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家谱记归有光原文翻译
原文:
有光七八岁时,见长老,则牵衣问先世故事。盖缘幼年失母,居常不自释,于死者恐不得知,于生者恐不得事,实创巨而痛深也。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间。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冥冥汶汶(mén,污浊之义),将入于禽兽。平时招呼友朋,或费千钱,而岁时荐祭,则计杪忽(miǎo hū 形容甚少,甚微)。俎豆(zǔdòu祭祀器具)壶觞,鲜或静嘉。诸子诸妇,班行少缀。乃有以戒宾(古人成年礼之仪节)之故,而改将事之期。出庖下之馂(jùn残羹剩肴),以易新荐之品者,而归氏几于不祀矣。小子顾瞻庐舍,阅归氏之故籍,慨然太息流涕曰:“嗟乎!此独非素节翁之后乎?而何以至于斯!”父母,兄弟吾身也。祖宗,父母之本也。族人,兄弟之分也。不可以不思也。思则饥寒而相娱,不思则富贵而相攘。思则万叶而同室,不思则同母而化为胡越。思不思之间而已矣。人之生也,方其少,兄弟呱呱怀中,饱而相嬉,不知有彼我也。长而有室,则其情已不类矣。比其有子也,则兄弟之相视,已如从兄弟之相视矣。方是时,惟恐夫去之不速,而孰念夫合之难,此天下之势所以日趋于离也。吾爱其子而离其兄,吾之子亦各念其子,则相离之害遂及于吾子,可谓能爱其子耶?有光每侍家君,岁时从诸父兄弟执觞上寿,见祖父皤然白发,窃自念吾诸父昆弟,其始一祖父而已。今每不能相同,未尝不深自伤悼也。然天下之事,坏之者自一人始,成之者亦自一人始。仁孝之君子能以身率天下之人,而况于骨肉之间乎?古人所以立宗子者,以仁孝之道责之也。宗法废而天下无世家。无世家而孝友之意衰,风俗之薄日甚,有以也。有光学圣人之道,通于六经之大指。虽居穷守约,不录于有司,而窃观天下之治乱,生民之利病,每有隐忧于心。而视其骨肉,举目动心,将求所以合族者而始于谱,故吾欲作为归氏之谱,而非徒谱也,求所以为谱者也。
翻译:
我七八岁的时候,见到家中长辈,就拉着他们的衣服询问先人世代的旧事。大概因为小时候失去母亲,平时常常不能宽慰自己,对死去的人害怕不能了解他们,对活着的人害怕不能奉养他们,实在是创伤巨大疼痛深重啊。
归氏到了我这一世,就一天比一天衰落了。本族的源头遥远,分支离散,人口众多,人心各异。从我的祖父和叔伯父以外,贪财鄙俗奸诈狠戾的人常常在族人中间夹杂出现。带领一百人聚居,没有一个知道学习的人。带领十人学习,没有一个知道礼义的人。(有人)贫困不得志却不知体恤,(有人)顽劣愚钝却不知教导。丧事不互相吊唁,喜事不互相庆贺。进入家门偏爱自己的妻子儿女,走出家门瞒骗自己的父亲兄长。昏暗污浊,就要堕落到禽兽之中了。平日呼朋携友(宴饮欢会),有时花费上千钱,而岁末祭祀祖先,则锱铢必较。祭祀用的器皿,少有洁净体面的。族中的孩子媳妇,排成的行列几乎连不起来。乃有以戒宾之故,而改将事之期。出庖下之馂,以易新荐之品者,而归氏几于不祀矣。
我环顾家族的房宅,阅读归氏的旧族谱,感慨叹息流泪说:“唉!这些人难道不是素节翁(归度,大概是归家一个有作为的先人)的后代吗?可是为什么到了这步田地!”父母兄弟是我的至亲。祖宗是父母的根本。族人有着兄弟的情分。这些人不可以不挂念啊。挂念则虽然饥饿寒冷却能互相愉悦,不挂念则虽然荣华富贵却互相排斥。挂念则万代也能共聚一堂,不挂念则同胞兄弟也能变成异族仇敌。(区别)只在于挂念与不挂念而已。
人生在世,当他年少时,兄弟在同一个怀抱里啼哭,吃饱了就互相嬉闹,不知道有彼此之分。长大成家了,那时他们情分就不如以往了。等到他们有了孩子,那时兄弟相见,已经象堂兄弟相见了。到这时,只怕离开对方不够快,而谁又顾念相聚的艰难?这就是天下的形式势一天天趋向分离的原因了。我爱护自己的儿子而疏离自己的兄弟,我的儿子也各自顾念自己的儿子,这样互相疏离的危害就会祸及我的儿子,这难道可以说是能爱护自己的儿子吗?我每当侍奉父亲,过年时跟着叔伯兄弟端着酒杯祝寿,看到祖父满头白发,就会暗中自己想到我的叔伯兄弟,他们这么多人只起源于一个祖父而已。如今每当不能和以往的热闹场面一样,总是会自己深深地伤心哀悼。
然而天下的事情,败坏它的都从一个人开始,成就它的也从一个人开始。仁孝的君子能用自身引领天下的人,更何况骨肉亲人之间呢?古人设立宗子(嗣子)的原因,就是要用仁孝之道来要求他。宗法制度废除后天下就没有世家了。没有世家则孝顺友爱的道义就衰落了,风气习俗轻佻鄙薄日益加重,这都是有原因的。
我学习圣人的学说,通晓六经的大义。虽然过着贫穷节俭的生活,没有被政府录用为官,但私下看到天下之治乱,生民之利病,常常在心中怀有难言的忧虑。然而看到自己的骨肉亲人,满眼的景象都让我感情触动,想要寻求一个聚合宗族的办法,就从族谱开始。因此我想要编写归氏族谱,但不止是编族谱,是想寻求我赖以编成族谱的东西啊。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记住乡愁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记住乡愁观后感1从我的老家拆迁以后,每次看到这种节目,我就会心痛,那种滋味不好受,池塘边,小路上,一座座山,傍晚的炊烟,妈妈的呼喊,都没有了,都是像在昨天,而我不会再拥有你了!
