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又一“悬案”,侯宝林最后一位搭档的师父到底是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6收藏

相声界又一“悬案”,侯宝林最后一位搭档的师父到底是谁?,第1张

相声界有几个悬案比较有意思,笔者写过的比如于世猷到底犯了什么罪?李文华拜师到底谁在阻拦?今天介绍另外一个,姜宝林到底什么辈分?

其实姜宝林先生的辈分并不难判断,主要是网上各种声音比较多,各种错误也比比皆是。

比如说有些资料上面赫然写着姜宝林出生于1938年,所以很多二把刀自媒体就拿这个时间去判断他当年拜师陈涌泉的父亲陈子贞是不对的,因为陈子贞1941年就去世了。

如果姜宝林真出生于1938年的话,那2018年徒弟们给他办从艺八十周年纪念,这岂不是一落地就上台演出的节奏了?所以有些资料出现了错误,事实上姜宝林出生于1928年,11岁开始学艺,所以他2018年举办从艺八十周年纪念是说的过去的。

另外那些二把刀自媒体说姜宝林曾经跟陈子贞学艺也不对,姜宝林开蒙老师叫陈子泉,一字之差。但是你要真到相声家谱里找这位寿字辈老先生你还找不到,因为在相声家谱上他叫陈紫荃,是德字辈艺人李瑞丰的徒弟。

陈子泉是寿字辈艺人,那姜宝林就是宝字辈了?起码这时候也不是,他们俩只是开蒙的老师学生关系,没有拜师。

姜宝林开蒙之后跟随李伯祥的父亲李洁尘学艺,大部分的能耐是跟李洁尘学的。但是两人的关系极差,也没有摆知。用马三立的话说,李洁尘这个人人性不好,哪儿哪儿都不收他,天津几个茶社一听是李洁尘都不要他。后来姜宝林去济南晨光茶社说相声,现场效果很好,结果分账的时候晨光茶社班主孙少林只给姜宝林分了半份,理由是他是李洁尘的徒弟。

从这段回忆中我们可以解释出好几件事来,一是为什么李伯祥和马家父子有矛盾不对付。二是为什么姜宝林在晚年接受采访时对孙少林评价不高。三是看来当年刘宝瑞和孙少林闹矛盾打擂台可能真的是刘宝瑞受委屈了。

解放后田立禾拜师张寿臣,他怕人小辈分大,特意和几位文字辈的同行结拜把兄弟。五个人里老大姜宝林、老二田立禾、老三王文进,老四李伯祥,老五魏文亮。大家都说这是田立禾高风亮节主动降辈分结拜,没人提老大姜宝林,看来那就是因为当时相声圈还是把他算作李洁尘的徒弟。后来薛宝琨写书的时候也把他纳入李洁尘徒弟中去了。

但是,事情的反转就是在1988年天津燕春楼姜宝林收徒仪式上。这次收徒仪式姜宝林是特意从北京赶来,目的就是为了让马三立出席。马三立在现场说了很多话,讲了他和姜宝林认识和熟悉的经过,还有姜宝林拜师的历史等等,最后马三立给下了一个定论:打今儿起,你就算我徒弟了。姜宝林在现场当着骆玉笙等许多曲艺界知名人士的面儿给马三立鞠躬献花。之后的相声家谱里,姜宝林就纳入了马三立的徒弟之中,位列常宝丰之后李文华之前。

从这些记录和历史来看,姜宝林还是应该算作马三立的徒弟,第一,有关系有历史。第二,拜师有见证。第三,相互认可。第四,之前两位都没摆知。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的事情,那就是李洁尘在此时已经去世19年了,师父去世徒弟跳门是可以的,何况是一个门户不清的徒弟。如果李洁尘还在世的话,这件事估计还得拖着。

不管怎么说,姜宝林拜师马三立这回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网上有人说那是马三立玩笑话,绝不是。为了收姜宝林,马三立把李洁尘的黑历史都抖搂出来了,肯定不是一时玩笑。而且现场还有那么多曲艺界大腕当见证呢。

相声界五大宝林:侯宝林、于宝林、耿宝林、姜宝林和常宝霖,这样就都是宝字辈了。

辈分有了,那姜宝林先生的相声水平如何呢?

笔者的答案是很强,至少在五大宝林里中等水平。首先,他年轻时在天津相声大本营之一的连兴茶社能攒底,这没有真能耐是干不了这个的。再加上他年轻时也确实外貌比较帅,颜值即正义啊。

其次,他的单口相声相当强悍,曾经录过上百段之多。再次,他在新时代也创作了不少相声。笔者听过印象比较深刻的如《穆三伙》,讽刺八十年代营业员脸难看话难听的段子。这段子相当不错,可以和李金斗陈涌泉《武松打虎》以及高范《不正之风》并列。

最后,姜宝林是侯宝林先生最后一位搭档,两人一起合作过《阴阳五行》《猜谜语》《五红图》等段子,能和侯大师搭档的绝非善茬。

姜宝林在晚年收徒不少,比较有名气的有裘英俊和于丹等人,这个当时也有点儿争议,主要是裘英俊他们太年轻,不是世家还弄个文字辈。但不管外界如何说,反正相声家谱上裘英俊于丹是妥妥文字辈了,裘英俊见着李伯祥喊个师哥就行了,这让李大白活旦上哪儿说理去。

我已经看见,一出悲剧正上演。

在相声家谱里,马三立是“寿”字辈,侯宝林是“宝”字辈,马三立比侯宝林大一辈,所以侯宝林一直称呼马三立为“三叔”。在讲究师承和辈分的相声行里,这个规矩不能乱,所以我们能看到的二人合影,永远是马三立坐着,侯宝林站着。

但辈分不代表名气和成就,青出于蓝胜于蓝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一点似乎也存在于马侯之间。很长一段时期内,侯宝林的名声都要比马三立更大,侯被称为“相声大师”,而马直到晚年才被尊称为“相声泰斗”,大师是跟水平有关的,泰斗凭的还是辈分和资历;政治待遇上,侯也明显比马要强,虽然这里面有方方面面的因素,但不可否认其中还是代表着对其 社会 贡献的肯定程度的。

那么马三立是不是真的不如侯宝林说的好?

