿子、孙子、重孙、玄孙,这样就算是“五服”之内了,而出了这个范围,就算是出五伏了,只要才不会了五伏,即使有老人去世,也不需要再穿丧服守孝。

参考资料

:五伏

思志庭汝仲 \r\n\r\n万单兴自同\r\n(单派与\\“兴”、\\“自”同派) \r\n\r\n长世生国泽 \r\n\r\n定必大有逢 \r\n\r\n正际开承盛 \r\n\r\n永绍愈洪隆 \r\n\r\n庆寿锡多福 \r\n\r\n咸恒豫泰丰 \r\n\r\n本立益昌茂 \r\n\r\n光远文学钟 \r\n\r\n明达知先序 \r\n\r\n继述在敬宗

家谱 又称族谱、家乘、宗谱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先秦重要史籍《世本》为我国家谱的开山之作,其内容系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的记录,其作用在于尊世系、辨昭穆、别贵贱等。魏晋时期,门阀势力盛行,家谱成为门阀豪族势力维持其政治经济特权的重要工具。郑樵《通志》卷25:“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因此,谱学大盛。降至明清,私家修谱盛行,成为宗族普遍关注的大事,一般是三四十年即重修一次,往往是一修再修甚至多次重修,依封建统治者的逻辑就是“笃宗族以昭雍睦”、“修族谱以联疏远”。皇家也积极修谱,称为玉碟,由宗人府具体承办。现存家谱主要是宋代以后尤其是清代的私修家谱,其体例主要是融合欧阳修、苏询二体而形成的规范化的谱式,即“首世系,次讳字,次婚姻、次子嗣,凡祖宗之德行,品望、功业、文章悉载于谱。故族递衍而不乱,祖德常佳而不朽。”(《兴化戎氏重修宗谱》序),其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

(1)谱名,有称家谱、家乘、族谱、宗谱、世谱、会谱、统谱、房谱、支谱等的不同;

(2)谱序:包括达官贵人及儒学大师等撰修的序言,用以反映本族的历史、族望、修谱简况及修谱原则等;

(3)谱论,即论述修谱的意义、原则、方法等;

(4)恩荣录,包括皇帝对家族成员中官员及家属的敕书、诰命、赐字、赐匾、赐诗、御谥文、御制碑文及地方官府的增谕文字等;

(5)遗像及像赞,载有祖先及祖中重要人物的遗像,并配诗示赞;

(6)族规家训,包括祖训、家礼、家典、家范、家戒、家规、族规、族约,是约束族人的礼仪规定,它对于族长的特殊地位、族众的行为准则、祭祀的礼仪、族产的管理等都有具体而又细致的规定;

(7)五服图,即明确族众的五服关系;

(8)世系,系家谱内容的主体,族中所有成员依照图表格式,按辈分次序进行排列,借以明确族人的代系及血缘关系等;

(9)谱系本纪,即记载族人的简单情况,如本人名字、父名、排行、字号、生卒年月日、科第、官职、妻室、葬地、子女等;

(10)命名行派,为族人命名需依一定的顺序以区别辈分,如曲阜氏依照“兴额传继广,昭宪庆繁样,会德维垂邮,钦昭念显扬”二十字命名;

(11)官迹,记载族中历代官宦名人事迹,有的还专门收集族中及第人员;

(12)传记;即族中名贤的传记材料,有行状、行实、事状、志略、忠义、孝友、贞节、寿文、贺序、墓志、序文、祭文、年诺等;

(13)先世考,考正本族的历史渊源和迁徒情况,如得姓始末、始祖、世派、迁徒地区等。 (14)名i录,记述与本族或族中成员有关的山水桥梁、亭台楼阁等

(15)祠堂,有记堂图、祀文、捐祠者姓名、祠堂规制、神位世次等;

(16)族产,如祠田、义庄、山林、房屋、田至及租佃文契;

(17)坟墓;即族人的墓地分布;

(18)艺文,收录族人的著述;

(19)领谱字号,记载家谱的编号、印谱总数、分发各房谱数及领取人名。

以民国时的家谱为例,它所构成的体例要素计有三十项:

1.谱名。2.目录 3.谱序

4.凡例5.万年历6.世源

7.世系图 8.派序 9.先祖像及赞

10.恩荣录11.宗戒12.家训

13.家戒14.坟茎15.五服图

16.宗祠17.族产18.耆旧传

19.艺文20.大事记21.历届修谱名目

22.承修名目23.提修名目24.新旧居迁地名

25.门丁数26.领谱字号27.捐输名目

28.杂记29.后记30.宗支世系。

:200711258265496jpg

此外,一些家谱还有专章记载本宗族曾经发生的大事,如与其他宗族发生的纠纷或械斗;与冒认本族的同姓所打的官司等。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是传家之宝,一般秘不示人,故领谱子孙妥善保存。每次大祭时,全族将所有现存家谱集中到祠堂查验,凡是遭到鼠咬、油渍、虫蛀、受潮霉烂的家谱,藏谱者都要受到声讨和处罚,若卖出即被作为不孝子孙逐出宗族,如《西石城风俗志》记载江南一带的世家大族“谱集,污则罚之。谱未呈验者,亦予罚。”由于家讳甚严,家谱严格遵循隐恶扬善的规定,但家谱仍是人们认识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 “汉书艺文志是秦、汉以前著述的总录,隋书经籍志是隋以前著述的总录。”那么“家谱”一名的取用应在汉至南北朝时期。所以,在《新唐书》中,以“家谱”冠名的才真正开始多起来,如“谢氏家谱”、 “薛氏家谱”、“颜氏家谱”、“李用休家谱”等。说以“家谱”为名始于宋代,是不确切的。作为家谱,本应为一直系之本家谱。但后来,绝大多数是凡同一区域内的同一先祖的各分支后裔的共同谱牒统称为家谱。从历史上谱牒用名看,宗谱、族谱、家谱应是有一定区别的。

大宗小宗 古代宗法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余子为小宗。礼记·大传》:“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这是周代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当时大夫、士阶层家族的始祖,一般是国君的别子,别子无权继承君位,必须分立自立一家,成为某一家支的始族,即“别子为祖”,继承始祖别子的也只能是长子、长孙、长曾孙这一系统,此谓“大宗”。《仪礼·丧服》:“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服族也,”极言大宗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之高:别子的继承人是世代不断的,故称“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别子除有长子,还有其他儿子即庶子,庶子系统属小宗,小宗仅继承其父,故称继祢者为小宗,小宗超过五世,即无丧服规定。随着世代的推移,一个宗族扩展到旁系林立时,仍然可以通过尊奉大宗的方式被约定在血缘集团之内,而不会导致零乱。上述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远近区别嫡庶亲疏的法则叫宗法,在周代极为完善,后世或尊行大宗之法,或恪守小宗之法,都对周代的宗法制度作了变通处理。

简言之,凡同祖之裔为宗,宗人凑聚为族,按古宗法制度所制,大宗和小宗的合称为宗族。

事宗礼 聚族而居是古代中国人常见的居住形式,族人常恪守的事宗礼包括:平居遇事应咨告宗祠,如祭祀、嫁女、聚妻、凶事、生子、易名、出外求学、荣归故里等。如遇族内发生吉凶大事,宗子需率全体成年男性族人赴祠禀告,祭祀先祖。祭毕合族会食。“凡所告事,宗于皆书于宗籍,大宗无后则支子以昭穆之后宗之,则宗道存,而诸义有主也。”(《续通典》卷67)

义田 又称“义庄”,指宗涝用于赈恤族内贫寒人家和奖励贞节义行的田产,始创于北宋范仲淹。范仲淹创设义庄的初始动机是:‘祖宗积德百余年始发于我,今族众皆祖宗子孙,我岂可独享富贵”(《宋人小说类编》卷一)义田大多由宗族显贵捐献而产生的,一般设有专人管理,以防族人侵渔,并且不准典卖,地权比较稳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族人的生活困难。故顾炎武说:设立义庄“夫惟收族之法行,而岁时有合食之思,吉凶有通财之义。”如此“不待王政之施,而矜寡孤独疾者皆有所养矣。”(《皇朝经世文编》卷八)清朝政权考虑到义田的巨大作用,严厉惩罚那些盗卖义田的不孝子孙,以保护宗族公产。

家讳 即家族或家庭之内的忌讳,又称“私讳,”与“国讳”相对。古人视直呼尊长姓名为大不敬,故晚辈在日常言谈和使用文字时,要回避祖、父等长辈的名字,做到“臣不言君名,子不言父名。”家讳现象,周代即以出现,汉晋逐渐盛行,至南北朝进入全盛,后世相沿,但明清时稍松。依家讳要求,外出写家信,信封上忌用父亲名字,而要用本人名字写成“某某某平安家信,”对别人说起自已的父母,亦多用“府君”、“萱堂”、“椿庭”、“家父”、“家母”一类的词代称。在行文时,如遇与长辈相同的字,则以改字、缺笔等方法加以回避,以表尊敬。如苏东坡作序,一律以“叙”代替“序”字,以避父讳“序”;司马迁父名“谈”,故他在《史记》中从未用“谈”字,家讳发展到后世已不限于文字和称呼上,如晋代桓玄父名“温”,其家中讳说“温‘,因来宾要求温酒竞至大哭,