《记住乡愁》以中华传统古镇、村落为拍摄主体,节目展现古镇、村落风貌,梳理古镇、村落传统文化传承,记录古镇、村落当代生存状态。
而我的老家也是美丽乡村,好想我的老家!
01
“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是我对道口这个千年古镇印象最深之处。御厨刘义因为小时候奶奶想吃一碗鸡汤面,而去张掌柜的烧鸡店讨碗鸡汤的故事的确感人。那碗鸡汤不仅成为了刘义一生中最美味的佳肴,而且成就了“义兴张”这个百年老店。“义兴张”的后人秉承刘义无私奉献的品德,将传承了数百年的秘方公开,使得道口烧鸡闻名全国。殊不知这道口烧鸡的背后还有义让秘方和公开秘方的感人故事。千百年来,古镇的先辈们替他人着想、公而忘私的精神是口口相传,流传至今!“做人懂得谦让,做事不计回报。”这是千百年来老祖宗留下的财富,也是长辈对晚辈寄予的期望。看到能够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的人和事,特别感动和由衷地佩服!
02
气节,是指人的灵魂与脊梁。枫泾古镇这一集,给我们讲了不少有关气节的故事:被誉为大唐“救世内相”的陆贽,拒收礼物,就连皇帝都看不下去了,劝他收下,他仍然坚持不收,此乃仕者的气节;明朝万历年间,陈继儒目睹官场的黑暗,愤而当街烧掉秀才衣帽,著书立说,针砭时弊,此乃学者的气节;陆龙飞坚贞不屈,慷慨就义,俯仰天地,无愧于心,此乃革命者的气节;顾世雄拒收学生们的赠房,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此乃师者的气节;徐小云拒绝在药品上加价,不收昧良心的钱,此乃医者的气节;浦氏老人捡破烂度日,挖到一瓮白银,毫不犹豫地上交国家,此乃贫者的气节……不同朝代,不同阶层的枫泾镇人,都同样地恪守着风骨气节,向往着人间正道!
03
人的一生会面临许多选择,怎样的抉择才是正确的呢?众埠镇这一集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两千多年前的程婴舍子救孤,是因为他答应赵氏要救孩子,这是凭义来决定取舍;马严甫在考取功名和侍奉母亲之间做选择,是以孝来决定取舍;马廷鸾在留任与辞职之间做选择,是以廉来决定取舍;马端临在进京当官与留乡为民之间做选择,是以忠来决定取舍;最为难得也是最高境界的选择,则是在生死关头,马荷香以信仰所做出的取舍!
04
乡愁是联结着家与国的纽带,是漂泊在异乡的游子归家的情怀,是历史画卷的深刻记忆,是妈妈亲手做的每一顿饭菜,所谓的落叶归根,无论深居何处,乡愁是永恒的话题,也是家国的见证,《记住乡愁》让你不仅感受每个古镇的特色、历史,还能让我们不忘家乡,保持我们的初心,为建设我们最美的祖国出一份绵薄之力。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纪录片!