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两人的风格完全不同。如果按照“帅卖怪坏”的说法看,马更接近“怪”,侯更接近“帅”;从“说学逗唱”来看,马更擅长“说”,侯更擅长“唱”;马更长于叙述和塑造,因此其作品中诞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小人物,侯更长于文化和技法的运用,所以其作品中戏曲、方言、 历史 等内容十分丰富;二人都善于讽刺,但马更多以自嘲形式来完成,而且大多时候只讲不评,留给人自己品味,侯则更多以旁观角度揭露,是杂文式的;马显得更平民,侯显得更精英。

其次,某种意义上马的许多作品或许比侯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在侯的作品中,时代痕迹非常重,这些东西可能在当时有非常好的效果和重要意义,但时过境迁未必好使;而马的作品时代痕迹就淡了许多,更多的是人性永恒的丑陋和弱点,因此无论观众如何迭代,其表达意图依然有效。

既然如此,为什么马三立的影响力和行业 历史 地位看起来确实不如侯宝林呢?

他们各自所处的环境是一个直接原因。侯宝林一直在北京从艺,而马三立从1950年起就扎根天津了,虽然两个城市的距离不过一百三十余公里,但北京是首都,对于全国都有辐射作用,其文化也更多的带有全国性,天津只是一个地方,影响范围有限,自然无法相提并论。

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侯的艺术是殿堂性的,马是江湖性的,因此侯与权力的关系更近,反过来得到的加持也就更多。

1949年以后,文艺为政治服务,所有旧的艺术形式都要接受新 社会 的改造。侯宝林是相声改革的积极分子和领导者,在他的努力下,相声这门民间艺术不仅得到了文明化清洁,也获得了可以配合形势、发挥宣传作用的新功能。马三立虽然也 积极编演新相声,也对相声文明化的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的着力更多还是一个艺术行当自身水准的提升,政治色彩始终淡了许多。加上1958年开始,马就被运动波及,此后19年远离舞台,错过了最能创造作品的壮年时光。

马三立的《买猴》、《开会迷》等也是新相声的代表,但同时与侯的新相声有明显不同的面相

侯宝林的相声新,但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演出影像里,他永远都是穿大褂的

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其实就有另一种误解的危险了。在今天的语境中,似乎“民间的”就是好的、独立的、纯粹的,而只要与权力产生关系就一定是不好的、依附的、另有所图的。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民间也会有阿谀奉承、也有醉翁之意、 也有坏的,殿堂里同样有专注的、坚守的、优质的。侯宝林对相声的改革,仍然是以相声为本位的,和后来的歌颂相声、政策相声、口号相声是不一样的,徒子徒孙们丢了底线走了歪路,锅还是不好一味算到前辈头上去。

说回前面,也因为侯的这种特殊地位,因此侯门弟子也基本都身居高位,不断开枝散叶之后,即使是为了抬高自身,也要壮大本门声势,所以就会一直去强化侯宝林的重要与独特,侯的影响力随之越来越大。而马三立的徒弟们显赫者寡,话语权也就掌握得少,对马的追认和抬升自然不及。这都是后人的作用,而且有时与事实并无关系。

所以,马侯二人其实 没有绝对的高下,只能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马三爷什么时候影响力和行业 历史 比侯宝林弱了?

先说行业 历史 地位,按评书和相声等艺人理算

马三爷的爷爷马诚方已经是评书艺人而且还很有名。

马三爷的父亲马德禄相声八德之一。

马三爷的师父周德山外号周蛤蟆,也是相声八德之一。

马三爷平辈亲戚马桂元,师承李德钖,外号万人迷,也是相声八德之一。

马三爷还有一位平辈亲戚马四立先生(女),师承郭瑞林。

马三爷的侄子马敬伯,师承侯一尘。

马三爷的儿子少马爷马志明,师承朱阔泉。这点介绍一下,由于马三爷辈分高,当时跟马三爷平辈的相声艺人还活着的全国就3位,是侯宝林提的收少马爷代拉师弟,侯宝林是朱阔泉的徒弟,朱阔泉师承焦德海,也是相声八德之一。

这种行业 历史 地位我不知道是提问人是怎么觉得马三爷比侯宝林低呢?

