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的退却:宋代以来宁波东钱湖的岸线演变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1收藏

湖泊的退却:宋代以来宁波东钱湖的岸线演变,第1张

导语: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有众多湖泊,比如湘湖、鉴湖、广德湖、东钱湖等等。由于人类活动以及潟湖自身的寿命,有的湖泊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而有的湖泊出于灌溉的需要,不断得到疏浚,寿命得以延长。宁波的东钱湖南北长 85 公里,东西宽 65 公里,环湖周长 45 公里,湖面面积 1989平方公里是浙江省最大的淡水湖泊。东钱湖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 ”废湖”争议,周边围垦不断,其湖岸线一直在向湖中心推进。 宁波东钱湖 1东钱湖湖体的变迁 东钱湖三面山体环绕,受地形限制,湖岸相对稳定,西北面的群山出现缺口,山与山之间修有堰坝,是东钱湖的主要进出水通道。宋宝庆《四明志》记载「 ”东钱湖,县东三十五里,一名万金湖,以其为利重也,在唐曰西湖,盖鄮县未徙时湖在县治之西也,天宝三年,县令陆南金开广之,皇朝屡浚治,周回八十里受七十二溪之流,四岸凡七堰,曰钱堰,曰大堰,曰莫枝堰,曰高湫堰,曰栗木堰,曰平湖堰,曰梅湖堰”。很多人据此将七堰作为唐代时的东钱湖湖岸线。若与同治《鄞县通志》中的《东钱湖图》确定的七堰位置,那么东钱湖的湖岸从唐到现在并无多大变化。 60年代航拍图,红线表示宋代东钱湖湖岸线 但是浙东地区地狭人稠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开发的加速,围湖造田情况愈演愈烈,宁绍平原上的巨湖鉴湖消失了,同样位于鄞县,东钱湖西部的广德湖也消失了。广德湖曾经「 ”湖环百里,周以堤塘植榆柳以为固,四面为斗门”,广德湖的湖岸线比东钱湖更长,最后也难逃消失的命运。东钱湖在历史上也曾面临围垦的危机,不过最后留存了下来。 2东钱湖西部岸线变迁 从60年代东钱湖地区的航拍照片上看,东钱湖西部的出水河道呈现「 ”两头尖,中间粗”的状态。这种橄榄状的河流可能是围湖造田后湖泊的遗存。根据「 ”天地图·浙江”的测算,主要的两条出水河道在接近湖滨处宽仅有50米左右,到下游的宽度可达100-200米左右,之后又慢慢变窄。 东钱湖老堤坝 周边的聚落分布也反映这一带在宋代之前可能是湖泊。2006年出版的《宁波鄞州区地名志》在收录地名的同时,利用家谱、田野调查等资料,收录了各个村庄的建村时间。根据地名志提供的资料,可以在东钱湖西岸划出一条宋代开始建村的起始线。 王夹岙村:宋末王竹房自鄞江(今洞桥)鱼山头迁入定居。 荻江村:村民主姓张,南宋时从山东张村迁入定居。 双桥村:村民主姓徐,宋朝年间从茅山花园村迁入居住。 戴家岸:村民主姓戴,北宋年间从东钱湖大堰头戴家迁来。 黄隘村:宋时有黄姓从下应迁来定居,因地处莫枝、下应之间的通道要冲,故称黄隘。 山下河:村民主姓何,宋时从西乡望春迁入定居,村旁有平峨山,山下有河,故称山下河,又称山下何。 东钱湖边的村子 这些村庄恰好可以衔接成一条完整的线条,南到凤头山,北到白石山。此线以东靠近东钱湖的村庄均为宋代以后建村,此线以西密集分布着许多宋代乃至更早就已建立的村庄。 此线以东有一顿岙村,坐落在凤头山的山麓地带,而非东边的平原上。村落位于该山麓很可能是因为东边原来湖泊的一部分,湖水直抵山边。且该村有一条河流与山体平行,从地形上看这条河不可能是周边群山水流汇集而成,倒像围湖造田后的湖泊遗存。东钱湖边上的陶公村外有一小岛,是为了防止岸线受湖水冲击崩塌而建的防波堤,小岛与公村之间恰好形成一条小河。顿岙村边上的河流形成的原因可能与此类似。根据地名志的记载,顿岙村是明代徐姓自宁波湖西树巷迁入定居。这说明至少在明代以前,顿岙村东部一带是湖湾。 东钱湖周边的聚落 东钱湖西岸的陶公山在明代的时候还是湖中心的一座小岛。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鄞县志》中有「 ”陶公山在十六都距城四十五里东钱湖中”,又记载了明朝人诗一首「 ”霸越平吴此息机,蓑衣终日坐鱼矶。一竿风月高名在,千古江山旧是非。春雨荒台苍藓合,夕阳古渡钓船归。探奇欲试登临头,流水无情白鹜飞。”陶公钓矶是陶公山一景,诗句里明显看出前往陶公岛需要乘船。这反映陶公山是东钱湖中的一个岛屿。但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陶公山与周边的陆地相连,仅仅是半岛,不是岛屿。这也能佐证陶公山西部的平原在明代时仍在东钱湖的湖区范围内。在这片范围中,以前存在的高湫塘、平水塘可能就是湖泊的遗存。 根据以上几点,推断宋代时,东钱湖西部的岸线应该在红线附近,之后随着围垦,逐渐向湖区靠拢。冠英村元代建村,元代的岸线岸线大致在冠英村东侧一线。从明代开始,岸线一直维持在现在的堰坝一线。 3东钱湖北部岸线变迁 东钱湖北部为梅湖,现已淤塞,清代同治时期的《东钱湖图》中,梅湖尚在。梅湖周围的群山有三个缺口,一个为堰头村附近,一个位于梅湖村附近,另一个位于栗树塘村附近。北部的缺口和西部的不同,缺口很窄,两岸的山体相距很近。东钱湖历史上本身就有沼泽化倾向,水生植物盘根错节,有利于泥沙的淤积。这三个缺口狭窄,应在早期就以淤塞,仅留三条出水河道。 《东钱湖志》 在周边的聚落形成时间上,钱头堰头建村于宋代。梅湖村建村于明代,但稍北的方水村建村于宋代,宋代梅湖缺口岸线应在梅湖村和方水村之间。而栗树塘村缺少资料,无法估计。依照宝庆《四明志》,明代梅湖岸线在钱堰头村、梅湖村和栗树塘村一带。清代依旧维持在这里。建国后,梅湖遭到围垦,建立国营农场,在60年代的航拍涂上,梅湖已经彻底消失。 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参考文献: 1罗濬等撰,宋宝庆《四明志》 2闻性道等撰,清康熙《鄞县志》 3董沛等撰,清同治《鄞县志》 4宁波市鄞州区地名志编纂委员会,《宁波市鄞州区地名志》 5宗发旺《水利与地域社会——东钱湖水利治理研究》 本文由江南蓑翁团队创作,版权归江南蓑翁团队所有。 欢迎关注头条号/微信公众号:江南蓑翁