《记住乡愁》观后感范文5
临近春节,你的脑海中是否又多了几分思乡之情?喧嚣之外,你是否也在寻觅一方温暖且柔软的佳处,默默等待着你回首,听它慢慢讲述那里的故事,这其中,道的即是“乡愁”,唤的即是“铭记”。这地方应是故乡,是记录世代人足迹、留下世代人秉性、牵挂世代人心的故乡。
随着1月2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打造的《记住乡愁》第四季开播,一个个古镇里的历史故事,一个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一个个家庭的现实生活,再次勾起海内外华人心中浓郁的乡愁情感,而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之源。优秀传统文化以怎样的形式“活”在当下?这部由中宣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发起,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大型纪录片继续给出着答案。
本季开播收视率位居全国专题纪录片节目第一,随后,电视、新媒体等渠道传播量呈持续增长态势,微博#记住乡愁#话题阅读量突破9。1亿,讨论量达57。4万……第三方数据显示,《记住乡愁》第四季开播以来便引起海内外华人及业内外高度关注,更难能可贵的是,监测周期内,零负面新闻的成绩可谓是对节目内容的最好回馈。
记住乡愁观后感2一晃接触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很长时间了,从开始的不情愿看,到现在主动去看,渐渐爱上了这个节目,感谢领导的良苦用心,使我有幸再睹芙蓉镇的风采,回想起第一次看**《芙蓉镇》时,我还是十几岁的少女,那时就对**中女主角胡玉音有很深的印象,那是我喜爱的女演员刘晓庆主演的,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她的美貌,还有她顽强不服输的乐观性格,虽然历经坎坷,但结局还是令人欣慰的,这次重睹纪录片《记住乡愁》我已是人到中年,不禁感慨时间的无情,真的是十年弹指一挥间,当看到芙蓉镇三个字是,眼前一亮,仿佛遇到了多年的故人。
当我打开剧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小镇。再细看介绍的确是一个因水而兴的古镇,一端以河岸为依托,另一端则悬在水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湘西人在这看似不可能的悬崖峭壁上建造吊脚楼。他们的勇气惊动天地,不逊于愚公移山,正是这种敢想、敢闯、敢干的性格,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创造了无比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也给后人摆明了适者生存的道理,没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优胜劣汰,永远是真理。
这个芙蓉镇的前身叫“王村”。早期是土家、苗家聚居的,记录了xx年的荣辱兴衰,后来彭氏家族首领彭士愁带领溪州人民起兵反抗,借地形优势与明君周旋的一年多时间,最终明王采取议和以西水河为界盟约立誓。议和内容都写在一个铜柱上,成为古镇的定海神针。在彭氏统治的xx多年间始终遵守合约,在国家有难时应召出征打败倭寇立下赫赫战功。为表彰土家丰功伟绩,明王派人建石坊,写下来“子孙永享”四个大字。如今铜柱纪念馆和土坊就成为了后人景仰的标志性建筑。
百年码头也有萧条的时候,随着水电站和附近铁路建成,货物运输都改为陆路,航运公司被迫倒闭。终于在xx年另辟蹊径,有六名壮士不分昼夜,三年时间吃住船上,靠双手双肩开凿出小龙洞,共背水泥96吨,钢材24吨,三万多块青砖磨破了双手双肩没有磨破他们的意志。xx年小龙洞第一期开工完成,迎接第一批客人,从此名声在外也受到了著名导演谢晋的青睐,在此拍摄**《芙蓉镇》。人们纷纷寻景而来,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名扬海内外,盛况空前,从那时起才改名《芙蓉镇》。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女性叫曾小玲,20xx年丈夫重病,两个儿子正上大学。她顽强地支撑起这个濒临倒下的家,在镇上宾馆当起了一名洗衣工,80斤的她每天分三次把三百多床床单背回家,然后手洗干净,每晚五点之前背回宾馆。对比一下我们今天的工作量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女人虽然有水的柔情,但不失韧性,如果说男人用肩扛起一座山,那么女人就能背完西水河的水,始终不忘身上的责任和担当,吊脚楼和小背篓永远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可以说《记住乡愁》,每一集都有它的精彩,剧中都有鲜明人物、感人的故事,各有主题,各有千秋。这档节目真的很容易就牵动了漂泊在外游子的那份思乡之心,就连主题曲都那么优美动听,回味无穷,从第一次接触这首歌就喜欢上了它,歌词是朗朗上口,耐人寻味,正如歌词所说:“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
而本文中六壮士三十年后再聚只剩下四壮士,他们就把对故去战友的思念化作了一碗酒。《记住乡愁》有太多感人故事让人们对伟大的国人肃然起敬,只有倍加珍惜当今美好生活,才对得起祖先。在敬仰的同时又感觉自己的渺小,同为异乡人,有的在外学业有成,事业蒸蒸日上,有的学成归来,报效家乡。在这些品格高尚的人面前我自惭形秽,自卑和自强的双重性格抗衡后,心又渐渐恢复平静。既然自己就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也就做点普通的,力所能及的事,在单位好好工作,尽职尽责,再把小家过的幸福、温馨、快乐,让父母开心。
也许上辈子做大事累了,这辈子注定做个普通人,有时我经常天真的想如果每个公民都能遵纪守法,不无理取闹,不干坏事,那么也就用不着那么多警察办案,国家就会很安静,这样想想我还算为国家省了一份心呢。哈哈,这样想想,就不那么自卑了又变得心安理得起来了。此时此刻,耳边又回响起了动人的歌声:“游子你可记得土地的芳香。”今后我会怀着一颗对先人的景仰之心,和对家人的眷恋之情,感恩之心好好活下去,直到永远。
记住乡愁观后感3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春天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春天。