再说影响力

金文声金大爷说过相声艺人 有名 有钱 有能耐 三样不挨着。60年代相声界一共评选出两个半会说相声的人,一位是济南的孙少林(孙少林艺名是马三爷起的),一位是南京的张永熙,然后半个是侯宝林。

马三爷57年被错定成右派分子,下放郊区,受苦受罪。61年才回到天津市曲艺团,而且经过挺长时间的冷嘲热讽,受尽白眼。

2001年告别演出时 问观众“我值吗” 如果没有深厚的影响力试问哪位相声艺人敢问这三个字。

侯宝林60年已经参加全国政协三届二次会议了。

电台电视基本都是侯宝林了。

不能说侯宝林相声不好

问题是相声来源于生活体现于市井。

马氏相声主要是接地气。我认为接地气的相声是最让百姓接受和回味的。

加上地域的氛围也不一样,天津别称哏都不是白叫的。当年在天津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水平不够台下真轰人。多大的腕儿能耐不够观众一样不买账。说的真好也是真捧。天津人可以不知道市委领导的名字,没有不知道马三爷的。 论影响力我没觉得比侯宝林低。

论辈分,家族 历史 都比侯宝林高。

论能耐,天津是相声的窝子。马三爷影响力绝对不差。

如果侯宝林57年也被错定成右派呢?我是说如果。。。。。可想而知了。。。

所以以后不要为了蹭点击率弄这些话题。

在我心中就等于是拿宝马7系和帕萨特做比较。

还是侯宝林先生的影响力大。过去相声有“北京是出处,天津是聚处”之说。过去天津人认可的相声不仅只有马三立一个人,应该是有名的“五档相声”,即承上启下的相声艺术大师张寿臣、“小蘑菇”常宝坤、马三立、戴少甫和侯宝林。1941——1945年,侯宝林先生在天津一演就是五年,不但跻身于天津有名的“五档相声”之一,而且在天津一流的“小梨园”曲艺剧场演出时,成为相声届拿“攒底”包银的第一人。侯宝林凭借儒雅、潇洒、大气和一条字正腔圆的好嗓子,不仅在天津站住了脚,出了名,还挣了钱。所以,侯宝林也是成名于天津,是天津的精彩演出,奠定了侯宝林在相声界的地位。所以说什么侯宝林先生是因为在北京,得意于首都的缘故出的名是不客观的。解放后,侯宝林先生净化了相声的语言,纯洁了相声的表演,提高了相声的格调,使相声从一门比较抵挡的地摊艺术,登上了大雅之堂。特别是侯宝林先生通过钻研、进取,在相声“俗”的形式中,赋予相声“雅”的生命,是相声俗中见雅、化俗为雅的带头人,这是侯宝林先生对相声最大的贡献!

两位大师同为相声界的泰山北斗,都是深受中国老百姓喜爱的相声老艺术家。那么为什么马老给人一种比侯宝林大师稍弱的印象呢?

首先说,相声艺人在旧 社会 的地位相当的低。再牛的相声艺人在杂耍园子里说相声,也只能是倒二。但是从侯宝林走红后,相声才第一次压大轴。这就让侯宝林大师在相声界的影响力自然高出一头。

解放后侯宝林又与老舍,刘宝瑞等人组成相声改革小组,为相声的改进与发展呕心沥血。而且还专门为毛主席,周总理演出。官方对侯宝林大师的宣传肯定会比马老多一些,这种情况自然而然会影响老百姓的认知。

其次,从两位大师的个性来说,马老性格更内向,为人低调,朴实无华。除了演出,很少离开天津,在行业内更是长期远离北京政治中心。

而且马老的作品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更多的展示的是天津卫市井小人物的方方面面。京津冀一带的观众能听得懂。但是稍远一点的观众,理解起来很费劲。

而侯宝林大师,是官方承认的,相声界唯一的一位语言大师。他的话字正腔圆,是标准的普通话。这就使侯宝林大师的受众范围比马老大一些。

说了这么多,其实两位大师只是细微的差距。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也没有必要太较真。

马三立的相声水平确实不怎么样,只是由于旧 社会 的封建礼教,使得马三立辈份及宗派的地位无人敢撼动。就相声技术水平评论,马季,候宝林,刘宝瑞等,包括后辈冯巩,郭德纲等都比马三立的强。只是老艺术家都去世了。才被称“相声泰斗"当时"单口大王"刘宝瑞被同行认可,"相声大师”候宝林被同行认可,马三立辈分高被认可。另外一个相声天才马季,是相声界唯一活着被授于"终身成就奖"的大师。国家授于同行认可的最后个'相声大师!'准确的讲相声大师只有三个,即候宝林,刘宝瑞,马季。由于马三立在相声界辈分太高,加之相声界规矩太多,只有称马三立为“相声泰斗"。如郭德纲所戏言。谁长寿谁是大师,更何况辈分高呢!

其实马志明就说过,马老只个民间老艺人。这是谦虚,也是事实。

相声艺术上,马老是宗师,这个无疑。其他的,就差一些了。马派传人,我是就认马志明,马老别的弟子,基本没全国影响力。更多的人,只能说是私淑马老。

就说少马自己,参加相声大赛一样拿不到奖。他参赛的作品五味大侠那个,还是可以的。虽然不如李金斗拿一等奖的武松打虎,但三等奖都没拿到,就不该了。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马老在业内影响力有限。毕竟他就是民间老艺人吗。

侯宝林不同,改良相声是他的 历史 功绩,本身也有职位,并非民间艺人,徒弟和徒孙在曲艺界位居高位。地位上谁也比不了。

当然,那些都是虚,马老和侯老都是相声大师,或者说宗师,艺术上不分高下。

马老有一个优势,退出舞台要晚一点,晚年还有精品,这又是别人比不了的。

在文艺界,有人天生就具备旗手的气质。侯宝林大师好像就属于这一种。

相声是门语言的艺术,评判标准其实很复杂,你把一段贯口说得很溜,可以把绕口令倒着背,也不一定是位大师,相声表演是要看很多综合起来的素质。

实话实说,我年轻的时候虽然很崇拜马三立大师,更多的是出于他本身的那些传奇经历,并不是喜欢他的相声。主要是他的相声包袱少,就像《逗你玩》,听了老半天就一个包袱。还有《秘方》,通篇都是铺垫,到最后抖出一个包袱:挠挠。中国的观众很有意思,都知道那个梗在那里,大家还是喜欢听,憋着等那个包袱出来然后哈哈一笑。

