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真的存在吗?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是我国佛教文化中影响深远的处世警言,同时也作为中国老百姓对于善恶的处事准则,也让我们记住害人之心不可有。不仅在佛教文化中,在其他宗教文化中也有关于因果报应的描述。
心理学家发现,在人类产生恶念的这个心理过程之中,如:怨恨、狂躁、嫉妒这样的情绪状态时,会引起生理上的一些变化,会在血液中产生一种毒素,而这种毒素会严重影响人的免疫力和身体机能的康复水平。所以,经常处于对他人怀有恶意、做损人利己之事的人,健康出现问题的几率要比行善之人高出2倍以上。
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当我们的情绪状态不好时,也会影响到生理功能,如:焦虑—头晕、头疼;伤心—肢体无力;愤怒—血压升高等等;同样,当我们产生邪恶的思想和行为去影响别人时,这个心理过程也会给身体传递出有害的信号。
理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人的恶念并不受到情绪影响,而是一种固然存在的生理变化,果做坏事的人心安理得,并且不会为自己所做的坏事感觉到负面情绪时,这种因果报应也会生效。并且,即使作恶之人感受不到自责、矛盾这些心理过程,测谎仪等监控设备依然能够探测到这个过程,所以,人的身体机能实际上是以一种客观标准在运行,不以人的主观思维而变化。
所以,害人之心不可有不仅仅只是我们的处世标准,它也会成为我们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共同准则。其实,当我们产生恶念想要伤害别人时,看似没有任何结果,实际上因果报应已经在我们的身体内悄悄运行。
佛家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一个人种下的善恶之因,永远都不会消亡,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要承受果报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点也不假。
天底下所有圣人,都是相信因果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信因果?毕竟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智慧非常有限,所以我们要向圣贤学习,只有做一个相信因果的人,未来的人生,才会福报满满,好运连连。
因果,是佛法基本定律,主张今生的善恶业,可以引生未来世的善恶果报反作用到自身,佛门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波罗蜜的修行皆是基于深信因果,但又不同于宿命论。古语有云: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因果的观念也早已深入“以善为本”的中华传统文化。有情众生每一世的意识心都是生灭的,但是因果律的成立和运作,是基于实相心如来藏(又名阿赖耶识、真如)是不生不灭的,《大品般若丶小品般若》丶《心经》所说的般若,就是在讲这个“菩萨心丶不念心”八不中道统统具足的心,他恒常不灭,是真正的我。《菩萨优婆塞戒经》异作异受即是自作自受之真义,意在于此。佛门施设种种戒律,实际是世尊基于对因果的洞彻而对众生给予的保护,使众生来生更圆满。缘起性空只是解脱道的局部,但常被夸大成佛法真旨。若主张缘起性空,实际是否定因果,因果便无从建立,众生皆可以成佛也成为戏论,如此之人便会口中说空、行在有中,以佛法名义造作种种不善业。佛法中说的因果主体、中道实相、般若理体、真如、涅槃、我,都是同一如来藏心体。一切法界无不赅摄于如来藏一法界中,即“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佛法中心思想。
因是能造作、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就是由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由佛教的缘起论产生了因果理论,因果理论是佛教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对因果理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因果律指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因,也可能成为果,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佛教所讲的因,有时与缘并用且有一些区分,佛教否认了世间万物独立演化交织的因果,而是将所有的因果与业力串联使客观世界依附于众生化现。