这是我做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字统筹时脑海中一遍遍闪过的句子。由中宣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开播。
尘封了百年的传统文化实体,以百集纪录片的形式重回岁月和大地。这些节目,既是一出出生命大题,又是一份份绝好的答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100个“考场”里,一次次展开,一次次收起,仁心写,义举答,子子孙孙答不够,一答就是百千年。
我看到,但凡得高分的家族、村落,他们都有共同的遵守,没有忘记国家社稷,没有忘记祖先,没有忘记恩情,没有丢掉根本。但凡兴旺的家族,都有家谱、祠堂、祖训,并且像守着生命一样守着这些家谱、祠堂、祖训。仁义礼智信,孝悌勤俭廉,在这些土地上,已经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我还看到真正的励志和制度,真正理解什么叫师道尊严、什么叫商道贾德。我发现晋商成功的秘密并不全在经营里,徽商成功的诀窍并不全在谋略里;还发现幸福原来也在五常十义里,甚至就在一餐一饮、一草一木里。
看着这些台本,我突然觉得,人一旦没了故乡的概念,一切病相就要来了。现代人生活在城里,没有一个共同的地理凝聚力,房子常常换,漂泊感就来了,漂泊感带来无根感,无根感带来焦虑。不像古人,不管走多远,心系故乡。
太多的故事让人泪眼婆娑。甘肃哈南村是一个把“忠”自觉化的村落。战时,他们把“忠”用于卫国;和时,他们把“忠”移于建设。据记载,明初时朱氏祖先立下赫赫战功,朱氏后人便把“忠勇传家”作为家规祖训写进了族谱。历史上,朱氏一族先后有11人为国捐躯,从军报国也就成为哈南村的传统。每逢外敌入侵,“母送儿,妻送郎,父子争相上战场”催人泪下的场面,就会在这个小村庄里出现。汶川地震后,哈南村也是重建速度最快的村落之一。在安徽屏山村,明嘉靖年间,舒善天进京赶考,高中探花,衣锦还乡之际,发现相依为命的老母病倒家中,便弃官侍母,直至终年。还是屏山村,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成功塑造“抗战夫人”王丽珍的人民艺术家舒秀文,当年一月挣30块大洋,会把25块寄回家里。在山西静升村,王氏十六世祖王寅德与人合伙做生意,对方早亡,他把属于对方的钱分文不少地还给人家后代。做月饼的吴丽霞家,如此在乎月饼切开后的匀称,不单是讲究月饼的品相,更是考察做月饼的人心是否匀称。他们相信,心匀称,手下的活无不匀称,心不匀称,手下的活难以匀称。
读一出出台本,我就像是在给祖先的老屋拂尘,给祖先的德容擦灰,给祖先的衣襟掸土。我是那么急切地想等到下一出,又是那么紧张地看着每一出,一遍不够,两遍不够。多少次,我的键盘上落下一个不肖子孙的热泪。就连晚上做梦,都在乡愁之中。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是多么幸运,我们有这么伟大的传统,这么优秀的祖先,这么智慧的文化,这么可爱的同胞。作为一个作家,我是多么幸运,能够以这种方式,亲近我们伟大的传统,为祖先尽上一份小小的孝心。
在这些节目中,我看到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故事,远比在任何一部小说中读到的精彩。很难相信,倘若没有这40个摄制组长达9个月的艰辛打捞,任凭他们淹没、流失,对中华民族来说,将是何等的损失。
有了这100集,我们就可以回答,人类将走向何方。有了这100集,我们就可以回答,子孙将向哪里去。有了这100集,我们就有了底气。孔子不但是中国人,而且正在以乡愁的方式活在大地上。端午不但是中国的,而且正在以乡愁的方式活在大地上。我还看到了二十四孝的现代版,看到了精忠报国的现代版,他们有名有姓,有脸有面。
此刻,我更加笃定,只要我们把根留住,只要我们回到根那里,一切都不是问题。因为春来草自青,草的答案不在草本身,而在春那里。
乡愁中的传统,传统中的乡愁,正是我们一刻都不能离开的春风。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
在暑假的最后时光,我阅读了《居里夫人传》,深受鼓舞。
《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她去世3年后写成的。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比埃尔-居里的事迹,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的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罗列他所得的名誉头衔,是一本很翔实的个人纪录。
作者艾芙一开始就承认他要叙述的是一个传奇故事,玛丽居里一生中伟大实际极多,所以人们都喜欢像说传奇那样叙述她的历史。这本书从几个方面介绍了居里夫人这位具有高贵品质的、献身科学并作出伟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的一生。居里夫人出生于被沙俄占领时期的波兰,家境贫寒,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中学毕业后,没钱上大学,不得不依靠作家庭教师来自筹学费。在巴黎大学求学时,每到秋天不得不为学费和生活费着急,尽管这样,在实验室的条件非常简陋的情况下,依然作出了提取镭元素的伟大科学成就。一战时期在战场上的毫不费事就成了一名战士,他忘了早餐,忘了晚饭,困了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睡,在护士住的小屋里,或在露天的帐篷里,废寝忘食的在战场上进行救护服务。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科学家,在生活依然很艰辛的时候,主动放弃了申请镭元素的有关专利,公开了镭的提取方法,自己确因要买1克镭而不得不靠别人来筹集资金。
在居里夫人的传记里,我们可以看到居里夫人从来没有浪费时间,只有严谨的生活;没有享乐的懒散,只有英勇的奋斗;没有奸诈的人和事,只有和谐的空气;没有丑恶的画面,只有纯洁的灵魂---这是一本最精彩的历史人物传记。 《家》读后感
巴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方家庭。
《家》写于1931年4月至1932年4月,是作者巴金积最初19年的生活经验写成的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正如巴金所说的:“《家》是一部写实的小说,书中的那些人物都是我爱过或者恨过的,书中那些场面还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
