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姓 接氏家谱 接姓起源 接姓名人 接姓的来源 接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4收藏

接姓 接氏家谱 接姓起源 接姓名人 接姓的来源 接姓简介,第1张

接[接、翣、擑,读音作jiē(ㄐㄧㄝ)]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公族接子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史记·孟子荀卿传》记载:“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论,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

接子之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接氏。在典籍《康熙字典》中有记载:“接,姓。 接子,齐人,学黄老道德之术。”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末期楚狂人接舆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楚狂接舆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本名陆通,接舆是他的字,本是楚国公族贵胄的后裔。

陆通好养生之道,经常在四方云游名山川。在当时,社会中有一种知识阶层的人被称作“士”。士进以可出将入相,为王者师;退可以独善其身,隐居自适。当然大多数稍有学问的士阶层的人,都希望在仁途中混个一官半职,以求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士阶层中某一批政治集团人物,一般不会去应聘,更不会主动投告而为其效力的,称隐士,陆通就是其代表人物之一。陆通从小喜欢读书,潜心研究各家学说。他反对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亲自耕种,自食其力。

陆通所处时代为楚昭王熊珍执政时期,所主持的楚国政治一片混乱,朝旨夕易、政令无常,并时常与吴国接战。所以陆通平时“躬耕以食”,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称楚狂接舆。在典籍《论语·微子篇第十八》中记载他以 讽刺孔子,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并拒绝和孔子交谈。这在《庄子·人间世》亦有类似的记载:“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却曲,无伤吾足。’”接舆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表示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

一次,孔子游说来到楚国。陆通唱着歌从驿站门前经过。他唱道:“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也。”孔子听后,立即下车想与陆通交谈,谁知陆通很快躲避起来,孔子终究没有能与他交谈。

楚昭王听说陆通是圣贤之士,便派使者持金百镒,车马二驷,请陆通为官治理江南。陆通没有答应楚王的聘请,使者无奈,只得如实回去报告楚王。

再说,陆通的妻子从集市回到草庐后,见这门扉前面的草地上遍布车辙,以为人品高尚一向狂傲的丈夫,现在竟也交结不长进的楚昭王。所以,就用讥讽的语气对刚从田野中归来的陆通说:“先生少而为义,岂老而违之哉!门外车迹何深也。妾闻义士非礼不动,妾事先生躬耕以自食,亲织以为衣,食饱衣暖其乐自足矣!”见丈夫否认地摇着头,她又指着门前的草地讥刺道:“怎么门口的车辙这么多、这么深啊?”

陆通见妻子误会大了,急忙解释,将楚昭王如何派使者相聘,自己如何鄙视不睬,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夫妻间的误会才顿然消除。陆通的妻子随后便笑着说:“这楚昭王既然已经知道我们夫妻居住在这进而,肯定还会派人来烦闹,我们以后不得清静了,不如赶快离开这里。”

于是,夫妻二人即变姓易名,游遍名山胜地,最后隐居在四川峨嵋山,食桂栌果实,服黄菁子。

历代高道多隐居自适,养性山林,淡泊人生,由此陆通夫妇遂成了道教崇拜的偶像,而被奉为道教神团中的大仙。后道教神团中有所谓“天府四相”,其中“天机内相”就是陆通,据说传说陆通寿数百年,最后被太上老君度升仙班。

诗仙唐朝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有名句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句诗确实是有对孔子的嘲讽意味在里面,《论语·微子篇第十八》中记载的故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陆通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接舆氏,后再分衍为单姓接氏、舆氏。

得姓始祖:陆通(接舆)。

二郡望:

夷陵郡:距今一二十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三历史名人:

接治权:(公元1946~今),安徽宿州人。著名工会工作者。

安徽省淮北市交通局工会主席,高级经济师。

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三十余次被省、市授予优秀工会主席、职工之友、文化先进工作者、优秀政工干部、劳动竞赛优秀组织者、先进个人、职工读书自学活动优秀组织者、积极分子、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获得淮北市自学成才奖。

1983年担任工会主席以来,交通工会连年被评为全省交通系统先进工会、全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工会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先后与他人合作拍摄电视新闻专题片《闪光的红星》、《曙光从这里升起胜省、市电视台播放,并录为《奉献颂》专集在全省发行。

有的文章在省级刊物发表,个人事迹被《淮北日报》登载。由于他工作认真,成绩显着,1995、1997年被省交通厅授予先进工作者。1996~1997年度被市 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接长军:(公元1947~今),黑龙江安达人。著名新闻工作者。

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黑龙江企业报协会第三届副会长、中国企业报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石油新闻协会第四届理事、大庆团市委顾问团顾问。

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三十多年,怀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笔耕不辍,撰稿两千多篇、三百多万字,在宣传大庆精神大庆人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写了许多重大典型,执笔1205队队长申冠、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在人民大会堂的报告以及石油管理局在国家《共和国脊梁》报告会上的报告,有五十多篇长篇通讯和报告文学人选省以上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中;参加过五次国家级出版社编辑书稿,当过两次责任编辑;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新闻作品及报道文学上百篇,获省部级新闻奖四十一项,其中,《像铁人那样做事,像铁人那样做人》获省新闻奖特别奖。还有十几篇作品获省部级一等奖。

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局)机关先进工作者、大庆市优秀宣传干部、抗洪抢险先进个人、黑龙江省理论战线先进个人,1984年分别被评为全国企业报首届、第二届百优新闻工作者。

在“双庆”期间,根据自己多年收集的党和国家***视察大庆的宝贵资料写成十万多字的系列纪实文学,在《大庆油田报》上连载,其中有的被香港《大公报》和《中国化工报》及《中国石油报》等转载。在2000年全国散文诗协会举办的《跨二十一世纪承诺切题散文诗征文大赛评选中,撰写的散文诗《清白》,被评为一等奖,个人被选为全国文诗协会常务理事。《绿意油情》一书,收入了记述其事迹的长篇报告文学《笔耕路上孺子牛》。

接桂堂:(公元1956~今),辽宁北票人。著名教育家。

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副教授。

1982年毕业于东北师大历史系。主讲《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及《 理论》专题等课程,经教学实践,创立了“中国革命史比较教学法”,获辽宁商业专科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

多年来,认真进行科研,曾主编《中国革命史教学与研究》等专着和教材,撰写《 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等数篇论文。

唐宋时期,教在半岛兴起后,大批商人来中国经商,居住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以及长安等地。不少人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当时他们被称为“贾胡”,沿海各地的被称为“蕃客”,生于中国者被称为“土生蕃客”。这些人中除极个别文化水平较高者采用汉姓外,一般都沿用、波斯人名字,没有姓氏。如赡思丁、木八拉沙、阿合马等。

13世纪,随着蒙古人的西征,中亚和近东、中东的、波斯等大批官吏、军士、学者、商人以及工匠等,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中国来,分布在全国各地,当时被称为“回回人”。他们定居后,与汉族杂居,并与汉、蒙古等族通婚,繁衍生息,融合形成了以回回为主的民族共同体。他们仍沿用与教有关的名字,即回回名,亦称经名。极少数官宦和士大夫出身的人,既使用原来的回回名,又受汉族的影响,起用字或号,如回族著名诗人萨都刺,字天锡,号直斋。有的为了避免回回名字的重复,在原回回名的前面冠以汉姓,如金阿里、马穆沙等,以便称谓。还有少数人采用汉姓名字,如马昂夫、萨天锡、丁鹤年等等。