排辈 宗族内以宗谱规定辈分用字以公开族人所处的辈分。族人在命名时(尤其是男性),名字中必须含谱定辈分用字,放于名字中间,俗称某字辈,以此作为族人相互关系的标志,防止族内人际关系发生混乱。这种规定自汉代开始,明清时期的大家族颇为盛行.如江西九江吴氏的排辈为:德里伯志盂,时添国道中,之登光宗应,茂学仁宜从。周邦新进化,富寿兆长荣,昭代闻仕启,恒慈建立洪。昌明高尚法,永守善良功,锡庆开先业,修和本大同。江西靖安钟氏的排辈为:子孙永昌,宗先福长,顺龙有庆,发荣万方。可见,排辈用字连接起来反映了强烈的血亲观念、浓厚的尊祖意识以及对于宗族繁荣昌盛的期望。

遵昭穆 是在周代确立嫡长继承制的前提下,为适应宗族组织的存在而出现的一种行辈标志制度,其盛于西周,后世则仅用昭穆表示辈分如父子的关系。其制,在确定宗族庙次和墓次时,始祖居中,父昭子穆,父穆子昭,左昭右穆,依次转换,以使在祭招、丧葬、继承和赐爵等礼仪活动中明确区分行辈,严防宗族内部的辈分发生紊乱。故<礼记·祭统》:“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是故有事于大庙,则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周礼·夏官司马·司土》:“及赐爵,呼昭穆而进之。”周代设专官区分昭穆,如小史、小宗伯等。小史负有辨昭穆的责任,就是指史官应根据系世来确定王族成员的行辈。《周礼·春宫宗伯·小宗伯》特别强调小宗伯的一项职责是:“辨庙祧眨昭穆,”意即在为某位祖先建立宗庙时,朝廷的典礼官便要事先根据死者行辈标志的昭与穆,来确定其宗庙应建在宗庙群中的昭组还是穆组的位置上。这种以昭穆区分行辈的办法比较原始,在汉代被以行辈字标志行辈和方式取代。

九族 是先秦时期概括宗亲关系的一种说法,以西周为最典型,见于《左传”桓公六年》:“亲其九族”。《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百姓。”关于九族所包含的亲属范围,古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其一认为九族全系父系宗亲,即指上至高祖,经曾祖、祖、父、已身、子、孙、曾孙、直至玄孙的九代的合称;其二,认为九族亦包括异姓有服的亲属,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认为几族亦包括并姓百服的亲属,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具体分布为:父族四指五族之内为一族,父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已之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已之女子子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母族三,指母之父姓为一族,母之母姓为一族,母之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妻族二,指妻之父姓为一族,妻之母姓为一族。可见九族是一个较大的亲属团体。后世在概括宗亲关系时基本上不用九族的提法。

六亲 即六代宗亲。古代有宗族亲情到第六代为止的民间成规。<礼记·大传》:“六世亲属竭矣。”《贾谊新书》:“人之戚属,以六为法,人有六亲,六亲始日父,父有二子为昆弟,昆弟又有子,子从父而昆弟,故曰从父兄弟。从父昆弟又有子,子从祖而昆弟,故为从祖昆弟。从祖昆弟又有子,从曾祖而昆弟,故日曾祖昆弟。曾祖昆弟又有子,子为族兄弟,备于六,此之谓六亲。亲之始于一人,世之别离,分为六亲。亲戚非六则失本末之度,是故六为制而止矣,六亲有次不可相谕,相谕则宗族扰乱,不能相亲,是故先王设为昭穆三庙以禁其乱。”依此,到了第六代,即出了五服,已无亲情关系。宋代以后,以族规、义田、家训等为特征的宗族制度开始兴盛,宗族亲情被无限延伸,以激发族人的木本水源之思,但仍然注重六亲之制,只不过与六亲之外的族人可以保持较谈的宗族亲情。