狭义的因是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或内在原因,而缘则主要指产生结果的助因或外在的间接条件。
广义的因也包括缘,因果是对存在和行为的互相关系尤其是前后关系的一种认识,佛教的因果理论是其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也是其人生现象理论的基础,佛教中的十二因缘和六因、四缘、五果等说法都属于佛教因果理论范围。
佛教因果律随佛教的发展,也有了不同的说法:
1小乘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关于因果观念主要是六因、四缘、五果。六因是在分析三世善恶果报的各种条件或作用时提出的,包括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和异熟因。四缘是一切有为法产生时的因,是从一般的果的产生角度来进行分析时所作出的对因的分类,包括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和增上缘。五果是因缘所生或道力所证之果,包括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增上果和离系果。
2大乘佛教的中观派从其理论的“空”观出发,否定有实在的因果关系,认为因不实在,果也不实在,从而否定了因中有果论和因中无果论,否定有真正的“生”。这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因果关系。
3大乘佛教的瑜伽派从其理论的“识”出发,提出十因、四缘、五果,认为因果关系有一定的实在性,因“识”也不是真实有,故其因果观念与中观派也就没有实质的差别。
人类文化的开展,一切知识的进步,都是由于推究因果而来。例如我们感到热时,在内心中自然而然的就有一种如何获得凉爽的要求,有了这种要求,进一步就要追究为何会热?如何才能不热?追究的结果,发现得到凉爽的方法,于是发明了电风扇及冷气机等。察果知因,不但肯定了因果法则的存在,亦促进了人类知识的发达。根据这一事实来说,因果法则的观念,不论在印度思想界,抑或在西洋学术界,没有不存在的,因为不循因果法则立论,根本无所谓思想,亦无所谓学术的,所以因果法则的应用,不唯佛教如此,而是各宗教、各学术、各思想所一致论说的,佛教只是更为重视而已。因果法则是观念,是一普遍的观念,原因存在的万有事物,都有它们的因果关系,没有因果关系的,根本就不存在,存在的必然是因果法。所以我常对人说,特别是对受过科学洗礼的知识份子说,你尽管可以什么不信,你对什么不妨都持怀疑态度,以待小心的求证,但不能不信因果法则,因为这是科学的定律,不容有所丝毫疑惑的。佛法肯定因果关系,常用‘如影随形,如声斯响’来显示。而且佛为我人所说的因果之理,至为精深玄妙,不是专就吉凶祸福以明因果的,如专著眼这方面以示因果,自易走上定命论的邪途,这是我们不可不知的。然世人多以一时的得失,疑因果无凭,不但是短视,简直是愚痴,这种观念,佛法认为万万要不得的。因果法则的肯定,实因因果有其一定的规律,不能用任何外在的力量来改变它的,假定可以外在的力量来改变它,那因果的原理就失其根据。不得名为因果了。举众周知的算术为例:以三乘三得九,这是一定的程式,任何人没有办法可以推翻的,设若有人欲从外面插入一股力量,假三乘三所得的数字,改变为八或十,那就丧失数学的公式,而不得名为数理。因果的原理与数学的原理,完全是相同的,如承认数理不可变,即得承认因果不可变。再以现代科学的事实为例:如对某一物体加以摩擦,就会产生电热,这是必然的道理,绝对不会有丝毫的参差,假定有所参差的话,那就不得成为定律,因果之理就是这样的明白浅显的。
大卫就此问题在他的一首诗中说:"我见过恶人大有势力,好象一颗青翠树在本土生发"55他又观察到这么一个现象:
我见恶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怀不平他们死的时候,没有疼痛;他们的力气,却也壮实他们不象别人受苦,也不象别人遭灾……我思索怎能明白这事,眼看实系为难等我进了上帝的圣所,思想他们的结局你实在把他们安在滑地,使他们掉在沉沦之中56
我唯一想补充说明一句的是,上帝的宽容之心使他允许恶者有一定的时间和机会悔改57然而,作恶多端的人常常利用上帝的豁达大度趁机胡作非为,他们胆大妄为地说:"上帝才不知道我们在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瞒天过海,一手遮天了"这些人虽然可以得势一时,但将永远沉沦在地狱中今生只是转瞬即逝的,而人在地狱中的沉沦则是漫长和永无止境的
恶人犯下的罪孽常常会殃及自己俗语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若以恶待人,自己也必将遭到同样的报应
贩毒的黑手党头目在风雨飘摇的晚年成天战战兢兢,生怕有人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能想象到会有比这更可怖的事吗 这种人不会信赖任何人,也不晓得何时暗杀者的子弹会叫他脑袋搬家