明代,朱元璋采取了大民族的同化政策,歧视、压迫少数民族,禁止回族内部通婚和使用“胡语”、“胡姓”。回族迫于压力,隐去原来的名字,开始采用汉名。但在取姓方式上,与汉族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大多取回回原名和教先贤名中某一字的译音立姓,如伯笃鲁丁的后裔取其祖辈名字中的“伯”字立姓,后又改“伯”为“白”。这种得姓方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所以出现了汉族姓氏中没有或少有的姓氏。如赛、纳、哈、速、羽、底、亚、虎、拜、提、撒、陕、闪、忽、萨、麻、沐、黑、沙、海、朵、者、回、玉、把、糙、阿、改、鲜、喜、定、可、靠、洒、摆等等。

二、回族的取姓方式

回族的取姓方式有其本民族的特点,有以教先贤名中某一字立姓的,也有以祖辈原名中某一字立姓的;有皇帝赐姓的,也有主动改用汉姓的;有以回回族名立姓的,也有以居住地名取姓的,还有不少被迫改姓的。

(一)取教先贤和祖辈名字中的一字立姓

俗话说:“十个回回九个马,剩下的就姓撒拉哈。”马姓回民遍布全国各地,是回族中的大姓。据清代一个马姓回族遍历云、贵、川三省回族地区调查,三省内便有“二十七姓马,同姓不同宗”。在回族聚居区,有的整个村、寨、巷都居住着马姓回民,并且有以马姓命名村庄,如马家庄、马家湾、马家寨等等。

马姓回民如此之多,其得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取自回回原名的译音。回回原名中有不少带马字音的,如阿合马之后裔取其前辈名字的尾音立姓,马合马沙之后裔取其前辈名字首音立姓。另据《怀宁马氏宗谱》载:“吾族系出西域鲁穆,始祖讳鲁穆文字,汉译马依泽公,遂以马为姓。”

二是取自与教的圣人的名字有关的字为姓。回族基本上是一个全民信仰教的民族,对圣人非常崇拜和敬佩,平时说话、办事都遵循“圣行”,凡是做过的,回民都乐意做。因此,在起经名时,有很多人都喜欢取与相同的名字,如穆罕麦、穆罕子等等。在取姓时,多取与名字相关的姓。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同的译音,尤其是明代以前(包括明代),有些译者将译为马合麻、马哈谟德或马和穆狄等等。《明史》中有“相传回之祖曰马哈麻者”、“回回历法,西域默狄纳国王马哈麻所造”等记载,将译为谐音“马哈麻”。这样回民在取姓时,多取译音的首字“马”为姓。如元时的回回人马马(窝阔台近臣)、阿合马(世祖时宰相)、马合马沙(工部尚书兼领茶迭尔局)、马哈麻(至顺年间咸阳郡公)、马合麻(至正年间福建政和县尉)、马哈谋沙(至正十五年同安达鲁花赤)以及马合木、马合谟沙、麻合马、抹合马、马合睦、马哈沙等,均是原名的汉文译音译字。他们的后人有不少取“马”字为姓。

三是回族迫于统治阶级的压力,在当时汉族马姓较多的情况下也遂改为马姓。四是朝廷赐姓马。如“亦刺思,西域回回,洪武二十三年内附,命为南京锦衣卫头目;子马哈麻,英宗天顺元年袭职,历功屡晋至都督佥事,御赐姓马名政,后为南京望族。”由于这样几种原因,经过长期的发展,马姓回民越来越多。

宛、万、安、王四姓,据回族民间传说和自称,皆源于唐太宗(627年一649年)在位时来我国传播教的人——宛葛思。宛葛思在中国亦译“万尕斯”、“旺歌师”、“斡歌士”、“斡葛思”等等。其后裔取其祖先原名之首音谐音,冠以王姓。有些王姓回民自称是“随燕王来的”,为明初回族军事官后裔。今王姓主要分布在北方,多集中在河北沧县盐山一带和宁夏同心王家团庄等地。安姓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及西北等地。

穆姓回民多取自回民先辈“穆撒”、“穆罕”等名字的首音。如《元史·氏族表》中就有回回世家穆古必立等。

有的姓氏,既有取自回回祖辈原名之首音的,也有取自中间某一字音和尾音的。如海鲁丁之后裔姓海,改住之后裔姓改,奥都喇合蛮之后裔姓喇。

沙姓回民,多取自回回名字的首音和尾音。如《新元史》也黑送儿传记载:“也黑迭儿,西域人……子马合谋沙…子密儿沙……次木八喇沙……次忽都鲁沙……次阿鲁浑沙。”《元史·氏族表》中还记载了倒喇沙、别罗沙、掌机沙等回回世家,其后裔多取自祖辈原名尾音立姓。还有不少沙姓回民是取自祖辈原名首音立姓的。在回回经名中“沙阿得”一名较多,其后裔取沙为姓。《元史》卷132载:沙全,哈刺鲁氏,父沙的,世居沙漠……全初名沙儿赤,甫五岁,为宋军所虏,年十八,留刘整幕下,宋人以其父名沙的,使以沙为姓,而名曰全。

(二)以祖辈的名字分为数姓者

在回族姓氏中,除了马、丁、白等常见姓外,赛、撒、速、忽、纳、闪等十三姓在《百家姓》里却找不到。

回族十三姓,源于我国杰出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及其子孙。1221年,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军占领了布哈拉,回回人苦鲁马丁和他的儿子赛典赤·赡思丁率骑兵千人归顺。因赛典赤·赡思丁聪明英武,颇受成吉思汗的信赖和重用,任为帐前侍卫,南征北战。窝阔台和蒙哥汗时,出任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1274年任云南省平章政事。赛典赤执政期间,兴屯田、修水利、置驿道、办教育,改革行政制度,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功绩显赫,威望甚高,百姓自觉地为他树碑。赛典赤逝世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宣布“赛典赤虽逝,德政尚存,敢有更易者诛之”。

相传,赛典赤是教先知的三十一世孙。“赛典赤”文原意为“荣耀的圣裔”,即伟大的贵族。“赡思丁”的含义是“宗教的太阳”。“乌马尔”的意思是“长寿”。赛典赤的后裔,不仅铭记着前辈的丰功伟业,而且取赛典赤称号之首音‘赛”立姓。

赛典赤·赡思了有五个儿子。长子纳速拉丁,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陕西省平章政事;次子哈散,官至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三子忽辛,官至云南行省右丞、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四子苫速丁兀默里,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他们的后裔有赛、纳、哈、速、忽、马、撒、沙、丁、闪、穆、杨、郝等姓,传说子孙分为“十三姓”,主要集中在云南。直至清咸丰六年(1856年),清朝官府曾下令“灭回”,激起回民大规模武装反抗,即历史上有名的“丙辰之变”,这十三姓回民才被迫分居全国各地。后来在长期的发展中,由十三姓又演变出其他姓。如忽姓后来又发展为虎、胡姓,闪姓后来又发展为陕姓等等。

再如赛典赤之子纳速拉丁,其后代分别以纳、速(苏)、喇(拉)、丁为姓。据《陕西通志》载,元朝初,贵族纳速拉丁“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喇)、丁四姓,居留各省”。今纳姓回民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仅宁夏永宁县纳家户村就有纳姓回民七百余户,四千余人。喇姓回民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等地。拉姓回民分布在陕西等地。丁姓遍布全国。