在这老几位大师中,论作品数量,刘宝瑞留下的作品最多,马三立老师可能少一些,侯宝林应该属于中游。马三立最好的时光应该是最富创作型的阶段去下放劳动改造了,这可能是作品少的主因。我记得少马爷说过落实政策回城的时候,老爷子差不多有整建制旳鸡鸭兵团了,都不想返城了。可以看出老爷子的隐忍能力。侯宝林大师最然也有下放的时候,但是时间上应该比较短。侯大师的相声包袱密集为大家喜闻乐见,而且是京派相声,侯大师表演功力较深,早期学过京剧,又比较擅长模仿,不论是作品还是表演基本上属于史无前例的。

论政治影响力,侯先生当过全国人大代表,并当过主席团成员,多次为老一辈国家***表演过相声。而马三立影响力低多了,仅当过天津的政协委员。当然这和马老不是那种喜欢出风头的人有关。

论理论研究,侯大师是行业翘楚,不仅是针对相声的研究,对于笑做过深入的研究和 探索 ,比如喜剧也有研究并有论著传世。就好比曲艺界的王国维,作品就是相声理论方面的《人间词话》。

所以从多个方面,侯宝林大师影响力比马三立大师要高出许多。

马三立可以说是相声演员里的大将之才,相声技艺水平炉火纯青,近几十年以来无人出其右。

但是马老一直有个性格问题,解放前在兄弟剧团被欺压只能逆来顺受,同在天津的侯宝林却如鱼得水。

解放后表现不甚积极,比如抗美援朝,曲艺演员去了一大批,侯宝林常宝堃都去了,他没去,常宝堃都牺牲了,侯宝林都当曲艺中队长,分团副团长他才第二批上了前线。1961年因为性格懦弱只能倒霉,白白耽误十几年时间。受到打击的他复出之后更是谨小慎微。

可以说,马三立强在自己,对相声行业贡献没那么大。

侯宝林出身寒微,近乎文盲,但他求生欲强,上进,也懂得处事之道。

解放前冒险力争,为相声行拿到第一个真正攒底工资。

解放后积极参与相声改革,还为相声演出票价争取到了和京剧相仿的地位。

抗美援朝一直挺进到前线,郭启儒都回去了他仍然坚持给战士们表演单口相声。

1979年侯宝林退出舞台专注于相声艺术研究。

侯宝林是相声界的帅才,自然比将才的马三立地位高一些。这无可争议,就像刘邦的第一功臣是萧何而非韩信一样。

这本身就是两个问答。影响力?那是泛指的。单就业内“无人不宗马”,在马三立告别舞台演出时,马季说:我们永远忠于您,并题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其他场合马季言道:什么是马三立?马三立就是相声,相声就是马三立。由此可见一斑!再者马三爷是当时相声界文化最高的,人品最好的,为人最低调的。他的相声不以哗众取宠迎人而以娓娓道来见长,铺平垫稳……不经意间这包裹响的你躺在被窝都想乐。泰山北斗妥妥滴!

很久以来,有些事,不是说光靠辈分就行的。首先,自然条件,侯就大大的胜了,口齿伶俐,表达清楚。然后是对相声的贡献,五十年代初期,在相声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侯高举改革的大旗,带头净化相声说演的语言。注重相声的理论研究。最后侯宝林被称为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并被称为语言大师。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逗乐能比的。

郭德纲能把德云社发展成如今如此光辉的地步,能够说是得罪了许多人,脱离的那些学徒,咱们就不必多说了。当他的师傅侯耀文逝世的时分,由于遗产的事情,郭德纲的言语把侯耀华给得罪了,于是之后侯耀华开始和姜昆成了一根线上的蚂蚱,两人把郭德纲当作眼中钉肉中刺。

一、郭德纲侯耀华反目成仇

之前有一段视频,侯氏门徒正在举行收徒的典礼,在这个典礼上,侯耀华亲自说:侯门有收徒典礼,自然也有“开除典礼”,如今已经为这件事情做好准备了,还有现在的相声越来越难听了,我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师傅就像自己的父母,而师傅出殡那天,他却跑去人家喝喜酒,这不就表明他不想认他的师傅了吗。当侯耀华讲到“开除”的时分,现场还有人鼓掌,而且非常热烈。

大家都知道他说的谁,当时郭德纲和他反目成仇的时分,侯耀文出殡的那天郭德纲并没有现身,直到后来,郭德纲才领着德云社的一些人去祭拜,而且郭德纲哭的非常悲伤,于谦更是哭的差一点晕厥。

二、可以开除徒弟吗?

而且相声圈常常会举办一些代父收徒典礼,就比如姜昆的同伴李文华,他是如何变成了马三立的学徒呢?当时的马三立已经去世好多年,于是他儿子就带父亲收了他为徒。当时老头已经病得很重了,姜昆还是把他从医院接了出来,拜了师傅,这些事很多人都了解。那么允许代父亲收徒,侯耀华是不是也可以理所当然的开除徒弟呢?