长篇小说《家》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从表面看,高家“一家人读书知礼、事事如意”,家庭内部尊卑有序,礼法森严;但实际上,在这个大家族中处处都充满着激烈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为了争夺家产,陈姨太、克安、克定等打着维护家族荣誉和高老太爷的招牌,耍尽了花招。他们先是闹“鬼”,吓死了老太爷,接着又闹“避血光”,害死了瑞珏;他们很清楚是军阀混战,导致商场被毁,但却硬逼觉新赔偿股票的损失,并且在老太爷尸骨未寒时大闹分家。除此而外,这个封建大家庭挥霍奢侈的寄生生活,还造就了一代整日只会挥霍无度,过着穷奢极欲糜烂生活的“败家子”,这在高家“克”字辈人物身上显得尤为突出。如高老太爷最喜欢的五儿子克定,不但嫖、赌、抽大烟、玩小旦样样精通,而且还骗取妻子的金银首饰去当卖,在外面私设公馆,蓄妓取乐。
作品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那个黑暗的年代永远地过去了,《家》在批判那个时代的同时正昭示着青春的可爱,对啊!青春是多么的可爱,我们正处于美好的青春岁月中,我们充满了激情,我们的心里洋溢着爱!
只要心中还有梦,就能忍住多少痛。
只要心中还有爱,那就离快乐很近,离幸福不远了!
《飘》读后感
这本《飘》是刘珂宇“飘”到我这边的,看着它1000多页厚厚的一摞我就害怕,当时我还瞪了她一眼,什么不好“飘”,“飘”本这么厚的《飘》,我哪有信心哪有耐心把它看完啊!于是这本《飘》就被我搁在了床头,每天只是纯粹的陪我入睡而已。直到前不久在家养病,看完了所有的杂志,无书可看了。我突然想起了这本被我打落冷宫的《飘》,随便翻了几页,没想到这一翻便不可收手,直到我一口气花了三个白天把它看完为止。
《飘》的主题思想很多,写乱世中佳人的命运,写飘然而逝的美国南方文化。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深受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战争改变了女人们,她们在战火和硝烟中守护着自己的土地, 她们勇敢,坚强,不屈服,因为“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如果读完《活着》让我感觉到的是压抑的话,读完《飘》让我感觉更多的是气愤和悲哀。
气愤于女主角郝思嘉的卑鄙、残忍甚至阴险。以往所看到的女主角要么温良贤淑,大度宽容或者纯洁善良、忠贞不渝,或者历尽艰辛但最终找到真爱。不想,小说刚开始没多久,郝思嘉就在卫希礼和媚兰的订婚宴会上,为了报复卫希礼而色诱媚兰的弟弟。很快他们就结婚并且还生了一个儿子,看到此处我好不气愤,期望中女主角清纯的形象荡然无存。她的骄傲、贪婪、虚荣,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在后面的剧情中一一展现。她渴望爱情,不顾一切世俗观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但当感情和现实利益相冲突时,她毅然将经济需求放在了首位。为了300块陶乐的租金在向白瑞德骗钱被识破而未果后,又故伎重演色诱甚至还是她妹妹未婚夫的干瘪老头弗莱,就只因为这个干瘪老头有一个小小的木材厂,能够提供她300块。
关于人生的善与恶,我不敢妄加评论,因为,毕竟我走的人生路还不及三分之一。二十多岁的我,想法也许是很幼稚的。平心而论我也有点同情郝思嘉,对于其“不择手段“式的“自私钻营”,或许那些是她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都是为了生存。不过静静想想也确实如此,在郝思嘉所处的那个动荡变革的时代,一个弱女子根本无法养活一个家庭、一帮朋友也保不住父亲留下的陶乐。郝思嘉通过用斤斤计较的赚来的钱,通过各种“残酷手段”,换得了自己的新生,换得了朋友家族的新生。
另一方面,郝思嘉对待媚兰也是很好的,是极尽关爱的。可能这其中是出于对卫希礼的爱而爱屋及乌,但到了后来则完全不是。这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却达成了一生一世的友谊,实在是一种奇迹。
虽然《飘》只是小说,但是通过读《飘》,我也对美国的南北战争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从历史角度判断,北方战胜南方,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通过读《飘》后,我们能看到从道德判断来看,南方奴隶制中也有温情也有情谊,北方对南方进行的战争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侵略,摧毁着南方的秩序和关系,在某些方面反而激化了白人和黑人的种族冲突。
读完了整本书,我也摘出了自己最喜爱的两句话:
“美貌并不能使人高尚,衣着也不能使人尊贵。”——警告贪慕虚荣的人。
“我向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些碎片,把它们黏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一模一样。一样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想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一遍匆匆的略读,并不能体味多少真谛,也许,等我再读几遍时,会有更多的收获吧。
《爱的教育》 读后感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知道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爱的教育》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疑问,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以及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爱,其实爱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这些孩子虽然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以及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去感受《爱的教育》这本书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基督山伯爵~ 读后感