易卜拉欣之后裔,分别取其祖辈名字中的每一个字立姓。因易卜拉欣,亦译伊白来金或伊白拉金,故后裔多以伊、白、拉、金冠姓。

(三)皇帝赐姓

在回族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如李、达、答、张、白、沐、陕、郑、朱、金等姓。

传说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以及李彦升和波斯人李玹、李询均为皇帝赐姓。元代达姓回回(今分布在江苏省县),据达氏家谱,其先世为色目人,名母把拉沙(波斯语:官爵之称),因功绩卓著,被元王朝封为平章政事,并赐名达不华,其后裔取其达不华名字首音立姓。今居住在我国湖北荆州、河南南阳等地的答姓回民,也为皇帝赐姓。据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答氏宗谱》载,其族原籍西域,自元世祖至元癸巳(1293年),讳刺罕与刺海祖,同孛可入,献大珠,赐价不受,帝嘉其廉,命姓答氏,其后裔以答氏为姓。

在白姓回民中,除以前辈原名译音立姓外,还有一个来源是皇帝赐姓。元代回回世家伯笃那丁,“其子察汗,赐姓白氏”。

明代国姓是皇帝的朱姓。据对今安徽、山东朱姓回民家世考证,其先人姓氏为皇帝所赐朱姓。因朱与猪同音,后来不少回民又改为黑姓。张姓回民也系明代皇帝赐姓。据湖北《张氏族谱》记载,其始祖噗罗德“原属经名”,“后来赐姓于明初”。从此,其后裔立张为姓。当然,张姓回民中,也有被迫改为张姓的。上海松江纳速拉丁后裔被赐以唐姓。

我国海军史上伟大的统帅、世界有名的航海家之一郑和,就是皇帝赐姓。

郑和原名马三宝,是赛典赤·赡思丁五子马速忽的儿子,在明军攻入云南时被俘当了太监。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这场重要的战役中,马三宝英勇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燕王即皇帝位后,视随行马三宝在北京郑村坎立下的战功,便赐姓为郑。从此,其后裔立郑为姓。今郑姓回民主要分布在云南、河北和西北等地。

回族当中还有木、金、陕等姓氏也是皇帝赐姓的。如陕姓回民是由原来的彡姓改为陕姓的。据清朝金天柱《释捕辑》载:“明彡茂,湖广公安县人……登天顺甲申科进士。廷试时,上不识其姓,问内阁,李贤对日:‘在音同陕’,即以御笔改为陕。”如今陕姓回民分布在广东、湖南等地。

小马儿考上了广州的重点高中,我到广州的机会多了起来。

他的学校就在杨箕村旁边。说是村,但这里高楼林立,与花城广场、天河CBD连成一片。小蛮腰,东、西塔等广州地标远远就能望见。说它还是村,这里坐落姚、李、梁、秦氏大宗祠和玉虚宫,三座出入口石牌坊。李氏大宗祠坐西向东,规模最大。祠堂前立八块功名碑,其中一块刻有“元大德六年壬寅科进士”“李天泽立”等字样。夜幕如海,楼体的LED灯渐次亮起,如透明的闪烁的长着长长触须的水母缓缓降下。杨箕村,这个广州国际大都市的繁华之心,竟与百里之外的从化的一个宁静小村有渊源!

这个小村叫麻村,距城北7公里。村北2公里高山耸立,由东到西老鸦山、乌石冚、狮形、大窝、磨盘、蛇形一字排开,如双掌合拢拱卫村北。村东有防洪堤,堤外有流溪河,河对岸有云台山;村西有田畴,纵贯八乡水利灌渠。两水之间为麻村平原,一条街麻公路从中间穿过。麻村临河,苦水患久矣。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民国三十七年(1948)大水毁祠舍无数。解放前,村民自发在村东担土筑石建土壆,又种上荔枝树。村民约定担泥可入股、荔枝有分红,谓“镇康约”。解放后,军民多次合力修筑麻村堤。直到2006年,政府大规模建设公路堤,才让麻村永绝水患。麻村东望云星,南邻塘下;西接光联,北连乌石。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6千皆姓李。麻村由三个行政村组成,由北向南依次为麻三、麻二、麻一村。三个村的古村落保存完好,居民楼环村分布,7个风水塘如长链形成东西向自然分隔带。

麻村东北角去年新建了一座“麻村”石牌坊,镌刻了一副对联:系出陇西九里乡风尊祖训,宗开从化万家事业谱华章。对联中的“九里乡”是麻村古时的别称,九里分别是分布在如今麻一村的新池里;麻二村的华翰里、楼镇里、余庆里;麻三村的莲塘里、常兴里、竹院里、新田里、盘陆里。麻村最早因马而名。村子的左前方有两座小山如骏马相向跑来,寓意“双马归栏”,因此称作“马村”。后“马”和“蔴”同音,改称蔴村。再后来“蔴”简为“麻”,称作麻村。

金秋十月,又到了丰收的季节。麻村“村胆”李振民领着我走进麻村。民叔锥子脸、招风耳,身材精瘦。虽年近七十,但感觉小十岁。民叔说:我8岁就在村里做生意。我觉得很好奇;他接着说:我熟悉村里每寸土地。我开始对他“村胆”的地位深信不疑。我们穿过麻三村常兴里门楼,首先见到孟翔李公祠。祠堂前村民摊晒湿谷,空气弥漫着热气蒸腾的稻香。孟翔李公祠素瓦顶凹斗门,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紧挨的是立昌李公祠,门承两根四面石柱,麻石大门。石门匾的大字已被凿去,隐约覆盖“公共食堂”四个斗大的红漆宋体大字。门匾题头刻“光绪丁酉仲春”,落款刻“前任从化城守三水刘腾祥书”。一百多年前这位外地籍将官大笔一挥,不曾想祠堂名没了,自己的名字却保留下来。

离开麻三抄近道到麻二,要经过一片荒地。趟过半人高的赭红色枯草,让人感到萧杀。眼前忽见一株挺拔的大树,树冠翠绿,树围有两三人合抱,像一支巨大的绿色雪批。走近一看,树干炭迹斑斑,早已枯死。原来这是一棵命运多舛的秋枫树:20多年前被雷劈断一半树干,几年前小孩在树洞玩火又烧了一次,来了两台消防车救火。秋枫没有倒下,是因为树顶长了一棵飞来榕,树根已沿树干长到地上,两树合二为一形同一树。榕树是植物界的“八爪鱼”,一旦被它缠上,原树难有自我。榕树借秋枫活成了它想要的高大的样子,枯死的秋枫却又借榕树屹立不倒仿佛又“活”过一回。民叔说,当年秋枫树顶常有白鹤筑巢盘旋。这不正是徽宗笔下的意境吗?