原创码字不易,请勿抄袭!

在古代,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姓名、生辰八字、属相、小名等都不允许臣民与他有重名重音的字。所以古代生活在古代的人,如果刚出生时起了名字,改朝换代了,姓和名都要改,如果不改就会被犯讳,有的甚至还要杀头。

这就是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皇帝有什么爱好,也会吸引大众。据记载,宋徽宗属狗,天下就没有杀狗的。明武宗朱厚照姓朱,居然禁止全国养猪。

古代人起名字可以说煞费苦心,稍不留神就犯皇帝讳了。不过古代人为了保命,他们也想尽办法。通过史料梳理,古代人在起名避讳上主要有9种方法:

1同义字回避法。 也就是为避讳皇帝名而用同义的字。比如秦朝时对避讳管的很严,不充许任何人冒犯秦始皇的名字。秦始皇名正,于是很多人在起名字时,都不会起正。即使取了正字,也要改为与正字相近的同意义词,而且凡是与正有关叫法全部更换。正的同义字是端,正月也就改成了端月。到了汉朝时,开国皇帝刘邦为避讳自己名邦,除了臣民不能起邦以外,而且遇到邦字就叫国家,于是国家一词一直沿用至今。汉武帝叫刘彻,而恰巧有个叫蒯彻,不得已改为蒯通。通相当于彻的同义字。汉光武帝刘秀时,把秀字改为茂,秀才也就叫成茂才。