爱也彻底,恨也彻底。报恩也彻底,复仇也彻底。这就是在我读完《基督山复仇记》后最大的感受。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报仇也是需要养精蓄锐的,并不是凭着一时的心绪就可轻举妄动的。而基督山伯爵,则是最具体的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这句俗语的。在经历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后,他的人生要义就是找寻曾经的亲人、曾经的恩人和曾经的仇人。在确认了所要寻找的人以后,他并没有如我们在武侠小说里所见的那样,于恩人抱拳云“赴汤蹈火,再所不惜”,于仇人一剑刺死。他选择了他自己的方式。对曾经有恩于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却从来不让他们知道其实自己就是为了报恩而来。如果说他的报恩令人感动,那他的复仇则是如此的淋漓尽致,在我们也有几度的叫好后不免有点心惊。
~红与黑~ 读后感
作家笔下展现的,首先是整个法兰西社会的一个典型的窗口——小小的维里埃尔城的政治格局。贵族出生的德瑞那市长是复辟王朝在这里的最高代表,把维护复辟政权、防止资产阶级自由党人在政治上得势视为天职。贫民收容所所长瓦尔诺原是小市民,由于投靠天主教会的秘密组织圣会而获得现在的肥差,从而把自己同复辟政权栓在一起。副本堂神父玛斯隆是教会派来的间谍,一切人的言行皆在他的监视之下,在这王座与祭坛互相支撑的时代,是个炙手可热的人。这三个人构成的“三头政治”,反映了复辟势力在维里埃尔城独揽大权的局面。而他们的对立面,是为数甚重、拥有巨大经济实力的咄咄逼人的资产阶级自由党人。司汤达一方面向人们描述了保王党人的横行霸道,一方面又让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握有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定将是最后的胜者。《红与黑》成书于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以前,司汤达竟像是洞悉了历史运动的这一必然趋向
《鲁滨逊漂流记》
暑假里我看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是一部世界名著,讲述一位遇险的航海商人独自一人飘流到一座荒岛。他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靠顽强的意志和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在岛上生活了28年,终于遇救返回故乡。
这本书的主人公鲁滨逊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整整28年,多么惊人的数字。要是我在这个荒岛上生活,恐怕一个小时,我也熬不过去,何况他还在荒岛上凭着自己的双手双脚做出所有的生活用具。这样一比较,我是多么懦弱,而他却多么坚强。想到这里,我就决定要以鲁滨逊为榜样,要学他那样坚强,不能懦弱。我不是要像他那样在荒岛上生活,而是要在生活中向他学习。例如:做人要坚强不要常常哭,遇到紧急关头不能懦弱要镇定的解决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在生活中坚强的表现。
鲁滨逊的坚强不仅让我佩服,他的乐观精神也很让我佩服。初到荒岛,鲁滨逊因为没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经验,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劳力,费好长的时间。连做一块木板都要四十二天。他做的许多事情都是白费力气,没有成功,但他从不灰心失望,总是总结了失败的经验又重新开始。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令人欣慰的回报,他最后变得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这些没有一件不是费了很多力气、克服了许多困难才得来的。看到这里,我不禁反省以前,我做事一旦不成功,就会气馁,然后就不做了。这样是不对的,应该像鲁滨逊那样,总结了失败的经验又重新开始。
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后,我受益匪浅。 童年 读后感
读了《童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啊。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了,他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困,他上学只好穿母亲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的衣衫和补丁裤子。
高尔基这样一身不协调的装束, 都引起同学们的嘲笑。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现在穿的全是自己的新衣服,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些惭愧。尽管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却生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挑三拣四,有的衣服穿的时间长了就不愿意再穿。
高尔基为了上学,只得去捡垃圾换钱。每到不上学的日子,他就早早起来,背着一个大布袋,走街串巷,捡一些破布头、烂纸片卖给废品加工厂。运气好才能有半个卢布的收入,如果运气不好呢,高尔基上学的事就没了着落。再想想我们,我们现在什么也不用操心,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捡垃圾换来的钱成了高尔基的学费来源,但学校里那些有钱人的孩子并不理解高尔基的行为,反而去嘲笑他,说他身上有臭味,我觉得并不是高尔基的身上有臭味,而是那些有钱人的孩子故意嘲笑高尔基,他们才显得很臭。高尔基把别人的嘲 笑变成催促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他发奋学习,刻苦读书,终于取得优异的成绩,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和敬重。