离开秋枫树南行,我们来到麻二的新巷古村落。村尾有大榕树,村头有广卿李公祠,俗称“余庆堂”,这里为余庆里。祠堂本也平常,但在东西墙角各镶嵌一柱“泰山石敢当”挡煞石就显得不平常了;在拐角处设置挡煞石本也平常,但这石首刻上虎脸图案就又显得不平常了。西墙角虎脸圆眼圆脸,东墙角虎脸杏眼锥脸。虽瞪眼呲嘴露出獠牙,但感觉像笑脸喜感十足,让人觉得这挡煞的威力打了折。

离开挡煞石继续南行,我们来到麻二的大房以及相连的麻一新池里古村落。大房坐落必取李公祠和必遂李公祠两座清代老祠堂。必遂李公祠坐北向南,三间三进。大门墙上壁画还是咸丰年原作。有《三友图》《四相图》《群仙醉酒》,还画有凤凰、喜鹊、牡丹之类;还题有诗作:大夫君子共同林,翠影交加压地阴,或:山色经年杰陵青,江流画日听无声。进门有一扇“福”字木屏风,再进有一座三拱门青砖牌坊。祠堂二进上世纪五十年代倒塌毁坏,去年麻二村用钢筋水泥重建,覆盖绿色琉璃瓦,刷上雪白的灰,与一、三进连接,感觉像古人穿上了西装,光鲜亮丽。

民叔领着我走过一座座古建筑。麻村古村落就像一块宁静的璞玉,任凭外界如何的纷扰,它仍保持一百多年前的样子;它又像一张层层罩染的油画,新痕覆盖旧痕,旧痕却又隐现。不同年代都在麻村身上“咬上一口”,留下印痕;它更像一本厚厚的族谱,翻动之间,古今人物纷纷跳了出来

    要寻找麻村的源头,先要从麻村渡说起。因为先有麻村渡,后有九里乡。而800年前一位官家子弟的登岸,掀开了麻村繁衍的厚重帷幕。

寻找麻村渡,领着我的是麻村“老村胆”李桂祥。祥伯狮鼻圆脸,膀阔腰圆。虽年近八十,却有小十岁的体格。他热心村史,曾是麻村老支书。祥伯手上有麻村唯一一本“抢救”过来的老族谱复印件。牛皮纸封面,书“李氏族谱”“万世长存”斗大墨字,有砖头厚。它的母本是族人攀叔手上的清同治年手抄本《李氏族谱》。麻村从明朝到清朝历经八次修谱,几经迭代丢失,到攀叔手上的是麻村最后一本老族谱。上世纪九十年代,老族谱已破烂不堪。祥伯费尽唇舌才从攀叔手中借出复印。最后老族谱也难逃消亡宿命,被后来神志不清的攀叔撕成碎片。2018年,同宗人、原环城中学老校长李榕煊在老族谱的基础上,修编印刷麻村新族谱,让麻村历史永无丢失之虞。

麻村渡在麻村东南边土名“鹅泰厂”的流溪河西岸。从化古县志记载,麻村渡是从化11个官渡之一。官渡,又叫直渡,“扬帆而至省城也”。过去流溪河河阔水深,人员货物可从水路直达广州。麻村渡当年舟楫往来繁盛一时。上游良口的竹木柴炭经此中转,麻村当地的米粮农产也由此始发。解放前,麻村“齐眉米”享誉省城。米贩高佬堂专事收谷,然后雇请木船运落省城。上世纪五十年代,蛇形挖出萤石矿,也是由水路运到广州钢铁厂作炼钢抛杂之用。为求行船平安,清道光十一年(1831),麻村渡旁建观音庙,后来演变成村民祈福许愿的场所。逢大年初一、端午节、观音诞,香火络绎不绝。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观音庙旁建麻村社学。正门有邑人、执信中学老教师李竹侯撰写的对联:社会启文明团联一脉,学堂宏教育陶铸群材。民国年间麻村子弟都在此启蒙。由于铺砌水泥路地台抬高,“团联”“陶铸”以下皆不见影。

麻村渡的繁盛促进商贸,催生了麻村墟。从化古县志记载,麻村墟是从化13个墟之一。“以一六为期,麻村一村人赴之。”麻村墟在观音庙旁,解放前后达到繁盛的顶峰。每逢墟日,不光麻村一村人赴之,光联、陂下、街口、云星等周边村民也前来趁墟。墟上只有一条小街,有小贩用小箩挑着农产品席地摆卖,也有饮食档就地打灶支锅炒粉卖。街道两旁有药材铺、打铁铺、猪肉铺、杂货铺、供销社。还有一间两层的福津茶楼,二层是木阁楼,为小贩墟客提供茶点饭食。“打枪锋”经营打铁铺。炉膛火红,叮当作响,打制锄铲镰耙各式农具。他手艺好,居然能造出枪,还能娄出火。熙熙攘攘的地摊中夹杂着一个不显眼的书摊,摆放二三十本四大名著之类的小人书,常有小孩围观阅读。摆摊的也是一个小孩,摊主是8岁的李振民。他一分钱从图书馆借出,2分钱租出阅读。有小孩常常“刘备借荆州”,李振民交不了差,后来也常常做了“刘备”。当年摆摊的熊孩子,长大后与农机打了一辈子交道。七十年代,李振民进入公社农械厂当技术员,专修手扶拖拉机。当年耙田运输手拖能代替大部分人力,机子坏了农民伤不起,还急。哪家的手拖坏了,老李就跨上自行车上门修理。后来脱产学习农机改装,研制半机械化插秧机、切苗机、打浆机,解决农民“三弯腰”问题;八十年代,老李自办工厂改装自卸手扶拖拉机,一台能赚1200块;九十年代,老李转型做农村建筑包工头。上世纪七十年代,麻村墟迁到麻村社学旁的街麻公路两旁,墟期改为三八,称“三八墟”。

如今,麻村渡已成为流溪河防洪堤的一部分。麻村墟也早已人去楼空一片颓垣败瓦。当年留下麻村始祖足迹的小石级,也埋在了水泥路面下。

南宋末年,麻村始祖李兑(1185——1258)始临麻村。兑公家世显赫,他的曾祖父不是别人,正是省城“一把手”、南宋绍兴年间的知广州府李安政;他的祖父,是安政公长子、官至朝奉大夫的李明;他的父亲,是明公的次子、授㧙教擢知制诰的李萼。兑公字子阳,号为泽,居广州。兑公将母亲陈氏归葬后,乘船从广州逆流而上来到麻村渡。登岸后发觉此地土地平坦水源充足,就不想回广州了。老族谱记载:“(兑公)见世播弃迁流,遂不回广州,构居麻村。”兑公在麻村的生活,“闲则数青山而荷鸠杖葵笠,乐则对琴樽而挹清风明月。”俨然一派乐土隐士的形象。兑公生必成、必取、必泰;其弟益公生必先、必大、必遂。后人称“麻村六大必”。其中必泰公生天举;天举生若济、若金;若金生仁发、仁遂、仁广、仁卿、仁寿,后人称“麻村五大仁”。麻村成为从化李姓的“总发源地”。“六大必”后人除了主要在麻村,还分支到城内、门口江、大夫田、荷村、象新、水西、官庄、石南、云星、木棉、磻溪等从化各地;远则至广州、深圳、惠州、清远等省内各地。其中杨箕村的李氏,就是必大后人。

要寻找兑公“构居麻村”的痕迹,先要从“门楼筒”说起。“走,我带你去看看必泰公的出生地。”祥伯说。必泰公生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如此说来,麻村最早的村落痕迹可追溯到南宋末年。

“门楼筒”坐落在麻一新池里古村落。整个新池里坐北向南,青砖素瓦,为九纵十一横梳式布局。民居大的一座五间,小的一座三间。房间分大小,大的叫房,小的叫廊。住房分等级,有句顺口溜“大仔住房,细仔住廊。”古村落前有不规则长方形风水塘,池塘筑起一米高围墙。墙沿砌筑人字形麻石,墙身有射击孔,是为首道防线;首列民居为南墙,无窗。巷门一旦关闭,就如同一列城墙,构成二重防线。古代盗贼横行,倒逼出先民高超的生存智慧。