2同音字回避法。 古代有的朝代为避讳皇帝的名字,还采用一种方法,就是用同音字代替。比如清朝康熙皇帝名叫玄烨,老百姓起名字时就回避这两个字,而有的家庭恰恰就是玄字辈份,没办法,此辈份就在家谱中消失了,只能用同音字代替。这里同音是类似同音,可不是与玄字同音,清朝人用元代替玄,用煜代替烨,也就巧妙回避了皇帝的名字。

3创造字回避法。 据史料记载,有些朝代就连同音同义字也不能与皇帝相同,于是人们就想尽办法回避。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为了避讳世字,人们不得已把世少写一个笔画,这个字没查到具体念什么,只不过在当时算是通用的世字。而民字就更不能叫了,同音也不行,唐朝就把民改为户加了一笔,从此民部成为户部。

4巧拆字回避法。 遇到跟皇帝同姓还好说,就姓字里面带有皇帝的名,那这个姓氏就要改姓了。比如五代时后晋皇帝叫石敬瑭,当时有姓敬的人就不能姓敬了,他们就把敬字拆开,取文字旁,于是敬姓就改为文姓了。

5删名字回避法。 古人起名难免会和皇帝重名,即使当时不出名,但如果继任皇帝名与你的名字重复,那就要改名了。南朝齐国皇帝叫萧道成,那么国内名字有道和成的都要改了。有个叫萧道渊的,只好把道去掉,成了单字名。

6改读音回避法。 孔子虽然没当过皇帝,但却地位很高,被很多皇帝封帝,于是孔子作为圣人,他的字也成为当时社会上避讳的字。孔子名丘,那些学子们在用到丘时,都很尊敬改为某。

7增偏旁回避法。 姓邱的人原来姓丘,为了避讳孔丘,就改为邱姓。

8形似字回避法。 五代时,后周皇帝叫郭威,而恰巧有一个叫郭彦威的人,他赶紧把威字改为成字。

9音译形回避法。 如果碰到比较操蛋的皇帝,不仅音要回避,就连形义都要回避。比如前秦皇帝符生,只有一只眼,外号叫独眼龙,所以符生对任何带有缺、少、残、伤、毁等字坚决不能出现。