侯耀华不是一次在大庭广众讲过,他要帮助侯氏相声清理背叛者,其实他就是想要报复郭德纲,把他除掉,但这仅仅他的一面之辞。而且他根本没有这个资格,首要侯耀华本来就不是相声圈的人,尽管他的父亲还有弟弟都是相声圈的红人。

三、侯氏相声的传人

侯耀华在2009年的时分,63岁的他成为了常宝华的徒弟,而常宝华的师傅则是马三立,如果从相声圈来说,侯耀华他应该属于是马氏相声的徒弟,并且和侯氏相声没有一点关系,他仅仅是一个侯家人罢了,并且这种拜师典礼本来就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侯耀华根本就不懂得相声,关于他的一部作品都没有。

其实侯耀文也算不上侯氏相声的接班人,侯耀文是尊师赵佩茹的徒弟,而且郭德纲想不想认可他是侯氏相声的接班人,这得让他自己来说,侯耀华说得再多也没用,他根本没有一点实力。

如今的侯耀华就好像一只跳梁小丑,而且郭德纲连看都不看他,侯耀华他只是想靠着郭德纲还有德云社的名声来提高自己的热度,而且跟着他的那些人也只是看在他的父亲还有弟弟的面子上,他什么都算不上!

据我所知,相声圈这两年可是好不热闹,也发生了很多奇葩的事!且听我慢慢道来~

       从郭德纲早年经历到德云社快速发展后又面临师徒反目,其中让人感到尴尬的事情就不计其数了。还有侯耀华身边的那些事宜以及去年来了个公式相声也是闹出不少笑话。 郭德纲师徒“反目”,徒弟“联合”叛走 要说近些年相声圈里奇葩事,可绕不开郭德纲、姜昆、侯耀华等这几位大咖级人物。就从郭德纲身上事迹,很多就让人感到很无奈了。

        在郭德纲之前也许很少出现什么师父不认徒弟,徒弟反叛师父的事情,可到郭德纲这里好像都被经历了。 郭德纲从小学习相声,在他成名前曾在天津拜过几位师父,最让人深记的应该就是天津相声演员杨志刚了。 据悉,当年郭德纲北上闯荡时,也曾想入主流相声界里找个靠山啊,因为人生地不熟,自己在天津拜的师父杨志刚,郭德纲应该也觉得是比较有名气的吧,就向外声称自己是杨志刚的徒弟,谁料不被待见就不说了,师父杨志刚还不承认这个徒弟了。

       山穷水尽时也许就是这个郭德纲这样的处境吧,自己把他当作靠山,人家却把你当作“仇人”。遇到这样的事情真是尴尬到无奈了,从此更奇葩的,待郭德纲拜侯耀文为师并成名后,据悉杨志刚却又说到是郭德纲不认他这个师父了。 此外,待郭德纲创立了德云社,旗下徒弟无数,德云社也渐渐壮大时,却又面临师徒“反目”,这时是自己的几位徒弟“联合”叛走,当时也是弄得德云社人才空荡。

       在何云伟、曹云金离开德云社之后,据悉还与郭德纲展开了一段疯狂的“骂战”,感觉都要置对方于“死地”啊。曾经师徒一场,最终却如此不堪回首,真是让人感慨万分。 要说师徒“反目”这样的事情,好像在相声圈里也只有郭德纲前前后后相遇了,只能说郭德纲总能遇到各种“奇葩”之人啊。 何云伟郭德纲从师徒成了同辈,侯耀华徒孙成为郭德纲徒弟 师徒分开也没什么,都是为了自己的名声或是寻求更好的发展,只是何云伟离开后不久,却拜了侯耀华为师,这下可好了,曾经的师徒关系,现在成了侯家的徒弟了。

而且在侯耀文去世后,因侯家家产纠纷一事,郭德纲与侯耀华关系闹的很不愉快。这下,何云伟拜入侯耀华门下,似乎永远要和郭德纲成为“对立面”啊。 不过,关于师徒方面,还有一件让人尴尬的事,则是侯耀华徒孙周培岩在前段时间拜入郭德纲评书门下,可让侯耀华给“气炸”了。

       因周培岩的师父是张洪顺,而张洪顺曾经拜侯耀华为师。自己的徒孙却拜郭德纲为师了,据说当时侯耀华在师徒群里要清理门户呢,不再认张洪顺这个徒弟啊。 侯耀华要整理侯氏家谱,自己却“收女徒弟” 自侯耀文离世,侯耀华进入相声圈里后,侯耀华就常常说到要整理侯氏家谱,很多侯宝林、侯耀文的徒弟,侯耀华却不承认,将他们给除名了。

       而且,更可笑的是,侯耀华还曾想收回郭德纲的“德”字,也是引起网友们的热议。话说侯耀华相声说的不多,管起侯氏相声门第的事情可积极了。好像他们的师徒关系不是侯耀华说了算吧。 不说自己相声如何,侯耀华收徒弟还真是挺勤快的啊,自己收的业余相声徒弟可不少。最让人感到可笑的应该就是他收了一位“女徒弟”吧。

       这位叫安娜金的女子曾在社交平台晒出多张与侯耀华的亲密合影,并称侯耀华是自己的师父,还送了很多贵重物品给她。“收女徒弟”、亲密合影,这在相声圈可真是一件“奇葩”事啊,不知将来的侯氏家谱应该怎么整了。 “公式相声”的出现,颠覆人们的想象 原本传统相声段子已经够让大伙们忙活了,去年又来了一个“公式相声”,这对博士夫妻创立的“公式相声”,也将记录相声的新史册啊。

       去年的《相声有新人》里,这对博士夫妻推出的“公式相声”可让他们给好好炒作了一番。原本“公式相声”也算是一个创新吧,可是这对博士夫妻就好像是一朵“奇葩”啊。 在相声表演的舞台上,其言辞显得很是傲慢,看那话语可是颠覆大家对博士学历的看法,自以为是把“公式相声”的优点说了个遍,可却迎合不了观众的心。 被淘汰不也很正常吗?可他却公然的不服气,记得那句:“你今天不给我是吧?咱们走着瞧!”多么横的语气,这像是出自一位博士相声选手的口吗?