70年前的1949年10月12日夜,新池里河对岸远处的云台山枪声大作,子弹吐着火舌划破夜空。突然,一发子弹打在池塘中,发出沉闷的响声,把躲在池塘围墙后看热闹的几个年轻人吓得四散逃跑。李泳坚那年18岁,他见证的是解放广州的最后一役。当晚9时,从良口方向过来的解放军第44军132师395团在云台山与国民党军两个营正面遭遇。国民党军占领云台山主峰向解放军佛仔坳阵地攻击,并用机枪封锁山下公路。双方激战至黎明,国民党军败退下山。次日早上,李泳坚见到了20多名取道麻村溃退的国民党士兵。云台山战役解放军牺牲50人,歼敌519人。南下大军13日解放从化,14日解放广州。李泳坚16岁高小毕业,母亲早亡。解放那年,父亲重病无钱医治也亡,他与15岁的弟弟成了孤儿。幸好那年李泳坚娶上媳妇,老婆16岁。两公婆耕田维持生计,还要供弟弟读书。五十年代,政府搞广播网,李泳坚成了电话外线工。后来进入邮电局工作直至退休。

新池里东端坐落仁卿李公祠。祠堂建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坐北向南,三间两进。龙船脊硬山顶,门承两根四面石柱。石门匾上镌刻“仁卿李公祠”五个端庄的黑色楷体大字,为安政公二十四世孙李仲良书。仁卿公是元朝人,字淑德,号九四。老族谱记载,他自幼聪颖,长相不凡。仁卿公人如其名仁且淑。村民谁有困难,“推所有以济之”,大家都心悦诚服。仁卿公为人仁孝,皆因母亲欧阳万二教导有方。在李氏祠堂的神楼内,供奉着一块“欧阳千六公”神主牌。这位欧阳千六公,正是欧阳万二的父亲、李仁卿的外公。李姓人的祠堂居然供奉着一位外姓人?原来有个“外公田”的故事。千六公是凤院人,手握大把田地,却苦于膝下无儿,只有两个出嫁女。有一日,千六公揣上田契到大女家串门,将田契赠与外孙。午饭时,外孙高喊:“阿公,吃饭了!”千六公闻声欲起,不料外孙却说:“我不是叫你,我是叫自己阿公!”千六公心生难过,欲取回田契,于是诈称肚痛,需要用田契捂住肚子方能止痛。大女不知是计悉数给回。千六公取回田契直奔二女家,离远就听到外孙仁卿高喊:“阿公来了,杀鸡啦!”原来仁卿想吃鸡,母亲就教导他,鸡要留着孝敬外公。千六公满心欢喜,认为仁卿日后必有出色,于是将田契悉数赠予麻村外孙。解放前,麻村“外公田”远在朱山下,朱氏把李氏奉作上宾。

古代麻村仁孝不止仁卿一家。后生对老人仁孝,村中老人多长寿。古代生活条件低下,七十古来稀,何况百岁。从化古县志记载,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整个县城只有一个93岁的老人禤仲恩。长寿者难得,可领官府的赏米赏银赏绵。当年春天,县令郭遇熙在麻村遇到安政公18世孙、从明朝万历年活到清朝康熙年的百岁老人李心存。他在侄儿李日奇的搀扶下前来见郭。郭问:为何不去领赏?李曰:我只是一介山野村夫,年轻时只会耕田打井,年老时只会砍柴割草,怕辱没圣恩啊!郭感叹道:你真是个有德行的人!郭遇熙回去后想赐匾旌表,不料牌匾做好了老人却去世了。

古代麻村还出了不少以仁孝著称的官员。元大德六年(1302),必遂公的独子李天泽考取进士,成为从化科举史上唯一一位元朝进士。李天泽先后任新州总管府通判、潞州刺史。古志记载李天泽“性至孝”。在新州为官6年,盗贼闻其名不敢入新州界滋事。明正德八年(1513),必成公后人李日芳中举,授南平教谕。李日芳是个大孝子,倾出薪俸令二弟侍奉双亲。南平的罗豫章祠遭人遗忘,他捐钱为其树碑。任长汀县令期间,为文丞相勤王之地督建祠堂以资纪念。清道光十七年(1837),邑人李仲良拔贡,任主事员外郎。他善长楷书,曾以蝇头小楷把《大学》抄于白扇上,无一字错漏。后母丧父殁,李仲良两度回家奔丧,痛不欲生。清咸丰年间,李仲良捐俸银一万两作军饷,为从化增加两名文武生永远学额。李仲良先后在蘷州、镇江为官。在镇江府卸任时,民众十里夹道相送,赠“民望重来”牌匾。

离开仁卿李公祠,我一脚高一脚低踩着光亮鉴人的青砖路往西行。偶见有老人或坐在巷门口酣睡,或坐在水井旁发呆。老人老村在时光中封存,慢慢老去。村落正中有一间有门有窗的青砖瓦房,叫“众人屋”,又叫“丁寮”,意思是大家都有份。解放前,麻村成立猪屎会,收入归众人屋。以前猪只放养,到处拉屎拉尿。猪归各家各户,但猪屎却归众人。猪屎是培田好料,但谁来捡却由不得谁,要开会竞投;投得名额也不一定能捡到,还要拼手快,像双11。于是村中常出现“守猪待粪”奇景。捡粪人一手挎篸,一手持夹,眼睛直盯猪屁股,仿佛里面拉出的不是猪粪,而是金蛋。逢年过节,众人屋用猪屎会收入请来戏班做大戏。在众人屋前搭起高台,一直延到鱼塘中。廖少坤、扁洪领衔的戏班卖力演出,出场首演《六国大封相》,从年十六演到年二十,演足五日五夜。麻村的南狮和洪拳也来助兴。麻村南狮有南武堂、镇武堂两个堂号。村民一直有练习洪拳的传统,尤以南武堂最为出名。解放前教头李杰良、李英泰等收徒者众,练拳舞狮,盛极一时。

离开众人屋我走到村落最西端,在一个拱形门楼前停下脚步。门楼前种有黄皮芭蕉,还有一个小菜园。门楼前有井,已封埋。祥伯说,以前井口有锁链,是为锁住井中的龙。门楼口仅一人高,墙砖半米厚。穿过门楼,是几座青砖危房,杂草已湮没巷道。祥伯说,这就是必泰公的出生地“门楼筒”,又叫“西园”、“内围”,以前有村墙将整个围子围起。在我眼中,门楼筒低矮又毫不起眼,但却仿佛是一个“秘洞”,藏着麻村800年的秘密。

必泰公的出生地在西南角的麻一新池里,纪念他的祠堂却远在东北角的麻三莲塘里,跨越了整个麻村。必泰李公祠是整个麻村规模最宏大的古建筑,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它的命运一直与教育紧紧相连,抗战期间做过从化中学临时校舍,五十年代改建为麻村小学,八十年代改建为麻村幼儿园。祠堂坐北向南,五间三进。锅耳墙龙船脊,门承四根八面石柱。正门两扇大木门刷上蓝漆,门匾位置写有“麻村幼儿园”五字。穿斗梁下的承子雕刻华美:有竹下麒麟对哮,林中双鹿回头,海里蛟龙翻波,牡丹白鹤呈祥。一、二进天井之间原有一座四柱三孔青砖牌坊,现址为幼儿园活动场所。走进二进,是八柱十七架的抬梁式宏伟大殿。鼓形红砂岩柱础,一人合抱大柱,均被刷上蓝漆没了本来面目。第三进在1968年扩建麻村小学时拆毁,祠堂木料卖给广州造船厂,原址为学校操场的一部分。操场上有一棵三百年朴树,树顶有一棵寄生榕。想必祠堂的后院也曾是绿树成荫、鸟雀和鸣的胜景。但此情此景已不复再,校舍环绕的是孤独的老树。