天下有许多恶人都生活在类似的阴影之下尽管我们对此一无所闻,但他们通常在世时就受到了惩罚他们要么精神崩溃或疾病缠身,要么孩子成了败家子,辱没了他们的名声,或妻子把他们折磨得要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上帝的审判迟早要临到恶人头上,只是时间的选择我们无从知道
随喜你看经功德。你可从中挑选:《现代因果实录》、《玉历宝抄》。觉海慈航》、《寿康宝荐》、《放生杀生现报录》、《敬畏生命》、《青莲飘香》、《历史该应统记》、《敬畏生命》、《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命自我立》、《真快乐》、《五福临门》、《入佛因缘》、《志公因果文素食的利益》、《劝君勿食众生肉》、《金刚经灵感录》、《念佛感应见闻记》、《观音灵感录》、《地藏菩萨本纪录》、《近代果报见闻记》、《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谈因》、《法味》、《故事图说》、《经律异相译白》、《佛教故事选集》、《法海搜珍》、《佛教圣众因缘集》、《佛教因果故事》《感应篇汇编》《了凡四训》、《遇净义公遇灶神记》、《文昌帝君阴骘文》、《保富法》、《水莲因果启示录》
道家讲世界观。轮回是道,因果是道,为善是道,纵恶也是道。中国道家所谓的道指的就是每个人活在世上对世界的认识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在世,根据自身成长所学所思,就会形成一套自己思路下解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完备逻辑,这就是世界观,也就是道。所以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所谓修道,就是根据随时学习的新知识和观点修正自己世界观的过程,而修真,就是从这套庞大的逻辑体系中找到思想的轴线。认同自己的世界观,并以此为原则行走世间。所以,每个人的道都是不同的,而道家讲的,就是如何探寻并找到自己的道,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并发扬光大的过程。所以,其实佛教的教义有很强的目的性,比如结善缘,为了来世获得福利,或者偿还前世的债务,而道教则是希望修道者认识自我,求得自己的道心是什么,明晓道行要做什么。
以始皇帝为例,从佛家和道家的角度阐释,从佛家说:穷兵黩武、杀人无数、大兴土木、酷法劳民为恶,统一七国、缔造盛世为善,你的来世要为你的恶行还债,你缔造的盛世却也成为你的福荫,最好就是你的一辈子不举兵不厉法,心平气和积善积福,来世或许你不再担负天下社稷,福报无穷;从道家说:一生以统一天下为道,兵燹劳民皆为行道过程,所行恶行造成的民怨所指是应付出的代价,但最终得以结束华夏五百年的战乱之祸,实现一统中华安定天下的理想,至于这个理想是否值得付出这样的代价,这是秦始皇心中自己的评判,是属于他的道。
没有评价道教佛教优劣的意思。佛家的思想主旨可以看做: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基础下,一切行为要中规中矩,为了将来/来世享受的结果,是对事像的解释和顺从;道家则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基础上,选择了前行奋斗但承担相应的后果和代价,是对事像的争取和导向。从神话体系上可以看出,佛教成佛后是去西方“享受极乐”到天人五衰至死,而道教成仙成神成妖成魔后都要各司天职平衡世间,只要不犯天条,就要兢兢业业的工作下去直到永远,或者为了升职继续修炼。以现世作比,佛家就像是经过层层考试审核终于进入某个职位,从此“混吃等死”到退养,道家则是同样经过层层考核进入职位,从此为梦想摸爬滚打,苦乐利害自己承担。所以个人认为道教的教义更加的完备和积极,而佛家从人性上更具诱惑力。
如果我是秦始皇,应该会倾向于道家。毕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华儿女不会只为了保全自身未来的幸福而逆来顺受的偏安一隅被殖民者统治,而是会为了心中的大义(家国天下)奋起反抗舍生忘死,亦如中华五千年来哪些不负理想而慷慨就义的英雄们。
佛家讲因果轮回,道家也讲。只不过佛家顺从了因果轮回谋求来世福报,而道家利用了因果实现了符合每个人道心的万千变化。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把佛教教义看做道家万千大道中顺从因果的那一条,毕竟人人心中都有大道,条条大道皆可证果。重点只在自己选择了哪一条,做出了怎样的努力,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因果报应真的存在吗?
本文2023-10-02 13:43:2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56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