       自从博士夫妻的“公式相声”出现后,相声圈里可是又多了不少尴尬之事啊。特别是李宏毅的很多话语,都让人感到尴尬无比。 其实,回想这些事情,奇葩之事多是出自奇葩之人。这些在相声界里曾经让人感到尴尬无奈的奇葩事,也渐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以前咱们说过,旧 社会 相声圈里的艺人因为生计问题是极讲究师承和门户的。随着 社会 的发展,这一现象曾经有一段时间被淡化。但随着 娱乐 业的“草根”化,“体制外”化,相声江湖又死灰复燃,“师父”又重出江湖,而且“辈分”这事愈演愈烈。

既然如今又把“师承”当成大事拿出来说,那咱就说说相声江湖里的一个有关“师承”的忌讳“跳门”。

所谓“跳门”就是说一个艺人放弃了原来的师父,重新投到另一个师父的门下。这种极为不尊重原来师父的做法是相声圈里的一个忌讳!因为“师父”是大于等于亲爹的,这么做,就好像不认亲爹自己再找个爹一样。所以相声圈里对跳门这事非常忌讳,对跳门的人一般是非常鄙视的。

当然,江湖规矩是江湖规矩,有时候规矩还得让位于“人情”。在某些情况下,有些跳门是可以被接受的。

比如自己师父去世了,你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再找个师傅。

王世臣先生十几岁父母亡故,拜了陈雨亭先生为师说相声。但不幸的是两三年后陈先生也因病故去。十四五岁的王世臣先生身穿重孝手持哭丧棒,沿街磕头乞讨埋葬了师父。之后年幼的王世臣先生拜在了张杰尧先生的门下。这种“跳门”谁也说不出个不行来。

还有一位大家熟知的老前辈,师胜杰先生。师先生早年间在关外拜朱相臣先生为师。师先生的父亲是张寿臣的徒弟师世元先生,家学渊源再加上朱相臣的悉心栽培,相声技艺自然是相当不错。后来在某界相声大赛中,师胜杰脱颖而出获得头名。与此同时,他也得到了侯宝林先生的青睐,想要收他为徒。此时,朱相臣先生已经作古。侯宝林大师开始也对跳门这事心有顾忌,于是请了很多人去打听情况,并用一只烧鸡贿赂了高英培去当说客。最终,师胜杰又拜入了侯门。但是,自此以后,师胜杰每提及师父一事,必然要说自己有两位恩师,一位是朱相臣先生,一位是侯宝林大师。对于此事,相声界一致认同师先生有情有义。

还有一种情况下的跳门也能得到大家的认可,那就是经过原来师父同意了的。原来的师父如果觉得教不了你这样的高人,或者非常理解你改换门庭可以换来荣华富贵的心情而同意了你再拜新师,那圈里其他人也是没话说的。

除了这些常见的情况外,再有的跳门就不地道了,就会引起圈内的非议了。比如当今最红的大蔓就曾深陷跳门风波。但是这事我不好议论,因为大蔓迷弟迷妹众多,皆把大蔓的文字当圣旨读。 历史 已经由大蔓书写了,我也不想拿脑袋往墙上撞。

跳门的故事在相声圈里有很多,我们今天单挑点乱了辈分的跳门给大家看看。但是,也就是看看,您乐呵乐呵得了,可千万别上头。

1、班德贵本来师从张杰尧。张杰尧本身师承不清,但奈何他老人家能耐太大,后来在张寿臣的调和下算是坐定了“德”字辈。那他的徒弟班德贵该是“寿”字辈。但解放后班德贵改拜在马三立门下,自降一辈成为“宝”字辈。据说是为了学更大的能耐。这就有点意思了。张杰尧能说四百多段,而且给相声界创造了很多家业,当时被排挤辈分不清的时候一气之下改名“张稽祖”(滑稽行业的祖宗!哈哈哈哈哈哈),这本事还小吗?

班德贵后来收徒弟范振钰,后来范振钰收了德云社的高老板。

2、插播一个小段。赵小林和马桂荣。这两位创作了不少的相声段子,很多知名演员都演过他们的作品。比如王谦祥、李增瑞两位当年合作的《换包装》、李金斗等多个版本的《省略语》等。

这对夫妇在三十余年的相声创作生涯中已累计创作了超过两百段新节目。单从数量上看,在行业中绝对算是高产的相声作家。后来马桂荣开班办学教学生说相声,收了一些学生。但当时马桂荣没有师承,没法收徒,而她老公赵小林有师承。他的师父是张喜林,赵小林是“文”字辈。所以当初马桂荣相声班里的应宁、孙越等就拜在了赵小林名下。后来,赵小林跟马桂荣离婚了。