黄昏时分,我的麻村之旅也行将结束。夕阳西下,雾霭升起,必泰李公祠若隐若现。我忽然觉得它像端坐高处俯视麻村的必泰公。默默注视,一眼千年。

                                                 

                            20191119

杞[杞,读音作qǐ(ㄑㄧ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西周时期杞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二》中记载:“杞氏,姒姓,夏禹之后。”

西周初期,周武王即发寻找到夏禹的后人东楼公,赐封其杞邑(今河南杞县),东楼公在其帝建立了杞国,其后裔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称杞氏。

周贞定王二十四年(楚惠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杞国在楚惠王熊章的进攻之下亡国,杞简公姒春成了末代君主。灭国后的杞国王族后裔逃奔鲁国,以杞侯为夏后氏之后的缘故,以夏侯为复姓。

第二个渊源:源于彝族,出自宋、元时期云南大理国彝族自杞部,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云南大理国自杞部,是彝族,活动在贵州、广西边界地区和云南楚雄一带,其酋在段氏大理国中曾任水兑分司吏,负责糟粮、物资的运输。

宋、元朝之际,大理政权归顺元世祖忽必烈。明朝初期洪武十四年秋季(公元1381年),明朝廷派大将蓝玉和沐英率大军讨伐尚据守云南地区的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大理政权段氏王族却忠于元朝,积极抵抗明军入滇,自杞部彝族所部却首先投靠明军统帅沐国公沐英,打开了明军进击云南的通道。

自杞部,有后裔子孙按汉制以汉姓“杞”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后亦有改岂氏者。

二、迁徙分布

(缺)据《元和姓纂》卷六“杞”云:“姒姓,夏禹之后。周武王封东楼公于杞,后为楚所灭,子孙氏焉。(望出)齐郡。齐有杞殖,字梁。今齐州有杞氏。又《通志》卷二六《氏族略·以国为氏》:“杞氏,姒姓,夏禹之后。成汤放桀,其后稍绝;武王克纣,求禹后,得东楼公,而封之于杞,……子孙以国为氏。”杞姓氏族早已引起研究者之注意,但目光往往只固定在传为杞国所在的河南杞县或山东昌乐两处地点上,故顿感处处凿枘、种种不合。如顾颉刚先生云:“杞国在今河南开封道中间的杞县,莒国在今山东济宁道东北的莒县,两处相去千里……”而今杞器的出土与杞国故都的考定,遂使此项疑窦顿解,障翳一清。关于杞国研究的概括情况大体是:自清道光以来,在新泰市境出土一批有关杞国的青铜器,其铭辞皆有“杞伯”之文,于是开始引起学界重视,有学者认为此为杞国曾东迁新泰之证。但因匮乏旁证,其说少为人知。至20世纪80年代新泰又相继出土了与杞关系密切的“淳于”等戈,湮没千年的杞史渐次浮出水面。1999年中国先秦学会在新泰召开“全国首届杞文化学术研讨会”,对杞国史进行集中探讨。最后“与会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最晚至春秋时起,杞国就迁于今山东新泰定都,新泰作为两千多年前的杞国古都的地位是有据可查。”(秦秘《“全国首届杞文化学术研讨会”学术综述》,载《杞文化与新秦》)据《中国行政区划·历史地名索引》载:“杞:姒姓古国,初在雍丘(今河南省杞县),后在淳于(今山东省安丘东北),战国初为楚所灭。”杞姓望居齐郡(西汉置齐郡,东汉为齐国,治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城北)。

三、历史名人

杞 梁:一作杞殖(公元前?-前550),春秋时齐国大夫。攻战莒国时,冒矢突进,身中数箭战死,传其妻孟姜哭夫十日,城墙为之倒塌。后人编造“孟姜女哭长城”故事,误其为万杞良或范杞梁、范喜良。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齐 郡:西汉先为临淄郡,东汉为齐国,后改齐郡(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城北),治临淄。隋唐为青州北海郡。

2、堂号(缺)

附录:杞姓典故、趣事

〖杞梁与孟姜女真相〗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我一直以为这不过是一个传奇,或者把它当作神话也未尝不可。然而近日读书,才知道孟姜女确有其人,哭夫而城倒也确有其事。不过,哭倒的不是长城,孟姜女也不是生活在秦朝。孟姜女哭长城是民间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千年来口口宣讲,而渐渐误传,以致于张冠李戴,倒把孟姜女的真实性打了个折扣。岂不惜哉!其实,孟姜女是春秋时齐国人,嫁给临淄人杞梁为妇。杞梁事母至孝,而且孔武有力,勇名远扬。只是出身庶族,无官无职,务农为生。

是时,齐庄公想重振齐桓公的霸业,于是出兵攻打莒国。为了激励将士,齐庄公赏赐州绰、贾举二勇士,一人赐了一辆五匹马的战车。州绰和贾举二人十分高兴,贾举又推荐说临淄那个地方有华周和杞梁二人,也很勇敢。于是齐庄公召来华周和杞梁二人,一见之下,果然象是勇士。于是赐了一辆一匹马拉的战车给华周和杞梁。见面之后,退了下来。华周满心的不高兴,对杞梁说道:“同样是赏赐勇士,赏给州绰和贾举一人一辆五马战车,却只赏给我们两个人一辆一马战车,对于我们来说,不是赏赐,是侮辱。干什么干,不如逃跑,另寻他处吧。”杞梁一听,有点犹豫,对华周说道:“我家里还有老母亲,让我回去跟老母亲说一声,然而再跑不晚。”

杞梁回家,将事情前因后果告诉了母亲。母亲教训了杞梁一番,说:“如果你生时没有什么功劳,死时不能出名,就是坐了五马战车,人家也会笑话你。如果你有大功劳,又死得哄哄烈烈,那么即使是那些坐五马战车的人,也不如你。君命不可违,你还是去努力打仗吧。”杞梁把母亲的话跟华周一讲,华周面红耳赤,叹道:“妇人都懂得的道理,我却不懂,惭愧惭愧!”