我和书沉思,不仅思绪万千。与高尔基的童年比起来,我们是多么幸福,又是多么奢侈呀。我们应该向高尔基学习,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朝着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
○昆○虫○日○记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法布尔所写的一部名著——《昆虫日记》。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完成了《昆虫日记》这部昆虫学巨著,他也因此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法布尔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昆虫日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近了现代文明。
法布尔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容易。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贫困,靠自学先后取得多个学位。他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选择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不断获得新成果。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就是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他正因为热爱真理所以撰写《昆虫日记》。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尔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学的世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造福啊!然而,平时我连做数学题都不认真,不刻苦。总是这多一个小括号,那落一个小数点什么的。同法布尔相比,我感到羞愧不已。
读过《昆虫日记》和法布尔的生平,我感受很深,《昆虫日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再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小○公○主 读后感
今天,我看完了这一部杰出的小说——《小公主》,非常的感动,也非常的震撼。
故事里的主人公——小公主萨拉•库尔是一个驻印度的英国军官的独生女儿。她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是由父亲一手把她养大的,当她七岁的时候,进了伦敦的女子学校读书,由于她的父亲拥有很多财产,所以被学校特别看重。
她很聪明,也很懂事,而且喜欢读书,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少女,时常编故事讲给朋友们听;她有着风雅的气质和一颗善良的心,喜欢帮助别人,所以全校的学生都很喜爱、尊敬她。
但是,当父亲的事业失败,又得了热病不幸去世以后,萨拉便开始过着悲伤难堪的生活,可是,当萨拉通过不懈地努力后,梦幻般的奇迹却又发生在了萨拉的身上——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又重新恢复了自己高贵的身份,又再次受到了周围的人的喜爱与欢迎。
我读了这篇文章非常地感动。故事的主人公年仅十岁,却能坦然面对接踵而来的困难。读完故事之后,我想,如果我是故事里的主人公,那我该怎么办呢?所以,从那一刻开始,我就决定向故事里的主人公学习,同时,她也唤起了我心里的那颗坚强的心,去面对一切困难。
是啊!人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我觉得白涅德夫人的生活应该也是十分艰苦的,就像萨拉的遭遇那样。可以说白涅德夫人也有着坚强不屈的意志,所以才刻画了萨拉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我们应该像白涅德夫人和萨拉•库尔一样,歌唱生活,热爱生活。我们的境界虽然不一样,可我们还是应该每时每刻向她们学习。
生活,是一所充满智慧的学校,大海教你心胸宽大,蚂蚁教你勤奋团结,树木教你脚踏实地,太阳教你关注世界……
你要从中学会自立、勇敢、宽容、进取……
你要从中学会真假、是非、善恶、美丑……
一边走,一边用心打量这个世界吧,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发现!尔后,像蜜蜂一样,把种种精华聚集、融合、调配、酿出蜜蜂芬芳的生活。从困难中找寻生活的真谛,从幸福中唤起自己真挚的心。
请不要忘记,每天为自己精彩的生活歌唱!
○小○王○子 读后感
小王子是一个孤独、忧伤的孩子。他住在一个叫B612的小行星上。一个小到只容得下一朵玫瑰花。三座活火山的小星球。有一天,他离开了那个地方,离开了他深爱的玫瑰花,开始旅行。他来到了地球,遇到了作者,然后又回到了他的星球。
这是一个极其简单而平凡的故事。或者说用童话形容更加确切,它以一个叙述的方式来告诉你人生的一切。但又用乐观而开朗的态度教会你如何去面对。小王子就是一个真善美的化身。他一心一意的深爱着他的玫瑰花。忧伤的时候会在哪个小星球上不停挪动椅子看四十多次的日落。即使是面对死亡,他也只是觉得自己的躯体太重。没有办法带回他的星球。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死。他已经在他的星球上对着地球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只要抬头看一看。满天的星星就如同他纯洁无邪笑脸一般明朗、清澈。
这是一部写给所有孤独的人的童话,没有曲折的情节和奢华的语言。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尘世之间。多少寂寞的灵魂如同小王子一般。有的也可能成为了书中被权利禁锢的国王,或是成为那个只知道价值却不在乎意义的商人。可是,只要你还清楚自己在干什么,想要的是什么,你就还是一个如同小王子一样单纯的孩子。或者说,就是一个天使。
我们都是生活在这个城市里寂寞的人类。当你仰望星空,想象小王子还在他的星球对我们微笑。那么,漫天的星星都会微笑,面对这么多的微笑,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再去悲观呢?让我们也试着去对一切微笑吧!