3、熟悉相声的朋友应该知道应宁吧。

他原来算是赵小林的徒弟,算是“明”字辈。但后来应宁跳门拜在了王谦祥的门下,王谦祥也是“明”字辈,所以应宁降了一辈跳门。当然据说这次跳门是经过赵小林允许的,目的是为了进入体制内的煤炭文工团。要进团就得拜在这个团的台柱子门下,这已经有点“潜规则”的意思了。除了煤炭文工团,其他比如铁路文工团,北京曲艺团等都有这规矩。提起铁路文工团的侯耀文,北京曲艺团的李金斗,你能想起点什么吗?另外,孙越也跳门了。他弃了赵小林拜在了石富宽门下。据说这个跳门,赵小林并不知道。

4、这不,紧跟着铁路文工团就出场了。这次男主角是奇志。

奇志当年是常宝华的徒弟,是“文”字辈的。但后来他拜在了同是“文”字辈的侯耀文门下。原因是什么呢?跟应宁一样,要进入铁路文工团就得拜个新老师啊。所以奇志跳门自降一辈的目的就是进入体制内。他只比侯耀文小5岁。

5、曾几何时,进入体制内的文艺团体是很多草根艺人的梦想。比如郭德纲就公开说过当年低三下四地讨好就是为了能混进“主流”,但他始终没如愿。后来,相声园子在以德云社为首的各路团体的努力下又火了起来,于是体制内的院团好像又不那么香了。于是一些相声艺人为了前途又出现跳门现象。德云社有两个孩子,一个叫李云天,一个叫李云杰,想必有些人知道这二位。他们原来都是李立山的徒弟。李立山是“文”字辈,而且号称第一个相声“将军”。他的徒弟都是“明”字辈。但李根(李云天)李伟(李云杰)降辈跳门到郭德纲门下,并被德云社写进了“家谱”。对此,李立山也没有反对,估计毕竟要为徒弟的前途着想。而且相声行业内也没引起什么非议。

另外,李将军可能真的军务太忙,顾不上自己的徒弟。他手下的弟子跳门的还真不少,除了上面那两位还有一位现在德云社的杨进明,他跳门到了侯耀文门下,至于原因大家肯定清楚吧。

6、周炜,妥妥的根正苗红的主流相声演员。

他从一个北方曲校的小毕业生一路到文工团团长,可以说也是位传奇人物。他刚到北京拜的师父是唐杰忠,他也就是“明”字辈了。没想到后来突然改拜姜昆了,从姜昆师弟变成了徒弟。据说这是他们单位要求的,姜昆一开始不同意,毕竟是自己搭档的徒弟。但是耐不住周炜单位的请求最后在唐杰忠同意的情况下收了周炜。从此,周炜就成了春晚常客。不得不说,这一跳海阔天空!

7、说来说去,又得说回德云社,因为德云社如今大火啊。德云社不但相声出名,师徒恩怨也是精彩异常。郭龙飞,在德云社叫郭鹤鸣,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曲艺天才,当年郭德纲在台上唱曲的时候,伴奏的往往是郭鹤鸣。

郭德纲曾经夸他什么都会,一个人顶一个乐队,而且是德云社御用的乐队领班,擅长三弦、笙管、四胡、琵琶、笛箫各种伴奏。郭鹤鸣不光在乐器方面很擅长,在表演方面也擅长很多,比如相声、快板、太平歌词就不用说了,还擅长竹板书、山东快书、评书、莲花落、单弦、发四喜等多种曲艺,曾经郭鹤鸣在德云社的时候,每次上台一个开场板加上太平歌词,气场十分强大,观众甚是喜欢。

8、既然提到了何伟,那就再说说这位“何大能耐”。他曾经是郭德纲的大徒弟,而且从当年和后期的很多记载可以看出,郭德纲对这位大弟子是很偏爱的。有时候这种偏爱到了溺爱的程度,连曹云金这个跟郭德纲沾亲带故的徒弟都很嫉妒的。而且真的论及相声本身来说,何伟的艺术还是不错的,很有点老艺人的“范”,真的显老。从他身上可以看出郭德纲的影子,这一点,现在德云社众弟子都还做不到。

但尽管郭德纲百般溺爱,依然挡不住何伟那颗“驿动的心”。在眼见德云社“小楼将倾”的时候,何伟果断抽身离开,背后给了郭老板一刀。我们不去评价当时谁对谁错,但就这种做法本身的确是不地道。被自己最疼爱的人,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捅了一刀!郭老板内心的悲伤我们多少也能体会的到。

离开德云社,何伟一度跟刘洪沂走得很近,肯定也提出了跳门的想法。但刘洪沂很聪明,他没有趟这道浑水,但还是收了何伟做干儿子。何伟并不甘心,继续为自己寻找靠山,终于他碰上了跟郭德纲有血海深仇的侯耀华。于是二人一拍即合,侯耀华收何伟为徒!何伟一跃成为郭德纲的同辈师兄弟。

9、说到最后说位洋人:大山。此君真得是聪颖异于常人。因为单从语言方面来讲,能把不是母语的语言运用到母语的程度这本身就是非同寻常的。更何况大山并不是从小就学习中文,而是上了大学才学的,所以能把世界上最难的语言掌握到母语程度,除了个人努力,一定还有极高的语言天分。相声是语言的艺术,关于相声里面的一些方法、技巧等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作为中国人来讲可能都得琢磨好半天,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讲难度可想而知。