于是华周和杞梁二人同乘一车,在齐庄公军营中听候调遣。这一天齐庄公调兵遣将,准备开拔。华周与杞梁主动请婴,要做前锋。齐庄公问道:“你们要步兵多少人?战车多少乘?”二人回答说道:“既不用兵,也不用车,我们就坐你赏给我们的战车,两个人一辆车足够了。”齐庄公想看看二人到底如何勇敢,大笑着同意了。杞梁二人出了大帐,约定轮流驾车,临行的时候,说道,如果能有一个人在车上守住右边,就笃定能战胜一支军队了。这时有一个小兵叫做隰候重的挺身而出,愿意同行。于是一人驾车,一人拿着兵器在车左,一人拿着兵器在车右,向莒国都城进发。

莒国国君黎比公听说齐军马上要到了,亲自率领三百个步兵到城效巡察。正好与杞梁二人相遇。杞梁三人张目大喝,说我是齐将,你们谁敢上来决一死战?黎比公没想到齐军来得这么快,大吃一惊,再仔细一看,只此一车,并无后继。于是命令三百步兵围攻三人。杞梁与华周对隰候重说,你在车上击鼓助威,看我们如何杀敌!于是二人跳下战车,手持长戟,冲入重围,左右冲突,长戟横扫,当者披靡。三百个战士居然被二人杀得死伤过半。黎比公大为惊叹,对二人说道:“别打了,我知道你们二人的厉害了,只要你们归顺莒国,我把莒国一分为二,给你们一半。”二人嘿嘿笑道:“抛弃国家投降敌人,是不忠;领了军命而不去完全,是不信。不忠不信而贪图私利,不是我们的为人。”说完,又奋戟砍杀。黎比公抵敌不住,大败而走。

齐庄公听说二人大败黎比公,连忙派了使者轻马快车,前来慰问,许诺给予大封赏。杞梁二人嘿然而笑,说道:“大王赏给别人五马战车,而只赏我们一马战车,是以为我们不勇,现在又用重利来封赏我们,是以为我们重利轻义。我们真的这么品行低下吗?”于是赶跑使者,弃车步行,直逼莒国都门。

黎比公知道不胜不了三人。于是在城门狭道处挖土成沟,在沟里装满烧得红红的木炭,炭火腾焰,人根本没法举步。隰候重说道:“古来将士,能青史留名的,肯定是不怕死的,我能让你们过去。”于是隰候重顶着盾牌,趴到炭上,让杞梁二人从盾上走过。等二人过去之后,再回头看时,隰候重已经被烧得浑身焦黑了。二人大哭一场,持戟杀入城门。黎比公早就在城门埋伏下弓箭手,万箭齐射。杞梁二人冒矢突进,身中数箭,又杀了二十七人。守城的军士环立城上,皆向下拼命射箭。杞梁伤重先死。华周力尽被俘。

莒国被三人吓破了胆,等齐庄公大军到时,不战而败。齐庄公凯旋而归。齐庄公将杞梁尸体殡于郊外,正要入郊,正好碰上杞梁的妻子孟姜来迎夫尸。庄公停车,使人到孟姜前吊丧。孟姜寒着脸说道:“吊丧是在郊外吊的吗?这是哪家的礼仪?”齐庄公大为惭愧,于是将杞梁之尸殡于其家而去吊丧。孟姜女发丧,到了城门之外,停棺露宿三日。孟姜女扶棺大哭,涕泪俱尽,以致于哭出血来。突然之间,齐国都城崩陷数尺。“由哀痛迫切,精诚之所致也”。后来亚圣孟子说“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此之谓也。

诸公若不信其实,可翻出《左传》对照察看,祥见《左传》之《襄公二十三年》另外注明:可能哭是真事,墙倒也是真事,但哭与墙倒之间肯定没有必然联系,只是一个巧合。多此一句,是防止有人再抓漏洞。

-----------------------------------------------------------------

〖杞人忧天〗

语出:《列子·天瑞第一》:“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典故:据说杞国有一人,生性孤僻,整日胡思乱想,并经常会想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让人既感到莫名其妙也让人觉得可笑。

一日,他凝神望着苍天,一个意念突然闪现:天哪!倘若有一天,天塌了,那可该怎么办呀我们该往哪儿跑呀他望了望四周,更觉心惊,岂不是无路可走了而被压死想到这,他便开始越想越恐怖,越想越无法安然入睡,甚至连吃饭也吃不下。日子长了以后他开始日渐消瘦,神恍惚。

亲友们见他终日面容憔悴,感到纳闷。当知道了原因后,大家哑然失笑,便劝他说:“你呀,何必为这种事苦恼呢从古至今还没有听说天会塌下来。更何况,天真的塌来了,你如此忧虑发愁就也解决不了问题。”然而他对这样的劝说一个字也听不进。他也由此渐渐病体缠身。

当然了,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还是没有塌下来。可笑而可怜的他,直到临死之时他还念念叨叨此事。

释义: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范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七回》:“札人忧天,伯虑愁眼。”

纳姓

纳[纳,读音作nà(ㄋㄚ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大蒙古汗国大臣哈散纳,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将领哈散纳,怯烈亦氏。

元太祖成吉思汗时期,怯烈亦·哈散纳从征王罕有功,成吉思汗大喜,命与同饮班朱尼河之水,且曰:“与我共饮此水者,世为我用!”

其后,怯烈亦·哈散纳管领阿儿浑军,跟从成吉思汗征西域,下薛迷则干、不花剌等城。至元太宗孛儿只斤·贵由时期,仍命其领阿儿浑军,并征集 工匠三千户驻于荨麻林(今河北张家口)。后授予平阳、太原两路达鲁花赤,兼管诸色人匠,后病逝。其后代中有以祖上名字的汉字谐音为姓氏者,单字汉姓为纳氏,亦有为那氏者。

第二个渊源:源于 ,出自元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及其子孙,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纳氏,源于古 族,如今为“ 十三姓”之一,也是 中的大姓。

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这五个子嗣的后裔分衍有赛氏、纳氏、哈氏、速氏、忽氏、马氏、撒氏、沙氏、丁氏、闪氏、穆氏、杨氏、郝氏,即所谓 “十三姓”。 中的其它姓氏,有许多都是从这十三姓中再分衍出来的。

纳氏,主要出自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的长子纳速拉丁,其后裔子孙中有取其名字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纳氏,现在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二历史名人:

纳·斯钦巴图:(公元1930~今),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人。著名基础教育家。

1953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现任职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蒙古族中学,是中国蒙古语文研究学会会员,中国蒙古文学研究学会会员。

从事民族教育工作四十余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辛勤耕耘,桃李满园。

在教学工作中,潜心钻研开拓进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积累经验,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取得累累硕果。

1984年撰写的《我爱草原——那里有我的母亲》,获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文学二等奖。1984年散文《乌拉特草原赞》获内蒙古日报社三等奖。

主要著述有《蒙古语文正字法新说》等,中篇小说集《野人》等。

纳·赛西雅拉图:(公元1933~今),蒙古族,原名丹毕宁布;内蒙古巴林右旗人。著名驾御家、诗人。

1948年入内蒙古自治学院学习。1953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同年加入中国 。

1955~1957年在内蒙古师范学院蒙古语言文学业余研究班学习深造。先后在北京大学东语系和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任教,1987年晋升为教授,曾任系主任等职。1994年被评为享受 津贴专家。

1952年开始发表诗作,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1984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国际蒙古学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出版了《珍贵的礼物》、《第一个早晨》、《纳·赛西雅拉图诗选》、《儿童文学作品选》(四人集)四部诗集。

此外,还发表了一百五十余篇长短诗作和三十余篇散文作品。出版了学术专著《蒙语诗的节奏研究》,发表了近30篇学术论文。

主编出版了全国蒙文高校统编教材《蒙古文学史》(古近代部分)。主编出版了论文集《蒙古民俗研究》等。先后四次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和最高奖—“索龙嘎”奖。

纳赛登:(公元1935~今),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著名宗教工作者。

呼和浩特市郊区攸攸板乡西马素回村西乌素图召管理组副组长,呼和浩特市郊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1944~1951年在长寿寺当喇嘛,学习经文,参加各项宗教活动,1980~198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落实了党的各项宗教政策,从事管理专院和保护文物古迹工作。