谱学 自有文字出现,即有早期的人物记录。由简单的零散的记录发展到连贯系统的世系记载,由分衍世系到综合为后来的整体宗族世系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断充实、完善,从而创造了人记录自己生平世系及血缘关系的专著,这就是谱牒。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以编撰当代姓氏人物世系为题材的籍典,有以人物世系为研究对象而创制的体例和修撰法则,从而研究它的起源、类别、功能、社会作用等,进而“演为专门之学”,这就是谱学。早期的谱学概念,主要着重于谱碟的修编、总汇、法则等方面。晋太元中贾弼撰写的《姓氏簿状》,称其为贾氏谱学,梁王僧孺在贾弼旧本的基础上,充实增补改撰为《十八州谱》,号为王氏谱学。隋唐时的《衣冠谱》、《开元谱》、《元和姓纂》、《永谱》等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唐在全国收集了大量的士族家谱,考其世系,撰编成大型的《氏族志》一百卷、二百九十三姓、计一千六百五十一家,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史料,至今敦煌石室还存有《氏族志》原始写本残页。五代以后,有郑穛的《通志》著录谱序六种,另有《氏族典》、《古今姓氏书辩证》等都是有影响的谱学专著,特别须提及的北宋欧阳修与苏洵在谱学领域所创制的欧苏二体,为谱牒的修撰提供了至今不改的法则。这些古代谱学成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现代谱学,更着重于谱牒所涉及的历史内容而进行的学术研究与探讨,取其有史学价值和人文科学价值的精华部分,并从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地方史等方面解析历史,从而服务于现代社会。

谱法 所谓谱法,是按一定的规则制度、体例进行编撰谱牒的方法。这个方法,其要点就是怎样完整、准确、明了、有序地记载族人世系及其有关事项。从广义上讲,一部完整规范的谱牒,应涵盖该族历史、源流世系、人物、事件、业绩、迁徒、族规等内容。自宋起,编撰谱牒有两法,即欧体和苏体,也称欧式和苏式。

支谱 顾名思义,支是主干之外的分支,意属为同祖之下分衍的众多后裔,而后又各有其世系的支派。所谓支谱,就非常明确了它的谱牒定位,即局限在该祖之下的一个独特分支。形成或成为“支谱”的因素往往也是因分衍、择业、迁徒等原因,游离在原宗地所发展而成的,所以冠以“支谱”,它本身就表明了它属某宗之下的一个分支。支谱仍属于族谱范畴。

家乘 家乘,原意为以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录。罗大经《鹤林玉露》载:“山谷晚年作日录,题曰家乘。”家乘属于家谱的范畴,因此后有少量的家谱也冠用家乘。家乘是从“史乘”袭用而来。虽然冠用家乘的不太多,但对谱碟的称谓单位则多有使用“乘”,是谱牒定量的又一别称。谱中有如:“以上大乘,每乘拾八本。”这里所谓的大乘非指佛教“大乘”之意。乘,本为春秋时晋国的史籍名,以后引申到载史之类的书,可称“史乘”。因此将谱列入史类称乘,大乘即本族总谱和门谱的合称,如“每乘拾八本”,即这部完整的谱碟共十八本/

五服的概念是基于同一个氏族。同一个家族是姓氏,而不是姓氏,即使是亲戚也不是家族亲戚,只有亲戚、表亲,无论你嫁给谁。

1:举个例子:你父亲姓周,所以你自然姓周,你母亲姓刘,你表弟姓刘,祖父是她的祖父,你可以结婚(在古代)。再举个例子,你父亲姓周,所以你自然姓周,你母亲姓刘,你姑姑姓周,叔叔姓孟,你叔叔表妹姓孟。所以你当然可以娶她。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三代以内的血亲,但在古代,他们根本不是五件衣服。然而,你不能娶你的姑姑,因为你的姑妈和你有相同的姓氏,在第二次服役期间,她是奸诈的。

2:“五服”一词最早见于千百年留下的姓氏家族对子孙后代繁衍传承的一种记录表诉的方式即家谱。“服”指衣服,五服的服指的是丧服。丧服不同,亲疏远近的血缘关系也不同,服孝的时间也就不同。五服从自己算起往上五代:自己、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从自己往下五代:自己、儿子、孙子、曾孙子、玄孙子。上下各有五代都算五服。一般来说,高祖父的父辈是天祖父。也就是说是从自己往上算的第六代了。已经不在五服之内。因此一即使同一天祖父的同姓兄弟,也是第六代人了,也就是说出了五服了。

3:五服,从自己算起往上五代:自己,父亲,祖父,曾祖,高祖五代;从自己算起往下五代:自已,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也是五代。上下各五代,都是五服。天祖往上排到第六代了,当然出了五服了。五服,五种服孝的丧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丧服不同,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也不同,因而服孝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出了五服,血缘关系疏远了,就不用服孝了。

农村家族中的“五服”指什么?

大家好!我是一株吊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在我们这儿的农村,有“亲不过五服,出了五服就不亲”的说法。这点,从操办婚丧嫁娶的事情上就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