但尽管如此,大山还是很好的体会到了相声的内涵,这说明此人太聪明了。近期看过大山在加拿大华人晚会上表演的单口,不得不说真有点老艺人的感觉了。

大山说相声是跟丁广泉先生学的,丁先生独辟蹊径,对相声的传播是有功劳的。对于洋学生来讲虽然不好拿中国相声圈的规矩去套,但说大山开始算丁先生徒弟是不为过的。但后来大山也降辈 “跳门”拜在了姜昆的门下以求更大发展。据说这个跳门丁先生也没说什么,因为先生初心就是传播相声。

大山自然也知道中国相声圈的师徒文化,但作为外国人他并没有给自己设定什么束缚。既然师父们都不在乎,他也乐得“跳出三界外”,并自我调侃。据说他后来还写信给丁广泉先生的弟子们,勉励他的“师叔、师婶”们跟丁老师好好学习。

相声经历了几百年,几代人的经营,构成了如今如此庞大的体系。像传统大家庭里的长子长孙一般,相声门里也有门长的称谓。只是时到如今,部分演员为了利益盲目收徒,使得门长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淡化。

也因相声演员的活跃时间长久,收徒众多,跨越时间长。以郭德纲的徒弟为例,最大的徒弟李鹤彪现在44岁,最小的徒弟还没出生,等到关门弟子进门后,估计得差到两代人。于此,相声里面出现了同岁不同辈,同岁高三辈等辈分差异的产生。

这和传统大家庭也极为相似,以孔家为例,现在的奉祀官(衍圣公)是第七十九代嫡孙孔垂长,但曲阜仍有七十六代、甚至七十五代的存在。

下文我们来盘点一下,如今相声界辈分最高的十大排行。某些人的辈分,我们是以理论上而讲的,在现实中不广泛的被相声界所承认,如谢金、姜宝林等。

第十名 谢金

李文山带拉师弟,在前面的文章中也解释过,这个带拉不合规矩,暂且不提,在德云社受用就好了。观众最深刻的印象,大概是谢金戳着心口窝大喊:我是师爷。作为文字辈的老艺人,年龄不算太大,以后会站在辈分的顶峰之上。辈分:文字辈。

第九名 杨少华

因为种种的原因,这个辈分不分相声界广泛接受,也导致了其子杨议至今没有拜师。马三立先生在编纂的相声族谱之中将其列入郭荣启门下,并收其为义子,也算是承认其辈分。辈分:宝字辈。

第八名 张立林

张立林,1945年出生,天津相声名家,相声名家张寿臣先生之子。由相声大家赵佩茹代拉师弟,拜入相声前辈焦少海的门下。演出的节目大多为挖掘整理的节目, 许多已罕见于舞台,独具一格,给观众耳目一新的享受。

同时,极少露面,网络上可获得的资料也有限,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演员的存在。辈分:宝字辈。

第七名 杨振华

东北地区的相声名家,师承杨海荃,杨海荃师承冯振声,所以杨振华算是第六代相声演员。不同于京津地区的相声名家,东北地区的成名机会有限,也就不被观众所熟知。辈分:宝字辈。

第六名 田立禾

张寿臣老先生的关门弟子,至今仍活跃在相声舞台之上。同时,他的妻子张文霞女士也是相声演员,可谓相声界的一段佳话。辈分:宝字辈。

第五名 姜宝林

对于姜宝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有个徒弟叫做裘英俊,是现在天津卫视的主持人。同样姜宝林的师承也存在着一些质疑,不被相声界广泛承认。辈分:宝字辈。

第四名 马志明

作为马三立先生的儿子,马家相声的传人由侯宝林大师带拉师弟入朱阔泉门下。虽然拜师朱阔泉,但马志明先生连师父的样子都不知道,能耐大都是马三立先生亲自教授的,因此放在宝字辈的顶尖位置之上。辈分:宝字辈。

第三名 杨宝璋

同样是宝字辈演员,为什么杨宝璋的位置在马志明先生之上?杨宝璋先生一生收徒十几位,在河南、安徽及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京津相声圈有限。

杨宝璋先生和郭德纲有极佳的关系,德云社20周年大庆时,杨宝璋先生亲自到场场祝贺;杨老的生日,郭德纲、于谦也会到开封给老人拜寿。想不起来了?那个一亿六千万的堂会,就是老爷子的哏。辈分:宝字辈。

第二名 陈涌泉

陈老辈分也存在争议,陈涌泉先生的父亲陈子贞是恩绪的徒弟,恩绪是马三立先生的外公,按理说,陈涌泉和马三立先生应该是同辈。

但马三立先生活的时候说:这一辈就我一个人了。鉴于此,且因为年龄太小,陈涌泉自降一辈,成为宝字辈。曾经和李金斗合作过,也有着不错的几个相声段子。

辈分:宝字辈

第一名 薛永年

在“相声家谱”之中薛永年师承老艺人韩子康,当属寿字辈第四代相声艺人;而他当年还差一点成了张寿臣的徒弟,若拜在张寿臣门下,则是位列宝字辈。

薛永年长居在武汉,也不参与一系列的争论,现在多以文字辈自居,成为了“一人占三辈”第一人。要是以寿字辈自处,郭德纲见到了得叫师祖,刘筱亭已经疯掉了。

辈分:文字辈

相声界又一“悬案”,侯宝林最后一位搭档的师父到底是谁?

相声界有几个悬案比较有意思,笔者写过的比如于世猷到底犯了什么罪?李文华拜师到底谁在阻拦?今天介绍另外一个,姜宝林到底什么辈分?其实...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