五十年来,他既是农民,又是佛教信徒,多数的时间从事佛寺活动,为了兴旺发达佛教事业,保护蒙古族珍贵文化遗产,在工作上兢兢业业,遵照国务院《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按照党的宗教政策。本着承认历史,尊重现实的精神,努力为宗教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纳忠伦:(公元1942~今), ;云南个旧人。著名民族工作者。

196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哲学专业,即被分至 云南省委边疆工作委员会工作。

三十余年来,除当过六年中学教师外,从民族工作队队员做起,较长时期从事统战、民族、宗教工作。现任云南省人民 宗教事务局局长、第八届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宗教学会副会长。

撰有《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的异同》、《云南 教》、《坚持实事求是做好宗教工作》等文。

纳音太:(公元1947~今),蒙古族;内蒙古上默特左旗人。著名先进工作者。

内蒙古土左旗水泥厂水泥车间工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1976~1998年在土左旗水泥厂工作。他思想进步,工作积极。能够充分发挥 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多次被评为优秀 员和先进工作者。

他在职工和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他的最大特点就是公私分明,敢为人先,勇挑重担。

纳承宗:(公元1952~今), ,笔名晨钟;云南昆明人。著名书法家。现在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从事图书管理工作。

受其父影响,自幼学习书画。曾临习过石鼓文、张迁碑、九成宫等历代书家名帖。国画专攻花鸟,以《芥子园画谱》为学习范本,小有所成。青年时期,尤精于篆刻。初学宗秦汉,追溯秦汉玺印及封泥瓦甓,临刻秦、汉、明、清各流派印章百余方。吸取古人之精华,治印师古而不泥古。

在创作的作品中,刀法苍劲、古掘,既有书法之韵味,又有金石之气息。章法疏密有秩,雄健奇崛,险而不怪。艺术创作不墨守陈规,敢于创新,经长期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艺术生涯几十年,辛苦耕耘,不追求名利,注意艺术道德。时刻不忘古训“印人应胸有方正,身无媚骨”。

为提高书法艺术理论,1984年参加了上海青年报举办的篆刻函授学校的学习。1985年在长安书法函授学校继续深造。作品曾多次在省、市一级书画展中展出。1985年被昆明市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1994年篆刻作品《天下为公》、《百团大战》获“全国图书馆系统书画摄影展”佳作奖,该作品于同年9月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并于1995年7月在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图书馆系统书画摄影展作品集》一书中发表。

1998年传略和篆刻作品分别在香港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世纪美术家传》(华人卷)和《世界美术集》(华人卷)收录。1999年,篆刻作品《定国安邦》、《国泰民安》被编入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的《世界传世名画法书鉴赏》一书,并获“传世艺术大奖”。

2000年3月,传略入编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亚洲艺坛名流》一书。2000年6月,篆刻《龙腾盛世》、《千禧吉祥》、《黄河子孙》、《舞剑得神》、《儒雅将军》等作品入选人民画报社、中国文联举办的“首届世纪华人艺术展”。荣获铜奖,被授予“世界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

纳 森:(公元1961~今),蒙古族;内蒙古察右前旗人。著名 党务工作者。

察右前旗政法委书记,察右前旗第十一届人大代表。1982年8月~1985年12月在察右前旗民中任教;1985年12月~1988年12月在察右前旗民委工作;1988年12月~1990年12月任平地泉乡副书记。

1990年12月~1993年12月任呼和乌素乡乡长;1993年12月~1995年12月任三成局乡乡长;1995年12月~1998年11月任黄家村乡书记;1998年12月至今任察右前旗旗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井姓的起源与中国古代天文学有关,井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天文分野在陕北一带。所以早在上古三代就出现了有所成就的井姓人物。又如井姓,即神农氏后裔。在古史上出现很早。最早的姜姓井族很可能建立国家在河北邢台一带;西周时井姓望族大都分布陕西周原;而事实上在米脂县就有井姓人家因为族灭分而为五jing。jin;姓的传说[京景荆金靳],那里也有山上的古迹叫“五分路”。事实上在“京景荆金靳”这五姓活跃的历史时期,而其本源之姓井却很难发现。我们不了解这个姓分出五姓之后到底隐藏的多久,但是至少也有一个朝代的历史之久,怎么恢复起来的,应该也有传奇的故事吧。在近代,结束清政权的人就是陕西同盟会领袖井勿幕,其胞兄井岳秀在20世纪30年代镇守陕西榆林号称"榆林王",是个一等一的“土皇帝”。现在的井姓多保留在陕西和辽宁,占井姓的五分之三。

  井姓起源有:

  一、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代,取吉利的意思作为姓氏。井是《周易》六十四卦之一。有取之不尽的意思。

  二、出自姬姓,周公四子邢侯之后见杨宽《西周史》周朝有大夫叫井利,就是用“井”作为姓氏。见《穆天子传》。

  三、始于春秋,是以封地名作为姓氏的。春秋时,虞国有个大夫被封到井邑(今地不详),称为井伯。他的后代就用封邑名“井”作为自己的姓氏。

  四、井姓与百里姓同宗。周代时,姜子牙建立了齐国,而姜子牙的后代中,又有人到虞国当了大官,被虞国国君封为井邑的首领。又封为伯爵,被人们称为井伯,井伯的子孙,有的姓井。井伯又有个后代,叫井奚,后来到秦国去做了大官,被秦穆公封为百里邑的首领,被人改称为百里奚。百里奚的后代,也以封地为姓,世代姓百里。所以井姓和百里姓的老祖宗是一个。见《姓源》。

  五、和尔钦氏Hercin Hala 本蒙古姓氏, 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又作合答斤、哈塔斤、合底忻,成吉思汗十一世祖母阿兰豁阿的第三个儿子不忽合答吉,组成的部落,世居扬什木(又作阳石木,蒙古游牧地,博古罗特氏、和尔钦氏、喀克锡哩氏、锡尔弼氏、锡喇德氏世居地,辽宁省彰武西),后冠汉字姓井。

  井姓典故

  源自炎帝;望出扶风。南阳曾拒五王远权势1;为官三科称贤能2。 注释:1东汉太学生井丹,字大春,郿人。博通五经,生性清高,不结交权豪,曾拒五王之邀,闭门隐居,读书自乐。2明代给事中井田,字九畴,邢台人。任户、兵、刑三科给事中,以贤能著称。 六郎赞襄,政令维亲感戴3;五经博洽,京师传说纷纶4。 注释:3宋代官吏井纲的事典。 4东汉太学生井丹,博通五经。时有“五经纷纶井大春”之谚。

  伤心痛哭几无泪;悲楚行吟尽是忧5。注释:5近代名人井勿幕自题联。井勿幕曾参加护国运动。 西北革命巨柱——井勿幕

  井勿幕,初名泉,字文渊,陕西蒲城县三合乡人,生于1888年2月12日,是中国最早的同盟会员之一。在辛亥革命中,他积极奔走,以年轻的热血之躯奉献于祖国和人民,被孙中山誉为革命的“后起之秀”“西北革命巨柱”。井勿幕幼时聪敏好学、志向远大。19

接姓 接氏家谱 接姓起源 接姓名人 接姓的来源 接姓简介

接[接、翣、擑,读音作jiē(ㄐㄧㄝ)]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公族接子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