更多精彩历史探秘,请关注头条号泥腿看客。

导语:福建沿海的居民明清以来多次向外移民,他们迁移有多个目的地,一部分人直接渡过台湾海峡,移民到台湾岛,一部分民众则驾船沿海岸线南下,迁移至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还有一部分民众则远下南洋和美洲等地,纷纷迁移至东南亚地区,成为海外华侨。在福建沿海移民的浪潮中,有一部分移民则很容易受到忽视,他们沿海岸线北上,到达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等沿海地区,在当地扎根繁衍,迁移较远者甚至到达天津、辽宁沿海,成为北方沿海的福建移民。本文主要分析北方沿海的福建移民。 福建地形 1移民的动力 福建因为长期处于东南一隅,受到的战乱影响较小,再加上历代北方移民的南下流入福建,造成户籍人口的急剧增长,福建在明清以前一直是外来移民的主要流入地。福建本身山地多,平原少,号称「 ”八山一水一分田”。这样人多地少的矛盾就出现了,这种现象自宋代就已经出现,到明清时期,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这是福建向外移民的主要动力。 福建绝大多数都是梯田,养活众多的人口十分吃力 2航海条件和造船技术的完善 自元代以后,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南北方之间通过海路交流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近海航行为福建移民到达北方沿海提供了便利条件。明清时期,随着造船技术的进一步发达,为沿海的福建移民远距离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再加上元明清时期,国家统一,社会较为安定,特别是明代中后期剿灭倭寇以后,为近海航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唐代东北亚航线 3商业贸易的繁荣是福建移民北方的重要因素 福建处在沿海地区,福建沿海的渔民从福建沿海岸线北上,到达北方沿海港口,在当地进行渔业活动和商业贸易,他们中的许多人因此留在当地,成为当地居民。 早在唐代时,山东登州就是北方的第一大商港。五代和两宋时期,福建商人就经常沿海岸线北上与北方沿海地区进行贸易往来,到明清时期,因海禁的原因,包括山东在内的北方港口一度十分落寂,商业十分落后。明代史料记载北方人并不吃鱼,所以北方沿海的渔业也极为不发达,到清代以后,特别自 以后,清 解除了海禁政策,福建商帮与北方沿海地区的贸易往来逐渐兴盛起来,烟台港也因此繁荣起来,胶东半岛的港口已经成为南北商贾的云集之地。自五口通商以后,福建沿海的渔民驾船从福建到山东沿海捕鱼,发展渔业,为当地的渔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代登州府 福建的商帮以烟台港为自己的重要贸易基地。每年都有大型帆船往返于福建和烟台两地,光绪十年,福建商帮筹集了7000两白银,在烟台当地兴建了天后宫,烟台的天后宫所用的建筑材料都是从福建用船运来,建筑风格和南方的妈祖庙完全一致,在北方各地,除了胶东半岛的港口有天后宫以外,天津,营口,大连,庙岛等地均有天后宫,天津最大的传统节日叫做皇会,皇会就是拜天后的节日,清代时,皇会要持续好几天,在节日中,在抬天后像巡游之后,要请天后像驻跸自当地的闽粤会馆数天,称之为「 ”天后回老家”。由此可见福建商帮在北方沿海的影响力。这些福建商民为数甚多,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而留在当地,成为北方沿海的福建移民的重要来源。他们给当地带来了妈祖信仰。 妈祖是福建人的重要信仰 4北方沿海的客观社会条件 北方沿海因为远离中央朝廷的管辖,且物产丰富,成为犯法之人、亡命之徒、为逃避赋税而来的农户的天堂。中央 对这些地区鞭长莫及,因此官府的统治力量薄弱,这为外来移民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很多流民都聚集在沿海地区或者靠近大陆的海岛上。明代官员魏焕在书中指出辽东大海间的海岛,流徙之民聚在其间的称为岛民,他们和聚在山区的流民一样,都是自食其力的亡命之徒,无视官府法律,他给朝廷提出的建议是清查户口,编为保甲,对这些岛民开征赋税。弘治十三年,当时的海浪岛招抚使田霖使从事赵员纪驰启,在海浪岛上发现耕牛迹象,在海浪岛东二里水牛岛上有人家,在附近的长山岛发现了112人。 海上丝绸之路 清代建立以后在沿海实行封禁政策,下令让沿海地区的居民内迁至远离海岸的地方。该项政策实施以后,一方面使福建沿海这些靠海吃海的渔民的生计陷入困境之中,一方面又迫使他们寻找新的移民地。与此同时,北方沿海的居民在内迁之后,在客观上为福建移民提供了一些生存空间。乾隆时,在奉天(今辽宁省)的沿海地区,发现有很多福建人在这些地方搭建房屋居住,逐渐形成一些村落,多达万余间房屋,这些福建人建立的村落都是因为贸易的原因而兴起的,当时的地方官为了征收商税,允许福建人在此繁衍生息,遂形成了闽人的村落,这样的村庄在山东的胶东半岛和辽宁的辽东半岛也较为普遍。 禁海令 5蓑翁说:家族的记忆 移民最直接的表现是家族记忆。胶东半岛上的一些家族记载着祖先源自福建,如山东文登的林氏族谱记载祖先在南宋时期自福建莆田县沿海岸驾船迁来,共分为两支,一支从福建莆田迁到文登西建立林村,该村现有1600余户,是文登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林姓村庄,另一个分支从莆田北螺村迁到荣成的龙须岛,元代时,又迁到文登的东关。 福建移民路线图 山东威海的林氏家谱记载,南宋末年,为躲避战乱,福建莆田北螺村渔民林玉和妻子,率领二子五孙驾船沿海岸线自南向北航行,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山东荣成的成山角,林玉一家人就在此定居,并把开基地成为林屯,后来子孙兴旺,在此地形成了林姓聚居的新村落,林玉起初在此以打渔为生,后因家族繁衍,一部分子孙又迁至文登等地,以务农为生。至今山东仍是北方各省中林姓数量最多的省份,这与福建移民关系密切。 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参考文献: 1徐晓望:《妈祖的子民—闽台海洋文化研究》 2林国平,邱季端,张贵明:《福建移民史》 3李德元:《浅论明清海岸带和陆岛间际移民》 本文由江南蓑翁团队创作,版权归江南蓑翁团队所有。 欢迎关注头条号/微信公众号:江南蓑翁

湖泊的退却:宋代以来宁波东钱湖的岸线演变

导语: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有众多湖泊,比如湘湖、鉴湖、广德湖、东钱湖等等。由于人类活动以及潟湖自身的寿命,有的湖泊逐渐消失在历史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