○小○妇○人 读后感
《小妇人》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家庭小说,作者是美国的奥尔科特。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马奇家的四个不同性格的女孩通过自己的善良和勤劳找到了自己幸福的故事。小说没有跌岩起伏的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但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描写了马奇家的天伦之爱。她们的善良、忠诚及对亲情的渴望深深地感动了我。 作者只描写了生活中很平凡的细节,但却处处显露出对爱与美好生活的憧憬。
马奇家虽然贫寒, 但家里的女孩却对任何事都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小说强调了她们的个性与尊严,但也有表现出她们的自我约束, 而独立自强。这四个女孩的共同优点就是,她们总是在不停的找出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 这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
我喜欢不为金钱所诱惑的梅格,也喜欢她的淑女风范;我喜欢乔, 喜欢她的无拘无束, 喜欢她为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坚定不移的决心; 我喜欢贝思,喜欢她的恬静,喜欢她总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品德;我也喜欢艾米,喜欢她的坚强, 把扶贫济穷当作自己的理想。她们的理想与命运各不相同, 但她们都找到了自己最好的归宿。
在她们看来,家是她们的生长之地, 又是神圣的避难场所。她们会仔细聆听母亲的教诲,会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和聪慧的大脑发明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同时又能美化心灵的游戏。四姐妹的成长历程仿佛是一首富有趣味的教育诗。 作者用既不华丽也不枯燥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人类伟大的亲情和友情。 在我看来, 似乎在四姐妹的眼里,与她们爱的人和爱她们的人永远生活在一起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事。
从她们身上, 我学会了坚强, 学会了要懂得知足但不能满足,学会了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并努力追逐梦想的乐观精神。 同时也学会了要加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不要等失去了才知道它们的难得可贵。
梅格、乔、贝思、艾米四个女孩坚强、乐观的精神将永远贮存在我的心里。她们的微笑会时时刻刻浮现我的脑海中,提醒着我,要坚强,要有一颗纯洁的心。
○牛○虻读后感
“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
合上小说《牛虻》,我已是泪水涟涟。我被这本外国名著深深打动了。回顾牛虻的一生,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江,它闯过浅滩和激流,浪花撞击在礁石上,奔腾着,跳跃着,又义无反顾地向大海奔去。
从打开小说的第一页起,我就不由自主地被这浪潮所席卷,欲罢不能。我深深震撼于这惊心动魄的故事。即使沦落到拖着残废的身躯在甘蔗园卖苦力,甚至当一名杂耍戏团的小丑,牛虻始终没有放弃追求,我的耳边回响起亚瑟坚定的话语:“献身于意大利,帮她从奴役和苦难中解放出来!”
正是这崇高的信念,支持着他重新站起来,用残废的手握起笔,对准一切虚伪外表下的丑恶灵魂,毫不留情地抨击和鞭挞;也正是这崇高的信念,支持他“怀着轻松的心情,就像是一个放假回家的学童”一样走进刑场,昂首面对乌黑的枪口。牛虻,是真正的勇士。
人不能没有独立的精神,失去了精神,人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人,在这世界上就只是一具行尸走肉。是精神的支柱,崇高得如同一盏指路明灯,赋予人无穷的精神力量。这股精神力量鼓舞人直面人生,勇敢承受生活的各种艰难困苦,也使人以更加超脱的态度看待生与死。
小说的封面上写着:影响三代中国人的外国名著。今天,我以第四代人的眼光来读这本小说,依然有强烈的共鸣:任何人,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需要这股精神力量。如今,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迎接我们的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只有拥有坚强意志和独立精神的人,才能走在时代的最前端。精神的浩气长存,即使相隔百年,依然可以感受到那深深的震撼力。小说《牛虻》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永恒的,它将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呼唤英雄的时代。《牛虻》的故事告诉我们:逃避现实,与世无争是懦夫的表现;直面人生,义无反顾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家谱的主要内容:姓氏源流和世系表。
一、姓氏源流
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一些史学专家认为,历史上的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导致了家谱的断裂残缺,很多族谱都由后人凭想象臆造。
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性和确实性。重视传统的中华民族,有不少家族在重修宗谱,由于南北各地的语言、风俗、长相等均不同,世系联系在一起,其纸谱真实性值得推敲。
二、世系表
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1)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
(2)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3)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4)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葬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扩展资料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能够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传它是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的家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如今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
-家谱 (人文资料)
在编修家谱时,我们需要考察很多资料,当编撰完成后,这些资料比起家谱显得多余,想扔舍不得,放在家谱里,不知哪里才能放。这个时候,附记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附记是指家谱图书正文后面的有关文献,图表,资料,在新编家谱中,附记也是家谱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家谱正文的佐证性、补充性、说明性的资料的荟萃。是家谱篇目不便包含,但又值得保留后世的资料集辑。
附记一般有8种:
1、旧谱的谱序;
2、家族的有关重要文献资料
3、考评考证资料
4、编修家谱形成的简报
5、珍闻轶事;
6、族人捐资收支情况表;
7、家族成员通讯录;
8、编撰始末;
可以根据家谱的情况而选择, 切不可牵强补充附录。
后记,主要说明这次家谱编纂的经过、内容、有补充或遗漏的问题,还有编纂过程中得到了哪些方面,哪些人的支持帮助,也可提出通过这次家谱编纂引人深思的看法, 让后人能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后记不宜过长,一般1000字以内,内容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对本次修谱过程的简单概括;
2对家谱重要性的强调;
3对修谱过程中的曲折、复杂及关键节点简单陈述,不宜过分渲染;
4对修谱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家庭、个人进行表扬;
5对工作中的疏漏和不完美处予以明说,比如有的支系没有统计到,有些历史文化信息没有考证清楚,等等;
6明确说明:编修过程中难免有不准确和疏漏之处,这些内容待后续补充、修正和完善;
7表达宗族亲情之爱;
8表达对家族、族人美好的祝福;
别忘了关注锦秋哦!
文言文家谱记归有光原文翻译
本文2023-09-22 02:07:4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